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手术室护理常见问题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3 14:50:08

手术室护理常见问题

手术室护理常见问题篇(1)

1 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因素

1.1.1学生的心理因素 手术室是专业性极强的特殊科室,其工作环境、工作性质、护理技术操作等与病房护理差异较大,护生在初期常有陌生感和紧张心理。手术室各项护理工作要求严谨,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手术病人病情复杂且手术种类多,护生实习需要学习很多内容,现有医学教材中有关手术室护理章节的内容简短抽象,护生在校所学知识不能满足手术室工作需要;另外,手术室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特殊的工作环境容易使实习护生产生畏惧心理,自信心不足,不敢动手操作,严重影响了护生对各项护理操作的掌握。

1.1.2无菌观念差 手术室对无菌要求非常严格,无菌技术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

护生对手术室接触的时间短,无菌观念差,无菌操作中污染环节较多。而有的护生在不慎污染了无菌区后因害怕老师指责而隐瞒甚至因为害怕污染而不敢动手操作,也有带教老师担心护生影响手术的时间和效果而独立完成,从而减少了护生实践的机会,不利于护生工作能力的培养。

1.1.3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和敬业精神 护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主动性差,不会主动去请教老师或翻阅资料;还有部分护生害怕操作错误或存在惰性,把工作推给他人做;有的护生选择护理专业不是自己本人的真实愿望,再加上由于近年来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护生在实习后期因急于找工作而不安心学习,这些都影响了护生的实习效果。

1.2带教老师因素

1.2.1教学与工作的矛盾 手术室工作量相对较大,虽然带教老师想让护生多操作,却因手术要求高或时间不允许,或者即使让护生操作,带教老师也担心因为不熟练、不规范而影响手术;再者,手术配合时需精力集中,带教老师无暇更多的讲解、示范,减少了护生实际操作机会,影响实习效果。

1.2.2带教老师的知识与责任心 由于我国的护理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临床上很多护理带教老师尽管临床经验丰富,但学历低,相对缺乏教育、管理、科研、心理等方面的知识,缺乏综合性知识的积累,部分临床老师缺乏积极的带教态度和情感,只是在机械的完成护生实习大纲。

2 对策

2.1优化教学模式,缓解护生的心理压力 护生进入手术室后由带教组长集中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设施、布局、各区域的划分以及出入路线布局等,介绍科室规章制度和常用物品的摆放位置等,这些都可以减轻护生的紧张情绪。

2.2集中理论培训和操作示教 由带教组长或带教老师采取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带领护生进行模拟操作训练。内容包括:洗手、巡回工作流程、手术室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各种辅料及器械名称、铺无菌盘及无菌包的打开方法、穿脱无菌手术衣、外科洗手法、整理无菌器械台以及正确传递各种器械的方法等。

2.3采取“一对一”教学方式 带教老师带领护生进行临床实际操作学习,尽量选择步骤较简单的手术进行。内容包括协助医生铺无菌单、器械的清点及传递、手术体位的摆放以及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重点讲解物品清点及无菌操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动手,遇到错误及时纠正。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可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较小手术的洗手及巡回护士工作。

2.4完善带教体系 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养成的良好习惯、形成规范的标准操作,对今后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带教老师一定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细致的观察能力。我们选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热心教学的老师带教。带教组长和护士长负责监督教学和总体协调。定期在实习护生中开展评选优秀带教老师活动,既增强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又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3 总结

随着我国护理教育层次的提高,护理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带教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医学发展的需求,带教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如何给护生规范化的操作指引以及发挥实习护生的主体作用方面。我们通过对护生在手术室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实习效果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改变了传统的带教方法,根据护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使护生在实习中把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学会了实际应用,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手术室护理常见问题篇(2)

1.1相互间缺乏了解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手术室工作性质及流程缺乏了解,造成认识上的偏差,缺乏相互了解。

1.2手术室护士对术后器械清洗不够 器械护士的精力主要放在手术过程中,对术后器械预处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手术器械经常带有血迹、污渍,甚至有缝针混合到器械里,造成消毒供应室回收时出现二次污染及职业危害;夜班时有的器械护士为图省事,对术后器械的初步处理不够认真,第二天早上供应室护士去回收时,器械带血干结,造成清洗困难,耽误器械包装时间;特殊污染的手术器械用酸性氧化水处理后,未及时用水冲洗,造成器械生锈损坏,缩短了器械的使用寿命。

1.3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对手术器械专业性认识不足 由于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形象外观复杂,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未接触过手术器械,缺乏专业知识,同时,又与手术室护士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面对繁杂的手术器械包,短时间内难以熟练清点,处理起来又没有经验,将器械混在一起处理,有将器械放错包的现象,导致器械数量有误。

1.4器械未及时回收 手术后的器械由于缺乏有效沟通,不能及时通知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造成大量器械积压,导致术后器械不能及时进入清洗、消毒,影响接台手术的开展,尤其是腹腔镜手术。

1.5器械配备不足 手术室的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后,器械的周转就没有在手术室处理周转的快,尤其是专科手术器械价格昂贵,数目配备不足,对于接台手术有时器械就跟不上,造成手术延误。

2沟通对策

2.1相互间换位思考,实地考察 合理安排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到手术室实地考察,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性质、流程及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听取手术室护士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的供应要求和意见。手术室护士到消毒供应中心实地考察,了解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清洗、消毒器械的流程,听取他们对术后器械初步处理的要求及意见。

2.2收集意见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每周二参加手术室晨会,听取手术室护士意见,告知消毒供应中心的各种改进措施,耐心解释。将合理化的建议带回消毒供应中心讨论并落实,同时建立意见簿,定期查看,及时解决问题。当器械出现问题时,手术室护士不要在手术医生面前抱怨器械的问题都是消毒供应中心造成的,尤其不能在清醒手术患者面前抱怨手术器械的问题,以免引起医患纠纷。

2.3树立服务理念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改变观念,牢记服务意识,以手术患者为中心与手术室护士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通途径,相互理解,主动配合彼此工作。

2.4首听负责制 针对手术室的工作特点,每天早上8∶00~9∶00由手术室高年资护士专门与消毒供应中心电话沟通,合理安排手术器械的调配与发放,做到首听负责,及时解决问题。

2.5采取目视教育 加强与消毒供应中心的沟通交流,在手术室的洁梯及污梯旁贴上温馨提示,如:请及时将器械收回,术后器械的处理方法。

2.6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手术器械的培训 制作手术器械图谱,有计划的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根据器材图谱,在规定时间内认识器械包,制定每个器械包的器械明细单,减少错包器械现象的发生[4]。

2.7保证急用手术器械的供应 对于用后需及时再供应的器械,如气管切开包、开胸器械包等应做好登记,接收时放入急用标识,采取手工清洗,尽快安排灭菌,合格后及时送到手术室,保证手术需求。

2.8专科器械的配备 根据手术量的增加及新手术的开展情况,手术室专科组长与手术医生沟通讨论,共同制定专科器械的购置,新购置的专科器械统一培训。

3 结论

手术器械的送洗交接是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一体化运作的关键所在,其间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该流程的正常动作,影响两科室的正常关系。有效沟通成了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之间的桥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想方设法满足手术医生和护士对手术器械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WS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

手术室护理常见问题篇(3)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8-0091-02

doi:10.14033/ki.cfmr.2015.28.043

手术室是一个专科性强、护理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且无菌要求高的特殊科室,手术室专科知识一直是临床学习过程的难点。而目前手术室护理教学一直沿用传统带教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需要,急需寻求适合现代护生能力发展的实习教学模式[1]。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ning , PBL)于1969 年由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首创,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模式之一[2]。有研究显示PBL教学模式能将学习内容简单具体化、易于理解、增加护生学习兴趣以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3]。因此笔者提出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将PBL教学模式有常规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2015年进入手术室轮转实习的护生50名,年龄19~22岁。所有护生均为临床护理学专业学生,均经过系统的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认识。将上述50名实习学生随机分为常规组与PBL组,每组25名。两组护生性别构成、学历层次、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老师年龄、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 教学方法

1.2.1 常规组 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带教老师使用常规的教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即知识的传授以“带教老师讲,护生听”、“带教老师做,护生看”的方式进行。

1.2.2 PBL组 护生采用PBL教学理念,从“构建设问”到“讨论”到“总结”三段的教学模式进行。根据手术室教学计划,首先根据手术室教学内容设计特定教学环节,由带教老师给出常见疾病PBL病例,例如,疝气的定义、发病原因及分类、临床症状体征、疝气的解剖特点及洗手与巡回配合要点及疝气的预防等逐渐深入的构建问题;其次以问题为中心循序渐进地制定讨论主题,启发护生提出问题,对涉及相关问题督促护生查阅护理教材、文献期刊、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相关资料。最后对于护生给出的结论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讨论,并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同时回答开始构建问题,由护生扮演手术室护士和患者角色,根据“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增强了护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及护患沟通能力。

1.3 效果评价方法

护生实习周期均为4周,带教老师均由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

1.3.1 问卷调查 第4周末对两组护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以了解两组护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八方面: 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增强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1.3.2 出科成绩 第4周末对两组护生进行考试、出科成绩主要由理论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组成,均采用100分制,理论考试内容涵盖了手术室相关专科知识,题型为单项选择,采用闭卷方式作答。实践操作考试由两名老师负责评分,按操作统一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取两名老师分值的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入科成绩和出科成绩比较

两组护生入科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理论和实践操作)比较,PBL组在理论和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2.2 两组护生问卷调查情况比较

两组护生对常规教学模式在是否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教学作为临床护理实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专科性强、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综合、对护生解剖和生理知识要求高、护理实习涉及内容范围广且有一定难度。传统带教方法,有悖于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常规教学以灌输手段为主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对护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2]。

采用PBL模式教学,将临床常见问题抛给护生,让护生以带着问题的方式来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带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转变了思维方式,促使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有利于提高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带教老师在PBL教学中拓宽了教学视角,在对护生进行引导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激发护生发挥个人潜在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接受到护生不同思维方式的启发,做到了教学相长[4]。

PBL教学模式在手术室实习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比如一些传统教学经验的带教老师不太熟悉PBL的教学方式;PBL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教案需要设计;传统教学中带教老师作为知识灌输者,护生则扮演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PBL教学模式中,带教老师主要作为学习的引导和启发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进行规范和监督,因此带教老师需要有扎实临床护理理论,并且要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PBL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了思维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维持了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5]。PBL教学模式适合于手术室护理教学,但需要不断加强对带教老师的培训,逐步完善PBL教学中护理教案设计与编撰,使其早日成符合现代临床护理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文东,刘秀琴,李红,等.PBL 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儿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146-147.

[2]王鸣明,邹丽芳,窦红菊,等.PBL 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血液肿瘤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11):1678-1682.

[3]赵爱娟,朱劲松,林萍,等.PBL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4,21(18):5-7.

手术室护理常见问题篇(4)

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将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护理实践的媒介,它是培养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手术室是医院的重点科室,每年都将要接收来自于不同大中专院校的护理专业实习生。由于手术室具有工作强度较大、专业知识面较广、工作风险较大等特点,加上工作环境特殊、工作时间不固定等因素,使得手术室实习生容易产生恐慌心理和厌倦情绪,这将给手术室的临床带教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带教的老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1-2]。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有利也有弊,已不能适应现代带教管理的新需求,这是每一个带教老师均要认真对待的问题[3]。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提高护理临床带教的质量呢?这急切需要带教工作者积极地探索与创新带教的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在创新实践中积累经验、交流经验,不断地提高护理临床带教的质量和效果。

1 带教老师专业素养的培养与选拔

带教老师的专业素养对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老师有效的带教方法能提高实习生的护理技能、促进实习生实习的综合效果、培养实习生的综合素质。

1.1 带教老师必备的专业素养

带教老师应具有以下的专业素养:(1)带教老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医院的手术室的规章制度,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主人公的态度投入带教工作,爱护手术室的公共财产。(2)带教老师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3)带教老师应具备较强的带教能力,耐心细致的服务作风。(4)带教老师应全面掌握手术室的护理程序、新技术、整体业务等情况,并熟知实习生的相关信息。(5)带教老师应有耐心、细心、宽容心和自信心。(6)带教老师应因材施教,善于挖掘实习生的潜能[4]。

1.2 提高带教老师专业素养的方法

提高带教老师专业素养的方法:(1)带教老师应定期地接受带教技能等业务培训,以提高自身的带教能力。(2)带教老师应通过刻苦的学习和钻研,掌握扎实的带教理论基础知识。(3)带教老师应将带教理论与带教实践相结合,改革不合理的带教模式,创新带教的方法,在临床带教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4)带教老师应多借鉴他人带教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本手术室的实际,有效地应用到带教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带教经验。(5)带教老师应经常交流带教心得和经验,互勉共进[5]。

1.3 带教老师的选拔

带教老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业务精良、良好的沟通及协调能力。由手术室护士长亲自担任总带教老师,负责实习生的接待与管理工作。并接受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统一安排的带教老师基础操作培训,规范各项基础操作,根据笔者所在医院编订的《手术室带教老师技能与管理手册》进行统一培训,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式。

2 带教目标与实习护生能力培养

2.1 带教目标

针对在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实习的护生,应实现的带教目标有:树立正确的护理服务理念,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与业务素质;熟悉手术室工作环境、工作制度及管理要求,熟悉白班、夜班的工作内容及各岗位的职责;所有侵入性操作均应有老师指导,实习护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进行手术室常见专科技能操作;掌握常见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对手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6];加强无菌观念,牢记无菌原则,掌握正确的刷手方法;掌握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使用方法、消毒方法及保养方法;总带教老师亲自参与带实习生,分带教老师负责一对一带教和管理;组织实习护生参加手术室小型业务学习,并对其进行业务知识提问;每组实习护生均实行入科评估、出科召开座谈会,评价护生的实习效果,征求同学意见,并将反馈意见带给各带教老师,及时改进带教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手术笔记、手术教学查房;熟悉各种腔镜手术的原理、用物及特殊仪器的操作方法[7-8]。

2.2 实习护生能力培养

护生在手术室实习的过程中,带教老师应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1)应该教会实习生学会“三动”:动脑、动手、动口。动脑即将护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学会观察病情,分析病情;动手即让实习护生学会掌握各种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掌握专科护理技能;动口即让实习护生学会与患者沟通,学会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2)实习护生遇到问题做到“四多”: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沟通[9]。

3 手术室护理带教新方法的探索与应用实践

3.1 不同带教方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带教工作者们对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方法进行了长期不懈地探索与实践,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带教方法。王明霞等[10]提出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此教学方法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以促进学生的自学动机,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徐晋霞[11]提出三项分析法(即组织分析、内容分析和人员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张晓弘等[12]提出主副双人带教模式在手术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主副带教老师之间共同合作、及时沟通,互相弥补带教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副教学模式以2∶1的配比模式,即由2名带教老师共同指导1名实习护生。梁亚男[13]提出循证护理带教在手术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循证护理是护士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学的证据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指导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科学、经济、有效地护理服务的临床途径,能够增强护生实习的兴趣。

3.2 “三融合、三通过”带教新方法的提出

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带教实践中,学习与借鉴他人有效的带教模式和方法,特别是在“一带、二看、三放手”(“一带”是实习前期由带教老师带着学生做;“二看”是实习中期由带教老师看着学生做,随时指导;“三放手”是实习后期由带教老师让学生独立做,放手不放眼,严格把关)的带教实践基础之上,结合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的实际情况,融入了新的带教理念,于2008年初步提出“三融合、三通过”带教新方法,并有效地应用到手术室临床带教的实践过程中。

3.3 “三融合、三通过”带教新方法的含义

“三融合、三通过”带教法的含义是:“三融合”即带教老师的教与实习生的学融合在一体、实习生的学与做融合在一体、实习生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真正地融合在一体;“三通过”即实习生通过了实习的理论考核、实习生通过了实习的技能考核、带教老师通过了评教考核。

3.4 “三融合、三通过”带教新方法的应用实践

手术室临床带教的时间一般是4周,即带教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1)第一周(带教前期):前1~2 d,由带教组长介绍手术室的布局、设施和带教计划;第3~7天时学习护理职业道德规范、手术室的规章制度以及人员的分工职责,讲解常用器械的名称、功能,缝针、缝线的知识技能,传递器械的规范姿势,无菌技术操作方法,并进行针对性的操作示范,讲解常见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在老师指导下书写各种手术护理记录单,最后对本周实习情况进行小结。本带教阶段须达到的一个融合目标是:带教老师的教与实习生的学真正地融合在一体。(2)第二、三周(带教中期):以“实习生的学与做融合在一体、实习生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真正地融合在一体”这两个融合为实现目标,组织实习护生参加科室小型业务学习,并对其进行业务提问。由带教老师采用“一带一”的方式精讲示范戴手套、洗手、穿针引线、穿脱手术衣、静脉留置针、电动手术床、电动止血带等基本的操作技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种常见手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掌握病情观察要点。初次洗手上台时须由经验丰富的老师亲自带教,做巡回护士时,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巡回任务,每个带教老师须有耐心和细心,放手不放眼,并鼓励实习生要眼疾手快、头脑灵活、腿脚麻利,在遇到突发问题时,应沉着冷静、及时解决。逐步掌握中、小型手术的物品准备、各种手术体位的摆置、填术护理记录单的方法、进腹手术清点物品、手术中的无菌操作、手术后患者的包扎、保护及护送等。使实习生在护理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巩固与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3)第四周(带教后期):以“实习生通过了实习的理论考核、实习生通过了实习的技能考核、带教老师通过了评教考核”为带教目标,具体的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和评教考核。理论考核:有关手术室的规章制度、人员职责、护士的职业道德规范、无菌概念、护理常识等相关理论知识,由带教老师对实习生进行口头提问,并记录考核的成绩。技能考核:无菌操作技术,例如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静脉输液、整理无菌器械台等。评教考核:根据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评教意见和要求,以及带教老师们之间的互评意见,对带教老师进行综合考核[14-15]。

手术室护理常见问题篇(5)

临床教学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医学,护理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给予护生感性认识的阶段,也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手术室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其工作节奏快,抢救过程紧张,人员复杂,其器械设备繁多,无菌查对严格,使实习护生无所适从。所以,手术室教学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带教内容有很大不同。如何提高实习护生在手术室牟工作效率,使实习护生尽快熟悉手术室这个特殊环境,尽快掌握手术是护理工作技术,是每个带教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现将当前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常见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摘要 目的 从分析实习护生常见问题入手,提出相关对策,并着重手术室护生临床带教方法的探讨。方法 首先进行入科教育,制定带教计划,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熟悉掌握手术室工作。结果 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护生的无菌观念更新动手操作能力和协调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 实习护生常见问题

1.1 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现在的护生独生子女较多,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较强,对社会的关注程度和认知能力较低,交往技巧,管理他人的能力较低,比较单纯,而护生今后从事的护理工作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在面对不同的患者时,不知如何与其交流,在进行护理操作时缺乏应有的沟通及解释,容易使患者对其信任度降低,影响护理操作的进行。

1.2 缺乏耐受的能力 由于护生今后从事的护理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经常面对许多临床上的突况,急症抢救,生离死别及各种疾病的危险以及求医心切的患者及家属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悲伤,失望甚至愤怒等,是患者不良情绪宣泄的对象,为此易受患者不良情绪影响,产生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

1.3 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较低 由于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存在的差异,导致护生进入临床后理论与实践无法相结合,面对临床上出现的较多问题,大多护生不知从何入手,如何解决感到学生学非所用,或出现动手不动脑的现象,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实践。

2 相关对策

2.1 注重培养和提高护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应针对护生人际关系的薄弱环节,进行教育,培训和提高,在术前访视或接送病人时带教教师也可以给护生示范怎么样和患者打招呼,怎么样介绍自己,特别是老年人,交流有困难者,应使用的沟通技巧,通过言传身教告诉护生应该如何去沟通,从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2.2 提高护生耐受挫折的能力 临床带教教师应多提供机会让护生反映和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在及时指出护生存在不足的同时,多鼓励护生,激发护生的学习性,培养护生自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学会自我调节,防止情感和情绪大起大落,保持一种情绪的稳定。

2.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我训练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鼓励他们主动结合实践经验多看书学习,带教教师应经常提问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多思考问题,并为其提供相应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更多的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如硬膜外麻醉后病人回病室告之去枕平卧预防术后头痛是送病人回病室常说的,但原因是什么?提问学生引发去思考,强化自己的理论知识。

3 带教方法

3. 1 入科教育 熟悉环境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消除隔阂,建立相互信任的重要方式,带教老师与护生良好沟通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带教老师接待首次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生时,

应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再记住每位护生的名字。学生初进入手术室因环境不熟悉,既紧张又感觉神秘,应由带教老师介绍手术室环境,布局,使其了解本科的工作特点。知晓手术室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首先树立无菌观念,各手术间情况及物品摆放,无菌包及一般手术常规物品的准备,手术种类,出入制度,参观制度,更衣制度,手术室常用无菌技术等。让实习护生尽快熟悉手术室环境,减少实习护生对手术室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使其很快进入角色。

3. 2 制定带教计划 手术室是一个独立,全新的科室,与临床科室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依照实纲,对实习时间与学历不同的护生有不同的实习要求,带教老师应认真备课,制定高质量,详细,切实可行的教案。制定带教计划:掌握洗手护士,巡回护士的职责,掌握手术室的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操作,提高无菌观念意识,熟悉手术室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常见手术的巡回配合要点,手术安置,熟悉术前访视的基本内容及方法,了解其整体情况,了解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程序,了解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方法。

3. 3熟悉环境使学生顺利开展实习工作的前提,包括区域划分,物品位置,工作流程。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尽快了解手术室环境,并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有些实习护士一进科室,就想进行技术上的操作,如扎留置针,上台洗手,穿针引线,对分配的岗位,分配的工作(如术后整理清洁)不满意而产生低落的情绪或者敷衍了事,带教老师善于观察应给予开导,进述术后整理术间,归位无菌包是再熟悉环境及物品的摆放的过程。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性是保证第二天手术顺利安全进行的关键。术前访视工作也是熟悉患者全身情况,为第二天术中更好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打基础。术后回访是了解病人的满意度,及时发现工作中不足及隐患,给予改进。术间的清洁是消毒的前提,也是避免术后感染的重要保证。让其了解每个岗位都有必要性及重要性。实习生在出科前,应接受理论与操作考试。了解其对工作的掌握程度。对于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适当的增加一些工作,以满足其工作热情和欲望。对实习时间一个月以上的学生,尽量安排不同的岗位,全面的熟悉手术室的工作。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工作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严格管理,以确保学生和病人的安全。

手术室护理常见问题篇(6)

1 常见护理质量安全问题

1.1 电刀灼伤

高频刀使用不当,常致皮肤灼伤,多因手术开始前病人一直使用高压面罩吸氧,手术周围充满易燃氧气,电刀打开后引燃颈后沾有酒精的帽子或头发,引起事故的发生。

1.2 神经损伤或压疮

手术时由于病人体位安置不当,外展过度使局部受压过久,常引起神经损伤及压疮,也可因垫衬不当引起呼吸困难。

1.3 器械纱布遗留

术中因手术器械清点制度不严或洗手、巡回护士清点器械马虎,发现器械缺少时又抱侥幸心理,使纱布、器械遗留体腔事件时有所闻。

1.4 标本遗失

手术标本是外科疾病最后诊断的重要依据,如标本丢失,将延误或失去诊断抢救时机,因此手术室对手术标本的保管必须严肃、认真。

1.5 开错手术部位

由于手术部位弄错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屡有所闻,其后果也铭心刻骨。

2 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

2.1 不落实规章制度

不重视手术室通知单的书写,不填写或填写项目不全、手术时间不准确、手术名称不明确等,这些均影响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延误手术时间,造成时间与物品的浪费。

2.2 不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术前及关闭体腔前后,对器械、敷料、缝针等,器械护士凭记忆清点,巡回护士不认真核对,器械物品未清点完毕手术医生已开始手术,手术台上物品摆放混乱,并随意向台下丢弃等均可导致物品清点遗漏、有误;有些护士不够重视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记录,往往出现记错、漏项、涂刮的现象,或记录模糊;手术时间长,医生和护士因疲劳而忽略标本的送检或交班不及时、标本未贴标签以及随意将标本丢弃等。

2.3 应急能力欠缺

年轻护士专科护理知识不扎实,应急能力差,忙乱中易出差错,难以适应手术需要,给清醒的患者造成心理障碍,使患者对护士失去安全感和信任感,为手术增加负面影响。

2.4 缺乏责任心

器械准备不全及仪器、设备临用时出现故障;护送患者途中发生管道和引流脱落,患者坠床;术后患者X线片、CT片、衣裤等用物遗失等;高频电刀的负极铅板放置位置不正确,高频电刀内电线裸露等。

3 质量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3.1 制度保障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3.2 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

认真落实手术室的一般制度、洗手护士职责、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接送病人制度、手术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

3.3 安全管理

术前做好查对。接病人时要查对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状况等信息,以及病人入手术间、麻醉前、消毒皮肤前、手术开刀时、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均应做好查对工作。认真核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同时做到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的及时到位。

3.4 清点制度

术中“三人三数”制度,即主刀、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交接时必须做到:洗手护士手术未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未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3.5 定期安全讨论

针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以及制度落实的偏差,要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鸣。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应与其年度考核、奖金发放挂钩。

3.6 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注重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法律问题,用法律手段来指导我们的护理工作,特别是要注意记录和保存相关的证据。

手术室常见护理质量安全问题的防范关键在于提高手术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培养手术室护士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使其严格遵循各种操作规章制度,这对杜绝医疗事故发生均是十分必要的。对管理者来讲,亦便于管理上按章办事,将差错或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谢丽锦.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J].柳州医学,2006 ,19(2):117-118.

手术室护理常见问题篇(7)

1.1 电刀灼伤

高频刀使用不当,常致皮肤灼伤,多因手术开始前病人一直使用高压面罩吸氧,手术周围充满易燃氧气,电刀打开后引燃颈后沾有酒精的帽子或头发,引起事故的发生。

1.2 神经损伤或压疮

手术时由于病人安置不当,外展过度使局部受压过久,常引起神经损伤及压疮,也可因垫衬不当引起呼吸困难。

1.3 器械纱布遗留

术中因手术器械清点制度不严或洗手、巡回护士清点器械马虎,发现器械缺少时又抱侥幸心理,使纱布、器械遗留体腔事件时有所闻。

1.4 标本遗失

手术标本是外科疾病最后诊断的重要依据,如标本丢失,将延误或失去诊断抢救时机,因此手术室对手术标本的保管必须严肃、认真。

1.5 开错手术部位

由于手术部位弄错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屡有所闻,其后果也铭心刻骨。

2 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

2.1 不落实规章制度

不重视手术室通知单的书写,不填写或填写项目不全、手术时间不准确、手术名称不明确等,这些均影响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延误手术时间,造成时间与物品的浪费。

2.2 不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术前及关闭体腔前后,对器械、敷料、缝针等,器械护士凭记忆清点,巡回护士不认真核对,器械物品未清点完毕手术医生已开始手术,手术台上物品摆放混乱,并随意向台下丢弃等均可导致物品清点遗漏、有误;有些护士不够重视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记录,往往出现记错、漏项、涂刮的现象,或记录模糊;手术时间长,医生和护士因疲劳而忽略标本的送检或交班不及时、标本未贴标签以及随意将标本丢弃等。

2.3 应急能力欠缺

年轻护士专科护理知识不扎实,应急能力差,忙乱中易出差错,难以适应手术需要,给清醒的患者造成心理障碍,使患者对护士失去安全感和信任感,为手术增加负面影响。

2.4 缺乏责任心

器械准备不全及仪器、设备临用时出现故障;护送患者途中发生管道和引流脱落,患者坠床;术后患者X线片、CT片、衣裤等用物遗失等;高频电刀的负极铅板放置位置不正确,高频电刀内电线等。

3 质量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3.1 制度保障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3.2 抓好落实手术人员规则

认真落实手术室的一般制度、洗手护士职责、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接送病人制度、手术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勤制度、奖惩措施。

3.3 安全管理

术前做好查对。接病人时要查对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状况等信息,以及病人入手术间、麻醉前、消毒皮肤前、手术开刀时、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均应做好查对工作。认真核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同时做到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的及时到位。

3.4 清点制度

术中“三人三数”制度,即主刀、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交接时必须做到:洗手护士手术未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未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3.5 定期安全讨论

针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以及制度落实的偏差,要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鸣。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应与其年度考核、奖金发放挂钩。

3.6 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注重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法律问题,用法律手段来指导我们的护理工作,特别是要注意记录和保存相关的证据。

手术室常见护理质量安全问题的防范关键在于提高手术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培养手术室护士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使其严格遵循各种操作规章制度,这对杜绝医疗事故发生均是十分必要的。对管理者来讲,亦便于管理上按章办事,将差错或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谢丽锦.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J].柳州医学,2006 ,19(2):117-118.

手术室护理常见问题篇(8)

护士工作满意度是护理管理者必须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影响护士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1]。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涌现,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水平的要求,而手术室是医院对病员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科室,随着外科学的发展和治疗观念的更新,新的医疗设备及器械更新,对手术室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术中配合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和配合技术,并对护士的工作进行管理和规范是极为重要的。选取2014年3月~10月对我院临床手术科室医生通过120份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3月~10月选择手术科室的40位医生。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为5人,主治医师8人,其他为住院医师。

1.2方法 对发放的120份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数据分析。调查表分6个项目,包括:巡回护士物品的准备情况,洗手护士与手术医师的配合情况,患者的摆放情况,护士长的管理情况,手术室环境卫生情况。护士在查对过程的认真情况。每个项目按10分、8分、4分、0分统计,除选择性问题外,接受调查的医生可以对问卷6个项目以外问题或更细节问题自由表达意见。采用无记名形式填写问卷,由手术室质控成员向手术医生发放和收集。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20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对回收上来的调查问卷数据归纳分析统计见表1。

3 讨论

3.1从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影响护士满意度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巡回护士物品准备不齐全及患者的摆放不恰当等方面。造成这个结果的因素有多方面原因。①新开业的科室,手术垫遇到手术多的情况不够用;②同一种手术,主刀医师不同,对的要求也不尽相同;③年资低的护士比较多,对特殊手术还不够熟悉。对少见手术的物品准备还比较欠缺;④由于因开业的医院,对于贵重的仪器还在筹备中,暂时医师在手术中还用不到自己想用的仪器;⑤护士由于人数紧张,有些护士可能临时调配过来,并不熟悉该科室手术规程及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经常出现与医生配合不流畅;⑥遇到急诊手术,来不及彻底做好手术间的保洁工作。

3.2从原因分析中我们发现,护士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也是造成医生不满的重要因素。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①由于我院年轻护士占了绝大多数,手术室工作经验少,在手术过程中不能娴熟的进行业务工作;②部分护士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最新的手术技术以及先进的手术器械和操作流程不是很熟悉,术前器械准备不充分,造成在术中与医师的配合欠缺流畅与默契。护士长在工作上要发现每个护士的特长,合理安排手术,施行弹性排班,在护士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将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程度。

3.2对策

3.2.1为了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器械方面, 护士长催后勤及时购买手术相关用物,一时不能到位的到老院借用,以备手术急用。对于新购买的仪器设备,除由供应商集体培训外,应由专人负责科内培训,写出简易操作流程,再进行设备使用考核,作为科内操作考核的内容之一,以达到人人都会使用设备的目的。

3.2.2为了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应该事实一些措施。①护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要有所加强。可以经常组织护士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对于新技术和新方法要在第一时间组织护士进行学习[2]。护士积极与医师要进行积极沟通,了解最新的手术方法,与医师探讨各种的操作流程。护士要细心的准备手术前物品,与医师的配合默契程度要提高;②护士巡视的频率要加强。对于人数不足的情况,可通过弹性排班来尽量解决。将护士巡视的时间和次数进行科学的规划安排,在巡视过程中,巡视护士要积极询问患者的情况,做好术前和术后的准备[3]。

3.2.3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前提,以往管理者由于忙于应付每日工作的正常进行,忽视了护士个人的特性。积极主动的护士,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从而不能有效地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注重以人为本,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提高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每一台手术安全顺利完成。

满意度的调查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一种护理质量评价方法,是反映护理质量的重要渠道,也是护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无论在医院评审还是医院管理年活动以及医院管理评价中,满意度已经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4-5]。满意度的结果是护理质量的体现,满意度的高低,反映护理管理质量的水平高低。对于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认真对待,深入分析和改进。护士长在工作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尽可能的将问题解决。在工作中,要做好医生和护士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医生和护士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要做好手术台衔接的问题。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时间,统筹规划,将整体护理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黄霞,李继平.成都市三级综合医院合同护士满意度调查研究[J].中国护理学管理,2009,9(4):35-37.

[2]张宇鸣,李红,徐羽,等.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探讨与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3):116.

[2]谭晓艳,郭伟航.手术患者术中需求与满意度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2006(06).

手术室护理常见问题篇(9)

将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手术室于2014年行择期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100例患者。以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者为对照组,以接受优质手术室护理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25~68岁,平均(47.35±10.31)岁;接受全麻手术者39例,接受非全麻手术者61例;行腔镜手术治疗者58例,行非腔镜手术治疗者42例;颅内疾病手术者12例,胸腔疾病手术者30例,腹腔疾病手术者28例,宫腔疾病手术者22例,四肢疾病手术治疗者8例。观察组,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26~69岁,平均(47.51±10.26)岁;接受全麻手术者41例,接受非全麻手术者59例;行腔镜手术治疗者56例,行非腔镜手术治疗者44例;颅内疾病手术者11例,胸腔疾病手术者31例,腹腔疾病手术者26例,宫腔疾病手术者23例,四肢疾病手术治疗者5例。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麻醉方法、手术方式及疾病类型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护理方式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于手术日期前1日,手术室护理进入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前探访,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对患者状态进行评估,总结出手术室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手术当日在术前认真准备手术器械,术中配合器械护士配合术者进行手术操作,巡回护士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导管通畅情况。术后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将患者送回病房。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手术室护理。同样于患者手术日期前1日,进行术前探访,但在探访过程中除了解患者病情外,需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如何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术中护理中,除做好术前器械准备及积极配合手术外,需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手术室温度至患者舒适温度,并避免患者非手术区域的不必要暴露,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治疗无关的话题。术后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效果后,再将患者送至病房,并向患者讲解接受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1天时及术前麻醉时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焦虑情绪评价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进行评价,抑郁情绪评价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进行评价。HAMA量表中共有14个问题,共56分,以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情况越严重。HAMD量表中共有24个问题,共96分,同样以分数越高表示抑郁情况越严重。比较两组术前1天及术前麻醉时的HAMA及HAMD评分变化情况。同时于患者术后3天时对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调查形式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以十分满意与满意之和为总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总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软件应用SPSS17.0软件,本研究所得数据资料中,HAMD及HAMA评分为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描述,以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护理满意度为计数数据,以百分率描述,以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得统计学结果中,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情况变化情况分析

在术前1天时,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间,HAMD及HAMA评分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进入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前,观察组HAMD及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护理总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术后总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术后总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手术室护理常见问题篇(10)

1.1 一般资料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5岁。均来自我院神经外科、骨科,普外等手术科室。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0例。20例对照组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43岁。20例观察组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对手术室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护理的培训,并进行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护理,分析和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对手术室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具体包括:(1)手术前的风险管理。手术前应要求护理人员认真检查自己的工作,各护理人员之间可以相互检查,相互监督。质量控制人员用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术前还应充分评估手术室潜在的风险,对于易发问题进行分析和观察,对手术多的情况下更应对容易发生的问题进行留心观察,必要时合理搭配手术护理人员,安排有经验的例人员进行跟班。从而有效减少和避免风险问题的发生。在手术室接待患者的过程中,应仔细核对患者的额名称、科室以及住院的床号、年龄等基本信息,确保与手术通知单的信息一致、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情况。询问患者病史以及药物过敏的情况,询问问题由患者单独完成回答,必要时有家属协助回答。(2)术中的护理风险管理。建立手术室手术人员管理制度、清洁制度。严格执行手术物品清点工作,保证清点物品无误。加强手术器械的管理,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生理手术记录时要保证字迹清晰,数字要准确无误。修改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修改。合理安排患者的体位。对于高危人员更应加强护理,术后对术中遇到的情况应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3)术后的护理风险管理。术后对于需要进行病理检查的患者,应将切片标本保管好,填写病理检查的知情同意书后进行送检。为减少或降低风险,应实施风险告知制度,将手术实情告知患者,并尊重患者的意见,将存有的各种风险公开化和透明化,对患者和家属一起承担风险。

1.3护理效果评价指标

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风险发生的概率。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差异P

2 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1例,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3例,意外事件2例,投诉1例。两组患者的风险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下表。

手术室护理常见问题篇(11)

手术室不同于病房,因其工作特点和每天与所有的手术科室打交道,出现与之需要协调的事情、问题甚至冲突较多。因此如何与其有效的沟通及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交流沟通对改善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就手术室的工作特点和沟通对象及方法等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1 手术室工作特点

1.1 工作范围广、繁多、复杂、工作强度大,上班时“站”多“坐”少,连续工作时间长,一旦手术开始就必须全身心的投入,中途不能吃饭喝水,不能离开手术室,常常在手术台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要求手术室护士需有健康的身体。

1.2 专业性强、技术难度大、手术更新快,要求手术室护士要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不断学习的精神。

1.3 手术过程复杂、病人病情变化快、随时需要抢救,要求手术室护士反映迅速,应变能力强。

1.4 跨科室合作的特点,要求手术室护士要具有一定的沟通、协作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5 工作标准要求高 由于医院的服务对象是人,就必须做到100%不能出错。对于手术的患者,任何物品都要保证万无一失,如:无菌要求非常严格,手术室护士有监督手术医生无菌操作的义务和责任;手术器械缺一不可,它的缺失可导致手术的失败;又如:手术室的温度要求恒温在22℃-26℃,它的变化除引起手术人员不适外,还可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医院一旦停电,后果不堪设想。手术室的正常运行对其相关的支持部门提出了严格要求,使得手术室的后勤保障变得十分重要。这对手术室护士的沟通成功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2 手术室护士沟通的对象

2.1 患者 手术室对患者来说有种神秘感,对手术即畏惧又无奈。大部分患者达到手术室后对环境陌生,害怕疼痛,心情比较紧张。如果手术室护士不主动与患者沟通,患者一般不会对手术室护士提出沟通要求,但他们恰恰是手术室护士最应关心,最需交流的对象。

2.2 医生 手术室是外科医生们施展才华的重要舞台。一台手术的顺利完成手术医生不仅要依赖各种仪器设备和药物,同时还要依赖手术室的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默契配合,这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

2.3 各职能管理部门 由于手术室的专科特点,其有多重身份的属性,即是独立的护理单位又属于医疗系统的独立科室,需要同时接受医务处、护理部、感染管理科等多职能部门的工作指导和帮助。

2.4 后勤管理部门 现代化手术室需要空气净化、医用气体、消毒、照明、水源、通讯、消防等设备的保障,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般为非医疗专业人员,对医学知识不是很了解。

3 手术室护士沟通的方法

护士角色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处于众多关系枢纽地位。对患者来说,护士直接参与医疗护理活动,有爱护患者的行为,对医生来说,护士共同协调完成医疗任务,有协同互补行为。

3.1 术前访视患者 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有效的沟通应具备以下的能力:表达对患者的尊重并表现出倾听的能力、使患者舒适但避免过分的情绪投入、澄清能给予和不能给予的帮助、接受正当的批评、避免不正当的使用职业权利。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理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护士只有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症结,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前访视患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手术患者来说,在手术室停留的时间极为短暂,但却是一生中较为特殊的一段经历,因而优虑重重。如果护士在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对患者伸出援助之手,可使患者在手术期有安全感、信赖感,平稳的度过手术关促进身心的早日康复。术前患者对手术室的环境及人员都很陌生,同时担心手术安全,害怕疼痛,因此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病人,安慰病人,当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如果遇到的是前一天访视他的护士,随着护士温馨的问候和热情的接待,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赖,从而稳定了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面对手术,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