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9-07 18:08:22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①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④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时间:1921年。内容:①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允许私人投资中小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③恢复自由贸易,废除实物配给制;④实行按劳分配制。作用:促进经济恢复,巩固工农联盟政权;是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斯大林模式”表现:政治上,高度集权,干部终身制,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经济上,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

赫鲁晓夫改革:经济上,以农业为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对工业管理体制也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未突破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上,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际上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2)

欧洲联盟(欧盟)成立:1967年,西欧六国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经济实体)。1993年,欧盟(经济政治实体)正式成立。

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正式成立,会员国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又称“亚太经合组织“APEC):1989年问世,1991年大陆、中国台北和香港一起加入。2001年第九次会议在上海举行。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3)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是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围绕着历史升学考试而展开,特别是教学进入到高三总复习阶段,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能够对于教材内容熟记于心之外,还要对《考试大纲》中的内容熟练掌握,并与教材内容相互贯穿,形成清晰的教学脉络。对于《考试大纲》中的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有充分的理解,并能够衔接成为一个脉络。作为文科高考重点学科,历史以知识运用、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为主。从对《考试大纲》的解读中可以了解,历史学科的考查内容都体现在每一项具体能力的要求中。历史教师有责任将《考试大纲》中的考试知识点融入到历史教学内容中,以其为核心进行延伸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学生对于《考试大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随时考查。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明确提问的重点,并围绕着知识点回答问题,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有所掌握。相反,如果考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已经偏离了《考试大纲》的逻辑脉络,甚至已经出离了《考试大纲》,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此时,教师就要从课本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点重新讲解,引导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重新学习,以充分掌握。

2.从《考试大纲》的角度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就要将《考试大纲》充分地利用起来,以其为教学框架开展教学,并对于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不断地摸索,从中找出规律。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对有关高考试题的热点问题予以关注,而《考试大纲》则是对主干知识的归纳,以高考试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对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所掌握,并灵活地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此外,教师还要具备试题分析能力,配合课程标准,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以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孔子和柏拉图的比较”这道历史试题就极具社会时代性,其中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且还诉诸到中西哲学文化的比较。学生的答案要符合试题的能力测试标准,就要跨越中西文化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知识,虽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学生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有所了解,且深入领会西方哲学思想,就会使答案尽善尽美。该试题从出题方向上,符合《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历史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践相统一,以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的综合能力。

二、正确地解析高考试题,以其为基准建立科学的历史教学模式

1.解读历史高考试题对高中历史教学发挥着教学启示的作用

虽然高中历史教学最终要通过高考环节,但是按照课程标准,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这一点,在目前的高中《考试大纲》中就已经体现了出来,这就意味着历史高考试题已经不在拘泥于对于历史教材内容的考查,而是对于高中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那么,教学中,要认真体会高考历史试题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对于其中的教学启示深入地探索,并在课堂上不断地实践,逐步地总结。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有所提高,历史教师就要领会《考试大纲》,从高考试题中查找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学习内容。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就是建立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详细阅读教材的同时,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从实际出发深入领会,并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教师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解读历年高考试题而总结出经验,帮助学生对于历史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刻理解。学生不仅要对教材知识有所掌握,还要充分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在涵义,并懂得向不同领域延伸,以提高自身的历史综合素养和历史知识学习能力。

2.解读历史高考试题有助于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多以单向的授课为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引导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转变为围绕着学生展开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成绩是考查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现。作为教师,要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予以改变,就要对高考历史试题以解读,并选择历年具有典型意义的高考历史试题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以学生解答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考查已经不再只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考查,而是更为关注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时,可以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选择相应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解答材料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完善程度,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定位,然后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所补充。为了促进教学多样化展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的评述,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手工业作品———瓷器,同时还要查找相关的历史内容。当学生观看这些瓷器的时候,教师还要将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展开,让学生对于瓷器的特点予以思考,并从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予以陈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历史内容进行分析并重新整理,以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并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运用高考试题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还掌握了高考试题的应用方式,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利用考点加强历史知识教学

从高中历史知识教学的角度而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要完全掌握,特别是《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教师要以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当进入到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教学已经不再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而是将这些基础知识充分地利用起来,着重于对历史试卷答题技巧的训练。针对于目前历史高考考题的题型所强调的能力立意倾向,且考题分值相应地有所提升,一些新型的考题模式逐渐地在高考试卷中出现。通过对历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所总结出的出题规律,虽然是对于学生思维特点以及分析能力和论述能力的考查,但是,都需要学生对历史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熟悉,才能够准确地做出答案。历史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学生的历史基础理论水平要有所提高,就要提高历史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表达能力。首先,将高中历史知识的专题知识体系建立起来,注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以2014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第37题就需要以“美丽中国”为主线展开论述。自十召开以来,中国的未来发展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中国梦”。这道历史考题就是从这一主题思想出发,考查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程度,对于政治、文化与社会相互之间关系的了解。如果学生仅仅从理论材料中获得相关知识,很显然难以达到知识考查标准。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重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历史内容,可以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将各个历史事件相互建立起关联,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其次,就是对每一个阶段内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比较。例如,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列强侵华历史。引导学生以相关的高考试题材料为论题,进行整体性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这部分时间段的相关事件建立起关联,进而对于考点更为明晰。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4)

1.1学生实际水平和考试要求间存在矛盾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于考试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一味的考查学生的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的能力,考试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全方位的对学生的知识、思想水平等进行检查和验收。而学生还没有跳出死记硬背、盲目学习的条框束缚,在考试时怒能得心应手,水平也发挥不出来。

1.2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实现教学目标不相符

中学阶段历史教学的任务已经不再局限于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基础掌握或者是表面观点的获得,也不仅仅是对历史知识的简单归纳复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基础,如果对旧知识加以整合和升华,那么专业科学和重点明确的历史知识体系就可以建成了。同时,还要具备历史思维深刻分析历史观点和历史理论。学生水平和教学目标的冲突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1.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冲突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往往会存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的现象。随着各类复习信息的涌入,面对复杂斑驳的信息,教师和学生往往会顾此失彼。并且教师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过分依赖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一味强调学生认真听、记忆和做好笔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不起来,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自然不佳,教师和学生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2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观念

针对目前中学历史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做到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历史课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着重侧重学生的发展。其次,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课堂上要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优良的课堂模式是教师观念改变的第一步。再次,教学设计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会、想学、会学和乐学的问题,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出发。最后,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要互换才可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的地位不能忽视。

3中学历史复习课的教法思路

3.1熟悉中学历史教材结构

历史教材是历史题目的的依据,所以也应该是学生复习的重点,即使有部分历史题目是课外延伸的,但是落脚点还是历史教材。所以要学好历史首先要从历史课本出发,记忆好教材的基础内容。在平时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握好历史结构,不要一味的背诵历史段落,平时多看教材,反复看,这样自然就会熟悉历史教材,也能从整体升熟悉历史的结构,知识系统也就建立了。在历史考试过程中,遇到题目就可以快速反应出相关内容,历史结构的轮廓也就清晰反映出来了。这样在解题过程中就提高了解题效率和正确率。

3.2历史复习要重视“三点”

在历史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的学习。知识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和理解记忆的部分,只有在对历史知识点有了准确地把握之后才可以对知识进行迁移和延伸,才可以谈到知识的升华。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要求学生弄清知识点最重要,尤其是对教材有明确提示的知识点,教师要做好检查和验收工作,督促学生自查和自省,不能出现遗漏。在教师讲清知识点,学生记忆知识点的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重点是在历史教材中有重点要求或是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问题。重点知识往往在整个章节中都起到概括和总结作用,掌握重点知识对于整个章节的问题的解决都意义重大。首先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哪些问题是重点,在讲解重点时要投入多部分的时间重点讲解,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好重点内容,同时要总结规律,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来加深记忆。

难点是历史教材中学生学习有难度,解决起来较为复杂的问题的总称。难点问题一般涉及到的知识是深层次的,需要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挖掘,还有的是一些相似问题,这些问题容易使学生混乱知识点,减少对知识的把握。此外,还有学生平时接触机会少或者问题比较抽象的问题,这些问题晦涩难懂难以让学生形成历史体系,学习起来有障碍。这些难点问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难点教学时,要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到实际,理论较强的知识变得通俗和形象,这样化繁为简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用已学的知识解开未知的秘密,加强对学生的启发,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

3.3历史复习要重视知识联系

历史教材是有各种各样的知识点组成的,若果学生只是一味的记忆单个独立的知识点而发现不了知识点之间的相通性,那么学生的解题弄呢管理就不能得到提升,综合分析和判断的水平难以提高。所以历史教师在教导学生时要引导他们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记忆一种知识,就可以延伸出多种知识,教材中虽然有的知识是跨章节的,但只要把握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么跨章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学生不会无所适从。掌握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后,学生就可以锻炼综合推理归纳的能力,在考试答题中,也不会毫无章法和逻辑。

3.4历史复习课的新三轮复习法

传统的历史复习的三轮复习法分别是单元复习、专题复习和全面复习,但是随着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发展,传统的复习方法还是有不少不足,新的教学时代要创新复习方法,在西区和借鉴传统方法基础上形成更完善的复习体系,专题复习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和改革。

首先,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学考试的历史试题是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委背景的,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规律性,并实现知识的组合,形成专题和综合,进而完成基础知识的系统性的复习。

其次,注重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是对学生的要求,考试中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也越来越明显。在复习专题知识时,注意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5)

依据《考试大纲》《课程标准》、教材的基础知识点和2007年高考试题的分析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实际,按照教研室下发的一轮复习指导意见进行有效的复习。

二、复习思路

1.扎扎实实做好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真正做到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

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强调的能力要求,第一条就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落实基础知识方面我们应做好以下工作:

(1)依据《考试大纲》《课程标准》确定基础知识点,根据教材章节按顺序梳理掌握。

(2)实施教学案教学。教师利用已有的材料,对本章节的知识加以整合,形成适合学生用的学案。

(3)实施单元内的小专题复习方法,提高应对高考的针对性。对每一个单元的内容,根据其特点,归纳概括出若干个小专题,在梳理专题知识点的基础上,做到一专题一训练,强化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实施模块式专题复习。在单元内小专题复习的基础上,实行仿高考命题形式的模块式大专题主干知识的系统归类复习方法。根据2007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学情、时事等方面的情况,确定若干个主干知识专题,归纳系统相关知识,并辅以专题练习,以便于以后高考考场上更能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5)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着重掌握好中外历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等。

(6)知道科学的学习和记忆方法,引导学生加强理解记忆、多进行尝试记忆,最大限度的提高复习效率。

(7)注意历史知识的系统整合:如同一时期中外、同一事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整合。

2.建立、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强系统、归纳和综合

高考既然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那就需要进行知识的系统和整合,进行知识的纵横联系。纵向联系就是在复习中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前后对比记忆;横向联系就是对于某一具体知识与发生于同一时代的同类事件相互比较。知识的内在联系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体系,对知识的理解要清楚明晰,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评价、意义、特点入手,进行定量性的分析,融会这些基本要素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单元内专题知识体系、模块专题知识体系、热点问题知识结构体系等,就会打破教材中的章节界限,使知识的综合成为可能。

3.准确把握历史概念,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准确把握历史概念是完整掌握历史知识的前提。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强化对一些基本历史概念的准确把握,特别是一些容易被忽视的概念。在知识的梳理过程中,加大对历史概念的复习和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知道这个概念的低水平上,要对概念的成因、内涵、外延、影响、作用、评价等全面深刻地把握;其次,在牢固系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和历史概念的前提下,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不可能在简单的历史背诵中获得,只能是在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把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思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

4.适度关注未列入《考试大纲》的内容、教材中的楷体字部分、注释、插图等

高考试题“超纲”现象几乎年年发生。为了从容应对这一现象,在高三复习中不能仅仅机械地、生硬地依据《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复习,要把《考试大纲》《课程标准》教材、社会热点问题科学地结合起来。除了认真落实掌握好列入考试范围的内容外,还要注意未列入范围的有关内容。

5.加强热点、焦点问题与历史知识的联系

加强热点、焦点问题与历史知识的联系,实际上就是要求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当今社会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和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评价。在梳理确定热点焦点问题时,既要注意与历史知识直接相关的,更要重视能与政治、历史、地理学科联系起来的问题,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6)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包括了中国在内的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重要史实,按中外史分别编写。在四个版本的教材中,“人教版”的专题设置完全与新课标相同。在高中历史教材的整体结构设计中,遵循了“古今贯通,厚今薄古”的原则。在高中历史教材的8个学习专题中,古代史的内容史仅占1个,近代史的内容占2.5个,现代史的内容占4.5个。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进行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笔者对历史必修二的复习方法做了如下探讨。

一、以课程标准为纽带梳理历史知识,把握历史命题方向

凸现了对历史基本概念、史实以及教材中重点部分的考查。重视“双基”,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是做好高考复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狠抓课标,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关键。考生须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剖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复习阶段,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基本的历史概念,即在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形成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把握。同时最近几年的高考题目关注社会时政热点、研究热点、课程改革热点、教学改革热点;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公共事业;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国家现代化;关注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等,实现对考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效统一。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则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第一,要关注文明史。“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是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总纲,也是今后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第二,要关注自然。新课程既然关注文明史,必然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增加对史料的鉴别和评价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要设计一些政史地相结合的题目和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试能力。

二、多角度梳理历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网络

高中历史教材的8个学习专题中,对同一个学习专题可以从纵向与横向方面进行知识梳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如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学习专题,有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等方面学习内容。学生可以以纺织业、制瓷业、商业、城市或者其他知识点为主题纵向梳理不同时期相同主题知识.也可以以时间为主题横向梳理同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知识。在历史必修二中,也可以以不同学习专题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为主题进行知识梳理。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等等为主题梳理知识。学生在复习时应该多角度建构历史体系,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提高分析与理解历史问题能力。

三、掌握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

近年来的高考题型中首先是传统与创新交替。传统指的是基本题型没有改变,还是采用了两大类型:选择题和材料题型。内容以考查基础与主干知识为主,没有出现全新的题型。创新则指的是题目内涵的设计上摆脱了过去就事论事的模式,开始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是基础与能力并重。突出了以能力立意素质考查为中心,着重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学科的思维方法。再次是情感与生活结合。新高考在题目的设置上较好的地体现了三类价值观:一是人类的基本价值观。如民生、人权、民主等;二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三是爱国主义精神。注重树立全球意识、国际意识、多元意识、社会问题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等重要的价值观念。第四,历史与现实互映。重视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试题的综合性。从现实立意,从古今联系中取材是新高考试卷最为鲜明的特色。

四、历史复习必须将历史知识与热点现实结合起来,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历史试题,命题人员在试题设计上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回避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注重考查学生把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重历史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如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与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关系;建国后农村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当前中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土地流转”联系比较:罗斯福新政与当前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金融危机采取措施的关系等等。

五、历史复习应注重比较方法分析历史知识,更深刻地把握历史知识

分析比较是历史学习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运用比较法学习历史,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比较的方法多种多样,概括来说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纵向比较法:不同时期类似的和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比较。如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侵略方式的比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不同时期发展情况比较等等。二是横向比较法:就是把同一时期在不同空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比较,并找出其内在的联系方法。如中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比较。三是类似比较法:把类似的历史内容加以对比。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特点的比较、中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差异等等。四是相反比较法:两个或几个内容完全相反的历史问题进行对比。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总之,高中历史的复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掌握其普遍性,结合学生的特殊性加以探索运用,寻找到适合班级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力争在短期的复习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曹爱民.高中历史应如何进行有效复习[J].学周刊c版,2010, (3):12.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7)

1.考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文综历史卷突出对学科内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选取了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反映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图片等作为命题素材。如怀素书法、唐三省六部制、严复、尼克松访华、上海合作组织、十二铜表法、巴黎公社、不结盟运动、中西经济发展比较、北魏孝文帝改革、甘地等。

2.考核目标基础与能力并重,体现高中历史新课程三维目标。(1)试题在整体设计上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于一体,既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进行考查,又不是对主干知识的简单重复。选择题基本上考查“阅读和提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两项能力,强调分析与思考,注重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相当多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试题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提升能力考查的层次。如选择题第15题考查了“明代商品经济”,第18题考查了尼克松访华、上海合作组,第21题考查了巴黎公社。试题还注重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如选择题第16题“名人陵墓”、第20题“研究性活动宣传海报图”、第23题“华盛顿邮报”等重点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掌握;第17题“史学观点”考查史学理论与方法;第41题C考查通过提取材料中甘地经济思想的信息并加以评价的能力。(2)试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通过文字材料、图片材料等营造新的历史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阅读、理解、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选择题第14、15、16、18、2021、23、24题;从主观题来看,重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阅读材料,从所给的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理解信息并根据题意对材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如38题、41题A北魏孝文帝改革;41题B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41题C甘地经济思想及评价采用了新素材。(3)适度体现学科之间的综合。如选择题第15题“明代福建商品经济”在选项中糅合了地理知识,第24、25题用上海世博会与中国茶文化为载体形成题组,分别考查历史、政治学科知识,第20题更是融历史、地理、物理学知识与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第38题以经济学图表资料为素材,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加以解读、分析,在巩固2009年高考历史学科命题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与交叉。

3.试题注重“新材料、新情景”,凸显新课程观。新课程观强调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而非惟一资源。新课程高考依托各种课程资源来命题,此次试题设置了大量的新情境题。如第13题“书法家”、第14“唐三省六部制”、第15题“明代福建商品经济”、第16题“名人陵墓”、第17题“史学观点”、第18题“尼克松访华、上海合作组织”、第20题“研究性活动宣传海报图”、第21题“巴黎公社”、第23题“华盛顿邮报”,主观题38题中国与西欧对比、41题A选修1――北魏孝文帝改革;41题B选修2――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41题C选修4――甘地经济思想及评价,也采用了新素材。

4.注重对史学新范式的考查,整套试题渗透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如选择题第13题,“日本平假名与中国草书”考查中华文明的扩展与传承,第16题“名人陵墓”是对严复的维新思想的考查;第18题“尼克松访华、上海合作组织”展示新中国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中所秉承的“求同存异”原则;第19题“十二铜表法”、第21题“巴黎公社”、第22题“不结盟运动”是对政治文明的考查;第38题既体现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又从全球视野看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历程。选考题都体现了对政治文明的关注,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选考题41题A、41题B、41题C,从问题的设置上,第一问往往是根据材料获取信息,第二问则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从内容考查上,三道选考题蕴含着对民族关系、政治民主化、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等具有现实意义的热点话题的关注。

5.增加乡土气息,体现福建特色。许多试题都体现了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试题巧妙挖掘反映我省区域经济特色和宝贵精神遗产的命题素材,为考生营造出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如第如选择题第15题“明代福建商品经济”、第19题“名人陵墓”、第24题“福建茶叶”。这些试题体现了命题者力图结合福建省的历史与现状,从乡土历史的角度命题,反映福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概况,引导考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情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福建特色题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一是学习历史既要关注国内外时事,又要重视省内的时政热点及有关的重大方针政策;二是学习历史要做到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做到对历史上的社会问题进行现实的思考,以现实中的社会问题进行历史的联系、分析;三是地方元素可充分反映整体历史的发展,考查考生对整体历史发的认识和理解。

6.关注社会热点,密切联系社会现实。试题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和重大现实问题为素材,在突出学科特色的同时,关注现实问题。第18题“尼克松访华”,体现的是中美关系的改善,也展示新中国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中所秉承的“求同存异”原则,200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三十周年。“巴黎公社”题考查的知识点之一是公社产生的背景,即普法战争后法国的状况,2010年是普法战争爆发140周年。第24题“福建茶叶”题则直接以上海世博会为切入点。第38题既体现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又从全球视野看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历程,其中第(4)问要求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人均GDP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更凸显了时代性;选考题“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实际上是对当前如何处理好我国民族关系的一种思考。选考题“甘地经济思想及评价”蕴含着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等具有现实意义的热点话题的关注。试题巧妙地将历史学科知识与现实热点有机结合,凸显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用,充分体现了历史高考命题的时代性、现实性。

7.选修模块单独设题。与2009年福建文综卷一样,福建文综卷历史试题的选修模块单独设题。如41题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查的是专题北魏孝文帝改革;41题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考查的是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41题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查的是甘地经济思想及评价。从问题的设置上,第一问往往是根据材料获取信息,第二问则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从内容考查上,三道选考题蕴含着对民族关系、政治民主化、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等具有现实意义的热点话题的关注。从能力的考查上,则涉及了高考要求的“五种能力”,即再认和再现历史知识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二、2011年历史高考复习的策略

1.重视历史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是指那些对历史发展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因素,它们是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点或知识板块。因此在复习中必须建立主干知识网络,把分散的或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等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使之变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主干知识网络,力求做到“点透、线通、面全”。

教师在历史复习中要做到:(1)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注意对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和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的掌握。(2)以课标、考纲为基准,掌握教材。凡是课标、考纲中没有的,阅读即可;以所用版本教材为主,根据课标、考纲适当补充相关知识,以求全面、准确理解课标内容。(3)在今后的历史教学和复习中,应该将小而灵活的专题教学渗透到新课教学、单元复习中,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建立知识联系。(4)在教学中要强化记忆,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记忆方法,让学生平时记得住,考试时用得上。(5)形成完整复习体系。注重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要像上新课一样,把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讲透,形成点、线、面的历史立体知识体系;第二轮复习要“基于考纲,重整教材”,进一步打通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形成前后贯通、全面系统的知识专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整合知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轮复习要针对热点有机联系。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1)在历史教学中主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对历史概念的阐释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材料语言和教材语言的互译能力,做到“论从史出”。(3)加强历史资料收集、整理、提炼、分析能力的训练,做到:能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含义;能够准确概括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4)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树立问题意识,将教材中陈述性的史实转换成问题性的素材,把历史的知识序列变成史实的问题序列。(5)重视对学生进行审题、答题的训练,充分利用《考试大纲》提供的样题和以往的高考经典题型,反复练习,熟悉和掌握高考的知识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积累答题的经验和技巧。解题要力求做到:行文规范,用学科语言答题;行文简洁、清楚,行文段落化、要点化、条理化,做到答得少,点要全。提前按高考答题模式训练;问答题答题要求做到:审题、组织答案、打腹稿、简单草稿,最后答题。

3.运用新的史学范式进行历史复习。高考按新的史学范式来考查学生,这就对历史复习的范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文明史”为总纲,以“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吸收历史学术研究的新变化、新观点,融入历史的复习备考中。(1)按整体史范式构建新的历史知识体系;(2)按现代化范式构建新的历史知识体系;(3)按文明史范式构建新的历史知识体系。在这三种范式中我们进行历史复习时可适当选择一些较典型的内容进行归纳、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对这三种体系有所了解。这三种史学范式相互联系,现代化范式和整体史范式更多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以及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实际上是属于文明史范式所强调的一个特定阶段,我们可根据特点有选择地运用构建知识体系,如有关世界近现代史可突出运用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构建知识体系,中国古代史可用文明史观构建知识体系,中国近代现代史则可兼顾几种史观构建知识体系。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8)

1、立足基础,突出主干

07年全国文科综合卷Ⅰ、Ⅱ中的历史试题体现的知识考点,大都是教材和考纲所规定的学生应知能会的内容。试题都抓纲守本,坚持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中心,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比较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历史知识和人文素养,完全摈弃了教材中繁、难、偏的内容,命题思路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始终注重基础,强调主干,紧扣课本和考纲要求。如07年全国文科综合卷I除选择题第12题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外,其他所有选择题都突出了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核。全国文科综合卷Ⅱ除选择题第21题考查新课程中二战后资本主义金融和贸易制度化内容、第25题考查历史研究方法,其余选择题都是以主干知识为基础。

2、命题指导思想体现新课标要求

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注重对文字材料阅读、图表的分析理解等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感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探究,不断加深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

07年全国文科综合卷Ⅰ、Ⅱ试题全面渗透新课程指导思想,考核能力要求层次性强,试题以课本和考纲中要求的主干知识为载体,通过文字和图表材料创设新的情境,让学生在阅读、分析、综合、比较和探究过程中得出正确答案,突出了能力立意的考查。文科综合卷I试题较多采用文字和图表材料的呈现方式,体现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要求。如第13、15、18、19、21、23、38、40题中运用了许多文献资料和图表数据材料,考查学生在新背景中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12个选择题有6题以文献或图片材料为背景,占了历史选择题比重的50%,主观题则取消问答题与材料分析题的界限,完全通过文字和图片材料设置新的意境。全国文科综合卷II中的历史试题也普遍采用文献和图片资料的呈现方式,选择题有5题,分别是第12、13、15、21、23题,其中选择题第23题本身就是考查新课程的知识点,实际上新课程理念在选择题中就占了一半,主观题就不言而喻了。可见为了新旧课程高考的衔接,新课程意识已深入到旧课程高考中。这也是07年全国文科综合试题的一个突出亮点。

3、关注热点和焦点

近几年全国文科综合试题都体现出考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突出社会热点问题的隐性分人,对社会重大事件的反映通过对试题内涵的领悟来实现。07年全国文科综合卷Ⅰ、Ⅱ中的历史试题也是如此。如文科综合卷Ⅰ第20题通过掌握最高权力这一史实考查普遍关注的国共两党关系问题;材料分析题第38题则应对了大国崛起问题;第40题“绍兴和议”隐含了“和谐”的主题。文科综合卷Ⅱ第13题考查了新疆地区早在西汉时就成为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回应了“东突问题”;第16、17、18三题组合式选择题则突出了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凸现祖国统一问题;第40题隐性介入了“三农”问题和改革问题。

二、对200B年高三师生复习备考启示

07年全国文科综合卷Ⅰ、Ⅱ从命题指导思想、试题形式到内容凸现以上三方面的变化和创新,对2008届高三复习和备考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应该引起师生密切关注。

1、以考纲为依托,以教材为载体,夯实基础

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能力将会成为空中楼阁,高考试题强调能力,但能力的基础源于教材的知识。2007年高考试题折射出的命题信息更要求2008届高三师生在复习时要过基础知识巩固关。第一轮复习首先要精读课本,从教材标题到提要、正文、图片、表格数据、注释、引言,必须了如指掌,多动脑筋弄清每一个知识点,把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涵外延,并能准确再认再现每个知识点。其次要构建章节知识的网络结构,把零散的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完成历史知识由点成线、由线铺成丽的组合,才能捕捉历史阶段特征,才能打得开,收得拢。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9)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7-082-1

2012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高考历史试卷就是要体现历史学科的内容特色、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科能力以及学生的史学素养。

一、重视史料的解读与运用

历史学科拥有丰富繁杂的史料素材,具有注重“史料证据”的特点,史学研究要遵循“论从史出”原则,研究者要在特定情景材料下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结论,解决史学问题。史料是进行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基础,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的第一项即是从史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高中历史新课程重视新情境新材料,近几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均比较重视史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进一步以材料化情景化的呈现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史学研究原则和新课改关于历史教学的要求。与前几年高考试卷相比,2012年江苏历史卷对史料的选择则更趋丰富和多样化,20题选择题、4题非选择题均以材料呈现。所选材料类型多样,包含多种文字材料、图片、表格、漫画;考查的指向和设问方式也别具匠心,试题所选用的史料与设问、答案的结合更为紧密和科学,避免了为材料而材料,使材料真正成为了能力考查的载体,并且更加注重对考生运用史料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如第6题以辛亥革命后嫌犯在法庭上对法官的称谓,考查革命之后新旧思想并存的社会现实,认识到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第22题以“萧公权对康有为的评价的变化”为媒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综合考查释读材料信息并从中确立准确、深刻的观点和有效迁移所学知识对观点进行逻辑论证等方面的能力,这是在2011年高考试题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采用一些原始材料进行教学,所选材料必须多样化,既要有文字资料,还要有表格数字资料、文物遗迹资料、地图人物资料等,让考生从各种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支持自己的论点或者说明某一观点。成题形式也须多样化。

二、重视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化,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生活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追求试题的新颖和所谓的生活气息,个别试题出现了去学科化或者将学科知识边缘化的现象。试题注重形式而淡化内容,所考查的知识远离主干,给中学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注重学科基础性,试题所涉及的考点都是课程标准要求考生掌握的主干知识。如选官制度的变化、福利制度的调整、维新变法思想等等。

新课程教材都是以模块形式呈现课程内容,时空跨度大,思维跳跃性强,学生要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养成科学的历史思维方式,必须在了解历史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能力源于知识,必要的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基础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既不能力忽视基础知识,又不能太细太偏,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在这方面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重视考查学科综合能力

历史高考,换个角度讲,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来解决试卷上所出现的问题,也是学生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一种反映。历史学科能力包含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同一知识点,考查角度不同,会体现出不同的能力考查意图。2012年试卷较好地实现了“能力立意”的目标,以独到的视野和角度,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史实,是否具备应该达到的能力。如选择题中《点石斋画报》与洋务工业题、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题。第22题中论证题以一种新的答题形式,第24题中人物选修“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题以材料观点限定答题思路,均综合考查了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提炼概括和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描述阐释事物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尤其是主观题的设计,大多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全面落实了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且能力考查体现出一定的梯度,有较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10)

国家教委在关于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范围的《通知》里明确宣布:历史科范围是1 990年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其中的初中教学内容和高中世界古代史不作要求。这就 是说,1995年高考历史科的考试范围全部为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即高中中国古代史、高中中国近 代现代史和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其中高中中国古代史和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是第一次全部列入考试范围。1 995年历史科《考试说明》的修订,也体现了上述变化。

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同以往比较变化不大,主要是增加了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哲学、宗教、教育、体育、史 学等文化史方面的知识。其中哲学、宗教和教育史方面的内容比较重要。进行文化史的教学,要注意把各个时 期的文化现象及其成就放到当时的哲学中去考察,重在使学生理解这些文化现象的内涵及其与当时社会政治、 经济的关系。

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内容特别是教科书的体例结构和以往相比变化较大。主要是:现代史部分(即中华人民 共和国史)和文化史的内容所占比例成倍增加;近代史部分大都将原初中教科书的2至4章合并为一章,如上 册的第五章“和义和团运动”、第十章“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下册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等等;现行高中教科书的体例结构和教学大纲的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所列内容要点也不够吻合,其中的 近现代文化部分现行教学大纲还不能全部容纳进去;现行教科书的信息量大大增加,课文字数超过原初中教科 书一倍多;由于考虑到和初中课本衔接与区别,高中课本中有不少重要历史内容被省略,从而显得高中教科书 自身的知识体系不够完整,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教学与考试命题的困难;尤其突出的是,课文分为正文部分和阅 读部分(即大、小字),而二者在知识层次上没有严格的界限,致使教师在教学中感到难以把握。关于大小字 的教学要求,在教科书的使用说明里虽曾明确表示:正文部分为基本要求,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阅读部分 为学生阅读参考内容,不作统一要求。但这只是对高中教学的一般水平要求,是毕业会考和教学评价的标准要 求,对高考这种选拨性考试是不适用的。同时,由于正文部分对史实的叙述往往比较概括和笼统,而阅读部分 则比较具体和实在,不少阅读内容还是正文的阐释或具体补充,所以,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正 文部分,往往离不开阅读内容。因此,高考命题要科学地考查考生对中国近代现代历史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及 其相应的学科能力,是不可能也无法回避小字的,这也包含课文中的某些注释。但是,本文认为,命题专家在 对待教科书的大小字问题上,会充分考虑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这就是在保证有效考 查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科能力的前提下,以大字为主;大字不足,小字来补。

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内容同以往没有什么变化。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教科书的相对稳定性 ,致使现行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或缺陷。这主要是教科书所叙述的学科知识体系不够 完整,不能全面反映世界近代现代历史的基本轮廓;不少重要史实有缺漏,有的观点存在着片面性甚至已经过 时,或者割断了历史发展的过程,或者掩盖了历史事物的本来面目。所有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教科书的科学性 和权威性。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弥补上述不足,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注重挖掘重要历史事 实的内在联系,弄清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纠正原教科书中某些观点或评价的偏颇,给学生以真正科学的历史 知识。

关于历史科学科能力要求

1992年国家考试中心首次印行的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明确指出: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中学历史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高考历史科在考查考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其学科能力。据此,正式提出了历 史学科的10项能力要求:(1)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2)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或观点(如: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 矛盾,继承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的 作用等);初步掌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3)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 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论点。(4)运用所学知识,区 分历史材料中的客观事实和主观见解,并指出其立场、时代局限或社会偏见。(5)分析不同的历史材料,得 出正确的结论。(6)依据历史事实对某些观点进行论证。(7)比较历史事件中历史现象的异同。(8)评 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9)叙述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或消亡的过程并概括其原因。(10)作出文字准确 、条理

清楚的有述[(1)]。10条能力的提出,不仅为高考命题如何考查能力提供了较为具体的可操作的 依据,大大增强了学科能力考查的力度及其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为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科能力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依据,并大大刺激了中学历史教学加强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动了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质 量的提高。同时,也引起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对学科能力问题的高度重视,许多专家从不同角度和 侧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2)],推动着历史学科能力的研究不断深入。

考试中心在修订1995年《考试说明》时,认真总结了近3年高考命题经验、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理论研 究成果,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表述作了较大调整,意在进一步提高其科学性、逻辑性、层次性、可操作性以及中 学教学的可接受性。修订后的历史科《考试说明》强调:根据选拔性考试的要求,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同时,注 重考查运用历史思维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有关历史问题的能力。新的《考试说明》尽可能按照历史学科能力的 实际表现形态,将能力要求归纳为4个方面进行表述,这就是:①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②历史阐释能 力;③材料处理能力;④文字表达能力。

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确切地说,应该是再认、复述历史知识。这主要是对记忆能力特别是理解记忆能力 的要求。再认、复述历史知识可以包含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再认、复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 论,这些是教科书中比较具体的、微观的和个别的历史结论,包括每个具体的重要人物、地点、年代、事件、 典章制度和其他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评价、观点等等,要求考生要尽可能理解这些知识的内涵,认识这些 事物的本质,并达到牢固记忆的程度。第二个层次是再认、复述历史发展过程的阶段特征和基本线索,这是比 较概括的、宏观的和系统的历史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 系,掌握教科书所展示出的较为完整的历史知识乃至整个历史学科体系。

历史阐释主要指历史思维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部分。《考试说明》把历史阐释能力划分为3个层次:一 是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对已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加工, 得出正确的结论。二是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要求考生能够把历史 事实或某些历史观点放到较为宽阔的历史时空背景和社会背景中考察,客观地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 然因素及其历史地位,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和历史局限性,指出历史观点的时代烙印或社会偏见,等等。 三是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 律。这观点主要包括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内因和外因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范 畴辩证统一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以及阶级分析的观点,等等。 要求少数考生能够初步运用上述哲学观点和思维方法,独立地分析各种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并 从历史全过程中加以综合考察,从而说明其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性。

材料处理即材料辨析,主要包含了对历史材料的感知、鉴别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考试说明》将该项能 力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阅读理解历史材料。要求考生对试题所提供的有关文字或图画材料进行认读,充分领 会其中含义。二是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获取有效信息。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所提 出的问题对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如辨别材料的真伪和价值,区分材料中的客观事实和主观歪曲,分 析材料来源的历史背景和阶段属性等等,从而获得全部有效信息。三是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 问题进行说明、论证。要求考生把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同已有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对试题所提出的问题 作出圆满的解释或证明。换言之,就是把材料、已有知识和问题三者之间有序地联结起来,得出一种和谐的结 论。

文字表达是书面语言表达的最基本形式,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之一。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有别于一般的 文字表达和其他学科的文字表达,是使用历史语言对历史知识进行的书面表达或对历史问题进行的书面阐述。 它除了具有一般文字表达的共同要求外,还特别强调历史语言的时代性。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能力可分为两个 层次来要求:一是语言准确,观点鲜明,叙述条理;二是逻辑严密,层次清楚,说理充分。对历史学科文字表 达能力的考查,主要通过叙述性或论述性的题目如材料解析、问答等题型来实现。但是长期以来,历史科在有 效考查文字表达能力方面受到的干扰较多,成效不大。新的《考试说明》更加重视和明确了对它的要求,预示 着1995年的高考定会增强其考查的力度。

比较新旧两个《考试说明》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表述,新的《考试说明》除了在科学性、逻辑性、层次性、 可操作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外,它还更加强调了高考的选拔性要求,并力求与之相适应。这个信号表明,新的 高考命题在“两个有利”的原则面前将更多地倾向于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

关于试卷的结构

伴随着考试知识范围的调整变化,以及《考试说明》对学科能力要求的进一步明确,1995年高考的历 史试卷结构也将发生相应变动。

关于试卷对各部分内容考查的比例问题。根据现行高中教材各部分内容的课时比例和详今略古的原则,将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分别确定为25%、40%、35% 是较为恰当的。按知识领域划分,政治、经济、文化三部分的比例为65∶15∶20则比较合理,而199 4年是70∶15∶15。试卷对教材章节的覆盖率,仍将控制在50%左右。

关于试卷的题型结构。1995年高考历史科主、客观题的比例不变,各占50%。但是为了适应加强学 科能力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需要,客观题中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分量还是要作适当调整的。由于填空题在 考查历史思维能力方面很难有所作为,进一步降低其分量,减少其分值,即由原来的15分降为10分左右甚 至以下,还是很有必要的;多余的分数则划归选择题。同时,为了更加有效地考查历史学科能力,材料解析在 试卷中的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加强。一是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阅读量在不增加其阅读障碍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以 增加其无效信息的分量及其干扰强度;二是材料的使用进一步向问答题特别是客观性试题延伸。实验证明,合 理利用历史材料设计选择题尤其是四选一选择题,是提高能力考查广度和深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于学科能力的考查。1995年的历史命题将进一步降低对知识记忆的要求,特别淡化对那些“死知识 ”的考查,如无关紧要的年代、数字、地名、人名和其他事物名称等等;而进一步增加对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 比重。估计试卷考查历史思维为主的试题分值将控制在60%以上。同时考虑到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水平 和根据1994年历史试卷分析,试卷将适当降低对较高层次思维能力考查的力度,减轻其比重,以尽量避免 能力要求过高而影响测试效度的现象。具体说来,四选一选择题考查能力的要求适当提高、比重增加;材料解 析题考查能力的要求也适当提高,加强材料中无效信息的干扰性,提高辨析材料和运用材料分析论证问题的能 力要求;问答题考查能力的层次适当降低,其思维能力考查的分数也相应减少,这就是在试题的设计中,兼顾 “是什么”、“为什么”和“理论上再概括”三个层次的要求,形成较为平缓的坡度。

关于试卷长度。除了各科试卷的分值均为150分之外,历史科1995年试卷的题目数量也不会有多少 变化,仅仅是“微调”而已。同时,试卷的文字阅读总量将有适当增加,但不会超出绝大多数考生的承受能力 。另外,问答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制订,也可能会有新的变化,如减少答案字数,尽量按层次给分即采意 给分,以提高评分信度和能力考查的效度。

关于试题难度,19 95年将有一定程度的调整和变化。一是试卷的总体难度适当降低。1994年全国 抽样统计历史试卷的难度值是0.52,不少地区都在0.50以下,对此,广大中学教师的反应比较强烈, 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历史教师的教学情绪。因此,1995年历史试题难度值可望回到0.55以上。二是各种 题型的难度将作适当的调整。其中四选一选择题将由1994年的0.70左右调到0.60左右;四选多选 择题将由1994年的0.44左右调到0.50左右;填空题仍将保持在0.60左右;材料解析题将由0 .60左右调整到0.55左右;问答题则由0.45左右调整到0.50-0.55之间。但是,由于目前 高考命题的标准化程度还很低,对试题难度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命题人员的主观估计,因此,其考试结果和主观 上的预测,仍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距离。

关于改进高考复习的思路和方法

国家考试中心在《199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分析》里对高考复习提出3条指导性意见:“1.妥善处 理《教学大纲》、中学课本、《考试说明》三者的关系,加强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的教学”;“2.注重基本 理论和史论结合”;“3.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训练和提高”[(3)]。这3条意见 不仅切中了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弊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提出了全面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思 想,具有很高的思考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多年以来,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对教学改革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认为教学改革主要是教学方法 的改革,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改革;认为教学内容改革就是教材改革,是制订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任务,和 中学教师关系不大。这种片面认识导致了教学改革行为的片面性,把教改活动局限在教学方法上,甚至把某些 属于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也视为单纯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培养能力问题等等。其结 果是,教学改革的形式主义泛滥,或者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所谓新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是花架子,好看不好用, 教学改革受传统考试的制约严重,经常是进一步又退回来,教学质量提高的幅度不大。进入90年代以来,高 考在考试内容方面大大加强了改革力度,强调了知识结构和学科体系,强调了基本理论,强调了历史学科能力 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从而引导高中历史教学有意无意地进行着教学内容的调整,但是这种调整或改革还是被 动的、盲目的,因此也是有限的,还远远跟不上高考命题改革的步伐。

高考命题的改革,给中学教学改革以良好的导向,促使我们对教学改革问题进行全面的反思,并自觉地调 整教学改革的思路。教学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和观念的更新。要求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强烈的效率意 识和效益观念,包括全面发展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思想以及 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思想等等。没有正确的富有时代精神的教学思想,要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和真正提高教学质 量,是根本不可能的。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必须高度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中学历史教师要全面地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内涵,认 识到教学内容是知识、能力和思想三者的统一;知识是能力和思想的载体,不同的知识层次隐含着不同层次的 能力、思想因素。这种知识、能力、思想的层次对应性,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传授科学的历史知识的同 时,自觉自然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历史知识传授的 过程之中。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要重视对学科知识的调整。高考和教学改革都日益突出了学科能力,并强调 了能力的高层次--运用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要使学生达到这种要求,就要对学科知识进行 深入的探讨,充分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揭示教科书并没有明确展示的历史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基本线索以及 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知识包括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等,是历史材料和观点的统一 体,因此也包含着许多理论观点。进行具体历史知识的教学,即讲述历史事件、历史概念等,充其量只能培养 学生的接受能力即识记力和理解力,感化学生的某种情感和意识,这远不能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要提高学生 的历史学科能力层次和思想觉悟水平,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历史知识,就要挖掘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 掌握知识结构和学科体系;通过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深层次分析,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一些基本观点,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知识层次的深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 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体系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历史高考内容的改革中,知识、能力和思维 水平的提高是基本同步的,而高中教学内容的改革还缺乏这种统一的自觉性,表现在对知识层次、能力层次和 思想层次缺乏系统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同步,这必然影响着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常规的教学是 这样,高考复习也是这样。根据系统论的观点,高考复习过程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高考复习作为一个教 学过程来说,是一个知识、能力以及思想教育逐步深化和逐步提高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其基本特点就是 温故知新。目前历史学科广泛采用的三轮复习的办法,从形式上讲是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和特点的。但从本质上 看落实得往往不够。

高考复习既然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特别是一个知识、能力层次不断深化的过程,那么三个轮次复习的 教学目标就处于不同的层次上,其教学方法也有相应的区别和更新。第一轮复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都应该 区别于新授课,并突破教材章节的限制,起点适当高一点。教学目标以掌握单元知识结构,培养比较、归纳、 概括等历史思维能力,初步掌握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为重点,运用讲述和导读 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深刻理解重要历史概念的内涵,认识重要历史现象本质以及 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各个历史阶段(单元)的时代特征。例如,中国古代史可按原始社会、奴隶 社会和封建社会5个阶段来划分成7个单元;中国近代史的前期可划分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或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辛亥革命和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等几个单元;世界近代史则可划分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和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时期”3个单元,等等。当然,教学 单元的划分应兼顾学科体系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基础较差的班级,其教学单元可以划得小一点,或者基本 以教材的“章”来确定。在进行单元知识结构的教学时,还应注意同类知识的前后归并,特别注意揭示其内在 的本质联系。

第二轮复习是完全打破教科书原有体系的专题复习。其教学目标主要是掌握专题知识结构乃至整个学科的 知识结构,培养高度概括和系统化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方 法,主要采用问题式和导学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中外历史发展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 形态各自的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国内矛盾和国际矛盾的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发 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等等,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真正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初 步形成辩证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在第二轮复习的教学中,历史专题的划分宜粗不宜细,不 要搞得太微观。一般说来,中国古代史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4条基本线索;中国近代史可分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演变(主要是外国侵华史),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争取独立和民主的斗争(民 主革命史),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中国主要统治政权的更替及其内外政策演变等几条基本线索;世界近 现代史可分为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民族解放运动史,英、法、美、日、德、俄 等主要国家国别史及其国际关系发展史等几条线索和专题。

第三轮复习形式 上是回读教材,查漏补缺,实质上是知识与能力的巩固阶段。其主要教学目标是知识的更 加系统,能力的更加完善和成熟。其主要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系统、全面而又有所侧重地阅读 教材,适当地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问题训练;而不是搞所谓的强化训练。无限度的强化训练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过火行为,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

在高考复习的各个阶段,要注意结合师生实际,从实效出发,处理好讲、练、评的辩证关系,优化教学过 程,提高教学效率。要充分重视每次书面练习后的试卷分析和讲评。进行试题分析,要从各种题型、各部分和 各类知识、各层次能力要求的得分率、得失分原因以及纠正和克服失误的对策等各个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和探 讨;进行课堂讲评,不能简单地对答案,而是利用试卷分析的结果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达到矫正和提高的目的。可见,讲评课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一次好的讲评课,其功效往往超过多次单纯的 习题训练。上好讲评课,可以节省多次不必要的书面练习,有利于克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以及由此带来的一 系列弊端,有利于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近几年,笔者曾多次撰文分析历史教学中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的 弊端,指出它与当前的高考改革和教学改革是多么地不协调、不适应,并提出了历史教学应精讲精练、讲练结 合和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对策,但尚未能引起更多历史教师的共鸣。我们提倡精讲精练,不是数量的要求,而 是质量的要求,讲述和练习都应起到启发思维和训练思维的效果,否则,就是一种低效或无效的教学活动。同 样,我们提倡讲练结合,是讲述、练习和历史思维的有机结合,是一种融合;而不是讲述和练习的简单相加、 生硬凑合。为此,我们主张采用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导学式知识结构教学或导学式问题结构教学的方式来进行 历史复习,彻底抛弃已经过时的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和讲练脱节的教学模式。最后,笔者援引一位权威人士的 话来结束本文:

近几年“高考各科的考查向能力测试方面进行了倾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其深远意义在于对那些 搞应试教育,靠题海战术,搞猜题、押题,靠死记硬背来对付高考,而忽视在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教学大纲 所规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能力素质培养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再这样下去,将事与愿违,误人子弟了。”[ ④]

①《199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历史科说明》,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2月第 1版。

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篇(11)

(一)重视考查基础 突出主干知识

新课改背景下,我省高中历史教学无论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实施、模拟试题的命制等方面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高考作为高等学校选拔性考试,要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就必须严格遵循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从历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来看,命题人员对此给予了认真领会与贯彻,试题考点都属于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具体考点分布见下表。

从下表来看,近四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的主要考点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物和战争的基础知识,部分考点甚至多次出现,如先秦思想家的主张、古希腊先哲的思想、古代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变迁、分封制、抗日战争、二战、中东战争等。它们都是教材的主干知识,属于考生平时重点学习、复习的范围。以考查主干知识、基础知识作为高考导向,才能真正让课改“减负”落到实处。

(二)广用图文材料 考查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材料型试题是近年来被公认的最具“历史味”的题型,它可以考查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再忆再现历史知识、材料处理、历史阐述、文字表达、辩证思维等多种能力。由于它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高中课程标准的精神,突出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因此,在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广泛出现,浙江省更不例外。

纵观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会发现,每份试题都通过大量原始文献、图片、图表、漫画等新材料,设计新情境来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情感和历史价值观。尤其是图片、地图、图表等材料的运用,更是亮点。笔者对近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图表材料稍作统计,得到结果如下:2011年历史试题共采用6幅图(表),2012年3幅图(表),2013年4幅图(表),2014年5幅图(表)。其中历史地图题每年出现1题(2011年第13题宋代名窑所在地、2012年第22题1943年的欧洲战场形势、2013年第15题秦灭六国顺序、2014年第23题北约成员国);历史表格出现4次(2011年第39题材料一“苏联大事年表”、2012年第39题材料三“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2013年材料一“明清江南地区史志资料”、2014年第14题“浙江地方志目录”);历史图片题出现多次(2011年第22题印象主义绘画、2012年第18题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2013年第14题周代世系图、2013年第19题抗战纪念章图、2014年第16题清初蓄辫民初剪辫图、2014年第17题报纸截图)。大量图文材料的使用,使得高考历史试题形式活泼、材料多样、图文并茂、内容丰实,既为从多种角度考查学生获取运用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又让学生在阅读试题过程中有一种生动活泼的体验,对引导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学生对史料及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能力的培养,无疑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瞄准史学前沿 考查史学方法

历史教学的本质不是知识与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视野,懂得学史的方法。近四年来,瞄准史学前沿,考查史学方法,逐渐成为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的新亮点。例如,2011年第14题用学术界关于“宋代开封生活燃料是否已用煤取代木柴”的争鸣入题,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证意识,在理解材料信息基础上对材料证据和历史结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判;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对材料信息进行解读、比较、综合、分析等,对相互冲突的史料证据进行裁定,对不同的结论进行理性分析,解释其中的差异,从而得出合理的推论。此类题目还有:2012年第15题“以诗证史”、2013年第13题“考古成果与历史研究的关系”、2013年第39题“五位一体”的史学研究方法、2014年第13题“china”的考证等。这些试题的出现,彰显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探究性的理念,同时实现了由考查知识目标向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转变,大大提高了试题的思维含量。

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还尝试着引入学术界的前沿成果,使历史试题变得更为鲜活、富有生命力。例如,2011年第39题(2)关注学术界对“美苏冷战”的辩证评价、2012年第39题(3)关注学术界对评价辛亥革命的新视角、2013年第39题(3)引入学术界关于“中西方差距扩大的原因”三种基本观点、2014年第39题(3)关注学术界评价拿破仑的四种主张。这些学术界前沿观点的引入,不仅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还对拓展中学历史教师的学术视野,提升高中历史教学品味,产生积极的、良好的导向作用。

(四)不避时政热点 彰显地方特色

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不回避时政热点,创设大多时代感强烈的时政热点情境,为历史试题增强了浓重的时代色彩。如2011年第39题,开宗明义在题干中明确指出“今年(2011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并以此切入,考查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以及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等热点问题。与此相似的是2012年第39题,考查了周年热点问题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2014年第39题,从中法建交50周年热点话题切入,考查了新中国外交、世界政治格局、法国文学、拿破仑等。高考历史试题关注时政热点,追求历史与现实的融合,进一步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导学生“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吸取未来生活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经验或教训,从历史中得出的智慧去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同时,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中涉及的浙江乡土史的内容和地方史料逐步增多。例如,2011年第15题引入“钱江(杭州)会馆碑”的史料,考查了会馆相关知识;2011年第16题引入浙江名人徐志摩的言论,考查新文化运动;2013年第38题全题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围绕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切入,选用嘉兴府、湖州府地方史志等资料,考查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鸦片战争后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2013年自选模块试题第10题材料二选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为情境,要求学生回答申报世界遗产的目的,既具时代性,又体现地方特色,甚为巧妙;2014年第14题引入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第38题材料一引入戚继光在浙闽沿海抗倭的史料等。这些地方史资料具有明显的乡土色彩和典型的本土性质,容易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和亲切感,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和认同,从而在考试中保持愉悦的精神状态,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实力。

(五)凸显多种史观 探求全新视角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史学研究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引领中学历史教学的史观逐步发生转变,主要表现为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逐渐淡化,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下面以整体史观和社会史观为例予以分析。

近四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第12题均是对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开始阶段的一次大跨度的考查:2011年的“小国寡民”,2012年的“实际功利精神”,2013年的“私学培养人才”,2014年的“如何看待物质需求”,涉及古代中西方的思想、政治等内容,地域跨度广、知识容量大、内容内涵深,既考查了中国古代百家争鸣及儒家学派思想的理解,也考查了对古代西方雅典人文精神起源、民主政治、古罗马法等内容。在综合题中,将辛亥革命(2012年第39题)、明清以来江南经济的发展(2013年第38题)、中国落后于西方(2013年第39题)以及新中国的外交(2014年第39题)这些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置于世界历史宏大时空背景下去分析,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的整体性与联系性,并把握蕴含其间的内在历史逻辑关系。这些“大跨度、宽视野”的试题反复出现,凸显出我省高考命题专家对整体史观的青睐,指向性非常明确,即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引领学生从多个角度构建历史知识的整体框架,帮助学生掌握整体史观。

社会史作为我国史学界最新走向,在浙江省高考试题中也屡有体现。如2011年第17题从“某城市旧式婚礼与新式婚礼并存”切入,考查了近代中国婚姻习俗变迁;2012年第13题从古代中国“同姓不婚”这一历史现象入题,考查了西周分封制相关知识;2012年第17题从商行“外国杂货”广告切入,考查了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2014年第16题从“清初剃发蓄辫”和“民初剪辫”两幅图片切入,考查了社会生活变迁所体现的政治意义。这些试题都以社会史角度入题,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婚姻、广告、发型、衣食住行、习俗变化等小问题,窥见社会变迁的轨迹。所谓见微知著,一叶知秋,高考历史试题关注社会史,旨在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小历史”,并从“小历史”中感悟“大历史”。

(六)引入开放性试题 倡导多元评价

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围绕几种观点展开评论,学生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挖掘相关历史知识,运用基本的史学理论和方法,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运用逻辑方法进行论证。这种题型在近几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多次出现,如2011年全国卷(课标)第41题,提供了关于西方崛起的多种观点,要求学生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2012年上海卷第37题“开国议政”,要求学生假设自己是宋初的决策者,对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作出决策,并说明理由等。浙江省只是最近两年才出现开放性试题,分别是2013年和2014年第39题第(3)问。

(2013・39)材料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设问: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中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赞成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理由:时代在演变,而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天朝上国”的保守观念。

赞成②主要是“西方腾飞”。理由: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跟西方拉大差距的,不仅有中国,还有其他东方国家。

赞成③主要是“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理由:差距的拉大要考虑双方的因素,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生机勃勃。中国基本依然故我。

(2014・39)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②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③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④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

设问: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

参考答案:

更注重①:拿破仑既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又以自己的方式巩固和发展了法国大革命。评价拿破仑,必须把他置于时代的具体语境中,又不忘他的个人风采。

更注重②:拿破仑的政治活动和对外战争都具有双重性。但从根本上说,功大于过,是个应当肯定的历史人物。

更注重③:拿破仑一生的经历错综复杂,有很强的阶段性。无论是政治活动还是对外战争,都有必要区分不同阶段,给予恰当评价。

更注重④:拿破仑拥有多重身份,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为法兰西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评价时需区分活动的不同领域,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这两道题目非常相似,命题者改变了传统思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不设绝对的标准答案,不强迫学生接受所谓的“正确的评价”,而是采用开放性的多元化评价。学生只要做到以史证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充分、有理有据、自圆其说,选择任意观点均可得分。这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理论思维能力,还可考查学生史料分析能力、辩证评价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开放性试题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突破思维定式;它打破了以教师、课本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对高中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

二、2015年高考备考策略

依据近四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在备战2015年高考过程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聚焦教材 掌握学科主干知识

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重视情景设置,形式活泼,设问新颖,但问题的解决终究要以教材为依托,能力的考查更要依托于学科主干知识和历史知识的储备。因此,高考备考要牢牢把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为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条件。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考试说明,构建知识体系,强化基础知识。在一轮复习时狠抓基础的落实,复习时做到准、实、活。准,即要认真研究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试范围,既要全面掌握,又要轻负高效;实,即准确理解与掌握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阶段特征、结果、影响等;活,即能对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注意前后历史事件之间以及同一时间段中外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二轮复习时,以通史方式将不同模块内容进行整合,按中外分别进行,关注大通史框架的构建,注重归纳、联系、比较能力与意识的培养,关注阶段性特征。考前冲刺阶段再以主题式通史的形式进行复习,目标是强化历史素养,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知识整合、纵横联系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将散见于不同模块,又与既定的主题有密切联系的中外历史内容,通过拉线的方式进行整合,形成线索清晰的主干知识网络。

(二)加强史料研读 坚持能力至上

历史教材是重要的课程知识,但绝不是唯一的课程知识。重视教材是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的特色之一,但也逐渐呈现出从考查历史教科书知识向考查历史课程知识转变的趋势,课程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学生历史学科基本能力和素质。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研读史料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学习思考”“材料阅读与思考”及地图图片等补充阅读材料,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概括归纳,尝试自主命题。例如,笔者在进行“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复习课教学时,选用教材“资料卡片”的一段材料(略),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命题。从学生提交的试题来看,抛开试题严谨性、科学性等问题,单从考查内容角度看,学生拟了有关“李冰”“都江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等浅层次的题目,还有“在司马迁看来,都江堰修成之后有何作用”“李冰是如何修建都江堰的”等深层次的题目,及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进行解读的跨学科题目,真正提升了自身“处理材料”的能力。在高三复习课教学时,贯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精神,坚持能力至上,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法。

(三)注重三维联系 构建立体知识体系

近几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题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非常注重历史知识的相互联系,综合题的考查也逐渐由专题式命题向通史式命题、由国别史命题向全球史命题转变,这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更是对我们高中历史教学的明确导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以时间轴、空间轴和事件轴为线索建立起史实间的三维联系,构建立体历史知识体系。现以“工业革命”为例简要说明。首先,以时间为线纵向分析英国工业革命: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等史实,探究工业革命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同时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等,看到工业革命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其次,以空间为线:将英国工业革命置于世界历史的宏观视野下,联系法国、美国、俄国、德国等国的工业革命进程;同时将英国的工业革命与中国历史相结合,联系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民族工业的兴起、“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等史实,并重点梳理中外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联。最后,以事件为线:一方面要挖掘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条件或原因)、过程及重大发明、对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要联系英国议会改革、浪漫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等史实,关注英国工业革命与英国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内在联系。学生在构建“工业革命”立体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既梳理了相关重大历史知识点,同时又能巩固知识、深化认识,还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联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