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09-19 18:22:26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1)

临床药学是药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实际应用,是将药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医学及护理学理论有机结合,指导临床医疗及护理工作。临床药学工作需要充分发挥药剂人员的专业特长,使临床用药科学合理,减少药物的浪费,控制耐药菌株产生等不良反应,增加用药安全。合理用药是临床医疗安全的的基本的要求,这项工作主要是通过临床药学人员具体实施,药学人员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帮助医护人员,提出个体化用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用药的安全性。现阶段,我国二级及以下基层医院没有采用医药分家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以药养医",临床药学是医院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学科[1]。临床药学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很多的现实问题,有待于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就笔者了解的情况浅析如下。

1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存在的问题

1.1临床药学人才队伍匮乏

1.1.1从事临床药学的工作人员数量缺乏 由于临床药学人员队伍缺乏,从业人员数量少,不能进行科学分工和排班,专业人员需要身兼多职,力不从心,对付日常工作困难,没有精力考虑本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有时甚至连基本轮班都困难,工作都没办法按时完成。

1.1.2临床药学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在基层医院临床药学还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学科,临床药学专业人员队伍不仅是数量不够,目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的专业素质也还急待提高。临床药剂人员不仅需要有广泛而扎实的药理学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强大的临床实践能力,掌握必要的临床医学及护理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社会协调和沟通能力,能深得医生、护士及患者三者的充分信任。需要具有主动指导临床药物的应用,设计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同时还能将临床药学知识通过健康教育进行宣传,以增强社会人群对临床药学的了解和认可。尤其当前抗菌药滥用之时,充分发挥临床药学的专业知识优势,在全社会倡导规范应用抗菌药物,让社会人群逐步了解临床药学的知识的重要性。

1.2医院对临床药学重视不够

1.2.1医院领导团队对临床药学认识片面 一个学科要想在基层医院发展状大,除了需要一支强大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外,还需要得到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目前的基层医院的的管理层面内部,还有一部分处于管理岗位的领导,管理知识欠丰富,管理眼光短浅,临床药学知识贫脊。根本看不出临床药学发展的重要性,不相信临床药学对医院临床医疗及护理工作发展会带来的有力促进,同样也不知道临床药学工作会给医院带来经济效益。这些原因导致基层医院领导不重视临床药学工作[2,对临床药学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不积极,专业队伍扩展困难,专业队伍的专业素质低。对于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所需设施、设备不配备,工作难以正常开展,造成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既无软件可谈又无硬件可用,严重影响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

1.2.2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学工作了解不深入 临床医疗及护理工作是基层医院的主要工作,其他工作都属于辅助工作,科室也称为辅助科室。在国家对医院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也是医院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的办法,本来也是无可厚非的。临床药学人员在基层医院也是处于次要地位。医院的医疗及护理人员对临床药学工作了解不深入,认识不清晰,甚至认为临床药学工作是没有必要存地的,临床药学工作人员也是靠医生及护士才能养活,认为临床药学工作过余简单,不可能对临床医疗及护理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临床药学人员的建议和意见根本不采纳,甚至不屑一顾,导致临床医、护、药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工作不协调。

1.3临床药学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1.3.1人们对临床药学存在偏见 由于社会人群对临床药学工作缺乏了解,临床药学工作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临床药学人员的专业水平难经让患者认同,与患者沟通存在障碍。患者只相信医生和护士医疗指导,对临床药学人员的用药建议表示怀疑。

1.3.2市场经济弊端障碍临床药学的发展 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步阶段,市场经济还很不规范,有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并不少见。有些不法商人钻市场混乱的空子,应用不法手段促进药物的临床销售,医疗领域产生不正之风,临床医生开处方拿提成、开检查拿回扣。把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及合理收费不予与考虑,造成药物滥用、药品浪费,严重阻碍了临床规范用药和科学治疗,影响了临床药学的发展,减弱了临床药学人员的作用。

2加快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发展的方式探讨

2.1基层医院高度重视临床药学工作 如何加快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是每位基层医院临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首先要医疗机构高度重视临床药学工作,从领导层面到医院职工对临床药学工作有个正确的理性的认识。

2.2临床药学工作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要不断地巩固自身的专业理论基础,适时更新临床药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时具进,把新地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药学的实际工作之中去,更新指导思想。及时更临床用药指导方案,加强知识更新的宣传工作,主动与临床医生及护士交流,阐明新的药物应用观点,应用专业知识消除专业隔阂,争取到同事的理解和支持。寻找合适时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向社会人群宣传滥用药物的危害,增加社会对临床药学工作认识和了解,争取社会对本质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有利于临床药学工作的广泛开展,提高与临床药学专业人员的沟通和协调能力[3]。逐步开展临床查房和会诊工作,增加临床药学人员在医院的知名度。

2.3增强人们对临床药学工作的理解 基层医院加强对临床药学工作的宣传,增强社会人群对该项工作的了解,提高临床药学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和信认度,实行新形势下的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2)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认知、评价以及交流的能力。科技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化也越来越普遍,医学信息也是如此。知识的缺乏会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学者指出,未来的知识信息将对医学的临床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超过药物和医学技术[1-3]。因此,对于需要终生学习的医学工作者来说,培养信息素养不仅是对其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如今,检验临床医师职业素养的标准已经开始倾向于其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高低。临床医师是医院的主体,是推动医疗进步、医疗创新的先锋,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关键人物,因此其信息素养将直接关系到医院未来的发展和生存。为了对现阶段临床医师的医学信息认知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以提高临床医师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为培养临床医师的信息素养提供方法依据,以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本研究对多家医院的临床医师的医学信息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多家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在职医师600名,其中男性481名,女性119名,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5.0±1.5)岁医师的科室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兼顾到了各种学历、各类职称和不同的从业年限。其中本科学历的医师共385名,占59.66%,比例最大;硕士生和博士生共50名,占8.33%;学历为专科以下的共165名,占27.50%。从业年限低于5年的共134名,占22.33%;超过15年的共251名,占41.83%。主任医师共65名,占10.83%;副主任医师共106名,占17.67%;主治医师共218名,占36.33%;住院医师共211名,占35.17%。在医院等级方面,二级甲等医院占50%,三级甲等医院占11%,其他医疗机构占39%。600名医师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信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参与研究的临床医师进行医学信息认知情况的了解。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600份问卷,回收6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回收的问卷中有效的共598份,有效率为99.67%。所得数据由双人核实录入数据库。1.3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版本的统计分析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数据资料的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x-±s),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资料采用χ2检验,若P<0.05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医师对医学信息的了解情况:调查显示一部分临床医师并不了解循证医学和医学信息资源,而大部分的医师并不知道医学信息素养的本质。见表1。2.2临床医师对医学信息和信息素养重要性的认知:多数临床医师认为医学信息和信息素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见表2。2.3不同职称的临床医师对医学信息掌握的差异情况:调查发现,不同职称的临床医师对医学信息的了解和对医学信息素养的了解也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4临床医师阅读医学文献及浏览医学信息的的时间:调查发现,临床医师阅读医学文献和浏览医学信息的时间均较少。想要提高医疗卫生行业的服务质量,使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需要增强临床医师对于医学信息的认知水平,使临床医师具有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意识。目前很多临床医师对医学信息的认知不够,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医院与临床医师的发展与提高[4-6]。针对此现象,应该加强对临床医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多向临床医师宣传医学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提高其对医学信息的认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多向临床医师提供获取医学信息的途径,从而提高临床医师的工作能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燕,潘惊萍,段占祺,等.临床医生对医学信息的认知情况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36(4):64-67.

[2]黄韬,陈利维,应桂英.四川省临床医生对医学信息的认知及需求[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23(6):53-57.

[3]张琼文,陈熹阳,周洋,等.临床医生对病人安全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1):26-29.

[4]卢长艳.融入医学人文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成效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3.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3)

Value and function analysis of early exposure to clinical training for med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HUANG Yun-ye LI Yan-jiao XU Ping-ping HUANG Chun

School of Medicine,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Guangdon Province,Shantou 51504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and effect of early contact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 of medical students training.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5 to June 2016,615 medical students in our College were selected,and 441 medical students who with early exposure of clinical activity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while 174 cases those without early contact with clinical and only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basic theory course of medical students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occupation literacy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medical procedure of hospital medical work understanding,occupation literacy,master of clin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performance score of medical students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cognition of early clinical exposu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observation were compared,and the clinical activities o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contact evalu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in two groups was observed.Results The occupation literacy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Early exposure to clinical activities;Clinical medicine;Traditional teaching;Application effect

当前阶段,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医疗纠纷事件频发,导致医生声誉遭到损坏,医护人员形象在人民群众的心中也不如从前[1]。因此,医护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同时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2]。在我国,对于医学生的培养,主要偏重于基础专业知识,而在临床医患沟通方面能力的培养恰恰属于医学教育中较为薄弱的环节[3]。尽管部分医学高校在理论课堂中添加了医患沟通相关教学,但大部分医学生进入临床后,其医患沟通、临床实践等能力仍就欠缺[4-5]。培养有业务能力、有创新精神等高素质人才,属于社会对医学教育的迫切要求[6]。相关研究指出,让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多进行临床实践,是培养医学人才的有效举措[7]。本研究通过对我校的医学生实施早期接触临床,旨在为日后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奠定基础,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的医学生,其中未实施早期接触临床活动,仅采用传统基础理论课堂教学的外校医学生为对照组,共174例;实施早期接触临床的我校医学生作为实验组,共441例。所有学生均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纳入。实验组男210例,女231例;年龄18~22岁,平均(20.56±2.48)岁;护理专业256例,药学专业134例,中医学51例。对照?M男80例,女94例;年龄18~22岁,平均(20.53±2.43)岁;护理专业100例,药学专业45例,中医学29例。两组医学生的性别、年龄及专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医学生仅行基础理论学习,未实施早期接触临床。实验组:给予学生采用早期接触临床活动模式,利用暑假时间,完成至少3次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让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在不违反医疗规定的前提下,参与部分临床医疗活动,其中包括熟悉医院规章制度、熟悉诊疗流程、观摩查房、床边教学、看病历和病例讨论、观看手术及其他操作示范和学看化验单等[8-9]。

1.3观察指标、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将带教医生对两组医学生职业素养各点的表现情况(对医院的基本医疗流程认识、医疗工作内容深入认识、自身职业素养、对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病患沟通技巧)的打分结果、医学生参与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前后的认知情况以及对早期接触临床活动的评价进行对比分析。

1.3.2判定标准 进行不记名的问卷调查,由教师对医学生职业素养各点的表现情况逐点打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越好。并经指导老师指点,最终修改并完成关于预见习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的调查问卷,并打印出纸质问卷并派发。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医学生进行无记名方式调查,包括基本情况,早期接触临床活动的认知情况和质量评价。问卷回收率为100%。评价与满意度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评价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核对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医学生对职业素养各点的表现情况的比较

带教医生对两组医学生职业素养各点的表现情况的打分存在较大差异,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实验组医学生参与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前后的认知情况的比较

实验组医学生参加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后,对医院进行志愿者服务的非常了解度为70.29%、认为开展早期接触临床非常必要性占比72.56%、认为综合素养非常重要性占比68.93%,均较参与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医学生对早期接触临床活动评价比较

实验组医学生实施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后,其对该活动的效果综合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传统医学教学模式主要以基础专业知识传授为主,存在较多缺点,难以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养。如何将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学教育体系,属于医学教育工作者需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10]。

早期接触临床实践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可有效弥补目前传统教育的缺陷,属于目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之一[11]。早期接触临床活动主要指让低年级的医学生提前进入医院,并且以志愿者的身份在不违反医疗规定的前提下,参与部分临床医疗活动。通过提前接触临床,让学生初步了解医院的疾病诊治流程和环境,并加强对临床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培养初步临床思维能力,并不断激发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12]。通过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医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临床医学知识,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集体讨论解决问题,将医学生对临床学习的兴趣增强[13]。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4)

2调查结果

2.1信息素养及对医学信息的认知情况调查对象的信息素养及对医学信息的认知情况见表2。从表2可见,33.47%的临床医生听说过信息素养,超过一半的调查对象了解信息素养内涵,超过90%的认为信息素养对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很重要,参加信息检索或网上资源利用培训的临床医生仅占23.61%,听说过循证医学的占83.02%,知道循证医学内涵的为71.39%,认为临床医生有必要运用循证医学开展临床诊断治疗的达91.40%。74.69%的临床医生在调查前听说过医学信息资源,只有48.63%的临床医生了解医学信息资源的内涵,认为医学信息资源与临床工作关系非常密切的达84.74%,认为有必要及时了解临床实践最新信息的为93.83%。

2.2获取医学信息的途径及动因调查对象获取医学信息的途径及动因见表3。超过一半临床医生的信息获取依靠网上免费医学信息、学术会议或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依靠医学教科书获取医学信息的达42.39%,依靠电子医学文献数据库和定期科室专题学习的约占30%,为解决临床问题而获取医学信息的超过了90%,为回答病人咨询问题及跟踪学科前沿的占54.41%。

2.3医学信息需求调查对象的医学信息服务需求见表4。高达84.33%的临床医生愿意接受文献检索的能力培训,希望接受培训的方式以参加讲座和在线课堂为主;79.10%的临床医生希望有专门的机构提供系统、全面、准确、以全文为主的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知识;59.33%的临床医生希望提供“全天”的知识产品服务形式;希望每周提供一次医学信息服务的临床医生比例为36.13%。

2.4医学信息服务费用支付意愿调查对象愿意支付医学信息服务费用的调查结果见表5。大部分医生愿意为医学信息服务支付一定费用,每年愿意支付少于100元者占一半以上,三级医院愿意支付的高年度费用的比例高于二级医院,支付费用的方式以包年付费为主,其次为按次付费。

3分析及建议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5)

临床试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院学生将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的一个重要桥梁和必要环节,对于培养实用性和技术性内科医护人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试验教学过程一般需要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以及教学医院共同配合完成。但是,在实际开展教育工作当中很多医学院校的临床试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因此,了解当前临床试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探寻临床试验教学的改革的具体措施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临床试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医学院校的临床试验教学水平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任然有着一些医学院校在临床试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亟需解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很多医学院校缺乏必要临床试验教学资源

当前,对于很多医学院校来说,都存在着缺乏必要的临床试验教学资源,这就导致很多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及时的安排进行临床试验教学学习,致使医学生很难讲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升自身的临床技能;另外,加上一些医学院校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有没有设置足够的试验教学床位,在教学设备上投入也不足,相对来说也比较落后,很难达到临床教学的成果,而临床试验教学又对试验设备以及各类教学资源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一旦出现资源不足的现象必将导致教学过程无法开展,教学效果不佳。

1.2临床试验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

相对于别的教学方式,临床试验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临床试验教学的任务通常又很重,而另一方面随着个医学院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很多医学院校的师资都出现了不足的现象,很多时候一位带教老师需要兼带好几个班级的学生的教学活动,极大了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而另一方面,医学科学知识以及医学治疗技术却在不断发展,日益进步,很多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更是层出不穷,较少临床实践和不断更新发展的内科临床治疗技术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矛盾。加之很多医学院校对于临床试验教学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其对于医学教学的重要性,对于教学工作也不够重视,很多教师在教学备课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备课,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1.3很多医学生对于临床试验教学积极性不高

很多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没有认识到临床试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在进入学校组织的临床试验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积极性,没有足够动力,在做临床试验时没有认真对试验的整体情况做一个详细的了解,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很难深入的了解试验的各个环节,这也是导致临床试验教学效果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临床试验教学的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上述医学院校临床试验教学出现的诸多问题,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的一些改革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大对临床试验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

医学临床试验教学不同一般的教学方式,其有着非常特殊的特点,而且对于临床试验教学资源的依赖性和要求都很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临床试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试验资源有一个充分的保证,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所以需要加大的对于临床试验教学资源的投入。

2.2增加对临床试验教学师资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加强对师生临床试验教学的认识的宣传,提高师生对于临床试验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学校需要增加对于临床试验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较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内容以适应临床科学知识不断发展的需要。作为医学生需要充分认识到临床试验教学的重要性,教学前需要认真预习,了解试验教学的大致内容,试验过程中需要努力听课,认真体会,积极培养自身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的效果。

2.3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于教学方式和方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开展临床试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的开展教学,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便于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可以这样说积极的利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成果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必要的一个措施。另一方面,在临床试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确立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对于临床试验教学的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效果。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医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必然要求着临床试验教学质量和效果有着相对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应对临床试验教学存在的不足,通过加大对临床试验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增加对临床试验教学师资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等多种改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提升临床试验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以适应社会进步以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涂明华,李辉虎,杜重实,陆怡田,张龙禄.临床技能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创建临床技能教学新模式的三年实践[J].九江医学,2014(03)

[2]蔡东红,张颖,邓敏,符爱珍.妇产科学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医生,2011(16)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6)

一、 新世纪的临床医学教育背景要求临床教员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也获得了突飞猛长的进步,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出现、发展和完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超常规发展,医学知识日新月异,人们对疾病有了全新的认识,临床诊治和预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有的教科书和教学大纲已很难跟上现代医学的发展,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医学发展的动态来积极开展临床医学教育。以感染性疾病的教学为例,随着抗感染药物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以及疫苗的出现和完善,一些经典的传染病如天花、霍乱、乙脑、流脑、麻疹、血吸虫病、疟疾等已被消灭或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抗生素的滥用和一些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导致一些机会菌、耐药菌感染逐步增多并受到临床的重视;人们免疫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现代交通的十分便捷非常有利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使得一些新的感染性疾病不断出现和某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如艾滋病、大肠杆菌O157、霍乱弧菌O139的出现以及性传播感染等在国内的复燃和发展等,这就要求临床教研室和教员必须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学时安排以满足这些变化,学习内容和临床实际的脱节不能满足现代临床医学教育的目的和宗旨。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沟通途径也变得十分畅通和便利,互联网的出现和不断完善,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非常快速和直接,也为总结和分析医学发展的动态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现有的教科书甚至有关参考书籍很难全面反映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这给现代医学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它要求临床医学教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及时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则要被现代医学所淘汰,也不能为称职的现代临床医学教员。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医疗市场也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病人就医有了很大的选择性,对医院和医生乃至诊治方案的选择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同时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医院和临床医生在日常医疗和教学活动中必须尊重病人的选择权、知情权、隐私权等一些有关权利,这给临床医学教学带来很多不利。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医疗和临床教学的关系,将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医疗纠纷甚至是法律纠纷,也给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中产生不利因素,反之,如果处理得当,不仅有利于医学教育,也有利于提高医院和医生自身的声誉,而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也还不完善,滞后于目前医疗形势的改变,如何确保临床医学教学的正确和合理、合法地开展,不仅是临床医学院和临床教员所必须关心的问题,而且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完善。因此既往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已不符合当前医疗市场的变化,作为临床教员,应提高法律意识,正确处理好医疗和教育的关系,取得病员和/或家属的配合来积极开展临床医学教育,为培养新一代临床医生和拓展医疗市场而积极努力。

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也给临床医学教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全国各地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包括我校都建立了临床医学院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临床课程将在临床医学院内实习时同步进行,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也在医院度过,学生将有更多时间与病人接触,这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如何利用学生在医院的几年时间,培养学生正确和基本熟练的临床思维和处理能力,也给临床教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旧的教学模式下教员按病种讲完课或带完见习后便完成任务,这种情况将一去不复返,学生在医院内与病人接触,随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包括医学、心理学和社会问题,甚至语言问题,这都要求临床教员花许多时间来解释和教导。单一按病种来讲习对学习临床课程是最基本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学生的临床能力无从谈起,但对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来讲,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员在平时的讲课和见、实习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自习和接受能力,把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作为教学重点,并把它灌输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原理和病理解剖等基础内容可简单地讲解或由学生自习,这样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们在以往的讲课过程中,也做了一些尝试,如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作为讲课内容,强调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共同特点和诊治要点,突出讲解它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感染性疾病中各种病因所致疾病的特点及鉴别,而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流脑、乙脑等则在病因分析时讲解其特点,讲课效果明显,学生普遍欢迎,并反映在临床遇到类似病人后知道怎样去处理,我们认为这才是临床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建议在临床教学活动中可以以临床症状为主线多讲解,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讲解具体疾病各自的特点和处理要点。另一方面,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对学生的临床基本功重视不够或无法给予更多的教导,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整个临床阶段学习时间都将在医院度过,因此我们认为临床带教老师要用一定的时间来训练学生的临床基本功如采集病史(包括内容和技巧)、体格检查和临床基本操作等,并作严格要求,因为扎实的临床基本功是一名优秀临床医生的基础。另外,要做好一名优秀医生,必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与病人之间的接触、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了解病情同样也是缺不可少的,在这方面也要求带教老师予以重视,因为一名医学生或年轻医生,在这一点上往往欠缺和难以领悟,需要在临床医疗活动中不断摸索和培养,我们认为仅注重知识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培养学生与病人沟通的能力(包括方式、方法和技巧等)。沟通的基础是语言,但是学生和病人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外籍,对某些病人而言,运用普通话来沟通还有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临床老师在带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对一些方言要能理解和交流,以利于沟通,对学生来讲,也需要学习一些地方语言特别是医院所在地的一些方言。

二、 临床教员自身综合素质要进一步提高

为提高教员的授课能力和效率,我校、院已多次开设讲习或研讨班,并培养了不少A级教员,临床老师的授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但是临床老师与基础教员不同的最大之处是前者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生,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包括临床诊断和处理能力,而单纯地提高授课效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认为,要作好一名优秀的临床老师,首先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不能敷衍了事。对于一名临床医生,要带教一、二名学生并不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认真和带好二方面,没有一定的责任心,不认真带教是很难培养出优秀医生的。一名好医生不等于是一名好老师,要做好一名临床老师,除做好自己医疗和科研的工作外,还必须负起责任,认真培养下一代医生,才能使我国临床医学不断发展和进步。其次,带教老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因为医学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人们获取医学知识途径既多又直接(包括医学知识讲座、书籍杂志、通信、互联网等形式),这要求任何一名临床医生都必须不断学习和钻研,这样才能在医学界立于不败之地,对临床教员而言尤其重要,只有自己不断进取,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一名好的临床老师首先必须是一名好医生。第三,临床教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带教能力。除了提高自己的讲课技巧和授课效率外,还要认真教会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体现在日常的医疗活动中,要用自己的言行和规范的医疗操作及行为来影响学生,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得到正规的培训。要结合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和心理状态、经济承受能力、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以及有关的医学研究进展来对病人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合理、合情的诊疗,并对学生讲解可为或可不为的根据,以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一味地给同学们灌输书本知识或单纯讨论理论问题是不能够培养出好的临床医生的,这是临床带教区别于基础课和基础研究的很大不同之处。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7)

开展药物学研究:如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分析方法,选择最佳的疗效费用比,以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1.1合理用药

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是医院医疗发展的需要。临床重点科室患者众多,与药物相关的问题也较复杂。临床药师的介入能有力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有效快速的解决临床用药的相关问题,如:药物相互作用的咨询、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及解决、用药注意事项的宣教等,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药物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等,并认真阅病历及治疗记录,进行疗效评价,必要时提出修正用药方案建议。

1.2加强科室用药监督

克服矛盾心理和抵触情绪,找到相融合的切入点.与临床医生、护士和谐相处,为以后全面深入临床,参与个体合理用药打下基础。与患者沟通态度一定要诚恳、真挚,语言表达要明确、简洁。内容要完整,前后观点一致,谨慎而言。在工作中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医疗风险意识,依法履行职责和义务,将工作中的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临床药师在短期内全面、深入地掌握本专科的药学知识。给临床提供用药指导和咨询,并掌握临床单一专业的医学知识,分科室、分专业设置临床药师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强临床药学工作人员系统培训 建立相关的工作管理制度.以促进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1.3明确学科任务和性质

尽管临床药师应由供应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好自己的方位,从幕后走向前台,从间接服务于病人向直接服务于病人转变。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药学服务,以提供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物治疗为目的的药学学科。

2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医学素质偏低,业务水平不够强。药学人员在学校中接受的是传统药学教育,对医学知识掌握的不够,有些药学人员甚至对某些医学术语闻所未闻,经验不足的人员很少有机会接触临床诊断学和药物治疗学。在这样的情况下,临床药师和医师很难在医学上进行交流,互相学习,更不用说让他们去配合“指导用药”,制订药物治疗方案。很多药学人员认为临床药学很难在基层医院开展,缺乏足够的信心走上临床与病人进行交流。医院领导对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基层医院的领导对临床药学工作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对临床药学的概念很模糊,把它错误地等同为一般药剂工作。忽视对临床药学对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作用,忽视了临床药学对促进临床经济、安全用药物的重要性。

2.1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建议

加大对临床药师的培养力度。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紧迫任务就是培养既有药学知识又有医学知识的高级人才。要对临床药师进行指导,增加临床药学专业培训和临床药学实践。对知识量不足的相关人员要继续教育培养。当临床药师对本专业的病理、治疗原则、诊断依据都了如指掌,就可以同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提出有价值的意见。临床药师要学会与病人交流。临床药学是一门实践科学,这就是说临床药师的服务对象是病人。药品用到病人身上是否有不良反应、是否有效,都需要药师认真观察,做好记录。药师要面对面与病人交流,获得第一手资料。同时临床药师需要解释、说明和指导病人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着病人接受药学服务的态度,为此药师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取得了病人的认可,才能达到药学服务的目标。

2.2改变广大患者的传统观念

利用所学的药学知识向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之一,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

2.3专业素质

一般而言,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需要以下的硬件和软件:为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大、中型综合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应配置3~4位药师,其中至少包括1名熟悉药学情报处理的药师,这是由于临床药学的开展是与药学情报的服务和信息的处理分不开的,而情报的处理需要有较高的药品信息管理的权限和专业技巧。加强临床药学法律法规和临床药师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临床药学工作得到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根据我国临床药学和试点情况和现状。进一步建立健全临床药学工作方面的体制.行政管理部门要制订更加完备的实施制度、法律和法规。根据国内实际和实践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

2.4培养胜任不同岗位的临床药师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8)

(二)临床研究生对医德重要性的认识绝大多数(158人,占84.9%)研究生认为医德是医生的灵魂,166位研究生(占89.2%)认为医德对医生同样具有制约作用,认为在医学院校进行医德教育对于自身职业的发展是有必要的研究生有175人(占94.1%)。但仍有少部分研究生没有意识到进行医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医德教育可有可无(占3.7%)或者没有必要(占2.2%)。而对医德的怀疑,表明他们自己也在反思道德的规范制约力量,从而间接表明医德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临床研究生对医德教育形式成效的评价调查显示,导师的言传身教被认为是医德教育成效最好的形式(显著率达63.3%),其次是医疗社会实践,这两者为医德理论应用于医德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对研究生医德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的教育成效则一般,反映了《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虽然能让临床研究生的医德理论素养有系统的提升,但其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脱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研究生感到枯燥,影响了医德教育的成效;成效较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其成效一般或者没有成效的共占77.3%),这可能是由于我们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公共道德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造成的,今后应将医德教育作为临床研究生德育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力量,强化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成效,让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以不断提高(表2)

(四)临床研究生对“医院追求医德医风与追求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医德医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医疗卫生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而在医疗实践中,医院追求医德医风与追求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卫生事业在转轨过程中因过度追求利益,医德医风建设涌现出新的问题,医德出现滑坡。调查显示:有41.2%的研究生认为追求医德医风与追求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矛盾,50.7%认为两者间并没有矛盾;被调查的研究生中有68人(占36.6%)认为救死扶伤应放在首要位置,有32人(占17.2%)选择经济效益第一,其余学生认为两者应尽可能保持统一。调查结果反映了医学教育在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当下,对于如何处理好医德医风建设与经济利益的客观需求的关系尤为重要。

二、当前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目前,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原因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即来自社会、学校以及研究生自身。

(一)社会消极因素冲击了临床研究生对医德教育的价值评价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他们对医学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又加上一些社会舆论和媒体的影响,导致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疗纠纷也时常发生,许多医务工作者都表示对职业缺乏信心的担优;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如一些医生生、冷、硬的服务态度、收受“回扣”和“红包”以及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冲击;另外,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唯技术论”,容易导致片面强调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良好服务和高尚医德所产生的正面社会效应。类似这些不和谐的因素给临床研究生的医德教育传达了不良信息,诱发他们对医疗职业的不安全感,部分临床研究生受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在经济利益和医德品质之间存在困惑,使其对医德教育的认同度降低,从而影响临床研究生对医德教育的价值评价。

(二)医学院校自身原因影响了医德教育的成效医学院校的学科设置大多以自然科学为主,人文课程的比例往往很小;课程设置方面没能从医学专业特殊性的角度出发,比较偏重于医学专业课程,导致医德信念缺乏系统的培养;医德教育专职教师数量有限,未能形成有力的学术群体。研究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专职教师数量的不足,但其医德教育专业知识仍有欠缺;在临床实践教育环节中,一些导师侧重于对临床研究生传授医疗知识及临床诊疗技术手段,往往忽略了对其进行医德信念教育。这些都使临床研究生不能充分认识医德信念在自身技能中所发挥的能动作用,限制了医学院校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开展。

(三)临床研究生对医德教育重视不足部分临床研究生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认为只要学好医学知识,掌握好医学技能就行。加之一些用人单位只注重医学生专业知识的考核,往往忽视了医德素质的考量和评判。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临床研究生出于择业的实用性,只埋头于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注重人文修养,往往忽视自身医德素质的养成。其次,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在家长的百般呵护下成长,习惯了被关心和关注,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没有建立替别人着想、主动关心他人的行为模式,从自身利益出发的思维习惯容易滋生个人本位思想;同时,作为医学生,他们涉世不深,阅历较浅,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缺乏对价值认识的科学基础,在人生理念上只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缺少崇高追求和远大理想,很多临床研究生还不能够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将来成为一名医务工作人员的职业形象和责任,又受到医疗服务实践中不良事例的影响,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冲突及道德选择上的迷失,忽视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影响对医德教育的有效内化。

三、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思考

(一)完善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教学的内容医德教育首先要通过课程得以实现,应将《医学伦理学》列为临床研究生的公共课,将先进的医德理念、热点的医德话题引入课堂,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就一些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及探讨。如怎样看待医疗救助与病人欠费,如何看待和对待“回扣”、“红包”现象,如何看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机构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德案例的教学与讨论,逐渐培养临床研究生道德的判断力和责任感,从而激发临床研究生医德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他们对医德知识的掌握及对医德问题的分析能力。其次,通过加强学校与医院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医德教育,即学校可侧重医德理论教育,而医院则侧重于医德实践教育。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临床研究生的医德培养,也促进了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可以获得“双赢”效果。

(二)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当前,研究生的管理模式基本都是导师负责制,临床研究生结束半年的在校课程学习后,其余时间基本上都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和临床实践,这就决定了导师是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主—54—体。导师不仅是医学科学知识的继承人、传播者和创造者,也是医疗道德文化的桥梁和重要影响媒介。调查显示,导师的言传身教对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成效显著和较好的占93.6%,表明导师的示范、教化和熏陶作用对临床研究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全面推进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的基本保证。因此,在临床研究生的科研和医疗实践工作中应采取措施,发挥导师在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激发研究生的情感认同,引导其完成由医德认识向医德情感、医德意志、医德信仰升华的心理过程,逐步完善临床研究生的医德教育行为。

(三)重视临床研究生辅导员在医德教育中的角色作用辅导员承担着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但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又存在着“重思想政治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为此,首先要提高辅导员自身医学伦理修养,通过开展医学伦理学教育理论培训,支持辅导员开展医德教育研究,提高医德教育水平,促进临床研究生医德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辅导员在临床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中,应进一步负起育人的重任。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经常与学生进行谈心,通过这种融洽的情感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达到“亲其师”到“信其道”的情感转变,真正实现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对医学职业道德的教育效果方能显著,教育也将实现其根本的功能。

(四)加强临床研究生医疗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贫苦百姓开展医疗保健咨询服务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临床研究生力所能及的。通过组织临床研究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到缺医少药的贫困地区奉献爱心,他们的责任感、事业感等多种医德情感容易被病人所回报的感激之情所触动,这种实践的体验对于每个临床研究生来说都是非常刻骨铭心的经历,所带来的医德教育成效是非常显著的,能让他们在为困难地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做贡献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医德修养。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9)

《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进一步与国际医学教育发展接轨,同时也为今后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新医学模式下,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完成生理疾病的诊断、治疗任务,而且还要能够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因此卫生服务模式也从个体治疗服务向着群体、预防、医疗、保健综合服务转变。为适应这一转变,满足现代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要,必须在占医学生绝大多数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培养出既懂防又懂治,防治结合的新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改革要实现从注重知识型人才培养向注重能力型人才培养转变,从单一型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从专科医生培养向掌握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卫生服务本领的全科型医生培养转变[2]

为了解目前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2010年5~8月,笔者对我校在江苏、浙江、山东、北京、上海等22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以及其中16家医院的临床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针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10份,回收有效问卷409份,回收率99.8%;针对临床医生发放调查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回收率89.7%。本文根据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围绕《标准》提出的要求,就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

一、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体系中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大主要部分组成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体系,长期以来受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学校的管理者、专业课程设置者(教学管理部门)、知识传授的施教者(教师)对前两部分知识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而对预防医学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轻视”。这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如教师对预防医学教学研究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公共卫生类师资分配上未能将优质资源留给临床医学专业,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和临床医生认为老师教学整体水平一般或较差;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陈旧、经费投入不足;教材编写和教学内容更新不能与时俱进,调查显示有56.8%的学生、50.3%的医生对所使用的教材不满意,认为质量一般或较差(表1);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课程学时不足;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选修课程,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等。

(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知识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

这一现象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引起,第一,组织安排教学任务的高等医学院校对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类课程的“轻视”直接影响学生对该领域知识的态度;第二,由于大部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将在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工作内容多为诊断和治疗,因此,学生认为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课程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来讲没有太大用处,甚至可有可无的现象普遍存在。以上因素导致学生对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类课程学习的动力不足、主动性不强,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三)教学内容欠科学,教学方法较陈旧

目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材主要选用两个版本,一部为《卫生学》,另一部为《预防医学》。两部教材均为规划教材,均沿用预防医学专业学科体系,将劳动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营养卫生学、统计学等压缩打包形成“卫生专业的大拼盘”,教学内容信息量大。我校选用前者,独立设置卫生学、统计学与流行病学等预防医学类课程。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和临床医生认为统计学与流行病学难学(表2),概念较多,内容抽象难懂,各种公式繁多而复杂难记;但对于临床实践与科研工作有所帮助(表3、4);近一半学生和临床医生都认为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工作联系不多,存在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现象(表5),并认为有待加强的教学环节是社区实践(表6)。教学方法上目前仍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属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四)近年来国内发生的一系列公共卫生事件暴露出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育存在的深层问题

调查显示有51.9%的医学生和40.5%的临床医生认为大学期间学习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知识内容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或与实际工作需要相差太远(表7)。2003年我国大陆暴发流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所表现出的不足和缺陷,特别是医护人员的预防意识欠缺、应急处理不当。在疫情刚刚开始蔓延时,患者中医护人员所占比例曾高达33%[3],迫使我们不得不对过去的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进行认真地反思。随后我国相继发生了2005年禽流感疫情、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2009年“甲型N1H1流感”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玉树大地震”与“甘肃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对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临床医务人员通常是第一个接触病患的,他们的应对措施是否正确是灾后救治、疫情防治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些都提醒我们要对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进行革新。

二、《标准》对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目标要求

《标准》参照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和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充分反映了医学教育面对的国际趋势、国内环境和社会期待,为我国医学教育提高水平、保障质量明确了方向。它强调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意识”培养,促使高等医学院校重新认识预防医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开展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改革探讨。

《标准》第一部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提出的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在10项“知识目标”中有5项涉及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知识教育,即:①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②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③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④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⑤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在“技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能够有“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的初步能力”,“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能够对患者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标准》在第二部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指出,医学院校制定的教育计划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协同,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医学院校必须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公共卫生课程,培养学生的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意识,使其掌握群体保健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指出“公共卫生课程通常指预防医学和(或)卫生学等课程,涵盖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健康教育、初级卫生保健以及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妇幼保健学等有关内容。”

三、依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改革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思考

(一)调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高水平的医学院校逐步开展七年制硕士、八年制博士医学教育,普通研究生教育也在稳步发展;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标准的提高,省市级综合医院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综合医院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将以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为主;作为目前医学教育的主体———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将以县区级医院、城市社区医院和农村乡镇卫生院为主,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成为满足基层医疗单位需要的全科医生,全科医师必须是防治合一,并且具备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以及指导患者自我保健和战胜疾病的能力。这就要求完善和调整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化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医学类知识在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地位,使其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有机融合。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加强预防医学知识的教育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全科型临床医学人才。

(二)调整我校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的调整、教学内容的完善是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的基础。《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意识”,使其掌握群体保健的知识和技能,并界定了公共卫生课程应涵盖的学科范围和知识内容。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特点,对《卫生学》或《预防医学》涵盖的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等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去除陈旧过时、与实际工作脱节的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和充实与临床实践工作有关联的预防研究新进展,比如在环境卫生与健康中精减部分理论内容,增加与当前主要环境问题相关的内容。目前我校单独开设《流行病学》、《统计学》课程,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临床医学的教学、科研、医疗工作的改进及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也显示大部分实习生和临床医生认为《流行病学》、《统计学》对其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有所帮助。另一方面,要调动公共卫生学院教师的积极性,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选修课程。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任务重,必修课程门数多,学时多,不适宜为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知识增开课程或增加大量学时,可以考虑为临床专业学生开设“健康教育”、“社会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环境污染热点事件”、“家庭装潢与健康”等选修课程或者专题讲座。最后,要让预防医学意识在基础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得到强化,使预防医学教育贯穿于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如果基础和临床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从群体和预防角度出发,以预防、治疗、康复有机统一的整体观组织教学内容,也可以改变学生对预防医学不全面的看法。

(三)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开展PBL教学方法改革,PBL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模式[5],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者应承担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探索、证明、调查、分析、解释等主要的学习责任,这就对学习者的学习技能提出了要求[6-7];也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专题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或方法,以避免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的弊端;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在教学中突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实用[8]。

(四)改革考试方式,完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10)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考试、培训、预防保健和干部保健等职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开放床位2400张,是西北地区最早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单位之一。作为区域性的医疗、科研、教学、考试和培训中心,我院引领着宁夏医疗事业的发展。本研究调查对象为我院在职医师、护士、行政管理者,采用不记名方式,由调查对象按其主观思维填写预先设计的问卷调查表。

1.2样本量及分布

本次问卷调查时间为2011年12月-2012年1月,涉及全院内、外各5个临床科室[内科系统: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中医科、消化内科;外科系统:骨科、重症监护(ICU)科、普外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6份,其中有效问卷295份(有1份问卷因答题率<50%计为无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33%。

1.3调查方法及内容

本次调查预先设计问卷调查表,由调查员分发给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调查员均为临床药师,发放问卷前均经过问卷正确填写培训。调查问卷共设26题,均为客观性问题,其中单选题17题、多选题9题。有关医务人员基本资料调查的有2题;有关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的认知情况调查的有13题;有关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认知情况调查的有6题;有关医务人员对开展临床药师工作涉及的相关问题的认知情况调查的有5题。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和选项经过预调研,均是药剂科在实际药学服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真实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

2.1医务人员基本资料

此方面共设计了2题,每题分别设计了5个选项,详见表1。由表1可看出,医务人员中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数最多,其次是中级职称;专业方面护士最多,其次是医师,两者合计约占总数的86.44%。

2.2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的基本了解与需求及认知程度

2.2.1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的基本了解知道我院有临床药师的有270人,占91.53%;不知道的只有18人,占6.10%;剩下7人回答“我院没有临床药师”,占2.37%。而对临床药师的作用,回答“知道一点”的有64.75%(191/295),回答“很清楚”和“不太清楚”的人数相近,分别占17.63%(52/295)和17.29%(51/295),有0.33%(1/295)的人选“不知道”。这说明我院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有一定了解,但对其作用了解不多。2.2.2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的需求程度本次调查从用药咨询、安全合理用药及工作中能为临床提供哪些帮助等多方面问题入手,充分了解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的需求程度,详见表2、表3、表4、表5。由表2、表3、表4、表5可看出,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的需求程度非常高,绝大多数人都有向临床药师咨询各种用药问题的意愿。2.2.3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地位和作用的认知程度关于临床药师是否应与医师一起查房的问题,大多数医务人员持赞成态度,占71.19%(210/295),而不赞成和表示“无所谓”的所占比例分别为12.20%(36/295)和11.53%(34/295),另有5.08%(15/295)的人选“不知道”。80%(236/295)的医务人员希望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工作,而表示“无所谓”和“不希望”的所占比例分别为13.22%和6.78%。75.25%(222/295)的医务人员赞成临床药师与医师一起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有16.27%(48/295)的人表示“无所谓”,还有8.47%(25/295)的人不赞成这一做法。在用药方面,约一半的医务人员(50.85%,150/295)认为医师和药师的建议应“两者都听”,而更倾向于听取医师建议的人占32.54%(96/295),更倾向于听取药师建议的人占15.93%(47/295),另有0.68%(2/295)的人选“不知道”。调查表明,医务人员多数希望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希望得到临床药师提供的临床药学服务。

2.3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基本了解及需求

2.3.1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基本了解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了解”的医务人员占25.77%(76/295),“有点了解”的占52.20%(154/295),“不了解”的占22.03%(65/295)。了解渠道主要是通过“医院同事”(60.34%,178/295),其次通过“网络”和“媒体”了解的各占20.64%(61/295)和19.02%(56/295)。此项调查说明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还不是十分了解,而且了解渠道也较窄。2.3.2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具体内容的了解程度及其需求医务人员最需要的药学服务是“面向临床科室的药学咨询服务”和“本院ADR的收集、处理及上报”,所占比例分别为65.76%(194/295)和61.02%(180/295),其次是“临床不合理用药干预”和“面向患者的药学咨询服务及用药教育”,所占比例分别为50.85%(150/295)和32.54%(96/295)。而医务人员对我院已开展的临床药学服务项目的了解方面,首选“本院ADR的收集、处理及上报”和“面向临床科室的药学咨询服务”,所占比例分别为79.66%(235/295)和63.39%(187/295),其次是“药学信息更新,《药讯》编发等”和“临床不合理用药干预”,所占比例分别为44.75%(132/295)和43.39%(128/295)。另外,91.53%(270/295)的医务人员认为有必要设立“药师门诊”,只有8.47%(25/295)的医务人员认为没有必要设立。

2.4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工作开展中涉及的相关问题的认知程度

89.15%(263/295)的医务人员同意建立一个以临床药师为核心的合理用药监督机制,不同意建立的只占2.03%(6/295),有8.82%(26/295)的人选“不好说”。92.88%(274/295)的医务人员认为全院会诊应该要求临床药师参与,认为没必要参与的只占5.08%(15/295),有2.03%(6/295)的人选“不好说”。90.51%(267/295)的医务人员认为如果临床药师提出用药建议,应该承担相应的药物治疗责任与风险,认为不应该承担的占8.14%(24/295),有1.36%(4/295)的人选“不好说”。此问题体现了医务人员对权利与责任对等的认识,即大多数医务人员认为临床药师拥有一定参与临床治疗的权利就应该相应地承担一部分医疗责任。66.10%(195/295)的医务人员同意聘请本院离退休临床专家出任临床药师的带教工作,不同意聘请的占31.53%(93/295),有2.37%(7/295)的人选“不好说”。最后,对于医院方面应该给临床药师提供哪些支持,认为应提供3项以上支持的占53.56%(158/295),其中选择“协调理顺临床药学与医疗、护理等各部门的关系”的占61.02%(180/295),选择“加强医师合理用药的监督”和“加大对临床药学工作的投入”的分别占57.63%(170/295)和55.25%(163/295)。

对临床医学的认识篇(11)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c)-091-02

教学查房是医学院校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更好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中青年医师延伸扩展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技能水平的有利时机。然而,在临床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学查房被弱化,教学查房质量不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规范教学查房,是提高医疗教学质量的保障。

1 明确教学查房目的,提高教学查房认识

教学查房是以教学为目的,通过教学查房使实习学生的医学理论与临床实际得到有机的结合。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通过教学查房,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检查全面综合分析、归纳建立疾病诊断,达到对疾病的全面认识,完成实习医师的学习任务。各级医师通过教学查房,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及临床技能,增强对疾病诊断的判断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科研及教学水平。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往往以临床查房代替教学查房,其实二者是不尽相同的。医疗查房的目的是解决病人诊断及治疗问题,对于病人病情发展、变化提出治疗方案,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病人治疗问题[1]。因此,不能将二者混淆,不可以医疗查房代替教学查房。明确教学查房目的,提高对教学查房的认识。

2 规范教学查房

2.1 教学查房的病例选择

教学查房应首先选择病例,一般选择疑难复杂病例,具有本学科特色的典型病例,应尽可能涉及多学科知识,使实习学生及医师广开思路,从不同层面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2]。例如,选择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诉就诊的病例,首先要考虑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有良性疾病,有恶性疾病,在恶性疾病中有恶性淋巴瘤、转移癌。不同的原发肿瘤淋巴结转移的部位不尽相同。选择多种检查手段,寻找原发灶,通过病理作出诊断。因此,确定教学查房的病例后,要求实习学生及全科医师在查房前熟悉病例,针对病例中涉及的知识展开思路,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提高自身对疾病的认识。准备问题,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在教学查房中学习知识,提高临床技能水平。

2.2 教学查房参加人员

教学查房特别是科主任或学科带头人查房要求全体医师参加,也要求各年资医师、进修医师、研究生、实习医师参加。

2.3 汇报病史

由实习医师汇报病史,阳性体征、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相关的辅助检查阳性结果、阴性结果、目前诊断及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病情演变、目前状况。由上级医生进行必要的补充。

2.4 指导体格检查

完成病例汇报后,进入病房,做到站位正确。由实习医师进行体格检查。查房者观察其体格检查顺序,手法是否规范、在体检过程中与患者沟通是否做到人性化服务,以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和爱护。针对体检中的问题予以指导及纠正。

2.5 病例分析与总结

在教学查房中结合所选择的典型病例,查房者应用启发式教学,提示临床思维的方法,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各种相关的物理化学检查结果,分析、归纳、推理得出诊断。各级医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以互动的形式讨论病情的发生及发展,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最后,由查房者对教学查房进行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从基础理论出发,结合临床实际,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示疾病的预后。同时传授与所选择病例相关的新进展、新技术。培养实习学生的临床思维,将其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使其对临床医学的认识有所提高。各年资医师通过教学查房,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思维能力都将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查房者指出查房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对以后教学查房的要求。也可以提出思考问题,指导实习医师查阅文献,对查房中的内容进一步消化吸收[3]。

3 教学查房应贯彻于各级医师教学工作中

目前临床医疗实行三级医师查房制,教学查房应实施于三级医师教学工作中。教学查房一般分为教授级查房、主治医师级查房、住院医师级查房。所有的查房都是以教学为目的,选择典型病例,以实习医师为主要对象,从理论到临床实践以及新进展的侧重点不同对实习医师及低年资医师进行临床思维培养,使之临床能力得到提高。教授级查房有较强的理论性,以循证医学指导临床实践,视野开阔,并将新进展、新技术传授给下级医师及实习医师。主治医师级教学查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体指导实习医师询问病史技巧、规范体格检查、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及治疗。住院医师教学查房针对具体病例,发现问题,分析、判断疾病的进展,掌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负责实习医师病床管理、指导病例书写,为以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教学查房新模式的探索

教学查房是临床技能与临床思维的结合,针对具体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理论知识应用的过程。在目前医疗形势变化,医学科学事业的迅速发展,知识信息获得快捷,使临床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在规范教学查房的同时应该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查房模式,开辟新的查房思路。由于病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在教学查房中应该培养实习学生尊重病人的选择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使其不但具有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而且,具有法律意识,将与医疗相关的法律知识融于教学查房之中。在教学查房的形式上,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以往由实习学生单纯背着汇报病史,改为应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形式汇报病史,使参加查房的医师更直观地了解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以利于抓住重要线索,增强对疾病的认识。对于疑难复杂的病例涉及多学科知识,可以请相关科室的专家教授参加病例分析和讨论,从不同学科角度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鉴别诊断,更有利于培养实习学生及年轻医师的临床思维,开阔思路,不断提高临床理论及临床技能水平。

综上所述,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强化教师规范教学查房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从教学查房中受益。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查房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新的教学查房模式的探索将为提高医疗教学质量开辟新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靖年,王鸿飞,朱桂香,等.教学查房规范化的基本理解与思考[J]. 医学与哲学,2006,27(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