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电影的艺术价值大全11篇

时间:2023-10-23 10:31:52

电影的艺术价值

电影的艺术价值篇(1)

电影这种视听结合的现代艺术形式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可在其中融入文学、绘画、舞蹈、摄影、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特别是音乐这一种极具美学价值与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在电影诞生之日起就和其结下了不解之缘[1]。虽然电影在19世纪末诞生时,因为技术限制,主要为黑白默片的播放形式,但这一阶段的电影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声”。卢米埃尔播放世界首部电影时,为掩盖放映机噪声,在播放时请来了乐队进行伴奏,这种方式不但起到了掩盖噪声的作用,还对电影氛围带来了渲染效果,为观影者带来了视与听的双重美学感受,反响十分热烈,自此此种模式在黑白默片时代得到了广泛应用[2]。但当时的电影音乐伴奏主要是现成的古典音乐段落,事先并没有进行科学编排,随机性极强,虽然有时会起到渲染作用,但更多时候所伴奏的音乐和电影剧情并不匹配,反而会影响观影效果。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美国华纳于1927年推出了世界首部有声电影一一《爵士歌王》。这部有声电影通过合理的编排,不但实现了音乐伴奏和剧情内容的契合性,还首次加入了声乐形式。自此电影音乐的技术与音乐编排设计理论逐步完善,声乐在电影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一、声乐艺术概述

声乐是人声与音乐结合的艺术形式,主要有美声、通俗以及民族声乐等类型。声乐的最大美学特点就是极具感染力,能够带动人的情感,并产生共鸣[3]。演唱者需要在具备先天嗓音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对音符的理解,诠释出极富感情的演唱作品。现代电影艺术包括视觉画面、语言台词以及音乐三大要素,其中语言和视觉画面与电影剧情直接相关,而音乐则不同,它主要是通过辅助渲染的方式,起到深化电影主题的效果[4]。在现代电影艺术中,音乐更是与电影的艺术表现及审美价值有着紧密相关。声乐作为一种典型的音乐类型,从第一部有声电影诞生以来,就时常出现在各类优秀影片中。声乐是由人声和音乐所组成的有机体,当它被合理地安排在电影某个段落中时,声乐还可视为是一种音乐化的台词,与语言台词共同叙事电影的主题。

二、声乐艺术在电影中的应用特点

(一)不完整性

声乐作品与其他音乐形式一样,有着完整的结构。但当声乐运用到电影中时,则打破了声乐的这一常规[5]。电影音乐需要贴合情节与主题,和语言台词形成相互促进或互补的效果。这就决定了电影中的声乐作品并不是以其完整的形式呈现,可能是某个声乐作品的节选,也可能是不同声乐作品的拼接。虽然说电影中的声乐结构缺少完整性,但不会影响其美学价值,反而还会和电影画面、剧情、语言等共同作用,起到美学的增益效果,共同构成一个极富美学价值的电影作品。

(二)可塑性

现场演唱的声乐作品是通过音乐厅中的乐队与人声共同演绎而成,而电影中的声乐则是经过后期处理而成[6]。虽然同一首声乐作品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场演绎,其整体是一致的,但电影声乐作品经过后期制作时,可能会根据电影的演绎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就如同特写镜头的原理,将某一小节的声音调高,或者减弱。也可利用电脑技术进行处理,如《第五元素》中外星女歌唱家在豪华剧院演唱的经典桥段,为起到震撼效果,在后半段演唱的《女神之舞》中,通过电子处理,不但加快了节奏,拓宽了音域,出现了现实演唱中难以实现的男女混合声线,带来了极大的艺术震撼性。

(三)契合性

电影中的声乐作品必须紧贴电影中的主题或某个镜头的氛围,决不能恣意添加并不相关的声乐作品。电影配乐者可将现有声乐作品加入其中,也可为电影创作新的声乐作品[7]。例如1990年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是一部感动了两岸母爱题材作品,为渲染电影主题,选用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个歌颂母爱的声乐作品作为伴奏。之所以选择这一声乐作品,正是因为它和电影主题的契合性。当声乐作品响起,伴随着银屏中强强抽泣的画面,使观影者受到了极大的内心震撼。

结束语

声乐是由人声和音乐所组成的有机体,当它被合理地安排在电影某个段落中时,声乐还可视为是一种音乐化的台词,与语言台词共同叙事电影的主题,在渲染与深化主题方面,发挥着自身独特的美学价值。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声乐艺术进行概述,之后分别从不完整性、可塑性、契合性等方面探讨了声乐艺术在电影中的应用特点,最后在此基础之上,从渲染氛围、深化人物的刻画、深化主题、抒情以及蒙太奇等方面对声乐艺术在电影中的美学价值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电影的艺术价值篇(2)

意大利着名电影导演费里尼曾说:“在电影中,光影就是一切,它是质感、情趣、风格、描绘。”导演通过对光影的合理运用,营造出一定的氛围,在艺术表达上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一 光影影响画面风格

电影作品中镜头画面通过光影给观众传递视觉信息,通过光影把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视觉化、鲜明化,因此,光影的表现有助于影片画面风格的确立。光对物体的塑造是有规律可遵循的。就光线的方向而言,可以把光分为正面光、侧面光、顶光、逆光等效果。其中正面光比较缺乏层次,缺乏质感;逆光可以勾勒出场景和人物的轮廓,增加画面的透视感;底光可以表现恐怖气氛,增加影片的戏剧性效果。就光线的基调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亮调、中间调、暗调,不同的基调会带给观众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电影作品中的光影既能创造出梦幻般的色彩,又能带给观众奇妙的视觉感受;既能突出炎炎夏日的烈焰,又能展现寒冷刺骨的冬日。银幕上秀美的山光水色、绚烂的烟雾火焰,都是光影来给观众的影像奇观。

随着电影文化的发展以及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单纯的再现自然光线已成为平庸的标志。影视作品中的光影应该把影片的视觉层面和美学观念方面作为艺术创作的目的,通过控制光的强弱变幻、颜色差异、色彩饱和度等元素,创造出迥然不同的画面风格,把影视作品中营造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香港导演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中对光影的运用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例如,在影片《春光乍泄》中导演在室内环境中打出区域光,使整个场景形成很大的明暗对比,让观众分不出白天与黑夜,暗示主角的精神状态。在这里,时间不与外界产生交集,主人公黎耀辉、何宝荣的世界独立于时空之外。他们之间没有沟通,如同在房间里被灯光分解得支离破碎。王家卫的很多作品都通过光影营造出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繁华的都市被各种灯光装饰着,每个人的欲望都汇聚成五颜六色的画面,这些欲望在空洞而绚丽的画面中游走。可以说王家卫在他的电影作品中把光影效果运用的得心应手,建造了属于他特有的“电影王国”。

电影作品中的画面都有其自身的影调,妥善处理光影可以为影片风格奠定最初印象。例如,蒂姆·波顿的电影《断头谷》为了配合影片哥特式的风格,每一个场景的光影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忽明忽暗的光影、电闪雷鸣的天空,制造了紧张恐怖的气氛,突出了小镇的诡秘;《天使爱美丽》中运用丰富的光线带给观众浪漫、活泼的氛围,呈现出一种怀旧的风格。可见,电影中光影的运用非常重要,不仅可以烘托出影片氛围,也可以增强影片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二 光影刻画人物形象

光影在影响影片画面风格的同时,也细致入微地塑造影片中的人物。在电影创作中,用光影来对人物进行塑造是电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段之一,它是刻画人物形象的精灵。所谓用光影来刻画人物,就是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需要以及人物性格的变化,发挥光线对人物外形和内在的表达作用。在电影视觉语言中,为人物构造光影效果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会使人物形象更丰富生动,构成人物的形象符号;另一方面它会构造人物性格,完善叙事结构。电影中有的角色还没有开口说话,通过光影的变化,我们就能够判断出他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是主角还是配角。在影片《古墓丽影》中就是用光影来塑造主角和配角。女主角劳拉和管家威尔森在房屋里交谈的一个场景,劳拉的脸上被光影打出一道外轮廓,像刀锋一样锐利,完全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而站在她后面管家的脸上却是平面光,没有亮点。这就是告诉观众劳拉是影片的主角,故事是围绕她而展开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颂莲的新婚之夜,大红色的灯笼把屋子照得灯火通明,而一袭黑衣的老爷从旁缓慢出现,强烈的明暗反差突出了老爷这个人物的冷漠无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视觉印象。在电影作品中,虽然通过动作、服装、对白……都可以表现人物形象,但通过光影的刻画可以强调人物的造型特点。

合理的光影设计不仅可以强化人物外形美感,同时对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表现人物心情愉快的剧情,通常会打出明亮的光影,用饱和度较高的色调,带给人温暖舒适的感觉;当表现人物心情低落的剧情,通常会打出灰暗的光影,降低饱和度,带给人伤感忧郁的感觉。在动画电影《小马王》中,当史比瑞特和小雨坠入爱河,在河里嬉戏时,整个场景色彩斑斓,柔和的彩霞照耀着它们,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把它们相互偎依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在影片《辛德勒名单》中,当辛德勒得知他工厂中的一些工人会在不久后被押往奥斯维辛集中营,他内心十分忐忑。所以,当辛德勒在和史丹谈论这个消息时,导演通过近景镜头,用光影对他们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强化了人物的形象。对辛德勒的主灯光采用了较为平淡的正面光,展现给观众冷漠、麻木的面部表情;然而此时的辛德勒却十分担心他的工人,所以此时导演在辛德勒的背景上制造了明亮的光线效果,与他暗淡的面部形成反差。明与暗、黑与白的强烈对比效果暗示了辛德勒内心的矛盾,让观众进一步体会到影片的内涵。此时史丹知道自己要去的是一个堪比地狱的地方,心中自然无比痛苦。因此,导演对史丹的面部光影处理得比较暗淡,来反映他低落的情绪。史丹身后的背景被处理得较亮,暗示出这些工人们的未来是饱含希望的。

合理运用光影来刻画人物形象,可以对影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没有光影的附着,演员表演得再逼真、再细腻,其美感都会大打折扣。出色的导演总是在一部片子中通过光影这个媒介来刻画人物造型,间接描绘人物内心世界,使光影成为一种双关意味的视觉符号。

三 光影暗示情节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光影会使人产生异乎寻常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因此,在电影艺术中不同的光影就会有其自身的象征意义。观众通过视觉而引起心理上的领悟与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目的。

光影可 以展现一种时空关系,环境中日夜、晴雨的光照会给人天壤之别的感觉。白天的明媚阳光会使人心情舒畅;雨季的滚滚乌云会使人感到忐忑不安。因此,运用不同的光影可以对影片进行叙事表意的作用,使影片的节奏时紧时松,曲折离奇,为影片制造悬念,为剧情埋下伏笔,吸引观众的好奇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光影运用在电影艺术中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一种造型手段,同时是一种叙事手段。在影片《现代启示录》中,有一场戏是伟拉德上尉和四个士兵与可滋的士兵进行激烈交火,船长菲利浦被长矛射中,不幸身亡,战士蓝斯把船长进行了水葬。整个场景呈现了傍晚时分的红色影调,光线经过水面的反射跳跃闪烁,不但表现出士兵对船长的哀悼之情,而且暗示了导演对战争残酷无情的强烈批判。

在电影作品中除了通过蒙太奇等镜头组接方式来进行叙事,光影的变化同样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带给观众心理暗示。其中不同的灯光色彩就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绪,有光亮的地方象征着希望与未来;而有阴影的地方暗示着危险与恐惧。例如,在动画电影《狮子王》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辛巴和娜娜在草原上嬉戏,整个场景光鲜亮丽,炫目的光线与饱和的色彩交相辉映,导演在此刻意弱化了阴影的效果,使画面明快流畅。辛巴和娜娜在动物群中奔跑穿梭,动感十足,让观众沉浸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辛巴和娜娜在打闹的途中,突然离开了荣耀石的范围,顿时画面暗淡了,光影也发生了强烈的变化。场景中的侧光和底光成为主要光线,明暗对比逐渐变强,使观众的心情也由轻松转向为紧张,预感到剧情在这儿会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光影的变化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不同的光影所营造的氛围是迥然不同的,它会引领观众去体会导演的创作意图。

光影对于电影艺术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用光的美学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光影艺术风格上的突破对影片的画面风格进行创新,并使之与故事情节紧密联系,更好地完成抒情任务,成为更高层次上为造型与叙事服务的模式。

电影的艺术价值篇(3)

传统意义上的镜子一直充当着某种信息传达的媒介作用,即镜子是一种工具。从洞穴理论到拉康的镜像理论,影视中镜子的艺术价值正在被影视艺术家们重新研究和探索。电影发展到今天,镜子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中都有关镜子的镜头。《鸟人》中的艾尔,他伫立在镜子前,照着镜子把自己脸上的绷带狠狠地撕开;《蜘蛛侠》中绿皮在镜子中说话;《天使A》中Angela在走投无路时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的眼睛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再重新找回自己;《源代码》中柯尔特在列车上被克里斯蒂娜误认为另一个人时惊恐间冲镜子一照,发现自己的样子全变了……

电影中的镜子是一种“情象结构”,通过审美反思运行机制唤醒主体的清醒意识达到镜像与现实均衡的审美目的。进而在电影艺术中升华为艺术境界。

一、英文电影中镜子的艺术价值

影片中的“镜子”作为一种“情象结构”,在其普遍使用的过程前经历了一个由审美定位到定向、定质、定性和定形的漫长的审美经验积累过程。定形完成之后,“镜子”这一特定的“情象结构”在艺术技巧、价值观层面上就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来。

李健夫在《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中说道:“审美印象形成阶段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审美定位以社会生活经验为现实基础。审美定向以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为内在尺度来进行审美选择。审美定质以具体人物事物特征和生活内容为感受基质。审美定性是以审美感受和审美情感倾注对象从而规定审美印象的审美特性。审美定形是审美感受、审美情感与对象特征印象交融而形成较为稳定的情象结构。”[1]镜子在影视作品中的“情象结构”的形成同样经历了以上五个过程。

首先,审美定位,强调艺术家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的积累。镜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便于导演的观察和体验,通过镜子导演可以亲感和亲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对镜子的某种经验结构。这种审美定位的准备和完备是导演在影片中能对镜子运用自如的一个意识基础。

审美定向是在积累了亲感经验后,镜子进入到审美领域,导演开始严肃认真地将镜子划入自己的审美定向选择中来。这一阶段,导演加入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审视镜子在电影中带来何种功效。

接着导演确定审美对象的实质,将镜子的本质和特征挖掘出来形成某种独特的映象,比如镜子的明亮、洁净以及与其他同样明亮、洁净的物质相比,镜子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镜子的独特特征背后把镜子蕴涵的东西方文化相联系起来。

“审美定性是情象融合的结果,它意味着审美意象的感受与情感具有特定的、稳定的和具体的性质。”[2]在这里,镜子的明净透亮性质和照出的人物或景物的美、丑、滑稽或是怪诞与情感中的爱照镜子、恨照镜子和怕照镜子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镜子的审美定性结构。

最后,导演还将其进一步完善成较完整较完善的内心创造物,达到最终的定形。也因此,定形后的镜子进一步具有较完善的情象结构的内在意义,即我们所说的艺术价值。镜子成为“情象结构”后,其价值主要突出艺术技巧。

镜子在艺术技巧上的价值包括空间改变和氛围烘托两个方面。许多电影都喜欢用镜子的反射、复制和透亮特征来改变整体的视觉空间感,让整个空间变大变神秘。

镜子在氛围烘托方面,主要是指其在恐怖片中的运用。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中国的恐怖片中都多次出现过“镜子”意象,如《异度空间》《古镜怪谈》等,尤其在《照出冤灵》一片中,镜子一直贯穿于影片中,影片中第一位被冤灵杀死的女性,她在商场打烊后才收拾东西离开,目的是想顺便窃取商品,她蹑手蹑脚地来到摆放商品的货架前,由于不安就不时地回头看身后的情况,后来直接倒退着走。镜子出场了,先是猛地一回头,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吓了一跳,后来,她跑进洗手间,这时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一面宽大干净的镜子。她还在不时地回头张望,一不小心,把手中的圆形滚动式切刀弄掉了,她弯腰去捡,镜子里的“她”却还站在那里,看着现实中的“她”,当她发现镜子中的异常时,镜子中的“她”用手中的切刀杀死了她。在整个过程中,镜子的出现都起到了烘托恐怖氛围的作用。这一价值作用追溯回去,可以说是由镜子的东方民间文化和西方文化中镜子是两个世界的临界点形成的。

同时,镜子在价值观层面上还具有提升道德境界的作用。镜子的明净、透亮特征和反射功能使得镜子在影片中,特别是在影片结尾中,有重要作用。一个恶人凝视镜中的自己,忽然发觉自己的丑恶,然后定定地思索一番之后,决定重新做人。这样的镜头在电影中比比皆是。这是镜子的明、洁、净对人类美好品质的一种唤起和对精神境界的一种追求。

二、英文电影中镜子对主人公心灵的反射

现代社会人们在各种诱惑中逐渐迷失自我,缺乏对自己内在真实的东西的关注,反而被外在的物质世界不断压制,形成了自我的遗落、自我的迷失和非我压制住了自我等不良现实。

重视人的主体性是审美主体论的一个重要阐释角度。受萨特和尼采的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现代电影特别是美国电影,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人的存在问题,也就是人的主体性问题。“社会生活的系统运动并不是以每一主体的随意发展为依据的。同于社会权利和社会规范总是力求以一定的模式约束众人,特别是社会惰性因素对人心理的影响,往往造成主体变异和主体性异常的现象。”[3]

镜子作为“情象结构”在电影中正是作为自我遗落和自我迷失的镜像出现,警示中引发人们关注和思考人的主体性问题。镜子的本质与目的就是唤醒主体的划分与清醒意识进而达到主体性找寻与均衡的审美目的。以《黑天鹅》为例进行分析。

影片《黑天鹅》是著名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的新作,片中讲述了一个名叫妮娜的芭蕾舞演员在追求扮演《天鹅湖》领舞的过程中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妮娜是一个小心翼翼控制着自己、懦弱善良的追求完美的女孩子。老师说她只能扮好白天鹅,但是演绎不了黑天鹅的邪恶、诱惑和大胆。

她开始撕掉自己的一块皮,滴血的手却又在镜子中复原。她站在前后两面镜子中量制衣服时,镜中其中的一个自己竟然在不停地抓后背,然后妮娜斜身,镜中的那个“她”突然转过身来。这一切的镜像都在意识着两个“我”的存在和分歧。真正的斗争是在演出当晚,妮娜看到替补演员出现在自己的化妆室里,说她演不好黑天鹅,于是妮娜用撞破的镜片杀死了替补演员。

她彻底释放了另一个我,邪恶占满了整个她,黑天鹅演出成功了。中场休息时替补演员过来贺喜,我们才知道妮娜刺杀的是自己。那场争斗不过是她自己想象出来的,是善的我和恶的我之间的斗争。妮娜忽然清醒,饱含眼泪跳完了白天鹅自杀的舞段,腹部的血也染红了舞裙。演出很成功。影片的最后,妮娜说她感觉到了什么是完美。在这部片子里,镜子的出现从头到尾都伴随着妮娜的两个“我”的斗争。

压抑中的善不是真我,当然释放出的恶也不是真我。影片最后的平静和回归才是真我的状态,也就是妮娜说的完美。不压抑,不偏激。关注自我的真实存在状态才是一个人最好的自我,这是影片告诉我们的,也是导演通过镜子这一“情象结构”向观众所表达的心声。主体性的找寻和平衡才是完美。

三、英文电影中镜子提升电影艺术境界

“情象结构”是一个活动的整体,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当镜子这一“情象结构”进入电影之后,就沿着自己的活动机制开始运转。这一活动机制与过程就是一个审美反思的过程。

所谓审美反思,就是指“艺术家通过审美反思,把自己记忆中珍藏的经历开发出来,重新自觉地生活或体验一次、品味一次,把经历的社会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转换为艺术世界”[4]。镜子作为“情象结构”在电影中的整个运行机制里都充满着审美反思这一活动,进而提升了打印的艺术境界,拓展了电影艺术的审美空间和范围。

人总是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过去,当影片中的主人公,这一艺术形象开始反思时,我们说镜子给了他(她)们进行审美反思的契机和场地。转过来说,镜子的运行机制在影片中具体地表现为个人的审美反思。影片中的主人公在镜子的运行机制中审美反思自己的过去,追求真、善、美。

影片《爱有来生》的结尾,俞飞鸿在镜中看到了上辈子的自己,原来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上辈子的那段爱情。镜子穿越了时空,呈现出真爱最美的样子。孟婆汤前的情景,被镜子中上辈子的自己一一带回,这是跨越了轮回的审美反思。这一面镜子的出现,让过去的一切重新被点燃、复活。重新来过,才知道片中的自己和老树下的魂魄有着多么荡气回肠的一段爱情。

镜子的审美反思机制不仅表现在个人上,还表现在对人生和世界的审美反思中,进而达到提升艺术境界的作用。

影片《美国往事》中的“面条”在得知被匪徒追杀时只得离开纽约,35年后他收到的一封来信让他重返纽约。在整部片子中值得注意的是火车站和照镜子。在火车站站台,他从小卖铺走向壁画,在壁画中央的镜子前站住,他看着镜子,35年前,他从这里离开前也在这面镜子前整理仪容。镜子中出现的是35年前的自己。然后空空的镜子,忽然停顿了一下。

镜头转到35年后,“面条”出现在镜中,伴随着影片主题曲《昨天》,“面条”在镜中久久地凝望着镜子中的自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镜子的短暂空白停顿,这里的镜子运用了留白的手法来让观众去帮“面条”进行了一个审美反思。

这35年的风风雨雨和坎坎坷坷全部浓缩在这一瞬间的停留和空白上,引发人去深思。这是一个大的时空转换,在这个镜子参与的转换中,其审美反思的运行正是表现出我们对人生的一种审美反思。一面镜子,隔开又连接起两个时空,也同时连接起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美好的理想世界。

总之,镜子在英文电影作品中的运用和价值处在不断更新和需要被探知的结构中。从“情象结构”入手,通过审美反思的运行机制透过镜子的镜像来反观自我、人生乃至世界,进而达到提升人生的境界和开拓电影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 李健夫.文学审美透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2] 钱智民.西方电影对东方文化的融合[J].电影文学,2009(08).

[3] 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电影的艺术价值篇(4)

一、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与特性

电影,作为一种声画艺术的综合体,以独特的影像语言向世人阐述着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发人深省的哲学理念。在当代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精神文化生活逐渐走进了大众百姓的家中,而体育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不仅仅在于其创作手段的特殊性,更在于其绝对有着其他电影形式不可比拟的受众群体的广泛性。

体育作为人类互相沟通的第五种沟通方式,超出了语言和种族的阻碍,将世界人民以运动的形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对于人类生活的作用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价值和地位。由此可见,体育电影不单单可以提供给观众刺激、生动的体育故事,其中所诠释的体育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民众。

纵观体育电影的发展历史,大多数体育电影中心主题多在于激励、鼓舞大众积极面对生活所带来的挫折和困境,题材也都是积极向上的。追根溯源,体育的诞生与成长几乎与人类的发展同步,体育文化业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而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形式,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体育电影将体育史当做强国教材,通过表现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运动员不同的遭遇和命运,反映民族落后势必体育落后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现实意义。而体育电影除了一般电影所具有的娱乐、教育等特性之外,还是我们认识自身、改善自身的强大动力。中国早期电影发展当中,其实体育电影很早就有了,纪录片最早可以推到一九一几年,那个时候商务印书馆都在。这个时候比如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是到日本去拍的,其实其他的还有很多。在早期电影当中体育只是作为一个比较独特的文化符号出现,这种文化符号或者是作为一种现代都市生活的时尚。体育作为一个题材与电影艺术的融合,是从20世纪初才开始的,所以那个时候体育实际上是一个很时尚的东西。体育电影是通过体育竞技比赛形式进而反映人性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种竞技形式不只是为了奖牌而进行体力和体能的较量,它具有教育性质。体育题材电影传播往往融情节与体育为一体,在影院的特殊环境下受众比较容易接受,尤其是将体育比赛融于电影故事情节的传播方式。这样的形式就使得观众通过体育题材电影解读正确的信仰、价值观、道德标准等表层和深层的文化。体育电影在展现了身体健美、均衡和体态端正的基础上,更加侧重的是刻画运动员勇于克服种种艰辛困苦、付出辛勤的汗水去争取最后胜利的精神,从而达到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超越自我的教育意义。体育电影对于青少年体育观念的培养和正确健康的价值体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二、体育电影的影像寓意

体育电影是将体育的内在精神与电影的影像艺术完美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它以独特的视听语言形式将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奋发向上的魅力融于电影当中,既将体育文化与精神高效地传播又使电影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化,多样化。当代体育运动早已不再是单一的埋头苦练,而是通过技巧性的培养与刻苦的训练相结合,从而产生高效的体育表现。体育电影不仅能够充分地展现本国的体育文化,更是展现国民精神的最好形式,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重要展现形式,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与情怀,是人类社会、思想价值观、社会风尚、行为规范的真实写照。

体育电影的故事情节大多取材于真实的体育故事,这样的题材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观众的内心世界,这类以真实生活改编而来的精彩故事,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对观众的教育与影响更加具有信服力。随着我国电影事业的飞速壮大,我国当代体育电影已然不只是具有单纯意义上的娱乐和消遣的作用,当代体育电影导演正在试图通过体育电影这类题材向世人展现更具艺术价值的影像作品。

在体育电影中往往以体育竞技的激烈和残酷性与体育人物的自强不息、奋勇拼搏以及高超的智慧相结合下的影像,生动地展现该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的影像寓意。体育电影以电影人物在训练中顽强拼搏、振兴民族的精神力量为电影的主要内在核心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民族精神。体育电影中的主人公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用体育比赛的胜利改变我国在世界人民心中“东亚病夫”的恶劣形象,而往往支撑影片中的主人公勇往直前的就是强烈民族尊严与情感。在近代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在此期间曾遭受过巨大磨难的国家,而在民族自立的过程中,我国一直为赢得世界的尊重而做着不断努力。我们首先要清楚地知道,任何一个民族的自立与自强首先要建立在拥有强健体魄的国民上,由于历史和体质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国民被日本侵略者冠以“东亚病夫”的恶名,而体育竞技被喻为国家间较量,所以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的体育素质已然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体育水平的高低和国家、民族的荣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改变世界人民对中国是体育弱国的意识成为我国许多体育电影表达的民族精神内涵,无论是哪一个时期、哪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体育电影都有着同样的希冀与愿望。由此一来,振兴体育就成为振兴我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尺之一。

体育导演也多为带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忧患感、使命感的艺术家,他们导演的体育题材的影片中,这种情感有着强烈的体现。体育类影片在描写运动员成长的同时,穿插着各式各样的遭遇与历练,从而深刻揭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社会之间关系。体育电影中的每个小人物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不断地追求卓越和尊严的生命实践的过程中,树立了奥运会一直以来所倡导的宗旨,即与现代人文精神的结合,他们在体育运动中正是以其融于自身个体血脉里的民族自觉,实现了一次顽强拼搏、永不言弃、重在参与、虽败犹荣的精神辉煌之旅。在体育电影中演员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力”与“美”,是电影潜在蕴含的个人理想、宗教精神和民族意识,正是这样纯净的、力争上游的精神一次次地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灵。在体育电影中,身体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运动主题,电影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展现身体力与美的结合之后作为一种感性意象的审美存在,它所展示的侧重点是通过观众感受相对静态的形式感,不同体育活动的身体物理张力的技艺倾向形成各具个性的视觉样式和景观结构。体育电影在展现运动员身体的技术动作的同时,还特别地大胆选择和丰富切换能造成超现实的穿越式感官享受,在比赛场景中以影像的独特艺术手法使得他们的身体能轻而易举地爆发出具备联想意义的高超技术动作,电影镜头的组接效果也可以清晰地表现他们灵活的自然肢体及其行动,在赛场富有煽动性质的音乐与音响交织的情景中唤起对英雄气质的崇敬和感叹,体育电影激动人心的生命魅力在酝酿良久的身体世界里激情而和谐地生成。

三、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前景

随着当代电影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我们不难想象我国体育电影的美好发展前景,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怎样做到外部条件与内在意蕴有机高效地组接在一起就是当代体育类电影应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突破传统理念模式的束缚,发掘出一个适合当代体育电影应当享有的框架结构,以新兴的理念、杰出的技术手段把我国体育电影塑造成一个富有当代特性的艺术作品。

当代优秀的体育电影融入一个关于人性思考的主题,在这样理念的指导之下,作品通过体育人物的一系列故事体现对生命本身的礼赞。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不仅仅要注重研究社会主流心理,满足这种心理,表达这种愿望。而现在的体育电影创作者仅仅把体育电影简单地理解为“励志”。“励志”纵然是体育电影的重要的主题,但绝对不是惟一的主题,好的体育电影必然要跳出励志主题向更深层面开拓。体育电影的主人公也应该通过体育竞技不断探寻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梦想和超越。

体育电影是反映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社会生活的故事片。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必须与体育事业或体育竞赛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较多紧张、精彩的体育比赛场面。对于体育来说,竞技结果不是终极追求;对于体育电影来说,竞技本身也不是终极表现对象。“体育电影表面是力与美,内核是梦想,而情感或者说情趣是贯穿其中的。好的影片,就应该多给人以价值启示和精神鼓舞。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灵魂,没有创新的意识只会令这个民族停步不前,落后就会挨打,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所在。创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原动力所在。创新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炼,是一种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尤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体,电影创新更是需要一种全方位立体改革的重要手段。在各项文化事业不断创新改革的过程当中,我国体育电影迫切需要一个创新改革的突破点,在汲取传统体育电影的优点之后,结合适应当代社会的新鲜元素,为体育电影注入新鲜的活力。

四、结 语

体育电影是一种综合视听艺术体系,其核心是体育精神和艺术创造性的完美结合,其目的是满足人对精神世界的审美需要,提升人对现实的粗糙认知,实现精神世界的体验需求。透过电影的历史,我们会发现社会人心的起伏变化、生活时尚的流转变迁,所以解构电影发展的脉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探寻艺术的社会变化折射。中国体育电影经过了近百年的历程,与其他艺术形态一样也经历了从萌芽到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这期间,中国体育电影顽强地挺立在世界影坛上,并且用自己的独特风格为世界电影添加了奇光异彩。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体育类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从体育发展的角度抑或是社会政治环境的变革,它都从侧面立体化的角度客观地展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它高超的艺术成就,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探讨意义。

但是,另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就是,我国体育事业在当今世界体坛上已经取得了相当卓越的成就,但是我国的体育电影应有一个真正的飞跃与创新才能与当代社会发展的脚步相适应。不得不说的是同中国日渐成熟的体育事业相比,我国的体育电影确实相对来说有些滞后,所以振兴我国体育电影事业迫在眉睫,一个世界级的体育强国需要有震动世界影坛的体育电影来诠释我国优秀的体育精神。

[参考文献]

电影的艺术价值篇(5)

    一、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与特性

    电影,作为一种声画艺术的综合体,以独特的影像语言向世人阐述着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发人深省的哲学理念。在当代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精神文化生活逐渐走进了大众百姓的家中,而体育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不仅仅在于其创作手段的特殊性,更在于其绝对有着其他电影形式不可比拟的受众群体的广泛性。

    体育作为人类互相沟通的第五种沟通方式,超出了语言和种族的阻碍,将世界人民以运动的形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对于人类生活的作用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价值和地位。由此可见,体育电影不单单可以提供给观众刺激、生动的体育故事,其中所诠释的体育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民众。

    纵观体育电影的发展历史,大多数体育电影中心主题多在于激励、鼓舞大众积极面对生活所带来的挫折和困境,题材也都是积极向上的。追根溯源,体育的诞生与成长几乎与人类的发展同步,体育文化业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而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形式,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体育电影将体育史当做强国教材,通过表现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运动员不同的遭遇和命运,反映民族落后势必体育落后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现实意义。而体育电影除了一般电影所具有的娱乐、教育等特性之外,还是我们认识自身、改善自身的强大动力。中国早期电影发展当中,其实体育电影很早就有了,纪录片最早可以推到一九一几年,那个时候商务印书馆都在。这个时候比如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是到日本去拍的,其实其他的还有很多。在早期电影当中体育只是作为一个比较独特的文化符号出现,这种文化符号或者是作为一种现代都市生活的时尚。体育作为一个题材与电影艺术的融合,是从20世纪初才开始的,所以那个时候体育实际上是一个很时尚的东西。体育电影是通过体育竞技比赛形式进而反映人性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种竞技形式不只是为了奖牌而进行体力和体能的较量,它具有教育性质。体育题材电影传播往往融情节与体育为一体,在影院的特殊环境下受众比较容易接受,尤其是将体育比赛融于电影故事情节的传播方式。这样的形式就使得观众通过体育题材电影解读正确的信仰、价值观、道德标准等表层和深层的文化。体育电影在展现了身体健美、均衡和体态端正的基础上,更加侧重的是刻画运动员勇于克服种种艰辛困苦、付出辛勤的汗水去争取最后胜利的精神,从而达到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超越自我的教育意义。体育电影对于青少年体育观念的培养和正确健康的价值体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二、体育电影的影像寓意

    体育电影是将体育的内在精神与电影的影像艺术完美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它以独特的视听语言形式将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奋发向上的魅力融于电影当中,既将体育文化与精神高效地传播又使电影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化,多样化。当代体育运动早已不再是单一的埋头苦练,而是通过技巧性的培养与刻苦的训练相结合,从而产生高效的体育表现。体育电影不仅能够充分地展现本国的体育文化,更是展现国民精神的最好形式,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重要展现形式,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与情怀,是人类社会、思想价值观、社会风尚、行为规范的真实写照。

    体育电影的故事情节大多取材于真实的体育故事,这样的题材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观众的内心世界,这类以真实生活改编而来的精彩故事,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对观众的教育与影响更加具有信服力。随着我国电影事业的飞速壮大,我国当代体育电影已然不只是具有单纯意义上的娱乐和消遣的作用,当代体育电影导演正在试图通过体育电影这类题材向世人展现更具艺术价值的影像作品。

    在体育电影中往往以体育竞技的激烈和残酷性与体育人物的自强不息、奋勇拼搏以及高超的智慧相结合下的影像,生动地展现该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的影像寓意。体育电影以电影人物在训练中顽强拼搏、振兴民族的精神力量为电影的主要内在核心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民族精神。体育电影中的主人公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用体育比赛的胜利改变我国在世界人民心中“东亚病夫”的恶劣形象,而往往支撑影片中的主人公勇往直前的就是强烈民族尊严与情感。在近代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在此期间曾遭受过巨大磨难的国家,而在民族自立的过程中,我国一直为赢得世界的尊重而做着不断努力。我们首先要清楚地知道,任何一个民族的自立与自强首先要建立在拥有强健体魄的国民上,由于历史和体质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国民被日本侵略者冠以“东亚病夫”的恶名,而体育竞技被喻为国家间较量,所以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的体育素质已然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体育水平的高低和国家、民族的荣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改变世界人民对中国是体育弱国的意识成为我国许多体育电影表达的民族精神内涵,无论是哪一个时期、哪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体育电影都有着同样的希冀与愿望。由此一来,振兴体育就成为振兴我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尺之一。

    体育导演也多为带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忧患感、使命感的艺术家,他们导演的体育题材的影片中,这种情感有着强烈的体现。体育类影片在描写运动员成长的同时,穿插着各式各样的遭遇与历练,从而深刻揭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社会之间关系。体育电影中的每个小人物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不断地追求卓越和尊严的生命实践的过程中,树立了奥运会一直以来所倡导的宗旨,即与现代人文精神的结合,他们在体育运动中正是以其融于自身个体血脉里的民族自觉,实现了一次顽强拼搏、永不言弃、重在参与、虽败犹荣的精神辉煌之旅。在体育电影中演员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力”与“美”,是电影潜在蕴含的个人理想、宗教精神和民族意识,正是这样纯净的、力争上游的精神一次次地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灵。在体育电影中,身体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运动主题,电影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展现身体力与美的结合之后作为一种感性意象的审美存在,它所展示的侧重点是通过观众感受相对静态的形式感,不同体育活动的身体物理张力的技艺倾向形成各具个性的视觉样式和景观结构。体育电影在展现运动员身体的技术动作的同时,还特别地大胆选择和丰富切换能造成超现实的穿越式感官享受,在比赛场景中以影像的独特艺术手法使得他们的身体能轻而易举地爆发出具备联想意义的高超技术动作,电影镜头的组接效果也可以清晰地表现他们灵活的自然肢体及其行动,在赛场富有煽动性质的音乐与音响交织的情景中唤起对英雄气质的崇敬和感叹,体育电影激动人心的生命魅力在酝酿良久的身体世界里激情而和谐地生成。

    三、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前景

    随着当代电影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我们不难想象我国体育电影的美好发展前景,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怎样做到外部条件与内在意蕴有机高效地组接在一起就是当代体育类电影应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突破传统理念模式的束缚,发掘出一个适合当代体育电影应当享有的框架结构,以新兴的理念、杰出的技术手段把我国体育电影塑造成一个富有当代特性的艺术作品。

    当代优秀的体育电影融入一个关于人性思考的主题,在这样理念的指导之下,作品通过体育人物的一系列故事体现对生命本身的礼赞。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不仅仅要注重研究社会主流心理,满足这种心理,表达这种愿望。而现在的体育电影创作者仅仅把体育电影简单地理解为“励志”。“励志”纵然是体育电影的重要的主题,但绝对不是惟一的主题,好的体育电影必然要跳出励志主题向更深层面开拓。体育电影的主人公也应该通过体育竞技不断探寻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梦想和超越。

    体育电影是反映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社会生活的故事片。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必须与体育事业或体育竞赛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较多紧张、精彩的体育比赛场面。对于体育来说,竞技结果不是终极追求;对于体育电影来说,竞技本身也不是终极表现对象。“体育电影表面是力与美,内核是梦想,而情感或者说情趣是贯穿其中的。好的影片,就应该多给人以价值启示和精神鼓舞。

电影的艺术价值篇(6)

在视觉文化盛行的当下,电影《画皮Ⅱ》从电影美学的本体角度出发,以物态化的美学反思精神为当代影视文化产业的正态发展树立了艺术标准并拓展了创造空间。此片集成了当代电影中最前卫的元素,真诚地为观众提供了一场饕餮的视听盛宴。《画皮Ⅱ》的艺术实践主要是凸显视听形象的象征意味,强化观众的审美体验,通过纯粹呈现的方式造成意义疏离,这些美学追求将使该片成为2012年大陆华语影坛的重要文本。

一、凸显视听形象的象征意味

当代电影批评已经从抽象思辨的理论建构转向从审美经验出发对个案的细致分析,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分析当下电影的艺术实践而梳理出中国电影的特点,沉淀出属于我们自身文化特色的经验,并为有实践品格的新型电影批评范式的形成提供可靠有效的资料。既然要分析电影的艺术实践,那么必然会从电影构成的基本要素入手。电影是通过一些有指涉力与表现力的形象符号构成的,这些具有互文意义的符号在当下的阐释系统中强化了形象的象征意味。电影《画皮Ⅱ》更是通过凸显妖灵、人心和妖典等一系列有内在层级关系和象征意味的形象而获得艺术上的成功。

在人物关系方面,《画皮Ⅱ》延续了《画皮Ⅰ》的基本设定。但是这里面的角色已经更加游离现实而趋向符号,妖灵小唯所意指的是一个破坏了某种社会法则而遭到放逐的灵魂。作为艺术上的设计她是推动整部影片向前发展的动力,这主要体现在她面临被冰封的危险而只有获取人心才能获得存在的机会。小唯迫切地需要一颗被主动奉献的人心而变成人,拥有人的一切感受。这也使她成为一个特殊的观看现实人生的视角,她发现人心容易受到媚惑而对其非常不信任。这就造成了戏剧表现的张力,希望得到的却有与自己理想相矛盾的东西存在,这就使其所做的努力注定导向悲剧的结局。

影片描写人心,实际是凸显人的存在状态。靖公主这个形象象征着真爱,但是这个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之一也有其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你投诸真爱却得不到回应。当追求真爱的纯真转化为个人的私心,其原有的崇高感也向现实的悲剧滑落。而且靖公主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年少的时候脸上被熊抓伤,这道伤痕和她的所有配饰相比显得更加不协调。视觉的媚惑与心的真诚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暴力就在霍心的选择得到了完全的释放。他逃避,男性的尊严让他不能选择一个身份地位高过自己的女人,即便那个女人爱他并因此受到了无穷无尽的伤害。这里面我们隐约可以感受到社会法则对人的束缚。

作为故事的记录载体妖典成为故事讲述的主要视角,那上面历代捉妖人的实录使作品突破了现实的时空限制而进入到蛮荒时代,那厚厚的卷册显示着妖灵与人心的对抗是个古老的话题。而最后捉妖人对卷册的修补体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表现,他以传统的书写形态对人类遭遇的浪漫记录,这里面包含了民族的血脉传承,我们看到历史仍然固执地按照它所习惯的逻辑毫无顾忌的运转。我们的感受能力与认识水平已经愚蠢到了捉妖人那样,只能依赖祖上生理性的遗传来与环境对抗。然而我们的精神能力,我们的文化发展都有赖于人主动地去改变。

电影营造的是一个象征世界,但是我们又可以把它还原成很多现实命题。故事自身虽不是太考究,但是这使其更加强化了对当下现实、人生及美学思考的联系。通过分析作品文本的成败,我们可以梳理出艺术创作的艰难及其所必然经历的一系列反思过程。这部作品构成了视觉文化转向与艺术实践合理牵引形成的有效对话,新的美学观念的呈现,也已经开始突破艺术理论划定的边界。我们从前勾勒的理论地图已经被这种多元的审美感受刺穿,这是艺术品对理论的挑战。它正在饶有兴味地等待,在嘲弄式地注视着我们理论界对它的反应:或者冷漠,或者赞颂,或者围剿,总之一定要有一个声音来回应其存在的事实。我很奇怪为什么理论界对这部作品这么安静?在知网上关于它的学术文章也少得可怜,是不是我们的理论真的没有能力向作品发声?我们是否已经被排除艺术圈层而进入到封闭的象牙塔内。如果理论对作品失语,那么它的存在将会被质疑,理论将失去自己的阵地!

二、强化观众的审美体验

观众的审美体验源自激烈的图像声音表达,影片中有大量创造性的情节,霍心射铜钱对听觉能力的凸显,用酒对于情感的遮掩。我们分析作品创作所呈现的分裂的印记,可以看出多官能的艺术在挣扎,小唯追求的就是对官能的体验,她的期待就是知道“眼泪是苦的,人是暖的,杜鹃花是香的。”这些官能意象的表达突出地反应作者的美学世界,一种理念的视觉刻画或者符号表达。

女性对于爱情的执着等传统才子佳人的故事框架在细心的台词刻画中也频频见出,霍心与婧公主关于刀柄的钻石的对白就带有明显的修辞意味。“八年又七个月,我每一年都让工匠在刀柄上镶钻石,现在再也镶不上去了。”作品在试图追求文字的审美力量,用对白去推动故事的演进,这种有意在最前沿的美学表现领域做出尝试和探索可以说是未来中国电影发展的主要动力。

影片有意突出真实感受的重要性。影片多次强化表现了心跳的声音,我们在创作与观影的时候没有剧烈心跳的感觉,那一定是失败的创作与观看。那个雀鸟兴奋于自己终于感觉到疼,并且有意地表达出爱的感觉是疼,这就从身体的生理经验进入情感价值判断层面,我们的官能体验确证了人的本质力量的。这部作品由此不再停留在文学叙事层面,它已经进入到美学探讨领域。

作品的价值判断主要体现在霍心割眼的那个段落,它让我们反思官能享受对情感价值的阻挡。霍心的台词成为官能力量的代言:“就是看一千次,我也会被媚惑。”但是他的心里与婧公主的感情遭受的是现实伦理的阻挡。人物的身份符号具有明显的政治意图,婧公主同意和亲与霍心由于自己的身份不敢在感情方面有所僭越形成强烈的矛盾关系。

因此天狼国的设计就为这一矛盾的解决提供了契机,招魂的场面很明显地彰显听觉文化的价值。巫师的咒语似乎在向我们释放一个信号,就是听觉审美对视觉审美的抗拒而呼唤美学多元化的新时代。影片追求的是运用综合立体式的形象呈现一个人类殉难的场面,最终在观众心中形成一个特殊的意义空间。来自《诗经》的歌词明显错误的原因也是视觉与听觉的反差,我们应该能够解读出来并且给予合理的阐释,并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这部电影不同于单纯追求3D效果的在技术方面的革新,这部电影仍然在传统的拍摄框架的故事讲述逻辑下形成与当下进行的审美交流。由于其玄幻的背景使它不受社会历史背景的制约,对于问题的探讨,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学养去建构,最终与影片的视域融合。

多官能强调的艺术意义在于,拓展艺术创作的设计范围,这是一个重要的尝试,我们传统讲故事的方式应该与时俱进。在作品中表达相应的理念,寓教于乐。亦庄亦谐的两条线使整个故事情感相对平衡。故事构架合理。咒语,突破日常话语接受的表达对我们也是一个刺激,我们只有看文字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但是整个影片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对于这部排斥深度的浅平作品,我们是否应该保持疑心——就是观众是否看到了这部电影深层的东西,它获得的成功到底来自哪里?是产业,抑或商业运作、民族情绪、好莱坞模式?这部电影像杂货铺一样将我们时下所能见到的一切观念和技法都呈现了出来,有人会问那这还是部电影么?或者不是,它应该是一部电影词典,既有对于传统文本的互文又有新的理论建树和形象表达。

三、纯粹呈现与意义的缺席式生成

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骄傲的导演在冷静而毫无顾忌地讲述故事。但是故事内容已经溢出了表达并形成了对表达的反抗,这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突破,而且这也许是一种新美学原则建立的一个有利时机。对于电影的评价由于价值体系难以进入而被溢出,消解掉的崇高精神仍在继续。

这部作品没有深奥的哲学命题,只是将日常生活通过象征转换的方式进行审美化,影片的物象多,因此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视觉表现。这是思的审美化存在。这种从官能到经验到存在再到理想超越境界是典型的美学路线的自然延展。将美学抽象思辨化为具象表达,这样更能引发人们的反思。

电影结尾的浪漫主义,使这部作品让人看起来像是在嘲弄,因为故事的逻辑太过于牵强,这种审美摩擦所造成的痛苦希望能过激励电影工作者仔细思考并认真地实践与克服。电影的最终成功一定是其本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在某个方面得到了彻底的彰显,达到了时代的顶峰。但是我们也要能够发现并将其呈现出来,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样本来分析与探讨。这种尝试性的作品应该得到尊重与认可,毕竟这不是教科书式的影片,而是通过影片为今后的电影创作留下了许多思考题。

这是一部注重表现的影片,在作品中几乎没有结论性的语言,甚至连暗示也不存在。影片只是按照自身的逻辑与意图将一部展示当代艺术价值和美学思考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总结与评价这部电影的得失应该是批评与理论界紧跟着做的。可是我们没有看到这种热烈的场面,理性思考的沉静已经被高票房所遮蔽。迄今为止没有特别多的文章从学理的层面对这部特别的影片做深入细致的梳理,可能我们理论观照总是落后于艺术表达,或者我们的视点仍然聚焦在创新型的作品身上,而对这种表面沉静而底层激荡的以艺术为本位的作品表示冷漠。我们是否也应该用我们的心把艺术欣赏的这层坚冰融化?

作家的灵魂如果不与观众的心灵融通,那么这是艺术品的悲哀,因为它的存在价值被如此轻易的忽视掉了。而我们的思维惯性和审美范式是否也应该在理性层面接受一次庄严的洗礼,让我们也像作品中的雀儿浴火重生呢?这种对于观众心理和审美水平进行试探可谓用心良苦。作家是本着和接受者进行对话的方式,但是获得的回应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令人满意。电影已经打开了第四堵墙,让我们近距离地接触作品,因为是成型的故事,是经典的结构主义本质的表达,所以对于故事的接受不是障碍,而欣赏与欣赏后获得的理性提升则是重要的问题,这也让我们追问我们看电影到底为了什么?应该不是单纯的娱乐吧,应该是将自己所有的官能调动起来,是一个人状态最活跃的时刻。注重视觉的艺术品已经让其它的官能麻痹了,人们的思考力在下降,社会的道德水平在下降,人们的人生理想在下降,总之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我们的思维不活跃了,我们已经不习惯反思与批判了。

电影的艺术价值篇(7)

从《老男孩》的影片中,我们能看出所用的音乐虽然不同,但都能和影片对应,从而表达出同一主题,在音乐的风格上以开始的怀旧到最后的励志,把影片本身的形象慢慢凸显了出来,以不同的表现手法串联起来,达到了电影所需要的效果。微电影音乐的另一个表现手法就是可以自由剪辑,这里的“自由”是指把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作品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又服务于一个中心思想。影片《老男孩》中主要出现了12首不同的歌曲,这些歌曲在影片中的应用,我们并没有觉得突兀和矛盾,反而觉得出现得合情合理,比我们单独听这些歌曲更具有意义,这就像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

微电影音乐的艺术功能

音乐融入电影,不仅能为影片增色和加深情节,还能在影片中牵动观众的审美心理,两者的巧妙结合,能够得到观众更加强烈的反响。微电影音乐在影片中的应用,有着其特殊的作用。

1.用音乐来烘托气氛

微电影音乐最基本的作用就是营造剧情的氛围。如果没有了音乐,影片就会显得没有趣味,可见,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是很有必要的。在青春励志短片《老男孩》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校花出现的时候,用了一首《花仙子》来做背景,以突出此时主人公肖大宝在见到校花的欢快气氛,后面王小帅在和校花对话的时候,用了一首节奏舒缓的舞曲,来表现此时恬淡闲适、浪漫的感觉,在主人公生活遭遇不顺、悲伤的时候,又有音乐的出现来渲染这种气氛,使观众也会不自觉地沉浸在这种氛围之中。微电影就是有了微电影音乐的这个特点,才带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对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刻画

影片本身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完成对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刻画。但是,微电影本身就是微时拍摄、微时播放的,用很短的表演内容并不一定能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完美刻画,这时,就可以通过音乐特有的艺术形象来帮助它共同完成。在影片《老男孩》中,用《十六岁的花季》为背景,伴随着人物夸张的演技,来完成对当时学生时代叛逆形象和性格的刻画。

3.加强剧中人物情绪的抒发

音乐本身是一种富有感情的艺术,用音乐来抒发人物的情感,是影片借助音乐的主要手段,也是微电影音乐最重要的功能。一部优秀的作品,音乐在对人物情感刻画与表现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老男孩》中王小帅在一次比赛失败后,躲在桥洞下面哭泣的时候,任何对白也没有,只有背后老人所拉的一首二胡曲,但是,我们听到这段音乐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主人公此时的情绪、参赛的结果和伤心的原因。

4.用音乐来丰富和深化主题思想

微电影音乐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影片主题的深化。《老男孩》是一部青春励志类型的微电影,所选用的音乐都是在这个主题“青春与梦想”的贯穿

,对应合适的剧情让观众从音乐中更能够理解到影片主题的涵义,表达对青春逝去的怀念和对梦想的追求,深化影片主题。

5.表现影片时代背景和环境特征

微电影在塑造人物的时代背景和环境特征时,不可能在一部很短的影片中频繁出现“某一年某一天的某个地点”或者“多少天后多少年后”等占用大量时间的文字,而是用音乐来表现影片的时代背景和环境特征。《老男孩》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主人公从80年代到现在的事情,所以就用了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为背景,如《花仙子》《小芳》《粉红色的回忆》《水手》《老男孩》等贯穿其中,当我们听到的时候就能马上明白,这是什么年代的事情,随时间的变化而到了什么年代。

6.微电影音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部微电影的完整性,并不是一气呵成的,是由导演将多个拍摄的镜头画面,利用分段陈述的方法一步一步来阐述的,为了不让观众觉得突然转变的画面与之前的内容差别太大,从而利用音乐的效果把这样的分段体连起来,能够让观众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剧情的发展趋势。在《老男孩》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先有音乐后有转接画面的情节,也有在画面之后还留有着音乐的延续,此时的音乐在影片剧情中就起着过渡的作用。

微电影音乐的艺术价值

微电影音乐作为一种新的音乐艺术,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与人的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不容忽视的价值。微电影音乐除了对微电影有着渲染气氛、深化主题等重要作用之外,还有着其特殊的艺术价值。

1.审美价值

微电影音乐作为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在与电影画面的结合下,将现实生活中文化的内涵、人生的哲理和审美的情趣呈现出来,能带给观众视听上的美感和直观性的审美教育。作为电影艺术当中的一个构成元素——微电影音乐,通过影片的放映,使听觉和视觉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立体的视听效果,对于审美能力弱的观众来说,两者的结合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影片的内容和感受人物的形象。在电影这个综合艺术载体的支持下,音与画的结合更易于激发观众的审美情趣,增加其内心的震撼,并起到对智慧启迪和获得人生感悟的作用。

2.教育价值

微电影音乐包括其中所用到的背景音乐和影片的主题曲。一部好的主题曲不仅能对影片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让观众更容易理解整部影片的内容,对观众也有着教育作用。比如,青春励志短片《老男孩》的同名主题曲,就对我们起到了励志的作用,让我们在怀念青春逝去的同时,不忘对梦想的追求。筷子兄弟微电影《赢家》的主题曲《微幸福》,讲述了幸福的含义,让我们知道珍惜生活,把握幸福。筷子兄弟2012感恩系列《父亲》的同名主题曲,则告诉我们父爱的伟大,教育我们要懂得学会感恩等。可见,每一部微电影的音乐都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启迪,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3.社会价值

电影的艺术价值篇(8)

(一)电影的声音革命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尽管全球电影的年产量已经数以千计,却仍然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技术而没有声音,人物对话、甚至叙事与主题都只能通过插入字幕来标示。显然,由于科技水平所限,这门新兴艺术还无法尽显本体特性,还必须借助于其他古典艺术的语言。因而,电影被称为“伟大的哑巴”,尴尬而又无奈。直到1928年,由于录音技术的划时代突破,以美国影片《爵士歌王》为标志,人类从此可以通过声光的奇妙结合模拟、表现现实、梦境和潜意识了———是为人类电影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二)电影的色彩革命受限于科学技术,人类的早期电影都是“黑白电影”。然而,人类对色彩超越现实,揭示心理的发现与实验却几乎与电影的诞生同步。法国人乔治•梅里爱在1902年拍摄的《月球旅行记》就运用了手工染色。其后,直到彩摄制系统由美国人研制成功。1935年才有了人类第一部彩———《名利场》。随之,色彩———影调成为现代电影导演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为揭示人的梦境、潜意识创造了更大的可能。因之,色彩进入电影成为电影艺术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三)电影的数字化革命与此前的所有“革命”相比,电影从模拟到数字化的制作———计算机技术全面引入影片制作,应该是电影诞生以来,真正接近电影本体,真正实现人类以连续运动的影像逼真地模拟、还原人类的梦境、潜意识,彻底超越其他所有人类艺术的根本性革命。而第三次革命的标志,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应用。

二、电影数字化的价值

计算机技术在电影上的广泛应用,实质上就是针对影片的总体美学风格进行设计制作,并为影片的叙事主题服务的。如今,数字技术已可以合成出非常逼真的效果,而所有这些模仿自然现象的目的都是针对着影片中的人。对于观众来说,他不关心这个电影是记录在胶片上的,还是记录在计算机硬盘上的,也不关心导演是利用了常规的特技还是采用了数字技术,他关心的是它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那种影像效果是否能够打动他、感染他。从心理学意义上讲,观众的观影经验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自虐性”的情结,他们喜欢用虚构的故事来满足自己,喜欢被制造得尽善尽美的影像所欺骗,喜欢被看不出来的特技所蒙蔽。观众已经被现代电影的技术和节奏所迷惑,他们越来越喜欢这些东西。数字化技术的产生正是在更高的层面上满足了观众这种心理欲望。一部没有数字技术所制造的电影,将来也许就像一部没有色彩的电影那样,尽管有意义,但却令人不悦。数字化技术为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就整个电影的制作过程而言,它并没有使其更便捷、更简单。

为了增加影片的观赏性,现代电影的制作越来越复杂,耗资也越来越巨大。电影这架吞进金钱吐出胶片的巨大机器,正变换着浑身解数来吸引观众。数字电影技术所制造的影像世界有时比真实世界给人的真实感更为强烈。比如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使用数字化技术,仅用两百人演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数万人参加的诺曼底登陆,几乎没有人会感到是科学的巨手在推动着这场银幕上的战争。数字技术正全面地改变着传统电影的制作方式,为了与一个虚拟的世界相衔接,电影的特技制景工艺甚至要制造出与真实物体一模一样的道具。过去,我们相信电影是在现实中拍下来的,而现在的电影可能是数字工程师在电脑机房里合成出来的,而且它可能比拍的更好看,甚至比拍的更显得真实。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巨大灾难也罢,人类永恒的爱情故事也罢,没有什么是数字技术不能制造的。作为电影艺术的最新款式———数码电影实际上并不仅仅在改变电影的画面,它还在改变着电影的全部制作方式、传输方式、发行放映方式。总而言之,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引进,整个电影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历史变化。

三、超级计算机的电影应用与电影的梦幻本性体验

仅就表现层面而言,电影人的百年努力都为使人的梦境、潜意识达到最大限度的逼真———物质化,从而使观赏者无阻碍地进入“幻境”。人类为此努力了73年,直到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是为人类最早的计算机介入电影制作。数字技术———电影的计算机制作,给电影带来的最早的革命性改变,是后期数字非线性剪辑技术应用。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在速度和容量方面飞速提高,数字码率压缩技术的使用,使数据量极大的活动影象信息可以变为计算机文件,存在计算机硬盘中。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以计算机为平台,直接处理这些图像、声音数据。因此摆脱了由硬件功能来确定人们工作方式和能力的工作模式。电影的后期剪辑真正做到了“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科技真的转化为生产力了。然而,计算机带来的最具革命性意义的变化还是电影制作的整体数字化。这同样经历了一个渐进与突变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计算机动画为代表的电脑成像技术日益成熟,计算机生成影像的能力已经无与伦比,但在电影制作上总体还处于利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的阶段。例如《辛德勒的名单》中少女的衣服由黑白变红;《阿甘正传》中男主角与总统握手画面的胶片颗粒度处理;《天使爱美丽》中的夸张变形镜头,等等。在消除“穿帮镜头”时,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有时会无能为力,而这一阶段的计算机却几乎“随心所欲”了。

迄今为止,运用“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Graph-ics,简称CG)进行电影制作的极致,是2009年的科幻大片《阿凡达》。这是有史以来,计算机电影应用最具颠覆性的革命,是电影最接近梦幻本体的完美创造,从而成为人类电影制作的丰碑。所有观罢美国好莱坞科幻大片《阿凡达》的观众,都享受到了一次视觉的盛宴和艺术的饕餮大餐。《阿凡达》无疑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宏篇巨制,展现的是人类科技发展到可以征服宇宙、开发外星球的特定阶段,人在这一阶段的表现。那大胆恢弘的创作想象,无与伦比,它把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巩固、延续、强化到了今天,其中的计算机技术手段的高度运用,是空前的。计算机图形学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总而言之,就是把画板上的图案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编辑的模型,最终通过着色等过程表现出来,使之可以构成精美的图案或者动画。目前全球整个计算机绘图行业最为消耗计算机资源的不是建模,不是栅格化,而是需要计算颜色、计算光源的渲染过程。

电影的艺术价值篇(9)

 电影《金陵十三钗》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那个全城陷落生灵涂炭的时刻,只剩十来人的教导队在李教官的带领下英勇牺牲救出了一群女学生。幸免于难的女学生与偶遇的殡葬师一起躲进还未被占领的教堂。与此同时,一群秦淮也避难至教堂。她们之一的玉墨请求殡葬师假扮神父借机带大家逃出南京城。教堂并没有想象中的安全,日本侵略者很快蜂拥而至。面对日军所谓参加庆功宴的要求,这些人开始面临生死抉择。为了保护才十三、四岁的学生们,秦淮们为自己唱了最后一首《秦淮景》后慷慨赴死。

一、彰显死亡与新生的主题

毫无疑问《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完完全全的张艺谋式电影。其慢摇镜头的使用,大量色彩的铺陈,处处都突出了作品的特色。教堂顶端的彩色玻璃、们香艳的装束、被摔碎镜子的流光……在色彩方面张艺谋仍旧是一如既往的无比自信,光影世界里的这一切不输于《十面埋伏》的舞动。在这里,先不谈张艺谋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处理。仅就其作品本身而言,张艺谋力图通过《金陵十三钗》讲述救赎主题,这也是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之所在。女学生一直是影片中所有人物的保护对象,包括李教官带领的教导队、身为殡葬师的假神父、教堂伙计以及那群被女学生看不起的。就表面而言,女学生是所有人的救赎对象,然而进行深入探究不难发现,所有人通过拯救女学生性命完成的是自我救赎。

(一)殡葬师的精神救赎

殡葬师米勒是影片中的中心人物,所有的救赎都是以他的存在为前提的。然而,他并不是一开始就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的。从他初入教堂的种种行为可以看出,他只是一个放荡不羁、落魄无奈的美国人。面对战争,他无力做出任何反抗,连顺从也显得手足无措。影片最初,面对日本士兵的追杀,他只能一味逃跑。眼看无法逃避的时候,他拿出那张满是英文的布,紧张地解释自己是美国人不是士兵。即便是这样,他仍旧难以逃脱被杀的命运。这也是米勒最初的形象,等待救赎。他的幸运帮他逃过一劫,和两个学生一起来到教堂。在教堂里,玉墨希望利用米勒美国人这一身份帮助大家。很明显,米勒一开始是不答应的。然而在面对随后出现的日军时,米勒意外发现他身上的牧师袍有可以助他保命的功能。随着一个女学生在他面前惨死,他开始试图拯救女学生。

当米勒的心理转变之后,他逐渐以一个救世主的形象出现。利用女学生父亲带来的工具修好卡车,与玉墨谈心解开心结,用别扭的笑颜安慰学生……从这一切行为来看,米勒是所有人的救世主,然而探究米勒真正的内心,可以发现他拯救的其实是他自己。在战争背景下,米勒只是一个麻木的逃亡者。即便是“从小接触天主教,但也只是在喝醉时才会说祷告词”,更别说他对真正的神父根本不存在哪怕一点点的敬意。不仅仅是在西方生活的落魄遭遇造就了米勒,还有战争的洗礼,使他不得不麻木。面对只能依靠他的女孩以及女人,他的人性意识开始觉醒。在拯救学生生命的过程中,其实也是米勒的一个自我拯救。他为们化装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他精神上对天主教的皈依。米勒最终带领女学生胜利大逃亡,可以说是这场皈依的完成。殡葬师真正成为神父,完成自我的精神救赎。

(二)们的自救

秦淮代替女学生走向不可避免的结局,无疑是本片最大的卖点和催泪点。秦淮们为了改变“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世俗看法,去做一件“有情有义”的大事,因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死。在前期宣传中,电影的相关主创人员无一不为们的行为打下“舍生取义”“爱国主义”等烙印。《金陵十三钗》出品人张伟平在接受《瞭望》周刊的采访时说到:“这部电影是以‘救赎’为主题,这个主题在全球能够引起共鸣、达成共识的,又有二战的大背景和人性的光辉,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人性的力量是巨大的,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是弘扬了舍生取义。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的精神,这是一部爱国电影。”

《金陵十三钗》的主旨是什么?相关创作人员真的表达出他们想要表达的主旨吗?要分析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分析“救赎”一词的内在含义。所谓救赎是指使罪恶的人或物脱离出来,强调内心的悔改,精神的升华。纵观整部影片,有罪的人并不是最后活下来的学生,更不是米勒。那么,很明显秦淮牺牲自己的行为不能定义为“救赎”。因为她们并没有“使罪恶的人或物脱离出来”。在叙述影片的时候只能说秦淮“拯救”了女学生们的性命,并不能说她们使女学生们获得了“救赎”。

电影的艺术价值篇(10)

关键词:人物分析;心底颤动;艺术享受;完美统一

Summary:Through combining forrest gump era history background,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to feel like a god of forrest gump,Through the art of gump as representatives of the beautiful,it is simple,plain,despite low intelligence,I say this is the gift of god,so gump near-perfect portrait showed us a feather pure and consolation,he treated life experiences of things,earnest,Caring for friends,keep promise,Approach love and constancy,consistently with pure soul let us from the bottom to vibrate.

In unilateral appreciates characters bring us enjoy the art of music,films and the same,if without film is a delicacy,no good music movie will be a boring,so no simple music and complicated plot to get the perfect unity.

Keywords:character analysis heart quiver is perfect and unified art enjoyment

绪论

艺术是什么?看到很多对此问题的解释与回答,而且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一系列的艺术作品,举出无数的艺术家,但是,当我们真正追问是什么使他们(它们)成为艺术家艺术作品的问题、艺术的内在本质究竟是什么时,我们又变得茫然起来,在终止这一问题的前提下,才能追问艺术之所以存在的意义;这种追问必须建基于人的艺术活动之上,进而才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活动等的传统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从人的心灵出发,将艺术的意义问题归结到对心灵的思考。

一、阿甘与母亲、珍妮、巴布、丹中尉人物灵魂的交汇

一片在风中飘飞的羽毛,一片飘过喧嚣城市上空、飘过路人头顶、最后飘落在阿甘脚边的羽毛,一片被阿甘吹掉泥土,安静躺在书中的羽毛,一片再次盘旋飞去的羽毛,此时感受着起伏有生命的旋律,只觉得还有什么比一羽人生更有说服力,让我们内心为之一颤呢,只此一片轻盈洁白的羽毛,在这个大千世界中,谁又能拥有如此的生命呢?我们深思,竟也没有一片羽毛那样释然,闭上眼睛想象你是这片羽毛,你又会有怎样的轨迹呢?你能放下沉重的身体、繁杂的思想超脱而自由的飘飞吗?是的,你不能。而阿甘则被艺术的灵魂定义在羽毛里,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一)阿甘——母亲精神智慧的传承

“妈妈常说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妈妈常说笨又笨的作为。”、“妈妈常说生活中处处有奇迹。”、“妈妈常说人要往前走,就要忘掉过去的事。”就是因为母亲将生活中的真理用简单的语言告诉阿甘,为此阿甘也同样用简单的体会交出一份别样的人生答卷。阿甘的母亲就像所有母亲一样,平凡又伟大,可以说她性格中的要素构成了阿甘性格中的大部分,甚至可以说正是这种母子之间优秀的精神传承造就了后来的阿甘,被做了减法的阿甘在母亲的传承中成长,影片也很间接地用阿甘“妈妈常说……”这句口头禅来体现母亲对阿甘的影响。

这些话中所包含的正是母亲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大智慧: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强进取的精神、坦然率真的态度、虔诚忠实的信仰。影片在这些散碎的从阿甘口中说出的只言片语中,构成了对阿甘母亲崇高品行的赞颂与对美国精神的呼唤与回归,使得阿甘母亲智慧的形象无处不在而又深入人心,可以说阿甘从母亲那里许多人生的道理,也继承了母亲坚毅的性格,他看似教条式的对母亲的话的背诵与贯彻,丝毫不让人生硬晦涩,更多的是对母亲的赞叹与感动。阿甘是个低智的人,学不会技巧式的小聪明,却可以掌握对待人生的大智慧,简单的从母亲那里学到了人们苦苦追求的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反讽式的再一次表达了美国名族的继承方式。而影片导演正是用阿甘与母亲精神传达达到了所要表现的艺术形式。

(二)阿甘——珍妮逃避与爱情的别样人生

珍妮是继母亲之后,在阿甘生命中重要的第二个女人,珍妮是悲惨的,但同样又是幸运的,悲惨的珍妮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她所代表的价值观、她那一代人追求和抗争被轻松地涂抹成童年创伤以致自我毁灭的冲动。

阿甘第一次坐校车上学,珍妮对他的接纳,从侧面反映出童年痛苦的经历,珍妮对阿甘的理解,由于阿甘的低能和怪异的走姿,使同龄人嘲笑、欺凌、追赶,此时正是珍妮教会阿甘在遇到别人欺负就不停的跑,为以后阿甘的跑奠定了不寻常的意义,其实跑正是阿甘排除困境的主要方式,阿甘低能但不是没有“心”,所以阿甘的跑也正是一种内心的抒发。

珍妮不喜欢回家,拉着阿甘一起坐在大树上直到黄昏的降临,拉着阿甘跑到麦田祈求上帝将自己变成一只自由的小鸟,只因为酗酒、暴力、猥琐的父亲对小珍妮的性虐待,让珍妮的童年蒙上了不可驱赶的阴影和伤害,所以珍妮恨父亲,以致珍妮逃避叛逆,不可否认珍妮,是美国那个时代一代人的缩影。因此,珍妮与阿甘的爱情更显凄美。一个从小遭受虐待而渴望自由的珍妮,一个低智而内心纯洁的阿甘,面对阿甘执着的追求,珍妮如何接受,只有逃避,她从逃避暴力与伤害发展到逃避幸福与爱,这与她一边追求真正的自己而又一边不断的否定自己的叛逆的生存方式是分不开的。正如同那时代的美国人经历了种种迷茫与困惑,彷徨与磨难之后才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一样,珍妮正是他们的缩影。而珍妮的墓碑下,埋葬的是整整一代人。也许上帝真的将历经磨难的珍妮变成一只自由的小鸟,重新体悟新的开始。

珍妮留给我最深的就是她赤裸着唱的那首《答案在风中飘逝》——“一个人要走 多少路,才能称为真正的人,鸽子要飞跃几重大海,才能在沙滩上安眠,要多少炮火才能换来和平,朋友啊,答案在风中……”不得不让人深思,它在影片中的用意。

(三)阿甘——巴布、丹中尉朋友的意义

影片中阿甘的朋友不多,珍妮、丹中尉、布巴,是个小数目。但是在阿甘与他为数不多的朋上学-战争-工作等等,并且互相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促成了阿甘的一生。

1、阿甘——丹中尉

丹中尉来自一个美国的军人世家,他的家族中每一代人都有战死在沙场之上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一战二战,他的家族史就是美国的一部战争史,亦是独立史。这种家庭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丹中尉是一名合格的军人,也养成了一种倔强的性格,正是这种倔强的性格使得陷入了对立的极端状态,他将战死沙场当作自己的归宿,为国捐躯则是自己的荣誉,反之就是人生的耻辱,他有着很强的政治偏见,所以他在战场上骂道“该死的越共!”但结尾却娶了亚裔女子做太太,导演安排必有深意。这种宿命论的观点使他理所当然的在阿甘的背上绝望的大吼与在战地医院中痛苦的发泄,他残疾后混迹于流浪汉之中的自暴自弃恰恰又是人生价值被自己否定,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与前进的方向之后的迷茫中堕落的状态,是一种另类的倔强。他一度唾弃上天,认为上天遗弃了自己,然而阿甘对待丹中尉的方式也同样的倔强,丹中尉一句趋于蔑视的“你要是当了船长,我就给你去当大副”这样一句玩笑话,同样败阵在阿甘的执着中,阿甘固执的实现对布巴家人的誓言而有些“盲目”而执着的开起了捕虾的生活,他执著的心给了自暴自弃的丹中尉极大的震动,也终于激活了丹中尉倔强、好强的本性与曾经

属于他的那颗雄健的心,这就是为什么在海上飓风中双腿残废的丹中卫勇敢的骑在捕虾船的横桅上,残腿勇士靠着如此壮举战胜了厄运,赢得了真正的美国气派,成为了捕虾大王,造就了百万身价。这种成功的方式具有十足的美国味道,是真正的美国梦的实现。

2、阿甘——布巴和他的家人

布巴是一个传统中带典型的美国黑人形象,善良,忠实是他的本性,在新兵车上他主动和无人理睬的阿甘交谈,大谈捕虾心得与烹虾制法,并且他和阿甘相处直到他生命结束,虾子永远都是两人谈话的主题。这也就是为什么阿甘和巴布能有如此深厚的友谊,答案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和一个同样简单的人。在新兵营中两人一同:“我们来自阿拉巴马”的回答使得指挥官开玩笑的将他们说成双胞胎,而这一点恰恰又穿越了种族的隔膜,肤色的界限。阿甘是个忠实的朋友,他在逃生路上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布巴,他一遍又一遍的回到杀机四伏的雨林里为了寻找并救出布巴,结果好象是战争的不幸在嘲弄两人的命运一样,他一次次救出他的战友,包括断了腿的丹中尉,直到最后才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布巴,目睹布巴死去之后的阿甘将捕虾当作了自己实现与布巴的承诺的唯一方式。从布巴家人的不信任到接到阿甘巨额支票的昏厥,再从布巴的妈妈给白人太太端菜到白人妇女为布巴的妈妈服务,这一系列的反差展示了布巴一家生活的变化,也暗讽了金钱在社会中的分量,如果说在阿甘与布巴的友情面前种族和肤色都不是问题的话,那么在金钱的面前,种族和肤色就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可以颠倒黑白了。

二、音乐在影片中起到心灵相通的简单和复杂的统一

《阿甘正传》是一部关于时光的电影——一个普普通通的美国人含辛茹苦历经一个个复杂的年代,最终生存下来。这是一个关于这个国家和整整一代人的故事。故事的核心部分,是音乐,伴随我们成长的是音乐,使我们不断想起老朋友、老地方、老事情的音乐。

《阿甘正传》的音乐,如同片中的人物角色一样,是至关重要的,也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复杂的情感,欢欣的心情,幽默的语言,心碎的故事,这是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也是片中的音乐所要讲述的故事。

这个专辑共收录了超过40首歌曲,这些歌以其广阔的时间跨度,概括了我们一生的经历,将永远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问题出现了,在配乐上应该如何处理这对简单与复杂的关系。

电影的艺术价值篇(11)

一、人文主义理念与电影的融合

纵观宫崎骏老先生的电影作品,展现的无不是人与大自然相处中所展现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在社会经济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代社会,不顾一切的寻求最大利益已然成为大众生活的价值取向所在,在这样的价值体系的操控之下,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一触即发。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与之相呼应的便是一片片绿地的消失,我们需要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但是我们更加不能忽略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若放弃了这样的立足点,那么灾难必将到来。宫崎骏先生的电影里所展现的灭顶之灾便不再遥远,电影中诠释灾难的意义所在便是提醒当代的人类永远不要忘记大自然对于生命的重大影响意义。

在宫崎骏先生的电影中很少表露出悲天悯人的感伤和怀旧情绪,而是更多地展现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而手法也不是单单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更多的是他所创造的奇幻主义世界揭示人性最敏感的一块。手绘动画,不仅以简约淡雅的画面造就了清新自然的美学风格,而且,其做艺术动画的敬业精神更成为动画界的一面旗帜。

在大多电影中不但赋予了影片以无限的理想主义色彩,更是将深刻的人生哲理融于影片当中,由此而显现出强烈的个人创作风格。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之所以与传统意义的动画不同,正是在于每一部电影中所要阐释的关于自然、万物、和谐等主题思想。电影中所展现的唯美的的动画意境,跨越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个现实意义上并不存在的世界,但是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世界的影子,通过这样的影响也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关于生命真谛的意义。宫崎骏的电影中很少是通过现实世界的悲凉来警示生命生活中的危机,他着重通过单纯干净的世界给人以无限的希望,生命本来就是充满着悲欢离合,我们不能整天在悲痛中沉沦,而是需要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悲苦的世界,只有充满了对生活的动力,才能够获得精彩的人生。

他的动画电影早已脱离了幼稚的创作模式,相对于那些浅显的动画片来讲,宫崎骏作品里所涵盖的精神与象征主义色彩绝对是值得流芳千古的,他的创作理念更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紧紧相连,以动画中的反思来对抗现实中的无可奈何。所以,宫崎骏的许多作品中都充斥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个人风格,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是动画电影与所谓的现实性影片之间的界限的综合体,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动画电影的基本特性会永远存在。动画电影里所创造的神奇而纯净的童真世界所具有的无限魅力,是我们永远不能抹杀的东西,而其中所要展示的人性思考又是值得令成人感怀和思考。在不少影像资料中我们随处可见社会腐败与丑陋的一面,一次这样的思想冲击也许会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的定义,但是这样长年累月沉重的积压最后所带来的只是大众对生活的绝望与无奈。

二、电影音乐的点睛之笔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创作形式与意义所在,以一种新生的力量在世界电影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其中所展现的艺术价值也是无法衡量的。电影中配乐也是决定电影艺术价值的关键因素,它对于整部电影意境的渲染效果和推动剧情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宫崎骏的每一部动画作品中我们基本都可以听到来自那天籁般动听的音符,这些音符便是来自艺术大家久石让先生,而这位慈祥的老人以音符作为魔法棒将宫崎骏电影里的魔幻色彩与人文主义情怀给予神奇的力量,可谓是曲曲叫好。电影作为一门声画结合的艺术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当代精神消费的领域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元素也开始突破传统意义上的配乐功能,正在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为电影带来新鲜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