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大全11篇

时间:2023-10-24 10:29:08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篇(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59

为了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现阶段的历史课堂必须要进行课堂改革,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紧跟现代教学发展潮流,积极的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将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技巧运用于课堂教学,并在实际的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在文中本人就通过教学改革打造高效高中历史课堂的一些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善于创设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的获取持什么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进而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进而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情境。

历史探究的是人类的过往,教师对学生讲解的是鲜活的历史事件,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于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创设情境。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通常通过提升教学语言艺术性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历史学习情境。例如:本人在对学生讲解“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就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述当时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时学生已经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还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也能够更加全面、有效的掌握知识点,达到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助于教师营造教学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良好的情境,使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点,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将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是现代教学进行改革的重点,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现代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运用多媒体有效辅助课堂教学,进而达到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目的。高中历史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有效设计课件

课件是辅助教师展开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课件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课件对历史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教师要尽可能的亲自制作课件,这样课件才能更好地展示教师的教学思路。然而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往往为了贪图方便,随便从网上下载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有些教师甚至没有对下载的课件进行必要的调整,而直接用课件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结果发现不仅难以达到有效辅助教师对知识点讲解的目的,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路制作课件,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升课件的趣味性

教师运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还应该引起重视的一点就是提升课件的趣味性。多媒体的一个强大功能就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好的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只有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很好地将一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元素运用于课件之中,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效运用视频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历史讲解的是鲜活的事件,为了运用多媒体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可以有效运用视频。例如:在讲解与抗日战争相关的一些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于一些影视视频,使当时的场面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

三、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在通过教学改革达到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应该引起教师高度重视的一点,就是教师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新课改过程中也提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并提出了多种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技巧,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历史是一门知识点十分丰富的学科,而不同的知识点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有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点的呈现。

当然,高中历史教师在实现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过程中,也并不是盲目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应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只有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的需要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时,教师可以有效采用趣味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学生对知识点产生疑惑时,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展开有效讨论。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篇(2)

新课标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素质教育发展的阶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全方面地对学生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在提升学生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所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历史本身的特性出发,从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历史教学,对现阶段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彻底地解决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素质。

一、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的理念以及教学的方式存在滞后性。在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历史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导致初中的历史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很大的教学效果。而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教师要改变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贯穿课改的新理念,在教学的方法和理念上推陈出新,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开拓学生思维,这就客观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时俱进,紧跟新课改的步伐。由于我国教育一直以来都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完全的转变,教学的方式还是偏向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单方面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氛围凝重,这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二)学生的兴趣不足,没有学习的动力。历史与其他科目不相同,它的知识是比较枯燥的,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式死板,思想观念与新课标不相符,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缺乏兴趣,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动力。经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凸显以学生为主体,这种教育方式长期进行下去,不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还会使学生的兴趣丧失。

二、新课改背景下改进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初中历史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自身水平。为了提升现阶段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必须改变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方式落后、观念滞后的现状,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处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所以这就要求教育机构加强对初中历史教师的培训,创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在对初中历史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先对教师进行严格的考试,然后筛选,重点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进行培训,使教师的教学方式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教学手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善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状况,提升教学的质量。(二)培养学生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在历史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人们力求认识某种实物或者爱好某种活动的表现,同时也是人们情绪的一种反应,对没有兴趣的事情,人们不愿意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它们。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教师也可以以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采取故事教学,将历史知识融入故事中,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有助于学生快速地掌握历史知识。(三)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环境对一个人成长和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正如古人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学习。三、结语新课标的推行目的在于改善当前的教学状况,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教学的现状进行谈论研究,分析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并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希望能提升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玲玲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05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历史作为一门深受学生喜爱的学科,为教师打造高效课堂创造了条件,但是教师在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过程中,也要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有助于打造高效高中历史课堂的方法展开论述。

一、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历史学科学习

对于初中历史教师而言,在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过程中,应该从初中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特点出发,这样才能达到很好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由于初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刚刚接触到历史学科学习,因此,想要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适应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这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加有效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进入初中之前,学生没有接触过历史学科,也没有进行过与之类似的学科学习,因此,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而历史学科的学习与语、数、外的学习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尽快引导学生适应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为学生高效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及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二、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为了打造高效初中历史课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点,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自然课堂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该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呢?本人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积极的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旦学生能够正确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就及时给予学生表扬,那么学生自然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就感受到更多的快乐与成就感,自然学生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就更加高涨。当然,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的将多种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

三、教师有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

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能否有效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虽然不同的历史教师在课堂上都对学生进行相同知识点的讲解,但是却收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较高,而有些教师的却差强人意。导致该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能否对学生进行有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该如何通过对知识点的讲解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呢?本人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升知识点讲解的针对性

为了通过知识点的讲解很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提升知识点讲解的针对性。历史知识点较为繁多且零碎,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针对性不强,势必会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较为迷茫。如果教师能够线条化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那么,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思路也十分清晰,自然更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二)语言生动有趣

教师有效的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点本身的布局,还体现在教师如何将知识点展示给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能够很好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历史知识点学习,从而也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总之新时期,历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提升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进而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积极思考

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只有学生能够有效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升。思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初中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思考的意识与能力都不强。因此,为了使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思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首先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本人认为学生学习历史学科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开动脑筋,积极进行思考,这样不仅对学生掌握知识点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学生明白更多道理也有很大帮助。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还设置一些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的开动脑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篇(4)

第二,对于如何上好一节课,老师们最关心的是怎样教教科书中的内容。至今不少老师还以为,只要手中有了教学参考书、公开出版的教案集、网上优秀的教学课件、几本推荐的历史专业书, 自己就能够在课堂上得心应手。这些教师低估了教学的复杂性, 将教学等同于传递知识,误以为 “借鉴”、“模仿” 他人的教学设计成果,就可以驾驭课堂。

第三,受传统教学法理论的影响,很多老师把教学设计视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式的备课, 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体现在教师的语言表达、导入新课、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师讲解等几个方面,忽视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作用。好像老师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就会达到一个崭新的境界。这种认识是传统历史教学法课程所强调的。传统教学法以凯洛夫教学理论为依据, 强调的是老师怎样去教,与目前的课程改革、教学设计的理念差距甚远。教学技能的作用体现在教学设计方案设计好之后的实施过程中,它并不能决定教学设计的优劣。仅靠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无法有效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养素质,自然无法做到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篇(5)

高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是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精准性、真实性以及有关性质与价值进行个性化分析和判断的过程。虽然,新课改没有明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但是高中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对于全面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但是新课改推进以来,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仍然阻碍着批判性思维教学。

一、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育观念中,一直不能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是讲究教师权威、教材的唯一性,这不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全面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摒弃那种所谓历史教科书是最权威、最精确的知识;教师的知识就是比学生多;教师的讲话就是比学生重要;学生需要进一步教化等。其实任何的知识只不过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这并不是永恒的,也不是最终的答案和终极真理,而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被新的知识和新的理论所代替、所超越。由此可见,如果将教科书视作权威、视作真理,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理念。以历史教科书为例,其编写者、审定者的指导思想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个人知识、学术修养等诸多主观因素,都会制约着历史教材主流导向或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性。但正是因为这个客观存在的现实为深入开展批判性学习拓展了一定的空间,同时也使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成为不可或确的教学任务。

长期以来,在学生眼里历史学科几乎就是等同于一门记忆和背诵的学科,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一直都在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而从来不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年探究历史知识,从而使历史教学只能成为一种记忆型教学,历史学科也成为一门记忆型学科。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同时也证明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不断转换教育理念,不仅要批判性地分析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虽然还要引导学生批判性地分析自己,教师只有持有这样的观念进行教学,才能不断冲击学生思维的局限,从而逐渐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也是学生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的重要渠道。

二、通过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要不断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问难、敢问敢想,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并能够有自己的思维。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通过鼓励和激发的手段,不断引导高中学生独立思考,通过组织学生对历史教材进行阅读、开展历史基础知识训练等手段,不断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去分析,从而有效诱发学生以批判性思维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一定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从而不断突破常规去探根究底,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迸发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不同看法和不同见解都要尊重,乐于听取学生不同的,哪怕是幼稚的意见。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多引导那些有批判性思维潜质的的学生,从而确保那些学生能够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通过他们与别人不同的批判性思维来激发其他学生的批判性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可能用都要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比较恰当的评价,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不断地迸发更大的批判性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发挥出更大的聪明才智,不断另辟蹊径,大胆地去标新立异,大胆质疑问难,逐渐培养他们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引用以下事例:如果没有李四光对“中国贫油论”的怀疑就没有大庆油田的发现;如果爱因斯坦没有怀疑就不可能冲破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从而提出相对论等。从而不断优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真正将逻辑的理性与学生批判性激情有机结合起来。

三、通过培育独立人格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育的本质就是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历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历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这也要求高中历史学科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独立人格。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指将学生作为个体有其自己独立自主地位。所以,要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是破除学生对教科书、学者和教师的迷信,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批判性思维。当然,批判性思维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更不是为了挑战权威或个人出风头而批判,而是为了因为自己的经验和学识可以重新审视传统的观点是否有道理,是否能成立,是否有逻辑,从而能够去不断地去探寻真理,去发现真理,如此地批判性思维才有真正意义和真正价值。

求真务实就是历史教学的第一位要素。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对事实进行冷静的逻辑分析和客观的细致推理。比如:在以往的中学历史教学中由于受传统观点的影响,一直都认为在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是落后的、封建的。学生如果缺乏批判性思维,就必须对这种在历史上存在过的政治体制少一种清醒的辨析,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认识上存在偏颇,从而使中国的古代政治文明长期在学生的印象中是黑暗的、专制的、封建的、落后的。如何辩证看待中国的古代文明,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也要具有独立的人格,这样才能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内驱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开放型”作业,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拓展空间,着眼于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价值观、学术观,不断促使高中学生更加关注历史本来面目,从而在追求思想真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真正完成从“自然的高中生”向“独立的高中生“的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邹顺宏.批判性思维与教学改革[J].上海教育科研,2007,(1).

[3]YaLi Zhao著,梁晓东译.历史教学中的批判思维[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4).

[4]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篇(6)

【中国分类号】G633.51

初中历史在整个初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学生日后成为怎样的人,对学生自身的发展甚至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里,怎样有效提升历史教学成为了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难题。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在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性

(一)初中历史的作用不容小觑

历史是一个国家蕴含的几千年的传统,是几千年来有关事实的各种记载。它传达了许多朝代的兴衰,许多制度的好坏,许多人物的浩海沉浮。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通过对人物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事件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客观事实出发;通过对朝代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二)学好初中历史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各科的能力。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不断分析,利于学生养成在遇到问题时自己独立思考,不断分析的好习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学习,能够积累文学知识,提升文学素养。

(三)学习初中历史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历史是记载人类活动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涵盖了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事件和王朝兴替。学习历史,可以反思过去,面对现在,在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史为鉴,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来改正自己身上的不足。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会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一个国家的成长和发展,并体会国家所遇到的困难,在无数先人的努力下,才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形成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感情。

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面临的问题

(一)对历史学科教学的不重视

一再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历史学科的重视度依然不够,有些家长觉得历史是个无关轻重的学科,在学习历史上花费的时间会被认为是浪费。历史也并没有引起部分教师过多的关注,对于历史,许多教师以为只要是记好了就可以通过考试。这些忽视学生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的做法是不正确的,阻碍着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开展。

(二)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偏差

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学习历史只是为了考试中取得高分,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只要对历史死记硬背,就可以取得不错的分数。学生会把其他多余的精力放在语数外上。所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兴致不高,甚至在历史课上学习别的科目,他们忽视了历史的作用,急功近利地想取得更高的分数。在这种应试教育的情况下,初中历史老师很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

(三)历史老师的队伍不够强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积极授课,学生才能逐渐掌握知识。而目前初中历史的师资队伍仍不够强大,许多老师是非历史系毕业,或者因为历史不够被学校重视而换了其他学科。

三、新时期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要遵循科学性

凡事都讲求科学性,历史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恰当的设定教学目标,同时发挥这一目标的领导作用。既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素养的提高。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足的备课,细致入微的讲解,使教学内容就从书本出发,又使历史知识具体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保持新鲜感,以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尺度

历史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要不断分析学生的承受能力,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在备课的时候做足准备。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根据他们的接受水平及发展要求进行教课。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全面启迪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培养实践能力等等。

(三)历史教师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单方面的灌输知识给学生,使学生渐渐厌烦这种教学模式,讨厌学习。其实,教育的本身目的就是为了发掘学生身上的潜力,这种过程应该是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自由的课堂环境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教师不顾学生接受能力的一味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最终会使学生因压力过大而放弃这门学科。教师要尽量营造和谐自由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保持自己的个性,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确保学生的想象空间。

历史教师应该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与专业素养使学生信服,确保课堂形成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空间,通过教师及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不能因为观点的不一致或犯下的错误而轻易责怪学生。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并试着理解学生,从中学生的心理年龄及看问题的角度,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

(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枯燥死板的课本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为了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可以在开课之前,准备一个关于本节课的人物小故事、野史等,以吸引学生眼球为主。学生会为了一探究竟,而不自觉地跟随教师的脚步一步步把精力投入到课本知识中去。原来,历史也可以很生动,通过小故事的讲解,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或者,教师组织学生分成两小组,分别站在对立面上讨论历史人物的功与过,通过学生的激烈讨论,对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结语:“以史为鉴可以明事理”,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能使学生对国家的发展有着具体的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肩负起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斗志。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和慢慢摸索,在教课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养、随着时代的要求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反思,勤于实践,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篇(7)

二、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1.历史学科素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全国各地的历史改革课程中逐步实施。新课程前言部分明确提出: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教育功能,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从新课程的前言就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人文素养是高中历史课程的基础课程。总体目标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通过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了解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健全学生人格。新课程改革中将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1)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逐渐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强化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这是高中历史学习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中关注的焦点。

(2)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必须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这个层次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提升要求,也是当前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的层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逐步培养热爱国家,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积极进取和合作创新,尊重世界各地文明。这个层次是历史学习的最终目标,也是历史教学环节中教师最易忽视的环节,造成了部分学生价值观及人生观存在缺陷的不良现象。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发现,高中历史教学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掌握历史知识与技巧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为基础的,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因素。

2.历史学科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整个高中阶段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高中生告别了初中时代的稚嫩和青涩,但并未形成成熟的人格。长期以来,受到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教育的功能日渐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简单的教育模式只是为了追求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忽视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是帮助学生成长成才。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数都是高分低能,社会实践操作能力差,不能适应社会上的各项工作的需求。甚至有部分学生心理素质差、人格不健全,对社会产生报复心理,给社会带来危害。专业的历史学科教育,以培养学生成才,塑造一个健康和谐的人为目标。素质教育不仅是为经济提供人才,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帮助学生的思想和人格日益趋向成熟。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形成完整的人格,是高中历史教育重视落实学生身心发展的表现,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必要的历史学科素养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有利于学生历史专业能力的深入发展,帮助学生成长。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必须要摆脱高考之上的绳索,大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用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让学生懂得自觉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提高学习、交际、审美能力。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对于高中生而言,既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应有之意,也是高中生个体全面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3.历史学科素养是时展对优秀人才提出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物质文明带来了显著的进步,也给人类的精神文明带来新的危及。随着人类对自然改造能力的提高,人类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正在逐步下降。历史学科素养作为社会文明成果的核心部分,让人类了解和掌握历史文化事件,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家和民族的人文素养,为社会的长远发展带来有利影响。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家对优秀人才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优秀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真正的优秀人才,在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历史素养,能全面熟悉和掌握我国的历史文化。培养人才需要教育的全面普及和推广,高中教育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历史学科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对世界、社会、人生的理性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这一切的要求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人才的道德文化素养,都有深远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大力加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加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相呼应。

三、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提升教师自身的历史学科素养

教师自身的历史学科素养是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关键,甚至直接决定着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已成为当务之急。

(1)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升教师的职业使命感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国家及社会给予高度的重视,也需要注重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大力倡导和鼓励。同时,国家必须充分保障教师的职业权益,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福利,让教师都以热情饱满的心态投入工作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

高中历史教师平时的工作比较烦琐,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忽视了对教师的师德培训教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教师可以共享优质资源,教育机构的领导必须定期组织教师充电,除了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外,还应注重增强教师的师德素养、人文教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真正提升历史教师的素养。

(3)提升校园管理阶层的素养,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学校领导者及管理阶层的思想,对教师的工作思路及精神状态都有深刻的影响,校长对优良校园文化的创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级中学的管理阶层更要注重自身的人文素养,广泛阅读、全面考查、深入思考,不断地学习、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4)历史教师个人努力,自觉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历史教师内在的个人因素,对教学及学生起着决定作用。历史教师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不仅有助于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更有利于提高教师个人的专业修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不仅要对课本知识熟悉,更应该借助多媒体先进的信息技术主动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课堂魅力。

(5)教师加强对自身的心理疏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有健全的个性及健康的心理。教师的心理素质也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历史教师必须是一个高度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人,性格开朗、心胸开阔,敢于挑战困难。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关爱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深入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人类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高中历史教材包含的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足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历史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时,应加强对学生深刻全面的历史学科教育。

(1)用伟大的历史人物教化学生,培养其高尚情怀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对于许多为历史文明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人物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这些先哲们的优秀事迹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对优秀人物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鼓励学生多向这些模范学习,学习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目标。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篇(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54

历史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和约束,教师往往习惯于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点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背诵和记忆,而很少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使历史课程的价值教育作用没有得以充分的发挥。

所谓价值教育,就是指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时,在注重知识性的基础之上,还应该深入到学科的内涵之中,对其隐含的深层人文性等进行挖掘和解析。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取向认识和价值树立方面的渗透性教育,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影响之下,能够净化自身的心灵,端正自身的态度,正确的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提升人的价值素养,培养人的价值能力。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专业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同时历史学科还具有很强的文化和人文性,是世界历史和民族历史的高度整合和归纳,其中不仅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知识,还涉及到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闪烁着光辉的人类智慧和高尚道德。因此,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知识传播的层次上,而是应该定位于价值引领和价值导向的高度,将对人精神境界的提升,纳入历史课程教学范畴,培养更加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科教学时,习惯于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放在对于历史知识点的讲述和灌输上,更加注重历史课程的应试性和工具性。很少对历史知识和历史人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开阔自身的眼界,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调整自身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对于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而言,学生和教师所面临的学习内容较多,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学生往往沉浸在背诵和记忆的海洋里,背负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和学习负担,几乎没有时间和机会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体会。

这种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现状,虽然有利于教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向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成绩,但是却造成了历史课程教学内容和历史精神的割裂,使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停留在十分浅显的层次上,最终造成了历史教学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历史学科的学习和发展。那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课程教学时应该如何有效的调整自身的历史课程教学观念,将历史教学价值教育有效的引入教学过程中,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教学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课程的任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价值教育需要,重视价值教育在历史课程中所占据的重要教学地位,提升自身的价值教育渗透意识,逐步改变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状况,推进历史价值教育渗透的实施和进行。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发育趋近成熟,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历史学科知识积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课程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现状出发,在向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结合分析时,有意识的向学生进行历史精神方面的剖析和渗透,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

与此同时,高中阶段学生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也更加复杂化,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容易受到各种思想和社会现象的迷惑,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课程的讲解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需求,认识到学生所处的时展特征,注重对学生进行历史价值教育。通过向学生进行历史课程知识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到蕴含在历史课程知识之中的伟大的精神力量,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受到这种精神力量的感染和激励。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判断能力和个人思想意志,准确地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现实,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达到历史课程价值教育的教学目标。

其次,历史课程的价值教育渗透需要教师根据历史课程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意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纠正和提升,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价值教育渗透时,应该重新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挖掘隐藏在历史事件和历史事件背后的精神内核、价值导向等。将这些教学内容重点化和突出化,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历史价值教育的指向,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层次,端正学生的价值思想。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篇(9)

(一)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科素养所涵盖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历史观、人文性、时代性、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各个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高中历史教学不再仅仅停留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解层面,而是将学生的素质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的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首先要引导学生正视历史,纠正学生错误的历史观念,从而树立高度的思想认知,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学科素养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形成“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应用型、综合型的人才更具有优势。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具有重要的作用,时代的发展需要具备核心素养的人才为祖国的富强而贡献力量,要求高中生要承担起历史的重任。

(二)有利于完善德育建设德育教学已经融入到高中教学的各科之中,在历史课程中渗透学科素养对提升学生的德育十分重要,德育是从学生的思想道德层面出发,影响并教化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历史学科素养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愫和家国情怀,是德育教学的最好素材,能够引导学生对人类的起源以及发展具有全面的认识。其次,在高中历史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学科情感,从历史人物的事迹以及故事上展现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对于高中生而言,正处于青春期,是思想价值体系形成的关键时期,借助历史学科素养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历史观,让其正视历史,并以史为鉴,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不懈努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对策

(一)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唯物史观陶行知先生提到:生活处处都存在教育,社会既是生活的场所,也是开展教育的场所。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生活化方式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将生活和学习历史相结合,加速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当讲解“西方政治制度”时,教师可以运用历史图片、资料展示等,将英国在革命前的社会现状,君主立宪的建立过程等进行图片分析,加深学生对该段历史的掌握。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演绎的方式,对英语革命中的关键人物进行扮演,以便于学生亲身体验到历史的事件,感受历史发展的趋势。借助资料分析和情景演绎的方式,教师要让学生立足当时的历史场景,学习运用历史史观判断历史事件,选取西方政治制度演变中的关键事件,如:法国的巴黎公社,引导学生正视历史,并用辩证的方式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变革,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二)深入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高中历史教材是家国情怀教育的最好素材,历史学科中呈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爱国事迹以及家国思想,因此高中历史教材具有独特的家国情怀教育优势。在“互联网+教育”的推动下,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形式,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展现出多样化的历史教学,提升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让家国情怀教育更深入、更具体。比如:在学习近代史中“八国联军侵华”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找一些圆明园烧毁前后的图片进行对比,以及圆明园内文物被拍卖的场景,也可以将当时的一些资料影视展现给学生;或者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长征”相关的历史资料、长征路线以及长征途中的艰苦环境等,学生通过对视频以及图片的观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同时还能够触动学生思想感情,让学生感悟到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性,从历史痕迹以及历史资料中挖掘学生的爱国情愫。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红色旅游景点、革命根据地等参观历史文物,并为学生讲解文物的故事和由来,或者教师还可以组织唱红歌、演讲、辩论赛等活动,从真实的历史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历史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将历史事件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潜移默化的提升了学生的爱国精神,同时也提升了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篇(10)

问题探讨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获得自我提升的学习能力。历史作为当前初中教学的基础性学科,对提升学生的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问题探讨教学法提升历史教学质量成为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难题。

一、问题探讨教学的重要性

1.有助于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当前初中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做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仅影响自己学习,同时给其他同学带来很多不便。历史教师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必须集中学生上课注意力,有针对性地提问。在初中八年级历史教学中学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发展。该篇文章理论性较强,学生很容易走神。老师在教学中针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随时提问,比如让学生阐述“开国大典”的意义。在学习中进行提问,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升上课效率。

2.有助于提升学习的目的性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没有目的性。老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学生往往无所事事,导致上课效率低。问题探讨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生有了学习目标,自然会提升上课效率。在初中历史七年级教材中学到“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老师在教学中针对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了解远古人类的习性特点、生活状态,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目标,为了目标而努力,有助于提升课堂效率。

3.有助于提升教与学的效率

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必须解决教学效率低,学生反映慢,思维跟不上等问题。问题探讨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基本点,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历史老师有效教学活动,将提问、思考、写作等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在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材中学到“春秋战国的纷争”,老师在教学中首先提问战争爆发的原因,其次让学生自主思考战争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问和思考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提升教学效率。

二、运行问题探讨法方法探讨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为了提升历史教学质量,要求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让学生针对疑难问题主动发问。在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材中学到“原始的农耕生活”,该篇文章结构复杂,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对原始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状态以及各种农具的使用,学生在学习中必定会遇到各种问题,老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将自己不能理解或者很难掌握的知识点整理出来,主动问老师,及时解决问题。学生只有提出问题,才表明学生用心学习,为了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力,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要求老师必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启发教学,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针对当前学生学习缺乏合理的目标,盲目学习的现状,要求历史老师将问题启发式教学落实到实处,在提问环节中注重问题的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当前的学习水平,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在初中八年级历史教材中学到“最可爱的人”,主要论述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过程及胜利。老师在教学中为了提升上课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必须注意问题的针对性。从美帝国主义为什么侵略朝鲜?中国出兵援救做了哪些思想斗争?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等问题入手,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多种提问手段,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

3.和谐关系,生成学生主体学习效率

很多老师给学生的印象是过于严厉,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不敢和老师沟通,导致学习效率低。为了提升历史教学质量,要求历史老师在教学中注意转化角色,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改善老师对学生的印象。在初中八年级历史教材中学到“民族团结”,要求学生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及各个民族的分布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和不同民族的学生加强沟通交流,通过本民族的风格习俗及生活特点的问题探讨,在缓解师生关系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求历史老师结合学生当前学习水平及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通过问题互动,提升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 孙波.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J]. 文教资料,2012(34).

教师个人学历提升篇(1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39-01

常言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时期,一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对于初中历史教育而言,要认清自身所承当的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积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正确历史观的、睿智的、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对于人才的培养,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历史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

在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虽然的到了很大的发展,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升,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学的深化发展。具体而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教学观念存在的问题。教学观念决定着教学的行为,决定着课堂开展的形式。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学的活动的,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一味地突出自己的作用,进行满堂灌教学,这严重影响力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而新形势下,很多教师都认识到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这种认识本身是正确的,但很多教师有忽视了自己的课堂主导作用,忽视了自己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作用,导致课堂气氛热烈,但学生散漫,课堂纪律差,无法有效保证课堂质量的提升。第二,教学方式单一。在历史教学中,由于传统的考试制度没有改变,很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教师针对考试内容讲解课本内容,把有关可能会考到的内容让学生标示出来,利用课堂课下时间让学生记忆背诵。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很多学生都觉得历史学习没意思,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学不学也无所谓,学生认为只要把该背诵的背会了就行。学生除了识记一些历史知识外,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眼光根本没有得到发展,学生的认识没有得到提升,这种单一的教学必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历史教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后,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素质问题。很多教师因循守旧,不能积极针对形式的变化,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中,依然以考试为标准组织教学,考试靠什么,教学就教什么,考试不考的内容,教学中也不会涉及到。教学依然是传统手段开展,内容枯燥无味,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不强。很多教师都不能积极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进行学习提高。知识储备量有限,知识内容成就,教学内容与时代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不重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教师综合素养不高,导致初中历史教学质量不是很高。

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策略

1、创新教学观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针对教学情况,创新教学观念。教师要认识到无论是教师本人,还是学生都是课堂的重要主城部分,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师生亲密配合,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但教师也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把课堂完全教给学生,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课堂主导作用,要做学生的学习的引导者, 要做学生的学习的合作者,能够通过教师的鼓励激励,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要树立这种观念,积极改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有效促进初中历史就行教学的发展。

2、创新教学方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积极进行教学方式创新,要认识到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必要性,能够针对教学内容,针对学生情况,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式的应用策略,以此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在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搜集多种材料,展开教学,利用这种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眼界,使学生对二战性质有深刻的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比赛的方式组织教学,比如,开展与历史知识相关的知识竞赛活动,开展演讲比赛活动,以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不断丰富字的历史知识,提高自己的历史感悟能力,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应用历史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通过多种方式创新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3、创新评价机制

在历史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评价方式的单一,只以分数低高低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手段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因此,在教学中,创新评价方式,以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比如,传统评价是以一次考试为主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是不科学的。创新评价方式可以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依托,以学生多次口头考试或者是书面考试为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这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比如,教师不仅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应积极对学生的能力发展,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多种评价方式并用,创新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和情感,这种教育必定是成功的。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新形势下,我们要认真研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的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