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初中历史的问题大全11篇

时间:2023-10-30 11:06:48

初中历史的问题

初中历史的问题篇(1)

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还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主题的作用性。问题式的教学方法也是研究型的教学的一种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和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存在着许多的不同,问题式教学法是由教学老师通过对问题的情景创设和问题的设定,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引导,问题是教学法还可以加强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影响。以下是对初中历史课堂问题式教学方法运用的分析:

初中历史课堂中问题式教学法的作用

历史教学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一定要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最后可以顺利解决问题。另外,教学老师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应该对课程教育的内容进行不断的丰富。历史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求知欲,只有启发了学生了问题的求知欲,学生才会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进行问答,问题式教育是所有科目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教育手段,同时也是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引导,从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充分掌握问题式教育的模式。教师在进行问题式教学法运用的时要注意学生平时对知识的了解程度之后,再对问题进行设定才可对学生进行提问,经过设定的历史问题会正确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回答,教师在提问时可以把问题和现实生活的某些例子相结合,让学生对问题产生熟悉感,对问题不再存在陌生感,使平时不爱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问题的分析当中,此外,历史教学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归纳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

初中历史课堂中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

(一)怎样对问题进行设计。历史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的时候,不能只是单一的提出问题,应该加入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历史情境当中,从而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可以自主进行思考,并向老师反问。因初中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幼小,所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不能用太过于严肃的语气向学生提问,而是应该采用较为亲切的语气向学生提问,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想象、大胆回答、大胆反问,另外,教师在设计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候可以由较浅的问题慢慢将问题进行深入,而问题的答案不能只设定成一个标准的答案,因历史属于文科,所以会存在很多不同答案的描述方式,从而同一个问题就拥有了多种答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只要答案和标准答案的原意接近即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使学生对历史这门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

怎样对问题进行思考。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在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就让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而采用问题式教学法的教师是向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再对问题进行辅助语言的分析,教师对问题进行辅导语言的分析之后,会对学生探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出正确的引导。另外,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要给15至20分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这段思考时间当中会自己把学过的知识主动进行回忆然后与问题相互结合,从而对问题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与探究。

怎样对问题进行讨论。当学生完成思考的过程之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3至5人的一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问题答案的讨论和分析,而教师在学生进行探讨和分析的时候可以在一旁进行适当的点拨,让讨论小组充满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没有拘束性的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观点,并发挥出每个学生自身的才智以及激发出学生对问题的求知欲。

(四)怎样对问题进行解释。对于教师提出问题的回答,首先由各个小组选出发言代表,然后再由各讨论小组的发言人和历史教师进行对问题分析、探讨和总结,最后得出问题的标准答案。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各小组的发言代表一定要积极主动发言,当小组发言代表发完言之后,历史教师不管答案对与否都应该给学生正面的评价,同时教师应该给予发言人和发言人所在谈论小组语言的鼓励,如果给了学生负面的评价就会减少学生以后在问题探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中的积极主动性。当各小组的发言代表发完言之后,教师应再次给予各讨论小组语言和掌声鼓励,最后再给出正确并完整的答案。

(五)怎样创设学习情景。初中历史课堂中问题式教学法的关键教育关节就是情景的创设,情景的创设包括了4部分:①情景创设所需的问题分类,②对情景问题的创设设计问题,③对情景问题的分析,④情景问题的组成和探究。另外,初中历史课堂情景创设的引导需要辅助语言、图片、模型,情景,情景创设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探究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大胆的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假设,然后再通过问题的假设对问题进行认知的过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堂中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启发性的教育模式,问题式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当然,问题式教育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教师在运用问题式教育法的时候要注意在上课之前做好备课工作,在课堂中要把学生作为主导,对问题的提出要把握好问题的质量,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不能有打击学生积极主动性的语言并和学生融为一体,另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特长发挥加以重视,教师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真正发挥出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杨丽娜.初中历史课堂中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J]

初中历史的问题篇(2)

究竟什么是课堂管理?一些人把课堂管理仅仅理解为是课堂控制、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没能真正理解课堂管理的内涵。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教授在《课堂管理与沟通》一书中提出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掌握课堂教学中的管理与沟通的规律和技巧,实现与学生有效的课堂交往,在交往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随着课改的深入,历史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很多问题行为也引起了教师们的关注。如何改善历史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中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了。

一、初中历史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学生的价值呈多元化,有自己的思想,对老师和家长不再盲从,老师的权威日渐下降。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在拜金主义、钱权交易、行贿受贿、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下,迷失了方向,对丰富的历史文化不屑一顾,颠覆传统、崇尚自由、推崇后现代。加之课改要求要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历史课堂“活”起来了,但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对“活”和“动”的真正内涵没把握好,结果热闹了课堂,但课堂的管理却出现了问题。

(一)历史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上课铃响了,一些学生却充耳不闻,各玩各的,还在疯闹,没有做好课前准备的意识。课堂中,一些学生书不带、辅导资料不带,课堂不做笔记;课堂上,旁若无人,想说就说,想动就动,对老师的讲解胡乱插嘴;脱离主题、高谈阔论;玩手机,听MP3;顶撞老师,不把教师放在眼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素质外,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历史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意识,责任心不强

课堂管理意识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觉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原理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智慧。初中一些历史教师把管理学生的任务看成是班主任的事缺乏课堂管理的意识,有了这种想法,就常常会出现当自己的课堂有问题时,总怪班主任管理不当,班级的学习风气差,而不从历史老师自己身上找原因。诚然有些班班风确实不好,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影响老师上课,但也有些历史老师无论上哪个班课堂都会出现问题,这就要我们老师找找自己的原因了。教师本身事业心不够强,教学态度不端正。初中历史学科因不是中考必考科目,在一切为了考试的功利主义驱使下,被认为是豆芽学科,在学校的地位较低,学生和家长也不重视,一些习惯较差的学生把历史课当成了情绪调节课,上课随意说话,扰乱课堂纪律,历史教师的待遇和其他主科相比也相对较低。不同的待遇和地位造成了历史教师的不满和抱怨,教学工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三)历史教师对课堂管理的内涵缺乏认识

课堂管理牵涉的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从上课开始到整个课的结束,涉及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一些历史教师片面地认为课堂管理就是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于是认为管理得学生服服帖帖,乖乖听话,课堂不敢随意发出声响就是成功的管理。面对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是去认真分析,要么暴跳如雷,对学生大吼大叫,要么就听之任之,难得管。当老师把课堂管理仅仅看成是课堂纪律,是约束好学生时,我们的课堂就会真正出现问题。影响课堂管理的问题很多,历史老师如果不去分析课堂出现问题的原因,不会去洞悉学生心灵深处真正所需,优化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管理技巧,那么久而久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张,课堂管理走向两个极端,要么专制、要么放任。

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管理的策略

我国学者马彦宏认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妨碍自己的学习,有时还干扰教师的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行为”。[1]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面对无效的课堂管理更要承担起责任来,努力探索,寻找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管理的策略。

一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新时期,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权威式、命令式和强制式的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抗,激化师生间的矛盾,不利于教学开展。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里,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转变自己的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发展中的人。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进学生的头脑里,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感受事物,自己去分析、思考。初中学生又是一个身心都还不成熟的人,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都有不足之处,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恰当的教育策略来帮助学生。每个学生的环境、经历都不同,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接受你的教育,“爱”是连接师生的桥梁,用用真情来营造良好的实施关系。

二是历史教师要组织好教学内容,爱岗敬业,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要对得起这份职业,为学生负责,爱岗敬业。教师有了强烈的责任心,就能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场景,努力让自己的教学充满艺术味,具有激情,让历史事件丝丝入扣,历史人物活灵活现,整个课堂充满了美的享受,促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历史的快乐,最终变得乐学、想学、爱学。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要明白先教什么,后教什么,要控制好课堂的节。制定有效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管理制度,让学生体会到制度的人文关怀,主动去遵守。

三是历史教师要提高机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突发事件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想到的,在课堂上突然发生的,教师要掌握一些应对的技巧。比如对课堂上出现的打架事件,可适当采用冷却处理法;对学生突然提的刁钻的问题,教师要机智地因势利导法,等等。

初中历史的问题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106-01

历史知识是一个公民知识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初中是一个人吸收知识的黄金时段。但是,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众多的不合理因素,致使这一阶段的历史教学成果非常不如人意,许多学生的历史知识近乎空白,或者只是一些与生活无关的、考过即忘的零碎知识点。趁着新课改的东风,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看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谋求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1、以应试为目的

知识的作用在于扩大或者加深我们对于世界、对于自身的理解。但是我们的传统教学把知识当成敲门砖,当成应试工具,以通过考试为唯一目的。这种观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上主要造成两个弊端:一是由于历史在升学考试中分量不重,被当成可有可无的豆芽科目,很受轻视,因此很多老师和学生对历史课都是敷衍了事;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应试知识点的记忆,活的历史被肢解,名物的沿革,事件的梳理,人物的成长,全都受到割裂,学生的理解力得不到锻炼,甚至完全想不到所学的知识跟这个从历史演变而来的世界有什么关系。

2、脱离实际

历史不仅是研究过去发生的事情,更是研究现在的由来,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和现实生活是脱节的,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历史知识可以拿来干什么,只当它是博物馆里的动植物标本,除了考一个好分数,完全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很多初中学生常常连最基本的社会常识都没有,看新闻,看报纸,完全摸不着头脑,对当下的社会问题没有一点分析能力。这是我们历史教学的失败,必须要好好反省的。

3、标准答案心态

历史是一个极具趣味性和开放性的学科。但是传统历史教学设定了一套价值观,把所有的历史事件纳入一个单一的解释体系。这样,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大打折扣,学生的判断力和创造性也被抹杀,课堂上没有参与感,只得到一堆前人留给他们的标准答案。接受这些答案的人,放弃了独立思考,对世界的理解会变得僵化;不接受这些答案的人,要么没有自己的看法,要么有自己的意见却找不到生长和讨论的空间,时间一过,这些苗头也就熄灭了。反正,不论接不接受,他们的眼界和思考能力都会受到局限,对于现实事件难以产生自己的、近情合理见解。

4、教学模式陈旧单一

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多半依然墨守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组织学习――课前复习――学习新课――巩固新知识――完成作业。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高强度的系统记忆,对通过考试有一定效果,但是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生难以获得真正的知识和理解。

二、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几点想法

1、教学观念的创新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把他们培养成有独立思想和生存技能的人。具体到历史学习,在于扩大学生的眼界,通过接触各种曾经发生的事件加深他们对人情事理的了解,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提高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考试成绩虽然还是要考虑,但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过来,要把带给学生历史课程所能给的真实受益当成首要目标。

2、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提到讲课中重点的转移。教学模式的创新是这种转移的必然结果。新的教学模式大概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情境模式。可以带学生去一些历史遗迹游览,身临其境,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在课堂上组织历史剧表演,让学生把握一些历史细节;甚至一些小物件的展示,也能增加学习的兴味。二、问题模式。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做开放性的思考。可以结合情境模式,尽量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把学生设定成某个历史角色,让他在当时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做主动的探究,也相当重要。三、合作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对相同主题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合作与讨论。

3、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主要是针对标准答案心态的弊病而发。我们的教材是统一的,虽然有所改革,但内容、观点总还是有所局限。因此,我们可以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多介绍观点不同而又言之成理的参考读物。面对差异,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灵活,不会僵化。这一点对历史老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丰富的文献掌握,并且对有价值与无价值的观点要能够辨别。因此,历史教师也要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

4、师生关系的创新

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和学生是绝对的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老师讲授,学生吸收,老师管理,学生服从。这种关系会压制学生的创造性,甚至造成学生的抵触厌学情绪。改善师生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把学生当朋友,给以理解和信任。有了理解和信任,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把自己的疑惑、不满等等表现出来。学生愿意表现自己,老师才能够得知自己教学的成果,并且及时弥补自己的失误。二、把学生当成一个平等的求知者,尊重他们的思考和看法,就事论事地和他们讨论问题,不以权威压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建立起独立思考的信心,敢于自己去解决问题。三、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和长处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把握他们的特点,帮助他们扬长避短,成为一个健康而又独特的人,才是成功的教育。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的问题篇(4)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7601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合作、自行思考等方式寻求答案,使学生在利用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并发展自身的智力,从而提升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历史的价值、魅力,从而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发展创造性思维。

一、利用多媒体结合问题教学法提升历史课堂效率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多媒体与问题教学法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历史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是符合当下时代潮流的新型教学手段。在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历史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预习学案来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教师可通过研究学生的预习学案,将学生的共性问题、通过自学能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分类、整合,并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制作相应的教学视频、短片,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播放。因为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充分掌握了学生的预习学案,所以可以驾驭历史课堂中的节奏,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一课为例,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先播放提前制作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都听过《松花江上》和《义勇军进行曲》这两首歌曲吧?那么大家知道这两首歌曲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呢?”利用这样的问题,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接下来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2001年10月14日总书记发给张学良的亲属唁电中称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为什么总书记会给予张学良如此高的评价?而在西安事变发生之后,你们认为是该杀蒋还是放蒋呢?”在教师提问之后,可以让学生利用教学课件中的资料以及教材中的内容来进行解答。

在回答以上问题之后,教师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提问:“通过刚才对教材以及视频资料的观看,你们知道日军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吗?在九一八事变后,为什么政府不予以抵抗呢?教材中日军将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炸毁后为什么污蔑是中国军队所为?”在学生通过自身理解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之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教材内的知识和教学课件中的资料描绘思维导图。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结构。

通过多媒体与问题教学法的结合,历史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同时学生在利用多媒体资料以及教材内容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在脑海中构建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有效提升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效率。

二、利用问题教学法整合单元知识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教学法不光可以应用在某一课的教学中,在教师教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后,可以利用问题教学法对单元内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以帮助W生巩固已经学习过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有关唐朝的知识后,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汉朝方面的历史资料,并在课堂上举办汉朝历史知识竞赛,看谁能更快更好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通过汉朝历史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勇猛强悍、机智聪明,他的贞观之治政绩流传千古,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学生:“唐太宗。”

教师:“请利用学过的历史知识评价唐太宗。”

学生:“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如‘房谋杜断’的房玄龄与杜如晦,敢于直言的魏征等。”

教师:“唐太宗在贞观之治中都做了哪些决定呢?”

初中历史的问题篇(5)

课堂教学的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的问题设置。根据教师的问题性质以及发问的方式可以了解到教师的工作效果,因此教学的问题设置是课堂的一个关键,它不单单是一种教学的方式,更是一种艺术。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的重要性

问题设置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它能够有效激发并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课本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因此它是教学中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加工和巩固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非重点是很注意的,但是有些内容尽管是非重点,也不能不去讲解,对于这些知识,教师可以把它们集中到问题的设置上去,让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明确教学重点以及加深对非重点内容的印象,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达到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高效的问题设置的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延伸,起到激发学生思维,增加对历史课程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的作用。

二、历史课堂教学应该如何进行问题设置

一节成功的历史课堂,问题的设置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历史是一门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使得提出的问题都是高效的,来保证教学的效果。

问题的设置应该要结合课本内容的情景,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现很多与课本内容联系紧密的资源,较好的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生在对课本的内容有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认识后,教师可以结合当时的情景来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解读。问题的设置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又要结合时代性,让学生能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历来进行分析。切忌提出的问题很难,学生不能够回答。教师的知识和生活阅历要比学生丰富,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要求,否则问题的设置就是失败的,在课堂上的问题设置要使学生能够抒发自己意见,同时能够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说的有理有据,教师在学生回答时要注意尊重学生,对学生的思想进行保护,学生有回答得不对的地方,教师要尽力的引导,这对于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三、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的建议

要想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要注意考虑教学课堂的实际情况,不是所有的问题设置都能够对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提高的作用,因此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问题的设置应该要把握好时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主导的地位,要对课堂的进度有较好的把握,问题适合在什么时候提出,提问的时间应该有多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多少,学生是否能够有较充裕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述,教师能否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些点评和解答,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很多的教师在提问后,为了追求教学进度,会匆匆结束,学生的思维还没被打开就被关闭了,往往导致到学习的最后,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失去了思考的兴致,最终使得问题的提出没有预期的效果,因此恰当的提问时间设置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问题的设置不宜过多,所以教师要对问题进行精简,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时间去思考一个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评述和解答,让学生在思考后找到不足,逐步提高思维能力。

(二)设置问题应该将学生的特点考虑进来

设计问题尽量避免一些无效的问题和效果比较低的问题,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时间应该留给价值大的问题,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能力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问题的设置要能够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的探讨,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同时又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来。因此,教学的问题设置难度要适当,太难或是太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问题的设置好比一个梯子,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借助这个梯子能够看到更为广阔的平台,让学生拾级而上,不断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得到提高。

(三)历史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性

历史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设置就是对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检查,同时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能够体现他们在课堂教学上的主动性,教师的问题设定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提高教学的效率。目的越是明确,学生越是能够掌握住重点,学生的掌握程度也就越好,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四、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上问题设置的意义

高质量的问题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拓宽学生的思维,教师通过不断在课堂上的设问,解答,会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能够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到活学活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逐渐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而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不仅能够高效地掌握知识结构,还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勇于探索的精神,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质量。提高学生能力的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才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综合上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是一个教学技巧,对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上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知识水平来进行问题的设置。课堂上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能够很大程度的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能够进入思考的状态中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在学生寻找答案的时候要适当的给予一些引导,循序渐进,促进学生的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的问题篇(6)

我国地域辽阔,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在一些边疆或偏远地区的城镇和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中,历史专业毕业者不是很多,因此,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显得知识储备不足,还有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知识性错误。我在平时的听课活动中时常发现这类问题,现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将教师常见的两个容易混淆的问题提出来,共同探讨。

一、关于“开元通宝”的问题。

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2001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讲述了唐朝对日本的影响,课本第30页右上方展示了唐朝的“开元通宝”和日本的“和同开”,用以比较说明日本的货币受唐朝货币的影响。然而,有的教师在讲述这一问题时,错误地讲述为:“开元通宝是唐玄宗时铸造的。”这些教师都是按字面理解,并没有注意到图片下面“始铸于621年”的提示,更没有深入了解“开元通宝”这一货币的铸制经过。

唐朝建立之初,通货状况极度混乱。《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武德四年(621)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1]开元通宝的铸制与流通,在我国钱币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从此我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实现了价值尺度的一体化,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而唐玄宗的年号“开元”则是从713年至741年。由此可见,“开元通宝”中的开元与唐玄宗的年号开元并无关联,因此不能混为一谈。

二、关于台湾的“统一”与“回归”问题。

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2006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有的教师在讲课时有“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早日回归”这样的陈述。

台湾曾在明朝中期和甲午战争后两度被外国殖民者侵占,又分别在1662年和1945年回归祖国。败退台湾后,形成了两岸对立状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两岸关系已经由原来的“誓不两立”发展到“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虽然目前两岸双方互不承认、互不否认治权,然而我国政府始终坚持“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内政”这一立场,在上,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因此,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在谈到当前海峡两岸之间关系时应该用“统一”一词陈述,而不能用“回归”一词。

以上两个问题仅供老师们参考,不妥之处,还请指正。

初中历史的问题篇(7)

历史探究式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创设探究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组织和指导学生主动地了解历史事实、阐释历史现象、揭示历史规律,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历史思维方式和历史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发展历史学科素养的实践活动。探究式教学倡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应从具体的历史问题出发,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体验,掌握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进而针对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相比,探究式教学应具备下列特点:(1)教学目标方面,强调学生掌握获取历史知识的技能,侧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2)教学重点方面,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3)教学导向方面,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一般的记忆、理解和解题。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科价值的认识,使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升华;(4)教学实施方面,由教师独白走向师生对话,提倡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互助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分工合作解决问题;(5)教学主体方面,突出学生主体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状况和兴趣爱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6)学习空间方面,鼓励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索,突出探究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开放性。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带来了广大教师教育理念的巨大转变,也催化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探究式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自主建构,在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内在的求知快乐,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二是教学过程中历史认识的自然生成,在探究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思想火花,在思维碰撞中每个学生产生独立的结论和价值判断。然而,教育理念转化为合理的教学行为的探索实践过程,受过时学术观点的束缚、教师知识储备的限制、教学环境的制约、评价机制的导向等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如果探究目的不明确、探究过程流于形式主义,不仅达不到激发学生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反而浪费大量宝贵的教学时间,冲淡了教学主题,使得教学效果背离初衷。以下拟就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其原因,以寻求可行的对策。

一、初中历史课探究式教学的典型问题

(一)探究主题不明确

探究式教学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学生“已知”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探求“未知”。开展探究式教学,前提是要选择适合的主题,其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可探究性,可以是一个问题的某一层面、某一角度。教师能适当指出富于探究性的问题是教育工作的精髓,有了值得思考的问题才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进而积极开展独立思考。【案例1】探究《艰难时代的创业英雄》。师: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吗?知道《感动中国》这个栏目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师生合作总结央视《感动中国》栏目主旨)师:如果这个栏目出现在艰苦创业的年代,又有哪些感动中国的创业英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业英雄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人的英雄模范事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思考题并把内容划到课本上。)学生活动:依据思考题各小组组内交流,自学不会的知识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放在课堂中群学。小组长安排,组员间相互补充,记录员记录讨论结果。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已经穿越到了艰苦创业的年代,而现在就是《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晚会现场,你能为这3位英雄写出颁奖词吗?学生小组代表说出各位英雄人物的事迹,老师总结他们各自的宝贵精神。最后,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在这场探究活动中,教师虽然创设了特定的场景,活跃了教学气氛;但问题设置过于平淡,缺少启发性和层次性,制约了学生感知的深入与思维的拓展。另外,教师往往以其个人好恶确定探究内容,脱离生本环境,赘述不能引发师生思维碰撞的话题,造成教学目标被淡化的局面。【案例2】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师:既然三国不能长久,它们是怎样结束的?师:西晋是如何建立的?这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长吗?师:想一想,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学生逐步回答并讨论,引出少数民族内迁。教师分析总结民族内迁的意义。该课重点是江南经济的开发及原因,应围绕它设计问题,然而授课教师却以三国西晋政权为素材展开探究,课堂上还为此补充大量的课外内容,甚至包括一些野史轶闻,而对教学重点内容一带而过。虽说学生兴趣高涨,但教师如此“激活课堂”无助于学生掌握形成清晰的历史线索,也难以促进其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探究过程形式化

为了讨论而讨论,绝大多数学生不会产生自己的独特见解,尽管场面热闹非常,形同虚设。【案例3】探究鸦片战争爆发原因师:鸦片输入前中英两国在中英贸易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师:英国输入鸦片的原因是什么?师:请同学们讨论,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学生看书,阅读图片,分组讨论,展示总结:(1)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2)毒害吸食者体质,严重削弱军队战斗力。(3)腐蚀统治机构,使政治更加腐败。师:林则徐奉命到达广州禁烟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师:英国发动战争的原因是什么?生(讨论后回答):直接原因是虎门销烟,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上述学习活动基本上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目标是归纳出确定的“已知”结论,学生历史认知会流于表面。这样的活动设计呈现封闭型的特征,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三)学生主体地位没有体现

学生无疑是教学的主角,增进其思考力和创造力是教学活动根本目的。然而在实践中,许多教师以偏概全,仅关注个别优等生的表现,对多数学生视而不见;探究活动也紧紧依据预设问题展开,不敢触及生成性问题,不愿意深入解决学生们存在的真实困惑。【案例4】探究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老师创设历史情境:胡大魁是一名宋朝军队的士兵,入伍三年后解甲回乡。请问他回江南老家后能够在哪些方面大展宏图?学习任务:1.请同学们分组活动,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进行市场调查。2.各小组结合史实,分别阐述建议他回家务农、学习手艺、回家经商的理由。本次探究活动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常情况下,小组间竞争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能一味推崇———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地给成绩优异、表现欲强、口才较好的少数学生创造了展示机会;久而久之,反而挫伤了更多学生的积极性,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反观上述活动,探究任务仅仅是对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再认与复述,问题的难度不大,可探究性不足,这样的“探究”环节有不如无。(四)效果评价标准单一,脱离学科特征教师应重视观察学生分析问题的发散程度、追根溯源的敏锐性与持续性,以及探究兴趣的持久性。而现实情况是,有不少老师仅仅关注学生是否形式上表现活跃,是否开口讲话、动手翻书甚至抄写结论,忽视对历史资料的观察分析,忽视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问题,历史探究活动蜕变成为失去学科特征的课堂演练活动。学生在展示中的行为表现,确实能反映出他的信心、勇气、现场表达能力、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成长特征,但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才是探究环节的主要关注点。【案例5】师:汇报之前,我们先一起学习展示的时候怎么做。“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嘴里说心里想,脱稿不可看师长。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展示完忙退让,褒贬评价记心房。”这样的口诀对于初中生而言有些“小儿科”了,假如以此作为评价探究活动效果的依据,显然舍本逐末。

二、宏观分析

笔者通过随机抽样,在邯郸市城市和农村学校针对初中历史教师发放调查问卷132份,回收128份,回收率约为97%,其中有效问卷为126份,有效率约为95.5%。调查数据整理如下:

(一)学生开展历史探究活动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多选)

在教师眼中,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中的困难集中于:历史资料掌握的少,分析问题的能力薄弱,表达能力不强、历史问题的逻辑联系复杂等方面。

(二)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活动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多选)

由于现实中班容量大、学生对历史学习重视程度低等原因,课堂管理成为教师在探究活动中最为突出的困难。

(三)教师对课堂探究效果的评价差异大,使用频率随之不同

三、教学建议

(一)更新观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导向

新课程改革倡导改变以往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提倡通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与此同时,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指导。在梳理历史知识脉络、启发诱导学生思维方面,教师的支持作用不可替代。

(二)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

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问题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问题的设计要坚持:(1)问在学生有疑之处。任何教学手段都要注意实效,不要装模作样;(2)问题要难易适宜,呈现需有梯度。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挑战,又要循序渐进;(3)紧扣教学目标,突破影响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节点;(4)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允许甚至期待学生得出教师没准备好的回应;(5)兼顾问题的预设与生成,让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和学情发生共鸣;(6)呈现问题要做到疏密得当,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还要使学生保持适度紧张。

(三)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确保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探究式教学的开展,需要有效的教学策略:(1)做好课前预习。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对课堂要解决的问题形成一种期待;(2)创设历史情境,运用翔实资料让学生感悟历史,甚至设身处地参与历史问题演绎,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3)以具体学情为依据优化小组分工与合作,每人承担相应的任务。

(四)加强历史材料的研习,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是开展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前提,合理补充教学资源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历史材料的获得不能局限于课堂上和课本中,要拓宽视野,开发利用课外教学资源,从师生生活阅历和周围环境中找寻更为多元的素材,充实丰富教学内容。探究式教学中应指导学生:(1)学会收集材料。围绕主题得出查找历史材料的办法。(2)正确理解各种史料的特点,领会其时代特征和文化背景。(3)学会处理材料信息。依据记录者的主客观制约等因素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考证和处理,弄清材料背后历史人物的思想、心态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内容。(4)充分利用材料。教师在学生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必须指导学生发现历史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充分利用从材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去说明、论证或解释所要探究的历史问题。

初中历史的问题篇(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85-01

初中历史课程的问题教学是以解决课本中出现的问题为重点、主要是以充分词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前提、以最终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间题、解决问题等方式,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知识的过程,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而且在探索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初中历史课堂中实施问题教学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当前学生有效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而且也是学生将来积极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倾向,它使个体对某事物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问题教学对此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都具备一定程度上的求知欲、探索欲,这就是儿童内在的认识兴趣和需要,并且这些欲望和需要能够在活动成功的情况下得到强化。在问题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探索、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当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时,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就会得到强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问题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使学生准确地理解问题情境,理解作为理解和解决当前问题的基础的有关知识,从而使学生寻求问题解决的正确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种作用在历史课堂巾尤为显著。通过问题教学,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进行“日本明治维新”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中国和日本同样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同样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同样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为什么中国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了?”

3、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问题教学有助于独立人格的培养。首先,问题教学要求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完成学习活动,不能依附教师;其次,问题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批判思维以及创新思维,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唯书、唯上、唯师,而要进行自己的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问题教学的最大功能是形成创造型的个性。

二、初中历史课堂实施问题教学的策略

在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答型问题教学法应用最为普遍,因此本文仅对这种教学策略进行论述。它包括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提问策略、处理学生回答的策略,下面就这三个方面并结合中学历史教学进行论述。

1、创设问题隔情境的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面临要加以解释的现象或事例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着需要加以解释的事实,对教材中的有关现象产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疑问。例如:在教“鸦片战争”这一节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讲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并且要学生找出鸦片战争发生的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从而产生“为什么会发生鸦片战争”的疑问。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模型展示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如在教有关北京人的内容时,我们可以把仿制的北京人的头像模型展示给学生.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北京人与现代人的不同之处。

2、设置问题的策略

问题中既有当前教学的基本内容,又有与之相关的、值得学生思考的内容,把学习和思考延伸到课外,用课外知识巩固和补充课内知识,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将问题延伸到课外,更能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解次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提出的问题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只有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只有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才能保证重要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历史教学中提问应该设在理解教材的关键处,即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启发性,需要学生经过思维过程才能得出结论,这样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其学习兴趣会提高,反之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教学中,“辛亥革命发生于哪一年”之类的问题应该尽量避免,因为这类问题都是封闭性的,没有什么启发性,运用得太多会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惰性。

3、处理学生回答的策略

初中历史的问题篇(9)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068-01

历史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思维的学习状态之中。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是建构于精心设计的问题解决之上.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因此,在历史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

一、用问题引入历史课题

1. 从现实着手,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如学习到美国西部开发问题,可以联系到当今中国西部大开发这一政治时事热点问题,同时又可以联系中、美两国西部的地理因素进行比较,从而对中、美两国西部开发的区别和联系形成一种正确的观点。针对相关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同时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

2. 从历史事物本质着手,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如辛亥革命失败,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这就使他们对本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实践证明,创造条件演示好实验,并针对实验现象,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延长。

3. 从历史知识关联着手,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无论采用何种形式, 适时适当地运用史料,生动讲述历史学家的“有趣故事”,是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好方法。

二、用问题建立历史概念

1. 利用问答式提问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

如:在《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教学中,我设计过这样的几个问题:(1)既然但丁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为什么他的作品中还充满着宗教的色彩?(2)既然马丁・路德在进行宗教改革,为什么还宣扬“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3)既然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为什么不是世界近代史的开始?这些问题,虽然对历史知识比较薄弱、能力偏低的初中学生只有在讨论和积极思考中才能初步解决,但是教师不能避而不问。实践表明,这些问题正是教学中学生的质疑点,在这里采用问题教学方法,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老师点拔启发下,学生通过积极思辩,既加深了对历史概念(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

2. 利用研究现象提出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史料的研究”包括能阅读简单的史料,理解史料的含义;对史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取有效的信息;能够应用史料印证、丰富某一历史现象,说明、修正某一历史观点。

根据经验,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之中的研究史料实施“讨论分类法”较好。对所搜集的历史资料,让学生通过讨论,决定将其归纳在某一类(对历史资料按其性质、特性、特点等分类)。这一过程需要分辨筛选、论证比较,这样一个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这一分辨筛选、论证比较的过程,又是在学生相互讨论之中完成的,因为学生之间认识的差异性,就更有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

如“隋朝大运河有哪些科技含量”问题生成后,师生分头为问题的解决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在教师指导下从不同的渠道获取资料。从来源看,有从互联网、从图书馆、从水利科技人员处查找资料者;从分类看,有从古代文献、从科技史研究文献,从模拟史学获取资料者。然后是在教师指导下汇集整理资料,将从不同渠道获得的文字的、图片的、数据统计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通过这一研究性学习活动,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提高了学生探究能力。

三、用问题将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的问题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98-02

课堂教学是一个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一节课,问题提得恰当,课堂效果就事半功倍,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因此,对课堂教学中“真问题”的研究很有必要。

初中历史是一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建构其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进而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的课程。丰富而翔实的历史史实会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但这种兴趣只是维系在学生对史实的浅显了解,当这种欲望得到满足时,学生就会懈怠。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呈现出的仍是一些简单的史实性问题,加上一些伪问题的出现,课堂状态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且,这样的教学长期下去,历史学习就会止步不前,历史人文素养就无法提升。所以对课堂问题的品质要格外关注,让每一个问题都成为“真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真问题”呢?

一 课堂“真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课前预设问题要实证地分析学生情况,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得学生能在瞬间达到共鸣并作出反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很多老师喜欢在导课时运用歌曲或影视资料,这种形式学生喜闻乐见,如果这时的问题提得恰当,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一位老师在上八年级下册人教版《民族团结》一课时,播放了歌曲《爱我中华》,学生们非常兴奋,老师提问演唱者是谁,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追问演唱者是哪个民族,学生们七嘴八舌,乱说一通,老师只好打断学生,说出答案。整个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显得凌乱。很显然问歌唱家是哪个民族不属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换一个问题,老师接下来让学生谈谈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和听这首歌的感受,直击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学生会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和56个民族大团结而自豪,这样在情感上就会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那么这个问题就是一个“真问题”,课堂效果就会不一样。

二 课堂“真问题”尽量不要宽泛,问题指向要层级化、具体化

一个初中学生,其概括能力、逻辑组织能力毕竟有限。一位老师上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直接抛出一个问题:你如何评价拿破仑?本来活跃的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老师再三追问,只有几个学生勉强作答,差强人意。后来与这位老师交流,老师只是简单地认为学生不配合。这种不配合大概可以理解为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不知怎么作答,所以不配合;二是学生知道怎么作答,但故意不作答。就初中生来说,后一种情况不能成立。学生脑子里有拿破仑的很多知识,但都是凌乱的,实际上老师的问题太宽泛,指向不具体,给学生回答问题造成障碍。倘若,老师给出一个结论,让学生找出史实论据或者老师给出事实,让学生得出结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样问题层级化,指向具体化,学生肯定会很好地配合,课堂效果也将有所不同。

三 课堂“真问题”要考虑到教学重点和难点

“真问题”不应该是琐碎的、简单孤立的,而应是相互联系、能够突破难点、实现教学重点的。因此,增强问题的深度和牵动力是课堂问题提出的重要出发点。一个“真问题”,要起到激发兴趣、思维延展,并有效提升的效果。一位老师在执教中华书局版《八年抗战》一课时,在对平型关战斗、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学习后,提出一个问题,请学生说出这三个战役或战斗的共同点,学生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来,后来才明白老师的意思是让学生通过三个战役或战斗认识到八年抗战是国家危亡之时国共合作下的全民族抗战,从而让学生坚信祖国一定能够实现统一、中华民族必定复兴。应当说这个老师对课题相当熟悉,但问题提得不好,不准确、不够深度,也没有牵动力。后来做了一个改动,问题是:学完三个有代表性的战役后,谈谈三个战役的共同作用及你对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有何感受。同学们踊跃发言,有一个学生说:“三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极大地鼓舞了抗日热情。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老师借此追问:“中国人民八年抗战铸就了怎样的民族魂?这段沉重的历史,引起你心灵深处怎样的呐喊?”教学进入高潮,学生在历史史实的学习中,思维得到延展,情感得到升华,从而突破难点,实现重点。而另一位老师在上《新中国的外交》中考主题复习课时,他做得很有特点,他没有按常规的知识串讲、重难点突破、知识的应用这三个板块进行,而是通过问题来串联整节课。他把知识串讲设计成了一个新中国外交大事年表,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通过集体朗读对知识实现回忆和再现,对于重难点突破和知识的应用则是通过问题设计来实现的,设计问题如下:(1)根据大事年表,请学生概括出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阶段和本阶段的外交特征。(2)联系所学知识说说每个阶段所处的国内外背景。(3)由问题(1)(2)思考一个国家外交的出发点和影响国家间外交的因素。(4)钱其琛外长评价说:“同志善于在尖锐的矛盾中求同,在适当的条件下求异。”指的是什么?(5)请举例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活动中对这种思想的实践。(6)根据上题所举事例,指出其“同”与“异”分别是什么?(7)当前,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请用“求同存异”的思想谈谈如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这七个问题中第(1)个问题是对所学知识的再现,老师在授课时就分析过,学生只是一个回忆和再现。第(2)(3)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对新中国外交史实的深入思考和提升。第(4)(5)(6)问题是知识的拓展,牵动学生思维,为第(7)个问题的作答作了铺垫。这样一气呵成,让学生在有趣味的问题中学习,这样的问题才是“真问题”,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历史本身的复杂多样性,历史记录者主观认知能力与价值旨趣的差异性,加上拥有话语主导权的统治者出于种种原因有意无意对历史史实的掩饰或歪曲,今天的历史学者在接受相关历史信息时,本来已是残缺不全或真伪混杂的了。”这就使得历史学科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的特点,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避免给学生留下绝对化、片面化的判断和认识。特别是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切忌给予定性的评判。比如对辛亥革命结果的认识就有成功论、失败论和不彻底论。说其成功是因为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说其失败是因为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说其不彻底是因为政府承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再如,对左宗棠的评价,不能因为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民族英雄而忽略其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也不能因为其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否认其收复新疆是民族英雄的史实。

初中历史的问题篇(11)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为特点的思维性社会学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则直接影响学生历史素质的提高和思辨、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认知历史,把握问题的趣味性

新课标强调,我们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兴趣,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就没有学习的欲望,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民主、和谐、轻松的历史学习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思考。

如在学习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历史场景:在一个寒冬的傍晚,一家人围着煤炉坐在一起。其中老爷爷正在抽烟,一个孩子在炉膛里烤番薯吃,一个中年人正在淘米,准备烧稀饭。请问这种生活情景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你的判断的根据是什么?对这样的提问学生颇有兴趣。

同样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提问,所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历史教师一定要改进提问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巧设问题,引导思维,把握问题的启发性

历史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挖掘奠定基础。

新课标要求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以利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如在学习明清经济发展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明朝末年,广东学子从广州出发沿内河赴京赶考,沿途经过哪些地方?会看到明末社会的哪些情况?要求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讲述旅途见闻。这个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情绪明显活跃,学生就会从所学过的内容的回顾与思考中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学生会根据所学知识,经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或查阅资料等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三、以史为鉴,感悟历史,把握问题的时代性

新课标强调指出,在历史教学中,要体现出历史的时代性,这些也在教材中体现出来,比如很多材料对于现实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或借鉴意义。所以,历史教学过程中,也要体现出这一点,比如我在上“悟沧桑巨变”时,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题:隋朝以前长安城为什么长期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而在唐之后,几乎不再作为政治中心?这个问题很有时代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第一册“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采用比较探究的方法学习。历史提问一定要有时代性,把握现实世界中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在对历史的解释中让学生预见社会和个人的未来任务,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懂得各种可能性和应承担的责任。

四、难易得当,面向全体,把握问题的层次性

新课程下历史课堂问题的选择与设置一定要围绕教学三维目标,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在设置问题时,应难易得当,面向全体,有层次感,尽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回答,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在“新文化运动”一课的教学中,诸如新文化运动的标志、阵地、口号、代表人物之类的简单基础问题,可以鼓励后进生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我在幻灯片上显示以下四部分材料:第一部分: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陈独秀。第二部分: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第三部分:打倒“孔家店”——吴虞。“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吃人’。”——鲁迅《狂人日记》。第四部分: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这部分材料文史结合,对后进生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交给中上生完成,让学生最后结合内容说说新文化运动的“新”主要表现在哪里?这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可以让优秀生、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来解答,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而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表现因地制宜。

五、设疑诘难,创新提高,把握问题的批判性

历史学习的批判思维表现在对传统的结论、观点能够大胆质疑问难,对前人积累的知识能够正确地分析批判,从而获得新的思维成果。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思想上的大一统措施,教材对此是肯定的,是汉武帝文治武功的标志,是中国历史大一统的标志,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标志。教师在这里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思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当时及后世历史的影响。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性质上讲同出一辙,从此之后“百家争鸣”局面不再,文化与思想又被重新禁锢起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发难,对训练学生的独立思维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于当今的中学生来说,信息广泛,视野开阔,且求异心理和探究心理强,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是会收到很好效果的。

课堂中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真正让生动的历史变成“历史”的生动。

参考文献:

1.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