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财务风险控制方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11-01 10:00:00

财务风险控制方法

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篇(1)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目标

1.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财务会计信息客观真实。管理靠决策、决策靠信息,准确、及时的信息是决策成败的关键。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就是要实现保障公司财务会计信息客观真实以及反映企业内部经营信息。

2.堵塞管理漏洞,确保公司资产资金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要保证企业资产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通过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来监督和制衡。

3.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就是要通过制度建设、业务流程创新,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各项工作都有明确的程序和要求,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4.规避风险。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和管理,减少企业经营风险或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化解、弱化或转嫁风险。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工作方向

1.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公司要有积极的控制环境,使整个组织中的员工具有控制觉悟和自觉的控制态度,要建立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内部控制环境,由单一的执行制度转变为体系的整体运转与企业文化引导。

2.建立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风险评估是识别和分析那些妨碍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困难因素的活动,对风险的分析评估构成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

3.建立控制活动及控制文档。控制活动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指导员工实施管理指令,管理和化解风险而采取的政策和程序。对控制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重要内容要留下实施控制的痕迹,形成控制文档,由以往的结果管理转变为过程管控。实施控制活动和控制文档制度,建立内控工作底稿,是实现企业管理系统化、制度化、流程化的重要手段。

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工作内容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以及战略转型的新形势,只有进一步强化风险监控和加强财务内控建设,才能切实保证企业经营高效实施。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内控文化,树立风险意识。第一,培养财务内控文化,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企业管理层应树立现代财务内控思想,倡导一种正直道德风气,宣传企业管理宗旨、经营方式等一些政策,使职员自觉管理其活动和履行他们的责任,并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制度确保全体员工明确自己对内部控制的责任,让财务内控思想在企业各个层面贯穿上下。第二,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风险,首先,所有员工应树立风险意识。主动加强内部控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其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加强风险管理。公司应建立健全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约束机制,并且在技术上制定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等管理策略,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2.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严格执行内控政策与程序。建立一套内涵与外延统一、范围广、可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结合财务信息化,通过梳理流程、诊断问题,完善统一的内控规范,明晰组织责任边界,规范财务内控体系的政策与程序。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定期信息披露机制,不断改善信息披露范围和质量。按照季度披露关键运营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信息披露范围和披露频率,提高企业透明度,使广大股东及时、全面地了解所有信息。二是全面提升统计职能和规范财务预警指标。三是建立重大事项报备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各子公司今后凡遇重大、重要财务事项必须事先上报、不得隐瞒不报、虚报、谎报或事后再报。四是全面加强财务监督检查监控工作。五是推进财务内控与其他相关接口部门的合作、沟通与规范。上市公司着重通过财务与业务循环的有机融合,主要业务循环政策与程序的严格规范,保证内控规范的有效执行。

3.财务内部控制实施的保障体系。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有效的组织保障为财务内部控制创造良好环境。为保证内控体系建设顺利进行,要成立公司内控项目组织机构,并成立强有力的内控项目工作组,为实施财务内控体系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同时,应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为组织实施财务内控提供基础。

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篇(2)

“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际上已经超过金融风险,成为威胁中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头号杀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在“地方债务问题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担忧说:“中国地方政府所负债务的种类之多,负担之重,已超出一般人想象,如何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尽管中国现行的《预算法》等有关法律中,严格禁止地方财政出现赤字和地方政府举债,但事实上,中国各地区、各层级的地方政府大都在不同程度上举债度日或负债“经营”,而且,规模呈加速上升趋势,层级越低的地方政府负债的相对规模也越大。更大的问题还在于,由于法律的明文禁止,地方政府在举债时大多巧借名目,隐蔽性强,透明度差,造成巨额的隐性债务,而隐性债务实际上比显性债务更加危险,也更难以监管和控制。

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一般由三方面组成:地方政府承借或担保的直接债务;地方政府授意投融资公司等中间机构向金融机构借款,予以风险承诺指名贷款;由地方国有企业等举债,并承担偿还责任的间接债务。除金融机构债务之外,还包括拖欠的教师工资、国有企业改制安置补偿费、挪用的社会保障基金等等社会债务。

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防范和解决,主要可通过以下几方面:

一、在层面上,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按事权划分财权

地方巨额财政负债的形成,根本原因在于地方与中央的事权、财权不对等,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量的公共事务,相对于正常的财政收入来说入不敷出。因此,要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首先要在层面上,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按事权划分财权。对于一些应由国家来承担的公共事务,中央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并保证相应的财政供给,而不应在向上集中财权的同时下方事权,让地方自行筹措资金,最为典型的就是农村义务教育问题。据调查,现阶段中国财政收入中中央与地方的比例为55:45,而支出的比例为30:70,其中公共服务支出的比例为46:54.

当前,中国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划分公共事权和财权尚未法律化,仅有一些国务院制定的“决定”、“条例”等行政法规,包括影响巨大的分税制改革,都是在国务院的主导下进行的。今后,对中央与地方的公共事务和公共财政的各自权限要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中央与地方在行使公共事权和财权方面有法可依。

二、允许一定条件下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由于地方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只好暗中通过各种非正规的渠道大量举债。对于地方政府这种被逼无奈的选择,中央其实一直都是清楚的,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现在,地方债务的累积已经到了不得不加以正视和解决的地步了。既然地方借债不可避免,与其让其暗中肆意发展,缺乏监控,不如采用正规的、与国际接轨的发债形式使地方债务显性化,允许一定条件下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给地方政府提供一个合法的融资渠道,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公开、规范的发行方式也有利于监管,防范财政风险的发生。

这就要求修改《预算法》及现行的其他相关法律,使地方政府发债合法化。同时,建立严格的地方财政风险控制体系及财政风险预警机制,需要组织大规模债务登记调查,编制地方资产负债表;开展对地方政府信用评级等一系列相应配套制度建设。

三、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分税制改革,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抽走了税收的大头,留给地方的多是一些税源分散、税额小、征收成本高的“鸡肋”,税收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地方财政支出的需要。因此,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根据本地区的不同情况开征一些地方税,对地方债务问题的解决也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四、改革财政收支法和财政管理法,严格规范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

目前,地方财政面临支出刚性增长的压力,预算软约束现象比较普遍。现有的财政收支法和财政管理法,不仅规定过于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实践中漏洞百出,而且,由于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对政府公共财政所提出的要求,现有《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要作到财政收支平衡、不准出现赤字就是比较明显的例子。地方债务问题的解决亟待立法观念的改革和理发技术的提高。

具体来说,一是要硬化预算约束,增强预算的严肃性。按照《预算法》的规定,财政预算一经人代会批准,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增加和调整,要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支出,防止随意增加减收增支的口子;同时大力压缩预算暂付,增强预算执行的稳定性。二是重新界定和规范财政支出范围。坚持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需要,压缩一般性支出需求。杜绝赤字预算,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不为搞建设而给个人部分留下缺口,不允许乱上项目。各级财政要将超收财力优先用于弥补赤字,积极消化存量,同时严格控制增量。三是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五、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篇(3)

建设项目价款结算管理不严格,价款结算不及时,项目资金不落实、使用管理混乱,可能导致工程进度延迟或中断、资金损失等风险。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风险主要来自以下方面:

(1)履约保证金的支付。目前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中,业主大多要求现金支付一定比例的履约保证金,这部分资金一段时间内不能解冻,给施工企业营运资金造成一定压力。

(2)垫资风险。当前建筑市场中,大多数工程项目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垫资,尤其是BT项目或BOT项目,需要全部垫资,这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提出了极大挑战。由于工程项目资金占用量大、施工期限长、超过资金能力允许范围,导致施工企业营运资金枯竭,又不能及时补充资金,日常生产经营难以维持,最终出现资金链断裂。

(3)融资风险。施工企业大多自有营运资金不足,为弥补资金缺口,大量运用财务杠杆效应,融资借入短期资金,增加流动负债,短债长投、到期不能按时还款引发资金链断裂。

(4)关联方产生的连带风险。关联企业开展相互担保融资过程中,因某一被担保企业出现问题而被追债引起的连锁反应,导致担保企业受到牵连并遭到重大损失,从而引发的担保企业资金链断裂。

2、成本控制风险

高效的成本控制是一个施工企业实现经营效益的有利保障,决定着一个企业生产成败的关键。现阶段,我国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完成企业产值指标以低价竞标,而为了工程项目能顺利完工,甚至采取一些违规手段降低成本,以此给施工企业带来了诸多成本风险。再由于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个别项目部存在粗放管理的现象,致使人工费用开支加大,材料浪费严重,施工成本居高不下,造成项目严重亏损,加大了经营风险。

3、项目结算风险

工程项目竣工后,就要及时办理工程竣工验收、编制工程竣工结算,但由于业主和设计的原因,致使有的单项工程的变更和调整预算不能及时批复,有的工程项目结算拖期几年,造成了项目财务结算的滞后;另外在施工的后期阶段,业主资金往往不足,加大了施工企业收回工程尾款的难度,增加施工企业的资金负担。

二、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1、建立全面风险管理防范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防范体系是施工企业识别、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的关键。施工企业利用全面风险管理防范体系,对各项经营和管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各种财务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各种风险,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对施工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2、建立资金结算中心

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益、盘活资金、充分利用内部资金的沉淀量。资金结算中心一般是选择一家银行,把各分公司和各项目的资金集中在一个银行,设立一个结算中心,各分公司和各项目采购或支付款项时,由结算中心统一支付。这种结算制度可以动员各分公司和项目的资金沉淀量,调剂各分公司和项目的资金余缺,提高结算效率,减少支付风险。

3、加强全面预算管理降低成本

施工企业要降低成本,就要从源头抓起,在施工过程中以预算为基础进行控制,把实际成本与预算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用于指导以后的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预算部门负责以施工图为基本数据,编制每个工程项目的成本预算,作为项目招投标的依据,既有利于在竞争中取胜,又避免了以过低价格中标,为企业取得合理盈利奠定了基础。预算成本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全面成本控制的关键依据。

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篇(4)

(一)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出现财务危机。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有些企业过于追求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是错误的。首先,过度负债会抵消减税增加的收益。因为,随着负债比重的增加,企业利息费用在增加,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在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加大。这时,无论是企业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会要求获得相应的补偿,即要求提高资金报酬率,从而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大大提高。其次,负债筹资的资本成本虽然低于其它筹资方式,但不能用单项资本成本的高低作为衡量的标准,只有当企业总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负债水平才是较为合理的。因此,资本结构在客观上存在最优组合,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要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其趋于合理,直至达到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方能实现企业最大化这一目标。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因素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众所周知,持续的通货膨胀,将使企业资金供给持续发生短缺,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持续升高。而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支付的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市场风险因素也会对财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困难。目前,海西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工作欠缺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企业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科学的预见,反映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企业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海西许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海西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欠缺,缺乏控制,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大量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海西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也必然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益,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从而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五)企业内部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海西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在海西,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于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在资金结构中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此外,企业库存周转率不高,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无法实现销售,或者材料物质变质,也就表现为存货变现困难。而存货流动性差,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造成资金无效占用,加重财务负担。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慎造成的损失。

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措施

(一)财务风险的控制

1.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产生财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财务风险处理不当,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海西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尤其必要。我们可以,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通过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首先,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对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因素进行监控,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其次,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一般来讲,企业都会有债务负担,所以便有筹资风险。而一个全部拥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根据预警信息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并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

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

2.合理确定债务规模。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决策时,首先应该考虑企业举债的规模和偿债能力。一般而言,确定负债规模应该考虑以下因素,如警惕财务杠杆效应的负面影响、防范财务风险和关注财务拮据成本。我们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根据上文提到的企业财务预警的“诊断”,要对企业的负债进行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负债经营有利于提高经营者业绩,使企业获得负债资金效应,降低资金成本,提高权益资本收益水平。(2)负债经营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增强经济实力。(3)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破产的危机。首先,在资金结构中,若负债的比例过大,即过度负债经营,那么依赖于外界的因素过多,也就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生产经营环节稍有脱节,资金回收不及时,资金成本大幅度增加,降低了企业经营利润,削弱了企业活力。其次,因负债率升高,财务风险加大,在财务杠杆作用下自有资金收益率下降,企业承受能力降低,偿还能力减弱。一旦企业出现坏账,产品积压,那么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危机。所以企业在调整和控制其财务风险时,一定要将这个“度”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对企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甚至将企业引向破产的边缘。

(二)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通过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应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策略来解决现阶段和未来的企业财务风险问题。而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对财务风险做出恰当的处理。财务风险的处理是风险的事后控制,具体方法主要有: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项专门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基金。在损失发生后,或从已经建立了风险基金的项目中列支,或分批进入经营成本,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建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监督制度。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注重投资决策问题。投资决策是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结构。企业决策者必须做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

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而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分散风险可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被其他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以避免经营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企业通过某些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将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将产品卖给商业部门,将一些定点的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验技能、拥有专门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去完成等。采用转移风险的方式将财务风险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承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篇(5)

中图分类号: TL372+.2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的形势下,施工单位无时无刻都面对很多的潜在问题,其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具体是指在开展工程的时候,因为单位本身的或者是来自外界的许多条件的制约,使得工程的利润存在许多变动性因素,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制约项目的发展,导致公司面临严重的损失,经济利润受到影响。这种风险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发生改变,并且它的产生要是也有很大的差异。针对施工单位来讲,必须从下述的层次上来有效的应对这种问题。

1投标时期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

当前我们国家有数量庞大的施工单位,不过项目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就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现象,而且当前国家对此没有合理的制约法律出台应用。这些问题结合到一起就导致极个别的单位为了获取项目,将标价肆意降低。而很多时候项目的甲方因为自身的局限性,常常要求施工单位事先自行担负费用。当施工单位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假如做不好管理工作,就会面临非常严峻的亏损现象,很多时候即使做好了管理也不能获取较高的收益,这些状况的发生使得施工单位的处境非常困难,它们既希望承接到更多的项目,同时又不想出现损失。

2具体运作时期发生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

当接到项目以后,施工前期准备及施工方案的制定,对项目的盈亏超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施工前期准备不足导致施工期无限的延长,对设备的使用量增多以及不能确保品质等。除此之外,在具体的开展时期,假如无法有效地控制费用,就会导致相关的费用增加,比如会使得物资费用以及工人的工资等,此时总体的费用就比事先估算的值数要高很多,此时单位只能面临非常不利的局面,等待它们的终将是利益的损失局面 。

3完成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方式

很多时候当项目完成后,单位并未接着进行相应的验收以及决算等工作,导致结算工作不得已而无限期的拖延,而事先代为支付的费用也无法很快的得到,此时就给单位的发展带来很多的不利要素,不利于开展其他的项目。除了这点之外,还会导致项目的保修期增加,相应的维修资金等就随着变多,此时整体的费用就被提升 。

通过上面三个时期的内容讲述,我们要向合理的应对问题,就需要按照下面的方式来进行。

(一)、投标时期

首先,应该认真地分析承接的工程的资金问题和甲方的行业信誉等要素,然后有针对性的编写文件,并且要认真计算可以降低的比例,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的确保获取收益,不至于出现损失问题。在传统的思维意识中,相关工作人员往往没有限制的接受项目,而不分析其中潜在的不利因素,实践证明这种思想是非常错误的 。

其次,在签约的时候要仔细检查认真分析。通常正确的合约要涵盖以下的内容,比如项目资金的结算方式以及出现不良状况时的索赔措施等,明确发包方因承担违约、赔偿责任时违约、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或数额,而且还要将其中的一些条例具体的细致讲述,争取最大程度的维护乙方的权益,降低出现问题的几率。

第三,如果项目需要分包的时候,应该参考总合约的内容,对这些企业收取相应的费用,还应该参考项目的实际状况确定是否需要这些企业事先支付费用。

(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1 首先要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为依据,结合施工项目规模、性质、复杂程度、施工现场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可同时制定几个施工方案,相互比较,从中优选最合理、最经济的一个。同时拟定经济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之中。

2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实行全面成本控制,按照所选定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成本计划实施和控制。对构成生产资料费用的材料、人工、机械施工现场管理费用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加以控制。降低材料成本。相关数据表明材料费用在整体费用中占的比例大约为百分之六十,特殊情况下还要多。因此做好材料的费用控制工作是整个费用控制的重点。必须对主要材料实行限额领用,根据施工预算严格控制,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班组结算,节约给予奖励,促使施工班组合理使用材料,避免损失浪费。健全收料制度,实行三级收料。材料进场,先由收料员清点数量,记录签字;然后由材料保管员清点数量,验收登记;最后由施工人员清点并确认。发现数量不足或过剩时,由材料部门解决。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收发料中的数量短缺和等行为的发生。合理组织安排材料的进出场,根据定额与施工进度编制材料计划,确定合理的材料进出场时间,避免材料的毁损以及增加材料的二次搬运费用。降低人工及机械费用。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励制度;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性用工与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比例。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全面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并避免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使用费用。

(三)在项目竣工后

1 要及时办理竣工验收,编制工程竣工决算,按照施工合同规定的时间办理决算送审。对于设计变更部分或因业主原因导致的停工损失、场地狭窄而发生的材料倒运费等费用要及时进行现场签证,追加合同价款办理工程结算,确保取得足额结算收入,加速竣工工程款的收取。

2 在工程保修期内,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实际工程量,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维修费用,并制定保修计划,以此作为保修费用的控制依据。根据实际情况,项目部可委派专人或由就近施工的人员代管,尽量节约开支。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篇(6)

尽管这些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洗礼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相比以往有一个实质性的改善,但是与企业发展的需要相比,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依然偏低,我国的每年超过80%的企业倒闭是因为财务风险失控,这充分说明了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于企业来说,必须要高度重视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正视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准确把握财务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各种财务风险,实现企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一、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原则

1. 对应性原则。对应性原则是指风险应该与收益相对应,一般来说高风险、高收益,这意味着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需要平衡好风险大小以及收益高低之间的关系,如果收益高,那么企业财务风险承受也要随之提升,反之则需要下降。

2. 动态性原则。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需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发展环境等进行动态调整,这因为企业内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财务风险承受力是不同的,同时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财务风险控制的动态调整。

3. 全面性原则。全面性是指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要兼顾筹资、投资、存货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风险,可以说任何一各方面的忽略或者薄弱都会削弱财务风险控制水平以及效果。

4. 战略性原则。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必须要与企业战略相一致,需要从企业整体角度出发来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实施进行一个审视,从而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 财务风险控制意识落后。我国很多企业没有与时俱进的树立起来良好的财务风险控制意识,落后的财务风险控制意识直接给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财务风险控制效果下降。财务风险控制意识的落后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对于财务风险控制工作重视不足,财务风险控制工作被边缘化,企业管理者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市场开拓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财务风险控制。其二就是很多企业没有对于财务管理的风险有一个正确的把握以及认识,企业重视企业短期收益,忽视长期收益,重视收入,忽视成本,只看到高收益,却忽视高风险,只看到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却忽视经营风险、存货风险。其三就是没有树立起来主动预防、全员参与的财务风险控制理念,财务风险控制过于被动,过于孤立,财务风险控制认识的片面性, 给企业财务风险爆发埋下了隐患。

2. 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目前很多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并不健全,虽然绝大部分的企业制定了一些财务风险控制制度,这些制度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但是依然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财务风险控制更多的带有人治色彩,粗放式管理依然是当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主流模式。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度本身的缺失,财务风险控制某些环节没有规范的制度来进行约束,这使得财务风险控制更多的是依靠经验、依靠自觉。二是制度本身的动态调整不足,一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制度过于保守僵化,长时间根据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需要进行修改相关制度与财务风险控制工作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三是财务风险控制制度权威性不足,制度流于形式的情况比较常见,财务风险控制不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做,势必会带来更多难以预测的风险。

3.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财务风险控制的最高境界就是在财务风险尚未发生就能够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切实减少财务风险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反之如果财务风险已经发生,企业再采取措施减少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对于企业来说就会过于被动。目前很多企业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都没有健全的预警体系,预警工作的开展更多的就是主观预测,这种预警比较低效,不能够很好对于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结果延误了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最佳时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方面主要表现就是预警体系的信度以及效度较差,预警指标设置不够科学,预警分析模型不够精确,这些都影响到了财务风险控制效果。

4. 财务风险控制手段太低效。财务风险控制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手段是否有效,方法得当则意味着效果的提升,如果手段不当的话,很难有效识别、控制、防范财务风险。目前很多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手段还比较落后,难以满足财务风险控制的需要,从具体的防范手段来看,主观判断法、事后控制、简单分类法等定性为主控制手段比较主流,应该说这些手段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定性为主的风险控制方法效果不理想也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以主观判断法为例,这种方法主要依靠的是判断者自身的经验来进行财务风险识别、估算,并据此来进行风险控制,这种方法固然简单易操作,但是会受到判断者主观经验制约,在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快速变化的情况下,仅仅就是依靠主观判断来进行财务风险的控制,其效果自然会出现下降。举例而言,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基本上就是主观层面进行应收账款估算,甚至就是根据应收账款总额来进行财务风险粗略估计。再说事后控制这种财务风险控制方法,这种方法过于被动,总是风险发生再进行处理,做不到主动预防,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财务风险控制效果。

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策略

1.更新财务风险控制意识。企业需要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控制理念,以正确的理念来指导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具体开展,从而确保这一工作效果的持续提升。在具体财务风险控制方面关键是树立以下几个理念:首先就是要高度重视财务风险控制,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其次就是要树立全面理念,对于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有一个较好地把握,对于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风险等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最后就是要树立主动预防、全员参与的理念,将各种财务风险争取扼杀在萌芽状态。

2.完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制度设计做到整体性、适应性以及权威性,确保不同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动态调整。企业有必要引入财务风险管理诊断体系,全面分析现有财务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制定具有操作性的相关制度。并将这些制度与企业具体财务管理活动、各个岗位工作职责结合起来,力争制度都能够全面落实,使得财务风险控制更加规范以及有效。

3.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财务风险“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需要尽快对于现有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进行调整优化,利用这一风险预警系统及时的发现财务管理中的潜在风险,并及时的进行预警,为企业处理财务风险提供更多的缓冲时间。企业在财务风险控制预警体系的构建方面,重点就是科学设置预警指标,构建完善的预警模型,从而较早的发现财务风险。

4.创新财务风险控制手段。财务风险控制手段创新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核心内容,企业在财务风险控制方法方面需要不断创新,根据此项工作开展的需要,积极引入效度以及信度更高的财务风险控制手段,通过方法的创新来形成一个科学的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从具体方法来说,关键是要引入定量分析、全面控制、预算管理等更加有效的方法,在财务风险控制定量分析方法层面,企业可以设计各种定量分析模式,带入具体数据进行估算,从而定量层面对于财务风险有一个把握,根据风险大小采取风险转移、分散、回避等针对性的策略。(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篇(7)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110-04

引言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企业的风险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首先,企业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地要涉及到资产的流动和周转,对于权限设置、合同审批、应收款项等问题,一旦把握不好就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较为复杂,有些企业甚至需要同时面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因此,除了常见的财务风险外,企业还面临国际商务欺诈、结算方式、汇率折算、国际贸易壁垒等国际财务风险,这些风险贯穿于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中,稍有不慎,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总之,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极其复杂的生存环境,任何企业都无法获取支撑自身成长壮大的所有信息,这决定了企业财务活动必然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中国多数企业尚未将财务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经营管理范畴内,企业财务风险仍然普遍存在,尤其是近年来,市场中还不断出现民企老板“逃债跑路”,乃至一些较为优质的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崩塌倒闭。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之一,在于作为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的“利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未能发挥作用。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公司从2007年开始每年都对中国上市公司内控实施状况进行调查并调查报告。2010年7月,德勤了《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研究报告显示,国内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正在逐年提升,有58%的企业已在之前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定及审计意见。但从目前已披露的相关评定来看,上市公司离达到监管层标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系统建设等方面有待加强。此外,相当部分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实施遇到障碍;半数以上管理层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缺乏内控管理长效机制。如果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群体整体的内部控制机制尚不尽如人意,那么,中国企业整体水平则可以说令人堪忧。

有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试图提出一个基于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框架,以期用完善的内控工具,有效地实施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与防范。

一、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机理分析

(一)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学术方面,探讨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关系的研究文献并不多。国外方面,有学者认为当财务信息不准确、不及时和不完整时就存在风险,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组织内部控制不足造成的。有学者提出内部控制是组织内部用于目标的组织设计和程序,它可以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国内方面,黄秋菊(1994)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何庆光等(2004)指出企业内部控制包括企业管理控制与企业会计控制两方面,并提出了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是通过对风险的管理,化解企业的各种风险。鄂秀丽、吕长江(2008)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证明了在不同时间、不同法规政策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或财务风险的影响是不同的。袁晓波(2010)利用上交所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年的年报数据,通过分组检验和总体检验从实证的角度证实了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指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构建和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财务风险。总的来说,现有研究普遍支持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具有正向影响。

实践方面,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在美国的COSO的最新报告中得到明示: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国Tumbull委员会也认为,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在风险管理中扮演关键角色,内部控制应当被管理者看作是范围更广的风险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中国,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确定企业内部控制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构成。从要素构成来看,将内部控制与中国企业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经营管理实践紧密联系。其中将风险评估要素定义为:“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对风险评估要素的分解,实质上对应的就是ERM的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策略与企业的具体要素的分解,即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映。由此可见,虽然中国的内控基本规范并没有照搬照抄以COSO报告为代表的国外内部控制框架,但整体上凸显了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二)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相互作用机理

1.从各自的概念内涵来看,财务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理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指在财务风险识别和度量的基础之上,管理者针对企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因素有目的地施加作用,即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减少损失的目的。财务风险管理一般分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企业内部控制是以风险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可见,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是以风险防范为主要目的。完善的内部控制要求必须能够适时反映企业面临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因素,并且采用准确的风险识别方法进行风险识别,找出哪些风险会对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控制,同时,还要求针对不断变化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可见,财务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理念,也是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必然要求。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风险防范和风险监控,二者密切相关。

2.从两者的运作机制来看,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是内部控制中最关键的环节。控制活动是针对关键的财务风险控制点而制定和设计的,因此,企业在制定控制活动时主要就是寻找关键控制点。内部控制活动随着现代管理手段的发展也越来越复杂,按其目的划分,主要可以归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三大类。但是在控制中,前馈控制是主要的,其他两种控制是次要的。这就是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所以,要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应先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建立完善的体系从而达到事先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避免给企业带来损失。财务风险的事先防范的主要工具是财务预警系统,而后者是指采用及时的数据化管理方式,通过全面分析企业内部经营、外部环境各种资料,以财务指标数据形式将企业面临的潜在危险预先告知经营者,同时寻找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隐藏的问题,并明确告知企业经营者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张疏而不漏的“安全网”,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有效地识别、防范财务风险。同时,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是内部控制中最关键的环节,对于预测风险意义重大。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企业应当根据风险分析和评估的结果,抽取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核心价值指标,鉴别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确定良好的控制活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财务预警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组成部分:财务信息收集与传递、财务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财务风险分析机制、财务风险处理机制。其中,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是基础,财务预警分析的组织机构是主体,财务风险分析和财务风险处理是核心和关键。

二、基于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框架构建

(一)建立基于财务风险的内控评价指标体系

一般来说,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变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市场数据为基础,如股票收益的波动、贝塔系数等一类是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由于中国证券市场还不完善,投资者具有较强的投机因素,以市场数据为基础的风险衡量方法并不适合。随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提高,以会计数据为基础衡量企业财务风险更合理。通过会计数据衡量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来预测财务风险。然而,这种方法对上市公司较为合适,对于非上市企业,由于执行会计政策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以及记账与核算的不规范性普遍存在,因而财务数据质量较低,也缺乏可比性,因而,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主要是参照五部委2008 年6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2010年4月26日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并结合中国制造企业的财务风险特点而设立的。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类型的企业财务风险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制造业一般是由研发、产品和生产过程的设计、生产、营销、客户服务等作业链构成,最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特点,因而本文拟定的指标体系主要是基于制造业的特点。

首先将内部控制指标体系划分为5个一级指标(ui,i=1,2,3,4,5),然后在每个一级指标内部设置出具体的二级指标(uij),即本文的基于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框架指标体系主要由上述二个层次构成,具体(见下页表1)。

(二)基于AHP方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1.指标权重设置的方法选择。指标设定出来后,剩下的工作最主要的就是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了。指标权重的初次评判,可请公司高管及外部专家独自作出评估。如何将各人的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得出一个权重值,则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简单的算术平均法;二是用较为复杂的层次分析法(以下简称“AHP”)。AHP分析法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其核心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予以量化,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定量形式的决策依据。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时,由于目标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该方法最为实用。

2.运用AHP方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1)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构造,主要是为了实现对指标间重要性的比较和分析。矩阵表示同一层次各个指标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值,由若干位专家判定。(2)对各指标权重系数进行计算。AHP方法的信息基础是判断矩阵,利用排序原理,求得矩阵排序矢量,可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

3.确定评价因素的评价值。在此将一个企业内部控制情况分为优秀、较好、一般、较差、差等五个等级,企业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成反比例线性关系,所以将企业财务风险水平也分为大、较大、一般、较小、小五个等级。为了更准确地评价,本处将所有情况以1~10分等额标识,分值越高表示级别越好,即优秀(9~10)、较好(7~8)、一般(5~6)、较差(3~4)、差(1~2)。由评价者据此对每一项二级指标进行打分,所有评价值的加权平均分即二级指标的最终评分。各同类①二级指标的最终评分分别乘以所确定的各自权重后加总则为其所属一级指标的得分。以此类推,各一级指标的得分分别乘以所确定的各自权重后加总则为该公司整体内控水平的得分。根据该得分的所处得分区间则可以确定该公司的内部控制等级,从而最终也可以得出该公司的财务风险水平。

三、A公司内控体系运作绩效分析

A公司的核心业务是高端照明节能产品研发推广、城市照明节能系统管理与服务、大型高端照明工程,属中国优秀的专业照明机构。A公司在节能型产品研发领域拥有非常丰富的研发和应用经验,承担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课题,拥有国内顶级水平的专家以及电气驱动系统、光学设计、结构设计领域的资深专业技术人员。A公司发展迅速,业务规模持续膨胀,为满足业务的扩展速度,其设立了多家或基于不同的细分产业,或基于不同的经营地域的分、子公司,股权关系变得复杂,管理幅度加大、管理层级延伸,因而财务风险随之加大。

结束语

本模型的指标设定以上市公司的相关指引作为指导,充分考虑了财务风险因素。因素权重集的确定采用了层次分析法,降低了传统权数确定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成分。该方法建立在分层次、单目标、单准则两两对比判断基础上,最易区别优劣高低,并容易检验,避免了繁杂计算的错误。在各级指标的得分计算汇总了各类人员的意见,较全面地反映了评价对象的优劣程度,因而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客观性,评价者可通过该方法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为加强环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科学、合理地评价企业财务风险提供了依据,也为定量评价开辟了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袁晓波.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来自中国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5):60-68.

[2] 丁友刚,胡兴国.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J].会计研究,2007,(12):51-54.

[3] 林钟高,郑军,等.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研究[J].财经研究,2007,(4):132-143.

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篇(8)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控制与预瞥,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廉政化,确保企业不出现任何财务风险,而且还能够有效遏制不正之风,对于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与预警,才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进而提升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二)有利于规范企业财务管理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而加强企业管理的风险控制与预警,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解决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特别是通过强化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与预警机制建设,能够提升财务管理的"预防性使各种不规范甚至是违法的财务行为受到制度的约束,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三)有利于强化企业财务效能

尽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我国各行业都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具有"常态化"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对财务管理仍然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财务管理效能较低。只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与预警机制建设,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比如通过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再比如通过建立财务管理制衡机制,能够使企业财务管理更具效能性。

二、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

(一)外部风险因素分析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会受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因而外部因素出会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当外部不利的变化企业无法做出科学的预测和及时的应对情况下,就会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风险因素。一是随着我国企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因而一些境外投资企业到我国创立企业,给我国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财务风险;二是由于经济波动导致市场不景气,进而造成利率上升等现象,使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增加,比如融资风险问题,再比如投资风险问题等等;三是市场竞争带来的不利影响迫使企业通过成本核算降低运行成本。由此可见,企业在生存和发展中面临着很多困难,财务风险也就随之而来。

(二)内部风险因素分析

从企业财务管理内部风险因素来看,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由于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结构缺乏合理性,比如很多企业财务管理理念落后、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等,这些都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出现混乱,进而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风险;二是我国很多企业在财务预算方面比较薄弱,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在预算过程"巧立科目使预算支出资金增加,进而引导财务管理风险;三是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都缺乏"预警机制缺乏对偿还能力、获得能力、运营状况等方面的全面、深入、系统分析和预测,无法控制财务风险;四是一些企业在筹资与投资方面缺乏合理性,通常都是利用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来开展筹资和投资活动,负债资金比例较大,增加了企业的偿债风险,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凤险控制与预警的对策

(一)创新风险控制与预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与预警,首先必须在创新风险控制与预警理念上狠下功夫。这就需要我国企业要高度重视风险控制与预警工作,将风险控制与预警纳入到企业管理体系常态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与预警工作规划,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处理好财务管理、风险控制、风险预警三者之间的关系,将财务风险控制与预警同企业资金管理、效益管理、战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加强风险控制与预警的战略性。作为企业的领导层和领导人员,更要以身作责,以自身的实际行动高度重视和参与到风险控制与预警当中,确保企业风险控制与预警工作取得成效。

(二)完善风险控制与预警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务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这就需要企业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风险控制与预警体系,特别是要按照全面控制与预警、全程控制与预警、全员控制与预警的"三全原则建立由于财务部门、业务部门、行政部门组成的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与预警"董事会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和解决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与预警工作,抓好工作落实,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执行力。企业还应着眼于加强自身的财务风险控制与预警体系建设,可以借助"第三方机构"的力量来加强风险控制与预警工作,比如可以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服务机构等帮助企业开展财务风险控制与预警体系建设,对于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预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三)优化风险控制与预警模式

要想抓好财务管理的风险控制与预警,就必须建立适应企业形势发展需要的风险控制与预警模式。企业必须将财务内部控制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加大财务信息披露工作,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企业还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会计核算体系,既要做好"精细化"核算工作,确保企业的各项资金用在"刀刃上"又要切实加强对筹资、投资、支出等方面的风险控制与预警,建立前置服务体系,加强各方面的分析和预测,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四)强化风险控制与预警保障

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篇(9)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11-02

信息化的兴起带来了财务管理崭新的世纪,不但使企业财务管理的渠道更丰富和畅通,信息传递速度更加便捷和高效,而且财务管理人员还可以在远程、异地实现管理与调控,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绩效水平。但是信息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利之下定有一弊,在信息畅通无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有的时候甚至导致严重的财务事件,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严重的损失。本文从信息化条件下财务信息风险的基本特点入手,以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为基础,提出强化财务信息风险防范意识,创新财务信息风险防控手段等解决思路。

一、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财务信息风险的基本特点

财务信息作为经济社会中一个企业的重要经济活动信息,在企业的管理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财务信息的风险防控也是企业经营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纵观古今中外,各类大型企业无不采取相关的手段来防控各种形式的财务信息风险,但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财务信息风险表现又有所不同。

(一)企业财务信息风险急速加大

由于财务信息涵盖企业经营活动的全程,从采购、生产、加工、销售到服务、纳税,涉及到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各种人员。因此,财务信息的泄露也包括了原料采购、生产加工、成本核算、财务费用、纳税管理等各个方面。相比较而言,当前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财务信息风险正在逐步快速地加大。

(二)企业财务信息风险的防控形势日益严峻

由于信息化发展非常迅猛,技术和通信条件日新月异,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不但是企业内部人员,还有无数的竞争对手、技术高端的网络黑客,对企业财务信息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而外部形势的日渐复杂,也给企业财务信息风险带来较大的推动。

(三)企业财务信息风险的防控手段也在不断丰富

风险的产生与防控彼此相伴而生。企业财务信息风险的防控手段也随着信息手段的完善而不断丰富。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中普遍设置了安全防护系统,如防火墙、系统管理密钥、电子口令等。对于潜在的安全隐患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有效的防护措施。

二、信息化条件下企业财务信息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宏观层面的法律因素

由于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国家对于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制建设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目前基本形成了包括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组成的法制框架,从原则上给予了规范。但是对于信息网络安全的法律规范相对较弱,对于处理具体的网络侵权事件的针对性不够强。

(二)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主观因素

一方面是管理人员对于财务风险防控的意识不够强。重生产经营,轻风险防控;重财务管理,轻内部控制。在设计安排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的时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还有的虽然有所安排,但是管理不严格,形成了安全漏洞。另一方面,操作人员在开展财务活动时,对于财务信息的管理没有严格履行相应的制度。有的时候随意将安全密钥和管理口令泄露给无关人员,有的时候随意在不符合安全管理规定的计算机上进行财务业务,形成了安全隐患。财务人员主观上的不谨慎,却给财务信息管理造成了客观上的风险。

(三)其他客观性因素

制约因素比较多,最重要的是以下两方面:一是资金方面的制约。信息化的财务风险防控手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于企业的管理费用、经营成本都需要相应提高,势必减少利润产生。因此,有的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会有所控制,不会给予太多的系统建设投入、设备投入。而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信息化风险防控投资所占比例都在1/5―1/3,我国企业这方面的投入比例仍达不到1/10。二是技术层面的制约。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风险防控需要从技术层面进行解决。而财务信息风险防控管理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软件。信息空间以技术为第一通行标准,财务信息风险防控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防控的效果。

三、信息化条件下财务信息风险防控的基本思路

(一)健全相关的法制建设

要重视法律对于企业财务信息风险防控的基础性保障作用,从立法层面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风险防控的支撑。一是国家要根据现实需要持续地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制建设,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机制。二是尽快制定出台网络信息安全法,强化网络犯罪的防范与惩治。

(二)提高财务信息风险防控的意识

首要是提高企业负责人的财务信息风险防控意识,使其从企业整体管理的高度,加强对财务信息风险防控的规划与设计,并投入相应的资金进行防控系统建设和设备购置、维护等。其次,财务人员作为财务风险防控的主要操作者之一,要切实履行财务信息风险防控职责,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杜绝财务信息风险产生的人为性渠道。

(三)健全企业财务信息风险防控机制

首先是强化公共网络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进行网络安全综合治理,同时,组织科研单位加强技术创新,形成公共管理部门与技术研发部门风险防控的协同机制。其次是强化企业财务信息风险的防控机制,强化网络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协调与合作,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减少财务风险与经营管理风险。

(四)提高财务信息风险防控的技术手段

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篇(10)

摘 要:在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风险是所有企业不可回避的且必须要应对的问题。其中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核心。财务风险控制控是由国外传入的,故而海外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相对完善。在传入过程中,海外的财务风险控制对中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有深远的影响,极大推动了国内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的发展。

关键词 :财务风控;国外;影响推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85-01

收稿日期:2015-02-05

作者简介:颜川(1990-),男,湖北利川人,本科。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与财务风控。

风险控制(以下简称“风控”)是在对企业基本活动安全职能的阐述中体现出来的,主要变现为企业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避免或减少企业活动中风险。在海外,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作为企业风险控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被格外重视。防护性控制、前馈性控制以及反馈控制是主要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法。国外的财务风控政策给国内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但国内的财务风控要根据国内经济现状而定,不可盲目借鉴。

一、国外企业财务风控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风险控制中的重点项目。财务风控是对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风险进行预测,以降低和避免风险造成的财务损失。国外企业的财务风控理论提出的较早,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量化测度财务风险的一系列研究方式与计算方式。如早期的CAPM 模型及后来的期权定价模型等方式,都推动了风控的发展。同时在财务风险预警上也提出了财务风险预警研究模型、财务风险量化测度的具体方法,如一元判别法、多元性判别模型、多元逻辑回归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研究模型等,这些方式都得到了综合、有效地运用。海外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主要还是在防范上进行的,无论是集团财务风控还是企业内部财务风控,都会在各个环节尽量避免财务的风险问题。进行财务活动时对于预算也做到了多样化与全面化,并且财务风控的制度也相对的完善,使得企业能在出现风险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实施风险控制措施,这也是海外企业财务稳定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企业财务风控现状

财务是企业信息与资金的集散地,其他的风险最终所呈现出来的也是财务风险,故而财务风险的控制已经融入到其它的各个方面。国内的经济情况与海外有着极大的不同,因其特殊的经济情况所呈现出的财务风险也有不同。就经济现状而言,快速发展的国内经济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增大。快速发展的经济现状导致资金流动大、不稳定,以致造成更大、更多的财务风险。就财务风控制度而言,国内财务风险控制的具体制度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地抵御财务风险。财务风控制度如此不够完善,就会对财务风险管理造成困难,使企业难以应对当前经济现状出现的风险。就财务风控重视程度而言,国内对财务风控不够重视,难以有效地发展财务风控制度和抵御风险。国内财务风控行业尽管在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在企业的真实运作当中,这一环节显得相当的随意,并且没有进行应有的风险控制。

三、国外财务风控对中国财务风控的影响

国外的财务风控情况在较早发展的前提下,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因此,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控制意识强,人才可观。而国内在财务风险上由于当前经济情况的影响,无法在短时间对财务风控进行发展,但国外的财务风控情况却可以给当前国内财务风控一定推动作用。在外国经济体系与财务风控的影响下,国内也应该针对自身财务风控缺陷进行相应的改善。目前更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财务风控的重要性,开始着手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改进。大致上也是根据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和大环境下的经济要求。其一是增强企业财务风控意识。为改善国内财务风控长期不利的局面,加强风控意识,可以有意识地在财务上尽可能减少风险的发生。其二是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要加强风险的防范能力,就要建立切实可行的预警系统,且要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再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风控策略。其三是加强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控制。企业财务活动是频繁的,也是资金流动的必然结果,在财务活动过程中,风险是主要问题,因此风险控制是必须的。其中包括筹资活动风险控制,投资风险控制、债务风险控制以及收益分配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风险控制。其四是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研究,并且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通过对经济形势和发展状态的研究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策略,同时人才的重要性对于财务风控也是不言而喻的。

四、结语

财务风险控制是企业的永恒主题,而财务风险是财务活动事件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当前国内的财务风险控制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制约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大多的企业却没有正视财务风险控制对与一个企业重要性,特别是中小企业。同时财务风控在企业中的制度也千奇百怪,不完善的制度和不切合实际的风险控制策略,致使国内企业对于财务风控能力不强。故而通过对国外企业财务风控的了解,推动自身财务风控的建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篇(11)

关键词:

金融风险管理;企业财务;控制方法

一、引文

随着经济增长的步伐,企业间的相互贸易往来的范围也逐渐扩大,甚至是国际化交流、贸易。而不同的企业,其内部财务控制也不一样,资金的流入和流出以及相关项目的周转都不一样,但是在企业间的相互贸易之中,其经济的增长与支出,都会对企业经济造成影响,这也就是企业间的经济不稳定的情况,虽然都是在可控范围之内,但还是会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而国际化的经济背景下,金融风险问题也愈加严重,因此,有效的进行金融风险管理和企业财务控制是必要的。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法

金融风险管理不仅是当今社会国家所需要进行的宏观工作,同时也是各个企业之间所需要的,大到国家,小到企业。一个好的金融风险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还能够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行。而采取合理的金融风险管理就需要从金融风险管理现状进行着手分析,来找到适宜的方法。

1、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

对于当下众多企业来说,在金融风险管理上还不够成熟,在其他方面都还有待完善。同时国内金融风险管理也有待提高,其中可以从多个方面可以表现出来。国家在对金融机构执行管理的时候,其管理力度不够在进行金融领域的监管不到位,在金融方面也缺乏相对应的规范。而金融机构的有序运行,其资金的运用监管等等都对金融风险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就目前我国的现状而言,对金融机构的执行监管以及相关规范都有所欠缺,这就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的出现。其次,在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方面也没有提高重视,这也是现在诸多企业所存在的问题。由于风险防范意识不到位,在金融风险到来时就会出现很严重的金融危机的情况。就目前我国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都有待提高,而在进行金融风险管理时,这种薄弱的风险防范意识会影响风险管理的实施。最后,在我国的法律方面,有关的金融风险管理的法律条案不够健全,这也就使得部分企业在进行金融风险管理时不够上心,同时也会因为法律的不彻底执行影响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严重的可能导致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不规范或管理实施的方案与力度不够完整。而在国家的现行法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就间接影响了金融风险管理的运行。法律的执行不能有力,不够彻底会使得金融风险情况更加严重,对于企业乃至国家的经济都不能降低其不稳定的因素。

2、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首先针对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问题解决。从国家的方面出发,国家要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改善、健全我国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法律的执法力度。从国家法律层面做好金融方面法律法规的颁布,并执行其法律条例,按照规定办事,做到科学、规范、合理的金融法律下的风险管理。同时监管部门进行有力的监督也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提高监管部门对市场动向的实时掌控,能够更加及时的防范金融风险,维持金融的秩序,保持经济市场的稳定。在企业方面来说,在企业经营期间,要了解清楚我国市场上所可能存在的风险,找好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要积极的实行对金融市场以及相关金融活动的风险评估,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做好金融风险防范。而最重要的则是,企业内部要树立起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制度执行力度,在进行经营期间还要不断对经营情况做出分析,该退则退,这样能够尽可能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三、企业财务控制的相关问题与控制方法

对于企业来说,在做好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的时候,对自身财务进行控制不仅对金融风险防范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能够保证企业资金的流入与流出的准确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企业财务控制的相关问题

在金融风险的影响下,诸多企业对自身财务控制都比较重视,同时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的革新和完善都在进行。而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财务控制并不理想,财务控制作为企业经济发展与企业自身更高更快发展重要的基础工作,在企业的发展及金融风险防范都是十分重要的。大部分企业对财务控制认识不够充分,在进行财务控制建设的过程中没有专业知识的支撑难以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这就让企业的财务控制不够理想,其财务控制体系也不够完善。而且企业在进行财务控制时的手段也不够娴熟,在进行财务控制执行或财务方面工作时容易出现问题,这也就直接影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自身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进而间接的影响了企业所在的经济市场,导致经济不稳定,造成企业金融风险的出现。

2、企业财务得以控制的有效方法

财务这一方面对于整个企业来说,具体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贯彻落实财务预算,实现企业财务的有效运转,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加以控制,主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必须要健全和完善企业财务控制制度,明确本企业中负责管理的人员和部门,进行相应的财务工作,在这个制度的规定下,要按照制度办事,在进行企业财务控制的时候要严格遵循步骤进行,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为企业财务相关数据有了一定保障。(2)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企业财务部门是财务控制工作的主导和核心,将财务部门作为企业财务控制的第一把手,使其他部门与其相配合,积极主动地进行协调,进一步提高企业中的财务控制能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通过国家的宏观手段及企业内部自己的财务控制,防范金融风险,做好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切实的做好企业财务控制都十分重要。这都有利于从企业方面与国家层面防范金融风险,而加强企业财务控制及企业对金融风险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国家金融相关法律的执行都能够很有效果的带动国家以及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防范企业金融风险,保证企业将金融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最小化,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稳定有了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天平.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与财务风险管理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7):7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