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西文化的异同大全11篇

时间:2023-11-09 10:36:46

中西文化的异同

中西文化的异同篇(1)

[关键词] 西方文化的导入和渗透 广告语言 体态语言 时间观念

随着中国加入WTO, 随着全世界正在向“地球村”的方向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务往来更加密切。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我们很难体会英语语言以及某种行为的深意和微妙,而很多商务活动的成功与否恰恰取决于你对这种微妙之处的理解和应对。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和精通商务往来目标国的语言,更要掌握和精通它的文化。因为语言和文化向来是不可分的。所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首先找到多个恰当的角度和切入点,然后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表象进行深入分析,这些切入点也应该是商务活动中需要掌握的知识。

一、中西文化在广告语言方面的异同

广告不单纯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甚至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随着世界各国间的商品流通日益频繁,一个重要的促销手段―广告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广告词作为广告的载体,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我们很难把我们推向世界的产品的广告译得合乎西方的文化背景。相反,如果没有英美文化的深入了解,我们很难体会英文广告的深意和微妙。比如:汉语的广告语言中最常见的就是谐音和双关。我国的黄河冰箱的广告词“黄河冰箱,领鲜一步”中的“鲜”就与“先”谐音。另外,我国的茅台酒的广告词“国酒茅台,世界之醉”中的“醉”也用了“最”的谐音。台湾一家钟表店的广告是“一表人才,一见钟情”,这里连用两个双关成语,突出刻划了钟表的端庄俊逸,让人一见钟情,产生非买不可的购物欲。英文广告比较洗练、含蓄,也经常运用比喻、象征、对偶、双关等修辞手法,其中最难理解的也是最难翻译的是双关。 广告英语还经常采用头韵(alliteration)、元韵(assonance)、押韵(rhyme)、假韵(consonance)等韵类增加广告词的音韵美。为了我们更好地理解英文广告,下面就一条英文本土广告做一分析。

这是一则“PORSCHE”“保时捷”汽车的广告。

Its sound is as unique as its shape./Its brakes are as unique as its engine./It’s not built to be something to everyone./But everything to someone. 这则广告词中前两句运用了Parallelism 结构(“平行”,汉语中叫“排比”)。这一结构使用的规则就是用相似的语法形式来表达相近的意义, 作用就是使句子本身更有韵味。那么借助于这一结构,表达了保时捷汽车的声音、外形、制动和引擎都是独特的。另外,这则广告词中的前三句,还运用了头韵(alliteration)“Its”,读起来琅琅上口。这则广告词中后两句运用了复合词的调换,第三句中的 “something”和“everyone”在第四句中换成了“everything”和“someone”。通过这一微妙的复合词的调换,传达了保时捷汽车与众不同、精益求精的技术。这两对复合词是这则广告词的亮点。

另外,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前些年有这样一则报道:某电池厂生产的“白象”电池,在国内产销两旺,但相同的产品,包装上英文名为“white elephant”出口到国外销路并不看好。究其原因,原来产品英文名处理不当。在英语里“white elephant”喻指“庞大,但无用的东西”。这种比喻有一个典故。原来暹罗国(古泰国)盛产白象,由于其体形庞大,性情温顺,毛色好看,又数量不多,被看成一种稀罕之物,仅供养于宫中,作为国王的宠物。国王为了处罚大臣,就把食量惊人的白象赏赐给大臣,很快大臣的家当被吃了个精光,但因为大象是国王的赐物,大臣又不敢随意处置,只得硬撑着,直到一贫如洗。所以在英语里“white elephant”喻指“庞大,但无用的东西”,也难怪以此命名的产品在欧洲市场不受欢迎。如果弄清了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的失误和损失。

二、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的异同

在表达数字方面,中国人常用食指表示一;食指和中指表示二;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表示三;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表示四;五个手指表示表示五;大拇指和小拇指表示六;食指和中指与大拇指捏在一起表示七;大拇指和食指表示八;食指弯曲表示九;一个拳头表示十。英国人在表达一至五时,和中国人的手势是一样的。在表达六至十时,他们用两只手。比如:他们用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和另一只手的食指表示六,其他依次类推。而美国人却用大拇指表示一;大拇指和食指表示二;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表示三。在篮球比赛时,我们经常会看到美国人用这样的手势表示“三分球”。四和五依次类推;从六到十他们也是借助于两只手来表达。由此,我们知道中、英、美三国在用手势表达数字时是完全不同的。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还有其他的不同。中国人常常用“翘直大拇指,其余四指蜷曲”表示赞赏之意,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旅游者常用“大拇指竖起,余指握拳朝上,大姆指朝向手体右方”表示搭便车。但是在希腊,此种手势则有污辱和轻视对方之意。中国人通常用“双手掌心朝外,举至头部位置”表示投降,而英国人则用这一手势表示让观众安静,希腊人认为这种手势含有侮辱人之意;要想确认:您是在叫我吗?中国人常用食指指向自己的鼻子,而美国人用手心指向自己的胸口;要表示“到这儿来”英国人和美国人通常是伸出食指,手掌朝着自己的脸,将食指向内屈伸;中国人则是伸出手臂,掌心朝上或朝下,然后屈伸手指;希腊人用手和前臂形成一个弓形,然后前后摆动整个手臂;而大多数欧洲人认为希腊人的这个手势表示让人离开。

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的冲突更是屡次发生。几年前,欧洲的水手下船游泳,他们游到了东地中海的。这时,由于语言不通,站岗的希腊士兵用“手和前臂形成一个弓形,然后前后摆动整个手臂”这个手势示意他们过来接受检查与盘问。水手们以为是让他们赶快离开。于是,士兵们越是摆动手臂,水手们越是使劲往远处游。最后,士兵们以为这些人一定是偷渡者或不法之徒,只好开枪射击了。如果多了解一些跨文化方面的知识,这幕惨剧完全可以避免。

三、中西文化在时间观念方面的异同

不同文化中的成员时间观念有所不同。总体说来,北美和欧洲的德国人时间观念很强;而中东和拉丁美洲文化的时间观念则较弱。美国人视时间为一项重要的资源,他们经常会说“时间就是金钱”;德国人非常守时,他们对于预约不迟到亦不早到,迟到和早到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对于美国人和德国人来说,如果确因有事让人等了5分钟,必须做出解释。欧洲的意大利人时间观念不强,赴约常常迟到,认为这是“风度”。迟到者往往以交通拥挤等为理由,无须多做解释;在英国,如果是一种社交场合,不是公事,早到是不礼貌的,因为女主人要为客人做准备,客人去早了,她还没有准备好,会使她难堪,最好是晚到10分钟;非洲的埃及人的时间观念也不强。如果埃及人说:“稍等,5分钟”,就意味着要等半小时;在南美洲的巴西迟到1小时,也是司空见惯的事;中东一些国家,预约都是大概时间,按约定时间前往,常常要等上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对阿拉伯人来说,他们对时间的感觉是“看上帝的安排”;俄罗斯人在时间安排上也比较随心所欲。

中西文化受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具有诸多差异性。除了以上提到的,在其他诸多方面都有可比性。所以教师应通过对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为学生在将来的国际商务活动中排除语言及文化障碍,为顺利实施商务活动奠定良好的语言及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中西文化的异同篇(2)

音乐是人类文化长河中孕育出来的珍宝,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使得体现在音乐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态势的发展下,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我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联系与区别,并相互借鉴吸收,这对于彼此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西方音乐的相同之处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穿越国界、种族、时空,进入并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里。诚然,不同国家的音乐渗透出了其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但相同的是它们都是人类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它传递着人类喜怒哀乐的情感。对于一些音乐形式也许我们听不懂它的语言,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它表达的情感,而这可以改善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性情,鼓舞人的进取精神。所以无论是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还是西方的交响音乐,都是情感的外化,每首优秀的音乐作品都以它特有的方式给人以力量,这点正是中西方音乐的共性所在。

二、中西方音乐的不同之处

(一)音乐审美的差异

中国的音乐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审美特征。中国音乐以“和”为理想,讲究意境和韵味,天人合一。古代的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最能代表中国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追求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与中国的绘画及书法中追求神韵的意境是相通的。所以中国传统音乐多讲究和谐、幽美、深沉。这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它突出“情”和“景”的交融,有一定的主观性特征。

众所周知,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古代音乐文化的珍贵遗产。古琴艺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呈现出显著的传统美学的文化特征。琴曲《梅花三弄》、《碣石调・幽兰》、《平沙落雁》中,梅的傲雪凌霜,兰的清丽幽香,雁的鹏程远志,都反映了人们追求超然脱谷、胸怀大志的可贵品格,也体现出了中国音乐重要的审美特征――鲜明的意境美和人格美。

西方古典音乐较之中国音乐有着较强的功能性,因此它比较客观。西方的音乐美学思想更加注重音乐的本体研究。同时西方古典音乐以严肃深刻见长,多数呈现出曲调宽广刚健、气魄宏大的特征。并且西方的音乐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很多作品都加入了作曲家的生活气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昂的情绪体现出了他面对困境的感慨以及自己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因而整体上讲西方音乐呈现出一种正剧或悲剧的色彩。

(二)表现形式的差异

音乐的线性特征是中国音乐重要的特征之一。众所周知,华夏族的图腾崇拜物是曲折的、呈线性的龙蛇,长期以来人们的审美习惯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这种形象的影响,而这样的审美心理肯定也会影响到音乐艺术的发展。同时中国的音乐注重线条也是基于中国绘画中的书法艺术,书法是单线条的,它体现在纸面上或神采飞扬、或端庄静美、或跌宕起伏、或有优雅隽永,变化万千,妙味无穷。中国传统的线性书法艺术体现在音乐上就是主宰一切的旋律艺术,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的,旋律几乎是音乐的全部,而多声因素则处于从属地位。所以中国的乐器很多都是单声的,如:笛、二胡等,但即便是这种看似简单的乐器也能演奏出悠远的意境。如:著名的传统古曲《十面埋伏》就是通过一只古埙就能吹出千古兴衰之幽思,一把琵琶就能弹出悲壮的垓下之围,一架古筝就能奏出连海之春江潮水。

西方古典音乐表现为对象的立体感,追求音响的厚实、丰满。它通常会调动旋律和声复调配器等一切手段,塑造对象的同时也可以把情感描绘的相当逼真和具体。所以相对于中国乐器强烈的个性特征而言,西方音乐在音色上不追求乐器的独特音色,而重视乐器音色上有较好的融合性和渗透力,同时西方音乐在音乐体裁形式上多为大型的交响乐、协奏曲等,这样一来乐曲的音响也更为宏大厚实。

(三)创作方式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音乐在创作方面具有口头性和集体性特征。即一首作品往往不是单个一位作曲家的个人行为,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的歌者,经常会以一首现成的曲调为蓝本,加上自己演唱时的心情,以及对歌曲不同的理解,从而进行一些改编,因此一首曲调就会在流传的过程中演变成不同版本,如:《鲜花调》《孟姜女》的变体就有很多个不同的版本。因此中国的音乐“一曲多用”的现象很明显,重视再创作。

西方音乐在创作方面通常是一位作曲家个体的劳动,因此体现在作品中也就有着浓厚的个性特征。西方的作曲家往往是根据先辈留下的作曲创作技法,运用现有的材料并根据音乐的规律进行理性的创作,总之西方的音乐“专曲专用”的特点较为突出,更注重原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音乐各有千秋,中国音乐有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西方音乐也有着它自己的情怀。然而,随着文化发展日益国际化、多元化,笔者认为应该在差异中体会对方的文化精神,在保持本名族自己特色的同时,在交流中相互吸收借鉴各自的精髓,这样有利于两者的共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中西文化的异同篇(3)

新闻传播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新闻价值观决定着新闻事实的取舍与报道的不同角度。中西新闻工作者在传播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了大致相同的几个新闻价值要素――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等。然而,中西方以相近价值观指导出的新闻传播实践却表现出巨大差异。中国批评西方媒体报道无视中国国情的文化霸权主义,西方媒体则认为中国媒体报道忽视了对人权、公民知情权与个人尊严和价值的尊重。国际传播中的意见分歧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间的沟通交流。本文将从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来审视分歧的根源所在;把新闻价值观置身于文化传统的大框架下,以此思考全球传播新秩序构建,思考中国软实力建设中新闻传播功能的发挥。

一、“同”――对“人”的共性、新闻事实本体和新闻价值观形成历史的考察

如上所述,中西方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形成了对新闻价值基本一致的看法,这是中西方新闻信息交流和沟通对话的基础。学者赵莉在《从看美国的新闻价值观》中统计发现,“2002年美联社和新华社所评的十大国际新闻中,有四条是完全一样的,反映出中美新闻价值观中某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1]

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相同性的存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作为社会化的人的共通心理与思维习惯。人的生命存在共同性,具有相同的身体结构和行为方式。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也面临着共同的外部环境。这些相同或相似性,使得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形成的心理、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具有共通性,这必然会影响到新闻传播实践中的新闻价值选择。

其次,客观发生的事实对新闻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基于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闻事实――其中蕴含着能够满足受众需要的特定属性。这些特定内涵和属性决定了中西新闻价值观相同的一面。

考察新闻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历史就能证明中西方“同”的一面。

西方新闻价值观念的形成源远流长。1690年,德国人托比亚斯・朴瑟在一份关于报纸的论文中提出,为了在数不胜数的新闻事件中作出选择,应该把那些值得记忆和知晓的事件挑选出来加以公开报道。他列举了他认为值得报道的事件,涉及到了选择新闻的异常性和重要性等标准问题。这是西方新闻史上最早提出的新闻价值观念。后来,德国学者卡斯帕・斯蒂勒又在1695年提出了新闻价值的新鲜性、接近性、显要性和消极性等。[2]

西方新闻价值观念的真正形成,伴随着美国政党报刊的逐渐衰落和大众报刊的蓬勃兴起。在19世纪30年代的报业竞争中,西方各报社老板和主编为扩大报纸发行量,十分重视对新闻事实的选择。20世纪初,美国、日本的一些新闻学者把新闻事实的选择标准统一到新闻价值这一概念上。1922年,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中首次提出“新闻价值”这一概念。他明确提到突发事件、地缘接近、个人影响与冲突等新闻价值要素。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再一次掀起探讨新闻价值观念的高潮。其中颇具影响力的学者是约翰・格尔腾(Johan Galtung)和玛丽・鲁基(Mari Ruge)。他们考察了“事件”变成“新闻”的奥秘,并论述了新闻的12个要素。[3]

关于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西方新闻学者少则有5因素说,如麦道格尔;多则有20因素说,如英国汤姆森基金会专为第三世界新闻工作者编写的新闻教科书等。尽管西方新闻界在新闻价值标准的具体表述上有多有少、有轻有重、有先有后,但他们在主要标准的确定上还是相当一致,其中包括:影响力、接近性、异常性、显要性、及时性、冲突性和趣味性等。[4]

实践的需要与向外的学习中,中国学者对西方理论进行了本土化诠释,形成了与西方比较接近的价值观要素。徐宝璜在中国第一本新闻学专著《新闻学》中认为,“新闻价值者,即注意人数多寡与注意程度深浅之问题也。”并明确提出了新闻价值的三个要素,“重要之最近事实,自能引起较多人数与较深程度之注意,故为价值较高之新闻。次要之最近事实,仅能引起较少人数与较浅程度之注意,故为价值较低之新闻。”“同一新闻,其价值与发生及登载相隔之时间成反比例。此相隔时间愈短,则新闻价值愈大,愈长则愈小也。”“同一新闻,其价值不仅随时而异,又大抵随地而有别也。吾人所注意之事,大抵以己为中心,渐推及于己所熟悉之人及事。故现虽处交通便利之世,所最注意者,大抵仍为本埠之事,及本埠之人。”[5]

邵飘萍在他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介绍了美国威斯康新大学新闻学教授格兰特・赫德对新闻价值标准的概括:爱读者之数;时机之适当与否;距离远近之关系;性味集中之变迁。格兰特・赫德分析新闻价值减少的原因是:含有广告的意味者;揭发人之阴私者;有害社会之风者。[6]

20世纪40年代,萨空了在其《科学的新闻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了新闻价值“两个条件、两个要素”的观点。他把新鲜、真实列为新闻价值要素,而把新闻与人类“有关”、“有益”作为新闻价值的基础,体现了新闻价值的“有益性”原则。这种阐释对新闻价值理论有所突破,回归了新闻价值的本意,但他未对新闻价值的内涵作出详述。[7]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解放和新闻改革的逐步推进,新闻价值理论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西方国家的新闻价值理论再次被介绍到中国,中国学者对西方新闻价值理论采取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在广泛汲取和积极消化的基础上,对新闻价值理论再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形成了关于新闻价值的一些基本观点,主要包括真实性、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8]

对中西方新闻价值观形成历史的考察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与社会发展进程的地区,在人的共通性基础上,形成了大体一致的新闻价值观念。

二、“异”――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审视

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于新闻价值要素的不同理解,以及在实践中不同的选择上。

西方新闻价值观尤其是传统新闻观往往强调反常、冲突、矛盾,定位于媒体是社会和政府的监督者,习惯“多报忧少报喜”;而中国的新闻价值观,特别是社会主义的新闻价值观往往注重正面、健康、和谐,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着力于反映光明面,“多报喜少报忧”。西方新闻价值观注重以受众为本位,强调以受众的兴趣与需要作为新闻价值选择的主要依据;而中国的新闻价值观则习惯传者为本位,将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作为新闻价值选择的主要依据。[9]由此,在诸多新闻价值要素中,西方新闻价值观更注重“趣味性”,而中国的新闻价值观更强调“重要性”。

为什么在基本要素认同的基础上,中西方仍对新闻价值存在不同的理解,甚至在实践中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取舍呢?笔者认为,中国特殊的国情、政治经济利益的不同取舍,是形成分歧的重要原因。同时,对新闻价值作出判断的主体,即生活在特定文化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也是造成新闻价值不同的关键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者心目中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0]人从出生起就在进行社会化,其中文化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认为,“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创造物了。”[11]

文化传统是新闻价值观形成的历史渊源。中西方文化传统存在许多不同,在此文化生态环境下生活的“人”的心理、思维和价值观也表现出很大差异。司马云杰在《文化价值论》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形态是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相应地可归纳为以土地为基础的人生本位价值取向,以家庭为基础的群体本位取向和以伦理为基础的道德本位价值取向。由此,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价值模式可简单地概括为:“安土地,尊祖宗,崇人伦,尚道德,重礼仪”。[12]

钱兆和先生在《西方文化精讲》一书中阐述西方文化传统的独特性认为,西方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为求知而不是为实用目的,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热衷于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注重理性思维和对概念进行严格定义,具有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具有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的传统,法治传统源远流长,热衷于设计理想社会模式,注重对知识的检验和论证。[13]

从以上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特点的梳理可以看到,中西新闻价值观的不同,是与双方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完全一致。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影响到人的价值观差异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较多个人主义取向,中国文化较多集体主义取向;西方文化崇尚科学理性,中国文化重人情伦理;西方文化注重对自然的征服,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这些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念必定会在新闻传播中有所体现,从而导致了中西方对新闻价值观的不同理解和选择。

三、文化学阐释下的新闻价值观的意义

由文化的维度看待中西新闻价值观的异同,具有重要的学理和实践意义。

1.有的放矢,有效传播。

全球化的今天,闭关锁国肯定行不通。我们既要通过国际传播了解国际动态,以做好准确定位;又要借助国际传播,构筑自己良好的国际形象。这一切的前提是国际传播要达到“传通”的效果。分析以往国际新闻传播产生纷争,主要原因就是不同价值观的指导偏向,传播主体往往是从“我”的角度去思考报道新闻事件。从文化学的视角看,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双方都要考虑不同之处,即清晰认识“异”后的深层次文化原因,用“他”的视角报道,分析和了解对外传播对象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习惯,做到有的放矢。

2.求同存异,和谐传播。

国际传播旧秩序指的是国际新闻传播中的不均衡和不公正现象。此时,信息的流向是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流向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信息的内容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以自己的价值观对发展中国家发生事件的偏向和误解性的报道。这其中除了特定的政治经济利益原因外,文化理解分歧是一个重要因素。从文化的视野看待全球新闻传播,使我们认识到每种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有其优点和特点,在全球传播中要求同存异,互相尊重,以共同致力于全球和谐传播秩序的构建。

3.文化立足,融洽沟通。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4]

这是当前我国最大的国情,也是新闻传媒业发展的最大语境。我们的新闻工作应该从这一语境去思考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努力做好两个方面工作。对内,要发挥凝聚力向心力作用,从传统文化的发展来思考自己的工作,努力达到“传通”效果。对外,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充分考虑国外的文化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开展信息传播,有针对性地向外展示良好的国家形象,同时,尊重他国他民族的文化心理,相互理解,融洽沟通。

注释:

[1]赵莉:《从〈今日美国〉看美国的新闻价值观》,《青年记者》[J],2002年第4期

[2][3][4]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M] ,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5][徐宝璜:《新闻学》[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6]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9]郑保卫、刘新利:《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新闻价值观》,《今传媒》[J],2010年第8期

[8]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人民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中西文化的异同篇(4)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079-0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文化之重,文化深藏于丰富的语言现象背后。隐喻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语言形式,是一种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法。隐喻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各民族有着很多相通的隐喻,形成了文化上的重合。本文将主要从文化差异看中西方隐喻内涵的不同。

一 隐喻中蕴涵的思维方式

在影响隐喻产生的众多文化因素中,最直接和明显的是特定文化中所具有的思维方式。西方人注重演绎和分析的逻辑推理,崇尚一种善于分析和偏抽象化、条理化、层次化的思维方式。而中国人更偏向于非逻辑和非抽象的思维方式,它具有重直观、直觉和顿悟等特征。这种思维在一些形象隐喻化的词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如,“蘑菇云”、“虎背熊腰”、“弱柳扶风”等。而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习惯于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推理过程,如英语短语“as fit as a fiddle”是身体健康的意思,单从字面上来判断,对于一个不熟悉西方文化的中国人来说,是无论如何也猜不出这层意思的。因为小提琴的外观形象并不能给人以健康的感受,也就是说,这种说法不够形象生动。但小提琴却可以演奏出流畅圆润的音色旋律,会使人产生美妙的舒心感受,因此,可以用它来表示健康,这也体现了西方人典型的思维方式。

同时,与思维方式相关的其他心理因素也影响着隐喻化的思维。汉民族和英语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如,在心理结构上,中国人保守、封闭,西方人豪迈、奔放;在性格特征上,中国人克制、内向,西方人狂放、外向;在审美情趣上,中国人注重对内部世界的反省,西方人强调对外部世界的关照……

二 从隐喻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来剖析隐喻的文化内涵

意识形态与隐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意识形态的诸多形式中,对人们思维的影响是最大的。在汉文化中,几千年来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人们总是试图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寻找认识、评论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和尺度。方位词隐喻也是一种常见的隐喻用法,在汉语文化中,以“前,上”来表示过去,如“上古时代”、“前人”、“前辈”;而以“后,下”表示未来、以后,如“后来”、“后人”、“前赴后继”等。这些用法由来已久,早已成为常用语,人们已经意识不到它们的隐喻性。正因如此,才说明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儒家复古怀旧观念。这和中国人敬老的传统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信奉基督教,它的原罪思想对西方人影响至深。为了赎罪,只有不断进取,努力超越现世以解脱自身。因此,西方人用“前,上”表示将来和积极意义;而以“后,下”表示过去、从前的或消极的意思。如“screw up one’s courage”表示鼓起勇气、“look forward”表示期待、“let somebody down”表示使某人失望、“look back”表示回望和回忆等意义,“lay behind”表示落后……

佛教在汉文化中的影响也很大,在某些历史时期甚至威胁到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曾大肆灭佛,就是这个原因。人们常用“活菩萨”、“菩萨心肠”来表示心地善良的人。而在英语文化中,没有菩萨,只有“God”,人们常用它来表示有影响、有实力的人,而用“angel”表示有爱心、善良的人。

社会价值观也常体现在隐喻性的用法中。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坚信“人多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而西方却看重个人的能力,“individualism”非常风行,他们主张我行我素的“个人主义”。好莱坞大片中英雄们的台词常体现这一点,如在《特警判官》中史泰龙说过:“I’m the law.”。可见,他认为自己就是法律和正义。

三 隐喻内涵体现的特定地理环境

每一种文明都发源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地理环境是人们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的摇篮。中国地理条件优越,长期以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观念已根深蒂固,人们自给自足,安乐于这样的生活。于是,简单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物件常被应用到隐喻中去,如“力大如牛”“笨得像猪”“沧海一粟”等。而欧洲的地理环境相比较却恶劣得多,英国四面临海,土地又不肥沃,种植业发展不起来,人们只能寄希望于海洋和它外面的世界,他们以捕鱼为生,造船远渡重洋发展商业。在英语文化里,与海洋有关的隐喻性词语特别多,如“ocean of something”表示大量的意思。与“沧海一粟”相对应的词语是“a drop in the ocean”……

综上所述,隐喻深深植根于特定的文化形态中。中西方隐喻的差异体现出诸多不同的文化内涵。这种差异既体现出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又成为阻碍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中西文化的异同篇(5)

一、中西方餐桌礼仪的相同点

想要掌握好餐桌礼仪,就必须要了解餐桌礼仪的基本准则。虽然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别甚大,但是基本准则却大体相同。

首先诚信守礼。所谓守礼自律,就是诚实守信、守法循礼。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遵守餐桌礼仪,不可违背。餐饮活动中,我们务必要待人以诚,表里如一,才能更好的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论语·颜渊》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概括出了东西方餐桌文化最重要的守则。

其次要尊敬他人。在餐饮活动中,中西方的饮食礼仪都有敬人的原则。无论是落座、交谈还是接物,我们要维护他人的尊严,做到处处不可有失敬之处,更不可侮辱对方人格。谨记敬人本身就是敬自己。

第三要谦恭适度。餐桌虽是交流情感的好地方。但是如果不把握好尺度,做过了头或做不到位,都会让自己失了身份,所谓的“过犹不及”便是这个意思。所以,在运用餐桌礼仪时,我们要态度谦虚、不卑不亢,以自尊和尊人为准则,做到大大方方,谈吐适度。

第四要宽容豁达。餐桌之上,人与人之间由于生长环境、生活经历或修养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不可能消除。这就需要我们宽以待人。对于不同于己或不同于众的人要耐心包容,这不仅能够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关系,还有助于我们扩大交往空间。

第五要人乡随俗。因为国情、地域、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餐桌上完全可能存在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情况。这时,我们要本着入乡随俗的原则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正像英语中的那句“when inrome,do as the romans do”,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

二、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不同点

《礼记·曲礼》中的“入境而问禁,人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说明了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俗习

转贴于论文联盟

惯,而餐桌礼仪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不同,不但可以使你在各样的餐饮活动中游刃有余,也能更好的展现个人风采。

首先是入座方式不同。中餐讲的论文联盟是先长者、后女士的原则。坐下后姿势要端正,脚放在自己的座下,不可任意直伸。手肘不可靠在桌子边上。更不要将手放在邻桌椅背上。而西餐中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且本着“女士优先”的原则。男士要帮助女士拉开和推进椅子。用餐时,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

其次是餐具使用。中餐餐具一般有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勺子等几种。用餐时,不要伏碗吃饭。应该端碗。用匙饮汤,不举碗海喝。不用筷子在餐盘中乱翻。任何情况下不反扣餐具,无论是碗还是酒杯。不能用舌头舔舐餐具。上餐时,不可用筷子互相敲打,或拿筷子敲打餐具。西餐餐具包含刀、叉、匙、盘、杯等。使用刀叉的原则是左手拿叉,右手持刀或汤匙。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的握法与握笔的方式相同。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尽量避免更换频繁。

第三是进餐礼仪不同。吃中餐时不要急于动筷,须等主人举杯示意开始,客人才可用餐。如果有长辈,应礼节性的让菜或斟酒。夹菜时,须用公共筷。西餐中,喝汤时应先用汤匙向后往前舀汤,以免弄到别人身上,另外,喝汤绝对不能出声音。吃面包时,要先将面包撕成小块,再由左手拿起来吃等等。

第四是酒水礼仪不同。殷勤劝酒历来被中国人视作表达情意的重要形式。敬酒态度要大方,应起立举杯并且目视对方。借敬酒之名行灌酒之意,甚至偷偷给别人的杯子倒酒都是有违礼仪的。喝酒的速度以不超过宴会主人的速度为好。饮酒也不宜过度,以控制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为宜。按西餐传统,主菜若是肉类。则配以红酒,若是鱼类则配以白酒。无论哪种酒,都与中餐相反,切忌一饮而尽或是边喝边透过酒杯看别人。饮酒前要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摇晃杯子。若杯上留有口红印,应用面巾纸擦拭,不能用手指擦拭。

中西文化的异同篇(6)

一、中西方餐桌礼仪的相同点

想要掌握好餐桌礼仪,就必须要了解餐桌礼仪的基本准则。虽然中西方餐桌文化差别甚大,但是基本准则却大体相同。

首先诚信守礼。所谓守礼自律,就是诚实守信、守法循礼。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遵守餐桌礼仪,不可违背。餐饮活动中,我们务必要待人以诚,表里如一,才能更好的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论语·颜渊》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概括出了东西方餐桌文化最重要的守则。

其次要尊敬他人。在餐饮活动中,中西方的饮食礼仪都有敬人的原则。无论是落座、交谈还是接物,我们要维护他人的尊严,做到处处不可有失敬之处,更不可侮辱对方人格。谨记敬人本身就是敬自己。

第三要谦恭适度。餐桌虽是交流情感的好地方。但是如果不把握好尺度,做过了头或做不到位,都会让自己失了身份,所谓的“过犹不及”便是这个意思。所以,在运用餐桌礼仪时,我们要态度谦虚、不卑不亢,以自尊和尊人为准则,做到大大方方,谈吐适度。

第四要宽容豁达。餐桌之上,人与人之间由于生长环境、生活经历或修养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不可能消除。这就需要我们宽以待人。对于不同于己或不同于众的人要耐心包容,这不仅能够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关系,还有助于我们扩大交往空间。

第五要人乡随俗。因为国情、地域、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餐桌上完全可能存在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情况。这时,我们要本着入乡随俗的原则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正像英语中的那句“when inrome,do as the romans do”,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

二、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不同点

《礼记·曲礼》中的“入境而问禁,人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说明了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俗习

转贴于

惯,而餐桌礼仪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的不同,不但可以使你在各样的餐饮活动中游刃有余,也能更好的展现个人风采。

首先是入座方式不同。中餐讲的是先长者、后女士的原则。坐下后姿势要端正,脚放在自己的座下,不可任意直伸。手肘不可靠在桌子边上。更不要将手放在邻桌椅背上。而西餐中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且本着“女士优先”的原则。男士要帮助女士拉开和推进椅子。用餐时,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

其次是餐具使用。中餐餐具一般有杯子、盘子、碗、碟子、筷子、勺子等几种。用餐时,不要伏碗吃饭。应该端碗。用匙饮汤,不举碗海喝。不用筷子在餐盘中乱翻。任何情况下不反扣餐具,无论是碗还是酒杯。不能用舌头舔舐餐具。上餐时,不可用筷子互相敲打,或拿筷子敲打餐具。西餐餐具包含刀、叉、匙、盘、杯等。使用刀叉的原则是左手拿叉,右手持刀或汤匙。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的握法与握笔的方式相同。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尽量避免更换频繁。

第三是进餐礼仪不同。吃中餐时不要急于动筷,须等主人举杯示意开始,客人才可用餐。如果有长辈,应礼节性的让菜或斟酒。夹菜时,须用公共筷。西餐中,喝汤时应先用汤匙向后往前舀汤,以免弄到别人身上,另外,喝汤绝对不能出声音。吃面包时,要先将面包撕成小块,再由左手拿起来吃等等。

第四是酒水礼仪不同。殷勤劝酒历来被中国人视作表达情意的重要形式。敬酒态度要大方,应起立举杯并且目视对方。借敬酒之名行灌酒之意,甚至偷偷给别人的杯子倒酒都是有违礼仪的。喝酒的速度以不超过宴会主人的速度为好。饮酒也不宜过度,以控制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为宜。按西餐传统,主菜若是肉类。则配以红酒,若是鱼类则配以白酒。无论哪种酒,都与中餐相反,切忌一饮而尽或是边喝边透过酒杯看别人。饮酒前要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摇晃杯子。若杯上留有口红印,应用面巾纸擦拭,不能用手指擦拭。

中西文化的异同篇(7)

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现象和学科。护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的学科,是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学已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从而逐步进行整体护理的学科[1]。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护理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现探讨比较如下。

1护理教育的异同

1.1培养目标护理教育培养的目标包括护理理念和护理能力等方面。西方多注重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实践、持续发展和合作等综合性能力及应对未来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及职业价值观念,以人本主义思想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使学生具有一颗善良的心,秉承人本关怀对待每1例患者;中国的护理教育则注重从社会需要出发,以教育及培养为主,注重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或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1.2教育理念西方国家护理教育的中心理念是关爱,注重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课堂教学形式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护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理念,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明显可见的是,西方多以学科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及综合课程,其课程设置出现短程化、小型化的趋势,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创造性很容易调动起来;中国主要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式课程,多数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及课程中,自然科学及技术偏多,人文学科偏少,缺乏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人才的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未知,敢于理论实践创新的精神不足[2]。

2护士职业态度的异同

2.1中国护士职业态度在中国,护士由于其临床护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加之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较低,护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肯定和理解支持,倒班方式有损于健康、影响家庭生活等,而且护理工作要求精细化、严谨化、科学化和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与解决,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必须投入更多的体力和精力,这些现存和潜在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职业倦怠,因职业态度的缘故常常觉得很压抑,不能轻松应付工作上的冲突,不能正视自我职业价值,常有辞职不干的想法[3]。

2.2西方护士职业态度Breimaier等[4]研究表明,西方护士的职业态度倾向于较高水平,护士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认可度。护理专业学生(包括毕业生和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护士)的调查显示,10个毕业生中有9个相信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应该是非常轻松或者是有些轻松,大学毕业生都是怀着同样的理想加入护理行业的,这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职业,他们的理想就是帮助别人;调查结果同样显示,临床实践后大部分学生还是同样积极,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对职业前景的展望非常乐观。

3护理现实应用的异同

3.1伦理道德医学护理伦理道德研究在许多问题上所体现的纷争,很大部分都可以由文化差异来解释。中西文化差异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主义、强调和谐共同的责任;而西方的生命伦理学建立在个人主义原则之上,强调个人权利。如在医疗护理决策方面,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个人与其家庭密不可分,多主张由家庭或者单位决定,而西方国家多认为应该由个人决定,即生命的支配权在于本人;又如,在对待身患绝症的患者知情权上,在我国一般不将病情告知患者,而是告知其家属、单位[5],而大部分西方国家则主张告知身患绝症的患者实情。

3.2护理管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主体意识,以重视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为其特点,在护理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重均同、轻个性的偏向,主张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会出现不同职称、年资、学历的护士承担相同的工作或同等责任等现象,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讲究科学、民主,鼓励个人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在管理方面则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管理的弹性化和护理工作安排的层次化,不同职称、级别的护士有不同的工作定位和责任。

4护理科研中的思维差异

人类思维方式可以分为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非理性思维或顿悟)两种基本类型,中国传统文化重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则尚逻辑思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重直观内省、轻实测论证,重直觉领悟、轻理论分析;而西方人注重科学、理性,重视分析、实证,因而往往借助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进行判断、推理[6]。由此,护理科研(论文)的设计上,中国人习惯于先交待研究背景、说明问题的原因,或提出论据再作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而西方人一般则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看法、点明主题,再依次交待研究背景、条件、原因、论据或分析。体现在护理研究中:国内的护理科研以把握整体性、方向性的研究为主,学术文章范围大,而缺乏前瞻性;西方则更注重细节,科研立足于实践、以实用为基础,多是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5讨论

通过上述中西护理差异比较,可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护理有较大的差别,但它们之间并非是水火不相容、不可磨合的,两者各具特色,各有其长短,可取长补短。因此,我国的现代护理事业,在护理教育方面,要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具体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临床护理方面,在发扬优势的前提下,应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护理科研上,要转变思维,及时了解国外护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向纵深化、前瞻性发展;在护理管理方面,要敢于突破已有的经验,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管理模式,博采众长,补己之短。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7.

[2]张凤,耿桂灵.跨文化护理理论在当代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13,34(5):85-86.

[3]张浩,郭燕.护士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护理杂志,2012,29(9):38-40.

中西文化的异同篇(8)

[中图分类号] G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53-02

节日是人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群体现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目前,节日被赋予了很多特殊的意义。在节日里,人们所传达的不仅是彼此之间的情感,它其实更像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精神的体现者,是一种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的寄托。中西方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笔者试图在文中探寻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交流的时代,如何以一种正确的姿态面对不同地区、国家、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以便能更好地实现彼此之间的交际。

一、中西主要的传统节日

(一)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它是在每年农历的一月一日,俗称为“过年”,与西方的圣诞节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春节的时候,远方的游子们都会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在春节这天,中国民间有着贴春联、倒贴“福”字的习俗。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五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定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而在南方两河流域的地段,人们在这一天还要举行赛龙舟大赛。中秋节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因为该节日多是在秋天的中期,所以叫中秋节。这一天,人们要吃月饼,月饼象征着团团圆圆,到晚上的时候还会有赏月的习俗。这三个节日是我国民间最主要的传统节日,除此之外还有清明节、腊八节和元宵节,等等。

(二)西方主要的传统节日

圣诞节是西方人纪念基督徒的主神耶稣诞生的日子,时间为每年的12月25日。按照习俗,人们在这一天需要互赠贺卡和圣诞礼品,还会装扮圣诞树来庆祝。复活节是为了纪念主神耶稣复活的日子,时间为每年春分后第一次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按照习俗,人们在复活节的前夕要相互祷告,而在节日当天则要互赠彩蛋。感恩节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这一天奔走于天南海北的游子们要回家团圆,品尝以“火鸡”为主食的盛餐。此外,西方较为重要的节日还有万圣节、狂欢节和愚人节,等等。

二、中西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一)宗教文化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节日体现的是一种泛神论和世俗化的特征。比如说中国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它是源自上古时代的腊祭,腊祭即是在岁终的时候祭祀众神的日子。而西方的节日多是凸显一种基督教文化,无论是最为重要的圣诞节还是复活节,其最为悠远的精神依托是基督教里的文化载体。

节日的习俗也是承载民族文化的重要支柱,我国的节日习俗也体现着泛神论和世俗化的特征。比如说在春节时要打扫卫生,这象征着辞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把“福”字倒过来贴,象征着“福到了”的吉祥话语。而在西方里的圣诞节当天,要装扮圣诞树,上面还要挂些小甜饼,这代表着一种赎罪的意愿;复活节里的彩蛋则代表了复活后的欢喜与生命的绽放。

(二)价值取向的不同

中西方的传统节日还凸显出价值取向上的差异。综合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多的是代表集体主义精神,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则代表的是个人主义精神。

之所以有以上的不同,是由于中西方均受自身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更多的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的是“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价值观,尊崇着辈分制以及长幼有序的家族观念。所以在中国社会中会更多地强调血缘以及家族的地位,进而体现出集体主义的观念。而在西方国家则不同,其社会更多的是受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由于文艺复兴倡导的是个人至上,保护人权等理念,崇尚个人的自由和解放,所以西方的节日里都会体现出个人主义的色彩,比如在节日里的盛装打扮、狂呼狂庆都是自由、独立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饮食文化的不同

中西方的传统节日也体现出饮食文化上的不同。比如在中国的春节里,人们要吃饺子,在端午节的时候要吃粽子,在中秋节吃月饼……而在西方的传统节日里,人们多以烤类食物为特色,比如在复活节的时候要吃“烤兔”,感恩节的时候吃火鸡,英国在圣诞节的时候会吃烤鹅,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传统节日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上的差异。

三、全球化浪潮对本土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洋节”在中国占据着一席之地。有些国人会因此感到恐慌,认为“洋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霸占和侵凌,担心西方的节日在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高而湮没本国的传统节日。像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感恩节等都是我们身边耳熟能详的西方节日,这的确证实了西方节日在中国社会中的入侵趋势愈发猛烈。与本土的传统节日相比,一些国人更加热衷于西方的节日,可见这些担心也并非没有道理。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发展与交流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要想守住自己本国的一方净土而免受他国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交流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调整自身的心态。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们需要学会以一种全新的状态找到自己在国际中的地位。不应过多的排斥这些外来的节日,而是要找到自身的位置和状态,迎接这种必然的文化“冲击”。

四、“洋节”冲击下的冷思考与社会认同下的建议

(一)由个人本位到公共文化的诉求

文化中所包含的事物是没有所谓的好坏与对错之分的,实际上它们都是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下产生的必然选择。节日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有着它该有的状态。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彼此在过分地烘托了一种敌对的情绪和排外的心理,将文化上的交流曲解为外来文化的侵略,这有悖于文化的包容性发展和宽容流。在面对中西方不同的传统节日时,应该更多的将个人的激愤与排斥心理转化对为人类文明的尊重以及对社会公共文化的诉求和敬仰。

(二)由扬中抑洋到中西互补的追寻

中西方的传统文化是在国际交流与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下逐渐碰撞的,每个习俗中都有它值得珍视的地方。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通过不同节日的交流可以交换不同的“水土”,也可以去了解在不同“水土”之下成长的人文特色。

每一种习俗和节日都有它的存世价值和人性精神意义。应该扬长避短,学习他国文化里的精髓,吸收他国的宝贵精神财富,从扬中抑洋的态度转变为中西互补的价值追寻。

(三)由官民博弈到自由选择的释放

当前中国部分传统节日中存在着政府的文化施政性,从政府到民间的各种选择好像都存在着一种约束性,即一种政府下的严格保护,殊不知群众愈是被紧看就愈是想挣脱。最好的行为是给与大众一定的自由选择性,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准绳,况且多数情况下人们并没有对“洋节”考虑太多,而仅仅是一种娱乐或者消费心理,大可不必形成“节日危机”或“文化侵略”这样的偏激想法。

(四)由无序状态到规范引导的发展

在认识到“洋节”已不可避免的要对我们产生影响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规划,让其在中国的大地上有规则、有秩序地存在,而不再持着一种敌对和排外的心理。所以说,政府需要在“洋节”这种无为的状态之下对它们进行积极地干预,给本国的传统节日更多的空间,这样才能实现不同国家传统节日文化的交流和借鉴。

中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是由种种地域、历史等因素的协同作用而产生的。不管这些差异以一种怎样的面貌存在着,在今天的世界交流的大背景之下,它们都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碰撞与交流。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它们,是如今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其实国民可以试图从多种角度去理解、去解读这些不同国度里的文化差异,尊重每一种文化与节日习俗,多领略它们的精彩之处,少一些排斥与敌对。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承华.文化与人格[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2] 常天.节日文化[M].沈阳: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3]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中西文化的异同篇(9)

随着加拿大媒介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的实现,致使中西审美文化的发展置身于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之中,逐渐形成多元化的艺术格局。在此趋势下有必要秉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将中西审美文化有机地渗透与融合。这种有机融合必将有效地促进湖南省“两型”社会的科学建构。反之,“两型”社会的科学建构又可以促进中西审美文化的融合,形成二者的共生互动。

一、“两型”社会建设与中西审美文化融合的关系

(一)审美对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

肩负着“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重任的湖南省力求把“两型”社会打造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全面和谐的崭新发展的社会。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曾提出“21世纪的竞争将不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竞争”的观点。显然“两型”社会建设也是一种文化竞争,需要文化的正确引导和支撑。可以说“两型”社会建设中和谐文化的构建是其基础性工程,它为“两型”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与精神支撑。

其中审美方式的把握即人对周围世界的“艺术的掌握”,作为和谐文化的一个相当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作用。总的来说审美对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有三个方面。第一,审美是对生活的现实反思,有助于促进人与人和谐的新境界。第二,审美是对现实的理性超越,有助于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三,审美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有助于实现人类全面协调发展。

(二)“两型”社会建设需要中西审美文化有机地渗透与融合

审美是人类对世界进行精神掌握的一种方式,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的审美表现出不同文化的特质。纵观中西方虽然都认可“和谐”就是美,但是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中国,审美是以“心理和谐”为最高境界,认为人与自然相互统一,万物生命息息相通,处在相互对应的有机联系中,存在于统一的生命过程中。这种儒家、道家学派从不同角度强调的人与自然契合无间的“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以及所要倡导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对“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再来看西方,审美则以“形式和谐”为最高境界,从毕达哥拉斯学派到现世诸学派,可以说如视觉的和谐、理性的追求等以形式为中心的美学思想成为一种观念或典型,不断被规范,引导着西方艺术家的思维和创造。与中国的通过艺术来彰显主体的“心理和谐”,以实现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及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相比,西方则通过艺术来实现对客观世界“形式和谐”的把握,在视觉的理想美这种形式中求得对客观世界的科学把握。西方的这种审美观念正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观。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之中,“两型”社会在为整个社会的审美创造提供广阔空间的同时,也对美学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时下已不能只停留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上,还需要从西方优秀文明成果中广泛吸收与借鉴,充分认识到中西审美文化中的多元性与复杂性,采取批判地继承、综合创新的方法,使中西审美文化有机地渗透与融合,使之淬炼、升华,再酝酿出新的艺术形式,不断推进中国艺术的发展。

二、“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中西审美文化融合之途径

(一)在差异中寻求中西审美文化融合之契合点

1.中西审美思想内核之差异

中西方由于各自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审美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东方和西方两大美学思想系统,其审美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简单概括来看,中国是“感悟自然”,追求“表现”,注重“写意”,崇尚“善”,以“心理和谐”为最高审美境界。西方则是“模仿自然”,追求“再现”,注重“写实”,崇尚“真”,以“形式和谐”为最高审美境界。

2.中西审美文化融合之契合点

虽然中西审美存在诸多差异,但是只要深入探究就不难发现其审美差异是相对的、可变的,也不难发现其审美文化融合之诸多契合点。下面笔者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略举几例来进行探讨。

理论方面:如北宋文学家、画家张舜民在《画墁集》中提及“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西蒙尼德斯也提出了“绘画是哑诗,诗是能言画”这类似说法;又如在中国绘画理论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传神论”的美学观点,由东晋画家顾恺之在其《论画》中明确提出并加以系统论述,这一看似中国独有的观点所倡导的“以形写神”其实与古希腊杰出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曾就“传神”阐明的观点不谋而合,苏格拉底认为,“一件好的艺术作品除了要具备各种美的要素还要能够将此作品的精神给反映出来。”

实践表现方面:如北齐画家曹仲达所表现的人物,其衣服褶纹用笔稠叠,衣带紧窄,紧贴身上,仿佛刚从水中出来一般。而古希腊浮雕作品中,路德维希宝座《阿芙洛狄忒的诞生》中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忒被海水浸湿的衣裳刻画得极为细腻,紧贴身体。似乎为“曹衣出水”作了注释,盛唐杰出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的衣带临风飞扬,飘逸洒脱。而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之一古希腊雕像《胜利女神》中的女神从肩到脚的衣褶被刻画得迎风招展、衣带飘扬,极富动感,也似乎为“吴带当风”作了注释;又如中国艺术家善于学习西洋的画法,现代国画大师李可染,可以说其画深受伦勃朗的影响,用素描方法画国画,将光引入中国画,在作品中经常有像伦勃朗《戴金盔的人》中那样的经典用光。反之西方许多画家也善于吸收中国画的精髓,如莫奈名画《睡莲》,画幅很长,没有明确的焦点,可以看得出是借鉴了中国绘画中的散点透视。

当然诸如以上的契合点不胜枚举,中西审美虽然性质不同,但是可以寻求其共性,因而可以互相交流、借鉴,共同发展,具有可融合性。

(二)中西审美文化的异质同构

似乎中西审美文化有着难以弥合的鸿沟。其实不然。例如英国雕塑大家亨利・摩尔的几件极具强烈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大型作品曾放置在北京的饱含经典韵味的古代园林北海公园内进行展示,西方现代雕塑置于中国古代园林中,产生出了一种异质同构、相得益彰的审美和谐。建设湖南省的“两型”社会可以从诸如以上例子中探寻一些有益的启示,用全球文化视野来审视和建设湖南省的“两型”社会。异质同构其前提是承认中西审美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并且需承认其具有共同性,其实从宏观来看其审美终极目标还是一致的,所谓体异而性通。只有深刻认识这种文化本质,积极培养和提供“两型”社会需要的文化环境与文化条件,才能更好地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本文就“两型”社会建设与中西审美文化融合的关系、“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中西审美文化融合之途径两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和思考。吸收中西审美特质的精华,并进行合作,形成互补,建立平衡、和谐、有创造性张力的文化现代化格局,将是“两型”社会的未来。当然“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中西审美文化的异质同构存在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过程,有待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与完善,任重而道远。

(注:本文为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ZK3072)

参考文献:

[1]夏之放.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6).

[2]邓海英.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审美元素[J].理论前沿,2005(23).

中西文化的异同篇(10)

我们都知道“礼尚往来”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其实,中外都有送礼的习俗。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在送礼的时候都有一定目的。中西方对赠送礼物都很重视,而且都认为应该有来有往。但是由于在文化背景和历史熏陶的不同影响下,中外礼尚往来时的礼仪,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更多的送礼知识,希望能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一、中国人的送礼文化和送礼习俗

1.送礼的起源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崇尚礼仪,几千年来,由于受周公之礼、孔孟之道的影响,中国的送礼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积累了一些实用可行的送礼“守则”。例如“宝刀送英雄,红粉赠佳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等等……

在中国,送礼大概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祭祀活动,我们可以从“礼”字的最初内涵去探究送礼的起源。礼,即“礼”,“”是它的初字,甲骨文的“”字,其下是“”,乃是“鼓”之象形,其上为“丰丰”,是“两串玉”的象形白描,两形会意,表示击鼓送玉,与他人或其他民族诚信结交之义。在上古先民看来,乐莫重于鼓,物莫贵于玉,把二者共同奉献,乃是最贵重的礼品;敲鼓奏乐,捧玉奉献,无疑是最高、最衷心的礼仪。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发展,送礼已俨然成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

2.送礼的文化形态

中国的送礼不仅仅是一种社交的形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在中国,送礼是十分讲究的,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当然文化的扩展也是慢慢演变的,从最初的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核心,中国送礼文化的形成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事实上,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实用主义的民族,所以礼物的实用性一般会被排到首位。

谚语中说的“鹅毛”礼物一般不会出现,倒是“食品、烟酒、钞票、金银”等最具有实用主义的礼物最有市场。尤其是在物质不太丰富的年代,食品是送礼首选。

3.中国人送礼和接受礼物的反应

在送礼和受礼时,中国人和西方人对礼品所表现出的兴趣是一样的:送礼者都希望对方能喜欢自己送的礼品,而受礼者也都因为接受了对方的礼品而高兴。然而,中国人往往表现出来的是极大的自谦,本来花很长时间才买好的礼物,他可能会说“随便买的,也不会买,请笑纳”;花很长时间做好的一桌饭菜,他可能会说“不会做,您就将就着吃吧”。

在送礼时常常故意贬低自己所送礼物的价值。即使送给对方的礼品价格昂贵,也要说一声“区区薄礼,不值一提”、“一点小意思!”或“很对不起……”这种以否定的形式来肯定自己所送礼品的价值,是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他们不懂得这种绕圈子的说法,或者说,无法悟出否定中隐藏的肯定意义。

在接受礼物时,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反应也截然不同。在中国,人们接受礼物时往往并不喜形于色,且不当面打开礼品,认为这样做非常不礼貌,而且会给人留下“贪财”“贪婪”的印象,或让人感到对所接受的礼物过分在意。中国人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向对方传达一个信号:我对你是否送礼、或礼物的轻重并不感兴趣,即便你不送礼物也照样受欢迎,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关系。因此,往往是在客人离开后,或回到家后悄悄打开礼品。而且在接受礼物时,中国人常常推辞一番,并且说“哎呀,还带礼物干什么”,在对方再次坚持后才收下,表明即使接受也是出于无奈,并伴以“怎么能让你破费”或“下次可不能这么客气”或“下不为例”的客套话,然后将礼品放在一旁,显出对礼品漠不关心的态度,生怕对方认为自己是冲着别人的礼品来的。

二、西方人的送礼文化和送礼习俗

1.西方人对礼物价值的反应

中国人选择礼物时对礼物的价值相当重视。一般来说,中国人通常都认为礼越贵重越好,礼过于简单和廉价不仅可能起不到增进感情的目的,反而有可能会“得罪人”。相比之下,在其他国家,比如美国,也许用中国的一句古话来形容他们的送礼习惯是再合适不过,那就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在英语文化中,不管送什么,礼物通常都是“物美价廉”,是主人喜欢或需要的,或是很有特色、很有新意的,像中国人一样在生日、乔迁,结婚时直接送钞票或价值昂贵的礼物是非常少的。

西方人往往注重礼品的纪念价值。确切地讲,中国人送的是礼品,而西方人送的是纪念品。应邀去西方人家做客,可以给女主人送一束鲜花,给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一本自己或对方喜欢的书,或一盘CD,或一本自己写的书,都很受欢迎,还可以带上具有本国特点的小工艺品,主人会更高兴。去西方人家做客,对方不会在乎你的礼品有多实用,更多的是一种心意的表达。人们在接受礼物时,想到的首先是感谢。因此,为了表示谢意,他们会当面打开别人赠送的礼物,大呼小叫地赞叹一番,他也许未必在乎你的礼物,只是礼节告诉他应该表示谢意,至少表面上应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以免损害对方的感情。有时在结婚庆典上,主人还将客人送来的礼物展示一番,以增加喜庆的效果。

2.送礼要避免禁忌的原则

送礼是门学问,东西方文化都认为,送礼要尊重受礼人的习俗:西方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只送个梨也不感到菲薄,这一点也不同于中国人讲究的成双成对。中国普遍有“好事成双”的说法,因而凡是大贺大喜之事,所送之礼,均好双忌单。比如说两瓶酒,两条烟。一是为了显示自己不是小气之人,二是为了讨个吉利数字。但是,在西方,人们送酒的时候都是只送一瓶。One is quite enough, two are of course welcome but unusual and not expected. 因为他们吃饭的时候要喝客人带来的酒,如果客人拿了两瓶,似乎表明客人是个酒鬼,他恐怕一瓶酒不够喝。再有,白色虽有贞洁无瑕之意,但中国人比较忌讳,在中国,白色常是大悲之色和贫穷之色。同样,黑色也被视为不吉利,是凶灾之色,哀伤之色。而红色,则是喜庆、祥和、欢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另外,我国人民还经常讲究给老人不能送钟表,给夫妻不能送梨,恋人不送伞(谐音“散”),由于“送钟”与“送终”,“梨”与“离”谐音,是不吉祥的。还有,不能为健康人送药品,不能为异性朋友送贴身的用品等。

此外,各国对于物品种类的忌讳也大有不同。俄罗斯人忌讳别人送钱,认为这是一种对人格的侮辱。不要送阿拉伯人酒或人形的礼物,尤其是女人图像的画或艺术品。日本人对装饰着狐獾图案的东西比较反感,他们认为狐狸是贪婪的象征,獾则代表狡诈。在法国不要送捆扎的花。荷兰人习惯吃生、冷食品,但忌送

食品。

送礼和收礼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敬意而为之的一种态度或一种行动,因此人与人之间相互馈赠礼物,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内

容。我们并不是想说某一种送礼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观念和行为就一定好于另一种文化,而是要说,任何一种送礼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我们唯一需要提倡的是探究不同送礼文化形成的原因,对不同的送礼文化给予必要的理解。

中西文化的异同篇(11)

2008年《功夫熊猫》在国内上映时,我满心欢喜地跑去看,一英国朋友满脸疑惑地问我:“你不觉得那只熊猫又笨又傻扭曲了中国人的形象吗?”,我也一脸诧异:“没有啊,为什么?”。直到2011年《功夫熊猫》第二部上映,当被一美国动画师问到类似的问题时,我才意识到这并不是简单个人喜好的问题了。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致力于保护熊猫事业的艺术家赵半狄于2008年前就公开在报纸及网络上发表反对《功夫熊猫》的文章。他以强烈的态度反对影片在中国电影院上映,并呼吁人们不要去影院观看。他指出:美国是在通过好莱坞电影对别国文化进行入侵。美国人Tim也声称:“中国人要抵制功夫熊猫,不然中国的孩子将不再拥有属于自己的童话。”此篇文章一经发表,就惹来了不少中国网民的谩骂。到底是什么力量驱使人们这么做的,为什么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功夫熊猫》为何会在国内外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呢?

一、《功夫熊猫》所体现出的是中国民族元素外衣和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内核

影片讲述了一只梦想成为“功夫之王”的熊猫在“神龙大选”上歪打正着地被选为“神龙大侠”,为了完成使命,熊猫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打败了邪恶势力太郎,拯救了村民,成为人人皆知的英雄。片中充斥着大量中国元素:中国式背景、建筑、音乐、拳法、龙图腾、鞭炮、面条、包子、佛学以及作为主角的熊猫,作为影片卖点的功夫。但在中国民族元素包裹的外衣下有着西方文化价值内核,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西方个人主义与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冲突。熊猫违背父命追寻自己的武士梦,这与中国儒家思想里的孝道——子从父命相违背。向往自由,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人人都能成为英雄的西方核心价值观念贯穿始终。

二是东西方文化价值观主导下的不同的“英雄”主题。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即“儒道佛”。儒家文化视“集体主义、利他主义”为优秀品格。中国的英雄主题即“无私奉献、行侠仗义”。西方的英雄主题是“自我价值”与“超能力”,即只要拥有一颗敢于追求梦想的心,人人都能成为英雄。影片中的熊猫是命中注定的神龙大侠,肩负着拯救村民的使命,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众人皆知的英雄。

二、《功夫熊猫》所体现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文化价值观的演变

我们没有权利要求好莱坞做出完全中国化的片子来,但中国观众对《功夫熊猫》的评价却不由得引起我们深思。中国观众有如下评价:

“中国的文化需要别人来包装并不是悲哀,何谓文化?文化的价值是什么?我的看法是:文化只有被传播才可以体现其自身的价值,文化的生命就在于传播。至于被谁传播这不重要,被认同的才可以被传播……所以我很乐见好莱坞的这些作品,文化侵略是需要具备被侵略的资本的,人家用了咱们的面粉卖给咱包子那真是对咱们看得起。”

“功夫熊猫反映的各个观点都是积极向上的。追求自由和个人价值,比中国传统遵从父命积极多了。”

“我愈发觉得西方人帮我们改良了东方文明中腐朽的一面。”

“看个动画片,想那么多干嘛,抽空想想怎么挣钱吧!”

类似这样的评论有很多,但大都反映出了同样的问题。中国年青一代并不关心和认同自己国家的文化,对本民族文化有着瞧不起、不信任的态度。民族文化意识淡薄的今天,中国人乐于接受一切好的事物。关键问题在于:文化又怎能以好坏来区别呢?什么样的文化是好的,怎样的是不好的,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是儒道佛三者合流的历程。儒道佛涵盖关于伦理道德、礼仪制度等诸多文化,却不牵涉到科学。由于欧洲的影响,中国才有了科学和工业。中国古代在科技上的四项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传到西方后,被赋予了一些目的性。受火药启发,西方研制出枪炮,从而可以轻易杀死百姓而掌权。就像罗素所说:中国人最高尚的品格是他们具有温和的性情,他们生来就是不好战的,生来具有和平的气质。中国人的和平主义扎根于他们深思熟虑的思想观念之中,事实上他们无意于改变眼前的一切。

“在中国,很多人迫切地想要学习西方的知识,不仅因为可以增强国家实力以抵制西方的侵略,而且因为许多中国人认为知识本身就是好东西,尊重知识是中国的一个传统。”中国人在传统文化熏陶下养成了宽容与温和的品格。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在看到美国人拍的《花木兰》《功夫熊猫》后,拥有的是对知识的景仰与热爱,而感受不到愤怒的原因了。

西方人到中国去有三个目的:打仗、赚钱和传教。虽然传教的目的是有理想主义的美德,并激励了很多人去过英雄般的生活,但是军人、商人和传教士都在把他们的文明强加给世界其他国家,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三种人都是好战之徒。中国人却从没有强迫我们学习儒家学说。他们认为:宗教虽多,但其理以一贯之,所以从不干涉我们。这正是为什么一些美国人也反对《功夫熊猫》的原因,他们为民族文化入侵意图感到愤怒。中国人自己却不能理解这种愤怒,因为温和包容的性情使中国人联想不到文化与侵略有何联系。另外,中国人对西方文化抱着憧憬和向往的态度,这往往导致中国人忽略自身文化的优势。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从经济发展上来讲,西方价值体系的确比儒道佛学适用,但“当代的灵魂,当代那种焦虑的灵魂,那种除了金钱意义以外失去其它价值的灵魂,需要同传统进行对话,同或者是儒,或者是道,或者是佛进行对话,在这种过程中引领出新的东西来满足我们今天的心灵需要。”

三、中国人在民族文化认同上的缺失

中国人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以及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缺失是有历史原因的。

一方面,战争导致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质疑。战争中的中国不能靠儒道佛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的稳定,而资本主义国家却能够凭借科学文化及价值观称霸。这使我们产生怀疑:我们的文化到底值不值得保留,西方文化是不是比我们的好?从鸦片战争到倡导“打倒孔家店”的,中国文化一直以来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类把复杂的价值动机和人际关系高度简化、单一化,使人成为经纪人,赚钱成为人唯一的目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背离的传统文化,难免被以“经济效益”为主流的社会价值观淹没,甚至被抛弃。

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文化无高低贵贱之分,中国人必须正视自己的文化危机。《功夫熊猫》是否会对中国文化造成入侵,中国文化是否会被西方文化同化,这完全取决于中国人自己。中国人首先要认识并热爱我们国家的文化,在学习西方知识的同时,摒弃西方机械的人生观。在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前提下,为人处事仍保持中国人的本色。对于西方传授给我们的科学知识,我们回报于他们宽容的品格和深沉平和的心灵。如果中国人能做到这点的话,所谓的“文化入侵”也就无济于事了吧。

参考文献

[1]【英】罗素:《罗素论中西文化》 杨发庭 译 北京出版社 2008年版

[2]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