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11-02 10:12:29

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

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篇(1)

一、语际书写与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话语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殖民话语批评才进入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赛义德率先在他的《东方学》一书中把“殖民话语”作为研究对象,它集中分析了殖民话语:各种文本形式,西方对非西方文化所进行的知识编码和制造。赛义德指出:一旦西方话语作为真实性和普遍性。它就可以用来压迫东方。同样,在音乐领域,一旦西方音乐的概念知识体系作为音乐理论的正宗性来普及,它就可能对异域音乐的概念知识体系及文化差异性或个性压抑,并且可将异域音乐纳入西方音乐或“国际音乐”主导语价值之中,变得容易接受,使这种主导语的统治地位以及第三世界音乐的“边缘性,落后性”合理合法。

在20世纪中,我们看到西方音乐历史中的音乐话语,如单音、复音、单音体制,复音体制、音乐科学体制的历史概念、逻辑分类、范畴划分已进入于中国音乐的历史划分。“中国没有和声,因此比西方落后一千年”。由于此种话语所具有的认识论基础深深地扎根于西方音乐文化历史、语言和思想中,而中国音乐文化历史价值便被纳入主导语的历史概念中。于是,Music就等于中国的“音乐”,“单音”的概念完全可以作为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繁复的音乐风格历时演变的结论性概念及逻辑等等。在比较文学中,刘禾的《语际书写》[1]一书对文化交流中语言之间透明地互译性提出质疑,也正是这些假定的透明性虚构了异国音乐的历史地位。由此,中西音乐的差异性“单音体制与复音体制”的西方音乐历史发展逻辑基本上成为对整个中国音乐历史发展轨迹的定位。这一定位自然确立了中国音乐“单音体制”的主体落后地位的定论。而这一定论成为中国音乐知识里的常识,此类常识经由大众传媒和中国音乐工作者的言说不断地复制,不断地更新,长期以来渗透了许多音乐家及听众的自我意识,被人们当做是不争的客观事实。

这些殖民主义对中西音乐先进与落后评价的观念是如何产生或制造出来,又由谁制造出来的?他们的知识体系和音乐认识论是建立在何种基础上的呢?我们看到,在殖民时期,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先驱者,如王光祈、肖友梅、黄自、曾志忞、沈心工等等,他们是中国音乐外部开启的第一次启蒙的使者,使中国人开始看到了外部的音乐世界,但这和全球殖民时代一个不争的事实相关,正如亨廷顿所言:20世纪第三世界第一批现代知识分子,他们的教育都是授之于国外。[2]他们音乐概念基础的学习都是从西方音乐开始的,他们无法把握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面对西方音乐也无法较全面的了解,他们对西方音乐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和对中国音乐知识话语的内在机制整体性把握的欠缺,因此他们无意或有意利用的是西方音乐概念知识体系互译的“透明性”来认识中国音乐的,他们在学习和形成音乐概念系统中,在对西方音乐和中国音乐的同一性设置各种话语的基础时,他们所信赖的是一种双语词典的概念模式,也就是说,A文化音乐的一个词一定对等于B文化音乐的一个词。这种双语词典的对等概念模式在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遭到了严厉地批评。沃克教授的“从殖民主义解放出来的音乐教育”一文是厘清音乐教育中西方音乐话语主宰权力关系的?匾南住N挚巳衔癿usic,art,aesthetic是我们西方人的话语,其它文化则很少有此词语。Music是一种特定西方文化活动中的一个西方术语。从词源学角度讲,把西方术语music的包含扩大到西方传统之外缺少论证的合理性。从教育上讲,如果我们更多地把分类法建立在音乐的社会文化根基上而不是陈旧的殖民主义圣像上,许多混乱现象(或许还有文化帝国主义)是可以避免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西方思维中界定的music所关注的是明确的周期性音高,具有稳定而丰富的泛音,适用于西方和声对位实践。在西方音乐术语中,不协和是对这种泛音准绳的偏离。我们不能将西方传统以外的音响强塞到这个模式中,否则将会辱没其艺术的真实性。我们西方人也不能由西方的技术和状况得出西方艺术音乐的复杂程度高于其他文化的结论,后现代思想提出在逻辑和社会——政治的基础上对术语学意义给予重新评价。”[3]

沃克教授运用了福科,庞蒂,德里达,巴特等人的语言哲学观念对形面上学话语的普遍性作了严厉地批判。福科认为:“语言的属性只有在共享和接受同样的文化价值体系的群体内,才能感知到,词语只有在他们的社会文化情境中才能实现意义。”[4]

最近,香港大学音乐系主任荣鸿曾教授的《音乐研究与大学教育》中也在揭示这种西方音乐话语权力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压迫作用,现摘其中部分如下:

在世纪初时,有几位受了西洋音乐教育的中国高级知识分子,发表文章及演讲抨击中国音乐落后于西洋音乐。他们身处文艺界领导的地位,有大学教授,也有音乐学院院长,他们的言论有很大的影响力,并且直接左右了音乐的普及化,及社会对音乐的态度和评价。他们坚强的信念及救国救民诚恳的出发点,不能掩盖他们的无知和偏见。当然,他们是动荡时代的产物,用现代的眼光去批评是太不公平。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正视及论述其狭窄的胸襟。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中国音乐繁杂的种类和风格,也没有去探讨中国传统美学的哲理。只觉得梅兰芳的音量没有多明戈宏伟,江南丝竹的阵容没有西洋管弦乐队的庞大,古琴单旋律没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复杂的和声结构,传统的师徒传播的方法没有音乐学院教学那样严谨、规律化等等。……以上的例子指出了一些在社会上占有领导地位的人士,能够以文字影响了整个20世纪对中国音乐的评价。西洋谚语所说的“笔比剑威力大”确是一语道中。在今天还是有人充满诚意地问我,“为什么中国音乐如此落后?我们应该如何去改良它?”虽然他未必听过许多中国音乐。有些人虽然心中喜欢某些中国音乐,但嘴上却羞于承认。在国内几所顶尖的音乐学院把大部分资源都放在西洋音乐上,而大部分的学生也都学西洋音乐,把他们父母及祖辈的音乐都弃之不理,这是多么的可悲!他们不但对自己民族的传统缺乏认识,更积极地抗拒。这一代的年轻人如何会有这种心态呢?答案当然不简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无数有关评论中国文化的文字必定要负起一部分的责任。[5]

以上荣教授所言“笔比剑威力大”的例证正说明了“语际书写”中“话语权力”的作用,这正是中国音乐界所要面临的“中国近现代音乐思想史”批评的问题,也是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不可回避的问题。

如果说荣鸿曾教授所针对“中国近现代音乐思想史”问题的批评。那么,在中国当代音乐思想中仍需要这种批评。因为,殖民与后殖民话语今天在中国不断地复制、翻版。如我们看到的中国国家卫星电视教材《交响音乐赏析》[6]其在有很大影响力和复盖能力的媒体中传播,仍鲜明的重复着音乐后殖民的话语,即西方音乐优于其它文化音乐,在第1集的配音中有如下叙述:

回顾往昔,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劳动创造音乐,而音乐则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加促进劳动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曾几何时,人们开始对音乐价值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将它看作是人类崇高智慧创作的结晶。然而,在这些不朽的结晶中,有哪一种是最能够启发人们思想、最能够反映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又是最能够震撼人们心灵的典范呢?今天,它的答案已显得十分清楚和肯定:交响乐。这一在音乐艺术中经过长期孕育产生的完美骄子,是占据这一显赫位置上理所当然的代表。

以上话语自然确立了欧洲音乐的世界中心或主导地位。重复这些话语的教授们无法摆脱他们对全球多元音乐文化知识的缺陷与旧的学术观念的局限,以及殖民时代音乐教育观念的阴影。甚至可以说,这也是中国的高等音乐教育与国民音乐教育中仍然没有摆脱的殖民阴影。

从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来看,我曾见到的德国布莱梅大学教授君特和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雷默所持有的言论是足以批评这些中国高等音乐院校教授的欧洲音乐中心观念。如君特教授就曾指出:在中国,他看到一些中国知识分子正在为把欧洲音乐置于其他民族音乐之上而努力。也看到了一种向西方音乐看齐的完整音乐教育体系。他认为:未来的音乐教育也不是采取(中西)双轨道路,它更应该是一个由多元文化编织而成,能在东西方文化内部及其各文化之间建立的联系网络。[7]雷默教授则讲到:“美国和中国这样一个在历史价值体系、政治和经济体系、政治和经济体系、教育体系、传授艺术的方式等方面完全不同的国家的人,这两种文化完全不同甚至对抗的人,却彼此感兴趣要互相学习呢?”这里“互相学习”即否定双方是先进与落后的关系。当然,20世纪的一些中国人是不会考虑或相信主人(宗主国)应该向奴仆(被殖民者)学点什么的,互相学习意味着平等,那主人和奴仆怎能平等呢?再则,雷默谈到:每种文化都有它的灵魂(精神)音乐。你们的中国学生也需要分享你们中国文化中音乐所赋予的灵魂;正如常任何其它文化需要它的灵魂一样。如果一种文化一开始它就可能丧失了它的个性的音乐,那么一开始它就可能丧失了表达它的个性—?摹傲榛辍保ň瘢U饨且桓鼍薮蟮乃鹗А保琜8]雷默对不同文化音乐精神价值认可的表达和那种“最能反映人类精神世界,同时又是最能震撼人们心灵的典范的交响音乐”的表述是截然不同的。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的表述呢?从大的背景来讲,君特与雷默所处的德国与美国国民音乐教育体系中已经完全承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现实,以及建立在全球多元文化音乐基础上的文化价值观和认识论,而在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中,今天仍然是以欧洲音乐体系为中心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和认识论基础,因此,自然重复着“交响音乐是最能震憾人们心灵的典范”的话语。

在20世纪末,中国音乐界内部仍然进行着中西音乐关系不同看法的激烈对话。巴赫金曾经讲过:“对话性可以说是各种语言的独特现象,言语与他人言语在通往它目标的所有道路上,必然要与他人言语进入一个激烈的紧张的相互作用之中。”[9]的确,20世纪有关中西音乐关系的争议,正是处于这样一种激烈和紧张的关系中。关于“西方化与民族化”的争论。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有人看作西化的产物,有人看作民族化的产物,有人看作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在中国本土的产物,有人看作是新的民族音乐或新的传统音乐的产物,谁对谁错呢?正如我们对钢琴一黑键#C的界定,我说是#C,你却说是bD,谁对谁错呢?实际上,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或规定,这涉及到语言学的能指和所指的概念。按照索绪尔的观点:音响形象称为能指(sign),概念称为所指(signifiant)。同样一种音响形象(如#C)却有不同的概念,这正说明了不同概念系统的展开。我说是#C,你说是bD,各自站在不同的调性系统,都有其真实性和意义。我说是民族化,你说是西方化,也都有各自音乐系统的根据和文化意义,正是这种同一事件的不同概念是文化意义显得丰富,其中不同概念也不乏充满矛盾与对立,并富有文化动力学(文化变迁)的意义。

二、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与音乐文化交流方式及高等音乐教育。

殖民时期中西音乐文化交流至今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文化交流的单向性;二是文化交流的不平等;三是文化交流的不平衡。

第一个问题,单向性的音乐文化交流方式所产生的后果可能是音乐文化的依附性发展。因为单向性导致单向的对西方音乐及价值体系话语的学习与认可,既无相互性双方话语的交流,也无双方音乐价值体系相互的认可与学习。第二个问题,音乐交流的不平等则可能导致文化心态的失衡和文化认知的错位。例如,现在很多中国的年青不知道中国传统音乐为何物,它代表的精神价值体系与生活方式是什么?而且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再知道这些了。“现代”是追求的目标,“传统”是过时的东西。但西方的传统又是有用的,必须要学好的,它是“现代”的,我们国内的电视媒体中将19世纪的西方“芭蕾舞剧”统称现代音乐文化,而20世纪的中国京剧则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每年的国际音乐节一般指西方交响乐的演出,而传统则被称为“民间音乐”。在这种错位观念的指导下,以丢掉传统为荣以效仿西方为新,或者以西方音乐价值体系和文化价值为基础的话语来完善对自我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既无二者跨文化及历史基础的详尽分析对照,更无对二者价值体系及话语的批判性思考。第三个问题,音乐交流的不平衡问题正如经济学中的“出超”和“入超”现象类似,一方面,在中国的音乐学院培养的西方音乐的一流人才纷纷出国(出超),另一方面,西方音乐巨大流量由音乐家、信息媒体,院校交流涌入第三世界(入超)成为不可抗拒的强势,而基于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传统音乐即使在本土也处于一种弱势文化地位。以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三个问题也正是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面临的重要问题。

当今世界范围内所兴起的后殖民文化批评已开始对自身的历史和文化身份开始严肃的理论反省,除美国的东方后裔赛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为代表外,还有非洲和第三世界的作家和学者,也有人称他们为新殖民批评[10]。

新殖民批评以曾旅居巴黎的心理分析家范农(FrantsFanon)为代表,他的《黑皮肤、白面具》(1952),《地球上受苦的人》(1961)对遭受殖民主义统治的民族及其文化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殖民主义给殖民地遗留下的精神负担和精神洗脑问题,他指出这些民族的首要任务是要去掉心灵上的殖民状态,而不只是争取表面的独立形式,在殖民者离去后,殖民地从种族主义中解放的任务却迟迟未完成,话语成为最微妙而又是无可逃避的权力形式。在殖民主义的权力结构里,被殖民者本身的文化特性,民族意识受到压制,导致“文化原质失真”,当他们看待自己本土的各种文化现象时,往往不自觉地套用殖民者审视和评定事物的标准和理论[11]。

在后殖民文学批评中,殖民文学对于域外世界的读解,以殖民者、探险家等身份的眼光叙述出来。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1719)就是一部与欧洲早期殖民思想相对应的作品。[12](这个故事包含对殖民“合理性”过程的隐喻),鲁滨逊作为欧洲文明人在荒岛(隐喻的殖民地)进行着他的文明的建构,他把幸存的野蛮人改造成星期五,星期五穿着与鲁滨逊一样的衣服,鲁滨逊教他语言,星期五越来越象鲁滨逊,成为一个文明人,星期五已不知道他自己母语是什么,自己的名字怎样写,而只有按鲁滨逊救起他的那一天命名。

同样,如果今天我们问一些受过音乐学院教育的学生,“什么是中国音乐?”可能答案就是“单音音乐”,这个“单音音乐”的命名如同“星期五”的命名一样具有相似的殖民涵义,我们曾问许多来报考音乐学院的考生,他(她)自己地方的音乐母语是什么?许多人都不知道也没听过。对中国音乐历史及记谱法符号(工尺谱、减字谱)已经全然不知,而我们有些音乐学家则认为,只有认识西方的五线谱,才能算作音乐家,这种认识在音乐学院的正规音乐教育已显得十分合理。从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的角度来看,世界音乐教育总体发展方面,与殖民时代已有三个很大的不同,或者说三个新的音乐交流方式的定位。

1、非西方正宗的传统音乐在西方音乐教育中已逐渐获得地位,如美国的印尼佳美兰乐队从1950年代人几个扩展到今天的一百五十多个。这突破了原来仅仅把非西方音乐作为作曲家专业创作素材的价值定位和交流方式,如笔者2000年10月曾在美国威斯廉大学看到该校有印度,印度尼西亚、非洲、美国黑人的音乐教学,采用非西方的传承方式和音乐认知方式及音乐价值观。今天,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西方已开始普及,如在美国,凡是参加了全美音乐学院协会(NASM)组织的大学和学院,都承诺了在课程中规定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容,美国的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在普及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在欧洲,2001年11月份由欧洲音乐学院联合会在荷兰召开有关专业音乐家培训的会议中,会议三个议题的第一个议题就是“音乐教育中文化的多样性”。在1998年8月、9月。我曾分别当面询问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教授和德国布莱梅大学君特教授他们是否也认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主张是21世纪的新的起点,他们都毫不犹豫的给予肯定,而这一主张正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发展的宗旨(该学会有60多个会员国)。我们似乎不明白为什么世界音乐教育国际音教学会,欧美音乐教育都在讲求共享世界音乐以及平等的音乐文化价值观,而在中国20世纪末还没?苤战嶂形饕衾窒冉肼浜蟮奶致郏空馐欠翊嬖谧胖趁袷贝牒笾趁裎幕朗贝牧街忠衾治幕壑倒鄣牟钜欤?/P>

2、音乐作为文化定位来教学与交流“教育不能简单地被视为一个传递传统的处,它必须通过批判性思考来挑战和阐明文化价值,获得自我实现”[13]。这是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教育对传统音乐学习价值的文化定位,这就突破了音乐工艺学习模式的学习与交流方式的局限,[14]并且产生了全球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的音乐认识论基础。这已不同于殖民时代,以欧洲音乐体系价值观为标准的认识论基础。音乐工艺学习模式主要以欧洲音乐技术(作曲法,演唱法,器乐演奏法,视谱法,教学法)为学习目标的定位,这种学习模式在中国高等音乐院校仍占据主导地位,在当今国际音乐教育、美国音乐教育。欧洲音乐教育中,音乐是作为文化来定位的,这就不同于西方工业化时代以及殖民时代的以技术生产为利器的竞赛式发展。音乐作为文化来定位改变了“音乐”教育的性质,由此,音乐教育不等于“歌唱教育”和“乐器教育”。当今,在德国音乐教育学科已提出了要以文化人类学为它的基础原理。因为,如果不把音乐放在人与文化的立足点上,音乐教育学科本身的价值面临降低,并只能处于教育中的边缘学科地位。文化人类学,音乐人类学学科可以给音乐教育学以多样性的连接点和补充点,在开展和推广音乐文化过程中,通过一种主体的,多角度的?衾盅笆导疃梢曰竦靡恢纸先娴模畈愦蔚氖澜缥幕睦斫鈁15]。

3、不同文化音乐主体的互文性。互文性是以主体的相互认识为基础的。在殖民时代,只有一个陈述主体,它被认为是科学的,真理的标准,而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文化的发言至少应有两个以上的陈述主体,这是对以西方音乐体系为基础认识论单文性的一个突破,是多元文化陈述及对话的开始。最起码,两种陈述之间的任何关系都应是平等的、互为文本的。正如对话理论空巴赫金所言,“两种并列的文本,陈述发生了一种特殊的语义关系,我们称之为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就是实际中所有话语的语义关系”[16]。“这是一种特殊的语义关系,它的成分只能是整个话语(或被看作是一个整体,或者是潜在的整体),它的背后是真正或潜在的话语主体,也就是所谈到的话语的发话人[17]”。最后一句话说明,在互文性关系中,陈述被看作是主体的载体,巴赫金更进一步指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母语和外来语之间的相互映衬正好强调和表述了这种或那种语言的社会观念,它们的内部形式,它们所特有的价值哲学体系。”[18]

前面所讲的《鲁滨逊飘流记》中所描写的鲁滨逊与星期五关系之间的相互映衬,正好是表达了殖民时代的那种“文明社会观念”,以及殖民地中,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内部形式,并具有欧洲文明特有的价值哲学体系。

在当今跨文化对话中,第三世界学者积极争取说话的权力,而一些西方学者也注意到互文性在对话中的重要意义,原来那种认为从“落后”中国的眼光看欧洲是荒谬的,而今天在互文性中则看作是必须的,如法国汉学家于连,多年来致力于通过中西文化互为中介的比较,重新思考中国与西方文化传统的关系。他认为,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发话将从外部对欧洲文化产生新的认识,他讲,特别使我学习中文的具有思辨特征的原因是:中国语言外在于庞大的印欧语言体系,这种语言开拓的是书写的另外一种可能性(表意而非拼音的);因为中国文明是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在与欧洲没有实际的借鉴或影响关系下独自发展时间最长的文明。在我看来,中国是从外部正视我们思想——由此脱离传统成见——的理想形象。我并非认为我们在中国的所遇就一定是最相异的,但至少这个地方是他处……”,[19]于连的话正好说明欧洲文明对互文性对话的一种需求。

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来讲,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有很大不同,音乐的概念、思维方式文化认知、价值标准及生活行为方式也有很大不同。那我们如何看待中国音乐的概念,文化历史和价值体系?我们能站在中国文化主体的立场,针对欧洲音乐的概念,记谱法行为方式,文化历史和价值体系作出我们的判断吗?我们能谈论中国音乐与欧洲的差异以及中国音乐几千年不同于欧洲音乐历史的世界性贡献吗?这些发言在殖民时代被西方音乐话语单文性的陈述完全给压抑了。因此,如何站在自己音乐体系的文化价值、历史观的立场,对西方音乐文化作批评,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在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解构西方音乐知识和话语的霸权,形成中国音乐对世界音乐多元发言中的一元。互文性允许各种对话与发言,也包括各种音乐相似性的发言,各种音乐融合性的发言以及各种音乐个性对立的发言。

4、全球多元文化视角与新的学术资源的出现,打破了在音乐普遍性与特殊性方面的认识,殖民时代认为西方音乐体系是普遍性的,而非西方音乐只是特殊性的,不是有普遍性的作用。而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则认为西方音乐是非普遍性的,西方文明特殊而非普遍(享廷顿语),殖民时代对音乐先进与落后的认识论是基于西方古典音乐价值体系上的,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认识论是建立在全球多元文化视野上的。从新的学术资源来看,当今文化人类学,音乐人类学已完全不同于早期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西方音乐学和早期民族音乐学的观念。从哲学上讲,以现象学、解释学为基础的当代音乐人类学开始解构形而学为基础的音乐学[20]。从心理学前沿的发展来讲[21],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以及人文心理学已涉及到比原来实验心理学和物理心理与为基础的欧洲音乐体系更为广阔的音乐文化认知和音乐心理的文化要素构成,为新的音乐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不同于欧洲音乐教学以物理心理学,以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视唱练耳训练的音乐行为模式,也就是音乐创造的生物学模式[22]。而新的音乐创造的生物学模式的提出无疑将重新考虑东方文化传统音乐教育的价值和重建音乐教育的理论范式。

结语

马克思曾经说过:启蒙与奴役是殖民的双重使命,这句话自然可以提醒我们需要注意文化交流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相悖两方面的作用。

20世纪已终,21世纪已经来临,对于20世纪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问题以及对21世纪东西音乐文化交流的展望我想提出以下几点:

1、文化传承的保持,是文化发展和交流的基础。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一百年前即19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学者,如象严复(1854—1921),康有为(1858—1927),章太炎(1869—1936)都是推崇向西洋学习的人(严复当时称中国西学第一),风靡一时,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他们到晚年却日益趋于保守,主张尊孔读经。在今天一百年之后20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一些学者是否仍然有这种相似的经历,不管哪位学者,不管他们持何种学术理念,他们是否都感到了自己对中西文化历史了解的匮乏?谁敢说自己对中西音乐文化都已了解把握得很清楚了?究其根本原因,中西传统音乐及文化传递的持续性无法得以保证,如果我们仍然不去解决这一问题,再过一百年后,中西、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匮乏,这一问题仍然会出现,否定自己传统,否定西方,自身传统传递的断裂,自我封闭的外源信息的断裂都是文化不能获得养料,并健康生长的重要原因,其精神表征更是中西文化交融错位心律的显现。

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篇(2)

经过分析,我认为高校英语教师在巴西语言教学中跨文化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巴文化差异。巴西当地人与高校英语教师文化相悖时,如果双方坚持自己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且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极易发生跨文化冲突。二是教师在中巴社会中的地位不同。中国自古就讲究师道尊严,老师在社会中地位较高,而教师在巴西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巴西没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三是手势、体态等非语言交际符号的含义不同。中国和巴西的文化图示在大部分情况下差异很大,容易引起文化误解,导致跨文化冲突。四是中巴两国文化存在不同的思维定势。比如中国人觉得约了人一定不能迟到,但巴西人觉得迟到一会儿也没什么,大家都这样。文化思维定式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人为障碍,造成相互的疏远和隔膜。

二、高校英语教师在巴西语言教学中跨文化冲突的影响

高校英语教师在巴西面临的跨文化冲突既有其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积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进高校英语教师和巴西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高校英语教师工作生活环境的和谐。中国高校英语教师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与巴西人相互交往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概率很高,但是,文化冲突的出现也给双方提供了相互了解熟悉的机会。双方通过坦诚交流,认识到矛盾、冲突、误解的根源,逐渐会达成共识,产生和谐和融洽。二是丰富中巴两国文化交流的理论和实践。高校英语教师和巴西人的交流是中巴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流中跨文化冲突的出现,为中巴文化的对比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三是促进两国以新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文化。高校英语教师和巴西人之间跨文化冲突的发生,会促使双方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跨文化冲突的消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教学效果。跨文化冲突的出现,容易使老师和学生对对方的行为和意图发生误判,某些学生甚至会表现出一定的侵略性或敌意,这样的消极影响需要双方付出大的、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消除。二是破坏和谐氛围。跨文化冲突的发生,往往会对师生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产生立竿见影的负面影响,如果再加上双方语言沟通不顺畅,问题就不能及时妥善解决,就会威胁正常的师生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会对高校英语教师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三是阻碍正常交流。跨文化冲突往往伴随着双方的误解,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学生产生对老师、汉语、中国文化的抵触情绪,影响双方进一步交流和了解的意愿,影响跨文化交流的深入。

三、高校英语教师在巴西语言教学中跨文化冲突的适应对策

消解中巴跨文化冲突、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要尊重巴西文化并乐于与巴西人交往,理解巴西文化的现象与交际行为,并认为这些现象是合理的,努力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主动适应巴西的交际环境或文化环境,最终达到适应巴西文化的交际行为和巴西文化环境的水平。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培养高校英语教师和巴西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高校英语教师不仅要谙熟中国文化,而且要熟悉巴西文化,要充分认识中巴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心理习惯,帮助巴西学生减少缘自葡萄牙语语境的思维定势的干扰,注重为巴西学生营造逼真的语言文化环境,努力提高巴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敏感意识,努力让学生熟悉中国的风俗习惯,比较中国和巴西之间不同的文化差异和冲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二是培养高校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移情能力。站在他人角度观察、思考问题,以他人为中心知觉他人;通过动作或是言语等方式表达对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三是集中培训高校英语教师的中巴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集中培训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制定教学计划,对他们进行跨文化交际基本技能培训,针对巴西的特殊文化对教师进行培训,包括巴西的民族构成,,风俗习惯等方面。四是在教材编写中体现跨文化交际意识。在为巴西学生编写语言教材过程中,要把文化融入教材,用文化带出知识点,用文化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巴西学生了解中国,减少巴西学生对中国的误解,从而减少师生间的跨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1][美]布拉德福德·霍尔《跨越文化障碍》[M].麻争旗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篇(3)

中国人的问候和交谈比较喜欢询问对方的生活情况,比如,“吃过了吗”、“上哪儿去呢”、“你多大了”、“有对象了吗?结婚了吗”、“你工资多少呢”等等。这些在我们看来是友好和关心,或者仅仅是一种寒暄,没什么实际意义,也不在意对方的回答。但是,在西方人看来,这些问候似乎在打探个人隐私,是对他人不尊重,也是没有教养的表现。因此,我们使用英语交谈时,尽量将交谈内容与英语文化联系起来,回避那些在英语中认为触犯个人隐私权的内容,避免在实际运用中造成尴尬和难堪。比如,How old are you?(你多大了?)Are you married?(你结婚了吗?)How much do you make?(你有多少收入?)What’s your weight?(你的体重是多少?) Do you go to the church?(你去教堂吗?)等等。而选择英语文化中常用的问候语:How are you?Good morning\afternoon.以适应西方人的语言习惯。

了解西方文化特点,避免常见的文化禁忌,能够避免在英语使用过程中的难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输这方面的内容,让学生熟知那些学习内容不能用于英语的实际交谈。

2 了解中西方人意识形态的差别

中西方人的意识形态相差很大,中国人以谦虚处世、低调做人为准则,且注重交往中的人情世故,注意尊卑有别。即使在家庭生活中,也要做到长幼有序。在汉语表达中,很多人谦称自己“愚兄”、“在下”等,在英语中则只有一个没有感情色彩的“I(我)”,无论对谁、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普遍使用。而西方人则注重精神独立、人格平等,即使上下级、长辈晚辈之间也不必表现出来谦恭和亲昵。比如,我们习惯以“小”加姓氏表示亲切,以“老”加姓氏表示尊重。然而在英语中,这种称呼是很不礼貌的,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在西方家庭中,子女可以直接称呼父母名字,不会认为是没教养和没礼貌。

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向学生渗透西方的意识形态,以英语思维去思考英语学习、使用、交流中的问题,防止将中文意识带进英语交流,使得我们的英语表达似马非马,不被英语使用国的人接受,使得我们的英语学习失去应有的价值。

3 了解中西方人不同自我意识

中国人喜欢“倚老卖老”,以年老而自嘲,比如,“老了,不中用了。”也喜欢年轻人将自己当长者看待,听到别人说“您年纪大了,请坐这个座位”会感到被尊重的自豪。然而,西方人却恰恰相反。有一个笑话可以反映出西方人的年龄意识:在剧院看戏,有很多女士戴着帽子影响后排观众观看,但是,任凭别人怎么说她们也不肯摘掉帽子。这时,剧院经理走到前台说:“各位观众,我们允许老年妇女戴帽子观看演出,好不好?”经理的话刚结束,所有戴帽子的人都摘下帽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忌讳被人将自己当老年人看待,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年老。

英语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西方人的自我意识,不要将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用到英语表达中,在帮助老年人之前,不要轻易对年长者说:“You are old.”让对方感觉你在嫌弃他的老迈,影响对方的心情。

4 了解中西方文化赋予事物的意义

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篇(4)

1.文化传播简述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以人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的活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为其内容的系统。①我们被所处文化制约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文化。人类文化是种类丰富、多姿多彩的,在当今这个“越变越小”的地球村,不同文化间的摩擦与碰撞变得越来越频繁,因此跨文化交流显得格外重要,甚至是每一个人都要面临的挑战。

中国作为一个神秘的东方国度,从古至今,吸引着无数的“探秘者”来一探究竟。而且中国需要走向世界,正是这些“探秘者”将中国介绍给了世界,一层层地掀开她神秘的面纱。

2.马可・波罗及《马可・波罗游记》

在西方关于中国的游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马可・波罗游记》(也称《东方闻见录》),它第一次较全面地向西方介绍了发达的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地大物博、文教昌明的中国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马可・波罗也因此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者。

马可・波罗(Marco Polo)是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他在狱中口述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故事,其狱友鲁斯蒂谦(Rustichello da Pisa)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行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时的文化交流还处于较低的程度,而明清之际的传教士则逐步加深了西方对中国的认识。

3.以利玛窦为例的传教士

明清之际,以天主教传教士为媒介,中西文化实现了第一次正式的接触与交流。在二百年左右的时间里,传教士们不自觉地充当了欧洲与文化交流的桥梁,而利玛窦提出的天主教儒学化理论在这次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利玛窦(Mat teo Ricci,1552)是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揭开了明清之际天主教在华传播的历史,同时也揭开了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高潮的序幕。利玛窦积极向欧洲介绍中国的情况,使欧洲了解中国。他率先将《四书》译成拉丁文,开创了把中国传统典籍介绍到西方的先河。尽管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教,但客观上也沟通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使得传教活动带有浓厚的中西文化交流的色彩。

由利玛窦等传教士所开创的早期汉学,为此一时期西方社会系统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开端,对西方学术乃至社会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也促进了中西双方在更高水平上的交流与对话。②这些传教士汉语研究的成就主要有:开创了汉外辞典的编纂工作、开拓了中国语法的研究、开启了中文拉丁拼音化的历程、丰富了中国近代汉语词汇。③但更为系统和深入的汉学研究则是现当代一些汉学家所作出的贡献。

4.汉学家

汉学家,本应译为中国学家,是指专门从事汉学研究领域的人,一般被称为汉学家的人都是指不在中国从事研究的非中国人或海外华人。近代最有影响的汉学家有美国的费正清和瑞典的高本汉等。

4.1费正清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

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始于费正清,是因为作为现代中国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费正清首先成为由汉学研究向近现代中国研究演变的过渡性学者,他完成了从古典汉学研究向近现代中国研究的过渡,创立了以地区研究为标志的现代中国学。作为东亚地区研究的开创者,费正清把对近现代中国的研究作为东亚研究的主体,经他独著、合著、编辑、合编的作品多达60余部,还有大量的论文及书评,主要著作有《美国与中国》、《在亚洲的下一步》、《近代中国:1898――1937年中文著作书目指南》等,费正清的研究触及现代中国的各个方面。在其有限的专业领域内,涉猎了中国现代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要历史人物。费正清的区域研究在众多中国学者中独树一帜,费正清学术生涯的最大成就,就是创立当代中国学。这种“中国学”,就是有别于偏重语言学、文化学、传统汉学的中国学。它和欧洲传统汉学的最大区别在于,特别强调运用多种档案、多种语言、多种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中国,从而导致一种被称之为“新汉学”的中国学的形成。

4.2高本汉

高本汉(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1889―1978),瑞典人,歌德堡大学教授、校长,远东考古博物馆馆长。高本汉是瑞典最有影响的汉学家,瑞典汉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的建立,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高本汉在中国历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欧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探讨古今汉语语音和汉字的演变,创见颇多。

作为世界语言学的巨擘,高本汉认为没有一种学术领域比汉学更广的,他对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学更是情有独钟。为此,高本汉把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研究看作汉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他的代表作主要有:《中国音韵学研究》,该书影响极大,标志着中国现代音韵学史的开端。他以《切韵》为枢纽,上推先秦古音,下联现代汉语的方言,对汉语语音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对汉语的中古音系和上古音系进行了语音学的描写,为每一个音类构拟了具体的音值。这为汉语音韵和语音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中国学者一般都接受了高本汉的总原则,只是在细节问题上进行了订正。

高本汉学术研究最重大的贡献是对古汉语语音系统的构拟,中国语言学界对于古代语音原来只能借反切方法照韵图加以考证,高本汉则用一套注音字母对古音做描写,与反切系统的韵部相互检验,又以现代汉语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语言中的古汉语译借音进行对照比较。

5.总结

一个民族只有通过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学习中,才能永葆青春,不断地进步。

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势必会更加深入,我们也应该在清楚认识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加深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交流,使自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① 于语和、庾良辰《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第一页.[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4)

② 张宗鑫.明后期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以利玛窦为中心的考察.山东大学.2012(4)

③ 张西平.《传教士汉学研究》大象出版社,2004(7)

参考文献:

[1] 马可波罗及《游记》在中国早期的传播.学术月刊.邬国义.[A].2012(8)

[2] 从利玛窦的天主教儒学化理论看中西文化交流.学术月刊.吴强华.[A].2003(5)

[3] 《汉学研究》.学苑出版社.阎纯德.[J].2009(11)

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篇(5)

明清之际,中国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迁时代,有人说这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当时的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这样的一种变迁。那时候来到中国的外国人,特别是欧洲人,包括传教士和学者,他们刚刚看到陌生的中国文化,从不了解到力图去了解,我认为他们做了一件很正确的事,即根据自己在欧洲文化背景下所积累的学识和经验,开始探索和学习中国的经典著作。我认为,这个决定是非常重要的,影响也非常深远。他们首先学习和探索的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文献,正是他们把中国的经典介绍到了西方,介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种种误解和曲折,但历史意义重大。

所谓跨文化,也就是不同的“学”,所以产生了“汉学”“西学”和“国学”。王国维在《〈国学丛刊〉序》中,曾经探讨过中国的“学”和外国的“学”到底有没有差别这个问题。他认为学无中西,世间学问也不过就是这么几种,一种是科学,一种是史学,一种是文学。这三种“学”,中国有,外国也有,中国和外国的“学”应该是一样的,不过就是所得不同、所用的语言不同罢了。钱穆在《国学概论》中也持相似的论点,他说,“国学”这个词以后不会长期存在,因为“学”没有中西。

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篇(6)

在这股大潮中,西方产生了汉学,中国产生了西学。所谓汉学,就是国际上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语言和文字等方面的研究。相应地,中国也产生了对西方的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即西学。所以说,汉学和西学的产生都是16~17世纪以来跨文化交流的结果。如果结合中国的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有更加特殊的研究意义。

明清之际,中国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迁时代,有人说这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当时的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这样的一种变迁。那时候来到中国的外国人,特别是欧洲人,包括传教士和学者,他们刚刚看到陌生的中国文化,从不了解到力图去了解,我认为他们做了一件很正确的事,即根据自己在欧洲文化背景下所积累的学识和经验,开始探索和学习中国的经典著作。我认为,这个决定是非常重要的,影响也非常深远。他们首先学习和探索的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文献,正是他们把中国的经典介绍到了西方,介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种种误解和曲折,但历史意义重大。

所谓跨文化,也就是不同的“学”,所以产生了“汉学”“西学”和“国学”。王国维在《〈国学丛刊〉序》中,曾经探讨过中国的“学”和外国的“学”到底有没有差别这个问题。他认为学无中西,世间学问也不过就是这么几种,一种是科学,一种是史学,一种是文学。这三种“学”,中国有,外国也有,中国和外国的“学”应该是一样的,不过就是所得不同、所用的语言不同罢了。钱穆在《国学概论》中也持相似的论点,他说,“国学”这个词以后不会长期存在,因为“学”没有中西。

我认为,他们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学”在一定意义上是不分中西的,即在具体的客观知识上无所谓中西,但是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是不相同的,所以跨文化交流非常重要。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明清之际,在中西文化接触交融的过程中,外国人力求认识了解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汉学;同样,中国人力求认识了解外国的文化,也就有了西学,而且在对待西学这个词上,中国还产生了一个词,就是“中学”,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来中学也称国学。从明清之际到晚清,再到“五四”前期,都曾出现过中学和西学的讨论,“国学热”也随即产生,直到今天,我们仍处在“国学热”的讨论中。

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篇(7)

目前的高中英语学习存在着注重语言知识、忽视英语文化的弊端,导致所学英语仅能应付考试,不能让与西方人交流,缺乏语言工具应有的交流性与使用价值。任何一种语言都与其使用国的社会礼仪、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宗教文化等各种因素相关。这构成了各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规则各不相同。如果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缺乏相应的认识和了解,即使语言知识学得再好,也会出现交流障碍和运用困难。比如,汉语习惯询问初次见面人的姓名、年龄、收入等,以表示关心,拉近彼此的距离。如果将此内容用于英语交流,必将引起他人的反感,导致交流受阻或被对方认为没礼貌、缺教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交流能力。

1 了解西方文化中的“隐私”意识

中国人的问候和交谈比较喜欢询问对方的生活情况,比如,“吃过了吗”、“上哪儿去呢”、“你多大了”、“有对象了吗?结婚了吗”、“你工资多少呢”等等。这些在我们看来是友好和关心,或者仅仅是一种寒暄,没什么实际意义,也不在意对方的回答。但是,在西方人看来,这些问候似乎在打探个人隐私,是对他人不尊重,也是没有教养的表现。因此,我们使用英语交谈时,尽量将交谈内容与英语文化联系起来,回避那些在英语中认为触犯个人隐私权的内容,避免在实际运用中造成尴尬和难堪。比如,How old are you?(你多大了?)Are you married?(你结婚了吗?)How much do you make?(你有多少收入?)What’s your weight?(你的体重是多少?) Do you go to the church?(你去教堂吗?)等等。而选择英语文化中常用的问候语:How are you?Good morning\afternoon.以适应西方人的语言习惯。

了解西方文化特点,避免常见的文化禁忌,能够避免在英语使用过程中的难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输这方面的内容,让学生熟知那些学习内容不能用于英语的实际交谈。

2 了解中西方人意识形态的差别

中西方人的意识形态相差很大,中国人以谦虚处世、低调做人为准则,且注重交往中的人情世故,注意尊卑有别。即使在家庭生活中,也要做到长幼有序。在汉语表达中,很多人谦称自己“愚兄”、“在下”等,在英语中则只有一个没有感彩的“I(我)”,无论对谁、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普遍使用。而西方人则注重精神独立、人格平等,即使上下级、长辈晚辈之间也不必表现出来谦恭和亲昵。比如,我们习惯以“小”加姓氏表示亲切,以“老”加姓氏表示尊重。然而在英语中,这种称呼是很不礼貌的,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在西方家庭中,子女可以直接称呼父母名字,不会认为是没教养和没礼貌。

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向学生渗透西方的意识形态,以英语思维去思考英语学习、使用、交流中的问题,防止将中文意识带进英语交流,使得我们的英语表达似马非马,不被英语使用国的人接受,使得我们的英语学习失去应有的价值。

3 了解中西方人不同自我意识

中国人喜欢“倚老卖老”,以年老而自嘲,比如,“老了,不中用了。”也喜欢年轻人将自己当长者看待,听到别人说“您年纪大了,请坐这个座位”会感到被尊重的自豪。然而,西方人却恰恰相反。有一个笑话可以反映出西方人的年龄意识:在剧院看戏,有很多女士戴着帽子影响后排观众观看,但是,任凭别人怎么说她们也不肯摘掉帽子。这时,剧院经理走到前台说:“各位观众,我们允许老年妇女戴帽子观看演出,好不好?”经理的话刚结束,所有戴帽子的人都摘下帽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忌讳被人将自己当老年人看待,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年老。

英语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西方人的自我意识,不要将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用到英语表达中,在帮助老年人之前,不要轻易对年长者说:“You are old.”让对方感觉你在嫌弃他的老迈,影响对方的心情。

4 了解中西方文化赋予事物的意义

文化背景不同,对常见事物赋予的意义也有天壤之别。比如,汉语中带“狗”字的词语多含贬义:走狗、狗腿子、狗眼看人低、鸡鸣狗盗等。但是,在英语中去赋予了“dog”完全不同的含义:忠诚、可爱。很多英语谚语和俗语中都用“dog”来代替某种智慧或者幸运的人,足见人们对狗的喜爱和赞美。比如,He is a lucky dog.(他是一个幸运儿)top dog(头儿、当权派)a gay dog.(一个快乐的人)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有功者受赏)等等。

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赋予某些事物的含义,尤其是某些与母语含义相距甚远的事物含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了解西方文化赋予事物的含义,对于准确理解对方的语义做出合理的回答、保持交流顺畅有重要意义。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要应对高考,更要注重语言的交流使用,将英语文化渗透到学习中,培养学生提高文化交际意识,将语言运用和语言文化完美结合起来,提高英语学习的实用价值、交流价值。

参考文献:

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篇(8)

跨文化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是广大学者的重点研究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对我国当前的教学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度不够,缺乏中国文化输入,大学生无法通过外语表达我国传统特色文化,导致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障碍。因此研究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播,更好的指导实践教学,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1 高校大学生民族文化缺失的现状

同其他学科存在明显的不同,跨文化英语教学因其特殊性,要求学生在掌握外语沟通能力和扎实英语基础的同时,更要通过外语语言这种交流手段,使母语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根据高校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传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文化是一项关键的内容,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达不到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的强调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从而导致我国本土民族文化逐渐缺失。

作为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培养高文化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各大高校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但在外语教学时,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教学方向主要为西方文化、道德观、价值取向及审美等知识,本土民族文化输入程度远远不够,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致使多数大学生无法通过外语实现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表述[1]。除此之外,由于高校没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氛围,学生不能进行实践应用,影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锻炼和提升。而从教学内容和资源方面来看,高校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即使想在英语教学中获取同我国本土民族文化相关的知识,也无法提供相应的书籍和材料,知识获取途径较少,教学资源配置程度低,拥有民族文化知识的跨文化英语教师较少,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薄弱。

2 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影响

2.1 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利于民族本土文化的积累

跨文化英语教学要求必须要对本民族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分析我国特色文化同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相似点,并深化中西方文化的研究。跨文化英语教学处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环境下,强调的是差异和相似并存的理念,在追求文化一体化的同时,保留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的特性,使得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2]。在这种交流环境中,高校大学生的跨文化外语应采取平等的模式进行教学,在交流时为了延伸对话,要进行有效的倾听引导,在平等的条件下,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寻求一种文化共存的基点。而摒弃自身民族文化而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根本不存在文化认同感,也达不到文化层面上的双向互动。

高校开展跨文化英语教学时,应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的吸收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并将其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循序渐进的提升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借助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和情感的归属感[3]。在学习过程中使得民族本土文化得到积累,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构建平等的中国民族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交流格局。

2.2 增强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要想实现跨文化交流,关键就是必须要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透彻的掌握民族文化,拥有强烈的本文化认同感,目前高校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民族文化缺失问题,正体现了本民族文化意识形成的重要性。通过实施高质量的跨文化英语教学,转变教学模式和手段,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意识到中国特色民族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明确英语教学同民族文化传播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跨文化英语教学使学生在拥有民族文化意识的基础上,合理的确定自身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位置,树立良好的跨文化交流形象,站在整体的角度,客观的看待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历史纵向深度。

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有关本民族文化的知识合理的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弥补学生对民族文化认识的缺失,帮助学生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通过创设跨文化英语教学第二课堂的形式,重点讲述民族文化的缘由、发展、意义和作用,让大学生意识到自身承担的重任,实现文化、英语语言教学的整合[4]。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加大本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力度,提升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2.3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迎合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

大学生在拥有中国民族文化意识、情感后,跨文化英语教学就需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将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不断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大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高效的整合英语学习、民族文化。还要创设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情境,巩固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做贡献[5]。

采取英语语言、中西方文化及本民族文化的不同层次教学架构,跨文化英语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从课堂学习走入实践应用中,获取真实的民族文化知识,积累跨文化英语学习经验,进而传承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探索出一条同我国民族文化相适应的跨文化发展道路。

3 结语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但需要以一定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跨文化英语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深化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还要提高对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播,是当前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受到教育界学者的广泛重视。面对跨文化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本民族文化缺失的问题,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形成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跨文化英语教学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强化民族本土文化的积累,增强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及创设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迎合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晓靖.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传输的双向性―谈“中国文化失语现象”[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04)

[2]彭清.民族地区地方院校英语教育本土文化输入[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篇(9)

前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行文化教学是由于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所决定的。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英语语法、词汇、语音等基本的英语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思维方式,这样学生才能准确的理解和使用英语。

1初中英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只注重语法、词汇、翻译等知识的讲解,而没有考虑到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师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学会外语,就一定能正确使用,殊不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某种文化下,我们认为很合理的一句话,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可能被视为无礼。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准确的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缺少一定的积累。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讲解的东西,没有有效的进行情景设置,模仿实际的语言对话,学生缺少语言学习环境和适当的训练,不能体会英语语境交流中中西文化的差异,不能准确的利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2)重视英语知识的传授,忽视文化知识的渗透。目前在我国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表现在英语词汇、语法、阅读和听写儿方面的教学,而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很少涉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依旧使用以前的中式思维方式去学习英语,很难准确的理解英语语句的现实意义。

(3)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学生和老师都围着考试、升学转。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所讲授的都是与考试有紧密联系的语法、词汇知识,而与考试无关的西方文化则是置之一旁,虽然学生的应试成绩有很明显的提高,但文化知识面不广,不能很好的利用英语进行交流,造成了我国当前初中学生的“哑巴英语”的现状。

2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策略

2.1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原则

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准确理解英语表达的意思,就要让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遵守以下两个原则,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导入作相关的取舍。

(1)实用性原则。对初中生来说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基本是与日常交际相关联的内容,因此我们在进行文化导人时,要围绕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去除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让学生反复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循序渐进原则。初中生有自己的年龄特点,他们受自身知识和认识能力的影响,对新鲜事物有一个由浅人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的认知过程,我们在对其讲授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时也要遵守这个原则,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2.2初中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导人英语国家文化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面,具体的方法和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创设情景对话的文化语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最容易发生的就是用语错误,这不仅是交际用语的使用规范和礼仪习俗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受英语国家文化背景语境因素的制约。我们通过创设情景对话就是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接收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利用适当的对话训练,鼓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减少“哑巴英语”的形成。

(2)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文化教学。

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通过对比本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两种文化的异同,突显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刺激学生对差异的敏感度,主要可以从价值观、思维方式两方面去对比,比如谦虚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交往的过程中别人赞扬自己时,自己却会谦虚一番:哪里、哪里,很一般了。而在英语国家里当别人赞扬自己时都会很开心的说"Thank you",如果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交谈时,中国人拒绝赞扬,会让对方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导致交际失败的。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说明让学生充分认识文化差异,使学生客观、理性的对待中西文化的不同特征,加宽文化知识面,才能正确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3)引导学生阅读西方文化材料。

初中英语教学的课时有限,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很难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要求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大量阅读西方英语材料,从作品中吸收西方文化知识,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阅读的文化材料进行交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篇(10)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行文化教学是由于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所决定的。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英语语法、词汇、语音等基本的英语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思维方式,这样学生才能准确的理解和使用英语。

1初中英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只注重语法、词汇、翻译等知识的讲解,而没有考虑到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师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学会外语,就一定能正确使用,殊不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某种文化下,我们认为很合理的一句话,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可能被视为无礼。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准确的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缺少一定的积累。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讲解的东西,没有有效的进行情景设置,模仿实际的语言对话,学生缺少语言学习环境和适当的训练,不能体会英语语境交流中中西文化的差异,不能准确的利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2)重视英语知识的传授,忽视文化知识的渗透。目前在我国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表现在英语词汇、语法、阅读和听写儿方面的教学,而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很少涉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依旧使用以前的中式思维方式去学习英语,很难准确的理解英语语句的现实意义。

(3)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学生和老师都围着考试、升学转。在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所讲授的都是与考试有紧密联系的语法、词汇知识,而与考试无关的西方文化则是置之一旁,虽然学生的应试成绩有很明显的提高,但文化知识面不广,不能很好的利用英语进行交流,造成了我国当前初中学生的“哑巴英语”的现状。

2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策略

2.1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原则

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准确理解英语表达的意思,就要让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遵守以下两个原则,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导入作相关的取舍。

(1)实用性原则。对初中生来说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基本是与日常交际相关联的内容,因此我们在进行文化导人时,要围绕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去除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让学生反复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循序渐进原则。初中生有自己的年龄特点,他们受自身知识和认识能力的影响,对新鲜事物有一个由浅人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的认知过程,我们在对其讲授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时也要遵守这个原则,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2.2初中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导人英语国家文化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面,具体的方法和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创设情景对话的文化语境。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最容易发生的就是用语错误,这不仅是交际用语的使用规范和礼仪习俗造成的,更重要的是受英语国家文化背景语境因素的制约。我们通过创设情景对话就是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接收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利用适当的对话训练,鼓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减少“哑巴英语”的形成。

(2)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文化教学。

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通过对比本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两种文化的异同,突显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刺激学生对差异的敏感度,主要可以从价值观、思维方式两方面去对比,比如谦虚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在交往的过程中别人赞扬自己时,自己却会谦虚一番:哪里、哪里,很一般了。而在英语国家里当别人赞扬自己时都会很开心的说"Thankyou",如果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交谈时,中国人拒绝赞扬,会让对方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导致交际失败的。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说明让学生充分认识文化差异,使学生客观、理性的对待中西文化的不同特征,加宽文化知识面,才能正确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3)引导学生阅读西方文化材料。

初中英语教学的课时有限,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很难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要求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大量阅读西方英语材料,从作品中吸收西方文化知识,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阅读的文化材料进行交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篇(11)

改革开放后,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近年来,无论男女老少,都热衷于学习英语。很多人从幼儿园开始学习英语,英语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入学与成长,并且很多高校规定大学生不通过CET-4的话就不能获得学士学位。很多学生听的、读的是标准的、地道的英语,但说的、写的却是中式英语。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往往不能与外国人正常交流,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常常使用中式英语与外国人交流,但常遇尴尬。因此,学习标准英语,克服中式英语的不足已经势在必行。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与外国人交流,然而中式英语却不利于顺利、流畅地表达我们的意思,因而如何解决中式英语所存在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分析中式英语的起源与成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笔者将分别从Jean Piaget的起源认识论、中英文思考模式的差异及中英文语言习惯的差异等方面分析解释中式英语的起因,并提出如何学习标准英语的建议,旨在为广大学生学好英语提供了思路。

一、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中式英语的成因

1.起源认识论。

Jean Piaget因其起源认识论而著名,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奠基人。Jean Piaget的起源认识论首先分析知识产生的历史、衍生,以及概念在心理学上的起源,然后在此基础上解释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Jean Piaget强调知识的产生与累积是在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然而单个知识的产生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加以分类,因为即使客体没有差别,认识主体的不同也将导致差异。

2.同化与融合。

同化与融合在Piaget的起源认识论中非常重要,他认为假如一个孩子可以接受全部的刺激,但并不能适应它们,孩子仅仅知道大部分框架,却没有能力详细区分这些刺激,即他们会发现很多事情是简单的相似。另一方面,假如孩子能够适应全部的刺激,但并不能同化吸收它们,孩子仅能知道有限的框架,且没有能力比较他们,因而孩子会发现这些事情只是简单的不同,这一理论可用于解释中式英语的成因。绝大部分中国学生首先学习了他们的母语――汉语,在学习英语之前已经掌握了汉语文化的基本知识。根据Piaget理论,中国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掌握了丰富的汉语的框架和汉语文化,当他们在中学阶段学习英语时,母语汉语将会排斥英语,已经形成的母语框架将严重影响第二语言――英语的学习。开始,他们在母语框架内吸收英语条款,即根据汉语规则理解英语。当初学者偶然遇到一些英语规则与汉语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时,他们将试图吸收消化,并产生新的英语框架。Piaget认为同化吸收与适应之间存在着某种平衡,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假如同化作用远大于适应性,英语学习者将会受母语的严重干扰,从而产生中式英语。

3.克服母语干扰,学习标准英语。

根据认识论的观点,中国学生应将自己置于英语环境中。初学者需长期接受英语的刺激,并适应标准英语的规则,从而克服母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可以通过看英文电影、肥皂剧,看英文杂志,听英语广播等途径接触标准的英语,比较中国与外国在这些材料中的差异,从而吸收、适应汉语和英语的使用规则,这对学习地道的英语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如有机会可以与来自英语国家的同学交朋友,这对学习英语非常有益。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之间可以同时采用汉语和英语进行交流,这有利于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实现吸收与适应的平衡。

二、思维模式的异同是中式英语的又一成因

世界上有很多民族,他们拥有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他们需要经常地交流。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因此为了能与外国人进行良好的交流,中国人努力学习英语。然而中国人自小接受了中国文化的熏陶,他们往往在汉语思维模式下以英语进行交流,而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思维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因而产生了中式英语,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1.谦虚与炫耀。

语言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同时也折射出其中的文化。古代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影响至深,培养了中国人谦虚、自律的特性。为了展示礼仪,中国人基本上不接受赞扬,尽管基督教教育西方民众要保持谦虚,但西方人因经济发展迅速常表现为高姿态。为了显示竞争态势,西方人常在日常交谈中夸耀自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如此之大,如果交流双方不明白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势必在交流过程中产生误解:中国人会认为西方人傲慢自大,而西方人也会采用不合适的态度对待中国人。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最好能克服并超越汉语思维模式,否则,英文语句以汉语模式表达出来就成了中式英语。

2.缺乏自信与过度自信。

除了谦虚与自律以外,中国学生说中式英语还因为其缺乏自信。一些与亚洲人打交道的西方人说:亚洲人在交流过程中过于重视别人的感受,注意保护他们的尊严,给他们面子。确实如此,中国人非常关心面子,他们常先考虑结果,以避免困窘的发生。但一个人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多次,他将变得不自信,并在说英语的过程中表现为中式英语。而西方人则过度自信,只要他们对问题有一些了解,他们就会直接发表自己的评论,而无需任何的开场白。当他们有话想说时,他们很少进行保留。如果学习英语的学生缺乏自信,他们就需要多发表评论。缺乏自信的学生时常静静地站着,双眼向下,并回答:“Sorry,I do not know!”显然,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但他们不敢说出来,因而在他们的表达中就出现了诸如“perhaps,maybe,I’m afraid,I’m not sure”之类的词。

3.委婉与坦率。

若一个中国人拿出他妻子的照片给美国人看,美国人会说:“她真漂亮!”中国人则回答:“哪里!哪里!”美国人对此回答则表示诧异,但他会机智地回答:“任何地方。”类似这种由思考模式的诧异导致的交流障碍还很多,就是因为西方人不明白在这种情形下的中式英语。当西方人受到称赞时,他们会回答:“谢谢!她很漂亮。”为了避免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产生中式英语,中国人宜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为了避免唐突和无礼,中国人往往在谈话结束前说一些鼓励谈话者的话,或者谈话者关心的话,而西方人则不习惯如此,他们不会说什么话来暗示谈话结束,而是以直接的方式表达。如:“I hope that you could work harder than before.”和“Pay attention to your health.”之类,西方人则会认为你在批评他之前没有好好工作,或者他的身体不是很健康,由此可能会在不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彼此的交流。

4.克服思维模式的差异,说标准英语。

中国学生掌握中西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对学会如何与外国人交流仍十分重要。当与中国人交流时保持谦虚仍有必要,而与外国人交谈则无需过度谦虚,否则将会在交流中产生误解。另外,中国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中要有信心,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荣耀、才能,能够夸奖自己的家乡、祖国,这也十分有利于克服中式英语的产生。在处理委婉与坦率时则有些复杂,假如外国人接受过相关培训,知道中国文化的背景,则表示适当的委婉与谦虚则是中华文化的礼仪所需,而如果外国人不知中国国情,则会在交流中产生误解,此时则以坦率交流为好。为了避免在交流中产生误会,在初次交流时以坦率表达为宜,等熟知其对中国国情的了解程度之后则可以视情况以委婉方式表达。

三、语言习惯的不同导致中式英语的产生

很多中国人在初中阶段开始学习英语,此时他们已具有较深的母语知识,习惯用汉语模式表达英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用汉语的观点进行思考,而不采用西方国家的语言习惯进行思考,由此产生了很多中式英语词汇。中英文语言习惯的不同可以从词汇和语句结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词序差异。

词序差异包括造字和词组两个方面。许多中国的汉字和词组没有对应的英文字符,如:由两个意思相反的汉字字符组成的词、由两个意思相近的汉字字符组成的词,以及由量词和数次组成的词等。另一方面,很多英文单词也没有对应的中文词组,如:由代名词和名词组成的英文词组“he―goat, she―goat, he―wolf, she―wolf”。中英文的字符和词组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导致了中式英语的产生。即使中英文的词存在同等结构,它们也仍然有很多差别,如中文的“大小”在英语中翻译为“small and large”, “迟早”翻译为“sooner or later”, “前后”翻译为“back and forth”。

2.语句结构不同。

很多中国人在翻译英语时是按照汉语语句结构的模式逐字翻译的,而没有采用英文模式进行翻译。英语的句型多种多样,而汉语的句型则相对固定。英语以SVO结构为核心,常采用各种连词、短语及修饰语,使语句表达趋于复杂化。中国人易受中文句型的影响,习惯于使用许多简单句,从而导致其英文表达苍白无力。在英文表达中不会重复使用同一个词,而采用代名词去替代一个词;而在汉语中则会在同一句中重复使用同样的词。当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时,需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词语和多个代名词;而将英语翻译成中文时,需避免过度使用代名词,而使用更多的实义词,否则就会产生中式英语,影响表达的效果。

3.熟悉两种语言习惯,学地道英语。

因为中英文之间存在着太多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所以英语初学者常感觉掌握英语语法很困难。但要学好英语,必须熟练掌握好英语语法,一方面可以参加英语语法课程学习,教师将会详细讲述英语语法,同时可以阅读语法书籍,以巩固课堂上教师所讲的英语知识,并将重点难点记录下来。另一方面,学生应多做语法练习题,这对学生熟练掌握好英语语法很重要。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常会犯错误,但应及时改正,以避免中式英语。广大学生应学习西方的文化,了解其习俗,学会他们的思考模式和语言表达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的英语知识水平。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尽力模仿西方人的表达,这是学习地道英语的一条捷径。同时,学生还应熟悉中式英语的成因,包括从认识论的角度、思维模式及语言习惯三个方面体会中英文之间的差别。学生应在英文模式下进行思考、学习,可以通过看英语电视、阅读英文杂志等方式进入英文思维。另外,学生还可以背诵一些优美的英文语句和段落,这有利于今后说出地道的英语。当中国学生与外国人交流时要充分地表现出自信心与自豪感,这对于克服中式英语、改善交谈效果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 Hall,E.T.Beyond Culture.Garden City,NY: Doubleday,1976.

[2]Joan Pinkham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Jiang Guihua.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3]Rod Ellis.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马庆林,季建芬.“中式英语”成因之认知分析 [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4):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