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12-26 15:13:12

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

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篇(1)

随着保险业务竞争不断加剧,资产管理已成为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和重要利润来源。加强保险资产管理,不断拓宽资产管理渠道,加大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力度,对于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通过加强资产管理,保险业可以更好地参与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已步入历史上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保险业通过资产管理,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随着国务院23号文件的颁布, 保险资产管理范围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获准直接投资基础建设项目,为保险业参与国家基础建设提供有力手段。

第二,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能够更加全面地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过去更多强调保险经济补偿功能,而对保险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强调得不够充分。十六大以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保险资金融通功能日益突出,通过保险市场将社会上闲置资金集中起来运用,起到筹集资本的作用;通过将资金投放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实现保值增值,进一步扩大保险业的影响力,充分体现保险资金的社会效益。

第三,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能够更加有力地推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的协调发展。保险公司是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以及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为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险资产管理目前已成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之间联系的桥梁,对于实现三个市场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能够有效增强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传统保险业以负债管理作为主要盈利模式,已不能适应金融综合经营的需要。现代保险业应在注重经营负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经营资产,强化资产管理能力的提高。保险业要增强在金融领域的竞争能力,必须从负债管理和资产管理两方面入手,促进两个方面统筹协调发展,从而提高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国务院23号文件为保险资产管理指引了新的前进方向。国务院23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深化保险资金运用体制改革,推进保险资金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运作,为保险资产管理指明了方向,有利于保险业抓住财富管理的机遇,推动保险业由传统的负债管理为主转向资产负债的协调发展,使保险机构向综合金融服务机构转变。

保险资产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导致社会财富急剧增长。流动性过剩等因素引起资产价格膨胀,为保险资产管理带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财富增长有利于扩大保险市场的需求,有利于保险及保险资产管理业的发展壮大,而国务院23号文件进一步拓宽了保险资产管理的渠道,保险资产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在新形势下保险资产管理面临巨大挑战,资产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不够,资产管理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资本市场还不成熟,保险业的负债管理的文化根深蒂固,保险业在金融领域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财富管理是现代金融服务的主要形式,在对社会财富管理的激烈竞争中,保险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必须走出行业,走向社会,才能更好地发挥保险的功能作用,才能抢抓机遇,在金融市场的竞争中争得主动。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加快推进保险资产管理市场化建设

作为保险公司主业之一,保险资产管理行业肩负着增强保险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使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资产管理能力,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推进市场化建设。

第一,要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加强对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积极探索成熟项目投资、有稳定收益的房地产投资,加快推进债权投资计划,在规避汇率风险的前提下谨慎开展境外投资,尽快推进设立保险系基金公司,积极推进投资咨询业务,为提高保险资产管理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有效防范风险。必须始终坚持把风险管理作为生命线,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保险资产管理面临的最大风险是资产负债错配的风险,包括久期错配和收益错配。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保险业必须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偿付能力管理,确保在未来有能力应对较大的偿付压力;同时,保险资产管理要实现保险资产的快速增值,以抵御通货膨胀,满足保险产品收益率的偿付要求。

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篇(2)

中图分类号:F1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5-0209-02

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算管理的重要基础性环节.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新局面,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新局面。从宏观层面来看,必须要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与任务,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财政管理角度来看,“抓两基、促两化”是新时期推进财政改革的新要求、新思路、新方向。从各地方、各部门、各系统内部改革的层面看,地方、部门和系统内部资产管理的不断创新,迫切需要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更加具有前瞻性、创新性。

1总体思路与目标

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一是准确定位,科学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要符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是财政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是预算管理的延伸、财务管理的扩展。二是完善制度,有效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是履行资产管理工作职责的重要依据。在完善行政事业资产使用、处置等制度基础上,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制度,切实推进两者的有机结合。

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保障需求,盘活存量,安全完整,提高效益。按照“向管理资金一样管理资产”的要求,在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需要的基础上,加强对资产存量和增量的综合管理,注重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逐步形成产权清晰、配置科学、使用合理、处置规范、监督公正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模式,从根本上缓解资产闲置浪费、苦乐不均、分配不公、损失流失等问题。

2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点

(1)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为进一步强化资产监管提供组织保障。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的要求,下一步将按照国务院部署,进一步明确财政部与其他部门之间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职责划分,完善各部门、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内控体系建设,逐步健全各级地方财政部门和中央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进一步巩固“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行政事业单位IE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制化水平。在总结“两个部令”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适时将部令上升为国务院条例。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央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和落实制度建设方面的职责分工。财政部制定全国和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统一制度和相关通用标准,积极制定涵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入等各环节的配套办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加强政策指导。有关主管部门根据财政的制度规定负责制定管理范围内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

(3)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制度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要研究制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在总结现行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工作基础上,积极探索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按照“总体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顶层设计,并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相关工作。二是加强资产管理基础工作,积极开展资产卡片清理登记工作,建立统一、准确、完整的资产信息数据库。

(4)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全程监管,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监管职责,依法行政。通过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建立管理目标和具体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实物管理、价值管理和财务管理进行指导、监督和审核,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全面开展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进一步理顺和巩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明晰产权关系,强化产权意识。加强行政单位未脱钩经济实体和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明确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理清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推动事业单位与其所办企业之间建立起以资本为纽带的关系。做好存量资产的整合、调剂与共享共用,提高使用效益。

(5)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将资产统计内容纳入部门决算体系,在决算批复中增加资产相关内容。优化和完善资产管理信息体统功能。依托“金财工程”建立统一规范的资产信息数据填报标准。将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嵌入信息系统,逐步扩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范围和层次。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业务网上申报审核制度,对资产有偿使用、资产处置等业务工作,逐步实现网上管理。着力做好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在全国范围内的部署实施工作,努力实现系统全面覆盖,确保系统设计功能和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继续推进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预算编制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国库支付系统等相关业务系统的衔接,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使其成为财政决策的重要支撑服务平台。

(6)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入管理。把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入管理作为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细化和完善国有资产收入预算管理,特别是国有资产收入和支出与预算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对收入上缴的监督检查。对照资金入库情况,及时了解中央行政事业单位收入上繳情况,并适时通报,确保单位应缴尽缴;加强国有资产处置和出租出借工作的规范性,确保国有资产收入合法有效。

(7)开展绩效评价研究,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研究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评价机制、评价方法和探索实现国有资产绩效考核结果与资产配置的挂钩,重点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等有偿使用和资产处置的绩效管理,实现绩效、资产和预算的有机结合。

(8)做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切实履行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综合监管职责,加强对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改革中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在改革过程中涉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有关审批事项,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地方相关规定,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规范事业单位经商办企业管理的有关问题。

(9)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研究。采取委托、合作研究等方式,围绕政府资产统计报告,保障性住房、融资平台资产、用益物权、文物等政府资产的管理现状及其价值量评估,特别是新的财政投入保障模式和发展混合所有制背景下新型市场主体的资产管理等问题,组织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研究。

3进一步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

为了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工作,节约行政开支,中央制定了关于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的管理办法,财政部印发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行政单位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行【2010】293号)、《中央行政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购置费预算标准(试行)》(财行【2011】78号)、《政府机关办公通用软件资产配置标准(试行)》(财行【2013】98号)等文件。现结合以上办法,对中央部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3.1完善资产预算管理机制

各部门应当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资产管理部门和预算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切实加强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管理。对于公务用车、通用办公设备家具、办公通用软件等可以实行编制或标准管理的资产,要严格执行编制和标准规定,从严把关。对于没有编制或标准规定的资产,要按照既满足工作需要,又厉行节约的原则,编制切实可行的配置预算。

3.2规范资产预算编制工作

各部门应认真做好年度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编报工作,提高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切实做到将所有使用财政性资金和其他资金购置车辆、单位价值200万元及以上大型设备等资产纳入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编报范围。对通用办公设备家具、办公通用软件购置,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数量标准、价格上限标准和使用年限标准编入部门预算。部门基本支出预算表、项目支出预算表、新增资产配置预算表、“三公”经费预算表和政府采购预算表中相关数据相互一致。各部门要对内部各单位申报的资产配置项目按有关规定严格审核后报财政部审批,对属于财政部审批范围而未获批准的资产配置事项,一律不得列入部门预算,也不得列入单位经费支出。

3.3加强预算执行、采购等工作

各部门应当切实规范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执行管理,强化新增资产配置与政府采购等环节的衔接。中央部门预算批复后,严格按照财政部批复预算和政府采购的有关要求,进行资产配置更新。因不可预见因数确需在年度预算执行中使用财政资金及其他资金购置车辆和单价200万元及其以上的大型设备的,行政事业单位应报主管部门审核后,由主管部门报财政部核批。对属于财政部审批范围而未获批准的资产配置事项,一律不得安排政府采购。

参考文献

[1]牟兴平.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6,9(27):42-43.

[2]于玉真.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6,(18):109,16.

[3]郑莲.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3,3(6):109-111.

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篇(3)

区人民政府:

12月23日,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市区国有资产运行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国有公司在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安全运行和优化配置这一目标,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积极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国有资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提高国资运行的效益。一是要整合资源,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统一资产管理范围,整合乡镇、街道现有国有公司,将所有国有资产纳入一个口子管理,进一步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不断改善我区国资公司的资本结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全区经济发展。二是要转变方式,切实履行监管职能。国资监管部门要注重价值形态管理、动态的流动管理,努力探索从行政权和所有权合一的条块分割式管理向以产权为纽带的分层次的专司管理转变,切实履行监管职能,进一步完善经常性监督检查机制,重视对国资营运中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分析,加强对国资公司和承资企业的指导和服务。三是要统一管理,全面掌握运行情况。要进一步落实国有公司财务状况的月报和年报制度,逐步统一各国有公司的财务制度,以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国有公司的财务经营状况。

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篇(4)

一、**年省属企业改革发展情况

**年,是**规划开局之年和国企改革的攻坚之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属企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点、以强化财务监管为突破口”的要求,积极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带来的新情况,着力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强化资源节约,加强企业管理,拓展市场空间,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是生产经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去年省属企业生产经营外部形势比较严峻,面临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能源价格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产品价格下跌,压缩了许多企业的利润空间;人民币升值、出口配额和退税政策的调整,使外贸行业销售形势更为严峻;银行多次加息,使企业融资成本增加;钢铁、水泥等行业由于市场结构性矛盾,导致产能过剩、效益下滑等等。面对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各企业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推进增长方式转变,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益。据快报统计,省属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2052.7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现利润123.2亿元,同比增长14%;已交税金105.9亿元,同比增长9.8%。

二是资产质量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省属企业盈利能力普遍增强,资产运营效率普遍提高,总体负债水平稳中有降。到**年底,省属企业资产总额为2771.8亿元,同比增长14.9%;所有者权益709.8亿元,同比增长8.8%。省属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6.8%,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18.1%,同比也是提高0.5个百分点;总资产报酬率为6.08%,同比提高0.13个百分点。省属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为61.67%,有10家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有所降低。

三是资产分布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省属企业国有资本正逐步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聚。**年底,我省省属企业分布在基础性行业的净资产达744.6亿元,比**年增长11.2%,比**年增长66.2%,占省属企业总量比重由**年的57.6%提高到**年的70.1%。能源、交通、杭钢、机场等4家集团的所有者权益总额达499.5亿元,比**年增长7.8%,比**年增长41.1%,占省属企业总量比重由**年的64.1%提高到**的70.4%。省属企业中有9家集团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占省属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强,比**年增加3家。

在生产经营快速增长的同时,省属企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显现。省属企业中能源、交通、机场、铁路等方面一批重大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农业、商贸、盐业、旅游等许多行业的企业服务于百姓日常生活,建设、钢铁、加工、制造等行业吸纳了大量社会就业。同时各企业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在稳定繁荣市场、保证经济安全、抗台救灾抢险、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展示了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较好体现了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一年来,省属企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抓住改革、调整、创新、管理等关键环节,勇于创新,团结奋进,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深化改革为企业发展激发了新的动力。

一年来,省属企业把深化改革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与改革工作指导组及省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按照“宜强则强、宜留则留、宜退则退”的原则,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方针,采取“一企一策、规范有序”的方式,扎实推进和深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企业发展激活了新的动力。

国资营运机构进一步重组整合。目前,由发展集团、金温铁道公司整合重组而成新的省铁路投资集团;农发、粮食集团整合而成的新农发集团已正式运转;能源集团改革重组省国信控股集团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轻纺集团已解散歇业,其存续企业赞成集团成为省国资委国有参股企业,省盐业集团公司(省盐务管理局)已划归为省国资委出资的直属企业;丝绸、三狮等集团按照批复的改革总体方案,正在加紧实施,其中丝绸集团第一阶段改革已基本完成;中大、荣大、东方等3家集团的改制基本思路已经省委常委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同意,正在进行实施。通过资源重组,一批企业集团在新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经营活动,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企业产权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省属企业积极实行产权多元化战略,进一步优化了产权结构。省属企业本级改制前大都为国有独资企业,按照改革总体方案和改革基本思路落实后,将有35%成为产权多元化或民营企业。其中,杭州萧山机场公司与香港机场管理合资并购项目已于去年12月18日举行挂牌仪式,这是一次浙港两地强强联手的合作,也是境内外机场合资的首次尝试;杭钢重组宁波钢铁工作也已完成,将于今年上半年投产出钢,杭钢本部引进战略投资者洽谈工作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建设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改革方案已经省领导审核;巨化、水利水电、石化建材等集团正在与战略投资者洽谈;旅游、机电集团改制的基本思路也已经形成。在推进集团公司本级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同时,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所属子公司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一些企业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办社会职能和内部资源重组也得了明显进展。长广集团的改革脱困工作进展明显,一矿已经停产关闭,七矿正进行安全生产整改。省属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已全部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国有股由股改前的55.07%,下降到44.47%。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进一步推进。各省属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按照新《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理顺了以资产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系,缩短了内部管理链条,管理层次初步得到压缩。以集团整体改革为契机,各企业继续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切实转换运行机制和经营机制,企业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监督约束体系逐步建立。特别是完成股权多元化改革的省属企业,由于新投资者的引入,有利于企业内部真正形成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相互监督约束的内部运作机制。交通、商业2家集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进一步规范。为规范国有企业改制,促进国有产权有序流转,省国资委积极推进实施“阳光工程”,进一步探索完善了有关制度。各省属企业严格落实国有产权转让和委托审计评估的有关规定,完善企业产权基础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改制程序及资产处置等工作。严格规范国有产权交易行为,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的效用,除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国有产权一律实行进场交易,有效防止了国有资产的缩水和流失。据统计,到**年底,我委共核准各企业资产评估项目166个,净资产评估值总额101.98亿元,评估增值86.18%;完成省属企业国有产权挂牌交易转让76项,挂牌成交价15.03亿元,增值12.02%。

(二)调整结构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围绕做强做大做优主业,省属企业把布局结构调整作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整合业务资源,缩短管理链条,推进自主创新,拓展市场空间,企业发展呈现出新的活力。

整合业务资源,优化了布局结构。近年来,省属企业本级之间的调整重组力度较大,同时,许多企业集团也按照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理念,积极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布局结构。铁路集团实施“两年整治工程”,进行资产整治和产业打造,退出项目24个,回笼资金超过11亿元,同时在铁路、化工、装备制造领域加大重点项目投资,新建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项目,通过结构调整集团资产优良率达94%。交通集团为优化资源配置,将所属19家高速公路公司整合成8大区域性专业板块,促进了集约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物产集团着力推进流通产业化,整合相关业务资源,着力打造“物流、金融、信息”三大平台,在供应链合作、连锁经营、流通加工、配供配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能源集团积极做好国信系统各公司的重组改革,在业务、资产、债务和人员重组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荣大集团努力调整资产结构和商品结构,企业运行质量得到改善,“塔牌”被评为中华老字号品牌。长广集团在推进非煤企业改制同时,充分利用闲置资产招商引资13个项目,有力推动了企业改革脱困工作。盐业集团结合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市、县级盐业公司资产上划和重组,目前已有62家市、县级盐业公司完成重组上划。

推进技术进步,优化了产业结构。围绕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许多省属企业积极推进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推进资源节约型企业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杭钢集团加大工艺技术攻关,改进产品质量,“十五”期间投入技改资金50亿元,建成了高速线材等一批具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去年累计开发新产品69项,优钢比达70%,居国内同类企业领先水平,高强度冷墩钢等产品被应用于“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能源集团依托技术进步,推进“绿色浙能”、“节约浙能”建设,掌握应用了国际先进的脱硫关键技术,积极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同时在节煤、节电、节油、节水方面都居于全国或全省领先水平,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机电集团1.5兆瓦风机产业化关键技术课题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并与中节能公司进行风电产业战略合作,在去年下半年累计中标了15亿元的风电机组供货合同,同时公司还承担了我省机械装备制造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任务。巨化集团加快自主创新,新申报6项发明专利,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氟化厂有机氟扩建等项目通过验收。建设集团以技术进步推动提高工程质量,3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奖,26项工程获得省级奖项,“扣件式钢管支模架施工风险与应用”课题作为省地方标准颁布实施,公司还被评为“十五”全国建设科技进步先进集体。此外,中大、旅游、东联等许多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多元化营销网络,取得了新的成效。

实施外向发展,优化了市场结构。许多企业跳出传统的市场经营地域,谋求新的市场布点。杭钢集团“跳出杭州、发展杭钢”,积极参与重组了宁波钢铁项目。巨化集团“跳出衢州、发展巨化”,建设了宁波基地。建设集团“走出去”拓展海外经营,在北非阿尔及利亚承建项目合同额达13.2亿元,同时在国内形成了4个经营额超5亿元的省外市场。商业集团依托雷迪森品牌,在国内各地全权输出酒店管理16家,同时开辟了经济型酒店连锁业务。许多企业在竞争中谋求“竞合”,与其他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如铁路集团与物产集团合作组建联合体,中标甬台温铁路钢材供应4个包件,总计钢材供应量5万吨,合同额1.6亿元。

压缩管理层级,优化了组织结构。许多集团在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理顺管理关系,提高管理效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些企业正逐步将管理层级压缩到三级以内。交通集团推进本级实体化运作,吸收合并了杭金衢公司,为降低管理成本、改善财务结构、扩宽融资渠道创造了有利条件。建设集团在下属企业中加大直管项目建设,着力培育自营能力,减少了中间层次,规模效益明显好转。商业集团对一些下属单位交叉持股进行了梳理调整,理顺了集团内部的股权关系,增强了母公司的控制力。巨化集团为缩短管理链条,加强优势互补,将巨圣、电石、技术中心等企业整合进入股份公司。东方、荣大等企业进行股权和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对提升主业发展和提高盈利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加强管理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省属企业积极推进管理创新,以资产管理为纽带,普遍加强了财务资金管理、投资融资管理、战略规划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努力缩减管理成本,增强集团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企业管理的集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财务资金管理进一步强化。根据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有关规定,省属企业以财务监管为突破口,普遍加强了出资人财务管理,在规范设置、规范机制、规范制度上下功夫,积极推广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管理等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大资金集中管理力度,不断提高资金运作效益,引导投资方向和资金流向。能源集团成立了浙能财务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新功能财务公司,促进了集团资金管理和运作。交通集团成立了财务中心,集中所属12家公司货币资金账户,通过内部资金运用和创新融资手段,已直接获益近3300万元。铁路集团建立了铁路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担保管理等方面制度,同时提高资金运作效益,内部结算中心实现净收益1400多万元,还回收委托理财资金近9800万元。杭钢集团完善财务管理和控制体系,规定各子公司不准对外拆借资金、不准对外担保、不准擅自对外投资,同时努力控制经营成本,全年降低采购成本和工序成本达10亿元。东方集团采取合法有效经济措施,努力追回了1.62亿元委托理财资金。荣大集团加强成本核算,适应汇率新机制,合计成本费用同比减少5750多万元。物产集团对集团账户进行归集管理,建立了以经营、财务等方面重大事项为主要内容的出资者报告制度。建设集团重点针对企业决策类和投资管理类,重新修订或增订了33项规章制度。一些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了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将内控体系扩展到存续企业。萧山机场、中大、东方等许多企业加强了内部审计和监察工作,并积极运用审计成果加强管理。一些企业还加快了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依法决策监督、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融资平台管理进一步加强。为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各企业积极打造集团统一的融资平台,普遍加强了银企合作,创新融资手段,对接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筹措发展资金。铁路集团加大与各金融机构合作,积极筹措铁路建设资金,同时其控股的江山化工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上市,募集资金2.28亿。物产集团发行了6.5亿短期融资券,通过与工行战略合作,开展了仓单质押、应收款保理、国内国际信用证等多种金融品种,有效解决了业务资金需求。能源集团年初成功向社会发行15亿元的“06浙能债”,仅此一项降低筹资成本3000万元。交通集团利用信用杠杆,推出了发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理财加信托、银信联合贷款置换长期负债等一系列融资创新工具,融资能力进一步加强,有效节约了财务费用。中大集团利用宁波国际汽车城项目发行了两年期集合信托产品,募集资金1亿元。丝绸集团等企业结合外贸形势变化,开展了出口押汇、买方付息银行承兑汇票等贸易融资业务。

战略规划管理进一步明确。许多企业在制订和修订发展规划过程中,从省属企业整体情况和自身实际出发,重新梳理优化集团产业板块,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发展方向,发挥集团资源的协同效应,着手进行业务链、价值链和管理链的再造。能源集团以发展规划为引导,提出了“大能源”发展战略,加大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建设,推进新能源开发建设,对30万千瓦以下机组进行热电联供改造,推进电力产业升级。铁路集团通过修订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以铁路建设运行为主,化工、装备制造等辅业为支撑产业板块,并调整和重组了有关业务资源。农发集团以调整重组为契机拟订了新的发展规划,以打造现代农产品物流、粮油贸易为产业方向,对母子公司人财物管理作了明确的制度约定。建设集团根据发展规划重新梳理原投资项目,及时收回投资收益,并明确今后投资重点是资源性项目、基础设施领域和政府公共事业。水利水电集团在制定规划过程中,明确了以水电投资、水务产业化、土地围垦为核心业务,不再对非主业性质的、经营不善的服务性企业进行增资。

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改进。省属企业特别是生产型企业,进一步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普遍加大了安全生产投入,依托技术进步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努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制订完善了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障了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巨化集团总结安全管理经验教训,重点规范了新产品中试管理、特种设备管理和工艺管理,运用安全竞赛、综合大检查等形式,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能源集团大力开展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型评价标准和方法,实现危险点分析预控从检修向基建、运行拓展。杭钢集团等企业积极开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证合一”整合型贯标,推进安全生产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设集团设立了安全管理基金,实行重奖重罚,全面推广民工学校,加强民工安全法制宣传。石化建材集团全年投入1070万元用于安全与环境整治,开展了“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年”活动,促进环保日常监督与应急管理。东联集团等企业推行安全生产巡督查制度,并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机电集团等企业加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尤其对民爆、军工企业进行了软硬件改造。萧山机场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第6个安全年目标。

(四)加强党建和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

各省属企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廉政建设、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精神支持。

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各省属企业以“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为重点,努力加强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领导班子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有了新的变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成为省属企业领导班子主流。去年,我委对16家集团的69人次领导人员进行了调整配备,配合省委组织部对4名正职人选进行了调整充实。省属企业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省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比例,由**年的58.1%上升到目前的68.1%;高级职称比例由47.7%上升到63.2%。杭钢集团评为全国“四好”班子建设先进单位。各省属企业也对下属公司领导人员进行充实和调整,加强了人才队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能源集团对所属27家企业领导班子及130名成员和本部26名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对部分人员进行了调整和充实。

基层组织建设和企业文明建设得到改进。各省属企业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了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企业党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建立健全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各省属企业不断加强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推行厂务公开和职工民主管理,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努力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作用,广泛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职工爱岗敬业的自觉性,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杭钢集团所属的转炉炼钢厂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能源集团被评为了全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示范单位。

职工权益和企业稳定得到有效维护。各企业在推进改革发展过程中,始终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维护企业稳定放在突出位置。通过规范改制,在政策层面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建立职工安置和资产真实性、完整性为主要内容的“双承诺”制度,确保改制后企业职工安置,落实劳动关系转换补偿金,保障离退休人员利益。杭钢集团在“十五”期间钢铁主业结构调整中减员4723人,都通过各种渠道妥善安置,没有向社会推出一名职工。长广集团通过招商引资、技能培训、就业介绍、鼓励自主创业等方式,积极做好职工再就业工作,目前已有87%的富余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各企业还积极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如机电集团专门成立了一家咨询服务公司,切实加强离退休人员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各企业相继建立了维稳应急机构,健全了应急预案体系,普遍加强了维稳机制建设,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去年,省国资委和各省属企业共处理件763件,接待上访人员504批1495人次,其中集体上访32批。

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继续深化。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各企业陆续出台了惩防体系实施办法,着力推进惩防体系构建。围绕重点环节,积极开展了效能监察工作。全年省属企业效能监察立项93个,提出整改建议370条,查处违纪金额142万元,挽回经济损失6053万元,节约资金9560万元。开展了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和投资入股清理工作,其中3户企业15名领导人员多领薪酬555万元,现已退回493万元。深入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有效配合省纪委查办了多起违法违纪案件。

围绕推进省属企业的改革发展,近年来,省国资委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加大了各项工作力度,积极为省属企业改革发展服务。目前,全省国资监管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国资监管的组织架构体系、制度架构体系和保值增值责任体系已基本形成。省国资委成立以来先后制定了30多个国资监管规范性文件、近50个内部规章制度和7个内部工作流程,建立了国有产权代表、重大财务事项、企业内部审计和专职监管人员等4个报告制度,初步形成了以国有产权管理为核心、以财务监督管理为突破口,以授权经营和绩效考核为重点、资产评估转让处置较为规范、企业改制制度较为健全的国资监管新体系。

一年来,我们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离不开各省属企业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座的各位企业领导人员,在工作中克服困难、奋力拼搏,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书记、吕祖善省长等省领导在省委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座谈会等多个场合,都对大家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此,我代表省国资委,向在座的各位企业领导人员,并通过你们向省属企业广大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和进步的同时,也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中还有很多差距和不足。一是布局结构需进一步调整。目前,省属企业国有资产仍大量分布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约60%),国有资本集中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中小型企业数量仍过多,相当一部分企业主业不清晰,国有经济应具备的规模效应、整体优势难以有效体现,历史遗留的大量不良资产、无效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二是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创新。目前省属企业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才刚刚起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任务十分繁重,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在不少企业还未真正建立。三是增长方式需进一步转变。有的企业资产运行质量不高,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利润率较低;有的企业债务风险较大,对资金筹集、管理和利用等重大财务事项缺乏有效的内控监督;有的企业集团管控能力不强,管理相对滞后,对所属子企业缺乏有效控制。这些问题制约了省属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下决心、下功夫加快改进和完善。

我们还要有危机意识。这几年,我们省属企业纵向对比,增长很快,成绩很大。但横向比较,从**年全国地方监管企业财务快报数据看,我省一些经济指标排名情况比**年有不同程度下移。根据掌握情况分析,位次的变化有的是由于一些省份扩大了监管范围不可比,有的是因为在产业结构上存在差异。由于宏观调控总体上对资源性、原材料供应上游产业有利,这些行业占主导的省份,其企业效益增长比较明显,而我省没有大的资源性、原材料供应上游产业的基地。当然,从净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利润率来看,我省在全国还是名列前茅的。因此我们也要有信心,但不能掉以轻心。要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下定决心,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和创利能力,展现浙江国企的风采。

二、**年国资监管和省属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我们党将要召开十七大,我省要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省属企业面临新的环境和任务,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做好今年的工作,特别是推进省属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任务艰巨,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从宏观环境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国内市场全面开放,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关系进入“深度依存期”,省属企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也更加直接。宏观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产业政策和结构的调整,能源资源价格的波动,资本市场的变化,汇率的升降等等,都会对省属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既有可能带来机遇,也有可能潜伏风险。从省内情况看,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我省开始进入人均GDP4000-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正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省属企业作为我省国有经济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省属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大潮中勇立潮头,要与跨国公司相抗衡、比伯仲、争高低,就必须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善于进行战略思维,科学判断外部形势,熟练运用市场机制,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省属企业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加大调整力度,实现科学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省属企业的改革发展,1月26日,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了省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座谈会。这是继**年座谈会以来,省委、省政府特别为促进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书记、吕祖善省长等省领导在会上充分肯定了近三年来省属企业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并对下一步的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在会上强调,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按照“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加大改革力度,全面完成新一轮省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省属国有企业,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我们今天这次会议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全面落实省领导在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并围绕指示精神明确新一年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落实措施。

根据省委、省政府召开的省属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和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结合全国国资监管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有关要求,**年全省国有资产监管和省属企业改革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和谐企业,继续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继续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着力落实企业**发展规划,着力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与控制力,着力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以丰硕的成果迎接党的十七大和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年工作的总要求是: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强化监管,促进和谐。

——加快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突出发展、增强活力”为总揽,以“改革、调整、监管”为抓手,全面实施省属企业**发展规划。

——深化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加大企业资源调整重组力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按照新《公司法》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修改完善公司章程,进一步理顺母子公司关系。

——强化监管。加快建立与多元产权制度相适应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运作绩效考评体系,进一步规范企业收入分配行为。加快企业财务集中管理和控制,推进企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促进和谐。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促进省属企业不断做强、做大、做优、做精,以企业的快速发展来促进和谐企业建设,以强化国资监管来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年,省属企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5.5%左右,销售收入增长11%以上,实现利润增长6%以上。

三、**年省属企业改革发展的主要工作

经过几年的努力,省属企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省属企业在新的起点上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省属企业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突出发展主题,做强做大做优省属企业。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期间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多做贡献的要求,**年,我们要从集中力量抓改革转向改革发展并重,突出企业发展主题,以发展来巩固改革成果,以发展来引领改革深化,以发展来维护企业稳定,以发展来促进和谐企业建设。

一要切实推进**发展规划的全面落实。《浙江省省属国有企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领导同意实施。各企业要对照此规划,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科学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变化,及时修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切实加以落实。通过规划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聚,向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集团集聚,向省属企业的主营业务集聚,加快形成能源、交通、现代商贸物流、中高端化工、优特钢铁、建筑业等六大优势产业板块为主的产业格局,提高国有资产的集中度和有效性,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进一步增强我省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

二要积极推进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育。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企业自愿、政府推动”的原则,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运行机制,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的要求,以资本为纽带,以打造“双千工程”为抓手,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并购等市场化手段,在优势行业和重点发展领域中择优培育一批对全省经济具有明显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的省属国有大型龙头企业。首先培育和推动交通、能源等企业打造资产总值超千亿元的集团公司,培育和推动物产等企业打造销售收入规模超千亿元的集团公司,增强省属企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同时,还要大力培育3~4家资产规模或销售收入五百亿以上的大企业集团,培育若干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企业集群。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良性互动。

三要努力推动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省属企业特别是生产型企业,要把技术创新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建立鼓励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实行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大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在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上尽快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加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和关键技术,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培养企业创新人才,逐步建立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四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省属企业要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为重点,依托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促进企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切实解决企业中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投入产出水平,着力形成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制定实施严格的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标准,促进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的不断减量。积极探索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开展资源再生利用,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切实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深化企业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根据省委书记在省委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深化企业改革仍为明年重点再作冲刺”的指示,**年省属企业要坚持改革不停步,坚持改革促发展,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省属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三年目标任务,促进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首先,继续全力推进省属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继续坚持“宜强则强、宜留则留、宜退则退”的“三宜”原则,分批次加快推进改革的进程,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取得改制成果的企业,如萧山机场、能源要及时总结改革成果,用以示范带动其他企业改革,并着手内部改革深化工作。已经批复改革方案的三狮、丝绸等企业,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加快实施,重点是做好国有资产全退企业的资产评估、资产处置、股权设置和职工安置等工作,推动改制后企业尽快正常运行。铁路、农发等已进行重组的集团公司,要开展下属企业改革,加快调整、理顺体系、强化管理、推进转型,实现1+1>2的效果。改革方案已经省领导审核的建设等企业,要进一步做好改制的基础工作。杭钢、巨化、水利水电、石化建材等企业,要加快进程选择确定战略投资者,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成熟一家改制一家。旅游集团等企业要按已有的思路加快完善改革方案,争取在上半年获准批复进入实施。此外,要继续推进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使辅业改制与主业改革形成良性互动。

其次,创造条件推进省属企业培育上市公司。加快省属企业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改革,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加快改制和上市的步伐,积极培育新的上市公司。以运作上市公司推进核心资产证券化、有效资源市场化,选择管理规范、竞争力较强的下属公司,作为重点培育对象。积极研究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新情况,完善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资产评价体系,创新国有股权合理运作模式,防范国有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风险。规范母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关系,支持上市公司金融创新,推进股权并购,使优质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增强省属企业的竞争力和控制力。

第三,进一步推进省属企业的调整重组。推进东方、荣大、中大等3个外贸企业的重组工作,进一步增强和发挥省属企业在全省外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资产为纽带,进一步推进商业、交通等企业理顺母子公司管理关系,压缩管理链条,控制管理层级,实现管理扁平化,提高管理绩效。进一步完善调整后企业改制方案审批、产权转让审批“下管一级”的工作流程,进一步加强备案工作制和督查工作制,确保改制审批和转让审批的规范有序,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继续做好省盐业集团的改革,进一步理顺公司管理制度体系,进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试点工作,促进全省盐业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三)加强企业管理,提升整体营运发展水平。

增强集团公司控制力,是企业集中资源做强做大主业的重要措施,也是企业加强管理、规避经营风险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加强财务资产、投资融资、考核分配、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管理,合理有效地防范和规避国有资产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行和保值增值。

一是加强财务资产管理。建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和内部审计监督相协调的财务管理模式。切实加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人工成本的控制,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运行质量。积极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增强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和控制能力。积极探索向子公司派出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强化对子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管控。加强对担保、债务、债权等方面的风险管理,严格高风险投资业务的监管,规范股票、委托理财、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投资行为和操作程序。继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由查错纠弊向绩效性、风险性审计转变,促进提高财务决算质量、企业风险评估及内控体系建设。加快推行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二是规范考核分配管理。加强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规范企业收入分配,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分配和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完善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加强和改进企业收入分配的调控,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坚持工效挂钩和“两个低于”的原则,做好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工作。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在企业发展基础上,实现职工收入稳定增长。按照绩效挂钩原则,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分配办法和职务消费,进一步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

三是理顺法人治理关系。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当前要着力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国有企业监事会建设意见》和《省属国有独资、绝对控股公司董事会职工董事管理办法》两个重要制度,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先在交通、能源、铁路、商业、物产等企业进行派驻监事会工作,然后逐步全面实行。同时,各省属企业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对公司章程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和完善,更好地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之间的责权利,更好地形成权力制衡机制。

四是完善国有产权监管。我委将进一步通过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不断强化产权监管,积极争取出台《浙江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等制度,开展国有产权制度执行情况和产权转让审批程序调整以来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各企业要加强所属企业产权监管,规范制度、完善程序,继续落实执行好“阳光工程”各项规定,促进以进场公开交易方式实施产权转让和增资扩股,通过公开操作避免改制风险和后遗症,实现国有产权有序流动和保值增值。

五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安全生产作为职工的根本利益、最大幸福,努力建设安全型企业。认真研究安全管理的特点和方法,以提升人的素质为基础,以精细管理为载体,以科技进步为保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强化安全生产业绩考核,加强安全生产的全员培训。通过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坚决遏制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职工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推进建设和谐企业。

继续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认真分析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努力推进和谐企业建设。

1.加强企业党建工作。以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省属与部属企业党建工作指导意见》和《省属企业入党积极分子推优制实施办法》、《省属企业发展党员票决制实施办法》、《省属企业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实施办法》等“一个意见三个办法”为抓手,探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与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的途径。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采取局部开展、积极推动的方式,逐步建立起省属企业党代会制度。组织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两优一先”的评选活动,在“七一”前夕进行评选表彰。加强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做好统战工作和群团工作,努力保持思想稳定,为省属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为主线,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人员的管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评比表彰活动,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促进企业领导班子提升素质、提高能力、改进作风。加强省属企业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促进企业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创新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工作,积极探索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选拔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年”活动为载体,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企业后备人员和人才队伍培养,创新选拔任用机制,健全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高度重视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整合企业教育资源,加大经费投入,健全培训机制,建立分级分层的培训体系。健全人才引进、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加强国有产权代表、高级经营管理者、财会审计人员、高技能人才、党务工作者等各种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4.加强企业党风建设。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进一步明确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认真抓好企业廉洁从业各项规定的落实。继续推进省属国有企业惩防体系的构建,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积极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加强重点环节的监督,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廉洁自律监督检查,坚持实行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任前谈话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通过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更好地促进国资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更好地促进省属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5.加强和谐企业建设。以制定和落实和谐企业建设指导意见为抓手,积极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各项工作。各企业要把和谐企业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我委的《意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要按照改革求和谐、发展固和谐、民主促和谐、文化育和谐、党建推和谐的总体思路,以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把激发国有企业创造活力和实现各方面的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和谐企业的建设水平。今年,我们将在适当时候召开和谐企业建设研讨会,共同来研究交流和谐企业建设工作。

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篇(5)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__立足于整体搞活国有经济,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率先设立了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建立了“两级管理、三个体系、三个层次”的体制框架,较好地转变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职能。坚持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五个机制”、“五个加强”,按照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企战略性改组的要求,积极调整和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加快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开展再就业工程,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此,不仅初步改变了国有资产结构不合理状况,还对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__特色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之路,取得了国有资产结构调整的实效,其主要表现为:

1、国有资产总量在营运质量提高中增长

由于__逐步完善了国有资产管理、营运、监督的体系和机制,使国有资产在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方面有较大突破,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国有资产随着营运质量的提高而不断增长,到20__年底,__地方国有资产总量已达到5257亿元,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245%,比1995年增值2倍。

2、国有资产结构不断趋于优化

随着国有经济调整和国企改革深化,__的国有资产结构不断趋于优化,大型、特大型国企的国有资产占本市企业类国有资产总量的645%。在调整与盘活中,国有资产已逐步向第三产业与支柱产业集中。到20__年底,分布在第三产业的国有资产占本市经营性国有资产的626%,比1995年底提高了约9个百分点,分布在六大支柱产业的国有资产占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的40%。大型、特大型国企的国有资产占本市企业类国有资产总量的645%。

3、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国企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联合,既盘活了国有资产,又推进了产权多元化改造。到20__年底,多元投资主体的国企已占全市国企总数的448%,比1998年提高了155个百分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__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国有资产存量与社会资本增量的成功对接,有115户公司通过上市、增发新股、配股等多种形式,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700多亿元;通过国有资产存量与国际资本增量的成功对接,全市已累计吸收了外资合同金额达596亿美元,组建了26万户三资企业,由此,不仅在盘活国有资产存量、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效地增强了__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二、加快新一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通过多年的努力,__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__要进一步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加快国有资产结构调整的步伐,还面临一些问题与困难,其主要表现为:

1、原有体制下国有资产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

原有的经济管理体制造成__的国有资产量大、面广。目前,__有一定规模的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逾16万家,分布于15个部门及85个行业,其中,竞争性行业比重较大,达527%,由于体制,往往有“政企责权不清、国资多头管理、条块权力分割”的问题,影响了国有资产的结构调整和合理流动。

2、国企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的思想障碍尚未完全突破

国企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是国有资产结构调整的一种有效形式。吸收多元投资的渠道可以是国资与外资,也可以是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民间资本。但由于受长期存在的所有制歧视旧观念的影响,往往会造成一些国企的主管部门和企业的经营者,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调整和退出的积极性不高,特别对吸收民间资本存在着形形的思想障碍,由此,造成国有资产结构调整退出的力度不大。另外有的国企在国有资产结构调整退出变现后的重新投入,依然流向不具备竞争优势的行业,使国有资产的战线不仅没有收缩,而且造成新的结构不合理。

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监管和运营机制尚未完善

由于按市场化运作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与相关的监管、运营机制尚未健全,目前,在一部分国企,对经营者缺少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造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缺少安全性的保证。另外,在国有资产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时,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管,造成国有资产转移、私分、侵吞等流失现象屡禁不绝,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

三、加大国有资产结构调整力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机制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大力实施“有进有退、以退为主”国有资产结构调整战略

按照市八次党代会提出的__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机制”的要求,建议:__要按照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资管理职能相分离的原则,加快理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政府委办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在坚持国有资产管理、授权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有进有退、以退为主”的国有资产结构调整战略,加速国有资产“有进有退”的有序流动。一要明确国有独资企业存在的领域和层次;二要加大国有资产对基础性、公益性及先导性等产业领域的投入;三要加快国有资产在适合分散经营、不具备竞争优势的行业和缺乏竞争优势、无发展活力的国企逐步退出的步伐。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有序、规范地促进国有资产流动的同时,要从所有者的角度逐步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的统一,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分级管理体系,加快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流动的整体调控,形成适应新形势要求、具有__特点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的新格局。

2、打破所有制的限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

针对__国有资产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为加速国有资产流动,建议:__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打破各种所有制的限制,大胆吸引外国公司、国内外法人、自然人和企业经营者及其群体来整体收购、兼并、受让国有资产和股权。鼓励各种所有制的中小企业经营者及其群体购买国有资产的产权,并能在国有企业中持大股,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造。使__在新一轮国有经济调整和国企改革中,形成与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在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中,应坚持运用市场化方式规范运作,国有企业的资产评估要提高制度化、透明化程度,形成市场定价机制,国有资产的出售和股权转让,要充分发挥市场中介机构的作用,有效利用国际

招商、招投标、拍卖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形成一个用国有资产存量吸收社会增量,用社会增量带动国有资产存量增长的共赢机制。

3、加快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改制、重组,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加快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股权多元化和集团公司的改制、重组,是当前__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国企战略改组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议: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改制、重组,一定要根据资产、股权与经营的现状,区别情况,通过兼并、剥离、重组、联合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分类实施产权制度的改革。一是对资产实力强、核心竞争力强、主业优势突出的企业集团公司,要积极探索股权多元化,实施集团公司整体的股份制改制,要突破行业、系统、地域的界限,注意优势互补,实现多元资本联合。二是对资产实力相对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主业优势不突出的企业集团公司,可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企业集团公司内进行整合后,剥离出优质资产用于重组。三是对资产规模小、主业日趋衰退,不被市场认同的企业集团公司,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转制搞活。四是对沉淀、闲置的国有资产,在企业集团内盘活有困难的,可采取公开拍卖、转让、融资性租赁等方法,使存量变现。国有资产退出后取得的变现资金,除用来解决集团公司内企业弱势职工的生活问题和偿还部分债务外,应重新投资到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国有企业集团公司要在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中,有效地整合资源,重组后的国有资产,要坚持向优势企业,优良业态和优秀经营者中集中,从而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激活市场竞争主体,把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做实、做优、做强。

4、深化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人力资源的社会化、契约化管理

深化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有助于建立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议:__要按照决策、执行、监督适当分离的原则,重塑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国资出资人要选派素质好、业务精、创新意识强的中青年干部出任产权代表,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行使国资产权代表的职权,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具体负责企业经营活动的经理人,可通过人才市场进行社会化选择。国有企业的产权代表与经理人都必须与投资主体建立以契约为主要形式的委托关系,承担国有资产保值责任,并以合同规定的业绩作为确定收入标准和参与要素分配的依据。达不到合同要求的,投资主体可按规范适时解聘产权代表和经理人,以此,深化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大力推行社会化、契约化管理。

5、构筑国有资产的监控运作体系,大力促进对国有资产监管的规范化与法治化

按照十六大有关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的精神,建议:__要率先研究与制定符合wto规则、体现__特点的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规范,在加强法制建设中,构筑有利于推动__经济持续发展的国有资产的监控运作体系。并提议在市人大设立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专门机构,着重加强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运作安全的信息分析,以及研究制订有关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地方性法规,组织实施对国有资产运作的外部监督,并检查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案件的处罚情况,加大对国有资产运作的监管力度,加快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与法治化的进程。

6、建立国有资产运行的风险防范机制,大力营造社会诚信环境

国有企业要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就要建立资产运行监控模式和风险防范机制。建议:实施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和所有者财务管理,对有关国有资产的经营项目、投资项目、筹资项目作出现金流量分析、风险调整贴率分析、肯定当量风险分析和安全边际分析,并需要在内部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内部审计和法律监控三个体系,以有效地防范国有资产营运中的坏账损失和被诈骗的风险发生,以及因违规操作而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国有企业内部的法律研究部门要担当起企业法定权益保护的责任,同时要按照《担保法》和《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对外担保行为监督的暂行意见》的精神,认真监督、检查国企对外担保制度的执行情况,力求避免由于担保不当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损失。增强国有资产的风险防范能力和控制能力,不仅需要企业内部有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为此,大力营造社会诚信环境,也应该成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提案号:0076)

__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复函:

__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走过了近十年的改革历程,初步构筑了国有资产管理、营运和监督框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管理工作体系。这些年来,国有资产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

近几年来,本市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不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不断得以调整、充实、完善。在新一轮国资改革中,__将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第十届全国人代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充分总结十年国资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加快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

加快推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是新一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我办在大力实施有进有退的国有资产调整战略、促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加快授权经营公司企业集团改制重组、推进企业经营者市场化和职业化、加强国有资产运行监控等方面已有所考虑,部分工作正在进行。根据你们的建议,我办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初步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国资管理工作:

一是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构建新型国资管理体制,逐步落实国有资产所有者基

本权能,转变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形成具有__特点的,国有资产有效集中、分类分层,管理、营运和监督相对分离的框架体系。

二是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促进国有资产有进有退、有序流动。进一步收缩国有经济战线,推进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转向先导性、基础性、公益性领域以及重要产业和行业。通过国资的进退,加快推进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类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是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方式。调整授权经营

管理方式,加大部分授权经营公司和市属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力度,根据不同领域的国有资产功能定位、营运目标、营运方式的差异,逐步实施国有资产分类管理。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化、市场化管理方式,探索国有资产的契约化管理。

四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选取一批有品牌、有市场、有规模的企业,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探索减轻企业负担、核销不实资产、促其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

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篇(6)

2006年要坚持把深化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以股份制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一是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以贯彻新的《公司法》为契机,加快中央企业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改革。具备整体引入战略投资者或整体改制上市条件的企业,要加快整体改制、整体上市的步伐。已有部分资产上市但不具备整体改制上市条件的企业,要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要规范母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关系,加大存续企业改革改组力度。二是以推进国有独资公司建立完善董事会为重点,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已经建立规范董事会的企业要规范运作,切实履行好董事会的职责;列入试点的企业要抓紧推进各项前期工作。中央企业要进一步推进下属全资、控股子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对具备条件的子企业,要参照实施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的制度性措施。三是积极推进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国务院确定的39家重点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要认真研究难点问题,创新思维,抓紧完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要加强与流通股股东的沟通,争取各方支持,尽快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其他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也要积极稳妥地做好这项工作。同时要规范行使国有股东的权利,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四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要按照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五是继续做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积极稳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把握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相关政策延长的机遇,进一步拓宽思路,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在三年内基本解决企业富余人员问题。要采取分离移交、共建共管、辅业改制、市场化改革等多种途径,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进度。要积极做好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东北地区中央企业要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在地方政府的统一组织下,积极开展试点;东北地区以外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可以参照批复文件精神,做好启动改革的准备。要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提高国有资产转让的进场交易率,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二、围绕做强做大主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加快结构调整,形成国有经济的合理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要结合落实“十一五”规划,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做强做大中央企业主业。一是认真研究企业“十一五”发展思路,搞好三年滚动规划调整。重点研究涉及企业根本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的重大战略问题,明确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和人才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二是严格控制非主业,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主业。已明确主业的中央企业,要按照主营业务板块加强内部整合,减少管理层次,缩短管理链条,进一步将主业做强做优做精。要逐项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找差距,定措施,尽快成为在行业内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要严格控制非主业发展,加快非主营业务资产的剥离,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集中到主营业务上来。三是加强中央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具有上下游产业关系或者具有优势互补关系的中央企业之间,要加强产品供应、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合作,形成战略联盟,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四是继续做好困难企业的关闭破产和重组脱困工作。要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四年规划,积极推进中央企业的政策性破产,继续做好重组脱困工作,努力降低重组脱困成本,减少国有资产的损失。

三、增强集团公司控制力,强化财务资金管理

增强集团公司控制力,是企业集中资源做强做大主业的重要措施,也是企业加强管理、规避经营风险的必然要求。2006年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一是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集团公司对所属各级子企业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增加透明度,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二是加强重大事项管理。要加强集团公司对投融资、担保、固定资产支出、大额资金往来、重大物资采购、工资福利政策等重大财务事项的集中管理与控制。三是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坚持以战略规划为导向,合理编制企业财务预算,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逐步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积极探索适应企业特点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加强现金流量和资金链的管理,严格控制资金流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建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五是加强对高风险投资业务的监管。

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在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集成技术上尽快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国际知名品牌。二是加大利用高新技术、先进实用技术和关键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不断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三是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中央科研企业要进一步面向市场,加强与生产企业的合作与联合,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富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四是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快建立健全中央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五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五、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促进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依托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加快结构调整和系统优化,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水平。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中央企业尤其是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行业的企业要积极探索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全面推广清洁、环保生产,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切实提高中央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积极按照发展改革委关于抓好1000家试点企业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的落实工作要求,牢固树立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分解目标,落实措施,加强管理,强化与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对标”工作,切实提高重点耗能企业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

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切实加强中央企业党的建设

一是继续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巩固和扩大成果工作。二是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党建工作新机制。三是加强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四是继续深入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五是进一步搞好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篇(7)

一、全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回顾

去年以来,我市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握出资人职责定位,抢抓机遇,积极探索,扎实工作,我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深入推进并取得显著成绩,推动全市国有经济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国资监管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截止目前,我市6个区、一个县级市、3个县和济南高新区共11个单位,都成立了国资监管部门,其中市中区、槐荫区和章丘市成立了国资委,单独列为政府特设机构或政府管理部门;其他8个单位均成立了国资局,与财政局合署办公,初步搭建起县级国有资产监管运营平台。各级国资监管部门围绕改革改制、产权管理、业绩考核、财务监督、企业党建等方面,制定出台了125件规范性文件,全市国资监管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根据国务院国资委颁布的《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暂行办法》的精神,市国资委结合我市县(市)、区国有资产的现状,制定颁发了《济南市县(市)区国有资产监督工作指导监督暂行办法》,对全市县级国资监管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市国资委紧紧围绕“监管、运营、发展”三条主线,建立完善政策法规、产权管理、业绩考核、统计评价、外派监事会“五大工作体系”,不断强化国资运营的监督管理。各县(市)、区组织开展了区属国有企业基本情况调查,基本掌握了企业的资产、人员及生产经营状况。同时,健全产权管理制度,开展了产权界定、产权登记等基础性管理工作,加强了企业产权变动、注销的动态监控。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国有企业(一级)287户,资产总额527亿元,国有资产163亿元。国资委监管及参股、代管企业共41户,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46.75亿元,负债总额204.35亿元,净资产总额43.9亿元,资产负债率82.82%。监管企业职工总数12.4万人(其中在职职工7.3万人)。纳入县区国资监管部门监管的国有企业167户,账面总资产99.1亿元,所有者权益42.9亿元,国有资本权益10.6亿元,企业职工总数2.9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3万人)。

(三)企业改革和发展深入推进

市政府授权市国资委第一批监管的企业255户,职工总数26万人,市国资委针对市属企业“三多一少”(中小企业多,占90%,困难企业多,亏损占73%,停产占34.5%,资不抵债的企业多,占53.3%;优势企业少,仅占不足10%)的现状,研究制定了以改革促发展的“三化三力”(通过改革改制,企业制度实现“三化”:产权归属清晰多元化、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劳动关系规范化;企业发展实现“三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增强活力和竞争力)的工作标准和实施优势企业通过战略重组做强做大一批;中小企业多元化投资放开搞活一批;资不抵债困难企业依法退出市场一批“三个一批”总体改革方案。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总计完成企业改革改制257户(含监管外企业),基本实现了市属企业改革改制的任务目标,初步解决了市属国有(集体)企业监管工作量大面广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促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各县(市)、区国资监管部门,积极探索国有(集体)企业的监管方法,在清产核资、国有资产登记、国有资产收益收缴、企业负责人考核任免、经营业绩考核等方面,都做了许多有益尝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是认真分析企业状况,分类推进国企改革和发展工作。市中区国资委采取一次性国有产权退出、分步逐渐退出、挂账自然消亡等措施,在妥善安置好职工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改制工作。二是严格程序,规范操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国有企业改制中涉及的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确定产权转让场所、转让方式、转让程序等相关规定,不断加强对评估、拍卖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三是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平阴县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结合锦东新区的开发,对现有的部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在锦东新区建设新的综合教学设施,同时把各学校现有的资产置换出去,既盘活了闲置不用的资产,又筹集了建设所需资金。四是探讨做好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工作。历城区国资局对东港安全印务股份有限公司、济南趵突泉酿酒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国有股权收益尽量做到应收尽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尤其是房产的出租收入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7年该区国有资产收益入库398万元,对增加区级财政收入起到积极的作用。五是拓宽思路,研究国资监管的新渠道。章丘市在商业集团、物资集团建立了较规范的以产权为纽带、以资本管理为重点的新管理模式,同时,积极探索将建管系统、公用事业系统公司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纳入产权登记管理范围.逐步走出了新的发展路子。高新区成立了高新控股集团,通过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做到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通过激励和薪酬管理体系,用市场化管理理念推动控股公司的健康发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推动高新区管理模式从“建设”向“经营”的转变。六是积极做好职工稳定工作。槐荫区国资委对全区国有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险参保情况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并积极筹资500万元,使大部分困难企业职工加入了医疗保险,为企业改制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总结上述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国资监管工作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遗留问题多、负担重,改制难度大。多数县(市)、区国有企业的资产状况较差,实际净资产多为负数,尤其是企业欠职工内债较大,改革改制成本较高。二是工作进展不平衡。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部分县(市)、区的国资监管工作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达到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的要求。三是前些年改制不规范产生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维护稳定的任务非常繁重。对这些问题,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创新思路,完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明确国资监管的方向和任务,坚定做好我市国资监管工作的信心

全省国资监管工作会议于今年2月在济南召开,省领导同志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同志专题听取国资监管工作汇报,并做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在开展国资监管、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要求各级国资监管机构要加强学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促进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王仁元也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正确认识国有经济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发展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增强发展国有经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加快企业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增强国有经济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要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组织形式、分配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和领导班子建设以及国有资产监管方式方法创新,要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资监管机构的自身建设,促进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谭成义做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总结回顾了*7年国资监管工作情况,提出了*8年国资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全面部署了*8年国资监管的主要工作。明确要求全省各级国资监管部门要以构建责任型、创新型、和谐型企业和国资监管体系为目标,着力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国资监管方式,进一步加强企业党建和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增强监管工作实效、强化政治保证方面取得新成效,为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构建责任型国资监管体系,就是要围绕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各级国资监管机构、监管企业及其权属企业等各层次的责任主体之间,建立起职责更加明确、关系更加协调、行为更加规范的责任体系,确保履行好国资监管机构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构建创新型国资监管体系,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企业发展规律,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对国资监管工作的新要求,大力推进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积极探索国资监管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开创国资监管事业新局面。构建和谐型国资监管体系,就是要正确处理国家、国资监管机构、国有企业以及其他有关各方的关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在和谐的环境中不断取得新成效。

全市各级国资监管机构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省国资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张建国市长提出的“稳定职工、管好资产、搞活机制、促进发展”的新要求,自觉增强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出资人定位,依法履行职责,真正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组织体系、法规体系和责任体系,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营运的有效方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严格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行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力争在改革、调整、监管的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在企业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国资监管方式转变上迈出新步伐,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确保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新问题、新矛盾将不断涌现,任务将更加艰巨繁重。我们要坚持正确方向,坚定信心,把握职责定位,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新局面。

三、以产权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水平

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其核心是加强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它是国有资产管理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管资产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是在国企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中处于十分重要的环节。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代表,对国有企业的各项管理权能,都是从产权关系中派生出来的,产权管理是整个国资监管的依托。离开了产权管理,其他管理权能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我们要以产权管理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树立产权观念、强化产权意识、理顺产权关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增强国资监管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一要切实加强国有产权管理。我市各级国资部门成立之后,作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核心和基础的产权管理工作首当其冲,担负着十分具体、繁重和复杂的任务。然而,由于国资部门是新设机构,产权管理的制度及法规并未完全健全和落实,工作人员也来自不同部门和岗位,实际工作中势必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挑战。同样,对于许多国有企业而言,国资部门成立后,一时会感到无所适从,思想上有些困惑,有时甚至分不清自己的权责,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了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国资部门要强化国有产权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开展产权登记普查等方式,切实摸清国有产权底数。进一步完善国有产权管理制度,以理顺产权关系、强化产权管理为出发点,做好企业改制重组及内部整合过程中的产权管理工作。根据国家要求,省政府今年对全省产权交易市场进行了整合,我市产权交易中心变更为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济南办事处,建立了全省范围统一的产权交易中心。下一步产权管理工作要着重把握好“四项原则”:一是严格制度,依法依规。在产权管理方面要建立严格的规范程序,对产权、股权转让、资产处置等经济行为实行集体决策,处置行为公开透明。二是制定流程,严格程序。无论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还是资产处置和产权交易,我们都要制定出严格的流程,让企业知道如何办理并严格按规定和程序办理。三是阳光操作,公开透明。企业国有产权股权转让,必须在国资委选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必须坚持“应进必进、能进则进、规范进入、操作透明”的原则,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公开透明的制度体系。四是改革创新,稳步发展。产权管理作为国资监管的重要环节,伴随着国资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如何促进上市公司股权合理流动,境外国有资产如何管理,对外再投资形成的产权如何管理等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和新途径,只有这样产权管理工作才能健康的发展。

二要进一步健全国资监管组织和法规体系。按照中央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三统一、三结合”的要求,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县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积极探索县级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形式。我市不组建国资委的县(市)、区,必须明确国资监管的责任主体。要进一步健全国资监管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系统、有效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国有重点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切实加强重点领域的法律风险防范。要强化指导监督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指导监督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指导监督的内容和方式。通过交流研讨、学习培训、信息共享和业务检查指导等形式,提高指导监督工作水平,加强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之间的交流联系。市国资委将适时组织开展全市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专项检查。各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要加强与市国资委的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国资监管有关工作情况,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的各项国资监管法规政策。

三要充分发挥业绩考核的导向作用。今年,市国资委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业绩考核体系,抓住出资人最关心的关键问题和企业管理中的主要矛盾,进一步提高了考核指标的导向性和针对性。合理设置了考核内容及其权重,引导企业追求同行业先进水平,重视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稳定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业绩考核奖惩办法,坚持业绩考核与薪酬分配、干部任用挂钩,切实做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短期激励和中长期激励相结合,促进经营责任的落实。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强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合理把握企业负责人薪酬与职工收入的倍数,逐步实行企业负责人薪酬公开制度。

四要切实加强财务监督。要进一步突出财务监督,有效整合各种力量,切实管好企业账本,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办法,重点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监测、评价和应对体系,强化企业财务风险防控。加强财务预决算管理,全面组织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强化财务基础管理,加强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管理。推动企业完善内控体系,有效整合财务资源,提高集团财务控制力。进一步完善审计监督工作体系,提高审计监督效能。完善财务快报和国有资产统计工作体系,探索建立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做好财务状况的分析监测和绩效评价工作。坚持和完善外派监事会制度,加强对重点企业、重要经营管理活动、重大决策及其程序合法合规性的监督。及时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及配套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

五要建立健全资产损失责任追究等制度。要积极研究建立企业重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办法,对因决策失误、管理失职等造成的重大国有资产损失问题,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坚持可追溯原则,对在企业改制、产权转让等过程中发现的重大资产损失等问题,严肃追究问题发生时相关人员的责任。要建立完善投资管理办法,加强对企业年度投资计划的审核,建立项目投资后评价制度,及时对企业投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特别要抓好省外境外投资监管。严格审核企业重大投资项目,坚决控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企业主业发展方向的项目,坚决杜绝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低水平投资行为。加强对企业投资管理情况的考核,不断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二)进一步转变国有经济发展方式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间经济合作和交流更加密切,竞争更加激烈,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正在不断改变未来产业结构和经济的增长方式,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从国内环境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仍将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并且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电力、钢铁、机械装备、汽车、建筑等产业的发展。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靠体制、科技、管理创新,实现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将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市属国有企业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正视历史,放眼未来,聚集优势,实现国有企业跨代升级,重振国有企业的雄风,已势在必行。

国有企业跨代升级是今后我市国有经济调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传统产业为依托,以同行业“高、精、新”为重点,瞄准世界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产品,进行跨代式技术改造和上新创新,再造发展新优势。通过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尤其对具备一定条件的传统产业,如机械装备制造业和纺织业,优先实施产业跨代升级工程,培植国有经济的支柱产业,不断扩大名优产品的生产规模,尽快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和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产品群,形成我市国有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我市国有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对市国资委目前监管的25户国有控股及集体控股企业要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和保持稳定”的原则,因企制宜,分类推进改革。对资产状况良好,历史负担不重,生产经营正常,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要以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做强做大为目标,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从制度和资金上解决企业发展活力和后劲问题,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优势企业在优势领域中发展。对历史负担沉重,经营性资产质量不高的企业,以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引增量盘存量,通过资产重组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对长期停止经营,严重资不抵债,盘活发展无望的困难企业,要以妥善安置职工,确保社会稳定为目标,分别采取政策性破产、依法破产、低水平维持存续等方式,妥善安置职工,推动企业适时依法退出市场。

(三)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一要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积极推进国有大型企业改制上市,具备条件的加快整体改制、整体上市步伐,不具备条件的要推动主业资产上市。推动企业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和支持国有独资企业依托产权市场,通过转让产权、增资扩股等形式实现产权多元化。对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股权结构。在股份制改革中,要科学设定股权比例,对事关国计民生的企业,要确保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

二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国有独资公司,要按照《公司法》规定,以引入外部董事、规范董事会运作为重点,完善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和党委会之间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

三要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把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摆到重要位置,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着力增强企业活力。要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职工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推进劳动用工市场化改革,规范劳动合同关系,完善企业内部竞争机制,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四要抓好企业管理创新。要积极创新企业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加快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体系,推动企业以产权为纽带,层层建立出资人制度,加强对权属企业的监管;压缩管理层级,优化组织结构,增强集团公司管控力。指导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尽快建立起科学决策、规范执行、有效监督考核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推动企业以防范投资决策风险、资金管理风险和法律风险为重点,建立风险防范组织机构,规范风险防控程序,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四)进一步推进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建设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年,也是举全市之力迎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攻坚之年。做好维护企业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当前,国资委一些困难企业改革要推进资金缺口大,涉及职工人数多,多年积累的矛盾重重,稳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形势非常严峻。为此,我们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稳定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稳定工作。一是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以人为本,用发展的观念研究解决企业的困难。二是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积极稳妥推进困难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切实把好职工安置政策关、方案和费用的审核关。继续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实行领导包案、公开接访和领导分工负责制度,畅通诉求渠道,建立畅通有序高效的工作新秩序。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全面推进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篇(8)

市国资委成立以来,始终紧紧围绕“增强“三力”、率先崛起”的发展战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谋发展、抓监管、促改革、保稳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预期目标。在工作上,我感到有几个方面做得很好,要充分肯定。工作思路好。国资委成立后,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实践证明,工作思路是清晰的,目标是鼓舞人心的。职责履行好。切实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积极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规范国有资产监管行为、妥善解决改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和加强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些工作走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内部建设好。努力在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下真功夫,正在朝着“新机构、新班子、新队伍、新目标、新业绩”目标努力。各方配合好。市各有关部门、监管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支持配合市国资委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出资人划转、理顺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以及明确监管范围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积极的配合,为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全市国有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市委、市政府对国资委的工作是非常重视关心的,两位主要领导听取工作汇报,专门作出指示。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汇报,对国资委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国资委的工作不是可有可无、不是多了婆婆、不是多管闲事。它是改革的产物,是新生事物,是政府的职能,是群众的愿望,也是反腐倡廉的需要。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是提高执政能力、加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和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强化发展意识、规范意识、监管意识和保值增值意识,力争在国资监管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二、要狠抓国资监管重点的落实

20*年是国资监管工作打基础、求创新的关键之年。今年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定位、依法履行职责,坚持改革方向、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

1.要充分履行职责。依法履行好出资人职责是国资委的“天职”。市国资委作为市政府的特设机构,受市人民政府委托,代表国家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负责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国资监管机构对所出资企业实施监管,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企业”,“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中的“管”,不是政府在企业之外进行的行政干预或行政审批式的“管”,而是在充分尊重企业经营自、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有所为有所不为,该监督的监督,该管理的管理,该指导的指导,该把关的把关。属于企业的权限,决不能去干预,真正做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具体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基础工作。加强建章立制,使国资监管工作切实做到在章可循,依法监管。要推进建立会计、审计、统计三者有机衔接的出资人财务监管机制,进行事前控制、事中约束、事后整改相结合的全过程财务监管,防止出现新的不良资产。要继续加强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产权转让等产权管理的基础工作,推进资产处置“阳光工程”,严格把关,依法操作,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推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是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方法,优化考核指标,在政府性投资公司和有条件的企业试行经营业绩考核。今天,市国资委与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责任书就是军令状,希望会后要切实把业绩考核责任落到实处。进一步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和新《公司法》的要求,在加大政府性投资公司资源整合、资产重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三个层次法人治理结构。要切实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并积极探索、稳步实施政府性投资公司领导人员任期制,明确任期目标任务,试行经营业绩考核、违约责任和薪酬管理相挂钩的利益分配机制,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和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并加大推行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力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防范风险、保值增值。扩大国有企业监管的覆盖面。要根据企业新建、重组、资产变化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监管企业范围,进一步明确监管对象,成熟一批公布一批。部分经营性事业单位,等条件成熟后,经市政府批准,也要逐步划归市国资委监管。这项工作也是上级监管机构提出的明确要求,希望各主管部门要给予积极配合。市国资委要及时向市政府报告所监管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和其它重大事项。

2.要加大调整力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是提高国有经济素质和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确定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方针政策,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决不是国有经济退出一切竞争性领域,更不是一卖了之。要从我市实际出发,坚持调整存量和优化增量并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宜强则强、宜退则退、宜留则留,加大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力度,该盘活的加快盘活,该退出的加快退出,要变死钱为活钱、变分散的钱为集中的钱、变无用的钱为有用的钱、变小钱为大钱。发挥国有资本投资的导向、引领、集聚作用。进一步增强国有资本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要围绕我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两个70%的目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快企业重组和股份制改造步伐,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高新技术等领域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集中。同时要引导企业拓宽思路、扩大融资。要配合湖州香港、澳门活动周,积极筹备办好政府性投资发展公司融资推介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企业做强做大。根据我市的“*”规划纲要,要抓紧研究制订未来五年全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

3.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国资委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必须切实抓紧抓好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要严格执行规范企业改制政策,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关于规范企业改制的意见精神,严格执行各项程序和操作规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止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规范未来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掌握相关情况,妥善处理国企改制中涉及国有资产处置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要重视和加强工作,进一步巩固企业改制成果,维护社会稳定。

4.要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坚持以新的理念运作和经营国有资本,立足于提高国有资本营运效益,积极实施有效的资本运作。做好经济形势和资本营运情况分析,调整优化收入结构,积极寻求新的收益增长点,不断壮大国有资本。要加强股权和收益收缴管理。规范行使国有股东权力,完善国有股权代表制度,规范国有股权代表议事决策行为并强化考核。探索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的使用效益。要加快企业改制剥离资产的处置。对剥离资产区分不同情况实行分类处置,进一步加快剥离土地资产和房屋建筑物资产的处置进度和力度,不断盘活存量。

三、要切实加强国资工作

国资监管是一项全新的、极具挑战性和探索性的工作,也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国资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规范操作,形成国资监管工作的合力。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深入分析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国资委要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对象、重点环节和进出频繁、流动性大的国有资产的监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同样肩负着管好国有资产的重任,要正确处理行政管理、行业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关系,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进一步重视和关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共同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出应有的贡献。

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篇(9)

关键词:

医院;资产管理;措施

医院资产主要包括医院内部的无形资产、固定资产以及流动资产,医院的运营、发展以及生存都是以上述资产为基础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处在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力冲击下,医院在资产管理层面存在着巨大的弊端,导致许多国有资产的无故浪费[1]。处在新医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医院资产管理就成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途径。

一、医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其一,通过加强医院资产管理能够促进医院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内控制度主要是针对医院内部的资金货币风险进行监管,资产管理同样也涵盖资金货币方面的管理,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能够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带动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其二,加强医院资产管理能够促使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提升财务信息的透明度。资产管理属于医院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加强资产管理必然能够有效促进信息管理系统共享效率的提升,财务信息的共享机制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加强,最终增强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使得财务信息更为透明、真实。其三,加强医院资产管理能够促进医院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对医院来说,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风险识别与平衡性至关重要,资产管理水平的加强能够为医院各方面管理工作提供更为科学、客观的依据,促进各方面协调发展,使得医院内部环境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内部环境的资金周转成本得以有效控制,能够腾出更多的资金应用于外部市场的拓展,促使医院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二、加强医院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提升医院资产管理意识

资产属于医院占有或者使用的重要经济资源,属于执行医院职能的重要保障。要想进一步加强医院资产管理,需要提升全体医院职工的医院资产管理意识,使得他们意识到医院资产管理的重要作用。医院应当构建资产三级管理模式,第一级属于资产管理的核心,分别由医院院长、副院长以及财务人员等共同组成,统一集中管理医院的整体资产。第二级资产管理机构,通过医院设备处、财务处以及后勤处共同组成,财务处主要进行总分类账与一级明细账管理,后勤处与设备处在注重针对资产有关的领用、购进以及报废等进行管理。第三级资产使用机构,主要进行资产的领用、报损以及维修等相关台帐,定期实施对账与盘点,相关的人员调动应当进行及时的移交处理。各级管理应当积极转变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错误理念,高度重视资产的管理与使用,以此来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二)加强医院资产管理基础工作

首先,医院应当建立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所具有的优势不仅能够在财务方面发挥作用,其对制度建设方面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利用信息快速传递、获取的优势,保障数据更新的及时性与有效性,能够利用最新的数据信息进行决策分析,才可以有效保障制度的有效性。比如,医院在月末结账的时候,应当充分参考财务制度对其月末最后一日的财务信息所进行的及时、准确上报,财务部门才能够及时出具相应的报表,而医院管理层才能够参考这些报表来针对决策进行及时的调整。所以,医院应当积极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保障医院内部信息数据传递的及时性,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其次,针对医院资产实施科学、合理、规范的分类。各个医院应当积极培养引进专业的人才针对资产总数实施科学、准确的统计,然后针对各项资产实施合理的分类,防止发生资产虚增的情况。倘若医院资产量非常大,应当及时组织资产统计工作小组,保障资产分类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后,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风险识别意识。固定资产管理在医院资产管理中占据着极大的比例,并且其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风险。所以,加强固定资产的风险识别也是资产管理制度完善的一部分。这就需要医院充分结合内控风险识别程序来开展风险预防工作,同时参考财务数据针对风险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体系,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风险的防范力度。

(三)注重加大医院内部审计力度

一方面,医院应当积极将内部审计的关口进行前移,不但需要将内部审计当作医院资产管理的兜底制度,同时还应当将其放置到采购事项发生以前,使得医院资产管理能够形成事前预算监督、事中资产管理监管以及时候纠察的完整监管体系,真正实现加强医院资产管理、提升资产管理水平的目标。另一方面,医院应当形成内部设计对资产管理的有效监管。医院资产管理过程中资产流失、账物不符、资产浪费以及账外资产等常见问题都是内部审计的焦点问题。应当综合参考医院发展战略,针对医院内控制度进行及时的优化挑战,以便于第一时间发现医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促进其进行调整改进,保障医院资产管理能够始终符合市场竞争的形势、医院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院资产管理属于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医院资产管理能够对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经济效益的改善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处在当前这个竞争日益加剧的时代,各个医院应当高度重视医院资产管理的重要作用,通过提升医院资产管理意识、加强医院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以及加大医院内部审计力度来实现医院资产配置的优化,促使医院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保障医院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有序的发展。

作者:齐兰锋 杨海玲 单位:中国人民第153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篇(10)

1、加强国企监管,企业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强化产权意识、理顺产权关系、加强产权管理,努力促进企业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实现了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纳入统计的县属22户国有企业资产总额4.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负债总额3.77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6.1%;资产负债率78.88%,比去年同期下降6.36个百分点,所有者权益总额1.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5%;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7%,实现税金46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4万元,增长15.8%,实现利润–178万元,比上年同期扭亏4万元,节亏2.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23%。

2、积极筹措改制资金,推进国企改革步伐。紧紧围绕全县国企改革工作重点,加强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加大国有产权转让力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千方百计确保资产增值最大化,为改制筹集资金,减轻财政负担,推进了国企改革步伐。上半年共处置4户国有改制(破产)企业国有资产12宗,实现收入890.67万元,占目标任务的44.53%,比政府批准底价823.34万元增加73.33万元,增长8.18%。同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完成了××百货公司商业城9户租赁户的搬迁。

3、加强行政事业国资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严格按照财政部及达州市政府令的有关要求,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登记、划转、处置程序,实行“政府所有、产权集中、授权经营、部门使用”的管理体制,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上半年,对××射洪乡政府、××射洪乡中心小学、渠国土资源局、××规划和建设局、××人民法院、××司法局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了余缺调济;对原撤销乡镇的闲置资产进行综合利用,19个乡镇办公楼改建成敬老院;依法处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4宗,实现资产处置收入219.9万元;加强对城区经营性资产的经营管理,实现资产租赁经营收益44.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

4、强化质量管理,确保惠民工程顺利实施。严格落实惠民工程责任制,科学规划,强化管理,保证了××惠民苑廉租住房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完成了原××中药材公司430名职工的安置,拆除房屋、建筑物面积6686平方米;处理报废药材30吨;清运和整理施工场地面积9173.89平方米。已完成一期廉租住房建设100套,面积5000平方米,占任务数的100%;二期工程形象进度土建面积6200平方米,占任务的41.33%。完成工程投资994万元。同时,完成了李渡、河东乡政府办公楼维修和30个乡派出所、9个法庭、20个司法所的规划选址工作。

5、抓好学习实践活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按照县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精心安排,成立了以公司支委书记、经理贾玉林同志为组长,支委委员为成员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阶段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广泛征求了意见和建议,开展了“加快××发展,我该怎么干”、“如何践行科学发展,强化国资监管”等的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增强了公司干部职工科学执政的能力,确立了“以学习为重点,推进素质的提升;以制度为重点,推进规范管理;以民生为重点,推进难点解决;以创新为重点,推进经济发展;以和谐为重点,推进平安创建”的工作方向。同时,继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修订完善,共修订完善职工《学习考勤及请销假制度》、《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完善了改制(破产)企业资产处置程序、强化了电子政务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效能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

6、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保障措施。切实加强廉政教育,认真落实“五气”新要求,树立干部新形象,建立了《一岗双责》责任制,将责任制落实到岗位、人头,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业务股室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国有产权转让公告、公示等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了电子政务监督,从机制和体制上预防了腐败的发生。

7、落实责任,扎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按照“清洁化、程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要求,以实现“巩固、完善、创新、提高”为目标,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机构,落实责任,严格执行《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对片区内的广大市民和经营业主积极宣传文明公约和文明行为规范,公司职工主动参与,配合相关职能部门抓好了挂包责任区域的“五化“工程和门前“六包”责任制的落实,并强化监督,确保了片区内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8、狠抓综治工作,确保社会稳定。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综治、、稳定工作会议精神,建立领导机构,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各项制度,并加大调处力度,使综治、、稳定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上半年,办结了书记信箱案件1件,办结率为100%。

9、加强统计信息工作,规范档案管理。建立健全了统计信息和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统计信息和档案工作的领导,确定专人负责,及时上报相关数据和资料;加强了档案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完成了档案规范化管理省二级单位的申报工作,使公司统计信息和档案管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半年来,××国资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履行出资人职责难以全面到位。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建立国有企业“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还有一个过程。二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全县还有27家企业需进行改制或破产,涉及职工7300多人,需资金数额大,现有资产的变现难度又非常大;已改企业和需改的企业涉及金融债务数额大,金融债务未解决,产权转让手续也得不到妥善解决;已改企业遗留问题多,9户企业的资产拍卖后,因多种原因欠缴资金2715万元,同时因职工利益等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上访不断,维稳压力大。三是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有待进一步深化。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国有资产是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监管深度和广度仍然不够。四是适应新国资、新国企要求的干部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1、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国资监管法规政策体系;切实抓好《××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贯彻落实;建立完善出资人财务监督管理体系,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做好国有资产统计和企业财务动态监测与分析;强化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完善重大事项审查备案制度,实施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健全重大事项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企业的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价,探索建立国有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责任制,建立企业负责人的新酬管理制度,指导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和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结合,推进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市场化。

2、进一步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行产权多元化。规范企业国有资产产权转让行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国有资产转让程序,建全监督约束机制,加大资产处置力度,为推进改制,筹集更多资金。从源头上、制度上保护国有资产运行有序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篇(11)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总体目标,深化财税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推动体制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增收,节支,确保预算圆满完成和收支平衡,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财政工作目标任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我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及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任务为万元;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任务万元,比上年增长;上划所得税安排万元。财政总收入为万元,比上年增长。基金预算收入任务万元。其中财政部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任务为万元,比上年增长。

三、财政工作重点

(一)加大依法治税力度,强化财税收入征管

⒈严格税收政策,坚持依法治税。严格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切实维护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统一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坚持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各种偷逃骗税行为,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各项征管措施,确保财税收入稳定增长。

⒉突出重点,强化税收征管。规范农税征管,确保征收主体到位,进一步加大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的征管力度;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大土地出让金的收取和监管力度;加强对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重点税种的征管,突出抓好建安营业税收和重点工程税收征管,确保税收均衡入库。

⒊提高收入质量,保证均衡入库。严禁收过头税,不得虚增收入和负债垫税入库,同时也不能人为压减正常的财政收入规模;全面落实财税收入目标管理,加强财税日常工作协调,坚持财税收入定期通报制度,促进财政收入均衡入库,力争实现半年“双过半”,全面完成全年财政收入预算任务。

(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大支持经济发展力度

⒈积极培植财源,促进财政增收。加大财政资源整合力度,培育和壮大市场经济主体,重点培育骨干企业生财,打造一批稳定的骨干财源,形成以重点企业纳税为支柱的财政收入格局。积极推进工业化,提高工业经济创税率;积极扶持优势农产品基地和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推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提高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

⒉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抓住湘西地区大开发、扶贫开发等机遇,建立项目库,积极向上申报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支农和世行贷款等项目,争取中央和省、市更大的扶持;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大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力度;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强化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⒊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利用财政政策杠杆,稳步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减人减事减支,降低财政供养系数,提高人均可用财力水平,化解乡村债务,缓解县乡财政困难;逐步建立和完善保护农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加强涉农收费监管,进一步减轻和规范农民负担;切实落实农业税免征和粮补政策,促进粮食生产。

⒋加大财政服务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支持国有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步伐;进一步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继续实施“阳光培训工程”,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二、三产业的就业面;积极支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

⒌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保证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和安全的同时,强化专项资金及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强化行政事业收费监管,加强非税收入和收支两条线管理,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三)加大公共财政建设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⒈确保财政工资发放。继续把保工资发放放在财政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首位,对工资性支出预算到位,通过加强工资专户管理,加大对乡镇转移支付和资金调度力度,帮助解决困难乡镇收入淡季的工资发放问题,确保干部职工工资发放到位。

⒉确保重点专项支出。加大征缴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社保投入,加强社保资金调度和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维护社会稳定。加大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力度,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积极锎胱式鸷吐涫涤泄卣撸С只繁!⑽幕⒐悴ァ⒓粕⑻逵雀飨钍乱捣⒄埂<哟蟛普┩度耄俳寰梅⒄购团┟裨鍪眨繁E逅胺迅母锖笙绱遄橹T俗⒊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大对会议费、接待费、差旅费、电话费、办公费等公用经费管理力度,逐步科学界定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供给范围,降低政府运行成本;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预算法》,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四)加大财政改革力度,确保财政资金运行

⒈调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根据国家调整农业税收政策和提高个体工商税收起征点等新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我县实际的乡镇财政管理新体制;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文件要求,积极做好调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工作,确保新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顺利启动和平稳运行,并注重掌握新体制的运行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方案。

⒉继续推进财政管理改革。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拓展会计集中核算范围,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积极推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实施财政资金国库集中管理,逐步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⒊加强财政投资管理。健全财政投资资金监管制度,切实搞好财政投资范围的界定,强化财政性投资项目的预算审核与跟踪管理,规范财政投资行为,加强对财政投资的监管。完善财政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实行财政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和公开招投标制度,建立财政投资评价制度和投资责任追究制度。重点突出对交通、城建等重点投资项目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