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通货膨胀趋势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2 14:49:55
通货膨胀趋势篇(1)

汇率是两国货币的比价。因此本文试图把人民币汇率问题回归到其货币问题的本质,在区分短期汇率决定和长期汇率决定的基础上,侧重于从货币供应量和物价趋势的角度,探讨人民币汇率水平由短期升值压力和长期贬值压力所构成的困境。

一、人民币短期汇率面临的升值压力

短期汇率水平是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的。由于我国至今实行的是对贸易的强制结售汇制和对银行外汇头寸的额度管理,因此非政府部门对外汇保有量的调节余地不大,致使国际收支的差额基本上都被反映到了外汇市场的供求量上。又由于我国自1994年起就进入经常项目、金融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仅1998年例外),因此在国内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给远大于外汇的需求,使得央行不得不大量买人外汇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以致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可见,从市场实际外汇供求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在一段时期以来一直面临着升值的巨大压力,完全依靠着央行在汇市单方面的买汇干预才避免了汇率升值的发生。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以及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也正是国际舆论攻击我国操纵人民币汇率、低估币值的主要理由之一。

所以,目前人民币确实面临着短期升值的巨大压力。

二、人民币长期汇率面临潜在的贬值趋势

(一)购买力平价模型是对当前均衡汇率水平的测定

较多的经济学家认同购买力平价模型是信用本位制下寻求均衡汇率水平的基石。尽管对模型中使用的物价概念,如商品范围、权重等因素的处理各有不同,但无论是国际金融机构、国外学者,还是国内专家,在近期计算得到的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水平都远低于目前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的市场汇率水平。正是根据这一研究结果,许多中外学者认同当前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了。

绝对购买力平价模型关注的是某一时点上中外的物价水平,相对购买力平价模型关注的是至某一时点止的过去一段时期内发生的相对物价的变化,可见购买力平价模型是通过对至今为止的物价的计算,求得当前均衡汇率的理论值。

沿用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思路,如果要预测未来均衡汇率的变化趋势,就应该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物价变化。在这方面,货币模型有其独到之处。

(二)货币模型与长期汇率趋势

货币模型通过物价变动这个变量,将货币供应量与长期均衡汇率水平联系在一起,具体的传导机制是,在产出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一国货币供应量相对于他国更快的增长,将引起该国相对物价水平的上升,进而导致其汇率的贬值;在潜在产出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果一国货币供应量相对于其产出的增长速度快于他国,则该国的相对物价水平将上升,进而导致其汇率的贬值。

然而货币供应量相对于产出的更快扩张未必立即引起物价水平的上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时滞,因此,已经发生的货币扩张未必立即在汇率上得到反应。但是,作为一种存量,货币供应量的不断超额累积则预示着通账风险的集聚,若不加以控制,终将在某些因素的促发下,点燃通胀的导火索,进而对本币汇率产生贬值的压力,所以,货币供应量相对于产出更快的扩张,对未来的汇率趋势是有着预示作用的。

(三)潜在的通胀压力与人民币长期汇率趋势

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PT,其中P代表物价水平、M代表货币供应量、V代表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通速度、T代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实际交易量,有dP/P=dM/M+dV/V-dT/T.由于V在短时期内可以因多种因素发生变化,但在长时期内,V主要取决于支付制度和人们的支付习惯,故可以合理地假定为不变,即有dV/V=0,因此,从长期来看,如果M的增速长期高于T的增速,即倘若 dM/M>dT/T,则终将引发物价的上涨,即dP/P>0.也就是说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大量货币追逐少量商品是发生通货膨胀的根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上式可以推得-dV/V=dM/M-d(PT)/(PT),因此,如果货币供应量M相对于名义交易量PT有更快的增长,即倘若dM/M>d(PT)/(PT),则意味着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V的暂时下降(即dV/V<0),以及通货膨胀压力的积累,从长期来看,随着V的回升,通胀压力必将随之释放。由于dM/M>d(PT)/(PT)也意味着 M/PT这一比例的不断攀升,因此,后者也是衡量通胀潜在压力的指标。

由于一定时期内的实际交易量T难以测量,因此,在假定经济货币化程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常使用同时期最终商品和劳务的产出量(实际GDP)来代替T,用名义 GDP来代替PT.又由于M1是交易的媒介,能够直接形成购买力,而准货币则能较为容易地转化为M1,是潜在的购买力,所以通常以M1/GDP和M2/GDP这两个指标来对货币与商品的名义相对量进行衡量,再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预示通胀的潜在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M1、M2)每年的增长速度几乎都远快于同期实际GDP增速与物价涨幅之和。 1978年到2002年,我国名义GDP的年均增速为14.94%,而同期M1和M2的年均增速分别为22.29%和24.96%,比GDP增速高出50%左右。货币供应量更快的增长使得 MI/GDP和M2/GDP这两个比例迅速彪升,至2002年,已分别高达70.96%和182.42%,这不仅已远高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显著地高于韩国、印度等周边发展中国家

2.印度是2001年的数据。

作为一个逐步走向市场化的国家,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是80年代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长期高于名义GDP增速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如今出现的货币供应量与名义GDP比例远远高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现象则已经超出了经济货币化可以解释的范畴,只能说明目前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确实已经下降到了一个举世无双的极低水平。

我国经济自1998年起陷入通货紧缩后,在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基本保持在同期名义GDP增速的近2.5倍的高水平,但与此同时,由物价水平负增长所造成的通货紧缩预期却抑制了人们的消费欲望,而各项改革的推进又增添了人们对未来收支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持币观望、储币预防的心态,致使新增货币被大量沉淀下来。因而在我国,具有价值贮藏功能、体现预防性动机的准货币占GDP的比例也较表1.中的所有其他国家(地区)要明显高出许多。

尽管近年来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暂时遏制了高货币存量向通货膨胀方向的演变,但是倘若出现某些因素促使人们消除对通货紧缩的预期、继而产生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则随着沉淀的货币投入周转,大量货币追逐少量商品的局面将成为现实。而且在通胀预期下,人们急于将手中的货币兑换成商品,可能使货币流通速度回升至高于其长期水平的状态,从而加剧物价上涨的势头,因此,不排除形成严重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可能。

可见,过高的货币存量所形成的潜在的恶性通胀压力预示着未来人民币汇率存在贬值的可能。

(四)通货膨胀的导火索

现实的物价上涨是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通缩预期的主要诱因,而在居民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这种初始的物价上涨则大多是由外生的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造成的。

200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物价环境已悄然出现了变化。受政府换届的影响,各地政府投资冲动高涨,推动了投资需求的扩张,继而带动了生产资料价格的回升。同时,受海湾局势不稳定的影响,国际油价上涨,带动了国内油价的不断攀高。部分受此影响,从2003年1月起,居民消费价格也一改长期下跌的态势,出现微幅的回升。

特别值得引起重视的是,2003年国庆后的短短数周,在粮食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农副产品价格突然出现大面积的快速上涨,一些价格在一两周内的涨幅竟高达 20%.据国内粮食问题专家称,从今年开始恰逢我国粮食生产自然遵循的短周期的谷底与长周期的谷度相叠加的阶段,加之近几年粮食播种面积的不断减少、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今年入秋以来水灾严重,国内粮食将连续数年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与此同时,因美澳等主要产区受灾减产,国际粮价节节走高,从而限制了我国从国际市场的大量进口。因而,国内粮食价格在供给冲击下快速上涨。由于粮食是其他农副产品的原料或饲料,也是诸多工业的原材料,因此,粮价的上涨必会对其他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形成刚性的推动;加之农副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2002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分别高达37.7%和46.2%,说明食品消费在居民支出结构中仍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因此,农副产品的突然涨价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并严重影响人们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促使通胀预期的形成。考虑到国内粮食储备的逐年减少以及粮食生产形成新增供给能力的周期较长这两个因素,对于此次农产品价格上涨将对整个物价水平造成的后续影响值得引起高度的重视。

在外生性供求冲击的影响下,国内物价回升迹象明显,并由此逐步改变着人们对未来物价趋势的预期,进而可能促使巨额的货币存量转变为实际购买力,形成供给推动型通胀和需求拉动型通胀的交互作用,共同引导通货膨胀时代的到来。

三、汇率趋势相悖造成的困境

(一)汇率政策面临的困境

由近期国际收支大幅顺差所造成的人民币短期汇率的升值趋势,和由过高的货币存量所集聚的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所造成的人民币汇率长期的贬值趋势,构成了目前人民币汇率升值不妥、贬值亦不妥的困境。而且,一旦处置不当,将给国际国内游资提供巨大的套汇空间,进而引发金融动荡,并对国内经济造成严重伤害。

尽管出现一定的通货膨胀能推高国内物价,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进而减轻人民币短期升值的压力,从而缓解长短期汇率趋势的困境,但在目前极低的利率环境下,即使是出现温和的通胀也会给利率政策的操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利率政策面临的困境

在货币存量业已过量累积的背景下,由外生性冲击造成的轻微通胀是否会一发不可收,这关键取决于人们对物价前景的预期。人们对于未来物价将上涨的预期是不断推动实际物价水平螺旋式攀升的内在动力。

所以,在通胀初露端倪之际,就立即小幅提升利率,将通胀萌芽彻底遏制,有助于人们维持对于物价稳定的预期,阻断物价内生性攀升的路径,因此是控制通胀最为有效的方式。但是,立即提升利率的做法虽能防治通胀,却提高了国内外(实际)利差的水平,反而会增添眼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剧汇率水平面临的困境。

如果容忍物价水平的上涨,在目前极低的存款利率水平下,即便是出现每年2—3个百分点的温和通胀,就会令一年期、甚至五年期的定期存款陷入实际利率为负的境地,加之实际物价水平的提高会形成对未来物价继续上涨的预期,这将导致人们把存款大量提现,购买实物以期保值,从而引发一定程度的抢购风潮,推动物价更快地上涨。为了稳定人们对储蓄的信心、抑制抢购,央行将被迫提高存款利率,而且提高幅度必须较为可观才能收到实效。在目前的利率体系下,作为基准利率的法定存款利率出现可观的提升必然带动市场利率的普遍攀升,导致固定收益率证券的价格大幅下跌。

在近几年低利率的环境下,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施行,已经发行了大量中长期、低固定票面利率的国债和金融债,其中的大部分被这些年资金宽裕的银行和保险公司所持有。利率上升导致国债价格的暴跌将迫使这些金融机构大量计提减值准备,削弱其赢利能力,这对于寄希望于在人世缓冲期内尽快消化不良资产的中国银行业不啻为一个沉重的打击,甚至还会危及一些寿险公司未来的偿付能力。

尽管可以通过对国债施行保值贴补来保证金融机构的利益,但由于每一个百分点的保值贴补率将使中央财政每年多支出超过300亿元,这对于财政赤字业已庞大、尚有近 3000亿元出口退税欠款未偿的中央财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目前并不具备对固息国债实施保值贴补的经济条件。

四、突破困境之路

(一)平衡贸易收支,化解短期升值压力

1.继续降低出口退税率

我国自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退税率几经起落,至1999年,为了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造成的严峻挑战,一举将平均退税率调高至15.11%的水平。但目前出口退税欠税的问题却相当严重。据统计,截至 2002年末,累计出口退税欠款已达2477亿元,预计2003年底将超过3000亿元。巨额的出口退税已令中央财政不堪重负,因此,在高比例退税支持下的贸易顺差是被扭曲了的、是缺乏可持续性的。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拉开了降低出口退税平均水平的序幕。

通过在适当时机进一步降低出口退税率,减少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不仅能使贸易顺差合理减少、减轻人民币短期面临的升值压力,还能起到减轻财政的负担、优化出口结构的功效。

2.加快履行入世承诺

根据入世协议的规定,我国的平均进口关税在5年入世缓冲期内将逐步降低。面对目前由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升值压力,我国可以加快履行入世承诺的步伐,提前降低关税等进口障碍,同时增加战略性物资储备的进口,这样,通过增加进口,不仅能缓解短期升值的压力,还能为我国在世贸组织赢得良好的声誉,更能为未来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储备。

(二)疏导通胀压力,削弱长期贬值倾向

1.维护物价稳定的预期

鉴于预期在通胀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使人们确立未来物价将保持稳定的看法在防治通胀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一方面政府可以利用在90年代初期成功治理通胀所赢得的声誉,在舆论导向上倡导零通胀下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抑制“搞一点通胀也无妨”之类言论的蔓延,促使人们形成政府将有效抑制通胀发生的预期,从而对未来物价环境的稳定抱有信心;另一方面,对于外生性的冲击,政府应动用储备予以遏制,并协调相关物资的生产和进口计划,缩小未来的供求缺口,特别是对于粮价等牵涉城乡平衡发展大计、应该合理回升的因素,应通过库存储备和产量计划的调节,使其价格保持每年稳中略升的态势,杜绝因供求缺口过大以致价格突然暴涨现象的发生,以免引发恐慌,进而对物价预期造成冲击。

2.降低货币供应增速

在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复苏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不必再延续前几年通过货币供应量的超高增长来诱导经济回升的策略,而应该将货币政策的重心转移到维持经济在低通胀下的健康成长上来。因此,需要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使其与名义GDP的增速保持恰当比例,从而减少超额货币的积累,以免进一步加大通胀的压力。

3.拓展多层次市场,吸纳货币存量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若要控制物价上涨,一是收缩货币供应,二是将货币引导到商品劳务市场以外其他市场。前者将引起市场利率的上扬,后者可能引发其他市场泡沫的积累。这些举措对于目前我国的经济来说均不可取。

然而对于我国这种市场体系尚在建设中的国家,通过扩大各种现有市场的规模、完善市场的种类,就能够以新增市场容量的方式吸纳并锁定更多的交易性货币存量和投机性货币存量。

至于数额巨大的预防性货币存量,通过引入安全性的投资品种,也可以将其由储蓄的形式转变为资产的形式而沉淀下来。例如,顺应国有经济战略性退出的决定,将部分有赢利能力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甚至部分土地的使用权打包,组建信托基金,向公众发售,并开设相应的二级市场以提供流动性,甚至可以由政府提供一定年限后保本赎回的承诺,这样由于既能获得实物资产在通胀环境中所具有的保值功能,具备安全性,又能分享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具备一定的赢利性,同时可以随时变现,具备流动性,因此能够赢得以预防性为主要目的的储蓄资金的青睐。

参考文献:

[1]陈彪如。国际金融概论(第三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以往国内货币流通速度研究批判——转轨经济的货币需求膨胀及其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分析[J].上海金融,2003(6):17—20

[3]王维。相对劳动生产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 [J].国际金融研究,2003(8):11—17

通货膨胀趋势篇(2)

基于GDP的观察 :实际总需求大于潜在产出水平,存在较大的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压力

为从总体上观察中国经济波动情况,我们采用根据实际GDP数据计算产出缺口的方法来观察经济波动。从中可以看到,1998年到2003年,中国一直处于实际总需求小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状态,与此相伴的是经济增长持续走低与通货紧缩。从2004年开始,国民经济则又开始进入正的产出缺口阶段,实际总需求大于潜在产出水平,表现出较大的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压力。

基于货币供需的观察 :货币供给被动扩张,通胀预期明显

从货币供应和需求总量的角度来看,出现了微观主体风险偏好上升,投机交易性货币需求旺盛,大量货币追逐有限非货币资产的现象。

首先,我国货币供给已连续多年表现为超额供给格局,价格水平上涨预期会使人们希望持有更多的名义货币余额。2007年6月M1和M2的超额货币变化率(该变化率=货币供给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分别为5.02%、1.16%。值得注意的是,自2006 年11月以来,M1增速已连续10个月超过M2增速,反映出我国企事业单位投资冲动和意愿进一步增强,对活期存款的需求迅速增加。除货币超额供给的格局外,近年来我国银行存贷差也是持续加大,金融机构存款呈现活期化趋势。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银行业已近10 年连续出现存差加大的现象。到2007年7月底金融机构存贷差高达11.79万亿元。需要关注是的,我国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一般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截止到2007年7月末,金融机构居民户人民币存款余额17.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居民户活期存款404亿元,定期存款同比少增 6343亿元;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多增3264亿元。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比重为66.1%,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储蓄存款中活期存款比重为37.6%,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价格水平上涨预期会使人们希望持有更多的名义货币余额,因此我们说存款活期化趋势增强,一是表明我国经济主体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进一步增强;二也意味着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活跃,我国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资产选择行为和投资偏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改变,微观主体风险偏好有可能已经走高,微观主体更愿意持有更多的风险资产(股票、房地产等),其持币动机更多的是为满足投机交易的需要,这种变化将进一步助推资产市场的发展,并推高资产价格,引发资产价值的重估;第三,存款活期化趋势增强,使得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短期化,加剧了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的问题,加大了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

尽管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是我国货币供给并不是外生变量,已越来越表现出很强的内生性。近期以来,外贸顺差和国外资本流入是导致人民币货币供给被动扩张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国外资本大量涌入,再加上我国实行银行结汇制,以及以稳定汇率为目标,使得中央银行不得不被动大量收购外汇作为国家外汇储备。我国外汇储备2000年1月只有1560亿美元,到2007年6月就上涨到了1.3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与M1 之比从2000年1月的23%上升至了2007年6月的75%。外汇占款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基础货币的投放,而且随着国外净资产占货币供应量的比重和外汇占款占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比重的上升,国外净资产的增长对基础货币增长已经具有了支配性作用。

近年来,货币流通速度扭转持续下降格局,呈现上升趋势,意味着必须对名义货币过快增长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问题保持警惕。

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还是弗里德紧的货币需求理论都表明,货币流动速度具有顺经济周期变动的特点。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金融资产种类的缺乏和经济货币化程度相对较低,货币流通速度(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平均货币余额)到2003年为止一直保持持续下降(1988年、1994年除外)的格局,但是到了2004年和2005年这一格局被扭转,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上升趋势,2005年我国M0、M1 流通速度的变化率分别达到4.52%和2.86%。一段时期内资本在各生产环节的配置比例是相对固定的,新增货币注入流通切入点不同,自然也会使得资本在各生产环节的配置比例变化不同。所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谁先获得新增货币”。

美国1952~1984年各种价格变化的研究以及 1995~2003年高新技术经济的事实也表明,处于生产链条前端的公司和产业,比如自然资源产业、研发行业、制造业和建筑业,比处于生产链条后端的公司和产业,如消费品生产公司、娱乐行业和公用事业等,更加具有周期性的特点。事实上,对近年来中国物价指数的观察也反映了这一特征。

总体而言,中国已步入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通道,通货膨胀是指总体价格水平持续的、较为明显的上升。自2003年开始,我国各类价格指数连续四年保持上涨势头,最高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年均涨幅高达7.62%,最低的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指数年均涨幅也达到了1.06%。总体价格已连续四年表现为较为明显的上升,我们完全有理由判断中国经济已进入通货膨胀通道。

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

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来看,我们基本可以判断我国已步入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通道,那么其成因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呢?

逻辑框架 :信贷扩张互动资产价格上涨推升总需求

图3给出了一个理解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的逻辑架构。中国人口红利、人为的低资金成本和低资源环境成本导致了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中国境内的投资具有很高的资本回报率,高资本回报率使得外资大量涌入;二是凭借低工资、低利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强劲的竞争能力,再加上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大增,使得中国出口强劲,贸易顺差大幅攀升。高资本回报率推动下的外资涌入以及贸易顺差的持续攀升,使得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在稳定人民币汇率,避免人民币升值过于迅速的目标下,人民币基础货币的投放被迫迅速扩张和增加,中国外汇储备大增。而中国人口红利也带来了持续多年的高储蓄。基础货币的被动迅速扩张和高储蓄率,便直接导致了中国持续的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带来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值的重估。资产价值重估意味着企业抵押物价值的上升以及赢利预期的增强,从而直接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在银行主导型的融资结构下,导致银行信贷扩张。银行信贷扩张引发货币供应总量增加,又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和重估,从而形成正反馈,出现贷款扩张的自我增强,在经济体中形成新的投资增加收入、 从而刺激进一步的投资带动收入进一步增长的格局,使经济步入上升期。

此外,随着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推进,营业税、土地转让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源,这使得地方政府的行为由发展企业转移到以土地开发为主的城市化上面来。地方政府的城市化冲动,也使得资金和银行信贷流向城市基础设施、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等等与城市化相关的行业,从而推高土地、房产等资产价格。

资产价值重估带来信贷约束的放松,使得效率低下的企业和项目也能得到资金的支持,出现资源的错配,投机需求增强,从而一方面使得整个经济的生产效率下降;另一方面使得社会总需求迅速扩张,出现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但是投资的迅速扩张,一方面将带来对劳动力和资源需求的上升,从而推动工资和资源价格上升,提高企业成本,最弱将削弱企业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将导致生产过剩和重复建设。一旦出现外来冲击,经济将转入下降通道,企业出口下降,贸易顺差缩小,低效率企业被淘汰,银行实行信贷紧缩,外资撤出,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也将随之下跌。

很显然,在此逻辑架构下,本轮经济繁荣是由那些出口导向的产业启动的,主要是那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企业和行业,而后由于资本密集型和资产密集型的行业和企业的推动,如房地产行业和金融业,最后在价格放开的食品、旅游、交通运输等消费型下游行业形成繁荣格局。在此过程中,由于劳动工资上涨的滞后性,最先获益的也是那些出口导向型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行业,这些行业也将吸引大量资金流入;而后是由于流动性过剩导致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使得那些资本和资源密集型行业获得低资金成本的好处;最后才是因上述行业的高利润推动劳动工资的上升以及带来的财富效应,使得旅游等下游消费类行业出现繁荣格局。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劳动力工资上升或人口红利的结束,以及投资过剩格局的形成,经济下降期最先受到冲击的也将是这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企业和行业,然后受信贷紧缩的影响,对信贷融资依赖性较强的资本和资产密集型行业和企业将受到冲击,再逐步扩展至其他行业。

此外,在通货膨胀的通道中,那些价格放开的行业将能享受到价格上涨带来的好处,利润丰厚,也将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入,而受到政府价格管制较严的行业将得不到发展,甚至出现萎缩,像电力热力、煤气等公用事业行业在分享经济繁荣周期的收益时将受到限制。

而这一逻辑中,我们认为本轮通货膨胀成因有别于我国1988年和 1994年的通胀。

本轮经济繁荣是由那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出口导向的企业和行业启动的,而后由房地产、金融业等资本密集型和资产密集型的行业和企业推动,最后在价格放开的食品、旅游、交通运输等消费型下游行业形成繁荣格局。在此过程中,由于货币最先流入的是那些资本密集和资源密集型的行业,因此资本和资源密集型行业首先获得低资金成本的好处,然后才是因上述行业的高利润推动劳动工资的上升以及带来的财富效应,使得旅游等下游消费类行业出现增长态势。

人口红利、巨额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流动性过剩、银行信贷的扩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本次通货膨胀与1988年、1994年通货膨胀还是存在显著差异的。1988年在很大程度上是成本推动型的,当时并没有出现总需求显著大于潜在产出的局面;1994年虽然也是需求拉动型的,但是主要是在银行主导型的融资结构下,由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所引发的;而本轮通货膨胀如前所述,很大程度上是在稳定汇率目标的背景下,巨额贸易顺差和大量外资流入导致基础货币大量被动投放所引发的。

我国通胀的发展趋势

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年物价上涨率在10%以下)、奔跑式通货膨胀(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甚至三位数)和恶性通货膨胀(物价呈天文数字般地急剧上涨)三类。从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逻辑来看,我国目前爬行式通货膨胀将有可能仍然持续一到两年的时间,但发展成奔跑式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在本轮景气周期中,货币扩张主要影响物价水平,而对产出影响有限。而货币扩张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引起的,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进一步加快,将能有效减轻基础货币被动投入的压力,缓解流动性过剩格局,从而抑制通货膨胀的进一步恶化。

就货币增长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而言,利用1998年一季度到2007 年二季度的GDP、CPI 和M1 增长率的季度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后,建立向量自回归(VAR )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可以看到: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有限,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在一年以后可以解释CPI 变化的30%,GDP 增长率的变化可以解释CPI 变化的40%。

2007年一季度和二季度M1的增长率分别高达19.8%和20.92%,达到了2003年一二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货币供应速度的高速增长,最终将在3至4个季度以后反映到价格水平增长上来,因此我们预计未来一至两年内中国的CPI 同比增长率仍将面临较高压力,随着经济主体通胀预期的形成,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将面临较高的通货膨胀压力。

尽管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的高速增长使得未来一至二年我国面临较高的通货膨胀压力,但我国的货币扩张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引起的,这是可控的。我国自2005年7月放宽人民币汇率调整幅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缓慢爬升。2005年6月到2007年6月,我国外汇储蓄由7110亿美元增加至13326亿美元,增加87%,与之相对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由8.2765元上升至7.633元,升值8.43%。按此计算,由于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减少了8575 亿元,相当于此期间基础货币投放的33%。可见人民币汇率升值冲减流动性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随着我国流动性过剩局面的进一步恶化,我们有理由预期人民币汇率升值会进一步加快,而人民币汇率升值将有效抑制我国基础货币被动投放的格局,最终减轻物价上涨压力。

通货膨胀趋势篇(3)

中图分类号:F8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12-0006-06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12.02

一、引言

2009年全年,我国人民币新增贷款达到9.59万亿元,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达到27.7%,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速,也远远高于2009年年初国务院确定的M2增长率17%,新增贷款5万亿以上的目标。在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额大量扩张的背景下,市场上注入了过多的流动性,产生了明显的通胀预期。

造成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货币因素(货币供应量、贷款)造成流动性过剩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也有食品类、居住类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等对物价的影响,还有四万亿投资对需求拉动带来的通胀压力,以及人们的通胀预期心理对真实通胀的推动作用。所以说,我国是否会发生通货彭胀是由多种要素共同决定的,本文选取其中的一个视角,从货币因素出发,站在货币信贷扩张的大背景下去研究通货膨胀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本文力求在理论上有所突破,试图用实证的方法分析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对未来是否会发生通胀进行判断,并提出政策建议,所以兼具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处理

本文选择2000―2009年为样本期间,指标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网的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本文将M1、贷款和PPI作为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将CPI作为通货膨胀率来处理,选取我国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CPI、PPI、M1同比增长率①、DK同比增长率(人民币各项贷款)②的月度数据,为了消除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首先对上述时间序列进行对数化,分别用LCPI、LPPI、LM1、LDK表示,变换后不改变原序列的协整关系。本文运用Eviews5.0软件,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使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判断模型的稳定性、协整性和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并使用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动态分析,最后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来观察CPI、PPI、M1和贷款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二)序列平稳性检验

一般而言,时间序列数据往往都具有一定的趋势性,在计量上表现为非平稳性,我们为了避免由于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产生伪回归现象,首先必须对上述经济数据分别进行平稳性检验,才能进一步进行协整分析③。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变量LCPI、LPPI、LM1、LDK的平稳性。

表1检验结果显示,LCPI、LPPI、LM1、LDK在5%显著性水平下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所以均服从I(1)过程。因此,下面我们可以用协整检验来对上述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判断。

(三)协整检验

协整关系一般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非平稳序列组合存在一个平稳的线性组合。在宏观经济学中,协整关系通常表示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文在对协整关系进行假设检验之前先需要确定最佳滞后阶数,然后再采用协整检验中的Johansen检验来进行分析。

1.最佳滞后阶数确定

最佳滞后阶数通常是在VAR模型下根据AIC或者SC信息准则来确定。本文拟分别用1-11作为滞后阶数依次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AIC信息准则确定的最佳滞后阶数为11,而根据SC信息准则确定的最佳滞后阶数为2,考虑到本文数据采用的是月度数据,所以本文将最佳滞后阶数确定为11。

2.协整关系检验

本文运用Johansen检验中的迹统计量(Trace Statistic)对LCPI、LPPI、LM1、LDK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迹统计量在5%的置信水平下,拒绝没有协整向量的原假设和至多1个协整向量的原假设,这表明上述变量之间存在着2个协整关系,同时说明上述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四)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是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前提。根据本文对上述变量构建的VAR模型的稳定性分析,发现VAR模型的单位特征根的倒数都在单位圆之内(如图1所示),这说明VAR模型是稳定的,因此下一步可以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进行动态冲击分析。

(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一般是用于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前文确定的最佳滞后阶数为11,上述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关系如表4所示。

表4结果显示,LDK、LPPI、LM1都是LCPI的格兰杰原因,同时LCPI也是LPPI、LM1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货币供应量M1与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增加会推动CPI的上涨,这从侧面也验证了货币主义学派的经典论断,即“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而PPI对CPI的推动作用表明上游的PPI指数对下游的CPI指数有较大影响,PPI对未来的通货膨胀能起到预警的作用;反过来,CPI的上涨又会进一步推动PPI上涨和货币供应量M1的增加,这说明消费领域的物价上涨会通过供给―需求关系作用于生产领域,推动其价格水平同向变动,同时由于物价的上涨也会增加经济体对货币供应量的需求。

(六)脉冲响应分析

前文的协整关系分析从静态上反映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而脉冲响应函数则从动态上揭示了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利用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广义脉冲法,从而克服Cholesky脉冲法由于变量之间的次序不同而导致脉冲结果不同的弊端。冲击效果如图2~5所示,其中横轴代表滞后期数,纵轴代表变化率。

从人民币各项贷款同比增长率DK的脉冲响应来看,DK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会在滞后5个月左右时间内引起CPI从原点大幅上升,大致在滞后8个月时处于第二峰值,接着一直处于高位运行,大约在滞后16个月时引起最大的正向冲击。这说明,滞后16个月的贷款对通胀的影响最大,随后影响逐步减弱。

从货币供应量M1的脉冲响应来看,M1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大致会导致CPI在滞后7个月内曲折上升至波峰,产生最大的正面影响,随后开始振荡下行。这说明,滞后7个月的货币供应量对通胀的影响最大,18个月以后影响基本消失。

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脉冲响应来看,PPI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会导致CPI前5个月振幅前行,大致在滞后2个月时处于峰值,此时引起最大的正面冲击,然后在滞后4个月时回升到小高峰,随着时间推移而迅速衰减,最终趋于稳定。

从CPI对自身的脉冲响应来看,CPI的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会导致CPI在滞后8个月内处于高位徘徊,并在滞后8个月上升至峰值,随后开始逐步下降,最后将趋于稳定。这说明滞后8个月的通胀预期对通胀的影响最为强烈,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在18个月以后影响基本消失。

根据前文的分析,可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从长期来看,我国货币供应量M1、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与CPI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人民币各项贷款的快速增长会引起CPI的上涨,这验证了弗里德曼关于“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表述在我国是成立的。这意味着对央行执行货币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又要密切关注信贷的投放量和货币供应量,维持物价的稳定。同时,当期的CPI可能会通过预期自我实现机制进一步推高未来的价格指数,并有持续较长时间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密切关注当前通货膨胀水平,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引导物价水平在合理区间内波动。

第二,从通货膨胀水平的时滞来看,我国货币供应量M1高速增长到CPI快速上升大约有7个月的时滞,而人民币各项贷款和PPI则分别有8个月、2~4个月左右的时滞。这是因为短期内过量的货币供应并不会立即引起总需求的扩大,货币超量供应只会形成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现有的低利率条件下微观主体支出增加时,总需求才会扩张,此时才会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转变为现实的通货膨胀水平上升。

三、对未来通货膨胀形势的总体判断

(一)从宏观调控政策来看,2010年流动性充裕给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

货币的过量发行是产生通胀的条件之一,而非充要条件。一般而言,货币供应量增加时,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即货币的过度投放会产生通胀,但并不意味着在所有的情况下都会产生通胀。当市场预期普遍不看好市场前景,认为未来投资风险大、回报率不高时,即使货币供给有所增长,投资者也会持币待购,使得货币供给和贷款沉淀,而不会变成现实的需求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失效,货币供应增加,需求未必会增加,不会简单地导致通胀,即所谓“流动性陷阱”[1]。

图6为“流动性陷阱”的AD-AS曲线,此时AD曲线为一条水平线,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社会总需求不会增加,AD曲线保持不变,价格P保持不变,不会导致通胀。但是“流动性陷阱”的出现是以经济萧条、人们对经济产生悲观情绪为前提的,这不适用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预计2010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那么“流动性陷阱”不会发生在我国。我国的现状反映为一般情况下的AD-AS曲线(如图7所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社会总需求会随之增加,AD曲线右移至AD'曲线,在社会总供给(AS曲线)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价格P出现上涨,同时产出增加。因此,在我国经济逐步升温、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的背景下,过量投放的货币造成流动性过于充裕,进而构成潜在的通胀压力。

(二)从历史经验来看,短期内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较高

历史数据表明,M1、M2同比增速与CPI同比增速有很强的相关性,我国M1、M2增速高企之后在长期或短期内都会发生通货膨胀,而且CPI同比增速几乎都滞后于M1增速。由于M1增速超过M2增速之后6~9个月,货币流通速度就会上升,那么即使货币总量不变,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也会导致通货膨胀[2]。

如图8所示,1996年1月至2010年3月,共出现了四次M1增速高于M2增速,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分别为1999年10月至2001年8月,2002年10月至2003年3月,2006年12月至2008年4月,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前三次之后,均出现CPI上升的情况,其中2003年出现温和的通货膨胀,2007年3月以后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CPI一度达到8.7%的高位,并在高位徘徊数月。最后一次是我国的现状,目前我国已经连续7个月M1增速高于M2增速,表明通胀预期导致的存款活期化趋势愈加明显。还有一个历史数据的特征值得关注:如果前期M1和M2增速同步上升或下降,那么后期CPI波动幅度会更大;而如果前期M1、M2增速的同步性小或呈反向变动,那么后期CPI的波动幅度会小一些[3]。2009年9月至12月,我国M1、M2增速基本上是反向变动的,而在2010年前3个月M1出现增速回落,与M2保持了步调一致,那么就是说后期CPI波动幅度会较大,CPI继续上行的可能性较大。

(三)从货币供应量来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带动消费和投资需求

货币供应量增加主要通过利率渠道和财富渠道分别作用于投资和消费需求,一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可能会使实际利率降低,刺激投资需求,投资需求增大会使上游PPI指数上涨,导致下游的CPI面临上涨的压力;二是货币供应量增加会使居民通胀预期增强和财富效应显现,居民持有的股票、债券和房产等升值,那么居民的消费需求将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大推高了社会总需求,从而推动物价上涨。从CPI的构成来看,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对CPI的影响最大,消费需求增大会导致消费价格的上涨,而前文提到的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也会影响到装修材料、租房等居住价格的走向。所以,消费价格的上涨也会直接产生通胀预期。

(四)从贷款投向来看,过多的贷款流向房地产市场对未来通胀产生较大压力

2009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新增5764亿元,个人消费性住房贷款累计新增1.4万亿元,就是说2009年流向房地产行业的贷款接近2万亿元,占新增贷款的比重超过20%。一方面,个人购房贷款(包括个人商用房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速稳步上扬,7月份开始一举超过了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12月末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达到44.82%(见图9),购房贷款的大量增加表明房地产市场需求较为旺盛,这与人们通胀预期的心理因素紧密相关;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贷款也明显增加,但增长趋势略为平缓,12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32.27%,比购房贷款增速低12.5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商获得了大量的信贷资金,当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不再紧缺,又对整体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市场形势看好时,就有可能出现捂房、惜售、囤地的行为,这些行为会构成房地产市场供给紧缺的假象①。

综合这两方面来看,购房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的大量增加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9年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8%,涨幅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连续第七个月较上年同期上涨,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上涨会通过信贷渠道对未来通胀产生较大压力。

四、应对通货膨胀趋势的建议和措施

(一)加大对新兴战略行业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从经济增长方式来看,我国当前经济增长主要还依赖于土地、廉价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这是导致流动性过剩和当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对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战略行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产业升级,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过去单一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来驱动经济发展的“高速列车”,并积极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破除一切体制机制上的阻碍。而我国主要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行业技术含金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高新科技、高附加值行业较少,因此要紧紧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支持,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实现后发优势,为未来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后续动力。

(二)信贷投放要优化结构、均匀合理,保持市场流动性均衡

2010年的货币政策基调没有改变,由于2009年基础设施建设和中长期项目投资在2010年还需要资金跟进,而且中小企业、涉农等薄弱环节也需要信贷支持,所以适度的信贷投放是对经济有益的。因此信贷投放应该更加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积极配合产业振兴规划,在控制贷款总量的前提下,优化贷款主体、期限结构、产业结构和项目结构,将贷款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将资金配置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如农业、中小企业、低碳经济产业、社会保障等关乎民生的行业和产业,实现信贷资金的最优配置,防止投机性过强的行业过多流入。均匀合理是指当年的信贷投放应该相对均衡,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均衡合理。人民银行对此应该做好信贷指导工作,要求商业银行按照指定的各季度比例进行放贷,严格控制信贷的非理性增长和季度、月度之间异常波动,避免信贷投放过快过猛的现象发生。

(三)完善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体系,建立全面的通货膨胀水平动态监测机制

我国通常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CPI主要由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构成,而其中住房消费的权重偏低,无法反映出居民住房支出的实际情况,难以反映出房价上涨对居民购买力的影响。鉴于房地产价格对总体物价水平的影响较大,所以建议将其赋予一定的权重纳入到CPI体系中,并适当提高居住类价格权重,降低食品类价格权重。在优化通胀衡量指标的基础上,中央银行还应该完善通胀动态监测机制,通过最新的经济、金融统计数据,更精准地监测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各经济变量的变化情况,并形成较为完整的监测体系和经验数据;尝试建立预测模型,对未来几年内的通胀率进行模拟预测,对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针对测试值和目标值之间的偏差,运用政策工具进行调控。

(四)借鉴国外经验教训,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通货膨胀目标制

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应选择一个路径使通货膨胀和资源利用率的预测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均衡”。其要不断优化货币传导机制,密切关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经济变量的估计和预测(如资产泡沫、信贷增长等),要根据出现的问题动态修正短期和中长期目标,适时建立合理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提高调控的针对性。此外,从本轮经济危机中可以借鉴到物价稳定不足以实现金融稳定①,这要求人民银行不能仅仅关注于物价稳定,而应该依据经济发展变化及时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框架进行动态修正,需要将金融稳定因素纳入其中,结合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方式所实施的货币政策,将通货膨胀水平稳定在目标值附近和将资源利用率稳定在正常水平,同时引入宏观审慎监管来解决监管体系中的顺周期性问题,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延长经济发展的预测期来分析金融稳定因素对通货膨胀和资源利用率的影响。

(五)将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透明度

我国应该将物价稳定作为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人民银行只对实际通胀率偏离目标值部分负责,通胀目标不需要从属于其他任何目标。由于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正如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影响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政策的时滞性使得当政策效果开始显现时,经济的整体环境已经改变,这会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充分考虑到政策时滞的影响,加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增强政策动态效果的评估能力。我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也有待提高,人民银行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互动较为匮乏,因此我国应该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提供更具实质性内容的货币政策报告,将货币政策制定的依据、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途径等信息传达给公众,使公众能够准确把握货币政策的取向,可以更好地引导公众预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4]。

(六)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尤其是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宏观调控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产业政策和收入政策等。需要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一是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微调,应该优先使用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工具,在必要的时候再动用利率等价格型工具。要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操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达到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之间的平衡。二是有效控制财政赤字,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增加总需求,是推动通胀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经济已经企稳向好,那么财政政策扩张的力度不宜加大,财政性支出应该适度,尤其要控制财政赤字。三是要防止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引起价格总水平的上升,易导致通货膨胀,房价等资产价格可以称为通货膨胀的指示器,所以要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来增加住房供给,严控二套、三套房贷的方式来抑制投资性需求,保证房价的基本稳定。四是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步伐。我们要把握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契机,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向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倾斜力度,加大财政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优化居民收入分配格局。这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达到稳定公众通胀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争.通胀会来吗[J].望,2010(1).

通货膨胀趋势篇(4)

由图1可以看出,总体上,通胀率与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具有同方向变动的趋势。从1980年到1987年前后,它们的变化基本上都是同步同方向,但到了1988年以后,通胀率的变化要比GDP的增长率的变化滞后,但同方向的变化趋势仍然存在。此外,我们还能看出,通胀率的变化幅度要远远地大于GDP增长率的变化幅度。

一般而言,通胀率是一个包含着随机性趋势的时间序列,对其回归时,其OLS估计量可能会产生误导,最终得到一个伪回归。但是此处,通胀率和GDP增长率两个时间序列的趋势成分是相同的,它们之间具有相同的随机性趋势,在计量经济学上,它们是协整的,而在协整情况下,回归方法的基础又是可靠的(其实质在于当两个具有相同趋势的随机时间序列协整时,其相减之后的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剔除这个共同的随机性趋势),既然经济增长率与物价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所以,下文的回归分析具有经济学意义。

选取1985年~2010年的经济增长(以真实GDP测度)和通货膨胀(以CPI测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下面结果:

由(1)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当期的通货膨胀与去年的通胀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有关,且拟合优度很高。

由(2)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去年的通货膨胀有抑制今年经济增长的趋势,这可能与央行稳定增长的政策有关。

对由CPI和实际GDP两变量构成的VAR模型作平稳性检验(如图):

由图可知:VAR模型的特征根有一个不在单位圆内,所以该序列不平稳,即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间的影响关系存在着伪回归。所以,原模型不能正确的刻画CPI和RGDP间的关系。

通货膨胀趋势篇(5)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9-0005-04

2011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有关专家预计今年的通货膨胀会超过5%[1]。目前,经济学界对中国经济是否进入“滞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论[2]-[4]。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搞清楚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并合理引导通货膨胀理性回归,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因此,本文通过菲利普斯“三因素”模型探讨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指出了当前增加产出的必要性。

一、通货膨胀形成机制及其“三因素”度量

自从Phillips在1958年提出菲利普斯曲线以来,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得到了完善和发展。Friedman和Phelps把预期引入了菲利普斯曲线,使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包括过度总需求和通胀预期两个方面。对此,Gordon认为,通货膨胀不仅受需求因素的影响,还受供给因素的制约。因此,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和通胀预期就成为了通货膨胀来源的三个主要方面,也构成了“三因素”模型的理论雏形。

(一)通货膨胀形成的需求因素

Samuelson和Solow通过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最先度量了通货膨胀的需求因素。他们用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间的关系替代了货币工资变化率与失业率间的关系,后又结合反映产出变化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奥肯定律,确定了通货膨胀率与产出变化之间的关系。由于凯恩斯主义强调通过调节总需求来影响产出变化,所以,产出的变化就界定了通货膨胀形成的需求因素。

奥肯定律中产出的变化由GDP缺口表示,它是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差距,并通过公式:(实际GDP-潜在GDP)/潜在GDP计算得到。该值越大,通货膨胀越强。目前,有二种方法可以得到上式中的潜在GDP,一是生产函数法,二是指标法。由于生产函数法需要涉及实际就业的劳动数量,而在中国仅登记城镇失业人口,所以用此方法估计中国潜在GDP存在难度。指标法主要是通过滤波技术分离产出中的趋势项和扰动项,并将趋势项作为潜在产出的一种方法。尽管这种方法由于缺乏理论基础而至今仍受争议,但仍受到多数研究者的喜爱[5]。本文亦采用指标法,即通过Eviews软件中的HP滤波分离出潜在产出。

(二)通货膨胀形成的供给因素

通货膨胀形成的供给方面,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持续和显著的上涨。供给因素的主要来源是国际市场供给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农业的丰欠以及劳动生产率变化。一般分为“工资推动”和“利润推动”两个方面。由于中国并不存在农村从业人员的工资统计,且利润并非完全公开,所以目前并没有十分合适的反映通货膨胀供给因素的替代变量,学者们对于通货膨胀供给因素的指标选取也是见仁见智[6]。笔者认为,由于2005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都以农产品价格提高为显著特征,并且农产品价格多是其他商品的生产成本,因此,本文采用全国农产品价格指数来度量通货膨胀形成的供给方面的原因。

(三)通货膨胀的预期因素

通货膨胀预期是指公众对于未来通货膨胀的一种主观判断,目前度量通货膨胀预期存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通过期货市场价格变化来预期未来商品价格的变化;二是计量方法,通过带有滞后项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回归;三是问卷调查法。由于中国期货市场仅包括菜籽油、小麦、棉花、白砂糖、玉米、黄大豆、豆粕和豆油等共计13个品种的农产品,并且在中国CPI指数的构建中,食品比重从未超过40%。因此,通过期货市场测量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期的方法并不适用。另外,卢卡期批判使得通过计量方法来测量通货膨胀预期也举步维艰。所以,各国目前普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居民问卷调查系统》每个季度一次未来物价预期指数。本文对该数据进行整理,形成通货膨胀预期指数变化率以反映通货膨胀预期的变化。

二、通货膨胀与其“三因素”的运行特征

(一)通货膨胀与GDP缺口

通过比较中国通货膨胀与GDP缺口的的运行趋势,可以发现,通货膨胀与GDP缺口具有相同的运动趋势,只是通货膨胀的变化滞后于GDP缺口变动(见图1)。如GDP缺口在2007年第二季度达到2.2%的高点后,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逐渐减小,并在2009年第一季度达到-4.4%的低点。与此相对应,通货膨胀在2008年第一季度达到了8%的高点后回落,并在2009年第二季度到达了-1.5%的低点。可见,通货膨胀的变化滞后了GDP缺口两个季度左右。为了进一步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通货膨胀与GDP缺口及其1~5期滞后进行了相关性检验,见表1中的“相关性一”。结果表明,通货膨胀与GDP缺口同期相关性最强,并且随着GDP缺口滞后增加相关性逐渐减弱,这与上述的推断产生了出入。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进一步观察了二者的散点图矩阵①。不难发现,GDP缺口的滞后二期、三期及四期与通货膨胀的散点图线性程度较强,仅是因为出现了部分异常点,所以总体相关系数才较小。由于该组异常点的通货膨胀值均小于0,因此,本文在去掉通货膨胀小于0的样本点后,对通货膨胀与GDP缺口及其各期滞后再次进行了回归,见表1中的“相关性二”。结果显示,此时GDP缺口及其各期滞后与通货膨胀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52、0.47、0.55、0.51等,证明了GDP缺口滞后二期左右与通货膨胀相关性最强的推论。并且,通过两个相关性检验的对比可得出以下两个结论:一是当且仅当通货膨胀大于零时,GDP缺口滞后二期才会对通货膨胀形成显著冲击;二是当通货膨胀小于零时,GDP缺口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会发生逆转,即呈现负相关。

(二)通货膨胀与农产品价格指数变化率

通货膨胀与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变化率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见图1)。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在2008年第一季度达到了25.5%的高点后,受金融危机影响转而向上,在2009年第一季度达到了-6.6%的低点,整个波动周期与通货膨胀周期完全吻合。可以推测,二者同期线性程度最强。为了进一步确定二者关系,对二者进行相关性检验(见表2)。结果显示,通货膨胀与农产品价格指数变化率当期及滞后一期的相关系数为0.92和0.93,以后依次递减。表明了通货膨胀与农产品价格指数变化率同期和滞后一期的相关程度最强,并且同向变化。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预期

自从Friedman和Phelps把通货膨胀预期引入到菲利普斯曲线以来,通货膨胀预期一直是与通货膨胀密不可分。在图1中可以发现,中国通货膨胀周期在2008年第一季度达到了8%的波峰,在2009年第二季度达到了-1.5%的谷底,至今一直缓慢上升。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变化的周期是,在2007年第二季度达到了波峰,在2009年第一季度进入谷底,并在2010年第一季度达到了新的波峰后,至今一直向下。通过对比发现,二者变化趋势一致,仅是通货膨胀预期的变化趋势领先于通货膨胀的变化。如通货膨胀预期变化的上次波峰领先通货膨胀的波峰三个季度,而上次波谷领先一个季度。因此,可以预见,通货膨胀会滞后于通货膨胀预期两个季度左右。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通货膨胀预期的滞后一期、二期及三期分别为0.64、0.63和0.55,具有相对较强的相关性。

三、通货膨胀的“三因素”模型

根据Friedman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预期的加权,即满足:

?仔=?仔t*-b(ut-u*) b>0(1)

又由于奥肯定律,

y-y*=-a(ut-u*) a>0(2)

结合公式(1)、(2)可得

?仔=?仔t*-?姿(yt-y*) ?姿>0(3)

其中ut、u*分别为实际失业率与潜在失业率,yt、y*分别为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考虑到生产成本等供给因素后,公式(3)中加入供给因素,可得“三因素”驱动模型:

?仔=?仔t*+?姿(yt-y*)+?兹c ?姿>0 ?兹>0(4)

其中c为生产成本因素,由于详细地分析近年来通胀的变化,因此本文采用2002年第二季度至2011年第二季度数据对公式(4)进行了回归(见表4)。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在需求方面与GDP缺口的三期滞后存在负向关系,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异常值的存在使得在影响中国通货膨胀的各种因素中,其他因素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大于GDP缺口对于通货膨胀的作用,并且抵消了这种作用,致使通货膨胀与GDP缺口呈现反向特征。在供给方面,由于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及其一期滞后对于通货膨胀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3和0.15,并且在置信1%的水平下显著,因此可以认定,近年来供给因素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作用显著。在预期方面,由于通货膨胀预期的滞后三期对通货膨胀的回归系数为0.006 6,并且不显著,因此,笔者认为:通过膨胀预期对于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十分微小,进而支持了贺铿教授所谓的“不应该过分地强调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的论断。

通过分析可知,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来自于供给推动,而非需求拉动和通货膨胀预期。由于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是产出减少、价格升高,即“滞胀”状态。因此,控制这种通货膨胀应从供给方面入手,以增加产出为主要手段,如果单纯通过紧缩性需求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则容易引起经济由“滞胀”转向“衰退”。“滞胀”的风险从2005年以来共出现过两次,一次是从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至2008年第一季度结束,另一次是从2010年第二季度至今。这种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经济下行时通货膨胀预期变化率高于通货膨胀。从上一次的情况看,2008年第二季度以后,由于经济形势并未好转,同时通货膨胀预期变化率的快速下降也使得通货膨胀出现拐点,进而导致了经济与通胀双双下行,陷入了衰退的泥潭。因此,在本轮所谓的相对“滞胀”的情况下,如果不着重转变经济运行态势,而不断强调降低通货膨胀,那么,必然导致通货膨胀预期的大幅下降,进而引发新一轮的衰退。笔者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税收等政策刺激经济运行,扭转经济运行的向下态势,在此基础上,合理引导通货膨胀预期变化率降至通货膨胀以下,这样才能避免摆脱“滞胀”后又走进“衰退”的危局。

四、结论

本文在Friedman和Phelps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从影响通货膨胀的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和通胀预期三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结果表明,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供给方面推动所致。需求因素和通货膨胀预期对于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作用不大。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由于供给型通货膨胀容易使经济转向“滞胀”的轨道,因此,决策者在抑制通货膨胀时一定要通过税收等政策工具来增加产出,以避免经济陷入“衰退”的泥潭。

注释:

①由于篇幅所限,通货膨胀与GDP缺口及其各期滞后的散点图已被省略,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取。

参考文献:

[1]陈佳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EB/OL].http://finance.省略/news/1371,2011-08-05.

[2]李稻葵.“滞胀”不适用于中国经济[EB/OL].http://省略/cj,2011-07-08.

[3]谢国忠.走向滞胀[EB/OL].http://business.省略,2010-06-04.

[4]厉以宁.警惕中国经济出现滞胀[EB/OL].http://business.省略,2010-01-19.

[5]肖曼君,刘时辉.基于产出缺口的菲利普斯曲线对我国通胀预测的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5):8-12.

[6]陈彦斌.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J].经济研究,2008,(12):50-64.

Research on China' Inflation

Yu Guangyao

通货膨胀趋势篇(6)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一直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2007年,我国出现了新一轮通货膨胀,2007年和2008年,CPI分别比上一年高4.5%和5.5%,2009年,虽然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CPI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恢复,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增大,2010年和2011年,CPI分别比上一年高4.5%和5.3%。2012年和2013年,我国CPI增长速度有所降低,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2.1%和2.5%,但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存在。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应对通货膨胀的压力,近年来我国多次调整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增长率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物价上涨,同时根据货币学派的观点,如果货币发行过多,也会引发通货膨胀,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研究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以确定我国过快的经济增长是否导致物价上涨,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否对通货膨胀产生抑制作用,这对于弄清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并制定出更好的宏观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综述

最早提出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是古典学派,该学派提出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货币学派的创始人弗里德曼(1968)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现代货币数量论,指出在一国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货币供给增速超过经济增长,将会导致通货膨胀。后来,弗里德曼等(1992)对美国1960-199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货币供给、收入和物价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Gianni & Gabriel(2013)的研究表明,货币供给的增长是价格稳定风险的重要预警指标。在国内,陆云航(2005)、朱慧明和张钰( 2005)认为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姚远(2007)则认为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滞后性,长期内货币非中性。赵昕和刘玉峰(2013)则认为货币短期内非中性,长期中性,而货币对价格水平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有显著影响。

对于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Gregorio(1993)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ollin(2006)则认为,当通货膨胀达到一定阈值后,对经济增长会有温和的正向刺激。在国内,王智勇(2008)认为,过快的经济增长会诱发通货膨胀的危险。王双正(2009)和陈朝旭(2011)的研究均发现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建立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影响通货膨胀的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以2007-2013年我国月度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以揭示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和变化趋势。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构建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率来表示通货膨胀的变化。由于我国没有公布GDP的月度数据,故选用月度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作为月度GDP增长率的变量。鉴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不仅能反映现实购买力,而且能反映潜在购买力,中央银行一般通过M2调整货币政策,因此本文选用M2增长率来反映货币供给的变化。本文的研究样本范围是2007年1月到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对于个别缺失的数据,采用移动平均线进行补齐。由于所有的数据都是月度同比增长率,故无需对数据进行季节调整和对数化处理。

(二)模型构建

由于通货膨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具有不可预测性,用固定参数模型无法表现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故本文构建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动态分析和测度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本文将CPI作为测量方程的被解释变量,而将M2和GDP作为测量方程的解释变量,建立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并用卡尔曼虑波来估计弹性系数,模型如下:

测量方程:CPIt=c+αt×GDPt+βt×M2t+μt (1)

状态方程:αt=αt-1+ε1t (2)

βt=βt-1+ε2t (3)

实证分析

(一)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的变化趋势分析

图1反映的是CPI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和货币供给增长率三个时间序列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大致可以看出两个变化特征:2008年和2009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三个时间序列的波动较为剧烈,2010年至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趋向稳定,三个时间序列的波动幅度显著降低;经济增长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与CPI增长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而货币供给增长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与CPI增长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则是相反的,由此可以得出假设:2007年至2013年,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通货膨胀;而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则对通货膨胀起到抑制作用。

(二)单位根检验

在构建模型过程中,为避免时间序列出现伪回归现象,必须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三个时间序列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CPI、M2和GDP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但是通过一阶差分之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故所有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

(三)协整检验

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本文接下来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来检验三个时间序列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10%显著性水平下,CPI、M2和GDP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这表明通货膨胀、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不会出现伪回归现象。

(四)状态空间模型估计和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eviews6.0 对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估计,在eviews6.0中,该模型的定义为:

(4)

运用eviews6.0,估计出来的该模型参数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该模型各变量在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模型估计效果较好。接下来,进一步对该模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估计出来的状态空间模型的残差是平稳的,因此可以得出,该模型的卡尔曼滤波估计结果可靠。接下来,对模型估计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1.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分析。图2是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变化趋势图,反映的是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2007年初,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为负。2007年3月到2007年9月,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转变为正。2007年4月到2007年10月,经济增长弹性系数迅速增长,并在10月份达到本年最高值,为0.1855。从2007年10月份开始,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弹性系数逐渐减小并转变为负,到2008年10月达到当年最低值,为-0.2860。2008年年底到2009年11月,宏观经济迅速复苏,经济增速加快,经济增长弹性系数也迅速增长,到2009年12月,达到当年的最大值,为0.3223。2010年和2011年,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稳定,经济增长弹性也比较稳定,一直在0.3和0.3223之间波动。从2012年初开始,我国宏观经济下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不过增速仍比较平稳,受此影响,经济增长弹性系数略有所降低,但仍相对稳定,在0.27和0.28之间波动。

2.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弹性分析。图3是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弹性系数变化趋势图,反映的是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2007年,我国为应对新一轮通胀压力,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增长速度下降,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为负,并呈下降趋势,到2007年10月,货币供给弹性系数达到当年最低值,为-0.3233。从2008年6月开始,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推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增长速度迅速加快,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转变为正,并逐渐增强,到2008年10月,货币供给弹性系数达到当年最大值,为0.2429。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宏观经济逐渐复苏,虽然政府仍然推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与前期相比有所收紧,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货币供给增长率逐渐降低,其对通货膨胀的正向影响也逐渐降低并转变为负,并在2010年2月达到最低值,为0.3520。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较为稳定,货币供给增长速度也比较稳定,货币供给弹性系数在-0.34至-0.35之间波动。从2012年开始,为了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国货币政策又有所宽松,货币供给增长速度略有加快,并保持相对稳定,由此,从2012开始,货币供给弹性系数有所提高,并保持在0.31至0.34之间波动。

图2和图3几乎是沿横轴对称分布的,这说明2007年至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与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相反的,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产生正向影响,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产生负向影响,这验证了前文中提出的假设。2007年至2013年,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平均值为0.1965,而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弹性系数为-0.2553,这说明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为显著。相比而言,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变化情况与经济增长变化情况更一致,这说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更敏感。此外,在宏观经济受到外在冲击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的弹性系数变化较大,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而在宏观经济较为稳定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的弹性系数则相对稳定,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建立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研究了2007年至2013年,月度经济增长率和月度货币供给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产生正向影响,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产生负向影响;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比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敏感程度要高于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敏感程度;在宏观经济受到外在冲击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而在宏观经济较为稳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保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应对通货膨胀的关键。当宏观经济较为稳定的时候,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此时,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稳定,只需保持稳定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通货膨胀。政府应该适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当经济体受到外在冲击的时候,应及时采取措施将这一外在冲击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第二,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及时准确地调整货币政策。本文的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是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敏感程度不高,这说明我国的货币政策在方向性和时效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对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的研究,并及时准确地调整货币政策。

1.Milton Friedman.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8,58(1)

2.Friedman B M,Kuttner K N.Money,income,prices,and interest rate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2,82(3)

3.Gianni Amisano,Gabriel Fagan.Money growth and inflation:A regime switching approac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13(13)

4.陆云航.中国货币供应量、价格水平和GDP关系的经验研究:1952-2003[J].经济科学,2005(2)

5.朱慧明,张钰.基于ECM模型的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05,18(5)

6.姚远.中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7,21(2)

7.赵昕,刘玉峰.中国货币供应量、GDP和价格水平关系的再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3(3)

8.De Gregorio J.Inflation,taxation,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1(3)

9.Pollin R,Zhu A.Inf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a cross-country nonlinear analysis[J].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2006,28(4)

通货膨胀趋势篇(7)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

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通货膨胀趋势篇(8)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通货膨胀趋势篇(9)

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历的四次通货膨胀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通货膨胀分别为从1988年开始的延续到90年代初的严重通胀,其通胀率为18%;1993、1994年的严重通货膨胀率最高达21.7%;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温和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为3%左右 ;从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开始蔓延的通货膨胀,通胀率为6%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通货膨胀中湖南对外贸易的情况

在通货膨胀的四个阶段,湖南的对外贸易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1)湖南省的出口总额在通货膨胀时期总体上是下降的趋势。在通货膨胀年份即四个通货膨胀阶段,出口总额都会有一个下降的趋势,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下降。

(2)湖南省在通货膨胀严重的年份进口总额有明显于其它年份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是由于我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使得国外商品的价格优势和竞争力增强,当国外的商品相对于国内的商品具备这种优势,进口商会选择更具竞争力的产品,那么进口总额就会会增加。

(3)湖南地区生产总值与外贸进口依存度在通货膨胀阶段呈同向趋势。外贸进出口依存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进出动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依赖程度的经济分析指标。从最终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角度看,该指标还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外向程度。90年代以来,湖南省对外贸易得到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也有所上升。虽然湖南有一定的贸易顺差,但是作为一个内陆省份要发展经济就要走上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随着贸易顺差的减小将给湖南的拉动型通货膨胀带来影响。

二 、通货膨胀对湖南对外贸易影响的机理分析

1.通货膨胀通过国外商品的价格传导途径对湖南对外贸易的影响

从国外商品的价格传导途径看,前些年,我省对外商品出口连续走高,对外贸易连年出现顺差。主要是由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市场需求的增加。我省的主要进出口伙伴是美国,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和地区。这些活跃的市场与地区对对外贸易中拉动出口增长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由于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我国的主要价格指数都处于偏高位运行,出口成本的增加导致了出口总额的下滑。

我国通货膨胀具有结构性特征,即上游产品价格增幅较大,下游产品增幅较小。价格上涨趋势向下游传导时显示出一定的阻碍效果。如今,湖南已经形成依靠出口为主导的工业化、高储蓄率的货币、净出口和固定投资拉动的通货膨胀模式。湖南的进出口总额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下滑的趋势较明显。同时在一系列出口政策变化以及升值等影响下,有出口下降程度显著。净出口额的滑落的现象。固定投资比例的增加虽然并没有使得湖南省的对外贸易严重的紧急衰退,但是固定投资的份额在不断的增加,这表示着投资的持续增加将导致大量的产能过剩和不良贷款问题。短期内的投资过热虽然会引发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更加趋于严重。

2.通货膨胀通过成本传导途径对湖南对外贸易的影响

成本传导途径的传导机制是:由于国际市场上石油、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导致国内这些基础产品的输入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的价格上涨,并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目前国际油价已创新高,达104美元/桶。高油价进一步拉高了通货膨胀预期。自2003年开始,全球经济就处于一种扩张的态势,流动性开始逐渐过于剩于,国际市场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也已出现了大幅上涨。湖南省进口贸易中的原料和燃料等初始生产要素是国内无法自产而又必需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提高厂商的生产成本,引起物价上涨,会对国内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将使得商品的出口价格上涨。对外贸易企业的劳动力的生活成本会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而要求更高的工资补贴。这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是一项较大的支出。特别是我省现在的出口一般是以制造业产品为主,劳动力的缺失会导致对外贸易的停顿.

三、通货膨胀对湖南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

1.通货膨胀对湖南进出口总量的影响

(1)通货膨胀对湖南出口总量的影响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出现通货膨胀的1994年出口总额比上年出口总额减少了3.25亿美元。而其他出现通货膨胀的年份,虽然没有直接的进出口额的下滑,但实际上却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达到相应的进出口水平,这说明了通货膨胀对出口相关的贸易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以2008年的通货膨胀为例分析, 2008年湖南省的进出口总额是84.09亿美元,而2010则下降到79.5亿美元。下降了4.59亿美元。我省主要的出口贸易方式是一般贸易,其对成本价格敏感;2008年的主要出口贸易行业是钢材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这些行业成本受原材料等初始生产要素的价格影响大。

(2)通货膨胀对湖南进口总量的影响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四次通货膨胀所对应的年份结合表一来分析。

从四个通货膨胀阶段所对应的反映湖南省进口总额的图3来看,四个柱状图基本成v字形态。这些数据反映的是通货膨胀之后的年份进口水平低于通货膨胀的时期。1988年1989年的湖南进口总额分别高于1990年0.6亿美元和0.5亿美元。1994年到1995年也高于通货膨胀后的1996年1.12亿和0.96亿美元。2004年的数据显示湖南的进口总额高于2006年的2008年的湖南省进口总额是41.61亿美元,而到了2010年湖南进口总额猛增了25.69亿美元达到了67.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7.2%。这与之前未出现通货膨胀的年份的进口缓慢态势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于国内的通货膨胀使然。

2.通货膨胀对湖南对外贸易产品的影响

2008年到2010年的通货膨胀时期,湖南省出口行业及所占比重都有一些变化,钢材行业由2008年的占总出口额的22%下降到2010的所占比例的15%,未锻造锰产品则是由2008年占湖南省的出口的5%到2010鲜少出口。虽然湖南省总的进出口额是增长的,但是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出口已不是拉动通货膨胀、发展对外贸易的强势增长点。

在进口的行业产品方面,机电产品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经过2008年以来的通货膨胀形势,机电产品的份额下降了5.91%,但是其他产品2008年到2010年的比重增加了20.61%,这说明在通货膨胀的形势下,进口产品的种类增加,进口份额逐渐趋于平衡。2008年占湖南进口产品第二位的铁矿砂及其精矿到了2010年有钢材产品所替代,钢材产品2010年占进口比重的15.01%,其原因可总结为国际原材料和铁矿石价格的上涨,进口铁矿石等初级产品的成本大幅度提高,转而进口钢材成品更具有价格优势。湖南进口产品中的高科技术产品的份额也有增加,增幅0.6%,这是由于进口高科技术产品由于中国物价的上涨具有了价格的竞争力会带来进口额度的增加。

四 、当前通货膨胀形势下加快湖南对外贸易的应对策略

湖南经济作为中国整体经济的一部分,在当前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其影响是必然的,也是难已规避的,只有正视。积极探寻在国际经济条件下的地区发展经济的策略,尽量减少因通货膨胀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1.加快湖南对外贸易的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通货膨胀对对外贸易中的影响中有抑制出口的影响,只有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的产品才能较少的受到波及。湖南省的进出口产品主要以机电产品为主,出口行业所提供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所占比例很小。 因此,我省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鼓励和引导具有知识产权的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同时要应对通货膨胀的风险,抓住机遇,扩展贸易空间。

2.完善出口措施减轻通货膨胀对出口的抑制

通货膨胀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政策,鼓励省内企业出口,鼓励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降低出口风险。同时调整出口补贴的方向,将出口补贴的重点转向产品价值链的研发环节,调整现行的科研和技改政策,推进省内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促使湖南省产业获得动态的比较优势。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建立与国际市场同步的价格体系和适应目前市场经济运营环境的价格运行机制。同时也要加强对出口企业的协调与管理,避免因通货膨胀而引发贸易摩擦,导致出口市场和效益的流失。要强化对外贸易中中介机构的功能,为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应提高现有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涉外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外经贸管理部门及海关、外汇、保险、银行、商检等机构的网络化建设。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研发项目给予各方面的协助。

3.加强国际经济监测及预警

要应对通货膨胀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主要是要加强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商品进出口数量与价格的监测及预警工作,充分发挥进出口对供求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调节的作用。我省以往的价格调控主要是局限于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以及进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化对国内市场供求总量与结构平衡的作用重视不够,以至于对外贸易没有很好地起到调节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和平抑国内价格波动的作用。

4.控制物价建立价格调节机制

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对进出口商品的不利影响,需要建立一个物资储备和价格调节基金制度。主要以控制国内市场价格为主,同时防止国际市场的突变,以期减少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并根据国际市场的供应和需求进行调控。由于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通货膨胀将影响国内市场供求平衡和价格稳定,会对湖南省内市场造成在冲击。为了确保国家的经济稳定和政治安全的食品,石油和其他重要的战略物资,建立健全物资储备基金制度和价格监管,以防止国际市场供求和市场价格在国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较大的影响。

通货膨胀趋势篇(10)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

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

通货膨胀趋势篇(11)

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 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

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 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

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

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 通量进行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