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1-21 01:49:36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篇(1)

FDI作为长江三角洲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长江三角洲(本文指浙江、江苏与上海两省一市)与全国情况的分析(见表1),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80-90年代期间,全国和长江三角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都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速度,其中江苏位居第一,1985-1999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6.10%,上海和浙江也都在30%以上,平均为33.75%,均远远高于全国和本地区的GDP增长水平。计算GDP与FDI的增长弹性比发现,长江三角洲增长弹性比要高于全国,说明在长江三角洲FDI对GDP增长的带动作用比较强。平均而言,长江三角洲吸收的FDI每增长1%,GDP就会相应增长0.49%。

表1FDI增长弹性比较

附图

注:增长弹性=GDP增长率/FDI增长率,表明FDI每增长1%,GDP的增长百分点。

资源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1981-2000年各版。

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假定GDP与FDI之间存在LNGDP=αLNFDI+β,即GDP=eβFDIα。其经济学含义为:FDI要素投入与产出(GDP)之间满足对数型数量关系。α表示要素投入的报酬率,即FDI投入每增长1%时产出的增长率;eβ作为常数项,表示除FDI之外其他所有要素投入的影响,主要是劳动要素的影响。

我们分别根据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以及总体和全国的FDI与GDP(根据同期人民币汇率换算后按人民币计算)时间序列,对上述回归系数及其参数值进行了估计,回归结果(表2)符合统计检验要求。

表2GDP与FDI的回归分析结果

附图

资源来源:同表1。

从实际计算结果看,长江三角洲各省市GDP与FDI存在比较稳定的内在依存关系,长江三角洲的FDI投入对GDP的报酬率是0.3641,即当FDI投入增长1%时,GDP将增长0.3641%左右。从全国和长江三角洲各省市比较来看,以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为特点的省市,FDI的贡献率低于平均水平,但是这些省市的劳动要素由于与FDI的有效结合,对产出效率提高的影响十分显著。这种特点说明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在面向长江三角洲的投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事实上长江三角洲仍然具有劳动要素价格偏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对总产出增长贡献率较大的典型特点。

2.贸易增长效应分析

一般而言,FDI的贸易效应体现在贸易替代效应、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补充效应和市场扩张效应四个方面(刘恩专,1998)。外资的大规模进入,促进长江三角洲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持续上扬。

为测量长江三角洲FDI的贸易效应,我们利用1985-1999年的数据,分别计算了FDI、外商累计直接投资(FDIC)、上一年外商累计直接投资(FDIC-1)和出口(EX)、进口(IM)的相关系数(见表3)。同时考虑到时滞效应,以EX=α+β(FDIC-1)和IM=α+β(FDIC-1)+γFDI进行回归分析(见表4),统计检验表明结果是有效的。

表3FDI与进口、出口的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

FDIFDICFDIC-1

上海EX0.8640.9910.976

IM0.7770.9360.937

浙江EX0.9130.9850.965

IM0.8860.9680.951

江苏EX0.9480.9940.984

IM0.9680.9810.963

长江三角洲EX0.9440.9890.973

IM0.9130.9730.961

全国EX0.9420.9450.923

IM0.9700.9350.906

资源来源:同表1。

表4FDI与进口、出口的回归分析结果

附图

资源来源:同表1。

从回归结果看,出口方面,外商累计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说明FDI对出口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长江三角洲各省(FDIC-1)的系数要明显高于全国,说明FDI在长江三角洲出口中的带动作用要高于全国,长江三角洲的FDI具有较强的外向性。这种现象有其必然性,长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高质,外资可以利用这一条件巩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香港、台湾省、日本及东南亚来长江三角洲投资的企业,在其资本输出地就是出口加工型的,这些企业因成本原因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后,必然仍以出口加工为主。

进口方面,FDI与进口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外商在投资初期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设备,回归分析也验证了这一结果。而全国FDI的系数要明显高于长江三角洲各省,FDI在长江三角洲进口中的带动作用要显著低于全国,说明长江三角洲的投资配套能力较强。

在促进总量增加的同时,FDI还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改革开放之初,长江三角洲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外商投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且多为两头在外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引起了加工贸易进出动的大量增加,(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多年保持在50%以上,并且这一比重还有增加的趋势。)使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进出口中的比重迅速提高。由于制成品占外资企业出口的比重大多数年份在90%以上,促使长江三角洲出口结构向以制成品为主的结构转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跨国公司和国际电子代工业的大规模进入,又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出口结构进一步向高新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产品方向转化。

二、产业结构调整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的总体特征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这一转变具有阶段性特征。在这一过程,外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对国内投资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且大部分外资流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因此,作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来源之一的外国直接投资及其投向成为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长及其结构调整;二是通过这种调整带动了三次产业间比例的变化,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三是推动了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特别是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1.投资带动作用分析

FDI对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其部门结构变化实现的。以LNGDZCTZ=αLNFDI+β对长江三角洲固定资产投资(GDZCTZ)与FDI进行回归分析(见表5),结果表明FDI对本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具有强烈的带动作用。这说明外资在本地区产业结构变动中的作用能力,并不单纯地体现在外资本身规模对三次产业中投资规模的影响上,还通过拉动投资规模放大了这种影响。由于长江三角洲的外资大多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使得本地区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而FDI的投资拉动作用,又使得更多的资金进入二、三产业,本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部门结构进一步向二、三产业偏移。这种部门结构的变化,带动了三次产业间比例的变化。

表5固定资产投资与FDI的回归分析结果

附图

资源来源:同表1。

2.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分析

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相对变化是反映产业结构转变的主要指标,FDI对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最终体现为不同行业实际利用外资对其增加值的贡献。为测量长江三角洲FDI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我们以LNGDP(i)=αLNFDI(i)+β进行回归分析(i=1、2、3,分别表示一、二、三产业),结果如表6。

表6三次产业增加值与FDI的回归分析结果

附图

附图

资料来源:同表1。

t检验值分析表明,FDI对长江三角洲各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基本没有解释能力,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影响的重要性要高于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影响。这与我们观察到的现实情况相吻合,第二产业一直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资进入的重要领域,特别是江苏的外资有近90%流入第二产业。α值分析显示,FDI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高于第二产业,并远高于第一产业,说明FDI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转变中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以高于全国的速度迅速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见,长江三角洲地区能够在短短20余年间由工业化初期迅速步入工业化中后期,FDI是其中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3.结构优化效应分析

FDI不仅仅是一个资金问题,而是一种“一揽子”生产要素整体推进的经营活动,包括资金、技术、研究开发能力、组织管理技能、人力资源开发和世界贸易网络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FDI对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三次产业的变动上,最重要的影响是体现在通过调整社会资源配置使之达到优化组合,以及通过带动技术进步,从而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

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FDI促进了本地区出口导向工业的发展,这可从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出口额的增长,与出口贸易增长的相关性得到证明。二是FDI改造了本地区传统的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如化工、饮料、化妆品、洗涤剂、啤酒、轮胎等。长江三角洲的这类行业原已有较庞大生产规模,但技术落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大量进入,通过传统技术与成熟技术的转移,对这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品结构的优化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目前这类行业与国外已无明显差距。三是FDI促进了本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使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的比重明显提高,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位次后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跨国公司大量进入长江三角洲,投资大多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使长江三角洲一些重要产业短短10多年跨越了发达国家所经历的传统过程,汽车、邮电通信、家用电器、计算机、电子、芯片等行业,都是如此。四是FDI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一条捷径,由于长江三角洲具有工业基础较好、产业门类齐全等优势,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一批配套生产企业,通过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带动了本地区中上游产业的发展,并将其带入国际市场,使本地区能够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从而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一条捷径。

三、产业集聚效应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早就发现,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这种存在于行业内部而非个别厂商内部的规模经济效应被称作外部性。一般来说,产业集聚能够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能创造一个完善的高度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使区域内的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助于创造性的构想以及技术秘密在个人之间非正式的交流,即产生知识外溢,从而推动创新;产业集聚是新企业诞生的催化剂,在产业集聚的地方,集中的顾客群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容易发现市场机会,创业者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再加上产业集聚区域的进入障碍低于其他地区,所需要的设备、技术、投入品以及员工都能在区域内解决,因而开办新的企业要比在其他地区容易得多;产业集聚加剧了竞争,同居一地,同行业相互比较,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这为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而绩效差的或者平庸的企业会因此感受到压力。不断的比较产生了不断的激励。产业集聚增强了竞争,竞争也提升了产业集聚区的竞争能力,使得区内的企业比起那些散落在各个地方的企业,具有了更强的竞争优势,更容易进入这一行业的前沿地带。

在没有外资进入时,一个落后地区要形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是十分困难,特别是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改革开放前的长江三角洲就是如此,产业结构“小而全、小而散、小而弱”的特征十分明显。20年来外资的大规模持续进入对长江三角洲的产业集聚产生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使得全球的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本地区集聚,新的生产力布局正逐步形成,区域竞争力不断提高。分析长江三角洲FDI诱发的产业集聚,我们发现:

(1)长江三角洲FDI诱发的产业集聚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主要是汽车、汽车零部件、化工、电子、仪器仪表等行业,并使长江三角洲正逐步成为全球装备工业加工制造中心。

(2)在长江三角洲内部,FDI诱发的产业集聚主要集中在上海周边。以苏州为例,苏州是全国利用外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利用台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从1992年开始,苏州每年仅台资的引进合同金额都在10亿美元左右,而且台商投资产业也多集中于电子信息业,投资的产业关联度高,形成了围绕龙头企业配套协作的企业群,如以明基电脑、全友电脑和华宇电脑为核心的IT产业群。目前苏州地区已建立起鼠标、彩显、液晶显示器、超微半导体等多个大规模生产基地,绝大多数产品与国际先进技术保持同步发展,许多产品已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3)长江三角洲FDI诱发的产业集聚使得高科技群落正在本地区逐步形成。目前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电子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诸多高新技术产业重要基地,以微电子、光纤通信、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居全国领先位置。

(4)长江三角洲FDI诱发的产业集聚并没有形成产业“飞地”。由于工业配套能力较强,能够解决中间投入品本地化的问题,FDI对本地区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5)在FDI诱发的IT代工业产业集聚中,对先行公司的跟随造成公司的“群集”的特征十分明显。台湾IT代工业认为长江三角洲生产线操作工人工资水平仅为台湾地区1/20,企业向这里转移能够获得成本优势,不转移的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此外,地理位置上的就近性也是外商迁移产能至此的重要因素。逐渐向内销转型的外商希望能据江南而内控腹地,将长江三角洲的产品以最短的距离运到各省,达到就近销售市场的目的。现在,沿沪宁高速公路的经济带上,产业链的凝聚效应正在吸引IT厂商候鸟似地到江苏“扎堆”。电脑主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键盘、鼠标、UPS电源、通信、硬盘、扫描仪、微处理器等诸多产品的制造已蔚成气候。

四、结论与建议

实证分析与经济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外资进入在弥补长江三角洲资本不足,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产业积聚,增加就业,促进技术进步,加快贸易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等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表明在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进程中,资本仍是最稀缺的要素,要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必须积极利用外资以加速资本形成。

按照钱纳里等人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长江三角洲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阶段;按照邓宁“投资周期论”的标准,处于第二等级(人均GNP400-1500美元)向第三等级(人均GNP2000-4750美元)过渡的阶段。按照国际经验,在这样的发展阶段,除了要继续保持利用外资规模,以解决资本不足和就业问题外,还需要考虑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加入WT0后,长江三角洲利用外资在高端受到东南亚国家的竞争,在低端受到中西部地区的挤压。要保持利用外资优势,未来外资政策的战略定位应侧重于:一是立足地区产业特色,实施与产业政策相协调的外资政策,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争取由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向主要从事资本密集型产品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的转化。二是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国际分工调整,争取在某些领域从垂直分工序列上升到水平分工序列,继续保持动态比较优势。

[收稿日期]2002-04-18

【参考文献】

[1]Macdouall.G.D.A,1960,ReturnandCostofForeignPrivateInvestment,Economic,V01.36.

[2]李岚清主编:《中国利用外资基础知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5年版。

[3]钱纳里等著:《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赵晋平编著:《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刘恩专:《外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分析》,98中国国际贸易年会论文,1998。

[6]何洁、许罗丹:《我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外溢效益的实证研究》,载《世界经济文汇》1999年第2期。

[7]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益的进一步精确量化》,载《世界经济》2000年第12期。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篇(2)

一、迟发展效应的理论

“迟发展”是国外发展经济学者在现代化理论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迟发展效应是针对先发展效应而言的。先发展地区起步较早.较好的初始条件、先发机遇及更充裕的发展时间与空间.提供了巨大的占先优势。当后来者开始起步时.由于先发者已经达到了较高发展水平.后来者在发展中会出现一系列因迟发展而带来的正面与负面效应。该概念的提出对后发展地区具有重大的影响

迟发展效应.指起步较晚的后发展地区在初始条件及区域经济再发展面临的环境发生变迁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系列有利或不利影响及发展模式迟发展效应同时具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其正面效应表现为后发优势.而负面效应就是后发劣势。在国内外文献中,有的强调正面效应,有的强调负面效应

(一)迟发展效应的后发优势

对后发优势的研究最早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绝对优势理论。此后。国际学术界便从资源禀赋理论、区域理论、制度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方面对后发优势理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美国的社会学家M·列维和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的理论除这两位学者之外.学术界还有很多人对后发优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英国的彼得·鲍尔、俄国的托洛斯基、著名学者汤因比等等后发优势理论由西方学者提出以后.引起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浓厚兴趣.在如此氛围之下.国内学术界对后发优势问题也做了广泛的研究根据西方学者提出的后发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参照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丰富与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实际.后发优势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文化利用说。现代化的后来者可以利用先行者在世界科技革命浪潮中形成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直接加以引进与学习.使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经济技术发展阶段上的跨越性发展。同时。后来者可以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以形成文化融合杂交的优势,促进现代化的发展。

2.经验借鉴论。在发展中国家开始其现代化进程时,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先行者有丰富的发展经验与教训供后来者借鉴.这样可以少走弯路.缩短在黑暗中探索的时间.使后来者能以较少的代价取得更大的成就。

3.外资利用说。由于发达国家拥有大量的资金,后发国家可以依靠引进外资以解决本国现代化起步阶段的资本积累严重不足的问题.从而实现借鸡生蛋的目的。

4.产业转移说后发国家可以利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机会.在发达国家的帮助下。直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使后来者顺利地实现现代化。

5.后发国家联合说。随着世界整体发展与互相依存趋势的显著化.后发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有所改善.它们可以通过联合以抵制发达国家损人利己政策

6.榜样激励说。由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成就十分显著,这会使后来者克服重重阻力激发追赶的念头与信心.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与整合.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有利于后来者的现代化进程

(二)迟发展效应的后发劣势

“后发劣势”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沃森提出的他认为落后国家由于发展比较迟.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模仿发达国家。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模仿制度,另一种是模仿技术和工业化的模式。由于是后发国家。模仿的空间很大,所以可以在没有好的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对发达国家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模仿.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的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特别是落后国家模仿技术比较容易.模仿制度比较困难。因为要改革制度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因此落后国家会倾向于技术模仿.但是.技术模仿虽然可以使落后国家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也可能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这就是后发国家的“后发劣势”。以英法为例,在18、19世纪,当时的英国是发达国家,而法国是欠发达国家.二者最根本的差距就是制度的差距。英国1688年之后就实现了制度。而法国自大革命时期就实行专制制度。英国的制度由于成功克服了国家机会主义而取得了成功.而法国经济在l9世纪以前因为专制制度和政府任意侵犯财产而落后

根据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1820-1992年间世界七个主要不同地区在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排序上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没有改变。最繁荣的地区仍然保持他们的优势地位,最贫困的地区仍然贫困。这个时期西方衍生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均GDP增长了17倍。西欧居次,增长了13倍,南欧10倍。拉美7倍,东欧和亚洲及大洋洲6倍,非洲3倍,地区之间的差距在近二百年问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据联合国统计,l971年世界上有25个国家被列为不发达国家,2002年已增到49个。196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为31:1。而1997年则扩大为74:1。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一定程度上沦为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殖民地”。可见确实存在着后发劣势。

要理解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关系.笔者认为从技术层面上看,后发优势表现得较为明显,而从制度层面来看,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后发劣势。但总体而言.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是紧密联系。相互补充,共同发生作用。后发劣势制约着后发优势.使后发优势难以发挥功效。后发优势中隐藏着后发劣势,在不同的条件下,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可以相互转化,优势可能转化为劣势。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因此.不能把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绝对化.它们相互影响.并不是孤立地存在。

二、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的迟发展效应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技术后发优势。落后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能从经济发展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引进先进技术.因此具有技术上的后发优势而获益。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相同的先进技术。其次.可以在更短的时间获得相同的技术。第三.可以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经验的研究,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在自主性的技术创新中.避免错误的路径选择.从而在更高的起点上更快地进行自主性的技术创新

2.资本的后发优势这一优势主要是指资本报酬递减规律所产生的优势。发达地区的资本丰富.而落后地区资本稀缺,因此.落后地区的资本收益要高于发达地区。那么资本将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由此将会促使落后地区经济增长得更快

3.人力的后发优势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只要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利用知识的溢出效应.提升人力资本的素质和水平就可以产生较大的劳动力后发优势

4.制度的后发优势。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避免或减少了制度建设方面的试验成本。制度的建设、完善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落后地区可以从发达地区在建设、完善经济体制、法律制度、政策等的过程中学习和总结经验,从而选择正确的制度建设路径.避免或减少制度建设方面的试验成本.加快制度建设.缩小与发达地区在制度方面的差距。其二是缩短制度创新的时间。制度建设过程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落后地区可以通过研究、借鉴、模仿发达地区的制度加快本地区的制度创新,从而缩短制度创新的时间。

5.结构的后发优势。落后地区多以农业经济为主.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从农业经济转为现代工业经济.最终实现工业化。落后的农业部门生产率较低.而工业部门的生产率较高.把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转移到工业部门.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率-从而促进生产率较快的增长。

(二)劣势分析

1.“马太效应”由于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总是存在着不平衡.经济落后地区总是存在的,因此,不合理的区域分工与利益分配关系也总是存在的。我国落后地区往往集老、少、边、穷于一体,表现出经济外向依存度低、严重缺少文教卫事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单一等一系列不发达经济形态和文化模式,从而导致自我发展机制、自我更新能力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经济的发展.不得不处于被发达地区支配的从属地位,农产品与工业品、初级产品与深加工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导致了利益的双向流失在这种不平等竞争过程中.在循环累积作用下,落后地区将越来越滞后于发达地区.形成“马太效应”

2.“回波效应”。资金、人才短缺和技术落后是当前落后地区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由于落后地区原有经济基础薄弱,再加上迟发展造成起点比较低。落后地区自身积累、自我发展能力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受人均收入水平、财政收入的影响。落后地区的低收入使其储蓄水平低.资金短缺,难以支持经济的较大发展。同时。发达地区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导向和人才激励机制.良好的外部工作条件.以及相对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同落后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促使人才向发达地区聚集。相对削弱了落后地区的人才积累。以西部为例.12个省市每年毕业的大专院校的学生中.有90%的研究生和70%的毕业生都流向了外地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这就造成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是本地区的人才不断外流得不到应有回报的尴尬局面人才与资金的匮乏也制约了落后地区的技术引进和创新这些生产要素明显有利于发达地区而不利于落后地区的连续的累积性的扩张.形成“回波效应”。

3.“齿轮效应”缪尔达尔把发展定义为“相互依赖的条件下整个体制的向上运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制度基础十分薄弱.并存在严重的缺陷.由此带来了巨大的交易费用.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相反,发达地区则在经济体制改革、新型经济体制建设和对外经济开放体制的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体制优势.这种优势使其对经济资源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区域经济能否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对经济资源的吸引力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在体制方面的劣势使落后地区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形成明显的“齿轮效应”。

4.“示范效应”发达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和模式.这些经验和模式对落后地区的发展确实具有示范作用.但是这些经验和模式不可能完全适合于每一个地区的发展。然而.由于受“示范效应”的影响。落后地区往往亦步亦趋地效仿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而且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结果走上了一条缺乏创新.永远只能“赶”不能“超”的道路

三、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建议

(一)消除制度障碍,弱化后发劣势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127.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6.005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6-0015-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日益加剧,较为突出的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已引起各方关注。传统的观念认为,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区位情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但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些自然资源、区位情势相似的地域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甚至差异很大,而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域文化的不同。

一、地域文化与壮乡文化

所谓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1]它的形成是由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制度变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徽商、晋商,其商业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当地土地贫瘠、耕地稀少、生存环境恶劣、人多地少的现状迫使人们不得不外出经商以谋求发展。两大“商帮文化”中的重商主义精神由此发源。

壮乡文化则是指生活在广西境内的以壮族为主体的包括瑶族、苗族、侗族、京族、仫佬族、回族、彝族、毛南族、水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在内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风土人情、思想观念、社会习俗等文化因素的总和。

壮乡文化以壮族为核心,壮族现有人口约1548.9万,大量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其发展历史悠久,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不仅创造了悠久的农耕文明,而且很早就发展起了种类繁多的手工业,尤其在金属铸造业、陶瓷手工业、织染业等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

二、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看,区域经济是地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地域文化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决定着地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地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2]同时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地域文化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导向性和凝聚力。经过漫长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因其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而对生活在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导向作用,人们更容易按照传统的方式去组织生产、发展经济,利用相互间内在的聚合性大大减少交往的摩擦和费用,获取巨大的社会效益。比如,温州企业大多采取家族模式,是因为温州传统的商业文化使温州人深知当前社会的信用状况不好,因而不相信外人,坚持自己的钱自己用,自己的企业自己管。而地域文化的凝聚力则体现在,由于共同的文化根源,主体间更易于相互沟通,形成合力,使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组织成为可能。重信誉,讲团结互助,是壮族重要的道德观。

另一方面,传统地域文化中的消极面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不良的影响,成为障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个道理被我国许多地区的经济改革实践所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向市场经济迈进过程中,经济发展滞后,相比于东南沿海地区步伐总是显得沉重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他们的地域文化环境偏向保守、内倾、守旧等,大多数人具有守成观念、平均观念,思想不解放,文化缺乏活力,农业社会形成的保守、安于现状等旧文化观念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了制约。而反观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区域,由于数千年来凝结而成的区域文化具有商业文化的传统,改革开放后,在其创新精神的熏陶下,人们观念开放,制度创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由于不同地域人们的文化秉性和文化环境不同,其经济行为决定了经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人们的经济行为乃至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主导本地区人们的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

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一经形成,必然内化、沉淀为当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从而对人们的经济思想和行为发挥导向作用。如壮乡文化中的传统道德观念――鄙商观念,就成为了制约壮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道无形障碍。壮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民族。在壮族地区,古籍屡有记载:其民“惟知耕作,不事商贾”。[4]在壮族的道德观念中,经商者大秤进、小秤出,抬高物价,牟取别人的血汗钱,是不道德的,人们内心深处对商人充满了鄙视。鄙商,既源于壮族诚实勤劳、反对损人利己的道德观,同时是一种古朴原始的平均分配的平等观念的反映。鄙商观念使得壮族地区历来商品经济不发达,始终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由于经商的人少,社会经济不活跃,使得壮乡居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二) 能够提升和丰富区域形象,有利于招商引资,整合经济要素

一个有特色的、有良好精神内涵的区域文化可以使本地区在外部树立起一个良好、深刻的区域形象,这对于本区域引进外资和人才、与外部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无疑是大有益处的。重信誉,讲团结互助,是壮族重要的道德观。对于结交的朋友,有言必信,有约必至,有事必帮,真诚相处,具有“与而不求其报”的优良传统。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壮乡文化中的这种优良传统塑造了广西良好的总体形象。可以说,近年来广西经济吸引外来投资逐年增长,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因地域文化能吸引外部经济资源和使区域经济产生向心力,所以区域文化具有整合经济要素的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搭建文化平台。

(三) 可以培育和推动区域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的创作研究、服务等活动的产业。虽然壮乡多民族居住区的民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在新世纪发展均比较迅速。但是由于壮乡地区经济历史上长时期处于一种较落后的状态,其灿烂的艺术文化仍未对广西经济的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壮乡文化对外来投资者还不具有吸引力;同时壮族文化中工艺技术很高的手工业如陶瓷、壮锦、铜鼓,还有壮族的“民歌”、绘画、崖壁画等,都还没有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些极具商业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应用于造福壮乡人民的经济事业上来。

(四) 地域文化使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容易受到历史、地域的影响,具有历史传承性

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无论其如何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该地区历史上产业发展的影响,或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进行延伸,或在原有产业基础上继续发展壮大,或对原有产业进行革新,更有甚者能够经过整合形成该地区独特的产业结构模式。如壮族地区在明清时期就开始大量种植甘蔗、油桐、油茶、花生等经济作物,而今,广西的制糖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良好,这既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的延伸和革新,又是对壮乡文化在经济上影响的一种传承。

三、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第一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对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是该地区的社会群体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经生成,就以其特有方式对该地区的人们在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道德及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全面的调节和控制,使社会集团的每一个成员都处处受其影响。这一点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不仅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也使地区经济的发展打上了深刻的文化烙印,最终使区域经济产生不同的发展道路。区域文化渗透于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而形成区域特色经济。[4]所谓特色经济,通常包括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特色经济区域。最典型的例子是“从商文化”形成了温州经济。

第二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对区域产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产业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素质和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志,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一个地区的落后,不仅仅是经济统计指标的落后,更重要的是人自身文化素质和文化观念的落后。落后地区的传统文化造成人们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与商品意识,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内在原因,它不仅造成了落后地区现阶段的经济滞后,也是地区经济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5]保守的内倾的文化往往倾向于内向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较单一,生产特点为自给自足;而外向性文化其产品结构则注重多元性、商品性、外向性,注重人文的文化,往往满足于资源型产业和初级产品的加工;而重商业开发的文化更注重资源的深度开发与产品的更新换代。

第三层次的影响是指地域文化以一种文化产业的形式,如民俗文化产业、旅游业,来对区域经济施加影响,是一种直接的影响,能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带来直接的收入效应。

现时代,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拉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地域文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如广西的桂林山水是壮乡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人文资源,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去旅游观光,它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7]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利用自身的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工艺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为当地的经济贸易、招商引资、经济产品开发搭建良好的平台,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三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文化资源可以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高档化,消费品味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内涵。许多企业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产品进行文化包装,有力地提升了产品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增加了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至于地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则是我们应该加以注意和进行改造的。如我国西部文化因其地域和历史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封闭性、凝固性和保守性。随着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农耕文化所固有的弱点显露无遗。另一方面,人们的欲望本能又在片面的市场经济理念的诱发下被极度放大。作为西部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壮乡文化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此类现象,而这些地域文化中的消极面是与现代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严重阻碍着地区创业的发展和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最终使区域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四、努力促进壮乡文化对广西经济发展发挥积极影响

第一,努力推动壮乡文化的社会变革,拓展其文化的开放性、进取性和灵活性,打破西部文化中常见的安贫守旧、得过且过的惰性心态,实现壮乡人民的观念革新,激发他们内在的创业和竞争意识。观念的变革是推动壮乡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整个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地方政府在探索地区经济发展、向内寻找经济发展滞后原因的过程中,应意识到民众观念变革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加强对创业致富、经商致富行为的正面宣传,树立一批壮乡企业家的模范代表;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引导创业的社会氛围,反对“无商不奸”、“不事商贾”等传统偏见,使得壮乡民众的创业行为得到更多的鼓励和社会的积极支持。

第二,加强对壮族等少数民族集聚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知识文化水平。在弘扬壮乡文化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互助团结、热情好客、崇尚勤劳等传统美德的同时,对于原来比较保守的、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如鄙商观念、自然经济观念、狭隘心理等,要通过拓展他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使其了解商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等途径来促进他们理性认识从商行为。社会各方也应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壮乡民族企业家形成的大环境。

第三,充分挖掘壮乡文化遗产,对其中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文化产品,如壮锦、铜鼓及其他一些工艺水平很高的工艺品,进行产业化开发。以壮锦为例,壮锦是壮族的传统纺织工艺品,与湘绣、蜀锦齐名,图案精美、织工精细,享誉海内外。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壮族聚集区,可以组织专业化生产,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外宣传和推广,使之成为市场上畅销的民族特色产品,进而演化成为地区经济的一个产业增长点。

参考文献:

[1] 程恩富、顾钰民、方家良等.文化经济学通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周尚意、孔翔.文化与地方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 省略/zxfq/

[4] 李锦宏、陈越.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文化的影响机制分析――兼论区域文化与区域竞争力的逻辑关系[J].新西部,2008,(04):70-71.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篇(4)

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

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07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3.5%,黑龙江为12.1%,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786元,黑龙江为10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

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2007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37.27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706.72亿元)。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技改收效甚微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的技改投资。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中一些制度因素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决策,使得重复建设、相互掣肘的问题经常发生,投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拨改贷以后,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技改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很多项目,几经讨论,多方论证终获批复。但在论证期间,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加之贷款导致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

4.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

黑龙江经济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老化,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且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的条件下,由于企业的大量关停并转,使得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急剧缩减,其实际人数由1990年的504.7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374.9万人,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39.6%下降到2006年的29.1%。这部分从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不是全部转移到具有较大吸纳能力的第三产业,而是有相当一部分逆向回流到第一产业。

二、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针对提出的上述问题,黑龙江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进程中,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发展,早日走出困境。

1.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构建国有经济退出机制和非国有经济的进入机制,推动钢铁、石化和重型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打破地区、所有制界限进行战略性重组,鼓励和引导民间和外部资本在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中发挥作用;积极推进企业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

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

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07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3.5%,黑龙江为12.1%,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786元,黑龙江为10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

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2007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37.27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706.72亿元)。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技改收效甚微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的技改投资。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中一些制度因素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决策,使得重复建设、相互掣肘的问题经常发生,投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拨改贷以后,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技改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很多项目,几经讨论,多方论证终获批复。但在论证期间,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加之贷款导致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

4.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

黑龙江经济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老化,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且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的条件下,由于企业的大量关停并转,使得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急剧缩减,其实际人数由1990年的504.7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374.9万人,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39.6%下降到2006年的29.1%。这部分从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不是全部转移到具有较大吸纳能力的第三产业,而是有相当一部分逆向回流到第一产业。

二、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针对提出的上述问题,黑龙江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进程中,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发展,早日走出困境。

1.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构建国有经济退出机制和非国有经济的进入机制,推动钢铁、石化和重型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打破地区、所有制界限进行战略性重组,鼓励和引导民间和外部资本在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中发挥作用;积极推进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加强企业间的购并、联合和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及时组建与生产力相匹配的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规模经济。

2.通过减税、加大科技经费投入等手段提高创新投资,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允许各种性质的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形成包括个人、企业、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等有机组合的风险投资网络。在高新技术领域引入民间和外部资本,解决创新投入的资金“瓶颈”。比如,广州天河软件园区聚集930家软件企业,其中99%都是民营企业,而被认定为“国家骨干软件企业”的11家全部为民企。

3.建立高效率的社会科研开发机制,激发创新热情。应进一步加大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造力度,密切科研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应积极鼓励高校利用人力资源的优势创办企业,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奠定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企业应该借鉴现代企业薪酬激励理论,完善薪酬制度和聘用制度等,主动为人才的引进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

4.高校办学应面向社会需求,明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不仅注重传统的理论教学,更应结合实际,传授新的理论和思想。对于有卓著学术成果的个人成绩应予以肯定,为学科带头人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5.政府应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一个地方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就必须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要有观念上的比较优势。现在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一个重要差距就是观念上的差距。很明显,一个地方有没有观念上的优势与这一地方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所有创新当中,观念创新应该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因为观念是指导人们行动最重要的基础。因此,政府要不断推动思想解放,通过思想解放,形成观念上的优势,进而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关注开放、参与开放、服务开放的浓厚氛围。二是形成合理、公开、公平的税费环境。对于投资者提出的要求,政府要慎重对待。要在国家政策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满足其要求,而不能向投资者开“空头支票”,轻易许诺无法兑现的诺言,否则会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在政策问题上,主要是做到公开、平等、公正与合理,给予投资者实实在在的支持。三是强化规划布局,重视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企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招商引资的落脚点。因此,政府必须完善区内的水电路以及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四是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全社会的信用观念。

6.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

加强黑龙江与国内各兄弟省市的合作与交流,加强省内企业与外省市科技界、企业界的合作,引进技术和人才,共同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如2003年在大连签订的我国第一个打破行政区划、突破地域壁垒的农业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东北和内蒙古四省(区)农业经济协作协议,根据协议,在生产领域,四省(区)将在区域化合作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避免自成体系的“大而全、小而全”;在科学技术领域,根据农业布局的调整,实施农业技术的优化与组合,坚持开发与流动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挖掘区域内农业技术力量和技术装备的潜力;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以各自的市场资源为基础,以标准化为切入点,加强区内市场协调和区外市场联合开发,逐步建立起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协调机制和标准协调机制。

要注重黑龙江与东北亚尤其是俄罗斯东部地区发展区域合作的国际性,使黑龙江成为我国新的开放地带。2008年总理代表中国签署了中日韩俄四方合作宣言。这个宣言为黑龙江地区的振兴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

黑龙江省在建国之初作为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只是近年来随着南方省市改革步伐的加快,沿海各省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成为让人注目的新焦点,黑龙江省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当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造就了珠三角、长三角这样一块块经济的热土时,黑龙江省方猛然惊觉自己已然落后于时代,原有的体制严重的束缚了国民经济在21世纪的新一轮加速。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发展的不均衡性,党和政府在继“西部大开发”之后,适时提出了“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构想。黑龙江省应该牢牢抓住历史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和优势条件,“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实现黑龙江的再崛起。

参考文献:

[1]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篇(5)

甘肃省庆阳市位于“北控河套,南屏关中”的黄土高原第一塬——董志塬中部。改革开放以来,庆阳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但由于原有起点、发展条件、国家政策倾斜等因素制约。庆阳与西部一些大城市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不小。权衡经济发展带来的正负效应,庆阳市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庆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一)资源丰富,前景广阔

第一,气候资源优势。主要有太阳能和风能,太阳辐射年总量是5280-5710兆焦/平方米:有效风能年总时数在2000-5000小时之间。

第二,动植物资源优势。市内兽类动物中以早胜牛、庆阳驴、环县滩羊最为有名,以梅花鹿最为珍贵,以兔类、羊类分布区域最广,数量最多。飞禽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达9种、长居鸟类有50余种、夏候鸟40余种,建国后还引进了荷兰牛、新疆马、辽宁羊、江南鱼等良种动物。全市的植物有700种,其中粮食作物148种、经济作物75种、木本植物350多种、草本植物170多种、菌藻类6种。

第三,能源优势。庆阳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折合这些能源相当于1230亿吨油,这个储量仅次于“中国第一资源大市”——陕西榆林。现已探明,庆阳油气资源总量达40亿吨。煤炭储量2360亿吨,占甘肃省预测总量的97%。境内平均每平方米土地下含油气120千克、含煤8吨,可以说具备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地基础条件和优势,

第四,特色资源优势。丰富的红色文化、深厚的黄土文化资源既是特色,又是优势。以南梁为核心的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正在进行,以“香包、剪纸、刺绣、道情”为代表的黄土民俗文化产业已经创汇,并长足发展。

(二)以西峰区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西峰区位于董志原腹地,全市商贸流通、文化、交通中心。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落实,为西峰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建国60多年的建设成就,为西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西峰区的快速变化带动了全市的发展,促进了庆阳城市化的进程。目前全区城市建设工作一系列重点举措的辐射作用北达庆城、南至宁县、西毗镇原、东望合水。

随着西峰区的不断繁荣。以其为中心的引力作用与日俱增,对全市的人才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等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与优化,使其成为甘肃“两翼齐飞”规划的东部核心。在此进程中,庆阳市普遍出现了以新城区和小城镇重心外移为特征的城市规模扩张趋势,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投入呈现出向西峰区集中的态势,使具有一定科技经济基础力量和招商引资地缘优势的庆阳能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甘肃省庆阳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民间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以香包为代表的民间刺绣、皮影和剪纸等民俗艺术已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庆阳是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中国香包刺绣之乡”、“道情皮影之乡”、“民间剪纸之乡”,是中央电视台等12家权威媒体评选命名的“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文化产业——“香包、刺绣、剪纸、道情”既是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结合的产物,又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把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其特有的新姿态辐射到周边地区,可以预见,它将成为庆阳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点。

全市旅游业发展迅速。目前,北石窟寺、小崆峒山、陇东民俗博物馆、南梁红色旅游区、周祖陵、窑洞民居等景点初具游览规模,游客直线上升。它们不仅占有西部区域性市场,而且其文化价值在多元化的新市场份额也不轻。

二、庆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

(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恶化

庆阳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中心地带,远离海洋、靠近沙漠。自古以来,自然灾害频繁,奇异现象突出。从民国到20世纪末,共发生各种自然灾害231次。其中旱灾43次、洪灾48次、冰雹46次、霜冻41次、风沙20次、病虫害19次、鼠害4次、地震10次。严重的自然灾害给庆阳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害,也导致了生态环境脆弱、生物资源再生能力差,这些已成为制约庆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硬约束”。

(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庆阳虽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着本市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是影响庆阳综合实力的“瓶颈”。经济核心区带动作用不够,边缘区发展缓慢。西峰区、各县城、示范镇、国道省道沿线一带发展很快,而广大农村依然落后。促进庆阳经济可持续发展重点应放在实现城乡平衡,促进全面发展上。科技竞争力强、市场广阔、区位优越的西峰区示范效应要继续增强,形成强有力的辐射中心。区中心带动县城、县城与示范镇带动乡和村,逐级带动、临近示范、区县乡村协调发展,形成点、带状产业带,使这种差距逐渐缩小。

(三)人口众多,整体素质不高

庆阳市人口现在约252万,少数民族19个,再加上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教育机会不平等,盲率高,与人均GDP水平呈负相关。特别是广大贫困山区,居民的科技知识和文化素质偏低,是制约老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许多单位、企业由于对人才问题重视不够,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因此,更谈不上吸引外部高素质的人才。

(四)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基础薄弱

自从国家批准建设能源化工基地以来,庆阳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化工企业有所发展。大规模的开发资源占用了大量农地、资本和劳动力,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业比重直线下降,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变,制约了农业和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也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农业基础的薄弱,使文化产业和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和有力支撑,出现了“资源富、财政富、农业弱”的局面。

三、可持续发展集体措施

(一)坚持走一体化综合开发的道路

在资源利用上,按照“既利用又保护”的策略,谋划产业布局的技术路线,延长产业链条,走循环经济的绿色发展通道。同时,切实加强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等后续和相关产业。提升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承载能力,把目光盯在世界500强,全国100强企业上,引进大型央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进行开发,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占领竞争制高点,赢得发展主动权。围绕“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主题,建设西峰、正宁、长庆桥、延环江4个工业集中区,发展石油化工、煤气、煤化工、精细化工、建材五大产业,实现“工业强市、产业富民”。

(二)开发特色文化产业的内在潜力。

庆阳是革命老区,又是农耕文化发祥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跨越崛起,一方面,要把红色旅游产业开发作为主线,积极争取国家政策、项目,开发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实现与延安红色旅游圈的全面对接,努力把庆阳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胜地:另一方面,要把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提升庆阳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全民创业,大力发展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创出一条具有庆阳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不断增强庆阳发展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三)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事业发展

重点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向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优势产业的大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立支持自主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科技能力建设。针对雄厚的农业经济基础,继续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增强农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全市特色果品、优质瓜果、品牌牲畜等农业优势,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业品牌。大力开展高科技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设施化应用。针对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和能源化工产业的迅速崛起,积极鼓励能源化工企业开展能源开采、煤电、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安全生产、减排节能等领域的技术开发,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

(四)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地企合作,实施油区饮水解困工程、安全饮水工程和百万亩“碳汇林”基地建设,逐步修复改善老区生态环境,创造油田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发展模式。

生态方面,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积极实施董志塬综合治理项目。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达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发展目标,实现庆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虽然庆阳采矿业(正南煤田、西峰油田能源储量巨大)、农业、服务业(香包、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看好,但应辩证地看待甘肃庆阳经济快速发展问题,切莫放松环境保护、过度开采能源。爱护生态环境,参与环境教育,让“生态、环保”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全新态度,全面实现庆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篇(6)

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处在山区,自然环境大多十分恶劣,水土流失、滑坡、石漠化等环境灾害频繁发生,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交通十分不便利,于是远离全球、全国及区域性社会经济增长中心,加之受其境内海拔高度及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季节性自然灾害的影响,外部人员往往很难接近山区,山区的人们也往往很难走出大山。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极大的边缘性与封闭性。

(二)技术投入不足,资源难以有效配置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技术投入不足,,使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等资源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的投入和技术进步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主要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注重对技术的投入,在农业、工业方面缺少相应的技术人才,劳动者素质技能偏低,资源不能高效地利用与配置。

(三)教育资源匮乏,人才流失严重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区位劣势,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对教育投入也相对较少,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的各级各类人才数量较中部、东部地区少很多,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使得本地人才大量外流,由于缺少相关的优秀人才引进措施,外地人才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人才的匮乏不言而喻。

(四)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不注重对生态的保护

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目标的制定上,片面追求社会生产总量的增长,突出产值的增长速度,不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经济发展的手段上,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扩张,增加人财物的投入,而不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来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的内陆边境线长达21000公里,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占19000公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边境贸易具有很大的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优势,利用边境贸易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在西部大开发的规划中,要始终注重加大发展边贸产业力度,以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边民互市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以此来扩大边民和周边国家的边民的贸易往来,促进边境贸易发展,带动边民致富和地方增收。加大对口岸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建设力度,加大对边境口岸管理体制的建设,充分优化和整合口岸资源,促进边境贸易的持续快速发展。充分利用边境贸易来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兴边富民,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活力。

(二)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实现农业产业化

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农业和工业发展上,对技术的投入力度不足,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应该把技术投入放在与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同等的位置上。首先,要加大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技术投入,用工业化思维来引导农业生产,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使得农业产业化经营;另外,要加大技术投入,大力培育具有科技文化知识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经营与管理能力,让新型农民具有综合管理和分配人、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能力,实现科学化农业生产,从而使得农民持续增收。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力度,走科技创新驱动之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招商引资

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都在边疆山区,交通十分不便,运输成本高昂,严重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和招商引资。水利设施条件也比较落后,严重阻碍了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因此,因充分认识到公路网系统、水利设施、信息系统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还可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等发达地区的交流,促进招商引资的顺利推进,从根本上冲破少数民族地区的边缘性与封闭性对其经济发展的束缚。

(四)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优秀人才

人才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人才的培养也要教育来支撑。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整合教育资源,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使各类人才的优秀成果能够得到优厚的回报,并使得其各项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护,以此来留住人才,让各种优秀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注入新鲜的"血液"。鼓励少数民族地区人才不断更新知识,在新的科研成果上取得突破,并将新的成果运动到经济运行的全过程,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对生态的保护

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大多住在边疆山区,由于宜耕土地的稀缺,在生存压力的作用下,人们不得不大量地"毁林造田",少数民族地区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非常低下,在经济发展中没有注重质量与效率,使得少数民族地区陷入"越垦越饥、越饥越垦"的恶性循环当中。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用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农业化,同时应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退耕还林"、保护天然森林保护区、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使得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化,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齐头并进。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篇(7)

3.要破除行政区划障碍,加快打造一条紧密联系的沿海经济产业带。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把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作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重点。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含义是指要依托沿海的港口和临港城市,建设成一条紧密相连的沿海产业带。渤海湾的西侧,共有5个较大的港口,即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天津港和黄骅港;港口之间距离较近,且拥有共同的腹地,但由于行政区划不同却分属于不同的省市。在这5个港口中,天津港开发较早,现有设施也较完备;曹妃甸港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具备了建设深水大港的天然条件;秦皇岛港、京唐港和黄骅港也各有特色。目前,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海运的需求急速扩大,也因此推动了海港建设速度的加快。现在,环渤海各省市加快海港建设的积极性都很高,已形成了大声疾呼、你追我赶的态势。大连港和青岛港因不属于渤海湾沿岸,且各自拥有自己的腹地,在一定时期内与上述5个港口还不会形成激烈的竞争;但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天津港和黄骅港的建设已亟待协调,尤其是曹妃甸港和天津港如不及时加以统筹,势将形成重复建设的重大浪费。这一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高度关注的时候了。在行政区划调整难有大动作的情况下,一方面,应尽快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渤海湾西岸5大港口的建设进行协调,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港口的优势,降低管理成本,使整个渤海湾港口群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应统筹规划秦、唐、津、沧沿海经济隆起带的产业布局,力求做到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4.要抓住新机遇,加快河北省会城市群建设。河北省会石家庄市是依赖交通建设这条路而发展起来的。今天,随着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和石家庄市“十一五”规划的实施,石家庄正又一次面临着依靠交通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1)石家庄新火车站的建设必将给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带来巨大的发展动力。据有关报道,新火车站工程直接投资将达42亿多元,石家庄火车站南移后,铁路正线将在北二环和槐安路之间从地下穿行,与此同时石家庄原有火车站和铁路货运系统将被拆迁,火车站沿线的地道桥也将随之消失,历史上形成的桥东、桥西分割的局面也将彻底改变。地面上原有的铁路沿线将建成商业带和生态绿化带。所有这些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这不仅会造就一个以新火车站为中心的商业中心,而且还会带动房地产业、物流业和金融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京石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使京石之间的路程缩短到1小时30分左右,从而使石家庄名副其实地纳入到首都经济圈内,这就意味着今后京石之间企业的商务洽谈、人员流动将会更加方便,而石家庄获得的发展机会也将大大增加。因此,应及早做好准备,争取最大限度地利用京津资金、科技和人才优势,发挥石家庄市所具有的土地、资源、劳动力优势,积极而有选择地承接、吸纳京津产业转移,吸引大集团、大公司来石家庄市建立产品制造基地。通过培育特色经济、构筑配套经济,形成融合共进的链条产业格局。随着交通建设的进展,石家庄市应加快省会城市圈的建设。现在,石家庄市已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周围200公里范围内又没有大的中心城市,这些都为石家庄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应以石家庄市为中心,与卫星城建设、产业布局相结合,建立合理分工、职能明确的城市集群和产业集群,以“大石家庄”为重点形成省会都市圈,使之成为环渤海经济区的另一个子系统,最终形成京津石的三角发展区域,从而真正实现河北省与京津的融合和一体化。

[摘要]中共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目标,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将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对象,京津冀三方应在共赢的前提下,加大政策协调的力度和产业协调的力度,破除行政区划障碍,加快打造一条紧密联系的沿海经济产业带,加快河北省会城市群建设,从而真正实现河北省与京津的融合和一体化,促进京津冀经济协调发展。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篇(8)

求学网为您提供“中国经济论文试论政府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解决您在写中国经济论文中的难题

中国经济论文试论政府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试论政府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篇(9)

江西省委、省政府实施"全民创业,富民兴赣"即发展内生型经济战略以来,大力发展内生型经济已经成为当前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南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个私和民营经济发展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如何发展内生型经济,实现富民兴县?作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我县内生型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来,全南县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和赣州市委、市政府"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战略决策,在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内生性经济,个私经济和民营经济取得了较好发展。据统计,截止2005年10月底,全县共有私营企业126家,从业人员6745人,注册资金33390万元,分别比上年年增长12%、10%和73.3%;城乡个体工商户2825户,从业人员11445人,注册资金933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10.8%和25.4%。个私、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拉动全县经济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2005年1-10月,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上交税收4165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4.5%,其中个体、私营企业上缴税金2039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1.8%。 二、加快内生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投资意识不强。近年来,我县通过实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明显改观,但由于长期受农耕文化和封建思想的影响,小农经济思想和官本位意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造成全县干部职工群众的创业、投资意识不强,把宽裕资金都存入银行。今年1-9月,全县各类存款100778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81258万元。 2、创业的水平低。我县私营企业多数集中在投资少、风险小、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领域,企业相互之间关联度不高,配套能力差,企业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低,有长远发展前景的主打产品和能叫得响的"优质产品、名牌产品"少,在个私企业中拥有注册商标的企业少,没有一家企业获得国家、省著名商标和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很难实现质的飞跃,创业真正成功的企业不多。 3、各种 人才缺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总量小。据统计,我县现有各类人才为3513人,其中党政人才(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才(具有初级以上职称)共有3261人,企业人才252人;人才密度为1.9%,接近全市约2%的平均水平,大大低于全省3.9%、全国6.1%的平均水平。二是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紧缺。大中专以下学历人员是人才队伍的主体,占总数的88.6%,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1.4%,本科第一学历的更少。专业技术人才中副高级以上职务的只有86人,且绝大多数分布在教育、卫生系统,经济工作部门仅有6人。由于人才管理体制等原因,导致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人才极其缺乏,真正进行创业的创业人才就更少。 4、融资存在困难。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大多数专业银行退出农村,县域个私经济、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依赖民间借贷资金等形式筹集资金,只有少数个私经济、民营企业能够从农村信用社贷款融资,但放贷资金也没有超过2000万元,其他商业银行则限制放贷,贷出数额相当少。民间融资的市场建设严重滞后,个私经济、民营企业缺少获得银行信贷的正规渠道,个私经济、民营企业担保难、抵押难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仍然依靠"感情融资"、"民间融资",以较高利率获取杯水车薪的短期借款。 5、发展环境不够优化。近几年来,全南县对环境问题高度重视,无论是"硬环境"建设,还是"软环境"建设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但就适应实施全民创业战略而言,环境方面还有许多全局性和深层次的问题有待解决。在硬环境方面,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还比较薄弱,境内既没有国道、铁路,也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县、乡、村公路改造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在软环境方面,支持全民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促进全民创业的机制还未形成,如由于少数单位从部门利益出发,导致县委、县政府的优惠政策执行不力,服务措施不到位,对个体、私营企业的"三乱"现象还存在,削弱了民营经济自我积累的能力,一些收费政策和收费情况缺乏透明度,存在重收费、轻管理的现象,侵犯个私经济、民营合法权益的现象仍有发生。今年1-10月县优化办仍接到客商、创业人员各类投诉55起。 三、加快内生型经济发展的对策 1、积极构筑创业载体,搭建发展平台 (1)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以现有园区为基础,注重推进各种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优化配置和重新组合。要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好工业园区土地资源,强化工业用地储备,盘活土地存量,按产业区域作好工业园建设用地规划,尽量引进链条式生产、循环型发展的经济产业群落户工业园。加快园区交通、通讯、传媒、电力等基础设施和物流、人才、金融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园区招商、管理、服务的良性循环。做好入园企业的服务工作,县工业园区内新办工业企业,在业主提供材料齐备的条 件下,15个工作日(县内行政审批办理不超过3个工作日)内为业主办结从企业设立到开工建设的行政审批、办证手续。 (2)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引农进城"进程,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加大以交通设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力度,增强城市对乡村的辐射能力。全面推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城乡二元户籍类别,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对进城创业的农民,给予其在营业执照、经营场所、资金信贷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并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可享受与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着力推进城乡配套改革,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3)着力培育支柱产业。一是加快培植壮大工业主导产业。对制衣制鞋、建材、矿产品深加工、电子机械等四大主导产业企业实施的重大技改项目优先列入县重点技改项目,优先上报列入国家及省计划,优先安排贴息资金,优先配置贷款、电力、土地等要素。积极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对当年入库税金达到100万元以上,且不低于上年度税收入库数的工业企业,按当年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10-15%进行奖励,并授予厂长(经理)相应的荣誉称号。二是着力打造农业主导产业。鼓励引导城乡群众投资农经作物的加工、储运和营销,提升五大产业效益,使我县逐步成为对接长珠闽的省内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鼓励城乡群众承包荒山、荒地,投资发展农业主导产业,重点扶持脐橙和高山蔬菜基地建设。同时,择优培育县缫丝厂等有优势、有发展前景的农业龙头企业,着力吸收民间资金创办蔬菜、脐橙等储运、物流加工企业。 2、强化金融服务,提高融资能力 (1)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主动帮助企业和银行建立经常性的沟通机制,不断完善银企合作形式,促使银行信贷资金及时投放,为民营企业解燃眉之急。积极做好项目的选取论证工作,认真选取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向金融部门推介,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建立县级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考核奖励制度,对金融机构实行按年度贷款增量给予适当奖励的政策措施,以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更好地支持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县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建立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融资担保、贴息,逐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2)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参与、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鼓励、引导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业群体共同设立以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机构,积极支持企业互保互联、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担保基金;尽快建立贷款担保的再保险机构,分散担保风险。此外,要采取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以政府资金作引导,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股,设立民间风险投资基金,作为民间投资者提供资金支持。允许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民营企业之间成立用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互助会。 (3)丰富金融产品。大力引进、开发和推广消费贷款、自然人担保贷款、仓单质押贷款、法人账户透支、买方信贷、承诺担保和保函等金融新产品。全面推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24小时自助银行等知识型、科技型电子银行业务。拓展项目融资、金融租赁、公司融资、财务顾问、企业并购、投资中介等各种投资业务。加大个人银行业务核心产品的创新,积极发展票据等业务,丰富金融产品种类。同时,要加强对区域经济金融运行情况、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测、分析和评价,拓展分析领域,提高分析质量;加强对重大金融政策、法规和制度宣传,增强金融政策及金融运行的透明度。 3、积极培育各类人才,充分释放人才的能量 (1)消除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创业障碍。为解决干部创事业的后顾之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国有企业干部在工作之余,在不影响公务和不利用业务之便的情况下,允许其主动参与创业,从事与本单位职权无直接关系的第二职业。经组织批准,允许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县内民营企业任职,可享受除工资、福利外的保留编制、级别等其它待遇;在县内规模以上企业担任副经理、副厂长以上职务的,还允许享受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对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国有企业干部,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离岗创办、领办民营企业的,6年内保留干部编制和级别待遇,工龄连续计算、职称评定和正常晋升工资不受影响;6年后愿意回单位工作的,重新按原级别安排工作岗位;6年后辞去公职继续从事创业活动的,可按有关规定一次性发给补偿金,自辞职之日起6年内被机关、事业单位重新录用(聘用)的,工龄连续计算。 (2)加大创业人才培训力度。一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百姓创家业的本领。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公民职业化工程和农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加强对普通公民的培训,实行"3+2"(3年中专、2年大专)高校联合办学方式,把提高培训对象的创业能力作为这两大工程的重点,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二是帮助企业做好员工的培训及再深造,提高能人创企业的能力。每年由县财政提供适当补助,在县内各企业选择部分文化水平高、岗位技术娴熟、政治素质过硬的企业骨干到对口技术院校学习深造,全面提高其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邀请省内外的专家教授来县讲课,使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更新知识,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三是强化对党政干部的培训,提高干部创事业的本领。通过远程教育、县委党校、到外省(市)、经济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及国外培训考察、到基层挂职锻炼和轮岗锻炼等途径,加大对干部的培训力度,从而提高干部依法行政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更好地为"和谐创业、富民兴赣"服务。 ( 3)大力引进和吸引创业人才。制定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围绕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保障等基本内容,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的政策体系。积极鼓励全南籍在外人士带资金、技术、人才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回乡创业,同时,经营资金不足的回乡创业人员,还可持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回乡创业证明优先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积极吸引外地人员来全南创业,重点鼓励外来创业者投资有税收、有规模的工业项目,凡所投资的项目达到我县招商引资立项标准的,均可享受市、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凡在县城购买了固定居住场所或年纳税2万元以上或解决下岗职工就业10人以上的外来创业者,业主及其家属可享受免收借读费等市民待遇。 4、优化发展环境,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 (1)优化舆论环境。在全县深入持久地开展实施全民创业工程的大宣传、大讨论、大发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板报、横幅等载体,大张旗鼓地宣传推进全民创业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大力宣传辞职创业、外来创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好办法、好经验、好典型,开展"优秀创业者"、"十大杰出返乡创业青年"、"十大杰出外来务工青年"、"巾帼建功"、"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等创评、评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浓厚氛围。同时,积极开展创业文化创建活动,发挥政府在诚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坚决兑现出台的创业政策,深入开展"诚信机关"、"诚信企业"、"诚信个体工商户"、"文明信用农户"系列创建活动,将"诚信为本"的理念融入全民创业的每一个环节,着力打造"诚信全南"。 (2)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准确把握职能定位,切实把政府职能重点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项目、公开收费标准,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大力实施"阳光政务",提高行政过程的透明度。对违反规定乱收费或变相乱摊派收费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除涉及安全生产等重大问题,严禁多头和重复检查。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营企业代表,对各单位、各部门服务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并通过通报、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评议结果。切实加强优化发展环境机关效能监察工作,坚决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对"不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将在全县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追究有关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凡一年内出现2次"不作为"、"乱作为"人和事的单位,将追究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党纪政纪责任。 (3)优化法制环境。坚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约束,强化行政复议、行政应诉, 和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建立健全全县治安防控体系工作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大对危害创业安全、扰乱经济秩序、侵害投资创业者合法权益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力度。实行提醒在先,处罚在后的制度,不得"以罚代管"或"不教而罚"。除法律法 规规定外一般不得处罚,必须处罚的,一般按规定的下限处理。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走私贩私等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依法查处销售、使用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药品的行为,使一切守法、规范经营的企业能够顺利成长。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篇(10)

二、辽宁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1.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辽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主要是含碳量高的化石能源。该省化石类能源占总量比例维持在96%左右,而且以煤炭类能源为主,占总量比例为76%左右,远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地理位置的特点,辽宁省在光能、风力、水力、生物资源发电方面也不具备明显优势。在所有一次能源中,煤的含碳量居首位,其次是石油,而天然气是这三种化石能源中含碳量最低的一种。水能、核能及风能则是无碳能源。辽宁经济和能源结构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CO2排放强度相对较高,这是辽宁单位GDP能耗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难题之一。

2.低碳技术水平较低

科学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辽宁在低碳技术方面的总体水平偏低。低碳科技是低碳产业发展的关键,涉及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技术。虽然辽宁省设有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清洁能源(联合)重点实验室、风力发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但存在着自主技术研发实力尚不突出、技术信息共享困难、同低碳经济发展比较好的省份还存在差距。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长期缺乏竞争,工厂的设备及技术陈旧,产品缺乏多样性。较低的低碳技术水平已经成为制约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3.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辽宁的产业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自东北振兴战略在辽宁省实施后,辽宁的经济一直高速增长。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凸显明显的问题。首先,在产业结构中,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产业在总产业中仍占很大比重。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一直都以重工业为主,形成了装备制造、冶金、石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四大支柱产业。2009年,辽宁省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6.3%。同年,辽宁省规模以上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257吨标准煤/万元,远远高于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直辖市和沿海省份。近年来,辽宁省虽然淘汰了一大批小铁矿等落后的生产企业,但是整体的产业结构低下。2009年,国家对各省市的生态文明进行了排序,辽宁在全国的排名为倒数第八位,远低于其他省市的发展水平。虽然工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却不能改变工业结构呈现低效率的事实。其次,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辽宁省虽然拥有七个资源型城市,但这些城市同时呈现出老工业城市的特点。虽然国家和各省市针对建设资源型城市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短期内仍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4.资金短缺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启动器,也是调整产业结构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在于具有近百年的工业机器制造,但这同时也是阻碍其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因素。大量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要使这些企业的设备、技术跟上时代的步伐,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这不是单靠企业本身可以解决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研发和引进大量的新技术,这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但这也将成为辽宁发展低碳经济的阻碍。

5.低碳意识和理念有待提高

从政府层面看,一直以来,辽宁省乃至全国都存在以GDP的增长作为衡量地方政府政绩乃至考核地方官员升迁的评价标准,政绩观的错位导致在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的博弈中,政府倾向于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这必将造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局面。从企业层面来看,许多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不足,存在着“效益至上”的落后观念,为了追求利润而污染环境的企业比比皆是。尤其是大量使用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导致二氧化碳过量排放。有的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甚至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偷排、漏排污染物,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从社会个人层面来看,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城镇化给民众的居住、就业、生活、消费等方式都带来了深刻变化,不仅涉及社会经济问题,还涉及资源和环境问题。低碳意识和低碳理念的树立和提高,是辽宁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

三、辽宁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方略和具体路径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

由于煤炭在辽宁省煤炭消费结构中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煤炭消耗量也随之增大,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开源式的能源结构体系。一方面,要提高煤炭开采质量标准,加强监督力度,督促煤矿企业合理开采煤炭,提高煤炭开采率,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要提高天然气、核电及风力发电的使用量。同煤炭发电相比,天然气发电产生的污染少,能够起到环保的作用;而核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发电方式,其使用更要注重技术的创新。竭力发展风能,在节省能源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大气污染,促进经济稳步快速的发展。其次,逐步完善节流式的能源消费体系。辽宁省应建立以钢铁、建材、电力等行业为基础的“总量分配—绩效考核—排污权交易”相结合的能源消费机制,对落后的产能予以淘汰,严格限制高碳产品的生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细化节约能源的社会和经济体系。

2.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推进低碳技术创新

辽宁省政府应建立低碳技术创新体制,为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技术支持。首先,政府应不断加大对低碳技术的财政投入,鼓励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太阳能、海洋能以及风能等方面的技术;其次,以新能源技术创新为发展平台,组织各地方政府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独具特色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第三,加强对目标对象的责任考核,通过考核结果减少高能耗项目,逐步淘汰落后产业,以确保节能减排的稳步实施,使辽宁能够较好地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在农业方面,加大农村地区的低碳生活宣传活动,实行试点循环模式,形成产业链,例如猪粪生产沼气,沼渣种植菌类,沼气发电,沼液灌溉果树等;引进节能灌溉技术,节约水资源,提高废物的利用。引进先进的农耕设备,提高效率,同时大量使用沼气、风能、太阳能发电,减少木柴、秸秆的燃烧,减少大气污染,同时增派科学家为农民讲述科学种田的方法,并帮助农民解决在务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难题。

3.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向低碳产业过渡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辽宁发展低碳经济,阻碍节能工作持续有效开展的瓶颈。目前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决定了辽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依赖于工业,而工业的高碳排放则是第二产业高速发展所不得不承担的代价。辽宁省应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能耗、高就业特点的产业。在制定政策时,应向低碳产业倾斜。

4.拓展资金渠道,保障低碳经济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尤其是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即政府投入、商业银行信贷及资本市场融资。碳基金的建立在很多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辽宁应结合本省的实际状况,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碳基金的经验,建立与辽宁低碳经济发展相配套的碳基金。有关碳基金的建立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碳基金的建立与管理。辽宁省的碳基金可以引入市场机制,采取政府出资设立,其他相关机构参与,并成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管理的机制。其次是碳基金的管理模式,需要建立既能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又利于专业人士发挥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特长的机制。在这一模式下,以政府管理为主,同时也能够得到相关专业人士协助。一项基金的建立,最重要的还是其资金的监管机制,使碳基金仅用于辽宁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保证该项基金的独立性以及资金使用审批的严格性。同时还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以保证碳基金的合理和高效利用。

5.政府出台配套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一是加强机制体制建设。成立辽宁省低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开发、推广、对外合作、技术研发、资金筹措等重大支持政策,组织协调解决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制定低碳发展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家的量化指标,尽快编制辽宁省低碳城市建设标准指导手册和辽宁省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使低碳城市建设制度化与法制化。二是打造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环境。建立投融资政策支持体系,综合运用规划、投资、价格、财税等政策措施,建立一个良性、面向市场、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支持体系和环境,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低碳经济发展,有效解决发展低碳经济投入不足的问题,着力解决中小企业投融资难问题。三是设立低碳经济专项资金。每年设立专项资金,对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给予直接资金补助。未来将逐步扩大资金支持力度与支持范围,不断鼓励企业低碳经济技术创新与管理升级。加大对中小企业低碳经济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四是优化人才技术环境,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以重点产业、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为依托,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科技骨干和创新人才团队;制定优惠政策,重点引进国内低碳产业科研院所和企业科技研发的中坚力量,吸引社会团体、民间人才的参与,组建低碳经济发展专家顾问团,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低碳技术人才管理使用机制,吸引国内外一流科技人才来辽宁创业。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篇(11)

【论文摘要】 包头地区的小康进程近些年来有了一定的进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区域经济协作,构建特色经济,已成为该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 【论文关键词】 包头 区域经济 全面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强国富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体是党的十六大为本世纪初叶中国经济发展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是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所以,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积极推进包头地区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对加快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包头全国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目标体系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小康”一词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后儒家创始人孔子阐释了“大同”、“小康”思想。孟子发展了小康社会的内涵,既包括了社会相对稳定,也包括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既有“恒产”。荀子强调礼,重视法。西汉《礼记·礼运》篇中记载了“大同”和“小康”两种理想社会,认为“小康”是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仪的亲情社会。古代思想家们所描绘的小康社会大都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的基础上。近代,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对古代小康社会的思想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可以说中国历代的思想家们,曾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过许多乌托邦式的设计,赋予它很多的思想内涵。今天与“小康”相关联的词语在老百姓的话语中意频繁出现,亲切而实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立足于中国国情、放眼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借用了“小康社会”这个名词并对其赋予了全新的内容。1979年12月,邓小平提出了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1984年,邓小平又指出:“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①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小康”列为“三步走”的第二步战略目标。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目标作了更加详尽的描绘:“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不断完善。”“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1992年,国家统计局提出了“中国小康标准”。到2000年,我国顺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又明确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明确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 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十一五”计划基本思路研究课题组,参考世界许多国家综合发展水平,编制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20年远景发展的目标体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及发展目标 指标名称 2020年目标 经济主题 1、人均GDP(美元) 3000 2、非农业就业比重60 3、恩格尔系数(%) 城市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 最低收入1/5人口消费的恩格尔系数(%) 30以下 40以下 50以下 4、城乡居民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人均村收入(元) 20000 8000 5、基尼系数 0.4以下 社 会主题 6、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 100% 7、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 8、出生时预期寿命(岁) 75 9、文教体卫增加值比重(%) 10 10、犯罪率(起/万人) 15以下 11、日均消费性支出小于5元的人口比重(%)0 12、能源利用效率 千克煤当量产出达到20元(1999年价格) 13时用经济改善过水源的人口比重(%) 100 环境主题 14、环境污染综合指数 正在研究 制度主题 15、廉政建设 万名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就业人员中检察机关立案件数降至10起 16、政府管理能力 非正常死亡率降至5% 从表中可以看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方面总计16项指标,其中经济方面5项指标、社会方面8项指标、环境方面1项指标、制度方面2项指标。这些内容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能够较为客观的反映整个小康社会的状况。实现这些目标要求我们立足于国家和都区的现实基础,认真对比差距, 探索缩小差距的方法和途径。 二、包头地区的小康进程 包头地区包括昆区、青山区、东河区、土右旗、达茂旗、固阳县、石拐区、九原区、白云矿区和稀土高新区,共辖10个旗县区,62个乡镇。面积27768k m, 2003年末人口209.33万。 (一)包头地区小康建设进程状况。 ①主要指标有了稳定的增长。10个旗县区可准确计算出小康指标体系中三项指标,即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牧民纯收入这三项权数较大的指标值,如表1。 表1:2003年包头地区各旗县区三项指标比较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稀土高新区 2748 23672 9300 3601 昆都仑区 5297 33869 9570 —— 东河区 5219 14782 8334 4619 青山区&n bsp; 6582 22736 9558 —— 石拐区 79 11412 5831 2391 白云矿区 80 18944 8824 —— 九原区 169 16953 9141 4205 土默特右旗 134 7962 4895 3369 固阳县 35 8387 4727 2581 达茂旗 6 16743 6415 3183 ②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稳步增长。近年来产业结构构成如表2。 表2:近年来包头市三大产业变动表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数量(万元) 比重(%) 数量(万元) 比重(%) 数量(万元) 比重(%) 数量(万元) 比重(%) 数量(万元) 比重(%) 第一产业 183291 8.6 191448 8.4 186803 7.5 224840 6.7 237250 5.2 第二产业 1292049 60.4 1369561 60.0 1483927 59.7 1803465 54.2 2533830 56.3 第三产业 664672 31.0 722649 31.6 814998 32.8 1301955 39.1 1730830 38.5 ③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 包头市有公路、铁路、民用航空3种主要交通运输形式。现有公路里程3764公里。铁路有京包、包兰、包神、包白、包石线,境内里程346公里。民用航空客运量于2003年底已达8.87万人。邮电通信设施比较先进。2011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75.1万门,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1.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3.7万户。按常住人口测算,全市电话普及率(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56户/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突破10万户。城区基本实现电话程控化、传输光纤化,并实现到县(市)长途传输数字化。城区供水、供气、供热网络基本形成。2003年日供水生产能力108万吨,日供煤气生产能力164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能2232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达99.9%,用气普及率达72.0%,供热能力达每小时2427兆瓦。环境保护水平较高,全市污水处理总量5980万立方米,处理率达46.00%,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1710吨,处理率达96.00%。建成区绿地率25.39%,绿化覆盖率33.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5平方米,在全自治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评比中,连续多年居内蒙古自治区领先地位。 ④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镇化水平已达到20%以上;⑤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两基”达标任务如期完成。⑥生态环境保持相对较好,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⑦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加快,人们的 道德觉悟有较大提高。⑧民主法制日益健全,政治文明初露端倪。 三、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综合实力 包头地区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取向。 (一)树立全局意识,发展特色产业。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市应着力增强开放意识,切实推进生产力布局南移,并依据市内力量加速建设沿黄河经济带。推进方式主要是可以依托化工厂在铁路沿线区域发展大型沿线石油化学工业,、依托包钢在西部地带发展大型钢铁工业、依托高新区发展高附加值加工工业,同时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电力产业以及利用历史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业。在坚持建设市场导向原则的前提下,增强全局意识,在产业发展上做到既突出特色,又能够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产业的分散与联合,着力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努力营造“众星捧月”效应。特别是在产业选择方面,要充分体现这样一个基本特征:既能抢抓市场机遇,又可补充区域空白。与此同时,还应通过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积累资本,适时加速小城镇建设步伐 (二)加强区位协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包头的地理区位向西纳入到陇海--兰新沿线和黄河中游经济带,向东与环渤海经济区相接,按优势互补原则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共同建设和发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或规模经济要求高的加工工业拓展合作空间,提高规模效益,促进大区域市场的发育和全国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我国东部经济的发展实践表明,突出重点区域经济优势产业集聚的战略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发展动力,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因地制宜,构建县域特色经济 包头地区整体水平较低,但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地区性差异。各地区基础不同,优势不同,发展的方法和思路也不尽相同。昆区、青山区、东河区利用中心城市和驻区大企业较多的优势,加强与大企业的配套协作,应大力发展加工和服务业。九原区依托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积极构筑钢铁、电力、煤炭运销等产业。固阳县基本形成了矿产业、冶炼业、建材业三大支柱产业。达茂旗稀土、铁精粉、能源、口岸、旅游、薯业等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石拐区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高载能工业。东河区突出建设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土右旗加快煤炭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实施奶业富民工程,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白云矿区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城区经济,着力建设“小而强,小而富,小而美”的精品城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是一个融经济、社会、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于一体的目标体系。包头地区只要从诸多方面共同努力,全面提升区域内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我们相信,包头地区就能与全国一道携手步入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