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大全11篇

时间:2024-01-08 15:09:44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1)

自2003年8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废止了1982年颁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这一转变,表明了救助方式从管制发展成了管理,提倡的是对弱势人群的服务;也表明了现代救助规范逐步形成从遣送发展到救助,提倡的是对弱势人群的帮助与扶持。这以后,收容遣送站改变为救助管理站,流动人口中的街头流浪者将被当作需要救助的群体,对这一群体的社会控制转向了社会治理。无疑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落实,也为我国最终将要形成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制度和政策体系准备了条件。

一、当代中国流浪乞讨群体的形成原因

当代中国流浪乞讨群体的成因复杂而多元,贫困、资源配置失衡是造成流浪乞讨的原生原因;流动失范是造成流动过程中生存状况恶化并逐步趋向流浪乞讨的重要原因;而农民人口流动政策、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流落街头的弱势人口社会救助政策不完善,是加速流浪乞讨群体形成的客观原因。这些综合性原因决定了当代中国流浪乞讨群体构成的多层级,而这一群体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贫困及资源配置失衡

据研究资料显示,收入低下、土地资源及多种经济成分匮乏造成的贫困,是流浪乞讨群体大范围产生的根本原因。这个群体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低收入和绝对收入低。按照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看法,2003年农村未解决温饱的人口与低收入人口两者相加为90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11%。截止到2004年,我国有2610万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2004年农村绝对贫困标准由人均纯收入637元调整为668元,低收入标准由882元调整为924元),当年人均纯收入在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占50.2%。入不敷出的生活水平必然促使相当一部分人加入向外流动并行乞的队伍。2.土地资源匮乏,非农产业低下。在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稀缺一直都是影响农村人口生活水平提高的难题。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通常又都是以单一的农业经济为主,从事其他生产活动比例较低的地区。农民纯收入低下,生活相对贫困,这是导致人口大量外流的重要原因。3.工商业薄弱,剩余劳动力外流。外流人口多的地区,通常也是流浪乞讨人口输出数量多的地区,原因就在于城市工商业和城乡民营企业不发达,第三产业薄弱,无法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等原因往往不能适应发达城市工作与生活的要求,成为向城市流动过程中的贫困者。流浪乞讨群体的产生和这种社会流动存在着高度相关的关系。4.劳动力能力状况不足。农村劳动力能力状况包括劳动力状态、人力资源状态、劳动力资源配置状况、生产工具状况四个方面。中西部地区在这四个方面远远落后于东部,具体表现为:家庭成员劳动力严重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低,半文盲、文盲比例高;劳动力资源配置单一,主要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缺乏先进的劳动工具,生产力落后。5.外部、内部发展条件恶劣的双重挤压。即: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导致贫困人口产生强烈的外流动机;不顾个人年龄、身体、技能等情况的盲目外流很容易使他们陷入赤贫状态;人地矛盾加剧了贫困人口的贫困现象;劳动力价值没有保障,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使他们失去了发展的前途和基础,进一步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而无力自拔。于是,流浪乞讨就成为最简单的维持生活的方式。

(二)流动失范造成生存状况恶劣

农民在流向城市寻找工作的过程中,陷入贫困状态甚至成为流浪乞讨者,部分是因流动失范造成的。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将传统与新价值观冲突中产生的社会问题称为“失范”。“失范”理论对社会、心理、文化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的文化结构理论从目标与手段的角度,提出在社会与文化结构中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社会认可的目标;一是达到目标所运用的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如果目标与手段在社会结构中不被认可,失范便产生了。具体到关于农民的“流动失范”问题上,其含义是指农民在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个人素质、个人能力、城市生活能力、城市生活信息、城市生活支持系统均有不足,从而使“生活目标”与“实现目标手段”之间出现不平衡,导致找不到工作、失业、生活资源缺乏、生存状态恶劣、信仰迷茫、越轨行为等,属于“常态流动”秩序的“失范”。

(三)边缘地位遭受多重剥夺,边缘人格强化了乞讨心理

“边缘”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边缘地位”;一是“边缘人格”。形成流浪乞讨群体边缘化的问题可以从以下这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成群体,如农村贫困人口、身患重病人口、部分处于流动地位的弱势地位的农民工就是处于边缘地位。特别是流动中的农民工,无论职业稳定性、经济收入还是基本生活保障,都处在“被城市生活忽视”的边缘地位,往往得不到公正的待遇,收入不高、克扣工资、无疾病劳动保障、找不到工作、失业等如影随形。那些生存能力更弱的人被抛离城市生活的轨道之外,乞讨常被他们当作一种非正规的职业而采纳。目前很多大城市中的乞丐增长较快,原因是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很稳定的赚钱“职业”。其次,由于流浪乞讨群体属于绝对被剥夺群体,他们毫无社会地位可言,内心充满着矛盾、冲突、无奈甚至扭曲,向往过好日子却常常遭遇唾弃,不甘心底层生活又无法从边缘向上回流,对美好生活憧憬而整天灰头土脸,没有钱却对比他有钱的人不屑一顾,想过体面生活而对一切约束怀有敌意,这就导致当代流浪乞讨群体经常表现出一种并不反社会,但也不健康并伴有诡异、无序迁徙、无视社会规则、越轨等边缘人格特征。流浪乞讨人员的这种边缘人格的发生机制与其生成人群长期被远离、被排斥、被忽视、被遗忘有关。

(四)家庭贫困成员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救助机制不完善

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导致的流浪乞讨现象,既有客观原因,如人口抚养负担沉重、经济状况低下、承担家庭变化的能力脆弱等;也有主观原因,如家长教育不当,青少年出走甚至流浪街头;还有的属于主客观原因兼有,如家庭矛盾导致出走,浪迹天涯或者乞讨度日。但在我国,目前与流浪乞讨现象相关的保障政策救助机制还远未完善,具体可以归结为:农村人口流动政策、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不完善,导致许多农村流动人口因流动而贫困,无业和无生存保障的流动人口成为职业流浪乞讨的生成源;现有的救助站模式不足以解决流浪乞讨问题;救助政策体现了救急救难,没有体现“救穷”,难以从根源上解决流浪乞讨现象;对流浪乞讨人员界定的涵盖面不够宽泛,使许多职业流浪者成为无法救助,也无法管理的人群。救助政策不完善,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不力,那么流浪乞讨群体在现代大量生成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二、完善当代中国流浪乞讨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议

在中国慈善文化历史的演变中,个体贫困论和社会推恩论始终受到普遍的认同并流传至今:个人无颜向政府诉求,社会往往将救助区分大小,大则救,小则弃;重则急救,轻则缓救,乃至不救,逐渐演绎为临时性为主、定期定量为辅的社会救助特征。在这种救助文化下,处于特殊地位的流浪乞讨人员基本难以获得物质帮助。而解决大量充斥社会生活中的流浪乞讨现象,无疑要先从建立和完善政策制度的层面入手。在我国,完善当代流浪乞讨群体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确立身份认定标准,向流浪乞讨群体提供分类分层救助

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弱势群体,属于社会救助对象。但是不能给予笼统式救助,要锁定不同对象,提供不同救助项目,特别应该依照这一思路设计出分类分层的救助项目:

1.补救性救助。补救性救助是指为贫困、疾病流浪乞讨者、短期流浪乞讨者、部分反复流浪乞讨者提供小额救助金等资金援助。救助金额要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针对“被偷盗骗”、“投亲不遇”等原因的被救助者,提供免费食宿和往返路费;另一种是针对贫病流浪乞讨者、短期流浪乞讨者、部分反复流浪乞讨者,提供小额救助金等资金援助形式,促使他们积累最基本的生存资金、资本,救其危机,解其困难。2.开发式救助。开发式救助指为除疾病流浪者外的其他人员提供劳动、学习机会等,通过心理、行为、能力、劳动态度的适应性调整,达到人力资源再开发。3.有限救助,是指对自觉选择并执意流浪乞讨生活的反复流浪乞讨者、越轨流浪乞讨者实行维持基本生存的低救助,同时提供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对乞讨行为进行一定限制,促使其承担行为责任。4.安置劳动救助,即对部分越轨流浪乞讨人员提供集中安置,让他们参加劳动。这既是一种有目的的劳动力迁移方法,又是一种行为干预方法。通过劳动让他们积累资金,也促使他们形成新的行为模式,缓解他们对流浪乞讨生活的依赖。5.全面收养,这是针对精神疾病、流浪儿童的一项救助内容。关于精神疾病流浪者的收容,关键是要建立精神疾病医院、社区医疗站、家庭三者之间的联系制度,以及争取政府资金援助。对于流浪儿童要实行收养与教养相结合。6.治安管理,即要将救助和社会治安管理结合起来,对挟持儿童和其他人进行乞讨的丐帮头目实施打击,缩小打击面,增强打击力度,对那些跟随者起到惩戒作用,以阻止他们向违法行乞方向发展。

(二)整合全社会的力量,科学区分救助政策相关者的救助责任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有效实施,依赖于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但不同政策相关者在整个救助体系中的责任应各有侧重:

1.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物质救助。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政策是政府最应该做也是最能做好的事。针对流浪乞讨现象的社会政策需要全面规划,如流浪乞讨救助原则、小额救助金政策、乞丐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治安管理和执法裁量并重政策、职业乞丐集中教养政策等。在政府救助中,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工作应各有侧重:流出地政府侧重扶贫、资金援助与早期干预等;流入地政府侧重制订全面的救助计划——详细而全面的救助计划是对分类、分层救助的细化,以防止流浪乞讨现象深度蔓延。2.机构提供照顾性、预防性救助管理。“照顾”是指直接的物质支持和生活服务,“预防”是通过管理、劝导等方法预防流浪乞讨现象蔓延。目前救助管理站提供的是普遍的过渡性初级管理和诊断。“普遍救助”是指救助不能设标准,为入站的人提供衣食住行等“初级照顾”,体现每一个公民遭遇困难时都有权利享受物质帮助的国家福利原则。但当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接受救助站的救助时,政府也应该提供街头照顾,避免“强行收容”现象再现。民政部及下设各省市民政部门要建立联合管理机构,将救助站、财政、公安、城管、卫生等相关机构联合起来,常设机构放在救助管理站,对城市救助管理工作进行政策支持、问题综合分析和协调管理。3.社区提供整合资源的支持性救助。在我国,社区组织一直比较独特,兼有“民间自治”和“官方角色”两种背景,这一组织特征决定了社区在救助工作中的最大功能是将政府、市场、机构、企业、市民各种资源进行链接整合,形成功能各异的救助网络体系,比如社区劝导系统、救助信息采集系统、志愿者服务系统、生存保护系统等。信息采集和集中提供生存物质照顾,是最适合社区做的工作。社区志愿者对行乞方式、集中地点、特殊行为、团体活动等案例进行信息收集管理,将为决策和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国际救助工作的良性发展,往往是从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开始的,他们的支持对唤起乞丐的社会情感、自我认知、行为自觉都必不可少。如果仅仅依靠政府发送救济物资与提供社会福利服务,只会造成更深的“依赖文化”。4.公民接纳并参与救助。任何救助制度的实施,都需要公众的接纳、善待,并提供合适的、理性的救助。流入地市民的救助态度可直接或间接地改变流浪乞讨者的生活,要倡导良好的救助价值观,如生命关怀、真情抚慰、劝告引导等。公民良好的接纳态度,能唤起人的道德感,也是救助制度完善的表现。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2)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城市流浪动物的群体正在逐渐壮大,它们大多集中在城市住宅区、学校、商业区这类人口集中、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以大学为例,学校里流浪猫、流浪狗随处可见、数量惊人,这些流浪猫、流浪狗受到师生的同情和照顾,把学生公寓、图书馆、小吃街当成了自己固定的居所,有的甚至成为校园里的“大明星”。这些流浪动物虽然给师生带来了欢乐和陪伴,但同时也埋下了一些卫生安全隐患,夏季常能见到流浪狗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在校园里到处流窜,不可避免地会与学生发生一些冲突。

一、城市流浪动物生存现状概述

(一)流浪动物的产生

1.主人的弃养。一般猫狗的寿命都在十年以上、二十年以下,饲养宠物的主人可能经济能力不够,无法负担起长期饲养宠物的花销,不得不放弃饲养宠物。宠物自身患有某种疾病或者外表存在缺陷,遭到主人的厌恶和嫌弃从而被遗弃。主人长期外出、备孕或搬迁,没有做好寄养或转让宠物的工作,将其弃之不顾。

2.被不法分子偷盗出卖。由于餐饮、服装市场监管的漏洞,不良商贩为牟取暴利,将目标锁定在干净健康的家养宠物身上,趁主人不在家时偷盗宠物或是趁主人在外逗弄宠物不备时直接抢夺。部分被盗走的宠物会自己挣脱逃走,没有卖掉的宠物也会被随意丢弃,成为流浪动物。

3.宠物自己走失。一些宠物被主人带离家门,因为没有被看住,自己走丢了。还有的宠物因为长时间被关在家,没有得到理想的照顾,自己离家出走在外流浪。

(二)流浪动物的归属

流浪动物露宿街头,大多选择栖息在人烟稠密的地区。人多的地方,生活垃圾就多,流浪动物在人们的残羹冷炙中寻求一丝温饱,生活垃圾集中的地方最容易见到它们的身影。刚刚被遗弃的小动物因食物和居所的缺乏基本都面临着死亡,年龄越大的动物死亡率越高,超过三到五岁的猫几乎不能成活。流浪动物大多生活在露天的树丛和草丛里,在冬季或夏季,恶劣的天气会导致流浪动物大量死亡。运气好的流浪动物可能会遇上好心人收养,重归家庭的温暖,而大部分流浪动物因没有做过节育,在漂泊过程中与其他流浪动物繁殖,使流浪动物的数量直线上升,最后逐渐老去病死。流浪动物多数命运悲惨,有的甚至连自然死亡的机会都没有,或是被人虐待、饱受折磨,或是被不法分子捕杀用以盈利。

(三)流浪动物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心理上的恐惧、惊吓,再加上缺乏健康的食物和清洁的饮水,流浪动物大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带有多种病菌和寄生虫。与家猫相比,流浪猫在野外捕鼠过程中更容易感染鼠疫,成为鼠疫病菌的携带者,通过与人的接触再将病菌传播给人类。另外,流浪猫狗都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具有一定攻击性,可能会误伤他人。在城市中四处逃窜的流浪动物可能会影响交通并给它们自身带来危险,在过马路时,司机为了躲避流浪动物也可能酿成交通惨案,这给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到了春季,流浪动物处于期,叫声带来的噪音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期中的流浪动物比平时暴躁,也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可能危及市民健康。此外,流浪动物居无定所,生活环境糟糕,其粪便排泄物中可能带有具有传染性病毒细菌寄生虫,加大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给城市环境卫生带来压力,影响市容市貌。

在流浪动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中,流浪猫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往往被人忽视。猫除了捕食老鼠外,还会捕杀鸟类、蛇类、蜥蜴类、蛙类和小型哺乳类等动物,并且猫捕杀猎物与饥饿程度无关,完全是出自猫喜爱玩乐的天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家猫列为世界前100名最具侵略性物种之一,相比之下,国内对流浪猫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仅仅对流浪猫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查,而流浪猫对自然生存环境和对其他野生动物的影响鲜有调查。目前北上广等特大城市的流浪猫平均每平方公里多达上百只,其分布密度远远超过了野外环境中的野猫捕猎者,野生鸟类的生存状况岌岌可危。尽管目前中国城市的整体绿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总的看来,不管是生态环境的压力还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仍相当激烈。近年来的调查显示,在生态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野生鸟类、蛇类、蜥蜴类、蛙类和小型哺乳类等动物在各个省区的种群数量均有所下降。如果不控制流浪猫在城市中的数量,将给城市中更多动物的生存带来威胁。

二、关于城市流浪动物的伦理思考

(一)尊重生命:流浪动物的尊严和权利

圣雄甘地说过:“从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可以判断出一个民族是否伟大,道德是否高尚”。随意地丢弃一只小动物,放任或纵容他人残害小动物在很多国人眼中不算什么大事,许多中国人认为流浪动物根本没有必要保护,保护流浪动物是爱心泛滥的表现,比起拯救流浪动物,人们更应该把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到救助流浪汉、贫困儿童身上,更不要提为小动物立法了。可见,在善待动物上的伦理缺失已经在中华民族的灵魂上留下了伤疤。中华民族本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孟子曾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在各方面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在对待动物上的道德感为何却逐渐衰弱、麻木?

动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都有感知痛苦的能力,尊重生命是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准绳。就这方面来说,动物与人具有相同的权利,动物的知觉和人的知觉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在情感上,动物与人甚至能够产生共鸣,经过长期共存,通过简单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动物和人也能够进行基础的交流。这种“天赋”决定了动物和人一样应该享有被尊重、被善待的权利。尊重动物、尊重动物身上的这种“天赋价值”其实也是在尊重我们自身。人种与人种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并不存在哪种人种更高贵、优越,那么物种与物种之间也是一样,人和动物都是生态共同体中的一员,从这个层面来说,人和动物的身份是相同的、平等的。玛丽・沃伦认为,所有拥有感觉的动物都拥有权利,但动物的权利与人的权利相比,还是有一定差别的,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人类权利的范围比动物权利的范围广;另一方面,与动物权利相比,人类权利较强,这是因为人比动物多了道德自律能力。正因如此,人更应该控制自己不对动物造成伤害。人作为动物权利的道德人应该本着良心尽可能地去关爱、帮助、拯救其他生命,把它当作自己的责任,要在道德上无差别地关怀每一只动物。

(二)善待生命:虐待流浪动物背后潜在的犯罪隐患

流浪动物既不像野生动物那样因其珍贵稀有而引起人们的重视,也不像家养宠物那样因为温顺可爱而受到人们的宠爱,是一个饱受人们轻视和厌恶的群体。由于没有法律的监管,再加上离开了主人的庇护,流浪动物很容易成为人们施暴的对象。

美国联邦调查局在对系列杀人犯做分析统计时发现,他们大多数在童年时有过杀害或残害动物的行为,在诸如虐待妇女,儿童,老人等普通的暴力犯罪者中,残害动物也是其一致的行为模式。全美心理协会更是将残害动物作为行为失常的一个诊断标准。在1997年东北大学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反虐待动物联盟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虐待动物者对人类进行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出五倍。这些结果表明,虐待弱小动物反映出的道德沦丧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人伦的缺失。我们在提及“动物”一词时总是把人与动物割裂开来去看,然而人也是一种动物,是一种强势的动物。人类对待流浪动物的方式,并不是孤立的一件事,而是人类对弱者、异类施加暴力以满足一己之需的模式之一。女性、黑人、残疾人、同性恋等群体都被视作弱势群体,人类逐渐消除了对这些弱势群体的歧视,这是道德进步的体现。流浪动物同样被视作弱势群体,把它们纳入道德关怀的范围,也是推动道德进步的重要举措。

(三)敬畏生命:停止捕杀流浪动物

和谐社会的内涵不仅包括了人与人的和谐,还包括了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的和谐。这就要求伦理学不能只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应该关心人与动物的关系。动物和人类一样追求幸福、感受痛苦和畏惧死亡。如果只是狭隘地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就不会变得真正文明和谐,和谐社会关乎的是人与所有生命的关系。对生命的敬畏是人文关怀的一部分,而值得敬畏的生命不仅包括人的生命,也包括动物的生命。

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出发,流浪动物的存在对人类而言利用的价值并不高,还会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总之是弊大于利,那么,这些流浪动物就应该被人道消灭或任由它们自生自灭吗?传统捕杀流浪动物的处置方式不仅违背和谐社会的基本意义,同时对于孩子的心灵教育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大人残忍地处理流浪动物的方式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去不可磨灭的伤害,从而可能会扭曲孩子们真善美的人生观。非人类中心主义和一些宗教认为“众生平等”,人类并不能主宰大自然中其他生物的命运,更不能随意对待陪伴在人类周围的与人类朝夕相处的生命。如果一个人连生命都不敬畏,觉得杀害一个无辜的生命就像撕一张纸那么容易,那么在道德上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约束他。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应是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社会,动物不畏惧人类,愿意与人亲近,人类给动物保护和关爱,两者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三、解决城市流浪动物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动物福利立法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备的动物保护法,涉及动物的法律只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畜牧法》、《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法律以及一些地方上制定的养犬管理办法(条例),这些法律法规涵盖的动物只是一部分,对于宠物或流浪动物一类的小动物没有具体的保护,在立法目的上也没有体现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关爱生命的道德传统,没有体现中国加入或签署的国际条约、宣言中有关保护生物内在价值的要求,对遗弃、虐待、捕杀动物的人也没有严格的惩罚。因此,当前最紧要的就是完善动物保护的法制系统,健全动物福利的制度建设。

(二)伦理思想引导

除了法律的强硬制约,伦理思想对群众的引导也十分关键,而且相关法律的制定,背后需要环境伦理提供理论支撑。流浪动物也是生命,也有感知痛苦的能力,对动物生命的漠视和践踏弱化了人们的道德感。自然本来有其内在的有序的平衡,人类淡漠的道德感使得流浪动物的数量疯狂攀升,影响了生态的内在稳定。要想从源头上控制流浪动物的数量,就要端正饲养宠物的主人对动物的认知:动物的存在不应该只是作为人类利用的工具,有些人饲养宠物的目的只是为了供自己玩乐消遣,有些人在宠物身上投入巨额花销只是为了攀比炫耀,这些都是自私的利己的想法。宠物帮助主人看家护院,为主人带来了欢乐和陪伴,主人不仅要给宠物提供维持生命和健康的基本需要,还要给宠物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这是一种稳定和谐的伦理关系,对动物和人双方都是有益的。

只有从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角度出发饲养宠物,人们才会主动审视自己是否有能力饲养宠物,才会自发地去学习如何照顾宠物、调教宠物。政府应充分利用媒体的积极作用,宣传环境保护和关爱动物的思想,呼吁人们用领养的方式代替传统的购养方式,以减轻宠物过度消费的现象。另外,还要通过宣传教育淡化人们的品种意识,许多人偏爱品种优良、血统纯正的宠物,对杂交出来的宠物不屑一顾甚至嫌弃厌恶。同样是动物,我们应该对家养的宠物和野外流浪动物一视同仁,生命同样可贵,不应区分高低贵贱,要消除对动物的品种歧视。

(三)制定具体的收容措施

一方面,可以用绝育手段代替传统捕杀的工作,“绝育”是目前得到专家广泛认可的有效避免动物过度繁殖的方式之一,也是被国内外动物保护组织不断提倡的理念。为动物做好绝育工作,一方面可以控制动物的疯狂增长势态,从源头上减少流浪动物的数量;另一方面,绝育能一定程度上延长动物的寿命,减少动物患病的机会,还能使动物的性格变得温顺柔和,从而降低宠物被抛弃、成为流浪动物的可能性。

此外,可以建立社会救助站、流浪动物接收站等收容机构。我国现有的由政府设立的流浪动物收容机构基本上分布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大多数地方上的收容机构都是由民间的动物爱好者和爱心人士自发设立的,这些收容机构缺乏系统的管理、合理的分工和有效的协作,而且大都处于资金匮乏、场地紧缺的尴尬境地。

城市流浪动物的生存问题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背后反映出的实际上还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在对待人与动物的关系上,人是以上帝自居或是以朋友相处,决定了流浪动物的归属。流浪动物对城市造成的困扰,其始作俑者还是人类自身,没有抛弃就没有伤害,因此,要正视流浪动物的地位,给流浪动物在大城市中一个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1] 周曦,李树财.福利:给每个生命以其所应得――流浪宠物引发的伦理思考[J].宜宾学院学报,2007(5):38-41.

[2] 李铁.动物伦理,为了人的尊严[J].学习博览,2014(02):32- 33.

[3] 何倩.救助流浪动物,他们在行动[J].温州t望,2009(13):70- 72.

[4] 班曼曼,郑海红,贾广敏. 浅议我国对流浪动物的管理[J].中国动物检疫,2014(10):38- 40.

[5] 康楠.拯救流浪动物路在何方[J].经济,2012(05):125- 127.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3)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9-230-03

Impact of behavioral skill training to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ZHU Yanqing WEN Yan

Treatment Area Ward VI,Affiliated Mental Hospital of Guangzhou Municipal Bureau of Civil Affairs,Guangzhou 5104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behavioral skill training to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Methods 94 cases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drug treatment.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hospital management,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ehavioral skill training.Improvement of symptoms,social function and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 and the rehabilitation status scale (MRS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tray rescue;Mental disease;Behavioral skill training;Prognostic impact

流浪精神病患者是一类特殊的精神病群体,其既具有流浪人员居无定所、风餐露宿、缺乏系统支持的特性,又有精神上情感、思维、行为等的异常,使得精神症状严重而复杂,社会功能日趋下降,对社会治安和正常居民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1]。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增加,流浪人口也随之增多,流浪精神病患者也相应增加,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之一。这些患者长期流浪,无认知能力,又不会主动寻求救助,大多依靠公安机关或救助机构送入医院治疗。但由于相关救助机构对此类患者救治的局限性,患者仅能得到基本的药物治疗,对精神症状有所改善,但社会功能和全面康复的恢复较为困难[2]。因此,对此类患者开展救助,加强康复技能训练,对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这一社会问题,给予行为技能训练,旨在提高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精神病科治疗的94例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23~51岁,平均(42.6±6.3)岁,病程3个月~3年;对照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20~52岁,平均(40.8±6.7)岁,病程4个月~3.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3],均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加入;排除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合并其他精神类疾病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精神病类型、病程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均给予维持药物治疗,采用氯氮平(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H44021425,1片/次,3次/d)、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H20010309,2~8mg/d)等,并实施常规院内管理,定时服药、规律饮食、常规病情护理等[4]。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行为技能训练:(1)生活行为训练。训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形成日常生活主动性;规定作息时间,每日自行洗漱,衣着整齐,定期修剪指甲,训练患者学会控制大小便,自主如厕,养成规律用餐惯,防止抢食及暴饮暴食;学会向医护人员主动陈述自我身体不适,能与工作人员及病友进行简单的沟通;对患者进行生活常识教育,包括文化知识、卫生常识及科学教育,学习一般生活工具的使用;指导患者学习打扫环境卫生、清洁餐具等劳动技能[5]。(2)社会技能训练。组织患者看报、游戏、唱歌、打球等社会活动,促进患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使其学会与人相处,学习礼貌用语,学会表达自我内心感受及请求,并学会赞美和感恩,训练患者学会求助等生活技巧;对于按要求训练,表现良好患者给予表扬及物质奖励,以促进患者训练的积极性[6]。(3)训练方法。训练形式不拘一格,可采用专题讲座、一对一讲解、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结合适当的奖惩措施,调动患者在训练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支持,主动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以提高对社会和生活的热情,增强和巩固训练成果[7]。

1.3 观察指标

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价精神及整体症状改善情况[8];采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价社会能力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9];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内容包括物质生活维度、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1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症状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BPRS、MRSS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社会功能及生活能力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SSSI、AD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物质生活维度、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等GQOLI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长期得不到系统治疗和社会支持,其精神症状及社会适应能力较常规精神病患者更为复杂及严重,精神症状的影响,加之社会功能的丧失,使得患者病情恶性循环,生存状况堪忧。研究显示,这类患者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对精

神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对社会功能丧失的恢复无明显效果[11]。因此,为了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提升社会功能和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对其进行行为技能训练至关重要。

行为技能训练是针对精神病患者制定的一套科学、整体的行为干预方法。第一,通过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积极训练的主动性,减轻精神及躯体症状,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BPRS、MRS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改善,且观察组SSSI、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提示行为技能训练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增加了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对社会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第二,行为技能训练能够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流浪精神病患者具有强烈的病耻感及抑郁情绪,通过训练,能够有效抑制抑郁情绪,增强了自信心,对病情的康复和情绪稳定有积极的作用[13]。第三,行为技能训练增强了患者社会交往能力,对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有积极的帮助。临床研究表明,有效的行为技能训练能够充分调动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认知能力,从而提升社会功能[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物质生活维度、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等GQOLI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提高。流浪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行为退缩,基本隔绝了与社会的正常接触,社会功能受损严重,通过行为技能训练,对患者的行为进行全方位改善,使得不良行为的纠正、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等,都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第四,行为技能训练宜循序渐进,流浪患者多存在自我保护意识偏激、合作性差、易激惹等特点,在训练过程中因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循循善诱,多用鼓励和支持的语言,善于利用知识、情感、品质等影响和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切勿操之过急[15]。

综上所述,行为技能训练对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效果确切,能够切实改善疾病症状,促进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金凤仙,赵建利.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反应的发生率及心理护理干预[J].广东医学,2013,34(18):2907-2908.

[2] 梁玉婵,陈庆瑜,戚健芳.早期生活技能训练对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0,10(10):95-97.

[3] 魏引s.优质护理服务对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4):3419-3421.

[4] 甄庆伟,孙佳文.药物结合康复训练对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35(11):1674-1675.

[5] 石立彬,卢惠鹏.系统行为干预对流浪者精神分裂Y疗效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5,16(4):12-14.

[6] 王力霞.互助模式管理对长期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2,27(5):50-51.

[7] 魏引s.优质护理服务对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4):3419-3421.

[8] 梁美娟,王海霞.行为矫正训练对减少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行为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3):50-52.

[9] 马丹英,常向东.慢性精神病患者康复技能训练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639-640.

[10] 李玉娟.缓解期精神病患者的生活技能训练效果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4):305-306.

[11] 黄芸芳,周志享,廖敬良.康复技能训练对110例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31):138-140.

[12] 郭延萍.个体技能训练在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评估[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6):1861-1863.

[13] 周玉英,张紫娟,吴勤华,等.职业技能训练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2):166-167.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4)

承办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一、活动名称

敬畏生命 关爱动物

二、活动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就在前几年,人们开始大量饲养宠物,但是大多人只是跟风,并不是真正喜欢宠物.因此,导致了大量的流浪狗狗出现在城市中,这也成为时下的一个管理难题.冬天来了,当我们躲在暖和的被窝中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有许多小动物正在受冻.作为一名大学生,献出我们的爱心,给它们一个温暖的冬天。

三、活动目的

1、倡议大学生关注流浪动物,加入到关爱流浪动物的志愿活动中来,为它们送来爱心。

2、改善流浪动物的生存现状,引起社会人士对流浪动物更多的关注,减少流浪猫狗的数量。

3、让人们重视与流浪动物的关系,增进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形式

1、爱心募捐在全校范围内展开;

2、在全校招募志愿者参与打扫流浪基地。

六、活动安排:

活动总负责人:

活动具体负责人:

(一)活动前期准备(11.20-11.25)

1、向指导老师汇报活动安排详情,获得老师批准;

2、开展前期宣传活准备活动:

(1) 由一到两人制作宣传单;

(2) 动科青协制作关爱流浪动物横幅.

3、与流浪动物基地联系,了解基本情况。

4、准备购买一些贺卡、明信片或精美礼品作为给捐赠人士的回馈礼物。

(二)活动实施阶段(11.29-12.2)

1、正式宣传

11月29日-11月30日上午八点到下午六点半在食堂小广场搭设帐篷设立宣传点宣传,发放宣传单,并招募登记要参与活动的志愿者;

2、爱心募捐

12月1日上午在指定地点回收爱心捐赠物品,并在下午对志愿者加以培训;

3、打扫流浪基地

12月2日上午八点半组织人员到流浪动物基地,九点到达目的地,打扫基地并与小动物合照留念,十二点返回。

(三) 活动后期

1、12月3号进行财务整理,核对购买贺卡、明信片及礼品的资金;

2、12月4日运送爱心捐赠物资到流浪动物基地;

4、活动负责人进行活动总结;

5、整理好照片等活动材料;

6、撰写新闻稿以及心得感悟。

七、经费预算

名称         数目         单价         总计

明信片贺卡

宣传单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5)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8(a)-0183-03

睡眠障碍是精神病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精神病患者往往由于各种精神症状引起不良心理情绪,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如睡眠颠倒、入睡困难、早醒、中间易醒等临床表现[1]。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目前有15%~35%的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2]。在本院救治病区接受治疗的流浪精神病患者常会由于睡眠障碍而出现紧张、焦虑,在病区吵扰,对医护工作不配合等现象。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积极干预来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以帮助其提高睡眠质量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入住本院流浪救治病区的50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70(45±5.65)岁,研究对象均满足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标准。使用ICD-10的诊断标准,其中精神分裂症25例,兴奋状态15例,缄默状态10例。睡眠障碍形式:入睡困难20例,间断睡眠12例,睡眠过度6例,早醒8例,不眠4例。选取患者均自主同意接受本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工具 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用于评定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量表有7部分构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每部分0~3分,0分“没有困难”,3分“非常困难”,累计各部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l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被试者完成试问时间为15~20 min。

1.2.2 发放问卷 实施干预前后均进行问卷发放,选取患者均自主同意接受本问卷调查。由工作人员统一收回,干预前后共发放有效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护理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常规使用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给予实施护理干预,药物主要有利培酮片(剂量3~6 mg/d)、阿立哌唑片口腔崩解片(剂量10~30 mg/d)、氯氮平、碳酸锂等临床常用药物。选取的患者入院后即进行PSQI量表测定[3],按计划实施严格的护理干预。

1.3.1 做好病区环境管理 救治病区属于封闭病区,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区环境介绍以消除患者对病区的陌生感,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创造一个“生活家庭化的氛围”促进患者情绪尽快稳定[4]。尽量给患者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夜间减少灯光对患者睡眠的影响,给患者晚上发药及巡视查房时要做到说话轻、关门轻、走路轻、操作轻,减少外界活动对患者睡眠的刺激。尽量将护理治疗放在白天进行,晚上必须进行的护理工作尽量在患者未入睡前进行,以减轻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夜间巡视查房时做好患者的睡眠记录,建立睡眠登记本,以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睡眠模式,恢复正常的睡眠结构[5],详细了解患者的睡眠规律以便能对患者的失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3.2 加强沟通,鼓励疏导 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而且焦虑占比例较大[6]。患者的不适主诉要认真倾听,告知患者的病情状况,治疗程度及关于这种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赢得患者的信任,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及时向患者解释说明原因,取得患者理解。鼓励患者之间多进行沟通交流,培养倾诉对象,尽量消除患者对自己疾病的焦虑,紧张情绪,树立重新面对生活的信心。

1.3.3 合理的服药安排 调查显示,流浪精神患者以精神分裂症为主[7],这与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具有病程迁延、易复发、致残率高的特点有关[8]。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及时向患者解释每种药物对疾病的作用及对他病情恢复的影响,药物可能会出现的副反应及注意事项。对严重失眠的患者按医嘱使用镇静剂,对于调整患者的生物钟及改善睡眠护理非常有利,但必须选择最佳服药时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9]。对于一些特殊的精神病药物,如碳酸锂,氯氮平等要告知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以免由于患者的不良服药习惯和方式而影响睡眠,对于彻夜不眠的患者应告诉医生,按医嘱予其服用镇静安眠的药物,积极控制病情,消除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的失眠。

1.3.4 行为矫正 流浪精神患者是个特殊的患病群体,在本院治疗的流浪精神病患者均无家属探视,患者最主要的诉求是要求出院回家。这种愿望由于晚上没有人诉说而更加强烈,从而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①医护人员认真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本市的流浪患者救助政策,告诉患者在这里住院,医护人员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会尽快联系你的家属或核实家庭住址,让患者早日出院,增强患者对病区的归属感和对住院治疗的认同感。②矫正患者不良的睡眠习惯和态度:流浪精神病患者由于在外面长期露宿,居无定所,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无法实现,养成了非常不好的睡眠习惯,护士在进行行为矫正时采取刺激控制法,让患者在只有睡意时上床,不在床上做睡眠以外的事,卧床20 min后仍不能入睡就离开床等[10]。告知患者睡觉时要脱掉鞋子、外套上床;夜间查房时给患者盖好被子,纠正患者认为睡眠要有8 h才是正常睡眠的看法。③对于过度睡眠的患者应减少患者日间睡眠时间及次数,鼓励患者多参加病区的康复活动,如下象棋、看报、打乒乓球等。

1.3.5 良好的睡眠技巧 制订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改变懒惰的生活习惯,培养患者睡前小便、漱口、洗脚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兴奋躁动引起失眠的患者,在使用镇静药物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弯曲双臂,用力绷紧双臂的肌肉,持续10 s,感受双臂的紧张,放松后再来一次。对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失眠的患者,让患者在床上深呼吸,吸气到一定程度再均匀呼出,持续10 s,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呼吸动作上,并结合一些传统方法给患者泡足[11],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分别在实施干预前、后30 d测定患者的PSQI得分,与干预前比较,患者干预后的PSQI总得分下降,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精神病患者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往往由于其大多处于严重的精神疲劳状态而存在睡眠障碍[12]。调查资料表明,精神疾病患者失眠的患病率高到47%,远高于正常人群10%~15%的患病率。Breslau等[13]报道,流浪精神疾病患者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社会支持系统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基本属于“三无”人员,其睡眠质量受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因素影响较大,因此除积极的医疗干预外,为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睡眠质量,应加强对患者睡眠环境的管理和适时的心理干预。

3.1 流浪救治精神患者睡眠情况的特殊性

①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流浪救治精神患者在外面习惯了自由流浪的生活,而住院期间需要接受医院的管理;②对救助政策的不了解:很多精神患者认为是政府把他们隔离起来了,不给他们自由,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③病情较复杂,不稳定:由于救治流浪精神患者大部分病情严重,病情的控制需要较长的时间;④对家人的思念:医院对于患者的管理是封闭的,住院精神患者基本上无家人的探视,有的甚至不清楚自己的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这就造成了很多流浪精神患者只能长期待在医院,因此,保证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应因人而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3.2 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睡眠是一种生理需要和能力,是维持生命必须的生理现象,是恢复精神疲劳的有效方法[14]。虽然大部分精神疾病药物有安眠的作用,但很多流浪救治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对病情的不了解,对医院管理的不适应,对家人的思念及外面世界的向往,仍存在很多睡眠障碍的问题。本研究证明,通过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睡眠状况。细心探寻流浪精神患者睡眠质量差的原因,根据原因对症下药,通过人性化的病区环境管理;做好沟通,鼓励疏导;合理的服药安排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教会患者良好的睡眠小技巧,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帮助患者改善睡眠状况,有效遏制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失眠状况的恶性循环,让患者能够安心住院,重新回归社会。实施干预后,患者的PSQI得分明显下降,夜间连续性睡眠的时间得到延长,睡眠质量也得到一定的提高,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救治精神疾病患者在睡眠质量方面能取得良好积极的效果,与李侠英等[15]提出的观点一致。患者的PSQI得分明显降低,睡眠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这可能与对患者进行了人性化的病区管理,积极的救助政策及病情的宣教,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认识,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等因素有关。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参考文献]

[1] 黄长海.精神患者睡眠障碍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22-23.

[2] 华鲁纯.临床营养支持的合理利用[J].上海医药,2010,31(6):250-251.

[3] 刘贤臣,唐茂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5(2):103-107.

[4] 王汉婵.住院精神病患者失眠原因分析与护理[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2):173-174.

[5] 程双云,万婷.睡眠管理在精神科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3,5(6):531-533.

[6] 程云,于昌伟.65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7(36):197.

[7] 李红远,张天秋.294例救助流浪精神病人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7):62-63.

[8] 刘向阳,李云.齐拉西酮与奋乃静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4):24-26.

[9] 员凤音,陈粲,陈海君,等.CCU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670-671.

[10] 刘春梓,张黎明.改善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和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937-940.

[11] 刘春格,陈长香.城乡老年人睡眠现状及不良习惯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15-16.

[12] 付叶水.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3):474-475.

[13] Breslau N,Roth T,Rosenthal L,et al.Sleep disturbance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a longitudi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young adults[J].Biol Psychiatry,1996,39(6):411-418.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6)

流浪在国外

其实流浪动物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巨大议题。随着全球宠物数量的不断上升,流浪动物泛滥问题也随之日益严峻。幸而很多国家都早已出台了相关的动物保护法案,民众对待动物的态度也更加和善。成熟的流浪动物救助组织在政府的积极支持下也能够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

美国和加拿大:保护和收容流浪动物、制止虐待动物行为

在美国和加拿大,防止虐待动物协会(SPCA)是承担保护动物和收容流浪动物、制止虐待动物行为的主要机构,此外还有一些由私人或福利团体设立的动物收容所会参与到收容和救助流浪动物的工作中来。美国和加拿大约有7000个动物之家,每年收留1500余只流浪猫狗,其中约4%的流浪猫和16%的流浪狗能与主人重新团聚。这些救助动物组织的经费一部分来自政府资助,其余则来自民间捐款。

对于送来的和捡来的流浪动物,这些收容所会首先为它们做身体检查,未绝育的动物一律先做绝育手术,生病的动物则开始进行治疗。待动物健康后,救助组织会为其寻找收养家庭。但随着流浪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加,而收容能力有限,一些身体状态极差或是长期无人收养的动物最终还是会被执行安乐死。

英国:依法对待流浪动物

英国动物保护组织Dog Trust于2011年进行的全国性调查显示,2011年英国有超过12万只流浪动物,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上升。在英国,有超过300个独立团体从事动物保护和救助流浪动物的工作,其中也包括在全球设立分支机构的防止虐待动物协会(SPCA)。

根据英国有关流浪动物的管理条款,如果是由政府逮捕到的流浪动物,将由政府相关收容机构负责喂养7天,在这7天内,主人可前来领取走失的狗狗,同时接受公众领养。但一旦超过7日期限,这些狗狗必须由其他独立救助团体接收,否则官方收容所有权对其进行安乐死。

幸运的是,英国拥有历史悠久的《动物保护法》,这部1911年通过的法律在之后的百年间不断完善,在保证动物不受虐待方面有非常细致的规定。法律鼓励动物饲养者以最好的措施对待动物,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将被。明确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对防止流浪动物大幅激增起到了作用。

泰国:与流浪动物和谐共生

泰国一直被认为是流浪动物的天堂。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人们对于动物有着普遍的慈悲之心,人与狗之间一直保持着和谐共生的关系。

不仅民众会拿出家里的剩饭剩菜喂养狗狗,一些佛教寺庙也成为狗狗的集体居所。一些寺庙中的流浪犬超过700只,每周的饲喂花销就超过1500美元。

虽然长期以来泰国人民已经习惯了与这些闲散的狗狗共同生活,但近年来受到环境变化和现代生活因素的影响,流浪狗的数量在泰国也有直线上升趋势。首都曼谷的流浪犬已超过30万只,这也促使一些民间团体开始采取干预行动。他们一方面鼓励民众登记自己的犬只,另一方面对于流浪犬采取“捕捉-绝育-放归”的人道干预手段来控制其种群繁殖速度,但科学家也表示,过多的人类垃圾以及环境污染对生物链的破坏才是真正导致流浪动物激增的原因。

德国:政府支持收容,领养代替购买

德国设有公立的流浪动物收容所,动物收容所都是由民间自发成立的公益团体设立的。民间收容所通常会通过契约方式获得政府补助,如在资金方面,一些县市政府会把政府预算中用于提高动物福利的款项直接拨给民间收容所。即便没有直接金钱补助,政府也会确保收容所获得合法用地,并给予免地租或水电费及垃圾费的优惠政策。作为德国第二大城市的慕尼黑,其惟一的收容所已有近150年历史,23名工作人员负责照料所中近120只的狗及150只猫,还有马及其他小动物。这些动物中包括弃养动物或政府强制不容许该主人继续拥有此动物而没收的,而如果是政府没收的动物,政府则会负责养育费用。

除了救助收容会受到政府支持外,“领养代替购买”的理念也深入德国民众心中。在德国,想拥有狗的人通常会到收容所去领养动物。领养者除了要通过包括领养动机、喂养经验、家居空间、经济状况等审核外,还要签署接受志愿者随时追踪的法律文件。而那些喜欢狗却不能养狗的人,也会到收容所去带狗散步或做义工。在安乐死方面,德国收容机构遭循的原则是:对健康的狗及还没病到不能医治的动物决不宰杀。

对扑杀SAY NO!

任何生物在生活环境中,只要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它们,如食物、居住的地方和配偶等,它们的数量将保持不变,这在生物学中被称为环境的“可承载能力”。当动物从生活环境中被移除,资源则会形成相对的富余,被称为环境的“真空效应”。此时周边地区的动物会被吸引过来,并与剩下的原有动物繁殖出更多后代,最终动物的数量会回到原始的环境可承载的数目。这种现象在种群动态及生态学里被称为“竞争释放”效应。

流浪动物在城市环境中也遵循这一定律,当流浪地区内动物的数量超过食物等生存条件的承载能力,流浪动物的繁殖率与数量都会相应下降,最终形成稳定数量。而大规模扑杀虽然移除了部分消耗资源的流浪动物,降低了疾病传染的机会,同时也为幸存下的动物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和空间,但这些动物在充足的食物保证下会和新迁徙而来的流浪动物继续繁殖,最终这个地区流浪动物的数量又会回升到最初水平。

而且,大规模的扑杀移除的往往是性格相对较好的流浪动物,余下的流浪动物则会因为扑杀更加惧怕人类并产生攻击性,给后续的人道干预带来巨大阻碍。

人道干预

1970年代,为更好地管理流浪动物,英国与丹麦制定了“抓捕-检验-免疫-绝育-放归”(Trap,Tlest,Vaccinate,Alter and Release,简称TTVAR)方案,以此来控制社区流浪动物的数量和增长速度。相比扑杀,这种干预方式更加科学和人道,因此得到众多动物保护组织的支持。此后,这一方案逐渐被推广至全球其他地区的流浪动物救助工作中,美国等地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将这―方案简化为“抓捕一绝育一放归(Trap Neuter Release简称TNR)”。

“抓捕-绝育-放归”的主要对象为没有主人的流浪动物。这些动物中有些以人类垃圾为食,而另一些则有社区爱心人士不定期喂食。为了避免这些动物过度繁殖,动物保护组织会组织志愿者或鼓励社区居民将它们带到指定的动物医院,由兽医对其进行健康状况评估,未绝育的动物将进行绝育手术,同时还要完成所有动物的疫苗注射等防疫措施。在这些工作完成后,救助组织会安排公众领养活动,无人领养且行为健康符合放归条件的可被放归回社区。

由于失去繁育能力,社区流浪动物群体的数量会随时间递减,生存资源相同的情况下其生存状况也会改善,对社区的负担也会减小。国内的动物福利组织也已将TNR方案应用于控制社区流浪动物数量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当然,TNR方案的效果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不断出现的新流浪动物以及人们对绝育理念的争议都会影响TNR措施的实施,但这一方案至今仍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动物保护组织认为是最稳妥和人道的控制流浪动物数量的措施。

流浪狗狗潜力大

在成功培训导盲犬和助听犬后,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工作犬训练学校又推出了阅读犬和检疫犬的训练项目,而训练的对象正是来自台湾流浪动物收容机构的流浪犬。

阅读犬的主要工作是陪伴那些不爱读书的小孩子,通过让他们说故事给狗狗听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训练学校会从流浪犬中挑选乖巧亲人的狗狗进行培训,使小朋友与狗狗成为好朋友,这一方面是创新的教育方式,同时也是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好方法。屏东大学还与台湾农委会动植物防疫检疫局检疫特侦犬训练中心合作,在流浪犬中挑选适合的接受检疫犬训练课程,已有多只流浪犬经训练后成为活跃在海关一线的检疫工作犬,负责嗅探入境违禁物品。据海关人员反映,这些流浪犬有时比普通检疫犬的表现更突出。由于成效显著,现在只要收容所有新犬,训练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会前往挑选。而面对偷吃饲料的牧场老鼠,台南市动物防疫保护处同样选择对流浪犬进行专项训练,使其成为具有高超捕鼠能力的“牧场卫士”。这些接受训犬师训练后的狗狗会到畜牧场进行实地演练,毕业后可供畜牧业者认养。

流浪动物问题与人类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人们从自身的行为及思想方面有所转变。从TNR干预到创意地训练流浪狗狗作为工作犬,我们的目标不应当是消灭它们,而应当是管理和引导它们更好地融入人类社会的生活。倡导领养代替购买,做负责任的养宠人,帮助流浪宝贝发挥自身潜力,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流浪宝贝打造一个充满爱与幸福的世界。

流浪狗的华丽转型

提起工作犬很多人都会直接联想到各种名犬,但其实流浪狗狗在工作能力方面一点不逊色于专门培训的名贵犬种。训练流浪狗成为专业工作犬,不仅能缓解都市流浪动物问题,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日本:流浪狗受训驱猴护农田

日本山区的农田经常会受到附近野生猴子的侵扰。2008年,日本爱知县首次从财政预算中划拨出约350万日元(约合3.5万美元)用于训练专业驱猴犬,而作为训练候选对象的恰恰是来自爱知县动物保护中心收养的一些流浪狗。

这些流浪狗被送往专门的训练中心,接受为期四、五个月的训练。最终将有6只训练有素的驱猴犬被送往爱知县山区,负责把侵扰庄稼的猴子赶回深山。爱知县此举获得了动物保护志愿者的高度赞扬,认为行政部门考虑到了流浪狗的“第二人生”,为它们提供了生存下去的方式。

泰国:流浪狗当“保安”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7)

睡眠障碍是精神病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精神病患者往往由于各种精神症状引起不良心理情绪,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如睡眠颠倒、入睡困难、早醒、中间易醒等临床表现[1]。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目前有15%~35%的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2]。在本院救治病区接受治疗的流浪精神病患者常会由于睡眠障碍而出现紧张、焦虑,在病区吵扰,对医护工作不配合等现象。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积极干预来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以帮助其提高睡眠质量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入住本院流浪救治病区的50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70(45±5.65)岁,研究对象均满足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标准。使用ICD-10的诊断标准,其中精神分裂症25例,兴奋状态15例,缄默状态10例。睡眠障碍形式:入睡困难20例,间断睡眠12例,睡眠过度6例,早醒8例,不眠4例。选取患者均自主同意接受本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工具 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用于评定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量表有7部分构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每部分0~3分,0分“没有困难”,3分“非常困难”,累计各部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l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被试者完成试问时间为15~20 min。

1.2.2 发放问卷 实施干预前后均进行问卷发放,选取患者均自主同意接受本问卷调查。由工作人员统一收回,干预前后共发放有效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护理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常规使用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给予实施护理干预,药物主要有利培酮片(剂量3~6 mg/d)、阿立哌唑片口腔崩解片(剂量10~30 mg/d)、氯氮平、碳酸锂等临床常用药物。选取的患者入院后即进行PSQI量表测定[3],按计划实施严格的护理干预。

1.3.1 做好病区环境管理 救治病区属于封闭病区,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区环境介绍以消除患者对病区的陌生感,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创造一个“生活家庭化的氛围”促进患者情绪尽快稳定[4]。尽量给患者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夜间减少灯光对患者睡眠的影响,给患者晚上发药及巡视查房时要做到说话轻、关门轻、走路轻、操作轻,减少外界活动对患者睡眠的刺激。尽量将护理治疗放在白天进行,晚上必须进行的护理工作尽量在患者未入睡前进行,以减轻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夜间巡视查房时做好患者的睡眠记录,建立睡眠登记本,以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睡眠模式,恢复正常的睡眠结构[5],详细了解患者的睡眠规律以便能对患者的失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1.3.2 加强沟通,鼓励疏导 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而且焦虑占比例较大[6]。患者的不适主诉要认真倾听,告知患者的病情状况,治疗程度及关于这种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赢得患者的信任,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及时向患者解释说明原因,取得患者理解。鼓励患者之间多进行沟通交流,培养倾诉对象,尽量消除患者对自己疾病的焦虑,紧张情绪,树立重新面对生活的信心。

1.3.3 合理的服药安排 调查显示,流浪精神患者以精神分裂症为主[7],这与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具有病程迁延、易复发、致残率高的特点有关[8]。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及时向患者解释每种药物对疾病的作用及对他病情恢复的影响,药物可能会出现的副反应及注意事项。对严重失眠的患者按医嘱使用镇静剂,对于调整患者的生物钟及改善睡眠护理非常有利,但必须选择最佳服药时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9]。对于一些特殊的精神病药物,如碳酸锂,氯氮平等要告知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以免由于患者的不良服药习惯和方式而影响睡眠,对于彻夜不眠的患者应告诉医生,按医嘱予其服用镇静安眠的药物,积极控制病情,消除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的失眠。

1.3.4 行为矫正 流浪精神患者是个特殊的患病群体,在本院治疗的流浪精神病患者均无家属探视,患者最主要的诉求是要求出院回家。这种愿望由于晚上没有人诉说而更加强烈,从而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①医护人员认真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本市的流浪患者救助政策,告诉患者在这里住院,医护人员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会尽快联系你的家属或核实家庭住址,让患者早日出院,增强患者对病区的归属感和对住院治疗的认同感。②矫正患者不良的睡眠习惯和态度:流浪精神病患者由于在外面长期露宿,居无定所,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无法实现,养成了非常不好的睡眠习惯,护士在进行行为矫正时采取刺激控制法,让患者在只有睡意时上床,不在床上做睡眠以外的事,卧床20 min后仍不能入睡就离开床等[10]。告知患者睡觉时要脱掉鞋子、外套上床;夜间查房时给患者盖好被子,纠正患者认为睡眠要有8 h才是正常睡眠的看法。③对于过度睡眠的患者应减少患者日间睡眠时间及次数,鼓励患者多参加病区的康复活动,如下象棋、看报、打乒乓球等。

1.3.5 良好的睡眠技巧 制订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改变懒惰的生活习惯,培养患者睡前小便、漱口、洗脚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兴奋躁动引起失眠的患者,在使用镇静药物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弯曲双臂,用力绷紧双臂的肌肉,持续10 s,感受双臂的紧张,放松后再来一次。对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失眠的患者,让患者在床上深呼吸,吸气到一定程度再均匀呼出,持续10 s,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呼吸动作上,并结合一些传统方法给患者泡足[11],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分别在实施干预前、后30 d测定患者的PSQI得分,与干预前比较,患者干预后的PSQI总得分下降,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使用和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精神病患者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往往由于其大多处于严重的精神疲劳状态而存在睡眠障碍[12]。调查资料表明,精神疾病患者失眠的患病率高到47%,远高于正常人群10%~15%的患病率。Breslau等[13]报道,流浪精神疾病患者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社会支持系统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基本属于“三无”人员,其睡眠质量受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因素影响较大,因此除积极的医疗干预外,为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睡眠质量,应加强对患者睡眠环境的管理和适时的心理干预。

3.1 流浪救治精神患者睡眠情况的特殊性

①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流浪救治精神患者在外面习惯了自由流浪的生活,而住院期间需要接受医院的管理;②对救助政策的不了解:很多精神患者认为是政府把他们隔离起来了,不给他们自由,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③病情较复杂,不稳定:由于救治流浪精神患者大部分病情严重,病情的控制需要较长的时间;④对家人的思念:医院对于患者的管理是封闭的,住院精神患者基本上无家人的探视,有的甚至不清楚自己的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这就造成了很多流浪精神患者只能长期待在医院,因此,保证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应因人而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8)

物流管理息化低,甚至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的阶段;对物资供应商联合体的构件缺乏科学管理,短期竞争多于合作;物资采购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博弈过程,非集约化,采购成本高;物资采购没有与预算部、技术部、施工部紧密联系,缺少必要的信息支持,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物资库存、现场管理混乱,造成资源的浪费,建筑成本的增加。

因此,打破传统建筑企业物流管理方式至关重要。随着管理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有效方式不断涌现。本文提出了“建筑材料精准物流管理”模式,能够解决传统建筑企业物流管理的缺陷,并防范新的问题的出现。

2.精准物流管理的基础

2.1技术支持——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信息化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是精准物流管理的技术支持,必须辅助企业各管理层次,其核心是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一般包括合同管理、进度管理、预算管理、物资管理、人劳管理、机械设备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八个基本的模块,能够辅助各层次的管理:对企业物资统一分类、统一编号,编制物资数据库;从进度管理模块导出阶段性计划工程量;根据计划工程量预算管理模块计算出物资计划;依据物资计划,物资管理模块实施物资采购管理。

以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为技术基础,对物流进行精准控制,实现物资料采购渠道多元化和透明化,物资库存管理、现场管理的实时化和精准性,最终达到物资供应好、周转快、消耗低、费用省、浪费小,保证建筑施工企业顺利建造。

2.2组织环境基础——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

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是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共享数据库、EDI、WEB等信息技术,将策划单位、业主、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筑施工企业的各个部门有机的连接起来,对整个建筑产品供应链实行有效的管理,实现精准物流管理,缩短建造周期,减少非生产性无价值的工序、简化工作流程,实现企业内外部组合的一些列活动的总称。

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打破了原有部门界限,加快了建筑施工企业内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反馈速度,节省了潜在的时间、节约了潜在的成本、为建筑施工企业精准物流管理提供了组织环境基础。

2.3组织文化基础——精准建造思想

精准建造(LeanConstruction)是一种基于建筑产品管理,通过精确的建筑产品定义、合理有效的建造单元的分解、精准产品策划、精准设计,在物资的精准供应、全过程的产品控制、及时的信息流通和反馈、全体人员早期介入下实现建筑产品的成功交付、资源浪费的最小化、价值创造的最大化的建造管理方法,以提高建筑产品的价值、优化整个建造过程的价值流、构建合理有效的产品流、降低资源浪费、合理控制工期、整个项目达到最佳效能为目标的管理活动的总称。精准建造的根本目的是使整个建造过程持续时间缩短、精准物流管理、建造成本最小、整个建造价值链创造价值最大、客户满意度最高。

因此,将精准建造作为组织文化的基础,指导组织的建造生产,其目标是实现建造过程的“零浪费”,其中包含了物资的“零库存”,即将工程建造过程与物资供应相连接流水化,最大化地减少中间库存、消除中间搬运、等待的时间浪费,达到精准物流管理。

3.精准物流管理模式

3.2精准物流管理的目标

在建筑产品的整个建造过程中,工程项目是一个临时的产品系统而独立的存在,紧密的与物流联系在一起。加强物流管理是工程项目精准建造的资源保证。精准物流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加强供应商的管理,改变传统的竞争和短期合作为长期有效合作;规范物资采购机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物资采购电子商务化和批量化,缩短物资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简化采购程序;加强物资入库、出库、调拨、报损管理,使库存最小化;加强物资入场、加工建造、退场、损耗管理,降低物资浪费,减少物资的二次搬运;物流信息及时、准确,便于物流的有效控制。精准物流管理的终极目标是物资的“零库存”和“零浪费”,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整个建造过程的价值、最大化的满足客户满意度。

3.3精准物流管理模式

精准物流管理是以共享工程项目数据库为基础,动态实现物资库存状况监控和物资现场管理监控,精准预测和计划物资,选择最佳供应商和租赁公司,实现物资的精准、均衡供应。精准物流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强、涉及范围广的一系列活动。精准物流管理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1)预测物资用量、编制物资供应计划;(2)组织、采购或者调剂物资;(3)物资的验收、储备、领用和配送;(4)物资的统计、核算和盘点。

3.3实施的关键

3.3.1工程项目物资现场动态平衡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9)

年届五旬的杨阿姨每天用一次性的塑料盒装着猫粮和干净的水去喂所住小区里的流浪猫狗,她告诉记者:“有人认为这些流浪猫身上有跳蚤和传染病,可是,你可以不喜欢它们,但不能去伤害它们。”

热爱小动物的音乐老师小霞说:“现在,有的居民竟然故意用填了老鼠药或过期药片的鱼去喂流浪猫狗,真是残忍。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些动物死了,它们的尸体腐烂后会有大量寄生虫或其他病菌渗入泥土或流入下水道,最后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1996年,西安动物园一只日本赠送的雌性长颈鹿因误食游人投喂的塑料袋造成胃堵塞而死亡,死时腹内尚有一胎儿未出世。南京某动物园的雌性长颈鹿也有同样的遭遇,在其死后被解剖时发现,除了一未出世的胎儿,它的胃里还杂有塑料袋、铁丝、电线、玻璃等物。1997年3月27日,上海动物园的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豹客死柳州,而这是当时一个星期内惨死在柳州柳俣动物园内的第2只海豹。解剖后发现,海豹胃内有10多个塑料袋和石头、铁钉、牙签等物。

人们为了满足口腹之欲,逐渐追求起了涉及各种动物的花样繁多的活吃方法。为了“新鲜”,人们在鱼尚未停止呼吸的时候频举筷箸、在猴子的惨叫声中将滚水浇入它的脑壳中品尝所谓的美味,更有甚者,将活驴身上的部位划区供食客点选,选定后用开水把该部位的肉烫熟后当场片肉食用……

就在每天都有鲜活生命在杯盘交错间被人们吞下的城市――广州,据当地人透露,广州街上流浪狗之所以近乎绝迹,就是因为它们中的大部分在检疫部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酒店烹制后端上了餐桌,究竟流浪狗是否染病只有视人们食用之后的健康状况而定了。

人类的自我救赎

人类对动物不友好的行为已经开始造成负面的影响。《动物世界》报道,在印度一些森林周边的城市频繁发生人类被大象攻击事件,居民陷入恐慌。专门从事研究人象关系的专家经过调研后得出结论:长久以来,人类为象牙而大量捕杀大象,致使亲眼目睹同类被捕杀的大象心怀恐惧甚至绝望,遭受严重的心理创伤,其后果就是大象变得十分好斗。南部非洲两个国家有50余头河马突然死亡,行凶者就是素常性情温顺的大象。研究证实,攻击人类的大象大多是父母被猎杀的“孤儿”。

上海著名的流浪猫收容者多姿融,因领养了300只流浪猫而受到房东和邻居的责难,甚至许多猫还被无故打死,迫使她最后不得不离开上海。就是如此“不完美”的动物保护现实,已经对人类的心理健康构成了威胁:一些爱心人士开始出现如冷漠、孤僻、压抑情感、物质滥用(吸毒,过量饮酒等)、不注重卫生,以及情绪爆发等继发性创伤性压力失调的症状,专家称其为“同情疲劳”。2005年,北京动物保护者王培疑因难忍残害动物暴行跳楼自杀,引起人们对身处逆境的动物保护者心理健康的关注。

有机构研究表明,从事关怀他人(包括动物)工作的人是高强度同情疲劳问题的载体。每天,工作者们在持续出现令人伤心和感情波动的环境里努力尝试正常地工作,对那些热情关心公益事业的人来说,任务是如此重要却又如此艰巨,它可以推动及影响社会朝积极的方面变化。

如何对待动物,不仅涉及到了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工作,更深层的则是波及到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层面。1866年,美国驻俄公使伯格因在驻俄期间,目睹马夫毒打马而感到痛苦万分,回到纽约后开始呼吁反对虐待动物。他认为,残酷地对待活着的动物,会使人道德堕落,并变得野蛮起来。而一个民族若不能阻止其成员残酷对待动物,也将面临危及自身和文明衰落的危险。

虐猫视频事件中,施虐者在愤怒的网民的压力下最终道歉,这当然是社会道德的进步,但之后被虐致残的动物却并未有减少的迹象。

社会已然关注

长期关注动物生活质量的众多爱心人士成立了以保护动物、维护动物的生存权利和不受虐待的权利,以及改善和提高小动物的生存条件、饲养水平为宗旨的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通过对被遗弃、虐待和流浪的猫狗等伴侣动物进行救助与领养中转,让它们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病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表达其正常行为的自由”。

近年来,该协会仍不断收到那些遭遗弃、被虐致残的动物:被截去舌头的“运儿”、被重击昏死的“黑子”、浑身流脓的可卡“罗奇”、双目失明被抛弃荒郊的“丢丢”、被主人弃置于医院的“豆豆”、被摩托车轧伤臀部的小猫“摩拉”、两眼全瞎的白猫“阿霞”、命悬一线的猕猴“苍苍”……

成立至今,该协会共救护了300多条狗和300多只猫,还有鸟类、兔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等。目前,该协会的爱心教育基地还在呵护着400多条小生命。虽然曾得到赵朴初、夏衍、冰心等人的支持,虽然诸多爱心人士频伸援手,但较之如此持久地、远远超过负荷地需要救护和收容的动物,所得援助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对此,田缘驯犬学校的“校长”张振林深有体会。

凭着早年的勤奋和智慧,商海中几经沉浮的张振林在山西省城太原打拼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产业,但富足的生活他并没有享受多久,2003年非典肆虐时一次机缘巧合,让从小就喜欢小动物的张振林投身到了收养流浪猫、狗的事业中。在此之前,80多岁的老太太丁世英因其收养了80多只流浪猫而生活困顿,就多次得到张振林的资助。

“平均两个月买一次猫粮,一次大概要花费两三千块钱”,虽有些积蓄,但张振林还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朋友为了不至于让张振林在巨大的经济压力面前再受到良心的责问,即使见到在街上流浪的猫和狗,也会狠狠心不告诉他。

“不能像丁老师和动物保护协会一样,必须走出一条良性发展的路来把收养流浪动物的事业做下去。”张振林打定主意,投资百万元在太原市阳曲县将一家早已废弃的洗煤厂改造后,开办了专为家养宠物们提供服务的田缘驯犬学校,希望以此可以对流浪狗和流浪猫庞大的日常开支有所分担,并保证在物价飞涨的压力中仍可以继续它们奔向“小康”的步伐,至少也要维持它们原来的生活水平。“我把自己的家底都押上了,为了它们,我和家人把自己的屋子腾出来让给它们住,自己在附近租了房子照看。”如今,在张振林名下的大约有60多条狗,50只猫、“每天开销挺大,缺什么就买呗,但究竟花了多少钱,从来也没算过。”

驯犬学校选在远离居民区的一处僻静的所在,学校一进门右手边上,是一排圈养着残疾流浪狗的带“阳台”的小屋:一只独眼的小狗和另一只脸被烧毁的金色狗儿,在原地快乐地追咬自己的尾巴,而旁边的一支小狗两条后腿只剩关节……

“养狗前一定要想好,不要只看到它们可爱、好玩就养,这背后需要你去花费时间、精力和感情。我新买的沙发扶手被咬烂了,但对小狗来说仅仅是磨牙、淘气,新装修的屋子,墙面和阳台被猫抓的到处都是脚印,我非常生气,但这些都是你必须要宽容的。无论怎样,绝不能丢弃它们。对它们来说,你就是整个世界,它们把全部身心毫无保留地给你,一旦被丢弃,它们的心灵会遭受巨大伤害,有的狗甚至因此患上抑郁症。生命并无贵贱等级之分,人与动物之间应该是平等的。”

要改变动物保护的现状,仅靠民间的动物保护热心人士的微薄之力和奔走呼吁,远远不够。目前中国需要从法律层面上保证,像张振林这样的爱心人士和动物保护协会这样的民间非营利组织能经营下去,并通过一系列健全完善的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唤起科学、文明养护动物,至少不虐待动物的社会共识。

敦促立法保护动物福利

“一个文明的国家应该为保护动物不受虐待而设立人道的法律。”《中国青年报》记者莽萍这样写道。帮助不会说话的动物不受虐待,同时也帮助人类提高德行,以法律的形式将促进动物福利改善的行为体制化、常态化,“并不是一时的多愁善感,而是严肃的道德、法律和政治议题”。

早在1809年,一位英国勋爵就在国会上提出提案,要求禁止虐待马、猪、牛、羊等动物,遭到人们嘲笑。最终在1822年,世界上第一个反对虐待动物的法律才真正获得通过,但该法律未将狗、猫和鸟类列入保护范围。自1850年开始,法国、爱尔兰、德国、奥地利、比利时和荷兰等国先后通过了反虐待动物法案。美国通过的反虐待动物法案明确规定,禁止虐待所有动物,包括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这可谓是动物保护史上又一大进步。

“残害和毁灭生命是不正确的,爱护和促进生命才是人的基本责任”。20世纪后期,这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包括亚洲和拉美、非洲一些国家都已经制定了法律来保障动物的基本福利,禁止虐待和无故伤害动物。而德国国会更是将保障动物作为生命存在的权利写入了宪法,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中国青年报》记者莽萍写道:“这些法律成果是100多年来人类在道德、伦理方面的思考和进步,表达的是人对其他物种和生命的善意。”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10)

如果一家企业每天都处在巨大的浪费之中,你很难想象它还可以获取最大的利润。也许有人会说,现在企业赚钱都这么辛苦,谁还舍得浪费?可事实上,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企业确实都处于巨大的浪费中,或许只是你还没有意识到。

让我们来看看现实中许多企业的现状吧!各工序旁摆放着大量等待加工或已加工的零件、在制品;仓库中存放着可供3、4个月用的原辅料;随时可以买到的普通包装箱却半年前就一次性采购一大批,再慢慢逐月使用,等等,这些无疑都造成了企业巨大的浪费,包括场所浪费、租金损失、流动资金被占用、过期储备的报废、无谓工时的发生、管理成本的增加,等等。

认识到这些,也许你就会明白,在我们的生产管理现场“浪费”其实是无处不在的。这里的“浪费”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增加价值的活动,这无疑是一种浪费;另一种则是,尽管是增加价值的活动,但所用的资源超过了“绝对最少”的界限,这也构成了一种浪费,并且这种浪费在很多企业往往被忽略掉。

这些“有形”或“无形”的“浪费”可以说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那么,究竟又应该如何有效识别这些“浪费”?它们产生的根源何在?具体又应如何有效改善或消除呢?

针对以上问题,本期聪明管理栏目,《中国制衣》特推出“如何有效消除生产管理现场的N种浪费?”专题,采访业内著名实战派生产管理专家陆君伟,给企业有效改善或消除生产管理现场的N种浪费出谋划策,希望可以给广大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以借鉴。

浪费一 库存浪费

具体表现及危害:物品积压,损失利息及管理费用;使“先进先出”的作业产生困难;掩盖了生产设备能力及人员真实的需求量;物品的价值减低,变成呆滞品;物品大量占用厂房空间,造成多余工场、仓库建设;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防护处理、找寻等浪费。

产生根源:原料、在制品、成品等超过了制造过程中所需的最适宜量,从而造成浪费。

改善或消除对策:要有效消除库存浪费, 陆君伟认为,首先就要认识到“库存是万恶之源”,要探求必要库存的原因,合理使用库存规模,降低库存,以实现设备布置流水化,达到合理地安排生产计划,均衡化生产。

除此之外,陆君伟指出,降低库存还是曝露生产现场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更多的浪费。并据此举例,“车间生产线因故障而停产一小时,如果目前车间有两小时的库存量,事情可能不会报告给中高层管理人员。但是,如果车间库存仅为半小时的产量,那么,就会发生无法向客户或后道工序交货的问题,就会造成大的混乱。所以,两小时库存可以掩盖停产的问题,而半小时库存就会使问题表面化,就会促使企业尽快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因此,陆君伟建议企业,应尽力将各种生产管理活动都变得“可视化”,用“一望而知”的颜色、形状、位置和独特的“看板”来区别和显示车间内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规格、每一种状况,以便使所有现场人员能够在一目了然的环境下迅速发现各种异常和浪费。

浪费二 等待的浪费费

具体表现及危害:员工在工作量少时,无所事事;工作量多时,忙忙碌碌;制造通知或设计图纸未按时送达;设备故障维修造成生产停滞;质量不良自动停机造成员工作业停顿;物料供应或前道工序能力不足造成待料,等等。

产生根源:生产原料供应中断、作业不平衡和生产计划安排不当等,员工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而无事可做,造成等待的浪费。

改善或消除对策:“针对等待的浪费,主要是要建立起以顾客为中心的弹性生产系统实施一个流的生产方式,实现设备小型化、专用化,并减化管理层次,把复杂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简单化,提高工作效率。”陆君伟表示。

并举例道,自己曾在一个某人数不到500人的工厂,看到生产线因故需要补领10个A料,于是就开了一张补料申请单,最后辗转地经过班长、组长、课长、厂长这几道关卡签署之后,才被送到仓库去领料。

而为什么要经过这么多关卡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司有这样的组织系统。

企业为了运作上的需要,往往会成立一些部门与层级。当有事情要处理时,这些层级与部门之间为了彼此留下记录,难免会出现文来文往的程序。陆君伟对此表示理解,但同时认为,这些层级如果过多,不但会造成企业作业成本的增加,更会影响到作业的时效。“而这也是造成企业等待浪费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而除去以上改善对策, 针对等待的浪费,陆君伟还给出了以下问题供企业自检:⑴对于等待的发生和改善的过程是否都有记录;⑵在标准作业中,如发生很短的延误,作业人员是否会在互助区域内采取互助,以防止等待的发生;⑶有没有这样的规定和机制(有分寸的互助);⑷前道工序的零件或材料断档时,作业人员是否空手等待;⑸后道工序发生问题,作业无法进展时,作业人员是否空手等待。

浪费三 搬运的浪费

具体表现及危害:物品摆放不当,增加重复无用的搬运;设备及布置不合理,搬运路线过长;物流组织不合理,中转环节过多;工作设计不合理,反复移动;检验状态标识不清,增加区分和移动工作,等等。

产生根源:不但搬运本身不能产生附加值,而且还造成物品移动所需空间的浪费、时间的浪费和人力工具的占用浪费等不良后果,不仅增加了搬运的费用,还造成物品在搬运过程中的丢失或损坏,由此造成搬运的浪费。

改善或消除对策:要消除搬运的浪费,陆君伟指出,首先就要确定搬运的方法与规则,如路径、时间、内容、量、场所、方法、人员等;其次是选定合适的搬运工具、搬运车,如型号式样、大小、易用性、维护状况等;最后是产品、零件的容器,除特殊情况外,都可统一规格及体系化。例如,将所有的箱子都按标准码放,这样无疑易于搬运。并表示,虽然大部分人都认同过多的搬运是一种无效的动作,但也有人会认为这是必须的动作,因为如果没有搬运,就难以继续下一个动作。但针对一个具体的加工工序,究竟多少次就是过多的搬运,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正因如此,大多数人都默认它的存在,而不去设法减少它。

对此,有人想到用输送带的方式来克服,但陆君伟认为,这种方式仅能称之为花大价钱减少体力的消耗,而对于搬运本身的浪费却并没有消除,反而使之隐藏了起来。“因为搬运的浪费如果分解开,又包含了放置、堆积、移动、整理等动作的浪费。”陆君伟解释。

“此外,在不可能完全消除搬运的情况下,重新调整生产布局,也是有效减少搬运距离的一个有效方法。”陆君伟表示。在以前对企业进行走访时,陆君伟曾对某纺织服装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一段时间内的总生产工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发现在实际作业时间减少的同时,其总工时却在增加。经仔细分析后发现,原来是工序间的运输工时居高不下。于是,在不可能完全消除搬运的情况下,陆君伟将该企业的四个车间合并为两个,并将一些半成品的加工由原来在别处加工变为了在生产线旁进行加工,结果大大减少了搬运。

浪费四 品质不良浪费

具体表现及危害:不良品返工使企业相关成本增加,例如,工时、人力、工具、设备、管理费用等都会随之相应增加;出现废品后,不仅对废品本身的处理是一种浪费,而且当客户退货时,还需支付额外的索赔及相应的费用;质量问题会导致企业信用等级的降低,而失去信誉,无疑就等于失去了市场,对市场宣传的无形成本也会加大。

产生根源:企业内部出现不良品,在对其进行处置时,在时间、人力、物力上的投入,以及由此造成的相关损失,都是由此造成的浪费。

改善或消除对策:“针对品质不良浪费,可以通过制定彻底消除不合格品对策,以‘现场、现物、现实’为内容的‘三现主义’原则,迅速采取措施。” 陆君伟表示,“不仅要及时处置,还要通过‘5why’法,反复问5个为什么找出真正原因,从原因入手,防止此类问题的再度发生。同时,企业生产线还要设置自动化装置,应用目视管理,只要一出现不合格品就自动停止。”

除此之外,陆君伟指出,精益生产方式的思想之一就是要用一切办法来消除、减少一切非增值活动,例如检验、搬运和等待等造成的浪费,具体方法就是推行“零返修率”。必须做一个零件合格一个,一次就做好,更重要的是在生产的源头就杜绝不合格零部件、原材料流入生产后道工序,追求零废品率。

而针对产生品质不良的原因,陆君伟建议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应对:⑴作业管理-标准作业指导书;⑵全面品质管理(TQM);⑶品管统计手法(SQC);⑷看板管理;⑸首件检查;⑹不制造不良的检查――源流检查、自主检查、全数检查;⑺防错防呆法;⑻品管圈(QCC)活动。

浪费五 动作浪费

具体表现及危害:两手空闲;单手空闲;作业动作突然停止;作业动作过大;左右手交换;步行过多;转身角度太大;移动中变换工作状态;不明确的工作技巧;伸背动作;弯腰动作;重复不必要的动作等。

产生根源:工位、物品、设备等布置不合理,使用的工具和操作方法不合适,造成浪费。

改善或消除对策:针对动作浪费,陆君伟指出,应该运用现场ABC法,消除作业人员无目的的来回走动,不允许做标准作业规定以外的事。还要消除标准作业设定顺序中来回交叉的路线。而在难以判断或产生异常时,作业人员要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此外,在生产线作业中,还要去除取放不需要物品的动作。

同时强调,管理人员在现场检查时,还要注意运用“动作经济”原则来改善工作人员的动作,以消除动作浪费现象。具体如下:

⑴ 缩短距离。具体来说就是把原料或制品放在手指动一动就可以够到的地方。“这可能有点困难,为此,工作台就要做成弧形,制品要放在垂手可拿的位置。” 陆君伟表示。

⑵ 两手同时使用。陆君伟指出,以一只手辅助另外一只手工作是不能被称作“同时使用”的,这时,首先就需要研发出用一只手就能进行组装的夹具,然后再双管齐下,就可以用两只手同时做两样东西。假设在25厘米的距离内两手可以同时对称并灵活使用,就会是单手工作效率的两倍。这样一来,作业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也会变得容易起来。

⑶ 减少多余的动作。除临时放置、倒换左右手等显而易见的动作浪费外,陆君伟认为,过分谨慎的变换方向、目不转睛的查看、担心疏漏而过分操心等也属于动作浪费现象。对此,他强调企业一定要以一种想方设法让作业人员能够更加轻松工作的心情来观察、改善作业环境,以减少多余的动作。

⑷ 轻松工作。针对这点,陆君伟指出,企业可以通过思考:在作业方面有没有难受的姿势?有没有工作节奏杂乱无章的因素?等等问题,来帮助员工以轻松的状态完成工作。

浪费六 过分加工的浪费

具体表现及危害:没有严格执行工艺,或者工艺本身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因而造成加工工时过多,损坏加工设备及工具,水、电、汽等能源过度消耗,降低工作质量等的浪费;多余的加班和辅助设备,还要增加生产用电、气压、油等能源的浪费,同时增加管理的费用;对一些无用加工程序未能进行省略、替代、重组或合并。

产生根源:加工作业中做了与工序进度及加工精度无关的不必要的加工,造成浪费。

改善或消除对策:要消除过分加工的浪费,陆君伟指出,主要有三点:第一,对于习惯性进行的预备加工、试加工、粗加工、前处理加工、后处理加工、修正加工等,要努力逐渐使之缩小乃至废止;第二,对习惯性的检查、记帐等工作要不断更改、修正,并要考虑在加工工序之外的其他地方进行检查与包装;第三,在手工作业中,要想办法研发应用独自的专用器具,以有效地将人的作业机器人化、自动化、机械化。

此外,陆君伟建议还可通过多问自己一下以下问题,来帮助避免过分加工的浪费:⑴能否去除次部件的全部或部分?⑵是否确实了解客户的需求?⑶能否把公差放宽?⑷能否改善材料的回收率?⑸能否改变生产方法?⑹能否把检验省略掉?⑺供应商是否适当?

与此同时,陆君伟指出,企业还可以通过采用精益生产的工具来解决重复生产问题。比如,科学的生产工位自检。并据此举例,有家企业主要生产出口产品,对品质的要求很高。因此,品质部要求生产部门在制造过程中进行自检。但在观察其生产线时,陆君伟却发现,生产部并没有做到自检,结果很多品质不良的产品被生产出来,需大面积返工。针对这种情况,陆君伟提出生产部门必须要完成自检动作,并且要由QC严格监控把关,并要做好自检纪录。结果情况大为好转。

浪费七 制造过多或过早的浪费

具体表现及危害:企业超出市场需要生产出来的产品成为库存,造成材料费、工时、水电等的浪费;比客户需要的交货期提前完成生产任务,结果增加了成品库存及由此导致的搬运、堆积的浪费。

产生根源:生产超额完成任务,过多的制造和提前生产,造成浪费。

改善或消除对策:生产过多、过早同样都是浪费,但企业为什么还会有很多工序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过多与过早生产呢?陆君伟认为,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很多企业往往不明白这是一种浪费,反而认为多做就能提高效率,提前做好就能减少产能损失,认为不做白不做,机器还不是一样停着,显然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

“这很明显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看法,因为供货周期是与整体配套量而不是部分工序的效率与产能相关联的。为了看到更多的效率与产能,部分工序生产过多与过早,但配套量却没有增加,对客户的供货周期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仅仅是增加了库存量。这无疑是一种很不明智的做法。”

针对这种浪费,陆君伟指出,一定要对生产计划的制定方法实行标准化,在生产过程中要实施看板管理,没有看板绝对不能生产。此外,还要保证生产计划数和产出数相符合,进行均衡化生产。

浪费八 管理的浪费

具体表现及危害:企业职能重叠、人浮于事;员工工作主动性不强,等待上级指示;协调不力,企业丧失凝聚力;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造成管理的无序,等等。

产生根源:员工积极性不高,自主管理能力不强,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造成浪费。

改善或消除对策:要消除管理浪费,陆君伟强调,企业应该具有合理的管理规划以及相当的预见性,并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加强协调、控制和反馈,从而减少管理浪费现象的发生。并指出,通过导入6S、TPM、JIT等精益生产方式,明确哪些是高价值与低价值的工作,包括应用20/80及目标管理方法,做好时间管理工作,加强中基层管理人员技能培训,增强企业凝聚力等,都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同时,陆君伟指出,对比前面七种浪费,管理工作中的浪费要严重的多,而解决起来也困难的多。“因为前七种浪费大多可以被量化,而管理工作却多为软性指标,具有较大弹性,要进行量化和细化相对比较困难。而且它们中大多是大家司空见惯的,即使上级要求,也是紧一阵后松一阵,形成反复。如果不能对管理工作中的浪费形成共识,齐抓共管,是很难持续有效地长期开展下去的。”

因此,陆君伟提醒,企业如果抱定了决心,要彻底消除管理浪费,就一定要对经营管理革新活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而一旦管理工作中的浪费在某种程度上被消除,就很可能会出现几何级数的放大效应,“所以,企业一定要鼓足勇气,从消除点滴的管理浪费做起,向着经营管理革新的目标一步步坚定不移地迈进,这样才会距离成功越来越近。”

现场问题小问答

在当前用工荒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少人化”?

“少人化”是指为了适应市场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改变,经过详细的产能分析评估后,绘制人机配合作业组合图,并依此分配适当人数的作业员用来从事所需要数量产品的生产活动。其目的就是让每位作业人员都能发挥出100%的工作效率,从而杜绝“闲人、闲时、闲事、闲设备”等各项浪费的发生。

“少人化”技术作为企业降低成本的手段之一,即按照每月生产量的变动弹性增减各生产线及作业工序的作业人数,以保持合理的人数,从而通过排除多余人员来实现成本降低。这里主要有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少人化”需要通过不断地改善来实现。

要实现“少人化”,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彻底进行作业改善,下一步才是设备改善。如果为了节省人工,从一开始就致力于购买自动化设备或进行设备改善的话,其结果将不仅不会带来成本的降低,反而会由此增加成本或招致生产资金的无效使用。

第二,只有将“人数”而不是“人工”降下来,才可能降低成本。

在人工的计算上,有时会出现0.1,0.2,0.3……这样的小数,但实际上,即使是0.1个人工的工作,也需要1个人,而不可能是0.1个人来完成。因此,即使工作量从1个人工减少到了0.1个人工,其结果也不能带来所需人数的减少,达不到降低人工费用的目的。所以,只有将“人数”,而不是“人工”降下来,才有可能降低成本。

第三,“省人化”≠“少人化”。

“省人化”是指通过调整设备与人员之间的合理配合来减少人员数,但是浪费的动作并没有彻底消除。例如:通过1人看管多台机器来减少人员数。而在“少人化”概念中,除了单纯的人员减少外,更多含有根据需求变动能调整人员数的非定员制概念。因此,精益生产关注的是“少人化”,从而避免由需求的浮动带来的人力上的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

而工厂为了做好“少人化”的工作,可以通过各种提高工作效率的技巧与做法,尝试由多方面同步着手推进。除了进行生产人员的裁减与缩编,还可以引进机械化和自动化机器设备,以此达到“省人化”与“少人化”的效果,甚至是“无人化”的最高境界。

在客户需求“多品种、小批量”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进行均衡化生产?

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遇到这样的难题:消费者的口味由原来的单一向多元的方向发展,引起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所能接到的订单,品种要求越来越多,生产数量却越来越少,交货期越来越短。

均衡化生产是实施准时化生产方式JIT和看板管理的重要基础。它是指企业采购、制造以及送货的整个过程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采用均衡化生产意味着最终供货与需求相适应,同时从需求开始进行拉动。成衣线在向前道工序领取部件时,应均衡地使用各种部件,生产各种产品。为此,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必须要加以考虑,然后,才能将其体现于产品的生产计划之中。

生产均衡化能够为企业带来诸多好处,例如,可以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赢得抢占市场的先机;还可以减少企业的库存,缩短每个产品的制造周期,等等。

通过均衡化生产,任何生产线都不再是大批量地制造单一种类的产品,相反,各生产线必须每天同时生产多种类型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要。这种多品种、小批量的混流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柔性,能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为了实现这种以“多品种、小批量”为特征的均衡化生产,就必须要缩短生产前置期,以利于迅速而适时地生产各类产品。同时,为缩短生产前置期,就又必须要缩短设备的装换调整时间,以将生产批量降低到最小。

何为“一个流”生产?其与大批量生产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一个流”生产是指从投入原料到成品产出的整个制造加工过程产品实现单件流动,始终处于不停滞、不堆积、不超越,不落后,按照节拍生产,一个一个流动的生产方式。它是精益制造中实现均衡生产的关键技术,是准时化生产JIT的核心内容,是解决在制品积压的秘方,是消除浪费的最好方法。

流浪动物的生活现状篇(11)

二、“针对浮水鱼”一说中的“浮水鱼”是什么?表层洄游鱼吗?应该不是如此狭窄吧!但若硬要把底栖的鹦哥和近底层活动的黑鲷也归类为浮水鱼,则显然十分牵强。所以此种讲法会令人搞不清楚状况。

三、“矶上物钓”中的“矶上物”三个字,意思跟浮水鱼很接近,说不定所谓的浮水鱼还是由这个日本词汇勉强翻译过来的,所以,讲矶亡物钓同样有涵盖面不够周全的问题。

四、“浮卡世钓法”意思是漂浮仕挂的钓法,亦即用有浮标的、很轻巧的钓组去钓鱼。有人认为浮标必须很轻且子线很长、不加任何咬铅(全漂)才算浮卡世钓法。但那是日本比较过时的讲法,而且如此定义也嫌严苛了一点。基本上只要有使用浮标、钓饵能够相当自由地随流与浪漂晃,且钓组上没有太多、太重的额外装备,就可以算是漂浮仕挂了。所以日本钓界倾向于把“浮卡世钓法”一词用为相对于诱饵笼矶钓法(日语发音为kako-tsuri)的称呼。

另外,日本矶钓界还有一个比较被大家忽略的名词“浮标钓法”(曰语发音叫做Uki-tsuri),也在某种程度上颇能传达浮游矶钓的含意,它代表包括浮卡世、诱饵笼、矶上物、矶底物等各种钓法,只要有用浮标、钓组重量不太夸张(没有大到像吹气球搞放流那样的程度者),都算。

我们的浮游矶钓应该也是指包容以上各种玩法的活动,只要有不太庞大的浮标、家口不太笨重、在矶岩(包括防波堤)海岸下竿、钓组能够自由漂晃(打沉底不算)等等,原则上都可以归类于浮游矶钓。那么,根据这种原则定义出来的垂钓方式,应该包含哪些重点呢?

一、因为使用浮标,故钓棚深度有重大意义,但此一深度却跟下竿地点海底的实际深度不尽相同,而是需要取决于钓手主观意念和鱼群吃饵泳层的相互搭配(打沉底则几乎不必考虑此点,反正都是直接搞到海底的)。

二、为让钓组漂晃自然,钓者必须充分掌握水流,并运用娴熟的操竿控线技巧驾驭浮标、钩饵,以达狙击水中大物的目的。

三、既然是在岸边下竿,而非在船上靠探鱼机找鱼群,适当地使用诱饵就有其必要了,并且这打诱饵的功夫还得跟水流、风浪、标点状态、当天鱼儿的脾性相互搭配,更必须符合钓手自行设定的钓棚深度。

看起来很难做到是不是?其实还好啦!运用一些基本知识,再加上平时积累的经验,任何人都能玩好浮游矶钓。只不过经验必须靠自己不断累积,别人帮不上忙,所以本文就在基本知识方面做一简单介绍:

鱼在哪里?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在海里!只不过海太大,我们还得把范围再缩小一些。

多数矶钓鱼种在找东西吃时都有几个共同的特征:第一、除非要长距离移徙,否则它们都宁愿逆着水流觅食而非顺流找食物:第二、它们都懂得利用海底礁岩为屏障,躲在周围(特别是后方)伺机进食;第三、它们常常会守在波浪洗上岩石反冲下海时激起的白沫带,或是直接冲进白泡沫堆里找食物。

为什么鱼儿要逆流觅食呢?这么做不是挺费力的吗?其实不然!因为:一、假如顺流找,除非它游的速度跟水流很不同,否则会一直跟着同一块水团运动。假如这片水里食物有限或根本没有的话,那口岂不就要挨饿了?二、如果鱼的泳速跟水流大不相同,那么即使是顺流运动,也还是要花费很大力气的(这是物理学上“相对速度”的问题),那可就不一定比逆流时等食物送上门来得划算了;三、假如顺流觅食,鱼会很快离开匿居的场所,因此除非它想搬家,否则还得再费力游回来。

鱼类为什么喜欢躲在水底礁石的后方呢?一、岩石后方比较闪流,可节省体力;二、可躲避洄游性掠食大鱼的猎捕,因为口们多半在本流里面讨生活;三、自己可以机动冲入流水中攫取食物;四、食物经常会自动送上门(流水在石头后方形成倒卷的窝流,会把食物卷进来)。

白沫带的意义有哪些?一、矶钓鱼种多半对吃海藻颇有兴趣(尤其是生长在潮间带的藻类,而白沫带就是发生在这个区域的现象);二、有些鱼就算不爱吃藻类,岸上或靠近岸边的海域也是供应食物的重要所在。当波浪洗上岩石反冲下海时,会带着许多生物、有机物等一起灌入深处,然后再随着白泡翻涌出去。因此,鱼群常守在白沫带捡拾这类食物;三、波浪从石上灌回海里时,还会将空气卷入水中制造大量溶氧,使鱼类乐于聚集在此。

不过话说回来,因为每一种鱼的生态习性并不一样,所以即使白沫带、海底礁岩均有其重要性,各鱼种的活动范围也还是颇有差异的。比方说黑手类,通常尾长黑毛(红皮拢,或称细鳞仔)喜欢在流区边缘出没,而口太黑手(菜毛,又叫粗鳞仔)则多在矶际缓流区生活。此二者都会随水温高低而有活泼与否的差别,但也都有可能被诱饵吸引到某个特定深度(甚至水表面);其它鱼类如白手比较喜欢趁着涌浪,冲到岩石边啃咬脚白菜、鹿角菜之类,或者混迹于白泡沫中捡食被浪刷下来的藻类,因此勉强可算是接近上层水域活动的族群;臭肚的活动变化很大,它们可以为了抢食物跑到水面打尾,也可以一大群窝在水底厮混,不过总的来说其生活水域并不太深,通常均在二十五尺以内;黑鲷就不一样了,它是底层活动的鱼种,而且不只浅海沿岸有鱼踪,深达七八十尺之处也钓得到它,就算偶尔跑到中上层水域,也必然是在有屏障之处(例如岩石、堤防、蚵棚等等);黄鸡也属于深水区讨食的鱼族,但它们却并不贴底活动,而是单纯的喜欢在水的较深处出没。所以,钓者可将各鱼种的生态习性与水域环境综合起来研判,就不难找出鱼群活跃所在了。流水怎么看?

日本矶钓名人小里哲也曾说:选择标点有三大考量要素:潮流、暗礁、白沫带。这里面暗礁与白沫带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说过了,且即使是初学者也不难看出它们的位置。但潮流呢?它有哪些种类?我们又如何知道它在哪里?方法其实很简单:

一、寻找本流。所谓“本流”,并不是某种特定流况的固定称呼,而是相对于一个区域内比较强大的、速度快的、最主要的一股水势。通常那种方向固定(意指在涨潮或退潮过程中方向固定,潮水转换后方向即可能改变)且表面波浪起伏甚大,浮标钓组一进入就会被迅速带走,即使用“恐龙蛋”也无法停留的所谓“流沟”,就一定会被称为本流。但有的时候流速并不那么强劲、波浪起伏也不那么大的水势也会被叫做本流,其原因就是它跟钓场上别的流水比较起来要强大些罢了。

二、寻找支流。“支流”二字也不是专有名词,乃是相对于本流而言比较小区域的、速度慢的、不容易引起波浪变化的水势。此类潮流有沿着海岸推送者,也有冲向海岸或往外流出者,其成因包括风

力、波浪、潮汐现象与本流的分支等等,且多半会受海岸地形、海底状态影响而改变方向、速度、规模。一般说来,这种流水不大容易凭海洋表面状态加以分辨(至少初学者常常看不出来),但却不难靠某些现象来发现它,那就是借观察漂流物、诱饵、浮标等的走向而加以判读。

三、寻找潮目。所谓“潮目”,就是方向不同的两股(或以上)流水相互交会、撞击,或方向虽相同但流速不同的两股水流相互摩擦,因而造成一个表面比较平整无波、看似甚少流动、杂物容易停滞的水区。这种地方也不难凭肉眼分辨,你只要看到平整无波、杂物容易停滞的水域,把钓组投入后可见它会持续在里面打转而不容易漂走的,即潮目了。

四、寻找洄流带。运动中的潮流如果碰到障碍(例如暗礁、凸岬),或海域深度改变,抑或是从静止水域旁边擦身而过之时,都容易造成一坨翻涌打转的水团,这就是“洄流带”。钓者只要注意看前述有障碍之处、深度变化之处、静止水域与流水交界之处等等,就很容易发现它了。

五、寻找反拨潮。一道道涌向岸际的波浪,带着大股大股的海水打上礁石,然后再返身灌回大海,这些水必须有个路径流出去,此种路径就叫做“反拨潮”,其方向均为从岸边往外海流者。要寻找反拨潮时,除了可利用浮标当佐证外,还可以注意看波浪造成的白泡沫,假如有一条持续往外拖出去相当距离的白浊水域(所谓白浊是指细碎白泡沫造成的水色泛白而非真的水浑浊),那就是了!

需注意者,上述各种水流状态对垂钓的重要性,并不是排在越前面就越重要。相反的,后三者更常成为寻找矶钓标点的依据。标点在哪里?

鱼群在哪里,标点就是哪里。以下几个原则可以让你减少许多摸索的时间:

一、除非你要钓拉仑、青旗、烟仔之类外道鱼,否则就不必让钓组在水势汹涌的本流里厮混了,拿它来当“钓组运输工具”即可。真正的标点在本流边缘洄流带或潮目处。

二、当你发现钓场上有较小型、较弱的水流时(意即非水势湍急的本流),请特别注意它运动方向跟海岸地形的相关性:假如是平行海岸的流水,标点多半在岸际地形突出或凹入之处,不然就是水下有大型暗礁的地方,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会产生洄流带。

三、前述水流如果是向岸边立足点冲进来者,因为会把钓组一直往里推,使你既难以向外探寻鱼群又容易挂底,故需找水流碰到岸边后转折出去的(在外礁地形则是找绕过岛礁之后的)洄流带。

四、至于远离海岸的流水就好办了。只要其途径上有暗礁、深沟,或者流出去不远就会跟另一股水势交错、合并、撞击的话更棒,这些位置就是一级标点。

五、若是钓场上有明确的反拨潮,它的边缘、整个路径上、甚至波浪撞击岩石造成之大量白泡沫的正下方,都有可能成为鱼群聚集的标点。

六、如果在峭壁型急深海岸下竿,请特别注意岩壁呈阶梯状变化的转角处,或者是有垂直裂隙、转折之处,各种鱼儿都会找此类地形藏匿。同时,下竿时也不可让钓组离开岸壁太远,否则必然扛只大龟回家。

至于具体的寻找标点技巧,基本上可有下列几个步骤:

一、用眼镜观察,看看海岸岩石构造如何?潮水动向如仰岸边有无白沫带?哪里有暗礁?从而找出最有机会的下竿区域。

二、假如海底地形不易观察出来,那就要善用潮流,让流水带着钓组去探询水下状况。

三、不要怕挂底。其实只要钓组配置不太夸张,也就是说应尽量轻敏、灵巧,不要太笨重。钓棚设定也不可太离谱,并善用“拉拉放放”的“N”字操竿法,而非把钓组往水里一丢就不再管它,一般而言是不大容易挂的。

四、就算挂底也不坏,至少你因此而确知了一处水下障碍的所在和深度――别忘了,鱼群是喜欢有暗礁庇荫的。

五、搞清楚潮流与水下环境状况之后,再把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惯套进来,试试看它们是否聚集在你所预期的位置(注意:这种位置钓场上不会只有一处,所以要各点都试,直到有目标鱼咬饵为止)。

六、万一实在无流、无浪,且缺乏明确下竿标的,那就靠自己撒诱饵的功夫制造标点。

总而言之,要是你懒得记那么多的话,只要特别注意“潮流与暗礁交会”、“暗礁与白沫带交会”、“白沫带与潮流交会”这三个微妙所在就八九不离十了。如何确定钓棚深度?

知道标点在哪之后,是不是就能开始享受大咬了?不见得!因为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必须掌握,那就是鱼群泳层,而这泳层在某种程度上就等于钓棚。所以如何找出鱼群泳层也就等同于如何设定恰当的钓棚。

掌握钓棚有两个方法,一是慢慢找出来;二是自己设定(即使用诱饵来把鱼群集中到你希望的位置)。具体做法为:

一、除非是外洋性洄游鱼类,否则它们不会没事干就跑到缺乏隐蔽的空旷水域去。因此在沿岸矶钓场上,所谓的鱼群泳层,其实还是在海底附近的(意指有暗礁、沟口之处),只不过有“深处的底部”和“浅处的底部”之别而已。这就是说,钓者首先就应搞清楚:下竿时,鱼群在什么深度的海底附近?

二、据日本钓友观察,当水温较暖时,像黑毛这类矶钓对象鱼的活力会比较旺盛,泳层也高些;水温低的话,则活动力降低,会跑到流缓而深的地方窝着不出来。依这个条件来看,当你到达一处陌生钓场时,如果当天水温不低,可将钓棚由十尺开始设起,而水温低时则由十五尺开始下竿。没有鱼咬的话就拉深个二三尺再试试看,如此直到中鱼或钓组拖底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