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大全11篇

时间:2024-01-10 14:58:23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篇(1)

二、湘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已现雏形

目前,湘西州共有医药加工生产企业15家,其中通过GMP(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企业8家,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产业9个,已取得“国药准字”文号58个,并具有数百种饮片的生产加工能力,销售规模比较大的产品有妇炎康片、复方桐叶烧伤油,以及利用青蒿、虎杖等药材提取原料药。2012年,湘西州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3873亿元,销售产值7.261亿元,总资产8.3482亿元,流动资产4.7676亿元,营业收入7.6788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7.5763亿,营业税金及其附加435万元。湘西州生产的原料药、化学药品、中成药和医用敷料共计130余个品种,其中获国家准字号生产的片剂、颗粒剂及原料药共52个品种,产品远销德国、法国、美国、英国、瑞士等国家。

(二)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基本完善

从空间布局上看,湘西州生物医药产业的企业分布于各个县市,以吉首市最为集中,市区集中了湘泉制药、老爹农业科技、华立制药、宏成制药、百草堂生物科技等企业,位于河西镇的边城醋业有限公司也有一定规模。在吉首市周围的各县均已发展了一些相关产业,从泸溪县经吉首市到花垣县已经显现出医药健康产业带的雏形。在永顺、古丈和保靖三县交界处,集聚了较多的生物制药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其中以茶叶和黄姜为原料的企业独具特色,如古丈的小背篓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毛尖茶和七叶参等产品具有较好的知名度,市场前景广阔。在湘西州的东北部,以龙山县城为中心,集聚了新世纪实业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初步形成了中药饮片的产业集群。另外在永顺县北部和凤凰县县城附近也集聚了一些制药厂或酿酒厂等,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基础。

(三)生物医药产业民族特色初步形成

目前,全州生物制药工业企业民族特色不断呈现,体现出富有湘西土家族和苗族传统习俗的产品不断增多,产品的社会认可度也逐步提高。主要产品有青蒿素、妇炎康片、肠康片、茶多酚、伤湿喷雾剂、桐叶烧伤油、中药饮片、皂素、双烯等。州内青蒿素的生产能力位居全球第一。湘泉制药的主导产品妇炎康片、肠康片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其中妇炎康片单一品种销售收入居全国同行业之首。皂素和双烯目前湖南省只有湘西奥瑞克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一家工厂在生产,产品属于激素药中间体,销售市场广阔,下游产品系列开发优势明显。茶多酚、桐叶烧伤油等产品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湘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尽管湘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来势好,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该产业发展仍举步维艰,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主要表现在:一是生物医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亟待提高;二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湘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

一要瞄准趋势,长远规划。制定《湘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一定要结合国际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立足湘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湘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目标、对策、机制等进行详尽的规划,充分体现湘西州中药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核心,建立完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化、规范化、标准化。二要结合实际,统一规划。要统筹有关县市药材发展规划,做好区域种植规划,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有计划、有限度地发展药材种植基地,避免因一哄而上地发展导致价格异常波动,损害农民的积极性。三要抓住特色,合理规划。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医药历史悠久,以其神奇的疗效闻名于世,但目前的开发非常滞后。政府部门应当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广泛搜集各类民族药,要建立湘西土家族、苗族民族名药数据库,与州内外科研机构开展广发合作,利用神秘湘西的良好地域品牌,推广民族名药,凸显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四要统筹推进,协调规划。各县(市)的各专项规划和下层次规划应充分落实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二)完善基础

一要加强种植基地建设。推进种植基地规范化、集约化,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对基地建设进行GAP改造,实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种植,鼓励支持企业和农户参与基地建设;强化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成果推广示范。同时要加强良种的繁殖与培育,坚持选用优良种子,建设稳产、高产的药材种植基地,实现集约化生产。二要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以建有完整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从资金、项目和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扶持。鼓励企业加快产品创新,研发具有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完善和延伸从“技术研发—药材种植—原料提取—终端产品生产—国际营销”的产业链。提倡和鼓励企业大力走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之路,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对现有生产企业加强监管,避免企业“一哄而上”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三要加强市场秩序建设。以种植环节作为突破口,坚持“谁发展、谁受益”的原则,努力培育发展企业与种植农户的利益共同体,保护已签约企业的权益。同时要鼓励生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支持青蒿生产企业引入国际有竞争力的企业,鼓励外商参股、带制剂投入或兼并、重组,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抢占国际终端消费市场。同时要加强对原料产品出口价格的监控,防止低价销售,保持正常的市场秩序。

(三)突出重点

一要突出技术升级。加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整合湘西地区的科研资源。以吉首大学为平台,搭建公共分析检测平台,搭建公共基础研究平台,建立企业高校仪器共享平台,建立开放技术平台,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建立这些品种的种质资源库,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二要突出产品开发。对民族医药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整理,并鼓励土家医药苗医药申报知识产权。推动土家医药苗医药理论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的应用,加快土家医药苗医药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二要突出人才保障。要努力打造高水平人才生存的良好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建立健全人才的引进机制、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国内外优秀的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引入建立基础。以吉首大学和湘西的医药健康企业为载体和依托,加强与国内的大专院校(特别是中山大学)、科研院所的联合,与省内外的医药专家建立广泛的友好联系,形成“养鸡下蛋”的可持续发展人才体系。同时,通过引进的高端人才进一步帮助湘西培养本地人才、输送人才。三要突出金融支持。对于确有市场潜力的项目,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协助其申请上级政府的有关专项基金,以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增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吸引和鼓励本地矿业资本进入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医药健康产品加工企业。

(四)打造品牌

一要加大品牌形象宣传。湘西州应抓住机遇,与“神秘湘西、魅力湘西”等地域文化特征相融合,加大宣传力度,将企业品牌整合为区域品牌,突出湘西特色,提高其知名度与认知度,进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同时要加强湘西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品牌建设,增加产品科学和文化内涵,赋予产品民族特色。培育省级名优产品和部级名优产品。切实加大商标注册、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等相关工作。二要加大品牌特色进程。湘西州大量道地药材、土家族苗族的民族药以及“富硒”都是最具特色的资源条件,围绕这些“特色”,建立地域品牌,是湘西州医药健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三要加强品牌质量建设。对于已开发品种,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四要加强品牌对外交流。通过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的形式,积极参与国内外医药健康产业相关重大博览会、研讨会,开阔眼界、增进交流、提升档次。同时,也要借助湘西旅游的国际化之路,通过湘西旅游大打药缮养生牌而积极将湘西医药健康产业推向国际市场。

(五)促进融合

一要树立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融合已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湘西州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产业融合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重组。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生特医药产业与农业的融合,创造农业与生物医药产业共赢的局面。另一方面,要加快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借助湘西州旅游业的重大影响力和大量客流提高医药健康产业知名度,树立地域品牌,为拓展国内外市场打下夯实的基础,提升湘西州旅游文化的内涵和档次,让每个到湘西州旅游的人,既带上湘西州医药健康产品,又带上湘西州医药健康、生态环保的理念,满载而归。具体而言,要借助“神秘湘西”的旅游品牌,挖掘文化内容,规范生产和经营,并结合开发休闲园推广湘西食疗养生、药膳、药浴等特色项目,融合到湘西旅游中。并进行必要的对外宣传和推广。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篇(2)

[通信作者] *张立东,主治医师,E-mail:

[作者简介] 叶华,博士,讲师,从事企业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Tel:13611247908,E-mail:

[摘要] 民族药产业面临市场空间狭小、资源枯竭、民族医学发展迟缓和后继乏人等诸多困境,前景堪忧。该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当前民族医药产业的构成要素和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民族药产业摆脱困境并实现持久健康发展提出对策。民族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生态资源、民族医学、产业政策、人才培养和现代技术5大要素,通过企业、政府和公众三方共同努力可有效应对民族药产业发展的困境,最终实现民族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民族医药发源于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藏药、蒙药、彝药、维药、苗药、傣药、土家族药等民族药物及其制品[1]。民族医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传统和独特的医药理论和诊疗方法。据初步统计,全国55个少数民族,近80%的民族有自己的药物,其中有独立的民族医药体系的约占1/3[2],孕育出了诸多良药,如云南彝药中的云南白药、苗族药中的灯盏花系列药物等。民族医药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作出了重大贡献。

少数民族地区是民族医药的发源地、主要使用区域和药材资源的战略储库,也是民族医药企业生长的沃土。近年来,涌现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民族医药企业,例如云南白药、晶珠藏药、贵州益佰等,但从总体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医药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现代化水平不高,市场知名度低,在文化、管理、资金、技术、标准等方面仍存在较多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民族药产业又面临应用市场空间狭小、资源枯竭、民族医学发展迟缓和后继乏人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可以归结为地理位置偏远和历史原因,经济和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另一方面,造成目前的发展困境,与重经济轻生态、重药轻医、重创新轻继承、重硬件投入轻人才培养、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片面发展观直接相关。因此,改变发展观是促进民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面的发展理念[3],即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强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注重发展的可行性、公平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承受性,从而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其核心思想见图1。构成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主要有:生态环境、民族医学、人才培养、现代技术和政策法规,5个构成要素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见图2。

民族医药产业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之一,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健康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5个要素的分析阐明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于民族医药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三级自治地方的总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近2/3,关系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多样,物产丰富,大部分野生药材资源分布在这些地区。野生药材不仅是人类防病治病的重要资源,更关系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随着人口剧增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理念的提升,国内外市场对中药、民族药物及天然药物资源性产品的需求量激增。民族医药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和优势资源,多被视为发展区域经济的亮点。国家与地方政府大力支持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快民族医药发展。四川、贵州等省份将中药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少数民族聚集的广西、贵州、内蒙古、青海、、宁夏等省份在“医药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均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产业。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同样落后,民族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往往以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缺乏支撑民族医药产业发展所必须的人才、技术、文化和配套政策,造成了民族医和民族药的发展缓慢,医药发展不均衡;药材资源利用率低,产品多为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产品市场空间狭小,仅限于某民族区域内使用等一系列问题。

2 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析

2.1 生态环境 民族医药产业是资源依赖型产业,其所消耗的药材资源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药材资源具有蕴藏量有限、资源分散、生长周期长或不可再生的特点。目前,我国民族医药产业还主要依靠野生药材资源,在600余种常用药材中,纯依赖野生药材资源的占400余种,人工种养的品种约占200种[4]。

受片面发展观的影响,过分强调经济,对生态环境重视不够,乱砍滥伐、过渡采挖、盗猎现象严重。西部民族地区的药材资源呈现出迅速减少,甚至枯竭的态势,同时野生药材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这种供求关系的失衡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引发了野生药材价格的大幅上涨,药材价格的波动必然传导到下游产业,从而损害整个产业链条。

2.2 民族医学 民族医药不仅是资源依赖型产业,也是文化依赖型产业。由于民族医药标准化的道路还很长,在这一过程中民族药离开民族医寸步难行。民族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独特,其术语与传统的中医还不能接轨,更谈不上与现代医学接轨,因此必须由民族医指导使用。

由于地域偏远,语言独特,民族医学的传播、交流和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流传的区域相对狭小。加之诸多的历史原因,许多具有宝贵价值的典籍已经遗失,许多没有文字记载的宝贵经验财富正随着民族医生的去世逐渐消亡[5],这些都给整理、继承和发展民族医学带来了困难,致使民族医学发展迟缓。同期民族药学与现代技术融合的速度较快,民族医学与药发展不平衡,甚至出现民族药脱离民族医学理论指导的趋势。

更为重要的是受现代科学的冲击和对于民族医学的偏见,很多人将民族医与不科学、巫医联系起来,这种观念使得的民族医学在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困难,限制了民族医学发展的空间。

2.3 科技创新 吸收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创新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民族医药体系较为封闭,应用的范围千百年来固守着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地域空间,墨守着固有的诊治手段,创新能力不足。

从民族医药应用形式看,其中的大部分停留在较为原始状态,药物的加工离不开砍、削、捶、切、蒸、嚼、熬等,药物的应用形式多为外敷药糊、药丸、药酒、外贴药膏和汤剂等[6]。少部分品种发展成为成方制剂上市销售,目前国家药品标准共收载民族药约1 220种。从已经上市的民族药质量标准现状看,民族药存在严重标准缺失,药材基原不清,品种混乱,矿物药安全性研究薄弱等问题[7]。

从产业链条看,野生药材的采挖还很原始,药材的人工种养处于小农经济状态,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程度低,药材生产质量意识淡漠;药材炮制加工行业的质量标准还不完善,已有的炮制规范其质量控制水平一般也很低下;甚至有些品种还未建立炮制规范,提取物生产企业对药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式粗放,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药品生产行业多数为中小企业,由于研发不足,生产的产品多停留在较原始的剂型。

2.4 专业人才 人才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教育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受人口基数、传承方式、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民族医药专业人才缺乏。民族医药教育传承模式包括传统的祖传师承和现代的学院教育。

在理论体系尚不完备的民族医学中,祖传师承是民族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例如侗医药、苗医药、彝医药。该模式存在法律争议,根据《执业医师法》的规定,民间的这种祖传师承模式不被承认,传承人的医疗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据统计84.15%的侗、苗、彝医药传承人不具备合法行医资格。此外,还存在传承人老龄化、受教育程度低和潜在传承人数量极少的问题,有些医学流派面临失传的风险[8]。

对于理论体系较为完备的民族医学,主要以学院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如蒙、藏医药建立了专门的学校或学院。学院教育虽然不存在失传的危险,但教学体系还不完善,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创新轻继承,重科研轻教学,重现代医学教育轻民族医学教育等问题。

2.5 政策法规 法规政策是民族医药发展的顶层设计,从宏观上调控产业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医药的发展,制定了若干针对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法规。但总体上缺乏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

法律法规方面,关于野生药材保护的主要法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制定于1987年,制定时间较早,内容相对落后于现实情况,虽然对野生药材有了相应的法规,但针对道地药材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无法有效地保护道地药材,造成道地药材的濒危甚至是灭绝。从执行情况来看,对某些禁止没有规定或无法追究法律责任,造成有法不依情况普遍;从执法主体看,存在多头管理,主管部门不明确等问题,造成执法不严[9]。法律法规修订周期太长,不能适应资源保护的动态要求。

产业政策方面,针对民族医药产业,从国家到自治县制定了若干的扶持和保护政策,如国家层面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等,省级政府制定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青海省发展中药藏药蒙药条例》等,还有区或县级政府制定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发展藏医药条例》、《黔东南州苗医药侗医药发展条例》等。这些政策的初衷是加大民族医药的扶持力度,促进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其中也都涉及保护药材资源的内容。从实施效果看,政策的实施可能促进了民族医药产业一时的发展,但由于政策的前瞻性不够,政策法规之间缺乏系统性,对民族医药的长远影响值得商榷。例如,很多政策都提到了培育民族药大品种和加快民族药质量标准提高,主要是基于经济效益和占领市场的考虑,大品种或列入国家药品标准都意味着药材需求量增加,政策制定时缺乏对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调研,新药开发立项或重大研究项目立项中也存在类似问题;民族药品的定价政策没有考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药材的定价机制不合理,不能体现“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的原则”,不能有效保障生态环境,价格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需求;在合理用药方面,由于国民认识偏颇,珍贵濒危药材及其中成药受到追捧,使用这类药材资源甚至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这种潮流加剧了药材资源的枯竭。

3 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药材资源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第一,应加强资源的普查工作。目前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正在进行,只有摸清家底才能制定合理的资源保护和资源利用政策。但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周期长,不利于及时了解资源动态。各地区应主动监测本区域药材资源的变化情况,创新资源调查机制,鼓励多方参与,特别是研发、生产和经营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强资源的动态监测。

第二,科学采挖,加强替代品研究。采挖野生药材要做好搞好撒种补播、轮采轮挖工作,把人工栽培与天然种植、人工驯养与天然放养有机结合[10]。因地制宜建设珍稀濒危药材野生抚育基地,促进资源修复和增长。加强药材可替代性研究,扩大药用部分,从同属植物中寻找功效相同(或相近)的物种替代濒危稀缺药材,或采用生物技术生产繁育濒危药材。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搞好道地民族药材的人工种养,建设规模化栽培、养殖基地,逐步实现产业由依赖野生药材资源向以人工种养药材为主的转变。

第三,促进药材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应综合考虑药材资源的消耗速度、储量和再生能力,关停一批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提取企业。对资源短缺及濒危的中药材,在其资源尚未恢复且未找到替代资源之前,应暂停其他相关品种的工业化生产[4]。

3.2 加强民族医学的整理和传承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第一,应加强民族医药典籍研究。以《四部医典》、《晶珠本草》、《蒙医金匮》等民族医药典籍记载和临床实际为依据,正本清源,核对、修订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处方配比等[11],指导民族药合理应用。

第二,开展民族医药古籍抢救性继承和整理工作。有文字记载的古籍应利用信息科学的手段加工处理,利用网络技术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古籍的整理。对于口传古籍更要加强抢救性继承和整理,将口传古籍转化成书面文件。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使医药古籍可以永久保存,广泛流传。

第三,加强在世名老民族医的继承工作。尽快建立相关制度,建立传承工作室站加大投入,筛选优秀的传承人,通过师带徒,随师伴诊的方式继承,做好学术经验的发掘、整理;鼓励在世名医著书立说。

3.3 培养民族医药专业人才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第一,在完善民族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加强民族医药的学院教育。院校教育要把培养学生掌握民族医药理论和实用技术的能力作为第一要务,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对于医学生的培养要突出经典理论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医学思维方式;对于药学生的培养除了必要的医药理论学习外,应突出资源学、鉴定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等主干课程,提高学生对民族药的辨识、种植、开发、应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12]。

第二,推进师徒传承教育。通过口传心授将民族药的理论、临床技能综合地传授给徒弟,是民族医药培养人才的传统做法。实践证明,师承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徒弟在跟师过程中,能够实际接触病例,并得到老师的点拨,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领悟老师的思维模式、治病遣方用药的精妙。

学院教育结合师承教育是传统医药学习的最佳路径,既可以避免学院教育的理论化、教条化,也可以避免师承教育在系统学习方面的不足。

3.4 制定系统科学的政策是引导民族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第一,在政策制定时,应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应将“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产业调整为“适度发展”,应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坚持经济发展不能以资源破坏为代价,应将保护资源和生态放在第一位,在药材资源不能保证持续供给时,不应将民族医药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第二,政策的制定应注重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以药材资源保护为例,新药、科研立项,首先要考虑药材资源的可承受性,避免药材资源的破坏;新药审评时,企业须提交药材资源的储备情况或开发计划、资源风险预警措施等资料,并进行现场检查,以此作为是否批准上临床的依据;国家标准不应增收野生资源已经严重减少且尚未实现人工种养的药材及相关中成药。药品定价要充分考虑生态补偿机制;要扭转以服用珍贵濒危药材为荣的错误观念等。

第三,制定的政策应权责分明。应当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三者的关系,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动员公众积极参与的原则。企业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主力。因此在政策设计时,一方面要保护公众利益,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3.5 与现代科技融合是民族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药品作为关系人体健康的特殊商品,其安全、稳定和质量可控的要求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因此,基础理论的研究、资源的开发利用、药物制剂的研发和药品的销售使用等都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现代医学研究能够证明民族医药的科学内涵,指导民族药更合理的应用,并拓宽其应用市场;现代栽培技术能够逐步实现药材的科学种植、养殖;组织培养技术为野生药材的繁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先进的药物分析方法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保证;物联网技术能够降低医药物流成本等。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应当以技术为先导,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产业升级,走高产低耗的可持续道路。

总之,民族医药发展应当以企业为主体,以政策法规为引导,以药材资源为根本,以民族医学为指导,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最终实现生态环境有效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民族医学得以弘扬,民族医药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专业人才储备充足,为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士奎,蔡景峰.中国传统医药概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

[2] 曾育麟.民族药的概况及展望[J].药学通报,1981,16(1):3.

[3] 常江,王忠民.科学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3):114.

[4] 周福成.保护药材资源引易产业发展――对中药民族药药材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政策的建议[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6):43.

[5] 徐士奎,罗艳秋.从产业化角度打造民族医药发展载体[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5):82.

[6] 李如海,石钰,李凝.民族药新产品的制剂研究设计[J].中国民族药杂志,2011,10(10):51.

[7] 杨洋,张艺,黄宇,等.民族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及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7):2878.

[8] 赵富伟,薛达元.中国民族医药传承危机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s1):15.

[9] 黄璐琦,郭兰萍,桑滨生,等.我国野生药材资源管理制度的分析及建议[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5):1881.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篇(3)

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321-01

1 中兽药在畜禽养殖业的应用优势

中国是目前世界唯一完整保留独特的传统医药理论体系的国家,中兽药是我国传统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中药具有平衡阴阳、祛邪扶正、标本兼治的特点。2003年中药防治SARS的成功实践,使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中药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大有作为。当前疫病流行特点多呈现非典型病毒病、细菌病、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的情况,在西药的薄弱领域可充分发挥中兽药的优势。特别是针对畜禽疾病中占主要部分的病毒性传染病,中药具有多方位调节和治疗作用,可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在休药期用中兽药替代西药防治疫病,中长期使用具有低毒副作用,可有效降低体内的药物残留,同时还能促进生产性能的发挥,从而满足日益严格的食品安全需要。

畜禽健康养殖是针对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和特点,设计的一种带有以畜为本、动物福利观念的养殖思考与实践。它把现代化畜牧业的四大支柱――遗传育种、动物营养、家畜环境工程以及兽医防疫等最先进的养殖科学技术有机地与满足动物的生理、行为需求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动物与自然和谐、现代化养殖与动物福利发展的自然和社会规律。

在我们倡导的畜禽健康养殖中,参照苏联学者Berkman提出的人一般状态分为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和病理状态的理论,现代化畜牧养殖业不仅要保持动物的健康状态,更要追求畜产品的最佳生产状态。因此动物群体的健康层次又可引申为最佳生产状态(人工饲养、无公害养殖)、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应激状态)、亚临床状态(隐性失衡)和临床状态。最佳生产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类在工厂化养殖中极力追求的状态,但并非机体的健康状态。因此人类追求的最佳生产状态实际上是提高了畜禽生产性能的一种偏性很强的非正常状态,它以牺牲畜禽对环境的适应性及抗病能力为代价。在此状态下,家畜易受各种应激及各种疫病的影响,即使达到了高效生产畜产品,也无法保证其原有的优良品质和风味。而健康养殖正是人类考虑到与动物和谐相处,以畜为本,在其最佳心理、生理状态下高效、优质生产畜产品的最佳模式。

现代化畜牧业发展20多年来,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技术日趋完善,每年为市场提供大量的畜产品,不仅丰富繁荣了市场,也为广大农民提供了科技致富的途径,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所有上述成绩的取得无不是以追求最高经济效益、生产效率、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为出发点,以牺牲家畜生理和行为需要、并禁锢在人为的饲养环境中发展,其结果历经20多年的养殖实践,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有关资料表明:随着国际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不断增高,我国的一些禽类产品由于病原、兽药残留等技术指标超过欧盟及主要进口国日本的控制指标,曾被拒收、扣留和终止合同甚至封关等。同时欧盟也在大力开发天然植物药,免疫调节剂等绿色环保型天然植物药作为替代产品,在养殖生产中推广。

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安全优质绿色畜禽产品生产呼唤天然中兽药产品替代化学药物,呼唤中西结合的畜禽防疫技术模式。弘扬具有民族特色传统中兽医药学,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中兽药,强化中兽药配合疫苗免疫程序的兽医防疫技术模式的稳固性,尽快提高我国控制药物残留的水平,提高我国畜禽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已是刻不容缓。中兽药的研制开发以及加强中兽医药在畜禽防疫中的作用正是适应于国家政策、国内外绿色畜产品市场需求,应当加速进入实施阶段。

2 中兽医药的发展方向

中兽医药学是我国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学科,擅长于从整体上进行功能的调节。对某些关键基因进行调控,其重要意义不仅显示中医通过调节机体功能治疗,它不是改变基因的结构,而是修饰、调节基因表达与基因产物功能获得对疫病的调控,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针对我国中医药的发展现状,国家科技部会同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等8部门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其战略目标是:

(1)构筑国家现代中药创新体系。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集成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制药企业等多方面力量,通过整体布局、资源重组、机制创新、构筑研究开发体系完整、技术装备先进、人才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较强、管理科学规范的现代中药创新体系。

(2)制定和完善现代中药标准和规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加强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建立和完善中药种植(养殖)、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标准和规范,保证中药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3)开发出一批疗效确切的中药新产品。在保证中药疗效的前提下,改进中药传统剂型、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加快疗效确切、使用安全、质量可控的中药新产品的开发。

(4)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跨国集团。形成有利于整体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和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

参考文献

[1]杨志强,李建喜,王学智.中兽药研究新进展和新技术[J].兽医导刊,2007.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篇(4)

在此之前,2010年4月,北京市科委启动了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短短两年时间,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从2009年的不足400亿提高到了2011年的749亿,2012年的预期将是超过1000亿。其中,G20工程入选企业对于北京医药产业的增量贡献达到52.3%。

2012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作为“十二五”重点扶持产业的生物医药产业必然将会有一个大的飞跃式发展。

而面对这样的机遇,对于相关政策、环境以及人才和创新,生物医药企业的带头人们从现实出发,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新药研发过程的漫长、审批的谨慎以及失败的概率需要医药企业的从业者有平和的心态”

记者:生物医药产业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作为医药企业的负责人,对医药产业的现状你怎么看?

蒋仁生(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特别是进入21世纪,医药产业年增长约为10%,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医药产业年增长超过20%,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虽然相比国外的制药企业,医药产业整体发展现状还处于落后态势,但不能否认目前国内的产业格局已呈多样化发展。同时,生物医药行业已开始聚集了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企业,并能吸收国外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成果。但制约生物医药发展的因素也是存在的,主要来源于生物医药自身的特点,它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需要大量的长期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同时,在新药的研发方面,存在审批时间过长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生物医药科研成果向生产的转化。

邱子欣(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新药研发的特点就是慢,这是由它的研发过程决定的。而且,新药的研发非常重视质量,对错误的宽容度很低,比较的对象又是世界上最好的企业。要真正出产一个创新药,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资金上,都对医药企业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医药行业不但研发时间长,而且成功率还很低,有的时候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投入了很多经费的研究,到最后还会被证明是不成的,这种现象在我们医药行业很常见,这也要求我们的心态要平和。当然,我们也得知道,成功新药的回报率也是很高的。

记者:刚才说到医药的监管,是指新药的审批吗,我国新药的审批很慢?

王旻(北京脑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市药监局的现行系统是学习美国FDA的,但美国医疗器械的注册采用510(K)备案制,其药监局和计量局的几个检查和检测是一致的,而在中国我们却要分头去做,这样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也浪费了企业产生效益的时间。希望药监局在未来能出台一些新政策,从制度上确实有效地加快企业申请注册过程,缩短时间,提高效益。

冯宇霞(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审批也是生产力。美国的新药审批是30个工作日,而中国是120个工作日,一方面是因为对于药物审批谨慎保守的态度原因,另外一方面是因为药监局的工作人手不足。是不是可以考虑让企业出资金,用以扩大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的人员编制,使药审中心加快对新药审批的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对于不愿付额外经费的企业,维持原审评进度。对于中小企业,免去审批费用。美国为促进创新药的研发实行了这种加速政策,现在美国将此政策扩大到加快对仿制药的加速审批。

“目前医药行业的发展大环境很不错,政府出台了很多很好的政策,但是重要的是怎么落实这些政策”

记者: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一直是政府支持的重要产业之一,现实情况怎么样,对企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刘伟(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相比北美、欧洲和日本,我国医药产业的形势依然严峻。医药产业在发达国家中已经成为第四大创利的产业,而在我国发展的程度还不及一些跨国的制药企业。同时,很多国外的跨国医药公司都进入我国,势必会在收购新药研发成果、争夺优秀人才和有关资源等方面对我们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形成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应当借有利条件制定长远规划。

企业要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创新药物政策,加快发展速度。并且走联合之路,要形成与科研院所的联盟与合作。

冯宇霞(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北京的生物医药企业,与北京经济形势和结构调整方向与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策略息息相关,因为医药产业的特点非常符合目前的发展需要。我们应抓住机遇顺大势而为,制定出与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相一致的企业战略,以求获得长远持续的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篇(5)

以新兴产业为方向,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始终坚持项目强区战略,按照集中、集约、集群理念,已成功引进400家国内外医药企业,初步形成疫苗、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化学药新型制剂、中药现代化、保健品等六大产业基地。牢牢把握产业化核心,加快迈入项目产出的新阶段。促进阿斯利康等生产性项目竣工投产,推动存量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研转产步伐,医药类在建生产型项目全部投产后销售收入将超200亿元。针对药品生产要求高、周期长的特点,提前介入药品注册申报,促进新药申报全面提速。推动新型疫苗及诊断试剂产业纳入国家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首批34个试点项目正按规划有序实施。

以创新体系为载体,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紧紧依托部省共建机制,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创新成果加快落地。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医科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战略合作,组建疫苗、体外诊断试剂等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创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药品进口口岸城市,努力把中国医药城建设成为国家生物医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国家精细化学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省首家药品专用公共型保税仓库;成立江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医疗器械检验所两分所,江苏省药品集中采购分中心、省体外诊断试剂检测中心落户。以平台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按照“国际化目标、政府主导、企业化建设、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思路,加快构建覆盖医药产业发展全过程的公共服务平台。

以人才汇聚为核心,奋力打造医药“人才特区”。用好用足各类政策资源,突破“三线”城市高层次人才短缺的瓶颈,创新人才服务,创优人才环境,从“招、配、引、留、用”等方面加快构建国际化专业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成功创建国内首家人力资本配置中心、中国国际医药人才市场、江苏省医药人才市场、研究院、海外院士工作站,入选部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以产城融合为依托,建设产城一体示范区。按照“产城一体、产城融合”思路,加快建设医药产业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城区。目前,中国医药城启动开发面积已达10.8平方公里,正加快推进康健医疗区、高端医疗器械区、标准厂房五期、会展中心二期、工业邻里中心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加速北京儿童医院、台湾体检中心、国际双语学校、商业邻里中心等城市功能项目建设,全力建设集医药研发、生产制造、会展交易、康健医疗、教育教学、养生养老于一体的医药名城核心区,不断增强对现代产业和国际资源的承载力。推进城市与产业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建设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国际化城市片区,打造中心城市南部商务中心。抢抓国家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机遇,把康健医疗区建成国际一流的特色治疗及康健疗养基地,打造大健康产业新城。

以绿色发展为指引,争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争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省级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区域集成示范项目。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坚持走开放合作、绿色低碳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将污染源排放指标、污染治理资金向新兴产业倾斜。积极开展绿色招商,深入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推进企业低碳化改造、资源循环化利用。加快建设低碳设施。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原则,积极构建区内绿色生态网络骨架,全区绿化覆盖率达33%。建成能源集中供热项目2个,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分布式能源站4座,四层以上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总面积11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公共建筑的比例达50%以上。持续推动低碳管理。每年新增投入1亿元低碳建设专项资金,以专业化和市场化为导向,探索低碳科技与经济转型结合新模式,建设低碳技术转移平台、碳排放信息管理平台、电能云服务平台及能耗监测平台。

对创新发展的体会与思考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遵循发展规律,创新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沿用发展传统产业思路,必须遵循新兴产业发展规律,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科学发展。比如生物医药产业长足良性发展,必须有赖于对产业基本发展规律与特点的认识和遵循。在配置资源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不能过度关注规模的扩张,要重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产业技术体系的完善。同时,必须注重从政府规划主导向政策环境营造转变,减少对产业发展的行政审批,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破除产业壁垒,改善金融环境,为新兴产业营造一个竞相发展的“栖息地”。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注重源头创新,增强内生动力。国内外实践表明,任何一个新兴产业发展,都由一批科技创业创新企业由小到大崛起带动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技术引进和源头培育并重,加快培育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全力突破阻碍科技创业的种种瓶颈。必须依靠先进的关键产业技术,把各种生产要素和整条产业链上的创新资源集聚起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形成集群化创新驱动,促进新兴产业形成核心技术和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突出专业化,锻造核心竞争力。总结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经验可以发现,专业化、集群化是最终归宿。在目前全国105家高新区中,泰州医药高新区是唯一的部级医药高新区,是唯一覆盖医药产业全过程的专业化高新区。中国医药城建设以来,我们始终围绕“医”和“药”主题,致力于打造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完善的产业链推动各类资源的快速集聚。同时,坚持“资源互补、功能集中、链式发展”思路,精心设计疫苗、生物医药、化合药新型制剂、诊断试剂与高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保健品等特色产业链,推动企业之间前后道相互配套、上下游垂直整合,加快形成 “分工明确、功能清晰、相互补充”的企业集群。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篇(6)

鲁抗医药非常重视这次展会,总经理林永彬亲自带队参展,记者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就鲁抗医药与《生态启示录》的渊源等问题采访了该公司总经理林永彬。

记:鲁抗医药缘何投资《生态启示录》?

林:这是鲁抗医药首次投资生态类的电视节目,不仅仅是为了宣传企业,在公众中树立“鲁抗医药、生命之神”的企业形象,更是希望通过电视媒体的传播作用,广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理念。这和“鲁抗医药视医药为生命之神,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手段,以挽救患者生命为己任,生产优质、安全、高效的药品,为人民医疗保健事业服务”的企业宗旨及生态发展战略是相吻合的,并希望能借此实现其“百年鲁抗”的宏大计划。

记:《生态启示录》栏目以哪些内容为主题?

林:由鲁抗医药独家冠名的电视栏目《鲁抗医药―生态启示录》以“珍爱自我、珍重生命、珍惜生态”为主旨,是目前国内惟一一档以生态环保知识为内容的大型益智类综艺节目,节目向观众传达的生态环保知识和鲁抗的药品都是站在健康时尚前沿的。该档节目以听取嘉宾见解、咨询行业专家等方式,开展现场讨论,探讨大众生活中的生态现象,唤醒人们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鲁抗医药期待通过参与益智类电视节目的制作,进一步传递医药知识,丰富国人的健康用药观念。

记:据了解,鲁抗医药赞助《生态启示录》并不是与生态、环保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鲁抗医药始终致力于创建绿色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医药。在医药业步入微利时代,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鲁抗医药在实现自身发展、保证企业利润的同时,是如何将生态医药理念落到实处,并贯彻实施的?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篇(7)

长三角的上海、江苏、浙江紧密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是我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在长三角这一区域,一个新的医药经济发展格局引起了全国药界的广泛关注,浙沪宁利用区位优势和发挥拥有资本市场的功能优势,力图打造一艘长三角现代医药工业航母。目前,浙沪宁都在积极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医药工业制造业基地,发展医药产业集群,增强国际竞争力。预计不要五年,一个以上海为龙头沿长江和杭州湾两翼展开的雁状医药产业带肯定在东方之珠出现。

在发展中趋向产业集群 “物以类聚”。以长三角的15个主要城市内的医药业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的医药产业带,在这个集群里,密集分布着苏州高新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浙江医药经济开发区等医药产业园区。长三角在产业布局上,注重了由“散”转“聚”,使医药产企业逐步走向产业集群化。

为打造实力更强的医药航母企业和集约化程度更高的区域性医药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医药企业多方吸纳社会资本参加医药资产重组,加速优质资产向医药产业集聚,推动医药企业从目前偏重于低水平重复生产向效率提高转变。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医药企业以药品制造为重点,新品研发、试验、教育为支撑,成为以生物医药、天然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和新型医疗器械、制药机械为特色的国内重要现代医药制造中心之一。现代中药与生物医药以上海和江苏为重点,海洋生物以浙江的舟山为重点,化学药以上海的医药工业为重点。尤其是上海和苏州的医药工业作为现代医药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块,着力推进医药科研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医药、化学药品等高技术产品。江苏正大天晴药业由泰国正大集团、江苏农垦集团等5家合资组建,他们聚集各方优势,精心打造国内肝健康药物第一品牌,使企业走上一条高起点、高投入、高产出的良性发展的道路,先后被国家科技部等部门评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企业”,这些产业集群新动向正不断提升长三角医药企业的竞争能力。

在竞争中走向融合态势

以上海为龙头,一江一湾为翼,长三角如同一群大雁以人字形态前后呼应,团队前进,充分体现出了相互协调、整体配合的整体意识。

浙沪宁三地联手的医药科工贸一体化,正在由浅入深地探讨产业规划、政策法规、科技服务等高层次的合作联动, 促进了各类资本的相互融合。 现在,长三角的新一轮竞争还将推动这一地区医药经济不断发展。以合作提高竞争力,是推进长三角医药新高地建设的关键措施之一,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医药界和国内药界的合作与交流。世界医药50强中的美国辉瑞、英国葛兰素、瑞士罗氏等国医药业也落户长三角。因此,长三角中的医药企业正在加快构筑长三角医药新高地,积极吸引外企进入长三角医贸园,努力拓展国际医药工商合作领域,把更新的国外药品科研开发、生产成果导入长三角。目前,长三角联手拓展医药经济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在医药产业布局和经济收益均获得体现的战略规划时,事情有了质的不同:合作不再是沪宁、沪杭医药企业,而是着眼于长三角整体的多边、全面的融合。安徽省地处华东,紧邻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洲经济区,沿江达海,是长三角西进和珠三角北上的交汇之地,近年来,安徽省政府坚持“科技兴药”和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全省医药经济在飞速发展,全省有3000多家生厂家与医药销售贸易商,医药市场消费需求活跃,购销两旺。浙江诚志股份生命医药产业中的医药板块组建了医药集团公司,形成了科工贸一体化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营销能力,扩大规模,仅L-谷氨酰胺和D-核糖产品的发酵率、提取精制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市场中拉动民企业发展

在长三角地区医药经济处于全国技术梯度的较高层面, 加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无论是行业集中度还是盈利能力都在迅速的增强。以上海为龙头, 江苏和浙江为两翼的医药区域经济正在向国际化迈进。世界级的国际医药跨国公司默克、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强生、惠氏、罗氏、先灵藻雅等 7 家重量级的外国公司均落户“长三角”地区,进一步促进了“长三角”地区医药产业的集聚, 形成了产业效益几何增长的态势,带动了民营经济的崛起。

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民营经济是“长三角”地区医药产业迅速崛起的关键因素。去年上半年, 在全国实现利润1500万元以上的40个重点医药企业中,仅浙江省的杭州民生、浙江康恩贝、杭州中美华东等7家企业入围。 江苏省借助国际资本的实力,以及民营资本的活力,有效地推动了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大幅度增长。江苏省共有医药工业企业400多家,已经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去年仅无锡市就有10多家外资和国内制药企业到该市落户,总投资超过10多亿元,使无锡市已形成新区医药工业, 马山生物医药工业园和惠山生命科技园3个制药企业密集区。在苏州市,随着引进国际资本力度的不断加大, 葛兰素史克、礼菜、普强、百特等国际知名医药企业纷纷落户苏州,外资企业已占全市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的50%以上。上海是我国医药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上海张江高科园区将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已有罗氏制药等37家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100多家中小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落户该园区, 初步形成了以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为核心的现代化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体系。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篇(8)

关键词: SWOT;泰达;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Key words: SWOT;TEDA(Tianjin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biomedical industry;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127-02

0 引言

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医药领域,世界70%左右的生物技术成果应用于医药领域,生物医药占世界药物市场的9%左右[1]。预计到2020年,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三分之一,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2]。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医药产业处于高速增长期,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各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在此背景下,泰达的生物医药产业也迎来了迅猛发展的契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以后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前景。机遇面前,我们需要更好的了解外部环境对泰达生物医药产业所能提供的发展空间和构成的约束条件,并及时掌握产业赢得竞争的要素和妨碍产业赢得竞争的因素。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泰达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应用SWOT模型分析其发展态势。

1 SWOT模型

SWOT模型分析是指通过调查,将组织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Weaknesses)、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威胁因素(Threats)罗列出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将各种因素相互匹配加以分析,从中得到相关结论[3]。

2 泰达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2.1 优势分析(Strengths)

2.1.1 区位优势 泰达位于环渤海经济圈核心位置,毗邻港口,临近北京。随着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内外医药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产业要素相对聚集的区域进行投资和发展,泰达以其优势的地理区位,可以融入到以北京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并参与产业分工。

2.1.2 产业发展基础雄厚 泰达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部级沿海开发区之一,至今有二十五年的历史,已成为中国北方加工制造业中心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基地。泰达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所有部级开发区之首,成为中国投资环境最好的、成功发展的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7年6月天津与国家科技部签署合作协议,在滨海新区共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泰达作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重要的起步区域,在医药产业的规划、培育和创新等方面都做出积极的努力,为该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泰达聚集了全球众多知名企业,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九大支柱产业之一。政府在土地、厂房租金、能源贴费、税收和财政扶植等方面都给予了鼓励支持。“十一五”期间,泰达生物医药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09年,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5.7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8%,高于全区工业平均增速[4]。

2.1.3 产业初具规模 截至目前,泰达生物医药类企业达到280家,外资企业约75家,内资企业约200家,形成了生产制造以外资企业为主,研发创新以内资企业为主的聚集特点[4]。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是泰达医药产业的主体。以诺和诺德、葛兰素史克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企业;以中新药业、金耀集团为代表的中医药企业;以凯莱英、药明康德为代表的CRO服务企业;以西门子、哈那好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企业全面发展,在泰达形成了良好的产业格局。泰达有全球最大的胰岛素制剂与灌装工厂、亚太地区最大的医用透明质酸生产基地以及现代中药产业园区,在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的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具备了优质的发展环境。多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处于全国前列,如:胰岛素、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原料药维生素B1、花箐素等。泰达积累了大批处于产业化阶段的研究项目,涵盖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在企业的生产设施及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天津医药企业集中区域。

2.1.4 创新要素、资源的不断集聚,带动了泰达生物医药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 泰达聚集了包括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亚历山大孵化器、生物医药研发大厦、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中新药业现代中药产业园、天大科技园在内的一批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和转化机构。同时,拥有药物发现、药物分析测试、生物药中试、分离精制、候选化合物筛选、化药制剂中试、临床前药物评价、临床研究等10余个公共技术平台,平台建设与国际接轨,配备了国际上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降低了企业新药研发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为吸引优势项目、加快创新药物产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药物研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校也均已将部分校区迁至泰达,提升了泰达的人才培育水平。创新体系的要素之一是人才。泰达现拥有20多名两院院士,70多名长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200多名创业型高级人才,其中8名入选国家“”,占天津同期入选总量的75%,7人被评为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领军人才”。泰达共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4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3个,累积博士后202人,承担国家和市级课题超过百项,部分课题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创新体系的建设,加速了研发资源的集聚。一方面,海内外研发机构纷纷落户泰达。另一方面,海外留学生和科研人员的创业,也推动了泰达生物医药研发机构的集聚和发展。

2.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2.2.1 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高起点、高水准的技术平台建设和具有长期竞争力项目的联合攻关方面的能力不足,能跻身世界科技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科研项目数量少,具有原始创新的重大项目数量少。泰达本地龙头企业缺乏带动作用,产业规模受到局限。

2.2.2 资金匮乏 生物医药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市场进入的门槛高,一般投资者望而却步,而企业和金融资本的投资活跃度也较低,致使企业的开发和经营活动受到制约。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等限制,使其在研发投入力度不够,技术创新仍多数以政府投入为主,数量有限,影响了企业发展。

2.2.3 技术市场中介缺乏,专业技术平台利用效率低 科技成果的转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技术中介机构的全过程服务。泰达现有中介服务机构大都以举办大型技术市场交易会、科技成果洽谈会等形式进行科技成果推广,会议规模较大但收效甚微,仅起到沟通作用,在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此外,企业咨询、注册、知识产权等相关服务体系缺乏,由政府搭建的专业公共技术平台没有完全发挥服务作用,区内企业对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2.2.4 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 在一个区域产业发展中,产学研都是知识积累点,这些点相互连接,就可以形成一个知识链,对整个区域创新能力提高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泰达生物医药已初步形成一条产、学、研创新链,但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沟通并不紧密,信息交流不够充分,也因企业的保守发展及科研机构的长期发展格式受到制约。科研机构主要关注学术成果的前沿性和创新性,忽视了科研成果的应用性,没有考虑企业的需求,致使产、学、研结合脱节。

3 泰达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建议

根据SWOT模型分析,提出SO、WO、ST、WT战略,见表1。

3.1 加强宏观引导,发挥政府协调作用 应高度重视和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和创新,加强战略性的统筹管理和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技术平台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整合优势技术力量,加强沟通和协调,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及传统产业的改造方面集中有限财力、物力重点支持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且对泰达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产业化项目。

3.2 加大对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当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研发是最具代表性的创新研究,也是泰达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最好的生存之道。因此,要加强对原始创新性药物的支持力度,在研发经费、专利、税收等方面给予系统的支持。此外,应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

3.3 培育优势骨干企业,拓展生物医药市场 积极推动医药企业资产重组,鼓励优质资产和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聚,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医药产业集群。通过资源整合集聚,发挥整体优势,进一步促使优势产品的形成,培育一批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企业,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为入区企业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工作。

3.4 注重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生物医药产业是典型的创新―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研发能力代表着区域生物医药发展的实力和水平,在生物医药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应鼓励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与区内企业的结合,共建研发机构、实验室,形成开放、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鼓励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加快信息在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流动,提升企业对于生物医药前沿技术突破的监控能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加强企业横向技术交流,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和共享。鼓励企业通过联合攻关、双向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国内外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机构的合作。

3.5 加强技术市场中介的建立,鼓励建立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 应积极发展生物医药咨询公司、市场推销公司、战略管理公司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尤其鼓励海内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机构入区,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人才流动、技术交流、行业展览及产品推广等全方位服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政府职能的加快转变,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建立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发挥其在市场调查、信息交流、咨询评估、行业自律、知识产权保护、资质认定、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全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水平,激励科技创新,促进生物医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3.6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意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加快促进科研模式的创新,科研模式由供给型向需求型转变,形成以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市场化,变科技成果重书面形式为重市场份额;形成利益驱动和风险驱动机制,确立企业技术投入、研究、开发和市场销售的中心的地位。为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建立有效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和决策机制;为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及投资者提供更多、更新、更好的信息,有效的进行商业化运作,充分利用各类科技成果展示、洽谈会;为确保科技信息的传递及时、准确、高效,搭建好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健全的“科技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于丽英.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态势及其效应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9,(28):72-76.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篇(9)

1.2加强博物馆(医史馆)中医药文化元素建设近些年来,以中医药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博物馆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有以下4类:①建于中医药高校的中医药博物馆;②具有较强实力和规模的中药企业建立的中药博物馆;③中医院建立的中医博物馆;④地方民间组织建设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药博物馆[5]。截至目前,我国的中医药博物馆(医史馆)有近50家,这些博物馆(医史馆)将中医药文化元素融入进来,不但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还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以及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双重属性,成为展示中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1.3加强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医院文化是医院的软实力,在推动医院发展、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精神意识、行为规范的基础,是医院多年发展过程中的积淀,是一种群体文化[6]。医院文化建设主要有核心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体系、环境形象体系和学术文化领域4个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带动作用,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与创新,树立医院中医药文化品牌和学术旗帜,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1.4加强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是《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重要内容,中医药文化旅游是是一种健康、生态的旅游方式,将中医药文化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符合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生态理念,是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提升中医药文化旅游竞争力的新途径[7]。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有助于加强中医药资源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提高中医药文化传播水平、提升中医药文化旅游服务质量,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健康服务业的发展。

2拓宽中医药文化宣传渠道,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播

2.1发挥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引领作用首先,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基础和关键,是向广大消费者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普及有效实用中医药知识的主要群体,是做好中医预防保健、开展中医医疗服务的骨干力量;其次,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工作者和学生接受过正规学习和训练,具有扎实的理论文化知识、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在中医药文化传播过程便于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有助于广大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并掌握中医药文化知识[8];再次,中医药院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向他们传播健康养生、预防保健、诊断治疗的知识,让他们体会到中医药带来的好处,让消费者更好地享受中医药健康服务,从而主动参与到中医药文化宣传中来。

2.2注重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传播中医药文化是一种多元特色文化,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心理价值已被全球多数国家所认可并接受,尤其在以生态为生活主题的今天,人们更注重用它来进行健康养生、预防疾病[9],这就为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乃至产业链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通过整合中医药创意产业价值链,提高中医药创意产品的竞争力,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心理效益[10]。

2.3开发大众化中医药文化传播载体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将中医药文化打造成以文字、声像、图像、动画等形式为主的传播体系,借助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介,寓知识传播于娱乐之中[11]。如河南中医学院拍摄了《苍生大医》《精诚大医》《河南中医1958》3部影片,其中《精诚大医》从来自世界26个国家的826部参赛影片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第16届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影片以厚重的中医文化底蕴和精彩的艺术形式,为中医药走向世界、让世人更多地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

2.4利用好中医药文化师承教育途径中医药文化师承教育是通过师承的方式将博大的中医药文化在传承中医药学知识的同时一起传播下去,它不但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素质技能的培养,强调医风和医德建设[12]。要充分利用师承教育在中医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借助师承教育的优势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

2.5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新路径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开辟了新途径。较其他传播途径而言,通过网络搜索、博客等方式进行中医药网络传播,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查阅中医药书刊、报纸、杂志、视频等信息的目的,一些群众喜爱、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教育片和中医养生视频等进一步提高了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普及率。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具有原创、即时、便捷、互动等特点的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技术平台的出现,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13]。因此应加强推广和应用新兴媒体,加速中医药文化的传播[14]。

3提升中医药文化竞争优势,加快中医药文化品牌构建

突出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促进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形成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品牌是持续提升中医药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5]。

3.1打造中医药文化国家品牌中医药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要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和机会,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国家品牌,力争形成国家对外交流与宣传的名片。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篇(10)

前言

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科技产业,它同信息技术、先进材料术并列成为决定未来的三大最重要高科技术产业。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也把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前沿和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广东省是医药大省,“南药”更是广东省的骄傲,广东医药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利税、产品销售收入多年来稳居全国首位,均超过全国总量的1/10。广东省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寄予厚望,在《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生物医药作为积极培育的“战略产业”,提出支持生物技术、现代中药等领域的创新研发和重大产业化项目,试图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广东新药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广东省继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期间将投入约5亿元人民币重点引导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核心技术发展。《广东省十二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增强产业竞争力”,并将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设备和医用器材作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到2015年,广东要基本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产业链较为完整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1800亿元,实现增加值6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研发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单纯活动,它是一个研发协同与交互网络,具有高效信息搜索能力、研发网络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外包的集合体[1]。在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不能仅仅依靠自己进行独自研究和开发,要保持企业的持续增长绩效就必须整合外部资源和实施开放式创新[2]。生物医药研发的主要特点就是耗资大、周期长、风险高,而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外包的商务模式能有效缩短生物医药研发周期、节约研发成本、分担研发风险,能有效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因此成为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近年来,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据统计,2005年全球制药行业研发活动中的外包比例为24.7%,约1/4的研发工作选择了外包途径,到2010年外包研发支出占研发总费用的比重提高到40%。

2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外包发展现状分析

(1)生物医药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的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机制逐步健全。广东省政府鼓励企业开展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和测试外包服务,推进新药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药物安全监测以及医疗保障等标准化外包服务业的发展,重视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促进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构建网络化和连锁化的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体系。例如,2009年广州成立了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GZBO),旨在改变以往生物技术外包服务业散点式状态,满足区域行业发展需求,整合各家技术优势,促进成员间合作交流,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专业服务体系。GZBO的发起单位有20家,聚集了广州地区较为强大的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资源,主要包括广州生物工程中心、广州金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博济新药临床研究中心等。为保障GZBO的组织规范和运行效率,GZBO设立了专业技术委员会和业务发展委员会,聘请了一批技术与经济领域专家为联盟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国际市场业务拓展指导。GZBO的成立将与北京和上海形成很强的互补性,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对华南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利。[3]

(2)打造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构建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大平台。广东省政府打造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按照国际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广州、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服务外包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华南(部级)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大平台建设。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为例,其结合自身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积极推动大型生物医药研发平台项目发展,打造东莞及周边城市生物技术创新链,努力发展成为中国生物科技产业新的增长极,在生物医药服务产业重点打造了三大技术服务平台:一是专业技术类平台,如新药筛选、安全评价、模式动物实验研究等;二是技术支撑类平台,包括实验动物中心、药品检测中心、专业孵化器、公共实验室;三是专业咨询和服务平台,如合同研发外包服务机构(CRO)、医药咨询和信息服务公司,可依托体外检测、生物芯片及其他先进诊断技术提供研发服务和技术支持。

生物医药产业动态篇(11)

> “六扇门”情报系统

武林高手都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意识。获取情报,产品经理需要培养全局观念,建立系统思维,随时准备从各个渠道获取并分析相关信息,并做到为我所用。

医药产品市场的关键信息,来自于其所涉及到的六大关键渠道,包括政府(官员)、协会(专家)、医院(医生)、市场(竞争对手)、销售(销售队伍)、患者(公众/消费者),而一套完善的市场情报监测系统,应至少囊括这六个渠道。

笔者把这六大渠道比喻为“六扇门”(在古代,“六扇门”象征着最高级别的情报部门),产品经理能够通过 “六扇门”获得必要的情报,发现市场问题。

第一扇:宏观环境

产品经理要重点监测社会宏观环境,如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国内外动态,可以从大众新闻媒体和信息资讯中获悉。

第二扇:行业动态

产品经理要重点监测行业政策法规,行业动向,如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等官方网站;行业媒体,如医学论坛报;行业咨询机构的信息简报,如德兴隆医药新视点等。

第三扇:专家动态

产品经理要重点监测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核心意见领袖的动向和学术观点等,如协会网站、重点会议、大型活动、医院医生在线社区等。

第四扇:对手动态

产品经理要重点监测竞争对手的市场动态,包括市场推广策略,大型学术活动等;主要竞争对手的网站、新闻报道、广告传播、医学活动、印刷品等。此外,一切公开信息及圈内人际传播的资讯都有助于产品经理了解竞争对手的动向。

第五扇:市场动态

产品经理要重点监测品类增长情况、产品销量、市场份额变化等,主要可通过季度销售报表、专业调研报告等了解。

第六扇:患者动态

产品经理要重点监测公众、患者对疾病、药物和治疗的态度、观点、动向,以及患者所发生的变化,如大众媒体对相关新闻事件的报道、网络论坛的观点、相关的研究报告等。

我们可以看出,“六扇门”基本上覆盖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情报来源,而且“六扇门”情报系统中涵盖了产品经理的两大类主要沟通对象――-专家和医生,大众和患者。而在实际工作中,医生和患者是药品市场沟通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群。因此,医药产品经理在制定产品沟通策略时要重视两类沟通:一是“医学传播”,指以专家和医生为沟通对象的学术沟通,包括沟通学术观点、药物的适应症、治疗效果,帮助广大医生了解药物,并接受相关治疗理念;二是以患者和大众为沟通对象,我们通常称为“患者教育”。“患者教育”主要是教育大众重视疾病,了解疾病;教育患者如何就诊、如何治疗,以帮助大众和患者建立对疾病、治疗和药物的正确认识和态度。值得一提的是,产品经理通过对专家的拜访,与销售部门的沟通,获取市场一手情报,并加以分析,同样能够及时发现和把握市场问题。

> 情报系统应用

如今,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生活的一大慢性病。在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在上升,并成为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糖尿病高发地区。以口服降糖药为例,在对医学市场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运用“六扇门”组建一个适合其产品的情报系统。那么,接下来医药产品经理应该如何利用情报系统来制定市场沟通策略。

> 情报收集发现机会

首先,我们根据“六扇门”进行相关情报的收集和筛选,从六个方面均有重要发现。

第一扇门:社区医院患者增多

如今,社区已经成为中国公民居住、生活和消费的主要场所。随着医保政策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倾斜,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

第二扇门:重点扶持社区医院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表明,中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已经逐步转移到社区,卫生部将在医疗改革中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包括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对社区卫生管理者进行培训、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第三扇门:专家倡导慢性病治疗社区化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表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管理更多的要靠社区医疗来实现。

第四扇门:竞争对手加大市场投入

同类产品已经加大中国降糖药物市场的投入和推广力度,例如提供24小时免费糖尿病咨询服务热线,开展“健康大巴”城市巡回活动等。

第五扇:社区医院销量增幅大

销售数据显示,慢性疾病用药在社区医院销量增幅大,已引起各大药厂对社区医院的重视。以北京为例,治疗“头疼脑热拉肚子”等常见病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需要终生用药的慢性病的药品,占社区全部用药的85%。

第六扇:社区治疗快捷便利

对于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大多数老年患者更倾向于在社区医院接受治疗,可以免去大型三甲医院带来的费力耗时等烦恼。

通过“六扇门”情报分析,产品经理有三大发现:

首先,社区卫生建设在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卫生部大力推动下,目前还处于建设和发展阶段,需要广大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这为药厂提供了一定的沟通空间。

其次,根据“小病慢病社区治”的原则,患者会更倾向于选择就近到社区医院接受治疗,于是社区医院成为近距离接触患者的一线阵地,也是开展患者教育最好的场所,对于慢性病治疗药物,谁最先占领社区医院这个独特的渠道,谁就能够在未来的社区医院处方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

第三,社区医院沟通有三个策略性的关键点:一是社区医院的建设者;二是广大社区全科医生;三是社区居民和慢性病患者。最主要的还是与社区全科医生的互动沟通,其中包括对全科医生的培训。

锁定社区慢性病管理这一趋势,降糖药产品因而形成了一套以社区为核心的沟通策略。有了策略核心和三大策略支点,可以帮助我们分别从社区平台的建立、社区患者教育、社区医生互动沟通等三个方面入手,制定一套针对社区医疗市场的沟通计划。

主要沟通策略方案分为三类:一是在卫生部领导下助力社区卫生建设;二是开展帮助社区医生提升治疗水平的培训;三是对社区患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这三大系列行动的付诸实施,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