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血栓病人护理措施大全11篇

时间:2024-01-15 15:01:29

血栓病人护理措施

血栓病人护理措施篇(1)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179-02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和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两种主要疾病。静脉血栓栓塞症现已被公认全球重大健康问题。2011年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全国血栓会指出,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ICU患者、脑卒中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中,VTE患病率分别为27.0%、21.7%和4.0%,如不积极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往往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因肺栓塞死亡。自2010年我们对我科卧床的住院病人在加强预防性护理措施同时,联合我院院内制剂“针灸外洗液I号”(以下简称针洗一号)湿敷,用于预防DVT的发生,结果DVT发生率明显减少。现将相关资料做一简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病房收治的卧床病人162例,随机分为一般护理组和针对性护理组。预防性护理组90例,男性46例,女性44例,年龄58~88岁,平均71岁,脑出血6例,脑梗死44例,肺气肿并肺心病17例,重度心功能不全23例。一般护理组72例,男性56例,女性43例,年龄56岁~84岁,平均年龄70岁,脑出血4例,脑梗死42例,肺心病16例,重度心功能不全10例。两组资料在病种分布、年龄等方面基本相似,无明显统计学差。

异。

1.2预防方法两组均给予针灸外洗I号(“针灸外洗液I号”加热后湿敷患侧肢体或双下肢,每日1次30min,疗程14天。)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一般护理组:除给予针灸外洗I号外洗外,给予常规护理,做好长期卧床病人的宣教,严密观察,给予内科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组:在给予针灸外洗I号外洗外加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包括:(1)加强卫生宣教:讲解DVT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警惕性。讲解DVT的常见症状,如有不适及时告诉医生、护士。劝其戒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维生素饮食,多饮水,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凝药。(2)适当抬高下肢,定时翻身侧卧,加速下肢静脉回流。(3)勿反复在一条下肢静脉上穿刺,对偏瘫患者尽量不在患肢上输液。提高静脉穿刺技术,严格输液操作规程,增强对下肢血管的保护意识。(4)被动运动:每天进行下肢肌肉的按摩,从肢体远端向近端进行,4~6次/d,15~20min/次。应鼓励并督促病人在床上主动屈伸下肢做跖屈和背屈运动,内外翻运动,足踝的“环转”运动。(5)加强对下肢静脉回流的观察,主要观察病人的肢体有无肿胀,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下肢浅静脉充盈情况及感觉,如有异常立即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

2 结果

预防性护理组90例病人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共3例,发生率为3.33%;一般护理组72例病人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共9例,发生率为12.5%。预防性护理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显著。

3 讨论

3.1DVT易发因素国内黄静[1]等报道的18例DVT的病人其发生的原因与卧床时间、心功能、静脉采血次数、机械通气时间、镇静/脱水药物应用密切相关。而目前被各国学者公认的是Virchow在1856年提出的三大因素[2]:(1)血流滞缓:下肢血液的回流主要靠胸腔负压,小腿肌肉的收缩及静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来维持。当病人长期卧床时下肢肌肉收缩力减低,髂血管受压,尤其病人有心功能不全时均可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受阻。肺气肿、肺心病可增加胸腔负压,也可加大下肢血液回流阻力。(2)高凝状态:长期卧床的病人很多为老年人,大多存在高凝状态,加之治疗时采取的脱水、利尿等措施,加重了上述情况。故此类病人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机会明显增加。(3)静脉瓣膜损伤:同一部位、同一血管反复穿刺,有创监测,高浓度强刺激药物应用,可损伤下肢静脉内膜。内膜损伤后内膜下层胶原,激活血小板,释放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同时内膜损伤后凝血因子、组织凝血活素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分析我们选择的病人情况,有以下几个临床特点,首先是病人卧床活动减少;其次是心功能不全,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因重度心功能不全不能离床活动,同时心功能不全血液循环减慢;再次是高龄,病人的血管等基础条件不好,符合上述DVT易发因素。

3.2 预防性护理措施是预防DVT的重要方法之一从预防结果来看,一般护理联合“针灸外洗液I号”DVT的发生率为12.5%,而预防性护理联合“针灸外洗液I号”DVT的发生率仅为3.33%,显著低于一般护理组,提示预防性护理措施在预防DVT方面显著优于一般性护理。预防DVT的易发因素等采用的预防性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DVT的发生率,有效地预防DVT的发生,因此我们认为预防性护理措施是临床上预防DVT的重要方法之一。总结我们的护理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宣教,提高认识;二是被动运动,最为关键;三是抬高下肢,加速回流;四是减少穿刺,保护血管,;五是密切观察,早知早治。另外,我们认为,预防性护理仅是一种有效的预防DVT的措施,临床上应联合使用药物外洗、下肢压力系统等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更能提高预防效果。

3.3 “针灸外洗液I号”对DVT有显著的预防效果既往文献报道,DVT的发生一般在20%左右,我们的观察发现应用“针灸外洗液I号”患者DVT的发生率一般在10%左右,明显低于文献报道,提示该药有显著的预防DVT效果。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属中医范畴的“血瘀证”,治疗当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针灸外洗液I号”是我院特色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川乌、草乌、乳香、没药等,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用于内科急症卧床病人的患侧肢体或双下肢湿敷,预防DVT的发生,疗效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血栓病人护理措施篇(2)

下肢静脉血栓是妇科手术后的一种并发症,通常发生在术后一周内,建议患者术后预防静脉血栓应保持一周。如不积极防治,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发生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本片文章对近两年来妇科手术患者进行分析,评价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室2011年6月-2013年6月住院手术患者800例,年龄25-85岁,其中400例运用新护理措施做为观察组,400例用普通护理措施做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种、手术的方式、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通过护理干预给予护理措施如下:

(1)术后12小时内的抗血栓压力泵治疗,它可以通过减少静脉内的血液淤积,提高血流速度,从而发挥抗栓形成。

(2)术后患者穿抗血栓弹力袜,通过向病人腿部提供渐进的压力,改善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3)患者活动指导:术后至少每2小时翻身一次,护士协助患者被动按摩四肢,告知患者尽早采取主动活动,床上翻身做四肢伸展运动,术后1日离床活动,每日2-3次。

(4)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5000单位,每日一次。

(5)足够的液体量,防止血液浓缩。及时纠正贫血,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6)密切注意患者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早处理。

(7)对于年龄大于65岁,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特殊关注,增加预防措施的次数。

(8)避免在下肢静脉采血及静脉输液。避免反复穿刺,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防止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9)促进排气:防止腹胀压迫腹膜后血管减慢血流速度。

(10)饮食指导饮水每日1500以上,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吸烟、饮酒及饮用咖啡,减少刺激物质引起血管收缩。降低血液粘稠度,少吃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造成腹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11)生活及环境护理:保持室温22-26℃,防止冷刺激血管痉挛,每晚可以用热水泡脚,促进睡眠,增加下肢的血液循环。

(12)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保持患者心情愉悦。消除紧张、焦虑心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能够配合及理解术后护理工作。

(13)以前得过血栓的患者尤其要注意,如观察肢体是否有肿胀、疼痛、浅静脉怒张、皮肤颜色及温度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2 结果

由于给予充分完备的临床护理措施,两年以来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有明显的差异。对照组中有4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观察组中没有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两组血栓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称魏尔啸三联,包括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内膜损伤。【1】了解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有助于更好的采取预防措施。护士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高龄、肥胖、静脉曲张、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妇女应引起高度警惕。静脉血栓的发生相关因素:(1)手术后卧床下肢肌肉长期处于松驰状态,致血流缓慢,Agnelli等认为卧床休息大于3天为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五大高危因素之一。【2】(2)手术时间长,肢体制动,盆腔静脉密集缺乏静脉外鞘,静脉留置针,用下肢静脉进行穿刺或采血,反复血管穿刺,静脉输入刺激性药物,均可造成静脉内膜的损伤,使静脉血栓形成。(3)输入液体量不足,患者贫血或失血、失液较多,血液浓缩,止血药物的应用,可使血液凝固性增高。(4)患者因术后疼痛而不敢活动,在床上翻身少,不下地,家属与患者不配合术后护理。(5)饮食不合理,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6)对高危因素没做到提前的评估采取措施,术后预防措施不完善。以上均可以造成妇科手术后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护理干预确实能大大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通过两年来的妇科术后患者以预防为主而制定的护理措施效果明显。确实减少手术后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

血栓病人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剖宫产;预防;深静脉血栓;临床;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又称血栓性深静脉炎,当血液在静脉系统凝结时,形成了血栓。血液黏度高、血流缓慢及血管壁的损伤是造成静脉血栓的三大主要原因。它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患病后易造成肢体病残,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对于剖宫产而言它是剖宫产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静脉血栓脱落时,血栓一部分严重者甚至是全部随着血流到达肺部,引起急性肺栓塞,导致呼吸困难,使产妇生命安全严重受到威胁,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医学界对其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为了对剖宫产围手术期静脉血栓的形成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预防剖宫产围绕手术期静脉血栓的形成,我科对2010年3月-2011年6月在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积极采取手术期护理和预防的措施。现将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选择了本院妇产科剖宫产的产妇60例,年龄为20-38岁,平均26.1岁。其中妊娠期产后感染14例,妊娠糖尿病5例,妊娠高血压产妇3例,其他产后(如感冒)疾病6例。

1.2 方法: 将60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干预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中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对于剖宫产后的产妇进行临床上的观察和护理,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避免静脉血栓的产生。在干预组中,对已形成静脉血栓的产妇加强关注和治疗,在临床上对这类产妇形成深静脉血栓进行分析和观察。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1.3.1 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临床预防和护理情况 剖宫产后5天后两组产妇的情况干预组预防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4 结果 干预组在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产妇患静脉血栓的风险低于了对照组。通过对剖宫产围手术深静脉血栓产妇的临床观察和对其病因的分析,了解了该怎样预防和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经过该临床分析,深静脉血栓的产后复发得到了抑制,护士在护理中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专业意思得到加强。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2 护理措施

2.1 手术前期护理

2.1.1 术前评估 重点关注高危患病人群,在干预组中,对产妇有针对性的宣教。详细询问吸烟、糖尿病、高龄、肥胖、下肢静脉曲张、小腿肿胀、心功能不全和既往有DVT形成史及严重外伤史患者其病史,同时测定其血糖、血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根据WeHs评分法进行评估,Wens评分≤O分为低危,1~2分为中危,>=3分为高危患者。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计划。

2.2 术后护理

2.2.1 环境 干预组中的病人,我们积极对其进行剖宫产后的教育得到了产妇积极地配合。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对患者的恢复十分重要,我院为产妇提供了室内适宜的温湿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创造无烟环境,防止尼古丁对血管的损害。室内温度的保暖,室温应保持在25℃左右。

2.2.2 观察护理 手术后48 h内DVT多于发生于左下肢的腓肠肌静脉丛,症状隐蔽很难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来。腓肠肌隐痛常为手术创伤反应所掩盖,直至血栓蔓延至主干静脉时,才表现为患肢肿胀、皮肤温度增高、浅静脉扩张、疼痛、皮肤发白或轻度发绀,沿静脉走行有明显压痛。干预组中的护士护理时密切观察产妇情况,对比产妇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术后感觉,必要时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做好记录,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提高了DVT的早期诊断率,降低产生DTV的几率。

2.2.3 术后活动计划 鼓励卧床病人勤翻身,对于恢复良好的产妇再无禁忌的情况下早下床运动, 以促进肠蠕动。主动让病人积极运动。产妇在运动工程中,其血液循环良好,增加膈肌运动,促进了血液的回流,深静脉血栓可以得到很好的避免。

2.2.4 饮食 干预组中的产妇,对她们进行了饮食上的详细指导。让她们认识到少量多餐的半流质能促进肠蠕动,禁食糖类及牛奶等产气食物,避免高胆固醇饮食例如鸡蛋等食物,多食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2.2.5 药物的预防 剖宫产围手术其深静脉血栓的产生的可能性很大,在积极护理和临床观察的同时药物的防治是不可缺少的。按医嘱服用肝素、华法令等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形成。用药期间密切观察干预组产妇出血倾向,注意有无牙龈出血、鼻衄、注射部位出血,泌尿、消化道出血,手术切口的血肿出血及皮肤发绀、瘀斑等,对出现上述症状者及时进行血液凝血分析检查,有利于医生做出及时处理。

3 讨论

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的三大因素。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引起产妇急性肺栓塞,导致呼吸困难,使产妇生命安全严重受到威胁。在发病时间的判断上,由于静脉系统存在大量的侧枝循环,早期的血栓形成并不会妨碍静脉血的顺利回流。只有血栓蔓延到一定长度,堵塞侧枝循环近远端开口的时候,才在临床上表现出下肢肿胀。所以说,一般临床上出现下肢肿胀才得到诊断的病例,往往发病时间已经超过数天。因此对于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观察十分重要,要及时诊断和观察产妇产后情况。临床分析产生深静脉血栓的病因,针对性的制定应对的护理措施,并且使产妇积极的配合。我们通过对60例剖宫产围手术期分组,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的优质护理及临床分析,干预组中取得满意效果,通过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临床分析,说明了规范化的护理能有效预防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参考文献

血栓病人护理措施篇(4)

【中图分类号】R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426-02

在患者接受了普外科手术后,容易产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导致普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严重的会增加患者感染、死亡的机率。而在各类深静脉血栓形成当中,影响最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除了高病发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另一个问题是其在产生之初没有明显的征召,难以被医护人员及时发现,从而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一旦发生漏诊,医疗机构的数据显示,将会有接近26%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转变成致命性的血栓事件。而根据学者的研究得出,普外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总体发生率处于3%到28%之间,而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会随着手术创伤的增大而相应地增大。如果能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前后做好预防和护理,就能够有效地减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患者的危害,提升外科护理的效益。

1 临床研究资料介绍

笔者结合在工作实践当中的观察和记录,共收集、整理了38个与本文的研究主题有关的病例,为全文的研究展开打下了良好的临床数据基础。

在这些病例当中,共有男性病例16个,女性病例22个,病人的平均年龄为55.5岁,年龄的极值分别为25岁和86岁。其中,有7个病例是伴高血压,20个病例是心血管病症,还有28个病例是糖尿病。38个病例在进行普外科手术之前,都通过全身麻醉或者在硬膜外进行连续的麻醉,施加了麻醉处理,其后进行普外科手术。因而在研究样本的选取方面,该类样本比较具有研究的典型性。样本的平均手术时长为3.2个小时,手术时长的极值分别为1.5个小时和5个小时,手术时长差别不大,对样本差异的影响不大。

2 术后预防措施

2.1 动态监控病情

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情一旦形成,不仅会对患者形成极大的危害,而且后续的医疗护理任务的难度会更大,所以医院应当首先做好对患者病情的动态监控,防范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在具体操作上,首先,在普外科手术之后,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要共同做好对病人的临床监护。医护人员要向病人家属讲解基本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其次,在监护过程中,要注意从患者双下肢肢体的肤色、皮肤温度、皮肤肿胀程度等方面,分析患者下肢静脉中的血液流动状况,做好浅静脉血管中血液充盈状况的临床记录;再次,要实时询问患者有无异常知觉,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当发现异常时,要第一时间向主治医师反映。在本组病例当中,就有1名男性病例,在手术后24小时内,向护士反映下肢胀痛,后来经过医量的诊断,确诊为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状况,并得到了溶血栓的及时治疗。

2.2 加强病菌防御

在患者护理过程当中,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科学要求,为患者提供住院及医护服务。一方面,要加强对患者使用的导管的清洁护理,确保置管过程和封管过程都控制在无菌状态。对于刺激性的药物,要适当稀释其药物浓度后再让患者使用。另一方面,在静脉注射时,要避免在皮肤的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并避免在下肢的静脉输液。在本文的临床案例中,就有一例因为下肢输液,导致患者内膜损伤,最终引发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 术后护理措施

3.1 常规性术后护理措施

3.1.1 在手术结束后,患者回到病房后的一段时间里,患者的双下肢不宜平放在床上,而应该适当地将双下肢抬到一定的高度。建议用枕头垫在患者脚踝处。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促进患者双下肢的血液循环。此外,为了进一步地促进血液的流动,可以在双下肢进行按摩。注意按摩的方向为从脚部向心脏方向。此外,要注意在抬高下肢时,需要同时抬高双下肢。如果病人的一条下肢没有抬高,容易造成深静脉中的血液在回流过程中受阻。这需要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及时检查病人的双下肢抬高情况。在本文病例中,绝大部分病例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抬高双下肢,有效地避免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也有2个病例,一个是因为没有抬高双下肢,一个是因为抬高双下肢后,其中一个下肢落枕而导致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1.2 普外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消失后,病人可能会感觉到手术后伤口疼痛。这时医护人员需要引导病人家属,与之一起对病人进行脚趾、膝盖、脚踝等关节的按摩和活动。具体的包括引导病人进行足背屈、抬腿运动、膝盖屈伸以及脚踝的扭动等。通过这些运动,一方面可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另一方面也能放松关节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在本文的临床案例当中,绝大部分案例通过合理的足背屈、抬腿运动、膝盖屈伸以及脚踝的扭动等运动方式,为患者缓解了疼痛,避免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有一个病例,因为忽视了对患者关节的运动按摩,导致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3.1.3 除了局部的小规模运动以外,在患者的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扩大患者的运动幅度和范围。例如,每隔半个小时,帮助患者更换一下躺倒的姿势和,避免身体的同一部位因为长期受压而麻木,引起血液受阻。在手术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其能否下床运动,并尽可能鼓励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下床舒展肢体。在本文的病例中,共有三例患者在手术后第二天便能下床运动。其中两例患者,在其他诸如屈膝、抬腿等护理中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但因为每日上午下床运动,有效地避免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1.4 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如果患者能够正常进食,需要注意交代病人家属,为患者多提供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蔬菜瓜果等,而不能选择高蛋白、不利于消化的食物,如鸡鸭鱼肉。在患者的饮食量上,保持患者八分胞,避免患者因摄入大量食物引起腹部胀痛、消化不良或排便不畅。在本文的临床案例中,有一个病例,因为食用了过量的高蛋白食物,引起消化不良,排便不畅,增加了护理难度,引起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2 机械性护理措施

机械性护理是指在普外科患者的术后护理当中,要适当地使用间断气囊加压装置、梯度压力弹力袜以及其他具有血液抗凝效果的机械装置,可以帮助减少患者产生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机械性护理措施能够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降低2/3,这在本文所选取的临床案例当中也得到了验证。

3.3 疼痛护理措施

为了应对患者在手术过后因为过于疼痛,导致术后应激反应,并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和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的概率提升,有必要给患者采取疼痛护理措施。具体的操作包括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药,在适当的情况下加大患者的下肢运动量,播放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等。这些疼痛护理措施,在本文的临床案例中均有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 护理效果评估调整

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还要及时记录患者的护理状况及临床表现,动态地评估前一阶段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的护理效果,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调整护理方式。

结语

综上可知,在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动态监测患者病情并提供无菌环境和医护操作。此外,在护理过程中,注意综合使用常规护理、机械性护理以及疼痛护理三种形式,提升护理效果,减少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

参考文献

[1] 刘媛萍.普外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 2015,1,5.

[2] 徐玉红.双下肢运动疗法在对瘫痪患者护理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5,3,1.

[3] 詹燕,库洪安.外科手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的研制[J].护理研究, 2015,1,1.

[4] 马金枝.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5,3,1.

血栓病人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pci;静脉血栓;护理;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pci)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pci是一种有创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多种并发症。静脉血栓形成是其中较少见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诊断治疗不及时危害严重。尽管对pci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面的文献较多[1,4],但回顾性分析发现文献中未能较深入的分析、总结pci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现搜集我院2005年至2010年间行pci且出现静脉血栓并发症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系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行pci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58~74岁,平均年龄64.5岁。所有患者均因冠心病就诊。

1.2方法:17份病历分别由三位高年资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每个病例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护理方法,最后三位护士对原因及护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2结果

17例中,pci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并进行性加重;脑栓塞3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患侧肢体活动障碍。pci术后并发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出现时间:术后24h至7d不等。经积极救治及精心护理,17例中15例痊愈出院,2例不同程度的遗留后遗症。

3pci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机制及预防措施

3.1形成机制:pci属有创性诊疗手段,术中损伤的血管内膜、导管和导丝均能激活凝血系统,在其表面引起血小板沉积,逐步发展为血栓。因此血栓形成的原因为:(1)导管导丝表面粗糙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2)导管过粗或导管导丝和导管鞘不配套,中间有空隙;(3)导管停留时间过长、未肝素化或肝素化不够;导管置入时间越长,发生血栓的机会越多。血栓较小,不引起症状,血栓较大且脱落,易引起血管栓塞,应手术取出。

(4)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患者的血脂、血液粘稠度异常;(5)另外穿刺部位局部压迫时间过长、过紧等也是重要原因。

3.2防治措施:(1)术前常规检查导管导丝和导管鞘的质量、光滑度和规格;(2)禁止粗暴操作,防止损伤血管内皮或动脉斑块脱落;导引钢丝与导管在病变动脉处活动,注射造影剂压力较大时,都可造成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脱落的斑块可栓塞小动脉,毛糙的动脉壁上又可继发血栓。(3)尽量缩短导管在血管内的停留时间和导丝在导管内的停留时间;(4)操作中常用肝素和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尽管至今尚无随机研究证实冠状动脉造影时全身应用肝素的优越性,但多数医生主张动脉鞘管插入后给予肝素3000~5000u[2]用以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

3.3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栓塞后补救措施:发生栓塞后,立即局部灌注链激酶或尿激酶溶栓,可采用溶栓、抗凝、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无效者应尽快行取栓术。由于溶栓、抗凝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易引起身体某个部位或脏器的出血,所以,要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时间、剂量、给药途径,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牙龈、口腔黏膜及皮肤等部位的出血,观察大小便的颜色,定期检查尿常规及大便潜血试验,动态观察出凝血时间,合理调整用药,用药期间尽量避免一些有创性的检查,相对延长对注射穿刺部位的按压时间。在急性期由于新鲜血栓松软、与血管黏连不紧,较易脱落[2],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防止血栓脱落,并嘱患者抬高下肢,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回流。同时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颜色、肿胀程度,直至肿胀、疼痛完全消失,活动正常。

脑栓塞是pci严重并发症之一。栓子可来源于导管或导丝表面的血栓,或因操作不当至粥样斑块脱落或注入气泡等[4]。气泡进入血管内形成气栓,气泡由注射器中带入,如栓塞脑部则有惊厥和瘫痪。一般用对症治疗,可逐渐恢复。气栓在手术进行时发生。术中术者精力往往集中在手术操作上,这就要求手术护士经常与病人交流,及时了解病人的不适主诉,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尤其当病人出现连续打哈欠、头痛症状时要警惕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4讨论

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由于其创伤小、安全且成功率高及病人容易接受等优点,使其在临床得到较大的推广与应用。但该项技术属有创性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程度不一的并发症。pci血管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皮下血肿、动静脉瘘、静脉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血栓栓塞、动脉夹层等。其中出血和皮下血肿是pci最常见的并发症,而静脉血栓形成相对较为少见。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上述多种原因造成的,唯有充分认识到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机制才能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有目的性的观察、预防及护理。

参考文献

[1]赵书娥,赵莉,孙平,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10):1852-1853

血栓病人护理措施篇(6)

[摘要] 目的 探究并分析老年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 方法 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120例入住该院心血管病区的老年脑血栓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患者心理状况实施对应的心理护理策略。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出院1月后的QOL-UCC评分。 结果 ①经过住院护理,两组患者的MRI/CT影像学指标均有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前明显减轻或消失,精力与体力较之前充沛,生活自理能力较之前明显提高,心态显著乐观,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7.5±1.92)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1.2±1.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1个月后随访,观察组QOL-UCC评分(37.5±1.92)低于对照组评分(51.8±6.71),两组患者QOL-UC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 以心理护理为主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改善老年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 老年脑血栓;心理分析;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c)-0170-03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老年脑血栓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老年脑血栓患者分为轻度脑血栓和重度脑血栓,临床表现从一侧肢体麻木到重度意识障碍不等,但因其长期卧床,护理不当也会出现褥疮等并发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可逆的巨大负面影响。加之绝大多数老年人因脑血栓疾病发病迅速,突然遭受行动不便等身体正常重要功能损害,给原本就心理脆弱的老年患者带来内心的重大冲击,难免会使老年患者产生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2]。为了评价老年脑血栓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该研究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在科室开展了以心理护理为主的人性化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脑血栓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7例,女性53例;年龄67~81岁,中位年龄77岁;以上患者均经MRI/CT确诊为脑血栓,以及其相关病史、生化检查等均符合脑血栓疾病诊断标准[3],入选病例均为第1次发病,平均病程为56.6 d;入选病例排除标准:老年痴呆、短暂性脑缺血等容易与脑血栓疾病混淆的患者;严重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者。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病例数均为60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措施 两组患者均给予脑血栓疾病护理常规,予以神经内科常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包括脱水降压、缓解脑部水肿状态,改善微循环,溶解血栓等,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4]。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心理护理措施主要的人性化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护理措施。

1.2.2 入院宣教 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之初,教育患者清淡饮食,多食易消化的食物的同时,加强机体营养的补充,尽量进食高蛋白的食物,比如牛肉、鸡蛋等,尤其要忌生冷、肥腻、不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肥肉等,并告诫患者戒除烟酒,按时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2.3 心理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5];①针对老年脑血栓患者其年龄较大,病程较长,长期多次反复住院的特点,并且由于其自身肢体较差,长期卧病在床,行动不便、失语等,几乎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其不可避免地存在性格暴躁、恐惧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在了解个体患者具体存在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取得其信任和理解,注重对其的疏导,保持良好的护患合作关系,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信任,帮助其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②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脑血栓患者正确的健康宣教,帮助其了解脑血栓疾病变化规律,减轻其对于该病的恐惧。③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家属就如何在慢阻肺缓解期怎样正确护理患者进行培训,使患者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以促进患者身体正常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④老年脑血栓患者由于步入老年,一般经济承受能力较差,需要子女进行接济,而脑血栓又是慢性疾病,病程较长,住院治疗费用较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一方面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以给予患者必要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对患者的愧疚心里进行正确的疏导,使其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

1.3 观察指标

在上述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患者出院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参考国际QOL-UCC评价方法,结合该科室实际情况,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6]。老年脑血栓患者QOL-UCC评价方法由以下评分内容构成(主要就患者的日常活动评分予以评价):5项焦虑心理症状、5项抑郁心理状况、9项社会活动情况,共计19项评分指标。上述评分指标与考察项目由其科室专门护士通过随访,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出院随访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询问,并严格记分。问题采用4级评分制,0分代表评价指标的状态最好,3分代表评价指标的状态最差,随访患者最终分数越低,代表其生活质量越高;相反,出院随访患者最终分数越高,代表其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①经过住院护理,两组患者的MRI/CT影像学指标均有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前明显减轻或消失,精力与体力较之前充沛,生活自理能力较之前明显提高,心态显著乐观,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7.5±1.92)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1.2±1.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③1个月后随访,观察组QOL-UCC评分(37.5±1.92)低于对照组评分(51.8±6.71),两组患者QOL-UC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脑血栓作为老年人相当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脑部动脉变窄及硬化,在某些诱因(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缓慢、血压下降等)出现时,管腔内的凝血因子大量被激活,血液凝结成块状,血栓形成,致使脑部发生缺血性改变,进而导致脑组织软化乃至坏死[7]。在脑血管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脑血栓,而老年脑血栓尤其好发于大脑中动脉分支、颈内动脉及大脑前动脉[8]。而分析上述研究结果,从中不难发现,在老年脑血栓患者住院接受临床治疗期间,与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相较而言,为患者提供所提供的以心理护理措施为主的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照顾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患者的利益诉求一致,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沟通技巧、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4~5 d的住院时间,住院后1月的随访调查,其心态显著乐观,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这与王艳红等[9]研究结果类似。

由于生理病理的不同,老年脑血栓患者相较于中青年脑血栓患者,其发病过程较为隐蔽与迟缓,并且早期病理较轻,不易发现。但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尤其是针对身体功能本来就差的老年人而言,最后会导致身体瘫痪、语言功能丧失等严重后果,故以往的许多的研究,往往只注重老年患者功能的恢复。而老年患者身体、心理均素质较差,我科在分析造成老年脑血栓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基础上,配合常规的护理措施,然后根据相关的心理特征进行护理,能促使患者有效克服心理障碍,熟悉该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结合相应的功能恢复锻炼,从而缩短了老年脑血栓患者得康复周期。

在实行心理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加强了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了临床医疗事故的出现,在医疗事故比较敏感的医疗环境里,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心理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提高了老年脑血栓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促进其早日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桂心,谢小红.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老年脑血栓康复期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182-3184.

[2] 袁秀峰,苏彦凤.老年脑血栓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7):144.

[3] 卫娜娜.老年脑血栓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6下旬刊):3295.

[4] 乔建光.老年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25):546-547.

[5] 任志波.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脑血栓50例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139-4140.

[6] 刘宇心,宋宇,魏然,等.老年脑血栓的综合护理[J].当代医学,2013(3):127-128.

[7] 余清超.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脑血栓62例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5):2928-2929.

血栓病人护理措施篇(7)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28-02

肺动脉血栓栓塞在临床上不容易得到确诊,非常凶险。在诊治时需要护士的积极协助,这是非常关键的。现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15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总结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本组资料共计15例,均为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47~83岁,平均64.31±4.1岁。入院后按医嘱低流量吸氧、抗凝、强心、平喘、抗炎、化痰、止咳治疗。

1.2临床观察与护理

1.2.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对病人的活动,生命体征,患肢温度及其颜色以及水肿情况要进行密切关注。如果活动时发生意识模糊,胸闷气短而且胸痛以及出汗等现象,要立马卧床,并给予氧气,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并通过心电实施监护,要及时通知医生,对那些心烦意乱的病人应该按照医生的吩咐通过镇静以及止痛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呼吸不畅,易于昏厥或者是休克的病人,则应该通过解痉平喘或者是升血压等药物进行治疗。要密切观察病人呼吸不畅,紫绀以及胸闷情况是否得到缓解,对24h之内的出入量以及护理工作务必做好记录。

1.2.2通过药物治疗进行的护理:治疗肺动脉血栓栓塞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抗凝治疗,这对那些具有稳定血液动力学,而且面积不大的肺栓塞病人最为合适(急慢性均可)。抗凝药能将凝血剂彻底阻断,能避免血栓表面部位的血小板发生集聚,降低5-羟色胺排除量,阻止血栓体积变大或者是新血栓出现[1]。将口服华法令,氯吡格雷或者是低分子肝素注射在皮下后,要密切注视药物功能及其不良反应,查看病人注射部位是否存在血肿,牙龈,胃肠道以及皮肤黏膜是否发生出血现象,在抗凝剂输入的过程中,要确保滴速以及剂量都合适,避免药量太少使其应有的功能得不到发挥,而药量多又会引起出血,如果存在出血倾向要尽早通知医生,以立即停药并对患者进行止血。

1.2.3对呼吸道进行的护理:要密切关注呼吸节奏以及频率,采取半坐卧位,不断吸入少量氧气即2~4L/min,呼吸发生衰竭时要通过无创呼吸机以确保患者通气顺畅。要避免呼吸道堵塞,如果需要的话要通过无菌操作进行吸痰,当病情逐渐缓和后,要帮助病人正确呼吸以及咳嗽。按照胸痛程度尽早使用止痛剂,以尽可能降低耗氧量。

1.2.4对生活进行的护理:(1)最基本的护理:病室一定要干净,不能吵闹,要经常通风,不管是湿度还是温度都要合理,要确保患者保暖,皮肤要干燥而且干净,要远离感染性疾病,禁止频繁探视。大便一定要通畅,防止咳嗽以及便秘等症状的出现,尽可能减少腹腔内的压力,以免对下肢部位的静脉血液回流造成影响。要多喝水,那些大便干燥的病人,应该通过一定量的开塞露解决大便不畅问题。(2)卧床休息:大面积且急性的肺动脉血栓栓塞会将肺通气布局改变,使肺血管以及心脏阻力增加,进而引起低氮酸以及低氧血症并右心出现衰竭,使生命受到威胁。所以病人要经常卧床休息,避免肢体活动,不能对下肢按摩,以阻止新栓子发生脱落,与此同时要防止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进而出现褥疮,可让患者使用电动防褥疮垫,也可以是自动翻身床。(3)通过饮食进行护理:选择易于消化的食物,少吃多餐,多吃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粗纤维含量高,盐以及钠含量较低的清淡食物。避免食用易发酸而且速溶的食物,以防止腹胀。让病人尽可能多食水果。

1.2.5对心理进行的护理:肺动脉血栓栓塞往往发病急,不间断的胸痛而且胸闷气短等经常让病人感到即将死亡,尤其是患有面积较大的肺动脉血栓栓塞的病人,这种感觉尤为强烈,此外由于缺乏对肺栓塞的了解,致使患者有强烈的焦虑以及恐惧感,对预后信心不足。作为医护人员,应该凭借高超的技能,从容不迫的态度以及良好的作风赢得病人信任,与此同时耐心宣传该疾病知识和有关治疗措施,稳定病人情绪,避免神经体液由于发生反应而刺激肺血管以及肺动脉,降低耗氧量,使病人保持乐观心态以协助治疗。对那些心烦意乱的病人,应该按照医生嘱咐使用止痛以及镇静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呼吸不畅,昏厥或者是休克的病人,应该通过解痉平喘以及升血压等药物进行治疗。

1.2.6定时随防患者:抗凝剂一定要按时服用,让病人及其家属认识到抗凝药物的关键性。让病人学习怎样判断出血征兆,比如突然发生胸痛,胸闷气短,下肢部位肿痛,咯血以及晕厥等情况要及时就诊。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活动下肢,防止坐站时间太长,如果病人下肢静脉曲张,应该穿弹力袜,如果是长时间卧床的病人,要对下肢进行按摩以增加血液循环。

2结果

经过积极救治与精心护理,15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好转出院。其中面积较小的肺动脉血栓栓塞通过平喘,吸氧以及抗凝等方式进行治疗的共有8例,面积较大的肺动脉血栓栓塞通过血管外科安装下腔静脉滤网后溶栓进行治疗的共有7例。

3讨论

肺动脉血栓栓塞非常危险,很容易再次发作,因为发病不易察觉,症状也没有奇特之处,要通过专门的技术才能确诊,导致临床检出难度大,容易出现漏诊,是预后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病人若能尽早确诊并接受科学治疗,能大大减少病死率,在治疗时,护士要积极协助医师,密切关注病情,尽早找出肺动脉血栓栓塞存在的危险。患有肺血栓栓塞症的病人,在其出院后依然要坚持使用抗凝剂,疗程一般是6个月,那些不能发现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因素去除难度较大的病人,抗凝过程中要注意适度[2]。其对防止血栓栓塞复发非常关键。简而言之,护士要积极协助医生观察病情,尽早给予精心护理是促进肺动脉血栓栓塞成功治疗并避免并发症出现的关键环节。

血栓病人护理措施篇(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315-01

前言: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常见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中死亡率是很高的,以往由于临床的漏诊和误诊,故传统的看法认为我国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少见。近年来对其研究的深人和诊断的辅助检查技术迅速发展,静脉血栓栓塞症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1骨科中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病情况

深静脉血栓栓塞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不进行预防血栓形成,其发生率很高。在美国,经静脉造影证实,髋关节置换术后 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很高的,约为50%左右,膝关节置换术后甚至高达85%。在我国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也很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最高,膝关节置换术后其词,近端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对比较低。深静脉血栓的高发期为手术后前半月左右,在手术以后约1个月中,高危人群深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仍然很高的。

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 静脉血流淤滞、静脉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淤滞是由于骨折、软组织损伤、失血,术中及麻醉而导致的病状;静脉内膜损伤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束中过度屈伸关节、牵拉挤压软组织而导致的,继发形成凝血块;血液高凝状态是因为创伤和骨科手术后凝因子的改变、纤溶系统的异常均促使静脉内血栓形成,血管内血栓脱落沿血液回流,经右心系统进入肺动脉,引起肺动脉栓塞。

2骨科中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措施

2.1手术前的预防管理

手术前的预防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避免或者早先发现静脉血栓栓塞的症状,及时治疗。手术前的预防管理中,首先,对糖尿病、高血脂、患有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及有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询问。其次,术前对患者进行及时补液,使患者体内水电解质保持平衡。再次,术前可预防性注射抗凝血药。

2.2手术中的预防

由于在骨科手术中也会有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病几率,因此在骨科手术中要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术中对患者的输血尽量选择新鲜血或成分血。手术中的协助和配合动作尽量轻柔,避免不必要的静脉血管损伤。术中对患者及时行静脉补液,手术中的预防措施也能够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病几率。

2.3手术后的预防措施

手术后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预防阶段需要注意各类事项,不仅要主要到用药的管理,还要注意密切的观察与监护和良好的护理管理。在这个阶段不仅要让病人的身体得到更好的适应和回复,还要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

抗凝血药的应用对预防静脉血栓能发挥重要作用。术后可预防性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在用药的时候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用药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使用,注射时应避免进针过深,并用棉球长时间按压针孔。注射后提醒患者不要热敷以防止出血,并观察注射部位局部出血情况,用药期间监测患者切口部位、皮肤黏膜、消化道以及其他身体器官有无出血倾向。

手术后病人的恢复情况离不开密切的观察与监护工作。因静脉血栓栓塞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因此,预防管理工作应从密切观察和监护做起。术后应对患者的血压、呼吸及肢体皮肤颜色和温度进行密切观察,如患者患肢发生局部跳疼,进行行加重,皮肤浅表静脉充盈或怒张等症状,则提示静脉血栓症的发生,应及时告之医生进行处理。

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均需一定程度的制动,因此,护理对预防静脉血栓症具有重要意义。术后需抬高患肢,注意避免在腋下或小腿下垫枕,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术后早期应鼓励和督促患者多行患侧肢体关节和肌肉的伸屈活动功能的主动和被动锻炼。在护理中应当指导患者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有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

预防教育指导工作是骨科手术前后都必须的工作,这项工作是针对高危患者及家属进行静脉血栓症的预防教育指导。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使得病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护理工作。病人的家属应当对患者术后饮食进行管理,督促患者戒烟酒,食少盐低脂、富含维生素和高蛋白的营养的食物。提醒患者多饮水,以增加血容量、降低血液黏稠度。

3骨科中静脉血栓栓塞的治疗措施

3.1抗凝

在骨科手术前后病人一旦出现了静脉血栓栓塞症状,一定要及时为病人诊治,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是抗凝药品肝素和华法令联合使用。开始时用肝素,一定要控制好肝素的剂量。华法令开始使用需与肝素/LMWH重叠,肝素/LMWH使用时间一般5~7天,或当华法令连续2天达到治疗作用时停止。对静脉血栓栓塞的抗凝治疗持续时间比较长,应该治疗3~6个月左右,对有原发高危因素者,不应少于6个月,反复发生静脉血栓栓塞或持续存在高危因素者需终身抗凝。

3.2溶栓

除了上述的肝素和华法令的配合使用之外,还有一种药物治疗措施,就是使用尿激酶和链激酶进行溶栓。尿激酶、链激酶溶栓可以快速溶解血栓,主要治疗较大的静脉血栓栓塞,但是这种治疗方法的出血危险极大,骨科术后患者一般不主张应用

3.3腔静脉滤器

在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的过程中,配合腔静脉滤器是比较好的治疗措施。腔静脉滤器适应于包括抗凝后仍反复发生栓塞者、有抗凝禁忌症、已发生并发症、以及关节置换术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最近有学者建议对于骨科术后早期发现的静脉血栓栓塞可以预防性放置腔静脉滤器。此外,在放置腔静脉滤器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介入治疗的疗效也得到了肯定,按照选择的先后包括经皮经导管溶栓术、经皮经导管碎栓术、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和经皮经腔支架放置术等。

结论: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如得不到及时预防和治疗,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骨科手术患者的危险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预防和治疗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病尤为重要。

血栓病人护理措施篇(9)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导致纤维蛋白、红细胞以及不等量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在静脉内形成凝块的过程,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血栓的脱落继发肺栓塞,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警惕。近年来通过整体护理,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的同时配合加强早期预防措施为主的下肢功能锻炼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 临床资料

2003年12月~2005年1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7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72洌,其中男43例,女44例,年龄50~90岁,平均65.2岁。其中高血压41例,冠心病9例,慢性支气管肺气肿5例,肾功能不全3例。

2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

2.1高凝状态: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原因为凝血机制活化后所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的瘀滞和静脉内膜的损伤。

2.2血液凝血平衡机制遭到破坏: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在手术创伤刺激下,细胞因子释放,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术中止血带的应用,可导致血管内膜损伤,组织损伤时释放的细胞因子也损伤内皮细胞,所有这些均可激活凝血途径,诱发静脉血栓。术中血管损伤也会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最多见于下肢,主要症状为疼痛、患肢无力、肿胀、压痛、苍白或紫绀;甚至出现胸闷、口唇紫绀、呼吸困难。若发现以上情况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继发性肺栓塞。

4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4.1药物预防措施:低分子肝素是通过化学方法或酶从普通肝素解聚而得的,其半衰期长,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高,同时不增加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我们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首选药。一般术前1天开始用药,及术后立即给药有非常明显的预防效果,而且术前用药还会减少出血的发生。一般使用量为3000~5000u,皮下注射1次/dE。

4.2机械辅助预防措施。

4.2.1主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症,预防宣教教育大为重要。首先要提高病人及护士对深静脉血栓症发病的认识,重视评估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根据个体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如病人伤口疼痛担心早期活动会加重骨折,避免病人不合作的危险因素。注意保暖,鼓励患者术后早活动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如作患肢踝关节屈曲,旋转活动及股四头肌舒缩等活动。活动前患者取平卧位,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肌肉收缩功能锻炼每天3~4次,每次5~10min。关节活动每次10~15min,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及活动幅度。

4.2.2被动活动:术后第2天病人配合下肢功能锻炼器(CPM)使用进行患肢功能锻炼。从小幅度30开始逐渐增加幅度。但髋关节置换不能超过90°病人持续使用功能锻炼器1~2周,有条件病人最好穿上弹力袜。以上方法能有效地加强下肢静脉回流,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的内环境,增加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总体发病率。

5 护理

5.1术后护理:其主要问题是有感染、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栓的危险。针对这3个问题,我们实施了一套护理措施,如术后3天内切口负压引流血性液体,加上局部消毒换药,应用抗生素7~10d,感染是可以控制的。为了避免假体松动,护士严格执行床头交持班制度。每班护士均要检查病人患肢是否保持外展、中立位并给予抬高,但膝关节置换,膝关节下要垫软枕,保持膝关节屈膝15~20°观察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发生,下肢是否有水肿、紫绀、足背动脉减弱、皮温升高等循环障碍现象。若发现患肢肿胀,足趾皮肤颜色紫绀,自觉呼吸困难、胸闷、口唇发绀,均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对于下肢循环差,并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不宜选用下肢静脉穿刺,并嘱病人忌作患肢热敷止痛。

5.2出院指导:卧床2周,坚持患肢功能锻炼,并教会病人各种时患肢的姿势,保持外展位,避免患肢屈髋超过90°或并拢下肢下蹲动作或内收盘腿动作的正确保护方法。膝关节置换,避免膝关节过伸过屈位动作的正确保护方法。术后3周可扶拐下地活动,6周内不要驾驶汽车,术后3月时患肢行走等功能良好无疼痛,但要避免患肢受外力撞击或持续剧烈活动。出院后1~3周定期复查超声多普勒或静脉造影。

血栓病人护理措施篇(10)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3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99-02

急性肺栓塞(APE)是指血栓或其他性质栓子(气体、羊水、脂肪等)突然脱落堵塞肺动脉所引起的急性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综合征。多数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因其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等特点,因此及时的诊治及正确的护理对其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我院近三个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护理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4年1月~2014年3月我科监护室收治肺栓塞患者1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54~81)岁。平均(68±10.6)岁;经螺旋CT及其他辅助检查确诊,基础疾病为:下肢静脉栓塞1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例,糖尿病5例,高血压4例。

1.2 方法:通过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及相应的辅助检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根本上降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患病率及致死率。

1.3 结果:14例患者好转出院,1例病人因自身因素经医护人员告知其疾病危害性无效后,家属签字自动出院。

2 APE常见易患因素

①与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长时间的久坐如乘车,工作超过6-8小时以上,4%~5%可能发生下肢静脉血栓;②与年龄有关:资料显示80岁以上的患者发病率比50岁以下的患者发病率高8倍 [1]。③与创伤有关:有15%的创伤患者有发生APE的可能,外科手术,大面积的烧伤等,创伤后的应急反应以及血液的高龄状态,随着创伤时间的延长及面积的增加易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进而导致APE的发生。④心肺血管疾病、肿瘤等其他因素均可导致急性肺栓塞。

3 护理措施

3.1 基础护理。保持监护室环境的安静,空气流通;谢绝不必要的探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鼓励患者适当用力咳嗽、咳痰,使呼吸道通畅,从而防止肺部感染 [2]。绝对卧床休息,防止血栓的脱落,患者应卧于气垫床,并防止压疮的发生。如明确血栓的位置应尽量避免护理操作,以防止血栓脱落再次导致肺栓塞。持续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测。保持呼吸通畅,给予持续吸氧3升/分。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准备好抢救物品。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食物,保持大小便通畅,嘱咐患者不要用力解便,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3.2 心理护理。讲解急性肺栓塞的病因、危害、治疗方法及配合要点,给予患者有关肺栓塞知识方面的宣传手册,让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让患者了解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建立积极乐观的情绪及良好的行为模式,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病情,面对自身实际身体情况,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和教育工作,帮助减轻心理负担,转移消极情绪,取的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如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

3.3 溶栓及抗凝治疗。在溶栓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包括患者是否有活动性内出血,2周内有无大手术、分娩、10天内的胃肠道出血,近期严重创伤、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等。做好抢救物品及器械的准备,并提前抽取血型鉴定及交叉合血做好输血准备。肺栓塞溶栓一般采用尿激酶(UK)4000U/kg,30分钟内静脉滴注完毕,溶栓完成后给予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定时监测INR。因溶栓药物的特殊性,输注溶栓药物应尽量选择粗、直血管进行穿刺,并且在输注期间密切观察有无漏针,避免药物外渗。输注完毕后应对穿刺点压迫止血15分钟,并且对患肢有效制动,禁止按摩患肢。

3.4 并发症护理。出血是溶栓抗凝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5%~7%,1%为致死性出血,1.2%出现颅内出血 [3],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倾向,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约30%患者有咯血症状,多发生于栓塞24h内 [4],特别预防患者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鼻、牙龈有无出血情况。指导患者预防牙龈出血,选用质地柔软的牙刷 [5],避免引起牙龈出血。

4 讨论

急性肺栓塞已成为内科急危症之一,病情凶险易复发,由于出现明显体征和症状时无特异性,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延误其治疗。因此医护人员更应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急救措施个治疗方法的认识,了解其高危因素和临床表现,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及时防止,及时治疗,及时救治,提高该疾病患者生存率,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在急性肺栓塞患者出院后也应做好健康教育,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及转归。

参考文献

[1] 徐威,吕晓燕.急性肺栓塞易患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8(1):4-4

[2] 李梅芳,姚剑英,股骨颈骨折并急性肺栓塞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08,9(6):47-50

血栓病人护理措施篇(11)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开展妇科盆腔手术的156例患者,依据数字随机法将病患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病例仅开展传统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病理则在常规基础上联合开展预防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样本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并给予护理满意度调查,依据统计学处理结果判断预防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为2.6%,临床调查中治疗效果满意度为93.6%,护理态度满意率为92.3%,并发症预防满意度为96.2%,整体预后效果满意度为94.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开展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提高病患认可程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下肢深静脉血栓;妇科;盆腔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c)-0096-03

在妇科盆腔手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较为多见的并发症之一[1],相关研究报道表示其临床发生几率约为10%左右[2]。并发症出现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中便会发生明显的血液凝结与堵塞情况,引发血运循环障碍,抑制正常回流情况[3]。由于盆腔手术在妇科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已成为当前妇科医师面临的首要难题。存在并发症表现病患不但会影响到正常的下肢功能,也会伴随血运循环障碍程度的加深引发其他器官严重病变[4]。该研究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针对78例手术患者开展了该项干预措施,旨在证实该种护理模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为日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性建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124例盆腔手术病例均为该院所收治,依据数字随机法将病患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78例患者年龄26~63岁,平均(47.1±5.2)岁,单纯子宫手术者45例,单纯卵巢手术者21例,子宫合卵巢手术者12例,同期伴随生殖器官恶性病变者2例,高血压者5例,高血脂者7例。对照组78例患者年龄27~62岁,平均(46.8±5.4)岁,单纯子宫手术者43例,单纯卵巢手术者22例,子宫合卵巢手术者13例,同期伴随生殖器官恶性病变者1例,高血压者6例,高血脂者7例。

1.2 方法

对照组病例仅给予手术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疾病与手术知识宣教、心理抚慰、手术期间护理配合、术后常规观察与处理等内容。干预组病例的基础护理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开展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1.2.1 术前护理①术前评估:开展手术前首先针对全部病例开展风险评估措施,依据评估情况来合理制定开展方法。分别记录患者以往疾病史,针对存在多发症与危险因素的患者着重加强干预技巧,在普通病例的基础上深入护理方法。②术前宣教:详细整理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知识,包括引发诱因、临床表现以及自我预防等,叮嘱病患与家属术后一旦存在不良表现需及时上报院内医护人员,确保及时纠正。③术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以及下肢运动等内容,确保术后病患能够正确开展各项身体运动,抑制并发症的发生几率。④术前用药:针对风险较高患者可酌情给予复方丹参液、右旋糖酐等药物。

1.2.2 术中护理①术中基础干预:手术过程中各种协助操作措施需要保证轻柔、缓慢,避免由于按压患者身体引发不良反应情况。②针对性干预:多项临床研究均证实盆腔手术时间长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由于其手术自身要求较高的精细程度,大多患者的手术时间均在120 min以上。针对手术时间超过120 min者,护理人员需有效降低病患的头部平面,尽量保证低于手术平台15°左右,在下肢部位加用垫高用具,约高于手术平台5 cm左右,全面保证手术期间的良好静脉回流状态。同时,针对手术时间略长病患选用低分子葡萄糖酐500 mL给予静脉滴注。

1.2.3 术后护理①日常干预:患者术后主要采用半流食,临床护士需着重要求病患增加饮水量,促进静脉血液稀释。同时,要求病患尽量避免便秘与咳嗽情况,通过自身调节来减轻下肢静脉压力。②体位干预:卧床休息阶段临床护士保证有效的定期体位调整措施,严格避免应用枕垫,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正常状态。③运动干预:手术结束后继行康复锻炼措施,临床护士正确指导病患进行足踝翻转与屈膝运动,单次锻炼时间保证在30 min以内,每日锻炼3~4次。床下活动时要求病患穿着弹力袜,保证正常静脉回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髂股静脉血栓、股静脉血栓、小腿静脉血栓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出院前针对两组病例与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方式,主要包括治疗效果、护理态度、并发症预防效果以及整体预后效果4方面。综合各项指标完成比较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计数数据用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3.1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分析

临床手术后患者经常会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状况,其主要诱因为术中静脉穿刺等措施损伤了血管内膜,血管内膜上逐渐出现血小板附着与凝聚情况,进而引发了血栓形成[5]。而针对妇科盆腔手术病例该种并发症发生情况更为严重。除静脉血管内膜损伤原因外,局部特征、长期卧床、血液年度升高等情况也是引发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6]。盆腔内部还具有大量的静脉分布,并且均具有管壁薄的特征,手术实施后病患盆腔容易发生淤血情况,使得血运状态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7]。术前的麻醉措施要求病患术后接受6 h以上的卧床休息,由于床上休息时间较长,病患的腰椎与下肢均会受到压迫,也会影响到下肢血运情况[8]。同时,围术期禁食要求与术中出血状况均会导致机体液体大量流失,致使血液粘度不断提升,进一步增加并发症的危险几率。

3.2 预防护理干预可行性分析

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该次研究中针对78例样本开展了并发症预防干预内容,为体现该种护理方法的实际效果与同期常规护理病例进行了临床比较。研究过程中依次在术前、术中与术后分别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护理结束后本组病例仅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6%,而对照组病患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0%,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证明预防干预可明显改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叶为群等[9]的研究中针对80例盆腔手术患者开展围术期并发症预防干预措施,通过与未接受干预病例进行比较可见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显著降低,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同时,该研究针对两组病例均开展了临床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病患对治疗效果满意度为93.6%,护理态度满意率为92.3%,并发症预防满意度为96.2%,整体预后效果满意度为94.9%,均明显高于对照患者。赵涤[10]的相关研究中也证实通过预防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病患的满意程度,提示通过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病患与家属对临床护理人员的认可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进而保障了护患关系的稳定程度。

综上所述,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开展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提高病患认可程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王霞.低分子肝素与间歇充气加压在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3,27(6):440-442.

[2]伍香姑.妇科盆腔手术围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1):118-119.

[3]于玲玲.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206-207.

[4]王继红.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1):113-114.

[5]康晓丽,周鲜艳.妇科盆腔手术后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08,2(4):227-228.

[6]王小平.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77.

[7]李构莲.妇科盆腔手术患者行预防性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4):37-38.

[8]刘延宏,李诗光.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3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