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大全11篇

时间:2024-03-08 14:47:05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篇(1)

一、大学生从众消费行为的特点及表现

从众行为,心理学术语。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认识的行为倾向,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谈及从众心理,生活中随处可见。每一个人都有过这种心理,只不过许多人不自留意。 从众心理实质上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受某个群体的影响,最终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现象。在工作中很可能会遇到意见不一致的事情,本来你有自己的态度、想法,但这种想法和大多数同事不相一致的时候,你的心理也许会有左右为难、举棋不定的矛盾,迫于多数人“无形的意见压力”,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意见。 从众心理主要表现为理想上从众、行为上从众。前一种从众指多数人怎么看,怎么说,自己就跟着怎么看,怎么说;后一种从众指多数人怎么做、做什么,自己也跟着怎么做,做什么。

二、影响从众消费的因素

从众消费的影响因素包括:

1.社会因素 我们都处在这个社会中,所以一般行为包括从众消费行为都与社会因素脱离不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受特定的价值观、消费观的影响。不可否认,从众消费也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所以社会因素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2.商品因素 商品因素包括商品的外观、重量、质量、包装、商标、使用特点、使用说明等。它们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感观,它们的好坏是消费者对它判断的依据。紧接着,消费者会把自己的观点转嫁给身边的人。渐渐,队伍壮大,会形成这种商品共同认知的群体,随之而来的就是从众消费。

3.购物环境因素 购物环境主要是指门面装潢、店堂布局等。每个消费者都有适合自己消费的消费环境,市场小店自然不能和高档商场相比。此时消费者对另一种消费阶层的追求便易形成 从众消费。这里的从众消费类似攀比消费。

4.商品价格因素 商品的价格是消费者消费时最敏感也最直接的因素,也是影响从众消费的一个最普 遍的因素。

5.消费自控能力不强。由于受各种媒体宣传炒作或是受周围环境影响以及身边同学诱导等而产生消费欲望,加上自控能力不强,极易产生随机冲动消费。

三、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现实危害

从众消费行为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在群体压力面前,从众者往往有无奈、被动等消极心理体验,从众消费行为对大学新生而言是弊大于利。

1.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对于大多数大学新生而言,其上学费用已经是家庭一笔不小的开销,甚至有的家长不惜贷款或借钱来供学生。当学生出现从众消费行为时,很多开支就变成了“计划外”,必然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家长为此常常是苦不堪言。

2.增加学生精神压力。由于刚走进大学校门,消费环境发生了变化,购买欲也随之增强。除了学习和生活必需品以外,他们会有很多消费奢求,由于缺乏消费理性的消费冲动,极易导致过度消费,带来经济上不必要的浪费,使部分学生成为“月光一族”,囊中羞涩的窘境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

3.导致诚信行为缺失。从众消费带来过度消费或透支消费,使得一些学生不得不编造谎言向家长伸手,向周围同学和好朋友张口。把钱借来后,又很难按时偿还,直接影响了同学关系。学生中因债务关系发生矛盾甚至打仗斗殴的事情也是不乏其见的。更有甚者有极个别学生采取欺骗、偷窃、诈骗等违纪违法手段,想方设法弄钱满足自己的不正当消费。从众消费所带来的诚信行为的缺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四、大学生从众消费行为的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种与消费相关的信息充斥市场,大学新生消费者很难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所以必须加强教育与管理。

1.加强消费理念教育和引导。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喜欢追求“新、奇、美、特”。很多消费品往往在大学新生中一出现就迅速流行开来,如配备手机、电脑、买高档化妆品和名牌服装等,他们在消费时却很少顾及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消费的必要性。必须通过采取日常教育管理、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使其掌握大学消费规律和特点,明确科学消费内涵和意义,培养理性消费意识和习惯,树立科学消费行为和时尚,营造文明消费环境和舆论。对经济宽裕的学生,帮助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费计划,对其日常消费行为进行适当监督,避免其盲目引领时尚消费和过度消费。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要帮助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念,教会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特别是对那些家庭条件一般且易产生非理性从众消费行为的学生要格外关注,采取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手段,提前进行干预,防止因从众消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精神负担。总之,加强消费理念教育和引导,必须作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课。

2.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和舆论。日益丰富的消费市场、日益复杂的消费环境、日益多元化消费观等诸多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大学校园,影响着莘莘学子,给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带来了冲击,而往往是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学生高消费的心理基础。因此,社会要多创造一些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经济使用的消费商品与服务项目,使大学生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有更多选择的余地,提供更加经济合理的消费平台。学校要努力在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环境营造上做文章,通过倡导消费文明,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提高消费文化、教育含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和选择消费行为。从更深的意义上讲,通过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和行为习惯,用小环境来影响大环境,可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总之,营造校园良好的消费环境和舆论,已是社会赋予高校的使命和责任。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篇(2)

[分类号]G202

引言

随着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公众对政府服务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需求的变化导致政府不断地运用新的技术和设备为政府服务应用开辟新通道,这种政府通过移动平台设施转变服务方式的渠道叫做移动政务。移动政务主要是通过移动终端设备(移动电话、PDA、Wi―Fi等)有效地满足公众对于公务需求多样化和异质性的特点,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服务形式,已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移动政务公众接受度主要指公众对移动政务的接受程度,也就是移动政务的客体接受者“公众”对移动政务的认可、使用和采纳行为,是移动政务能否满足公众需求、能否为公众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关键。因此,研究公众接受移动政务的影响因素对移动政务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要、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接受理论TAM(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理论是Davis F结合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提出使用意向影响使用者的行为,其他因素起着辅的作用。Jan,Oscar。等增加了’人口统计变量、电子媒体使用经历和网络服务支持等因子,建立了公众对在线政务服务的接受模型,并成功解释2006年荷兰公众对政府门户网站的使用行为。Seyal和pers。基于TAM,建立了政府内部高级管理人员对电子政务系统的用户接受模型,引入了人口统计因素(demography)、计算机环境、工作相关性和组织因素4个外部变量,并通过实证调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目前有关移动政务公众接受方面的相关研究学者比较少,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①移动技术的公众接受模型。Lu和Yu提出了无线互联网的技术接受模型;Arbrham等基于TAM和TRA理论解释了用户使用移动聊天服务的行为意向;Ntalianit提出移动门户接受模型;Heinz L基于TAM和TPB理论研究影响用户接受移动银行服务的因素。②移动服务的公众接受模型。Tarek Ej Kiki 教授以TAM、创新扩散理论及初始信任理论为基础,将三者进行融合构建出用户接受移动政务的研究模型;Hsu 等论研究了移动互联网多媒体短信服务的用户接受在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移动电子政务的特点,提出政府对公众(G2C)移动电子政务的用户持续使用模型。

我国对移动政务的研究刚刚起步,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其概念、特征、适用性、支撑技术以及发展模式等方面,理论界目前还处在起步或萌芽状态。本文基于Tareki提出的用户接受移动政务的研究模型,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移动政务发展的现状,从影响因素的角度探讨移动政务公众接受度,拟构建一个移动政务公众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模型,全面考虑移动政务公众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即拓展和深化Tareki的研究,又为我国移动政务能够更好的为公众服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达到公众能够真正接受、使用和采纳移动政务的目的

2假设模型

2.1 影响因素的整理与提炼

笔者随机对50名不同人群的个体进行访谈。其中男性57.7%,女性43.3%;25岁以下34.8%,25-35岁30.4%,36―45岁21.7%,46―55岁13.1%;大学专科及以上43.5%,中等受教育者(中专、职专、高中)34.8%,初中及以下21.7%。

通过访谈、共收集了62个影响反映项目。由于移动政务和移动商务从实现形式和支撑体系来看非常类似,借鉴前人对移动商务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再根据访谈对象所提出的各项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对其中的重复项目进行合并与删减,最后提炼出移动政务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5个类别,每一维度下面包含不同的因素因子,如表l所示:

2.2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本文提出不同的影响因素假设模型,目的是为探讨各因素因子对公众的重要程度以及对公众接受移动政务的采纳行为和使用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假设如下:

川:影响移动政务公众接受度的因素分为用户个人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组织因素和任务因素,且个因素内部有一定的相关性。

H2:用户个人因素包括个体差异、个体满意度、个人经历、个人预期、风险感知、知识层次6个因素因子。

H3: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影响、宣传程度、周围人群的使用情况三个因素因子。

H4:技术因素包括异质性、移动性、无处不在性、内容丰富性、屏幕特色、便捷性、安全性7个因素因子。

H5:任务因素包括可靠程度、娱乐感知、时效性、价格、可信度5个因素因子。

H6:组织因素包括服务提供者、监管体系两个因素因子。

H7:公众对各项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和接受行为密切相关。

3统计分析

3.1样本选取与统计

根据假设模型,设计移动政务公众接受度影响yin 素的研究问卷,分为背景资料、影响因素重要程度、公众接受度三部分,包括24个影响因素。第一部分主要对被测试样本进行基本信息的收集,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第二部分又分为两个模块,第一块要求被测试者在23个影响因素中做出他们认为对移动政务接受度影响最大的一项;第二块要求被测试者纠对23个影响因素用7点量表记分,可以得到各个影响因素的接受程度得分。第三部分要求被测试者根据自己感受到的接受度(即是否愿意采纳和使用移动政务的高低程度)来进行7点量表记分。

选取的调查对象主要来自于武汉市光谷广场、鲁巷广场、中南民族大学、街道口4个地方随机抽取的240名公民。其中男性59.2%,女性40.8%;25岁以下38.8%,25--35岁28.4%,36---45岁19.7%,46―55岁7.8%;55岁以上的5.3%;大学专科及以下41.5%,中等受教育者(中专、职专、高中)36.8%,初中及以下21.7%。

此次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17份,有效问卷203份。对问卷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数理分析,通过分析对前文提出的影响因素假设模型进行验证,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因素分析、相关分析等。

3.2调查数据的分析

3.2.1 移动政务公众接受度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根据问卷对移动政务公众接受度影响因素重要程度选项进行统计,得到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和表3分别显示了公众认为最重要的影响因

素和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的具体得分。

由表2可知:公众认为影响其对移动政务接受度的最重要因素依次为:移动性、无处不在性、价格、娱乐感知、便捷性、个体满意度和风险感知,这7项影响因素占了所有影响因素的86%。而表3显示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得分排在前列的分别为:价格、风险感知、便捷性、个体满意度、移动性、娱乐感知、无处不在性和可信度,这一结果正好可以验证影响因素重要程度排序的结果。

3.2.2 移动政务公众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前,必须进行效度的有效分析,即采用因子分析对问卷的理论构思效度进行验证,通过比较变量问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KMO(Kaiser―Meyer,Olkin)进行检验统计,的值为0.911(>0.9),表明该数据合作做因子分析。同时从统计结果也可以有出,巴特利特球体验的x。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4,小于1%,表明数据直接有着一定的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

对影响因素重要程度问卷的23个项目进行因素分析,得到三个因素(见表5)。结果显示3个因素的一致性系数0分别达到了0.9011、0.873 6、0.844 2,这不仅说明了测量的一致性程度较高、内部结构良好,而且也表明影响因素重要程度问卷较高。笔者对三因素命名如下:

F1因素:有10个影响因素组成,原构想中的任务因素中的可靠程度、娱乐感知、几个、可信度、可靠程度与用户个人因素合并成了一个用户从自身对移动政务的态度和使用意向的相关的因素,即内生变量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是从公众自身认识产生的影响因素,从不同的方面反映认识水平、教育程度等的差距相关的影响因素,因此将合并后的因素成为内生变量影响因素。

F2因素:由技术条件的发展影响移动终端设备的服务质量提高,携带方便等细小的因素的变化,进而改变公众愿意使用和接受移动政务系统,根据原来的构思,将他们命名为技术影响因素。

F3因素:由原来的外部影响因素、组织因素5个因素组成,他们都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用户对移动政务的接受度。故根据原来构思,将他们命名为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3.2.3 分析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各项影响因素对公众对移动政务接受程度的反映,如表6所示:

表6移动政务公众接受度影响因素重要程度

其中技术影响因素对公众接受移动政务的影响程度最高,达到5.02。而内生变量影响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为4.91和4.85,与技术影响因素相比这两个因素对公众接受移动政务的程度一般。

3.2.4 公众对移动政务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探讨各项影响因素对公众接受移动政务行为的影响作用以及各项影响因素与公众使用和采纳行为直接的关系,本文把公众的各项影响因素和公众的接受行为之间进行相关分析

从表7可以看出,公众接受移动政务的三类影响因素内生变量影响因素、技术影响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与接受行为都在0.0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

4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4.1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讨论分析,本文基本上验证了最初的理论假设,主要表现在:①影响移动政务公众接受度的影视主要分为内生变量因素、技术影响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②内生变量因素包括个体差异、个体满意度、个人经历、个人预期、风险感知、知识层次、娱乐感知、价格、可信度和可靠信度;③技术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异质性、移动性、无处不在性、内容丰富性、屏幕特色、便捷性、安全性和时效性;④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影响、宣传程度、周围人的使用情况、服务提供者和监管体系;⑤公众对各项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和接受度成显著正相关。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数据处理的结果与影响因素假设模型相比,有一些不同,主要表现在:①任务因素中的娱乐感知、价格、可信度和可靠程度和原用户个人影响因素同属于内生变量影响因素,主要是因为这些因素都是公众自身的心理感知和接受度之间的关系,是属于个人自身产生的影响因素,所以将这些因素命名为内生变量因素;②任务影响因素中的时效性是中于技术条件的成熟和政府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而产生的结果,所以将其并入技术影响因素之中;③社会影响、宣传程度、周围人群使用情况、服务提供方、监督体系与公众的个人生活和外界力量的变化相关,故根据原来的构思将其命名为外部环境影响因素。调整后的影响因素模型。

4.2提高移动政务公众接受度的对策建议

4.2.1 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 移动政务可根据每一个公众的不同需求提供异质,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是服务更加人性化。同时政府也可降低服务价格和运营费用,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可自愿使用服务。

4.2.2提高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确保服务质量和用户的信息安全 由于移动手机终端的便捷、自由和开发的特征,虚假信息、垃圾信息通过移动终端肆意泛滥,违法犯罪行为便时有发生,因此,要强化信息的开发,采用更严密的安全设置和安全措施开发移动终端设备,从而提高用户使用的安心程度,增大用户的信任感。

4.2.3 扩大移动政务的影响力,完善移动政务监管体系 通过宣传等手段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移动政务及其给公众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效益,利用群体效应扩大公众对移动政务的适用范围,同时政府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对移动政务的监管力度,保障移动政务体系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篇(3)

平面设计是设计领域的一种二维空间的非影视动画的设计活动,其所涵盖的内容包括对广告、企业形象、书籍、特殊符号标志等方面的设计。图形、文字、色彩及其他相关标志是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通过这些元素的艺术组合,构成了具有表达含义的宣传设计。通过形象的平面设计,给受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以此满足他们的视觉心理。

二、平面设计视觉效果组成因素

(一)艺术功能的视觉效果

通过平面设计可以很好的展现商品的艺术效果,吸引受众引起关注并赢得他们的信任和认可。平面设计中的艺术功能促进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市场的灵活发展。

(二)冲击力功能的视觉效果

通过平面设计审美构建,使设计主题得以突出,给受众一种鲜明的视觉冲击。平面设计利用视觉上的审美冲击力,瞬间抓住受众的眼球,从而将所要表达的主题印入受众的脑海,使受众在心理上有一种美的享受。

(三)秩序美的视觉效果

平面设计对传递信息的把握在于秩序美的设计应用,使的表现信息更加的丰富、具体和精准。秩序美是要通过图形、文字、色彩及其他影响因素相互间有序搭配展现出来的。秩序美可以让受众在第一时刻获取视觉上的舒适感和享受感,使平面设计实现真正的传递功能。

三、平面设计视觉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图形因素

图形是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组合而成,是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元素,有时又称做插图,插图所具有的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其中包括绘画、影视图片、构成图片和照片等。有位当代著名的国际视觉效果设计师曾言:“一副好的平面设计,只需要用说话,不需要任何的文字注解。”作为平面设计本身而言就是一种符号的表达,对于符号采用的是否准确,搭配的是否合理,是平面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对于图形因素对于平面设计视觉效果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指示符号:它同所要表达的对象事物间有时空或是因果上的联系。例如:道路交通的路标指示牌、各种场所进入口指示牌等,只是通过形象的图形就能够有效传达所要表达的信息,不需要任何的文字描述。

2.图像符号:它是通过形象的模拟所要表达的对象而构成的表达符号,例如:汽车的品牌符号,人们就可以通过简单的符号直接辨认出汽车的品牌,四个圈就是奥迪,圆圈里面一个W 就是大众。通过简单的图像符号,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因此,图形设计在平面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受众的作用,可以通过图形创意,使平面设计实现其富有心智的视觉效果。

(二)文字因素

在平面设计中文字的使用和编排是画龙点睛之笔,是平面设计中的画面要素之一,起到表达和注释的作用,因此需要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感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文字因素不仅起着注释说明的作用,更多的开始重视其在视觉上的表现力,在文字表达向感情表现进行提升的过程中,将文字的力量与其他元素有机结合,从而成为深化主题且有效表达信息不可或缺、独具魅力的觉因素。因此,文字通过编排与设计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在平面设计中富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发挥着重要的表现作用,是平面设计中有效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

(三)色彩因素

色彩因素在平面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色彩的平面设计是缺少生命的,色彩因素作为最具冲击力的视觉语言,在平面设计中起着鲜明的先声夺主的作用。利用色彩本身具有的敏感魅力,使平面设计上的图形和文字得到更好的传递。色彩在包装、服装、平面、产品等领域发挥着其独有的魅力和作用,商者通过其最低的成本实现了最高的价值创造,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平面设计中,利用色彩的明暗对比,可以有效的传达喜怒哀乐;利用色泽、饱和度、明度、色相对比调节,可以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因此,色彩因素在平面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塑造美、传递美的设计元素。色彩在平面设计中具有宣传效果,通过色彩可以给人产生轻重、动静、强弱、冷暖、奢华或朴素的心理效果。成功的平面设计可以通过色彩因素的应用影响受众的心理活动,使受众产生亲近之感,从而更易对其辨认,最终实现宣传效果。色彩自身不具有灵魂,仅仅是一种传达物理现象的工具,但却能够给人带来情感影响和感受,因此,色彩因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影响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色彩选择时,要考虑色彩同主题的吻合及相互间的协调搭配,并且要对色块的粗细、形状、大小、长短进行综合考虑,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因为色彩元素所代表的涵义在不同的民族、地域、性别、宗教、社会意识、文化背景和人种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平面设计时针对实际情况要给予适当的调整。

(四)版面、创意及设计人员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平面设计中除了图像、文字、色彩等方面基本的影响因素,还有一些非视觉的影响因素,例如版面编排、创意和设计人员等。

1.版面编排设计因素。版面编排设计是一种设计技术和设计艺术,要独特新颖,将技术和艺术进行高度统一的融合,版面编排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受众对于信息的阅读情绪和内容理解,好的版面编排设计能够帮助受众快速的理解所要传递的信息内容,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并且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篇(4)

一、现代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

如果说传统意义的领导主要依靠权力,那么现代观点的领导则更多是靠其内在的影响力。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是指身居何等高位,而是指拥有一大批追随者和拥护者,并且使组织群体取得了良好绩效。领导者的影响力日渐成为衡量成功领导的重要标识。

领导者的影响力包含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主观而言,领导者是否愿意更大范围地影响他人,是否希望更多的人追随自己行动。反映在行为上,热情地推销自己的主张,极力说服他人,喜欢拥有追随者和支持者;作为内驱力,是建立在自信心基础上的对领导责任、权力和成就的追求,并且主动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提高组织效率,达到更高的领导效果,从而获得更广泛的领导力。从客观方面来说,领导者的影响力包含从业经验、个人价值观、沟通能力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领导的影响力。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按性质划分,可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二、提高现代领导者影响力的途径

在领导者的影响力中,非权力影响力起到主要的作用,因此非权力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决定领导者影响力的大小。权力性影响力是外界赋予领导者的影响力,影响力的大小并不由领导者自己决定,所以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关键要从领导者自身来入手,努力提高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素质、品格、情感、才能等内在性因素。

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取决于领导者自身内在素质的高低。因此,一个领导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率先垂范,以自己良好的个人素质去影响被领导者,为被领导者树立良好形象,在各方面作出表率。具体来说,一个优秀的、卓有成效的领导者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良好素质:政治素质、智力素质、领导素质、创新素质和决策素质。

领导者的品格,从广义上讲,是指依据领导者的职业要求和角色规范,通过领导者的实践活动所展示出其自身价值和尊严的行为倾向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感情是人对社会存在的主观态度和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人与人相处总会产生一种感情关系。如果领导与群众之间能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便会产生一种亲切感,相互的吸引力就大,彼此的影响力就高。反之,相互间关系紧张,缺乏感情交流,就容易加大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不但不能增强影响力,而且会降低影响力,甚至出现负面影响。因此,对于领导者来说,感情因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领导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真诚处事。领导者只有以真心实意的态度,才能将心比心,赢得下属的信任和好感。“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为此,领导者必须注重关心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做到真诚地、实事求是地肯定和赞扬别人,热情地关怀他人,多从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善于牺牲自我利益,这些优良的品格必会受到众人的喜欢,也会增强亲和力。

主动沟通。情感,是在人们相互交流中产生的,双方的互动性是情感的一个重点特点。在这方面,作为领导应该主动一些。要始终坚持多深入基层,多和下属交流,主动倾听意见,主动了解部属,主动劝服他人,掌握真实情况,确实做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努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发现了部属的缺点和错误,绝不能视而不见,要及时的谈心、提醒和帮助,擦掉他们脸上的灰尘。

平等待人。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只有职责分工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在处理相互关系时,必须遵循平等的原则。这种平等既包括在真理面前的平等,也包括在人格上的平等。在真理面前,领导者要把自己摆在与被领导者同等的位置上,相互之间平等地商讨、争论和批评,不惟上、不搞特权。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篇(5)

一、从众现象

从众现象是指当个体处于群体中时,往往会不自觉的受到群体的引导而怀疑自己的观点或迫于群体的压力改变自己的判断和行为的现象。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群体,因此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从众现象有两种表现形式: 接纳和顺从。接纳是指个体主动的从内心深处相信群体要求其所做的事情,是一种真诚的、内在的从众。顺从则是指个体因外在力量而表现出的从众,而内心并不真正认同。从众现象的本质是个体经过对群体和社会的长期适应而形成的一种有助于个体少犯错误并且节省时间和精力的思维惯性。

二、从众的影响因素

为了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中正确的运用从众心理,在此对从众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分析,具体如下:

(一)群体因素1.群体的规模。群体的规模越大个体从众的格律和程度就越大。2.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一致性程度越高,对个体的干扰越大。3.群体的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水平。群体的凝聚力越强, 群体对成员的影响力就越大, 个体对群体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就越强烈,就越容易对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4.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越高,个体表现出从众的概率和程度就越低,反之越高。5. 群体的权威性。群体的权威性越大, 个体对群体的从众现象就越严重。

(二)个体因素

1.知识经验。个体本身的知识经验越丰富,个体就越倾向于坚持自己的判断和行为,而不表现出从众行为。反之则易于表现出从众行为。

2.个性特征。从众的概率和程度也和个体的个性特征有关,有些人天生个性特立独行,则不易表现出从众,而有些人个性低调,喜欢表现出主流行为,即便自己有想法也会易于从众。

3.性别差异。男女的从众行为是有所区别的,但不能一概而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中男女从众的程度和概率差异有所不同。

(三)文化差异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们所表现出的从众行为是有差异的,说明文化差异对从众现象确实存在影响。例如挪威人比法国人更趋于从众。部分原因是法国文化鼓励独立和个性,而挪威文化则鼓励忠诚于集体,重视社会责任。在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以上从众的三种影响因素均应适当考虑。具体运用如下。

三、从众现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一)运用从众合理引导新员工快速接受企业特有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凝聚员工的归属感,加强员工的责任感,赋予员工荣誉感,实现员工的成就感。而新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接受需要一个长期的影响和适应的过程,在完成这个过程之前新员工往往无法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企业团队的综合效率也难以完全保证。因此,让新员工快速接受并认同企业文化便显得有意义。除了常规的加强新员工培训的方法之外,企业可以同时利用从众现象加快新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通过对从众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种方法:

1.新员工入职时可少量多批分时段分工作地入职,而不是大量同一批次同一工作地点入职。这样可以保证同一工作情境下老员工人数大大高于新员工人数,使同一工作情景下群体在企业文化方面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多数的老员工能快速的影响少数的新员工,使新员工顺利的融入企业特有文化中。

2.多活动,即便企业处于成本或经理考虑不便组织大量集体活动也应引导员工多参与业余集体活动以加强群体凝聚力,强大的凝聚力能使新员工更快的融入企业文化。

3.让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多关心新员工,倡导企业文化,这样一来新员工接触的群体权威性会大大提高,群体的影响力也大大增强。

4.若企业特有的文化有悖于主流文化,被接受难度较大时,企业可以考虑招聘时多招聘社会经验较少,性格温和适应性强的员工,如适应性接受性强的应届毕业生,若企业或组织的雇员又是跨民族的,也应同时考虑多招收民族性格温和易于接受环境的员工。

(二)运用从众减少员工离职

员工离职是雇员和雇主之间结束雇佣关系,员工离开原公司的行为。员工离职是员工流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员工流动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但过高的员工离职率会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根据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调查研究,在员工离职整体中,80%的离职都属于可避免离职,能够减少甚至消灭这部分离职是管理的任务和价值所在。任何有效的管理举措都将降低离职所引发的管理成本。除了常规的离职劝说和待遇提升方法外,企业可以同时利用从众现象减少不必要的员工离职。

1.在发现关键员工准备离职或者员工将可能集体跳槽时可在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允许的范围内立即招聘业界知名雇员或者其他同岗位有影响力的雇员若干名(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多),一来可以影响潜在离职员工因从众而留下,二来可防止批量员工离职给组织带来的突发性损失,但此方法运用过度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得不偿失。

2.在员工批量递交辞呈之前,可着重劝说当中有影响力的雇员,若将其留下,跟随其辞职的员工也会跟从性的留下。

3.组织中有两名以上的员工同时提出辞呈的,可以先批准一名,劝说另外的辞职者(尽量保密的)坚持一段时间再递交辞呈,尽量不让组织出现批量辞职的现象。以此避免其他员工从众性跟随辞职。

参考文献:

[1]徐慧泉. 从众效应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运用[J]. 企业研究,2010,(16):29-30.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篇(6)

20世纪60年代末期,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公众参与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自1969年美国学者阿恩斯坦提出公众参与的概念以来,在不同领域取得以广泛应用。节能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一种合理有效地应对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措施,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具有直接的关系,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但是我国公众更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行为模式,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励公众积极主动地参与节能行动中来,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一、 公众参与节能行为的动机研究

1. 理论基础。消费者选择行为理论是研究公众参与节能行为动机的主要理论基础。按照经济学理论流派的发展,行为选择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新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这样一个基本的脉络(见表1)。

这些理论流派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具有明显的不同,新古典经济学建立在“完全理性经济人”这一理论假设上,而新制度经济学虽然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但其研究重点是基于信息和环境的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行为,没有涉及心理学的认知,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只是在有限理性的框架内探讨一种有别于传统经济学的理性决策模式,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非理性决策。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认为人的选择由外界激励决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其决策是消费者的理;后两个流派则是在“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下,认为人的决策是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反应。

2. 研究方法。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在消费者选择行为理论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有价值的方法,其中效用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最为典型(见表2)。

效用理论是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认为选择行为的机理是消费者根据自身偏好及市场价格,在收入预算线内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虽然这一理论为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构建了各种看似完美的效用函数模型,但该理论的假设在现实中无法满足,因此对决策主体的选择行为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

行为决策理论认为动机影响决策,而决策决定着选择的行为及其行为模式。该理论强调对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重在描述和解释人们的决策机理,早期主要借助主观期望效用模型,因为这一模型只单纯考虑到决策结果,缺少对决策过程的分析,之后研究过程化的行为模型成为该理论的重点,其中风险决策前景理论是最具代表性的理论。

决策主体除受自身心理特征的影响,还受所处环境的影响,计划行为理论将外界因素的作用引入到对行为主体的分析中。因为人的行为并非完全出于自愿,而是处于一定的控制之下,因此该理论认为行为动机是行为的直决定因素,但动机又由行为人的态度、主观愿望、实施行动的难易程度及其所处的特定社会压力等共同决定。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研究公众参与节能行为,可以发现公众对某一节能方式将产生的结果及这些结果评价的信念,从而进一步发现这些信念决定其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的感觉,目的在于描述这些因素对其选择节能方式的影响,并揭示这些因素对其参与节能行为的影响程度的大小。

上述三种理论是研究消费者选择行为,同时也是开展公众参与节能行为的理论基础,是一个逐步演化完善的过程,解释性越来越符合现实,但是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笔者认为计划行为理论也不能完美地揭示公众参与节能的行为,除了该理论提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共同作用外,公众的节能行为还要受到社会规则的影响,社会规则是公众评判节能行为是否合理的基石,公众是否参与节能行为必定要受到社会规则的制约,公众对节能行为的对错、好坏的认识正是基于社会规则作出的。

二、 公众参与节能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众参与节能行为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相关的研究主要是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

1. 内部因素。公众参与节能行为的内部因素是指影响其参与节能行为的个人及其家庭特征,包括家庭收入、居住模式、个人特征、心理动机等。

(1)家庭收入。研究表明收入是影响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收入与能源消费呈正相关关系,且能源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另一方面,在统计上发现家庭收入明显与大型的节能投资正相关,表明高收入家庭更倾向于技术节能。这也与常识认识相吻合,因为技术节能的初期投资往往较高,对高收入家庭来说不会构成财力上的负担,而低收入家庭财力有限,限制了其技术节能的倾向(Lenzen,2006)。

(2)个人特征。人口统计学特征通常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民族、等,对人口统计的分析可以提供消费者需求的相关信息。大量研究显示年龄对能源消费具有显著影响,在对一些相关实证研究中,出现了具有明显差异的三种结论,即正相关、负相关和曲线曲线关系(Long,1993;Hirst,1982)。个人的文化程度对节能行为的影响也有不同的研究结论(陈博宏,2007;冯丹,2008),但不同的教育水平却能显著地影响到不同节能措施的采用程度(Poortinga,2003)。王凤(2007)研究了性别对公众节能行为的影响,认为性别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对公众节能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

(3)生活方式。关于生活方式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大都集中在居住模式、家庭活动、消费习惯等对能源的影响方面。居住模式是指家庭住宅的规模、数量、结构以及住宅产权等方面。一般来说,居民的住宅面积越大,其能源消费量也越大,居民则越倾向于采取节能措施以降低能耗;独立住宅的住户比公寓住户的参与节能行为的意愿更为明显。Ouyang(2009)从技术节能向居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具有比较大的节电空间,并以杭州居民为例,通过研究显示生活方式中的居住行为的改善可以节电10%。

(4)观念态度。观念态度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方面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居民态度对能源消费没有显著影响;另一种观点就是居民的能源消费观念显著影响其参与节能的行为。在影响能源消费的态度观念中,对社会能源危机和环境效应的深刻认识、对个人在节能中作用的认识这两个方面对公正参与节能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根据人们的常识性认知,对这两个方面的认识越深刻,公正参与节能行为的态度就越积极,从而更倾向于减少能源消费。公众的能源消费观念态度并不意味着必然转化为现实的节能行为(Poortinga,2003)。因此,仅具有积极的能源观念认识不一定能够自发地引导公众节能行动的产生,还通过一定的社会规则和个人道德规范使居民家庭采取能效措施,当一部分居民通过参与节能行为能够获益时,从而对其他居民形成外在的激励,推动其改变原有的能源消费行为。

2. 外部因素。

(1)科技发展水平。已有的研究都能够支持这一观点,即节能科技的发展可以促进公众参与节能行为。(Rosenquist,2006;Wood,2007;Murata,2008)对此都进行了实证研究。

(2)能源价格。价格是影响商品需求的重要因素,能源价格的变化必然导致能源需求行为及数量的改变。一些研究表明预期的能源价格增长会刺激节能支出(Black,1985;Long,1993)。另外,Peter Willeme(2003)推导出Logistic节能供给曲线,认为能源价格与节能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但不影响节能措施的价格灵敏度。需要注意的是,提高能源价格只能鼓励高收入家庭进行节能投资,而低收入家庭则只能以减少支出的方式来控制能源用量。

(3)节能成本与收益。对公众参与节能行为的成本和收益需要进行比较分析。一些研究认为节能的成本影响着居民参与节能的行为,能否通过节能行为获取更多收益决定着居民技术节能投资的意愿,对那些通过技术节能无法得到合理收益的居民来说,电费支出、节能知识的多寡和节能信息的获取成本对其节能行为的影响最大。

(4)激励政策。主要激励政策手段包括能效提高政策、能源价格政策、财政补贴政策、提高能源消费税收政策等,究竟何种激励政策最为有效尚未取得共识。财政政策对公众参与节能的成本与收益的调节效果比较显著,一方面,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降低公众节能的投资或成本可以促进其节能行为(Jaber,2005;郭琪,2008),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或提高相关的税费水平提高能源消费的机会成本也可以激励公众的节能行为。

(5)公共宣传。公共宣传是通过广泛深入的节能行为沟通、活动,增强公众的节能认识高度和深度,以此激发公众参与节能行为的内在动机。相关的研究都证明了节能信息宣传是影响公众参与节能行为的一个重要自变量,且公众获取的节能信息量与参与节能活动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Quyang,2009)。一些研究也通过研究指出了节能信息宣传存在的问题,比如:节能宣传的密集度、覆盖范围、针对性都存在不足,只注重节能设备和技术推广知识的宣传、对生活方式节能的宣传不足。实证研究发现部分居民没有参与节能行为的积极性,这是由于缺少节能信息和利用这些信息的知识的(郭琪,2008)。

三、 研究分析与启示

以上对公众参与节能行为动机研究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在公众参与节能行为动机的理论研究方面,仍处于不断的探索阶段。但到目前为止,微观经济理论构建了量化分析模型,行为选择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对决策主体行为的研究仍处在不断地进行尝试开拓,还仅仅是定性的描述,尚未构建量化分析模型对决策行为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在公众参与节能行为的影响因素方面,主要是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角度展开的。就公众参与节能行为的内部因素研究而言,研究者从人口统计学特征、心理因素、经济因素等不同的视角展开研究,但并没有得出公认的结论。这一方面是因为不同地区的人们、不同类型的群体参与节能行为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另一方面也因为被探讨的影响因素之间具有交互作用从而对研究结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就公众参与节能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而言,科技发展、信息、价格、政策等对公众参与节能行为的正面作用被肯定,但是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何种因素对公众参与节能行为的影响更为明显尚需更加深入的探讨。

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为政府节能规划和引导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和理论支撑,首先应分别考虑公众节能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研究各种因素对公众参与节能行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要了解公众所处的行为阶段,以使得政策影响尽量全面,并发挥出最大的功能。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后续研究中有以下5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这些研究大都是基于社会调查基础上的实证研究,虽然得到的结论说服力较强,但理论依据不足。而且在实证分析中受到问卷设计及问卷回收的限制,受访者能否代表所有的公众,也是需要进一步验证的问题。因此,在这些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进行理论性更为严谨的规范研究。

(2)这些研究大都是以公众家庭内在特征和外部环境对其参与节能行为的影响方面,而对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缺少深入的挖掘,即公众参与节能的不同措施和途径之间的区别以及节能效率的比较。

(3)现有的研究都是以某一具体的节能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节能行为各有其特点,因而这些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不同甚至矛盾也在所难免,但这正是后续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后续研究中应该注意公众参与节能行为时,对这些结论要辨证地认识和使用,而且还可以考虑将不同类型的节能行为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内。

(4)当前对公众参与节能行为的动机研究主要是以行为决策理论或计划行为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构建于共同的理论假说之上:动机是影响行为的决定因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涉及到公众节能行为的决策大量、反复地出现,其决策更多地依赖于对相关信息和情景的快速处理。因此,公众参与节能行为的决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特征,属于不确定性决策。如果使用不确定不确定性决策方法对公众节能决策进行研究,则可对公众节能决策过程的非理性因素做出合理的解释。当前对不确定性决策的考量已经在有关社会互动的研究中有所体现,后续的相关研究可以将不确定性决策对社会认知和社会互动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构建出适用于公众节能行为决策的理论模型。

参考文献:

1. Wouter Poortinga, Linda Steg. Household p- references for energy-saving measures.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logy,2003,(24):49-64.

2. Eleni Sardianou. Estimating energy conse- rvation patters of Greek households. Energy Policy,2007,35(7):3778-3791.

3. Akinobu Murata. Electricity demand in the Chinese urban household-sector. Applied En- ergy,2008,85(12):1113-1125.

4. 王凤.公众参与环保行为机理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5. 郭琪.节能行为的经济分析及政策引导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6. Linda Steg. Promoting household energy conservation.Energy Policy,2008,36(12):4449-4453. 7. G Wood, M Newborough. Energy-use inf- ormation transfer for intelligent homes. Ene- rgy and Buildings,2007,39(4):495-503.

8. Michael Walsh.Energy tax credits and housing improvement.Energy Economics,1989,11(4):275-284.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篇(7)

1.从众行为的定义

从众行为常被大家理解为“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等行为,准确地说,从众行为指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态度,而使个人的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终原因是为了缓解或消除与群体大众间的矛盾和冲突,缓解压力,增强安全感。

从众行为因其具有一定盲从性,故产生的结果也为双重性。一方面其有助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有助于学习他人经验等;另一方面则会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和抑制个性的发展。我们要趋利避害,努力提高自己明辨是非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发挥从众行为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效应

(1)扩大高校体育组织的规模。心理学家认为,某种意见持有人数量的多少是影响从众心理最重要的因素。事实证明,很少有人能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继续坚持自己的看法或行为。在一定程度下,从众率的高低随群体人数的增加而不断上涨。大学生虽已成年,但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没有完全形成,“随大流”现象更易发生。

(2)合理树立“行为参照”。有时无助的处境、重要的抉择都会使从众心理越发严重。此外,相似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往往比较容易接受在年龄、性别方面与我们相似且有着相似想法和行为的人的影响,利用“相似性”原理,为广大学生树立“行为参照”就显得尤为重要。

某一群体中有着很高威望或者地位的人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大多数人,所谓“人微言轻,人贵言重”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可以通过校内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利用从众心理去引导广大师生参与体育运动。

(3)增强高校运动群体成员的凝聚力。团队中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团队凝聚力的强度。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团队成员之间越熟悉,越了解,团队凝聚力就会越强,从众心理倾向也就越强烈。因此,应当发挥一些大学生在集体体育运动中的积极作用,使他们成为大学校园体育活动的中流砥柱,促使参与体育运动的人不断增多、坚持体育锻炼的人不断增多。

3.减少从众行为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消极效应

(1)压力是从众行为的一个决定因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团队内部如果有人背离了其他成员的意图,必定会遭到他人的反对,甚至指责,最终被孤立。在健身意识不强,体育氛围淡漠的大氛围下,如若有人大力宣扬,鼓动大家都去参加体育运动的话,那必然遭到其他成员的反对,适得其反,不能很好地达到最初的目的。因此,要鼓励所有同学进行体育运动,增强对体育的认识,因地制宜开展集体运动项目消除这种压力。

(2)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从众人群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心理学家阿希经过研究分析证明:“无论群体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从众率明显下降。”大学生群体受教育程度高,学业压力大,而体育观念尚未形成,对待体育运动的态度、参加意识都处于开始阶段,可能一时兴起去参加体育运动,但不可能长久地坚持进行体育运动,“一天打鱼,两天晒网”便成常态。因此,我们要利用从众心理通过不同途径去引导我们身边的人,不断加强体育意识,进而影响其他人,使形式上的“从众”内化为“习惯”行为。

(3)外部环境的改变是影响从众行为的重要因素。从众氛围一旦消失,则会很容易使众多从众人群不知所措,从而改变原有计划。社会上“一窝蜂”现象很多,但是现象过后便又回到从前的情况,几乎没有任何大的改变。因此,良好积极体育氛围的形成才是最终目的,这不能仅仅通过几次集体活动就能起到效果,我们要不断进行长效的活动来巩固、带动、保持,促使形成“动力定型”,而不应该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使本来好的体育氛围因得不到巩固而逐渐丧失。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篇(8)

一.不断加强领导者自身的素质修养,增强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取决于领导者自身内在素质的高低。领导者的素质愈高,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影响力、凝聚力就愈大,领导工作就愈能获得广大的群众基础;反之,则会由于丧失群众基础,使领导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领导活动的目标无法实现。因此,一个领导者必须按照同志关于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自觉加强学习和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率先垂范,以自己良好的个人素质去影响被领导者,为被领导者树立良好形象,在各方面做出表率,以此强化非权力性影响力。一是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力求能够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处理实际问题,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中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掌握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中,重点解决好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为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造福人民开拓进取,积极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持按原则办事,做到分辨是非,明确方向,识大体,顾大局,党性强,作风硬;又能坚持高度的实事求是精神,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将贯彻执行原则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要遵照“科教兴国”的方针,广学博览,学习领导者所必须的管理科学知识和专业业务知识,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社会生活实际知识和别人的经验,深入了解周围事物的历史和现状,并注重自身直接工作经验的积累,善于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这样,领导者才能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智力素质和领导素质,就能够对各种突发事件镇定自若,综合应用知识和经验,得心应手地处理问题,解决矛盾,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远见、有智谋、有胆识的管理人才。三是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许多成功的做法和政策,最先都源于群众的创造。领导者必须努力实践党的宗旨,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自己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密切联系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他们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这样,才能产生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领导者也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非权力性影响力也就会带动权力性影响力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四是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环境会不断冲击领导者的品格、能力和知识,领导者和群众之间的感情因素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使自己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环境的变化,这样才能在激烈竞争中棋高一着,赢得主动,走向成功。

二.努力塑造领导者的人格,提高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

领导者的人格,从广义上讲,是指一个领导者的职业要求和角色规范,通过领导者的实践活动所展示出其自身价值和尊严的行为倾向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领导者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端庄正派的优良作风、民主谦逊的优秀品质、谦让容人的豁达胸襟、清正廉洁的精神风貌等素养所构成的人格力量,是一种巨大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包括领导者的示范力、凝聚力和投射力。其中示范力是指为群众做榜样、作表率,要求群众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做好。管理学家法约尔说过:“领导者做出榜样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之一。”由于群众对领导者的表率行为看得见、摸得着,由于领导者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因而对群众形成了直接的影响力。凝聚力是领导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所体现的真、善、美,对群众产生着巨大的吸引力。一般说来,领导者的表率行为总是不断地向周围散发自身的信息,当这种信息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时,群众就会产生由衷的亲切感、信任感和信服感,群众就愿意服从,愿意团结在其周围。投射力是指群众把领导者的模范行为与领导者所代表的党和政府及组织联系起来,通过领导者的言行来评价党和政府及组织的形象。总之,优良的人格是领导者高素质的根本体现,也是领导者严格自律,努力塑造自我形象的重要目标。在当前,由于领导者的领导活动面临着自身非权力因素和群众对权力因素淡化的严峻挑战,领导者必须提高对人格重要价值的认识,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努力消除领导者人格贬损和扭曲的现象,以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篇(9)

【关键词】

政府信任度;信用评价;地方政府信任度;关键因素

政府信任是指公众在期望与认知之间对政府运作的一种归属心理和评价态度,它涉及的是民众与政府间的各种关系。良好的政府信任可有效降低政府与公众关系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社会主体行为的预期。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社会加速转型的重要时期,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如城乡差距矛盾、住房困难、农民收入矛盾等。

1 政府信任的影响因素

20世纪中期,国外多国政府都面临着严重的政府信任危机,一些学者开始对影响政府信任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国外的学者主要是从经济因素、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及政治因素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民众对政府信任的变化。1、经济因素。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首先需要的是整体经济状况的改变,而这与政府的经济行为直接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将提高就业率,政府对民众福利的投入相应加大,这些都将提高民众收入,提升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当民众注重经济利益时,政府行为越来越符合民众的期望,从而提高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2、社会文化因素。罗纳德 英格尔哈特认为,社会不断发展,人们不再担心自己生活所必需的经济条件后,就会追求更高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条件的改善,这被称为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很好的解释了社会文化因素对政府信任度产生的影响。3、政治因素。杰克 西特林提出政府、官员的能力和操守能否保证完成工作,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否符合民众利益,这些都是政府的一部分。如果政府政策和官员的工作促进经济的发展,或对民众的各项权利提供了保障,这就满足了民众的期望,有利于政府信任度的提高。

关于我国地方政府信任度的影响因素大体上有政府绩效、政治文化和政治效能感三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政府绩效产生的影响。大多数学者用GDP增长率来衡量人民对物质生活的满意度。研究者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采取多项措施,使得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王正绪在使用世界观调查对中国2001年的调查数据时发现,中国政府在民众中的信任度非常搞,97%的受访者对政府比较信任,95%信任人大,共产党的信任度也高达92%。在于中国民众更多地满足于政府经济行为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的“批判性公民”在中国还没有大量出现。

其次是政治文化的影响。如果人们认同政府的政治文化,则选择信任政府。史天健对于这一观点提出了两个自己的看法:一、政府与民众之间是有等级的,是官本位的社会。普通民众不会因为政府的不负责而收回自己对政府的信任。二、中国政治文化对待冲突时,讲究的是自我克制,息事宁人。这就会出现当政府没有回应民众的要求时,民众也是选择忍气吞声,而不是收回对政府的支持去采取反抗。

政治效能感同样影响着中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政治效能感是指个人对政治过程产生影响的感觉。如果民众能参与到政治的运作中,努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发挥相应的影响力,这将增加其对政治体制、政府官员的认同感,从而更加信任政府。

2 政府信任产生的影响及后果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信任具有极重要的价值与功能,不仅是政府决策、政府治理的社会基础,而且对公民行为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2.1政府信任是政治合法的重要基础

信任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合法性危机,政府信任隐含了一切合法统治的共同基础。从积极的角度看,信任有助于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共享,各利益相关方能从预期的互动过程中获益。政府的信任度可以激励公民披露重要的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有助于政府绩效的提高。

2.2政府信任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

对政府的不信任会产生对政府决策的抵触情绪。在互不信任的关系中,民众可能会担心政府滥用权力,政府决策有害而无利。因而,公民可能拒绝参与政策执行,甚至强化对政府决策的抗议行动。在相互信任的关系中,公民会支持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有助于政府效率的提高。

2.3政府信任对公民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对政府的不信任导致公民不愿参与民主治理,而更愿意通过中间组织控制和监督政府行为,并要求对政府及人员加强问责。相反,信任能使以控制为基础的监督不再重要,并能与政府机构进行长期合作,因为广大民众相信政府会遵守与其达成的契约。

3 提升政府信任度的建议

3.1努力提升GDP指数,提升民众信心

以收入分配为核心的社会公正对政府信任有正面影响。政府应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满足民众收入提高的正当利益,提升民众的社会公正感。经济收益的提高使得人们物质生活的质量得以快速改善,从而对政府充满信任。

3.2提高公众的政治意识有助于政府信任度的提升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发展,人们的政治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只有民众的政治意识提高了,主观上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这样才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更好的了解政府、关心政治,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及利益。而政府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广播宣传、网络等途径及时传达政府最新政策与动态。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

3.3提供以公众为导向的公共服务

当前在很多地区都存在着无论是制定某些政策还是进行行政决策,都是政府一方说了算,公众参与程度很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公众的需求和政治意愿,将导致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有研究表明,公众参与行政能大大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所以政府在进行相关决策的制定或提供公共服务前,有必要听取民众的呼声及建议,建立健全的公众参与政策、途径,制定相关程序。

【参考文献】

[1]李砚忠.论政府信任的产生与效果及其模型构建[J].学术探索,2007,(01) .

[2] Zhengxu Wang. Before the Emergence of Critical Citizen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Trust in China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ume 15,Issue 1 March 2005 ,p155 171,)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篇(10)

1 概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移动终端的兴起,网民数量的急剧上升,社交网络则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各种社交网络平台层出不平,将碎片化的社会通过社交网络将所有社会组织、团体、机构和个人纳入其中,形成一个互联的网络社交组织。 在web2.0时代,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平台,人们能够在这种虚拟的网络社交平台上比较充分且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扩大社交网络范围,增强社交网络联系,使得广大社会公众能够在网络虚拟世界寻找一种存在感,增强社会公众的网络话语权。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1年10月13日在北京召开“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任王晨强调,要充分发挥微博客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建设和管理 。这一事实表明国家高层重视微博客在社会服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纳入到政府公务人员工作当中。

2 地方政务微博服务公众满意的基本内涵

地方政务微博服务公众满意度是公众对地方政务微博服务渴望达到的水平和公众对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服务成熟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和感受。公众满意度是在顾客满意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早应用于企业领域,指的是企业盈利组织通过测评顾客对某一商品或者服务的满意程度,根据测评结果做出策略改进,从而来提高商品的质量和改进自己的服务[2]。政务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信息服务模式和渠道,是政府实施电子政务工程的重要举措,其服务方式、渠道和模式与电子政务战略息息相关。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对象是公众,政务微博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向公众提供各种完备的公共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经济领域的服务对象是顾客,公共领域的服务对象是公众,这两种对象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和身份认同上的双重性,只是应用的领域,交易的过程和服务对象的层次不同而已[3]。

3 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地方政务微博服务是一个过程,具有时效性,与服务内容、服务时效和服务的真实性有关,因此,地方政务微博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影响因素不仅来自政务微博自身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而且还跟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受众对象息息相关。因此,要描述和分析地方政务微博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必须要把政务微博的服务过程与公众的满意相结合,从而来探索地方政务微博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地方政务微博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受感知质量、公众期望和地方政务微博服务成熟度三个因素的影响。

3.1 感知质量

感知质量是指社会公众对政务微博的整体服务的感知情况。公众对政务微博的服务主要受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方式、服务内容,服务的构成要素以及服务的成熟度有关。地方政务微博服务方式是指政务微博采取何种途径和渠道向社会公众提供地方政务微博服务,是指地方政务微博服务产品和形式的总称,与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息息相关,对提高和改进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息息相关。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内容是影响公众满意度的直接因素,提供的服务内容是否多样和是否与广大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关都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信息基础设施、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平台建设以及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提供主体。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成熟度是指地方政务微博服务是否已经达到或者接近某一个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成熟情况等。

3.2 公众期望

公众期望是指广大社会公众期望地方政务微博服务能够提供的各种类型的社会公共服务,以及公众所期望地方政务微博服务达到的水平。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期望是社会公众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源于公众对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需要,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期望程度不同,期望程度有高有低,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此外,社会公众的期望水平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期望程度不同,不同类型的政务微博公众期望水平也不一样,因此公众期望的程度对公众的满意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3.3 服务成熟度

服务成熟度是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整体服务成熟度,是社会公众在体验和使用政务微博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感受和认知[4]。对地方政务微博服务形成的感受和认知来自公众亲身体验地方政务微博服务所形成的,形成的这种感受是来自主观的,但是体验和感受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过程是客观实际的,与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过程和服务的内容息息相关的,从而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过程如何,以及对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客观评价。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满意情况与公众对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服务成熟度,若公众的服务成熟度较大,则公众对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比较满意;若公众对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服务成熟度较低,则表明公众对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满意度则较低。因此,公众的服务成熟度对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具有重要关系,是地方政务微博服务公众满意的重要影响因素。

4 结论

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基本内涵,从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公众感知质量、公众期望和政务微博服务的成熟度三个方面来探索和分析影响地方政务微博服务公众满意的基本因素。发现这三个因素对地方政务微博服务公众满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要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务微博服务公众满意的程度,必须要改善地方政务微博服务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中国官方关注微博服务社会作用[J].青年记者,2011,30.

[2]包明林,刘蓉,邹凯,周军.政务微博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情报,2015,09:93-97+110.

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篇(11)

1.绪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跨地域的消费者开始有组织地组成团体通过互联网向商家购买产品,这种消费模式即网络团购。随着这种模式覆盖面的逐渐扩大,网络团购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的一场消费革命。然而,随着团购网站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目前的网络团购网站出现了千团大战,红海厮杀的局面。这个结果的出现,主要有两个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是团购网站经营模式同质化严重;其次是团购网站经营模式单一,各网站只是纯粹以广告推广的价值吸引商家合作,以相对低价的策略吸引顾客。在消费者的冲动型消费过后,不能给企业带来用户忠诚度和企业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可见,我国网络团购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2011年初,美国Group on高调入华并和腾讯成立合资公司,这说明网络团购嫁接社交网络、基于社交网站进行经营模式创新是网络团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本研究引入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行为概念,研究社交网站中从众行为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影响从而为企业及营销者提供营销建议。

网络团购是指一定数量的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渠道组团,以较低折扣购买同一种商品的商业活动。这种电子商务模式可以称为C2B(Consumer to Business),和传统的B2C、C2C电子商务模式有所不同,需要将消费者聚合才能形成交易,所以需要有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和社交网络(SNS)作支持。同时本文借鉴社会心理学对从众行为的描述,将从众行为定义为从众是消费者接受到他人的产品评价、购买意愿或购买行为的信息后,改变了自己的产品评价、购买意愿或购买行为,并与他人保持一致[1]。

2.社交网站中从众行为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团购的影响

Bauer(1960)研究认为消费者行为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会驱使消费者跟随意见领袖以及参考团体(reference group)的意见等来避免不确定性[2]。Bass(1961)认为群体目标越清晰,群体的吸引力就越强,从众倾向也就越强。DiVesta(1959)的研究发现,当群体中的个体相互依赖时,会产生规范性影响,即成员间的相互依赖性越强从众行为的倾向越强[3]。Osterhus(1997)认为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是个体产生从众消费行为的基础[4],群体的可信度越强个体的从众倾向就越强。Bass(1961)认为群体内的领导是由其内部成员公选出来的群体,其内部成员会较易受到领导的影响,进而产生从众行为[5]。Latane和Lherrou(1996)认为当我们喜欢和钦佩某一群体时,该群体的凝聚力越高,来自于该群体的压力就越明显,从众行为就越明显[6]。

根据上述文献本文通过测量消费者参与某项网络团购活动时受各群体因素影响前后的购买意愿的改变来判断其是否从众,而社交网站中的群体因素和通过连接产品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变量――自我一致性的交互作用来影响消费者的自我监控、求同需要从而改变消费者对网络团购商品的购买意愿使消费者产生从众性的消费行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群体因素、产品因素、情境因素以及个体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消费者,进而改变了消费者原有的行为。

3.研究结果

社交网站的群体可信度、群体的吸引力、成员间的相互依赖性、群体的凝聚力、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显著影响了消费者的从众性消费行为,因此企业应充分意识社交网站在发挥营销作用上的重要性。团购网站应该和SNS网站进行更好的合作而不仅仅是利用其人际关系网络的广告宣传作用,而是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推出符合其自我形象及需求的商品,并充分利用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促使更多的人产生从众的消费行为。例如,可以利用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带动更多的人首先关注网络团购活动,并逐渐的对网络团购活动产生兴趣进而形成持续的团购行为。

参考文献:

[1]Lascu,Dana-Nicoleta,George Zinkhan.Consumer Conformity:Review and Applications for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1999,7(3):1-12.

[2]Bauer,R.A.Consumer Behavior as Risk-Taking,Dynamic Marketing for a Changing World[M].Chicago: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1960:389-393.

[3]DiVesta,F.J.Effects of Confidence and Motivation on Susceptibility to 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J].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0109y,1959(9):204-209.

[4]Osterhus T.L.Pro-Social Consumer Influence Strategies:When and How Do They Work?[J].Journal of Marketing,1997,6(4):16-29.

[5]Bass Bemard M.Conformity,Deviation,and a Gener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M].New York:Harper and Brothers Publishers,1961.

[6]Latane B.,Lherrou,T.Spatial Clustering in the Conformity Game:Dynamic Social Impact in Electronic Group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0:l218-123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