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4-04-02 15:57:44

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

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篇(1)

公共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8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侧重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来理解公共关系的学者是

A.雷克斯·哈罗 B.弗兰克·杰夫金斯

C.詹姆斯·格鲁尼格 D.罗伯特·希斯

2.公共关系对公关人员能力的最基本要求是

A.良好的组织能力 B.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

C.敏锐的观察能力 D.能写会说

3.《<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草拟及其实施方案》提出的时间是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9年

4.组织最重要的基本目标公众是

A.内部公众 B.社区公众

C.顾客公众 D.媒介公众

5.决定公众性质的是公众的

A.群体性 B.共同点的性质

C.多样性 D.变化性

6.公关人员最基本的职业心理要求是

A.自信 B.热情

C.开放 D.理智

7.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巧的学者是

A.伯尼斯 B.巴纳姆

C.森特 D.霍夫兰

8.肯定与否定、亲近与疏远体现了态度的

A.社会性 B.稳定性

C.两极性 D.协调性

9.“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A.巴勒克拉夫 B.麦克卢汉

C.拉斯韦尔 D.伯尼斯

10.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得以传承保存下来的媒介形式为

A.口语媒介 B.手抄媒介

C.印刷媒介 D.电子媒介

11.公共关系策划的生命力在于其

A.时机性 B.程序性

C.创造性 D.灵活性

12.头脑风暴法的提出者是

A.奥斯本 B.西蒙

C.泰罗 D.弗洛姆

13.广告策划的基础是

A.市场调查 B.广告定位

C.广告创意 D.广告媒介选择

14.广告活动的行为主体是

A.媒体 B.点子公司

C.广告商 D.广告主

15.横向展览会又称为

A.混合商品展览会 B.室内展览会

C.单一商品展览会 D.露天展览会

16.橱窗陈列展览和流动车展属于

A.大型的综合展览会 B.中型展览会

C.小型展览会 D.袖珍展览

17.组织的“吉祥物”属于ⅥS中的

A.标志 B.组织造型

C.组织象征图案 D.标注字

18.组织识别系统中传播力与感染力的要素是

A.理念识别系统 B.行为识别系统

C.视觉识别系统 D.听觉识别系统

19.从决策的角度定义危机的学者是

A.赫尔曼 B.罗森塔尔

C.巴顿 D.佩尔森

20.“危机经常成为组织的一个转折点”,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A.威廉·班尼特 B.迈克尔·里杰斯特

C.托马斯·伯克兰 D.斯蒂文·芬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公共关系观念包括

A.形象观念 B.公众观念

C.传播观念 D.服务观念

E.协调观念

22.部门隶属型公关部门一般隶属于

A.销售部门 B.公关委员会

C.联络接待部门 D.总经理办公室

E.广告或宣传部门

23.下列公众属于临时公众的有

A.社区居民 B.足球场闹事的球迷

C.飞机误点滞留机场的旅客 D.“广交会”的来宾

E.老主顾

24.下列公众属于组织内部公众的有

A.管理人员 B.技术人员

C.生产人员 D.销售人员

E.社区居民

25.形成知觉偏见的原因主要有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蝴蝶效应

E.刻板效应

26.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包括

A.动机 B.兴趣

C.性格 D.气质

E.经验知识

27.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

A.传播的分类 B.传播的符号

C.传播的宣传方法 D.传播对象的心理

E.传播对象的劝服

28.根据公共关系工作的业务类型,可将公共关系活动划分为

A.交际型公共关系 B.宣传型公共关系

C.服务型公共关系 D.进攻型公共关系

E.征询型公共关系

29.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法包括

A.同一外观法 B.主题线法

C.供应面策划法 D.特设会议法

E.基于消费者法

30.依据赞助对象,赞助活动可分为

A.赞助企业 B.赞助新闻出版和文化艺术事业

C.赞助教育和科研事业 D.赞助福利事业和受灾地区

E.赞助壮举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简述舆论的作用。

32.简述人们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

33.简述弗兰克·杰夫金斯提出的策划公共关系工作方案“六步工作法”的具体内容。

34.简述广告策划中产品定位的客观依据。

35.展览会采用的传播媒介有哪些?

36.简述危机预警机制的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试述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

38.试述组织形象的构成。

五、案例分析(10分)

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篇(2)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2

一、PPP模式概念和特点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源自英国的“公共私营合作”的融资机制,是指政府机关等公共部门与社会资本为提供公共品或服务而建立合作关系,狭义的PPP,指政府与私营部门以合资组建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公司的形式展开合作、共享收益、共担风险,传统的PPP模式包括BOT、BT、BOO、ROT、TOT等多种合作模式。

PPP 项目关联主体较多、合同关系复杂,具有合作周期长(一般达20-30 年)、法律关系较为复杂(包括合同法、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公司法、担保法、环境保护法、金融、财税、环保等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等特点。

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模式,作为PPP项目的典型代表,在实务操作中涉及多个税种和繁杂的税收政策,本文拟以TOT模式为例,评估在不同的交易模式下对交易综合税负的影响,提出税收筹划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现行PPP项目税收缴纳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二、存量资产转让(TOT)模式的特点

TOT模式下,政府将存量资产转让给以社会资本方为主的合资公司运营,将存量的公共基础设施转换为政府购买服务,以水务投资项目为例,涉及《特许经营协议》、《合资经营协议》、《污水处理服务协议》、《资产转让协议》、《股权转让协议》等多个合作和协议安排,且其存量资产具有四个特点:

1.存量资产多分布于政府下属的多个主体中,包括事业单位(未改制的自来水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水务公司)、政府机关(如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开发区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方城司)等;

2.存量资产随着业务发展逐步形成,各个主体核算体系差异大,资料管理不完善,历史资料不完整;

3.存量资产的转移伴随着原有资产主体职工安置,经常还存在职工身份转换和企业改制的问题;

4.资产涉及土地、房屋建筑物、构筑物、机器设备、城市管网等多个类别,可能涉及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契税、印花税等多个税种。

三、不同交易模式的特点、税负及优劣势对比

存量资产转让(TOT)模式下,常见的交易模式有以下三种,即资产转让模式、股权转让模式和资产重组模式,具体论述如下:

1.资产转让模式

地方政府将上述不同主体的存量资产整合至一个公司,然后统一将存量资产转让至社会资本方或者将不同主体资产分别转让给SPV公司;

(1)增值税。土地、房屋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网资产,按11%缴纳增值税;2016年4月30日之前取得的不动产,可按照5%的简易征收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机器设备按照17%缴纳增值税;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3%或2%的简易税率缴纳增值税。

(2)土地增值税。按照四级超率累进税率计算缴纳土地增值税;

(3)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企业,按照转让资产的收益或损失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的纳税人,按照核定比例征收企业所得税;

(4)其他税费。契税,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按成交价格(市场价格)的3-5%缴纳契税;

印花税,按购销合同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

2.股嘧让模式

将不同主体资产整合至一个公司,然后转让公司部分股权;

(1)增值税

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不缴纳增值税。

(2)土地增值税。因经营主体不变,不需缴纳土地增值税;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且原企业投资主体存续的,对原企业将国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变更到合并后的企业,暂不征土地增值税。

(3)企业所得税。经营主体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股权转让单位应根据资产转让收益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4)其他税费。①契税,同一投资主体内部所属企业之间土地、房屋权属的划转,免征契税。②印花税,按“产权转移书据”税目以万分之五的税率缴纳印花税。

3.资产重组模式。通过资产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符合税法规定的资产重组的方式,将存量资产整合至一个平台,然后再转让资产或出让股权。

(1)增值税。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其中涉及的货物转让,不征收增值税。

(2)土地增值税。以国有土地、房屋进行投资,对其将国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变更到被投资的企业,暂不缴纳土地增值税。

(3)企业所得税。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重组行为实施企业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实现企业重组过程中有关的企业所得税的递延;

(4)其他税费。契税、印花税,依据最终资产转让或股权转让方式,适用不同的契税和印花税政策。

因此,通过资产转让模式、股权转让模式、资产重组模式的对比,可以看出从税收筹划角度来讲,资产重组+股权转让模式综合税负最低。

4.三种交易模式的优劣势对比

四、现行PPP模式下可能存在的税务问题

1.由于PPP模式的特点

存量资产转让方一般为地方政府或控制的主体,其承担的流转环节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最终均是财政支付,政府预算一般又无法预测其税收支出金额,徒然增加转让环节的不确定因素,必然使PPP项目落地时间延长,国家也无法实现真正的税收增收;

2.涉及存量资产转让的PPP项目因交易模式复杂

通常需要当地的发改、财政、建设、水利、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每个部门均有其出发点和着眼点,部门间协调难度较大,税务问题只有在实施时才能显现出来,再回头修改方案已经很难操作;

3.在特许经营期满后,SPV公司资产将无偿移交给政府方或政府指定方

根据市面上常见特许经营协议的约定,特许经营期间对SPV公司对PPP项目涉及的土地、房屋建筑物、构筑物甚至机器设备并没有完全的处置权,为持有存量资产中的土地、房产而缴纳的契税并无实际意义。

五、解决方案和应对建议

1.从国家层面上来看

基于PPP项目公共基础设施的属性,建议国家尽快出台适用于PPP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以政府机关或其下属机构为转让主体的项目,适当减免其在存量资产流转环节的税收负担;

2.从资产转让方而言

地方政府在实施存量资产转让的PPP项目之前,需要整体协调和考量,提前充分研究税务政策,依照现有存量资产和资产主体状况,提前做好资产重组工作,为PPP项目招投标设置合理税收筹划路径,有利于PPP项目的平稳实施。

3.从社会资本方来讲

应利用其在资产整合和并购环节的专业能力,在PPP项目谈判之初便与当地政府协商确认涉税问题,提示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协助当地政府做好资产重组和资产交接相关工作,也将有利于PPP项目平稳、快速落实和实施。

参考文献:

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篇(3)

A.拉斯韦尔B.伊斯顿C.戴伊D.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A.渐进主义模型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A.功能取向B.过程取向

C.结构取向D.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D.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A.合议制B.合议、三权分立制

C.民主集中制D.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A.拟定政策方案B.评估政策方案

C.确定政策目标D.择定政策方案

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A.象征式政策执行B.残缺式政策执行

C.替代式政策执行D.附加式政策执行

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A.政策效率B.政策效益

C.政策效能D.国应的充分性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A.阶段性周期B.功能性周期

C.反复性周期D.结构性周期

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

A.学校B.工会C.行政机构D.妇联

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A.脚本写作B.头脑风暴法

C.博弃论D.个人判断法

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A.政策评估B.政策制定

C.政策执行D.政策终结

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A.利益表达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D.政策执行

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A.立法决策B.行政决策

C.司法决策D.政党政策

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A.政策执行B.政策研究

C.政策制定D.政策分析

16、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A.沟通功能B.管制功能一

C.监督功能D.平衡功能

1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A.林德布洛姆B.西蒙

C.德洛尔D.戴伊

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A.政策问题的认定B.政策目标的认定

C.政策方案的认定D.社会问题的认定

19、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B.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

C.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D.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

20、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是()。

A.系统议程B.政府议程

C.公众议程D.社会议程

21、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决定政策去向的最有效方式是()。

A.政策制定B.政策宣传

C.政策延续D.政策评估

22、下列不能归入政策终始对象的选项是()。来源:

A.政府B.功能C.组织D.政策

23、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政策评估,即建立在评估基础上的一种权力行为,这指的是()。

A.正式评估B.内部评估

C.政策监控D.非正式评估

24、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A.政策均衡B.政策终结

C.政策持续D.政策调整

25、以下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A.不采取行动也是一种政策

B.法律是一种公共政策

C.公共政策制定的唯一主体就是政府机关

D.公共政策涉及社会价值的分配

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10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A.人大决定B.基本法律

C.一般法律D.地方性法规E.宪法

2、政策依其涉及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A.政治政策B.文化政策

C.经济政策D.基本政策E.元政策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有()。

A.选民B.立法机关

C.利益集团D.行政机关E.领袖人物

4、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

A.关联性B.主观性

C.单一性D.静态性E.动态性

5、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A.政治环境B.自然灾害

C.经济环境D.社会心理环境E.生态环境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3、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4、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5、简述"头脑风暴法"运用于政策分析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试述我国政策监控主体的活动内容和方式。

2、联系实际,论述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和国家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篇(4)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4-0064-02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总存在着大量引起人民关注的社会现象,其中的一部分构成了社会问题,进而转变为公共政策问题。然而,并非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会成为政策问题,列入作为公共权力代表的政府的议事日程,同时政府也不可能也没必要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因此,如何科学地对政策问题进行界定,在政策制定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原因在于一项政策的失败往往更多地来自对错误问题的解决,而非是因为对真正的问题找到了错误的解决方案。

一、公共政策问题与公共政策问题界定

人类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人类需要在不断解决的过程中求得进步,政府公共政策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及时、有效地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所以“问题”是任何公共政策的起点。

1.公共问题。社会问题虽然具有了一定的严重性,但只是关系到当事人,尚未直接影响到其他人。当问题超出了当事人,其影响波及到不直接相关的群体时,问题就转化成为了公共问题。由社会问题到公共问题,表明该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并且基于价值观念和切身利益的考虑,公众开始提出以解决该问题为目的公共性诉求。

2.公共政策问题。 关于公共政策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安德森认为,从政策意图的角度看,政策问题可以定义为某种条件或环境。这种条件和环境引起社会上某一部分的需要或不满足,并为此寻求援助或补偿,寻求援助和补偿的活动可以由那些受环境影响的人直接从事,也可由别人以他们的名义进行。邓恩认为,政策问题是还没有实现的,通过公共行动可能追求得到的需要、价值或改进的机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政策问题是指多数人认识到的一种客观事实,表现为社会利益的失衡和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冲突,是社会公共权威部门纳入工作议程并将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公共政策问题界定的过程

由于公共政策问题固有的复杂性,使政策问题的界定也变的复杂。在界定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可能影响界定正确与否的因素,然后是选择界定方法,安排界定步骤。

(一) 公共政策问题界定的影响因素

根据公共政策问题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公共政策问题是客观事实与主观认定相结合的产物。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公共政策问题界定的影响因素,其内容应该包括对客观现象有关信息的掌握程度、价值观念的影响、界定方法的选择、政府态度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1.对客观现象有关信息的掌握程度。在政策问题界定的过程中,如果对反映政策问题的有关信息资料掌握得越多越充分。问题的界定就越正确、顺利。反之,在缺乏政策问题的信息资料的请卡下,界定问题将会面临很大的困难。这就要求在我们准备界定一个政策问题的时候,要采取多种方式尽可能充分地掌握有关的信息资料。

2.价值观念的影响。由于一个社会公共问题要转变为公共政策问题,除了客观存在、影响范围广等前提条件外,还必须有人们以个人利益、价值观念为基础的主观认定,所以界定的过程必然会受到价值观念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价值观念既有可能使问题的界定在社会与政府之间存在差异 ,也有可能会使在社会与政府各自的范围内产生差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问题转化成政策问题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政策问题界定也是一种价值观念的选择。

3.界定方法的选择及有关人员的分析水平。在政策问题界定的过程中,界定方法的选择应用以及有关人员的分析水平将直接影响对问题实质的认识。方法选择不恰当,应用不合适,都会导致政策问题界定的不准确。同时,有关人员的分析水平也会直接关系到对问题的分析。因此,选择恰当的界定方法以及高水平的专业分析人员对政策问题界定非常重要。

4.政府态度。政府作为社会权威部门的代表,对社会公共问题的态度往往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和强大的影响力。一个公共问题能否成为政策问题并得到有效地解决,与政府态度积极与否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政府态度明确、积极,那么将会加快政策问题界定与解决的速度,也将使对问题的社会认识走向统一。

(二)公共政策问题界定的方法

公共政策问题界定是一个议论分析、陈述观点、技术特征明显的过程,其中方法的选择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关政策问题界定的方法,美国学者威廉・邓恩归纳出九大方法,具体包括边界分析、类别分析、层次分析、类比分析、头脑风暴发法、多面透视分析、假设分析、论证图形化、问题文件法。这里主要介绍类别分析、层次分析 、类比分析、假设分析四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1.类别分析。类别分析是一种澄清概念的技术,这些概念用于对问题情势进行定义和分类。在对问题情势进行感知的过程,分析人员必须把他们的经验分类。即便是对问题情势的最简单描述,也要以通过归纳推理对经验的分类为基础,归纳推理是这样一个过程,即通过感受特定的具体事物或情况,形成一般概念。类别分析基于两个主要程序:逻辑划分和逻辑分类,当我们选择一个类别并将其分解为构成部分时,这一过程成为逻辑划分;与此相反,将情势、物体或人组合成更大的群体或类别的过程,则称之为逻辑分类。

2.层次分析。层次分析是一种查明问题情势的可能原因的技术。层次分析帮助分析者分清三种原因:可能的原因、合理的原因和受控的原因。可能的原因是指那些无论多么遥远,都可能使一种特定的问题情境出现的事件或行动。与此相对照,合理的原因是依据科学研究或直接的经验对一种问题情境的出现产生重要影响的那些原因。受控的原因指的是受政策制定者控制和操纵的原因。层次分析着重于个人分析,而不是团体的相互的影响。因此,层次分析也可能依靠个别的分析者而非群体作为知识源泉,从而预先排除其他可替代的因果解释。

3.类比分析。类比分析是一种通过对不同问题的相同或相似关系的研究,分析政策问题的成因、性质及类别的方法。类比分析也就是调查问题间的相似性,借以帮助政策分析人员依据类比的结果,对政策问题的内涵进行分析,分析人员可以运用人的类比、直接类比、符号类比、幻想类比四种不同的类比形式。类比分析的基本假设是分析人员如果能觉察问题间所存在的相同或相似的关系,将有助于提高分析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假设分析。假设分析是一种用来对有关政策问题的冲突性看法进行创造性综合的技术。它是问题界定中一种最具有综合性的方法,因为它包含了其他的程序的应用,并可以侧重于团体、个人或兼而有之。假设分析的最重要特征是:它是明确地用来处理政策制定者、分析者及其他政策作用者不知如何在定义上达成一致的问题。假设分析包括以下五种程序:⑴ 利害关系人的认定;⑵ 提出假设;⑶ 质疑假设;⑷ 汇集假设;⑸ 综合假设。

由于公共政策问题界定是个主观的过程,因此如何通过技术方法上的努力使得主观的问题确认过程逼近客观的问题存在,是应用界定方法的时候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上述方法在应用时可能会显得过于原则化,这就大大降低了其可操作性,所以如何将界定方法科学地应用于政策问题界定的实践中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二)公共政策问题界定的步骤

在公共政策问题界定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影响界定的因素、界定方法等方面外,恰当地安排界定步骤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界定的具体步骤研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我们把政策问题界定的过程简单划分为问题觉察、问题界定、问题陈述三个步骤。

1.问题觉察。问题觉察是指某一问题被发现并引导政策制定者更多关注,采取可能性行动的过程。在问题觉察阶段,也是促使社会形成关于公共问题的共识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存在众多的促使问题被觉察的活动者,同时这也就形成了问题觉察的途径。通常有以下几种途径:① 执政党和政府领导人;② 政府工作人员;③ 调查研究的专业机构及有关人员;④ 其他党派、利益集团、新闻媒介和普通民众;⑤ 危机或特殊事件。

2.问题界定。问题界定是对需要解决的公共政策问题所作的特定解释,也就是用最基本的和普通的词汇揭示政策问题的性质和原因。需要指出的是在选择界定问题的概念体系的时候,政策问题界定者会受其自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制约。因此,在问题界定阶段界定者要注意克服自身的不良思想的左右,使对问题的界定更接近于客观事实。

3.问题陈述。问题陈述是运用一些可操作性的语言如数学模型等把实质问题转化为一个详细和特殊的形式问题的过程。这一阶段并不直接描述问题本身,而是将制约政策问题的诸因素的关系用数学关系来表示,用物理对象来模拟。这样做的优点是通过适当的简化与抽象,突出问题的本质规律,有助于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在公共政策问题界定的实际操作中,并不会出现上述清晰的阶段划分,因为以上各个阶段的工作有时会交叉进行,但是阶段的划分将有助于公共政策问题界定的进行,也会提高界定的科学性。

三、结语

对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只是完成了政策制定的初步工作,但是其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意义与地位却不容忽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项政策的失败是由于我们解决了错误的问题,而不是为正确的问题找到了错误的办法,那将是更大的失误。因此,正确的公共政策问题界定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正如人们经常所说的那样,成功地提出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参考文献:

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篇(5)

广告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085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迄今为止,规模的国际性卫星组织是

A.国际电信卫星组织B.国际史普特尼克卫星组织

C.亚太电视新闻交换组织D.欧洲太空社

2.按照国际惯例收取佣金,户外媒介的佣金比率是广告刊播费的

A.10%B.15%

C.16.7%D.17.7%

3.下列广告形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广告开始进入现代阶段的是

A.杂志广告B.广播广告

C.电视广告D.报纸广告

4.世界广告行销公司的简称是

A.WANB.IAA

C.WNAD.IIA

5.包含在传播过程中,没有充分显现出来的受众,或者即将成为现实受众的群体是

A.积极选择型受众B.仰视型受众

C.潜在受众D.纯粹受众

6.奥运会期间,不少广告商借机广告,这种把握广告时机的策略是

A.商品时机策略B.重大活动时机策略

C.黄金时机策略D.节令时机策略

7.按媒介的传播内容划分,中国教育频道(CETV)是

A.综合媒介B.全国性媒介

C.专业媒介D.自营媒介

8.广告创作的主体是

A.构图B.声音

C.色彩D.语言

9.下列用来作为判断产品生命周期的标准是

A.产品销售量的月增长率B.产品销售量的年增长率

C.销售利润的月增长率D.销售利润的年增长率

10.1979年,上海电视台播出的我国历第一条电视广告是

A.瑞士雷达表B.天津牙膏

C.燕舞收音机D.参桂补酒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1.在我国,共同构成全国性统一广告管理法规体系的包括

A.《广告管理暂行条例》B.《广告管理条例》

C.《广告法》D.《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

E.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一系列单项广告管理规章

12.目前国内企业的广告管理组织的类型有

A.公关宣传型B.营销管理型

C.销售配合型D.媒体策划型

E.广告主导型

13.按对消费者的影响程度和表现形式来划分,广告效果包括

A.到达效果B.促进购买效果

C.认知效果D.长期效果

E.心理变化效果

14.广告发稿方式中的固定频率类型有

A.均匀序列型B.延长序列型

C.波浪型D.递减型

E.渐进型

15.现场广告的具体形式有

A.商品包装广告B.悬挂式广告

C.柜台广告D.地面广告

E.橱窗广告

16.下列不属于广告文案内容的有

A.文字B.照片

C.绘画D.布局

E.色彩

17.现代广告运作的特点有

A.综合性B.规模性

C.可变性D.复杂性

E.引导性

18.下列属于非商业广告的有

A.公益广告B.政治宣传广告

C.政府公告D.竞选广告

E.征婚启事

19.消费者行为具有的特点包括

A.消费者行为是动态的B.消费者行为往往涉及许多不同的参与者

C.消费者行为是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D.消费者行为本质上是一种理智行为

E.消费者行为是一个过程

20.主要的广告定位策略有

A.价格定位B.外形定位

C.产地定位D.文化象征定位

E.功效定位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电话调查法

22.广告合同制度

23.媒介计划

24.横幅广告

25.感性诉求广告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6.简述实施广告制度的意义。

27.简述受众的含义及其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特征。

28.简述广告创意的特征。

29.简述广告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经济功能。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试述国际广告传播的一体化策略与当地化策略,及其各自的理论基础。

31.试述影响广告预算的主要因素。

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篇(6)

分析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 首先应该明晰逻辑起点的概念和特征。周越和徐继红对逻辑起点的概念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文献综述, 并在此基础进一步说明逻辑起点是一个物的概念, 逻辑起点不是关系、不是矛盾, 不是问题, 而是在这些关系、矛盾、问题中的一个物的概念, 是一个以关系问题和矛盾为实质的物的概念[1], 在具体分析公共政策逻辑起点中, 想要找到这样一个物的存在是不可能的, 但可以借鉴逻辑起点是包含关系、问题、矛盾的实质这一观点。他们还提出在对基本问题的回答中, 只有找到并抓住有关概念中最具有关键意义的一个做出充分说明, 而后延伸到相关概念和概念联系, 才能将问题回答清楚, 则这个关键概念可以看做基本问题回答的起点, 而这个起点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理论体系构建的起点, 使逻辑链条的前端明确到一个具体起点意义的概念上[1], 逻辑起点能够体现理论体系的个性特征, 能够使得某个理论体系与其他理论相区分。可见, 逻辑起点是指研究对象中以关系、矛盾和问题为实质的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

黑格尔和马克思关于逻辑起点的特征的阐述较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马克思对黑格尔的逻辑起点理论进行批判继承, 认为逻辑起点有抽象、简单、元素形式、起点和终点的辩证统一、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相一致这五个特点[2]47-101。联系以上概念分析, 对特征做出如下总结:

首先, 起点是最抽象的东西。马克思认为, 理论体系的构建应该是从抽象到具体而不是从具体到抽象。起点包含关系、问题、矛盾, 而不是关系、问题或者矛盾本身。

其次, 起点是最简单的东西。在思维的进程中, 范畴的发展顺序应该是从最简单的范畴发展到复杂的范畴, 前者为后者提供根据和前提, 后者为前者提供论证和发展[3]。逻辑起点是对基本问题的关键解答, 而不是包含若干概念或者关系的一组命题。

再次, 起点是构成体系的细胞的、元素的形式, 而不能只是个别的偶然的存在。

复次, 起点和终点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提出, 每一点同时表现为起点和终点, 并且只有在它表现为终点的时候, 它才表现为起点[4]532, 起点和终点的辩证统一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波浪式前进、螺旋状上升。起点和终点看似同为一物, 实际已经有了质的变化。

最后, 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一致的。逻辑的发展随着现实的发展而发展, 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的抽象、理论上的前后一贯的反映[4]532。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对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经过抽象之后所达到的历史的客观逻辑的一致[5]。

由此, 运用马克思关于逻辑起点特征的论述来对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的一些代表性观点进行分析, 进而探讨公共利益作为公共政策逻辑起点的合理性。

二、有关公共政策逻辑起点的代表性观点

近年来, 学者们越来越强调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关于公共政策取向的探讨其实是对于公共政策逻辑起点的理性思考。学术界关于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有较大争论,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三种:

(一)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弥补市场失灵

陈庆云等学者认为,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在于弥补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的缺陷需要公共政策干预以使其不断完善。

笔者认为, 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 弥补市场失灵并不能构成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

第一, 马克思认为, 构建学科理论体系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理论的构建是从具体入手, 从对具象进行归纳与抽象开始的, 抽象性是对各种具体现象共有的主要特征的归纳, 这使得这个抽象特征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理论的逻辑起点只有具有抽象性, 才能更有代表性和说服性。因此, 理论体系构建的起点是从有关研究对象的生动丰富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来的, 即起点一定是抽象的东西。市场失灵本身只是一个问题, 是众多具体现象中的一种, 弥补市场失灵已经是十分具体的行为, 违背逻辑起点抽象性的特征。

第二, 思维、理论的发展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思维理论源头的逻辑起点必然是简单的。理论的构建总是从简单的逻辑起点开始, 然后逐步对其发展扩充、删改纠正, 从而建立起一套复杂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考虑市场失灵的原因 (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和表现 (如不完全竞争、不完全市场、信息不充分、外部性、公共物品等) 等, 市场失灵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除了政府以外, 仍然有其他社会组织对弥补市场失灵发挥重要作用, 弥补市场失灵不能将公共政策与其他非公共政策相区分。弥补市场失灵并不是对公共政策关键问题的基本回答。

第三, 弥补市场失灵也不是构成公共政策的细胞的、元素的形式。公共政策涉及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各个方面, 而非仅限于经济发展领域。逻辑起点应揭示对象的最本质规定, 以此作为整个学科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逻辑起点还应该是理论体系发展的胚芽, 市场失灵无法解释公共政策在其他领域中的活动, 将其作为公共政策逻辑起点只能是个别的偶然的存在。

第四, 起点和终点应该是波浪式、螺旋状辩证统一的, 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即使是在经济领域范围之内, 解决市场失灵也只是相对简单的一次性行为, 而不是连续的动态发展过程, 因此, 起点和终点的辩证统一也就无从谈起。

第五, 就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相一致来看, 经济领域以外的公共政策无法得到合理解释。市场与公共政策也并不是同时产生的, 市场以商品经济为特征, 在商品交换中产生市场,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则是在工业化进程中, 伴随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立而产生的, 二者之间有关系却并不同源, 因此, 市场失灵不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

(二)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政府利益

也有学者从行政人员的自利性、不同层级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争抢利益、政府本身的自利性等方面分析, 认为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在于政府利益。笔者认为, 人民利益一直是政府利益的核心内容, 政府利益虽然既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 也具有不可分割性, 但是考虑公共政策目标的包容性、活动的广泛性, 并非所有政策都能追本溯源到政府利益, 即政府利益不能成为所有公共政策的细胞的、元素形式。例如, 在经济适用房政策、廉租房政策、新农合政策等很多公共政策中, 政府利益并不是基础的构成元素。

在政府利益不构成基础元素的领域, 也就谈不上起点和终点、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辩证统一。公共政策起点和终点的辩证统一, 指的是存在这样的逻辑起点, 它使得公共政策过程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螺旋状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一项公共政策的终点又构成下一项公共政策的起点, 二者实际上已经有本质的差别。此外, 公共政策和政府利益二者所在的领域具有不对称性, 不论内涵还是外延, 公共政策所涉及的领域都是大于政府利益的, 二者无法达到一一对应的吻合。因此, 领域分离的部分必然得不到解释, 起点和终点不可能辩证统一, 逻辑的发展和现实也是脱离的。

公共政策区别于其他政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公共性, 公共性一词已经决定公共政策固有的永恒为公众的本质。对于二者相交叉的领域, 种种政策源于政府利益的现象, 看似耦合的状况不过是因为政府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具有相容性。尽管政府和行政人员有着自利的特性, 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必然地与人民群众是对立的, 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服务者, 其存在本身就是为了管理社会和提供服务。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可能在某些方面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 但是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总体上还是一致的, 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 公共政策既能增进公共利益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政府利益。

(三) 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民意, 公众需要, 还是公共问题

民意和公众需要这两个概念都符合逻辑起点的前四条要求, 即最抽象、最简单, 是构成体系的细胞的、元素的形式、起点和终点的统一。因为逻辑起点不是问题, 而是包含问题的物的概念, 所以公共问题只具有最简单、细胞元素形式、起点和终点统一这三个特征。因此, 关于民意公众需要公共问题的探讨将重点考察这三个概念在余下的特征中是否相符合。

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不少学者认为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在于民意。然而学者们只是强调民意在地方政府政策制定中的重要作用, 如民意是确保公共政策合法性的基本起点民意是评判公共政策公共性的价值尺度民意是维护公共政策权威性的根本保证民意是体现公共政策科学性的重要因素[6-7]等。不可否认, 民意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中都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但逻辑起点本身也有着严格的定义和性质, 并不能将其重要性和逻辑起点等同起来。

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一致的, 不会随着政策的变动而呈现不同的特点, 历史从哪里开始, 思想进程就从哪里开始[4]532。不难发现, 民意、公众需要都先于公共政策之前而产生。从历史发展角度看, 公共政策的产生源于公共性的出现。向玉琼认为, 通过反对特殊主义、反对私人追求、反对主观性, 在等级身份和特权消除之后, 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才开始相区分, 才产生公共性, 产生公共利益, 从而产生公共政策[8]。从具体的生活实际看, 在公众需要和公共问题产生之前, 许多政策已经推行, 公众需要和公共问题也无法解释政府的一些前瞻性政策的出台和执行。可见, 民意、需要和社会问题的历史起点比较难以确定, 因此不具有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一致性。

总之, 民意、公众需要和公共问题都不能作为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基于知识水平、思想文化的局限和信息不充分等原因, 民意往往导致人民群众只关注眼前的、局部的利益, 并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以民意作为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 可能使公共政策在大方向上出现偏离, 而且自利动机的存在也使得民众不能总是科学、客观地评价公共政策, 甚至于出现多数人暴政的情况。公共政策必须具有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 否则不仅其本身无法执行, 还会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最后, 公众需要及公共问题通常是纷繁复杂而动态多变的, 所以公众需要或者公共问题不能作为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

三、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

(一) 对公共利益的理解

学术界关于公共利益的概念一直没有定论, 王浦劬是用共同利益来指代公共利益, 他指出, 共同利益首先是在同一社会关系, 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的, 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通常所说的群体利益或者特定群体中的公共利益, 仅仅是指该群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具有公共性、非市场实现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支配性、多重价值复合性等基本特征[9]54。《公共政策词典》有如下定义:社会或国家占绝对地位的集体利益而不是某个狭隘或专门行业的利益。公共利益表示构成一个政体的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 它基于这样一种思想, 即公共政策应该最终提高大家的福利而不只是几个人的福利[10]。学者们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大多都试图从其所包容的主体的数量来将其与私人利益相区分, 但仅从数量上与私人利益相区分是远远不够的, 难道大于一的主体就能称之为公共利益吗?利益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决定利益内容的无限丰富和多样性。多少数量的主体才能被认定为公共利益呢?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的需要, 受主观需求及社会客观事实影响, 人们对利益的价值认定难以达成共识。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和收益对象的不确定性也使得我们难以对公共利益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李玲玲曾提出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 可以期望的只能是获得利益的群体的范围尽可能的大, 而在资源稀缺、有限的条件下, 利益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利益实现程度是非常不确定的[11]。利益的本质是一种需要, 利益是需要的社会形态, 需要是利益的主观基础, 对于主观需要的满足程度也是难以确定的。多大程度上的满足才是公共利益?利益实现程度的难以界定也使得公共利益概念变得模糊不确定。曾祥华对公共利益界定的困难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 认为概念的宽泛性、内容的发展性、不确定性和层次复杂性导致对公共利益内容做出明确界定十分困难。他还提出, 公共利益概念易与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发生混淆, 公共利益的界定面临制度的困境, 公共利益的实现面临体制的困境和文化的困境[12]。

笔者认为, 在理解公共一词时, 应该从其价值导向和非内容层面的公共性即规则认同这两个方面入手, 将公共利益视为一种规则、机制。正如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所说:自由社会的共同福利或公共利益的概念, 绝不可以定义为所要达至的特定结果的总和, 而只能定义为一种抽象的秩序。作为一个整体, 它不指向任何特定的具体目标, 而是仅仅提供最佳渠道, 使无论哪个成员都可以将自己的知识用于自己的目的。[13]393

虽然公共利益的具体内涵难以确定, 但其价值导向却是明确的。就宏观层面而言即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人民的利益, 就微观层面而言则指公平、民主、正义、效率等。王浦劬认为, 共同利益具有公共性, 公共性在不同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中具有不同含义, 它可以是构成利益关系的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内容的相同性它可以是社会集体生活规则和规则认同意义上的相同性它也可以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围绕特定利益和利益矛盾相互达成的让步妥协性[9]54-55。这里, 关于非内容层面的公共性的分析值得借鉴。公共利益是制定公共规则、营造公平正义的氛围、保障个体社会成员权利、给予个体成员资源和机会, 从而推动其实现自身利益的机制。在这样的机制里, 有一套被普遍认同的社会集体生活规则, 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都已被普遍接受。这样的机制尊重个体的价值, 并为个体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实现个人利益提供保障, 甚至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 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 只有公共利益能够将公共政策与其他政策相区分。公共利益是抽象秩序, 是机制规则, 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基本问题的核心答案, 其他任何答案都不能抓住公共政策的核心内容和思想。

(二) 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

有学者也曾提及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 例如, 孙长青侧重于对公共利益的存在性进行说明, 但并没有对公共政策逻辑起点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与论述[14]。按照马克思关于逻辑起点的论述, 笔者认为:

第一, 公共利益是抽象的存在。公共利益是一种保障社会成员实现其利益的规则机制。公共利益为社会成员实现其利益提供规则和制度, 是一种抽象的存在。社会成员在规则制度下为实现和维护其自身利益而展开活动, 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公共利益反映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二, 公共利益是最简单的东西。马克思在论述商品是《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时, 有如下表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 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 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 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2]47作为一种机制, 公共利益已经是最简单、不可分割的东西。在公共政策分析中, 公共利益亦具有不可分割性, 是最简单的元素形式。按照特性将公共利益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利益, 只是对公共利益具体内容进行的领域分类。想要划分出更小的本质属性的内容, 就会产生相互独立的私人利益, 而私人利益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类比于商品是财富的表现形式而成为《资本论》的逻辑起点, 公共利益也是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 具有商品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抽象性。公共利益作为一种机制, 犹如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只是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最一般的约束, 对社会成员的权利做最一般的保障, 对资源和机会也做最一般的提供。它不会具体到某个领域或者为某个人而运转, 它只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利益机制, 并没有丰富精细的内容。公共利益以其公共性的特征将公共政策与其他政策相区分。

第三, 公共利益是构成公共政策的细胞的、元素的形式。这是指它具有成为任何公共政策的起点的普遍性特征, 而不是个别、偶然的存在。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无时不处于公共利益机制之下。社会生活总是在这样的机制下展开, 遵循公共利益机制对人们的规则约束。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产生的源泉, 它推动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衡量公共政策的绩效结果, 贯穿于公共政策的全过程。

第四, 公共政策源于而又止于公共利益, 是一个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 能进入决策系统的大都是政府议程。于是, 不少人认为, 即使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做出看似利民的一些决策或者措施, 其归根结底也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 期望自身能够得到公众的拥护, 从而加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以推动政策执行, 最终实现自身的利益。如前所述, 种种政策出于政府或者政策制定者利益的现象, 都是源于政府利益或者说政策制定者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相容性, 而非源于他们的私利。

公共政策源于公共利益而产生, 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 公共利益被逐步实现, 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逐渐增强。公共利益在螺旋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丰富完善, 其内涵已经远远大于作为公共政策起点时的公共利益的概念。起点与终点的辩证统一不是简单的回归, 而是经过一系列的过渡、转化, 呈现为螺旋状上升的过程, 是不断扩展的曲线。尽管起点和终点看似仍为统一的抽象存在, 然而二者之间已经有了质的区别。公共政策的终止, 既意味着上轮政策的终结, 也意味着全新的被丰富的公共利益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起点的继续。公共利益既体现为公共政策的起点和终点, 也体现为公共政策运行的背景和规则, 每一次公共政策的执行, 都将或多或少地对这个机制起到完善和丰富的作用。

第五, 公共政策和公共利益具有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一致性。也就是说, 经过历史抽象的公共利益与公共政策是同时产生的。李春成对公共利益这个概念的产生发展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15]。公共利益这一表达在近代以后才出现, 17世纪40年代以前普遍使用的是公共善一词, 表达的是个体、局部和特殊利益应当服从更大范围的普遍的整体的利益。在美国建国时期联邦党人提出只有当权力得以有效制约, 作为个体利益之综合的公共利益才不至于被那些并非圣贤的公职人员所侵蚀, 他们强调通过加强监督和权力制衡来实现所谓的公共利益。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 强调公职人员的道德对公共利益有着重要影响。19世纪末期, 美国又更加关注设计完美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 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随后进步改革又提出效率与道德可以兼得, 效率与伦理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应该从效率和人的道德两个方面推动公共利益的实现。之后, 利益集团、多元主义和公共选择理论都对公共利益及其实现做了相应的解释。公共利益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概念, 将这些所有党派以不同称谓或者表达方式所指称的公共利益一词抽象出来, 最早可以追溯到工业化时期, 这也正是公共政策产生的时期。

在农业社会中, 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还没有明确地区分, 利益一词更多地服务于非平民阶级, 社会大众被视为贵族的财产, 也谈不上公共利益。向玉琼提出, 等级社会中一切利益都是附着在以统治者为中心的等级结构中, 最终可归结为以统治者为中心的共同利益, 因而农业社会中并没有出现公共与私人的分化, 也就不存在公共利益[8]。在工业化进程中, 只有公共与私人相区分, 才需要不同属性特征的政策来对二者分别进行管理, 由此产生公共政策。

从公共利益的机制来看, 公共利益就是公共政策得以顺利执行的秩序背景。当前, 为治理雾霾、为缓解交通拥挤状况而出台的各种限行政策, 为规范网约车而出台的京籍京牌沪籍沪牌等细则, 这些具体政策都反映出对公共利益的确认和维护。公共利益机制规定个人、社会组织以及政府在社会中的活动范围、行为方式。自律使人自由, 没有公共利益机制的激励和约束, 各个利益主体也将无法进行各类社会活动, 更谈不上实现其利益。

四、结语

逻辑起点有其自身的定义和特征, 我们应该秉承严谨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去对待每一项公共政策议题。探明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既有助于确保国家大政方针在总体方向上的正确性, 也有助于提高政府政策的合理化、合法化水平, 还有助于营造公正和谐的社会氛围, 更有利于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完善。

公共利益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抽象秩序和制度规则, 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公共性。公共利益的本质使得它符合作为逻辑起点的五个特征, 从而成为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以公共利益作为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 一方面, 能够充分体现对公众需求的回应性和前瞻性照应, 使公共政策在制定、执行、评估等过程中紧紧围绕公共利益而展开, 从而提高公共政策的合目的性与合理性, 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减少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障碍因素, 最终实现公共利益的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另一方面, 能够强化政府及行政人员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动机和能力, 从而提高其公共服务思想素养和公共服务水平, 促进公共政策达到既定目标, 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最终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周越, 徐继红.逻辑起点的概念定义及相关观点诠释[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汉文) , 2006, (5) :16-20.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47-101.

[3]刘炯忠.《资本论》方法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34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32.

[5]冯振广, 荣今兴.逻辑起点问题琐谈[J].河南社会科学, 1996, (4) :57-60.

[6]田千山.民意:地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以番禺停建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 2010, (20) :170-177.

[7]何从新.民意:是地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3) :22-25.

[8]向玉琼.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J].浙江社会科学, 2016, (2) :25-34.

[9]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10]E.R.克鲁斯克, B.M.杰克逊.公共政策词典[K].唐理斌, 等, 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2:30.

[11]李玲玲.试论公共政策的社会总体利益取向[J].中国行政管理, 2006, (3) :103-106.

[12]曾祥华.必要、困难与前提:也谈公共利益的界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1) :47-52.

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篇(7)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方面的适度分权,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中央政府集中资源配置的路径,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不断增强,许多地区依托资源禀赋及有利发展条件实现了经济起飞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不断增强,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区域经济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还面临着诸多的区域发展问题,而且问题区域(problem regions)也随之增多,这些现实情况都产生了对区域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巨大需求,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而研究成果的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政策的出台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区域经济学在借鉴和应用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借鉴和吸收了以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为代表的新兴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学与GIS的关系

近年来,社会科学的发展呈现出定量化、空间化和应用化的特征,强调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将公共政策落实到空间上的具体区位。区域经济学正是以资源的空间分布非匀质性为理论视角,研究经济活动“何事”在“何地”和“为何及应该如何”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对资源空间配置及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研究。而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混合数据结构和有效的数据集成、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创造和可视化表达手段以及空间决策支持功能。于是,基于GIS平台提出解决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的公共政策和规划措施也就有了“因地制宜”的优点。

三、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教学的探索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般由区域形成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四部分组成。传统的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忽视了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应用性强”的学科特点。为此,本文从GIS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功能出发,结合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及理论体系以案例的形式探索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创新性教学的价值,期望推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与优化。

(一)GIS基本功能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GIS基本功能涉及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变换,空间统计与分析及地图的制作与输出。基本功能的恰当应用可以直观地表述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及特征。就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而言,它不仅表现为时间维度上的经济增长,而且更重要地表现为空间维度上的拓展与收缩,而空间维度的拓展与收缩就可应用GIS教学来展示与表达。首先,建立GIS专题地图,通过GIS的制图方法绘制面状符号图并通过指标数据处理赋予每个面状符号图不同的属性特征,这一步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发展状况,引发学生思考经济活动采用什么样空间布局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将确定培育的经济中心展现为点状符号图,同时也通过数据处理赋予每个点状符号图不同的属性特征,这一步有助于学生知晓这些经济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再次,将联接各经济中心的现有或规划的重要干线展现为线状符号图并用线状的宽度表达线状要素的特征,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增长极的区位条件;最后,将上述点、线、面符号图进行叠加,即将可能选择的经济活动布局落实在具体的空间上,可让学生在学习区域发展理论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就区域关系理论而言,不仅需要探讨因资源稀缺而形成区域竞争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且需要探讨因资源禀赋差异而形成的区际分工与合作。GIS教学可以将不同区域资源禀赋状况(或经济发展状况)的数据输入GIS专题地区所对应的属性表,进而通过图例编辑器将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用地图的形式输出,即可清晰看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从而判断区际分工的可能性及合作的类型。

(二)GIS应用功能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基本功能为依托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模型分析技术、数据库和数据集成技术等演绎出资源管理、区域规划、辅助决策等多种GIS应用功能。合理使用应用功能可以为区域发展问题的解决或促进问题区域实现良性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区域形成理论通过剖析区位因素与区位价值来探讨企业、公共设施等的区位选择问题及经济活动的集聚效应。古典区位理论从成本函数约束视角分析区位选择,这样选择的区位可能与实际需求有偏差,导致资源空间配置的不合理。应用GIS教学则能相对方便地找到最佳区位。以新建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为例: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新建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需要考虑现有类似公共设施的空间分布状况、人口密度及政府的土地规划使用情况等因素;其次,在建立GIS专题地图的基础上,分析处理类似公共设施分布的点状空间数据并产生离开现有类似公共设施的距离图,因为新建公共设施应该离类似公共设施有一定距离;再次,分析处理人口分布的点状空间数据并产生人口分布密度图,因为新建公共设施应该在人口相对比较密集的地区;再其次,在专题地图上将政府的土地规划使用情况转化为栅格图;最后,将距离图、密度图及栅格图进行叠加,然后进行选址的综合评定,即可在专题图上看出适合新建公共设施的具体区位。这种集问题导向、分析及制图等环节于一体的教学实践方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了解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具体要求。

区域政策理论探讨的是政府创造某些源于空间差异并旨在缓解或克服空间差异影响的制度供给问题,然而区域政策要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则需要判断政策的需求区域。应用GIS教学可规避没有考虑要素资源空间流动的缺陷。以判定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区域为例:首先,在GIS专题地图上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供应点的点状符号图;其次,以基本公共服务的供应点为中心,向外构建一个合理的邻近区(如规定相应的步行时间或行车时间),计算出该供应点与邻近区的人口之比,即该供应点的繁忙程度;再次,以每个居民点为中心,也向外构建一个合理的邻近区并记录邻近区内的供应点数量,以此测算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方便程度;最后,通过上述分析在地图上进行比较即可准确地判定出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区域。

四、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教学的保障措施

从上述分析来看,基于GIS的创新性教学不仅可以更直观地描述空间经济现象,而且可以辅助决策。因此,在区域经济学课程运用GIS教学将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建立经济学的空间分析思维,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当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革新的制度安排才能体现GIS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门课程的教学时间是稀缺资源,教师必须在稀缺的时间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其教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异,而在区域经济学课程中应用GIS教学就要求授课老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特别是要空间分析思维、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及较强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因此,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第一,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既要系统地讲授与空间约束相关的区域形成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又要相对系统地介绍空间分析技术等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介绍GIS技术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因为GIS研究方法可以产生一般经济学研究方法难以获取的重要信息,进而实现在系统支持下的空间动态模拟和决策支持。此外,可以通过课程开发出来的案例(如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商业选址、资源管理等)介绍来凸显其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开设GIS试验教学课程。根据教学条件、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及教学目标实验课程的开设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在现有的教学大纲、教学进程和教学课时的约束条件下,适当减少理论课时补充实验课时让学生能够掌握GIS的基本操作,尝试运用GIS进行经济现象的描述;二是单列学分专门开设GIS实验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建立空间数据库,绘制各种相关专题地图,将经济特征呈现在特定区域中,而且能够在区位选择、城市空间布局和区域规划等方面进行辅助决策,增强学生的空间数据分析能力和空间信息处理能力。

(三)更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组织环节

突破当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讨论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应用性强和综合性强,因此在理论讲授之后均要求学生结合理论并应用GIS来分析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而且将其成果在讨论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上展示。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因此必须改革侧重卷面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新的考核方式应该由平时成绩、GIS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其中GIS实验成绩以学生按照要求制作的专题地图、图像、图标及文字说明来评定。革新后的课程考核方式既能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能考察学生操作GIS的熟练程度及运用基本理论进行辅助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借助实践教学开发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学校安排的GIS实验课程外,还应丰富教学手段,寻求与GIS相关企业及政府规划部门的合作以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企业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进行空间分析与统计等相关工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又可以将所学理论服务于区域内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分析、管理、规划和决策,接受实践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合作内容开发成区域经济发展运用GIS的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法辉.社会科学和公共政策的空间化和GIS的应用[J].地理学报,2011(08).

[2]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郝寿义.建立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想[J].南开经济研究,2004(01).

[4]孙久文.现代区域经济学主要流派和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J].经济问题,2003(03).

[5]于泽.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04).

[6]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篇(8)

第一部分秘书学

一.绪论:秘书的涵义和职业特征;秘书工作的内容、要求、性质、特点和作用;

二.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与工作要求:秘书工作机构的地位、性质、职能与工作要求;秘书部门和人员的管理。

三.秘书的素养:秘书的知识机构和能力要求;秘书的理论修养、思想作风和职业道德;秘书的心理、气质、性格和心理调适;秘书的培训、鉴定与考核。

四.秘书的社会活动与人际关系:秘书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地位;秘书的社会角色,角色活动和角色意识;秘书人际关系的内容、方式与处理准则;秘书主要人际关系的处理要求。

第二部分秘书实务

一、绪论:秘书实务的对象、范围、性质和特点。

二.办公室管理:办公室管理的作用、内容和要求;办公室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办公室工作计划的具体内容、制订步骤和常用的工作计划方式,工作计划的总结内容。

三.秘书的日常工作:通讯工作的类型、应对与处理;接待工作的类型、方式、原则、要求、程序和内容;秘书安排上司工作日程的原则、要求和订约事宜;督查工作的作用、原则和程序;保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公章、介绍信的保管和使用;值班工作的任务、制度和要求。

四.信息与调查研究:信息工作的意义、作用、程序和方法;秘书收集信息的主要内容和形式;调查研究的涵义、作用、内容、类型、方法、程序和步骤。

五.会议组织:会议的类型、作用和会议的要素;会前、会间、会后的秘书工作;工作会议,代表会议,座谈会和电视电话会议的组织。

六.工作:工作的要素、任务、作用、原则和要求;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七.沟通与协调:沟通的涵义、作用、类型和方法;沟通的障碍和克服方法;协调的涵义、作用、特点和原则;协调的内容、步骤、方式、方法和策略。

八.秘书常用礼节和秘书活动的礼仪

第三部分秘书写作

一.秘书写作基础:秘书写作的内容、特点、原则、要求、过程和表现方法。

二.行政公文的写作:行政公文的涵义、特点、作用和分类;行政公文的格式和语体特征;公文的行文关系、行文方式和行文规则;公文的语言要求;公文的语法、逻辑、修辞和标点正确使用的要求;对使用不规范公文的审核、修正;行政公文的适用范围、特点、写法和基本要求。各种文书稿本的涵义和作用。

三.事务文书的写作: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规章制度、简报、讲话稿的涵义、作用、种类、特点、写法和基本要求。

第四部分文书工作与文书处理

一.文书工作概述:文书工作的范畴、特性和作用;文书工作的基本原则;文书工作的标准化与现代化。

二.文书处理:文书处理程序及其特性;公文的收文程序与发文办理程序;各程序的涵义和作用;办毕文书的处置。

三.文书立卷:文书立卷的涵义、意义、组织、原则;常用的组卷方式;文书立卷的步骤;文书的管理、归档和归档制度。

第五部分、公共行政管理

一.引论:管理的定义、实质;公共行政管理的涵义、主体、客体。

二.政府职能:政府职能的涵义、发展变化、重要地位和类型;政府职能的内容;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和根本途径。

三.行政领导:行政领导概述;行政领导者的职责、权力和权威;行政领导方式与行政领导艺术。

四.行政决策:行政决策的体制、类型与程序;行政决策的原则与方法。

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篇(9)

1引言

企业股权投资是企业发展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投资方式,一般情况下,其通常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公司或者公司与风投机构之间。在股权投资及后续的管理过程中,目标企业的股权结构发生了转变,经营方式有可能随着投资企业的管控而发生变化。企业的股权投资根据投资企业占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比例,又可分为全资、控股和参股等几种情况[1]。企业股权投资过程因涉及各项财产的转移,牵扯税种及税负金额的计算,从减少税负的角度,应进行必要的税务筹划。论文根据企业股权投资的过程,对股权转移过程中的税收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希望能够为有股权投资业务需求的企业提供参考。

2企业股权投资目标的选择

对投资企业来说,目标企业的选择是企业股权投资的首要任务,需对投资标的企业从行业前景、业务相关度、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所在地的政策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为税收筹划提供依据。对企业投资方来说,企业股权投资是实现企业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企业资本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因此,企业投资方在选择投资目标企业时,首先应考虑被投资企业的基本状况,投资方更愿意将资本投向那些新兴朝阳产业或者与本公司经营有直接关系的企业。在投资的前期尽调过程中,投资企业应对标的企业的以下基本情况进行评估与核实:被投资企业所处行业是否为国家政策支持产业,所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在市场上的占有情况、是否被市场及消费者认可,品牌认知度如何;企业近年的经营状况、财务情况、运营管理模式、人员结构、企业文化理念等,对标的企业所处产业、地区的政府投资优惠政策、税收减免政策信息作全面的收集和分析,只有前期尽调结果表明被投资企业与企业战略业务方向相符,企业质地良好,能对企业发展起到正向支撑作用,方可列为投资目标[2]。

3企业股权投资涉及税种分析

企业股权在转移过程中主要涉及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以及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契税,不征收营业税。接下来,论文将分别予以简单介绍。印花税:根据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2条规定,产权转移书据为应纳税凭证。股权转让合同属于该条所指的“产权转移书据”,应当按照所载金额万分之五贴花,依法缴纳印花税。个人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之相关规定,自然人股东取得股权转让所得,应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财产转让所得以个人每次转让财产取得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比例税率。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于2000年的“国税发[2000]118号文”《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应并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居民企业取得所有应纳税收入及非居民年企业取得的除下述收入外的所有收入,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具体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金=应纳税所得额×25%;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具体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金=应纳税所得额×20%。增值税、消费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属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因此,投资者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按规定征收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移送的当天。属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还应按规定征收消费税[3]。契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八条规定,以土地、房屋权属作价投资、入股,视同转让,对接收方按照3%~5%的税率征收契税。营业税:根据2003年1月1日起执行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财税[2002]191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规定,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

4股权投资中企业税收筹划策略分析

企业股权投资中可充分利用税收政策,选择适合的投资方式、投资时机制定投资方案,合理规避税务风险,减少税务成本。以下简要分析几种方式:

4.1选择合适的股权投资比例

股权结构选择:财税[2009]59条规定:符合相关条件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企业在进行股权投资比例的选择时可进行参考。收购100%股权可有效地规避目标企业所涉及的债务、劳资关系、法律纠纷等一系列问题,但会增大投资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投资企业的资本支出;如投资方的资产占有不低于原企业25%,且股权支付比例不低于85%,投资企业能够享有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暂免企业所得税。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在实际的股权投资中,若股份支付比例大于85%或者同一控制不支付的情况下,双方都可以免除并购过程中所得税,这对企业股权投资双方来说不失为一条良策。

4.2选择合适的股权收购对价支付方式

通常情况下,企业在进行股权投资时,选用的投资方式主要有:货币资金投资、实物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换股投资以及债券投资等。企业在进行投资对价支付方式选择时,应该根据自身真实状况,选择效益比较高的投资形式。假设企业直接以货币资金投资,不能起到节税的效果。实物资产投资中,如企业以土地(房地产)作为对价,根据财税字[1995]048号《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规定:对于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投资、联营的一方以土地(房地产)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作为联营条件,将房地产转让到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中时,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再如换股投资,它是指股权投资方以股权支付的方式收购目标企业的股权,双方只需按照税法约定缴纳股权转让所得税和印花税即可,无需再另行缴纳其他税额,但这种投资方式有一定限制,根据税法规定,股权投资方购买被投资方的股权份额不得低于75%,而且股权支付比例不低于85%,才可以采用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所以在企业的股权投资中要特别注意这点。

4.3充分利用当地税收优惠政策

在我国现行的税法中,对一些特殊地区有一定经济优惠政策,例如,在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以及民族自治区等地区。除此之外,一些当地政府为了推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单独推行一些地区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投资入住,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如果被投资企业在这些优惠地区,能够享有国家或者当地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则能提高被投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4]。

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篇(10)

课程代码:0024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经济法是否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主要的判断标准是

A.经济法是否拥有一个特有的法律体系

B.经济法是否具有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

C.经济法是否具有自己独特的调整对象

D.经济法能否对国家经济政策产生指导作用

2.着重回答经济法自身是什么的问题,是经济法理论中的

A.经济法本体论 B.经济法价值论

C.经济法规范论 D.经济法运行论

3.下列属于市场规制法的是

A.《专利法》 B.《物权法》

C.《侵权责任法》 D.《反不正当竞争法》

4.经济法的调整以整体上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为直接目标,这体现的是经济法基本特征

之一的

A.经济性 B.强制性

C.现代性 D.规制性

5.经济法价值的两大类别是

A.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

B.正义价值与秩序价值

C.内在客观功用价值和外在主观评判价值

D.公平价值和秩序价值

6.经济法的宗旨涉及几个重要目标,其中的目标是

A.稳定增长 B.保障基本人权

C.保障社会公益 D.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7.下列关于我国调制立法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立法机关独享的立法模式

B.由行政机关独享的立法模式

C.由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分享的立法模式

D.由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分享的立法模式

8.下列关于调制受体依法竞争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依法竞争义务只涉及市场主体与其竞争者之间的关系

B.竞争行为不得违反诚信原则,这是受制主体的积极义务

C.对于依法竞争的义务,仅限于传统意义

D.消费者个人一旦从事经营活动,同样也要履行依法竞争的义务

9.下列属于正式程序的是

A.窗口指导程序 B.股票的发行程序

C.非法定的立法民意征求程序 D.道义劝告程序

10.在经济法中,计划、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等程序属于

A.诉讼程序 B.非诉讼程序

C.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 D.非正式程序

11.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发展 B.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C.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D.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12.依法治国方略中的权力监督制衡理念以及宏观调控权行使的外部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建立

A.宏观调控指挥协调制度 B.宏观调控指导协商制度

C.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 D.宏观调控平等协商制度

13.我国财政的根本要义是

A.以人为本 B.宏观调控

C.和谐、稳定、发展经济 D.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4.县级以上各级人大的预算管理职权是

A.审查权 B.监督权

C.编制权 D.执行权

15.作为政府采购活动的重要主体的供应商,应当具备的法定条件之一是

A.具有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 B.具有独立承担行政责任的能力

C.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D.具有独立承担违宪责任的能力

16.粮食、食用植物油的销售和进口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是

A.零税率 B.低税率

C.基本税率 D.减免税率

17.在我国,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

A.10% B.15%

C.20% D.25%

18.下列属于货币市场的是

A.债券市场 B.股票市场

C.国债回购市场 D.黄金市场

19.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对象是

A.个人 B.企业

C.社会团体 D.商业银行

20.国家计划管理、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计划形式是

A.短期计划 B.中期计划

C.长期计划 D.中、长期计划

21.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审批机关是

A.国务院 B.国家权力机关

C.人民法院 D.国家计划委员会

22.1945年美国铝公司垄断案创立的反垄断法制度是

A.豁免制度 B.申报制度

C.域外效力制度 D.惩罚制度

23.1896年世界上第一部《反不正当竞争法》诞生于

A.法国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24.规制垄断的基本路径中,除了结构主义之外,还有

A.行为主义 B.主导主义

C.支配主义 D.认识主义

25.下列属于横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是

A.划分市场 B.交易

C.限制转售价格 D.特许协议

26.甲期货交易所章程规定,对日交易量超过一百手的客户,可以将手续费的2%作为折扣费退还给他们,并要求办理完整的财务手续。其他交易所对此规定提出异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交易所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B.甲交易所的行为构成行贿

C.甲交易所的行为既构成行贿又构成不正当竞争

D.甲交易所的行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27.甲厂生产一种易拉罐装碳酸饮料。消费者丙从乙商场购买这种饮料后请丁饮用。丁在开启时被罐内强烈气流炸伤眼部。关于本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只能由丁提出赔偿请求,而且只能向乙索赔

B.只能由丙提出赔偿请求,而且只能向甲索赔

C.丙或丁必须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由其确定向谁索赔

D.由丁提出赔偿请求,丁可向甲、乙中的一个索赔

28.形式上经营者集中特色的行为是

A.经营者联合 B.经营者控制

C.经营者垄断 D.经营者合并

29.吕某在甲公司购买掌上电脑,因掌上电脑的质量问题要求退货与经理发生争执。经理指令公司保安人员将吕某强行拖到一间仓库里禁闭两个小时。第二天吕某将此过程告知当地报社,当天晚报载文对甲公司及该经理进行了抨击。吕某的行为属于

A.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

B.诋毁商誉行为

C.新闻媒体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行为

D.吕某侵犯经理名誉权的行为

30.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A.6% B.8%

C.10% D.15%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下列有关经济法与商法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有

A.经济法是公法,商法是私法

B.经济法调整调制关系,商法调整商事关系

C.两者在法域、功能等方面各不相同

D.从民法到商法再到经济法的发展,是从任意法到强行法的发展路径

E.两者在法律的保护宗旨、保护法益、主体地位等方面都有不同

32.下列有关“经济法主体资格取得多维性”的阐述,正确的有

A.调制受体主要是由民商法确定其资格,但不排除在市场准人方面,基于产业政策的考虑而由专门经济法规范进行限定

B.调制主体与调制受体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都有各自不同的法律依据

C.通常情况下,调制主体资格的取得需要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D.调制受体的资格,一般不需要专门的法律作出特别规定,它们是通常的市场主体

E.经济法主体资格取得的多维性与各类主体资格的非平等性、各自的职能和任务的差异性等有关

33.从广义上说,重复征税可以分为

A.税制性重复征税 B.经济性重复征税

C.行政性重复征税 D.法律性重复征税

E.合理性重复征税

34.计划法的基本原则有

A.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原则

B.综合、平衡和协调原则

C.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原则

D.坚持规划先导原则

E.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原则

35.某公司生产销售一款新车,该车在某些新设计上不够成熟,导致部分车辆在驾驶中出现故障,甚至因此造成交通事故。事后,该公司拒绝就故障原因做出说明,也拒绝对受害人提供赔偿。该公司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有

A.安全保障权 B.知悉真情权

C.公平交易权 D.获取赔偿权

E.监督批评权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经济法的地位

37.公益诉讼

38.经济法的“本法责任”

39.《预算法》

40.相关市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调制主体的主要职责。

42.简述我国《政府采购法》的立法宗旨。

43.简述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

44.简述经济法与行政法的不同。

45.简述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权利的内容。

五、论述题(本题10分)

46.试论述宏观调控权的配置。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

47.某市贸易信息公司于2010年10月1日至30日组织了一场名优商品展销会,展销地点是市工业展览中心,一百多家公司、厂家参展。市民甲在该展销会上买了一瓶麦香酒回家,饮用后即感到头昏眼花,马上去医院,经10天住院治疗,虽基本恢复了体力,但双目失明(麦香酒甲醇过高引起)。甲出院后立即去市工业展览中心,但展销会已结束。甲找到工业展览中心的主管人员,被告知此次展销会系某市贸易信息公司组织的。甲找到某市贸易信息公司,被告知麦香酒是H县的麦香酒厂展销的,应由H县的麦香酒厂负责。

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篇(11)

其次,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的制定必须具备针对相关性。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的技术和方法大多都是从西方借鉴而来, 有着各自不同的模式和具体的目标, 因此一定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各地实际情况选择评价指标, 确定方法和流程。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评价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 要把规划项目可能对环境、经济、社会、资源、人群健康所产生的正负影响相关的内容向参加评议的公众做详略适当的公告或介绍, 使公众能快速清楚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 以便做出正确的评价意见。

再者,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的制定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向公众征询意见的内容或指标结果处理应该有定量统计, 使评价更具有说服力, 评价结果应易于操作决策, 还要充分照顾到各阶层公众的认知能力和教育水平, 需要向公众征询意见的评价指标或因子描述要简单、明了、易懂,不要繁琐或太专业化。

最后,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的制定要遵循动态性原则。各项规划的项目类型、运行阶段、受影响阶层(公众构成)都是在不断调整中的, 因此向公众征询意见的内容或指标与侧重点就不同, 评价指标应进行动态调整。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各要素的权重, 可依具体项目的主要因子及对不同位置人群影响的大小采取不同赋值原则, 也可根据参与公众的意识差距来制定不同的权重等级。

二、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的基本指标

(一)参与对象的代表性

公众参与对象的代表性是影响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与对象对项目的熟悉程度以及调查对象的背景情况都可能影响其代表性。一般情况下城市居民生活直接受项目影响, 对项目的关注程度较高, 而远离项目选址的群众的关注程度则不够。此外, 公众的区域发展意识、思想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都影响其对城市规划持有不同的心态, 对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也有一定的影响。为消除距离远近及背景的外界影响, 整理分析过程中, 采用特尔斐法对不同的对象赋权重值。基本上采用距离占70%、背景占30%的比例计算权重值,具体范围确定依具体项目而定, 背景可通过对象的文化层次或职业等加以体现。[ 1 ]

(二)公众参与面、参与率和参与度

公众参与面实际上是从公众参与的广度、范围等来考虑的, 主要考察公众参与城市规划项目活动的横向范围的程度, 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考虑。宏观层面是对一个地区全部规划项目公众参与的广度、范围的描述, 而微观层面是关于某个具体规划项目的公众参与广度、范围的描述。

其中宏观层面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公众参与项目数/城市规划项目总数×100%

参与人数/理想参与人数① ×100%

①理想参与人数指的是某个规划项目所影响的公众人群数量, 它可以通过专家评估或者特尔菲法得到。

微观层面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1/y系数×实际参与人数/理想参与人数

宏观层面的公式我们易于理解, 而微观层面的两个参数则须分别对参与人数广度、范围的比例和参与的公众内部各阶层的人群做进一步的比例分析。借鉴经济学上对基尼系数的定义, 我们可以依此对y系数进行如下的阐释(见图1)。

从图1可见, 如果存在完全公众参与, 那么占公众人数10%的某个社会阶层就应该占参与人数的10% , 占公众人数15%的某个社会阶层就应该占参与人数的15% , 如此等等。这就得到一条起自原点的45度线———基线。但是实际运作中可能是占公众人数10%的某个社会阶层占参与人数的30% , 而占公众人数30%的某个社会阶层占参与人数的10% , 如此, 我们用y线来描述这种公众参与面的不平衡程度。y系数就是把45度基线与y线之间的面积加倍, 得到一种不平衡程度的度量。公众参与面是衡量参与主体与活动结合广度的指标。参与面越广, 表示参与主体与活动结合的范围越广, 公众的主体性发挥得越好。

公众参与率指的是城市规划项目中引入公众参与的相对值。它可以由“公众参与率=公众参与面3 公众参与度”得出, 它描述的是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的综合。

公众参与度S 表示公众对某项目参与的深度。如果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其评价, 其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其中, S 为公众参与度; Ka、Kb、Kc …Kz 为不同类型的权重; Ai、B i、Ci …Zi 为不同权重等级在各答题所得的分值之和, Ai = ΣPiQi.其中i为分值的梯度个数; P为做出第i种选择的人数; Q 为第i种选择的分值( 0≤Q ≤1) ; Na、Nb、Nc …Nz 代表对应权重等级样本量; m 代表权重类型数; n代表问题个数。[ 2 ]

公众参与等级依不同案例权重赋值和分配情况, 计算出Smax(极大值) , 在(0, Smax)以不同比例分为四档(见表1)。

(三)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效率和效果

决定公众参与效率的各个评价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进行评价, 最大的困难在于对公众参与的概念定义和作用认识的模糊和不确定,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复杂难题, 无论是规范性框架还是实证性框架, 都只是从某个特定角度出发得到的部分认识, 无法涵盖公众参与效率评价所需要的全部内容。我们不仅需要针对特定的问题和群体进行深入探讨, 为日后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工具和方法, 还需要不断加深人们在这方面的知识积累。通过现有的文献研究分析, 可以将决定公众参与效率的评价要素总结成为7个方面(见表2) .[ 3 ]

在这7个因素中, 引起争议最多的是公众参与的目标确定和结果输出, 其次是团体参与和参与者特点, 而对公众参与和决策实施的资源与资金支持争议最小。从公众参与有效性的7个方面出发, 这对公众参与效率评价的研究具有建设性意义, 它为组织公众参与活动提供了相关指导, 指出在活动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可能出现的问题。

谢莉。安斯汀( Sherry Arnstein) 1969年通过对公众参与实践的分析, 发表了“市民参与的阶梯”(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一文, 根据市民参与的程度, 提出了公众参与的阶梯的概念, 将公众参与分为八级, 三个层次, 其三个层次也可以理解为公众完全被动的阶段、受约束的尝试阶段和受引导的互助合作阶段, 反映了公众在参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低(见图2) .这一分析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效果的评价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三、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的构成

(一)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范围和对象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范围要与项目所确定的评价范围基本一致。公众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 通常是指所有实际上或潜在地关注、影响一个组织达到其目标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个人, 因此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对象一般以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内的人员为主, 根据项目性质及特点也可邀请少量的外地专家学者, 其人员应来自社会各个阶层, 能代表一个社会断面, 一般可以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各个阶层中抽样确定对象。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对象是指对城市规划中哪些事务发表意见, 这些事务一般都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直接与公众的生活和生存相关。本来这些事务的处理和管理应当由政府来承担, 但是在现代社会, 政府在处理这些事务的过程中主动地以制度化的方式自觉地接纳公众参与。

(二)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的阶段划分或程序

1. 初评

2. 详评

(三)编制公众参与评价书(表)的内容

公众参与评价书(表)由项目简介、评价指标(因子)体系、评价技术要求或说明等部分组成。

(1)项目简介。编制该部分内容要求篇幅短少、语言精炼、通俗易懂、描述不要“太专业”。

(2)评价指标(因子)体系框架。

(3)评价技术要求或说明。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如何填写公众参与评价书(表)和评分做出有关技术要求和说明, 以便能反映正确的公众参与效率和效果, 又有利于结果统计处理和分析。

(四)公众参与评价的形式与方法

公众参与评价的形式可采取访问法、问卷法和听证法, 访问形式可用判别法和一览表法对其进行评价分析, 通过举行听证会形式综合各方面意见,形成听证报告, 提出建议。这两种形式可用于公众参与初评。问卷调查的评价方法可采用矩阵法, 综合考虑公众参与效率、效果评价因子的“幅度”和“重要性”, 用分值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地反映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总效率和总效果。

参考文献:

[ 1 ]  刘衍君, 吴仁海。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定量评价方法初探[ J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4 (4) : 71 -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