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大全11篇

时间:2024-04-02 15:57:44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篇(1)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思考 建议

一、农村商业银行的作用思考

(一)发挥农村资金流转的核心作用

因农村商业银行仍以服务三农为综旨,其网点主要布置在乡镇。较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功能全面,占主导地位。目前在重庆农村的乡镇,不管是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还是农户储蓄存款,主要还是在农村商业银行办理业务,其资金主要通过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流转。

(二)继续发挥支农的主力军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助推器作用

因农村商业银行是广大农户资金短缺融资最直接的正规合法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以最大的零售银行市定位,支持县域经济和“三农”,确立农村商业银行将发挥城乡筹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三)继续发挥联系三农的金融纽带作用,成为政府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传输带

城乡统筹发展,政府引导和注资是关键。但政府的注资要通过农村商业银行汇兑结算渠道进行传送和监控。“三农”资金短缺又主要靠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因此农村商业银行还要继续发挥联系“三农”的金融纽带作用。

(四)成为城乡统筹发展改革成败的“反光镜”

农村商业银行资金流动的快慢和资金增长速度及资金需求状况,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地经济活跃程度,通过农村商业银行的系列数据可反映出城乡统筹发展的效果。具体表现在:1.资金流转速度的快慢反映农村资金的活跃程度。2.资金需求量的大小即贷款的多少和用途,反映是否提高了农民参与创收的积极性。3.沉淀资金的多少,反映农村改革效益,农民实际收益的多少和是否得到了实惠。

二、建议

农村商业银行在改革初期,在市场定位确立的基础上,应处理好传承、摒弃和创新三者的关系。因为农村商业银行是在继承农村信用社业务、机构和人员的基础上更名而来,农村信用社更名为商业银行后,其市场定位仍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做最大的零售银行。这就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处理好传承、摒弃和创新三者的关系。“传承”就是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将原信用社的品牌业务加以继承,也可叫“老字号”业务,如存款,三农贷款等。这是信用社在农村中几十年来形成的,不能放弃,这是立行之本。摒弃就是农村信用社改成商业银行后,部分业务要按商业银行的要求,体现商业银行的效益性,对一些成本高,效益差、风险大的业务品种和经营模式进行整合和放弃,如对网点的布局上应考虑效益性等。“创新”就是要对农村信用社低效益业务和模式整合后,应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的特点创新业务品种,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形象,竞争力和经营效益。发挥农村商业银行在城乡统筹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可借农村商业银行改革之机,做好传承、摒弃和创新的改革,就发展好了农村商业银行在城乡统筹中的作用。具本建议如下:

(一)合理设置网点,提高经营效益

农村商业银行网点的设置,既要符合商业银行的效益性,又要考虑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即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来确定网点的设置。县城以建精品网点为主,乡镇以每个行政镇(乡)设立一个网点,均实行综合柜员制办公,撤消非政府所在地的机构网点,基本做到一个乡政一个农村商业银行机构,改变以原集镇设网点的模式。这样设立机构,既能保持每个政府所在地有金融机构,又便于农村商业银行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保持政府相关资金划转、结算,确保县级支行与县级财政的资金往来,求得各级政府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支持。撤消非政府所在地的机构网点,能减少经营成本,又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效益性。

(二)人员择优上岗,提高服务质量

现代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农村商业银行的前生农村信用社职工队伍,因历史的原因,其职工整体素质不高,一些员工身体素质不好,文化程度低,特别是思想观念陈旧,无紧迫感,不思进取,只等混到退休。这些员工已严重阻碍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改革成农村商业银行后,员工素质更是不适应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的要求。即使加大培训力度,也是成本高,收效低。建议在收宿网点的基础上,以此为契机进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然后再面向社会招收一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然后进行规范化商业银行管理,提升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和社会整体形象。否则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将是一句空话,哪就是农村信用社“换汤不换药”的改革,是换名不换实际服务质量的改革。

(三)做好传统品牌业务,创新业务品种,增强服功能

新生的农村商业银行必须处理好传统品牌业务和创新业务产品的关系。原信用社的传统业务主要是存款,贷款,汇兑结算。所谓传统品牌业务主要是指信用社不管怎样改革,其传统业务中必须坚持,不能放弃的经营理念、业务品种,服务对象等。具体存款上坚持存款立社思想、坚持多组织低成本资金;贷款上坚持做零售银行,贷款用途对农户建房,学费,治病、种植、养殖业等贷款。服务“三农”的宗旨不能变。创新业务品种或启动商业银行可经营的业务品种。如偿试自营保险业,办理外汇业务,开办保管箱业务,办理贷记卡业务等中间业务、在乡镇设立ATM机,跨省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网点,加快与其他省市的柜面通联网速度。

(四)转变贷款对象和贷款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

贷款对象向自然人个体工商户、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农村产业大户转变,向市场发展前景好,风险可控的企业和新型农业转变。贷款方式除抵押担保外,多发放保证担保、最高额循环抵押担保贷款。改变个体工商户和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年一评级的办法,进行一年一审,减少每次评级的繁琐程序。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篇(2)

[摘要]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如何实现转型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从正负两个方面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改革;农村商业银行;影响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利率市场化的定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一国央行行将利率决定权让渡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根据市场变动自主调节利率水平,并形成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供求为标杆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决定机制[1]。

1.2 农村商业银行的定义

农村商业银行是以其辖区内居民、工商企业家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区域性中小型金融机构。农商银行是以营利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措资金、以不同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且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1]。和商业银行一样,农商银行的主要业务类别也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中间业务等[1]。

2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

2.1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正面影响

2.1.1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提高农村商业银行议价能力

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让农村商业银行根据自身主营业务成本、净利润以及估算同业拆借成本等方式来确定有利的存贷款价格[1]。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同业间价格竞争机制将会得到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恰好可以赋予农村商业银行足够的议价自主权,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特点来决定具体利率水平,提高同业竞争力。

2.1.2 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增强农村商业银行创新动力

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往往会主动通过金融创新来满足不同类别客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并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强化自身竞争优势和强化对自身面临金融风险的管控。因此,可以说利率市场化是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强大推动力[2]。农村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环境下,唯有发挥更高的积极性和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到金融创新中,才能赢得客户青睐、提高市场占有,避免在同业竞争中陷于劣势。

2.1.3 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规范农村商业银行日常经营

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促进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企业与农村商业银行间的交易效率将不断提高,贷款利率将更加市场化;而农村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时也将依据自身管理水平和资本实力来为储户提供一个更加合理的利率,有利于客户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3]。此外,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可以促使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并带动农村商业银行规范日常经营管理,最终促使其经营管理水平提高。

2.2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负面影响

2.2.1 利率市场化改革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利差水平下降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商业银行出于市场占有的需要将会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来稳定和吸引存款客户群体[4],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增加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压力,减少其在利差方面的收入。此外,利率市场化也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存贷需求产生变化,迫使农村商业银行转变当前以存贷差为主要盈利来源的经营模式,探求新的盈利模式。

2.2.2 利率市场化改革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加大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市场竞争压力、信贷需求不稳定性、政策不确定性、外部冲击增加等诸多因素将会导致利率波动水平变得更加频繁且剧烈[5],而这将会导致农村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此外,在市场供求关系逐渐引导农村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的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受到来自利率不确定性和多变性的影响将显著增加,具体而言这包括了重新定价风险、期权性风险、基准风险和收益曲线风险等,这些风险无疑增加了农村商业银行日常经营困难。

2.2.3 利率市场化改革导致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增加

信用风险是农村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具破坏性风险之一。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将会愈加明显和突出,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可能导致利率水平由于市场无序而被无形推高,加之传统金融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资讯传递滞后[5],农村商业银行如果无法做到主动、及时和准确地对信用风险进行预测和甄别,将不得不被动面对信用风险增加的威胁。

3 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对策建议

3.1 农村商业银行积极转变自身经营模式

从历史发展实践中可以看出,中间业务能否得到发展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应当着眼未来并立足当下,积极转变自身经营模式,将中间业务的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其作为自身长期发展的战略核心。具体而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凭借当前所拥有的客户群体和业务网点为依托,及时转变经营发展理念,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往中间业务倾斜、树立自身品牌,以提高中间业务在营收中所占的比重,并让其成为银行的稳定收入来源,最终逐步推动发展模式的转变。

3.2 农村商业银行增强金融产品定价能力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应当依据自身实力并结合市场定位,构建出一套科学、高效、合理的定价体系,通过该定价体系来合理分配自身资源、制定经营目标,最终增强对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并抵御市场风险。此外,农村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该定价体系将金融产品定价权适度下放,让不同地区的分支机构根据当地情况自主定价,这不仅可以带动分支机构的创收积极性,也能够增强全行的营收能力。

3.3 农村商业银行提高市场风险管控能力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市场风险管理制度和专业的市场风险管理部门来及时监察市场风险。这一方面可以帮助其准确预判市场利率走势和市场风险大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其对自身资产和负债展开有效管理并及时调整金融产品定价。此外,在提高市场风险管控能力中,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不可忽视,这将有力增强农村商业银行信息获取能力、缩减信息获取时间差、提高信息获取效率,最终有利于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控能力,为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达.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Paul A. Samuelson.经济学(第18版)[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2009(01):68-69.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篇(3)

1、审计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增值型内部审计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审计理念。它要促使和帮助解决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而传统的内部审计一直以来的仅仅是发现问题部门。

2、强调了价值增值观念。过去传统的审计不注重为农村商业银行增加价值。它开展的活动对农村商业银行相对来讲不增值。或者虽然增值,但由于所耗费的资源和成本大于增值所带来的价值。而增值性内部审计全面转变审计观念,关注焦点就是通过识别、防范、降低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并提供评价、鉴证等服务增加农村商业银行价值,为农村商业银行增加价值也就成为内部审计自身存在价值。

3、将传统的内部审计目标“帮助被审计单位履行职责”改变为“帮助农村商业银行实现目标”。这里表明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总体服务范围包括整个农村商业银行,涉及所有人员、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从表面看这里变化是微妙的,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内部审计所关注的焦点从微观(农村商业银行个体成员)转向宏观层次(帮助整个农村商业银行)。这就是说,我们不仅看日常具体的经营细节,而且关注整个农村商业银行的战略方向,能够有的放矢地提出战略建议,同时规划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业务、协助支行、部门和总行达到他们期望的目标而不仅仅是评估已发生的业务。

4、审计业务范围扩大。增值型审计在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范围的基础上,将其业务扩展到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等领域,其中风险管理是指农商行总行实施组织实施的风险管理、增加目标的可行,总之,凡是能为农村商业银行增加价值的鉴证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都积极开展。

5、审计服务对象扩大。传统的内部审计被认为是“管理者的耳目”。这是因为内部审计人员要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的需要,来审查农商行各支行和总行部门的经营管理情况,并就有关情况向管理者提出建议。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范围扩展到了整个农村商行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利益相关主体,其中的重要服务对象包括支行高级管理人员、总行经营管理人员、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

构建增值型审计目标体系

1、以提高农村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为根本,促进业务增长方式转变。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时期,经济结构由生产性向消费性转变已显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较大。内部审计工作要定位于促进农村商业银行抓住发展机遇,有利于指导农村商业银行加速将地方资源、信息转化为金融产品创新和应用推广速度;实现增长方式由传统要素增长驱动向创新驱动增长模式转变。

2、以推动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资产业务是支撑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物质依托,是加速农村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运营载体。因此,内部审计必须始终抓住资产增量增效、保值、增值这个核心,不仅要评价基层支行信贷资产结构、效益情况,更要加大对整个农村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结构和资产负债比例的优化情况的监督评价,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在做大、做优、做强农村商业银行资产上下功夫。

3、以促进管理水平提高为目标。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结果的优劣。要对各项业务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实用性及执行制度的效率成本进行科学有效评估,在防化风险的基础上,向决策层提出整合管理资源,优化管理环节,紧密部门协作提高各项业务经营效率的建议。

4、以促进防化风险水平提高为目标。根据农村商业银行当前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要求,内审部门要切实开展好多层次、多方式的审计工作,审计内容效覆盖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对违规操作形成“威慑”作用。同时要通过审计加大对防范风险的新管理理念、应用程序、应用知识的检查、辅导、评价力度,使农村商业银行员工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适应当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现实需要。

实施增值型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1、通过内审的鉴证和咨询服务,为农村商业银行拓展业务和改善管理提供增值服务。一是根据经济发展转型时期金融竞争特点是,把握先机,对传统业务、拟发展的增值业务开展调查评估,本着充分开发地方金融资源的目标,贴近客户的服务需求,围绕农村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设计、新业务品种研发推广、各业务品种市场占有率的提高等方面提出辅助战略规划。二是对新产品的应用、先进风险分析工具及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推广进行辅导培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快速形成。如自助银行、网上银行、贷款风险分类、贷款新规的贯彻落实情况等。三是参与风险管理,不仅要对各项业务操作中风险易性环节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揭示,并向总行管理层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建议,有效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而且要对各项资产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价提出增收节支,防止资源不充分利用产生资源闲置浪费风险。四是围绕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和风险控制开展调查,对各项业务的审批授权进行分析评价,本着高效快捷、职责明晰,切实体现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灵活的基础上,提出业务流程再造、经营流程改善的措施建议。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篇(4)

村镇银行是中国银行体系中的新生儿,它的诞生为原本单一的、缺乏活力的农村金融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兴起建设村镇银行的高潮。本文主要阐述了村镇银行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村镇银行的意见和建议。

1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2007年10月又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从2007年3月初首批3家村镇银行开业,到2009年3月初,全国已有97家村镇银行,短短两年时间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速度,而这一数字还将迅速壮大。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2000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

2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趋势

2、1 注册资本规模逐步增加

根据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但在目前已成立的97家村镇银行中,注册资本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成立时注册资本仅为200万元。而去年年末成立的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为2.5亿元,规模居全国村镇银行之首。注册资本的逐步增加,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村镇银行开业之初吸储比较困难,缺乏营运资金;另一方面高额的注册资本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各项指标满足监管标准,有利于村镇银行拓展业务。

2、2 金融机构发起人范围逐步扩大

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多以当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同时,外资银行在这轮农村金融机构布点中表现活跃,2007年12月,汇丰银行发起设立了第一家村镇银行,随后它马不停蹄地在重庆大足、福建永安、北京密云和广东恩平设立了5家村镇银行。渣打、花旗等外资银行业巨头也在摩拳擦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农村的村镇银行,并且在积极布局,设立网点。相比之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这场金融布局中的态度反而不是非常积极,2008年8月,由中国农业银行发起设立的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和克什克腾农银村镇银行在湖北、内蒙古同时成立,开创了国有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先河。建设银行紧随其次,同年12月在湖南省发起设立了桃江建信村镇银行。截至目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均未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说明了我国银行业整体实力上升,特别是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几年的改革重组,资本总量、内控制度等已具备了跨区经营的实力,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正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助于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抢占农村金融市场,实现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从而实现跨区域经营。

3 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国的村镇银行已经开办了97家,实现有效贷款40多亿元。但是在村镇银行设立以来,吸储困难、业务品种单一、社会影响低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困扰着正在发展的村镇银行。现对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3、1 合理限制村镇银行的发展规模

虽然较大的注册资本可以增强防范风险能力。但目前我国已开办的村镇银行多数坐落于贫困的乡镇,业务量有限,容易造成村镇银行单户贷款额度过大,不良贷款压力很大。因此,建议监管部门合理限制村镇银行的资本规模,初次设立时最好不要超过1亿元,以后随着资产规模的可以适当增加,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篇(5)

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2007年10月又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从2007年3月初首批3家村镇银行开业,到2009年3月初,全国已有97家村镇银行,短短两年时间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速度,而这一数字还将迅速壮大。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2000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

2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趋势

2、1注册资本规模逐步增加

根据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但在目前已成立的97家村镇银行中,注册资本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成立时注册资本仅为200万元。而去年年末成立的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为2.5亿元,规模居全国村镇银行之首。注册资本的逐步增加,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村镇银行开业之初吸储比较困难,缺乏营运资金;另一方面高额的注册资本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各项指标满足监管标准,有利于村镇银行拓展业务。

2、2金融机构发起人范围逐步扩大

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多以当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同时,外资银行在这轮农村金融机构布点中表现活跃,2007年12月,汇丰银行发起设立了第一家村镇银行,随后它马不停蹄地在重庆大足、福建永安、北京密云和广东恩平设立了5家村镇银行。渣打、花旗等外资银行业巨头也在摩拳擦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农村的村镇银行,并且在积极布局,设立网点。相比之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这场金融布局中的态度反而不是非常积极,2008年8月,由中国农业银行发起设立的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和克什克腾农银村镇银行在湖北、内蒙古同时成立,开创了国有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先河。建设银行紧随其次,同年12月在湖南省发起设立了桃江建信村镇银行。截至目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均未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说明了我国银行业整体实力上升,特别是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几年的改革重组,资本总量、内控制度等已具备了跨区经营的实力,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正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助于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抢占农村金融市场,实现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从而实现跨区域经营。

3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国的村镇银行已经开办了97家,实现有效贷款40多亿元。但是在村镇银行设立以来,吸储困难、业务品种单一、社会影响低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困扰着正在发展的村镇银行。现对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3、1合理限制村镇银行的发展规模

虽然较大的注册资本可以增强防范风险能力。但目前我国已开办的村镇银行多数坐落于贫困的乡镇,业务量有限,容易造成村镇银行单户贷款额度过大,不良贷款压力很大。因此,建议监管部门合理限制村镇银行的资本规模,初次设立时最好不要超过1亿元,以后随着资产规模的可以适当增加,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同时,监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以及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设立多种所有制的村镇银行,采取市场化方式促进民间资本投资参股,促进规模型村镇银行的发育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可设立小型化的村镇银行。转3、2村镇银行应明确服务对象,坚持走“尤努斯”模式

村镇银行作为一种微型金融,起源于尤努斯乡村银行模式,类似于国外的社区银行。尤努斯模式在孟加拉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的主要业务是为穷人发放小额信贷,帮助穷人脱贫。我国的村镇银行是由金融机构做为主发起人,人员构成也多由发起人指派,这种诞生的模式必定会将发起银行的经营模式带人村镇银行。目前国内已经成立的90多家村镇银行中,大多数存在着“放大不放小、放富不放贫”的问题,偏离了办行初衷。这种经营模式还易造成单户贷款比例过大,一旦发生风险,将对村镇银行产生巨大的威胁甚至破产。因此,我国的村镇银行必须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服务对象必须是“三农”、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巩固村镇银行的客户群体,千万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放弃了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可以将村镇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区别开来。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3、3村镇银行应放眼未来,积极提高自身实力

部分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即面临着吸储困难、放贷无门的境地,当年甚至第2年将面临亏损。尽管如此,我国村镇银行应坚持自身的市场定位,致力于为广大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成立初期,董事会应制定三年的发展规划,将工作重点放在拓展客户上,宣传自身的服务,培养忠实的客户群体。其次,应积极为农户和小企业量体裁农,设计具有自身特色的业务品种,不能简单延续以前大银行的传统做法,而是要改造自己的工作流程,调整自己的经营机制,在客户信息的搜集、贷款风险的甄别、抵押担保品的设计、客户沟通方式等细节方面,要进行切实的“转型”。最后,必须建立并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在贷款流程和日常管理中严格控制,降低经营风险,只有这样,村镇银行才不会陷入坏账泥沼,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4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由于村镇银行个体小、资金实力弱、网点少,在当地的社会名气较低,普通百姓对这类新兴的金融机构比较陌生,往往被当作“个人开的银行”,规模又远不及其他机构,这样的新面孔较难建立起足够的信誉。监管部门应逐步完善结算环境,对村镇银行出台优惠政策,使之尽快加入支付系统、银联系统、个人征信等系统,帮助其完善银行功能,可以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

同时,由于我国村镇银行多在贫困地区设立,当地信用环境不完整,缺乏担保机构。当地政府应尽快完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建设,营造诚信的氛围,制定对农户的贴息或保险政策;降低农户贷款风险系数;适当时机成立针对农户贷款的担保机构,扩大农户的受益群体。

摘要:自银监会2006年底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后,我国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09年3月末已成立了97家。针对村镇银行在设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趋势;建议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篇(6)

国外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最早起源于金融发展理论,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1969)、格利和E•S•肖,罗纳德•麦金农(1973)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先后出版了以研究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专著。随后,一些关于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持关系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King、Levine(1993)[1](P717-737)以及Levine、Zervos(1998)[2](P537-558)证明,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一个经济体中金融体系发展水平越高,生产性技术的交易就越便利,进而资源配置效率就越高,经济增长速度就越快。②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发展可以更快地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Tadesse(2002)[3](P429-454)、Carlin和Mayer(2003)[4](P191-226)研究发现:收入水平低的国家,具有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其发展比较更快。③金融深化会通过提高外部融资可得性、降低外部融资成本来促进经济增长。Cetorellin和Gambera(2001)利用了RZ所建立的41个国家36个产业1980年-1990年间金融发展和产业增长,得出结论,银行业集中度的提高确实会促进外部融资依赖型产业更快的增长。[5](P617-648)其后,国外对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延伸到了产业层次(希克斯,1987);Koesetr(2000)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功能完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以及合理配置农村资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BurgessRobin和PandaRohini(2002)通过对印度1961—2000年的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为研究对象,证明了农村金融对印度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很大,使印度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和经济增长。[6](P123-154)DFID(2004)通过调查后认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并消除贫困。

目前中国学者针对农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资金不足的问题对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作用和对策的研究。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2004)从金融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层次性与信贷支农的多层次性,结合实际提出了在信贷资金供给和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对“三农”实行更加优惠的倾斜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货币资金的助推作用的政策建议。[14](P18-23)宋青锋、刘星、何芳(2006)在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农村金融组织、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工具和农业保险四方面加强金融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15](P68-70)钟建权(2008)在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现状的基础上,面对农村经济落后,农业欠发达,农民增收微薄的具体情况下,提出了建立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加大政策性银行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等对策[16](P120-121)。张晓婷、罗剑朝(2009)通过实证测算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土地、技术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提高1%的农村金融支持将会有0•024040%的农业增长,说明金融支持可以促进农业发展,但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支农的力度,改进支农效果。[17](P13868-13970)张立杰(2010)认为,农村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并针对目前农村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改善农村金融的建议。[18](P23-25)二是构建农业发展金融支持体系对策。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造成的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很多学者针对农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体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怎样构建更有效率的农业发展金融支持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课题组(2003)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指出,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缺位现象,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效服务要求与支农信贷服务手段滞后不相适应。并就如何解决农村金融体系创新落后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矛盾,重新构建支农信贷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19](P49-50)孙艳英(2007)利用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来研究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效果,探讨农村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20]丁帆(2009)指出,中部六省是全国农业人口最集中,“三农”问题比较突出、金融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有利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并对构建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创新措施[21](P169-170)。赵俊英(2010)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选定8个指标反映农业产业化水平,对农业产业化水平和金融支农水平作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二者存在较强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提出构建适度竞争的农业金融体系,完善农业金融支持的外部环境等建议。[22](P131-133)李敬、付陈梅、冉光和(2010)指出,有效、可持续地满足农民生活性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的基础功能,并诱导生产性金融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是农村金融的核心功能,进而全面促进农村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是农村金融的本质功能。[23](P75-79)林炳华(2010)认为我国农业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须及时研究阻碍农村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如农业产业弱质、政府职能异化、缺少有效风险分担机制、各金融机构间缺少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并对构建有效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提出政策建议[24](P678-682)。

二、商业银行与信贷风险

国际上对金融风险及危机的研究很多。以明斯基和金德尔伯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着重从周期的角度分析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金融危机的内在形成和传导机制;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为解释银行信贷风险和股市风险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合理预期理论分析了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泡沫的成因;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在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的相互关系、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上的争论,都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实施金融市场化和金融开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2002)了操作风险系统和控制的咨询文件,提出了对操作风险进行内容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新思路。[7](P45-46)JunjiHiwatashi(2002)介绍了日本先进银行的操作风险度量技术及其最新进展,总结了这些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8](P224-245)。JohnChant(2003)认为金融风险可能损害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转,造成对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冲击。[9](P114-121)ReimerKuhn和PeterNeu(2003)提出了基于VAR模型的银行操作风险资本金需求的计算方法[10](P223-243)。Power、Michael(2003)对操作风险的定义的形成以及操作风险管理发展过程进行了剖析。[11](P3-4)Jordan、John(2004)介绍了操作风险高级量化技术,但没有进行深入分析。[12](P5-24)金融风险中最主要的风险就是银行风险,商业银行又是银行风险的中心。目前国内学者对商业银行风险的研究比较多。如:武剑(2003)介绍美国、英国、日本银行业的风险预警体系,提出了从指标体系、预警阀值、数据处理和灯号显示等方面构建我国银行业风险预警体系的构想。[25](P24-27)潘兵铭(2004)通过对现行的银行客户信用评级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完善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体系提出相关意见及改进措施,提高银行客户内部信用评级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26]李菁(2005)从风险传导机制的研究入手,针对目前广泛采用的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元动态的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利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评判,从而建立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模型;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采用意外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新的基于免疫算法的优化模型。[27]金鹏、徐晓莉(2007)结合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等欧美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实践经验,从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风险管理流程以及风险管理配套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提炼,并针对如何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28](P89-91)高尚华(2007)通过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建设“制度制约+系统制约+监管制约+违规惩戒+文化制约”的内部控制模式,提高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和防范能力[29]。迟国泰等(2009)通过R型聚类分析筛选指标,建立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基于加权平均模糊综合评判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预警模型。[30](P408-416)并于2010年以实证方法表明,中国商业银行应注重存款、固定资产等内部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增加银行非信贷业务比重对改善中国银行业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存贷比、贷款占比、利息支出比、不良贷款率、分支机构资产量等五个指标对中国商业银行各类效率具有显著影响;规模效率对中国商业银行业的成本效率和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1](P5-12)单俊(2010)指出信息不对称是商业银行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和风险防控的主要障碍,应该在深入研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IRB法的基础上,加快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建立,实现与世界的接轨。

三、农业发展与信贷风险控制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篇(7)

引言

会计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和业务特点,目的在于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和行为的一种资金管理方式。会计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和资金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外资银行的进入,给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市场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而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复杂。另外,随着我国银行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面临着越来越重的挤压,传统的银行经营模式也需要进行很大的改革。其次,随着新巴塞尔协议的签订和实施,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环境的变化,给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管理在这种新形势下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农村商业银行需要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对于会计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和改革。

一、农村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管理体系不健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银行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体系不健全的漏洞就逐渐暴露了出来。首先,随着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加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银行经营模式面临着改革的必要。在这种情况下,会计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复杂性越来越高,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体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我国的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体系都不健全,没有根据经营管理的环境的变化对会计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会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系统化,规范化。农村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工作一直都是由银行的各个业务部门单独进行,造成会计工作得不到统一的协调,这种分级管理的模式使得各个部门在会计工作时不能进行很好的沟通和协调,一些部门甚至出于本部门的利益故意弱化会计管理的职能,造成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2.农村商业银行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的很多农村商业银行都没有建立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银行内部的各种会计管理活动不能进行很好的控制和监督,使银行存在很大的内部控制风险。一些农村商业银行的领导没有意识到新形势下银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办法来进行银行的经营管理工作,对于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不重视。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商业银行面临着很大的外部竞争,随着而来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大,对于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外,一些农村商业银行虽然建设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很难有效的发挥其作用。例如,2010年曝光和查处的四川省某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私自挪用银行的资金投资股市,给银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的案件,就是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银行的经营和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漏洞,使得一些领导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挪用银行资金。据查,这位副行长多以利用职务和权力,对于银行的资金进行挪用并将之用于私人的投资活动,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种事件就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而导致银行的领导可以利用制度的漏洞而产生的腐败行为。

3.信息系统的建设比较落后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传统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由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开始向很多其他业务发展,例如中间业务,理财产品,银行咨询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业务范围的扩大给农村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的处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都没有建立先进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于一些重要的会计信息和数据,例如客户交易,市场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私人咨询等信息等不能有效的进行处理和管理。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目前所拥有的信息系统仅能对于账户信息和交易信息进行管理,且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系统没有进行很好的对接,一些信息和数据不能得到及时的交流和共享,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系统效率非常低下,在新形势下严重影响了银行会计管理工作的进程。

4.缺乏严格的会计监督制度

会计监督制度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通过会计部门对于银行会计信息和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查的一种制度。随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压力越来越大,需要银行内部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制度,从而有效的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防和管理。我国的大多数农村商议银行缺少有效的会计监督制度,没有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和管理机制。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对于会计监督工作都不是非常重视,会计监督的程序非常不规范,会计监督的工作内容也是比较落后的,很难处理新形势下一些比较复杂的会计信息和数据,对于风险很难有效的进行防范和管理。另外,一些建立了比较先进的会计监督制度的农村商业银行,由于银行领导对于会计监督工作的干涉,导致会计监督制度很难有效的发挥其作用。

二、完善农村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会计管理规章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农村商业银行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银行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会计管理的规章制度。首先,农村商业银行要根据国家相关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银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会计管理规章制度,使得银行的会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使得会计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和规范。其次,农村商业银行也对于落后的会计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将分散的会计管理制度进行统一的规范和管理,使得各个部门的会计管理工作能够得以很好的沟通和协调,从而加强对于各部门会计管理工作的规范,提高银行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另外,对于建立的会计管理规章制度,银行的领导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在银行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严格遵守和执行规章制度,使得这些制度能够得以很好的落实,从而发挥其会计管理的作用。

2.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管理制度

随着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开放,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新形势下,银行需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管理制度。首先,银行需要从外部的是市场大环境和银行内部的经营管理环境出发,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充分的评估,做好风险防范和管理工作。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日常经营中对于存贷款进行严格的把关,从而提高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另外,银行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管理系统,编制全面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项目,降低银行的坏账率,对于一些不良资产和债务也及时的进行清理,严格防范发生的系统性风险,从而提高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

3.加强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银行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从而有效的提高银行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效率。首先,银行领导层要树立内部控制的意识,认识到内部控制在新形势下对于银行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性,积极的领导各部门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领导层要以身作则,对于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很好的予以执行和落实,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时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其次,要在银行的全体职员中树立内部控制的意识,使各个部门能够加强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积极的配合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从各个部门,各个细节方面抓好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为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4.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

随着银行业务范围的扩大,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已有的信息系统已经不能适应这些工作的要求,从而导致会计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进行。银行要根据自己业务范围的要求,积极的引入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加强会计信息和数据的处理能力,例如对于客户交易,市场风险,理财产品收益,私人咨询等信息都要能够进行很好的处理和管理,从而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另外,农村商业银行在进行信息系统建设和改进的时候,要注意各银行之间信息系统的对接能力,使的各自的信息和数据能够得到很好的沟通和共享,从而提高银行会计管理的效率。

5.建立严格的会计监督制度

在农村商业银行经营规模越来越大,资金管理难度越来越复杂的新形势下,很容易出现一些领导干部利用会计和财务管理制度的缺陷,通过职务之便盗窃贪污银行的财产,使银行的经营管理面临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农村商业银行要充分重视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通过建立严格的会计监督制度,对银行内部的各项会计数据和信息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查从而很好的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另外,会计监督工作在开展时,除了传统的业务和项目之外,还要讲银行的一些新的业务纳入会计监督的范围,比如信用卡,理财产品,中间业务等,改进会计监督的方法,提高会计监督的效率。

三、总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和管理环境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新形势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商业银行要重视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积极地采取措施进行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篇(8)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苏南农村商业银行拟上市对比研究——基于核心竞争力指标的分析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一、引言

自2010年12月16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以来,中国银行业的“第四梯队”——农村商业银行在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批量上市之后,正式拉开上市的序幕。而中国证监会在判断农村商业银行能否上市时主要考核的竞争力指标包括:银行资本、治理结构以及盈利能力。

本文选择提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最早的两家农村商业银行,即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以已经上市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为参照对象,基于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指标进行分析。

二、三大银行核心竞争力指标分析

1、银行资本。一个银行资本总额的高低关系到其经营规模的大小,关系到其开展经营活动的范围。而核心资本更是银行资本中最稳定、质量最高的部分,是银行永久性占用的,用来长期弥补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多发生的损失,是银行的核心。笔者发现,2012年作为唯一一家上市农村商业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它的资本高出其他两家农村商业银行超过6倍,其主要原因在于重庆农村商业的上市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扩张其核心资本总额。

常熟与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均达到并超过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8%的标准,甚至略高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因此常熟、张家港在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方面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相比并不处于劣势。

2、公司治理结构。相比之下,两家苏南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几乎相同,但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的监事会比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增加了“履职尽职委员会”;在行长室下分的四个委员会中,两家银行存在着细微差别。较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而言,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没有内控管理委员会,也没有科技与创新委员会的设置,但是设立的却是针对绩效方面的绩效考评委员会、产品开发方面的新产品审批委员会以及财务审批、风险管理委员会。

虽然苏南两家农村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还比较完整,但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相比,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部门的设置更加细致,虽然没有设立行长室,但是取而代之的是高级管理层,高级管理层按总体职能分类分为8个部门,该8部门再按业务分为27个子部门对银行的日常业务进行管理。每一部分分工更加清晰,管理更加方便,因此苏南的两家农村商业银行还需要继续细分职能部门,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

3、盈利能力。营业收入是企业的主要经营成果,是企业现金流入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取得利润的重要保障。利润总额也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指标。2010~2012年,三家农村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都是呈现增长的趋势。2012年末,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7.54%和14.37%,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相应的增长率分别为19.29%和9.89%,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的每股收益逐年增长,2011年后超过了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相应的增长率为22.80%和28.58%,因此常熟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的增长率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不断挖掘成长潜力。

三、对常熟、张家港为代表的苏南农村商业银行拟上市建议

1、提高资本充足率,扩大资产规模。虽然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达到14.74%,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达到了14.21%,但是这两家银行资本充足率仍然需要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为后期的扩张式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本保障。因为资本金不足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影响是使得银行在规模的扩展上以及效益的提高方面受到抑制作用,并且还会深层次的影响到农村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状况,甚至生存都会受到考验。因此,提高资本金自我积累的能力,为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和长远发展奠定资金基础。

2、完善公司治理,优化股权结构。要以健全公司治理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完善运行机制,明确完善公司治理的重点,抓紧建立更加明确的职能分工机制。在合适相互协作发展金融的地区,改善股东结构,一定程度上将股权集中,苏南的农商行可以采用吸引具有战略性的投资商的方式,起到增资扩股及使股权结构得到优化的目的。另外,具有战略性的投资商可以用参股的方式获得部分对农商行的控制权,从而削弱了农商行自身存在“受内部人操纵”的势力,增强委托的机制,提高公司整体的治理效率。

3、拓展营运范围,实现跨区域发展。目前的农村商业银行业务主要局限在当地县市农村,而资金流向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这就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会在行业、地域上出现单一化的趋势,从而增加了单个产业波动给农村商业银行带来的运营风险。因此,要把苏南农村商业银行推广到当地之外的其他地区,不断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并扩展未来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农商行的综合实力在跨区域、跨范围的竞争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农商行将来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处于不败地位提供空间的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赵佳俪.浅议农村商业银行上市:意义·挑战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8.11.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篇(9)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战略不明确

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按国家宏观政策组建联社、合作银行或商业银行。对于基层的信用社来讲,他们缺乏对自身及所处的经济环境的清醒的认识。牌子变了,内部体制如何及时来转变,以后的发展方向是如何,对于这些问题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思考。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业具有金融空间结构效率方面的比较优势:(1)体制完善、经营灵活;(2)扎根于地方,网点多、人脉熟;(3)信贷资产质量优;(4)农村金融格局的调整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以上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充分发挥其地方性银行的地域优势、网点优势和决策优势,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为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市场定位不准

综观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各家商业银行在目标客户的选择和业务拓展方向上存在趋同化现象:一是没有基于市场竞争的行业分工,业务范围与经营领域基本一致;二是金融产品的设计上不存在互补,相互的替代性和模仿性很强;三是在客户选择上大都将目光投向国家垄断性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等,而对于与农相关的产业及中小客户群体兴趣不大。这是一种定位误区,虽然在某一层面上形成了充分竞争,但既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造成了金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同时也导致了对弱势农业,农村经济中非国有企业、个体农户的金融约束。

由于发展方向不明,自身的定位也就模棱两可,市场定位不准,一是会偏离实现国家宏观金融政策下的信用社发展目标,二是会偏离自身发展的正常轨道。

3.经营管理体制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干部人事管理、固定资产购建、现金管理、统计管理、薪酬管理等各个方面缺乏有力的管理制度,缺乏保障制度落实的机制,缺乏监督制度执行的措施,特别是缺乏对高管人员的有效监督,使农村信用社产生内部道德风险。成为形成大量不良资产、亏损挂帐、历史包袱的重要原因。

二、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积极开展联合与并购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的治理结构已经形成,但与之相对应的决策链、管理链、业务操作链还需进一步理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激烈的同业竞争,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本着审慎经营和稳健发展的观念逐步完善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监察审计制度,并建立与银行发展策略和价值理念相一致的薪酬机制、考核机制、晋升机制、岗位流动制度等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

2.正确确定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一般都组建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所面临的农村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农村经济已不是单一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衡发展,伴随着乡镇企业“改制”,私营经济和股份经济成分大幅增加,大多数农民己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集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主体。

面对农村经济和地方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支农观念,调整信用社时期的市场定位,由原来的支持“三农”扩展到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服务优质客户。

3.制定符合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发展要求的发展战略

建立健全规范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是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与目标相适应的智力结构应包括:有效的董事会、监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独立的风险控制、审计、薪酬委员会;独立、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管理层。其中,独立、相互制衡是控制风险的关键。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都建立了“三会”制度,但离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在职权的划分、职能的发挥、职责的承担上仍需进一步规范。

4.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企业队伍建设

市场环境在改变,竞争对手在进步,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服务对象更是在不断成长与发展。面对客户的改变,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员工也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不会在工作中面对客户的需求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要转换思想观念,改变原信用社框架下一成不变和循规蹈矩的工作方式;二是要不断加强学习,确立不学习就要被淘汰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三是要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在工作中寻求创新和突破;四是切实加强人才引进,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将直接关系到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除提高员工的素质外,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还应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努力提升现有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引进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5.进一步与市场经济接轨发展农村客户群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客户群体的成长,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原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范围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结算弱势更成为制约其业务发展的瓶颈。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经营领域受区域的局限,无法跨区域设置经营网点,结算渠道也不像全国性商业银行那样畅通无碍而客户的需求是不受区域限制的,如果在某一环节上无法达到客户的要求,客户群体就有可能会流失。

因而,通过产品创新凭借网络联结将经营的触角向区域外延伸,就成为在现有政策限制下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挽留客户资源的次优选择。

三、结束语

在中国,农信社改革是采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模式还是选择合作制的形式,是由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农信社自身的特征所决定。两种模式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要选择最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改革模式。只有确定了改革的方向,决定了改革的正确路径,整个农信社的改革才能有成功的前提。

中国农信社改革任重而道远,在改革的进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只有不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将中国的农信社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使其成为中国农村金融的一个支撑,扶持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温铁军.新农村建设理论探索[M].北京出版社,2006,5.

[2]程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篇(10)

20__年,__市第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加快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和“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提出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之后,国家又批准__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党中央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科学把握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的经验教训,根据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突出矛盾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新的发展战略,为推动__市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__市各行各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国家金融机构,如何抓住有利时机,适时介入,支持__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毫无疑问成为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城乡统筹的意义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中去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

从基本国情看,统筹城乡发展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这个内在基本矛盾制约下,解决“三农”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农村外部条件的改善,这就需要我们必须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来谋划农民增收,让农民在耕地以外寻找生存发展的空间,将农民从有限土地上解脱出来,最大限度地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谋求新的就业门路,这个门路就是城镇化。

从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看,统筹城乡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按照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均gdp达到700-1500美元之间,农业在gdp中比重下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到30%,城市人口超过50%,就可以断定这个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从上述三个指标看,我们前两个指标已经达到,只是城市人口这个指标没有达到。基于这个规律,如果我们还不考虑统筹城乡发展,还不着手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就会导致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就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这也是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科学发展观后,又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因。

从未来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看,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十六大提出未来20年我们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虽然我们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地、发展不均衡的。一是城乡收入差距大。二是贫困人口多。不仅如此,这种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还体现在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农村基础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等方面都与城市有很大差距。要缩小这些差距必须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来解决。

从保持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看,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现实选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乡之间联系更为紧密,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农业与工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不仅体现在农产品供应方面,而且表现在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上。农民收入增长的快慢不仅直接关系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也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的快慢。消费需求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最终环节和最终实现形式,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和决定性力量。然而农民这个庞大群体收入太低,农民收入低所带来的是农村消费水平低下,农村消费水平低直接影响了全社会的消费率。我国的消费率已由1978年的62.2%下降到20__年的55.4%,是近 30年来的最低水平,农村农民购买消费品总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总额也由1978年的67.6%下降到20__年的35.1%。消费率下降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有效扩张。它对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农民收入低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和改善,抑制国内消费市场扩大和全社会消费率的提高,而且严重制约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国民经济发展处于非良性循环状态。只有让农村人口的消费潜力和消费市场得到应有的发挥,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农村商业银行在城乡统筹过程中的现状分析

优势:

1.农村市场的占有率高。其前身农村信用社成立至今五十余年,一直将其市场定为在农村,面对的主要是农民客户,有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农村分支机构多、网络健全、经营机制灵活;20__年发放农业贷款额占__市各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总额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名副其实的__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主力军。

2.在城乡统筹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纽带作用。农村商业银行经过改制后不仅重视在农村的市场占有率,在城市中的市场占有率的逐年提高,农村向城市源源不断地输入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在提供自己的劳力换取报酬之后可以通过柜面通、农信银、大小额支付系统从农村商业银行这个平台把这些资金转移到农村,从中不难看出农商行在其中发挥的纽带作用,方便快捷畅通的资金流通渠道颇受广大客户的好评。

3.富 有特色的员工组合方式为农村商业银行在城乡统筹过程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农村商业银行在县域发展圈内的员工多为本土人士,其中间或搭配有其他县人员,这样的组合方式对于本土客户来讲非常具有亲和力,也对本土的市场情况较为熟悉,能够比较优秀的做好存、贷款及其他业务的营销工作。而他县或城市人员到本地工作也为本土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注入新的思维方式,带来新的活力。

劣势:

1、经营观念相对落后,案件多发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当前农村信用社在自身建设、内控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支持“三农”作用的发挥。一套完整有效的能适应市场激烈竞争要求的经营机制还未形成,市场意识、风险意识、质量意识还不能充分适应现阶段的市场竞争。

2、员工素质偏低。人才是21世纪竞争的焦点,但是农村商业银行适应改革和发展所需要的管理人才、专业技能人才较为紧缺,对业务技能的培训力度不够,部分员工对业务流程不熟悉,制度观念淡薄,还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3、历史包袱较重。长期制约农村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产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制度不健全、创新能力差等依然存在。如果没有经营机制的真正转换,改革后的农村商业银行还会“带病”运转,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也会损失殆尽,而且给未来的发展留下更大的隐患。

4、服务意识较差,缺乏主动意识。由于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社)长期以来的垄断地位使某些员工养成了夜郎自大的心理,盲目乐观缺乏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服务态度的恶劣。

机会:

1、全市直辖后经济发展良好,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从全国和__经济工作会的基本判断看,今后几年,无论是全国还是__都将处于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发展周期,国民经济总体上仍将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和城镇步伐加快的发展阶段,发展的重心将更加注重“三驾马车”的并驾齐驱,特别是随着国民收入增加后的内需消费拉动,这必将有利于以县域为重点、以零售银行为发展战略的农村商业银行的新一轮快速发展。

2、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上的支持。随着“统筹发展、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都更加重视“三农”,制定和落实了一系列为农、惠农、助农的、政策措施,也更加重视农村金融,、等领导相继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专题研究部署金融改革发展工作,其中农村工作是重点之一,这不仅为农村商业银行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3、资产质量不断提高。在筹建商业银行的过程中以每股出资0.6元的价格消化不良资产,这大大削减了不良资产的包袱,保证了农村商业银行能够轻装上阵,更好的服务城乡经济。

威胁:

1、“群雄逐鹿、与狼共舞”的时代来临。从20__年12月11日开始,我国银行业正式进入全面开放时期,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国家出台了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意见,并将农村银行机构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银监局。可以预见,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其他信用合作组织将纷纷在农村地区产生,农村金融市场激烈的竞争局面将真正形成。这将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现有业务产生极大的冲击。

2、计划赶不上变化,创新意识不强。机构网点多、经营机制灵活等,可以说是农村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在同业竞争中来立足的最大优势。但随着银行业电子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经营模式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目前,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非网点银行服务方式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各家银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专业化的业务流程也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映,个性化的服务产品、灵活有效的定价营销能力受到了客户的欢迎,这些已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原来赖以生存发展的优势正在被“边缘化”;同时,在各家银行纷纷推出理财业务、基金等新兴业务的同时,农村商业银行面对这一形势却未迅速作出反应。

3、其他商业银行挖农村商业银行人才的“墙角”。随着农村地区金融业的大门逐渐敞开,城乡统筹的步伐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金融组织或机构进军农村金融市场,一场人才“争夺战”不可避免的要在农村地区上演,而农村商业银行的人才极有可能存在流失的威胁。

三、思考及建议

1.思考

原理: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货币表现形式,目前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潜在风险等问题,实质上是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运行状况的一种货币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是: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经济是金融的基础,决定了金融发展的方向和水平;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与纽带,服务于经济发展,影响到经济发展的效率。

从经济与金融的对应关系来看,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才能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奠定必要的经济基础。反过来,只有农村商业银行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提供足够的金融效率。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

做好“三农”工作,支持农村小康建设,是时代赋予农村商业银行的历史使命,在综合考虑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势、劣势,所面临的机会和存在的威胁后,有两个尖锐的问题也立即浮出水面:

一是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企业,如何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不仅充分发挥出自己应有的社会作用,又能在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中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在群雄逐鹿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是城乡统筹的大力发展必将使当前的农村经济不再是单一的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均会较大发展,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改变了过去的生产方式和增长重点,对资金的需求有了新的要求,对金融需求呈现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因此在实现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如何有效满足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多种金融需求?

2.建议

第一、深化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加强内控管理,从风险约束、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等方面实现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农村商业银行为城乡统筹服务的功能和实力,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而从“三农”发展的角度来看,解决“三农”问题,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了改革与发展的空间。通过“三农”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繁荣与农村全面小康,不仅为农村金融事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为加快农村商业银行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经济保障。

第二、在城乡统筹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发挥信贷投放的导向作用,争取把自身导向作用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统一起来,在引导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农村商业银行要紧紧围绕促进城乡统筹进程这一战略定位,加大对规模化资源性产品生产的支持,通过特色优势和比较优势,降低信贷风险;以市场为导向,通过 支持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产品在多层次、多环节中增值,从而扩大信贷资金的延伸收益。

第四、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商业银行要适应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比重日渐增多,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趋势,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开发和提供多样化的结算、、保险、咨询等中间业务以及消费贷款、信用卡、贴现等形式的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在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同时,改善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增加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附加价值。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篇(11)

寿光,中国著名的“蔬菜之乡”,大棚经济闻名全国,是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理想场所和重要产区。山东省试点工作首推寿光,是出于经济角度和政治环境上相结合的考虑。此次研讨会上,潍坊市商业银行、枣庄市山亭区农村信用联社、寿光村镇银行和寿光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性银行的代表们,围绕金融服务创新展开了深层次的交流,以该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案例为主进行了探讨。如潍坊市商业银行的农村金融创新,基本上是抵押(原为担保)模式的创新,即:以农民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财产――土地和住房及宅基地作为抵押,把死财产变成了生产经营用的活钱。例如该行寿光支行发放的纪台镇前曹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项目,就是以村委会出具土地承包经营村委规划书和同意抵押声明为抵押依据的。农户持《土地承包合同》到寿光市农村经济管理局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有大棚的,同时办理《寿光市冬暖式蔬菜大棚所有权证》,并做评估和抵押登记,评估价值=年土地承包费×剩余土地承包年限。抵押人找一位本村人签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合同约定一旦借款人不能按时归还银行贷款,受让人代为履行还款义务,同时受让承接土地经营权,实现土地在农村的定向流转。

在会议交流过程中,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农民和农村企业对信贷资金的渴求,从试点来讲,还有如下不足的地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