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中化学课程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3-02 00:47:43

高中化学课程论文

高中化学课程论文篇(1)

会计类专业由于办学成本低,会计人才社会需求旺盛,各职业院校基本上均开设了此类专业。《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在中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均安排了较多课时。且在编制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标准和选用教材时,中职、高职是各自为政,没有进行有效沟通,造成中职、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重复,没有体现能力递进和有效衔接。中职对口学生认为高职讲授的内容中职已学,内容重复,学习兴趣不浓;而高职老师则认为中职对口学生在中职掌握的会计电算化技能似懂非懂,加大了教学难度。

2.中高职课程教学衔接不畅的原因。

(1)没有制定统一的中职、高职专业和课程教学标准。当前中、高职教育体制仍不完善,缺乏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制定适应中职、高职各专业教学标准及相应课程标准,对于中职、高职教学缺乏全盘规划,仅仅靠中职学校或高职院校自身进行教学改革还远远不能达到中高职衔接的目标。可喜的是,湖南省2013年8月已组织制定会计等25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主干课程教学标准及技能考核标准,但高职相应专业目前仅在国家层面制定专业教学标准,从内容看停留在宏观层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国家宏观层面的要求,具体制定各专业中职和高职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技能考核标准等教学指导方案。(2)大部分高职院校未能针对中职对口生单独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各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大部分的生源是普通高中的学生,少量的是中职对口升学学生。从省内调研情况来看,除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少数几个老牌的财经商贸类高职院外,其他高职院均是普通高中、职业中专招收学生混合编班,未单独编制中职对口学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于职高学生在班级人数中不多,高职院校在制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标准和授课计划时往往以普高学生为出发点,对接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科目考核标准,零起点设置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这一点是造成中、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重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中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衔接的思路

1.准确定位中、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部和人才需求定位,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职主要培养一线经验型技能型人才,其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认知、收银业务、登账、简单经济业务的核算(手工、电算两种手段)等;高职主要培养一线策略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是对经济业务职业判断能力、复杂经济业务核算、成本计算与分析、税费计算与申报、财务预算与决策、财务报表分析等。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中职着重在于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点钞、制单登账、电算操作等专业技能;而高职着重于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强业务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强调“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从而实现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上的衔接。

2.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开发会计电算化课程是重点。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开发应对接会计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和具体要求,根据中职、高职学生就业岗位的不同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以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重新整合会计电算化课程在中、高职的教学内容,整体设计、统筹安排。中职主要侧重于账务处理系统、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UFO报表系统,以适用于小型企业的用友T3财务软件应用开发教学模块。高职侧重于财务业务一体化综合运用,在账务处理各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应收、应付、购销存系统,以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用友U8财务软件开发教学模块。3.基于能力递进、直线式与螺旋式相结合衔接中高职教学内容。依据中高职人才培养规格,以能力递进为主线,采用直线式衔接与螺旋式衔接相结合的方式衔接中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直线式是指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在中职到高职阶段不重复,在逻辑上形成一条前后联系的直线;螺旋式是指会计电算化课程的部分内容中、高职重复出现,但职业认知广度逐渐扩大和深度逐渐加深。直接式衔接可以避免教学内容重复;螺旋式衔接则顺应学生认知特点,符合学生学习规律。

三、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中高职衔接的实施方案

1.会计职业岗位群调研。

依据调查情况,各个行业、企业对不同层次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是不同的,会计主要职业岗位群归纳为收银员、出纳员、会计员和会计主管四大岗位。基层会计人才注重基础技能的操作,中高层会计人才更注重财务预算、内部控制、财务分析和会计管理能力以及税务筹划能力。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确定为收银员、出纳员、会计员,从事基础核算等基础岗位,其技能要求相对简单,强调理论够用,会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并兼做文员,侧重于基本技能和专业单项技能,专业单项技能包括运用手工和电算两种手段进行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填制与审核、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确定初级会计师,充分胜任会计职业各岗位能力的人才,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侧重于拓宽知识面和会计职业岗位系统技能训练必需的技能包括会计具体岗位技能(如出纳、会计、主办会计、成本核算、办税员、助理审计、信息化管理、理财)等。

2.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中高职衔接设想。

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为中小公司的收银员、出纳员、基层会计核算员等,其职业能力要求是具有相应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基础实务操作能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为工商业、服务业、事业单位等各个行业的出纳、一般会计岗位、税务会计,有了一定经验后可能成为企业的会计主管。其职业能力要求是:具备较强的会计核算能力和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分析、处理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等。根据中、高职毕业生不同的培养规格和就业去向,对中高职关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设想如下:中职以用友T3财务软件应用为主,对接会计从业资格证职业认证标准;高职以用友U8财务软件应用为主,对接用友ERP信息化工程师职业认证标准。

高中化学课程论文篇(2)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英语教学 文化渗透 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也越来越多,英语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因为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注重了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得以传承和继续的载体,同时文化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正确的运用语言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语言的教学离不开对文化的渗透。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去学习一门外语并且作为高考的主要科目,然而学习了多年英语的中国学生在阅读英文书刊和同英语国家人士交流交往中往往会因为缺乏英语国家文化而遇到很多困难。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得以传承和继续的载体,同时文化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一定的语言表达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只有充分的了解该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语言所表达的真正含义。英语中包含了数不清的典故、名言、历史著作等,并且牵涉到了各时期的思想、政治、社会重要事件和人物。只有对这些知识有了较多的认识,语言才能学得更好。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提出了具体的内容和标准。下面是七级文化意识目标的描述:    

1.理解英语中的常见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    

2.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或传说;    

3.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成就、贡献等;    

4.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5.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    

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    

7.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    

8.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    

9.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10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最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也更加注重对真实语言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无论是听力,单选,完型,阅读还是书面表达,对跨文化语言运用方面的内容考查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所以,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语言知识的教学以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认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对学生学英语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相当重要。    

现在很多中学英语教学工作只注重对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很多老师认为只要掌握了这些便可以顺利的进行阅读交流了。的确,语言基本功的掌握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白: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一些单词或

者句子,而且为了交流交际。作为教师要培养的是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做题应付考试的能力。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应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能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恰当运用语言。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1、善于挖掘现有教材中的文化资源    

新课改后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是依据“结构—功能”理论编写的,每个模块都有一个主题,有一个话题以及一个交际功能项目。每个模块都反映了中外不容的文化,每个模块中的听说读写都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充分的体现了“文化渗透”这个特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勤于思考,就可以发现很多跨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    

2、充分利用节日进行文化教学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大,很多传统的西方节日也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很多学生也非常热衷于一些西方的节日文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节日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知识的渗透,也可以对比中西方节日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例如现在广为流行的情人节、感恩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复活节,圣诞节等等。教师在这些节日的时候不妨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例如圣诞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圣诞节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西方人如何庆祝圣诞节。如果可能,教师还可以在圣诞节的时候组织圣诞节晚会,准备好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等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圣诞节的气氛。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运用图片、歌曲、视频等资源向学生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圣诞图片、圣诞歌曲等等。同时可以把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进行对比,让学生去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开设英语选修课和开展丰富的英语活动    

新课程要求每个学校都要开展丰富的选修课,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开展一些有趣的英语选修课。例如本人所在学校开设的《英语歌曲欣赏》《英语美文欣赏》和《英语影视剧欣赏》。选修课不像必修课那样有必须要完成的语言知识教学任务,可以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向学生传递英语国家文化为主要目的。例如开设的《英语歌曲欣赏》和《英语影视剧欣赏》,向学生介绍当今欧美最流行的歌曲和最热门的影视剧。学生们本身对欧美影视歌曲就有一定的兴趣,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去注意语言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流行。通过开展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课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学生可以更多的了解这些影视剧和歌曲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含义,了解欧美国家现在的政治文化思想,并且认识掌握一些最新的英语用法。    

在开设了这些选修课的背景下,还可以开展更为丰富有趣,学生参与度更高的英语活动。例如英语文章朗诵比赛,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话剧表演比赛等等,让学生把掌握到的知识文化真正的运用起来。这样的活动能够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增强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5、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    

在这个信息时代,学校都拥有了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网络也更为普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积极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配备的教学光盘、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真实的英语氛围。在没有语境的环境下学习英语是很困难的,而这些电教资源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给英语学习营造更好的氛围。例如外研社必修二films and tv programmes这个模块,教师可以利用ppt课件给学生呈现各种各样的电影海报和影片中的截图,还可以利用视频给学生播放电影节选。这样学生既听到了真实的英语,而且可以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真实的生活,感受真正的英语氛围。学生在欣赏图片和影片的同时也提高了对英语电

影艺术的鉴赏力。    

结语    

学习一种外语,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应当充分重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如果只掌握了语言基础知识而缺乏了必要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那么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错误。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应该只想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还应该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采取各种各样的有效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参考书籍:    

[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高中化学课程论文篇(3)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英语教学 文化渗透 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也越来越多,英语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因为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注重了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得以传承和继续的载体,同时文化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正确的运用语言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语言的教学离不开对文化的渗透。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去学习一门外语并且作为高考的主要科目,然而学习了多年英语的中国学生在阅读英文书刊和同英语国家人士交流交往中往往会因为缺乏英语国家文化而遇到很多困难。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得以传承和继续的载体,同时文化的发展对语言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一定的语言表达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只有充分的了解该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语言所表达的真正含义。英语中包含了数不清的典故、名言、历史著作等,并且牵涉到了各时期的思想、政治、社会重要事件和人物。只有对这些知识有了较多的认识,语言才能学得更好。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提出了具体的内容和标准。下面是七级文化意识目标的描述:    

1.理解英语中的常见成语和俗语及其文化内涵;    

2.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或传说;    

3.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成就、贡献等;    

4.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5.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    

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    

7.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    

8.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    

9.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10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最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也更加注重对真实语言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无论是听力,单选,完型,阅读还是书面表达,对跨文化语言运用方面的内容考查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所以,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语言知识的教学以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认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对学生学英语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相当重要。    

现在很多中学英语教学工作只注重对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很多老师认为只要掌握了这些便可以顺利的进行阅读交流了。的确,语言基本功的掌握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白: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一些单词或

[1] [2] [3] 

者句子,而且为了交流交际。作为教师要培养的是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做题应付考试的能力。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应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能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恰当运用语言。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善于挖掘现有教材中的文化资源    

新课改后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是依据“结构—功能”理论编写的,每个模块都有一个主题,有一个话题以及一个交际功能项目。每个模块都反映了中外不容的文化,每个模块中的听说读写都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充分的体现了“文化渗透”这个特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勤于思考,就可以发现很多跨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    

、充分利用节日进行文化教学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大,很多传统的西方节日也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很多学生也非常热衷于一些西方的节日文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节日对学生进行跨文化知识的渗透,也可以对比中西方节日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例如现在广为流行的情人节、感恩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复活节,圣诞节等等。教师在这些节日的时候不妨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例如圣诞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圣诞节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西方人如何庆祝圣诞节。如果可能,教师还可以在圣诞节的时候组织圣诞节晚会,准备好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等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圣诞节的气氛。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运用图片、歌曲、视频等资源向学生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圣诞图片、圣诞歌曲等等。同时可以把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进行对比,让学生去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开设英语选修课和开展丰富的英语活动    

新课程要求每个学校都要开展丰富的选修课,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开展一些有趣的英语选修课。例如本人所在学校开设的《英语歌曲欣赏》《英语美文欣赏》和《英语影视剧欣赏》。选修课不像必修课那样有必须要完成的语言知识教学任务,可以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向学生传递英语国家文化为主要目的。例如开设的《英语歌曲欣赏》和《英语影视剧欣赏》,向学生介绍当今欧美最流行的歌曲和最热门的影视剧。学生们本身对欧美影视歌曲就有一定的兴趣,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去注意语言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流行。通过开展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课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学生可以更多的了解这些影视剧和歌曲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含义,了解欧美国家现在的政治文化思想,并且认识掌握一些最新的英语用法。    

在开设了这些选修课的背景下,还可以开展更为丰富有趣,学生参与度更高的英语活动。例如英语文章朗诵比赛,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话剧表演比赛等等,让学生把掌握到的知识文化真正的运用起来。这样的活动能够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增强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    

高中化学课程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16-04

目前,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鉴于此,高职院校要倡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培养学生“做事”的本领,也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课程是完成高职教育目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并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二是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领悟美的真谛,培育他们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的意识,升华他们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三是让高职学生掌握人文知识,进而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四是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高职生“做人”的自觉。所谓“做人的自觉”表现在以下几点:善于自我和谐相处,善于与人和谐相处,善于与物和谐相处,即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征

就课程性质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因而,本土性与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显著特征。

就课程目标而言,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唤醒和引导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如果说自然科学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社会科学课程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则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就课程的知识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常常通过量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活动的实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基础保障。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才有可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精神。所以,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结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层次性、拓展性。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一门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组成。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功能,主要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的层次结构中,每一层次都有较明确的课程要求。“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其核心是精神及中国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积极作用。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所谓伦理,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如何做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重在培养高职学生“做人”的自觉意识,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文学欣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因为文学是通过文学形象陶冶人的情感的,所以,文学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学”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更高层次的拓展课程。本门课程是上升到美学的理论高度研究美,重在通过美育塑造学生的人格。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理性力量,使学生达到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统一。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情感是需要培养的,尤其离不开美的陶冶作用。美育是以美的形象为手段,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使他们的精神感到自由、愉悦,情感得到升华,进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美育在丰富学生情感的同时,还给他们以理性力量。美育之可贵不仅在于它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体现了人性的更深沉的理性,因而也具有最大的广泛性。美育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的理性渗透于感性的个体存在之中,让他们获得情感与理智的满足,从而达到情与理的高度融合。

就课程类型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的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的知识”,具有个性化、隐喻性和多质性。如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理解,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这就体现出人文知识的个性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最忌“灌输”和“绝对化”,应采用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真诚、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验、移情、理解和对话中反思,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构建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或制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其基础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都会指向课程。

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与一定的学科、实践相联系的育人媒体,它包括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①“所谓隐性课程即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和学校领导的风格以及与学校文化系统相通的社会文化等”。②

隐性课程的资源皆隐含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关键在于用心去体验和情感投入,效果具有长期性、间接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整体课程的两个部分,但从逻辑学意义说,它们在内涵上是不相容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课程整体。首先,二者并非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对立、相对独立的两个课程领域。其对立性是指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次,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转换关系,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显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强化着显性课程的效果;再次,二者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只有当二者相互认同、彼此支持时,才能共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是一个包含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内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养成过程。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课程概念,其包括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起构成一个全面、正确、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其中,显性课程由核心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构成;隐性课程由活动课程、网络课程、柔性课程等构成。

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形式,就是指常规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即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结构形式,即在教学计划中以课程科目形式出现的课程编制方案。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是以主干课程为纲,辅之以相关课程。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学制所限等原因,笔者认为,可设置一门核心公共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侧重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设置“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选修拓展课。

二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形式,即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结构形式无固定的模式,所谓课外活动、讲座、参观、学校环境等都属于这种形式。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规范高职学生的举止行为、价值观念、精神世界。这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形式。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的体验相结合。而这种实际活动是在某种环境、某种氛围中进行的,因此,只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配合,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由一门主干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和两门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和“中华美学”构成。

主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公共必修课程,笔者建议将课程命名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十六讲”,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精神的讲解,侧重领悟中国传统思想,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独立于“行”以外的“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拓展选修课“文学欣赏”重在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高职学生在文学欣赏中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开阔思维。文学欣赏课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学欣赏”的教学内容不必涉及太多的文学欣赏方面的理论知识,重在作品欣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在享受、体验中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教学内容或教材的选取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古典诗歌,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学生诗性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诗性智慧表现为感情的凝聚、直觉想象和境界的升华等方面。因此,要从人文精神出发拓展诗性思维,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诗性的无处不在,并把它最终落实到做人的基点上。因此,我们呼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从人文思维的角度,借助于“诗性的智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其次,选择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因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之作,它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没有结局的残篇给读者带来太多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红楼梦》,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遗憾。据调查,我们的高职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读过《红楼梦》,或对《红楼梦》了解甚少。当然,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不可能让高职学生对《红楼梦》有全面的了解或较深的认识。但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都只是一种引导和启发,通过课堂引导、启发,把学生引进门,最终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提高。“文学欣赏”课通过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认识《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水平。

“中华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更高层次的拓展选修课。人文素质教育中,审美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审美教育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的。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并终生以推广美育为己任。在当时与蔡先生持相同或相近看法的人还有梁启超、王国维等人。蔡元培在晚年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时,也一直强调:“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之所以要用美育代宗教,是因为对中国人而言,倡导美育比倡导基督教要现实得多,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虽然有精神信仰,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帝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审美教育的,在儒家那里“乐教”和“诗教”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涉及音乐评论,这些评论都很深刻。台湾学者徐复观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并且认为:“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③徐复观认为儒家是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而这种“为人生而艺术”主要表现在音乐方面,同时也表现在诗歌方面。在《论语》里,孔子多次强调学习《诗》的重要意义。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乐教”和“诗教”辅之以“礼”,才能培养出温柔敦厚的完美人格。而道家则不同于儒家的将人格视作对仁义的归依,而把人格看成对包括礼义在内的世俗之物的超越,主张在回归自然、天人合德中实现人格的独立自由。在中国历史上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共同滋养着中华文化的灵根。李泽厚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归结为一种“乐感文化”和“实用理性”。他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却包含着宗教的热情,虽然不是哲学但却包含着哲学理性。它培养了一种人格、操守、感情、人生理想、`生活态度。”④

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实际是在延续儒家的审美教育传统。“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依著者之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⑤因为当今中国人的伦理价值真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提“以美育代宗教”,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也是我们提倡高职开设“中华美学”的目的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人文性,奠定其成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基础。明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定位,建立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合理分配学分,保证充足的学时,配备良好的师资,进行严谨的教学以及严格的考核等制度设计,是大学人文教育成功的基础。

注释:

①②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4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⑤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40-349.

[2]谭卫平.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63.

[3]胡炼.美育的素质教育功能及其对学生人格的完善[J].经济师,2008(1):121.

[4]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高中化学课程论文篇(5)

我们应该在课前要求学生们对将要学习的化学元素进行自主探索,通过各种正规的、可靠的途径对元素的知识进行搜索和了解,了解到这些元素在生活的中的实际应用和真实存在,之后在课堂上则主要是由教师来组织教学活动,通过交流的形式将学生们的探索结果总结在一起,形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学内容,教师再对整个内容进行补充,实现总体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也对化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且,对于学生们自行总结的知识,学生们会有一种“亲切感”,从而形成更加深刻的、长久的记忆。

(二)尊重学生个性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将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重点激发学生们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采取更加弹性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及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因材施教”的待遇,充分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发展。比如说,化学当中经典的“焰色反应”,每一个人看到的自然界中的颜色本身就是有差异的,所以学生们在焰色反应的观察过程中,对于火焰颜色的定义也是不同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个同学的观察结果,并解释出现不同微小差异性结果的原因,让每一个认真观察和实验的同学都得到认可,增强学生们学习化学的信心和探究化学知识的勇气。

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化学素养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学科,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科学素养,重点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课堂实验,给学生们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平台,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化学理论,亲眼见证化学反应,进而提升学生们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比如说,在进行化学反应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会对每一个化学反应式的形成产生好奇和疑问,而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并不是每一个化学反应式都有时间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验证,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自主探究的空间,然后帮助学生们充分理解。这也就是相当于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来实现素质教育,因为只有素质教育才能够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有实际作用的新型人才。

三、充分利用资源,加快教学速度

高中化学课程论文篇(6)

二、合作学习的有效利用

个性化教学还可以体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这同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首先是对于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一种体现,同时,在小组内大家的想法、思路以及观念等能够充分得到交流,这给学生思维的发散与延伸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大家可以从其他同学的想法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其他同学的一些好的思路往往也能够带给自己启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学生间相互学习的机会,并且不断推进着大家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可以以很多不同的形式展开,不仅可以针对问题进行探究,也可以是对于一些新知识的学习,这些都能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在课堂交流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探究的问题应该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可以是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是与高考密切相关的问题,如“传感器及其应用”、“直流电路中的电容器”、“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等,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物理思维与意识,认识到物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够很好的凸显与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式,想要让合作学习的过程进一步体现个性化的特征,这可以设置新颖的合作的内容与主题,这是提升合作学习效率的途径。

三、多样化实验教学

实验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也能够充分体现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要让学生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实验课程中来,并且应当更多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可以让学生们思考:

①关于实验方案提出应从哪些方面考虑,进行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②实验过程中应对哪些问题做好记录,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应如何做应急处理,以及实验数据表格的设计等。

高中化学课程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81-02

一、引言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和国际化水平。”这是国家领导人在2010年8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明确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具体包括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其目的是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更明确为教育国际化。在《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聚焦战略主题,实现重大突破”包括“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增强上海教育的国际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而在重点任务中指出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是“让学生具备国际交流、理解、合作、竞争能力”。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可以预期,国际化将成为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而在部分地区已经成为强烈的现实需求。

本文拟初步探讨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课程建设问题,特别是《理论力学》课程建设问题。《理论力学》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不仅是整个力学学科的基础,也是机械、航空、航天、车辆、动力、土木、水利等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力学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理论力学》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关键作用。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课程建设的新要求

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在合作办学、学科建设、交换学生等不同的方面展开。对于我们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而言,课程建设是一个可以积极参与的方面,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基础性环节。高等教育国际化对课程建设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教学质量,直接服务于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而且要具有国际视野并能参与国际交流。课程建设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设法帮助学生满足这种新的要求。例如,加强和改进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在《理论力学》课程中,特别要强调所研究问题的工程背景,以及强调分析、求解问题的规范性,以使学生了解西方人的具体、程序化的思维方式。

2.建设可等效互换课程,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其他工作奠定基础。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其他方面工作的基础。无论是与境外学校课程和学分的互认,还是发展留学生教育,都需要国内外的相关课程群能够等效互换。这里所谓课程群的等效互换是指,并非需要单门课程之间的等效互换,而是若干门同类课程的等效互换。例如,中国的《理论力学》课程不必与北美最接近的课程“Engineering Mechanics”等效,事实上,由于教学传统的不同,这两门课程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差异,但《理论力学》及其后续课《高等动力学》整体上应该与北美“Engineering Mechanics”及其后续课“Intermediate Dynamics”等效[2]。

3.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课程建设还要有助于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吸引力。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个双向的过程,在此背景下进行的课程建设,并不仅是单向地借鉴和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教学经验,也要积极向世界展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成果,包括课程建设成果。从长远看,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其高等教育对于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不能只局限于中国文学历史等传统领域,也要包括现代科学技术等领域。通过课程建设产生的精品教材,应该有英文版本,并争取在国际主流出版社出版。

三、《理论力学》课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特殊建设机遇

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对课程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有些发展机遇是所有课程均等。例如,高等教育国际化意味着将加大从海外引进高水平人才的力度,同时为国内在岗教师提供出国研修的机会。这势必将进一步提升高校师资的素质,对于课程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一些发展机遇与课程相关,不同课程得到的发展机遇不尽相同。比较而言,《理论力学》应该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中受益较多的课程,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不同学科的课程从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受益程度有差别。受益较多的是那些与国情、历史、传统等无关的课程,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而相对受益较少的课程是与意识形态相关的课程,如思想政治课。力学是门科学,对力学原理例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不论何种文化背景的人,只有受过充分的教育,都有大致相同的理解。事实上,近代力学并非产生于中国,民国初期高校都是西方人用英语教材讲授力学课程,直到上世纪30年代才有中文的力学类教材。高等教育国际化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理论力学所属力学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该课程在原则上是超越文化差别的国际工程语言的基础。因此,力学类课程包括《理论力学》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比那些文化依赖课程以及意识形态相关的课程获得更多建设的机会。

《理论力学》的课程性质也决定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其建设的良好机遇。《理论力学》是技术基础课中比较基础的课程。该课程的绝大多数内容,完全不依赖各国制定的规范和标准。只有单位制可能略有差别,北美教材传统上都采用英制,而国内教材依照国标而采用国际单位制。不过,近年来,北美教材也注意了国际单位制的普及,有些多次再版的教材专门为国际学生出版了国际单位制版。这些使得在《理论力学》课程建设中可以更专注于科学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而不需要用很大精力协调外在的规定等。

《理论力学》课程建设能较大地受益于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还由于现有课程的水平较高,并且与西方同类课程风格迥异。国内理论力学教学界已经超越了最初主要采用英美教材,随后借鉴苏联教材的发展初级阶段,逐渐形成具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教学传统[3-5]。国内《理论力学》课程方面的优势包括(但不限于)教学理论体系比较完整、系统性强,起点与数学物理先修课配合较好,配套课件及其相应的素材库比较丰富,教材比较简明等。因此,能与欧美同类课程注重生活背景和工程应用、大量例题和习题的教学风格有强烈的反差而形成“必要的张力”,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

四、建设国际化课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虽然高等教育国际化为《理论力学》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良好机遇,但要建设水平一流质量上乘的国际化课程,还需要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踏实工作,并特别要解决下列问题。

1.国外教材的深入系统研究。加强国外工程力学和中级动力学教学教材的研究,这是建设国际化《理论力学》课程的基础。对于多数教师而言,国外教材研究比教学研究更具有可行性。因此教材研究具有参与的广泛性,应该先行。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对国外教学和教材的研究就在持续进行,但总体上仍“比较缺乏对国外优秀教材的深入研究”[6]。就理论力学课程而言,对国外教材的现有研究比较零散,不够深入系统。在教材研究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中外教材的差异。这种差异既包括内容、体系、概念、方法等实质性的内容方面,也包括讲解详略、例题习题组织、插图版式等教学风格方面,还包括一些约定和习惯等,如前面提到的单位制等。

2.更广阔视野下的双语教学。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积极倡导开展双语教学。先后提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教材和英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教高[2001]1号文《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和教高[2001]4号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特别是2007年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中还设立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项目。由于种种原因,《理论力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开展的比同属基础力学范畴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要少。开展双语教学的本意,是要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发展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外语水平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但是,或许是望文生义的误导,有时双语教学被狭义地理解成为以某种比例用外语(主要是英语)上课。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双语教学的具体目标应该是中外课程的等效互换性[7]。即在中国高校学习了《理论力学》课程群的学生,到外国高校应该能顺利的学习有关后续课程。至于课程具体有哪些环节、多大比例用外语讲授,并非是问题关键所在。

3.国际化优秀教材的建设。为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同时也便于文化交流,比较可行的方式是由中外教师合作编写英文教材。教学体系总体遵循国内教学的传统,反映国内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成果。内容必须达到我国高校教学基本要求,语言要规范,要有问题的引出、工程背景的描述、例题和习题借鉴以及参考国外优秀教材。起步阶段可以学习前苏联的做法,学习国内出版的优秀教材,例如《理论力学》教材[8]。从长远看,用英文编著的中国教材要争取国际著名出版社出版,即使不能成为发达国家学生的教材,也要争取成为教师的参考书,还要争取成为欠发达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学生教材或参考书。

五、结语

国际化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直接服务于培养国际化人才、为高度教育国际化其他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和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吸引力。《理论力学》这类与特定国家文化传统无关,也与各国的规范和标准无关,而且已经有较高水平的课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将获得更多建设的机会。建设国际化课程目前要开展的工作是系统深入地研究国外教材,以能与国外课程等效互换为目标开展双语教学和编著国际出版的优秀教材。

参考文献:

[1]胡海岩.对力学教育的若干思考[J].力学与时间,2009,31(1):70-72.

[2]Li-Qun Chen.Suitability of western textbooks on statics and dynamic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C]//Proceedings of 21st Canadian Congress of Applied Mechanics(Toro nto,June 3-7,2007)(Kawall G,Yu S,and Naylor D eds.,2007:117-118.

[3]洪嘉振.工科理论力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2006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7-33.

[4]李俊峰.理论力学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8,(4):10-13.

[5]王琪,王士敏.理论力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C]//力学课程报告论坛2008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3-55.

高中化学课程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QIN Meiyu[1], LI Zhao[2]

([1] Management Faculty,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25;

[2] School of Humanities,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9)

Abstract Tourism and Cultural is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course. There are still critical issues to be resolved in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the paper from the statu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chool starting, th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urism and Culture Studies disciplinary position,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in-depth discuss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high-quality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1 旅游文化学课程现状

旅游文化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及与旅游相关的各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掌握旅游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的入门课程。由于不同的教育层次决定了旅游文化学课程地位与作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上的差异,笔者通过浏览各大院校精品课程网站及CNKI相关论文查询发现,对应不同教育层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系列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较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理清与完善。例如,通过中国知网以“旅游文化 课程”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查询,收集到19篇相关学术论文,其中高职类14篇,高等本科院校仅为5篇,加之对其研究内容梳理不难看出,本科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相关教学内容较为凌乱,未能达到本科教育层次对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与建设没有真正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本科院校开设旅游文化学时遇到最大问题是: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学术研究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科理论研究薄弱,旅游学的学科基本体系框架和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同样,关于旅游文化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仍存在较大分歧;旅游文化学课程教材版本较为单一,内容选材普遍存在陈旧问题,现有教材与民俗学、旅游地理内容有大量的重复。应该说,本科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中有不少问题尚待深入探讨,尤其有必要在教材、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特色化建设。

2 旅游文化学教材

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层次较多,具体包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本专科、成人教育本专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以及外国留学生等。①不同教学层次和教学对象需要不同体系与结构的教材相匹配,也将影响课程教学的实践效果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目前旅游文化学教材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沈祖祥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概论》、由谢元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学》为代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旅游专业系列教材,该教材较好地实现理论性、实务性、前沿性相结合;一类则是以旅游文化命名的教材,例如张文祥《旅游文化》,该教材具有知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较为适合高职高专教育层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体系较为完整,但应用于旅游管理本科层次教学中教材理论性强。经过对教材具体内容梳理得出,第一类教材是对旅游文化概述、特征和传统等进行剖析,理论有余,但实用性不足;第二类教材是对与文化相关的旅游进行梳理,实用性很强,但理论不足,深度和难度不足。可以说现有旅游文化学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本科院校教育层次需求,缺乏适合本科学生的旅游文化学教材。

3 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起步较晚,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科基础建设理论论证期,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文化学学科应用性发展期,至今旅游文化学初步形成了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并伴随着旅游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旅游实践的纵深发展,旅游文化学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扩大,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给予指导与参照,②特别是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建设应首先做出改革。由于各院校及专业特色不同导致目前本科院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认知与理解存在差异,呈现出旅游文化类型概述和三要素理论两大课程体系结构特征,尽管大多学者都认为围绕旅游主体、客体、媒体三要素展开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安排较为合理,但由于教材、专业特点、学科基础理论存在争议等原因,旅游文化学实际课程体系安排仍沿用旅游文化类型的概述,再加之本科院校旅游地理、旅游民俗、导游理论与实务等课程间具有极强的交叉性,未能满足本科院校“强理论”与“重实践”的双重课程体系建设要求。

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框架应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区域发展完整理论教学体系内容,即以文化旅游化与旅游文化化两大主线展开课程内容安排,充分体现本科院校对课程体系设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特征。首先,结合中国传统旅游民俗文化相关内容纵向探讨旅游文化植根的土壤以及生成原因、特征,揭示旅游文化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其次,结合不同院校和专业课程间统筹内容,弱化旅游文化形态的比重,创新旅游文化学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例如结合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系统说”加强课程教学中旅游目的地、客源地以及旅游通道的基础理论内容,以此完善目前旅游三要素课程教学体系;最后,针对区域旅游实践中旅游文化相关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形象理论讲授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中国旅游文化产生、发展及变化趋势。

4 旅游文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为“视听”,占到94%,并且二者搭配比例也直接影响接受效果,③而目前传统填鸭式课堂讲授方法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上,首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理念,明确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角色分工,在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时给学生以专业意见与建议。因此,可以尝试案例教学、现场实践教学、专家进课堂、辩论赛等适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多样化教学形式,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旅游专业的感性及理性认识。

对本科教育层次而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与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学手段上应该通过课程安排与课程组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团队建设、主题模块、学生互评、案例讨论、多样化多媒体技术运用等教学手段建立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将抽象化理论及业界疑难杂症等具有广度与深度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化、形象化处理,促成学生理论与知识互相转化能力的提高,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和我国旅游学研究的年轻化特征一致,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完善将成为较长一段时间内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课题和教学工作,其课程教学改革系列问题将不断调整与完善,有效促成本科院校对旅游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注释

高中化学课程论文篇(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承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的课程教育,是指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组成的课程集群。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更加重视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问题,更加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持续开展。以此为背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也必须要呈现出满足这一目标需求的观念和载体的创新思考。

一、课程论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本质

课程本质是一个归属于课程论思考的问题,相关的讨论会涉及关于课程概念的探讨。对于什么是课程,教育学家们的观点也是各不相同,仅《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就列出9种不同的课程定义,在此不一一列举。尽管各种定义的出发点有所不同,但都在某种程度上部分地揭示了课程的本质,基本思想是认为课程是教学内容、学科或教材;课程是学生的经验;课程是计划;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认为课程可包含广义与狭义两个概念: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由于课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现代课程的发展来看,广义的课程概念更能体现出现代学校课程的特征与本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课程的内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以下五个发展趋势:现代课程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现实体验,主张学生在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整合学科知识;现代课程越来越重视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越来越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整合互动的生长性;越来越重视开放形态下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资源整合;越来越重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学生不仅在课程中学习到计划范围的知识体系和规范,而且还学习到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即隐性课程带来的影响。

在课程论的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和观念创新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本质问题,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课程的本质呈现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生成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师生协同互动、创造教育情境、体验教育生活、建构教育整合结构的过程,其中固然包含知识性内容的间接学习,但也包括了直接学习的经验因素,体现出生成性,表现出一种“未完成态”、一种“进行时”。思想政治素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首先有赖于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思想互动的广度和深度。生成式学习的特点反映出教育过程中的非直接传递性、不可控性以及学习结果的不确定性。在信息社会中,简单化的、直接灌输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因为其具体方式缺乏对体验式学习特有的非直接传授性的关注而缺乏更有效的内化途径。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相比在内容、方式、手段和载体上应该体现出一定的抽象性,但也应同时以丰富的道德体验作为基础和氛围。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整合性。学习从内容上说,包含认知、情感、行为三种基本类型的学习,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认知类学习主要是通过专门的课程达到教育目标,而对情感学习和行为学习的关注和研究则相对缺乏。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和需要状态、学生在行为中是否获得一定的行为方式并形成稳定的行为规范等方面一直以来的研究是不够的,也正是基于上述欠缺,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个性特点、人际互动、生活方式中表现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特点以及时代与国情的特殊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很现实地摆在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隐性课程建设是现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特定历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阶级性与社会性、主导性与普遍性、稳定性与变动性共存的特点发展起来的。它所具有的隐蔽性、变动性更利于在保持适当张力的氛围中达到教育目的,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性更为凸显。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情感性。没有情感投入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学习是无法达到教育效果的,孤立的认知学习和行为学习不但毫无意义,而且也是有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学习都需要丰富的情感累积作为规范内化的必要途径。思想政治素质养成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不可直接传承的,因为情感作为个人的心理体验有很大的内隐性和个性化色彩,只能通过体验式活动而不断累积,这就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在宏观上具有的价值传递性的同时,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在具体方式上体现出非直接传授性。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个别性。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实现社会规范的个体认同与实践。如同所有的教育过程一样,对个人的差异性与个别性的充分尊重是教育过程中主体自由与解放的需要。在特别强调主体,『生的当今时代,缺乏个体尊重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是脱离实际的,也是无法满足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要求的,因此,教育能否触动大学生个体的内心世界是考量教育途径与方法适用性的标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其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观念变革

基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本质的上述认识,其课程教学改革的观念变革必然超越课程本身的思考而呈现出更广阔、更开放的视野。从人的主体视角观察,教育的目的要远远大于知识教学本身的内容,“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道德与智慧的完满与自足,知识是生命获得完满不可或缺的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只有让知识与价值、认知与情感、智慧与道德同步发展,生命才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观念变革主要体现为五个“重新认识”,以此对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要素、教育目标和途径进行反思。

重新认识课程属性。课程的性质和属性是不同领域的两个概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是在教育学科课程论领域的内容,就属性而言,是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养成的载体、手段和媒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服务于教育内容、服务于教育对象、服务于教育目标的可塑性,简言之,课程属性是服从于课程性质的。

重新认识过程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体系中的各个具有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要素都是主体,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课程人力资源的意义上都是主体。需要指出的是主体地位的分担与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不矛盾,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是教育有效性的基础,真正的受教育一定要体现主体的过程参与。 转贴于

重新认识资源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不仅仅是各高校社科部的教学工作,也是学校课程集群建设的组成部分,整合学校内外的学科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综合优势和社区、城市和所在区域的地域优势,如,中文系的文学经典研究优势、理工专业的科技伦理、经济伦理研究案例,实现校内整合、地域融合。

重新认识服务对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中,受益者是学生,但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决定的,要结合区域发展中的社区文化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建设等目标,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影响,培养一支立足大学、服务社会的专家团队,展现大学的文化魅力,立足学科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理论动力。

重新认识教育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就项目而言,目标是建设精品课程;就学校而言,目标是带动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和观念的变革;就领域而言,目标是提高学校在全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中的影响力和好评度;就成果而言,目标是使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修养、认同核心价值、确证文化底色,形成积极人格和健康心理,从而终生受益。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载体创新

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载体建设,会顿感载体建设滞后的压力。事实层面中的载体缺失需要通过创新来弥补。

第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各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展现的精神风貌、职业素质、民主素养、国际意识、人文品位、价值判断等都会对学生的“三观”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并间接影响到学生对制度文化的理解。教师本人不仅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尊重、平等、民主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对社会规范的信任和归属感,以及确立人际交往的规则。在课程改革中可以通过文化热点建设引导学生参与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网站建设、宿舍文化和个人网页建设,把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外生活结合起来,提高课程影响的保有度,要充分利用学生来源广泛、专业互补、文化多样、本群体认同程度高的特点和优势,为课程网站搜集文本和影像资料、积累典型案例,体现出在参与中受教育,在实践中促成长的教育本质。根据学生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讲理论先讲事实、讲结论先讲过程、讲规范先讲系统、讲政治先讲人文、讲社会先讲人生。总之,教学视野要宽广、课程导人要切身,把宏大性的内容讲扎实,把规律性的内容讲亲切,把规范性的内容讲细致,着力避免直白、空泛、粗线条、低响应的无效灌输。

高中化学课程论文篇(10)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照一般的观念:文学理论是一门“以美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它的建立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与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为基础,同时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理论指导。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论水平,决定着学生能否以科学的方法对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现实中的情况如同相关学者指出的那样:“在大学的文艺学研究与教学中,或者说在教科书形态的文艺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中,文艺学的危机就表现得尤其突出。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课堂上的文艺学教学知识僵化、脱离实际,它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大学生们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教文论的不讲作品,讲作品的没有理论,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隔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文学实践也因为缺乏理论的引导而显得感性、随意。尤其是对于高师院校而言,人们往往对于那些玄奥、费解的理论观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存在着疑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相关课程的开设价值的怀疑。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同时,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方面,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人到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境界的感受、体验之中,这与他们的文学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几同无字天书”诗歌,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说得上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指导的。对于教师文学理论素养的要求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作、鉴赏、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呢?这就离不开对各种文学样式、创作思潮的理论把握。对于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这些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文学理论中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关理论,而对于《变形记》、《等待戈多》等作品,就离不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把握。

其次,文学理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就行了,关键的是它必须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阐发作家、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它当然要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观点,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这是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要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基础理论匾乏,缺乏较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毕业生能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种理论问题的内在意义、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把握,最终都指向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论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从理论的高度上展开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文学理论应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理论固然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它通过文学涉及人类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当前文艺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文化论”转向就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发现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知识,更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如何面向现实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中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学理论本身的实践性问题。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以及马列文论为辅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这一体系是无可非议的,它很好地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一般观念,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这一体系在强调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却对文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基础理论与文学实践相脱节,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课程各讲各的,文学史、作品选读的课程往往对文学理论问题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往往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脱节,这种趋势在近年来尤其严重。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句空话。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大学文学理论课程往往无视这一变化:“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经典的作家作品(甚至连在西方已经经典化了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很难作为”例子”进人文艺学教材),并且坚持把那些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作文学的永恒不变的本质与标准,建立了相当僵化机械的评估一筛选一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一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文学问题。这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学学科的一个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人类丰富的文艺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较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处于西方文化的绝对影响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艺观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理论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论界的一道基本景观,这些理论往往自成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其加以整合,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一间题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难度是困扰着文艺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说,二十余年来,国内文艺学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文艺学研究成果向教学领域、教材编写领域转化的效果却还很不尽人意,其中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也就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学术个性和教材涵盖当代学术进展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苏联文论模式的影响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文学观的基础之上。作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虽然承认”万古不变的文学原理是不存在的”,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川,但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教材却以反映论的理论模式代替了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知识老化、僵化。当前文学理论界对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也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近几年所出的几样教材的确有不少新意。但是,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论上的前沿性的同时,却又r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各种理论观念的整合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本科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学素养考虑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过于宽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但什么都谈不透,整部教材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也很难取舍。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对于当前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主要涉及到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加强,特别是应注意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加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开设富于实践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课程,同时,作为对转型期时代文化状况的回应,把文化研究纳人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之中。

教材的编写是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从以往那种单一、封闭的环境之中走了出;来,地球上每一种创作思潮、理论观念都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共同认识。表现在文学理论界,理论上的创新、学术观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论观念、审美取向各领数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整合到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覆盖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学理论成为各种理论观念的拼凑,而能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这无疑是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所巫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童庆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文学理论只关注现实主义,不关注现代主义。实际上现代、后现代都要关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样才完整”。然而,困难在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语”状态之中,虽然理论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但面对丰富的文论资源,不同学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学术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选择哪些观点、学说来加以介绍,如何依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观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统中去,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即既要使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内容的普适性为编者本人的学术个性所掩盖。大学教材与学术专著有着很大的区别,优秀的学术专著往往带有著者鲜明的学术个性。而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它不应该只是讲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应当客观地介绍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文学理论教材的个人风格,不应冲淡其理论的全面性、普适性,而应当综合本学科国内外主要的成果,特别是对于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课,它应具备较强的知识性,应当在综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文论体系,而不宜过多的强调编写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其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如果我们缺乏对当代学者科研成果的吸纳,教材便往往缺乏时代感,与时代相脱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继承,如果仅仅因为“创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使文学理论失去丰富的学科资源而显得漂浮、浅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应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把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某一文学理论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应避免把教材作为宣讲个人学术观念的地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的深浅程度问题。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界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对于全面地反映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在注意到人们关于文学的观念的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到其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不应过于繁杂,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术语名词满天飞的局面。“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文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基础的东西,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还相对不足,如果这一门课过于艰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响到他们学习理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不是培养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观念的丰富性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呢?因此,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慎重考虑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就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传统上分层开设课程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在大学低年级以开设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理论素养。在大学三年级以后逐渐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理论的分支课程,分别在相应的领域作进一步的深人学习。在此之后,可结合师资状况开设中国古典美学、文心雕龙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课程,对这类课程必须突出其选修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某一门课程开设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从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素养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开设一般放在第二、三学期比较恰当。

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概论”课,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经过对文学史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状况。它是在“文学概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人,如果说“文学概论”课是侧重于对历史上人们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律的综合性的介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则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关于文学的认识发展过程。这类课程可列为专业必选课,放在三年级开设较为恰当。对于马列文论、美学原理这些以往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它们在内容、课程性质方面与文学概论课多有重复之处,将其作为必修课并无多大的意义,可将它们归人选修课的范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突出其选修的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一类课程为提高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的开设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而定,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上,应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特长,以保证其学术性,达到引导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的目的。

在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相互脱离的现状。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实践而又面向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超越具体的实践而存在。文学理论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它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可以实现的,而只能在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完成。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往往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而与鲜活的文学实践相脱离,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脱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这正是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阐释具体作品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却认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而应当削减课时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的联系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文学批评课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评理论的讲授,对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性质缺乏充分的注意。与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够针对这种状况,开设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实践等课程,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高中化学课程论文篇(11)

乡土历史又称地方史,包括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在内的国内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几乎均设置有《中国历史与文化》等类似的历史文化课程,内容涉及宗教、建筑、艺术、音乐、文学等板块。但是,大多数教材都是从宏观层面来讲述整个中国的历史文化进程,内容过于宽泛繁杂,十分缺乏乡土历史的微观教育。而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导游服务方向与旅游规划方向,是为地方服务,并和地方文化结合十分紧密的专业方向。因此,各地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应结合本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有针对性的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这样有助于弥补现阶段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不够健全的缺憾,有助于让他们深刻的了解本地的乡土历史文化,更好地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服务。

(二)学生乡土历史文化知识储备不充分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受中等教育的背景大多由普高和少量职高组成,且文理兼收。由于受我国长期以来的高考应试教育影响,理科生和职高生在高中阶段,缺乏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涉猎,更不用谈及乡土历史文化知识。因此,课题申报者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和调查统计认为:对于和地方文化结合紧密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有必要补充基础的历史文化知识,进而完善其知识结构。

(三)现有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与行业实践脱节

设置文化类课程的作用,不仅在于从源头上提升学生内在素质,同时也要和行业实践相结合。现有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因为乡土历史文化部分内容的缺失和教学方法的陈旧,以致和行业严重脱节。例如,乡土历史文化几乎是各省市导游资格考试的内容之一,从拓展学生就业途径来看,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有助于立志做导游的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资格考试和提升其内在素质,但是,由于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的缺位,以致于学生都要通过上各类补习班来获得相关知识,最重要的是,由于没有针对性的开设该门课程,学生就业后往往要经历很长的二次培训过程。笔者前期已对部分在校导游服务方向的学生,及毕业后仍从事导游服务工作的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做了相关数据分析和必要性分析,结果显示这门课程对于在校生的学习和毕业生的就业都很有帮助。

(四)现有历史文化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文化类课程多以课堂“照本宣科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较少引入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等方法,因而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也使得教学内容多停留于枯燥的文字上,无法满足现代高校教学的新变化,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引入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种文化共识。如,笔者在《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课程教学中,率先改革性的增设了“大足石刻”、“三峡文化”等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收效甚好。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在教材的编撰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教材框架的搭建或以该地区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为纲,或以地方历史文化的不同板块为纲,也可以该地区所辖范围内的更微观地域为纲。总之,要根据教学需要,清晰地梳理出该区域的地方特色。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理论性课程能够更好地为实践性课程提供指导[1],不仅要更多的引入案例教学,使空泛的理论知识能够“落地”,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同时,要积极引入景区实地教学、行业精英专题讲座等新的教学方法,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业内人士的现身说法和学生的切身经历,才能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经验性与科学性原则

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教材和专业的教师队伍也相对匮乏。因而,开设这门课程的难度很大,只有从事历史文化教学工作的一线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选择、教材的编撰、教学方法和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多做尝试,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不断加以调整,以期实现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三)多元化原则

1.不同的专业方向要实现多元化教学,根据各个专业方向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和重点。

2.在课程性质上实现多元化,根据不同专业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的紧密程度,可以设置为专业选修和专业必修两种类型的课程。例如,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导游和策划方向可将该门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其他方向可设置为专业选修课。该课程需打破理论与实践断档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多元化。

(四)市场导向性原则

旅游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要以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为首要目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2]只有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和旅游行业对于人才能力的新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性人才,才能实现地方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

三、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名称及内容――以重庆为例

为更好地探讨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问题,本文在下列论述中将以笔者所在的重庆地区为例。

(一)课程名称

根据重庆地区的区域历史文化特色,将课程名称暂定为《巴渝历史文化概论》或《重庆地方文化》。课程体系主要依据重庆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设置。

(二)课程性质

重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多设置有旅游策划、导游服务等专业方向。在进行课程性质的设置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与地方历史文化的联系紧密程度,分别设置为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如,旅游策划、导游服务专业方向主要为地方旅游业服务,它们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十分密切,因而可以将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而其他专业方向相对于旅游策划、导游服务专业而言,则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不那么密切,故可以将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为专业选修课程。

(三)课程内容设计

1.理论课程内容设计

首先,可以按时间脉络厘清重庆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搭建一个宏观的知识网络;其次,选取重庆地区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景点(景区)进行分章节详细讲解,使学生感受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主动了解和学习的欲望。最后,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和课堂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进一步提升其主动和创新学习能力。

2.实践课程内容设计

实践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因而,实践课程内容设计可针对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章节开展,选择贴近现实、易于操作,有利于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项目。例如,以“游客眼中的大足石刻历史文化价值”为题,以分组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先设计好调查问卷,然后深入景区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完成期末课程设计。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其社交能力。毕竟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主张学生更多、更好地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丰富人生阅历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而不是死读课本知识。

(四)教学时间安排

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性质,设定不同的教学时间。一是,旅游策划和导游服务方向是专业必修课,教学时间安排如下:每周3课时,按18周计算,总计54课时。其中,理论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为42课时,即1-14周均为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为12课时,即15―18周均为实践课程教学,这段时间用来完成分组专题讨论、期末课程设计等实践性作业。二是,其他方向为专业选修课,教学时间安排如下:每周2课时,按18周计算,总计36课时。36课时均为理论课程教学时间,期末以课程论文或者试卷考评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式”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项目教学法、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分组专题讨论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枯燥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开拓学生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有别于以课堂归纳、分析等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着重强调以实践应用为核心的教学思维,从项目选题、相关信息收集、方案设计、修改、实施和评估方案全由学生独立动手完成,教师只起着答疑解惑、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其显著特点是“以项目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3]。例如,关于巴渝历史的大体演变过程,以及“重庆”一词的由来可由学生首先查阅相关资料,老师再着重补充教学,该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老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二)专题知识讲座

在课堂教学之余,定期邀请从事相关研究或工作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给学生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同学们从中既能获得比较纯粹的历史文化知识,又能了解更多实用的职场信息。这样教学方式可以实现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目的。

(三)景区实地教学

景区实地教学法,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领悟和学习知识的方法。比如,在经过一定的课堂知识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位于重庆市主城区的磁器口景区进行实地教学,结合景区实物给学生讲解距今1000余年的文化知识,实现枯燥的课堂教学向生动的现场教学的转变。

(四)分组专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