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大全11篇

时间:2022-04-21 04:47:25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篇(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88—01

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知识点多而散,在结束新课后,很短时间内复习好上、下两册的知识,如何上好中考化学复习课,对我们每位初中化学教师来说年年都是新课题;而中考在注重对“双基”考查的同时,更突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考查学生对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这样的形势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化学复习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而构建初中化学的知识网络,将有助于提高化学复习的效率。

下面就构建初中化学的知识网络作简要说明。

首先,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在新课学习的章(节)复习时。如学生学习完氧气时,可引导学生从氧气的制取、性质、验证、用途来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到学生学氧化碳或其它物质时,自然就会想到从这些方面来学习、归纳总结,然后再将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对比、联系。发现二者可以相互转化,还可以将二氧化碳与其它物质的转化(性质)相联系,这就形成一个很有用的知识网络。

其次,专题复习时构建知识网络更能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构建初中化学的知识网络,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如我在复习专题二(物质构成的奥秘)和专题三(物质与化学变化)时,引导学生从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化学的概念(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入手,形成了关于物质的基础知识的网络【附:中考专题复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篇(2)

这些问题使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举步维艰。再加上高一化学课时少、内容多,教师开快车,诸多因素让学生产生了较强的不适应感。上课听不懂,题目不会做,很多学生很快产生了厌学情绪。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过渡,成了高一化学老师面临的首个难题。2011年,我校高一化学组成员共同努力,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突破,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一、研究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差别

我们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

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

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有相当一部分知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除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

因此,高中老师要注意深入开展化学课程标准的研读活动,切实把握化学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教学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变化,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为学生学好高中化学打好基础。

二、做好教学内容上的衔接

在知识的衔接方面,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知识层次要求比较低,而高中化学与义务教育衔接,即为学生打好全面的素质基础,兼顾知识的基础性,又有发展性和创造性,对知识层次要求较高。由于初高中教学各自独立,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交流,高中化学老师一般对初三教材内容不熟悉,对初中化学教学情况缺乏了解,导致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脱节,知识出现断层。

因此要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工作,高中教师必须熟悉初中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学生具备了怎样的化学基础;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掌握,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要做到心中有数,防止学生一知半解,理解错误。

高中化学要对初中有关知识加深、完善,要复习初中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性质,典型两性氧化物性质,复分解反应等基本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常用方法,溶解度概念及计算,等等。还要注意总结初高中教学的盲点,即新的初中教材将知识降低要求或删减了,而高中教材又没有补充这部分内容,但在高考大纲中要求掌握的知识。高一化学老师在正式讲解新知识之前,可以先用一部分时间复习初中知识。

复习之前先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可采取抄录入学成绩、课堂提问、与不同层次的新生座谈、问卷调查、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化学素质、成绩档案。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

针对学生这些掌握不牢,模糊不清的知识点和初高中内容连接上的盲点做重点介绍,如溶解度的计算,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基础概念,等等,而对于学生掌握较好的知识点则可以一带而过。复习时要坚决杜绝“炒剩饭”式的教学。

如果老师只是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地总结,那学生就会昏昏欲睡。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只有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才能充分发挥思维能力,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使复习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题目中,这就要求教师做大量的翻阅工作,查阅当年的中考题、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和近几年高考中涉及的初中考点,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者难解答的问题,精编出一份试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练习和讨论可让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自然就认识到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积极认真地参与了。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情况,再组织几套复习题,覆盖初中所有重要考点,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对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

这样做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思维,让其学会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一系列的习题可使学生明白化学“难题”如何去审题,如何去思维,既复习了初中的知识,又让学生逐步学会用化学原理去解答各种问题,不能停留在讲一道题记一道题的学习模式上,而是学一道题会解一片题,并逐步过渡到培养学生如何学会学习,调整好学习态度和方法,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初步学会从本质上理解每个知识点,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每个问题。

三、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加强学法指导是搞好初

、高中接轨教学的有力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优良除了智力因素外,学习方法也起着很大作用。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篇(3)

高一的化学教师发现,升入高中的学生中,部分学生所把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要求差距较大,高中化学教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困难。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反映,高中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有些甚至是初中的尖子生,进入高中后化学成绩一落千丈,感到学习化学十分困难,厌倦化学学习。另外,在我省(河南)中考中化学占50分,加上体育和实验操作的分值45分,化学仅占中考总分值的7.75%,学生对化学的重视程度自然偏低;而在高考中化学占100分左右,即占高考总分值的13.3%。因此,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已成为高一化学教师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研究初高中化学教材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深入、透彻的研究高中教材和新课程标准,是进行教学的必要前提。只有明确高中教学的目标、教材的安排和教学的要求,才能有效的、有序的进行教学活动。但是作为高一的化学教师,只研究高中教材是不够的,还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那些内容、分别是什么难度。而要掌握这一点,就必须研究初中的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认真找出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完善知识的衔接,这项工作直接影响到高一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质量。

(二)复习与补习相结合

高一化学教师不要急于开展高中教材的教学,对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可以先开展几堂初中化学的复习课,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强化化学学习中的基本知识点,拉平学生的基础差异,并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熟悉新老师,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按教学顺序,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之前,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欠缺的知识进行补充。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了解和体会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认知过程,进而让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在初中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和改善。

通过复习和补习,可达到补缺补漏,又可对知识起到很好的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为高一化学的学习做好良好的知识储备。

(三)从学法上引导学生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人才培养活动,即教学生学。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促进素质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对初高中的学习衔接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起引导的作用。如何让学生这一主体更好地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发挥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学习,教师应在学法的引导上多做文章。由于初中化学属于义务的素质水平教育,内容少,知识形象、简单、易记、易懂,就事论事,所解决的问题基本不跳出课本的范畴,教材对学生的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较低,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

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意义呢?有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其已有的有关知识实质性地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新知识。激发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追求新知识的渴望,并把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逐步改变学生在初中时养成的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因此,高一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引导,使学生由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逐步转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习方法上来,对学生进行如何联想、归纳、总结等学法引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篇(4)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含义

初中化学的科学素养涵盖较广,包括初中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实验方法、科学的意识品质等等,初中化学科学素养的根基是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而初中化学科学素养的核心则是实验方法和科学的意识品质,它包括对化学知识的分析和扩展,以及知识总结,假设检验等,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积极的科学态度和实践精神,是一种对科学的情感。在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接触到与化学学科有关的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并不是很系统,有些知识也显得太过肤浅,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正确建立基于学生对化学兴趣的基础上的科学素养,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具有对化学实践中的思考分析能力和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取向。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素养的根本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基础的理论知识是科学素养的基础,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尝试,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和物质的化学组成,对一些化学术语和和化学概念有一些基本的认识,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教师的指导,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基础的化学知识学习起来并不困难,我们初中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化学知识是基础,只有学习好基础的理论知识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转变观念按认知规律教学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不少学校因为升学与考试的压力,在进行化学教学中,往往忽视实验环节,强迫学生机械的记忆大量的抽象概念和化学用语,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过程,把原本有趣的化学课上的枯燥无味,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例如在人教版的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一些实验有趣而不枯燥,例如,做个小小照明弹、肥皂泡“炸弹”、“清水变牛奶”等入门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充分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手脑并用,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通过合理的实验教学安排,让学生掌握物质变化的规律和化学的基本概念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科学实验的乐趣,这样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后,给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这样既能较好的完成实验教学,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人教版的初中教材中,教学课程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采取像降低要求、删除难点、分散融合等方式,对初中教学的“分化点”进行处理:如在化学计算中重视化繁为简,重视学生对原理的理解,而避免了繁琐的数学运算;在介绍化学概念时,重视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实现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概念往往较为抽象,是学生记忆的难点,因此,在这个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物现象导入,使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形成易懂的概念;在初中教材中引出概念是为了通过概念的方式启迪学生的进一步思维,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而举一反三,达到扩展认识的目的。在实验过程中,对于一些较为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通过对同类实验现象的分析,概括出相关属性,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二)重视教学环节,强调科学态度教育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化学的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在教学中,科学态度属于非智力范畴,它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不断探索的学习精神等,科学态度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学态度的培养是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1、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知识教学和实验训练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即在书写化学式和化学反应式时不凭借主观臆断书写不存在的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式;对于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要重视反应发生的条件,包括反应物的状态以及温度等;要真实的记录反应发生的现象、过程,对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描述不一致时,要尊重事实,通过查找资料以及询问老师得出不一致的原因,排除后再进行实验;在化学试验中的操作要规范,包括按照规定使用药品,控制反应条件等;对于作业、试题中的错误认真分析,改正。

2、在教学中增加相应的课外知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还可以通过介绍相应的课外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主要方法有结合教材内容,开展课外专题报告,有重点的介绍中外化学家的事迹,任何一个化学家的发明创造,以及他们的贡献都体现了他们在化学实验中严谨的科学实验精神,通过对这些科学家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形成大胆创新,科学实验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可以通过在教学中渗透人口、资源、生态与环境、工业与污染等现状的内容性,认识到我们面临的环境生态危机、矿产资源危机、水源能源危机等,引导学生关心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关心如何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结语: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在学习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通过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研究,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提高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在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科学的手段以及合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篇(5)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133-01

1 第一轮复习课的指导思想

从总体意义来看,小升初数学第一轮复习课有两个指导思想。第一,教学大纲中的目标和要求;第二,小升初数学考试的命题核心思想与特点。依据教学大纲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可以知道,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巩固大纲要求的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数学素养。通过研究小升初数学考试命题的核心思想与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为学生选择、讲解练习题的侧重点、难点及模式。自新课改以来,教学大纲和小升初数学考试命题均有变化,其中,教学大纲中的目标与要求、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小升初数学考试范围也有一定变化,但是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的核心知识、评价原则、命题原则均没有变。

2 第一轮复习课的教学任务

2.1 基本公式、基本运算规则等基础知识的复习或再学习

由于外在、内在的种种原因,一学期结束后,学生对于整个知识体系把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偏差,对于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参差不齐;另外,由于学习规律的影响,“遗忘—学习—学习—遗忘”的过程不可避免。以上两种情况存在于任何一个学生身上,即使是数学成绩优异的同学。在小升初数学第一轮复习课上,教师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复习以及再学习基础知识。通过最基本的复习过程或者再学习过程,使学生重新掌握或者熟悉已学过的知识点,牢固记住、熟练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点,进一步熟练、强化已生疏了的知识。

2.2 基础知识简单系统化总结

此项教学任务是前者的延续。如同发现精美的珍珠,然后需要将其串在一起制成美丽的项链。该项任务要求教师串讲每一节的知识点(哪怕是点到即止),运用简易的概念图,将每一章或几章的内容连在一起,学生形成简单的网络化基础知识体系。例如在复习图形的章节,教师可以形成(如图1)网络图,这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体系。

3 第一轮复习课对于教师的具体要求

3.1 复习资料的全面化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篇(6)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74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高中化学,从本质上揭示了物质反应现象的实质,从科学的角度上解释一些奇怪的现象。但是对于很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往往显得有些困难。而且,新生们普遍感觉高中化学并不像初中那样简单易学,一般会出现迷茫不知如何下手的现象。化学考试以基础知识为主要脉络,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考查,双基为本,学以致用。所以要想学好高中化学,就得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扎实基础,培养化学思维,养成良好习惯都是关键。对此,在这里提出一些自己的经验之谈。

一、认识初、高中化学教学要求的差异

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知识衔接问题是化学教学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以及教学目的就可以了解到,初中化学仅仅是起启蒙作用,是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阶段。初中化学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的化学思维和技能,一些基础的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在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方面的现实意义,只需要学生达到认识理解表面现象的知识层次即可。而高中化学是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实施较高层次的教学,知识逐渐趋向理论化、系统化、复杂化,因此就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要相当了解,不仅要掌握知识的内部联系,还要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应用。

因此,学生不能依然抱着初中学习化学的思想学习高中化学,要对高中知识的深入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到时候才不会手足无措,感到灰心泄气。高中化学知识需要对某些初中知识进行加深和完善,完成过渡,如物质基础和机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算等,这些知识学生虽然初中早已接触过,但是在学习时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让学生认真理解,课下复习巩固,把握好过渡时期的时机和尺度,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知识要点,力求做到对今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注意学习方法

高中新教材是以化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指导学生认识并理解概念的含义和实质。所以,预习是十分必要的,课前预习能提前了解课堂重点,提高听课效率,也有利于为学生准备充分时间去分析思考问题,发散思维。预习时,可以让学生先阅读一遍教材,把全部的内容大概了解一遍,用笔把重点勾画出来,遇到不懂的知识点时,要做好笔记,以便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听讲。不仅如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重视概念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吸收,注意拓展、运用和迁移。可以采用对比、假设、归纳的方法找出物质在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共通性、差异性和递变规律,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条理,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但是,在课堂上仅一次性的吸收,很难完全消化,因此要经常复习,反复记忆。课后要充分利用资料书,可以及时弥补课上因为疏忽或是思维短路而产生的疑惑和盲点,从各个方面和表述理解,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进一步深入,全面准确地领悟知识内涵,明确各点之间的联系,熟记规律,形成知识面,逐步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三、培养化学技能

初中学生只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和化学实践技能,其他方面的能力和认识都还没有形成,所以,高中对学生的化学技能的培养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在知识方面,要认识常见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实验制法和基本的概念理论,从多角度理解物质的分类,认识化学变化的规律性、多变性和相互作用,分析简单的化学问题,并能够用化学语言表达描述。而且还有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从物质的结构认识物质的性质,从性质入手了解物质的用途以及现代化学在现实社会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勤动手,多动脑,理论联系实际,开发内在潜力,提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要将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实际活动的效率。对于学生本身,要大体上了解现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和前景,培养参与化学科学实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深刻认识化学在生活改善、社会生产、环境保护、能源再生和自然生态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形成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四、夯实化学基础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篇(7)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6-0058-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6.024

初中化学教学使用的教材和高中化学教学使用的教材,由于两者在风格、方式以及掌握重难点上要求上的显著不同,使得初高中教学知识衔接面临障碍。除此之外,经过相对漫长的暑假,学生往往遗忘了不少化学知识点,无法迅速调整自我以适应新的学习节奏,同时初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初高中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各异,使得教学主导者(广大教师)与教学对象(学生)都容易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因此,如何针对初高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针对性地提出高效合理的导入教学策略显得十分紧急且必要。

1.当前教科书间存在的衔接障碍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化学课本对那些和传统课程初中生认知能力不符的内容进行大幅调整,那些“偏、难、繁、旧”的内容被大量删除了,教学的要求也有所降低,由此教学的基础性更加突出。而高中化学的学习仍十分看重基础的知识与技能,但是对于学生的起点要求较高,有些学生初中时没有掌握的部分或者无需掌握的部分,已被高中教材视作为已经掌握了,这无形中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得他们难以接受如此大的知识量,产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恐惧心理。

2.学生学习方式导致的衔接障碍

学习方式指的是学生自主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是他们完成学习任务基本的行为及认知的取向。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动力显然不足,不少学生并非主动地想去学习,而是被教师强加了“考进高中的好学校”的意志。而一旦初三毕业之后,他们从疲惫、紧张中释放出来,身心迅速放松,使得学习一下子陷入盲点状态;在初中时课外实验、实践活动都相对较少,学生并未形成主动探究的习惯,而高中阶段不少知识点是需要勤动脑、多探究才能掌握的,这也让他们容易力不从心;初中时期的合作精神往往是高中阶段小组合作学习如合作实验学习的基础,这一点初中学生也十分缺乏。

3.教师教学方法引发的衔接障碍

对初中教师而言,学生的升学率、升学成绩往往是考核他们最核心的指标,初中化学课程的教与学并不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施行,他们更倾向于依据中考的考核内容施教。这样就导致但凡中考可能会考到的,会反复讲、重复练,直到学生基本掌握了为止,而不少本来为高中做铺垫的内容要么直接删除,要么一带而过。高中化学教师接手了这些已经被考试思想充斥的学生后,往往无从下手,尽管“以人为本”的思想被不断提及,不断强调,但由于对学生了解程度不足,学生的基础薄弱,加之与初中相比“多、难、繁、杂”的课程现状,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迫使高中教师需花费大量时间为他们补习相应基础知识,原本可以采用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的课堂变得十分被动。

另外,初中化学强调基础知识的讲解,因此“高效记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初中化学知识的应用也处于较为浅显的阶段,学生即使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也能取得较满意的分数;而步入高中后,化学的规律性开始被进一步强调,化学反应也日趋复杂,化学的应用要求也进入了探索阶段,学生若维持原有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会导致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实践相关教学时较为吃力。

面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欲顺利促进学生进行角色调整,过渡至高中阶段的学习,教师应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课堂导入的改进:

1.把握好初高中教学的知识衔接点,做到运筹帷幄

既然学生容易遗忘初中知识,同时初中有些应涉入的教学点,不少教师没有给予讲解,那么高中化学教师就应该做好相应的复习工作,重拾记忆,做好补充教学。

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进一步钻研初中课本,对课本中的知识脉络与知识体系进行梳理,那些初中略有提及,而高中需要延伸及拓展的内容,教师应做好标记及课后调研工作,了解学生真正掌握的程度。有丰厚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学生入学后对他们进行一次摸底测验,从而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帮助更好地把握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在课堂导入时,使用旧知导入新知的方式也会使课堂更加有效,如: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学习、化合价的应用等。只有教师对学生状况有了充分了解,同时教学中兼顾学生的基础,才能使得学生消除新课程学习的恐惧感。

2.强调学法的重要性

与初中化学显然不同的是,高中化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决定了学习的成效。初中化学讲授的往往是简单的化学原理、化学知识、化学技能,而高中化学则应强调学法,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应不断强化化学观念与思路,“以学定教”,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与方法,从而减轻学习负担,最快速度地适应高中学习。如: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专题就应该能通过钠、镁、铁、铝、铜以及它们的重要化合物开展例子教学;而学习性质时使用对比、归纳以及递推的思维方式、采用分类法的观点,了解包括复分解反应、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各项基本原理从而指导对化学性质的推论与学习。

3.分层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智力开发的早晚、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等各方面因素,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时也会在接受能力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分层施教、区别对待。在使用提问式的课堂导入策略时,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不提过难、过刁的问题,同时,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确保大家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喜悦,又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注重初高中的衔接教学,强化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方面的能力培养,是高中化学尤其是高中低年级化学教师的关键任务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还应多沟通、交流,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篇(8)

随着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成为教师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不少高中教师反映升入高中学习的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高中化学教学十分困难。高一学生也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降低。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些思考。

一、对比初、高中化学教学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总是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重视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

(一)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同素异形体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二)高一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知识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高中化学氧化反应的概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1)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级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和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由上可知高一年级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级时要适当补充。

(2)“量差”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一年级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内容。高一年级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三、加强学法指导是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有力保证

(一)开设学法指导课

即可以在上高中化学课伊始,结合讲解初高中化学的区别:如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介绍学习高中化学应采用的正确方法:如重视实验,抓好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复习,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要用理解记忆法识记知识,等等。

(二)学法指导要与建立学习常规结合起来

学法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在“欲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进而达到“学会”。因此,学法指导应渗透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与优化主要的学习环节和建立学习常规相结合。

要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起,就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如课前做好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上课做听课笔记;课后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等等。

总之,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问题,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的过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使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为将来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篇(9)

随着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成为教师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不少高中教师反映升入高中学习的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高中化学教学十分困难。高一学生也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降低。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些思考。

一、对比初、高中化学教学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总是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重视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

(一)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同素异形体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二)高一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知识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高中化学氧化反应的概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1)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级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和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由上可知高一年级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级时要适当补充。

(2)“量差”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一年级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内容。高一年级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三、加强学法指导是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有力保证

(一)开设学法指导课

即可以在上高中化学课伊始,结合讲解初高中化学的区别:如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介绍学习高中化学应采用的正确方法:如重视实验,抓好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复习,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要用理解记忆法识记知识,等等。

(二)学法指导要与建立学习常规结合起来

学法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在“欲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进而达到“学会”。因此,学法指导应渗透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与优化主要的学习环节和建立学习常规相结合。

要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起,就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如课前做好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上课做听课笔记;课后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等等。

总之,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问题,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的过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使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为将来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篇(10)

我在高一化学教学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衔接问题。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存在质的飞越,加上课本内容和所编选的习题与各类考题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有些初中的尖子生,进入高中后化学成绩一落千丈,感到学习化学十分困难,产生不少困惑,丧失学习的信心,厌倦学习化学。这就要求教师先对学生高中化学学习障碍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熟悉初中知识,找准初中和高中知识的切入点,应该复习的就复习,应该补习的就补习,消除“高一时间紧,忙着上新课”的思想。教师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初中化学更强调基础性与一般性,主要是常识性介绍,要求学生进行简单记忆,对能力素养方面要求较低。高中化学在许多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就是从背诵、记忆具体知识及概念原理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学科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上。理解的基本含义是指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深刻理解领会那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在具体环境中灵活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笔者认为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理解能力起了很大作用。

《必修1》中离子反应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也使学生感到困难,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学习,教师在备课时可能要动一翻脑筋。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造成学生难以掌握离子反应的条件、离子反应实质等知识点的原因在于初中的基础知识跟不上。为了让初中与高中顺利衔接,我首先复习学生在初中熟悉的化学反应如下:

CO■+Ca(OH)■=CaCO■+H■O

NaCl+AgNO■=NaNO■+AgCl

HCl+NaOH=NaCl+H■O

Fe+H■SO■=FeSO■+H■

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化学方程式的复习,学生在心理上感到熟悉、亲切,同时教师再适时与学生一起复习溶解度表,使学生平稳过渡到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条件、离子反应实质的学习,轻松地掌握新的化学知识,获得成就感。

如氧化还原反应。初中教材在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首次提出氧气反应的概念,在铁的冶炼原理时提出还原反应概念。只是从得失氧的角度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所学的仅是知识点,并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割裂开来。而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问题,使学生,从化合价的升降去分析、判断,从电子转移角度认识,并会判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剂和还原剂,从而加深理解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实现能力的提升,促进知识层“面”的形成。

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发展入手,揭示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的知识结构之中,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由浅入深,螺旋上升不断深化,逐步达到比较完整的阶段,即做到初高中知识衔接,让学生脱离初中的死记硬背,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易于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此反应的理解。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复习初中常见元素化合价和常见原子团化合价,能运用化合价守零和电子守恒。同时学生也完成了由知识点到知识面的建立,而且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第三个反应,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比较铁和铜的活泼性,从而理解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强。教师可提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让学生用集合形式表示出来。

从化学学科发展的知识体系来看,物质的量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科学研究中,是学生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在高一化学教学中引入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习这个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更好地掌握这个这物理量,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让学生先自主讨论常用的基本物理量、符号及其单位,然后让学生到讲台上来展示讨论的结果,再及时进行总结归纳。

教师采用这样推导的方法设计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使学生发现新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类似的物理量,必然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同时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顺利地掌握本节知识,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深刻理解领会那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在具体环境中灵活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例如:初中化学中的计算有化学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高中化学的计算网络是以“物质的量”为核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完成由初中的“质量计算”到高中的“物质的量”的计算的过渡。同时通过复习相对原子质量,有利于学生掌握“物质的量”意义,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一些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比如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因此在高一时要适当补充。还有其他如有关“量差”法,十字交叉法,平均法,极端假设法等的应用,这些方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而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这些方法,那么在教课时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强化训练,并使学生逐步掌握并熟练使用。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篇(11)

初中化学是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入门”教学,强调定性分析,更多时候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高中化学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既要做到“知其然”,又要做到“知其所以然”。而且高中化学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做到理解后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提升,学会“举一反三”。如果学生还是单纯地死记硬背,则会事半功倍。此外,高中教学课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

可见,高中化学不论是在学习方向,还是学习方法上都与初中化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对刚跨入高中校门的新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教师做好了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学生才能在将来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大显身手。为了顺利解决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摸准学生实际,进行“因地制宜”的教学。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应该在了解了学生学习化学和掌握化学知识的真实水平后,联系学生实际,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1.认真了解学情,做到有的放矢。针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进行摸底测验,掌握学生的薄弱环节。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进一步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使复习更具有针对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灵活选择方法,“集中”“穿插”并举。对初中部分化学基础知识和部分缺失内容进行“集中”复习,如化学用语、物质分类、金属活动顺序、元素化合价、酸碱盐相关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等进行系统复习。其他内容“穿插”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补充,使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融入到新知识框架之中,将旧知识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和内容。

为使教有所依、学有所循,教师应对初中知识体系作全面的了解,明确哪些知识内容在初中已基本解决,哪些知识在初中出现而实际上并未完全解决或被忽略了,哪些知识点与高中化学有着紧密相关的,或应在高中阶段拓宽和加深的,等等,应做到心中有数。认真找出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完善知识的衔接,这项工作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到高一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质量。因此,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对抓好高中化学教学十分重要。现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衔接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罗列如下。

1.初中教材中出现但不作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作要求的内容:(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2)同素异形体;(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2.需在高一时继续加深和完善的知识:(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化学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地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化学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①初中化学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化学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②初中化学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化学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于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

由上可知,高一化学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化学更为完善、更为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3.化学计算部分:(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级时要适当补充。(2)“差量”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则不要求学生掌握,在高一化学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通过连续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一化学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三、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生实际,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初中教材现以实验直观教学为基础,以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为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多而原理少,高中教材则注重从微观定量的角度揭示事物的本质,注重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推导过程、产生条件,以及它们的灵活应用,由于知识面的拓宽,有了更多知识迁移机会,因此高中化学教学要注重理论的指导作用和知识灵活运用,以及知识的总结归纳。

四、根据初、高中化学课程的不同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出有效的指导。

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与创新的要求。高一年级的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学生课外学会更多知识所做的铺垫。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教材中的不同内容对学生各种知识的学习给予具体指导。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能有效、正确地进行各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授人以渔之举,也才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

五、关注学生心理衔接,使其进行健康平稳过渡。

高一新生在生理上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转变的特殊阶段,教师要抓住其学习心理从“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帮助学生调节好心态,稳定好情绪。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经常地对学生给予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其尽快进角色。

总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不但是知识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而且是学习方法、学习心理与能力培养的衔接,它们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重视其内在联系,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使之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并不断提高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