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级宏观经济学大全11篇

时间:2022-08-21 01:10:20

中级宏观经济学

中级宏观经济学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227-01

本教改项目原计划通过新教学方案的实施,在进行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授课时独立安排总共18个课时的实践课,将全班150名学生分成小组,10名学生一组总共15组,让每个小组去社会上调研,研究遇到的每一个宏观经济学的现象与热点问题,研究结果将以两种形势,“课堂展示ppt”和“海报”展示出来,两者将在课堂上展示并进行评比,最后将海报将贴在专业办公室以及校园教师走廊内进行展示,美化装潢学校办公与学习环境激发学校学生对经济学与经济学专业的兴趣。

其中,项目组必须在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试点中,实施学生分组,安排课题,与制作课堂演示ppt等项目内容,以得到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与成果。

通过研究发现,让学生们发挥主动性去做课题研究,能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交际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学到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增强其对于经济学的专业素养,其次,通过一定的奖励机制,能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到最大,如从项目经费中抽出大部分钱用于学生的海报制作与打印费用,对最后的海报评出“状元”,“榜眼”,“探花”三组,可从项目经费中拿出一部分钱购买奖品进行奖励,最后获奖作品将挂放在大学里的经济贸易系办公室或者相关专业办公室与课堂进行永久展示,剩余作品都将作为装饰用品贴在学校走廊与教室内供全校学生观看等,这些激励措施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让他们能够更加努力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并结合自身能力去做调查研究。

试点班级必须按时进入到海报制作的环节,接下来项目组成员可以下拨经费给学生用于制作经济学项目研究所得出的结果的宣传海报,这要求学生紧跟课程进度,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应的时事热点与经济新闻,以及我国或世界最新的宏观经济动向,选择一个课题项目进行研究。最终海报都将经过评比获得分数作檠生的平时成绩,具体评比标准为:海报设计创意占60%,海报文案,占40%。

研究过程中发现,最大的问题出现在学生的配合方面,尤其是个别组员的懒惰性方面,为了防止部分同学懒惰,小组协作不积极出现搭便车的现象,特做出以下规定:(1).小组长对小组工作进行详细分工并进行标注,具体工作有“资料收集,文案制作,编辑,制图,撰写,外联,采访,笔录,总策划,创意”等几类。组长有绝对权威分配任务与组织,但必须诚实负责,对于不合作的同学平时成绩为零。(2).所有旁听同学必须积极听讲认真评分,最后每位同学都要进行记名投票,不准弃权,没人一票,分数用票数进行折算,弃权者平时成绩为零。

此试点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学生ppt代表作之《论一路一带的支点之自贸区》,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作,其中学生们通过查找数据,找到一路一带的相关资料,并结合广州实际情况亲自前往南沙等自贸区调研,研究的内容图文并茂思路清晰,通过此研究以及在课堂上的展示可以最大程度的让参与项目的学生们感受到经济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尤其是使得学生们能够发现身边的经济学现象与问题随处可见,由此增长见识,学到经济学知识,并且增加对经济学的兴趣,同时为教师的经济学研究尤其在国际贸易方面提供了极大的启发。

中级宏观经济学篇(2)

(一)经济仿真实验简介

经济仿真是以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环境和经济人行为的特点为原型,将经济系统抽象成为程序模型,在计算机中进行运算,模拟现实经济运行的方法。它借助于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允许研究者建立非常复杂的虚拟经济系统,并分析经济主体在其中活动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社会科学研究无法重复实验的困难。目前在我国经济学教学中,应用仿真实验的还不多,主要局限于证券市场、议价行为、拍卖行为、公共产品、演化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等方面,特别是对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运用仿真实验的研究还非常缺乏。

运用经济仿真实验辅助教学的基本步骤是:一是将有关经济理论,经过初步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转化为经济数学模型。二是运用合适的仿真软件将经济数学模型转化为经济实验模块。三是将制作好的仿真经济实验模块运用于相应的教学内容当中。前面两个步骤由授课老师完成,而最后一个步骤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在最后一个步骤中,教师首先要对实验模型进行解释和演示;然后让学生对模型进行自由探索,通过亲自尝试来获得对模型运行结果的感性认识;待学生能够熟练操控实验模块之后,可以安排相应的练习,让学生观察修改模型结构和参数带来的结果的差异,并引导其进行解释;最后,部分感兴趣的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基于该实验模块设计更为复杂的模型,验证自己的猜想。

(二)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优势

与其他教学手段相比,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具有许多独特优势:一是教学内容具体。教师可以用仿真软件将模型做成相应的实验模块,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为直观的教材。二是节约了板书时间,加大信息量。计算机具有高运算速度和高存储容量两大特点,所以在经济仿真模型中可以实现一些多主体多周期的大型实验,而不需要教师在黑板上进行长时间的演算,节约教学时间。同时,大量的经济学实验结果通过计算机以数据列表和图形曲线等方式展示和导出,可以形成一个全新的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从而大大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三是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学生可以直接操控模型,进行参与式学习,并且可以通过修改模型的机构和参数获得对经济理论和模型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记忆与知识建构角度来说其对学习效率的影响都优于传统教学方法与案例教学方法。

二、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适用性

(一)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一是高等教育需要有效率地与广泛的运用信息科技。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更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加强财经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二是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培养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在教学上必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强化实验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经济仿真实验辅助宏观经济学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将信息科技运用于教学之中,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高等教育在新形式下对教学新要求的需要。

(二)适应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与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相比,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授课对象是没有太多经济学背景知识的本科低年级学生。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授课对象一般是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有些高校甚至将其作为社会科学领域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的一年级新生。这些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大多未系统学习过经济类前期课程,而且年龄总体偏小,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由于受到知识结构的限制,只是单纯给学生进行经济理论的讲解与模型的推导,其所接受的刺激难以与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因此,学生记忆、理解难度较大,难以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灵活运用的能力也较差。

第二,课程内容抽象,且理论性较强。在经济学中,微观部分是比较贴近现实的,微观经济学的每一个原理,几乎都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故事来形象地阐释。相比之下,宏观经济学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宏大叙事”对刚刚从应试教育的重围中杀将出来的大学生而言,大部分像“天方夜谭”,要真正理解其理论体系和实质问题并不容易。教学过程中常常要通过大量的图形、表格、数学论证来加以分析和说明,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且难以掌握。

第三,理论中数学的支撑性强,模型多。数学对经济学理论的支撑性较强。而大多数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则相对薄弱,这一知识架构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而对定量分析方法不愿深入,对教学中的经济学案例感兴趣,而对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宏观经济学理论学习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对抽象复杂经济问题的理性分析和研究能力。

第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习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马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而是掌握其基本概念、分析方法以及基本理论模型,因此,在教学中使用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模型本身来说,帮助是有限的,而借助经济仿真实验恰恰能够弥补这一缺憾。

总之,将经济仿真实验引入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适应了该课程教学的特点,将有助于低年级本科学生加深对理论性较强的经济模型的理解,从而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符合授课对象的认知规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对于学习的含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开展经济仿真实验是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和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的普及而使建构主义理论在高等教育中得以应用的体现,符合了授课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情境”而言,经济仿真教学正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模拟现实经济运行的情境,这个环境有利于学生理解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将未知的知识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就“协作”而言,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在利用仿真软件学习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诸如学习内容的布置,学习材料的分配之类的协作,在学生之间也会发生搜集资料,合作实验、分析问题的协作,也有老师对学生、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协作,这些协作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就“会话”而言,在仿真教学或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协作的存在,必然会因此而产生各种会话,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会话和学生之间的会话,也包括学生和电脑之间和互联网之间的会话。这种会话,将加速意义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建构。就“意义建构”而言,在仿真教学中,通过创设的仿真情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会话和协作,逐步理解问题情境中的知识,达成意义的建构,也就是将新的知识整合到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转化成个人的能力。

三、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对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兴趣

通过经济仿真实验将本来抽象的理论模型具体化为过程可操作、结果可直观的实验模块,让学生直接操控模型,进行参与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生动的、可亲近的学问。

(二)有利于丰富理论教学的手段,深化教学内容

利用经济仿真实验使学生参与到模型的教学中,能够增加学生对模型的感性认识,符合学生学习经济学的认知特点,从而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同时,在经济仿真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改变一些参数的设置,模拟现实生活中某些经济变量的改变,观察和比较程序运行结果,从而加深对这些基本的宏观经济理论模型的认识和理解。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进入大学校门之前,学生多接受的是升学教育,接受的知识是灌输性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还有待培养和开发。将经济仿真实验引入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之中,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充分发挥主体性,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参加经济仿真实验不仅能对宏观经济理论得到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也获得了一种提出问题-正式表述-提出猜想-验证猜想的一般研究方法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在学生进行研究性理论学习和开发性实践学习之后,要按照教师的要求提交实验报告、研究论文或开发作品,教师也可以将这些作品存储充实到教学资源库中作为后续教学的案例,实现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教与学相互促进的动态良性循环。

总之,经济仿真这一崭新的研究手段应该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士龙.借助经济仿真实验开展宏观经济模型教学的设想[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10).

2、任韬.实验经济学与经济仿真[J].理论与当代,2007(2).

3、李鹏.仿真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研究[DB/OL].

*本文为教育部专项资金、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经济仿真实验在初级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级宏观经济学篇(3)

1.1高级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课程地位高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博士进行经济研究的基础理论课程,在西方国家常常作为一年级研究生的宏观经济学教程,或结合中级宏观经济学教程作为具有良好数学与经济学背景的高年级本科生课程[1]。在当前的中国,各个学校对这门课程的授课安排并不一致。由于讲授该课程对师资水平和生源水平均存在较高要求,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能够为一年级的硕士研究生开设这门课程,条件一般的学校也尽量将这门课程作为博士学位课的主要内容,而未对该课程引起重视或条件较差的学校则未开设这门课程。相比东部地区高校而言,部分西部地区高校对该课程的重视和准备还略为不足。

1.2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必要性高级宏观经济学在多数经济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科研中是必不可少的理论工具,许多经济学热点内容也能从中找到模型来解释和衍生,当前的各类经济学学术期刊论文中也常常能见到该课程包含的经济模型与知识点。

从学生角度来看,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能使西部地区的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宏观经济学研究前沿的内容,在阅读相关文献时能尽快理解其中心思想和关键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带来学术研究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加强,能够运用更深入的经济学思维、经济学方法和更前沿的数学方法演绎与证明经济学命题,针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模型建立、经济学分析、数学推导以及之后的实证分析。

学生学术研究能力获得提高的另一个表现是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的提高。由于国内外经济学类排名较高、质量较好的期刊往往十分强调理论模型的严格推导与证明,因此学生在对高级宏观经济学进行理论和系统的学习之后,会对当前较新和流行的经济问题、理论模型与数学方法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更容易在较高级别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应学术论文。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开设和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也是对教师自身的一种挑战,能够提升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学习和研究高级宏观经济学的积极性,促使教师学习更多高级宏观经济学内容,了解更多经济学流派的思想与主张,掌握更前沿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在对经济学的其他方向进行研究时或许也能触类旁通,有所裨益。

2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存在的问题研究

当前,西部地区不少高校逐渐向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了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在开课与授课中也反馈出一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点。

2.1缺乏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由于长期以来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水平、教育资源等存在着优势积累[2],经济专业排名靠前的名校大多数位于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地区高校(考研地区划分的A区)的考研分数线总体而言高过西部地区高校(主要在考研地区划分的B区)。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西部地区经济类研究生生源对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的了解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对初级和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可能还较为欠缺。在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时,教师常常会为了照顾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而调低授课难度,降低讲课速度,并适当回顾复习一些初级、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这导致了高级宏观经济学本身授课课时和难度的欠缺。

2.2缺乏相关数学知识数学是高级宏观经济学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涉及的数学工具主要有动态规划、常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测度和积分、随机过程等,硕士研究生在修习此课时往往会因为相应数学知识不熟悉而难以理解课程内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多数高校经济系专业的本科阶段在开设课程时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类课程在大一、大二就讲授完毕。虽然学生在考研时会重新复习这三门课,但在大一大二的本科学习中可能由于不知道考研科目设置而对上述数学课程不够重视,学习时一知半解,做习题时草草了事,对知识点掌握不够透彻。同时,在大三、大四以及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中可能因为未开设或未选修经济数学方法、随机过程、金融数学等与经济联系度较高的数学课程而导致数学基础薄弱,在接受高级宏观经济学教育时面对复杂的数学工具很难理解和掌握。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高校在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师资力量缺乏[3]。讲授该课程需要较深厚的经济学沉淀和数学功底,同时由于许多参考教材和相关文献资料都是英文文献,需要良好的专业英语水平予以支撑,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教师并不常见。②存在人才缺口。许多能力很强的教师或博士均由于待遇、福利和机遇等原因选择了东部地区高校就业,导致西部地区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引进不足。③现有教师专业知识更新速度。由于高级宏观经济学涉及经济学和数学的前沿问题,若未一直关注该方向的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则很容易造成知识更新速度较缓,讲授课程内容陈旧、不适用等现象。④授课方式。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包含了大量的经济学模型和数学推导,若不注意授课方式和讲课风格,则容易让听课学生有艰深枯燥之感,难以对该课程产生浓厚兴趣。

3西部地区高校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面提到的西部地区高校在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如下。

3.1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于前置课程知识欠缺以及基础薄弱,针对性的对策有:①各高校经济专业应该在本科教学阶段就有意识地引起重视和加强培养学生的经济学基础和数学功底,在大三、大四阶段广泛开设经济数学方法、中级宏观经济学、金融数学方法等专业选修课,并在大一、大二阶段向学生强调经济学学习和考研科目中数学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学习初、中级宏观经济学和数学课程的积极性,使学生尽量拥有系统的经济学和数学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高级宏观经济学打下良好的基础。②各高校经济专业在对硕士研究生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同时,应该实际调查选课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情况,做好课程衔接,最好在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之前先为有需要的学生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4],并适当地增开与高级宏观经济学对应的数学课程,如动态规划、常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测度和积分、随机过程等。同时,为了增强学生阅读相关外文文献的能力,应该配套地开设专业英语课程。③为了保证学生在接受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及配套课程之后能真正达到课程要求,应该在出勤、课堂表现、习题和考试上适当严格要求,该课程中大量的模型推导必然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来理解、推导和记忆。适当选取考试的方式和考试的难度,使学生在有动力学习的同时又不至于背负太大压力。④学生在学习了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并掌握了其中与自身研究方向相关的内容后,下一步必然是通过写作和发表学术论文或毕业论文的方式来体现出学习到的知识。若缺乏相关培训而导致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欠缺、写作方式不规范,则很难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开设科研方法和学术论文写作的配套课程与讲座,提高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水平也非常重要。

3.2从教师的角度教师的主要问题在于师资力量不足、人才引进缺口和自身知识更新,针对性的对策有:①设法增强师资力量,引进相关人才,扩充师资队伍。注意有针对性地引进符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讲授条件(即经济学、数学和英语均有较强能力)的人才,为此可以适当提高优秀人才的待遇,培养专业的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师。原有教师结构知识储备落后,要积极地提高原有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②形成高级宏观经济学研究团队,吸纳能力优秀的教师与学生加入团队,设法增强团队科研能力和合作能力,将教学与科研有机联系[5]。由于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大量学习新知识,一个良好的研究团队能使团队中成员对相关知识有更广泛和深刻的了解,共同讨论和研究也能使人受益匪浅。③针对教师知识更新速度问题,西部地区高校的经济专业应该加大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派出相关教师与人才赴外学习深造,与国内外名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学习他人长处,弥补不足。同时应该尽量保证学校外文期刊与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库等更新及时,为教师和学生能及时获得相关学科最新前沿理论提供有力保障。④教师在讲授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时,应该努力提高授课水平,力争讲课能够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知识点要落到实处,模型推导应该根据学生能力来决定详尽程度,布置数量和难度适当的习题并及时讲解,保证学生尽量掌握重要知识点。同时教师还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讲课风格,风趣幽默、娓娓而谈或环环相扣的授课风格往往能使学生更清楚明白地掌握知识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课程产生深入研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1]ROMERD.Advancedmacroeconomics[M].4thed.NewYork:McGraw-Hill,2012.

[2]席鸿建.我国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3):147-149.

[3]张凌,冯宗峰.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性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7):54-56.

[4]俞炜华,胡春田.试论“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定位与教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46-49.

中级宏观经济学篇(4)

大部分的高校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是初级宏观经济学,而初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较少,缺乏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虽然目前高级宏观经济学是建立在经济学共同假设的基础上,但这部分内容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书上往往涉及的很少,比如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这本书里,也只有最后两章才有所涉及,学生会对因为找不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而感到困惑。所以,现行的初级宏观教材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联系的问题上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本科阶段学生们的问题。

(二)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用处的质疑

除了学习体系上的不完善造成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困难,学生们往往对宏观经济学的实用性产生质疑和困惑,由于宏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长期的经济增长与短期的经济波动,以及相关的通货膨胀、失业和国际收支等问题,对于基本上还没有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的大一、大二的学生们来说,学习起来会感觉比较抽象,难理理解,尤其是不能体会书本上的知识如何与现实生活有效地结合。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时候,都会提出这门课的用处到底是什么,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工作的用处到底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问题。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改进建议

(一)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为了发掘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兴趣,提高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注意将西方的经济理论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而且,讲解宏观经济学离不开案例的分析,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以使晦涩的理论模型变得生动,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是否一定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这取决于授课教师的个人偏好,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讲课的效率,无论从色彩上还是动态的效果上,多媒体课件都有它的优势;相比而言,板书授课的优势是教师一步一步的演绎推导和作图可以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在推导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课堂教学的效果好。所以,多媒体和板书的有效结合,是一种既提高讲课效率又提高授课效果的很好的方式。而多媒体授课对于宏观经济学重要性还在于在课堂上可以随时就讲到的知识点展示网络上的信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信息和数据,都可以做到及时观测,让学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知识和数据信息。为了更好地保证所讲授知识的正确性和即时性,讲授宏观经济学的教师除了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以及经常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科研成果之外,对于与宏观经济学相关的学科也应当有深入研究,比如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等,这些学科的部分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教材选择的多样化

现阶段,国内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陈旧、分析方法单一和知识更新的速度比较慢。受到教材的影响,学生很难接触到及时更新的理论和针对性更强的案例。除了教师应该注意到这种知识结构和内容上的变化,有义务不再传授陈旧的或者是错误的、不恰当的理论,同时应该不断更新学生的教材或者是参考书目。比如,如果能够开展双语教学,可以选取英文版的比较新的教材,很多英文教材的优点在于,定位比较明确、内容更加充实、案例和习题新颖、贴切、印制精美等等,更容易被宏观经济学的初学者接受,当然,翻译版的也可以,问题是现在很多译文版有很多翻译或者书写上的错误,教师要仔细检查,并一一对学生指出。如果不能直接选用英文版的教材的话,也要在参考书目中列举出足够量的原版宏观教材以供学生课下阅读。另外,课堂上可以经常介绍一些当前宏观经济学的前沿科研成果和论文等,让学生了解这门课当前的进步、争论和新的发展方向,以促进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

(三)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离不开数据

作为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书本上的内容以外,应该让学生知道书上的每个定理、每个模型都来自于实际的生活和数据。所以,对历史事件和生活的观察以及对数据的敏感都是学好经济学必要的素质。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的内容而无法将其联系实际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不算是学好经济学的表现。所以,学会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和通过数据得出结论,对学习经济学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告诉学生在哪里得到与课程的研究内容相关的数据,比如银行的网站,尤其是各国央行以及世界银行的网站,国家统计局的网站和美国经济分析(BEA),也可以具体到各个省市统计局的网站等等。学生通过对真实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更容易理解已经学过的经济学理论到底是如何从现实中总结出来的,也能够理解政府采取的各种经济政策背后都有哪些依据。虽然作为刚刚入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也许不能得到比较深入的结论,但是对于他们的学习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为了让自己能够尽早完全理解这些现象,也更加有动力去学习新的理论和知识。

中级宏观经济学篇(5)

一、引言

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提出,授经济学学士学位的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高素质统计人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的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良好的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及计算机应用技术,能熟练使用和开发精算软件,具有较强的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及对保险、银行、证券、社会保障等领域有关问题进行观察、计量、精算和预测的综合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统计类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统计学专业特点,新规范中给出的一般经济类基础课程和其他经济类专业(如经济学、财政、金融等)有所不同,要求普遍开设的课程只保留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会计学等三门课程,可见宏观经济学在统计类专业中的重要性,但是宏观经济学在统计类专业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从问题入手,为《宏观经济学》课程在统计类专业中顺利开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二、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开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统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而且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课程。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对象与传统教学对象存在差异,如果完全照搬经济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开设,实施效果肯定就会大打折扣。具体来说,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经济理论基础认识不足,对经济理论学习重视不够。从统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统计类专业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而应用的理论基础就是经济学,只有有了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才能更深入地进行统计定量分析,得出的结果才会正确,才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但现有社会经济统计专业,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诸环节,对经济理论基础重视不足,并且不同统计专业方向对经济理论基础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这些都没有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环节得到体现。从社会需求角度来看,统计类专业毕业生不论是从事经济管理还是理论研究,都存在发展后劲不足的现象。因此,应加强《宏观经济学》教学,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第二,数理基础不够深厚,数理分析方法应用不足。宏观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高度抽象化的学科,数理分析方法在其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数理分析方法不仅运用于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而且在初级、中级课程中大量涉及。统计类专业开设的数理基础课程主要以概率论为主,并且授课教师是从纯数学角度(包括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讲授的,由于学生数学功底相对薄弱,并且所学内容与本专业其他课程联系不大,使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课程设置次序上,本科阶段高等数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开设基本同步,而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相关课程甚至晚于宏观经济学的开设,严重影响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

第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显著。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派别多,系统庞大,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大量图表、经济模型和专业术语,并且使用的教材基本为国外教材,与中国现实国情存在差距,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探索和改革。从当前教学实践来看,讲授型课堂仍然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学生反馈评价来看,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和要点,教学效果不理想。

第四,师资力量薄弱,不符合人才培养要求。根据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统计类专业学生应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高素质统计人才,因此,统计类专业教师要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经济学基础。然而,现有从事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统计类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纯经济学学科背景,他们的数理基础薄弱,统计思想欠缺,不能很好地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问题必然导致经济理论与统计方法脱节,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清晰及制约学生将理论运用到现实的能力培养。

三、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第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适当增加课程学时。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统计类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学时基本都是54课时左右,甚至更少,只有36课时。这样的学时安排使宏观经济学几个重要基本理论平均每部分课时只有不到十个学时,这样的授课学时只能保证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的课堂传授,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目前国内高校统计类专业经济类基础课程只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没有其他如政治经济学等经济类基础课程的学习,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统计类专业学生在学习经济类基础课程的过程中会显得更吃力。因此,如果教师要在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拓展,那么这样的学时安排显然不够,谈不上课堂作业讲解,更谈不上旨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提高阅读经典文献能力的研讨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的引入。因此,为了引起统计类专业学生对经济理论基础的重视及更好的教学效果,宏观经济学教学课时应该适当增加,争取达到每学期72学时。

第二,增开数学课,增厚学生数理基础功底。随着数理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学发展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加强学生数理分析基础显得愈加重要。虽然初级宏观经济学没有太多数学方法的使用,但是中级、高级宏观经济学则会涉及非常多的数学工具,如动态优化、拓扑等。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本科生开设的数学课只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学习中级高级宏观经济学对数学的要求。因此,增开包括数学分析、随机过程等部分数学专业课,为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同时,调整数学基础课程与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开设顺序,在学生有一定数理基础的前提下开设宏观经济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宏观经济学。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当前教学实践来看,讲授型课堂仍然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学生反馈评价来看,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和要点,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通过构建研讨型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加强师生与生生互动,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大量引用国内现实宏观经济案例,鼓励学生进行课前小组讨论,有效利用各种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第四,合理设置考试方式,建立全面健全的评价体系。考试是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衡量教师教与学生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传统考试形式单一,一般为闭卷考试,同时,考试内容单调,无非就是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基本是确定的,学生即使没有深刻领会吃透教材内容,靠死记硬背、照搬公式,同样可以取得好的卷面成绩,而且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及格率,会在考前划所谓的重点,有部分短时记忆较好的学生靠考前的突击冲刺,也能拿到很好的成绩,因此,这种考核方式根本不能真正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所以,针对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考核方式可以更加多元、更加全面。一方面,考核时间不再局限于期末考试,可以延伸到课前准备、课中讨论、课后总结评价等。另一方面,考核能力要求不再是单一的概念理解记忆,包括研讨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对课外资料的阅读和分析及课堂集体讨论等,对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专业素养等进行综合评价。

第五,鼓励宏观经济学专业教师转变专业方向,增厚数理统计基础。现阶段,从事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教师基本本硕都是经济类专业,使他们在从事统计类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领会统计类专业培养目标,把统计类专业学生按照经济类专业学生培养,结果就是不能突出统计类专业的专业特色。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以鼓励经济学背景的教师攻读数理统计学,加深对统计学学科的了解,弥补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的不足,增厚数理统计基础,不仅可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统计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丽影,赵临龙.关于统计学专业发展的思考[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2).

[2]谢琦.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6).

[3]曼昆.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韩芳.浅析研讨式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0(1).

中级宏观经济学篇(6)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13)11-0036-05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它具有工作目标明确、组织成员主体意识强烈、劳动力资源进一步优化及管理更体现系统性科学性等优点[1],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在组织管理中使用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绩效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宏观调控管理中,目标管理是一大显著特点,即政府通过设定一定时期内的宏观调控目标,进而采取经济、法律及行政等政策、措施和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将目标完成情况与既定目标比较,开展宏观调控管理绩效考核。当前,随着我国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进程不断加快,传统宏观调控目标管理的弊端逐渐显现,已经不能较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新要求,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管理的理念和模式需要及时变革。区间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宏观调控管理面临的挑战和要求,由目标管理向区间管理转变,是政府宏观调控管理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一、宏观调控目标管理的形成与特征

我国宏观调控管理采取目标管理的模式,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政治法律前提。与国外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管理相比,具有明显的本土特征。

1.宏观调控目标管理的形成过程

宏观调控目标管理这一模式的形成是西方目标管理理论和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目标管理理论源于西方企业管理,后来被逐步引入政府部门,成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前奏。[2]目标管理在我国最初的形式是目标责任制,后来发展为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目标管理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则是随着我国宏观调控实践活动的开展逐渐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宏观调控的内容和重点发生变化,其目标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完善。1979年,《关于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首次集中列出了主要宏观目标,分别涉及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基本建设投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及进出口总额增长目标。1989年,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的《计划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宏观调控目标” 的概念, 将目标体系变为主要包括经济增长、投资、财政、金融和物价方面的指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确定了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标志着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的定位,向着与现代市场经济统一目标的规范阶段转变。[3]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体系确定之后,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即主要围绕着这些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主要表现为政府宏观调控目标考核、标准评价和行政问责等,这些特征在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中尤为明显。

2.宏观调控目标管理的特征分析

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至今,目标管理模式已成为各级政府开展管理实践的规范。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这一模式逐渐完善,呈现出下列显著的特征:

(1)明确的目标形成有效的激励和极强的资源调动力。目标管理理论认为,通过授权、分权和自我管理,目标成为组织成员们的内在激励,对于激发组织和人的潜力有很大作用,特别当这种结果实现,组织还有相应的报酬时,目标的激励效用就更大。宏观调控明确的目标体系有利于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极强的资源调动力。一方面,明确的目标体系直接和结果考核机制相联系,宏观调控目标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成为了各级政府官员晋升和淘汰的主要指标,这就从根本上为各级政府为完成宏观调控目标任务提供了内在的激励动力。在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中,促进经济增长是核心目标,主要是GDP总量和速度增加,以GDP指标考核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就成为各级政府努力实现的第一目标。另一方面,明确的目标管理还具有极强的资源调动力,这和我国的国体、基本经济制度直接相关。我国是人民民主国家,中央领导地方,地方对中央负责,下级对上级负责;这种行政体制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宏观调控目标管理中,中央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宏观调控阶段目标,并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任务直接下达至地方各级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必须对上负责,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在经济危机时期和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情况下,中央政府可以运用行政命令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资源,在规定时间内实现调控目标。

(2)明确任务分解由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参与完成。一般而言,目标管理是通过上下级集体参与、共同协商的办法,制定出组织的整体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当目标管理运用到宏观调控层面时,宏观调控目标的制定只能由中央政府来主导制定并实施,而宏观调控目标的具体实施和任务完成则由地方各级政府来承担,目标制定过程中中央政府会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地方也可以争取来自中央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中央政府确定宏观调控的各项总体目标,然后形成具体指标把任务分解下达至地方各级政府,地方各级政府负责完成相应任务,并积极配合上级政府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

(3)目标量化下的结果导向式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宏观调控总体目标经过层层分解细化为具体目标,地方政府负责完成这些目标,其完成程度和质量高低成为考核其政绩状况的主要指标。这种目标管理考核方式可以称之为结果导向式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目标量化的标准覆盖了政府组织的所有部门,在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中,具体量化指标也是不同的。经济增长、地方财政收入、招商引资等指标是一级政府部门考核的核心内容,在目标考核所涉及的部门中,发改、财政、金融、商务等都是考核的重点部门,而和政府经济管理关联不大的部门,对这些考核指标的要求相应低些。其次,目标量化的实现需要多种政策和手段的协调配合。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价格政策、土地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有规划和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不是仅依靠单一政策发挥作用,而是需要政策与政策、手段与手段及政策与手段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最后,目标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往往成为决定各级政府官员晋升的主要指标。我国实行政府官员任期制,期间的政绩表现主要通过经济管理水平体现出来,GDP是经济管理好坏的主要指标。因此,在任期内为完成目标任务,地方各级政府相互竞争,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这种目标量化的政绩考核价值取向,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政府推行目标管理考核的目的在于监督政府行为、明确政府职责,但其施行的最为直接驱动力源自经济建设。[4]

二、宏观调控由目标管理向区间管理嬗变的逻辑必然性

随着我国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宏观调控目标管理的弊端逐渐显现,管理的效果不尽理想,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新要求。宏观调控从目标管理向区间管理转变具有内在的逻辑必然性,转变的内在动力在于宏观调控区间管理理念和内容的先进性,根本动力则来自各级地方政府的生动实践。最近,国务院总理在经济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座谈会上提出了“合理区间”概念,并为合理区间设置了上限和下限。高层的宏观调控管理新思路为我国宏观调控转向确定了基本方向,由此引领各级政府重新审视原来的目标管理方式,切实转换和创新管理理念与模式,推进宏观调控区间管理实践。

1.现行宏观调控目标管理模式的弊端不断显现

宏观调控目标管理有其发生作用的环境和条件,一旦这些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其适用性就会大大降低。现行宏观调控目标管理的弊端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宏观调控具体目标设置困难。我国宏观调控四大基本目标在实践管理中要细化分解为具体目标,才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比如促进经济增长目标,在具体实施中,政府要明确提出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的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增加就业目标要明确就业率,物价稳定目标要明确提出每年的CPI数值,国际收支平衡目标要明确进出口增长率及资本账户盈余情况等。在具体设置这些目标的时候,虽然有多年的经验积累,也可以参照别国的典型做法,还可以通过数学和计量模型等技术来模拟,但是也难以完全符合真实经济的发展变化。因此,真正能够用于目标管理和考核的可度量具体目标很难设定,现实中我们见到的具体数值大多都是根据经验估算得来的。

(2)宏观调控短期目标易导致过多的行政干预。宏观调控一般是针对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非常规情况进行管理,是短期行为。[5]因此,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多为短期目标,而且一般是由上级领导部门制定并作为任务下达,地方政府即使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但也没有自,地方政府要绝对服从上级政府领导,不折不扣地完成目标任务。虽然短期目标较长期目标易于分解,见效快,但事实上短期目标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改变,组织运作的弹性很低,无法通过权变来适应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一旦国民经济运行遭遇周期性波动或外部因素冲击,短期目标往往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地方政府为按时完成任务,就会大肆使用行政命令来干预经济,因为行政命令具有直接、迅速、见效快等特点,但过多地使用行政干预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格格不入,从长远看其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3)结果导向式政绩考核评价体系问题突出。如前所述,宏观调控目标管理模式的一大特征就是产生了结果导向式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官员为了在该体系中取得有利位置,容易过度追逐政绩考核指标,从而滋生诸多问题。首先,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绩观往往致使各级政府热衷于铺摊子、上项目,通过大量政府投资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而且各地往往还在项目建设上竞争攀比,导致大量投资项目未经充分论证即匆忙上马,造成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其次,当前官员的政绩观往往只关注经济指标的变动,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的实际生活,有的地方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上去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却严重恶化。这种只追求“政绩”的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脱离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诉求,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宗旨背道而驰。

2.区间管理模式更加顺应当前宏观调控管理的新要求

区间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不再单纯盯住管理的终极目标,而是关注管理目标在合理区间内的变动,只要管理目标的变动不超过设定的区间,就已达到了管理的目的。区间管理看似简单,通俗易懂,实则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哲学。当前,提出宏观调控思路要从目标管理向区间管理转变,是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宏观调控管理的新要求分不开的。

(1)宏观调控区间管理为彻底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提供了独特视角。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和关系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学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时至今日仍未找到明确的答案。不过,政府和市场都是现代市场经济合理正常运行的必备要素这一点已达成共识。至于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究竟要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扮演角色仍是没有定论的。从宏观调控管理理念和模式转变与创新的角度去尝试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和边界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独特的思路。为宏观调控目标设置合理区间,使经济运行保持在这一区间内,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不形成对政策的依赖,使市场在政府政策框架内大有作为,同时政府权限被限制在公共权力的边界之内,政府行使权力不能侵犯市场个体合法利益。

(2)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要求给市场更加稳定的预期。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开始进入结构大调整时期。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处于全球产业链两端的研发和销售利润最大,而处在中间的加工制造业利润最小。经过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刻冲击,发展中国家均着手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争取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不仅如此,当前欧债危机、美国财政危机持续发酵,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加大,不同形式的贸易战、价格战以及货币战层出不穷,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复苏的步伐十分缓慢,市场对世界经济的预期不甚明朗。对中国而言,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深刻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十分突出,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问题依然严重,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十分突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给市场和社会一个更加稳定的预期非常重要,能凝聚国内外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信心。宏观调控区间管理的理念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不断试错调整的空间,使稳增长的“稳”字更有弹性,从而更好地体现“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3)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客观现实要求增长速度保持在合理区间。宏观调控管理要在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上作出合理权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代价巨大,已经不可持续。要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发展速度和结构调整是一对矛盾,单纯追求发展速度有可能兼顾不到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必然要求发展速度适度降低。过去以目标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宏观调控过分地强调产业政策和政府投资,结果造成产能过剩和经济结构的部分扭曲。其中积累的矛盾对持续发展的锁定效应越来越大,宏观调控的弹性空间和反应区间在逐渐收窄。为化解这一困境,宏观调控要遵循掌控大局和服务全局的基本思路,为调结构、促改革和推动转型升级服务,其政策取向要把做好短期调控与促进中长期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科学合理设定宏观调控区间,使经济运行保持在这一区间内,既可以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又可以为调整经济结构赢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4)宏观调控向区间管理转变是提高民生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但社会建设依然滞后,社会发展水平依然不高。加快社会建设步伐,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紧迫战略任务。[6]过去我国的宏观调控目标管理更多是以一个具体的GDP增长数值为界限,比如8%,现在更需要一个区间概念,这个区间概念以民生质量和民生保障为依据设置,基于一系列的经济社会的稳定指标构建,比如防止出现大规模失业、居民收入快速下降、企业利润急剧下滑、企业呆坏账上扬、局部金融风险开始向全局风险转化等。区间管理的上下限归根结底是坚守民生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底线,发展经济不是为了增长而增长,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也是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好字当头”的理念和2012年“破8”之后这两年确定的7.5%的务实增长目标内在统一的。[7]因此,宏观调控由目标管理向区间管理转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坚持民生导向的切实需要。

三、提高宏观调控区间管理水平的重点举措

宏观调控从目标管理转向区间管理,突破思维理念惯性的束缚和传统管理模式的羁绊,就必须在价值判断上实现根本转变,从目标管理中静态地关注几种数据转向区间管理中动态地观察合理区间。在宏观调控管理具体操作中,要把区间管理的理念和模式付诸实践,需要切实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继续深化改革,彻底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

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宏观调控区间管理为彻底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关系提供了独特视角。相反,彻底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关系,也为宏观调控区间管理赢得了实施空间。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边界关系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探索政府履行应有职能和发挥实际作用的区间试错过程。理顺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关系,可以使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各自合理区间内有序运行,达到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好状态。重点可以从以下方面继续深化改革:

(1)以加强公共服务为着力点,推动政府职能转型。在不断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强化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明确界定政府“该管”和“不该管”的方面。比如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民生保障改善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强化职能、健全体制机制,切实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可以由市场调控的事情,政府应进一步简政放权,通过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发展和培育可承接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组织等,将其逐步交由市场和社会组织来做。要建立更加合理的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淡化GDP增长指标,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和民生保障水平的指标权重。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社会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分开,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协调的新型结构。[8]

(2)进一步优化政府结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合理的组织结构、协调的层级体系,是行政权力顺畅运行的重要基础[9];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有利于保护市场和社会的合理合法利益。一要以继续推动政府大部门制改革为契机,加快政府职能转型,彻底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关系。二要进一步完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下,继续调整和优化地方政府职能结构,以中央政府行政审批权限改革为契机,适时适当向地方政府转移财权和事权,提高地方政府自,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型。三要进一步加强法律体系建设,用法律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边界关系界定清楚。政府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市场机制最容易发挥作用的空间以及社会组织的调节功能等都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推动政府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确保政府权力在法律规定区间内行使。[10]同时加强对政府行为的法律监督,严格督促政府依法行政。

2.合理设置宏观调控区间,提高区间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宏观调控区间管理的基本前提和关键是科学合理设置区间值。要设置好宏观调控的区间值,既要把握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也需要借助相关的技术分析工具。

(1)认清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宏观调控本质上是一种政府行为,其主要目的是避免国民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深入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科学把握区间管理的本质所在。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一致,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就当前而言,在经过30余年的高速发展后,当前我国面临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增长必须保持在一定速度上,稳增长的压力仍然十分巨大。因此,设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合理区间必须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协调统一,实现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方面的双赢,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宏观调控区间管理的下限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是防止通货膨胀,从这一区间出发合理制定相关政策,这样既保持经济增速稳定以完成“两个翻一番”目标任务,又不会对结构调整造成太大阻力。

(2)合理借助相关的技术分析工具。宏观调控区间管理关键在于区间值即上下限。区间管理从其数学本质来说,最终还要落实到具体数值上。一定时期的经济增长率、就业率、通过膨胀率等主要指标具体达到多少合适、具体数值如何确定等既可以根据经验得出,也可以通过相关技术计算分析得出。随着应用经济计量技术与宏观经济理论实践的不断结合,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应用逐渐得到重视,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简称CMAFM模型)、宏观经济DSGE模型及宏观经济预警模型在预测分析经济增长率和指导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功能日益丰富。在宏观调控区间设置时,要将经济运行分析和技术分析充分结合起来,用技术手段开展经济运行的监控和预测,并通过与真实经济走势的不断印证和耦合,调整有关参数和变量,使其更加符合中国经济实际,为合理确定宏观调控区间管理的上下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3.制定并完善宏观调控区间管理的政策框架

宏观调控区间管理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科学、合理、明确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既包括经济总量政策,也包括经济结构政策。这个政策框架不仅要与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相配合,而且要为市场社会创造稳定预期,充分发挥好“风向标”和“稳定器”作用。在制定政策时,要针对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要以合理区间为参照,当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宏观经济政策的主线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是调整经济结构,通过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自我调节作用,合理释放改革红利,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当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时,宏观经济政策的主线就要转向稳增长、促进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上,重点要提振市场信心,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手段使调控目标回归到合理区间。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李德全.从目标管理到目标教育[J].重庆师专学报,2000(4).

Li Dequan. From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to Education by Objective . 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College, 2000(4).

[2][4]卓萍,卓越.政府创新的前沿路向:从目标考核走向绩效评估[J].中国行政管理,2013(1).

Zhuo Ping, Zhuo Yue. The Frontier Direction of Government Innovation: From Objective Appraisal to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13(1).

[3]欧阳进.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体系之演变[J].宏观经济管理,2003(4).

Ou-Yang Jin.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Macro-control Objective System.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2003(4).

[5]刘瑞.宏观调控的定位、依据、主客体关系及法理基础[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5).

Liu Rui. Location, Basis, Subject-Object Relationship and Jurisprudential Basis of Macro-control.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2006(5).

[6]刘道兴.资金丰裕、社会建设与第三宏观调控[J].中州学刊,2011(4).

Liu Daoxing. Capital Abundance,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the Third Macro-control.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2011(4).

[7]贾康.“区间管理”:让市场充分起作用[N].文汇报, 2013-07-29.

Jia Kang.“Management by Range”: Let the Market Fully Play its Role . Wenhui Daily, 2013-07-29.

[8]宋晓梧.明确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财权 杜绝“跑部钱进”[EB/OL].人民网, 2012-03-09.

Song Xiaowu. Clearly Divide the Authority and Financial Rights of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Put An End to “Run for Money”. People’s Network, March 9,2012.

[9][10]王德颖,苏超,冯俏彬.未来行政改革5重点[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2(10).

Wang Deying, Su Chao, Feng Qiaobin. Five Main Points about Administration Reform in the Future. Party & Government Forum ( Cadres' Abstract), 2012(10).

(作者:韩学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高亮,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Idea Evolution in Macro-control Management:From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to Management by Range

Han XueguangGao Liang

中级宏观经济学篇(7)

二、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开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统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而且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课程。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对象与传统教学对象存在差异,如果完全照搬经济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开设,实施效果肯定就会大打折扣。具体来说,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经济理论基础认识不足,对经济理论学习重视不够。从统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统计类专业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而应用的理论基础就是经济学,只有有了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才能更深入地进行统计定量分析,得出的结果才会正确,才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但现有社会经济统计专业,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诸环节,对经济理论基础重视不足,并且不同统计专业方向对经济理论基础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这些都没有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环节得到体现。从社会需求角度来看,统计类专业毕业生不论是从事经济管理还是理论研究,都存在发展后劲不足的现象。因此,应加强《宏观经济学》教学,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第二,数理基础不够深厚,数理分析方法应用不足。宏观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高度抽象化的学科,数理分析方法在其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数理分析方法不仅运用于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而且在初级、中级课程中大量涉及。统计类专业开设的数理基础课程主要以概率论为主,并且授课教师是从纯数学角度(包括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讲授的,由于学生数学功底相对薄弱,并且所学内容与本专业其他课程联系不大,使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课程设置次序上,本科阶段高等数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开设基本同步,而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相关课程甚至晚于宏观经济学的开设,严重影响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

第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显著。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派别多,系统庞大,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大量图表、经济模型和专业术语,并且使用的教材基本为国外教材,与中国现实国情存在差距,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探索和改革。从当前教学实践来看,讲授型课堂仍然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学生反馈评价来看,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和要点,教学效果不理想。

第四,师资力量薄弱,不符合人才培养要求。根据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统计类专业学生应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高素质统计人才,因此,统计类专业教师要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经济学基础。然而,现有从事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统计类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纯经济学学科背景,他们的数理基础薄弱,统计思想欠缺,不能很好地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问题必然导致经济理论与统计方法脱节,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清晰及制约学生将理论运用到现实的能力培养。

三、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第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适当增加课程学时。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统计类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学时基本都是54课时左右,甚至更少,只有36课时。这样的学时安排使宏观经济学几个重要基本理论平均每部分课时只有不到十个学时,这样的授课学时只能保证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的课堂传授,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目前国内高校统计类专业经济类基础课程只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没有其他如政治经济学等经济类基础课程的学习,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统计类专业学生在学习经济类基础课程的过程中会显得更吃力。因此,如果教师要在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拓展,那么这样的学时安排显然不够,谈不上课堂作业讲解,更谈不上旨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提高阅读经典文献能力的研讨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的引入。因此,为了引起统计类专业学生对经济理论基础的重视及更好的教学效果,宏观经济学教学课时应该适当增加,争取达到每学期72学时。

第二,增开数学课,增厚学生数理基础功底。随着数理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学发展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加强学生数理分析基础显得愈加重要。虽然初级宏观经济学没有太多数学方法的使用,但是中级、高级宏观经济学则会涉及非常多的数学工具,如动态优化、拓扑等。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本科生开设的数学课只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学习中级高级宏观经济学对数学的要求。因此,增开包括数学分析、随机过程等部分数学专业课,为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同时,调整数学基础课程与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开设顺序,在学生有一定数理基础的前提下开设宏观经济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宏观经济学。

中级宏观经济学篇(8)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经管类专业;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39-02

一、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的一般情况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西方国家的主流经济学统称为西方经济学。在国际上,西方经济学这一说法其实并不存在。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一般在本科低年级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对经济学整体结构和基本理论的认识,并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对基本经济现象有比较透彻的理解。此外,经济学也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课的基础。

经济学是研究有限资源如何实现优化配置的学科,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在方法上,经济学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概念和理论模型,通过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及经济学特有的概念去理解整个经济学原理;在学科特点上,既具有自然科学逻辑的严密性,又具有社会科学思维的开放性。

按照难度,经济学主要课程分为初级经济学、中级经济学和高级经济学。初级经济学是基本的入门性质课程,一般叫作“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或者把这门课分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从内容上说,一般以原理为主,主要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初步形成经济学的框架,很少有模型研究和数理分析。中级经济学是在此基础上,内容有所拓宽,探讨的程度更加深入,无论知识的广度与难度都有所加深,更多地使用了数学推导,在分析问题时会借助数学工具,运用数学模型,对数学知识的要求更高。此外,中级经济学的内容更加广泛,难度更加深入,着重剖析经济理论本质,并不局限于简单的介绍。高级宏观经济学与中级宏观经济学中涉及的经济问题的范围差别并不大,但与中级宏观经济学相比,它研究问题的深度和难度都有所增加。虽然高级课程所涉及的大部分问题,在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有所涉猎,但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研究问题的深度和使用的工具方法不同。在高级经济学中,模型中的函数从显函数转换到隐函数,模型分析的过程从比较静态转换到转移动态,模型分析的对象从确定性现象转换到随机性现象,模型运算工具从简单计算工具转换到专门计量经济学工具,模型分析方法从静态最优转换到动态最优等。本科经济学课程中,一般不涉及高级经济学层次。

在国际上,本科阶段首先开设《经济学原理》(初级经济学难度),让学生接受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理念与框架,然后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经济学难度),提升经济学的思维逻辑、数理难度和研究方法。

目前,、教育部大力在高校推进马工程项目。经济学属于、教育部力推的马工程项目的一个重点课程,在课程内容和建设上也要遵循马工程总体思想,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二、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实施情况

改革开放之后,各大高校普遍开设经济学课程,并成为经管类专业的平台专业基础课和非经管类专业的通识课程(或素质教育类课程)。

笔者对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调查发现:

1.我国主要高校对经济学课程教学十分重视,课程学时数、学分数设置较高。

2.一半以上高校(16/27)会按照国际惯例将经济学课程划分为初级经济学和中级经济学循序开设。浙江大学甚至开设了高级经济学,吉林大学除开设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外,还开设了对应课程的双语课程。

3.学时总数最高的为吉林大学,合计384个学时;学时总数最低的为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分别48个学时,合计96个学时。所统计的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中,经济学平均学时为166个。由于各学校学分对应学时数不一致,不好简单地做学分比较。

4.在教学方法上,各高校基本以理论教学为主,之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课堂互动、课外阅读、现实经济专题研讨等形式,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理念和方法的理解水平。

三、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的设计

重庆大学经管学院一直非常重视经济学的教学。经济学是学院学科大类平台课程,按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类开设,教学难度接近中级经济学水平。在历年的培养方案中,经济学学时最高,微观经济学为72个学时,宏观经济学为56个学时。此后,由于学校整体调整毕业学分,各类课程的学分、学时均有所调整。课程学时数中,微观经济学为64个,宏观经济学为48个,合计112个。

除经管学院外,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也将经济学设立为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微观经济学占56个学时、,3.5个学分;宏观经济学占48个学时,3个学分。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各专业的经济学课程设置不同,未作为平台课程。其中,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经济学,学时为56个;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48个学时)、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36个学时),共计84个学时。

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建设与房地产管理相关专业的经济学学时数相对全国水平均较低。但因毕业学分数的限制,要想进一步增加经济学的总体学时较为困难,只能在有限学时中通过课程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通过全国比较研究,我们将重庆大学经管类经济学平台课程微观经济学继续设置为64个学时,宏观经济学调整为56个学时。

四、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建议

经济学属于基础理论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同时又和现实经济息息相关。经济学一般在低年级开设,对刚从高中学习模式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一方面现实生活和经济感受相当匮乏,另一方面习惯于高中的被动学习和纯数理化的思维方式,对经济学的学习,在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上,有相当程度的转变难度。@使得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方法,必须与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密切结合,最大限度地达到课程目标。

中级宏观经济学篇(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有效的经济管理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而宏观经济管理就是一种高效的经济管理手段。因此,必须增强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全面了解,充分认识到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的前提是对经济管理和相关研究工作进行掌控,在掌握相关概念和理论之后在科学的宏观经济管理理念指导下开展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轨道。

1宏观经济管理概述

宏观经济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主要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从而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施加影响的经济管理活动,能够对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约束和提供方向指导。第一,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各级政府,因此宏观经济管理的实质是国家层面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需要注意的一个概念是国家管理和政府管理相比具有极大的差异性,我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都是将政府管理作为国家管理的组成部分,除了政府管理之外还有其他的管理分支,其权力和管理范围都高于政府管理。第二,国家开展宏观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在市场经济不同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宏观经济目标,这就需要根据特定的时期和条件进行目标的调整。宏观经济管理想要实现的目标包括: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全面提升经济效益,进一步优化国家经济结构,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全面增强综合国力等。第三,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容是宏观层面的各项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宏观收入分配、宏观经济结构优化以及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等,它和微观经济管理相对。

2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1适应社会化大生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逐步进入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而且正在向着社会化大生产的目标迈进。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全面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推进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在这样的环境下,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生产要素的流通也逐步加快。那么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和正常发展,就必须对社会劳动进行合理分配,将其按照一定比例并且依据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分配,确保市场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不能仅仅依靠价值规律的市场调节,还需要借助宏观调控这一有形之手增强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国家已经完全摒弃计划经济模式,不会下达指令性计划,也不会再对企业生产进行系统规定。所以,社会经济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这样的情形容易导致市场经济混乱情况的出现,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对此,要通过宏观经济管理有计划和有步骤地对国家经济进行协调指导。

2.2弥补市场调控缺陷

市场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缺陷,而宏观经济管理则成为了弥补市场缺陷的保障,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协调稳定作用。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市场,而且市场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当中不可或缺。但是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在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多样复杂问题,仅仅依靠市场调控是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例如,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市场竞争的存在,从而为市场的发展与进步提供动力支持。但是不合理的竞争也是难以避免的,它会导致市场紊乱,这个时候市场调节也就难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造成经济波动。对此,国家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仍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进而导致市场经济不成熟因素的存在。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管理成为促进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市场机制不是完美无缺的,那就可以通过增强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解决无法通过市场调节而解决的难题。

2.3维护我国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最为基本的特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国企内部也进行着一系列改革,在产权分离以及政企职能分开的情形之下,我国政府逐渐把国企推向市场,在对国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直接插手其经营与管理,但是仍然充当着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角色对国企进行必要管理,尤其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国企制定重大经济决策的过程中,必须给予一定干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护我国的公有制制度,并且促进体制改革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可以说宏观经济管理是维护国家经济体制的关键,更是市场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这与我国的国家体制和发展现况紧密相关,更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维护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各级政府一定要不断强化宏观经济管理,确保我国经济体制不动摇,并加快我国的改革进程,促进社会经济以及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3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的策略

3.1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进步,国家各级政府就需要不断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策略,根据宏观经济管理的现实需要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制定针对性的经济管理策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果。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创新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宏观调控中不可忽视。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各级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所要达成的经济运行状态的预期目标,这一目标也成为评价宏观调控工作质量的标准。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必须具备有效选择性特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状况处在不断变化当中,伴随着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和变化,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也需要具备不同的侧重点和差异性的特征,必须是可以根据现实状况进行合理选择的目标。例如,经济过热环境下,应该将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最大化地降低经济过热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经济衰退时期应该将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来确保经济的稳定协调进步;我国在加入WTO之后,我国需要将维持经济总量平衡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并且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第二,宏观经济管理应该在居民消费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并对管理目标进行针对性调整和创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居民消费行为日趋成熟,社会消费走向稳定发展之路,此时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需要对投资增长速度进行控制,以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第三,就国家进出口而言,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必须将侧重点放在合理控制进出口比例以及优化进出口环境方面。

3.2创新宏观经济管理方法

为了更好地发挥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这就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创新,也就是全面优化能够促进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经济、法律、行政以及传媒手段等。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创新和优化,能够最大化地提高经济管理效能,国家各级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采用以下几种创新型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法:第一,强化法律手段对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市场经济同样也是法制经济,再加上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利用法律手段确保经济运行状态的稳定和运行方式的合理运用,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规范管理行为,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第二,对宏观经济管理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创新和优化。宏观调控重点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管控,那么就需要根据经济环境、发展要求、经济管理目标等实施经济管理手段,并与行政手段实现紧密配合,进一步强化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第三,推进电子化政府建设,提高宏观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经济全球化步伐正在逐步加快,这就需要对电子商务引起高度重视,根据时展潮流推进电子政府机构体系建设,并在网络政府工程建设上加强投入,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成效。

3.3创新宏观经济管理主体

宏观经济管理主体创新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效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包括依法成立并且承担着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组织机构,而在对管理主体进行创新后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其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维护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一,组织创新。组织创新即改革和完善国家政府机构,对政府机构的职能进行创新改革,进一步协调政府机构,全面优化政府规模,并在政府机构办事效率提升方面加大力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各级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职能是对市场运行进行全面监管,维护好市场运行程序,从而为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同时,承担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机构必须在人员创新方面提起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应根据实际发展要求进行人员选拔,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其能够在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发挥出更大作用。第二,严格遵循政企分开原则,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共决策体系,有效提升公共政策的质量,实现从微观干预到宏观调控的巨大转变,由直接性的管理变成间接性调控。第三,严格遵循权责一致的原则,进一步调控与约束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权限,积极协调各个职能部门,使其能够分工合作,各自承担相应的职责,避免职能交叉情况的出现,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宏观经济调控水平。

4结论

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大环境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宏观调控能够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更加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弥补市场调控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维护我国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发展。在明确宏观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策略,提高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重点就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管理方法以及管理主体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中级宏观经济学篇(10)

关键词:

专题式教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模型;国民收入

一、我校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教材的选用。我校多年以来一直选用的是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该版教材是“十二五”规划教材,也是各大高校首选教材,但是为了我校2017年合格评估对教材的使用,我校教材统一换成了(西方经济学)编写组编写的教材,这版教材的结构分明和合理,但是许多知识提出并没有细讲,对于我校的三本学生学习起来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教师的构成。我校并没有专业的经济教研室,我校的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等均有教授宏观经济学的老师。教师的分散不利于经济类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的相互沟通,教研室活动也不方便开展。对科研的申报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再次,课时的安排。我校的宏观经济学的课时数是48个课时,并且是周三的课时,这样对于宏观经济学整本书的通透讲解在时间上存在着限制,不易于老师详细讲解。最后,对我校宏观经济学期末闭卷摸底考察结果的分析。在随机抽取的115名14级财务管理专业闭卷考察摸底中学生的成绩如下图显示,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集中在50-59这一分数段,可以看出我校现阶段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校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适应我校现阶段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专题式教学

(一)宏观经济学内容体系分解

宏观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校宏观经济学开课的时间是大二的上半学期,课时量是48个课时,主要学习的是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经济理论。学习宏观经济学,首先必须在总体上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学科框架,然后将框架内的内容分七个专题讲解,七个专题中核心是IS-LM模型。第一个专题是宏观经济学的总体概述。在这个专题中要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发展历史以及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进行讲解;第二个专题是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说明,并引出第三个专题凯恩斯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即均衡的国民收入是由总需求决定的。第四个专题IS-LM模型,分别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并通过该模型教会学生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采用,理解历史上我国以及国外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原因,并会分析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学问题。第五个专题是AD-AS模型。有许多同学在学习过IS-LM模型以后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IS-LM模型已经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宏观经济问题,那么为什么要引入AD-AS模型。因此,在讲解AD-AS模型时,一定要指出IS-LM模型的一个缺陷,即没有考虑价格的变动问题,而今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价格的变动,因此,IS-LM模型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通货膨胀问题,AD-AS模型的学习可以帮助理解通货膨胀问题。第六个专题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由于这个部分一般排在教材的较后章节,老师们在讲课过程中普遍反映这一部分的内容多,且不好理解,在讲的过程中除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基本理论的讲解外,建议经济增长部分只讲解两个代表性的经济增长模型,一个是凯恩斯主义经典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一个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模型)。最后,可以用两个课时的时间向学生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

(二)成立专业的经济教研室

针对上述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我认为应由16个教师来教授我校各二级学院的宏观经济学,建立专业的经济教研室。一个老师上课,多个老师随堂听课,寻找问题,并让各个老师各学期轮流讲解宏观经济学的各个专题。这样,不但可以加强老师对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整体把握,还可以对各个专题有所研究。每学期,给老师预留了充足的时间来备课。

三、结束语

宏观经济学专题教学的方法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我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我校学生的特点所提出的一些设想。针对我校实际情况的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仍需要老师们的不断摸索。

作者:邵倩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宝贵.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3):35

[2]张玲.关于高校西方经济学饭学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6(3):81一82

[3]胡乐明.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橄学,2001(1):45一46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傲观、宏观):第三版[M].北京:中日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中级宏观经济学篇(11)

2宏观经济管理中更好地体现对市场经济发展价值的措施与方法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宏观经济管理,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无法自发消除垄断,市场不能够完全体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市场不能有效地处理外部经济的问题,市场调节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等。我国的企业为了创造出更大、更多的经济利润,于是纷纷引进国外的最新技术、最新设备,并且加大产量和发展的步伐,以便在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占领市场,盲目生产,这样就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结果,而这些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以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非常严峻,西方发达国家实行贸易壁垒,因此,应该对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完善和提高,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