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美术馆工作要点大全11篇

时间:2022-02-17 09:09:02

美术馆工作要点

美术馆工作要点篇(1)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年,美术馆界努力贯彻中央和国家在文化建设上的大政方针,积极行动,力争有为,在充分发挥美术馆的社会职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加强自身建设上都有了新的进展。美术馆在文化发展的大局中,愈发体现出应有的作用,也积累了新的经验。会议召开之前,有三十多个馆向专委会秘书处提交了本馆工作总结,昨天晚上,理事会召开了会议,做了分析归纳。这里,我代表理事会向大家简要汇报,总结起来有八个方面:

第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打造文化惠民新平台。

美术馆去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落实政府关于“三馆”免费开放的举措。在此之前,已有浙江、江苏、湖北等不少馆实行了免费开放,但去年开春,政府政策的颁布,引动了整个社会对公共文化设施如何服务于民的关注,公众对此也有了迫切的要求。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宁波美术馆等积极响应,紧急筹备,及时实施了免费开放,获得了社会的好评;江苏、浙江等已经免费的馆,也根据新的形势调整、加强了力度,将免费开放引向深入,使全国美术馆的免费开放成为2011年社会文化的热点,成为文化惠民政策落在实处的体现。总起来看,各馆都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从制度、设备、服务等方面积极创新,既保障人员与展品的安全,又营造出良好的参观环境。另一方面,针对免费开放带来的观众数量增加和观众结构更加多元化的实际,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作为重点,丰富的服务内容和崭新的服务形式展现了免费开放的新形象。通过进一步改善条件、创造条件、科学管理、文明管理、营造环境等措施,使美术馆的服务更加人性化。许多馆在免费开放新形势下,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标,中国美术馆以办“人民满意的美术馆”为主题、上海美术馆以“免费开放促发展,服务群众促和谐”为主题、广东美术馆以“文化惠民、免费开放、幸福广东、和谐共享”为主题、山东省美术馆提出“一切为了观众”的办馆新理念,都使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追求。免费开放让人民群众获得了实惠,其中观众数量的增长就是证明,例如:中国美术馆年观众量达105万人次;实现了历史新高;江苏美术馆观众人数超百万人次;宁波美术馆观众达52万人次;上海美术馆全年观众量逾60万人次;古元美术馆全年观众达45万人次;广东美术馆免费开放后从原来每天1000来人上升到3000多人,每月接待观众近5万多人次。

第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精品展览、突出学术特色。

展览是美术馆的主业。美术馆通过举办展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功能,美术展览的文化性、学术性、大众性与趣味性等特点在艺术创新与审美普及之间架起宽阔的桥梁。通过展览(特别是大型的主题展览项目)反映美术创作的最新成果,引导美术创作取向,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审美需求,越来越成为美术馆的努力方向。一年来,各馆都更加注重科学安排展览布局,加强学术投入,在自主策划展览上下功夫,展览数量总体增加,总起来说有三个特征:一是努力弘扬主旋律,精心策划组织反映重大主题的展览。去年适逢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各馆都按照思想宣传文化系统的要求,充分运用馆藏,积极联系美术界,用展览营造了两个纪念活动的艺术氛围,例如中国美术馆承办、文化部主办的“光辉历程·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就主要运用馆藏近300件作品构成党的历史画卷,突出了“红色经典”的魅力,取得强烈反响。上海馆的“咱们共产党人”、湖北馆的“红色七月”和“辛亥百年”、何香凝美术馆的“何香凝艺术精品展”、广州艺博院“馆藏革命历史题材和馆藏辛亥革命人士书画展”、宁波馆的“两岸四地书画名家作品展”等,都以鲜明的主题和丰富的内容吸引了大量观众。第二是注重总体观照本地区、本系统的美术历史与现状,以学术梳理为前提,策划多种专题展,例如:上海馆的“上海美术大展”、江苏馆的“金陵百家展”;湖北馆以“百年纵横展”为主题梳理了20世纪湖北美术的发展历史,为今年推出固定陈列奠定了基础。浙江馆精心策划了纪念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及鲁迅诞辰1 30周年活动,通过历史作品、文物、文献及当代创作相结合的新颖结构,举办了题为“鲁迅的面容”的大型展览,体现了美术馆基于研究的办展特色。陕西馆立足西部,策划了“高原高原——中国西部美术展”,反映西部美术的传承与创新。这些展览,在呈现地域美术特征和推动当地当代美术创作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在展览上办出学术特色,打造品牌,例如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潘天寿、李可染、黄胄等大师系列展,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广东馆举办的“广州艺术三年展启动展”,北京画院美术馆的齐白石精品系列展、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武汉馆的“江汉繁星计划”,厦门馆的“漆画展”,国家画院美术馆的“全国艺术院校硕、博士生作品展”,中国美院美术馆的“国美之路”系列展,今日美术馆的“中国当代影像30年”展和上海民生美术馆的“当代影像20年”展,都不仅富有鲜明的本馆学术特色,也成为展览的品牌。

在展览策划与组织上,美术馆普遍更加具有历史意识,发挥美术馆运用图像再现历史、重构历史的学术功能,更加注重展示名家名作,发挥经典艺术的社会效应,更加注重精心设计展陈,提供高雅新颖的视觉感受,更加注重辅以教育推广发挥美术馆的教育功能。这是十分可喜的专业进步。

第三,创新服务形式,采取丰富手段营造美术馆文化氛围。

美术馆直接面向公众的服务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展览和公共教育。免费开放之后,观众走进美术馆不仅要欣赏作品,还希望得到综合的文化服务,特别是对于人的关怀。因此,公共教育永远是美术馆工作的重点之一。过去一年,各个馆都注意在经费、人员上加大投入,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以往的公共教育主要是为了拓展观众,现在的侧重点则是通过公共教育增加公众的文化认同感,提升社会审美水平,在美术馆的空间里培育和谐关系与文明素质。在这方面,各馆都采取了许多新的举措。例如上海馆组织“与艺术对话”系列活动,以典藏精品介绍各艺术种类,同时扩大了艺术讲座,坚持每周两场,全年举办了104场;今日馆全年组织了97场学术研讨和讲座活动;湖北馆创新性地组织了“透视艺术家工作室”活动,每个周末邀请艺术名家现场写生,观众踊跃参与交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美术馆之夜”;中国美术馆组织艺术家在展厅与观众交流;浙江馆在各种展览中,邀请市民参与创作点评,以互动的方式使展览深入公众生活,这些都扩大了公共教育的服务面。此外,各馆都注意组织针对大、中、小学生、农民工、残疾人甚至流浪儿童等不同群体的教育项目。去年以来,突出的成绩还有加强了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使志愿者服务成为美术馆一道新的风景线。同时,许多馆注意运用新型媒体,扩展美术馆的项目外延,例如:湖北馆与湖北联通合作,充分运用手机互动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中国美术馆把网站建设纳入到数字美术馆工程,日访问量近九万人次;中央美院美术馆制作三维影像,为观众回访重要展览提供了便利等等。

第四,丰富艺术典藏,积累文化服务资源,加强馆藏的保护、利用,发挥藏品的社会效益。

中国美术馆今年继续通过常规收藏和专项捐赠为国家艺术典藏不断积累财富,全年入藏艺术品共计581件,其中获得捐赠448件;浙江馆一年来新增馆藏作品共计111 53件,认真举办了多项捐赠作品展,弘扬捐赠者的崇高境界,在艺术界和整个社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上海美术馆新增馆藏作品收藏近千件;中央美院美术馆今年共收藏了276件作品,其中通过举办展览,获得1 72件王式廓捐赠作品;关山月美术馆以专项基金申请和展览收藏两种方式开展收藏工作,共增加了463件;山东省美术馆去年投入近三百万元,征集收藏了近百幅美术精品,实现了年增百幅藏品的新突破,为可持续增加馆藏开了个好头。

在藏品利用上,各馆都愈发注重加强学术研究,举办藏品陈列展。在修复保护上,中央美院美术馆邀请了8位意大利专家举办讲座;四川美院美术馆对大型泥塑《收租院》进行铸铜复制;中国美术馆保存修复中心对邓拓捐赠的中国古代绘画进行了修复保护,使这批珍贵的作品得以第一次与公众见面。

第五,加强国际及地区交流,推动中国美术走出去。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美术馆始终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加强策划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览项目,增强中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也加强国际间的馆际合作,使中国的美术馆更宽广地走向世界。

中国美术馆今年是对外艺术交流、输出高质量展览的硕果年,先后组织策划赴日本参加“中日韩三国传统工艺作品展”,赴意大利举办“中国现代绘画大师展”“皮影艺术珍品展”,赴澳大利亚举办“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展”,反映新中国美术六十年的“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赴美国举办“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展”“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展”,赴印尼举办“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这些展览从策划到实施,体现了中国美术的文化主流价值和国家美术馆的专业水平,各项展览都获得了当地主流社会的欢迎与赞赏。

在引进来的项目中,现在各馆都注重打造高水平的展览,如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的“乌菲齐博物馆藏精品展”,今日美术馆举办的世界大师个展,广东美术馆举办的“玛雅艺术展”“墨西哥艺术展”“比利时当代摄影展”“泰戈尔展”“印度影像展”等,在“走出去”中更加注重交流与对话。例如:今日馆策划的“第54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平行展”产生了强烈的国际反响;江苏馆60幅

“百家金陵”获奖作品首次赴世界级艺术殿堂的法国卢浮宫展出;陕西馆“对话兵马俑——欧盟与中国雕塑家作品提名展”是建馆以来首次与国外合作策划并主办的现代雕塑展,欧盟27国艺术家与中国艺术家以自己独具个性的作品与兵马俑对话,近二十位欧盟各国艺术家莅临展览开幕式,盛况空前;北京画院美术馆将齐白石等优秀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介绍到世界,并与日本京都博物馆等机构开展了交流活动,相继举办了E,N、日本、韩国艺术家的交流展览;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了“深圳海报作品赴波兰展”“董小明水墨综合媒介作品赴德国展”,也引进“意大利logo展”,推广国外先进的工业设计理念,推动深圳

“设计之都”的建设;黑龙江馆赴美国纽约举办了“中国黑龙江版画艺术展”;何香凝美术馆联合香港艺术中心、台北艺术大学关渡美术馆主办“1+1——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先后于深圳、香港、台湾三地展开;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再度联手,推出“‘黑土大地’——山艺术文教基金会收藏俄罗斯油画巡回展”;厦门美术馆举办了“台湾艺术家黄云溪艺术捐赠展”“大洋风美术作品交流展”;潘天寿美术馆的“潘天寿艺术回顾展”在香港艺术馆举行;常熟美术馆在两岸《富春山居图》合壁展出的背景下,举办了

“海峡两岸黄公望艺术论坛”和“纪念黄公望中国山水画展”。这些项目都越来越凸显出美术馆走向国际艺术之平台的作用,发出了中国美术与世界对话的声音。

第六,加强馆际交流,发挥公共文化资源的公共作用。

这些年来,各馆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有规律,体现了我们全国美术馆共享资源、共谋文化的协作精神。

中国美术馆积极做好藏品的社会服务,一年来向全国各兄弟馆借出作品近200件。同时,发挥馆藏作品的功能,在大连和石家庄举办“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巡展”,参观观众都有数十万人;广东美术馆举办了“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巡回展”“2011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等兄弟省份艺术家作品展,扩大广东观众的观赏面。另外,广东美术馆也策划了“图像的品质——广东当代油画展”到武汉美术馆的展出;中央美院美术馆继素描大展巡回展之后,去年又将“学院的力量”展办到了广东和武汉,提高了美院美术馆的学术影响力;北京画院美术馆与浙江美术馆合作,打造“同源异彩——黄宾虹与林散之、李可染艺术展”;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了天津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等展览;刘海粟美术馆的“戏墨·墨戏——中国水墨戏画作品展”在云南普洱、玉溪,河南郑州,福建厦门等地巡展;厦门美术馆与浙江省美术馆共同举办“农民画时代——首届全国农民画厦门展”;福建美术馆与乌鲁木齐美术馆联合主办了“摄影艺术作品展”;黑龙江省美术馆组织“走进西部——黑龙江版画全国巡回展”,携馆藏精品百余件赴陕西、宁夏、新疆等地展出,创新了“黑龙江版画”的推广模式;广州艺术博物院将院藏廖冰兄精品、辛亥革命人士书画精品送到中国美术馆展出,将院藏关山月作品送到甘肃省博物馆展出。这些活动,逐步实现了全国公共文化资源共享,也推动了文化资源均等化进程。

第七,民营美术馆活跃发展、逐步走向规范。

民营美术馆近些年方兴未艾,是社会资本、民问资源向文化领域投入和汇集的体现,也是文化繁荣发展、文化生态日益丰富的体现。文化部艺术司高度重视这一新兴文化现象,展开调研,加强引导,在扶持项目中将民营美术馆纳入工作视野,为民营美术馆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了支持。

参加这次年会的民营美术馆比往届都多,说明民营美术馆的同仁们希望在全国美术馆系统中多有交流、共商发展大计。事实上,像今日美术馆、尤伦斯等一批民营美术馆运营规范、坚持以公益性为主导,特别是策划、举办了大批反映当代艺术优秀成果的学术展览,开展了丰富的公共教育活动,已经在社会公众中建立起自己的形象。像重组后的北京炎黄艺术馆、上海民生美术馆、外滩美术馆等后起之秀也迅速走向规范。尽管民营美术馆在投入与运行机制上与公立美术馆不尽一致,民营美术馆在准入、规范、评价的标准上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但公益性、专业性无疑是衡量民营美术馆是否堪称美术馆的基本标准,这次年会,也将就这个主题展开研讨。

第八,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专业水平。

在美术馆事业快速发展、业务工作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各馆都高度重视加强自身的建设,把专业强馆摆在重要的位置上。除了不断加强管理机制的改革探索外,侧重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展学术研究,以研究带动展览策划、藏品积累和利用。例如:中央美院美术馆就注重从文献研究入手,去年开展了王式廓、江丰艺术的深度研究,其中以

美术馆工作要点篇(2)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178-01

高等美术院校图书馆的职责:为高等美术院校搜集、整理、加工、存储、开发与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在高等美术院校教育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拥有一个管理严格,教育服务一流的图书馆,这是每个美术院校都梦寐以求并且极力追求的。

1 数字化美术类信息资源

传统的图书馆主要以纸张为文字或者图画的载体,开战的各种活动也是根据纸张图书而进行的。如今,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普通的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读者们的需求,因此,各种载体的图书走上了恢弘的舞台。高等美术院校图书馆和其他普通的图书馆相比具有许多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在:高等美术院校图书馆是根据教学和研究需要来收藏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食物资料,而并非全是纸张类图书。这些资料具有浓厚的历史性和艺术性,可以更加方便读者去观摩、参考和触摸,这样起到的效果比纸张类图书要大很多。

现代高等美术院校坚持走科学道路,紧随时代步伐,多数已建成拥有电子资源、网络资源为一体的完整美术图书资源。高等美术院校图书馆的目的就是传达美术图像和文字信息,收藏众多博物馆名画,使学生享受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实现网上轻松阅读、搜索美术图画、欣赏、下载与一体的阅览过程。高等美术院校已经形成了电子、数字、网络化的管理和阅读体系,可以更加方便、更快、更便捷的使读者阅读,更不受地理和时差的影响。数字化高等院校美术图书馆还实现了网上资源的共享,大大弥补了普通高校美术图书馆中所存在的各种不足。

2 高等美术院校图书馆如何发展

一个完整的图书馆离不开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人力资源作为图书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它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了人力资源, 图书馆何谈发展。因此,为图书馆挑选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管理层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强对人才的招聘力度,为弘扬我国美术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世纪的图书馆都讲求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结合。顾名思义,就是指的是图书馆要将服务读者的思想融合到各行各业中,来使读者们学到新的技术,图书馆的管理和工作人员应当利用信息化网络来给读者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所以,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应的岗位素质和图书馆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通讯知识,更要熟悉相关的美术知识以及具有美术基础,这种复合型的人才是高等院校图书馆急需的。可是,目前,我国多数高等美术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却与上文所讲的背道而驰。图书馆工作人员普遍学历不高,而且非图书馆专业的毕业人员占有基数较大。高学历者十分稀少,懂艺术专业的人员更加少之又少,导致了图书馆工作者不了解美术方面的知识,无法解读读者想读什么,想要什么,满足不了读者的要求。因此,美术类高校应当重视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美术、网络等方面知识的培养,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网络进行全方位的提升,还应当积极吸纳懂图书馆专业的高技术人才,为高校美术院校图书馆的艺术特色化、网络数字化的发展与管理化来做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3 将馆员工作从业余化转为专业化

馆员工作是为情报技术专家在文献与读者中间起联系人作用的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图书馆服务人员需要走进服务对象的内心中去,以自身素质和能力帮助读者去获得全面而准确的文献信息,接受并完成读者的要求,给读者提供便利,省去了那些找书的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书画阅读当中。如今的图书馆,电子化的气息越来越浓厚,极大的便利了工作者和读者,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管理部门要组织图书馆工作人员学习与进修,增强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和文献知识水平,使馆员较多地掌握为读者的咨询提供服务的能力,从而使得图书馆质量再次得到质的飞跃。

4 强化主动服务

对于传统的图书馆来讲,图书馆是中心点,而其他的所有都是围绕着图书馆的馆舍进行的。一般来说,图书馆都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数量庞大的藏书,里边的书籍分类明了,门类齐全。可是,工作人员习惯了借出还入的工作习惯,严重束缚自己的思想,使本应该有的主动服务变为被动服务。贯彻以人为本、以读者为本的图书馆的服务应走出图书馆,面向读者,主动上门服务。图书馆应以读者为中心,急读者之所急,为读者节约宝贵时间。图书馆应从文献资料的收藏者、保存者,转变为信息资料的提供者。高等美术院校图书馆应根据其特点,从数以万计的美术画册、书刊资料中主动提供与教职工和学生读者的教学、科研和进修学习需要的信息资源,强化主动服务。

5 加强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和管理

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项目。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包含部分众多,主要包括服务器、多媒体工作站、电子读物等,可以极大的便利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馆藏或者馆际中的内容和信息。电子阅览室作为一个学校的信息中心,为学生及各个读者带来了很多好处。多媒体的图书馆阅览室可以满足高等美术院校师生检索某一主题,检索并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更好的把握未来世界艺术发展的脉搏,满足多方面的艺术信息的需求。当今,高等美术院校图书馆已随着知识全球化、社会网络化而成为整个社会信息网络的组成部分。高等美术院校图书馆应根据其相对文字依赖性少、艺术视觉图书资料依赖相对较多的特点将工作重心向服务观念信息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形式多元化、馆藏资源的艺术特色化、队伍建设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不断发展的网络环境下,更好地为艺术教学、科研服务。

6 结语

在高等美术学院中,美术图书馆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图书馆如何做好美术教育服务,这是图书馆管理和工作者应当注重探讨的问题,只有做好教育服务工作,才能使美术院校图书馆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美术馆工作要点篇(3)

随着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美术馆在促进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和建立良好的艺术创作机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美术生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中国的美术馆事业起步较晚,在质量、数量和规模等方面总体上还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发展也非常不平衡,专业化水平还不够高。近几年,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美术馆事业的投入,一些大型公益性美术馆相继建成使用,或已列入建设规划,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民营美术馆也蓬勃兴起。同时,对美术馆的专业建设及其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视也日益加强,这种重视不仅来自于各级政府,也有社会力量和艺术家的推动。可以说,现在中国美术馆事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正在迎来一个“美术馆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国美术馆行业管理和分类指导,推动美术馆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全面提高美术馆的建设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繁荣文化艺术事业,充分发挥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文化部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于2010年年底,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开展了首批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评出了中国美术馆等9个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

一方面,评估达到了以评促建的目的,通过评估推动了美术馆自身的专业化建设,推出了一批做得比较好的,具有示范意义的美术馆,在今天美术馆建设中起到了标杆的作用。另一方面,评估也带动了社会各界对美术馆事业的关注,提升了对美术馆重要性的认知。当然,评估除了具有评价功能,还具有诊断功能。通过对各级、各类美术馆的实地考察,可以看到我国的美术馆在获得快速、长足发展的同时,在专业化建设和专业职能的履行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发展还很不平衡。这首先体现在定位问题上,现在全国一些大的城市都有了自己的美术馆,不论是历史比较长的,还是近些年来新建的,硬件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但很多美术馆在建设与运行中普遍缺乏明确的定位。“定位”一方面是指对美术馆职能的定位,另一方面是指美术馆自身在地域文化发展与传承,乃至国家美术发展格局中所处的角色和所承担的责任。这应该是美术馆自身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国家美术整体发展格局的需要,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美术馆对这两个定位都不是很清晰,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美术馆职能的履行和作用的发挥。应该说,国家美术馆承担着对国家美术发展历史和现状的梳理、研究、收藏和系统陈列等任务,它代表的是中国美术的整体形象,并代表国家开展国际交流工作。地方美术馆的首要任务则是对所在地域的美术文化进行研究、收藏和展示,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定位,在某一方面形成特色,但是基础的部分、基本的职能要履行好,否则就会造成国家美术整体格局的缺失。

美术馆作为美术博物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保存了人类的文明成果,延续着人类的文化记忆,并通过展示让我们看到人类文明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并成为今天文化发展的坐标。换句话说,我们对传统的重视和尊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各级各类美术馆对美术文化成果进行系统的研究梳理、收藏与展示上,这样才有利于今天的创新。毫无疑问,美术馆对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如果美术馆没能履行好自身的职能,就会使美术文化的传承出现断裂,我们不仅不能看到自身的发展历程,在某种意义上也会失去未来发展的方向。现在我国的美术馆大多是展览馆性质,而制约我国美术馆从美术展览馆走向美术博物馆的最大因素从表象上看是没有美术史性质的长期固定陈列,但背后则是研究能力的不足和收藏品数量、质量的不足。这其中,研究是基础,现在美术馆的收藏如果没有在自身定位基础上的系统的研究做支撑就会变得盲目,会直接影响到收藏的质量和对藏品的利用。目前,大多数馆的收藏基本上是被动的以展代收,这样的收藏缺乏规划、缺乏系统性,因为展览本身就缺乏规划。想提高收藏质量就要拥有扎实的研究能力1只有根据自身的学术定位,对美术发展的历程和当下美术发展的状况展开系统的研究,才能确立自己的收藏方向和具体的作品收藏。现在美术馆被动承接的展览比较多,满足社会需求的临时性展览比较多,基于自身学术定位,自主策划的、带有研究性的长期展览比较少,几乎没有固定陈列,这些现象背后体现了很多基础工作的缺失。在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中,要加强学术建设和提高学术研究能力,首要的是要建立起自身的学术研究体系和学术研究机制,这包括了展览的策划、展品的收藏与研究等等。现在每个美术馆大都设有几个委员会,包括展览审查委员会、作品收藏委员会等,但大多数的委员会都没能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美术馆要重视研究工作,重视自身研究力量的配备,另一方面,要通过学术机制的建设把各种研究力量聚集起来,汇集社会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使美术馆成为一个学术研究的中心、一个开放的学术平台,并把研究成果通过这个平台推广出去。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美术馆应该收藏和展示一些经典(或者未来可能成为经典)的作品。这个标准是主流价值观的体现,决定了美术馆应该展什么,收藏什么,自然会对当下的艺术创作产生引导。艺术市场有积极的一方面,促进了艺术创作的多样化,促进了艺术的普及和再生产,但市场的逐利本质,也会把本来独立的因素以及它们之间彼此相互制约的关系消解,公正的、学术的判断受到市场的侵蚀,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机制变得日益世俗化,这与我们要建立的长远的、促进艺术健康发展的机制是相悖的。市场的问题只靠市场自身是解决不了的,标准的制定不应体现在市场上。现在的学术对市场的引导和制衡不够,不仅造成市场的无序,反过来也侵蚀了学术的公正性,这也是如今美术生态不健全的体现。美术馆不仅是美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场所、是美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也是美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馆在创作机制和美术生态建设中之所以这么重要,其原因就是美术馆起到制定标准的作用,这不仅关乎文化的传承,也关乎文化的创新,关乎美术生态的建设。

美术馆自身的专业建设,是有行业标准和美术馆专业学科要求的。前面关注的是美术馆对促进美术创作、对美术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同时,它对提升大众的审美水平和精神素质、提升民族创新能力1促进美术文化的传播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同样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肩负着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但从我国美术馆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其专业化建设水平还没能很好地承担起这一职责,这也是造成目前我国美术发展生态不健全的重要原因之_。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美术馆的研究、收藏、展示、交流、公共教育几大职能中,公共教育属于应用层面,而前面诸项是公共教育的基础。美术馆如果没有很好的、高质量的藏品,没有很好的研究,没有基于高水平研究基础上策划的展览的话,它的公共教育职能就只能停留在表面。当下公共教育的质量不高,就与美术馆这些基础职能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美术馆自身的基本职能还不是很健全,直接影响到公共教育的开展和它的实际效果。

要充分实现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和公共审美的功能,既需要在形式和手段上的创新,更需要在内容质量上的提升。目前在内容上还有很多缺失,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没有美术史性质的固定陈列。光顾世界一些著名的文化城市,我们一定会到美术馆参观,这些美术馆对人类历史上视觉文化的经典有很好的梳理和陈列。这些陈列不仅是对学校教育的辅助,更是社会教育的主体,所以,展示的内容很重要,这是基础。我们不能单纯地关注形式,满足于组织儿童来看画展,办讲座。当然,这是必要的,但还要关注长期的、基础的、系统的和更加广泛的教育。要立足于展览自身的质量和影响,要通过公共推广等手段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美术馆。公共教育要着眼于所有观众,立足于展览展示手段的整体利用与综合开发,而不是只着眼于参加活动的有限对象。目前,由于展览的展期比较短,更换频繁,大多比较重视开幕仪式和画册的印制,而对于展览期间面向观众的基于内容的讲解服务以及在公共教育上的拓展利用则较少,投入不够。一些美术馆虽然已经成立了公共教育的专门机构,但由于在内部机制上不够完善投入不足,还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发挥更加充分的作用。今天,大家普遍开始关注美术馆对大众审美教育的作用,关注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性质,这是一个进步。美术馆界自身认识到,除了服务艺术家更要服务于民众,这也是一个进步。目前,我们一方面要重视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加快实现各级美术馆的免费开放;另一方面要以免费开放为契机,推动美术馆自身基础化、专业化建设,加快提升美术馆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实现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和公共审美的职能,更好地服务于民众的审美教育,满足民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

在美术馆职能的发挥中,研究、收藏、展示、交流、公共教育这些因素是相互关联的,也是整个美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美术馆之所以重要,是它的职能所赋予的,美术馆职能的缺失,必然会造成整个美术生态关系的失衡。我们今天高度关注美术馆,积极推动它的专业化、国际化建设,不断提高它的研究能力和收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美术自身发展规律的美术发展生态。为此,文化部将围绕美术馆建设开展一系列工作,国家重点美术馆评估只是一个开端。

2010年,文化部在“国家美术发展工程”中列入并实施了“全国美术馆发展扶持计划”,重点对美术馆优秀展览、学术研究成果和公共教育推广项目给予奖励性扶持,其目的在于引导美术馆寻求合理的定位,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建设,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扶持对象覆盖了全国各级各类美术馆,也包括非营利性的民营美术馆。2011年,进一步加大了扶持力度,特别是加强了对美术馆自主策划的优秀学术性、研究性展览,以及基于自身藏品研究和利用的长期陈列展览的扶持力度。我们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每年评选一次,扶持项目也会围绕美术馆的主要职能,拓宽至美术馆专业人才的培训、展览策划、学术研究、藏品保护与修复、公共教育与推广、国际交流等多个方面。2012年,将启动实施全国美术馆专业人员培训计划,分别举办美术馆馆长培训、美术馆专业人员专题培训班各两期,计划培训一百余人次。

今年,还要按计划实现各级美术馆的全部免费开放,要进一步加强对国家重点美术馆的扶持和推广力度,完成《国家重点美术馆》丛书的编写与出版,进一步推动国家重点美术馆的自身建设,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同时,要加大对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的扶持,加强合作,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和立法工作。近期,将在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委托专业委员会进一步听取意见,组织论证,制定并《美术馆工作规范》。同时,开展民营美术馆发展专题调研,研究、制订促进民营美术馆发展和规范化管理的政策措施。2012年,将启动《美术馆管理办法》制订的前期调研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完成《美术馆管理办法》的制定和颁布,实现美术馆管理的法制化。

美术馆工作要点篇(4)

一、美术馆建馆理念

我们国家的公共美术馆一直以来都是以国家收藏物和历史文物以及考古研究物为主要的收藏和展览,但是当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提出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因而,全国上下的公共美术管的办馆理念由原来的以物为工作重点,变换为以服务民众为工作重心,因此美术馆在对艺术佳品进行展览的时候,更加着重于对观赏民众的服务态度和学术讲解,在扩展美术佳品知名度的同时,打造一个公众文化的艺术服务机构。

二、机构设置

随着艺术管理向艺术服务转变的理念的转变,对于时展的需要,原来的美术馆管理机制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理念的需求,从而再管理机构上必须创新,打造一支符合公众文化艺术服务体系。

目前,我们国家在原来的美术馆的机构设置进行了大大小小的调整,在新设立的公共美术馆的机构设置中全部采用了简化的设置方式。其中以江苏省美术馆为例,它的的机构建设最为创新,符合十界六中全会提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要求,2010年提出的“三新”机制改革措施,实施扁平化管理模式,将其机构划分为四中心和综合办,制定新的劳动、分配制度,实现科学化的管理;2011年初正式启动,实施中心化管理机制,成立了服务、典藏、创作以及展览策划四个中心,以中心制管理手段对原有的部门进行重新划分。另外,还实行了非核心工作服务外包的政策,将美术馆的安保、清洁以及设备维护等服务工作外包给各对应的企业。

三、行政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

美术馆作为一个提供文化艺术服务的场所,观众受到的最直接的艺术知识以及灵感体验,都是依靠美术馆表面上塑造的艺术文化气息,当观众从艺术行家口中听取独到见解的时候,所变现出的直接体验,这些表面上的艺术展示形式,主要来自于业务工作的努力。美术馆举办活动以及艺术作品的展览,观众的参与能够体验到藏品、艺术成果以及活动项目都是最为简单直观的,而美术馆只是实施了业务工作领域。

从深层次来分析,一切表观现象的业务工作其实都离不开行政工作。由于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它决定了公共的美术馆的运行性质,只能够成为事业单位,在政府机关的干预下,行政工作基本上与所有事业单位具有相同的层级性,这种行政管理模式无法改变。而行政管理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相互联系以及影响,作为新时代下的美术馆,应当实行以服务没重点的艺术服务工作,所以行政工作应当在基础上实行根本性的工作,为美术馆提供保障,应当减少对业务工作的牵制,而业务工作要充分做好表观上的艺术服务等工作,从而体现出行政工作的优势。

四、行政机构的工作特点

(一)行政策划,方向引导。跟一般的事业单位一样,文化艺术服务的方向必须有保证,文化艺术作品的品质不能降低。行政管理工作者必须拥有足够的综合素质,其政治素养应当深厚,政务工作经验老道,在工作的过程中把握方向,对新形势有足够的认识,制定符合美术馆发展政策,有效引导业务工作者的进行,为实现公共艺术服务其带头作用。

(二)包容、统一,促进发展。美术馆作为艺术的集中地,文化气息的碰撞,文化艺术的多样,行政工作在对业务工作进行配合与协调业务的过程中,对多元化的文化艺术的服务工作具有足够的包容性,面对行政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矛盾,在进行协调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好全局,将各项工作统一起来,妥善的进行处理,保证美术管的发展。

(三)辅助业务工作,支持全局。业务工作在人、物等各项工作中,业务的主导性质毋庸置疑,业务工作的好坏决定美术管的效益,最为直接的影响美术管的发展,因而行政工作应该充分发挥其政策、制度的指导工作,为业务发展搭建平台,辅助业务工作的实施,提升美术馆的存在价值。

五、行政工作的人员要求

(一)使命感充足,关爱他人。美术馆有为民众创造公共文化艺术场所,提供文化艺术服务的使命,那么作为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在行政工作的过程中要具有足够的使命感,统一行政工作和业务工作,时刻为美术馆的发展而奋斗,另外要理解业务工作者,关爱同事,相互体谅。

(二)综合素质高,能多方面的进行工作。行政工作人员要掌握最为基础的公文、人事、财务、党务等知识,还要了解美术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业务工作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行政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协调做充分的准备。

六、结束语

美术馆工作要点篇(5)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2-0068-04

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使图书馆建设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数字资源建设成为当前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当前图书馆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专门针对美术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研究却很少,只有少数几位美术院校图书馆同仁[1-4]对国内艺术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自建美术专题数据库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旨在从图书馆自身建设和服务读者的角度对国内八大美术院校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进行考察,并对当前美术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拟针对性地提出适用于美术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美术学院美术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1美术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及特点分析

数字资源从狭义上讲也可称为电子资源,是指一切以数字形式生产和存储、发行的信息资源的总和。按照数字资源生产途径和范围划分:商用数字资源、网络公开学术资源、特色资源、其他资源[5]。其中商用数字资源和特色资源是当前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重点,对网络公开学术资源的组织也有所涉及。商用数字资源是由正式出版机构或出版商/数据商出版发行的数字资源。特色资源指由图书馆自行制作而成的数字资源,即自建数据库。对网络公开学术资源的建设主要是指学科网络资源导航。本文以各美术院校图书馆的商用数字资源、自建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导航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其建设现状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1.1商用数据库建设现状及特点

1.1.1商用数据库建设现状

笔者于2012年5月下旬通过访问各美术院校图书馆网页,并逐一对各数字资源进行点击查看、核对其数据库名称及类型,统计出各美术院校图书馆商用数据库(不含试用资源)的数量和具体名单,详情请参见表1、表2和表3。

表2八大美院图书馆引进的主要中文数据库统计表

数据库名称11图书馆数量中国知网cnki118超星数字图书馆115方正艺术博物馆114书生之家114读秀学术搜索114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114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13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113新东方多媒体数据库113

数据库名称11图书馆数量方正艺术博物馆114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114公元集成教学图片数据库113camio艺术博物馆在线112威尔逊(wilson)系列艺术数据库111世界美术数据库111牛津格罗夫艺术在线数据库111故宫在线111stylesight国际时尚趋势及市场专业数据库111jstor全文资料库111asp世界音乐在线111asp表演艺术、戏剧与电影视频库111artstor111

(1)引进的商用数据库总体较少

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多数图书馆引进的商用数据库在10左右。天津美术学院图书馆是整张表中的一大亮点,引进的商用数字资源达56个之多,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其他美院图书馆。而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和鲁迅美术学院图书馆引进的数据库最少。

(2)以中文数据库为主,外文数据库较少

八大美术院校图书馆在引进数据库方面多以中文数据库为主,其中有一半图书馆没有引进外文数据库;而引进外文数据库的图书馆除天津美术学院图书馆外,其外文数据库只有两三个。

(3)中文数据库以综合类数据库为主,艺术类数据库较少

如表2所示,同时被3个图书馆引进的中文数据库共有9个,多数为综合类数据库,如cnki、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读秀学术搜索等国内知名数据库。只有2个艺术类数据库:方正艺术博物馆和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且其中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的内容与美术院校学科专业设置并不密切相关。

目前在八大美术院校图书馆中,仍有3个图书馆未引进艺术类数据库。而引进了艺术类数据库的图书馆在数据量上也都偏少。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是引进艺术类数据库最多的,才7个。从表3可以看出,八大美术院校图书馆引进的艺术类数据库总共才13个,且同时被3个图书馆引进的艺术类数据库方正艺术博物馆、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和公元集成教学图片数据库均为中文数据库。

br>

1.2自建数据库建设现状及特点

1.2.1自建数据库建设现状

由于图书馆对自建特色资源的ip访问限制等客观原因,对特色资源(不含正在建设中未投入使用的)的调查统计除网络调研外,还采用了电话咨询相关图书馆工作人员、文献调研的方式。详情请参见表4。

1.2.2自建数据库建设特点分析

目前已有7个美术院校图书馆建成各自的美术专题数据库,从表4统计的数据看,自建数据库建设主要以馆藏美术文献、馆藏艺术品、学院教师学生的优秀作品论文为对象,对其进行数据化,建立相应的美术专题数据库。八大美术院校图书馆所有自建数据库均有浓厚的地缘性,内容特色鲜明,无一重复。这也为今后美术学院图书馆间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开展院校间的学术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据笔者了解,美术院校图书馆自建美术专题数据库,由于就地取材,资源有限,大部分数据库规模都很小,且作品图片精度、大小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图书馆名称11自建数据库名称11自建数据库个数西安美术学院图书馆11图书馆藏历代绘画数据库、美术馆藏历代文物精品数据库、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读书笔记数据库、西安美术学院教师优秀作品数据库、西安美术学院学生优秀作品数据库、风生水起——大写意·小画展数据库、写意当代——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精品库、美术馆藏民间艺术数据库118天津美术学院图书馆11馆藏美术古籍数据库、世界美术欣赏、名家书法欣赏、馆藏美术作品数据库、随书光盘管理系统、4万张精品素材116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11皮影数字博物馆、随书光盘检索、美术特色资源数据库、贡布希里特色数据库114鲁迅美术学院图书馆11鲁美教学及艺术活动历史数据库、鲁美师生作品数据库、鲁美四老专题数据库、鲁美精品数据库114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11美术参考书全文数据库、学术论文数据库、年画与招贴画1.3网络资源导航建设现状及特点

目前八大美术院校图书馆对网上美术资源的整理和导航建设可谓乏善可陈,只有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建立了美术学学科资源导航,对互联网上8 000余个艺术类网站进行了分门别类地采集和标引[6]。

2影响美术院校图书馆数据资源建设的原因

由上述可知,国内美术院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情况,与理工科大学、综合性大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与美术院校学科建设相适应的艺术专题数据库建设方面,资源数量可谓贫乏。以笔者拙见,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2.1领导因素

根据全国美术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调查报告,2008年美术类院校图书馆用于购置电子资源的经费,中央美院最多有20万元,鲁迅美院最少只有1万。八大美院图书馆中有5个图书馆用于购置电子资源的经费不足10万元。由此可见,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笔者拙见,在经费不足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美术院校普遍存在不重视图书馆建设的问题。主管图书馆工作的美术院校领导甚至图书馆馆长多为艺术家,由于其专业知识背景,更多地关注美术教育事业和美术创作,而较少关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以及图书馆在美术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多数美术院校都投入大量经费到学科建设中,而对图书馆建设投入相对较少。

2.2市场因素

由于美术数字资源多以图片以主,且用户对图片精度质量要求高,美术图像数据库在信息组织与揭示和信息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传统信息组织与检索方法无法解决、信息编目人员无法独自完成的信息揭示问题,美术类数据库的开发相较于文本性数据库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传承下来的艺术精品有限,且多数被收藏于博物馆,这给美术资源数字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使得市场上可供图书馆引进的美术类商用数据库数量非常少,目前被八大美术院校图书馆引进和试用的美术类商用数据库只有16种。可供选择的美术类数据库少是限制美术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2.3图书馆自身因素

据笔者了解,大部分美术学院图书馆在学科馆员建设、专业技术力量等方面都相对薄弱,服务读者的意识淡薄,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缺乏宣传和读者培训,从而制约了读者对数字资源的利用,数字资源的低利用率反过来又降低了图书馆建设数字资源

积极性,如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3对美术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3.1积极转变观念,加大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观念决定行动,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图书馆领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决策。所以美术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要得到长足的发展,最根本的应该是负责图书馆工作的院级领导和图书馆领导要积极转变观念,通过参与图书馆界的各种专业会议,以及与其他兄弟院校图书馆间的学习交流等,充分认识到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在学院教学科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加大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唯有“粮草充足”,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事业才有力气大步向前。

3.2提升美术院校图书馆馆员专业素养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美术院校图书馆应针对自身馆员学科知识结构、专业技术水平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对馆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再教育,以提高馆员的服务意识,提升馆员的专业素养,切实了解美术院校师生对数字资源的需求和使用情况,深入开展读者服务工作,从而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

3.3加大美术专业性数据库引进力度

引进商业性数字资源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最为简捷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读者所需要的资源。同自建数字资源的方式相比,这种方式更符合我国艺术图书馆规模小、经费少、人员缺乏的现实[2]。美术专业数据库的引进应根据学校专业的设置、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来选择,以便于引进的数字资源能契合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同时,参考国内其他美院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调查数据 ,笔者认为方正艺术博物馆、公元集成教学图片数据库、camio艺术博物馆在线、威尔逊(wilson)系列艺术数据库、世界美术资料库、牛津格罗夫艺术在线数据库、stylesight国际时尚趋势及市场专业数据库和artstor可作为引进对象考虑。

3.4加快馆藏特色资源和学校创作研究成果的数据库建设工作就地取材、就近原则进行数据库建设,一方面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资料的收集整理,使数据库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初见成效,另一方面,对本馆馆藏的珍贵文献资源和本校的艺术资源进行有序地整理并保存,使之对本校艺术教学科研成果进行梳理,客观记录,传承历史,彰显学院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是对学校教育事业和艺术创作的有力支持。例如,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书画精品以及各种线装古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可将这些特色资源数字化建立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库,使束之高阁、深藏闺中的珍贵资料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余热。同时,还可以对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家的资料、历届学生优秀论文作品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建立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家资料库和四川美术学院历届学生优秀论文、作品专题数据库。

3.5加强美术院校图书馆间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美术院校图书馆普遍存在资金匮乏的问题,因此开展馆际资源共享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丰富资源既实用又实惠的措施。天津美术学院图书馆拥有如此多的数字资源,其原因在于他加入了天津高校图书馆联盟。该联盟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对天津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进行联合建设和协调构建,实现了联盟内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为天津高等教育提供了高水平、高满足率的文献信息保障。由此可见,图书馆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是解决图书馆资金匮乏、丰富馆藏数字资源、提高图书馆文献保障能力和提升信息服务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从天津美术学院图书馆参与共享所获得的数据库可以看出,大部分数据库的内容并不能满足美术学院学科建设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图书馆间的数字资源共享不应该仅限于本地院校之间,更应该积极开展美术院校之间的数字资源共享。在这方面国内美术院校正积极行动中,2011年3月底在杭州召开的高等美术院校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常务馆扩大会,商讨了筹建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相关事宜。目前,“全国美术院校区域图书馆”已开始在天津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进行试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美术院校图书馆之间能互通有无,实现美术领域资源的共建共享,为中国当代艺术教育、艺术研究和艺术创作和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源。

4结语

由上述可知,我国美术院校图书馆数

字资源建设水平总体偏低。但随着信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图书馆用户对数字资源的需求必然增加。因此,美术院校图书馆应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加强对自身数字资源建设的力度,同时积极参加美术院校间或区域系统内的共建共享,使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能切实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汉琴.美术院校图书馆共建共享美术专题数据库初探[j].情报杂志,2006,(25):141-143.

[2]彭建波.我国艺术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6):36-39.

[3]孙晓彤.浅谈数字美术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j].图书馆论坛,2010,(1):212.

[4]彭红英.美术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分析[j].科技情报与开发,2011,(1):57-59.

[5]刘晓清.怎样建设数字图书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25-27.

[6]http:∥lib.caa.edu.cn/infosearch.aspx?cata=5&id=15[eb].

[7]http:∥scfai.edu.cn/survey.aspx[eb].

[8]http:∥lib.cafa.edu.cn[eb].

[9]http:∥hifa.edu.cn/zti.jsp?typeid=49[eb].

[10]http:∥lib.gzarts.edu.cn[eb].

[11]http:∥lib.lumei.edu.cn[eb].

[12]http:∥218.195.18.4[eb].

美术馆工作要点篇(6)

中图分类号:G5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251-02

现代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对图书馆美术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目前,在舆论宣传方面已有图书馆美术宣传工作的文章发表,说明图书馆美术宣传对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读者文化层次较高,审美性较好,因而图书馆加强美术宣传工作,动静结合,突出美术性,这对开展读者服务具有重大意义。

1 高校图书馆美术宣传工作模式

1.1 静态宣传

它就是利用文字、绘画、相片、标架和墙板等美术手段向读者宣传知识,可以用直接灌输与潜移默化等方式。在制作和宣传时紧扣:(1)主题突出、言简意赅;(2)注重平面设计创意、重视图文编排及颜色冷暖搭配。

1.2 文字宣传

文字标题要醒目大方,内容可详可筒,样式可大可小,但字体要美观,语句要通顺富有文采[1]。版面大小以中型为宜,毛笔抄写应工整美观,刊头可作插画及花边。可用读者园地、黑板墙报、橱窗刊版与读者相互沟通。比如我馆专门用毛笔、彩色笔、硬笔抄写或印刷新书介绍、报道推荐图书目录;介绍利用图书馆自学的方法,征求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表扬读者中的好人好事,同时也刊登读书心得体会。就我馆宣传之窗来说,虽然占用空间很少却发挥宣传作用极大。“艺术长廊”向读者征集美术、书法和摄影等作品供大家欣赏,既丰富了图书馆文化生活,又陶冶了读者的情操。

1.3 绘画宣传

利用图片、图表及文字,通过绘画手法进行的宣传,要求文字简洁,尽量少用隶体文字,要使栏目内容丰富,可以绘画、插图和插入人物形象。宣传与美化图书馆,展览不宜搞得规模过大,以短小精悍活泼多样为宜,关键在于沟思与构图,以艺术触动读者心灵。比如,极有社会影响力的我馆《亚运之路》宣传展板的设计,非常成功创设视觉盛宴,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2]。我馆《亚运之路》宣传展板的设计,在图文构思上,以人物、景像为主突出主题,借助“图文并茂”吸引读者。

1.4 照片宣传

它及时展出节日图片、政治宣传图片、科技图片和文艺体育图片,凭依形象美感扩大读者的视野。如:2008年以来,我馆就把读者活动尤其是特色活动的宣传放在重要的位置。每次活动指派专人负责拍摄活动照片,撰写宣传报道。事先在馆内及网站公告栏活动预告,并向院报与负责文化报道的媒体记者保持密切联系,以确保活动得到及时宣传。几年来,我图书馆共举办活动多次,其中“亚运之路”展最为瞩目,该展览被广州电视英文台报道,同时被广州体育史学家收编入《广州亚运会志》专集[2]。

1.5 标架宣传

它要大胆拓展思路,注意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文学图书标识,要有文学特色;科技图书标识,要有科技气氛;标志、标语及指引系统要简洁明了。装横重点应置于馆舍的公共场所,可以是实体材料PVC塑料标牌,也可以是OPAC查询台和LED屏幕等电子设备。在大门口、大厅、走廊、借还处、阅览室、办公室、书库等面向读者的地方,布置要大方美观,富有文化内涵和品位,使读者进馆就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3]。特别是在阅览室、书库等悬挂伟人及名人的画像、名言、警句,亦可张贴风景油画、国画山水;画廊也可介绍新书或展示新闻图片,色彩稍为热调,可配冷调色彩,做到色彩调和美观。

1.6 墙板宣传

它是最常见的直观宣传形式。校园里墙报宣传存留时间难以控制,张贴范围有限,宣传形式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图书馆人经常忽略了墙报张贴的地点,只是张贴在图书馆门前,导致很难达到宣传效果,而应根据墙报的诉求对象张贴在食堂、宿舍楼、教学楼等地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宣传作用。可采取学生喜欢的POP海报风格。

1.7 动态宣传

主要是一种交互式的宣传,包括开展读书活动、举行报告会、辅导讲座和专题讲座、录相、幻灯宣传、动态网页、电子留言板、LED广告屏等宣传方式。如我馆在主页上设新书到馆、新书推荐等动态栏目;馆员及时回复读者电子留言及疑问;电子屏幕是最醒目、最受关注的宣传栏。

1.8 录相、幻灯、广播宣传

利用学校多媒体教育广播系统,于课余时在教室的电视屏幕上播放有关的新书报道、图书评论等。我馆事先把宣传资料整理完善,并剪辑及艺术加工,再配上音乐和解说,在课室电视屏幕上播放,引起读者的兴趣。

1.9 网络宣传

它为高校图书馆的美术宣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它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在图书馆主页的固定栏目中提供各种资源服务。并借助美术手段设置与读者沟通的平台和窗口,开设图书馆论坛、Email信箱,及时接纳与解决读者在使用图书馆时遇到的问题,栏目与色彩新颖。近来,我馆引进了超星数字图书、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运用BLOG、RSS、Wiki、SNS 等技术与读者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用以色彩与动感吸引读者,图书馆主页上设有“馆舍指南、读者服务、特色收藏、最新动态、留言簿”等栏目,对读者了解和利用图书馆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2 加强美术宣传工作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2.1 转变观念,对美术宣传工作要到位

体院图书馆必须转变观念,就是藏有多少信息转变为能够传播多少信息。通过美术加工“传播”信息,在目前的条件下,图书馆对美术宣传工作要到位,需要推销自己,有效利用。

2.2 规范美术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宣传效果

高校图书馆开展美术宣传工作,必须注重宣传艺术,增强宣传的感染力[4],要有计划性、针对性、目的性。在人员的配置上需配置较强美术宣传能力的高素质人员。在具体宣传工作中还应当注意实效问题,也可吸取其他行业宣传工作的经验与教训,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努力提高美术宣传效果。

2.3 明确美术宣传困境,努力拓展新服务

美术宣传工作很艰巨,它根本没有经费的支持,宣传是非营利的。所以,图书馆美术宣传人员,要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多想办法、多动脑筋,主动开拓美术宣传新局面。

2.4 开展读书活动

如今我馆“免费办证”为读者开辟绿色通道,以及精心布置的馆舍环境、无障碍的内部设计以及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无不体现图书馆“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尤其是“读者选书,图书馆买单”和“志愿者服务”等新型服务,已构成图书馆的美术宣传亮点。

2.5 举行专题辅导讲座

举办辅导讲座及美术宣传展览,营造图书文化氛围。组织馆员到系部给新生授怎样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专题课,据不同专业读者的要求,介绍该专业的图书资料及其使用方法。此外,召开读者座谈会,了解读者情况、要求、倾向,以促进美术宣传工作的改革。邀请学校专家学者举行报告会、讲座,对读者宣传图书馆知识、文献检索知识。

3 高校图书馆美术宣传工作的新思考

图书馆美术宣传就是图书馆利用馆内绘画、雕塑、电脑、工艺美术设计、摄影。文字图片、图像等多种美术手段向读者宣传信息、知识[5]。它以美术之美作为宣传的重要载体,寓教于美,寓美于教。

3.1 走近读者 关注读者兴趣

通过美术各种形式宣传,可引起读者对图书馆的关注,也是增强读者对图书馆认识,进而使高校图书馆成为读者学习、生活、科研、教学领域的知识宝库,使图书馆的作用深入读者心中,达到有效利用。

3.2 深入读者 吸引读者关注

通过美术宣传,增添色彩美感,吸引更多的读者前来利用图书馆。只有通过读者的利用,才能发现图书馆美术工作中的不足,在读者使用与交流中才能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更能以新的姿态满足读者的需求,进而不断改善美术宣传工作。

3.3 依托读者 鞭策和推动美术工作

信息传播必须具有真实,而且还要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首先图书馆美术宣传必须具有真实性,才能得到读者的使用过程中的认可。从而鞭策和推动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

3.4 依靠读者 发挥读者力量

图书馆最大服务对象是师生,可以通过参与公益、参加文化活动来推广图书馆的理念;美术宣传要主动走近新闻媒体,以提高影响力和关注度。在网络时代,图书馆的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体院图书馆必须横向联手合作,构成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高红岩.试论图书馆的美术宣传[J].高校高教研究,2011(9):198-199.

[2] 许惠玲.体育文化特色阅读的实践与启迪[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6):120-121.

美术馆工作要点篇(7)

明确特色定位,树立学术品牌

早在建馆之初,关山月美术馆就根据岭南派大师关山月先生捐赠的819件作品及其艺术活动、教学实践等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将关山月艺术研究作为主要学术方向。通过对其捐赠作品及资料的分类整理和研究,编辑出版了关山月作品集、传记、研究文集、诗集等系列丛书,并根据最新的关山月研究成果,策划了一系列的学术专题展。2002年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关山月美术馆将关山月艺术研究与20世纪中国美术专题研究相结合,将关山月艺术放在2 0世纪中国美术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不仅使得关山月艺术研究获得了历史的厚度和时代的纵深,同时也为2 0世纪中国的美术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为此,将2 0世纪中后期美术研究纳入美术馆学术研究范围,并通过对20世纪名家的个案研究,来深化对“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课题的把握。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凭借着经济的超常规发展提供的动力,使得当代艺术设计成为深圳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山月美术馆对深圳设计师的创作力和相关产业发展予以持续关注和推动。从1999年起,关山月美术馆就承办了在中国艺术设计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九届全国美术展览·艺术设计展”。 2003年,关山月美术馆又举办了“0 3深圳设计展——设计深圳·深圳设计”,在全国设计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促进了深圳市政府提出关于打造“设计之都”的文化战略思路,也由此加大了对深圳设计艺术发展的统筹和规划。关山月美术馆适时提出把“当代设计艺术的研究和展览”作为新的学术方向。在2005年和2007年,相继推出“深圳05平面设计在中国展”、“深圳07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进一步深化了在设计艺术方面的探索。在2012年,更是举办了由文化部和深圳市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设计大展”。

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关山月美术馆,以积极姿态切入深圳城市文化,主动结合深圳市的文化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开展自己的工作,而进行当代艺术设计研究则是将深圳城市文化既定优势转化成关山月美术馆学术品牌的自觉选择。在充分肯定在关山月艺术与20世纪中国美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当代设计艺术领域所做的开创性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关山月美术馆的学术定位为:以关山月艺术与20世纪中后期中国美术研究和展示、当代设计艺术研究和展示为主要学术方向,标志着关馆具有特色的学术品牌的树立。

强化精品意识,打造展览品牌

展览工作是美术馆公共服务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对观众进行美育教育,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同时也能直接反映美术馆的运作理念和综合实力。关山月美术馆围绕其核心学术定位,摸索具有深圳城市文化品格的美术馆展览模式,打造体现其特点的展览体系的同时,十分注重展览质量。关山月美术馆在组织展览时,本着打造精品的理念,向观众推出一系列制作精良的展览。

荣获文化部2011“全国美术馆发展扶持计划·国家重点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的“笔墨当随当代---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生平陈列展”是最体现关山月美术馆学术特色的常设陈列展。该展以严谨的学术研究为基础,以实物、图像与文献等多元并存的陈列形式为特点,全面展示关山月的艺术生涯和艺术特点,以满足广大观众对了解关山月艺术的愿望为目标,展现了关山月艺术人生和艺术成就,是美术馆常设展览的新探索。

关山月美术馆从其核心学术定位出发,推出关山月美术馆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品牌展事“年度学术专题展”和“20世纪中国名家系列展”。“年度学术专题展”分别通过关山月人物画、诗意和革命圣地、关山月20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中国画、关山月敦煌临画、关山月国外写生等多角度,向观众呈现关山月艺术及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专题的研究成果;同时推出齐白石、李苦禅、高剑父、刘海粟、宋文治、陆俨少、亚明、韩乐然、黄宾虹等与关山月艺术活动节点有交叉的重要艺术家的展览,让观众得以系统地了解20世纪美术的发展。

作为国家重大美术展览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场所之一,关山月美术馆成功承担了“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设计艺术展”、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设计艺术展”、“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巡回展·深圳展”、“博蕴华光— 敦煌艺术大展”、“中国平面设计大展”等具有相当社会影响力的部级展览。作为国1231.文化义工用讲故事的手法为大家讲解每幅画的构图和故事,小记者们看得津津有味2.四方沙龙讲座现场3.何香凝美术馆外景际艺术交流和对话的重要平台,关山月美术馆策划举办了“中国海报赴波兰展”、“中韩水墨交流展”、“董小明水墨赴德展”、“馆藏海报作品”在俄罗斯“中国文化年”展出等重要展览。作为深圳市最重要的美术场馆之一,关山月美术馆还承担了全市重要的艺术展览,自1998年起,成为历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的主展场,并推出了“吾城吾乡”摄影年展等一系列本土展示品牌。

完善公共服务职能,打造城市休闲文化品牌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文化的快速转变,传统美术馆所注重的典藏、展示和研究功能,已不再能适应公众的社会需求,使得美术馆需要重新审视并改善从以往启蒙主义“传授”式的方式,转向如何积极主动地与观众之间建立可亲近性和持久性的关系。为此,关山月美术馆在拓展自身功能,为公众提供更为健全和完善的公众文化服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致力于将美术馆打造成一个市民可以进行审美、学习、娱乐、社交的城市休闲文化空间。

首先改变美术馆以往“传授式”的教育方式,在展览中加入与观众的互动环节,重视观众的参观体验。以 “山月丹青——纪念关山月诞辰100周年艺术展”为例,展览除展出关山月先生各阶段的精品力作外,还规划设计了“互动体验区”,通过音乐、书籍、实物、照片, 体现关山月先生的日常生活中的趣致,描述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希望能与观众的日常生活画面结合,拉近美术馆与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置“视频赏析区”,让普通市民听到、看到关山月讲述自己的艺术人生及创作故事;同时在展览中引入数字化技术,观众可以通过点击展览现场电子触摸屏,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绘画技巧等知识,体验与作品相关的互动小游戏。展览中还启用了展览app上线及二维码扫描等功能,让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把美术馆“带回家”。以上种种方式都给观众提供了体验式的参观过程,增加了展览的可参与性和趣味性。

美术馆工作要点篇(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普及,网络技术给人类带来带来巨大的方便,但是与此同时也为一些传统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图书馆就是受到冲击的行业之一。网络环境改变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特别是对于美术院校图书馆这种馆藏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的图书馆来说,这些变化既有优势也有着劣势,优势是能够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与美术相关的各种资源,同时数字化的数量也不会太多,劣势就是自身所拥有的很多美术馆藏都没有能够数字化,因此想要数字化就必须要自己动手,这就显得较为困难。文中则主要是对网络环境下美术院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网络为美术院校图书馆所带来的变化

1.网络环境对美术院校文献资源建设产生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图书馆成为了信息高速公路上的重要节点,而美术院校图书馆也是这些节点中的一员。也正因为这样用户使用图书馆的行为发生着变化,人们对文献的需求已经逐渐地变为对信息的需求。这就使得图书馆不能够仅仅是为用户提供文献,还应该提供一些与本馆文献相关的网络上可得的信息。也正因为这样,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就不能够只是传统的文献概念,同时还需要包括各种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

2.网络环境改变了图书馆用户服务

图书馆需要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目的并不会因为网络环境的出现而改变,但是网络环境会改变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是包括文献外借、阅览、图书宣传、阅读辅导、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等,而服务的手段也主要是利用图书馆中的各种馆藏来完成。但是在网络环境下服务的方式却有了变化:(1)图书馆的服务能够突破原有的单一馆藏限制,通过网络能够更加快捷地共享各种信息资源;(2)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将不再是以提供文献为主体,而是向着组织并提供各种信息资源进行转变;(3)检索时将能够更加快捷、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加强管理服务的创新

1.加强电子资源的建设

美术院校的图书馆需要根据本校的实际学科特点、科研方向以及发展规模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数据库,同时根据学校的具体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学校中所使用的教学参考书、学术期刊等都进行数字化技术处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来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搜索引擎,为图书馆读者提供更加轻松的阅读和下载。将社会资源实现馆藏化,图书馆需要积极的搜集社会上已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利用。

美术院校还需要根据本校的教育特点和教育培养目标来构建起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特色化专业数据库。通过对特色化数据库的建设,能对馆藏资源的建设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促进文献资源合理使用,并最终实现学校与社会资源共建共享。特色数据的种类有很多,美术院校需要根据自身的特色来收集编辑网络和报刊中有关产业或职业岗位的最新成果、工艺和动态,还可以针对本校教学的教学参考书、针对实训教学资源参考文献信息等。

2.加强网站建设

作为图书馆门户网站应该以网络信息服务为中心,更多地与读者进行交互式服务,并且为读者提供大量的数字资源。因此美术院校的图书馆网站不仅仅需要体现出自己院校的特色,还需要能够为广大的读者提供更多的交互式服务,为广大的读者提供更多的数字资源。

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其在实质上就是这些个数字资源网站的入口点,同时也是虚拟图书馆的前门,主要为读者提供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基于web的用户界面,这个界面中需要各种资源信息,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资源链接。美术院校图书馆要发挥出自己的资源优势建设出一个具有优美画面和实用性强的门户网站。

3.提供个性化服务

美术院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主要是学校中的师生以及社会上的相关人群,因此需要根据他们提出的明确要求,通过检索系统从海量的信息库中获取、筛选并提供符合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个性化的服务需要能够突破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读者能够在其所希望的时间和地点得到相应的服务,同时还能够满足他们的个人爱好、习惯或特点。这是一种服务方式上的改变,但对于美术院校图书馆来说确是发展自己的良好机会。

4.加强图书馆的人员建设

图书馆的管理者主要包括了图书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的服务人员。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工作模式变为了人与计算机的结合,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在网络环境下,美术院校图书馆的员工必须要具备相当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同时还必须要掌握足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因此美术院校图书馆必须要注重对对现有人员进行信息素质培养。同时还需要引进一批计算机运行管理和维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并且需要配备一些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做好人才准备。

结 语

面对网络所带来的影响,美术院校的图书馆必须要积极地面对,但是需要明白的是美术院校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相比有着更多的工作需要做。为此要提高服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就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包括硬件、人员等多方面的建设。

参考文献:

美术馆工作要点篇(9)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互联网+”,立刻引起广泛争论,凡是和互联网有关的都在表述着各种论点。“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具体行业,提高效能。“互联网+”是在互联网数字技术下避不开的必然的发展趋势,是全球化的趋势,新兴技术作为文博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美术馆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方式将全面提升。以下是笔者根据美术馆公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围绕“互联网+”这个话题所作的思考。

一、提升公教服务的广度、深度、时限和针对性

美术馆从产生之初就被界定为非营利性公益机构。作为公益机构,为公众服务成为重要的使命。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是要面对所有公众,其受众范围广,且结构复杂。随着美术馆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公众对美术馆公共教育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与美术馆公共教育现阶段有限的覆盖范围形成巨大的缺口。而“互联网+”数字化的美术馆可以大大扩展美术馆公共教育的覆盖范围。从全国美术馆地理分布来看,文化系统所属美术馆近200家,极不均衡地分布集中在北上广和东部发达地区,但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美术馆还很稀缺,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深入公众生活当中去。从城乡结构上看,由于地理位置原因美术馆都集中在大中型城市的文化中心,而很多乡镇公众很难享受到美术馆的资源。现阶段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活动主要以场馆的展厅、学术报告厅、教室、图书馆、大厅、广场等公共服务空间为主要场所开展,空间受到一定的制约。美术馆的开放时间与很多工作在一线岗位的受众工作时间相冲突,这个时间相当一部分人很难到馆参观。另外,美术馆的每项公共教育活动固定时间,错过时间节点便无法参与观赏、互动、交流,留下遗憾。这是一直以来客观存在的问题。但是在“互联网+”的时代,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个人电脑的家庭普及,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美术馆的公共教育项目带来了新的契机,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时、随时参与观赏、互动、交流。美术馆在互联网领域重点做工作,针对到馆观众,基于传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丰富公教形式,为观众开启高品质、沉浸式的轻松文化之旅。打破时空界限,充分利用各种智能终端提供远程服务,拓展了美术馆的公众服务广度、深度与时限。

针对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对象人群构成复杂,需求多样的问题。美术馆可以利用线上互动体验、学习、交流、娱乐等资源的制作、、管理和不同类型教育资源的检索、浏览、获取等任务,通过云计算采集更广范围内的用户的访问方式、浏览时间、传播和分享等有价值的信息。实现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兴趣方向的人群结构统计分析。用以更佳科学地挖掘新知识,预测公众需求、策划新项目和评估活动成果。

二、提升美术馆公共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

美术馆的公教工作者的业务知识涉及美术学、教育学、传播学等领域。同时一线的工作人员还需要项目策划、管理的技巧、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市场营销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等等。由于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学科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美术馆公教人员十分紧缺。如美国高校从1974年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生教育,目前已经有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层面比较系统的院校教育。而我国,中央美术学院是做得比较早的,但也只是几年的事情,国内其它高校开展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还相对滞后。现阶段我国的美术馆一线公共教育人员紧缺,一线人员配备不足,大多数还都是半路出家,由其他专业转过来的,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跟理论基础。公教队伍的专业水准和组织程度有限,不能高效的开展美术馆的公教活动。在“互联网+”的新模式下,应尽快引进国外先进的公共教育学术成果,对一线公教工作者进行培训。通过“互联网+”,在公共教育学科方面,有效收集整理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信息,形成数据库并不断更新,为学术研究提供指导,从而促进美术馆公共教育学科的发展,进而达到培养高素质专业的公共教育力量。建立从全国到地区级的公共教育人员交流网络,加强各个美术馆公教人员的沟通和相互学习,及时分享优秀的公教活动方案以便相互借鉴研讨和推广。还可以将公教人员的档案录入数据库,形成人才信息数据库,包括人才的专业领域发表的学术成果,研究项目、擅长领域、策划活动履历等集成数据库平台,形成人才共享,互访互援,形成合力,取长补短互相学习。通过云端存储平台建立公教活动档案库,为公教活动理论更新提供参考依据。

美术馆的志愿者流动性大,流失率高。我国志愿者队伍来源渠道与人员构成比较单一,主要来自在校大学生。他们年轻、易于组织管理、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文化水平,适合做志愿者工作。但由于客观原因流失率较高。另外由于美术馆本身吸引力不够,管理不善导致志愿者流失。美术馆通过互联网搭建志愿者网络智能平台,进行细分整合志愿者资源,挖掘更多社会潜在力量,扩充志愿者来源。还可以在线上建设志愿者关于美术馆公共教育的论坛,使全国范围内的志愿者自由畅谈,形成线上交流互动,听取志愿者心声,吸取来自志愿者的积极建议,改善志愿者待遇,提高美术馆对志愿者的管理水平以降低志愿者流失率。

三、公共教育的工作模式更加智能

通过2015年全国范围的美术馆藏品信息普查,大量信息数据采集和集成到国家数据库。“互联网+”美术馆将多媒体技术、社交网络技术、游戏等元素融入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之中,提高美术馆的互动性、娱乐性。提升知识交互兴趣,激发创新灵感,达到培养受众创新思维。美术馆的研究、典藏、展览和教育将结合的更加紧密。公共教育将不再是美术馆教育部这种单一人员、单一部门能够做好的工作。美术馆将以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为支撑,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构建无缝集成现代智能技术的美术馆创新管理模式。公共教育人员将更多地参与到网络在线展览的策划。对重点展览进行提前宣传,对重要展品进行对维度、多层次的阐释,收集观众参观体验即时反馈给策展部门。公教人员将通过挖掘和整理藏品的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赋予信息,建立新型的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组织方式,推动研究与教育的互动,把美术馆及相关虚拟平台打造成为公众的艺术殿堂和公众终身美育的场所。公教人员还会参与创建美术馆文化产品设计、制作、推介、交易平台,提供丰富、快捷、个性化的美g馆文化产品,满足观众把美术馆带回家的诉求。根据观众在美术馆参观的行为,精准推荐观众兴趣度高的艺术品的相应的衍生品,例如,高清印刷的高仿字画,以及基于艺术品素材创作的美术馆衍生纪念品。

今天,借助于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真正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者,社交属性将成为及其重要的需求。美术馆,可以成为社交的重要的载体。“互联网+”时代的美术馆公共教育将会与更广大的公众建立多维度的紧密联系。 2016年11月在浙江乌镇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家主席指出,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化,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工作者应拥抱“互联网+”美术馆的时代,全方位利用各种内容和手段,美术馆的公教事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美术馆工作要点篇(10)

找准艺术培训市场定位,打造艺术普及软环境,形成美术教育、培训、展示、提高、测试等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抓艺术普及基础教育。泸州美术馆和市文化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充分整合资源,利用平台优势,搭建起城市和乡村,剧场与机关、企业、学校合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机制,响亮地提出绘画从娃娃抓起。抓住中小学美术课,企业、社区、机关开办培训班,结合乡镇村文化站建设的工作,整合市、区(县)文化馆和各艺术培训机构资源。主要突出各级文化职能部门业务指导,搭建展示平台,探索出了一条群众文化美术工作培训+展示+测试的新模式。培训,就是发挥市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龙头作用,带头常年开办公益绘画培训班,并将公益培训纳入市区县文化馆考核内容。展示,就是由市文化馆、美术馆牵头,联合市青少年宫、市少儿图书馆为了推动群众美术事业,发现和培养新人为目标,每年举办全市性的庆六一少儿绘画现场大赛。针对赛事聘请专业美术干部评选出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并编印成少儿获奖作品画册。庆六一少儿绘画现场大赛已经成为泸州少儿美术绘画的一大品牌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三届。测试,就是发挥市文化馆作为泸州市唯一社会艺术考级工作站的平台优势,每年组织全市青少年参加一年一度的四川省美术类社会艺术考级,以此测试群众美术绘画水平。通过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不仅测试出绘画能力,也检验了文化馆、美术馆和社会培训机构的美术教学水平,有力促进了全市群众美术工作的蓬勃发展。二是抓激励机制。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有关职能部门,采用以奖代补的办法,在财政预算中列入专门经费搞好基层阵地建设和人才培训培养工作,建立起市对县(区),县(区)对镇(乡)目标考核机制,用以调动群众美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对表现好的群众美术工作者进行表扬和奖励。

二、紧扣时代强音,打造美术精品创作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文化艺术创作的心声,也是美术创作的方向,中国山水画和西方油画兼容并蓄,齐头并进。一是抓创作繁荣。作品的水平是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美术馆或美术发展的成就,也最能代表一个地区的价值取向和创作导向,可以说作品是美术发展的根本。因此,我们应该始终把繁荣创作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把多出作品、出好作品作为工作的目标。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配合国家、省、市艺术精品战略,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采风创作和研讨活动,着力打造精品力作。除每年组织全市重点画家参加市、县(区)三下乡等活动外,还结合国家和省、市重大节庆活动中抓创作、抓展览、抓研讨。2015年组织美术家参加泸州市纪念“蒋兆和诞辰110周年”、“‘红军梦翰墨情’泸州知名书画家进警营”等文化活动。同时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们策划举办了纪念红军长征四渡赤水胜利80周年暨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美术采风创作展览活动。组织全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和市县区美术干部,深入到革命老区古蔺太平、二郎登红色根据地进行为期四天的美术创作采风活动,创作美术作品100多幅,如期举办了创作采风专题学术研讨会和为期八天的专题美术展览。本次展览创下了近年来全市组织专题美术采风和展览活动的“四最”,即组织专家采风人数最多、时间最长、创作作品最多、展览时间最长,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另外市美术馆向相关领导职能部门强烈呼吁,组织泸州市知名画家集体创作活动,得到市委领导高度重视。画家们经过半年的创作,集体完成了70米长卷组画《泸州人的抗战》,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通过形式多样的创作展览和研讨活动,一批青年画家和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在刚刚结束的四川文华奖美术大展中,泸州有四副作品入选。除创作以外,美术馆还有计划的组织美术培训班和公开课,培养人才和发现人才。另外分批次派专业干部在中央文干院进行美术创作、展览、策划等领域的专业培训学习。二是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要实现泸州美术的普及与提高、繁荣与发展,关键在人才,重点是队伍建设。目前各门类和各行业中,人才是业界争夺的焦点,全市美术事业的发展过程人才问题是一大瓶颈。为此,我们始终把发现和培养人才作为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是建立专家资源库,整合在泸州的部级、省级和市级美术家协会会员力量,共同致力于泸州美术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请部级、省级美术大师来泸州进行专题讲座,辅导培训本地群文美术干部和重点作者。其中,为加大区域美术馆建设,将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美术爱好者送出去参加培训,分别与中国人民大学、四川美院、浙江大学等高校达成了合作意向,力争通过各种方式,在一段时间内培育出一批体现国家艺术水准、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美术名家。

三、强化美术馆阵地建设,提升硬件实力

我市美术阵地建设与发达地区市、州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美术馆成立较晚,阵地建设和功能发挥也还不尽完善。近年来,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政策和经费投入。2015年初,占地50余亩,总投入上亿元建设美术馆、文化馆为一体的泸州文化艺术中心项目落地。目前主题工程已全面完工,预计2018年即可实现搬迁。文化艺术中心的建成,将使泸州的文化艺术事业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泸州美术馆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提升。县(区)乡(镇)美术阵地建设相对落后,不利于群众美术事业开展,通过积极献言献策,采取一馆多用,整合县(区)乡(镇)文化馆(站)已有资源,全方位面向市民开放。充分调动村镇、社区现有文化资源,利用学校现有的青少年宫开展各类群众美术活动。

四、加强思想引领,锻造德艺双馨专业干部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我们将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抓精品创作为目标,抓繁荣创作为重点,抓人才培养为保障,努力推进泸州群众美术的不断发展与繁荣。群众美术事业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美术事业要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真实反映美术传承与发展。群众美术事业要真实反映群众生活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群众美术事业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贯穿始终。美术要为人民服务,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是群众美术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五、建立蒋兆和画院,美术事业再上新台阶

随着美术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泸州美术馆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托泸州国画大师蒋兆和成立蒋兆和画院。让美术馆的艺术普及、艺术教育功能,与画院的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功能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为泸州美术事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一)成立泸州画院是深入贯彻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新举措。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文化建设摆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明确了文化为国家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进一步强调了文艺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4年,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是人的学问,人的艺术。繁荣文艺事业、创造优秀作品,关键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用他们富有个性特征、具有精湛水准的艺术创作为人民服务,给时代树碑。”他深情寄语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发现和培养泸州艺术家,以更多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传播泸州文化的重要举措。

(二)成立泸州画院是泸州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新需要。

美术馆工作要点篇(11)

一、虚拟美术馆产生的意义

美术馆在当今已是一种模式,大到国家美术馆以及各地区的美术馆,小到甚至是各个高校的美术馆和私人美术馆,它用来展示作品。美术馆传统意义上是收集、保存、展览和研究美术作品的机构,美术馆是储蓄艺术文化语言、提高公众的艺术文化修养、为艺术家打造艺术活动交流以及收集信息资料的场所,深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实体美术馆,在延续自建立以来所特有的优点之外,缺点也有很多,以中国为例,目前中国没有适应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税收法律体系,这些与社会文化机构例如艺术家组织进行捐赠或者赞助可享受同额免税功能是相抵触的;其次,管理制度相当混乱,这种情况不只是在中国,在世界上很多其他的美术馆这种情况也是非常普遍的,他们建章立制的工作普遍滞后,总之,美术馆的行政级别相对普遍较低,上级机关要么就是没有时间管理美术馆,要么就是没有能力管理美术馆,美术馆就处于这么一个举步维艰的边缘。

虚拟美术馆是一种将美术藏品以互联网为媒介展出的空间,美术馆里的实物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如文字、画作、声音、影像和其他类型的数据等进行技术处理,并且将这些实物转化成可以处理、存储、传播、获取的信息产品。虚拟美术馆可以通过数字化处理将保存在库房内的重要美术藏品及有关知识数字化,发挥美术馆研究、教育、收藏的功能,这是让更多国内外观众有机会了解和欣赏,让全世界的人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信息资源最佳途径;以这种新颖的形式,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拉近观众与美术馆之间的距离,扩大美术影响能力,提高美术馆的知名度,还可以加强各个美术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他们联合起来,运用低廉的更新成本,展示丰富的内容,寓教于乐的特点打破传统美术馆的枯燥、冰冷、神圣、高不可攀的印象,更好地为社会、为人们提供服务。

虚拟美术馆的建立有着其明显的现实意义。商业社会的发展,经济方面价格高涨的土地、物力、人力资源等,使得节约资源成为不可避免的实际问题。显然,数字化、网络化的虚拟美术馆将展品通过网络展示给公众,可以节省地面空间、降低损坏概率、减少展品的维护成本等优点,对拓展完善大型服栈构的公益性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既完成了公益性、教育性的社会作用,又节省了多种成本。依赖于智能型交互软件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的特殊感知框架而建设的虚拟美术馆,作为理念它不仅冲击了传统美术馆的空间形成,而且作为技术创造着美术馆的未来。

二、虚拟美术馆和传统美术馆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尽管数字化、网络化的虚拟美术馆发展空间巨大,但并不意味着它将最终彻底取代传统美术馆的存在。首先,虚拟美术馆在参与时缺乏在传统美术馆参观的氛围;其次,展品的临场感、实物性、精神和情感性的震撼只有身处美术馆的气氛中才能体验到;再次,虚拟美术馆虽然可以部分代替教育功能和信息传播,却代替不了收藏、保护和研究功能。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虚拟美术馆与传统美术馆二者之间不是谁替代谁的剑拔弩张,而是“相得益彰,互为依存”的亲密关系,它不仅不会对传统的美术馆产生威胁,反之,还对传统美术馆的工作有所促进。

三、虚拟美术馆的优势

虚拟美术馆突破实体美术馆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以低廉的成本,不受展期和规模上的任何限制,进行无限不同需求的展览,实现展览效果与展览成本的最大化,进而实现更多具有社会公益化的展览。

虚拟美术馆极大突破了实体美术馆的包容度,独立于传统之外;相关资讯的及时互动,即时的艺术观念讨论,以及更加详尽的展品解说数据,都将成为对实体美术馆社会功能的最好补充和延伸。同时,拓展网络虚拟带来的更国际化的高科技展示空间,有效地吸纳国际艺术资讯和动态,第一时间展开学术研讨,更加智能化地对原数据进行分析和保留,为艺术史的研究保留第一手资料,推动艺术史研究和艺术创新。

四、虚拟美术馆未来可能性

虚拟美术馆以其特有的便捷性、交互性、可亲性的使用方式,在人们生活水平,审美观念提高的同时,体现出互联网的普及程度,适应了时展的新要求,这是智慧的结晶。在打破传统的模式上,这样的革新更为广大公众了解现实生活中触及不到的艺术品,让更多的人体验到艺术的真谛,以及它散发出强有力的号召力。

艺术展览是通过一处精心设计的空间展示艺术品,那么虚拟展览则可以视为艺术展览在网络上的延伸。通俗地讲它考虑到广大的公众,而不仅是学生或学术研究者,就这一点他就赢得了广大公众的认可,处处可以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有了广大公众的支持,虚拟美术馆还仅仅是纸上谈兵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