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体能锻炼大全11篇

时间:2023-02-16 04:39:58

体能锻炼

体能锻炼篇(1)

吴永清同志:

你身体果然没有什么病,但也不很强壮,你想锻炼身体,但在锻炼 了一段时间以后,由于遇见了一些困难,你就灰心了,甚至说:“炼不炼反正也没有太大的关系。”这说明你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

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对于我们青年更有特殊意义。青年时期,正是身体的发育时期,而体育锻炼是能够有效地促进身体的发育的。假如在青年时期不注意体育锻炼,没有进行体力活动的习惯,内脏器官、筋肉、骨略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等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育,它们的机能,如心脏的负荷能力和肺脏的呼吸能力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往往就会形成纤弱的体质。这样看来,进行体育锻炼与否,对于我们青年的身体健康并不是没有关系。在你目前的情况下,身体还不够强壮,那更不应该忽视它。相反地,你应该注意体育锻炼,把身体搞得很健康,以便将来能够为国家建设事业,充分地贡献出自己的劳动。

体能锻炼篇(2)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70-01

体育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体育意识的强化等等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的课题,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的普遍深入和传播,同时对当前体育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科学有效的研究和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加强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体育意识是学校体育界以及广大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笔者在体育新课程改革实践与教学经验中深感体会,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以期与同行商榷。

一、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与强化的教育现状

虽然体育课程改革给当前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体育教育改革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但是受传统教育与教学的影响,体育教学还是摆脱不了老的框框,教学方法、方式也比较陈旧,教师只注重基本理论教育和增强体质教育,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只能暂时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漫长人生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不断需求。有资料显示,我国的毕业学生就业中,工作稳定性不高,一是身体素质跟不上劳动的强度,二是心理上不适应。这些问题其实通过体育的自我锻炼和意识强化能够得到很好解决的。

因此,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体育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终身体育锻炼基础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国家召开的关于学校体育特点、地位、作用、目标及深化改革的专题研讨会上,就已经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作为学校体育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因此,加强体育意识和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使之终身受益。在教学中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以“被动”受教向“主动”学习方面发展。表现为“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二、因材施教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

许多老师把身体素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这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是按照固定的课时计划、形式、结构和教学程序,由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动作、锻炼身体,实现和达到统一规定的标准。如果学生在某一项目一旦达标,此项体育教学即告终结,这种终结性严重影响学生从事和继续活动的兴趣,影响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爱好和独立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学生职业规划的需要,依据学生爱好、兴趣给学生较大的选择性,开设多种形式的选修课和选项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科学的安排教材内容,在教法上要采用竞争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锻炼能力等,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作为理论指导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评价。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可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代替过去由教师“承包”的方法。例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讲明课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或有目的性的游戏的内容要求、练习形式及规定时间。如需用音乐,应帮助他们选好音乐或规定好音乐节奏。要求学生提前写出一个简案,经过多次修改和教学实践后,由教师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独立的组织能力。

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教师提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安排准备活动的依据,所学的动作、技术练习对身体有何作用等。教师进行检查和讲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总结,学生对体育教学有所了解,教师应安排学生参与教学,由学生轮换带准备活动、放松活动等,发展他们的独立组织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开展,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体能锻炼篇(3)

跑步是锻炼体力的有效方法,在有氧运动中,跑步是最简单、最方便的健身方式之一,它可以促进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发展肌肉力量,使全身的骨骼得到锻炼。具体做法如下:

1、使用跑步机前请准备好合体的服装,专用跑步鞋,运动前先喝一些温开水,上机前先运动几分钟,调节室内空气等。

2、上机后选择每小时3公里左右的时速慢走5分钟,正常呼吸,全身肌肉放松。

3、调整时速在4公里左右,快走10分钟自然摆臂稍用力,步伐轻快富有节奏感。调整呼吸,三步一吸气,判断自己

(来源:文章屋网 )

体能锻炼篇(4)

1现代社会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体能要求比较高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工作往往比较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1]。健康的身体是学生立足于学校和社会的最基本的法宝,身体健康、体能优异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体力。职业院校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体能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日后的工作提供良好的身体[2]。学生在进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后要迅速适应公司的工作节奏,当出现工作压力时也要及时找到减压的方式,而具备良好的体能才能适应企业的工作强度,适当的锻炼可以减轻工作压力,使学生具备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工作挑战。常见的工作岗位分为静态站姿类工作和流动变姿类工作。

1.1静态站姿类工作

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从事酒店前台、营业员、销售员等工作岗位,相关职业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站立,同时在站立和鞠躬中完成顾客的相关咨询工作,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有8个小时甚至更长,长时间站立对身体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经常站立腿部会充血肿胀,很多长时间工作的人员患上了静脉曲张的疾病,严重会引起心脑血管的疾病,很多长时间站立的工作人员会出现胃下垂的疾病,人体的身体机能严重下降,对身体健康严重不利。相关职业对员工的腿部和腰部肌肉等关节都是巨大的挑战。

1.2流动变姿类工作

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很多从事导游等服务行业,相关行业需要从业人员长时间直立行走,在社会中类似的从业人员数量也非常庞大,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生活的作息没有规律性,对腰部的使用比较频繁,这类从业人员经常患有心脑血管和胃病等相关疾病。在高职院校学习过程中,相关专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应该注重对腿部和腰部的锻炼和运用,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耐力训练,只要这样学生在毕业后才能更好、更快的适应从事的工作强度。

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体能锻炼的重要性

2.1高职教育工作需要提高学生职业体能训练

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体育教育工作,同时要注重训练的效果,向学生灌输生命在于运动,在努力工作和学习的同时体育锻炼也不容忽视的思想。职业学院的相关领导和专业老师也要转变思想,在抓好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注重学生体能的培养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体育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只有这样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才能落实好,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课老师让学生自由活动,这样是坚决不行的。体育课上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训练,然后每节课都教学生体育项目的具体操作,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小游戏,在游戏之中逐渐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让锻炼身体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以后的生活中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学生自己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越来越好。

2.2现代职业需要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的体能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职业对学生的要求从单一的专业知识能力向全方位综合素质的方向不断发展,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全方位能力的发展,学校的思想要与时俱进,增加对学生体能的训练来迎接来自社会和工作岗位的各项挑战。

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体能训练的措施

体能锻炼篇(5)

1、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部分体育教师按部就班地执行授课计划。只注重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和动作示范,而对分组练习和个人练习指导不力,对课外锻炼不够重视,忽略了学生自身锻炼兴趣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2、学生的混沌:学不好体育照样过。目前,学生普遍不重视体育课,采取应付的方式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和动作示范,课外时间几乎全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少数喜好体育的学生,本来想好好地进行锻炼。却因得不到正确的指导而不知道该练什么和怎样练,导致他们的“锻炼热”慢慢降温,直至消失殆尽。于是,学生们心安理得却又无可奈何:学不好体育还不是照样过。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对体育的重要性及体育锻炼的目的、方法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使得自我锻炼能力低下,导致他们轻视体育课,漠视体育锻炼。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途径和措施

1、加强重要性教育,明确学生的锻炼目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向学生灌输体育课对学生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思想,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从而把枯燥单调的练习和锻炼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密切师生感情,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当学生在学习、生活和锻炼中出现困难时,要多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为人师表,处处表现出一位人民教师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不经意感染学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视教师如朋友,为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就会成为学生行动的指南,教学思想就会被学生自觉地接受,学生也就会在课内课外强化练习,自觉提高自我锻炼能力。

体能锻炼篇(6)

如今多数的大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不能够承受社会和生活的压力,很多大学生下课就回到宿舍打游戏,缺乏主动自我锻炼的习惯。因此,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待提高,所以,在学校,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良好的运动锻炼计划,及每天需要达到锻炼目标,学校的体育老师也要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锻炼能力。增加体育活动,多开展体育运动活动,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一、现今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1.很多高校对于体育课程不重视。在众多高校中,很多高校对于专业知识的课程重视过多,而对于体育课程不重视,每周只开设一节体育课,这对大学生的锻炼没有很好地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打消了大学生对待体育的积极性。在体育课程进行中,体育老师只是单一的教学,没有使学生真正融入到体育学习当中。体育课程进行过程中很少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为了学习成绩敷衍了事。并且,在体育课程中,课堂气氛不活跃,缺少积极氛围,不能使学生融入进去。同时,学生的运动基础和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掌握技术动作的效率也有所不同,如果教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就会大大影响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效果。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各大高校对体育工作还是有所重视的,但是要实现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还有一定难度。因为,现今多数中小学不重视学生的体育运动培养,导致学生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惰性,阻碍了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提高。同时,高科技产品的多样化,使得大学生将多数空余时间都用在了上网游戏和视听娱乐上,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热爱文化学习,觉得体育锻炼浪费时间,耽误学习。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习惯,习惯了不锻炼,所以要想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能力,首先,就要端正大学生的正确锻炼认识,改变惰性。3.高校体育观念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备。现如今很多校不能够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很多大学生都会自主进行体育锻炼,部分学校不重视体育锻炼,所以在体育馆中没有增加过多的体育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带过于单一,体育锻炼场地较小,不能容纳很多学生,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所以,这种现状也阻碍了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提高大学生自主锻炼的有效途径

1.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体育课程,增强大学生锻炼能力。高校如果想要帮助大学生走入操场,多进行体育锻炼,首先可以多开展大型运动会,让学生积极加入到运动会体育项目中,在比赛中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在接力中可以感受到合作的乐趣。端正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正确对待体育锻炼,不要遇到体育活动就避而远之,鼓励同学积极参加运动项目,增设冠军、季军、亚军和参与奖励,使学生产生参加体育项目的兴趣。学校体育教师也应当在体育课程中多增加体育娱乐活动,使学生能够多互动,多参与,从体育课程中获得乐趣,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2.使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项目更好的协调教学。作为大学体育教师应该多进行体育的理论教学,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多进行体育运动,使理论知识和体育运动相结合。理论知识是基础,即使大学生喜欢体育锻炼,也应该先掌握方式方法,盲目的进行锻炼,将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既不能提高自身素质,又会影响自身健康。体育理论知识可以指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运动,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使体育知识和体育运动很好地结合,同时根据自身的性别、年龄、体质能够承受的体育锻炼程度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为了检测大学生每年的体育锻炼是否达到目标,学校还可以每年进行体育测试,通过成绩检测大学生的锻炼情况。在每年期末增加体育考试,不及格者补考或有所惩罚。通过考试,鼓励大学生不断提高体育锻炼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3.增加体育器材,引进质量好的健身器材。学校应该在体育馆内多设体育器材,将资金投入到体育馆内,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使健身器材多样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为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提供有利环境,增设体育锻炼优质器材,完善体育基础设施。有助于大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学校应该督促学生走进体育馆,每天设立签到,走入体育馆最多的学生应该给予奖励。4.增加体育馆面积,增加容纳学生范围。体育馆是高校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场地,体育馆如果面积太小,容纳不了太多学生。那么就无法开展体育活动,就无法鼓励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所以要增加体育馆的面积,鼓励学生走进体育馆进行各种体育运动。积极鼓励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现阶段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是极为重要的,现阶段的中国无论何种工作都需要强健的体魄,拥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如果身体素质不佳,在工作中没有优质的身体素质,就不会更好地完成工作。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素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让体育锻炼成为必要的习惯。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需要自身的坚持,学校的客观支持都是次要的,自身坚持更重要。所以大学生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素质,提升个人魅力,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未来发展及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于继洋 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体能锻炼篇(7)

2-1单脚平衡伸展

单脚平衡伸展能够锻炼臀部和手臂的肌肉,让手腕和大腿活动更加灵活。该动作要求锻炼者首先单脚站立在平衡板上,同时另只脚和其对角的手臂向前伸至90度,然后向前后方伸展手臂和脚,通过只脚下平衡板所感应的人体重心偏移来进行效果评价。

2-2俯卧撑

俯卧撑能改善胸部、肩部以及手腕的肌肉强度,对手臂肌肉的强化尤其有效。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将双手手掌放在平衡板上,然后依次做俯卧撑以及以一只手为支点单手向侧翻转的动作,通过手掌下平衡板所感应的人体重心偏移来进行效果评价。

2-3水平摆体

水平摆体能够锻炼到腰部两侧的肌肉,让人重现完美的腰型。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将双手向两侧平行伸出,然后以腰部为支点向左右两侧转动90度,通过脚下平衡板所感应的人体重心偏移来进行效果评价。

2―4仰卧体前屈

仰卧体前屈能够最大限度的锻炼腹肌的收缩强度,对腹部肌肉的硬度改善有很大帮助。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双腿措在平衡板上面,然后有节奏地将身体向中心靠拢,以手掌摸到脚尖为标准,通过脚下平衡板所感应的接触节奏来进行效果评价。

2-5直身弓步

直身弓步能够最大限度的锻炼大腿的肌肉,同时臀部肌肉也得到放松。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只脚站在平衡板上,另一只脚在后方伸直,双手抱头,然后身体前倾直至两只脚都呈直角状态,通过脚下平衡板所感应的压力强度来进行效果评价。

2-6收腹压臀

收腹压臀能够让大部分背部肌肉都得到锻炼,对肩周炎患者有明显帮助。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双手握拳向前平行伸出,然后缓缓向腰部收回,同时身体依靠背部的力量向下压,使重心向后,通过脚下平衡板所感应的压力强度来进行效果评价。

2-7独立劈掌

独立劈掌能够很好地锻炼腹部侧方的肌肉,让腰腹的强度得到提升。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单腿站立,一只手插腰,另一只手向斜上方举起,然后抬起的一只脚和举起的一只手开始有节奏地摆动相交,通过一只脚下平衡板所感应的人体重心偏移来进行效果评价。

2-8横向伸展

横向伸展能够锻炼腹部周围以及肩部的肌肉,让你的上半身更为匀称。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呈单腿插腰站立,然后对角的手和脚分别有节奏地向两侧伸展,通过一只脚下平衡板所感应的人体重心偏移来进行效果评价。

2-9手臂水平支持

手臂水平支持能够强化手臂的肌肉强度,让细小的手臂肌肉得到强化。该动作要求锻炼者两只手臂平放在平衡板上,然后上半身依靠呈90度的手臂来支撑,并且双脚向后伸直将下半身挺起,通过手臂下平衡板所感应的人体重心偏移来进行效果评价。

2-1O手臂挥舞

手臂挥舞也是专门强化手臂肌肉的一个动作,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将Wiimote握住,然后手臂向上伸至垂直,缓缓向后方压下直至90度角,该锻炼不依靠平衡板进行。

2-11手脚平行伸展

手脚平行伸展能够很好的协调肩部和臀部的肌肉,同时增加关节部位的灵活度。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将Wiimote握住,从伏地开始,将同一方向的手和脚向前后方伸出直至平行状态,该锻炼不依靠平衡板进行。

2-12起床式

起床式能够很好的锻炼腹部、腰部以及背部的部分肌肉,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将Wiimote握住,从站立到躺卧,始终将Wiimote垂直举过头项,该锻炼不依靠平衡板进行。

2-13俯卧撑加强式

本项为本类中2-2的加强式。该动作要求锻炼者将双手手掌放在平衡板上,然后依次做强度更大的俯卧撑,还需要锻炼者在上面运动更长时间,最后通过手掌在平衡板所感应的人体重心偏移来进行效果评价。

2-14蛙泳式

体能锻炼篇(8)

根据部分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调查分析结果,认为在初中阶段,学生的锻炼意识处于萌芽状态。尤其女生发育后生理反应表现出的惰性,与她们对良好身体素质,优雅身体姿态的追求产生矛盾时,如何协调好两者关系,积极引导她们的自我锻炼意识, 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从而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这已是一名体育老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而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如果我们把人生中的身体锻炼活动分成若干个环节的话,那么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整体中,刚好处在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如果在这个关键阶段,施以科学的体育方法,就能促进他们在身体朝正常的方向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一生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其次,在学校期间又是人的一生接受系统身体教育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此外,学校体育还为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的能力提供了实践环境,并让他们认识到学校体育不是人的体育实践与身体教育过程的终结,而只是人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阶段,是终身体育的一环,使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认识层次上得到提高,最终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

因此,培养初中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必要的。

一、培养体育锻炼习惯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发育和心理的发展,少年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兴趣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仅从兴趣出发为运动而运动、为游戏而游戏的情况越来越少,有目的进行锻炼,追求画龙点睛的、有明确规则的体育运动的倾向增强。由于体育活动场所及器材的限制,致使一些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受限,加之学习负担重,升学竞争激烈,一些少年的体育兴趣却随年龄的增加而淡化,进行身体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一倾向应引起重视。因此,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将锻炼身体形成自觉的行动,这是指导青少年体育有重要意义的一个实际问题。一个人在少年时期是否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不仅对身体的生长发育水平、个性形成和社会化的程度有直接关系,而且对是否能够终生进 行身体锻炼,一生能否健康幸福地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二、认知能力的提高

少年不仅是长身体,也是知识不断增长、认识能力不断提高的时期,在这一阶级让他们掌握一些体育基本理论与方法不仅是必要,也是可能的。在国家教委组织新编的体育教学大纲中加强了体育与保健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比重,这是对少年进行系统教育的主要依据。但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结合身体锻炼与他们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不断丰富和深化体育基本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才能更自觉和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这也是形成良好体育习惯的认识基础。其次要注意使他们系统地掌握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方法,并作为有效的体育手段,以完成这一阶段的体育任务,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个性

少年时期体育,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个性特点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中,人际关系广泛、复杂、多样,一个人在体育活动中可以扮演多种角色 (成功者与失败者、组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戟者与防守者、怯弱者与勇敢者…),体育活动中,情感体验丰富而强烈,且表现往生育真实而外露。在体育活动中,既是真实暴露少年道德水平及个性特点场所,也是完善和发展道德水平和个性的教育良机。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引导少年养成尊重、关心他人和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等良好的道德规范,引导少年注意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等良好的个性特征,克服各种不良习性与街道观念。因此,这是指导少年体育的重要问题。

1、培养体育意识和兴趣,养成运动习惯。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往往是许多人坚持终身体育的第一动因。所以,在学校体育期间,体育教师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地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都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运动才能,感受到参加运动对自己体质增强的实 效,从而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喜爱。

2、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观。要着重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既学到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又能有一两项突出的、热爱的可以坚持终身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终身喜爱体育的态度和能力,正确的体育观点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设计体育锻炼计划和自我组织与管理的能力,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的能力,在自我参与中,获得自我发展。

3、密切师生感情,确立偶像地位。教师应融人到学生中去,可以与学生就某个体育项目的学习共同询查资料,共同展开讨论。与学生一起组织小型体育比赛,互换裁判与运动员角色。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体育并没有想象中的难,而老师也不是万能的。原来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是一样的。也可以让学生欣赏老师优美娴熟的技术动作。

四、重视信息反馈,激发学生继续锻炼的热情

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对学生的锻炼态度、锻炼成绩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锻炼的热情。比如,在进行两分钟运球上篮教学时,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而达到这一目标。阶段练习结束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自我锻炼成绩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指标完成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从而推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体能锻炼篇(9)

关键词 中职学校学生 体育锻炼 自我培养 生命健康

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磨练意志的最好方式,尤其对于处在高压状态下的中职学校学生来说,面对相互的竞争,寻求工作的压力等等,完全可以通过参与体育锻炼来消除忧愁、紧张和压抑等情绪,转移注意力,缓解自己的焦虑。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教育是我国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课程,对学生形成完整的系统的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体育教学的本质并不单纯是传授知识或是锻炼身体,而是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为学生营造气氛、创造条件,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健康现状分析

就我国当前的国情分析,由于过分强调了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对于学生的体能培养,导致了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体能综合素质的整体下滑,虽然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学生的平均身高有所提升,但超重人群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耐力也有所下降。体育教育的理论课程并没有得到与实践的相互结合,造成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恶性循环。贺州市职教中心的成立,各职业学校基本到位,作为体育老师不难发现各类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以上问题。

二、中职学校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强健的体魄是革命的资本,只有当我们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我们的生命才有了保障,我们的梦想才有了基石。各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必须高度重视对其体育能力和自我锻炼的培养,体育锻炼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合理地安排锻炼的时间,增强体质的同时锻炼的是坚持不懈的信念,磨练的是坚强不屈的意志,既能消除中职学校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亚健康状态,又能够避免中职学校学生由于各种压力产生不良的情绪。所以,重视中职学校学生的体能训练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促进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势在必行。

三、对中职学校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造成的体育课堂内容的枯燥乏味,削弱了当代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对于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开始实行了全面的素质教育,体育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改革旧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一味地要求学生步调一致,服从指挥的机械性操练,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主动意识。摒弃“一刀切”的方法,及时了解学生们的锻炼态度和锻炼情况,并且对学生的锻炼成绩进行客观的评价。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会受到教学任务的制约和影响,导致了偏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轻视了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这种“填鸭式”的教学直接影响中职学校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因素之一。

四、加强中职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

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的体质提高十分重要,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体能训练十分关键,我们针对实际的情况对提高中职类学校的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和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出几点建议如下:

(一)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1.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较为漫长、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手段十分关键,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科学地设置有效的教学计划。体育一定不要墨守陈规,不仅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努力成为学生的益友,能够和同学们进行真诚的沟通和交流。任课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并且能够吸引大部分学生都加入其中。对于学生体育课堂上的评价标准也应该按照新课标的规定,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以增强学生意志品质为宗旨,以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水平为基本方式,差异化地量化标准,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以及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积极学习的能力是职业技术学校体育任课教师的主要任务。

2.组建职业技术学校体育俱乐部

对于提高中职校学生的体育自我锻炼能力,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可以自行尝试各类的教学手段和制定符合本校特征的教学计划,我们就可以通过建立职业技术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形式,来激发同学们自我锻炼的激情,培养学生们主动锻炼的意识。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教学也正是当代社会催生出的体育教育的改革方向,并且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结合世界的主流形势和教学方法的成功经验,我国在开展全国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估过程中,也应该倡导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积极采取符合本校学生兴趣爱好和类型特征的方案来设置各类项目的体育俱乐部。准许学生自主选择乐于参加的俱乐部再进行活动和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教师主要担当的是俱乐部的技术顾问和指导教师的角色,这样的形式才能够充分地发挥体育运动的魅力,才能张扬出学生的鲜明个性,才能激发出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自我锻炼热情和兴趣。

(二)明确中职学生体育学习的目的

各类中职学校的体育任课教师除了向学生提供体育学科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向中职学校的学生灌输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形态。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关注,社会上也开始兴起了终身锻炼的集体风潮。中职学生在校园中就能够实现体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使得中职学校成为了培养新一代青年的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主要场所。

我们所谓的体育教学,就是将体育知识、体育技术和体育技能综合在一起,构建起学生的综合体育能力。在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主要的目的就是加强对于学生的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里包括了体育基础方法和知识的掌握;身体基本活动和运动能力的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对于体育的观察、欣赏、评价能力的培养等等。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的体育能力在学科学习中逐渐地发展和形成。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自由空间,创造出自我锻炼的机会,调动起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挖掘自身的潜能,学习体育,锻炼身体,掌握技巧,培养品格。

(三)加强中职学生体育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自身的语言表达和身体示范向同学们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简明扼要、风趣幽默、条理清晰、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聚精会神、主动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和老师的讲授同步活动,增强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加强提问环节,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不必过分拘泥于形式,可因情制宜向学生提问,通过主动思考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当代的中职学生都有追求自我完善和不甘落后的心态,采取公平提问的方式,就相当于将竞争的机制和谐地引入到教学中来,学生们也会进而产生更加强烈的上进心,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积极回答问题。教师也可以对一些课堂以外的知识进行提问和讲解,丰富同学们的体育综合素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是中职学校在体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整个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有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主动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学生也应该重视体育学习,配合教师教学,学会在体育中释放压力、调节心情、磨练意志、培养能力,领悟出终身体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张伟等.多途径发展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J].山东体育学报.1998(3):58-59.

体能锻炼篇(10)

1 第一阶段锻炼计划(骨折早期,伤后1~2周)

此期患肢肿胀、疼痛明显,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所以,此阶段功能锻炼主要是在骨折邻近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使肌肉收缩和舒张,以锻炼患肢肌肉,防止废用性萎缩。例如:前臂骨折时做握拳和充分伸直、屈曲手指活动,肩部和上臂肌肉做收缩活动,而腕、肘关节不活动;股骨及小腿骨折后锻炼方法是绷紧、收缩和放松股四头肌(大腿肌肉)。同时,做踝关节背屈及足趾屈伸活动,每天各100次左右。要注意的是,骨折邻近上、下关节不能活动。禁做患肢强力牵伸,以防引起局部再次出血和骨折的移位。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肿胀消失。

2 第二阶段锻炼计划(骨折中期,伤后3~8周)

此时患肢肿胀已基本消退,疼痛明显减轻,骨折端已经有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断端趋于稳定。此期的锻炼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还应该在健肢帮助下,逐渐活动骨折的上、下关节,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伤后6~8周,骨折部有足够的骨痂时,可以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肌肉锻炼也应加强,如下肢直腿抬高、膝关节屈伸,肩关节旋转、上肢关节屈伸等活动,以避免关节僵硬。此时,可扶拐下地练习行走(患肢负重要小),但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渐多,时间由短渐长,强度由弱渐强。但不利于骨折稳定的剧烈活动仍须限制,例如前臂双骨折的旋转活动、桡骨远端骨折的腕背伸和腕关节侧偏活动、胫腓骨骨折的小腿内外旋活动以及踝部骨折的足跖屈活动等,都不利于骨折端的稳定,应加以控制。

体能锻炼篇(11)

1前言

功能锻炼是骨科所有疾病治疗的重要内容,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和恢复关节运动的幅度,防止关节僵硬。骨和关节不断的运动,才能保持活动自如。当骨关节损伤后,如保持不动,渗出液、血液发生机化,使骨、关节、关节囊、韧带粘连最后僵硬,为此要进行功能锻炼。保持和恢复肌肉力量及耐力,防止肌肉萎缩。肌肉组织完全不活动时, 24 h开始萎缩,肌肉强度每日下降3%,力量每周下降8%,可见肌肉萎缩速度是很快的,必须尽早开始功能锻炼。防止骨质脱钙,预防骨质疏松。骨骼因活动,承受重量而新陈代谢,反之新陈代谢停止,骨的生成停止,而骨仍不断的破坏,钙的排泄率大于沉降率,使钙流失,骨质脱钙。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条件,促进骨质痊愈。骨折的生长靠许多因素,其中局部血液循环是重要因素,功能锻炼的最终目的是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2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

(1)心理护理

骨科患者治疗时间长、卧床时间长、担心愈合等因素,多有心理障碍, 任何能使患者心情愉快、情绪稳定、精神放松的办法,都可以提高疼痛阈值,增强耐受力,减轻痛苦。护士要善于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关心、照顾、鼓励患者功能锻炼。协助患者采取病情许可的舒适,搬动及改变时宜动作轻柔,正确地支托伤肢,尽量减少疼痛刺激。在正确复位、妥善固定和合理药物止痛的基础上,护士应使用安慰和鼓励性的语言,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功能锻炼时所伴随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任何治疗方法都无法取代功能锻炼。在取得患者理解和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指导功能锻炼。

(2)纠正认知

一般情况下,患者对疾病防治知识了解越充分,与医护人员配合就越好,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就越好。向患者和家属讲授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治疗方案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目的和配合要求,根据患者的病种和病情,示范锻炼的方法。告知患者功能锻炼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付出坚强的毅力和恒心。与患者共同制定具体的锻炼计划和措施,并适时调整。教会患者掌握锻炼的时间、方法、活动强度和注意事项,采用反复示范、重复灌输方法,并定期检查和强化,达到使患者掌握要领,能积极主动地依从。

(3)分阶段护理

早期(伤后1周~2周):早期局部肿胀疼痛主要任务是促血液循环,消肿胀,防止肌萎缩。运动重点是患肢肌肉收缩锻炼,固定范围以外的部位在不影响患肢固定的情况下进行锻炼;中期(伤后2周~3周);此期患肢肿胀已消,骨折处已纤维连接,主要任务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运动重点是患肢骨折的远近关节运动;晚期(伤后6周~8周);已达到骨折的临床愈合,外固定已拆除,任务是促使功能全面恢复,运动以重点关节为主的全身锻炼,此期是功能锻炼的关键阶段,前两期的不足此期给以弥补。

(4)注意功能锻炼的方法

1)被动运动。完全靠自身以外的力量进行运动,适应于瘫痪严重的患者,主要依靠他人或健侧肢体带动。被动运动的方法有按摩、理疗、推拿、针灸、借助器械和被动活动。被动活动力量要柔和,不要过累,防止损伤,以患者不痛或轻痛为度。2)主动锻炼。依靠患者自身力量进行锻炼,是功能锻炼的主要方法,适应于有活动能力的患者,对主动运动的患者多指导、多鼓励,指导患者进行有利于骨折愈合的运动,鼓励患者微小的进步。3)助力运动。自身力量不足,需要外力协助,尤其在起床时需要帮助。外力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健侧肢体或运动器。护理时指导、鼓励和协助。运动器用前检查,确保安全

(5)充分利用设备及工具

1)指导病人单手或双手正确使用拉手做引体向上运动,除睡眠外,每30~60 min进行1~2次,训练时要求臀部离床并停顿3~5 s。2)采用关节持续被动运动器作辅助训练。包括肘CPM器及下肢CPM器等。应用此装置,可使病人乐于接受训练,能加快局部消肿,避免或减轻关节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关节损伤的修复。每天进行2~3次,每次1~2 h。每次训练前护士视患者情况调整合适的活动范围值。然后在旁观察训练3 min,确定无误后方离开。3)正确使用轮椅、拐杖。轮椅是肢体障碍者最常用移动工具,拐杖可以支撑身体,保持立位姿势平衡,辅助步行。我们根据病人的情况,讲解、示范并指导病人正确使用,使病人出院后能自行使用轮椅或拐杖进行功能锻炼和参与社交活动。

(6)加强人员培训

创造条件开展早期康复:骨科患者早期的功能锻炼时机不容耽误或错过.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康复护理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我们注意加强对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请医生为全体护士讲课,对本科开展的治疗工作做介绍并指导护士配合方法。随时了解病人的病情且以此作为指导工作的依据。制定不同病种的功能锻炼计划,列出各项措施和目标,根据不同的个体分别实施并作出评价。

3讨论

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是艰苦的要持之以恒,出院后定期随访,鼓励患者树立康复信心,调动其康复的积极性,愿意配合,严格按照医护人员制定的康复方案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静,陈新胜,毕素清.实施康复护理训练计划对骨科

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5,3

[2]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65

[3]李娟,徐燕.上海市骨科康复护理现状调查研究.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