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大全11篇

时间:2022-12-26 21:22:40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篇(1)

金秋时节,大地金桂飘香,硕果累累,我有幸游览了兰亭,当我们一脚踏进兰亭大门时,展现在眼前的却是另一番景致,葱葱绿绿的竹林,秋风吹过,婆娑起舞。大地深情的泥香和清馨的竹香扑鼻而来,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幽静的曲径是用鹅卵石铺成,仿佛走进了王羲之的时代。再往深处缓缓步去,曲曲的羊肠小道由青石铺成,让人浮想联翩,顿生诗情画意。

在竹林深处,有一口古井,边上养了十几只大白鹅,三岁的女儿说要同鹅嬉戏,我便有意要拍这一景。鹅却不怕小孩子,女儿是又惧又喜,与鹅逗来逗去。王羲之喜欢鹅,并给后人留下了那苍劲飘逸的“鹅”字艺术,记得第一次欣赏到王羲之的“鹅”字是八六年在庐山开会期间,参观博物馆时,是最早一次欣赏到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走出竹林,便是鹅池了,水池不大,上游潺潺的流水缓缓流进水池,想必当年王羲之在此养鹅,研墨挥毫,鹅池边上,立有一块石碑,上书“鹅池”二字。许多游人在此照相留念,我们也兴致勃勃地留影,更希望沾一点书圣的灵气。

园子内有一荷塘,秋天的荷塘只剩些残枝败叶,水不深,有小鱼游动,阳光一照却是另一番情趣。

园子深处有一个碑林,最引人注目的大约便是乾隆与康熙二帝的祖孙碑了,碑有丈余高,全文书写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游人均要抑目读之。由此可见王羲之的书法地位了。

到过兰亭的人,不知“曲水流觞”的典故,是很可惜的,适逢一游览团,请有导游小姐。听她款款说来,添趣不少。也许是巧合,当我无意在一小沟旁的石凳上小憩片刻,导游小姐却指引众人在此地停下。原来,我坐的石凳上,刻有“典水流觞”四字。“兰亭集序”这篇千古绝唱的书法精品就因它而诞生。我不由地兴奋起来,赶紧拍照留影。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篇(2)

一、的历史溯源

《兰亭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它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一件极具传奇色彩的书法作品。后世对“兰亭真迹”的考伪更是扑朔迷离,令众多学者与大书家投入其中,乐此不疲。不管是其书法艺术的价值,还是其文采和内容,都堪称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曲水流觞”延用了古代修禊的习俗,临水宴饮是其中之一。既然是临水宴饮,又索性变着花样让酒杯顺着溪流漂浮,漂至谁面前,谁就拿起来一饮而尽。这就是“曲水流觞”的来历。《兰亭序》中一觞一咏和“曲水流觞”,对后世文人的灵感又有了更深刻的触发。

《兰亭序》诸本无非两种:一为摹本,一为刻本。历史上的真实情况谁也不知,后人也只能根据已有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推测而已。但《兰亭序》对后世书家的影响显而易见。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都有临本传世姑且不论,唐书法家陆柬之的字体酷似王书。至宋代,坡以苦练兰亭为基本功。元代,赵孟\临写兰亭就有许多种。明代,董其昌更是追捧王书。可以说,我国历史上以学《兰亭序》而成名的大家不胜枚举。时至今日,它仍然是我们学习书法的良好范本。同时,它所演绎的“曲水流觞”也一直延续到民国后期。当时北平还有虚应故事的文人雅集,参加者临水相聚以诗歌应和。在各地有许多建筑以兰亭的“曲水流觞”作象征,用来点缀景色,烘托气氛。

二、拓片的影响及考古r值

《兰亭序》序文,共28行,324字。序中记叙兰亭山水之美和聚会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之感慨。目前“唐石宋拓”的说法为不少学者所接受。《兰亭考》中出现有多种唐拓本名称,如唐古本、唐刻板本、唐刻本、唐勒石本、唐拓赐本等。刻本系统中最为著名的是定武兰亭,据传是据欧阳询临本所刻。与神龙本相比较,定武《兰亭》体现了不少欧阳询的笔法。从整体上看,定武本减弱了笔划粗细的对比,神龙本中纤细灵巧之笔在定武本中被改变为圆劲厚实;神龙本中大小参差的字之安排在定武中又被摆布得更加“规矩”一些。而这些恰恰体现了欧书质朴的特点。至于从细微的点画上看,神龙本多露锋,定武多敛锋,若一钩、一撇、一横、一捺,神龙本多以尖笔挑剔出之,起笔顿按明显,定武则多以藏锋钝笔而成,顿按则含蓄其内,这与欧阳询质实的书风正好吻合。若将神龙本与定武本相比较,一潇洒,一凝重;一活泼,一庄重,趣味是不相同的。但欧阳询毕竟又是“临书”,而不是自己创作,所以,王字的清朗秀逸之气依然是其主导风貌,这样,欧阳询“掺以己法”临出的《兰亭序》便增添了一种柔中见刚的独特风味。

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所藏《兰亭序流觞曲水图》拓本是明永乐年间选辑、万历二十年初拓本成卷的,系国家二级品。全卷纵15.7米,横0.36米。内容由卷首、跋文、流觞曲水图及题识跋文四部分组成。

卷首为《兰亭序》唐欧阳询定武本、唐褚遂良本和唐摹赐本,均为公认的最好的临拓本。作为书法艺术,其笔法便转、藻丽多姿,尽露唐人书法风韵。《兰亭序》后为明永乐十五年瀚选此三贴之跋文,阐述了选此三贴的缘由及意义。此卷的第三部分为宋代李公麟绘制的《流觞曲水图》,纵5.76米,横0.36米。此图生动地再现了王羲之等人雅集场景,画幅旁有的附诗一首,有的附诗两首,画幅中的人物或低头沉思,或举头畅饮,或醉态毕露,引人入胜。画幅以阴刻阳雕的技法双色拓印而成。这在历代名拓本中极为罕见。图后是孙绰为《兰亭序》所作跋文,也以双色拓印而成。孙绰后序之后为柳公权、米芾、宋高宗等大家的题识跋文,文中各家们各抒己见,尽显对《兰亭序》的喜爱之情。卷末为本拓片的制作者明朝益宣王的跋文,大意为:王右军《兰亭序》,自从智永禅师收藏《兰亭序》后,被唐太宗所欣赏,于是《兰亭序》就成了临摹的帖子中的第一。相传虽然王羲之后来也临了好几本,然而始终以原本为最上乘,后来唐朝临摹的本子加起来不止千本,而最终唯独以定武本殉葬于昭陵,尤其令人感到奇怪。我朝周定王分藩于古都开封,喜欢舞文弄墨,用定武肥瘦三本,褚遂良本,唐模本和李龙眠大小二图刻在了乐石上(李龙眠即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号龙眠居士),藏于内殿之中,世上少有人传阅把玩,然而时间久了,石头依其纹理而裂开了,这样难免失真。我在国事(工作)闲暇之余颇喜欢此帖,于是拿出前朝收藏的帖子及赵孟\十八跋,采用双廓填的方法。远聘吴中精巧的工匠再临摹于石上。前后共花费十年时间才完工,想不到工匠也慨叹其工程之艰啊。《兰亭序》在宋理宗朝有一百一十七本,今记录在《辍耕录》中,是可以考究的。至于它的真真假假的各种版本,则桑世昌都是具备的(桑世昌:陆游甥,宋末学者,极喜王羲之《兰亭序》,庋藏数百本),虽多但亦不觉多余。但我此刻自觉不敢自称藏书远胜兰轩,世上有挨着砚池刻苦练习书法者或许应当识的真伪吧。”万历二十年壬辰春季益王_南道人题于逊学书院。

张掖大佛寺所藏此卷,一经发现,即受到业界推崇称绝,其碑刻书法遒劲古朴,画面人物精细柔美,实属罕见之兰亭拓片精品。

三、拓片的收藏与保护

《兰亭序流觞曲水图文》拓片是用纸和墨从铸或刻的器物上捶印出其文字或图案的印刷品。拓片是记录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如何保护、收藏拓片,下面结合拓片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 拓片的传拓

拓片的传拓,就是用纸和墨从铸刻的器物上捶印出其文字或图案,它的成品叫作拓本或拓片。 从传拓术可以看到,传拓所需的三个条件,即相当数量刻石的出现、纸张及墨的广泛使用,这是发明传拓技术的必备条件。历代所刻丛帖达数百种,所收名人墨迹上迄晋代王羲之,下至清代的翁(方纲)、刘(墉)、成(亲王)、铁(保),有上千人之多,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书法精品。可以说,有了碑刻,才可能产生传拓术,有了传拓术,才会出现刻帖。

伴随着拓片的产生,拓片的保护也就随之出现了。拓片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其装潢上。装潢又称装裱、装池、装治、装被、裱背、装褫、潢治,它是我国裱褙和装饰书画和碑帖的特殊技艺。碑帖经装裱后不但增加了其艺术效果,而且便于观赏和收藏。拓片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整幅的形式,一是割裱的形式。整幅的又有以折迭方式和卷轴方式存放。整幅拓片的长处在其能如实地反映碑刻的原貌,缺点是不便携带和收藏。整幅拓片对于临摹的人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的。于是,人们便将拓片剪割装裱成册。割裱本的长处是便于携带和收藏。

(二) 拓片的研究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字资料。它们所载录的内容包罗万象,有传记类的墓碑、墓志、塔铭,建筑类的祠庙,文学艺术类的题名、题字、诗词、法帖、榜书、楹联,雕刻类的画像、造像等。从中找到有裨益的材料。众所周知,由此派生的拓片或具有资料价值,或具有艺术价值,或两者兼而有之,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因其年代久远还具有文物价值。

除少数画像外,拓片中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书法上。中国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的一种艺术,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两汉时期是汉字书法艺术繁荣发展的阶段,不仅大篆、小篆时有所见,隶书成为这一时期字体的代表,章草、今草成了当时通行手书,而且还出现了行书、楷书的萌芽,真、草、隶、篆、行等汉字书法艺术的五大书体已备具。

《兰亭序流觞曲水图》是神来之笔,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兰亭序流觞曲水图》集绘画珍品、书法佳作、收藏品为一身,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千百年来,兰亭美景和宴游的雅士,早已成过眼云烟,惟有这篇书法史上的千古绝唱,仍引人思索、让人陶醉。即便是临摹本,依然能让人感觉它周身散发出的亦真亦幻、如天假人手的神奇魅力。

[参考文献]

[1]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2.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4]邓福舜.东晋兰亭诗艺术经验论[J].求是学刊,2001,(3).

[5]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M].北京:中华书局,2003..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篇(3)

所谓“神龙”,实际是武则天与唐中宗李显均使用过的年号。现藏北京故宫的《神龙本兰亭》,在其画心右上角有“神龙”半字印章残留。故而此帖被命名为“神龙本”。关于“神龙本”的作者,习惯上,大家认为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摹字人冯承素。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元代郭天锡,他认为此卷摹本可能是冯承素所勾摹。但是他的口气并不肯定,他并没有肯定此卷《兰亭》就一定是冯承素作品,只是在文字中留下了“此定是唐太宗朝供奉榻书人直弘文馆冯承素等奉圣旨于《兰亭》真迹上双钩所摹”。一个“等”字很明确地说明郭天锡的语气并不肯定。

但是这种并不肯定的语气,在元代项元汴那里则变成了确定。项氏直接在此卷神龙本兰亭上题跋说:“唐中宗朝冯承素奉勒摹晋右军将军王羲之兰亭禊帖。”项元汴将此卷的作者坐实为冯承素。而实际上,冯承素是太宗朝的摹字人,与中宗朝关系不大。退一步说,如果冯承素在中宗时期还健在,怕也是老眼昏花,不堪勾摹一类的费眼工作。项元汴此处无疑是把冯承素和神龙年号联系起来,将冯氏附会为中宗朝人。但是,项元汴是明代画收藏大家,今天我们在博物馆中看到的名书名画,有很多都曾是他的收藏品并钤有“天籁阁”藏印。正因为项元汴的名声,后人以讹传讹,索性将《神龙本兰亭》归在了冯承素名下。

《神龙本兰亭》勾摹精良。摹字人基本遵从于原作的细节,将原作的细节之处呈现出来。比如“q”与“t”中用笔的分叉;比如“暂得于己”中“暂”字中的贼毫(指书法用笔的劣锋);又如“每揽昔人兴感之由”中的“每”字中长横笔画与其他笔画颜色的不一致等这些细节,确实都反应出了摹字人在复制《兰亭序》真本时的忠实于原作。

但是,关于《神龙本兰亭》是否绝对服从原作的呈现形式,历来学者都有不少讨论。比如美术史学者陈振濂的观点:既然此本肯定是唐代内府作品,那么,摹字人在摹字时,必然会迎合皇帝的口味,在忠实于作品原貌的同时,将唐人时风穿插其间。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此外,若对比不同版本的《兰亭序》临摹本,我们也会发现《神龙本兰亭》上的很多细节,确实是值得推敲的。比如,文章中“不知老之将至”中“不”字的右侧,有一个“僧”字。这个字,在《神龙本兰亭》中并没有出现,而在《定武本兰亭》中则清晰可见。宋代苏轼以为,这个“僧”应当是通假字“曾”,置于此处与上下文构成“曾不知老之将至”。因此,这个“僧”字,当是王羲之对文稿修改时的手笔。不过这一说法已经被,现在主流观点认为,此“僧”字是王羲之后人,南朝王僧虔的单字署押。

如果这一说法确定无误,则说明《兰亭序》真迹在南朝时代经由王僧虔署押,待到真迹进入唐太宗内府时,这一“僧”字是存在于原作之上的,可现存的《神龙本兰亭》上并无此“僧”字。

虽然,目前这个问题还无法解释清楚。但是这起码能够说明《神龙本兰亭》虽然精良,但摹字人在复制这本《兰亭序》的时候,多少还是对原作做了一些修改的。

“定武本”

《定武本兰亭》的存在,显然为《神龙本兰亭》的鉴定提供了横向参考比对的图像资料。《定武本兰亭》是《兰亭序》现存版本中,规模最庞大、版本最复杂的一个分支。《定武本兰亭》又称定本兰亭或定州兰亭。这些别名与定武兰亭一样,都是以地名称之。相传,定武兰亭是在唐太宗年间,太宗命令工匠根据“初唐四杰”之一的欧阳询摹写的《兰亭序》,刻字上石。

然而,唐末五季,辽太宗耶律德光攻入汴州,将这块兰亭碑刻掠夺北还。此后,耶律德光病死杀胡林。契丹人匆匆北还,将此碑留在了河北真定的杀胡林中。真定是北宋河北西路真定府路的首府,地处河北,靠近河南安阳(安阳当年叫相州,也属于河北西路的行政管辖)。唐时,真定叫“义武军”。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后,为了避讳而改名为“定武军”。也正是因此,定武兰亭方才得名。

宋代建立后,此碑一直在定武军而不被人关注。仁宗庆历中,一个叫李学究的人发现了它,此碑进入李学究私藏,方才重新回到世人的视线中来。李学究去世后,其子为了还债,而将此碑抵押。此碑又进入真定府库之中,成为公财。不久,神宗熙宁中,薛向任担任真定帅臣。他早打听到定武石刻在真定府库中,很想将其纳入私囊之中。他的儿子薛绍彭是北宋时期与米芾齐名的书家。他请工匠将定武兰亭原碑重新翻刻成新碑。然后,他将原碑盗出,新碑放入府库。为了区别新旧两碑,薛绍彭将原石上的五字(湍、流、带、右、天)凿损。

原碑历经神宗、哲宗和徽宗统治前期,一直藏在薛绍彭之手。徽宗大观中,蔡京任相。他发现府库中的定武兰亭石刻是个赝品,几经调查发现原碑在薛家手中。薛家人无奈,只有将原碑献出。此碑才最终回归国家府库。但是,五字已损,已经无法修复了。

徽宗末年,金军南下。宋徽宗禅位给儿子钦宗皇帝。此后他一路南逃去了扬州。而这块石碑依旧留在汴梁。有研究称,此碑后被镇守汴梁的宗泽送到了扬州,交给了徽宗。但这种说法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宗泽在金人南下时,身处河北磁州。他后成为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那是在赵构在河北相州建立河北兵马大元帅府之后的事情。具体时间是从1126年至1128年七月初一。因此,他从汴梁将此石刻送到扬州,怕是不实之词。

不过,这块碑确实辗转去了扬州。靖康二年、1127年春天,赵构在河南应天府称帝后,一路南逃去了扬州,获得此碑。1129年2月,金军耶律马五率领骑兵五百人轻取扬州。宋高宗败逃得太匆忙,此碑无法运走,便被内臣藏于扬州石塔寺的井中。宋人本想来日收复扬州后再取回,但是此碑却因此丢失。至于此碑究竟是被金人所得还是被流亡百姓得到,抑或已经被破坏,这都不可知了。

以上,便是定武兰亭石刻流传的情况。

以定武兰亭石刻为基础的兰亭拓片,都可以归属于定武系兰亭。但是,这一系兰亭,又因为五字的人为损坏而分成不同版本:五字未损本、五字损本。简单说来,薛绍彭损坏原石前的所拓的应该是五字未损本,而被破坏后的版本则是五字损本。但是,因为石头自然风化的原因,在薛绍彭破坏兰亭之前,定武石刻兰亭已经有九字受损(亭、群、列、幽、盛、游、殊、古、不)。因此,定武兰亭的拓片中还有“九字损本”的说法。最先发现这一情况的是宋代的桑世昌。

现在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定武兰亭五字未损本只有元代吴炳所藏的“吴炳本”。但是,“吴炳本”却并不是定武石刻的最初形式,此本虽然五字未损,却制作并不精致,与原刻有一定差距;五字损本只有赵孟\十三跋的独孤本兰亭和柯久思的定武兰亭真本。这其中,赵孟\十三跋又称为独孤本。因为有赵孟\的十三跋,所以有的书上也称之为“兰亭十三跋”。此本原藏赵孟\的朋友僧人独孤淳朋处。此本现藏日本,是历代公认的定武兰亭精品拓片。入清之后,嘉庆十二年,此本遭遇火灾而被烧残,仅存残纸三片。

“虞世南本”与“褚遂良本”

《虞世南本m亭》《褚遂良本兰亭》与《神龙本兰亭》同属《兰亭八柱帖》。《兰亭八柱帖》成帖于乾隆时代。实际上,乾隆早年对兰亭并没有多少兴趣,但是他对晚明董其昌的书法很有兴趣,一直在学习董其昌的字。董其昌是追随二王流派的中国古代书法正统帖学传承者。他不擅大字,但是小字行、草书基本就是脱胎于赵孟\,上溯至魏晋二王风格。董其昌将自己所临写的传为柳公权的《兰亭诗》刻入他的《戏鸿堂法帖》。乾隆很喜欢董其昌临写的这套《兰亭诗》,他自己一生所临写的与兰亭有关的书法作品中,有近一半是《兰亭诗》文字。因为他对董其昌临写《兰亭诗》的喜欢,直接导致了他对于兰亭文化的痴迷。此后,他将自己完整临写的《兰亭诗》,董其昌戏鸿堂刻的传柳公权刻兰亭诗等《兰亭诗》系统文字,以及虞世南、褚遂良和冯承素所摹写的《兰亭序》共八卷,以八卦之名进行分类编号,这就是清代内府著名的《兰亭八柱帖》。之所以称之为《兰亭八柱帖》,是因为,乾隆将这八种兰亭文字刻在圆明园文源阁的八根石柱上,并称之为“兰亭八柱”。圆明园被毁后,1917年,兰亭碑以及碑亭石柱被移到北京中山公园的兰亭碑亭内。石刻而来的拓本,就被称之为《兰亭八柱帖》。此帖的最善本现藏在北京故宫。

《虞世南本兰亭》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本经科学检测,可以肯定是唐代白麻纸所写。因此,大多数人认为此帖是唐代作品无疑。但实际上也未必真的如此。宋代人若用唐代白麻纸来写,起码纸张确实是真实的,但是断代则出现了唐宋之差的问题。

《虞世南本兰亭》最早被董其昌认为是褚遂良所写,但此后他又改口说此卷是虞世南所写。他在题跋中说“此卷似永兴所临”。永兴就是虞世南。董其昌的口气并不是十分肯定,用了“似”字。但是后来人以讹传讹,就认为此卷就是虞世南版本了。尤其是乾隆皇帝,他对此卷是虞世南本深信不疑。他甚至在卷后的拖跋上这样写道:“此卷经董其昌定为虞永兴摹,以至于褚法外别有神韵也。”这段文字中,乾隆自己都觉得此本笔法与虞世南不同,可他宁可相信董其昌,也不愿意对如此明显地笔法不同而提出与董其昌相反的鉴定意见。

清代的翁方纲和现代的启功,都对乾隆这一既定说法保留意见。尤其是启功先生,他不认为此卷是虞世南所写,他怀疑此卷应该是宋代人用唐代白麻纸临摹定武兰亭所成。

尽管此卷尚有争议,但今人多是约定俗成地将其称之为虞世南本兰亭。此卷还有两个别名《张金界奴本》和《天历本》。张金界奴是是元文宗时期的官员,在此本兰亭末尾有“臣张金界奴上进”的字样,因此得名《张金界奴本》。此本卷首又有元文宗的“天历之宝”印玺,因此又被称作《天历本》或者《天历兰亭》。当然,张金界奴本和天历本这两种称法是要比虞世南本更科学。

褚遂良本与虞世南本一样,也是作者归属并不明确,或者是有争议的作品。最早将这幅作品与褚遂良之名挂钩的是宋四家之一的米芾。

米芾在这幅作品背后题跋说,唐代褚遂良摹本兰亭很是珍贵,当时很多人都很想得到。很多唐代摹本的兰亭都被人附会为褚遂良本兰亭。宋代距离唐代不远,这种文化现象还在持续。米芾因此在卷后题跋诗中讽刺这种文化盲从的风气。其题跋曰:“后生有得苦求奇,寻购褚摹惊一世。寄言好事但赏佳,俗说纷纷那有是?”但是,他并没有在题跋中将此卷作品的作者就定位给褚遂良。谁知,后人不了解米芾诗中的本意,就将此卷的作者定为褚遂良了。据米芾的《书史》记载,他经由苏舜钦的后人,得到过褚遂良本兰亭。不过,米芾却没有说自己的那本兰亭与这本兰亭是否同一本。

因此,乾隆兰亭八柱第二的褚遂良本,很有可能作者也不是褚遂良。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篇(4)

景物描写在两篇序文中都是一大亮点。“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兰亭集序》中所描述,区区十六字,尽显兰亭全景,透露了兰亭周边清幽淡雅的氛围。王羲之并没有用华美的辞藻、深邃的语言去装饰周边景物之美,而是几笔带过,简练有致,朴实自然,仿佛一位淡妆的伊人,给人一种清新欢愉的。远有峻岭丛山,近有茂竹密林。天下贤士汇聚于此,让青山绿水间多了些许高雅。贤士来此不是猜拳行令,而是让水杯在水中漂流,漂到谁面前谁取来饮酒。“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如此简洁的写作风格,写尽了贤士聚会时的雅韵。

而《滕王阁序》的写景却反之,用了两段的篇幅来进行景物描写,一幅波澜壮阔的滕王阁秋景图映入眼帘。“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这写出滕王阁及周围景色的气势磅礴。“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山光水色的变幻之美。既有写实之真,又有朦胧的意象美。“山峦重叠,苍翠欲滴;楼阁如飞,丹彩欲流”无不渗透着滕王阁景的流光溢彩和作者的壮阔豪情。更有名传千古的绝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将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深秋美景描绘得生动活脱,神采激昂,富有深度:落霞从天而下,孤鹜凌空而起,长空倒映于秋水之间,以秋水做镜,碧水蓝天,水天一色,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 这幅秋景图,王勃用了华丽的辞藻,艳丽而典雅,虽浓墨重彩,却不乏自然生动之特色,充分展现了他的才华横溢,豪放飘逸的情怀。

《兰亭集序》表述清晰条理分明,大有世外桃源的意境。用了近乎素描的手法将山水、岭木、天气流水描绘得淋漓尽致。而每一种景物的修饰都只用一个字,真正做到了简洁却又让人心生联想。《滕王阁序》则着重于浓墨重彩描写人间万象。在王勃的笔下,景物是广阔无边的。通过非凡的想象,读者能感受到整个洪都府都在视野之内,“襟三江,带五湖;控蛮荆,引瓯越。”“层峦耸翠”,“流丹溢彩”,文采斐然。 同时,王勃从宇宙联想到人生,由贤士们想到自己,虽然有投笔之心却无请缨之路。文章也是从一腔热情变成了万千感慨。《兰亭集序》的淡妆与《滕王阁序》的浓抹各具特色,虽写法不同,却都引人入胜,真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抑郁中的激情

虽然《滕王阁序》与《兰亭集序》都是作者在集会时所作的应景之作,但作者借此机会,在游览观赏美景之余,借题发挥,抒写“喜尽忧来”的人生感叹。“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是羲之对宇宙之无穷而生命之渺小的感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这几句中有王勃饱含着对生命短暂渺小的感慨,还有自己在短暂的生命中命途坎坷,不能实现建功立业的伟大报负的悲愤。两位大家在情感上达到了共鸣。大家不愧是大家,他们并没有完全沉浸于感慨之中,而是转向激奋,化感慨为昂扬,奏响感动古今的激越之乐。

乱世出英雄果真不假,我国历史上最混乱、最黑暗的东晋时代即羲之所生活的年代,有才之士遭埋没,无能之卒却独占鳌头,思想先进的有才之士空怀一腔热血与激情却报国无路。官僚们推崇虚无,盛兴玄理,不思进取,思想腐朽,意志低迷消沉。王羲之虽也卷入其中,但自己对当时流行的“相对主义”却是极力反对的。他有自己独树一帜的思想见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是他思想的代言,死是生命的终点,意味着毁灭;生是生命的起点,意味着重新开始,生死是不能一概而论、平分秋色的,寿长异于夭折,是不能“齐”的。他让我们知道:虽然我们不能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生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工作中去,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即使是在今天,也是催人上进的。

有神童之美誉的王勃,却因政治斗争屡遭贬谪,时常感慨命途多舛,壮志难酬。他寄自己的满腔心事于《滕王阁序》当中,借此盛宴将自己的遭遇和抱负表达得淋漓尽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他失意之时的豪情壮志,在写过悲愁之后,他很自然地转向了豪言壮语。“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是他对命运的不放弃,“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即使自己已经年华老去,也希望能像赵将廉颇一样驰骋疆场,披盔御敌。他虽处逆境却不甘沉沦,仍然满怀希望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被重用。这种积极乐观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奏响的激昂之乐。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篇(5)

初春已至,阳已渐刺眼,空气的温度却依旧如冬,而今冬也好春也好,已至江南,怎能错过兰亭之美景?那大概亦如当年,逸少之美酒,如甘如泉。

和几个伙伴一边漫步于林间小路,一边谈论着过往王羲之的传奇,颇有一番情趣。看那远处,山川耸立,奇石突兀,还有挺拔的松,修长的竹,寂然地立于山涧、山尖。明明觉得,着初春的树是遮挡不住什么的,可究竟也没能分辨出那偶尔传出的一两声低低的鸟语,是从哪个方向传来。

“看,我们到了!”顺着伙伴手指的方向,我看见了那兰亭,远远的,像仙境般的朦胧。那像鸟翼一般的瓦檐,那跨越历史的悠然。内心十分急切,不由自主的,便加快了脚步。

泉声既响,山色愈稠。终于站在了这里,这方土地,回想起若千年前,逸少也曾站在此处,吟着那绝世的诗篇,绘着他心中的大好蓝图,心中不免多了一丝浩荡之情。

梦那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目所及处皆绿也;梦那时,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耳所闻之,泉声应和绝句;梦那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风声过耳,略过的是春的芳香;梦那时,暂得于己,快然自足,酒色墨香,溢于天地……

想不起究竟有多久,沉浸于王羲之的兰亭便不可自拔,兰亭行贴,行书如行云流水,牧笛横吹,黄酒小菜有几碟。

睁开眼,放眼于天地间,宛若繁杂一片,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泉水叮咚作响,一群才人佳子于泉边席地而坐,豪爽乐态实可见,酒醉酣态亦可现。忽然便读懂了王羲之,参悟了《兰亭集序》。

天地之大,万物应有尽有,而此美景却少,世界之大,人各有志,而独爱此美景者亦少。有机会集偌多人才贤士于兰亭,固将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死生皆为天意,而在生命之中,遇见这般好景,这般妙亭,岂不快哉?即使世殊时异,感情也随之改变,却无法改变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弹指间,倾城顷刻湮灭。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墨香再次溢满兰亭,却已不是当年姿态,行书也只有临摹你的字体,早已传唱了千年,看不厌。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篇(6)

摘 要: 鉴赏书法与学习书法有关密切关系,也是写好书法的一项基本功,我们在鉴赏书法时,应注意对篆、隶、楷、行草历史上不同阶段书体的不同变化。文章以王羲之书法的鉴赏为个案,提供了一个鉴赏书法的完全方案,以供后之学之备。

关键词: 书法鉴赏;碑贴;王羲之

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

How to Appreciate Calligraphy and Inscription

XU Chang-zhao

有人提问,如何欣赏书法?我想欣赏,必须触及书法的真伪优劣和有无错字等问题,因此我认为欣赏,就是鉴赏。知识从实践中来,不识字怎能写字?不能辨别字的优劣,胸中无数,怎能写好字。所以写好字与鉴别书法,有联带关系。怎样提高鉴别能力(欣赏水平)?要对书法下点基本功。否则,不能识别书法的真伪优劣和错别字,就谈不上欣赏。

这里谈鉴别书法,主要谈鉴别碑帖上的书法(简称碑帖)。因为古人的遗迹,大都在碑帖上,墨迹甚少,审鉴各时代的碑帖,要从篆隶正草多方面着眼,由于各个时代的书法,各有它的风貌特点,表现在各种字体上。不宜孤立地看一种字体。

概观我国书法的发展经历,更能鉴别名家书法的真伪优劣。王右军是大家认为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他的《兰亭叙》、他的法帖价值,论辨已久。

一、鉴别书法,写好字,二者互为影响,有联带关系

不识字,怎能写字。不能辨别书法的优劣,怎能写出好字。欣赏书法,首先要鉴别它的真伪优劣,有无错字?否则便是以耳代目,随声附和,等于闭着眼睛欣赏。

有人说,字的好坏,由我喜爱与否而定,没有标准。正如黄山谷所说,“女好无定姿,悦目即为姝”。就是说,不能鉴别书法的优劣,正和不能辨别女性的美丑一样。唐孙过庭在《书谱》里早已讲过:“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反被嗟赏”。可见不能识别书法好歹的,古已有之,不自今日始。

鉴别书法,固不能用秤斗衡量,但不是没有规范准则可据。公认的规范准则,是经过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不是个别人凭空制订的。

如鉴定古人墨迹,先要审察纸质纸纹、墨色、印章、印泥等。对字的笔法结构落E,更要精细观察,还要找同一人的其他作品,对照比较,才能确切判断它的真伪优劣。

我国书法,源于六书,不应该写错字别字。学书法的人,总得学点基本功。积点划成字,审察点划,极关重要。其次是结构。有的字合几部分构成,每个字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没有不可分析的。每一点划写得完善,有起有讫,善始善终,起笔先用笔尖着纸,收笔要使笔尖最后离开纸面。字的各部分,都写得完善,就整个字看,基本上要横平竖直,黑白相当,(计白当黑),这样的书法,便可说符合书法的基本规格。否则草书写来狂怪脱体,使人不认识。如把胡乱涂抹的字单独提出,时过境迁,连他本人也不认识,根本不成其为书法了。书法如缺乏基本功,不仅不会运用书法要诀:“画中笔锋,正中用意”(张廉卿语)更难做到“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二、鉴别碑帖

(一)碑和帖是有区别的,古代记叙事迹,表彰功绩等石刻,谓之碑铭墓志。但不是所有的石刻,皆称为碑,如石鼓文,摩崖题名等,历来认为与碑铭有别的。

帖,在古代所指尺牍、书疏、名帖、请笺而言,后来把简帖上的墨迹摹刻在石上或木上,再用墨或朱榻在纸上,使墨迹得到流传,供人临摹欣赏,便谓之帖。如淳化阁帖、十七帖及其他丛帖、字帖等。

(二)鉴赏碑帖贵精细,不宜粗心大意。辨明碑帖的真伪优劣,固然要有上述的鉴别字迹的经验,同时还要多参考前人关于碑帖的著作,如《校碑随笔》、《石墨镌华》、《集古录》、《金石录》、《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寰宇访碑录》等,这类参考书较多,不胜列举。更重要的,还要多找同一碑帖的其他拓片、版本,对比参考,这样评定真伪优劣,更有把握。

(三)鉴赏历代碑帖,力求见多识广,否则不能知道我国书法发展的概况。写字所用的工具(纸墨笔等),制作方法及原材料,古今不尽相同,影响书法的写作:而书写姿势,蹲着写、跪着写,站着写,坐着写,方式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碑帖的工具材料技术,也大有讲究,精粗不一,拓木的优劣,就不相同。碑帖的本,最好的也得下真迹一等,究不同于墨迹。碑帖屡经摹仿翻刻,片加工可以变为墨迹,以充真迹,如将这种真迹,重新刻在石上或木上,又可为本,真伪就难分辨。旧时代有人说:“碑帖是黑老虎”买碑帖的人往往受骗上当,正因为此。

千百年前的古人字迹,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等于现代人墨迹的影印本。唐以前的古迹,大都经过工书法者的摹仿翻刻或修补加工而来。我国书法的兴旺发达,源远流长,不应简单地归功于少数几个名家,实际是由于历代精工书法和书法爱好者,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多方努力的结果。汉碑大都不署书者姓名,而古代无数擅长书法者,字迹又没有流传到现在,也有少数工书法的人,被其他事业或政治地位所掩盖,甚至为时代所埋没,成为无名英雄。用现代通俗的话来讲,在书法领域,也该有群众观点,不要头脑简单,迷信名家,因为传说的古代名家,书法真迹,早已不存在。后人往往以误传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硬指张三所书为李四的真迹,与实事求是的精神背道而驰。

(四)审察各时代流传下来的碑帖,宜从篆隶正草各方面着眼,不应囿于一隅,拘执一体,孤立地率下论断。书法既是一种文化艺术,与各体之间有相互关系,且与同一时代的绘画、雕塑、文学诗歌、音乐等互为影响,更不能与政治无关。每个时代的书法,总是有它的时代风格,所谓风格,不能离开笔法结构,凭空想象得之。书风文风,反映社会风气,是极自然的现象。我们尽可能的多看各时代的碑帖,(能选临各体更好),观摩它们的特点,这样便能心明眼亮,胸中有数。

个人对古代各体书法的粗浅看法,就篆隶正草分述如下:

篆书:汉代沿用秦篆(小篆),秦篆如《绎山》、《琅琊》、《会稽》等石刻,现在只有翻刻本,有的原石,只存部分残字。石鼓文现已公认为秦篆,已残缺,清嘉庆18年拓本只余二百九十二字,有翻刻本,影印本,形神与原拓有距离。汉篆定型于许氏说文,但又不完全受它的局限约束,今日可以看到汉碑篆书,有《袁安碑》等以及许多汉隶书碑的碑头。三国时魏有《三体石经》其中有大、小篆,吴有《天发神谶》、《禅国山碑》。《天发神谶》,形体笔法,有独创性,棱角特别,原石已毁,有翻刻本。翻刻石,现存于南京长江路292号西花园(煦园)壁间,究不能与原刻相比。

晋朝篆书遗迹极少,魏晋皆是经过宫廷事变,篡夺政权。取得王位后,收揽一批文人学士,世族子弟,巩固权位。晋武帝立书博士,设弟子员,教习书法,提倡实用书体,注重体约笔简,文人之间书札来往,讲究笔墨,自必以简易相效,因此篆书不被重视了。宋、齐、梁、陈、隋,承袭此风,篆书遗迹也少发见。至唐朝始复有工篆书的书家,流传下来若干篆书石碑,有《碧落碑》(建于唐元亨元年,书者为谁,有争议,无法证实),元结撰文的《}台铭》、《}雒》皆有拓本传世。李阳水书《三记》、《先莹记》、《城隍庙碑》、《谦卦铁篆》。李氏篆书大部分瘦劲工细,影响后代。有人把他与李斯并称,称为二李。这仅说:秦、唐两代工篆书者,姓氏适相同。而决无人因此误解李阳水远师秦篆,墨守陈法,没有创造。

隶书:汉隶历来为学书法者所重视,现在能见到的还有几十种,其中有翻刻本,原石已毁的翻刻本,如《桐柏庙碑》、《灵台碑》、《华山碑》等不胜列举。原石仍存在,而另有翻刻的,为数亦不少,如《孔宙碑》、《封龙山碑》等。汉碑为大家熟悉而经常临摹的,有《礼器》、《乙瑛》、《史晨》、《曹全》、《李翕》、《韩仁铭》、《汉石经残石拓片》、《张寿残碑》。三国魏有《受禅碑》、《公卿将军上尊号奏》、《黄初孔子庙碑》。晚近出土的汉碑,如《三老扬君碑》、《张景牛碑》、《鲜于璜》等碑,字迹还保持原形,损伤较少。其他汉碑如《石门颂》、《杨准表》等列举不尽。

晋隶,有《大晋碑》、《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约一千六百多字。还有碑阴,字也不少。其他晋碑,如魏末《王基断碑》字形较大,《荀岳》、《刘韬》等,字形较小,类似《大晋碑》。

唐隶,有唐玄宗所书《纪太山铭》、《文宣王庙新门记》(裴孝智撰裴平下丹并篆额)、《大唐元氏县令庞君清德之碑》。

以上三个朝代的隶书,每字可以放在八分格中,纵行横列字数相等的碑文,成为八分。个别的隶书与八分书,没有分别。前人对八分书的讲解,都只是一知半解,说不清楚,知道九宫格的人,便知道八分(米字格)。参考前东南大学丛书《中国文字学》(顾实著商务印书馆出版)便能得到启示。

把三个朝代的隶书,排比对照,便能看出风貌各殊,特别是晋隶与汉隶、唐隶明显不同。晋隶横划的起笔,转折处与竖笔的钩,常表现出峭利的锋棱。唐隶圆润工整,缺乏汉隶的质朴刚健的金石气,但后人学汉隶,临汉碑,也不免受唐隶的影响,邓石如、何子贞、钱泳等人的隶书,可作例证。

以上择要列举几个朝代的隶书,以便比较鉴别它们的异同特点。只是管窥一斑,不能概括无遗。西晋初期的隶书,有的仍保留三国魏隶书的遗意,尚未形成大体一致的晋隶风貌,如《任城太守孙夫人碑》 (建于秦始六年),《齐太公吕望表》(建于太康十年),笔法异于大晋等碑。

唐人隶书,亦由它的前朝隶书演化而来,正如康南海所说:“隋碑风神E朗,体格峻整,大开唐风”。注:(《广艺舟双揖》、《取隋十一》。)隋朝名碑正书(楷书)较多,仅有少量的隶书。如《修孔子庙碑》(隶书建于大业七年),笔法不类晋隶,已是唐隶之先导。

正书:汉隶是的正书,它的草书便是章草,在正书草书之间,有楷书,当时称为今隶,不脱隶书笔意。如钟繇的《宣示帖》、《还示帖》,曹植的《赠王粲》、《鹞雀赋》等。(此些帖已经后人翻刻加工。不完全是本来面目,只能说大体如是)。书法,不能背离社会的实用需要,必然逐渐由繁难趋向简易。它的发展史,既反映继承性,也反映创造性。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绘画、雕塑、文学诗歌、音乐都有创新,书法也不例外。康有为卑唐的论说,不是历史唯物者的观点。唐人的篆隶正草,都有新的风貌,比之以往各朝代的书法,显然有卓越的进步,对我国书法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单就楷书而言,已发展成许多书体,如虞(世南)、欧(欧阳询)、褚(遂良)、李(北海)、颜(真卿)、柳(公权),而另有近似某书家的精工书法者,无法计数,如苏灵芝、王缙书迹近似李北海,又如《唐大]福寺碑》(约780字)字迹近似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

这里所说的正书是狭义的楷书,即唐以后,宋元明清以来习惯所讲的真书,真书的草书为今草,亦称真草,广义的正书,包括魏碑、齐碑等在内,写法有多种多样。魏造像、北齐墓志,有极工整美观的,如北魏的《曹望》等造像,北齐的《气伏保_墓志》(武平元年)、《朱岱林墓志铭》(武平二年),已成为隋唐楷书的前趋。

篆隶正草,各有多种写法。同是正书,确有不同的形质,关于正书的初生、发展(成长)、成熟时间阶段,有不同的看法,不免发生争论,如能对同一书体,加以细致比较观察,也许能缩小分歧。

例如隋《甯K碑》(宁越郡钦江县正议大夫之碑,大业五年建),《大隋河东郡首山栖r道场舍利塔之碑》、《龙藏寺碑》、《苏孝慈墓志》,皆近似唐碑正书,而与三国魏《王绳武墓志》相比,显然有精粗之别,不能同日而语,由此可见,有人推想晋朝人的正书,即为唐以后的正书(真书)是不切实际的。

草书:鉴赏草书较难。关于草书的定义各人概念未必相同,我认为,就是简化草率写各体字的书法,便为草书。隶书的草书称章草,正书(楷书、真书)的草书称今草或真草。篆书也有写得潦草的,所以篆书也有草书。《阮氏积古齐钟鼎彝器款识》第四《乙亥鼎》,即为草篆。

隶书、正书有较多的石刻碑铭,造像流传在人间,古人的草书大都写在绢帛或纸上,不能经久不坏。既使经后人摹刻在石上或木上,大都走样,其中有不少伪作,因此鉴别草书的真赝尤难。汉隶的草书,为章草,已如上述。汉张芝的草书为章草,没有疑问。但淳化阁帖中有张芝的今草,阁帖的版本不一,有的版本,保持章草的笔意较多:有的版本,已多为唐人的今草笔法,所以要从历代草书,分辨时代风格,困难更大。刘延涛所著的《草书概论》(草书史的简略本)第22页说到张芝的书法,唐太宗王羲之传论云:“伯英临池之妙,无复馀r,故其书遗迹渺然,阁帖收有8帖,评者皆谓惟末一帖章草者近真云。于是端详张芝所书,是否即应为现在的今草(真草)?无法证信。

关于唐以前的草书,大都见于阁帖及智永的千字文等。兹不多论,唐朝的草书,今日可以看到的较多,如唐太宗的《屏风真草》(约近二千字)。孙过庭的草书,有《书谱》、《千字文》、《狮子图赋》、《景福殿赋》等,大家认定书谱为真迹,其余皆有疑问,《景福殿赋》更差劲。

怀素的草书,有《怀素自叙》、《圣母》、《律公贫道》、《论书帖》、《食鱼帖》、《四十二章经》、《大草千文》、《小草千文》、《怀素自叙》公认为怀素的代表作品,《小草千文》,前人称为千金帖,可供临摹。其实《律公贫道》、《圣母》等亦不差,后人学草书,无不以晋唐人的草书为本,其实晋人的草书帖,皆已v入唐人书的成分。下面还将论及这些问题。

三、怎样评鉴王羲之的法帖

据史书记载,自东晋以后有人特别推崇王献之书。由于羊欣从王献之学,谢灵运为献之之甥(谢灵运之母为王献之的侄女,实为外孙),皆以书显于宋,如邱道o、孔琳之、萧思话、薄绍之、王僧虔等,皆一时名家,莫不规抚子敬,故宋齐之际,世人几不知有右军。南史刘休传云:“高帝以休有思理,使与王僧虔对共监试,又元嘉中羊欣重王子敬正隶书,世共宗之,右军之体微轻,不复见贵,及休始好右军法,因之大行云”。后来梁武帝推重王羲之书法,唐太宗尤加赞赏,大量收集他的字迹,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者,一唱百和,提倡临摹王羲之书法,朝野成风,无异把王羲之书法树为典型。从现存的王羲之法帖看,可以从三方面来鉴赏。

(一)各种版本王羲之的行草书阁帖丛帖等。

(二)集王羲之书的各种碑刻,如《怀仁圣教序》、《兴福寺碑》(半截碑)、《孝侯周府君之碑》(周处碑)等以及王书的小楷《老子道德经》、《东方画赞》、《乐毅论》等。

(三)许多人临摹的《兰亭叙》、如定武本,颖上本、神龙本等。

就三项申说如下:

1、现存各种法帖中,王羲之的行草书,有无可认为真迹的?就《淳化阁帖》而论,自第6至第8卷,皆系王羲之的法书,实纯是宋朝人摹刻的。第7卷中显然有智永的字混杂在内。《淳化阁帖》数经辗转摹仿翻刻,有多种版本,已非本来面目。宋朝的《集古录》作者欧阳修,道德文章,为后人所尊重。他在《六一题跋》中,一再说到:“自唐末干戈之乱,儒学文章扫地以尽,宋兴百年之间,雄文硕儒比肩而出,独字学久而不振,未能比肩唐室”。按王羲之的字迹,传到唐初贞观年间,将近三百年,自唐贞观到宋朝大观又已467年,经过唐人所传下来的晋人书,不比刻在石上的碑文,埋在地下者,经久保存,原形少变损。宋人所见晋人书法,经过唐人加工,成为唐人书法。所谓宋人所收集的晋人书法,如《淳化阁帖》,自然只能在唐人所临摹的基础上,再加工摹仿翻刻,我们所看到的王氏真迹,又从《淳化阁帖》化身本中摹刻而来。到底还有几分王羲之书法的原形?不难理解,不少人认为《快雪时晴》,是王氏真迹,祝嘉已考证它不可靠,并说:“羲之墨迹,没有存在了,所有的都是唐人的摹本。”我认为祝嘉的见解,是正确的。

2、集王书最有名的,便是《怀仁集王圣教序》。其他集王羲之书的碑刻,有《兴福寺碑》(半截碑)、《孝侯周府君之碑》(周处碑)、《绛州重修夫子庙碑》、《华藏寺新建铜殿记》、《解州c池新堰箴》,其他如《集古梅花诗》、《双柏行》、《韩愈佛骨表》等,列举不尽。远在朝鲜有《麟角寺普贤国师塔碑》、《鍪藏寺阿弥陀如来造像事迹碑》。

这许多集王书,咸为唐以后的作品,其中有标明“集”字的。有的公然署王羲之书,连“集”字也不用。例如《周处碑》,碑文所傅记的周处是晋朝人,撰碑文的人是陆机王羲之书,依理可认为真迹。但明人赵子函(撰著《石墨镌华》者)认为此碑书法有右军遗意,同时提出不少疑问。这碑现还保存在江苏省宜兴县周王庙大殿内,经切实查考,为唐人所立,是假王羲之的书名。其他各种集王书,面目不同,皆为集字者凑合摹仿王羲之书体而成,大都不逮《怀仁集王圣教序》神气,可是怀仁所集王字,实为怀仁的书法,不能认为王羲之原迹。董其昌早已说过:.“为怀仁自运,故唐人说它是小王书”。近有人说:“《王圣教》是可靠的王羲之书法、没有人怀疑它有什么问题”,并认为《兰亭叙》中有几个字与《王圣教序》里的字迹一样,足证《兰亭叙》为王书真迹云云。殊不知《王圣教序》有多种翻刻本,其中有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下面,刻著“费甲铸摹”四个字的,怎能说《王圣教序》,没有什么问题?《王圣教序》,既非王书真迹,《兰亭叙》有个别字与它相似,怎能就认为《兰亭叙》,便是王书真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老子道德经》、《东方画赞》、《黄庭经》等,其中唯《乐毅论》,曾摹刻上石,但到宋朝已焚毁,《晋乐毅论》。其余几种更谈不上是王氏真迹,可以摊开各帖对比观察,与《乐毅论》字迹,皆不相同,甚至同一帖,又有不同版本,无法判断哪一种版本为真迹。

3、怎样认识《兰亭叙》

十多年前,关于《兰亭叙》的论辨,已经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兰亭论辨》专辑,里面收集15位作者的文章,插图65件,对于我们鉴赏《兰亭叙》,研究中国书法发展史极有裨益。我们鉴赏字帖,必须就我们肉眼看到的实物,加以辨认。没有感性认识,谈不到理性认识。宋姜白石(《续书谱》作者)说:“所有《兰亭叙》何翅数百本,而定武为最佳,然定武本有数样,今取诸本参之,其位置长短、大小无不同,而肥瘦刚柔、工拙、要妙之处,如人之面,无有同者,以此知定武本虽石刻,又末得真迹之风神矣”(见《续书谱》、《临摹》)。有人说《兰亭神龙本》是真迹,已经考古专家唐兰论证,认为不足信。翁方纲认为《神龙兰亭》为宋人制作。

清朝乾隆五十年,江都汪中(容甫)得到一旧拓的《兰亭叙》,认为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修G序定武本石刻五字不损本(那时已距唐太宗时代一千一百多年),并在题跋中写道,今体隶书,以右军为第一,右军书以修G序为第一,修G序以定武为第一,世所有定武本,以此为第一。在于四累之上,故天下古今无二”。附有冗长的论说,肯定为右军书的定武真本,非欧阳询所临摹者。后来此本《兰亭叙》帖,归端方所有。李文田题跋时,不仅否定它字迹的真实性,连文章的后半截(自“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以下),都认为后人加的。对《兰亭叙》有如此相背的看法,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郭沫若发表文章,同意李文田的见解,当然是根据他自己的识见、思考心得,不是出于盲从偏爱,并得到文物工作者史树清、王一羽、徐森玉等及其他书法爱好者的支持响应,提供不少补充论据。同时也有几位名家写文章表示异议,其中突出的论点,说“郭老受李文田之蔽”。首先抓住李文田在《兰亭叙》题跋中所说:“……古称右军善书,龙跳天门,虎卧凤阁,银钩铁画,故世无右军书则已,苟或有之,必与《宝子》、《龙颜》相近而后可”。李文田这种推想,缺乏根据,近乎臆断,自不可取,唯仅以此点,驳倒李文田,仍不能说明我们所见的各种《兰亭叙》,其中有王羲之的真迹原本,既使用《晋一日纸本尺牍》、《晋为世主纸本尺牍》及《永和13年霍君墓壁墨书铭记》等古物作证,也无法证明现在《兰亨叙》,即为晋人字迹。汪中所夸赞的《兰亭叙》,不是孤本,作者也曾有过。翻刻本,更不难得到,(在翻刻时经吴让之悉心校定,摹刻较精)。但对《兰亭叙》的版本,见得较多的人,皆认为汪中的题跋,出于主观偏见。汪中是有才学的人,而且精于六书说文金石。如学识不逮汪中,更鲜有不为兰亭神话所迷,故至今尚无人忍心轻易说:“有人受汪容甫之蔽”。

(四)个人见解:

唯物论者认为:“在人们思想方法方面,实事求是和主观主义是对立的,我看那一年都会有主观主义。一万年以后,就一点主观主义都没有呀?我不相信”在前,已有不少人发表关于《兰亭叙》的文章,十年浩劫之后,又看到论《兰亭叙》的长篇作品,引起书法爱好者的重视。主观主义者,古代有。实事求是者,古代也有。兹介绍几位不轻信传说,而能正视《兰亭叙》的古人,供读者参考。

分述篡《兰亭叙》的故事,《兰亭叙》的书法,《兰亭叙》文章内容三项如下:

1、萧翼篡《兰亭叙》的故事,不可信。

北宋是晁补之跋《兰亭叙》:始予幼时读《太平广记》,见唐太宗遣萧翼购《兰亭叙》故事,盖谲以出之,辄叹息曰,《兰亭叙》若是贵耶!至使万乘之主,捐信于匹夫……其老而将传,至从其子求书从葬,亦累矣;……则世将曰,此何足论诸信不信之间,士之行己,亦若是而已,按晁补之所说,信不信,由自己的操行来决定,正己而行的人,不会相信的。

南宋w彦l详叙攸关《兰亭叙》各种传说之后,接着写道:今人多惑野史之言,不知最为谬,历举七点,揭穿萧翼赚《兰亭叙》的不可信。其第六点说:“萧翼为御史,安得潜出关而朝野皆不知,至与僧为侍人,其谬六也。太宗开国之文君,不应赚脱一僧而取玩好,其谬七也”。

远在宋朝,已有人不相信赚《兰亭叙》的故事,后人为什么不可以头脑清醒,冷静思考,破除迷信。上面节录赵彦l的言论仅两点,全文详《云麓漫钞》卷六。

2、现世所见的《兰亭叙》,皆为唐人书,宋人书或为宋代以后之人所书,不应认为王羲之的笔迹。

我们现在目击的各种版本《兰亭叙》,如认为晋人书法,那就是说,晋人书法,经过宋齐梁陈隋到唐朝,没有变化,没有进步,没有创新,这是显然漠视历史发展规律的。有人说:唐朝总有一个《兰亭叙》的蓝本,否则许多人无从临摹。这种设想似乎近理。但事实往往与人们的主观想像不一致。各种《兰亭叙》摹本,皆无书者落款姓名,L说定武本为欧阳询的摹本,但薛稷所摹的《兰亭叙》,也注明定武本,如果当年真有一种固定的《兰亭叙》的本子,为什么其中文句有这么多的差别?欧阳询所书《姚恭公碑》,有一千二百余字,后人发见两种拓本,其中错漏一、二字,便认定它不是原刻。(拓本之一,推锋接战,克著奇功,误克为充字:另一本,右光禄大夫,脱漏禄字)。《兰亭叙》仅有324字,坡已指出其中改作之处有八,怎能还可认为它是从真迹摹下来的。改作之处:

(1)外寄所托,改作因寄所托。

(2)今所欣,改为向之所欣。

(3)岂不哀哉,改作岂不痛哉。

(4)良可悲,改作悲夫。

(5)有感于斯,改作有感于斯文。

(6)曾不知老之将至,误曾为僧。

(7)已为陈迹,误作以为陈迹。

(8)亦q今之视昔,q误作由。

现在流传的《兰亭叙》都是改作过的,仅颍上本《兰亭叙》,仍保存“有感于斯”,没有“文”字。薛稷《兰亭叙》本子及张金界奴上进的《兰亭叙》本子,还可看出若干处改作的痕迹。正由于当年没有一种固定的《兰亭叙》原本,临写人可以任意改作。董香光认为《兰亭叙》无定型,他赞赏柳诚悬书《兰亭叙》不落右军《兰亭叙》笔墨蹊径,古人有此眼目,故能名家。”。董氏书兰亭“皆以意背临,未尝对古刻一似抚无弦琴者,觉尤延之诸君子葛藤多事耳。” (《临G帖跋后》)。他又说:“陶九成G帖考,尚有以草体当之者,政不必规规相袭”(《临G帖题后》)以,上皆见《画禅室随笔》卷一。按陶九成即陶宗仪《辍耕录》作者,他看到的《兰亭叙》117种,其中流传到今日的有几本?草书《兰亭叙》有谁见过?陶宗仪是元朝人,元朝的字帖传到今天,已不多见,有人见到翻刻的或印刷本《唐摹兰亭》即自以为见到晋人真迹,岂非甘心自我蒙蔽!

3、《兰亭叙》后段的文章,是对修G宴叙唱反调。

叙是记叙。《兰亭叙》理应记载兰亭修G宴叙的事绩和与会者的思想感情。而现在的《兰亨叙》后半段,自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以下,不仅与王羲之的情操性格不合,也和东晋时代风尚相背,诋毁庄子学说(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明对修G宴会唱反调。李长路在《文物》上发表文章,将兰亭宴叙人的诗句,列表说明赋诗者的心情,不是抱有成见的人,当不至熟视无睹,无动于中。

《兰亭叙》有些文句,不易注解,正如李白诗里所说:“竹林七子去道赊,兰亭雄笔安足F”。如文中“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庄子》,内篇《德充符》有“孔子曰:死生亦大矣”,而《兰亨叙》里,引孔子的话,而不提孔子曰,在“死生亦大矣”之下,加上“岂不痛哉”,是什么用意?难道死可痛,生也可痛吗?如说生死皆可痛,岂非同一。《兰亭叙》里公然写明,“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是漠视我国传统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民族思想。孙中山为黄兴死后所撰挽联,即有“夷惠谁贤,彭殇谁寿”的名言。前清道光年间石蕴玉把《兰亭叙》的文章字句,全部改动,重新组织,书体仿范氏天一阁神龙兰亭本,字数不增不减。其中有“乐生痛死,所倦之妄也,欣修恶短,所察之诞也”的字句。石氏也是当年翰林进士之类人物。他在淳化阁帖祖本题识;“阁帖之传于世者,不下数十种,大半伪刻,即肃刻初,已不可得,况淳化祖本耶”。石蕴玉对碑帖的鉴赏,有一定的经验,他在帝制时代,无所顾忌,改组《兰亭叙》的文章,固然是文人的笔墨游戏,也正说明,《兰亭叙》在他的心目中,只是一种玩世文字,并非王羲之原作。

朱熹题跋《兰亭叙》:“淳熙壬寅上已饮G会稽郡治的西园,归玩顺伯所藏兰亭两轴,知所谓世殊事异,亦将有感于斯文q信。及览诸人跋语,又知不独会礼为聚讼也。附书其左,以发后来者之一笑。或q以笺奏功名语右军,是殆见杜德机耳”。按朱熹的意见:《兰亭叙》的文字内容及题跋人的思想混乱,所以说:“不独会礼为聚讼”。“杜德机”,见《庄子》内篇《应帝王》,是说杜塞德性机能的人,类似没有情性的木偶,指出当时题跋《兰亭叙》的人,误解王羲之的为人,是错误的,无知的。

既况《兰亭叙》是王羲之作品,文字的内容,极关重要。不同于他的《千字文》、《洛神赋并序》。《兰亭叙》应该反映当年G叙的情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但三百二十个字之中,有七个一字,五个怀字。在“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之下,又有四个怀字:“或取诸怀抱”、“q不能以之兴怀”、“不能喻之于怀”、“所以兴怀”。此外还有三个感字:“感慨系之矣”、“每揽昔人兴感之由”、“亦将有感于斯文”。其他还有说不尽的悲痛:“怏然自足、岂不痛哉”、“未尝不临文嗟悼”、“悲夫”,这是记叙文吗!文章在“信可乐也”之前,可说已经叙述了G叙的概况。而在“信可乐也”之后,是说些什么?读者无从切实体会,即使有体会,也是各不相同,所以朱熹览诸人跋语,不胜感喟,我们从小读四书,便知道朱子注解,其实朱子对老P学说,也有研究,并能挥毫,大字小楷均有遗迹石刻流传。他给《兰亭叙》的题跋,含蓄中肯,发人深思。

四、结语

一、本文前半部着重谈鉴赏书法与写好书法的关系,并简要说明写字的基本功。鉴赏各时代碑帖,应注意篆、隶、正、草各体书法,但例举同体字的不同之处,必然要提示实物证明,否则无法让读者明辨是非。可是要把各种不同碑帖的字迹,逐件印出,实在有困难的。只能酌量择要影印几件,以使窥豹一斑。至于篆、隶之间,隶、正之间,又有几种体夹杂写的书法,如《汉三公山碑》、《隋曹植碑》(曹子建碑)等,所知不多。唐宋以来,楷书(包括小楷、石碑、墨迹等)数量多,而手头掌握材料少,因此暂不论及。

二、后半部评鉴王羲之的法帖及《兰亭叙》、由于历年来阅读到不少攸关《兰亭论辨》等文章,因此执笔抒发主观意见,不免下笔不能自休,费辞较多了。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篇(7)

我觉得书法在历史上很重要,它用一种单纯的、也是高贵的颜色传承着文化。但是近代以来,尤其是白话文运动和简体字推广以来,我觉得书法重要性丧失了,我觉得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书法更多的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把写书法当做一件附庸风雅的事情,导致了书法艺术很小众,而且也很自恋,所以我觉得它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

我认识一个同学,她写字非常漂亮,人也心平气和的,她跟我说她小时候脾气很不好,然后父母就送她去练书法,书法让她变成现在的样子,非常的平静,不张扬。

概括地讲,书法对中国文化有一种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就是那种线条了,它的内容倒反而已经不重要了,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有类似的艺术,其他民族也有文字,但是从来没有把文字当做一种最高的艺术,极抽象的,以线条的流动来表现一种民族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典雅的、曲折的、游动的、收敛的,但是又可能是狂放的,它全部体现在这个上面了,和里面的内容其实不是很有关系。

王羲之应该是这个领域里至高无上的一个人物,他开创了一代典范,《兰亭序》的认知度是非常高的,哪怕绝大多数认知它的人读不下来那个文句,但看到那两个字就知道这是中国,象一个民族的记号,不必要很宏大。《晋书》的《王羲之传》里提到王家是当时的名门,文化程度高,也有一定的官职,而且孩子一个个都是出落得比较的潇洒漂亮,所以有一个叫郗鉴的太尉来到王家招女婿,男孩子们觉得是这么一个高官来找女婿,每个人都有点装模作样,唯独在东边的床上有一个人,袒露着肚子在吃东西,潇洒到了极点了,这就是王羲之。大家知道吗,现在我们之所以把女婿叫做东床,就是由这个典故来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可爱的魏晋南北朝,郗鉴看中了这么一个怪人,选对了一个王羲之,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那个时候他字就写得非常好,名气越来越大。最有名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就是有个老太太卖扇子卖不掉,王羲之看着可怜,魏晋名士总想表现一下,他就在上面写几个字,老太太就哭了,觉得干干净净的扇子都卖不掉,你给我涂得乱七八糟怎么卖得掉,王羲之说你可以增加十倍的钱去卖,这是王右军的字,结果大家来抢购,第二天老太太又来找王羲之写字,王羲之觉得挺麻烦了,就拒绝了。这种事情在当时晋生的可能性非常大。

王羲之写字寻找一个审美对象,他所寻找到的最美的审美对象是鹅,鹅的潇洒、鹅的洁白、鹅的这种动作太像书法了。王羲之知道有一个老太太养鹅养得特别好,就到她家里去看,那个老太太就把鹅先蒸熟了给王羲之吃,因为贵客来临,所以就变成了个悲喜剧。后来他只要见到鹅就不肯走,而且问人家要,后来有个道士就说其实你用不着给我钱,也用不着这么求情,你写一点东西来换就可以了,这个道士真是聪明,换到了稀世珍宝,王羲之也获得了自己所喜爱的鹅。所以山阴道上的道士用鹅来换取王羲之的《黄庭经》这样的故事,就成为一个非常美的文化传说。

我们必须记住王羲之,因为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峰,在他之前也出过不少杰出的书法家,却都被他的光辉掩盖了,在他之后优秀书法家更是代不乏人,但都把他看作是永恒的导师。

有各种好的书法,但是王羲之奇迹般地成了最高峰,而且王羲之的《兰亭序》成了最高峰,所以我们要直接面对一下《兰亭序》。很多中国古代文人无数次地把它临摹,所以这324个字就像图腾一样,深深地刻在中国文人的心头,连王羲之写错的地方你也得写错。有趣的是王羲之本人也觉得这一幅写得好,他后来也无数次地重新写过,但都没有这幅好,所以他说是神的力量推动自己把它写出来的。

这幅书法前面是写时间、地点、风景,实在是很通俗,像"少长咸集群贤毕至"已经成为了成语,但到了后面就慢慢地变艰深了,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了。这篇散文的结构基本上受到了魏晋名士清谈之风的影响,但是对魏晋名士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他认为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境遇,有各种各样的感觉,都会不断地产生,但是实际上呢我们要选择,古代和今天、未来是一件事,这是王羲之在《兰亭序》里非常精采的表达。魏晋名士讨论到最后,就认为生死是一件事,长寿和短命是一件事,但是王羲之说不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但是他觉得最好玩的是我们有没有可能把古人、今天和后人连在一起,所以这样一来,我们今天的聚会就很有意思了,把每人写的诗结合在一起写给《兰亭序》,多少年以后看到以后就会想起我们的聚会,历史就像流水一样贯穿起来了。

关于《兰亭序》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就是《兰亭序》以后的命运。我前面讲过王羲之自己写了很多次,都觉得不如那一幅,可见它非常珍贵,王羲之也非常地爱惜它。一代代传到第七代孙子,是个和尚,叫智永和尚,他年纪非常高的时候又把《兰亭序》传给自己的一个徒弟叫辨才,那时已经到了唐太宗时代,李世民是一个书法的狂热爱好者,他利用自己的政治权力收集了几千多个王羲之的书帖,但最重要的那幅《兰亭序》没收集到,所以他就利用各种各样的力量打听它的下落,打听下来在辨才和尚那儿。李世民也派人去谈过,辨才坚决不交出来,然后李世民就动了个计谋,他派了一个叫萧翼的人到辨才那儿聊天,谈得非常投机,文人在一起谈得非常投机的时候,最后就会有点显摆、有点斗气了。辨才说我藏有王羲之的好多字,萧翼说这不奇怪,谁都会藏一点王羲之的字,但《兰亭序》谁也没见过,连我们的皇上都没见过,辨才和尚心性还不够稳定,终于忍不住讲出来了,而且还拿了出来,那么萧翼当然很快就拿到手了,并且宣布圣旨归唐太宗所有。唐太宗实在是太喜欢它了,所以就把它一起葬了,之后不知下落了。所以《兰亭序》的真迹就这么失踪了,好多文人练的都是它的摹本,摹本就是当时唐太宗得到《兰亭序》以后让朝廷里很多书法家来模仿,我们现在看得比较多的是冯承素的那个摹本,那个摹本是在真迹上面用比较薄的纸双线勾画以后再填满的,所以它特别符合真迹。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篇(8)

王羲之生于303年,卒于361年,东晋琅琊(今山东临沂)人。他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羲之自幼爱好书法,苦心研练,博采汉魏诸家之精华,集其大成,超脱魏国书法家钟繇真书的境界,另辟蹊径,使真书完全摆脱隶书遗迹,成为独立的新体。他兼善隶、草、真、行,后人在研究其书法艺术时赞誉颇多:“点画秀美,行气流畅”,“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贵越群品,古今莫二”,有“右军书在而魏晋之风尽”的美誉,被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人们称他们父子两人为“二王”,王羲之的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

《兰亭集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有如神助。如其中的20个“之”字,竟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以后他多次重写,皆不如此次酒酣之作,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但是,就是这件“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书法极品,直到如今,其下落仍然扑朔迷离,令人无法不惋惜。

长期以来,学界盛行的说法是:《兰亭集序》被对之爱不释手的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带进了棺材里,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何延之的《兰亭记》中曾说过,文韬武略的李世民对书法情有独钟,尤其喜爱“书圣”王羲之的墨宝,他利用帝王之便,在天下广为搜寻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每每得一真迹,便视若珍宝,余兴来时临摹揣度,体会其笔法兴意。领略其天然韵味之后,便珍藏身旁,唯恐失却。不仅如此,他还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王羲之的真迹。太宗晚年,喜好王羲之更甚。

虽然收藏王羲之墨迹不少,其中也有《兰亭集序》,但始终没有找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真本。作为一国君主,却不能得到前朝的稀世之珍品,太宗每想到此,便显得闷闷不乐。

原来,王羲之自己也十分珍惜“神助”之作《兰亭集序》,小心翼翼地保管它,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七代孙智永。

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对乃祖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极为钦佩,决心使乃祖的书法万古流芳。智永练习书法极为刻苦,他在永欣寺时,就曾盖一座小楼专供练字,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就在这座冷冷清清的小楼里,他如痴如醉地练字,毛笔用了一支又一支,他常把用坏了的毛笔扔进大瓮,天长日久,就积了好几瓮。智永后来把这些毛笔集中埋在一个地方,自撰铭词以葬之,时称“退笔冢”。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智永的书法名气也越来越大,求其真迹者很多,登门求教的也极多,以致他户外之屦常满,连门槛也踩坏了,智永只好用铁皮来加固门槛,时人称之为“铁门槛”。

智果、辨才、虞世南等书法大师都是智永的弟子。《真书千字文》系智永的代表书作,后人对它评价颇高,都穆《寓意编》云:“智永真草千文真迹,气韵飞动,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智永的《真书千字文》唐代时流传到日本后,对日本书道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智永年百岁乃终,死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珍藏在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当李世民获知《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后,兴奋不已,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集序》。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谈得很投机。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那才是王羲之真正的传世之宝。”

萧翼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动声色地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犹豫再三,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萧翼故作不信,说此帖已失踪,怎么可能在你这里呢!辨才见萧翼不信,就决定让他开开眼,从屋梁上的洞内取下《兰亭集序》真迹给萧翼观看。

萧翼仔细察看了一番,果真是《兰亭集序》真迹。只见他脸色一变,迅即将其纳入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 “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但悔之已迟。

梦寐以求的东西终于到手了,李世民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萧翼智取《兰亭集序》有功,李世民朱笔钦点,提升他为员外郎,加五品,并赏赐给他银瓶、金缕瓶、玛瑙碗各一只和珍珠等,又赐给他宫内御马两匹,并配有用珠宝装饰的鞍辔,宅院与庄园各一座。

对将《兰亭集序》秘藏起来不奉献给他这位当朝天子的辨才大师,李世民开始时还生气,冷静后又考虑到辨才年事已高,不忍处罚之,于是就放过了辨才。数月后,仁厚的李世民又赐给辨才大师锦帛等物三千段,谷三千石,下敕书让越州都督府衙代为支付。

惊魂未定的辨才大师得到这些赏赐后,不敢将它们归为己有。他设法将此赐物兑换成钱,用这些钱造了一座三层宝塔。这座宝塔造得特别精致华丽,直到现在还存于世。辨才因受惊吓与刺激积忧成疾,一年后便撒手人寰了。

李世民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奉在宫内的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等四人,各拓数本,赏赐给皇太子及诸位王子和近臣,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

那么,唐太宗死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又到了哪里呢?

史书记载,《兰亭集序》在李世民遗诏里说是要枕在脑袋下边。那就是说,这件宝贝应该在昭陵(唐太宗的陵墓)。唐末五代的军阀温韬在任陕西关中北部节度使期间,把昭陵盗了。史籍记载:“在镇七年,唐帝之陵墓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李世民的昭陵自然难以幸免。盗墓者进入昭陵的地宫后,见其建筑及内部设施之宏丽,简直跟长安皇城宫殿一样。墓室正中是太宗的正寝,床上放置石函,打开石函,内藏铁匣。铁匣里尽是李世民生前珍藏的名贵图书字画,其中最贵重的当推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和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打开一看,二百多年前的纸张和墨迹如新。这些稀世珍藏,全被温韬取了出来,但迄今千余年来下落不明,谁也不知道这些宝物去向何方。

但在温韬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兰亭集序》,而且此后亦从未见真迹流传和收录的任何记载。一些史学家认为,温韬盗掘匆忙草率,未作全面、仔细的清理,故真迹很可能仍藏于昭陵墓室某一更为隐密之处。

史学界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兰亭集序》并没有随李世民埋藏到昭陵之中,而是埋在了唐高宗李治的陵墓乾陵之中。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唐太宗死时,并没有提出要将《兰亭集序》随葬,而是将《兰亭集序》交给了同样喜爱传世艺术品的儿子李治。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篇(9)

翻开丰富的诗词文赋,有关“上巳”三月三日的歌咏记叙,俯抬皆是。为什么“上巳”或“三月三日”有如此魔力,敲击着骚客文人的心弦?这一天为什么成为文坛丰收的季节?探本索源,我们便可从中看到一幅古代风俗画。

远在公元前的周朝,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注重三月时食,每逢此时,要去水边祭祀,并且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沐浴,认为这样可以祓除疾病和不祥。史书称这种礼仪为“楔”或“祓禊”。《论语・先进》篇;“暮春者,春服既成,寇者五六人,童于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三月上巳,官民皆絮于东流水上,日冼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絮o"可见,在春秋战国、秦汉之际,三月出游,沐浴祓楔的活动就比较普及了。古人这样重视暮春三月,是因为在选个时节里,万物复生,意味着农事的开始,官吏们也要“劝农”了口而“阳气布畅,万物讫出”,风和日丽,天朗气清,大自然的焕发生机,蓬蓬勃勃,也能引起人们愉快和振奋的情绪,带来吉祥的祝福。古人的有关诗文也反映出这种风貌,.例如晋朝人张华的诗句:“暮春元日,阳气清明。”《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拔除衅浴,”郑玄注:“岁时拔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美,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徐广的‘史记》注:“三月上巳,临水祓除,谓之楔。”《南齐书・礼志》:“三月三日曲水会,古楔祭也。”《酉京杂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禊登高。”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导生。禽鸟翔逸,卉木滋荣。”《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南朝梁沈约的诗,“丽日属元巳,华芳县在斯。开花已匝树,流嘤覆满枝。”《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这类的诗句是不胜牧举的。

确定“上巳"为祓禊日,不知起于何时,只知道自三国魏以后,楔日就不再用“上巳卯而是固定在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日。

祓禊,这种来自上古的礼仪,在汉代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来到水边已不仅仅是举行沐浴拔除的仪式,而是把它当成宴饮游玩光,更免不了要赋诗行令。达官贵人或文人骚客还在弯曲环绕的小水渠,让装饰着羽毛的酒杯随波泛流,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喝掉杯中的酒,称之为“曲水流觞竹o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叙的就是他和朋友三月三日水边宴饮的盛况。直到唐宋,朝廷还一直重视日的活动,皇帝经常在这一天赐宴、一赐钱给文武百官,并且官修游船画舫,以助游兴。但截止《隋书》,唐宋以后,禊祭不再载于史书礼志,大概是由于随着历史的延续,禊日的活动越来越大众化,成为一种民风习俗,统治者觉着不再适于作为他们专用的祭礼了。

祓楔之风,在我国古代流传极广,从各地的方志上可以看到,三月三日的活动在江南流传的更广,也更热闹,这显然与南方春天来得早有很大的关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古代鲋史籍和文学作品里,古人都自称他们在三月三日的活动为”楔或“祓楔”。如张衡的《南都赋》。“暮春之禊,元巳之辰,方轨齐轸,被于阳滨。,隋朝江总《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上巳娱春禊,芳辰喜月高。竹唐代王维《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诗》:“章迎从上苑,被禊向中流。”

然而,我们错误地解释了古人这项活动的名称,误称为“修楔”,所举之沈约《宋书・札志》;“……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已也。”倒皆为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一段文字:“暮春之初,一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楔事也。”未见他例。因而,怎样理解《兰亭集序》的这段文字,就成了辩“修禊”与“禊”的重要问题。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篇(10)

不少观众提出“博物馆都差不多,看一个就够了”“一个展览不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的看法,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观众需要那些与社会生活贴近的有特色的展览。以往博物馆举办的很多展览,给人的感觉是给专家看的,一般人看不懂。要摆脱这种“曲高和寡”的局面,前提是要了解社会,研究大众观赏行为及观赏心理,把握好大众的观赏需求,这对展览的定位很重要,是展览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博物馆在设计展览前,应先定位观众和展览主题。北京首都博物馆在2010年9月28日到2011年1月9日举办的《首届世界华人典藏大展》,就是经过社会调查,结合中国民间收藏热,老百姓对古玩艺术品关注的现状,精选出收藏家的100件套藏品,通过对宋代官窑、哥窑、清代瓷器、书画等精品的展览,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境。展览期间每天来参观的观众达1000多人,有的收藏爱好者甚至前后来了十次之多,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为了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展览设计者还特别开辟出一块文物观赏区域,将有争议的藏品拿出来与观众接触,使观众在欣赏精美文物的同时,亲身参与到文物的鉴定中。这次展览是博物馆在整合社会资源,取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成功例子。

陈列内容满足观众

陈列设计所做的工作就是要通过不同手段表现展览的主题和展品的内涵,以满足不同层面的观众需求。故宫博物院于2011年9月21日推出“兰亭大展”,以“兰亭文化”为主题,旨在普及兰亭文化,对专家学者的研究也有所裨益,不仅助推了文化宣传,也为书法爱好者及研究者们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本次展览分两个展厅,午门展出的“兰亭特展”是关于兰亭文化的综合性展览,贴近普通观众需求;延禧宫的“兰亭珍拓展”兰亭碑帖的专场展览,更为专业,方便专家学者赏析临摹。“兰亭特展”展出摹本、刻本、绘画和器物等与兰亭相关的110件文物。为了让更多观众接受与理解兰亭文化,设计人员分“王羲之的兰亭”、“唐太宗的兰亭”、“乾隆的兰亭”、“谁的兰亭”四个部分,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从兰亭产生的时代背景讲起,到唐太宗时期确立它的地位,再到乾隆时期达到鼎盛的状态。在一个个故事、画面和展陈器物中讲述帝王、士人、普通百姓对兰亭的喜爱,也通过他们对于《兰亭序》字里行间的理解与感悟追述千百年来强盛不衰的艺术生命。为配合展览,组织者还举办“兰亭文化”知识讲座、中华传统诗词大奖赛、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据故宫博物院统计,10月1日至7日,“兰亭特展”共接待观众43,299人次。平常日,每天也有1000多人次参观。这次展览在表现主题、内容和形式设计、宣传推介上,都是一个博物馆专题展览的成功典范。

陈列形式吸引观众

兰亭序的作者是谁篇(11)

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我们可以把它译为:

    永和九年,岁星在癸丑,三月初三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修禊活动。许多著名人士统统来了,年轻的和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这专访有高峻的山岭,茂盛的树林,外长的竹子,还有澄清的急流在左右映衬环绕,引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琴、瑟、箫、笛演奏的盛况,但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畅叙衷情。这一天,天色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抬头看到天空的广阔,低头看到万物的众多,藉此放眼观赏,开畅胸怀,可以尽情享受耳目的乐趣,确实是欢乐的。人与人的相处,时间很短暂。有的把自己的抱负倾吐出来,和朋友在一间房屋里谈论;有的凭借爱好的事物寄托志趣,过着放纵性情的生活。虽然各人谋求的和抛弃的千差万别,性格的安静和浮躁也不一样,可是当他们对接触到的事物感到高兴,被自己暂时取得,就愉快地自满起来,不知道衰老即将来到。等到他们对谋求或者取得的事物已经厌倦了,就随着事物的改变而改变,感慨也随之而来。从前所喜欢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变为陈旧的事物,还不能不因此而产生感慨。何况寿命长短,跟着自然界变化,终究要走向结束。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难道不令人悲痛吗!每次我看到从前人产生感慨的原因,同我们好像契约一样相合,没有不对着前人的文章悲伤感叹,可是心里又不明白会这样。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虚妄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等同是荒诞的。后来的人看现在,也像现在的人看从前一样,这是多么可悲啊!所以我把与会的人一个一个地记下来,并且把他们所作的诗抄录下来。虽然时代不同,事情也两样,但是人们产生感慨的原因,那情景还是一样的。后代阅读的人,也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慨吧。

《兰亭序》诞生于一次浪漫的聚会。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属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的时候,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聚会“修契”(类似祈服、祭祀),饮酒作诗,汇集后请王羲之作序。正当酒酣意畅之际,王羲之面对良辰美景、高朋挚友,用蚕茧纸、鼠须笔,乘兴写下了这篇“遒媚劲健,绝代更无”的序文。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全篇气韵流畅,字体妍美,很好的表现了春和景明好友相聚时的愉悦之情。

法帖为相传之本,共28行,324字,字字“飘若浮云,娇如遊龙,波谲云诡,变化无穷”,一改汉魏以来质朴稳拙的书风,开妍美流便的先河,其雄秀之气,似出天然。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王羲之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双钩填廓”,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郭天赐谓“神龙本”“笔法秀逸,墨彩艳发,奇丽超绝,动心骇目”。石刻首推“定武本”。唐太宗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真迹已绝于世。《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兰亭序》为文章,语言清新优美。作者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如画的景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畅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些如诗如歌的语言,几成千古绝唱,吟来如沐春风之清新,似饮甘泉之甜美。

《兰亭序》的意境高远深奥。作者在以轻松的语言描绘过景色之后,语气渐转深沉:“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行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此后话锋再转:“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此句是该文后半段的点睛之笔,再往后的文字则是此句的展开。自古以来,人们对这段文字的争议颇多,有人认为它反映出王羲之受佛教影响,有厌世思想,也有人认为此段与前文风格不一,怀疑不是王羲之写的。笔者则认为,《兰亭序》通篇的中心思想是以一贯之的。前文状物,后文抒怀,互为铺垫,互为补充,其所要表达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正是由于他看到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所以才“列叙时人,録其所述”,启迪人们珍惜短暂的生命,热爱美好的生活,保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遊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精神状态。这也是《兰亭序》意境的高远深奥之所在。下面做些具体分析:

先来看《兰亭序》的写作目的,修禊事也。修禊是主旨,想到生老病死并不奇怪,并由此触发魏晋以来的玄远尘外之思,因而带有某些悲观情绪。郭沫若说:“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子侄等于三月三日游春,大家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不可能产生悲观情绪,而序中的情绪和王羲之倔强性格不合,由此论证《兰亭序》不是王羲之作的。这是把这次出游,看作游春,而忘记了修禊,才产生《兰亭序》伪作的结论。

修禊是古老风俗。殷周以来,巫觋的遗风仍有留传,禊即其一。《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由女巫导演,于三月上巳沐浴除灾祈福。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义》把禊列为祀典,说:“禊,洁也”。春日万物生长蠢动易生疾病时于水上洗濯防病疗病。《后汉书·礼仪志》即有“祓禊”(祓是古代除灾祈福仪式),此志曰:“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洁。”去宿垢是除去旧病。这里刘昭作注说:“韩诗曰郑国之俗,三月上巳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所以后汉祓禊还学古代女巫用香薰花草沐浴,去病患,除鬼魅,作祈禳。而禊的另一说法,挚虞说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所以举行祓禊,因为有灾,洗濯消灾祈福。正是思念消灾祈福,面对灾害病痛鬼怪可能出现的恐惧,忽生老庄齐物论,所以《兰亭序》写“修短随化,终

期于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是可能产生的情绪。

《兰亭序》写“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在洗濯以后,大伙列坐水畔,随水流放下带羽的酒杯———觞吃酒。像《宋书·礼志》所写“分流行觞,遂成曲水。”依愚见,曲水是人工造成环曲的水沟。从曹魏明帝曹睿于洛阳芳林园天渊池南开始建石砌曲水沟来修禊,成了人工的流杯亭。至今北京中南海、香山、恭王府和绍兴兰亭众多的流杯亭无一不建成环曲的水沟,即曲水行觞。

关于曲水,《晋书·束传》:“(晋)武帝尝问挚虞三日曲水之义。虞对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村人以为怪,乃招携之水滨洗祓,遂因水以泛觞,其义起此。’帝日‘必如所谈,便非好事。’(束)进曰‘虞小生,不足以知。臣请言之。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羽觞随水波’。”所以曲水行觞还有因欢庆建城成功的意义,只不是修禊罢了。

魏晋时曲水行觞祓禊的风俗很盛行。魏明帝建第一个流杯亭,晋武帝很关切发问如上述。晋怀帝于洛阳天泉池南石沟引御沟水,池西积石为禊堂。东晋海西公也在建康钟山立流杯曲水。而王羲之等会稽山阴兰亭正是行这习俗。因祓禊用水洗濯,必需临河,所以《兰亭序》既称为《禊帖》,也称为《临河序》。两者实为一文有所增减。《临河序》说众人之游,《兰亭序》后段侧重抒写个人的感慨。

因为春日出游,面对风和日丽,溪水潺,万物昭苏重新,游人自然欣悦高兴。只是临河祓禊,洗濯之中,想到病痛等等难免凄戚。如郭沫若所指出同游的“颖川庾蕴的一首五言四句有点消极意味,他的诗是:‘仰怀虚舟说,俯叹世上宾。朝荣虽云乐,多毙理自因。’虽消极而颇达观。但其他二十五人的诗都是乐观的,一点也没有悲观的气息。”

或并非如此。郭沫若还录了王羲之写《兰亭诗》五首之二,说丝毫也看不出有悲观的气氛。但请看其三、其五(此据北京出版社1985年出《兰亭墨迹汇编,唐陆柬之临兰亭诗》):

“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前谈非所心,虚室是我宅。

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相与无相与,形骸自税落。”(其三)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造新暂停,以往不再意。于今为神奇,信宿为尘滓。

谁能无此概,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其五)

诗所表现的,生命无常,玄虚为尚,人生如过客,形骸容易散落的思绪和《兰亭序》是一致的。宋代政和元年黄伯思看了柳公权书写兰亭修禊诸人诗,说:“今山阴修禊诸贤诗,……皆寄尚萧远,轶迹尘外。”这说得有道理。应该说《兰亭序》也像这些诗一样表现了由修禊触发的魏晋玄远轶迹尘外的思想。

再看看同去的谢安写的诗:“淳醪陶玄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象,安复觉彭殇。”这表现魏晋玄远,生命无常是明显的。尤其安复觉彭殇。比起王羲之的“齐彭殇为妄作”不是更悲观,走得更远吗?王羲之也有这同样的情绪,悲观的话是:“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但王羲之是正视人生的,以为死生是大事。《兰亭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两字,这正是修禊祈求的求生避死。王羲之的死生观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就比谢安的积极多了。后面说悲夫,也不过着重死生的不同。这又和好玄远谈尚旷达的魏晋思想不同,或有些像郭沫若说的“王羲之的性格是相当倔强的。……他自己是以忧国忧民的志士自居的。”吴楚材的《古文观止》的注释说:“但逸少旷达,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兰亭序》正视死生,正表现王羲之的倔强性格,怎能说是假的呢?

而孙绰的《兰亭后序》:“曜灵促辔,玄景西迈。乐与时过,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郭沫若也说这是《兰亭序》的母胎。这一前一后序,思想又多相同吻合。前、后序思想的吻合又若合符契,表明《兰亭序》不是伪作。

郭沫若在《〈兰亭序〉与老庄思想》又写:“……但感伤悲痛总要有一定的诱因,例如疾病丧亡之类。兰亭修禊,是在暮春游乐,既在饮酒赋诗,又未感时忧国,而却突然以老生常谈的‘死生亦大矣’而悲痛起来,这是无病呻吟的绝顶了。”以为是对能明辨是非、关心民生疾苦、朝政得失的王羲之的过分歪曲。

殊不知修禊正是诱因。修禊时祈告、沐浴正是为了禳除疾病丧亡。此时疾病丧亡威胁的思绪突然袭来,恰好是“死生亦大矣”感伤的来由。暮春出游欣赏大好春景之乐,稍后修禊,俯仰之间已成陈迹。所以感慨系之,悲不自胜是合情理的。大可不必因这份嗟而说缺乏乐观,而说无病呻吟,而说不合作者的倔强性格,因而剥夺了作者的著作权。

《兰亭序》为书法,遒劲飘逸,精美奇妙。《兰亭序》是一座袖珍式的屹立于尺幅之中的辉煌的书艺殿堂。唐太宗赞叹它“点曳之工,裁成之妙”。黄庭坚称扬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兰亭序》道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细部。王羲之智慧之富足,不仅表现在异字异构,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别构上。序中有二十多个“之”字,无一雷同,各具独特的风韵。重字尚有“事”、“为”、“以”、“所”、“欣”、“仰”、“其”、“畅”、“不”、“今”、“揽”、“怀”、“兴”、“后”等,都别出心裁,自成妙构。一般人即便是书法家在写同一个字时其笔法和形态都是相同的。据说当时王羲之喝得醉昏昏的,却欣然提笔一挥而就。他酒醒之后惊奇地发现这17个千姿百态的“之”字真是神啦!并多次复写《兰亭集序》,但怎么也写不出原来那种样子,他终于恍然大悟那是他的智慧和艺术上升到顶峰时刻的作品,此后再也无法复现了。《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创造出一个生命的形象,有筋骨血肉完足的丰驱,且赋予各自的秉性、精神、风仪: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虽尺幅之内,群贤毕至,众相毕现。

此帖在技法上,几臻完美。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态,用笔以中锋立骨,侧笔取妍,笔画多露锋,表现细腻,牵丝流畅优美。有时藏蕴含蓄,有时锋芒毕露。尤其是章法,从头至尾,笔意顾盼,朝向偃仰,疏朗通透,形断意连,气韵生动,风神潇洒。

字的结构,体势纵长,左低右高。字的大小相应,长短相间,虚实相生。布局上纵有行,横无列,每行又有摇曳动荡,变化多姿。略剖其横画,则有露锋横、带锋横、垂头横、下挑横、上挑横、并列横等,随手应变。其竖画,则或悬针,或作玉筋,或坠露,或斜竖,或弧竖,或带钩,或曲头,或双杈出锋,或并列,各尽其妙。其点,有斜点、出锋点、曲头点、平点、长点、带钩点、左右点、上下点、两点水、三点水、横三点、带右点等等。其撇,有斜撇、直撇、短撇、平撇、长曲撇、弧撇、回锋撇、带钩撇、曲头撇、并列撇等等。其挑,或短或长,其折,有横折、竖折、斜折。其捺,有斜捺、平捺、回锋捺、带钩捺、长点捺、隼尾捺等。其钩,则有竖钩、竖弯钩、斜钩、横钩、右弯钩、圆曲钩、横折钩、左平钩、回锋减钩。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明末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右军《兰亭序》章法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出,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最难能可贵的是,从《兰亭序》那“不激不厉”的风格中,蕴藏着作者圆熟的笔墨技巧、深厚的传统功力、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艺术情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在王羲之的所有作品中,此帖最能显示出他妍美清劲的风格,也招致了王字“女郎气”的非议。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

《兰亭序》是一个神话。它一问世就光彩照人,一亮相即倾国倾城,一消失则更不可思议了,它竟历经千百年沧桑流传到了今天。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

    号称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国宝珍品《兰亭集序》是否还在世上,这是国人特别是书法艺术界深切关心的一件大事。关于《兰亭集序》的下落,在史家、书法界以及媒体和网上已有众多的推测和传言,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认为已毁于兵火,不复存在;其二是认为尚在人间。后面这种说法又有三种,即分别认为《兰亭集序》真迹藏于唐太宗昭陵墓内或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墓中的唐高宗棺内、武则天的棺内。传闻最广的就是所谓“唐太宗计取兰亭序”的故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但其真伪尚无法证实。

    《兰亭集序》作为传家瑰宝,甚为王羲之及家人所诊视。他自己特别爱重,交付子孙传藏,传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无嗣,到他去世时只好把《兰亭集序》传给他的一个热爱书法的弟子辩才,千叮万嘱地把保存和传递家宝的重任托付给辩才。辩才遂将《兰亭集序》藏于庙堂樑上一个秘密的洞穴之中,除了他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当时已到唐太宗时代,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书法,决心要把王羲之的全部真迹特别是《兰亭集序》搞到手。在一次科举考试中,唐太宗发现一份已录取考生肖翼的试卷不仅文才出众而且能写一手漂亮的王体行书,于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秘密地召见肖翼,经过面试后将自己收藏的两件王羲之真迹交与肖翼,让他以此为诱饵到全国各地去把《兰亭集序》这条“大鱼”钓到手。并当面许诺完成任务后立即点他为状元并封以高官。肖翼受宠若惊,在巨大的名利驱使下,不辞劳苦,走遍全国千山万水去寻找《兰亭集序》真迹。最后来到香火很盛的九华山下,在市镇上摆了一个书画小摊。时间一长他发现一个和尚经常到小摊前看字画,经打听知道这和尚名叫辩才,看样子也是爱好书法的,而且是一位高僧。于是肖翼就有意地去接近他,时间长了两人遂成为好友,经常一起喝酒谈论书法艺术。一次肖翼趁辩才喝醉之际让他看了作为钓饵的两件王羲之真迹,并吹嘘这是当今最好的王羲之珍品,那和尚说“不对,最好的是兰亭集序”。肖翼马上反驳“兰亭集序已毁于兵火,现在只有我这两件才是最好的了”。和尚一不留神脱口就说“不对!最好的在我那里”。这一下肖翼知道“大鱼”已上钩了,剩下来的事就是小心把它拖上岸来。但他装着不相信的样子,于是和尚说“你不信,我带你去看”。肖翼就这样看到了藏在庙堂樑上秘密洞穴中的《兰亭集序》,并判定这确是真迹。但他口头上故意说这是赝品,不过也模仿得能以假乱真,也算是一件珍品吧。接着他又说这个洞穴很保密,要把他自己的两件珍品也放在此处,以免他整天提心吊胆害怕丢失,和尚当然就同意了。此后肖翼经常到庙里和辩才喝酒聊天,愈加亲密无间,并且同其他和尚也都混熟了。一次他打听到辩才外出做法事,认定时机已完全成熟,就借口到庙里取一件上次忘记拿走的东西,其他和尚当然不以为意,任他去取。肖翼就这样窃取了《兰亭集序》瑰宝。临走时还放了一个“烟幕弹”,说“辩才回来后请通知我,以便前来相见”。及至辩才回庙后问及肖翼是否来过,其他和尚告诉他肖翼曾来取过一个包袱,辩才一听心生疑虑,连忙搭梯子去樑上查看,完啦!那里还有东西呢!辩才悔恨交加,悔不该酒后失言,落入圈套,招至大祸,怎能对得起王家列祖列宗啊!一气之下立即昏迷,从梯上摔下地,悲惨地气绝身亡。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真迹后,常常“置之座侧,朝夕观览”。并对肖翼大加表扬,亲赐御酒一杯,肖翼受宠若惊,一口喝下肚,他万万没有想到唐太宗为了保守机密,在酒里下了剧毒杀人灭口,肖翼当场毒发身亡。

    据说唐太宗死后本应按其遗嘱将《兰亭集序》放入他的棺中,但他的儿子唐高宗也是一个书法迷,他将《兰亭集序》扣了下来。到后来他死时也立下遗嘱要把他收藏的全部书画包括《兰亭集序》都放入他的棺中,而他的老婆武则天“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又将《兰亭集序》扣了下来。因而后来《兰亭集序》就装入了武则天的棺材。

    这个有声有色的故事如果属实,那么揭开《兰亭集序》下落之谜的关键所在就归结为乾陵的发掘。鉴于乾陵从未被盗过,因而笔者以为找到《兰亭集序》的希望还是较大的。但令人担忧的是,根据考古人员的勘探乾陵有可能已经透水,如果真是这样,墓内文物就将面临“灭顶之灾”,从而亟待抢救。 

王羲之的遗闻趣事还有: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

    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这故事便成了“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