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作风建设基本内容大全11篇

时间:2023-02-12 02:44:06

作风建设基本内容

作风建设基本内容篇(1)

作者简介:陶海英(1971-),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师,讲师。(江西南昌33003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西省省级教改项目(JXJG-10- 58-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96-02

继矶山湖、长岭、大岭之后,老爷庙风电场于2011年底开始并网发电,这是江西省建成的第四个风力发电场,也是迄今该省最大的风电项目,该项目装机容量为49.5MW,安装33台单机容量1500kW的风电机组,预计年发电量1.02亿kWh。这使得全省风电总装机容量达13.35万kW。按照规划,江西风电2020年将达100万kW,每年可为电网供电23.2亿kWh。另外,到2012年,全省光伏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500亿元,高纯硅料8万吨,多晶硅片和单晶硅片17000MW,太阳能电池及组件16000MW。为了适应区域电力新能源应用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适应地方风电和光伏行业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电力新能源实训基地建设是当务之急。实训基地是培养新能源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要实践训练场所,是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主战场。因此,探索建设好电力新能源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新能源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1)合作性。电力新能源专业技能实训基地是针对新能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专业岗位群的技能而设立的工作环境,该基地的建设具有投资大和运行费用高的特点,政府牵线搭桥,依托电力高职院校,由高校和企业联合共建电力新能源实训基地,达到资源共享,携手共图发展。一方面可以弥补学校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解决企业所需电力新能源人才短缺的困局。共建共用,提高基地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使高职院校学生更快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减少上岗时间;企业员工不需要到外省去,就近得到及时有针对性的培训,减少员工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果。

(2)先进性。要注重实训基地建设理念的先进性、技术的先进性、资源的先进性、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实训教学展示的先进性、实训基地现场管理的先进性。使新能源应用技术实训基地成为一个在技术、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具有综合的新型服务基地。

(3)适应性。尽可能适应电力新能源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尽可能适应一定时期内江西风电、太阳能企业发展对人才数量和质量方面的要求;要区别于海洋风电和戈壁风电,须适应内陆性风电、太阳能企业对电力新能源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要求;适应学生以能力训练为主线的技能增长规律;适应提高员工专业技能的训练规律。

(4)渐进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坚持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按照分层次、模块化和循序渐进方式,强调学员先夯实基本技能,强化对学员使用设备的能力、分析并排除设备故障能力的培养,据此确立实训内容并开发实训项目,形成从基本操作、基本工艺、基本技能训练,逐渐到专业故障分析排除,最后到综合技能训练的配套实训的渐进过程。形成“基本操作实训―专业操作实训―综合操作实训”的渐进体系。可以总体规划,分期建设。

(5)模拟性。电力新能源实训基地应充分体现新能源生产现场的特点,要尽最大可能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建成针对性很强的、数量和场地足够的实训工位,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工作氛围,要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装置。让学员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岗位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索质的培养。

二、电力新能源实训基地的规划

联手风机生产企业、光伏企业、新能源投资企业,共同打造电力新能源实训基地。依托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对原有校内实训中心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改建、扩建和新建一批实训场所。计划用三年的时间,依次完成基本操作实训区、专业操作实训区、综合操作实训区的建设工作。

(1)实训基地的照明和动力系统,由新建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承担,使得实训基地本身就是洁净能源的应用典范,而且,这些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系统本身,将是学员完成实训项目的最好的实训对象。

(2)新建一个新能源展示厅。它是学生进校时主要的参观场所,学校其他专业的学生和社会人员都可以到此参观。把它建成为省内宣传和推广新能源的对外窗口,一个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教育基地。

(3)新建新能源实训场所,包括:风机装配实训区、风场测试区、风力发电机测试区、光伏实训区、单片机与控制实验室、风机运行测控室和多媒体教学区等。

风机装配实训区承担风力机组实训模块,应有风叶的测试平台,轮毂、机舱、齿轮箱、联轴器、制动系统、偏航系统、液压系统以及风力机的基础。用来让学生认知风机主机结构,设备、器材的布局,完成装配实训。建设风电主机电性能测试平台;光伏发电测试系统拟整体外购。

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原有火力发电专业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设备及其系统单元:发电机、箱式变电站、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配电装置、补偿电容器、接地网等,控制和保护系统单元,集电与输电线路单元,集电线路、电缆线路等实训内容,都可以在原有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功能或者内容即可实现。

(4)实训的内容。风电实训的内容包括:风电基础知识、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原理特点与主要参数、环鄱阳湖典型风电厂的组成、风电厂施工建设前期施工准备工作、风机基础施工要点、塔架制造技术要求及工艺、塔架制造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风机的出厂检验及试验、风机的运输、箱变的安装、风机的调试、风电厂施工质量管理、风力发电厂项目工程验收规程、风电场的运行与维护、风电场的事故处理。还有风电元件测试;风电产品测试;风电设备组装与调试;风力发电机组组装和调试。太阳能发电主要内容包括光伏材料,光伏发电测试系统等。

(5)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打造成为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点,高技术重点实验室,“产学结合,亦工亦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三、电力新能源实训基地的建设

1.硬件设施条件建设

实训硬件设施是满足电力新能源教学要求的实践场所,配备先进的针对环鄱阳湖的风电场主力机型等硬件设备是教学方案顺利实施、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托。特色鲜明和布局合理的实践设施和场所保证职业技能训练能落到实处,这样实训课程才有一种工程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硬件设施的建设是完全必要的。

除了有必要的经费保障和图书资料建设,也需要进行自我教材和培训讲义资料建设。需要根据适应的风电场主力机型有针对性编写相应的培训讲义。讲义不局限于纸质的,还应制作教学光盘,采用多媒体动画、投影、模型等辅助教学资源。

2.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有特色与创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实训质量的关键,要制定中长期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和管理措施。高水平的技能不会来自于简单的书本知识,只有经过生产实际的检验,并经过提炼所形成的实际工作经验才能在生产实践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原有专职教师中抽调相关骨干青年教师到新能源企业挂职锻炼,通过实践技能培训以提高现有师资的技能素质。

其次要从风电企业生产一线引进一定数量专业技术人员到教师队伍,聘用少数从事风电设计、生产和建设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培训师。对从企业引进的师资,通过听课、写讲稿、试讲等一系列培训,增强执教效果。

3.实训项目和内容建设

实训项目和内容充分适应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产业相应岗位群的需求,以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加电力高职毕业生就业机会与发展空间。以风电为例,其实训项目和内容如下。

(1)风电机组的组装。内容包括:塔架的安装;主机(机舱)的吊装;风轮组装与吊装;风机附属设备的安装;箱式变电站的安装;电力线路与通信线路的施工;中央监控装置的安装等。

(2)风电机组的调整试验。内容包括:风电机组的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偏航系统、刹车系统和监控系统等功能系统正确性的检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发现的质量缺陷,确保被试机组性能达标。

(3)风电机组的运行与维护。风电机组的启动、并网与停机;日常运行监视、记录的主要内容;定期巡视的主要内容;风电机组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风电机组日常维护的主要项目和要求;年度例行维护的内容和要求。

(4)风电机组的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风电机组的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故障的分类;故障处理的过程;风电机组常见故障及故障排除方法。

4.实训方法和手段建设

采用小组及大循环分组形式,以工程工艺方法为主线,打破工种界限,重组训练内容,强化训练效果。建立一个开放的、有利于培养现代工程能力和创造性建设的训练体系。推进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特征,以“技艺分解、能力递进”为要求,以“市场对接、职业衔接”为标准的教学方法建设。

在教学手段方面,实训基地通过模拟和仿真手段,建设有足够的工作台位,辅以实物模型、实物照片、现场的录像,精心设计和制作Flas,借助于多媒体教学的形象、逼真、立体,加上展板、挂图、陈列柜等多种教学手段,达到直观效果。结合原理图,使得电气设备抽象概念和复杂的原理过程形象化,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仿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能灵活应用的、满足学生情境需求的学习硬件资源。

5.评价体系建设

人才理念之偏废势必导致相关制度的缺陷。人才尤其是工程应用人才之生命力在于实践动手能力,即从学生模仿训练过程的成效,到直接的实践训练的表现,从一个基本的工艺步骤,到一项技能形成。把学员的工艺技术能力作为最直接的质量准则之一,应使操作技能与综合能力的质量保障体系贯穿于实训质量的整个生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工程意识、动手能力和工艺水平始终是实训质量的主体。

四、结束语

总之,电力新能源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遵循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的规律,按照工程实践教育的大框架和现代工程应用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来进行总体规划和建设。有理由相信,电力新能源实训基地的建设,必定能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电力新能源应用技术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何宝庆.赣“十一五”新能源发展规划(风电篇)出台[DB/OL].jx.省略.2007-4-27.

[2]张长营,王晓红.电网企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供电企业管理,2010,(3):32-34.

[3]李书权,曾令全,严干贵,等.电气工程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1):75-77.

[4]惠记庄,刘海明,邹亚科.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及训练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3):115-118.

[5]胡大超,程奕鸣,黄云明,等.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模式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33-36.

作风建设基本内容篇(2)

党的建设是一个包含着多种要素和多方面内容的整体。其中,党的先进性建设从被提出之始,就备受瞩目,处于“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的重要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先进性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党的建设坚定不移的追求;引导着党的建设的基本方向,是党的建设始终不渝的目标;衡量着党的建设的是非得失,是党的建设优劣强弱的标志;展示着党的建设的效果效能,是党的建设发挥作用的关键。总书记在建党85周年讲话中指出:“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要更加鲜明地强调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重大课题,更加深入地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党自身建设规律,更加全面地认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目标要求,更加突出地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主线,从而使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检验标准更加鲜明,使我们能够更好、更全面、更有成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线地位,不仅要进一步明确,而且要切实得到加强。因为我们党当前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执好政、长期执政问题,而执好政、长期执政的关键则是保持和发挥好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建设所努力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把党的先进性贯彻到底、坚持始终、发扬光大,使党的执政地位因先进性的支撑而更加稳固。进一步明确并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线地位,必须把先进性建设置放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中心位置,使党的各项建设按照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去开展,以是否促进和有助于党的先进性的发挥和实现来衡量优劣得失;必须把先进性建设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使党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保持先进性这个主题、朝向保持先进性这个大目标去努力。只有突出先进性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主线地位,才能真正创造和实现以先进性建设统领和带动党的各方面建设协调发展的局面。

2.要准确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和意义,科学阐明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的基本关系

我们党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昭示出执政能力建设的非凡价值和重大意义。的确,处于执政地位的党,执政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党能不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明确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揭示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的基本关系。其一,二者源于共同的现实要求,有着共同的目标追求,其提出背景、理论价值、战略意义及目标指向都是根本一致的。其二,二者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各有独特作用和存在意义,它们在内涵内容、地位价值、方法途径上存在差异和区别。其三,二者互为作用、渗透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凝结为同一个过程。

从根本上说,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是一种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其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内在地蕴含着对党提高执政能力的明确要求;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会极大地促进党的先进性的保持、实现和发展。其二,先进性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的深厚基础,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取向;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在执政条件下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先进性的现实体现。其三,党的先进性要依赖执政能力建设才能使自身获得强有力的支持并赢得更加充分的发展,党的执政能力又依靠先进性建设的引领使自身的功能和价值得到有效发挥和充足实现。对此,已有的重要文献和相关研究成果中虽有所触及,但还不够充分,有待深入揭示和阐明。

3.要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关系党的建设全局的综合性建设来对待,予以高度重视,使之得到进一步强化

党的各方面建设,因各自的内涵、内容、目标、任务的不同,在党的建设全局中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所处的地位是有区别的。单就涉及领域和适用范围来看,有的具有综合性、全局性的特征,如党的先进性建设;有的具有专项性、具体性的特征,如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对于党的制度建设,我们目前虽然把它与思想、组织、作风等项建设并列看待,但就其现实影响和涉及范围而言,应该视为党的建设中的一项综合性建设。一是因为制度建设关切的不在于制度本身,而是制度所约束规范的内容,制度建设总是涉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涉及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等。二是因为制度建设不是单独推进的,它需要结合并渗透于党的各方面建设之中,而党的各方面建设又必须通过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来巩固已有的成果并进一步深化。三是因为制度建设的成果形式,即制度化的规范、规则、程序或原则,需要共同遵守,具有刚性特征和普遍适用特点,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作为关系党的建设全局的一项综合性建设,制度建设应当得到进一步突出和强化。健全的制度是正确路线形成的基础,是正确路线得以贯彻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把制度建设纳入党的基本建设之中。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党的建设时,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把制度视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从六个方面强调要加强制度建设,确保社会和谐。这一切,为我们认识制度建设的作用并搞好党的制度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当前党的建设的实际看,制度建设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制度建党,既是党的建设的经验总结,又是党的建设的现实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要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全面把握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走综合创新之路;要紧密结合党的性质、目标和任务,确保制度的内容更加民主,制度的要求更加科学,制度的实施更加具有权威性。只有通过制度建设并加强制度建设,我们才能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4.有必要把“廉政建设”从作风建设中剥离出来,作为一项独立的建设内容纳入党的基础建设序列之中

在谈到反腐败斗争时,我们经常提到“党风廉政建设”。1998年11月,我们党专门做出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从目前党风廉政的情况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看,党风廉政建设愈显重要、愈加突出。而在由各方面建设构成的党的建设的整体序列中,党风廉政建设的地位却并不显著。因为直至现在,我们把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问题总体上纳入党的作风建设之中。这种情况值得思考。

党的作风建设内容宽泛,有很大的包容性,这是我们把党风廉政建设归入其中的基本前提。然而,我们在界定作风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时,不能不考虑到它原初的意义及人们习惯上的看法。通常在讲到党的作风建设时,一般是强调继承和发扬三大优良作风,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牢记“两个务必”,倡导艰苦奋斗,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等。这些要求,主要涉及领导方法、工作方式、处事行为问题,与人的品质是优是劣、道德是高是低尚无紧密联系。而一旦把党风廉政的要求和内容、反腐败斗争的要求和内容都作为作风建设来对待,情况就有了很大不同,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超出了作风建设的领域和范围,使作风建设原初的要求和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鉴于作风建设不适宜附加更多的超出“作风”(即思想上、工作别是领导活动中表现出的态度、行为)以外的东西(如人的品质、道德),鉴于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及广受国内外、党内外关注这一现实,应当考虑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要求和内容用“廉政建设”来表述,把“廉政建设”从作风建设中剥离出来,作为一项独立的建设内容纳入党的基础建设序列之中。这里的“廉政建设”,是廉洁执政建设(针对执政党而言)而非廉洁行政建设;归于党的建设整体序列中,宜称为“党的廉政建设”(避免了“党的党风廉政建设”这种不顺畅的称谓);纳入党的基础建设序列之中,则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并列。这样做,顺应了廉政建设已成为党的建设中一项具有独立特征的重要建设内容的现实要求,起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作风建设已难以把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的许多要求和内容囊括其中;二是继续把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作为作风建设来对待,在某种程度上(起码在认识上)会影响到我们对人民群众关注的腐败问题的重视和解决,而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则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

5.需要总体把握并厘的各方面建设的内在联系,明确提出“党的建设新布局”问题并予以科学概括

自我们党提出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以来,党的建设在原有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基础上,增加了新内容,加入了新要素。为此,总书记在建党85周年讲话中提出了“党的各方面建设”这一概念,用以统括党的建设中的多方面内容和要素,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思考和研究有关党的建设的一些问题,必须注意从总体上把握党的各方面建设,必须注意厘的各方面建设的内在联系。这样一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必然是党的建设的一种新布局。

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一样,党的建设目前已由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制度建设等,构成为一个整体。对党的建设这样一个整体的构成要素、内在关系、基本结构的更深入、更细致、更具体的考察,我们会获得这样的基本认识,即: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以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核心),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为基础(保障)。这就是对党的建设新布局的基本概括。

党的建设新布局,是客观形成而非人为设计,是现实存在而非主观臆造,是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必然。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要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新布局”问题,强调的是党的建设体系的发展,说明的是党的建设内容的丰富,描述的是党的建设结构的调整。对“党的建设新布局”予以准确概括和科学表述,是根据总书记的有关论述和中央的有关决定做出的,是对客观存在着的党的建设新布局的观念反映,有助于我们在厘的各方面建设相互关系和内在结构的基础上,自觉把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各项举措。

作风建设基本内容篇(3)

二、建设目标

通过开展建设活动,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努力达到“社会崇廉、制度严明、监督有力、风清气正、群众满意”的目标。

社会崇廉。反腐倡廉教育深入、扎实、有效,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明显增强,廉洁风气渗透到社会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廉荣腐耻的价值观得到普遍认同和遵循,传统美德和公平正义行为得到全社会普遍敬重和弘扬。

制度严明。反腐倡廉制度逐步健全,惩处的治本功能和综合效应得到有效发挥,制度落实到位、执行有力,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监督有力。《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全面贯彻落实,人大、政协、司法以及舆论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权力运行始终阳光透明,逐步形成用权为民、有责必问、有错必究的监督机制。

风清气正。全局上下党风正、政风清、民风和,腐败和消极腐败现象降低到最低限度,各种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得到严厉惩治。领导干部勤政为民、干事创业、廉洁自律,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全面加强和改进;机关部门廉洁、法治、诚信、高效,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群众满意。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积极、客观的反腐倡廉社会评价体系形成,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并参与反腐倡廉建设,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明显提升。

三、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包括基本内容和特色内容。基本内容反映建设“廉洁”合格部门的基本情况;特色内容反映建设“廉洁”合格部门的特色工作。

(一)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建设活动的组织领导、反腐倡廉教育、廉政文化建设、作风效能建设、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强化监督制约、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民主评议等10个方面的内容。

(二)特色内容

主要包括工作创新、经验推广等。

四、建设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局成立“廉洁”合格部门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纪检组长、县局副局长等同志任副组长,其他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监察室,具体负责“廉洁”合格部门建设活动的日常工作。

作风建设基本内容篇(4)

基本建设项目是企业利用积累基金进行的固定资产再生产,是资本性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增强可持续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基本建设项目本身具有的投入金额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建设过程复杂等特点。使得这些项目的风险较大。国家在治理商业贿赂活动过程中,基本建设领域已经成为治理和监督的重点。为保证基本建设项目质量,提高企业投资效益,规范基本建设领域的市场秩序,必须搞好基本建设项目的审计,以保证企业未来的安全、生存与发展。

一、基本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作用

审计的作用是随着审计内容和审计范围的发展而逐步扩大的。基本建设项目内部审计作为一项重妻的管理活动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社会中介机构的外部审计有所区别,其侧重点突出服务职能以及对风险的事前防范,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监督与评价的作用

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活动进行检查和督促。一方面可以将项目的实施情况与企业的经营方针、目标、计划进行对比,保证项目建设符合企业目标;另一方面可以确定这些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保证项目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同时,基本建设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审计来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评价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情况,从而对企业运行过程中可能引发风险的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进行诊断,以逐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二)支持和促进的作用

基本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通过应用内部控制分析和评价、风险基础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专门的审计方法,可以提出改进项目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项目目标的新途径,将审计活动与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当好企业的顾问。

内部审计对基本建设项目支持和促进作用的一个最重要方面是对建设项目内部组织、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善。项目要想成功,不仅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有合理协调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内部合作关系,以减少“内耗”。

二、基本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主要风险

基本建设项目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对这些项目的内部审计工作具有审计范围广、审计周期长、审计方法复杂、技术经济性强等一系列特性,所以基本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风险较大。基本建设项目内部审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基本建设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和建筑市场的非规范性同时存在

基本建设项目本身具有很强的技术经济综合性,不仅涉及到财务会计,而且涉及到工程技术。同时,我国目前的建筑市场上,施工队伍鱼龙混杂,招投标过程程序不规范,压价竞争、泄漏标底、行贿受贿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情况使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面临内部外部的双重压力,审计风险增加。

(二)审计范围难以确定,审计依据来源复杂

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的范围,涉及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和与之相联系的各项工作。审计内容和范围如何确定,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如何,都依赖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由此必然带来审计风险的增加。

审计依据是内部审计人员衡量评价基本建设项目的标准,其来源主要有:涉及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法律法规纷繁复杂,包括《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价格法》、《税法》、《土地法》以及各种不定期的规定等,内部审计人员在操作中常感到难以把握。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常常发现来自不同部门的规定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无法判断应该执行哪一类标准,导致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审计风险增加。

(三)内部审计人员构成不合理

从事基本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的人员,除了具备财务知识以外,还应具备建筑施工、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在我国目前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中,绝大部分是财务人员,其专业知识不足以胜任对基本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审计实务停留在财务审计阶段,无法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三、控制审计风险的主要对策

内部审计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基本建设项目的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一)提升内部审计机构在公司组织结构中的地位,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对保持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和公正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企业中的内部审计机构一般由企业的负责人领导,形成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角色混同的矛盾现象,这必然给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带来压力,不利于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提升内部审计在公司组织架构中的地位,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明确基本建设项目的审计内容

作风建设基本内容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魅力新城北拓延伸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新兴优势产业培育区的总体目标,按照省、市、县纪委要求,切实加强开发委机关和村级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工作,不断夯实柯桥开发区党风廉政建设基础,有力推进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开发委机关及各居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决定成立由纪工委书记同志任组长,各局办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治处,徐钦军同志任办公室主任,缪君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负责电子监察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三、主要内容

开发区党风廉政建设电子监察系统共分为六大系统,即村务监督(村级便民服务)电子监察系统、重大事项决策结果电子监察系统、公务“三问”电子监察系统、限额以下招投标电子监察系统、便民服务电子监察系统和集体“三资”管理电子监察系统。各系统均可通过县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综合电子监察系统登录。下面对各个系统填报工作情况分别作以下说明:

(一)村务监督(村级便民服务)电子监察系统

1、上报对象:九个居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2、上报要求:《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基本情况》和《村务监督指导中心基本情况》上报一次即可,《村务监督积分管理表》、《村务监督基本情况汇总表》和《村级便民服务基本情况汇总表》每个月月末上报。

3、填报责任人:各居上报表格由徐钦军同志牵头,各居指导员协同负责,并于次月5日前由政治处汇总录入系统。

(二)重大事项决策结果电子监察系统

1、上报内容:党工委(扩大)会议、党政联席会议、主任办公会议按照《县镇街提交党委议决事项目录》的要求,列入目录的讨论事项必须如实上报,未列入目录的讨论事项酌情上报。

2、上报要求:会议结束5个工作日内必须上报。

3、填报责任人:由办公室李国臣负责跟踪录入。

(三)公务“三问”电子监察系统

填报相关内容和要求如下;由缪君负责管理与导入相关内容。

(四)限额以下招投标电子监察系统

1、上报内容:根据《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七部委令》、《关于进一步完善限额以下项目招投标采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县等法律、法规、文件等内容大小项目招标公告、中标公示、政府采购申请等内容。

2、上报要求:除要及时外,还需对内容进一步规范,重点在项目内容、规模、工期、资金预算、资质要求、报名时间设置、保证金设置等方面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规定,逐项对照执行。

3、填报责任局办:由财务办公室负责大小项目的招标、中标相关公告,办公室相关人员负责填报政府采购申请表。

(五)便民服务电子监察系统

县纪委将对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大厅进行视频远程监控,目前正在对相关设备进行集中招标采购。主要由办公室成员缪君同志配合做好招标协议签订、硬件安装调试及经费结算等工作,同时12月上旬,县行政服务中心将对开发区便民服务中心信息化管理开展集中培训,并由县、开发区两级纪委对办事大厅受理事项的办理情况进行电子监察。

(六)集体“三资”管理电子监察系统

1、上报内容:原始票据监管、经济合同管理、集体资源公开、土地承包及流转、经济合同管理、土地征用等信息。

2、上报要求:按照实际情况及时录入。

3、填报责任局办:由农业发展局的会计站负责各种相关信息的录入。

四、工作要求

作风建设基本内容篇(6)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f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of building facilities

management courses in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expertise and professional property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liu yang

(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56)

abstract the courses of building facilities management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discipline of property management. since 2009, i have been assigned to teach these courses. from then on, i did some researches of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of these course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i hope these courses can get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school, and effect of these courses can be better and better.

key words building facilities;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teaching methods

1 建筑设备管理类课程在物业管理专业中的内容及其开设的必要性

建筑设备设施是附属于房屋建筑的各类设备设施的总称,它是构成房屋建筑实体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挥物业功能和实现物业价值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建筑设备设施包括建筑给排水与消防、采暖、通风及空调和建筑电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物业设备的种类日益增多,新型产品纷纷涌现,不断向更完备、更先进的多样化、综合化系统发展。这不仅使人们对物业设备的功能需求不断提高,也对物业设备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建筑设备管理的内容比较广泛,且渗透面广。其中心内容就是通过对建筑设备设施的管理,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年限,确保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及运行费用。由此可见,建筑设备管理是物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将本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熟悉建筑设备管理工作流程和常见的设备系统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水、电、气系统的维修、保养、操作的综合性技能型人才。

2 我校物业管理专业建筑设备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探讨

由于物业管理专业与制冷与空调专业不同,在后期的工作中强调的是对已有建筑设备、系统的维护、保养、操作,而不是像制冷专业一样偏向于对尚未建的建筑设备系统的设计,故教学内容中显然已不需要建筑设备系统设计、计算及绘制施工图的内容。根据以上的课程教学目标,我们将教学内容按能力层次划分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建筑设备物业管理常见故障处理和建筑设备工程施工图识读四大模块。这四大模块的能力要求呈阶梯型。以建筑给排水为例,以上四个模块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学生需要学习基础知识,包含建筑给水方式、建筑供水的主要设备、建筑给水常用的管材及加工方法等;然后,要学习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维修工具的使用操作、主要阀门的拆装、各种管道的连接、钳工操作、管道安装等;接着,要学习建筑设备物业管理常见故障的处理,包括常见的管道堵塞、水压不够、简单设备(如阀门、过滤器)故障处理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物业工程水暖岗位的基本经验技术,着重训练学生的实操能力;最后,要学习建筑设备工程施工图的识读,包括常见的给水系统施工图、排水系统施工图、雨水系统施工图识读等。施工图识读能力是建筑设备物业工程管理人员的必备能力。只有具备这一能力,从业人员才能全面地理解自己所管理的建筑物各部分的功能、作用、特点,才能更全面、宏观地解决物业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3 我校物业管理专业建筑设备管理类课程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16页)

3.1 充分利用电化教学

对于基本原理部分的教学,本类课程中的有些内容属于建筑中的隐蔽工程或系统工程

,从已建好的房屋中很难看出起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但这些往往是课程的重点部分和必讲内容。如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供电线路、建筑通风及空调工程中的通风管网、建筑给排水中的给排水管网等。这部分内容很难通过看实物或单纯通过教师语言讲解来使学生理解。这就需要借助图片或电脑仿真技术进行演示,将实际的工作流程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也需要授课教师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相关的教学资料,以满足教学要求。笔者的教学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学校国家精品课程的已上网资源。

对于更高层次的建筑设备施工图的识读、建筑设备日常的物业管理流程等教学内容,由于图形复杂、日常管理流程繁杂,简单通过粉笔的方式肯定是难以表示清楚的。为此,授课教师特别精选了时代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建筑识图一日通》教学视频(含给排水、供热、通风、空调、电气工程施工图识图)及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物业工程管理》教学视频(含给排水、供热、通风、空调、电气物业工程管理)来补充教学。通过多年的观察,通过视频教学比单纯的粉笔方式要有效很多,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3.2 书本知识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

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大体了解了建筑设备工程中的主要设备、工作过程、工作原理,对于日后所要承担的建筑设备物业管理工作也有了基本了解。但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书本知识与实物相结合是必须的。由于我校拥有制冷与空调省级实训基地,相应的给排水、供热、通风、空调的实训设备一应俱全,故通过课程学习后,再在实验室或实训中心自己动手操作、亲自实地参观,更加加深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以后的上岗打好了基础。

4 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现阶段,我校物业管理专业的生源均为文科生或中职生,学生普遍认为建筑设备管理类课程较难学。分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学生不了解该类课程与物业管理的关系,没有学习动力;二是学生缺乏基本的物理知识,当涉及到水压、真空、物体的三态变化过程、波动等知识时,学生很难理解其原理;三是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不能将书本上的系统图、平面图所表示的建筑物、建筑设备系统立体化、系统化。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以上所罗列的学生的特点,在授课过程应做好以下三点:(1)明确本课程与物业管理专业的关系,告知学生本课程在从此物业管理时所起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本类课程的重要性。本类课程所涵盖的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等内容,任何一个环节没有管理维护好,都会影响整个物业管理的成败。只有学生明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才会自然地产生学习兴趣;(2)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如遇到需要基础物理知识时,适当增加部分高中物理及化学实验演示内容,强化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3)适当增加高中立体几何的有关知识,并加强课程的实物教学、实训教学,将书本知识与实物、实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同学们在看中学,在做中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的劳动强度。

作风建设基本内容篇(7)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055-01

一、内控机制建议的内容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化和具体化。国家税务总局把“着力完善部门内控机制”作为当前一段时期全国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

规范权力运行,加强源头防控,是各级国税部门高度关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国税部门开展内控机制建设,是由各级国税部门的领导班子、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共同参与,通过明确权责分配、规范权力运行程序、强化风险管理法等各项权力运行中,形成内生的制约力的管理机制。

(一)建设基础是明晰的权责体系

“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是内控机制的核心思想。

(二)主要内容是规范权力运行

内控机制建设强调以权力运行为主线,通过内部控制,保证权力运行不出轨、干部队伍不出事。

(三)表现形式是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二、开展内控机制建设的方法

开展内控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就国税机关而言,要时刻把握工作重点。

(一)梳理事项,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

梳理权力事项是内控机制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具体操作中,需要依据“定岗、定职、定责”的原则,对照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文件精神和岗责要求,梳理每名干部所在工作岗位的所有事项,从中找出权力事项,进而规范、优化操作规程。

(二)查找风险,确定风险点源和风险等级

根据国税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可将廉政风险定义为“税务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失职、渎职、贪污、受贿、行政不作为及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风险”,进一步明确了廉政风险的范围,为风险等级的量化和风险点的排查奠定了基础。同时,将权力进一步划分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析三项权力缺乏制约措施可能产生的后果。

(三)建章立制,强化各种风险防范

明确岗位职责、梳理权力事项、确定存在风险点的工作环节和风险等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具体的监督制约办法和防范措施制度。要确立制定制度的原则。一是符合工作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规范权力运行,实现分权制衡和流程制约;三是制定措施有制度作保障,订立制度有相应的法规作依据。

(四)探索信息化,推进整体应用和监控

内控机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全局性、基础性的系统工程。开展明确岗责、梳理权力、查找风险、制定防范的工作的同时,应利用计算机技术加速内控机制建设信息化建设,着手软件编制工作,开发“内控机制信息系统”。

三、开展内控机制建设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国税系统开展内控机制建设,就必须正确地把握内控机制建设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的路径进行。这些工作,单靠某一级机关、单靠某一个部门、单靠某些税务干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好的。

(一)落实工作责任是做好内控机制建设的前提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对于做好内控机制建设其意义不言而喻。各单位“一把手”应作为内控机制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全局工作负总责;其他局领导应对分管科室的内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各单位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应是本科室内控机制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应切实加强对本科室内控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部门协调配合是做好内控机制建设的基础

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很难开展工作,内控不只是监察部门的工作,必须倾全局之力,集全体干部之智慧,相关部门互相协调,统一运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纪检监察部门应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职责,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其他各部门应根据本单位的统一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广泛发动,全员参与,抓好工作落实。

(三)加强思想动员是开展内控机制建设的先导

内控机制建设涉及每一个工作岗位,涉及到每一名同志。要通过加强思想动员,提高广大税务干部不断对开展内控机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内控,自觉服从内控,切实把内控要求和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和工作环节,以此形成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王中杰.公司内控治理.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11.

作风建设基本内容篇(8)

根据今天会议的安排,我传达中央纪委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和党的章程修改的主要情况。

一、中央纪委工作报告主要精神

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是党的十七大的议程之一。这个报告是十六大选出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提请党的十七大审查的。

中央纪委提请党的十七大审查的报告分三个部分。

(一)关于过去五年的工作。报告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作出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战略决策,提出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的要求。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取得新的明显成效,特别是在查办大案要案、深挖腐败分子、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治理商业贿赂、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报告从七个方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认真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三是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四是严肃查处违犯党纪的案件,五是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六是深入开辟治本抓源头工作,七是全面履行纪检和监察两项职能,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廉政勤政。报告认为,总体上看,五年来纪检监察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党员违纪案件有所减少,人民的满意度有所提高。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违纪违法案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呈易发多发态势,极少数高中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影响恶劣。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信念动摇,思想作风不正,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侈浪费现象比较突出。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还比较严重。一些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落实得不够好,反腐倡廉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有效预防腐败的措施和办法还不够多。纪律检查机关对新情况新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不够,工作机制和工作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反腐败斗争的需要。

(二)过去五年工作的体会。报告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进程,概括了五年来的认识和体会。一是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反腐倡廉实践。二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四是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逐步健全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五是坚持深化改革、拓宽领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六是坚持发展民主、加强监督,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强化党内监督带动各方面监督。报告认为,这些认识和体会,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取得的,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要在新的实践中加以坚持、完善和发展。

(三)关于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报告强调,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赋予的职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在坚持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努力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切实抓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落实,为实现党的十七大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提供有力保证。

报告从六个方面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1、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在全党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把教育与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监督检查。修订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制定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完善反腐倡廉“大教育”工作格局。

2、全面加强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作风建设。协助党委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制定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切实改进党政机关作风,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坚持以良好的作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保证政令畅通。

3、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围绕维护群众利益切身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着力推进改革和制度建设。加强以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督办机制。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5、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发展党内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开展行政监察工作,保证政令畅通。

6、保持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继续重点查办权力运行、工程建设、行政审批、组织人事、司法等领域的案件。加大对腐败分子的经济处罚和赃款追缴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加强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的协调配合。

报告还强调加强纪检机关自身建设。

二、关于修改的主要情况

党的十七大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一)关于修正的基本考虑。

现行是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20多年来,内容基本保持稳定,对规范和指导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对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作出的各项部署,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成就。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形势和任务发展的要求。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确立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在新的实践中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得到加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重大成果,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推进组织制度

创新以及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对进行适当修改。在中体现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有利于全党更好地学习和贯彻,更好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这次修改遵循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写入:坚持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保持的总体稳定,只修改那些必须修改、在党内已经形成共识的内容,努力使修改后的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这次对只作适当修改,不作大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普遍要求修改、实践证明是成熟的就改,不成熟的不改,可改可不改的原则上不改,

(二)关于总纲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是增写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进程的内容,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纲增写了第七自然段,强调指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是增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总纲增写了第八自然段,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辟的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而奋斗。

三是增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容。总纲第九自然段增写了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同时增写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内容。总纲第十四至第十七自然段,分别阐述了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四是充实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总纲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时对阐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三个自然段的内容分别作了补充。增写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的内容。

五是增写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新修正的整合了原来总纲阐述“一个中心”的自然段,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是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就是充实了总纲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自然段,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同时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写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完整表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内容。

七是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总纲第十六自然段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写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

八是增写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总纲第十七自然段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将原来政治建设自然段关于社会管理的内容整合到这一自然段。

九是充实了军队建设、民族工作、统战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的内容,增写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内容。

十是充实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内容。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关于条文部分修改的主要内容。

条文主要对第三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四条进行了修改。

一是对党员的义务作了适当补充。增写了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学习法律知识。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

二是增写了党的组织制度方面的新规定。如党务公开、党代表任期制、巡视制度等内容。

三是充实了党的中央组织和地方组织的工作制度。如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的内容,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的内容。

四是增写了对党的基层组织的新要求。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对新社会组织的研究、加强对党员服务、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等内容。

作风建设基本内容篇(9)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5006805一、包豪斯教学模式

包豪斯(Bauhaus)是德国魏玛市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在两德统一后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包豪斯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一)教学内容

包豪斯学校学制为3年6个月,新生入学后,学校先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基础课训练,使学生学习基本造型、材料研究和工厂原理与实习等课程,同时让学生在实习工厂中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形式特征。

经过这段训练,校方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与特点将其分别送入适宜的实习工厂,接受为期3年的“学徒制”教育。在此期间,学生以学徒身份学习设计,试制新的工业日用品,使之符合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二)基础课程

包豪斯对设计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程,最先由伊顿(1888—1967)创立。基础课程分为“实用的”和“正式的”两大类。“实用的”课程包括材料研究(study of materials)和工作方法(working processes)。“正式的”课程则划分为观察(observation)、自然与材料的研究(the study of nature and materials)、绘图(representation)、几何形研究(the study of geometry)、结构练习(construction)、制图学(cartography)、模型制作(model making)、构成(construction),以及体积、色彩与设计研究(the study of volume,color and design)等。

每门设计课程均由1位“造型教师”和1位“技术教师”共同讲授,使学生同时接受艺术和技术教育。两者合而为一,形成艺术与工业结合的初步基础。(三)工作坊式教学

包豪斯最大的特色在于工作坊式教学方式,学校先后开设了家具、金工、广告、摄影、纺织、陶艺、壁画、舞台、建筑等多个不同专业的工作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工作坊的教学人员由作坊大师和助教组成:作坊大师作为负责人和导师,负责工作坊的教学和运转;作坊大师从学生中选择较为熟练的学员担任助教,负责一些具体的操作和指导工作。

为使工作坊的实践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包豪斯学校还与一些工业企业形成了密切联系,这样使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能够紧密合作,结合实际工业生产进行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包豪斯认为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应避免把自己的认知强加给学生,而要让学生亲自寻求解决办法,同时强调集体协作,打破艺术教育的个人化模式,为协作工作奠定基础。

(四)教育成就

包豪斯开创了一套极为有效的“做中学”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现代设计教育很大程度上受包豪斯教学模式的影响,这种教学模式几乎成为全世界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通用模式[1]。

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学科特点

风景园林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历史从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为职业立名算起不过100余年(奥姆斯特德于19世纪中叶根据已有的名词Landscape Architecture风景园林,将自己的职业称为Landscape Architects风景园林师)[2],由于研究领域和执业方式的特殊性,风景园林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一)综合性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可以概括为规划设计、工程技术与管理、设计艺术与表现、自然基础、社会基础5 大类基础专业知识。

第一, 规划设计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风景园林竖向设计、风景园林场地设计、植物景观设计等。

第二,工程技术与管理:材料、工程技术、工程管理、概预算、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

第三, 设计艺术与表现:色彩、形体、构成、艺术设计、制图、计算机辅助制图。

第四,自然基础:园林植物、生态学、地质、水文、气象及其应用等。

第五,社会基础:园林史、建筑史、大众心理及行为、公共政策与法规等[3]。

可见,风景园林专业涉及的知识甚为庞杂,并且与其他专业知识交叉性很强,要求风景园林师掌握多种跨领域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成为杂家。因此综合性是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特征。

(二)实践性

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性强,风景园林师的工作对象是多变的自然空间。对不同场地、不同尺度、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客户而言,风景园林实践的复杂性差异巨大,这种情况迫使风景园林师必须从具体的场地和背景出发,通过具体的分析、设计和建造过程,完成对自然的改造利用,满足人类需求,从而实现其工作价值。因此,实践性是风景园林的另一个基本特征。

(三)协作性

随着行业的拓展,风景园林的执业领域已经从中小尺度的花园和公园扩展到更大、更宏观的范畴,如城市景观系统、风景名胜和自然保护区、工业废弃地、水系甚至流域的规划等。这些扩展的领域所涵盖的知识量和复杂性已经完全超出了个人所能达到的极限,这就要求风景园林师必须采取开放式的工作态度,与生态、地质、水利、经济、社会、规划、建筑等相关专业人员通力合作,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团队,综合探索多方面的问题,并且统领团队形成全面的解决能力。由此可见,协作性是新时期风景园林的又一基本特征。

三、包豪斯教学模式对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教学的启示

中国的风景园林教育经过近6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经统计,截至2006 年,设立风景园林学科的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和研究院共449 个,其中本科专业点达到140 个[2]。

随着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的发展,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课程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培养薄弱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严重影响风景园林教育事业发展。

(一)建立符合学科综合性特点的基础课体系

1.基础课学时向专业课程倾斜——增比例

在学时分配方面,由于包豪斯学校类似职业培训学校,3年6个月的学制全部为专业学习时间,其中基础类公共课程仅以1/7的学时来进行必要知识的铺垫,而后6/7的学时全部用于各专业工作坊的实践教育。这种学制将有限的学时高效利用,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必要的专业训练。

国内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本科教学中政治思修类、英语、数学等与专业关联性不强的课程课时比例过高。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本科为例,政治思修类占384学时、高数占120学时、英语占400学时,这些课程总学时为904学时,占该专业本科4年总学时的34.8%(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本科4年全学程为2 592学时),而最核心的基础课——风景园林设计课仅为354学时[2]。这种现状导致专业课程学时被压缩,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与其他专业相比,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综合性非常突出,知识面广,知识量巨大,需要相应的专业课程来完成知识量的积累。因此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在学时分配方面需要进一步向专业基础课程(表1)倾斜,增加专业基础课程的比例,降低公共基础课程(如政治思修类、英语、高数等)的比例,保证学生的专业训练强度。

2.构建宽广的基础课程体系——宽底子

包豪斯学校比较注重艺术类通识教育,这体现在为期6个月的基础课程培训上,所有专业学生必须通过形体、色彩、构成、绘图、模型、工作方法等课程训练,在建立艺术设计基础知识体系之后,才进行细分专业的培训。

反观现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的院校,按院校特色可以概括为农林、建筑和艺术设计三大类,在基础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各院校大多依据自身学术特色和师资配备有所偏重。如农林院校重植物、生态类课程;建筑院校重构筑、空间类课程;艺术设计院校重美术、表现类课程。这种情况导致大部分院校课程设置有偏科现象,而偏科带来的负面效应明显体现在毕业生的能力上:农林院校学生植物方面的知识强、空间弱、设计表现弱;建筑院校学生空间和设计感强、植物方面的知识弱、设计表现弱;艺术设计院校学生艺术表现强、规划设计弱、植物方面的知识弱。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量大,要培养合格的风景园林师,必须构建宽广的基础课程体系,建立由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风景园林艺术与表现、风景园林自然基础、风景园林社会基础共同组成的基础课程体系,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与协调解决问题能力打下宽广的理论基础。

3.降低基础课程内容深度——浅深度

包豪斯学校的基础课程虽然涵盖了艺术类基础知识的大部分内容,课程深度却相对较浅,因而其基础课程教学在6个月之内就能全部完成。这种浅深度的基础课程设置非常适用于艺术设计类专业,因为这种具有综合性倾向的专业涉及的知识量巨大,若在前期入门阶段涉猎过深,将牵扯学生过多的精力并且容易偏科。因此,包豪斯的基础课程阶段只进行浅深度的艺术类通识教育,待学生专业分配之后,才进入各专业学习阶段。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专业基础知识的储备,为下一步根据个人能力和志愿深入学习作准备。

目前许多国内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设定过深,如一些院校的园林工程课设立了专门的给水排水、电力工程、喷灌和喷泉工程的管路系统设计内容,这种设计牵扯到繁琐的水电专业计算,在现实项目中也是由专业厂家配合完成,完全超过了学生基础课程的深度。

针对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面广量大的特征,在进行基础课程内容设定时应根据课程重要性相应降低深度,淘汰过时和不必要的内容。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类、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类和风景园林艺术与表现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专业素养形成的基石,降低此类课程深度,能够相应提高重要内容的教学强度。风景园林自然基础类和风景园林社会基础类非核心基础课程的内容相对庞杂,却是远期职业拓展的铺垫,课程内容应以介绍性、引导性为主,教学目标以了解基础知识和简单原理应用为主,不应过分强调深度。

4.基础课程间相互衔接形成网状知识结构——结合部

由于包豪斯早期师资不足,1名教师往往担任多门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如伊顿(Johannes Itten)本人就同时教授色彩、形体、构成、材料等课程。这种教学状态使多门相对独立的课程经由同一教师融会贯通之后再传授给学生,无意中打破了课程间相互孤立的状态。

国内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本科教学,由于许多课程内容相对独立,教师的教学行为类似各扫门前雪,普遍缺乏交流与合作,导致学生获得了大量缺乏衔接的知识片段,难以将知识贯通起来,极大影响了综合能力的形成。

为避免这种情况,应该通过在课程间建立“结合部”的方式将各门基础课程综合起来。同类别的课程,注意调整课程的先后顺序,使前一门课成为后一门课的铺垫,课程间应设计相互衔接的内容,引导学生将同类课程串联起来,建立五大知识主线。而后再通过规划设计课的训练,综合运用多门课程内容,将五大知识主线融会贯通。这种基础课程设置方式,能够促进教学从局部走向整体,促成不同课程间的渗透和叠加,提升学生对复杂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最终形成网状知识结构(表2)。

(二)建立符合学科实践性与协作性特点的工作室教学方式

1.工作室教学方式

“做中学”是包豪斯教学的座右铭,包豪斯学校通过工作坊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当学生经过前期的基础课训练并掌握一定的必备知识之后,既进入各工作坊跟随教师进行为期3年的实践研究和生产工作,从实际操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真实环境中体会专业技能。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大量的实践锻炼,成功地塑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

而目前国内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教学仍以灌输式为主,多数课程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教学中实践课所占比例甚低,学生很少接触实际项目,许多实践课程以假想题目为主,严重脱离实际场地、设计要求和业主需求,设计过程和结果“空对空”,缺乏依据。这种现状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匮乏,沟通、协作能力极为欠缺,团队意识淡薄,用人单位需要付出大量成本对学生进行二次培养。

因风景园林专业的实践性与协作性特征,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必须强调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强度。如果借鉴包豪斯的工作坊教学模式,则可以建立由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和教师工作室实践教学组成的教学体系。这套教学体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课程学习,要求掌握由五大知识主线组成的专业知识内容,作为实践学习的铺垫,完成综合性培养目标。第二阶段是工作室学习,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工作室进行实践学习,完成实践性和协作性的培养。

2.教学工作室设立的目标与机制

教学工作室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协作能力,同时进一步强化基础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

根据课程内容,学院可下设多个教学工作室,单个教学工作室可由教师个人或几名教师共同组建,教师负责工作室的教学和实践运作。教师可以选派有能力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负责指导本科生具体操作。本科生根据实际情况组成实践小组,各小组有不同的分工,从而形成一个互补的工作团队。

3.教学工作室的类型与相互关系

根据课程的特征和重要性,教学工作室可以分为核心工作室和辅助工作室两大类。

核心工作室是教授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的工作室,如风景园林规划工作室(研究大中尺度)、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室(研究中小尺度)、风景园林建筑工作室、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工作室、风景园林工程工作室、风景园林工程管理工作室等。每类工作室可以根据师资情况设若干平行的教学工作室。

工作室之间可以依据项目流程相互衔接,如规划工作室先介入,而后设计工作室和建筑工作室介入,最后由植物景观工作室和工程工作室介入,如此可以利用单个项目使各工作室形成链式体系,形成以实际项目为中心,各专业工作室轮换学习的教学方式。各工作室也可以根据实际项目的情况独立进行实践教学。

辅助工作室是为核心工作室服务的专业工作室,如打印工作室、模型工作室、计算机辅助分析工作室、材料工作室和图书资料室等。辅助工作室的规模应与核心工作室的需求有机衔接,由学生轮换值日,形成对核心工作室的补充(表3)。

4.工作室教学流程

由于教学工作室专业分工不同,因此需要依据各自专业特点制定教学流程。另外,工作室的教学方式应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以形成各工作室鲜明的特色。以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室为例,根据其设计程序可以形成如下教学阶段:第一步,教师通过学院指派或其他途径获得实践项目,设计项目经过教研室讨论通过后,即成为工作室的教学课题。第二步,教师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开设专题讲座,介绍项目基础条件、类似案例和工作方法等。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项目调研和考察,完成项目分析和主题策划。最后,根据学生特长分组,将项目拆解成不同部分交由各组设计,工作小组在教师和研究生指导下定期开展内部讨论,小组之间通过互补与协作,不断修正方案形成最终成果,完成方案设计阶段内容。在以上过程中,辅助工作室为设计实践提供图书资料、计算机辅助分析、模型制作、效果图输出和成果打印等服务,形成一个完整的设计实践流程。

四、结语

从1919年至今,近一个世纪时间,教育界对包豪斯教学模式一直争议不断。但是,其扎根实践,一切从实践出发的教学思想,依旧闪烁着光芒。

对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本科教育而言,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毕业生拥有职业生存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潜力。而这样的能力应来自对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从风景园林的学科特征出发,借鉴成功的教育方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杭间,靳埭强.包豪斯道路[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

[2] 李雄.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设置与探讨[J].中国园林,2009 (1):15-18.

[3] 刘滨谊.现代风景园林的性质及其专业教育导向[J].中国园林,2009 (2):34.

[4] 高翅.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之断想[J].中国园林,2008 (1):20-23.

[5] 李建伟.中国规划设计专业教育的根本问题[J].中国园林,2007 (5):14-16.

[6] 林广思.关于规划设计主导的风景园林教学评述[J].中国园林,2009 (11):59-62.

Bauhaus teaching mode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FENG Xiao

作风建设基本内容篇(10)

一是班子建设要过“廉政关”随着社会经济的继续快速发展。各种支农惠农政策逐步增多。集体资金和支农惠农政策需要村支两委去执行甚至决策,导致基层现象有所滋长。针对这种情况,必需加强村支两委特别是村党支部建设力度,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选齐配强班子成员,必需要让这些同志过“廉政”关口,禁受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过“廉政关”就是要确保这些同志政治上坚定、经济上过硬、作风上正派、工作上务实。

二是队伍培养要走“廉政路”要让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健康地开展下去。积极物色并培养建设“梯队”吸收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个私企业主、致富能手、大中专毕业生等有专业技术、有学历和突出能力的人入党,进入后备干部培养“名册”突出农村基层党员“双带”能力。党员和后备干部的培养要坚持走“廉政路”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既有突破和带动能力,又不会为眼前利益迷惑,始终坚持振奋向上、甘于奉献、公正清廉的精神风貌,壮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后备队伍。

三是党员教育要上“廉政课”把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内容和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纳入“”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和轮训学习中。树立为家庭、为邻居、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思想。要加强作风建设引导,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保守,引导他热爱劳动、崇尚科学、遵纪守法、文明守信、团结互助。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利用各种廉政文化活动,让广大党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教育。

二、抓好基本阵地建设。

一是廉政课堂要有地方上。加大基本阵地建设投入。还要兼有“廉政课堂”功用。对农村党员、党员干部、后备干部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形势演讲、勤政廉政典型宣传都可以放在廉政课堂”里进行。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农村,可以借助废置村小、村部、民居来完成。根据农村实际,可以将“廉政课堂”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结对帮扶等活动结合起来。

二是廉政知识要有地方学。充分运用村里宣传窗和黑板报。定期播报大政方针和党的反腐倡廉形势政策。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系统播放廉政公益广告,播放郑培民、牛玉儒等优秀共产党员勤政廉政先进事迹;同时播放警示教育片,剖析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堕落轨迹,增强反腐倡廉工作威慑力。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的功用,以宣传挂图形式宣传“两个条例”等党纪国法,最大范围增加廉政知识普及性。

三是廉政效果要有地方用。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操作模式和丰富的廉政建设效果。好的模式和经验,要通过各种平台积极推介交流,扩大影响面,并在交流中借鉴融合,使之富于广泛性和时代性,达到与时俱进。廉政建设效果,要加以运用。用廉政建设理论效果武装农村基层党员特别是村支两委班子头脑,指导和推动村务公开。将廉政建设效果特别是廉政文化融入学校教育,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廉政建设从娃娃抓起。

三、抓好基本活动建设。

惯例活动、结对帮扶、设岗创星、双培双带等一系列活动中渗透党风廉政建设内容,抓好基层组织基本活动建设。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惯例手段。另外,还可以创新工作载体,做到三个结合”进一步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背景和大环境中去。增强工作的连贯性和可继续发展性。依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各个环节中逐步渗透党风廉政建设内容。生产发展,要提倡艰苦奋斗的作风;生活宽裕,要引导勤俭节约的习惯;乡风文明,要融入廉政文化的内容;村容整洁,要达到共建共享的目的管理民主,要体现民主集中制的要求。把党风廉政建设内容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有机结合,更利于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顺利推行。

二是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同移风易俗结合起来。婚丧嫁娶举行各种仪式、逢年过节进行特定活动。能够使人们充分地交流沟通合作,很能凝聚人心。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就要通过这些有较强凝聚力的活动载体进行深入渗透。红事提倡勤俭节约,刹住奢侈浪费之风;白事鼓励破除迷信,严肃科学地寄托哀思。坚决抵制、杜绝逢年过节中异化的礼尚往来”特别是要狠刹红白喜事中的相互攀比、借机敛财的不良风气。

三是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同墟场文化结合起来。把党风廉政建设内容融入到廉政文化建设当中去。党员积极引导,开展廉政书画展、书写并赠送廉政对联、廉政文艺节目扮演等活动,使廉政文化根植党员和群众心中。结合“三级联创”活动,利用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农村文化长廊、阅读室等场所,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倡廉、行动守廉”等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宣传活动,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

四、抓好基本制度建设。

加大党建基层基础工作,制度是各项工作最有效的抓手。农村。建立健全有效的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管财,必将营造出清正、和谐的农村工作氛围。

一是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局部地区村务公开有“三不”现象:即不公开、不完全、不真实,引起群众满意,导致上访增多。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建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双月或者一季度召开一次由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参与的交流会,广泛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可以有效改进村务公开工作。具体来说要做好“四个转变”公开内容上,由局部公开向全部公开转变;公开形式上,由静止公开向静止与直接对话公开相结合转变;公开时间上,由定期公开向随时公开转变;公开顺序上,由随意操作向有序公开转变。

二是推行民主议事制度。必需坚定不移地弘扬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决策和共同监督。有效推行民主议事制度,公推政治坚定、品德高尚的村民代表参与并监督村支两委的各项工作,具有很强的透明度和说服力。充分发挥党员在民主议事中的先进性,形成意见的正确引领,必将把各项工作引上正规渠道。民主议事制度能够克服权力相对集中的弊端,减少为个人或特殊关系人谋取利益的几率。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确保农村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有效途径。

三是创新基层监督制度。形成相互监督;推行干部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实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健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严格执行重点工程必需向乡镇纪委备案制度;发挥驻村干部功能,试行乡级巡视制度,加强上级巡查和监督力度。村规民约中体现反腐倡廉的内容,用村规民约约束村支两委的公共权力和行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监督体制,确保公共权利合法使用。要坚持把制订制度和落实制度结合起来,增强制度的执行力。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加大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工作力度。

五、抓好基本保证建设。

作风建设基本内容篇(11)

抓好四项工作,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农村基层干部不廉洁问题的发生。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注重从源头上预防。为此,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以解决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为重点,扎实有效地做好农村基层纪检工作。县区、乡镇的工作重点向村级延伸,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村,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解决农村问题上的基础作用。进一步规范乡镇组织体系、硬件建设、服务内容、工作制度、公开内容,充分发挥乡镇机构在组织协调、化解矛盾和处理危机中的作用。加强对各类问题的排查,注意收集各种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对发现的问题和群众的各类件、举报信及时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是以源头治理为重点,严格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我市把对农村“三资”(资产、资源、资金)实施规范化管理,作为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杜绝基层干部侵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措施。全市实行了农村财务由乡镇委托服务制,审计监督部门实行财务审接制,并逐步实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同时,积极运用承包、租赁、拍卖、有偿使用等方式,运营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壮大集体经济,让农民增收受益。

三是以民主监督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站所和“百姓评村干部”工作。以基层站所及其工作人员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先进站所、筑行风基础、为万民解难”活动,使基层站所的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工作的原则性明显增强。以村两委班子主要成员为重点,深入开展“百姓评村干部”活动,强化了对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调动了村干部清正廉洁、为民干事的积极性。

四是以乡镇主要领导及机关党员干部为重点,深入开展“诺廉、践廉、述廉、评廉、考廉”工作。乡镇党员干部年初制定工作目标和廉政承诺,并对承诺落实提出具体的践廉措施,年终领导干部个人述廉,群众评廉,上级组织考廉,形成了规范的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实行五个规范,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水平。目前,推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规范化的条件已基本成熟,针对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实际,我们重点抓好“五个规范”:

一是组织保障规范。健全组织机构,形成组织网络,明确组织职能。乡镇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上级党风廉政建设精神,对本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出年度计划、季度工作安排,乡镇党委书记对领导小组工作负总责,并抓好责任分解和考核工作。健全乡镇纪委组织机构,设纪委书记,配齐纪委委员,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村党支部设纪检委员,村级建立以村纪检委员为组长的纪检小组,履行本村党风党纪宣传教育、参谋议事、监督检查、调解矛盾、反馈信息的职责。

二是工作内容规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内容,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在教育、制度、监督上的规范化:抓好教育培训,使党风廉政教育工作经常化;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重点抓好乡镇、村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要求的落实;抓好监督检查,按照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具体要求,全面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意见》中的具体监督内容。

三是工作程序规范。规范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程序,充分调研,发扬民主,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规范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运行,按照组织程序、组织原则、适用范围和部署要求实施;规范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监督检查,检查工作内容、工作部署是否符合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检查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是否做到了责任分解、任务到人,检查工作效果如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先进典型经验及时推广。

四是工作形式规范。形式和内容是辩证的统一体,只有找到适当的工作形式,才能使各项工作内容真正落在实处。为此,在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工作形式,力求规范工作形式,例如,规范工作标识,规范制度展示,规范日志档案等;另外,还规范机构设置,县区建立行政服务中心,乡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村建立村民中心等。

五是工作考核规范。与乡镇“述、评、考”廉活动、基层先进站所创建活动、“百姓评村干部”活动紧密结合,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工作,通过考核,兑现奖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在实施“145”工作法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处理和把握好统一领导与分工协作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和谐的关系,按照整体推进、务求实效、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我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145”工作法的实施,使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政风明显好转,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基层干部和基层工作的满意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145”工作法是当前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

通过实施“145”工作法,我们有三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