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4 23:11:20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1)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0)06-0049-05

政府回应是政府与公众关系的核心环节。政府积极地对社会民众的需求作出反应,并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公正、有效地实现公众的需求和利益的公共管理过程,就是政府回应;在这个回应过程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内在机能和运转方式,就是政府回应机制。实际上,政府回应机制通常都是通过政府决策回应机制和公众参与的机制来实现的。政府回应的关键在于建立以公众为核心的互动关系,参与式回应型政府就是要建设以社会公众利益为导向的政府,建设以政府与公众互动合作为基石的参与型政府,建设以公共责任机制为核心的责任型政府,建设以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相结合的政府。可以说,参与式回应型政府要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有效的服务,及时回应社会的需求,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善治。参与式回应型政府是民主化进程中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各国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向。

一、参与式回应型政府机制建设面临的问题

政府管理的规范性价值基础就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即通过政府与公众的合作来达到善治之目标。现代政府应当采用治理的形式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必然使以公众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能动地参加到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之中,形成互动之局面。随着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的成熟与发展,参与式政府回应机制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由于公民权利意识高涨,政府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参与式政府回应并建设有效的模式,是困扰政府的一件重要事情。在我国,参与式回应型政府面临着体制性改革的障碍。

首先,从本质上讲,建设参与式回应型政府是一个治理结构的调整问题,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功能裂解是影响回应型政府建设的重要障碍。当前,政府治理结构的缺陷是影响政府回应的主要问题。事实上,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生活中,政府作为复杂的政治主体,或多或少无法摆脱其利益困境。政策回应机制的建立主要体现在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上,目前地方政府回应性不足主要源于政府部门的自利化导向。它对于政策回应机制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政府在承担其职能时将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偏好而行动,导致政府实有职能的扩张和应有职能的萎缩等严重后果。由于政府权力和资源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中,政府部门遇到问题会相互推卸,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和本位立场导致回应管道不通畅,许多政策问题的导向与民众意愿相背;由于部门之间并不是以整体政府来运作,对于紧急事务和突发事件等方面的处理反应迟缓、对于民众的诉求反应迟钝;由于自身的体制所造成的政府资源浪费更是无数,这些方面,都是影响政府回应和公众参与的重要因素。参与式回应型政府就是要整合当前功能裂解的政府治理形式,摆脱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结构性困境。

其次,公民权利受到限制,以权利来制约政府利益扩张的机制难以形成。限制了参与式回应机制的建设。当前,加强公众的言论自由权、公民听证权、社会监督权、知情权、游行示威权和参政议政权变得特别重要。以控制和管治为特征的政府必定是回应度低的政府,它严重抑制了公民政治权利的发展。基本政治权利缺乏意味着政府可以在其认为必要时,剥夺公民的合理要求,从而维护其自身利益和政权的稳定。甚至有时政府会以“合法的伤害”来抵制民众的合理要求,有效的政府回应难以实现。扩张公民政治权利,尤其是参与性的权利,是制约政府自利性扩张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形成有效的权利性社会机制,以公众权利来制约政府的利益扩张,更加有利于打造参与式的回应型政府。

最后,公众的参与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众的参与理性越来越成熟,民众在政府决策的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参与,民众以各种社会组织承担的方式取代了政府回应的不足,促使政府权力回归社会;另一方面,公众通过参与政府决策来促使政府回应自身的利益,从而影响政府决策。政府创造参与互动的运作模式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团体的力量,合理分配职责权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展开治理活动。只有通过政府与公众的有效参与,建设完善的参与制度与规范机制,才能更好地保证政府回应的有效实现。所以,回应型政府的前提之一就是使参与机制成为一种具有制度性和规约性的实践。然而,在当前的实践中,公众的参与权利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差,参与制度不健全。即使是相对比较完善的决策听证制度,目前看来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其他如政府承诺制度、公民政策审议制度也存在着问题。可见,制度的不健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二、参与式回应型政府建设的前提:整体型政府共治理念

当前,我国政府回应机制还远不完善,其主要原因是治理结构的缺陷。希克斯等学者认为,传统官僚层级体系以功能为导向的政府组织之运作往往有服务视野褊狭、各机关间问题相互推卸、政策目标与计划作为互有冲突、资源运用重复浪费,造成公共服务提供之认知与实际执行之落差丛生;而政府机关设置也经常呈现叠床架屋,导致公共服务分散于各机关间,又欠缺适当的管道连结,以致于处置失序、无法实时提供民众所需之正确服务。希克斯等学者将此种现象称之为功能裂解型治理(functionally fragmented governance),认为21世纪政府不应该再放任政府各不同功能与专业部门间的单打独斗,而应推动整体性治理,制度化落实政府各机关间的沟通协调,整合成为整体型政府(Holistic Gover-nance)。我国的政府治理结构是明显的功能性裂解型政府,政府治理结构问题是实现参与式政府回应的主要障碍,应当对我国的政府治理结构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重构。

首先,政府内部要形成有效整合的运作机制。依希克斯等学者的观点,作为整合型政府,政府各不同功能与专业部门间具有一致、明确、清晰且共识的总体政策目标,且各不同功能与专业部门的政策目标能够互补,政策工具能够相互支持,执行方法能够相互支持与响应,彼此协调合作,获致总体政策目标与各部门目标的最大成就。只有通过内部的结构调整,使得政府不再是条块分割,以公共利益为导向进行内部整合,统一行动,才能取得更大程度的回应。

其次,从实务层面来说,整体型治理关切的是组织间协调的核心行动。希克斯等学者认为当代政府之所以流于功能裂解型治理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机关大多消极执守本位职务与立场,缺乏积极沟通、主动协调的意愿与行动。政府常因 其实行由上而下的单向解决方式,无法取得民众之共识而导致失败。因此,建立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对话管道、鼓励更多的公民参与、进行监督与增加政府公共服务的责任性,业已形成一个积极而广泛的改善手段。实际上,这就是参与型政府回应机制的理论基点,也是当前政府发展值得充分考虑的方向。

最后,从更深层次上讲,参与型政府回应机制的形成需要整体型政府的充分形成与不断完善。希克斯等人认为,适当的社会经济环境、能够持续发展、能够保持传统的社会理念与认知、能够汇集集体利益、能够型塑优良组织、能够凝聚群体情感以及可观察与学习的规矩仪式等必要条件,将有利于组织问协调行动的具体落实,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治理的制度化建设。同样有学者认为,建立在线治理基础建设、整合型组织和主动型文官体系是整体性参与式政府回应机制的基础。整体型治理的境界必须建立在绵密而精细的信息体系、组织体系和主动的人事行政体系之上,这对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政府而言仍属较遥远的目标。从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发展来看,推动整体型治理的境界需要依赖一个主动积极的公民社会,持续有力地进行政治和行政参与监督,进而对于政府的财政预算充分发挥影响力,建立合理的财政计划及治理架构。参与式政府回应机制应当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制度建构与完善。

三、参与式回应型政府建设的基础:权利性社会(rightfud society)的发展

利益分化时代,权力性政治的扩张制约了公众参与,而公民权利性社会孱弱影响了参与和回应。实现权利性社会的增量发展是参与式回应型政府的基础。

1、利益分化时代的诉求权利需要回应机制保障。当前我国已经开始进入一个社会结构和利益明显分化的社会,这意味着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往往是不一致的,甚至有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在这样的社会中,各种利益诉求的表达将会成为一种常规性的社会现象,由此提出的对社会的挑战是,社会的制度和结构能不能容纳这种利益表达方式,以及如何为这种利益表达设立相应的制度安排。政府部门应当具有回应型政府的基本权利理念:“政策利益不管是哪些利益往往都是正当的;人们利用各种方式来追逐自己的利益,只要不违反法律,也都是正当的。”也就是说,政府回应过程中,利益产生的正当性、追求利益行为的正当性。以及利益表达方式的正当性都是回应型政府所需正视的。过去那种不承认利益冲突的正当性,把利益冲突从政治角度来理解甚至跟反对政府和社会动乱结合起来的观念。与现代回应型政府理念背道而驰。回应机制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得利益表达行为正常化、常规化,保障其基本的诉求权利,而不是把利益表达和社会抗拒(不满和上访等行为)看得过于敏感而讳莫如深。它需要以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加以规范和疏导,从而降低其对社会生活的冲击程度,回应型政府基于权利性社会的理念,强调通过有效的机制来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

2、“权力性政治”扩张和“权利性社会”孱弱制约着有效参与和回应。考察我国公众参与政府决策不足的原因可知我国政治权力过于强大,政府善于或习惯于通过各种制度程序与舆论及意识形态控制来塑造公民参与品性,并通过命令服从关系来强化严密的政治权力结构及各种功能健全的政治团体来影响公众。同时。公民政治行为取向限制了其作为决策参与主体的影响力,公民难以具备一种超越个体的普遍利益理念。权力性政治社会的强大必然导致政府自利性增强,从而成为汲利性阶层:政府层级也会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控制力量,公民的私人领域被缩小到最狭窄的空间中;政府决策的目标会以国家利益至上完全取代多元利益协调的需要,以政府为主体的决策过程通常都会排斥公众的参与。在手段上民主方式不被接纳。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公民的有效参与,同时政府的回应性必然比较差。“权力性政治”社会强大的另一面是“权利性社会”的孱弱,即公共权利或公民权利的严重不足。南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的“人治”社会和官治民理念深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公民社会在中国难以全面发展,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民主参政议政的意识相对薄弱,因而各种政治权利没有得到充分的保证,公众参与的主动性相对就比较差,没有形成对政府应有的压力。从本质上来说,政府有没有回应是与公民的参与意志成正比例的,公民参与意志越强大,政府就越要顺应民众的要求,最大程度地实现其愿望,从而达到有效的互动。

3、促进“权利性社会”的增量发展是夯实参与式回应型政府的基础。“权利性公民”必须意识到,政府的公共权力来自于公民权利的让渡,政府是受到公民委托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因而民众有权利选择为大多数人谋利的政府。可以说,要形成有效地参与体制和完善的政府回应机制,改变的办法只能是以各种方式促进“权利性公民”的壮大,制约权力性的政治体制,使其向回应型的政府体制转变。这就要最大限度地限制我国的“权力性政治”的政府发展,增强和壮大“权利性公民社会”。以权利为基础的社会,必然体现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取向是合作与共治。有学者认为,“权利的高水平均衡在宏观制度框架上将体现为一种合作主义的体制。”具体表现就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合作模式。美国学者伯克斯就提出了要建立一个由公民、行政人员共同治理公共事务的合作模式。治理理论非常强调公民参与和治理的作用,认为公民社会同样是合法权力的来源,把治理过程看作是民主行政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善治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登哈特指出,“新公共服务是建立在与公民对话的基础上。应当从我们能够提供或不能够提供某种服务转为‘让我们一起判断下一步将要做什么,然后使它实现吧’”。实现合作就是实现政府与公众的共同治理,而“权利性社会”的发展为参与式政府回应机制的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参与式回应型政府的建构与设想:以参与增强回应

实际上,参与式回应型政府依靠政府自身是不会形成的,它必须通过社会强有力的参与,迫使政府自身进行有效的体制改革。建设相应的机制。才能够实现回应型政府的建设。只有强化参与,才能更好地回应,参与机制越健全,渠道越通畅,政府回应能力就越强。

1、公众议程的参与设计:审议式民主决策与回应模式。公共政策实际上是对公共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现代政府政策制定应当是在理性及公平的情形下进行集体审议的结果。审议性民主决策是让人们有机会和动机去思考问题,赋予其更多的决策权。忽视审议性机制,一般来说只能走向两个极端,即“强调政治上平等,而将决策权力交给相对上较没有能力的公民,或者体认政治上不平等的必要性,同时将决策权力交给相对上较有能力的精英”。审议性民主的核心观念主要在于透过公民之间在理性、反思以及公共判断的条件下,共同思索公共问题及公共议题的解决方案。换言之,即如何建构出一种在各方皆有意愿理解彼此价值、观点及利益的前提下,共同寻求公共利益以及各方均可接受的方案,并重新评估,界定自己利益及观点的可能性,以真正落实民主的基本价值。这就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议程设置来保证参与渠道的通畅。当前公众的参与渠道不通畅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政府决策体制改革首 先要做到的是以制度来保证公众参与。一是提议权议程设置,即公众有权提出政府决策议程,政府必须进行考虑和审议。公众参与中心也应当有政策的提议权。事实上,我国法律如《立法法》等赋予公民和社会组织相关的提议权,但是缺乏真正有效的制度保障。二是公众参与权议程的设置。参与权包括知情权、辩论权、质询权、申请公开权、听证权等。公众对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不了解,就无法判断一项政策的好坏,知情权没有得到尊重就难以参与。申请公开权所包括的透明度原则首先体现的是对知情权的尊重。政府决策严重缺乏社会公众的参与,这使得我国政府决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广泛的民意基础,在解决公共事务问题上政府的政策决策有可能远离公众的设想;程序上的不公开与参与度的缺失,使我国政府决策不够透明度。辩论权和听证权是政府决策出台应当遵循合法的程序。公众辩论是寻求最优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透明度的基本要求之一。三是审议权的议程设置。除例外规定之外,政府的决策要经过公众的舆论性审查,无强烈反对即可实施。审议权包括审查权、复审权、否决权、复决权等,这四种权限通常是对于重要政策或全局性事件所采取的全民参与的权利,表现最明显的是全民公决,但多数审议权则是由公众参与中心或是公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的,在实践上具有较高的操作难度。审议式民主成功的标准不在于所有人都对结果表示同意,而是所有的参与者都充分地信服彼此继续合作的意愿。因此审议式民主不在追求一致的同意。而在追求对共同问题与冲突的持续对话过程中,使得争议的各方愿意保持持续合作的可能性。

第二,保证参与机会的平等性与参与的深度。保证公众参与机会的平等性,一是要保证公众知道所有与自己相关的政策决策内容;二是公众参与的地位平等,能与政府部门平等对话,政府应当保证所有的政策利益相关者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政策意见;三是保障参与组织依赖方面的权利平等,即允许其通过相关的利益团体、自组织性代表团等形式来参与政府的决策过程。保证参与的深度,实质上就是公众参与政府决策过程中对政策决策内容的影响效度。否则,只参与而对结果没有任何影响力,那么参与是无效的,只是形式主义。政府决策制度改革必须要保证公众参与的效度,加强其影响力。许多学者认为,一项政策的制定应当通过合法的程序,经过公众或立法机构的辩论和批准之后方可实施,也就是听证要有决定作用,审议有影响作用等。公共决策并不只是单纯的政府行为,它是代表民意的,是服务于大众的,并且这类型的决策也不仅是面对行政管理对象,而是面对所有的公众的。

2、参与式回应型政府的利益与资源互动:政策网络模式。现代国家机关推动公共政策时,越来越不易透过相关部门动员到所有必要的政策资源,而往往必须依赖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结合与动员原本分散的社会资源,从而能够在和谐的集体行动过程中解决政策问题,而政策网络正是这种稳定与持续关系所形成的互动形态。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政策网络系统,并且一直影响到各国政府政策决策过程。在美国,网络议题是在政策领域中,与该政策有利害关系的团体或个人形成的持续沟通网络,参与者包括行政官僚、国会议员、游说团体、学者专家与大众传播业者,其不同于铁三角关系,而是开放途径且有多元参与者。英国政策网络的主要参与者通常仅包括政府官员与政策利害关系者。罗德斯根据权力依赖观点。将政策网络定义为各个组织(包括国家机关相关行政部门)基于权威、资金、正当性、信息、人员、技术、设备等资源依赖基础,结合成一种联盟或利益共同体。台湾学者刘宜君认为,政策网络可视为利害关系者与国家机关各部门之间建立例行化的互动模式,对关心的议题进行沟通与协商,使得参与者的政策偏好被满足或是政策诉求获得重视,以增进彼此的政策利益。在我国,通常政策网络内的行动者包括政府行政人员、人大代表、学者专家、利益团体等与该政策有利害关系的个人或团体。Skok James等人认为。这些个别行动者或团体因为法定权威、资金、信息、专业技术与知识等资源的相互依赖,而结合成行动联盟或是利益共同体。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305-04

2004年11月,和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国际化、价值西方化的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阵地,承受着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强大进攻和重重渗透。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切实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和国内政策的理性认识,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成为了当前高校的重要教育课题。因此,运用新的教育方式来加强和改进大学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当前势与政策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运用拓展训练来提升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效果,是当前势与政策教育的有益探索。

一、拓展训练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拓展训练(Outward Development)最早由德国人库尔特・汉恩(Kurt Hahn)提出,美国马萨诸塞州哈密尔顿韦恩哈姆高中校长皮赫20世纪70年代把拓展训练引进了学校教育,20世纪90年代中期,拓展训练被引入中国,在企业培训上广泛使用。目前,中国学校教育对拓展训练的应用处于尝试阶段。2002年3月,联合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启动实施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该计划对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指明了发展方向,奠定了政策基础。近年来,拓展训练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获得了初步运用,把拓展训练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来,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把拓展训练应用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中来,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运用拓展模式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进行训练,在教育模式改革,学习动力更新等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第一,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把形势与政策教育说教模式转变为分享模式。中国传统形势与政策教育有个致命弱点,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采用讲座,报告或讲课的方式进行,主要以说教模式为主,说教模式,就是以说的方式传达信息给别人。这种模式好比“杯与壶”,听者像空杯,等着说者这个“壶”,将知识注入杯子里。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针对主题内容,不会主动去调动自己的情绪、感觉和想法,如果主题内容引发了学生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反应,大部分学生习惯持观望态度,很难主动配合。因此,在说教模式下,学生不仅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厌学逃学现象严重。一些教育者为取悦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会插讲故事笑话,而不得不忍痛割舍许多重要内容。更多的教育者,则为了符合政治教育的严肃性,习以为常地采用满堂灌的说教模式,向学生灌输理论观念,教育成了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活动,教育者很辛苦,受教育者很痛苦,忠言逆耳而效果甚微,一相情愿敬职敬责而费力不讨好。

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不能只采用说教模式,而必须改革这种模式,要改变这种模式,就要去考虑学生心理状态,考察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拓展训练的实践体验可以控制在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改变形势与政策教育说教模式的被动局面,变学生被动的听教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让学生在体验中把理论说教模式变为理论分享模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拓展训练把形势与政策教育融入现场环境体验中,使学校与社会、与自然紧密联系,它突破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封闭式格局,丰富了形势与政策教育体系,符合现代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第二,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为大学生辨析社会形势和国家政策提供了专职服务平台。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是简单的读报看新闻,也不是点评国内外重大事件。而是对社会的发展形势,对国家的相关政策,学生要有科学的理解和把握,大学生要能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能把杂乱的社会事件联系起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社会事件发展的规律。这样,大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才能更好地理解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要达到这样的高度,高校教育必须提供相应的专职服务平台,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就是这样的一个服务平台。一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的实践体验,就包含着让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去思考社会形势与国家政策的训练活动,学生在训练活动中,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的交流体验,可以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校正、相互验证、相互监督和相互激励,既可以从内在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又可以从外在建构学生共同学习的制约机制。

第三,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可以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强大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合力。形势与政策教育对象多层次性和多元化,决定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多元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者要不断寻求新的教育资源,以满足受教育者不断增长的需要。新的教育资源必须通过剪辑和整合,才更加容易融入到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去,拓展训练是剪辑和整合形势与政策教育资源的平台。拓展训练将形势与政策教育安排在特定环境中,扩展了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时空,精心设置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教育情景,让学生在教育情景中去参与去体验去学习,拓展训练充分激发学生情绪,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心理受到挑战,活力得到激发,潜力得到挖掘。因此,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能够把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及其训练方案的构建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学生准确全面了解掌握党在制定方针政策时所依据的马列主义基本原则方法,提高学生的政策素质和政治觉悟,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个根本任务决定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以社会现实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基本内容。

形势与政策教育基本内容既包含相对稳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方面,又包含动态性很强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热难点问题等方面。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既要有相应的理论功底,又要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能及时捕捉最新时事动态,准确传达给学生。因此,形势与政策教育基本内容要求必须既紧扣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又紧扣时代脉搏,做到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不断增强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发挥教育优势,拓展训练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基本内容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挖掘教育资源,发挥教育优势的新型模式。

通过拓展体验训练,可以把形势与政策教育基本内容落到实处,具体到学生身上,拓展训练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基本内容进行细化和深化,便形成了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这个内容包含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中国对外政策、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状况、发展趋势、世界重大事件及中国政府原则立场的教育五个方面。

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进行具体的实践训练之前,要围绕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五个方面的内容,制定周密翔实的拓展训练方案。因为“在拓展训练中的规则与活动计划都是事先制定的,活动中主要是为了解决项目中的各种问题,由于在各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会得到各自的认知,在体验后与大家分享,换位思考别人的认知与自己的差异,得到再次的学习”[2] 。所以,拓展训练方案是实践训练的蓝图,它是指导实践训练有序有效进行的指示标,也是进行拓展训练总结和评价的重要依据。结合具体的拓展条件,可将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的训练方案构建(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方案包含拓展内容、拓展任务、拓展场景、拓展目的、拓展导师、拓展对象和拓展时间几个方面。拓展内容是核心,其他方面围绕它展开、符合它的要求并向它服务;拓展任务是对拓展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是拓展训练的基本结构单位,即每一个拓展任务构成一个独立的主题;拓展场景是为实现拓展任务,根据拓展任务要求而选择或设计的典型环境形象;拓展目的是指通过拓展训练后,要求学生达到的培训目的,主要包括观念、意识;知识、方法;信心、自信;格局、高度;立场、态度几个方面的目的;拓展导师就是邀请的对该拓展任务比较专业的专家或嘉宾,在拓展过程中扮演某种角色;拓展对象专指被训练的学员,不包含临时参与的观众或其他列席人员;拓展时间以分钟为计算单位,分为总时间和每阶段时间,拓展时间不包含阶段与阶段之间的休息时间。

三、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的实践体验

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方案确定后,就要把它付诸拓展训练的实践体验,拓展训练是“通过体验从而转化为知识的过程”[3] ,体验则是整个拓展训练的本质部分。体验(experiences)是指人响应某些刺激(stimulus)的个别事件(private events)。它对事件直接观察或直接参与而形成,它包含受训人员的视听嗅味肤感官和情感情绪等感性因素,包含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也包含身体行为因素。

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是指亲身体会训练过程,直接认知、欣然接受、感悟道理、自由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趣味、活力和魅力,它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新或重复情境,用拓展流程呈现或再现教育任务,还原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让精神经由训练而获得彰显和扩张。

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过程具有两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的硬件方面条件。拓展训练实践体验中,环境媒体是必需的硬件条件,没有环境媒体,无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感官感受,就无法进行拓展训练。无论是实地环境媒体,还是虚拟环境媒体,都不是现成的,而是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的结果。尽管有好的环境媒体,也不能把它们一层不变地搬到教育过程中来,要根据训练内容的需要,选择符合主题的环境媒体层面,经过剪辑和设计,重新整合出一个综合的教育环境媒体,才能有效推动拓展训练的发展。

实地环境媒体硬件条件要求很高,必须有自然环境条件或人工建筑环境条件,最好两者兼而有之。实地环境媒体分为专业性职业性实地环境媒体和一般性的实地环境媒体。专业性职业性实地环境媒体一般指教育基地或某方面的专职场所,一般性的实地环境媒体是教育者自己动手布置的像会场一样的环境媒体。如进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拓展训练的实践体验,可以在专业性职业性实地环境媒体中进行,将学生带到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去,当学生走进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首先看到巨大的铁骨铮铮的红军战士石雕,然后会看到红军首长和战士的遗物,还有一些历史标语,学生甚至可以去扮演一些历史角色,感受一下当初的历史氛围,体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艰辛过程;也可以在一般性实地环境媒体中进行,教育者带领受教育者,根据拓展任务训练要求,用黑板画或幕布等形式来布置教育场所,让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教育产生亲近感,扩大拓展训练的感官影响。

实地环境媒体硬件条件带来的拓展训练效果虽然相当高,但是必须以自然环境条件或人工建筑环境条件为依托,实地环境媒体硬件很难全面满足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任务的需要;更多情况下选择的是虚拟环境媒体条件,虚拟环境媒体条件主要指多媒体技术条件,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仿真虚拟视听环境材料,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学生感觉功能,有利于激起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理解,提高学生拓展体验的质量。

第二,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实践体验的软件方面条件。拓展训练实践体验的环境媒体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视听嗅味肤的感官,让其产生学习渴望和学习冲动,受教育者在拓展训练互动气氛的影响下变被动为主动,非常自然自觉地参与整个拓展训练实践体验的过程。因此,整个拓展训练实践体验效果的取得,除了要有外在的环境媒体硬件条件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好受教育者自身的感性和理性机能条件。

1.感官(Sense)。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拓展体验诉求目标是激起感觉知觉体验,尤其是感觉中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的体验。感官拓展体验能引发学生学习欲望与增加拓展任务的附加价值。

2.情感(Feel)。《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拓展体验诉求目标是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与情绪体验,尤其是激起学生喜怒哀乐的感情与情绪体验。情感拓展体验的运作,需要真正了解什么刺激可以引起什么情绪,不能故作姿态违反常情,要让学生自然受到感染,并融入情景教育中。如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为主题的拓展体验,可以通过雄壮的音乐画面来激起学生爱国的情感体验。

3.思考(Think)。思考指针对某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思考拓展体验诉求是以创新引起学生的惊奇感和兴趣性,从而产生对问题思考的体验。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而言,思考是学生感性飞跃到理性的必要条件,思考拓展体验是层层深入的过程,它渗透着学生充满创意热情的精神,能召唤出学生的连带理性动力。

4.行动(Act)。行动特指拓展活动影响学生心理,触动学生身体产生互动交流等的行为动作体验。行为拓展体验分为说和做两种体验方式,这两种方式的结果都是让别人知晓行为者的意图,意图不明之处是整个拓展训练需要及时清晰确认的盲点。学生在拓展训练进行过程中,不能持续闷着,而是要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整理后,通过说或做的行为把它表现出来,让受教育的产品(学生)形成拓展共振和叠加效应。如在中国对外政策教育拓展内容训练中,可以通过互动交流或外交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推动学生的这种行动体验。

在整个拓展体验中,教育者不要只去凑热闹,瞎起哄,而要引导好学生,随时留心观察,及时抓到触发点,对学生进行即兴激励。因为在体验拓展中,学生可能会偏离主题,也可能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教育者要通过激励让学生及时回到主题上,或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学生在激励之下学习热情一般会高涨,学习信心会倍增。因此,在体验环节中,教育者要善于激励学生,调整拓展节奏,保持训练热场,一步步把体验环节推向高潮。

拓展体验训练结束时,教育者必须进行总结,否则功亏一篑。对本次拓展训练要进行客观评价总结,分析它的得失,继续巩固好的方面,修改不足之处,并提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训练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给人耳目一新感觉。它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正确全面了解掌握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推动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教社政[2004]13号.

[2] 唐红明.论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J].中国校外教育,2010,(7).

[3] Kolb,D.A.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84.

College Students’ Situation and Policy Education Development Training Research

QIN Hong-ping,ZHANG Yu-sheng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3)

1.教学管理

有的学校将“形势与政策”课列入学生课表,有的学校不列入;有的学校是每学期16课时,有的只有8课时;有的学校采取闭卷考试方式,有的采取开卷写论文方式,有的采取网上答题考核方式。

2.负责部门

有的由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二级学院下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部门)负责;有的是学校党委宣传部负责,有的是学生工作部、团委等负责。在具体教学机构设置上,有的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教研室,有的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教研室。

3.授课内容

一是广度方面,有的学校集中于国内外大事及热点、难点方面,有的侧重于党的方针政策;有的则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就业教育、知识产权、科技发展等。二是内容的持续性、稳定性方面,有的学校保持了专题内容的持续稳定,有的学校则根据形势每个学期开设不同的专题。

4.教学形式

有的学校是课堂教学与录像教学相结合,穿插专题讲座;有的学校采取“记者招待会”形式进行教学;有的学校是按照院系、班进行小班课堂教学;有的学校采取报告形式,大课堂教学;有的学校是小课堂与报告相结合;有的学校是课堂讲授、讨论与观看视频、社会实践相结合;有的学校是网上教学。

5.师资队伍

有的学校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或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有的学校是宣传系统或学工系统的人员为主;有的学校全是专职教师授课;有的学校是专职为主兼职为辅,有些学校则是兼职为主专职为辅。总之,在“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实践方面,各高校“百花齐放”,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探索,进行教育教学思想的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教育教学实施模式的探索,努力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育目标。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思考

各高校对于“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成效显著。“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课程,因其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时效性和教学要求的全覆盖、不断线,使得其在课程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又具有特殊性。随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成长环境、心理特征、认知特点的变化以及学生价值观多样化,使得该课程定位不清、缺乏学科支撑、师资队伍不足、教学覆盖面小、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与吸引力等问题凸显。面对这些问题,高校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开拓创新。

1.坚持“必修”

无论是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出发,还是从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设出发,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历史沿革及其实践来看,必须牢牢坚持课程“必修”课的地位不动摇,进行规范化建设。明确课程性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按照必修课程加强课程管理,在场地、时间、学分等方面予以保障,规范教材使用、完善考核制度。这是“形势与政策”课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保障,也是实现其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的保障。

2.协同建设

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历史实践看,课程建设是一项整体性的综合性工作,不是单一部门能够完成的。同时,社会是一个大的整体系统,包含但不限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而是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广义的形势与政策观更有利于课程建设和发展。广义的形势与政策观既指教学内容方面,也指教学形式、人员方面。在教学形式方面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往往将大型报告会、专题讲座、小班讨论会、演讲赛、答辩赛、网上教学、社会实践等相结合,实施立体化、多渠道、渗透式教育教学。在人员方面,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参与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全员参与。一要注重发挥各院系的积极性,结合院系专业特点开展院系专业特色的形势政策教育。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结合本院系“经世之学”特色建立了院系级的“形势与政策”课。二要注重发挥专业课教师的重要作用。当前,跨学科就业、知识快速的更新与增长,使得对社会发展形势的把握、自身人格和做事方法的重要性更为显著。高校大量的课程是专业课程,学生与专业教师在课堂环节接触最多。因此,专业教师既要对学生有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有对专业发展的引导、对学生人格及做事的影响,要成为一个完整的“师”。

3.以学生为本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学生获得资讯非常便捷。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全程参与课程建设,激发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确保课程覆盖率。例如,我校在本科人才培养中逐步实施“通识教育”,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依托建设的“博雅课堂”,坚持“讲座、报告”正面引导这一主要教学形式,辅之以课下实践教学环节,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心智、净化心灵。讲座课程包括六大模块:哲学与逻辑、科学与技术、文化与审美、历史与社会、生命与环境、创新与创业,按照学术性、通识性、特色性进行建设。“博雅课堂”网络平台既包含宣传课程、讲座内容和主讲人,学生也可自己选择喜爱的讲座、报告,以及在网上提出自己的需求或者评价讲座。以学生为本以及丰富的内容,使得课程深入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和良好效果。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4)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1-0100-07

收稿日期:2012-08-22

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研究——基于倡议联盟框架的视角”(CXZZ12_0305)。

作者简介:徐自强(1985-),男,山东荣成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教育政策分析、教育行政管理研究。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包统分”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的转变。在招生并轨前,我国并未出现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全面铺开,高校招生逐步实现并轨,加之扩招政策的全面实施,就业政策范式发生了两次转移。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范式的变迁历程和转移诱因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政策主体提供正确认清毕业生就业问题、制定符合学生利益的就业政策的有效依据。本研究以1985年以来政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为文本集合,试图揭示毕业生就业政策范式的转移现实和变迁路径,分析转移诱因并尝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范式的走向提供一些探索性认识。

一、研究设计

(一)政策内容分析框架

曹喆认为政策的内容分析有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微观层次指政策由哪些要素组成,在具体政策中这些要素各为何;宏观层次指政策体系由哪些具体政策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1]。孟卫青在此基础上指出,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宏观层次指基于特定政策问题的政策体系构成,微观层次指教育政策的要素构成以及某项具体教育政策的要素分别为何。宏观和微观层次的内容分析均可以在纵向(不同级别之间)和横向(与其他领域公共政策之间)的维度上进行[2]。根据政策学家彼得·霍尔的观点,政策变化可根据程度分为三类:一是现有政策工具设置发生变化(称为第一序列变化),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基本工具发生变化(称为第二序列变化),三是政策工具设置、政策工具本身和政策目标三种要素都发生变化(称为第三序列变化)。在这三种变化中,第三序列变化往往导致激烈的政策变化,直至引起政策范式转移。政策范式是一个由各种理念和标准组成的框架,它不仅指明政策目标以及用以实现这些目标的工具类别,而且还指明它们需解决的问题的性质[3]。政策范式的要点包括那些影响人们理解公共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可行性的既定信念、价值和态度[4]。判断它们发生转移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就是观察与某一政策范式有关的政策话语及其整体条件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依据以上学者的观点和笔者的理解,本研究以彼得·霍尔的政策范式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将政策环境、政策工具、政策目标、政策价值等四个微观层次上的政策要素抽象为分析维度的类目,对总领性政策文本和单项政策文本两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

(二)政策样本选择

本研究以中央部委的中央层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以所列政策中所含的信息为最小分析单元。鉴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已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文本形式较复杂,其中包括领导人重要讲话、通知、决定、意见等不同形式,考虑到研究的统一性和方便性,本研究筛选了1985年至2012年间关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政策文本作为集合,并分为两类:一类是总领性政策文本,共计103项;另一类是单项政策文本,共计7项。其中总领性文本分为指导性文件(9项)和专属性文件(94项),均为历时性文本;单项政策文本均选取起始年份文本。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范式转移的内容分析

(一)政策环境分析:总领性政策文本

纵观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历史轨迹发现,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环境发生了两次明显的变化。

1.推向自主择业:体制环境话语分析

1985年至1997年间,“教育体制改革”、“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招生并轨”、“自主择业”等话语连续多年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体制环境因素。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毕业生就业政策范式开始发生第一次转移,并与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与改革发展纲要》一起成为后续几年就业政策的指导思想。其中,《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毕业生由国家“包下来”安排工作的就业制度,逐步建立学生上大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自主择业的制度。1997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招生并轨”提前完成。而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的出台,促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新体制环境的形成。此外,这一体制环境还继续延伸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精神、“科教兴国战略”、“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有关的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政策话语中。

2.就业形势严峻:现实环境话语分析

1989年《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报告的通知》明确指出,现行以“统”和“包”为特征的毕业生分配制度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如学生学习、学校办学、用人单位合理使用人才的积极性在这一分配制度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压抑,不利于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形势的发展需要。

1999年,我国正式实行高校扩招政策。2000年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总领性文本中首次出现了“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毕业生数量增加”等话语,此后12年来,有关高校毕业生的最新数据每年都出现在教育部的总领性政策文本中。因扩招政策而剧增的毕业生数量成为影响就业政策的一个最为现实的环境因素。学术界一般认为,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行的高校扩招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当时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之一的角色,受到经济利益价值取向的影响。由于扩招而导致毕业生数量剧增、综合素质下降、就业难度逐年加剧、“考研考公务员热”等现象,成为社会对扩招政策产生批评和质疑的重要原因。

此外,在2009年和2010年的政策文本中还频繁出现了“国际金融危机”这一话语,它与“就业形势严峻”等现实语境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的政策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治权威的理念变化和主流政策范式的变迁。从根本上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带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范式的第一次转移,标志着从1950年延续至1985年的“国家统包统分”就业模式被打破,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范式开始形成。

(二)政策工具分析:总领性政策文本

按照政府提供物品和服务的意愿水平,政策学家迈克尔·豪利特和M.拉米什将政策工具放在一条以“完全自愿”和“完全强制”为两极的横轴上。根据政府或公众参与程度的高低,他们将政策工具框架依次排列为:自愿性工具、混合型工具和强制性工具[5](P144)。

统包统分是1950年至1985年这一时期唯一的政策工具,入学机会、教育成本、毕业就业均由国家提供或承担,属于强制性工具的国家“直接提供”。而在1985年至1999年间,“国家负责在一定范围内安排就业……一定范围内实行双向选择”、建立和利用“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政策工具话语开始出现在当时的文本中,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进入了一个转变时期,与就业相关的权威主体开始由政府转移至市场,直到2000年自主择业的新体制基本确立。由于“市场”这一自愿性工具的引入,毕业生就业政策工具开始兼具强制性和自愿性的特征,发生了由强制性向混合型再向自愿性的转变。具体而言,2000年以前基本是按照学生入学时的具体情况(国家计划生、委托培养生、自费生)对其就业安排分别作出规定,逐步确立了劳动力市场机制,既表现出“规制和直接提供”等强制性工具特征,又表现出和“市场”有关的自愿性工具特征,同时还启用了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服务等与毕业生就业市场具体相关的“信息与劝诫”式工具。到2001年之后,直接提供的强制性工具话语再未出现。

我们注意到,“毕业生就业率”成为1999年至2012年期间的主要政策工具。严格来说,毕业生就业率本该是自愿性工具的一种具体衡量手段,属于政策工具的具体设置(即第一序列)范畴。但在我国实践过程中,自2001年起它就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就业政策工具,其作用不断强化,逐渐成为评估高校办学绩效的重要指标,将毕业生就业的部分压力转嫁给了高校。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对毕业生就业率又做出了新的规定:“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其实,与其说毕业生就业率是实现就业政策目标的有效工具,不如说它是就业模式由国家权威向市场权威转移或重组的产物,高校由于自身利益所困,在强制性工具余威犹在的情况下,为达到考核要求,在就业率数据上可能会与政府部门“玩猫腻”,虚假泡沫严重。

从2002年开始,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工具出现更多地采用“信息与劝诫”、“补贴”等混合型工具的变化趋势。信息是一种温和的工具,主要向公众传递信息,希望他们按照政府的意愿改变自己的行为[5](P158)。而劝诫的主要意图是运用象征或比喻手段诉诸价值,以便鼓励公民依据这些价值决定自己的行为[6](P234)。这一时期属于这类性质的工具,包括陆续而密集出台的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以及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大学生应征入伍政策等一系列单项就业政策,总体上都属于注重“信息与劝诫”功能的混合型工具,即通过相应的政策话语对毕业生进行教育、引导与宣传,以最终达到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目的。美国教育政策学家弗朗西斯·福勒认为,劝告性政策工具的理想结果是成功地说服目标群体表现出与其以往所不同的行为方式,但主要缺点是不稳定,一旦失败便会流于形式[6](P235)。因此,上述劝告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是否得到了毕业生的认可,均有待评估。

不过,这一期间,在自愿性工具渐趋主导地位的同时,仍然能看到强制性工具也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发挥作用。例如,由于我国相关就业机构与市场体系还不够成熟,相关技术支撑条件也不够完善,因而教育部明确要求所有高校必须设立就业指导机构,负责具体办理毕业生就业指导、咨询、服务等事务,这种机构就性质而言显然属于“规制性”工具。

综上判断,毕业生就业政策范式的第一和第二序列都发生了变化。其中,2000年之前的政策工具主要选择的是毕业生分配制度,对具体模式的设置(第一序列)经历了由国家统包到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再到双向选择,最后到自由择业的变化,即毕业生就业市场发生了由不完全到完全的变化;政策工具类别的选择(第二序列)则发生了由强制性工具向自愿性工具的变化。虽然1985年至2000年和2001年至2012年两个阶段都使用了混合型工具,但是这两种混合型工具在具体设置乃至工具类别属性上仍然有差异,2000年之后,政策工具类别的选择开始向一种新的混合型工具的变化,即完全就业市场的自愿性工具向以就业市场和基层就业相结合的新混合型工具的变化。

(三)政策目标与政策价值分析:总领性政策文本

以1985年为节点,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目标发生了从国家导向(根据国家需要控制人才资源自由流动)到市场导向(根据市场多元化需求实现人才资源自主流动)的转变,就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7]。

1985年至1999年(过渡阶段Ⅰ)是旧范式被打破,向新范式转移并确立的过程。而过渡阶段Ⅰ和范式沿用阶段Ⅱ(2000年至2002年)的主要政策目标基本一致,都是“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这说明自主择业的市场导向政策范式在1999年正式确立后延续至2003年。而“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话语则说明了自主择业范式更多地倾向于政策权威核心对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内部回应,市场导向的范式特征不十分明显。即便如此,1999年或2000年前后的自主择业范式与国家统包统分范式在第三序列上反映出的“市场与国家”的差异在本质上仍有不同。

从2003年开始,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和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的出现,政策权威核心开始将“毕业生就业”界定为关乎毕业生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学生的个人就业利益诉求在政策中得以反映。同时,就业政策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毕业生就业模式承接了由国家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是一种由秩序向自由和效率的价值转变过程。而过渡阶段Ⅱ(2003年至2012年)则是在市场导向政策范式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开始出现向人本导向转变的萌芽,政策权威核心对毕业生个人利益的关注反映了毕业生就业政策范式开始寻求秩序价值、自由价值、效率价值和民生价值内部之间的一种共同作用或平衡。尽管如此,总领性就业政策的目标主要着眼于国家层面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建立和改革;政策价值取向中,国家主导反映了统包统分的秩序价值,市场主导反映了就业市场的效率价值和毕业生自主择业的自由价值,人本导向的价值取向则刚刚呈现萌芽状态,毕业生自身的利益诉求尚未得到有效的关注和反映。

(四)政策目标与政策价值分析:单项政策文本

从2003年开始,中央部委开始陆续一系列单项政策(选调生计划始于2000年)。从本研究筛选的7项单项文本中可以看出,从学生个人出发而制定的单项就业政策只有自主创业政策,其他单项政策均是从社会、教育、政治和军队等国家层面出发对国家宏观社会政策的回应,其中蕴含的主导价值取向为国家层面的平等与发展。而从学生个人层面出发制定的自主创业政策并未完全反映学生自身的利益诉求,而是以缓解就业压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主要目标。结合两类政策可以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目标多元,界定不清晰;政策价值取向之间存在国家、市场与个人,秩序、自由与效率的相互冲突;对毕业生自身的就业利益诉求的关注和反映开始萌芽,但未得到有效反映。

具体来看,在“统包统分”范式中,国家根据需要按计划分配人才的流动,学生个人的就业诉求几乎没有任何反映,政策权威中心也未发生转移,国家主导的范式特征相当明显。而“自主择业”范式的形成则经历了由“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到“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的过程,随后沿用至2003年以基层就业为导向的单项就业政策开始出台。整个过程反映出:首先,政策目标层次开始呈现多元,由此前的国家层次变为国家层次和市场层次乃至个人层次相结合的目标层次体系,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也由此前单一的秩序价值变为秩序、自由、效率和公平、平等、个人利益等多元价值共存的价值体系;其次,自主择业就业模式的改革过程和国家利益占据主导的基层就业导向的单项就业政策均带有捆绑式的政策约束痕迹,市场导向的范式特征不明显,有关学生自身利益诉求的民生价值无论在总领性政策还是单项政策中都未得到具体的反映,多元价值糅合的印记明显。这说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范式仍然处于转移过程的过渡阶段中,新范式尚未形成。

三、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范式转移

的动因分析

(一)第一次转移:由统包统分向自主择业

1.政策权威核心的转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提出了新要求,也需要教育领域作出相应调整。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3年《中国教育与改革发展纲要》的出台,彰显了教育领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回应。反映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上,表现为毕业生就业政策权威核心由国家向市场发生了转移,国家不再有权力决定毕业生的就业相关事宜,而是以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的原则将相关权力移交给了劳动力市场和毕业生本人。由此,市场导向范式的倡导者获得了权威地位,从而改变了原先既有的组织和决策安排,推动了新的市场导向范式的建立和制度化。

尽管“统包统分”的国家导向政策范式已被打破,但是从政策权威核心转移的本质属性上来看,仍属于以政府为代表的高层政治权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制定过程施加的一种直接和主导影响,也体现了教育政策制定主体对国家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种回应。

2.异常事件的累积

如果说政策权威核心的转移是第一次政策范式转移的主动诱因,那么彼得·霍尔所说的“异常事件”则是第一次政策范式转移的被动诱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统”和“包”为特征的毕业生分配制度出现了明显的弊端。从学生来看,由于缺乏学习动力也没有就业压力,学生的实际劳动能力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抑制了那些积极的毕业生做出自由选择的可能性,导致社会惰性的恶性循环产生;从学校来看,毕业生的去向几乎与学校无关,因此高校的办学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也不注重自身的办学质量;从用人单位来看,以强制性工具将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输送过量的劳动力,导致各行各业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由此,统包统分的毕业生分配计划与社会真正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人才短缺和人才浪费并存的现象异常突出,80年代中期的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加剧了统包统分的打破。

(二)第二次转移:从制度变迁到范式转移

1.政策权威核心的转移

2003年10月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新概念。新一届国家领导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首次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随后,诸多崭新的政策语言在我国的政治话语体系中流行开来。政策权威核心开始关注社会不公导致的各个层面的冲突,这不仅改变了政策环境,更改变了我国公共政策的目标体系和引导政策的工具设置。反映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中表现为,2003年的总领性文本中直接提到了“今年是扩招本科毕业生毕业的第一年”这样的政策话语。这说明教育部已经意识到扩招给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冲击,并在就业政策中作出了具体回应。

2.异常事件的累积

由于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2003年毕业生数量开始陡增并一直延续至今。前文中指出,扩招对就业的影响是直接的,它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为谋求职位展开激烈竞争,同时也导致了“考研考公务员热”、“大学生回炉”等现象的出现。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更是加剧了就业总体形势的严峻,原本就已超负荷运转的劳动力市场在不景气的经济局势下“严重缩水”,无力提供更多的岗位。

此外,根据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新生户口统计,北大清华的农村生源所占比例已连续多年呈下滑趋势,北京大学农村生源过去20年间从三成降至一成,而清华大学2010年农村生源仅占17%,2011年县级以下中学学生只占七分之一左右,大量的农村生源正在悄然流失[8]。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国的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至2011年的49.68%[9]。根据社会流动理论的观点,农村向城市的社会流动应该属于水平流动。但由于城乡的制度化隔离,使城市户口衍生出了身份差别和价值等级,从而使本来只具有水平流动意义的农村向城市的社会流动实际上具有了明显的地位提升的含义[10](P49)。

根据彼得·霍尔的观点,第三序列变化往往引起政策范式的转移,而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变化并不自动引发第三序列的变化[3]。基于此,可以判断,扩招政策所带来的一系列现象、国际金融危机下严峻的就业总体形势和农村生源的下降等异常事件加剧了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政策目标发生转移。

综上所述,政策范式的转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意味着新范式的确立需要经历一个形成的过程。库恩在其早期的著作中认为一个旧范式可以很快变迁成为一个新范式,但在他后期著作中他修正了此前的观点,认为两种状态之中有一个过渡期[11]。彼得·霍尔基本接受了库恩对于范式转移的条件阐释,即异常现象的发现最终削弱了现有范式的基础,并导致其被取而代之。开始时,决策者牵强地把该范式使用到极限,以掩盖范式期望与经验显示之间的矛盾。但这终将难以为继,并促使其搜寻一个新的范式[3]。此外,霍尔认为,范式间的转移源自一个社会学的而非纯粹理智的过程,过渡期的长短取决于现有秩序建立的牢固程度,也取决于旧有秩序的辩护者所能达到的高度[5](P330)。这可以解释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范式沿用期和转移过渡期的长短。1985年之前的就业政策受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固有的牢固的“计划统一”的秩序价值影响,一直沿用了国家统包统分的范式。在这种具有强制性秩序价值的指引下,该范式沿用的时期较长,直到市场的引入带来的一系列异常事件的出现。可以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经历的两个过渡期时间较长(2003年开始的过渡阶段Ⅱ仍在进行中),这与彼得·霍尔所说的现有秩序建立的牢固程度有关,尽管市场机制的引入确立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就业模式,但从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政策目标话语中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正式确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利益格局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而之后陆续出台的各种单项就业政策也蕴含了国家利益的价值取向。同样地,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政策范式仅仅沿用了三到四年的时间,它的原有基础就受到了高校扩招政策而引发的一系列异常事件的削弱,政策主体出台各种单项就业政策引发了以民生价值和学生自身就业利益的诉求开始萌芽。

四、人本导向:走向高校毕业生就业政

策的新范式

我国当前的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彰显了多元利益和价值的共存与交织。一方面,1999年前后确立的自主择业范式是基于市场导向的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和竞争,自由和效率价值开始占据主导;另一方面,2003年新一届国家领导人的执政理念直接影响了高校学生就业政策范式的理念系络的形成,一系列的单项就业政策的陆续出台,标志着以国家利益为主导的“缓解压力、维护稳定和全面协调发展”价值内核在单项就业政策实践中得到了政策权威核心的回应。与此同时,以学生自身就业利益为核心的民生价值诉求又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得到反映,并在开始出现的不稳定、不公平的外部政策环境的影响下得到强化。由此,自由、效率、秩序、公平、平等价值之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交织在一起,高校学生就业政策乃至教育政策范式的今后走向亟待探索。

(一)稳定公平与人性合理:政策环境和政策工具的内在要求

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扩招与毕业生就业难之间较显著的正相关已被证明。因此,调整高校扩招方案,逐步使毕业生数量达到稳定并稳中有降,是就业压力得以缓解的最直接的环境条件和工具手段。而作为社会整合和个体流动的中介,高等教育在社会流动中也必然成为上升性社会流动的重要平台。结合当前出现的农村生源下降等诸多社会不公现象,从侧面反映出高等教育并没有很好地认同农民本身,很大程度上充当了农民转变为非农民的手段。根据一些学者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学生就业受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各种资本的综合影响愈发明显,社会资本的影响已经呈现出了强于人力资本的趋势,动摇了部分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的应有之义,教育作为社会流动平台的公平性受到冲击,毕业即失业的“新读书无用论”悄然抬头。因此,高等教育促进农村社会流动的积极作用的发挥,需要在价值层面上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建立合理的社会流动秩序,使高等教育对农村社会流动的影响由单纯的身份转变功能转向为促进社会生存和职业适应的新功能[10](P70)。

另一方面,基层导向的单项就业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借助良好的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作保障,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同时,带有捆绑式的政策约束和对学生自身利益诉求的忽视无疑会使这些政策大打折扣。因此应对单项就业的政策方案进行人性化的合理设计,逐步减少捆绑式政策约束,让学生更加自由地进行选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协调和监督。此外,教育部应谨慎使用、精确设计和客观统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停招从根本上来说无法刺激高校招生和学生就业的良性运转,可能使高校在迫于专业停招压力和谋取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继续在就业率上“玩猫腻”,最终利益受损的还是学生。

(二)信念取舍和人本导向:政策目标与政策价值的核心追求

公共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政策目标应避免走向某种价值取向的极端,而要在各种价值取向之间寻求一种相对有效的平衡,教育政策也不例外。例如,对效率的追求会降低人们对质量、公平的关注。这些教育政策领域中的核心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某项政策的政策目标。我们经常发现一项教育政策中存在多重的政策目标,在它进入执行阶段后这些目标会在现实中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目标层次体系,然而多重的政策目标层次绝不意味着目标体系是混乱的,目标层次之间是矛盾的。一项好的教育政策应力求对它要实现的目标进行清晰地界定,而教育政策也有其内在的核心价值追求——教育公平。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在政策环境的影响下呈现政策目标多元化并不意外,如何在多元目标的价值取向中作出恰当的选择才是关键。我国的公共政策领域内存在一个持续稳定的连贯政策范式,是一种发生在政策主体甚至是政策制定主体内部的政策权威核心的理念体系。这些理念会认可某些社会利益比其他利益更具合法性,由此也就更偏爱某些政策路线。具体反映在毕业生就业政策实践中即为,相对于东部和城市地区,政策权威核心受当时时代背景下特定理念系络的影响选择了满足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基层利益,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流动和人才强国的建设。

而另一方面,就业是关乎每个学生及其家庭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作为就业政策的目标群体,每个学生都有个人利益的基本诉求,并有权利在公平和平等的政策价值取向中作出选择。2003年开始,国家开始陆续出台一系列单项就业政策以达到缓解就业压力和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目标,这些带有明显的“基层导向”即国家利益导向的价值取向与学生个人就业利益诉求导向的价值取向之间产生了冲突与矛盾。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终究无法也不能脱离教育政策追求公平和平等的元价值内核。我们呼吁,基于公平和平等的高校学生个人利益诉求,通过充分反映以该诉求为核心的多元利益的政策工具带动“人本导向”的就业政策新范式得到尽早确立。

参考文献

[1] 曹喆.政策分析的三个维度[J].理论探讨,1993(3):49-53.

[2] 孟卫青.教育政策分析:价值、内容与过程[J].现代教育论丛,2008(05):38-41.

[3] Hall, P.A. Policy Paradigms, Social Learning and the State[J].Comparative Politics, 1993(3):275-296.

[4] Howlett,M. and M.Ramesh. Studying Public Policy: Policy Cycles and Policy Subsystems[M]. Canad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329.

[5] [美]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M].庞诗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6] [美]弗朗西斯·C.福勒.教育政策学导论(第二版)[M].许庆豫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7] 姜景.试论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范式的转移[J].宿州学院学报,2010(10):92-95.

[8] 潘晓凌,等.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弟子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N].南方周末,2011-08-04(A01).

[9] 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 http:///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

[10] 彭拥军.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1] Kuhn.“Second Thoughts on Paradigms”[A]. Frederick Suppe(ed.).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Theorie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4:470.

Research on the Paradigm Shift of Undergraduates Employment Policy in China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5)

    1.1互动性现今一些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堂缺乏互动。一些教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务就是宣讲国家的政策措施,传递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相关信息。这种做法是不全面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需要互动,互动性是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性。所谓互动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相待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1]。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互动性包括多个层面:从互动的主体角度观之,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从互动的时空角度观之,互动又包括课堂之上的互动与课堂之外的互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宣讲一定的政策与信息,更重要的任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研究社会问题、探索方针政策[2]。这种分析研究和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题多为学生普遍知晓但又认识不够深入的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大事件。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仅仅停留于介绍一些人人皆可查知的信息,学生的思维则不可能从这些信息简单传递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该门课程的价值也就完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即体现在此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题在课堂内外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的观点得以交流与碰撞,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指引下得出一些结论。

    1.2开放性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具有开放性。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开放的内容。每个学期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都会本学期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这是为开展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制定的指导性文件。但是一些教师在每个学期进行教学时将教学内容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仅仅围绕教育部下达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进行简单的信息扩充。这样很容易将形势与政策教学局限在对一些信息的简单传递上,而没有引出隐藏在这些信息背后深层次的内容。这也是一些形势与政策课堂不能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呼唤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这是因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内容的开放性。形势与政策课程面临的主题都是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外交中的重大事件、形势与政策。这些主题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个形势与政策主题即使主要是属于每一个学科门类,但是深入分析其现象,探究其原因,又往往涉及到其他学科门类的信息和知识。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互动性质也决定了该门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在互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视角都可能不一样,每个学生都可能从其独有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点提出对教学主题独特的看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对教学主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另外,现今信息社会的特性决定了相关广泛的信息可以由学生轻易地获取,那种浅显易被学生掌握的信息已经不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所以,开放性的课程内容是势在必行的。其二,开放的理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理论体系对于一门课程至关重要,一门缺乏理论的课程注定其吸引力是有限的。然而,形势与政策绝不是一门缺乏理论的课程。以往的形势与政策课堂给人以理论不深或理论不成体系的印象,这与教师不善于挖掘形势与政策课程丰富的理论体系有关,这也是当前一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堂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呼唤开放的理论,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挖掘本门课堂独特的理论,并形成本门课程独特的理论体系。

    1.3实践性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主题都是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大事件,这些主题本身即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另外,当代大学生对现实问题具有比较强烈的批判倾向乃至逆反心理,对社会现实问题更加笃信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得来的结论。这也是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原因。参与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性体现在课堂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

    2实施参与式形势与政策教学模式的策略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3-0035-02

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并把“形势与政策”当作一门必修课来开设。那么,如何搞好这门课的教学,进而激发出大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性质和任务

“形势与政策”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运用政治学、政策学、社会学等有关社会科学知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思想特点,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方面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把握未来,勤奋学习,成才报国。

依据课程的基本性质,“形势与政策”课的任务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1.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内容。

3.培养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

4.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感知国情民意,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上和正确决策上,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自教育部1987年正式提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以来,不过短短的二十年时间,因此,目前尚未积累起成熟而科学的丰富经验;加之其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不同于一般的课程,教学各环节和层次都需要该课程教师不断研究和探索,这就使“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和弊端。具体表现为:

1.学生的社会构成呈现出多样化,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形式单一、泛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的家庭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地区、城乡差异依然存在,学生家庭成员所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方式都趋于多样化,这些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学生思想观念的多样化日趋明显,学生之间不同观念、价值取向的碰撞也日趋明显。这种差异的多样性具体表现为学生的经济状况有明显的差异,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对各种社会现象、社会风气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对不同的观念、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受教育对象思想、观念、行为方面的多样化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应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当前“形势与政策”教学单纯采用合班甚至超大合班的课堂讲授和讲座形式,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不要说针对每一个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这样的结果违背我们的教育目的。

2.时展迅速,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适应性滞后、缓慢。

现在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现代人的影响波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和学习也概莫能外。一方面,网络给学习带来巨大便利,它提供的广阔学习平台使学生接触和掌握了丰富的信息和知识,使轻松学习成为可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形势与政策”教育远没有适应这种新变化。不但老师的知识储备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以及单调的灌输、呆板的说教也无法吸引学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其在传播有价值信息的同时,也使多种多样的低俗信息、谣言甚至是别有用心的煽动性言论迅速流传和蔓延。如果对学生上网不能积极引导,提高他们的判断和选择能力,网上不良信息就很容易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甚至成为影响稳定的因素。如何趋利避害,并使其成为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教育辅助工具,是新时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当下的“形势与政策”课反应与对策明显滞后。

3.教学内容偏多、偏全,缺乏时效性和具体性。

“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范围广、弹性大、选择性强,但课时与师资力量却有限。以有限的课时和师资力量要讲好范围广、弹性大的内容,极易造成重点不突出,分析不深入,热点不及时。实践证明,这种面面俱到式的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自然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几点思考

1.教学内容的层次化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范围是不同的,因此“形势与政策”课应在尊重大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设置层次不同的教学内容。除了总体上根据教育部的教学要点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大学生普遍关心、困惑的热点、焦点问题安排内容之外,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应有相应的针对性。如对一年级新生的教学,侧重于了解国情,树立理想信念,可以配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安排适应大学生活方面的内容,如大学环境、大学生活规划、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生活等各方面的适应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等,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结合学校的特点和特色,对新生进行校情介绍,增强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配合新生入学教育,安排校规、校纪教育、主要奖惩制度介绍,使新生尽早树立大学和人生追求目标。对本科二、三年级侧重于党的方针政策和时政热点分析,使其理性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热点问题,引导他们如何关注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对即将毕业的大三、大四学生,则可以配合学校招生就业部门进行就业创业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和创业历程,做好就业、创业的各方面准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择业观。通过针对不同主体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和选择能力,从而创造性地利用信息资源来发展自己并贡献社会。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可以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积极参与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探索多样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活跃课堂气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形势的认识,加强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如:案例式教学,就学生较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相关案例进行教学,组织讨论,增强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演示教学图片、播放时事影片,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水平;时事点评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以竞答的方式一周要闻,并对新闻做出自己的分析、评论,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养成关心时政、动脑思考的习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知识竞赛、研讨会式教学,通过举办“形势与政策知识抢答赛”、“研讨会”等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形势与政策的学习不是任务式,而是快乐式,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3.学业考评的综合化

“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决定了单一的卷面知识考查不能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出大学生个体的思想实际情况和对理论掌握的程度,所以要尝试有助于综合考核评价学生能力的办法。期末实行开卷考核,以心得体会、论文、调研报告为主,得分以70%计入,平时成绩占30%,包括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发言表现等,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相加即为本学期总成绩。这一评价标准,一是能较好体现“形势与政策”课的目的,也避免考试前的死记硬背;二是能减轻学生期末考试压力,将主要的内容放在平时学习的检验、检查和活动参与上,能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逆反心理。

4.社会实践的常态化

与其他教育相比,“形势与政策”课有其特殊性,它既需要注重形势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又应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科本身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需要,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因此,要将“形势与政策”教学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尽量安排实践教学环节,通过集中与分散、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灵活方式,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加大这一环节的分量;二是可以将“形势与政策”课的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党团组织活动结合起来,特别是与以暑期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代表的学生实践活动载体结合起来。三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更应关注学生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教育、启发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多种创新,采取多种对策,我们一定可以探索出符合实际、富有实效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新模式,实现对大学生开展立体全面的形势政策教育,进而提高他们的各种人文、社科理论修养及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委宣传部、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鲁高工委[2006]19号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7)

2019形势与政策心得1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随着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以及对专业形式的了解,面对剩余不多的学习生活,越发觉得学习时间的紧迫,感叹时光的飞逝,感觉大学的生活越来越短暂,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有着更多的期待的同时却不免有一些茫然与恐惧。庆幸学校开展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虽然在过去的教学中也曾经学习过,但大一时的懵懂以及大二时的不够成熟让我在学习之余还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学习的动力好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发减少。丰满的理想总是在骨感的现实中变得那么虚无缥缈。有着一股刻苦学习的干劲却偶尔也会

因为茫然而悄悄停下前进的脚步,未曾真正感到就业压力的巨大。每天习惯花大量的时间认真专研自己的学习,觉得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是一种无以言比的幸福。不愿意这么早就面对未来的社会,就像个不愿意长大的孩子一样,偶尔会逃避似的不去了解时事,不去关心当前的形式政策。但理智又把自己拉回现实,我是当代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从我做起,才能谈祖国之未来,民族之希望,我不能在这象牙塔里做只十足的井底之蛙。于是又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不断了解时事,紧跟时代步伐,学习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自己学习的信心与决心,发奋努力。通过对形式与政策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我庆幸自己还有战胜逃避现实的理智头脑,更感谢老师的授业解惑。偶尔茫然的自己似乎找回了信心与希望。面对未来,不再是那么惧怕。前进道路的方向更加清晰,目标也更加明确了。思想再次得到了升华,就算不那么伟大的说成是为了为国家,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而是为了能让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自己的人生过得更精彩而努力学习吧。老师的讲解让我更加理解当前形式与政策的重要性,增强了我对社会的紧迫感,让我更加全面正确地了解和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式和任务,把握时代命脉,增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时代在进步,我也不能落后,跟紧时代的步伐,不做社会前进的绊脚石。深刻的认识到不全面的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的学习,我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努力奋斗,这样才能争取早日把自己培养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的人才。

2019形势与政策心得2通过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我对当今变幻多端的国际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成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了解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来了解整个时代的主题。

当今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且十分复杂,正处于旧格局解体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分析当前的国际格局,应该说还是一个以美国为超级大国,以欧

盟、俄罗斯、日本、中国为大国及国际集团的形式。下面谈一下美国的单边主义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美国作为头号超级大国的地位在短期内是不会动摇的。

首先它的经济地位是不会动摇的,第二,它的军事地位是无法取代的,第三,是科技实力的优势。这些都为美国的大国地位及奠定了基础。欧盟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欧盟的发展是对美国和俄罗斯的抗衡,因为欧盟的东扩实质是在侵占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从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苏联的后继者不能控制整个东欧。相反,住机会,利用欧洲共有的信仰和理念拉拢东欧,对俄罗斯形成威胁;欧盟的扩展也是在蓄势对美国抗衡,试图摆脱美国的阴影,此前的欧洲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而现在欧盟正在建立自己的军事共同体和导弹防御体系。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军事上可以与美国叫板的国家。俄罗斯的科技在国际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比如说航空航天业,它拥有航天航空的核心技术。

只是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日本的经济支柱主要是电子、高科、轻工业、汽车、金融等,由经济带来的军事发展也是得到了很大提高。

中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每年以8~9的速度发展,世界惊呼: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上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随之而来的是兴起了“中国威胁论”这一说,但这实属一些国家的无稽之谈。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中国的发展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要保证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不要错过珍贵的和平年代。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使国防、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得到提高,才能充分保障国家安全。

二、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有了良好的外交,才有良好的国际环境,才能吸引外资,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2019形势与政策心得3现代化建设时期就需要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这代是社会建设的接班者,但同时有更多的声音在对我们提出质疑。我认为凡事要以身作则,不管几零后,都是一样的。不论别人怎么评价关键是自己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让人刮目相看,自古都是如此,与时代无关。时势造英雄,什么样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爱国热情,还要具备现代建设需要的各种素质。

善于把握学习机会,有时间的人不能成功,挤时间的人才能成功。有学习才有选择权,没有知识,要有常识,没有常识,走进教室。不是社会发展太快,是我们思维反应太慢,为什么我们思维太慢,是我们没有跟上学习。一个人不学习,就会与社会脱节,跟不上时代步伐,人活在21世纪,思想在20世纪,究竟学什么?不是只学会打工的技术,而是要学创业的本领。

控制脾气,能忍则忍。古人说:小不忍要乱大谋。脾气来了,福气走了。心理学家总结四种情商的结局:

1)有能力有脾气的人–怀才不遇

2)有能力没脾气的人–春风得意

3)没能力有脾气的人–一事无成

4)没能力没脾气的人–贵人相助

与他人合作,善于利用团队。适当的时候,懂得利用巨人的肩膀,21世纪是英雄退位团队进位的时代,抱团打天下已是趋势,谁拥有人群,谁拥有市场,

玻璃心,心理脆弱容易受伤害的人难成大事。面对社会的压力,没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很快会被淘汰。百折不挠千锤百炼是中国人发明的词。

对新生事物反应敏锐,眼光长远,观念更新。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与巨大的商机挂钩。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又都在一片反对怀疑拒绝中悄然来临。21世纪的新生事物一定和趋势有关,但趋势不是用眼睛看的,是要用眼光来判断的。谁抓住趋势谁就抓住了未来。

2019形势与政策心得41.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

① 总供给方面:资金、原材料、劳动力

二是随着国际大宗商品(石油、粮食、钢铁、铜、铝等)的大幅回落,投入品的价格将在窄幅波动中趋向进一步下降。尽管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实体经济的回升及需求的增加,投入品价格会有波动,但重现2019年价格大幅持续上升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从而增强了企业的投入能力,减轻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压力,但同时也压缩了部分行业的赢利空间。

三是在劳动力的供给及劳动力成本方面,由于2019年经济增长的持续回落,相应地为经济运行见底后的经济回升储备了数量比较充裕的劳动力,特别是为熟练工人的再就业提供了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近年来工资成本快速上升的压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劳动力的供给保障。此外,如果在经济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加快步伐,2019年的经济增长在总供给的支撑条件方面将会进一步改善。

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改革动力,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角度来看,以增值税转型为主的税收制度改革和以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为主的农村改革,有可能为2019年宏观经济运行及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①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是消除阻碍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发展转变为集约发展的体制性阻碍。

――建立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合理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建立起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

②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关键是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来正确地选择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的途径。

――加快产业间的升级步伐

杭州的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台湾模式)

宁波的产业升级:发展重化工业、临港工业(韩国模式)

――加快产业内部的升级步伐

运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工艺、产品。

③ 经济发展空间布局的转变

关键是通过加速城市化进程及城乡统筹的步伐,来加速要素在优势区位空间的集聚,从而提升工业化的水平。

――从“强县战略”适时转向都市战略,加快都市经济圈的建设(强县撤县建区;强县扩权升格)

――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力发展服务性(重点是生产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为提升工业化水平提供支撑体系。

④ 市场组织方式与交易方式的转变

关键是构建从传统的市场组织方式与交易方式向现代的市场组织方式与交易方式转变的转换机制。

――以专业市场为主体的共享式销售网络向现代商业的独享式销售网络的升级(关键市场交易秩序的规范)

――以地缘、血缘、亲缘为纽带的人格化交易方式向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非人格化交易方式的转变。

⑤ 企业组织结构与经营方式的转变

关键是根据企业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和企业发展的现实基础,积极稳步地推进企业组织结构与经营方式的转变。

――鼓励更多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培育各行业中的“领袖型”企业,形成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

――鼓励正在从事产业间升级的企业加快建立现代公司制的公司治理结构。

⑥ 政府职能的转变

――公平地界定财产权利,一视同仁地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

――放松政府的产业管制,建立市场的准入制度

――反对限制各种垄断行为,规范市场竞争中的行为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公平

――提供公共产品,构筑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2019形势与政策心得5适应高职特色,精选教学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课堂,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要点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及国际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自觉的认同感。应该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精选教学内容。在我院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除了根据省教育厅每年下达的教学要点,结合社会与时俱进的形势确定教学内容外,还积极探索适合高职院校特色的教学内容。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除了讲《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专题外,还根据我院的特点,开设了《船舶业的发展态势及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给学生介绍金融危机发生后船舶业的发展态势,以及这样的态势对他们就业的影响,学生听了以后普遍反映很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师资比较缺乏,缺少专门的培训,授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所以,要从根本上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这一个环节是必须抓住的。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专职师资队伍。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以兼职为辅助,专兼结合,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教师团体。为了加强形势政策课的师资力量,我院专门成立了形势政策教研室,有专职教师两人。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8)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青年就是未来,青年就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就是支持国家的发展。国家重视青年的成长,鼓励青年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创业。因此,高校在课程建设与改革方面需要顺应国家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形势与政策课需要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本研究旨在分析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并试探索融入创新创业内容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

1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问题探析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具有顺应社会发展,结合国家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以及受教者本身思想发展等特点,达到对受教者思想引领与塑造的目标。它能够使受教者正确认识国家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最新形势;认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代背景或国际环境的关系;运用正确的思维看待时事、热点、现象等问题。经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使受教者重视自身思想意识的潜修、提升认知,纵而加快受教者角色定位、认清自我价值,为今后投身国家建设做好准备。

虽然课程在改革中取得了很多效果,但目前形式与政策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授课内容陈旧。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也在不断更新,同时大学生也呈现日新月异的态势。而形式与政策课的内容更新却较为缓慢,一些知识反复讲授,脱离时代特点。(2)授课思路和方向不够明确。虽然加入了实践课程,使得授课方式变得多样化,但部分形势与政策专题授课思路和方向还不够明确。许多专题仅确立授课方向,而不是分年级或围绕着某一个热点问题分小节进行授课,这样会导致导致任课教师对某些知识点无重点可循,无法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3)授课内容与学生自身发展的贴合度不高。由于课程内容更新较慢,许多形势与政策专题较为宽泛空洞,大部分专题以认识和掌握为主,而对于课程内容与受教者之间的联系、影响、作用的分析并不多,因而导致受教者只从认知上得到补充,而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理念与立场,良好的人文情怀,提升自身素质等方面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针对性的教育引导还略显欠缺,在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完全可以抓住这个时代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为广大学生做好创新创业的引导教育。

2 形势与政策课程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首先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强调鼓励自主创业的同时,完善和改进青年就业观念。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指出,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因此,高校在做好基础课程建设的同时,需顺应社会的主流趋势,大胆尝试现有课程融入创新创业的理念教育。丰富课程内容,使之培养的人才适应当今社会形势,能够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价值。特别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内外新形势、新环境联系最紧密的时政类课程,形势与政策课担负着从思想层面引领高校学生实施创新创业理念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2.1 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合当今社会需要是体现高等教育成果的重要因素,如何培养适应新时展的人才是高校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创新精神、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能力是衡量新时代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应顺应社会发展,向创新创业方向倾斜。

创新理论是创业教育的核心精神,创业教育是创新理论的实践表现。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理论与实践载体,是高校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要方法。因而,在当今时代的专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需要改变目前的教学思路,更新教育理念,顺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趋势,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才能培养出受用于新时代特点的人才。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形势与政策课更应将国家最新的培养人才理念通过课堂形式传授给大学生。加快教学改革,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领悟国家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最新理念,运用创新创业理念进一步指导自身实践活动。

2.2 是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针对性的良好契机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指出:“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针对性不够强,许多专题内容没有针对性,与时代背景结合度不够紧密。这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仍停留在传统式课程教学,即概念的传授与学生思想的引导中,这显然不利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国家及社会的主旋律,又与现代社会需求人才的方向紧密结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应有力地结合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从而起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的作用。

2.3 是大学生迫切需求的内容之一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大部分以国际形势、地区问题和国家经济形势与重大方针政策的讲授为主要内容,这些都是塑造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但形势与政策课只包含上述内容的讲授显然是不够的。

据笔者随堂调研得知,大部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除了上述内容需要认知之外,对与大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内容的需求度是非常高的,比如大学生就业形势、毕业之后的生活、工作态势等,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大学生想要从形势与政策课堂上了解到的内容之一。

2.4 是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观的良好途径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创新创业的核心力量,他们在学校接受各类专业的知识教育,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受到家庭、个人、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局限性干扰,加上高校课程引导不到位,使他们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度较低,致使这些原本知识上有掌握力、技能上有能力的学生不敢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

大学生创新创业观之所以呈现局限性,是因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并没有使创新创业的意识扎根在学生的思想中。形势与政策课的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内容,该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除了认知国家最新的政策外,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观念,还可以使大学生拥有创新创业清晰的认识与饱满的热情,再配合专业知识,从而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3 形势与政策课程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方法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特点在于内容宽泛,知识点之间的跨度大,即包含概念界定、理论分析、又包含实践应用。本研究前期已经整理出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存在的问题,要使创新创业教育尽快顺利地融入到课程中,就必须要在不失形势与政策课程现有的特色基础上,融入系统完善的创新创业授课体系,才能更好地对受教者进行专题教育。

3.1 创建以创新创业为核心内容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体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包含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种形式。其中以创新创业理念教育、传授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精神、塑造大学生创业素质等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教育,是形势与政策课可以创立的课程体系。

首先,构建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的形式与政策课程体系,应包含提升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的教育。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使大学生能够认清国家形势,掌握国家政策,并为之于努力、拼搏。其次,通过课程体系的建立,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意义与作用,从而转变大部分学生以往对创业实践抱有的退缩、高不可攀的认识,使大学生勇于尝试运用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树立创新创业观念,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方法与途径。

3.2 加强任课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建设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要对象之一,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配置主要是专职教师或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兼职,其中有创新创业教育背景的教师屈指可数。大部分教师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而对创新创业知识认知度较少。这显然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

因此,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校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鼓励教师参加类似 KAB 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新创业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师资力量。

3.3 融入参与式实践教学模式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9)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范文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关于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

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1年) 心得体会

推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1年)》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学习《规划纲要》,我感到这份广集众智以凝聚共识,力求完善的纲要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了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的坚定决心,现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

通过学习,我感觉《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清晰、目标明确、规划周密。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种高度是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矗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评价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应试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改革以高考为代表的人才评价制度势在必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察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三、政校分开,高校去行政化,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方面,《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学校制度的实质就是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这是引导和鼓励学校自主整合资源、轻装上阵,努力办出品牌,打造特色,真正办出优质教育,让人民满意学校。校长不应该是官员,切实减少官本位思想,少用行政命令,多用理念引领,多用依法治校。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10)

一、改善政策执行资源环境条件

(一)提供充足资源

为政策执行提供充足的经费、人力、信息、权威资源。笔者认为,国家对这四种资源的提供应有一个顺序。首先,政策本身应被赋予权威资源,即被赋予权威性,只有有权威性,政策执行才有基本的力度,也是其被执行下去的先决条件。这就需要国家在制定此政策时附加政策运行相关条款,如在地方具体贯彻、执行此政策时,对政策执行者的行为要求有哪些,对政府的支持方面提哪些要求,对政府或政策执行者没有按照中央既定规划执行此政策或者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出现的执行不力该怎样处理、处罚等。其次是经费的提供,经费必须充足,如果政策执行缺乏资金支持,运转不开,肯定会使政策执行不畅。在中央制定的政策中,以“家电下乡”和“种粮补贴”为例,如果在农民买了下乡的家电后,去领取国家那13%的补贴,而领取不到;农民响应国家号召,多种粮食,积极生产,但领取不到那提高其种粮积极性的补贴,政策何以推行!人力和信息资源应该是同时提供的。在政策有了执行下去的权威、经费后,需要人来执行或推行,这时候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政策执行者或推行者的需求、动机、行为需要合理引导、规范,以使政策执行科学化;同时,信息应是畅通的,否则在政策执行、推行的过程中会因信息闭塞而失去很多政策控制、监督、创新的渠道。

(二)优化政策环境

首先要加强政策宣传。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有关政策的问题,一般地都应在党的报纸上或者刊物上进行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要使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认真领会和理解政策目标和具体的政策内容,从而认同政策,为有效地执行政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增加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机会和政策认同感,为政策的有效执行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并且为政策执行者建构广泛的社会监控系统和舆论监督系统,减少政策执行的失范行为。

其次要破除官场文化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影响政策有效执行、使政策执行者行为失范的政策环境因素中政治、经济、社会心理、自然生态环境等,与政策执行关系最近,影响最直接的是政治环境中的官场文化。这种政治文化环境对政策执行者的需求、动机、行为的影响比一般的政治因素、经济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心理因素更大,所以,破除官场文化对政策执行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官场文化就像无形的“力场”弥漫在官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官员的思维。一是容易使官员产生狭隘的地域观念,习惯于以本地本部门为中心,看不到局部在全局中的位置,在利益调整中斤斤计较、在资源开发中画地为牢,缺乏开放的思维和开阔的胸襟。二是容易使官员产生固步自封思想,对已经取得的成绩自我陶醉,不是主动创造经验,而是满足于照抄照搬或是等待别人拿出经验。三是容易使官员产生无所作为的心态,总是强调与发达地区客观条件的差异、满足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坐等中央优惠政策或依赖中央的政策扶持,办事风格相当被动。四是容易产生“土皇帝”心理,在自己管辖的领地“老子天下第一”,什么法律、法规、上级的指示、中央的政策统统不在话下。在这种思维“定势”下形成了一些官场习俗:不尊重正式规则,却热衷于研究潜规则;不问正确与否、只问来头大小;不求建功立业、只求不犯错误;也造成了少数主要官员作风专横、敢于背离中央政策精神另搞一套,而一般官员则逆来顺受、见怪不怪的官场条件。在我国,在官场文化思维定势下,支配着公共政策执行者需求、动机、行为的并不完全是那些公开宣称的冠冕堂皇的道德法令,而是存在另一套不便明说的、隐匿在正式法规下面的属于官场文化最主要组成部分的规则系统—“潜规则”,其对政策执行行为,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之直接和巨大大有“超越所有”之势。

潜规则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潜”性,它隐藏于正式法规之下,被人们私下认可,在社会行为主体的互动中自发生成,强化了互动各方对彼此行为预期的稳定性。这种在实际上得到遵从的规矩,背离了正义观念或正式制度的规定,侵犯了主流意识形态或正式制度所维护的利益,因此不得不以隐蔽的形式存在,当事人对隐蔽形式本身也有明确的认可。

基于此,我们认为应改造官场文化环境,提高政府官员的思想认识,科学化、规范化官员的需求、动机、行为标准,建立相应的潜规则预防、治理、惩罚机制,使官场潜规则失去发生和传播的途径,从源头上将其遏制,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优化政策执行环境,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保驾护航。

二、扩大政策执行公众参与范围

(一)加强目标群体的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策执行目标群体的政治社会化能够赋予目标群体以特定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使之积极参与国家公共政策。对于目标群体来说,政治社会化是其政治成长和发展的持续过程,这个成长和发展由两个方面构成:一种是政治人格的形成和成熟过程。目标群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通过特定的途径和媒介,获得特定的政治知识,从而逐步形成了特定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单个目标群体所拥有的这种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总和,就形成了特定的政治人格。这种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获得过程,也就是特定政治人格的形成和成长过程。二是政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过程。目标群体政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既有赖于人们对于政治生活规则和规范的认识和掌握,也有赖于人们对于政治生活技能和素质的掌握和拥有,而这些都是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来推动、实行和展开的。由此可见,政治社会化是帮助政策执行目标群体进入、适应和参与政策的桥梁。

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篇(11)

关键词:制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18306

自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在学科、教材、师资队伍、教育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显著成绩[1],但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仍是较为薄弱的环节。高校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推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体系创新 [2],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形式、新方法和新途径,增强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鉴别和处理复杂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而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入脑入心。鉴于目前高校“重课堂理论教学、轻课外实践教学”的普遍性问题,为了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现状,课题研究组历时一年,对重庆市内6所高校1 000名全日制本科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辅以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在此基础上,通过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研对象

此次调查以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6所高校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在校本科生参与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情况,专业覆盖人文社科、理工等学科,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6分,有效问卷率为94.6%。

(二)研究工具及方法

此次调查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现状调研》自编问卷为研究工具,问卷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访大学生的基本人口学信息,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等;第二部分为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基本认知,包括对实践教学的了解程度、实践教学必要性、参与实践教学情况等;第三部分为对实践教学的评价,主要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教学效果等的价值判断;第四部分为影响实践教学成效的因素分析,从管理机制、师资配备、内容设置等方面探讨对实践教学的影响;第五部分为对改进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建议,从受众视角搜集对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建议。为确保调查样本的覆盖率和有效性,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重庆市内6所高校全日制在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所有有效数据输入SPSS18.0 软件,再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基本认知

1.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有着明确的认识,67%的学生表示开展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有必要,仅有10%的学生表示实践教学不太必要或不必要,相关调查结果详见表2。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设置过程中,多数学生表示形势与政策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应重于课堂教学。相关结果详见表3。

2.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理解相对有限

推进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有必要首先让学生了解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认知实践教学。目前,学生们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重要性虽然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但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实践教学的了解还是相对有限的,而且在随机访谈的过程中也进一步证实了学生对究竟哪些属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范畴缺乏清晰的了解和表述。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表述非常了解及了解不足者占40%,详见表4。

3.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方式较为多样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相对丰富,涉及课堂专题讨论、课堂主题发言、专题文体活动、课外参观考察调研、网上专题研讨等,从总体上看,学生们对目前已经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较为认可。同时,通过调研还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实践性专题讨论、学生作实践性主题发言依然是目前主要的实践教学方式之一,高达78%的学生表示参加过这类实践教学活动,详见图1。

由图1可以发现,以学生主题发言、专题讨论的课堂实践教学方式是学生们参加实践教学最重要的形式,而专题社会实践活动、网上研讨、课外调研等则差异不大,成为当前大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渠道。

(二)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态度倾向

1.学生对实践教学效果不太满意

教学效果是课程教学质量的整体体现,关系到课程建设的整体方面。从目前的调研数据来看,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整体质量、学生的满意度总体偏低。调查对象中,仅有331人认为实践教学效果很好及比较好,所占比例仅为34.99%。而其余的普遍表示一般,甚至认为当前实践教学的效果很不好,详见表5。正是由于实践教学效果不佳,不少学生表示在实践教学中获得的收获相对有限,有近300人表示收获不大或没有收获,比例高达3023%,详见表6。

2.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待优化

丰富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形式是保障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更是让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被学生认可、喜爱的重要条件。然而,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满意度不是很高,只有40%左右的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详见图2。

从图2可知,当前多数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一般,欠缺吸引力。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学生普遍希望进一步丰富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三)影响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主要因素

目前,影响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因素呈现多样化特征,涉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组织制度、教学模式等。调查显示,教学缺乏系统性、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脱节、教学组织不够严密、学生缺乏主动性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

1.学生参加实践教学主动性有待提升

学生只有发自内心地愿意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的效果才能得到发挥,而实践教学的目标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调查显示,当前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参与的主动性还有待提升。只有不到50%的学生表示会比较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教学的学习和实践中去,而剩余的学生对此则表现冷淡,甚至有1%以上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统计结果详见图4。

2.教师主体责任总体得到认可

在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领和指导非常重要,关系着学生从实践教学中获得收获的多少。调查中,多数学生对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开展的工作持肯定态度。超过60%的学生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教学责任心强,超过62%的学生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力度较大。调查结果同时显示,有40%左右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主体责任没有很好地发挥。相关统计数据详见表7、表8。由此可见,在推进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建设过程中,这一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有待优化

良好的管理机制是推动实践教学稳步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践教学规范化的必要基础,实践教学缺乏系统化、组织教学不严密等都与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调查结果显示,55.6%的受访学生认为所在学校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健全或比较健全,但也有14.27%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管理机制不到位,教师和学生随意性都很大,甚至个别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管理情况从来就无人过问,这需要引起警醒和重视。

(四)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建议

面对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现状,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完善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体系和机制,加强学校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和管理,强化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等方面,详见图5。

从图5可知,学生们普遍希望学校在硬件和软件上都能强化保障,推动实践教学建设。除此之外,在座谈及调研中,学生们还提出了进一步丰富教学形式、强化校外实践考察、增强实际体验以及进一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建立有效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模式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围绕这些意见进行认真思考和探索。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思想认识

通过走访座谈我们了解到:“重课堂理论教学、轻课外实践教学”是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从调研高校的教育教学大纲看,6所高校均把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作为本科生必修课程纳入了教育教学大纲,明确了学分,且已在全校本科生中普遍开设了形势与政策理论课,把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贯穿于本科生四年大学生涯,实现了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全程化和全覆盖。但在教育教学大纲中,却没有见到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方面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反映出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要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应当从提高思想认识着手,要把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作为“形势与政策教育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提高到与课堂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到高校实践育人的高度去理解,才能真正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进而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功能。

(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组织领导体制

作为一门教学课程,必须建立健全系统、科学的组织领导体制,才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从而把课程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但从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各高校均没有统一的全校性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组织领导领导体制,因而导致各院系在形势与政策课实践中处于“无组织”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形势与政策课的整体质量。从现实基础看,课题调研组建议高校树立“全校一盘棋”的观念,建立“校领导牵头负责,职能部门统筹部署、院长具体实施”的组织领导体制,即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或教学工作的校领导负责对全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提出统一要求,由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等校关职能部门协调统筹部署,由各院系组织具体实施,从而确保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在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状态下有序运行,从而提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校内外基地建设

既然是实践教学,当然要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让广大学生到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去实践、去体验,才能使学生把形势与政策课堂理论教学成果运用到社会现实生活中,学会感悟、学会鉴别、学会判断,才能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切身体验和感悟中真正达到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学生了解国际国内的社会发展形势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目的。为此,高校应当有选择、有重点、分层次地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校外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基地,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提供鲜活的阵地和坚实的平台。从目前高新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来看,一是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全员覆盖的要求;二是类型不多,不能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为此,课题调研组建议高校广开门路,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建立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需求的实践教学基地,从而达到使全校学生“人人能参与、人人能体验、人人受教育”的目标。

(四)强化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特点,要切实增强形势与政策课课堂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与课外实践教学内容相互衔接,有机互动,克服理论教学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才能真正达到延伸课堂教学、深化理论教学的目的。目前,高校虽然开展了许多实践性教学活动,但细细品味,形势与政策课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相互脱节,有的甚至互不相关,从而使形势与政政策课实践教学混同于一般的娱乐性活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达不到延伸课堂教学、巩固深化理论成果的教学目标。为此,课题调研组建议高校要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统筹,把形势与政策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内容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使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从而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整体实效性。

(五)丰富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手段

当今时代,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应当与时俱进,走多元化的道路、生活化的途径、现代化的手段,把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与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结合起来,形成“网上网下”相结合、“网里网外”相联动的教学格局,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实效。此次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参与和投入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收获不大,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形式普遍单一,教学手段过于陈旧老套,与时代脱节,远离生活,不能契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高校有必要转变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观念,把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政治性要求融入学生现实生活,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诸如沙龙、微博、微信等现代化形式和手段,调动学生关心时事的政治热情,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提高政治鉴别能力。

(六)建立健全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的配套保障体系

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还应当从教学队伍建设、教学经费投入、学分制度确认、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制度体系,确保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比如,在学分制度建立方面,目前高校已普遍明确规定了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的学分,但都尚未把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纳入学分确认范围。从此次调研情况来看,目前,各高校在队伍建设、经费投入、质量监测等方面各有千秋,均有短长。因此,高校应当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相互学习、彼此借鉴,找准不足,发扬长处,进一步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体系,才能构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绿色生态”,保障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常态化、长效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