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采矿技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3 13:01:38

采矿技术论文

采矿技术论文篇(1)

2采矿工程中先进爆破技术的应用

在国际上,采矿工程已经运用了大量的新型爆破技术,而我国在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上还处在落后阶段,笔者对国内外的许多先进爆破技术做了一定的研究,总结了一些先进有效的爆破手段。

2.1等离子技术在爆破中的应用

传统的爆破技术多是火药类的爆破,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很大,随着绿色理念的深入人心,这种传统的火药爆破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火药的爆炸规模和爆破力度难以准确控制。笔者发现,在以往的采矿工程爆破中,这种爆破方式很容易对工程中的其他岩体造成破坏,影响开采工程的进程。针对这种情况,国际上已经有了等离子的爆破技术,这种技术运用了电力爆炸的原理,将大量的电能通过可控的设备集中在一个点上,远程控制其爆破的能量和时间。经研究发现,等离子爆破方式产生的爆破力高达200MPa,是完全不逊于火药威力的,而且等离子爆破方式的可控性也弥补了火药爆破的不足,是值得采用的一种方式。

2.2妙用中深孔爆破技术

在采矿业当中,有很多工程是开展在小型基地或矿山之上的,对这种小型矿山的爆破,往往会浪费大量的爆破材料,而且对爆破范围和爆破点的把握也很不到位,而为采矿工程的顺利开展,我们也不能不使用爆破手段,因而我们在这种小型工程的开展上,必须改变爆破方式。笔者对一些先进的采矿企业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对小型矿山一般采取深孔爆破技术。这种深孔爆破方式是在一个相对小的平台上安放爆炸物,并设置后方的爆炸力度小于前方,这样就使得爆炸物的需求量更少,而爆炸造成的纵深也更大,对外侧岩体的伤害较小,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开展。

2.3工程中探索精确爆破的手段

上文中已经提到过,我国的爆破技术与发达国家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爆破中容易伤及附近的岩体,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构成障碍,这就要求采矿工程人员在实际中探索精确爆破的手段。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际采访发现,多次爆破是精确爆破的有效手段。首先,爆破者要先用深孔爆破等方式将需破岩体和附近分开,然后再对需破岩体进行爆破,避免了爆破对附近岩体的伤害,从而保证了爆破的准确性。另外爆破人员还可以通过计算机预先判定爆炸物的威力,根据需要爆破的面积来控制爆炸物的数量,以保护工程内的其他岩体。采矿是一个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的产业,而爆破就更增加了采矿的危险性,精确爆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爆破的威力和范围,是提高采矿业安全系数的一个可行的手段。

2.4光学引爆的应用

光学引爆是利用激光和机器发出的光纤来引爆的,这种方式可以远程操控,而且不受周围磁场、电波以及噪音的影响,可靠性强;另外激光设备可以重复使用,不会增加成本,其安全性也相对更高,在采矿业的爆破环节中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引爆方式;最后,这种利用激光进行引爆的方式,其效果与雷管引爆并没有什么不同,而激光的精确度和可控性甚至还高于雷管,因而在推广中无须担心在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这一层面来说,光学的引爆方式也应该被我们所认同和采用。

3采矿工程中爆破应用的建议

我国矿藏丰富,但分布不均,对于不同的地区和矿藏情况,要采取不同的爆破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另外爆破本身就是一件极具危险性的工作,所以无论运用何种爆破方式,都要根据其特点来设置相关的安全措施,做到安全生产,比如爆破中所产生的飞石,一般会由爆破点向四周扩散,这就要求我们对爆破点的四周进行安全布置,防止意外发生。最后,笔者建议采矿工作和研究人员在爆破中多观察、多总结,努力发现和发明更优秀的爆破方式。

采矿技术论文篇(2)

恒压频比控制属于开环调节,通过保持异步电机电压和频率之比近似相同以调节煤矿电机转速的调节方法。V/F控制最大的优点,就是使用简单,没有复杂的算法流程、坐标变换及电机模型辨识过程,用户使用起来十分的容易。而且,由于属于开环控制,即便在负载出现任意扰动的情况下,输出值也保持固定,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所以在某些时候,尤其是稳定度要求高的情况下,会采用该种控制方法。但由于其开环控制特性,控制精度低,无法像矢量控制那样实现无偏差控制。这种控制方式主要运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的煤矿设备,如风机、水泵等。

1.2转差率控制

根据电机转速计算公式,转差率控制是通过改变电机转差率的大小来实现对电机转速进行改变的控制方法。主要通过改变电机定子电压和转子电阻的方式进行。小功率电机或者电机转速较慢的情况下会采用转差率控制方法。恒压频比控制和转差率控制方式都是基于电机系统的稳态模型和在稳态运行规律下进行控制的。这两种控制方式无法对电机内部磁场的大小和位置进行控制,因而电机只能实现较为精确的转速控制,而转矩控制能力差。要想精确控制转矩,就必须在动态过程中对电动机的磁场大小和位置进行控制。

1.3矢量控制(VC)

矢量控制是目前煤矿自动化领域中比较先进的控制方法。交流异步电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矢量控制的基本控制原理就是通过对异步电机定子电流在不同坐标系下进行矢量变换,最终将电流分解为可以分别控制的用于励磁分量和用于产生电磁转矩分量。矢量控制策略的基本思路就是将交流异步电机的耦合变量解耦,实现各个变量的独立控制,使异步电机和直流电机一样,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

1.4直接转矩控制(DTC)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是基于矢量控制理论而建立的一种新型交流异步电机控制技术,直接转矩控制将不会像矢量控制那样考虑变量解耦的问题,而是直接控制电磁转矩。直接转矩控制不需要将交流异步电机转化为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而只关注电磁转矩的变化。因此,和矢量控制不同,直接转矩控制无需进行复杂的坐标变换和电机数学模型。但是,直接转矩控制也有其缺点,例如低速情况下转矩脉动大,启动电流冲击大等。目前,兆瓦级的大功率电牵采煤设备中直接转矩控制方法运用的较为广泛。

2自动化系统在煤矿采煤中的应用

2.1试验台机械结构及总体布置

变速器试验台是一个综合了机械、电气、液压原理的机电系统。其具体工作原理是驱动电机连续输入额定转速和扭矩,以模拟变速器在煤矿采煤工作中的输入工况。由于驱动电机最高转速的限制,往往无法达到发动机最高转速的要求,因此,在驱动电机后加入一个升速齿轮箱,以满足采煤系统的试验能力要求。为了更接近矿区采煤的真实工况,在变速器输入端增加一个惯量盘,其旋转时的转动惯量与在离合器飞轮和传动轴旋转时产生的转动惯量相同。试验台的末端是加载装置及其匹配的冷却系统,它能给变速器施加阻力矩,以模拟设备采煤时的负载和道路阻尼。

2.2驱动设备的选择

驱动设备需要给试验变速器输入试验所要求的转速和扭矩,驱动设备可以采用内燃机,也可以采用电动机作为输入动力源。两种不同的动力源均有其各自不同的优缺点。采用内燃机作为采煤系统驱动端,使得试验更加接近变速器在采煤应用中的实际工况。但是内燃机也有较多缺点,比如噪声大,产生的废气污染环境,而且内燃机转速和扭矩不易控制,会导致试验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采用电动机作为试验台动力源有噪音小、占地面积小、启停方便、无污染、易于控制等优点。正是因为采用电动机作为试验台动力源具有较多的优点,目前电动机已经广泛应用在各种煤矿传动系统试验设备上。

2.3加载装置的选择

加载装置在整个采煤系统中为被测变速器施加负载转矩,目前主流的工业设备一般采用测功机作为加载装置。测功机一般用于测试发动机的功率,也可作为齿轮箱、减速机、变速箱试验设备的负载装置。测功机主要由功率吸收、负载调速、转矩调节和冷却部分组成。根据负载转矩输出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将测功机分为水力测功机、电力测功机和电涡流测功机三种。自动化采煤系统一般采用开式布局,在保证试验需求的情况下,基于上表的三种测功机的性能对比,采用电涡流测功机较适合于基础的自动化采煤系统。该文采用一台长沙湘仪动力测试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CW-150系列电涡流测功机作为研究对象,其额定吸收功率为150kW,额定扭矩为520N•m,额定转速为2500rpm。

2.4发动机速度特性分析

该文所建立的自动化采煤系统模型,选用交流异步电机作为试验台架的驱动系统,驱动试验变速器及负载机构的运转。这里所选用的驱动电机应能完全覆盖被测变速器所匹配采煤设备发动机的全部性能和运行工况,同时还应具备转速和转矩的调节能力。为了使试验结果更加准确,这里我们先要对发动机的速度特性进行简要分析,从而为异步电机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2.5驱动电机主要参数的确定

在确定了采用交流异步电机作为驱动电机之后,就必须确定驱动电机的各种参数,从而完成异步电机驱动的变速器试验台动力学仿真。而部分电动机参数的确定必须参照发动机相关参数的确定原则,这样才能提高驱动电机模拟发动机驱动的精确度。对于任意的一台异步电机,它的参数例如定子电阻、转子电阻、定子漏感、转子漏感、定转子互感、电机极对数以及转子的转动惯量等是异步电机所固有的参数,需要通过电动机试验进行选定。而对于额定功率、额定转速和额定转矩等动力学参数,需要根据电动机所使用的特定场合进行选定。由于这里是用异步电机模拟汽车发动机作为驱动源,则其动力学参数参照发动机的参数确定则。

采矿技术论文篇(3)

1.2开采深度大,前期地质控制程度低钱家营矿目前已延深至三水平(-850~-1100),井田深部勘探程度低,且钻孔分布不均匀。按照煤炭地质勘查的基本原则,在勘查的不同阶段,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对浅部和首采区勘查程度要求较高,而对于深部区域无论从资金投入还是技术手段上,地质控制程度均较差。2008-2012年钱家营矿在三水平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补勘工作,先后共完成地面钻孔28个,使三水平地面勘探钻孔达到63个,钻孔密度达到3个/km2。据统计,一水平、二水平各采区钻孔密度平均为6.5个/km2和3.8个/km2。因此,矿井生产过程中,深部区域的补充勘探工作量较大,采区设计前及井巷施工过程中需要增加勘探投入,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1.3地质构造、水文、瓦斯以及地温等问题复杂生产实践及勘探资料表明,深部区域局部地质条件复杂。三水平延深工程揭露此区域断层复杂,在主石门施工563m范围内揭露落差大于1m断层就有13条,断层密度远大于浅部区域(一、二、三采区为3.6条/km)。此区域压扭性断层发育,-850主石门设计揭露煤层共8层,而实际揭露煤层达15层,其中有2个煤层重复2次,2个煤层重复1次。主石门掘进至接近5煤层时,2010年12月24日,掘进迎头突发瓦斯动力现象。经井下钻探探查,钻孔瓦斯压力超过临界值0.74MPa,最大达到4.6MPa,单孔喷出煤量最大达7.5t,探测结果符合突出煤层的确定条件。深部区域还存在高地温异常,尚未有明确的研究结论。三水平局部测得地温达50℃以上(钱66孔在1020m测得地温记录为50.2℃)。

2.矿井地质勘探任务与方法

2.1基本任务矿井生产的矿井(采区)设计、井巷掘进施工和工作面回采的不同时期,对矿井地质工作也相应有不同的需求。矿井设计对地质的需求主要是煤层高级储量比例要达到要求,区内基本构造形态以及采区主体工程有关的地质构造、层位、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要得到基本的控制等,勘探主要以宏观控制为主;井巷施工过程中,则主要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预防透水、层位发生大的变化、误揭煤层造成突出事故等,要求对地质构造、煤层位置精确控制,要求查明施工地层的富水性;工作面回采则对于面内煤层的厚度、小构造以及顶底板富水性等要求有详细的控制。工作面内局部煤层顶底板的起伏变化,也可能对回采造成重大影响,要求对煤层赋存状态进行精细控制,在工作回采前要进一步做细做实勘探工作。

2.2基本方法矿井地质勘探主要分为物(化)探、钻探以及巷探。钻探是矿井地质勘探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地质构造、煤层赋存形态精确控制以及获取相关煤岩层参数的重要手段,也是探放水、疏水降压、瓦斯抽放以及井巷围岩注浆治理等工程施工的唯一途径;巷探是地质勘探中物探和钻探的重要补充,但要尽量减少巷探工程量,杜绝不必要的投入。建矿至今,钱家营矿引进了众多的物探方法,瑞雷波、钋210、磁偶源、美国地电、井下二维地震及高分辨率地震波等等,应用效果较好的物探方法有以下几种: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法,依靠接收人工地震反射波,追踪煤岩层反射界面形态的变化,能够对采区内煤岩层基本赋存形态、大中型断层和褶曲有较好的控制,这已得到矿区地质工作者的广泛认同;瞬变电磁法和音频电透视法,是利用不同煤岩层以及含水岩层电阻率的差异,判断煤岩层性质的变化,尤其对含水构造和煤层顶底板富水性有较好的定性评价,可以指导疏水降压钻孔的设计和施工,是预防大的地质构造导通奥灰等强含水层突水的可靠手段;坑透法,对于工作面内煤层厚度变化及陷落柱则有较理想的探测效果。

3.大采深矿井地质勘探技术的基本思路与实践

3.1做好地面勘探基本控制,满足矿井(采区)设计的需要三维地震勘探能够较好的探制采区内大中型构造的基本形态,正在被广泛应用。钱家营矿2008年对三水平首采区做了三维地震工作,-850主石门三维地震掘勘对比表明,该区域物性条件较好,物探参数选择合理,能够对大中型断层进行较好的控制。地面钻探工程用于物探手段的验证和煤岩性质等相关参数的收集,必不可少,但由于成本较高,特别是深部区域,地面钻探工程正在被物探和井下钻探工作所取代。

3.2做好超前探查工作,保障掘进工程安全施工新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区,严格按照“有掘必探”原则,采用先物探后钻探的方法,做好超前探查工作,确保延深工程安全施工。-1100轨道下山施工过程中,每组至少施工2个超前探钻孔,1个上仰孔控制巷道上部煤12层位,1个沿巷道倾角超前探查。钻探施工时按要求下设好止水套管和瓦路,保证钻孔出水时安全可控,巷道掘进时严格按允许掘进距离施工,留足超前距,保障了工程的安全施工。

3.3做实精细地质工作,保障安全高效开采采面回采前对采面进行音频电透视和坑透等物探工作,同时,对物探异常区及风、运道揭露的影响回采的中小型构造及薄煤带进行钻探确认,圈定影响范围,指导回采工作及采掘衔接的安排。2075W工作面,先后采用三维地震、坑透和音频电透视物探和井下钻探手段,并在回采过程中利用三维地震动态解释系统,对影响生产的地质构造、薄煤、水、瓦斯等地质因素进行了精细的探查和控制,工作面投产后,日产达5000t以上,实现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近年来钱家营矿井下钻探工程量大幅提高,由2008年2526m,目前增至近2万m/a,增幅达800%

,钻探类型包括开拓、掘进工作面的超前探、回采工作面的疏水降压、煤厚和构造探测、瓦斯抽放等,全方位井下钻探的实施,为矿井定突后保持稳定均衡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地质工作效率近年来,与龙软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的地测空间管理信息系统和地测、防治水动态管理系统,在提高地质工作办公效率以及提高地质成果利用等方面在矿区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继续加强地测信息化和自动化的研究与应用,加快数据采集到动态分析、从基础数据到阶段成果形成的软件编制与应用,使地测工作者从繁琐的制图、修图中解放出来,用更大的精力做好地测信息采集和相关资料综合分析,提高地质工作的信息决策效率,更好的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4.结语

(1)地质勘探离不开先进的物探技术,但其勘探精度尚不能满足当前安全高效生产的需求。要与科研究院所结合,研究适合矿区特点的物探参数和物探手段,下力量做好物探工作,以达到地质勘探事半功倍的效果。

采矿技术论文篇(4)

1.矿场各部门要按照矿场下发的政策各司其职矿山采矿工作是一个大工程,需要有不同的部门分工来完成采矿工作。这就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自己的工作要求,无论发生什么,或者是在任何情况下,工作人员都要尽职尽责。不要因为一点私利,从中投机取巧谋得小利润,而影响其他部门的工作,甚至威胁到直接进行采矿工作的员工安全。此外,采矿工作也需要有程序性,不要因为一个部门的员工因工作不认真而影响整个矿场的采矿工作。

2.增强采矿工作人员安全采矿意识矿场对于采矿人员的安全一定要重视起来。一定要对采矿人员定期地进行采矿安全教育,让采矿人员自己清楚自己是否处于安全的状态。现在有些矿厂老板根本不懂采矿所需要的安全技术,就乱指导员工在不安全的情况下进行采矿工作。所以为了员工的安全,也为了矿场的经济效益,希望采矿的所有人员,包括领导和员工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

3.做好采矿前安全检查为了给工人提供安全的采矿环境,在采矿前要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首先,矿场的领导在采矿所需要的设施选择上要上心,要很严格地选取合格的机械设备。在采矿之前也要有技术人员对设施进行检查。其次,矿场在采矿矿山选择上,一定要选择有安全保障的,不要选择哪种看着就好像快要坍塌的矿山,不能保障矿工安全。矿场也要在场地里准备可能出现一些小意外时需要的急需物品。比如,一些消炎水、创可贴、绷带等,如果条件许可,矿场可以请一些医生以备应急。

采矿技术论文篇(5)

2煤矿绿色开采的技术体系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从广义上讲是在开采时要尽可能降低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污染等不良影响,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讲,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保水技术”,即对水资源的保护。其次是通过离层注浆、填充和条带开采来保护土地资源和建筑物。第三点是安全合理地从矿井保护层及安全面抽取大量瓦斯,避免施工时发生突发爆炸等危险,同时也达到了煤矿与瓦斯共同开采的目的。第四,为了保护煤层巷道安全的支护技术与减少矸石排放的技术。第五,地下气化技术。这五种技术共同构成了煤矿绿色开采技术整体体系。实际上,由于煤矿开采所导致的环境变化与安全问题都和开采后所造成的地质岩层运动有关,因为岩体岩层被开采所破坏。所以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主要要基于以下几点理论来展开,首先就是开采之后岩层内可能存在的“节理裂隙场”分布和离层规律。其次是岩体由于受到应力而被破坏,所以必须通过岩层的控制技术来保证岩体不会被进一步破坏。最后是要研究开采对岩层地表移动所造成的影响规律。

3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实践

3.1关键层理论

岩层在煤矿开采时受到巨大应力,导致被破坏,所以必须采用控制技术来保护岩层。近年来为了突破这一难题,岩层的关键层理论应运而生。关键层理论之所以被提出,就是为了研究覆岩中硬度较高的厚硬岩层可能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的节理裂隙,这些裂隙的分布对瓦斯抽放、保水工程以及开采沉降控制可能产生影响。所以,关键层理论可以被视为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理论基础。

3.2卸压瓦斯抽放方案的优化

经过不断的实践得出结论,如果煤层开采导致岩层出现移动,即便是渗透率极低的煤层,其渗透率也会骤增数十倍甚至百倍,这就为煤层的气送运移及开采创造了条件,所以煤层的瓦斯抽放应该是我国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与关键层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将煤层气作为一种资源充分利用于采煤过程中,通过岩层的移动和对瓦斯抽放的卸压作用来优化抽放方案,进而提高瓦斯的抽出率。所以要做到煤炭与煤层气的双向共采,就必须在开采过程中形成采瓦斯和采煤两套系统。借助岩层运动的规律与关键层理论中节理裂隙场的分布规律来抽放瓦斯。

3.3具体实践应用

通过关键层理论中的采动裂隙分布规律,建立了抽放瓦斯的O形圈理论,在我国淮南、阳泉等重要矿区已经投入试验和应用,O形圈理论也是瓦斯抽放钻孔位置选择布置的理论依据。另外,邻层开采煤层的下位关键层会产生破断运动,这种运动有利于控制煤层裂隙的发育。例如阳泉3矿的13煤综放面,初期开采时它的上邻近层在瓦斯卸压及抽放时会遵循抽放孔巷随着开采进程由采空区中部移动到O形圈内的规律。所以阳泉3矿13煤的综放面邻近层的瓦斯卸压就应该采取瓦斯向高抽巷布置的方案进行优化。最后是煤炭的地下气化技术,这是一种整体性很强的绿色开采技术。它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很看重,比如通过对煤炭进行控制性燃烧来控制地下煤炭气化所产生的苯与酚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以及因为煤炭燃烧所形成的二氧化碳的抽放处理等等。

采矿技术论文篇(6)

尽管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现代企业中,但是很多煤矿企业的爆破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尤其是小煤矿),不但更新不及时,而且有的人还将爆破器当作简单的爆破工具,从来不考虑其安全性能。此外,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未得到有效实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执行过程十分复杂,令人容易忘记,再加上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针对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没有及时地去制止和纠正。

1.3 其他安全因素

实际上,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过程中,影响爆破安全的其他因素很多,比如缺乏严格的管理,缺少正规的操作爆破人员,像有的爆破员不具备专业资格,也没有持证上岗。同时,在爆破管理工作中,同样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习惯性地违章;凭借经验进行施工;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安全技能不足等,这些都是引起爆破事故发生的根源。

2 预防爆破事故的基本措施

2.1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工作中,预防爆破事故,要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在安全教育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首先,需要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引导其学习煤矿安全规程,明白岗位职责。其次,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杜绝侥幸心理,此操作是一种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现象。再次,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使其真正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确保爆破工作的有效完成。最后,需要加强爆破现场的安全管理,严肃处理一切引发安全事故频发的人员和违规操作的人员。

2.2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工作中,要预防爆破事故,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具体地讲,在煤矿爆破工作中,企业必须将安全工作和个人利益进行相结合,充分调动爆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要将职工考核制度落实到位。此外,还要严格检查爆破材料是否合格或一次使用的雷管电阻是否匹配,以便保证煤矿爆破的质量。例如:在煤矿采掘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电雷管、短路的桥丝等,这些零件极易造成煤矿事故,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地利用煤矿,同时要在没有伴生矿的情况下利用,由于伴生矿的回收率特别低,会影响矿产的综合利用率,一次使用的电雷管若电阻不匹配,可能会导致残爆、拒爆等现象。

2.3 尽量采用压喳爆破

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工作中,预防爆破事故,尽量采用压喳爆破。其实,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工作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用压喳爆破,其爆破能的利用率高,能使其均匀,有利于改善爆破效果,在经济和安全方面都具有优势。另外,在爆破之前,应当认真收集地质资料,分析爆破作业地点的地质情况,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爆破,同时要严格控制炸药的使用量,不断改进爆破技术,从而增强煤矿采掘爆破的科学性。

3 爆破安全性技术探讨

3.1 升级爆破系统及其设备

进行煤矿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爆破工作,关键要升级爆破系统及其设备。一般来说,煤矿企业需要全面检查煤矿采掘工作面的整个爆破工作,一旦系统和设备存在问题,千万不要爆破;同时,在企业内部,需要不断地强化安全爆破意识,实现爆破的规范化、程序化,不断升级爆破系统,完善爆破设备,从而确保煤矿业的安全生产。

3.2 做好爆破前的准备工作

关于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性技术,应当做好爆破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检查好准备工作,爆破操作人员需具备专业爆破知识,严格按照安全方法进行操作,若露天爆破,需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将要遇到的天气状况,如果在雷雨天气中,爆破工作需要立即停止。其次,监督爆破现场,需要安排安全人员,并且明确分工爆破人员的岗位职责。最后,爆破员需要协调工作,加强对爆破材料的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增强爆破效果,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只有严格检查爆破前的准备工作,确保一切无误后,才能进行爆破。

3.3 主动检查危险性因素

关于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安全性技术,还要主动地检查危险性因素。在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爆破之前,相关人员必须全面检查爆破位置的所在区域,针对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不良因素,必须坚持清除。与此同时,爆破人员还要认真检查周围的安全情况,并排除一切危险因素;一定要有效地控制安全事故,坚决杜绝爆破事故的源头;还要不断提升爆破人员的工作能力,最大限度地做好预防爆破事故的工作,主动地检查危险性因素,严格照煤矿采掘工作面爆破规程进行,从而确保煤矿爆破工作的安全性。

采矿技术论文篇(7)

引言:

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矿产资源是一项基本的能源,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今社会92%以上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取自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在实际找矿过程中是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的顺序进行找矿,以提高找矿的效率和精度。

1.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的基本内容

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逐渐呈现枯竭的趋势,现代矿产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发展问题,新型的矿产勘探技术应运而生,矿区水文地质的勘探能够有效精确的对矿产特点以及矿产储量进行一个科学的评估,从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这就对勘探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的矿产地质勘探是利用多种技术对地下矿区情况进行一个科学的探究和评估,通过勘探结果对矿区煤储量或者其他矿产的储量和地质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确定,地质水文的勘探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内容,作为矿产开采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矿产企业必须充分重视矿区水文地质的勘探工作,其不仅关系着矿产的开采同时还关系着矿区防治水工作的开展,是安全和高效的开采基础,在矿产开采中一定要遵守先探后掘、有疑必探的原则,保障矿井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在水文地质专业中要注重防、堵、疏、排的治理措施,为查明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煤矿的开采中,对于矿区水文地质的测定要对相应的煤矿储量以及近矿围岩技术性能进行勘探,为煤矿的开采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其中包括储层、深度、松散系数等内容,具体开采中根据矿场经济条件以及水文地质勘探资料对煤矿开发利用价值和开发难度进行系统的评价和估计,从而规划和设计矿山的建设,保障投资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预估煤矿发展价值,充分考虑矿产综合利用和环境问题,我国的总体地质呈现多起破坏、复杂多变的特点,这就为矿产的开采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和工业发展就需要不断研发矿产勘探技术、创新勘探设备,目前我们已经大致形成了板块构造理论、含油气系统、层序地层学等七大理论,为我们认识裂谷盆地、大陆边缘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提供了可靠地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为传统的矿产生产理论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极大的促进了矿区地质勘探新成果的涌现。

2.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技术研究

2.1GIS技术

在矿区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中,GIS技术应用与煤矿地质勘探工作中的空间数据和勘探成果,煤矿地质勘探具有勘探工作繁琐,勘探内容复杂,勘探数据较多等特点,GIS技术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存储,从而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可视化系统实现了计算机数据和图形的结合,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数据的直观展示,从而更容易做出科学的决策。

2.2地球物理方法

地球物理方法是矿产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先导技术,往往是通过地球物理方法加以基础地质技术的配合来实现地质勘探的基本工作,例如在煤矿开采工作中,通过每层开采地质条件评价、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超前预测、煤层开采地质条件勘察等内容来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2.3射线勘探技术。

这种技术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矿区中的水资源检测,通过射线在遇到不停岩石的反映来推测地下水的情况,通过涉及勘探技术往往能够对地下层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尤其在地下层表现为断层或者碎裂等问题时尤为关键,这种勘探技术具有较高的效率,使用方便快捷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方向。

2.4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

市场经济的介入推动了矿产资源的行业化发展,这就对矿产企业的开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还要兼顾商业市场趋势,利用有效的勘探开发技术,通过层序地层学的应用来进行分析,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国企业也要根据具体的地质特点进行选择应用,结合我国实际吸收并创新,推动矿产开发的经济效益和商业价值。

2.5提高人员素质

人员是勘探机构生产经营以及活动的主体部分,勘探人员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作业能力、控制能力、身体素质及职业道德等,都将对矿区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的结果和质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决定勘探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水文地质勘探机构应加大对勘探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高专业高水平的勘探队伍,从战略角度上正确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

2.6加强技术创新

科技的发展为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设备基础,这就为矿产的开采和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促进核心技术的发展,支持矿产生产安全,通过地下水系统理论,依据相关地质理论的分析,对地下水系统以及矿床水文地质勘察系统做一个系统的研究和基本勘察方法,根据水文地质物探等勘查技术和综合地质评价理论实现矿产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支持。保障矿产开采的安全。另外,水文地质理论的研究对于矿产的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前提,通过详细的地质勘探和工作实践将多源地学信息复合叠加原理和地质信息系统技术耦合,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同时依据矿产床充水条件,提出了多充水水源矿产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分方案,这对于矿产床水文地质勘查实践具有理论指导作用,不断的推进矿产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和理论的进步,实现小构造、多层采空区等地区的探测,不断提高探测精度和标准。

结语:

综上所述,在矿产的开发过程中,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和工作内容,这就需要相关专业人士必须对矿区水文地质进行科学详细的勘探之后再根据数据表现制定勘探方案,保障后续工作的安全,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采矿技术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DT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140-01

众所周知,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产总量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总数大,所以人均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现有的矿业开采水平低、设备不完善、技术不先进,难以达到所需求量。传统的矿业开采方式也造成了矿难问题时常发生,严重危害到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我国的矿产资源利用率低,大规模开采,低效率利用,不仅给我国矿产资源带来极大压力,也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来不断的加快采矿工程的发展。其次,要充分发挥现有设备和技术的潜在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要求国家引进高技术、高学历的创新型人才,研发先进的采矿方法以及技术,在低成本,高利用率的基础上不断的促进采矿工程的发展。同时也要不断的开发尚未开发的或者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特殊能源,通过采矿技术的进步来极大限度的提高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所以,要推动采矿工程摆脱现有的桎梏就要求采矿工程的研究人员不断研究创新采矿工程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来提高采矿技术,发展采矿业。

一、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目前矿业是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总结以下几个问题阻碍了采矿业的发展。

第一,技术问题。虽然说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采矿技术不断地进步,但是与其他国家的水平相对比而言,还是存在很大的落差的,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为了追逐经济效益,矿区现在存在大批的小规模开采,他们的技术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破坏比较大,这种粗放型开采模式严重的降低了采矿工程的综合加工能力和采矿工程的经济效益。另外,采矿技术没有明显发展主要是由于没有创新型的采矿理论来指导。

第二,安全问题。提到采矿业,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普遍存在的矿山安全问题。从性质来说采矿工程不仅是一项技术性的复杂工程,而且也是一项具有极大安全隐患的工程。采矿工程中都需要搭建矿井,而且矿井采矿都需要进行地下作业,那么自然环境对采矿作业就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对于不同矿产资源的地质构造,需要采取不同的矿产开采方法及技术,尽管如此,仍然会产生很多的自然灾害,例如矿井坍塌,瓦斯爆炸,矿井内部的火灾,断点,透水等等,这些都是导致矿业开采安全的主要问题。稍有疏忽或者纰漏就会造成巨大的矿难,不仅给经济带来损失,影响矿业开采,同时也给矿工带来人身安全,甚至是大规模的矿工遇难。矿井内部还比较黑暗,通道狭窄,开矿作业工人密度大,在加上作业地点的不断变动,都会给采矿工程带来新的问题和安全事故,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甚至会引发更大的事故,为采矿工作和作业人员带来了安全问题。所以安全问题是一个时时存在、不断变换的较难解决的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三、采矿工程中问题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几点存在的问题,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如下:

第一,提高采矿工程技术,它一方面要求培养和吸收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高端人才,要求科研人员不断研发新技术,提出新理论;另一方面要求国家和采矿单位进一步完善矿区开采的基础设施。而所谓的基础设施主要的是指矿产能源与交通运输等方面。所以,为了提高采矿工程的总体技术,就要加强矿产资源的能源开发,尤其是与采矿息息相关的水电,热能等基础能源,要因地制宜,实现资源与矿产开采的综合利用。而针对交通问题,就需要因地制宜的修建公路,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当然人才的引进不能片面的依靠国内,应该适当地吸收国外人才。国外人才身上富有外国的技术和思想,中西文化的汇总和结合,有利于矿业开采技术的不断完善。在引进高端技术人员以后还要不断地进行人才技能的培训。可以是地区间的人才交流,也可以是跨国的技术交流。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专业能力,积极的调整采矿工程的人员结构,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管理与技术人员的安排,实施奖惩制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此外,在培养技术人员的同时不要忘记采矿理论的创新与吸取实践经验,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一批采矿工程的专业性人才。

第二,为了解决采矿工程中的安全问题,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采矿工程中要坚持安全第一。在经济效益的引导下,当前许多矿业的开采都已经济利益为首,这是必须要纠正的错误观念。要做到“安全第一、生产第二”。每一个作业的人员都要有维护自身安全的意识和常识,同时与采矿工程相关的人力、物力、设备,生产等方面都要优先满足安全的需求,达不到这项指标要求的单位都要禁止开采。这是保证矿业矿业开采安全的硬性指标,必须贯彻落实到实处。其次,采矿工程中主要领导要对安全进行全面检查与负责。从直接的安全责任负责人,到间接领导层,都要对矿业开采过程中安全隐患时刻监管和督导,做到防患于未然,杜绝事故的发生,在发生的基础上也要把损失降到最小。根据国家规定的安全法律条文严格执行。第三,积极预防安全问题。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做到安全问题的及时解决,就要求我们对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因素详细掌握,根据数据分析和经验教训,提前制定不同程度的预警方案,事故发生时可以及时的制止。对于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一定要严厉追究责任,找出事故原因,并进行数据备份,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而对于矿井管理者的严惩可以起到警醒的作用。目前我国采矿工作中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也与对管理者的纵容态度有关系。

第三,生态保护是提供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所以我们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同时运用科学的处理方法来缓解自然与采矿工程之间的矛盾。

综上所述,解决矿业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关键在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才决定技术,人才决定理论,在配合相关的国家规章制度的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我国矿业工程中存在的一些列问题必然会得到妥善的处理,采矿业也会随之不断发展。

采矿技术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TD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1-0058-02

1 矿山测量与矿山测量技术

1.1 矿山测量

矿山资源开采是我国获取矿产资源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矿产品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矿山开采工作也随之深化与发展。矿山测量在整个矿山开采中处于重要地位,是矿产资源开采的关键,只有对矿山基本情况进行精准测量,才能顺利开展矿产资源开采工作。矿山测量的任务主要包括:矿山储量勘测;矿山周围区域地理情况勘测;绘制图纸。测量工作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它不仅局限于矿山勘探,而且还关系到矿产的开发、管理与生产等多个环节。

1.2 矿山测量技术

当前我国矿山测量技术主要分为以下方面。

1.2.1 矿区地形图测绘技术

地形图测绘是矿区开采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所谓的测绘技术就是指凭借已知控制网中的已存在的点进行地形图绘制的技术,这一技术的目的在于为矿区开采工作提供参考。

1.2.2 矿山控制网技术

在矿山测量技术中,控制网技术是一项基础性技术工作,对矿山的开采工作影响重大。从我国当前控制网技术发展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控制网技术已经随着在三角测量与水准测量的不断得到逐步提升。我国常见的矿山控制网主要有导线网、三角网以及GPS控制网等。

1.2.3 矿井贯通测量技术

贯通测量技术在整个矿山测量技术中处于关键地位,该技术的发展水平如何对于矿山的开发以及矿产资源的开采状况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测量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即平面贯通与高程贯通。

1.2.4 联系测量技术

在矿山测量技术中,联系测量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矿山井上下坐标而使两者坐标处在同一坐标系之中,并保持协调有序的测量技术。该技术分为平面测量与高程联系测量,两种测量技术分别适合不同的矿山条件。

2 矿山测量技术存在问题

2.1 矿山测量技术落后

从当前我国矿山测量技术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测量技术依旧处于较为落后状态。由于矿山测量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且后期发展和技术应用受到一定局限,使得一些在国内处前沿地位的技术与国外相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在测量技术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测量人员思想存在局限性,对技术的应用仍然停留在传统作业方式上,不敢尝试新的测量技术,加之他们操作水平有限,未能做到因地制宜,理论与实践能力有待于加强,因此导致新型技术缺乏应有的实践土壤。由上述现状可见,很多新兴技术由于未能应用于实践而缺乏可操作性,这种仅仅依靠传统测量方式的作业形式严重阻碍了我国测量新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不利于我国矿山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矿山测量人员地位较低

矿山测量工作对矿山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测量工作不容忽视。但从实际情况看,矿山开采工作条件艰苦,需要到地理位置偏僻的山区开展工作,矿山测量人员长期处于工作环境恶劣、社会地位低下的状况之中。长期以来,矿山测量工作并未能得到社会上的广泛认可与尊重,重视程度较低,尤其在矿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时期,受利益驱使,为盲目追求高额利润,很多企业强迫矿山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因而这种低重视、低报酬的工作状况往往容易造成测量人员心理状态较差,继而影响测量工作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2.3 高水平测量人才紧缺

由上述可知,由于矿山测量工作者工作条件艰苦,社会重视程度低下,工资待遇不高等因素的影响,矿山产业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行业对人才的吸引能力较低。当前社会对矿山测量工作存在一定偏见,重视程度不高,很多高水平人才为艰苦的作业环境望而生怯,不愿尝试艰苦的工作;其二,行业人才流失快。受艰苦工作条件的影响,以及低待遇、低重视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已经步入测量工作的技术人才,由于无法适应工作条件,而选择投身到建筑或交通等相关行业发展。由此可见,人才紧缺是影响行业稳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也是矿山行业发展应解决的首要问题。

3 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

3.1 测量技术的理论层面创新

理论基础是实践得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矿山测量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的科学需要以夯实的理论作为基础,为此,要实现测量技术的发展,理论创新应为首要问题。矿山测量技术理论是一个融合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基础理论,该理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实践发展而不断变化,为此,要实现理论创新就要不断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跟随实践发展步伐,不断更新理论基础,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的理论血液,再以创新理论为基础,形成新的测量技术,并应用于实践之中,继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矿山测量技术的发展。

3.2 矿山测量技术层面创新

多年来,我国矿山测量工作均通过传统测量技术完成,尽管传统测量技术具有自身优势,即测量精准度高,但是,这种测量方式费事、费力,不利于测量工作效率的提升,加之S着矿山测量实践的不断深入,测量工作会面临很多新问题,传统测量方式显然无法很好解决这些新问题,为此,技术创新尤为关键。但是,从我国矿山测量实际工作情况来看,我国的测量技术人员思想大多存在一定的保守性,不乐于尝试新技术,往往拘泥于传统测量方式,无法实现技术创新。为此,要改变技术落后局面最主要的就是要改变技术人员的保守观念,推动观念创新,继而实现技术层面的创新。

3.3 测量技术应用层面创新

应用是基础不断创新的终极目的,我国不断加快矿山测量技术的发展,目的就在于实现矿山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为此,在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还应实现测量技术的应用创新,以应用创新推动测量工作向前迈进。实现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相结合,应做到:第一,将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到实践之中,通过实践发现测量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继而不断完善,推动新技术的发展;第二,做到因地制宜,在应用新技术过程中善于与当地矿山的实际特点相结合,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能取得良好效果;第三,要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实现测量技术的创新,弥补我国自身测量技术存在的不足,引进国外先进的测量仪器,继而在吸收与借鉴中实现测量技术的应用创新。

4 结论

简要说明进入21世纪中国矿山测量面临的特殊问题,探讨新时期面临的形势及任务,矿山测量应采用GPS技术。由于科技的发展,矿山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矿山测量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永光.矿山测量对煤矿生产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89-90.

[2]张春.矿山测量事故的分析及预防[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102-103.

[3]孙中新.矿山测量现状及发展研究[J].低碳世界,2015(1):45-46.

采矿技术论文篇(10)

作为矿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大国,我国主要通过对矿山的开采来获得相关的矿物资源。精准、高效的矿山测量系统,有助于矿山企业设计合理的矿山资源开发方案,实现对矿山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面临当前我国矿山业发展的现状,由于我国的对于矿山测量无论在设备、人员的技术等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需要加强我国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与改革。

一、矿山测量技术的相关概念

我国矿山测量技术起步比较晚,与国外先进的测量技术存在一定的差距。矿山测量技术的进步是以测绘技术和测量仪器的发展为依托,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勘探与采矿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矿山的测量技术的主要任务包括对矿山控制网的布置,对开采地形图的测量描绘、对矿井贯通的测量以及对矿山形变的测量。矿山测量的主要工作是对矿区存储量的勘测、分析矿区周围的空间地理信息,绘制开采地图,为工程施工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导。通过对采集井下、围岩等相对重要位置的空间信息,对矿体结构进行动静态的综合分析,为矿山的开采及日常的生产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矿山的测量工作不仅仅是针对矿山的勘探工作,它还涉及到矿山的生产、管理、开发、闭矿等很多工作。对于矿山测量工作,无论针对的是露天采矿还是地下采矿,无论是金属矿开采还是化石矿物的开采,实现矿山网络的合理构建、准确绘制矿山网络的地图、精准确定矿区的储量、准确把握矿区地质变化这些都是实现做好矿山测量的关键内容。

针对当前我国矿山测量的发展水平来说,要重点针对矿山测量设备实现智能化的发展,推进技术的创新与提高。要重点开发矿山测量的设备,提高其自动化的水平,加强矿山测量人员的培养,提高人员的整体测量水平。

二、我国矿山测量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矿山测量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传统的思

想,普遍认为矿山测量工作者环境艰苦、工作地位相对较低,对于矿山工作的测量技术这项工作认识不够全面。矿山的测量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高的工作,实现准确的测量关系到矿山的生产运营以及安全生产。矿山的测量与矿山的安全息息相关,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矿山企业重视生产,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忽视了矿山企业中的辅助部门,造成对矿山测量技术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没能意识到矿山的测量技术对后续企业的发展所带的影响。由于一些企业对矿山测量技术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矿山测量工作者的收入与付出往往不成比例,相关的福利、待遇低,造成人才的流失,大量的技术人员选则了转岗、转行,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矿山测量技术人才的发展,造成矿山测量的技术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矿山测量的新技术应用不够。针对矿山控制网的铺

设,对开采地形图的测量描绘、对矿井贯通的测量以及对矿山形变的测量在国外都有较为先进的测量方法与手段,但是针对我国大部分的矿山企业,往往仍然采用传统的测量手段,对于引进的新技术,由于测量人员的水平限制,对于新技术的掌握程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操作的人员没有能够全面掌握设备测量步骤与技巧,仅仅通过个人感觉或者过去的经验进行测量,从而给测量带来了偏差,影响测量的精准度。同时也会产生新的技术设备测量准确性还到不到传统技术的水平。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造成新的技术在矿山的测量部门难以推广与应用,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矿山开采事业的发展进程。

(三)矿山测量技术的完善。目前我国矿山测量技术有待于进一步高,需要不断地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完善与创新。目前我国使用的较为先进的矿山测量装置也与国外的先进设备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技术上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针对一些专家学者对矿山的测量技术的研究力度不够,不能准确反映出当前我国矿山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及的一些技术手段,没有我国的矿山开采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缺乏针对性,在实际的生产中应用性不是很强。

三、我国矿山测量技术创新

(一)矿山测量技术理论创新。实践都是基于理论基础之上的,对此要做好矿山测量技术的理论创新。要做好对矿山测量技术人员的理论培训工作,从而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矿山测量理论是一门交叉学科,可以加强理论研究,采用非线性理论、神经网络理论、突变理论等理论的创新,实现通过理论创新带动矿山测量技术的科学发展。

(二)矿山测量的技术创新。随着矿山开采技术的发展,在开采的过程中对于开采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利用传统的矿山开采测量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传统的测量方式是利用光学经纬仪器、水准仪等一些具有测量精度高的设备进行测量,一定的程度上保证了测量的精度,易于操作与掌握,但是传统的测量设备存在测量工作费时费力、测量范围小、测量人员的工作任务量大、任务繁重、不能实时连续测量,不适应大范围矿区的测量。

需要在矿山测量技术上进行突破,实现技术的改革与创新。本文从五个层面来实现对测量技术的创新。第一对于控制网的创新。对于在传统的测量基础之上通过与现代的GPS定位系统进行结合,实现测量技术向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提高测量的精度与准度。通过采用GPS技术,可以有效应用到矿区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矿山的形变检测的工作中,对于提高矿山测量定位的相关工作水平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证。第二对于地图测绘工作的创新。采用全球定位技术,即目前先进的RTK技术,来实现测量地图的绘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平板仪与全站仪的测量方式。第三对于贯通测量的创新。针对目前贯通技术的应用应该与现代的测量仪器进行结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激光指向仪,袖珍计算机技术,从而实现贯通测量技术的突破与创新。第四对于联系测量的创新。在矿井的管理上,过去采用的都是常规的矿井定位技术,通过联系的方法,目前的三井定位技术就是在测量水平上的突破。第五对于变形监控的创新。采用GPS等先进的技术,可以准确判断出矿山发生的形变,相对于传统检测技术,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三)矿山技术应用的创新。矿山的测量技术都是为了实现矿山安全、高效的生产。最关键的环节是将掌握的技术应用到现实的工作环境中去,再应用中也应该力求突破与创新。可以结合所在矿山的特点,借鉴国内、外与之相关的先进应用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利用。对于一些先进的矿山检测仪器、设备,要做好科学使用,在使用中进行创新。

四、结语

矿山的测量技术是实现矿山开采过程中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用现代化的测量技术手段,有助于实现高效、精准、全面的测量任务。本文通过分析了矿山测量的相关概念,对我国目前矿山测量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矿山测量技术的改进上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方法,从有助于实现我国矿山测量技术的发展,为促进今后矿山测量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采矿技术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TM121.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022-01

1.我国煤矿采矿技术应用的现状

1.1 矿井开采技术的应用

深井开采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要克服地温增高、瓦斯涌出量增多、矿山压力增大等问题。因此深矿井开采技术应用的范围主要选择在煤层掩饰抗压力较高、冲击地压力较低、地热危害较小的地段。目前深矿井开采技术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点,如深井作业现场的探测技术还不够完善等。

1.2 充填开采技术的应用

填充开采技术主要是利用其他材料物填充采空区域,目的是利用填充物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实现开采安全,有序利用。充填开采的填充物从以矿井废弃物为主的固体非胶结物填充发展到今天的胶结物填充,提高了填充开采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为实现煤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3 崩落采矿技术的应用

崩落采矿技术主要是指以崩落围岩来实现地压管理的采矿法,主要分为壁式崩落法、分层崩落法、分段崩落法和阶段崩落法,这种采矿技术一般适用在围岩容易崩落、地表允许塌陷的矿体地区。

2.煤矿开采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行业规范不科学

煤矿行业的法规不完善,管理缺乏秩序,没有保证,缺乏对时间把握。有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使用的劳动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比较欠缺,行业规范也是空白,因此导致开采过程中出现诸多纰漏 。此外,现在的采矿技术,因为对爆炸执行相关制度的缺乏,最终没有发挥预期的效果。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方,由于工作人员缺乏法律知识从而使管理秩序更加混乱。

2.2 企业认识不到位,技术应用水平低

我国煤矿开采企业对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只注重眼 前煤矿开采带来的利益,使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得不到有效的推广和运用,导致煤矿采矿技术的水平非常低。煤矿开采中,如果企业缺乏有效的长远规划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注重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企 业的长远发展,更严重的还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和工人的安全问题。

2.3 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

煤矿行业作为一个高风险的产业,在开采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技术,丰富的理论基础,端正的工作态度等职业素质。但是,目前的煤矿开采企业中,占很大一部分的企业缺乏技术型人才。这些企业将当地的农民工作为关键的开采人员,这些人员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缺乏安全以及理论的指导,一定程度上起了负面效果,造成煤矿工作的效率低,并且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不能保证。

2.4 采矿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采矿带来的环境的恶化,采矿后的废石到处堆放,占有大量土地,废石、尾矿中有害的化学成分可能会渗透到地下水中,造成水污染。并且废石、尾矿中还有有害气体,挥发到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采矿后,会遗留采空区,如果不及时进行填充,会造成地表下陷,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采矿对地下资源的采集,造成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平衡被打破。

3、解决煤矿采矿技术应用问题的对策

3.1 完善煤矿行业的相关系统体系

完善产业体系,规范应用安全技术。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并对之完善,明确煤矿企业的生产目标及生产过程,让煤矿企业、工作员工对他们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以及充分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进行明确的分工,做到协同工作。采矿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做到更加规范。即使技术再好,也要有完整的操作命令的配合,从而将效率提升到最高层次。每个员工从事各自的技术,在生活中,工作人员彼此合作,实现每个员工的目标,这样不仅能确保企业充分利用采矿技术,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3.2 提升企业认识和技术应用水平

随着矿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必须不断提升对煤矿采矿技术应用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加强采矿技术的推广,促进我国煤矿采矿技术应用水平的快速提升。因此,在时间过程中,煤矿企业要不断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对煤矿采矿技术应用的认识,积极学习先进的采矿技术,真正促进煤矿采矿技术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

3.3 组织人员培训,提高矿工综合素质

优秀的高素质员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员工的培养,回报不仅在经济效益上,而且在社会影响力上。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离不开对员工的培养。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采矿安全知识和采矿知识的培训,并进行考核和绩效激励。目前我国的矿工的技能,主要体现在对工作的熟练程度上,在采矿中发生的意外,缺少相应的补救措施。培训可以让他们实践结合理论,更加系统理解自己的工作环节。为了长期的发展,企业必须把员工培养成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队伍,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成长。

3.4 不断改进煤矿采矿技术

采矿是煤炭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采矿技术的应用受资源环境、机械设备、工艺条件的影响和限制,而且要遵循高效、高产、高回采率、高安全的基本原则。就国内煤炭采矿技术的应用现状而言,仍存在很多技术问题亟需得到解决,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煤矿企业,更要注重对采矿技术的改进和完善。煤矿开采的最大特点是地下作业,在采矿技术的实际应用中,涉及到的项目、内容和环节较多。例如,在煤矿开采中,挖掘、通风和排水等环节是依次进行的,而现阶段应用的采矿技术则是分节的,严重影响了煤矿开采的效率。随着各种新型采矿机械和设备的应用,开发高效集约化采矿技术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不但可以减少人力作业,还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在高效集约化采矿技术的开发中,还要以工作面单产、生产集中化的提高为核心,利用各种先进的装备和工艺,促进管理系统的集约化建设,进而实现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4、结语

我国既是煤炭资源大国,也是煤炭资源小国,我国的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有限的资源开发中,降低资源浪费,提高采矿率。现阶段,在我国的采矿技术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行业制度不健全、专业人才缺失、采矿技术落后等,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煤矿行业制度,加大新采矿技术的研发力度,引进先进的采矿技术,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为我国煤矿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韩飞.探析煤矿采矿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4:100-101+93.

[2] 汪华然.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展望[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