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放射科年度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1-29 12:27:52

放射科年度总结

放射科年度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R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99―02

纵观中国内陆放射学的发展进程[1],医院不重视放射科护理工作,没有统一性管理,普遍认为放射科的护理工作只是辅质的工作,业务没有做到精益求精,种种原因使放射科护理工作风险率比较高且发展比较缓慢。致使放射科护理风险现象比较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病人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维权意识也日逐渐增强[2],为了降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风险问题,国家开始逐渐重视放射科护理工作,降低放射科护理风险问题成为当前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6月期间放射科所有的护理事件308例,总结这些资料并做回顾性分析。护理事件中护理风险事件48(15.6%)例。

1.2风险评价方法

对所选取的308例放射科做过检验的病人病历资料回顾性观察研究并进行分析,同时按照临床试验要求,观察记录放射科护理风险记录表格,记录导致护理风险事件出现的各种原因,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提出有效的风险事件对策及预防措施。

护理风险出现的原因有:护理技术问题,没有按规章制度护理,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安全意识缺乏等。

1.3统计学标准

放射科护理风险事件的数据采用SPSS16. 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资料数据的P

2 结果

2013年1月到6月期间放射科所有的护理事件308例事件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38例。占总护理事件的15.6%。38例护理风险事件中,护理风险原因分部如下表

3 讨论

放射科作为医院疾病诊断的重要科室,其服务质量的好坏一方面影响到患者疾病的诊断与切身体会,另一方面关乎医院的切身信誉。放射科护理则是放射科服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避免放射科护理风险,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是提高放射科整体质量和形象的大工程。经过总结分析我院放射科5个月以来的护理事件,分析了38例放射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现:护理技术不到位导致的风险9例,占23.7%;没按规章制度导致的风险11例,占28.9%;法律知识缺乏导致的风险6例,占15.8%;缺乏责任心导致的风险8例,占21.1%。总结即可直观发现,影响我院放射科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为:护理技术高低,是否按规章制度, 法律知识掌握程度,安全意识大小,是否高度责任心等。其中最主要的三个因素为:是否按规章制度、护理技术、是否高度责任心。 针对这诸多问题,笔者简易总结几条建议如下:①医院放射科应明确、完善规章制度,并切实实行,建立明确的违规处罚制度,不可掉以轻心,明赏罚才可正风气。②加强护士再教育,定期组织培训,加强护士业余时间的对专业护理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也可实行小组护理,有经验老道的护士带班小范围经验传授和培训,加强新进护士的培训指导。③树立护士责任心意识,加强法律宣教,树立安全意识,此三项内容均可通过定期培训和严格规制来实现。因此,总之一句话,不掉以轻心,加强管理和培训是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金钥匙。

放射科的患者,疾病类型大多数是较复杂且多变的,需要护理人员的全方位监测,很多病人的病情发展迅速,家属和患者本身都心情急切,在这种情况下放射科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既要随时检测患者的病情情况、协助完成放射检查,还要安抚病人的家属,给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良好的服务,得到病人和家属对医护工作的支持,目的是把疾病诊断率提高,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应该拥有较高的医疗水平、全方位的考虑、敏捷的思维、快节奏的效率,同时又要有承担高风险的能力。放射科护士积极配合医师,医院总体进行人性化护理,给每一个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病环境,使得患者在平和的心态下去接受造影等方面的检查,并比较容易做到积极配合,使检查技师顺利快速完成检测。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中放射科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明确诊断和在判断治疗效果的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尽早发现护理纠纷,并能迅速进行积极的合理的护理干预处理,能显著降低放射科护士的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的自我保护能力,最终高效率的协助医师的治疗,有效的提高对患者的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提高治疗的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积极的意义,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的这些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和推广。

放射科年度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 R6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9-29-02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瘤体内乏氧细胞的存在,造成肿瘤细胞对射线的抗拒,从而影响食管癌的放疗疗效。热疗可直接致使肿瘤细胞的凋亡,另一方面能增加肿瘤周围及内部的血流量、肿瘤氧分压增高,从而改善了肿瘤乏氧状态,增加了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我科对2005年12月~2006年12月收治的85例食管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射频热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三维适形放疗,观察两组放疗后的近期局部控制率、急性和后期放射毒副反应,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热疗能否提高食管癌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5年12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经影像学确诊和病理学证实的85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实验组44例,采用3D-CRT同步射频热疗,经病理学证实其中鳞状细胞癌43例,腺癌1例;男29例,女15例,年龄40~87岁,平均58岁;上段8例,中段23例,下段12例;病灶长度(纵径)4.0~10.5cm,平均6.4cm。病灶沿纵轴外浸最大直径2.0~4.5cm;对照组41例,仅采用3D-CRT,经病理学证实均为鳞状细胞癌,男24例,女17例,年龄47~79岁,平均57岁;上段8例,中段22例,下段11例;病灶长度(纵径)3~11cm,平均6.2cm。病灶沿纵轴外浸最大直径2.0~5.0cm。两组KSP≥70。

1.2 治疗方法

1.2.1 适形放疗定位及靶区确定 所有病例常规真空垫体模固定,带体模CT扫描,层厚5mm,范围包括颈部、双肺、全纵隔及胃左。将CT获取的影像信息输入TPS重建,主治医师在CT图像上结合胃镜、食管钡餐等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包括CT上可见管壁增厚部分、危及器官包括脊髓、两侧肺和心脏。临床靶体积(CTV)为GTV前后左右各外扩0.5~1.0cm,一般上下端外扩3cm,外放后修改CTV,使之包括可能好发转移的淋巴引流区。由于颈段、胸上段食管癌合并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者可达46.3%,纵隔淋巴结转移率约56.1%[1],故CTV应包括双侧锁骨上区(颈段病灶还须包括中下颈淋巴引流区)、肿瘤区、纵隔淋巴结引流区。计划靶体积(PTV)为CTV外扩0.5~1.0cm。

1.2.2 适形放疗计划设计及评价 计划设计要求95%等剂量线包裹100%CTV体积,90%等剂量线包裹100%PTV体积,靶区最大剂量≤107%,全程正常组织受照剂量限定值为:脊髓任意点最大剂量颈段≤40Gy,以下节段≤45Gy;双肺V20≤25%肺体积,最大不超过30%;心脏V30≤35Gy。由物理师制定出符合以上限制的适形计划,不合格的计划重新设计或适当缩小外放范围后重新设计,直到能满足以上要求。

1.2.3 适形放疗照射剂量及同步射频热疗 适形放疗剂量为2Gy/次,5次/周,总剂量66Gy,6~7周完成。疗程中从第1周开始使用先科SR-1000深部射频热疗机作为治疗设备同步行射频热疗,将治疗电极中心置于病变部位体表投影处,在放疗前或后45min内实施热疗,温度设定为43℃,反射率控制≤10%,治疗时间为60min,每周2次,次间间隔72h以上。

1.2.4 放射损伤评价标准 依据RTOG放射损伤分级标准[2],对食管、脊髓、双肺、心脏等放疗后损伤进行分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急性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Ⅲ级)、急性放射性肺炎(≥Ⅱ级)发生率、放射性食管狭窄(≥Ⅱ级)发生率、放射性肺纤维化(≥Ⅱ级)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同步热疗未提高放疗急性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见表1。

2.2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7,P=0.607>0.05)。见表2。

2.3 两组1、2、3年生存率比较

实验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09%、68.18%、56.82%,1、2、3年总生存率分别88.64%、70.45%、59.09%;对照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5.61%、60.98%、51.22%,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49%、63.41%、51.22%。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513,P=0.009

3 讨论

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食管癌主要的、有效的手段之一,三维适形放疗是近年来肿瘤放射治疗的一个重大进展,它依靠CT扫描以及计算机计划系统完成,旨在追求靶区形态的高度适形,靶区剂量的均匀性,减少了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卷入高剂量区的范围[3],以提高肿瘤病灶的照射剂量,从而提高局部控制率[4],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由于乏氧细胞和细胞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肿瘤局部未控而成为放射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笔者对食管癌行适形放射治疗时同步射频热疗,结果为在不增加放疗毒副反应的基础上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及近期生存率,分析其机制为以下几点:①肿瘤细胞对热的敏感性较正常细胞大,加热到41.5℃以上时对肿瘤细胞有致死作用;②热对低氧细胞的杀灭与足氧细胞相同,即加热能减少放射线的氧增强比(OER);③加热对放射线抗拒的DNA合成的S期细胞最敏感,并使S期细胞变得对放射线敏感,而放射线对G2期和M期细胞最敏感。因此加热与放射结合恰有互补效应,为加热放射联合应用的理论基础之一;④加热抑制了放射损伤的修复,放射以后亚致死性损伤(SLD)就开始修复,加热能延迟亚致死性损伤(SLD)修复10~20h,当温度高于41.5℃时还表现为对潜在性致死性损伤(PLD)修复的抑制[5]。热疗联合放疗可以克服放射治疗、热疗间的缺陷,起到优势互补、协同增敏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同放射治疗剂量下,加用热疗的病灶CR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者,而且无瘤生存率也较单纯放射治疗明显增长,对放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适形放疗同步射频热疗治疗食管癌,能在不增加放疗毒副反应的基础上提高局部控制率及12、18个月生存率,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蒋国梁. 现代肿瘤放射治疗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5.

[2]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 肿瘤放射治疗学[M]. 第4版.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555-556,1350.

放射科年度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R1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189-03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而颈部皮肤放射性损伤是放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Ⅰ、Ⅱ级放射皮炎不影响放射治疗,而Ⅲ级以上则会影响放射治疗,部分放射性皮炎严重者甚至被迫暂停放射治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和肿瘤治疗效果。为探讨较好的放射性皮炎的治疗方式,我科于2008年5月~2011 年3月用伤科黄水湿敷加外涂治疗鼻咽癌颈部放射性皮炎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 年5 月~2011 年3 月,在我科接受首次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颈部≥Ⅱ级急性放射性皮炎患者102例入组,其中男性74例、女性28例,根据放疗开始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伤科黄水组56例,其中男性40 例,女性16例,32岁~76岁,中位年龄41岁,金因肽组:46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2 例,22岁~75岁,中位年龄4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照射剂量、溃疡面积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患者有明确的病理诊断,Karnofsky 评分≥70 分。

1.2 放射性皮炎分级标准

RTOG 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1] 0 级:无变化;Ⅰ级:滤泡样暗色红斑、脱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Ⅱ级:触痛性或鲜色红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Ⅲ 级:皮肤皱褶以外部位的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Ⅳ级:溃疡,出血,坏死) 。排除标准:①RTOG分级为0级、Ⅰ级者。②有颈部皮肤手术史者。

1.3 方法

1.3.1 放射治疗:两组患者放疗方案相同,均先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 线行双侧面颈联合野照射,常规分割方式,200cGy/ 次,5 天/ 周。剂量达DT36c00Gy后缩野继续放疗,鼻咽部DT 7000~7600cGy,阳性淋巴结区域6000cGy~6600cGy,淋巴结预防区域5000cGy。同期化疗采用DDP30mg/ m2,静脉滴入,每周方案。两组之间颈部照射总剂量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3.2 护理方法:所有病例在放疗4000cGy~6500cGy 时出现Ⅱ级及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后入组:各组治疗前处理方法相同,创面局部创面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块清洗干净,有水疱者用无菌注射器将水抽出有结痂者用无菌剪刀剪去痂皮,彻底清洗创面后进行治疗。

对照组:创面稍微干燥后局部喷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深圳市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每日3~4次, 直至创面愈合。

实验组:清创后局部用伤科黄水纱块湿敷15分钟,纱块宽度超出创面2cm,每天两次。然后患者自己用无菌棉签沾伤科黄水外涂,每天6~8次,直至创面愈合。

1.4 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8小时 见效,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疼痛明显减轻,4~7天创面完全治愈;有效:治疗后分泌物逐渐减少,创面逐渐缩小,疼痛症状有所减轻,创面8~14天治愈。无效:治疗15天 以上症状无明显好转,局部渗出伴脓性分泌物增多,需借助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治疗[8]。

2结果

见表1。

表1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试验组

对照组 56

46 31

16 25

24 0

6

趋势卡方值=7.894,P=0.005。

3讨论

3.1 放射性皮炎是放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颈部是多活动的部位,因此鼻咽癌放疗过程中,颈部出现放射性皮炎也是多见的。通常出现放射性皮炎较多的部位是下颈部、中颈部等地方,而且由于衣服的衣领、颈部的活动对放射野皮肤过多的摩擦刺激,因此这些部位都是发生严重的放射性皮炎的高危部位。研究表明,皮肤单次剂量受照500Gy 就可形成红斑,3000~4000cGy可形成湿性反应[1] 。而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与单次放疗剂量、总剂量、放射野范围、射线种类、是否放化疗同步、皮肤的位置、患者的个体情况、遵医行为等有密切关系。放射线通过损伤上皮细胞,成熟的上皮细胞持续性丢失、脱落,这时候局部皮肤缺氧缺血,细胞坏死,这时候会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当放疗继续,不良的刺激仍存,皮肤会出现水疱、皮损、乃至溃疡、感染,最后要暂时停止放疗,处理放射性皮炎。因此在放射性皮炎的处理的目的是保护创面,避免感染,促进上皮细胞再生。

国内文献报道用于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的药物以及方法较多,如:抗生素类、激素类、维生素、光动力疗法等。射线与高温造成的组织细胞代谢、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与一般感染引起的皮肤损伤也不同,使用抗生素或软膏等治疗,效果均不理想[2] 。

3.2 伤科黄水能有效促进Ⅱ、Ⅲ级放射性皮炎的愈合,祖国医学认为放射性损伤病因病机为热毒过盛,火毒蕴蒸于皮肤,热盛肉腐从而产生脱屑、溃疡,热入营血,血热互结,血失濡润,血行不畅而瘀阻,经络阻塞而致灼痛,兼夹湿邪而溢液[4]。伤科黄水是由黄连、栀子、黄柏、紫草、白矾、薄荷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祛腐生肌的作用[5、6]。黄连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泻火作用;栀子具有泻火除烦、利湿、凉血、止血、解毒作用,栀子醇提取物具有镇静、解热、镇痛及消炎作用; 紫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具抗菌消炎作用。伤科黄水是中医常用外用药物,它广泛应用于骨伤科的外敷,而用于Ⅱ、Ⅲ级放射性皮炎放射性皮炎的治疗还是第一次。而且双科黄水价格低廉,不需要特定温度放置,使用方便,患者乐于接受,依从性高,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而且根据表一的数据分析双科黄水在治疗Ⅱ、Ⅲ级放射性优于金因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殷蔚伯,谷铣之主编.放射肿瘤治疗学[M].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108.

[2] 李旭红,唐劲天,廖遇平,等.毫米波治疗颈部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J].中国肿瘤临床,2008,6,317~319.

[3] 顾伯康.中医外科学[M].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96.

放射科年度总结篇(4)

的深黑色贯穿线为产品缠结,铅衣缠结并不会造成防护作用的下降,但缠结的存在导致缠结部分的承受力增加,导致铅层产生裂缝的几率大大增加,因而缠结也是放射防护产品检测中的重要检测项,主要是靠触摸是否有硬结以及通过X射线透视检测是否有铅层缠结来评定。在最终结果的评定上,应通过裂缝大小、裂缝位置以及是否有污渍、破损以及缠结进行综合评定,再根据评定结果对放射防护产品进行下述处理:如果出现小裂缝,且位置处于尼龙搭扣重叠区或者非辐射直接照射区域(例如腋下等),则可认为产品防护能力基本完好,可以继续使用,但需要对出现小裂缝的放射防护产品进行备案,记录折损位置并通知所属科室。如果出现中裂缝或者在辐射直接照射区域出现小裂缝,则需要与生产厂家联络对受损铅衣进行修补,对修补后的放射防护产品进行记录、备案,再次检测通过后方能使用。如果产品出现大裂缝或者大规模破损并且难以修补,则判定该产品已经丧失了防护能力,检测评定结果为不合格,该放射防护产品不得继续使用。

2结果

我部门于2014年7月对全院222件放射防护产品进行了检测,其中涉及到骨密度室、内镜中心、麻醉手术部、PET中心、ECT室、放射科、心血管介入中心以及放射介入中心8个科室,其中包括铅衣59件,铅上衣41件,铅围裙51件,铅围脖69件,铅眼镜2件。在所检测的222件防护产品中,其中有189件合格产品,占总比例的85.1%,有11件不合格产品,占总比例的5%,有22件待处理的产品,占总比例的9.9%,这些待处理的产品中,大多数有微小的破损,需要厂家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来确定其是否能继续使用、是否需要进行修补后使用等。

(1)产品类型与检验结果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每种铅系列防护产品进行了分析,根据总体的统计结果来判断得到的折损率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分析在铅系列产品中折损更容易产生在哪种产品上,并初步分析其产生原因,分析的统计学结果如下:铅眼镜的合格率达到100%,铅围脖的合格率为95.7%,铅上衣的合格率为85.4%,均高于总体检测合格率,而铅围裙和铅衣的合格率分别只有76.5%和79.7%。放射防护产品的透视检查发现铅层裂缝的位置多出现在尼龙搭扣的缝合处、肩膀处以及下装部分的裙摆处,这些部位的共同的特点是在穿戴时都会经常受力或者发生折叠。可以初步推断,铅系列防护产品折损率的高低与该产品是否经常受力和弯曲折叠有关。

(2)产品所属科室与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了观察不同科室放射防护产品保存与使用的情况,我们对数据中的科室与合格率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放射介入中心的合格率仅为57.1%,放射科与ECT室的合格率分别为72.2%和75%,均低于总体检测合格率。骨密度室、麻醉手术部、心血管介入中心等科室产品合格率较高。结合各个使用科室的实际情况,分析放射防护产品折损的原因如下:首先,在客观条件上,各个科室所用的放射防护产品的使用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检测合格率。如ECT室、放射介入中心的铅衣已经使用了两年以上,而心血管介入中心的部分防护产品为今年购入的产品,因而产品使用的时间会影响检测合格率。其次,放射防护产品的使用频率是影响铅系列产品折损率不同的主要原因。麻醉手术部、心血管介入中心、放射介入中心以及放射科的放射防护产品使用率较高,尤其是涉及放射防护产品进行手术的部门,在术中的行动往往导致放射防护产品反复弯曲折叠,而弯曲折叠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因而相比其他部门的放射防护产品有较高的折损率。最后,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及陪护人员的防护意识低、不了解放射防护产品的正确使用与存放方法也是影响防护产品检测合格率的原因之一。

(3)缠结、外观破损和污渍与产品类型之间的关系。缠结、破损和污渍也是产品是否完好的评定因素,这三种因素的存在会对铅系列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统计结果中,缠结、破损和污渍与产品是否合格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外观破损虽然不会直接的导致铅系列产品屏蔽能力的下降,但是会使裂缝、断裂等因素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缠结区域的屏蔽能力要强于周边,但缠结会导致该区域裂缝产生的几率大大增加,从而会间接影响铅系列产品的使用寿命。另外,检测过程中发现9.5%的放射防护产品表面存在污渍,这些血渍或汗渍不能随意用酒精清洗消毒,清洁起来比较不方便,但定期的清理消毒是必要的。

3讨论

放射防护产品作为需要在X射线、γ射线下工作的医护人员的一道重要防线,其完好程度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本次放射防护产品检测中,我们使用数字胃肠机对每件防护产品进行了细致的透视检查,检测的总体合格率为85.1%,总体来说,各个科室中正在使用的铅上衣、铅围裙、铅围脖、铅眼镜、连体铅衣基本符合防护要求。有瑕疵的防护产品裂缝位置大多处于衣料缝合处及缠结处:衣料缝合处的裂缝沿着衣料缝合时产生的孔洞延伸,一般为单一裂缝,且大多位于尼龙卡扣附近;缠结处的裂缝与缠结呈垂直分布,一般位于缠结中央。位于尼龙卡扣附近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在防护产品的穿戴、脱下时使用者对尼龙卡扣用力拉扯造成;位于缠结处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缠结产生后受到剪切力超出铅层的可承受应力造成。部分医护人员和病患陪护在使用放射防护产品时,没有做到使用完铅衣、铅上衣、铅围裙后悬挂保存的习惯,导致部分产品由于折叠产生缠结或裂缝。由上可见,放射防护产品的折损与生产厂家、临床使用部门和临床医学工程部都有关系,为了降低放射防护产品的折损率、增加放射防护产品的使用寿命,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生产厂家,建议对产品的缝合进行优化处理。数据分析表明,放射防护产品的折损主要出现在产品的缝合处,如铅衣上尼龙搭扣的缝合处,铅衣边沿的缝边。这些位置的针孔导致承力上限降低,使铅层容易发生断裂,产生裂缝。厂家在设计放射防护产品的时候应该对连接处、边沿等部位进行额外的加工处理,或者多采用一体化的产品设计,使用更细、更坚韧的缝合线来进行衣料之间的缝合。除此之外,在材料上也可选择韧性更加强的复合型铅材料作为屏蔽材料,从而降低产生缠结、裂缝的几率。

(2)对于临床使用科室,建议明确建立一套完整的放射防护产品存放规则。放射防护产品不同于普通衣物,不可折叠存放,不可随意清洗。现在很多科室对于放射防护产品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存放习惯,使得产品使用寿命降低,折损几率增加。

(3)对于临床医学工程部,建议对所有放射防护产品进行详细的编码备案,并且对备案信息进行电子化处理。建议系统地对全院放射防护产品进行编号整理,是因为现阶段防护产品的编号仅由科室和序号组成,或者仅用使用者名称命名,没有一个全院统一的编码方式,不利于监管部门的统计分析。我们提议放射防护产品编号可由年份(2位)+科室(2位)+科室内编号(4位)+产品类型(2位)等十位罗马数字组成。建议对备案信息进行电子化处理,是因为现在的检测记录,仅仅是将产品是否合格进行电子化处理,什么地方有问题,出现什么问题,只是进行了纸质备案,这样一是增加了记录时的工作量,二是在修改、查阅的时候增加了工作难度。通过对放射防护产品编码,并结合条形码扫描技术,可以使信息录入电子化,简化繁杂的记录过程,方便管理部门进行统计管理,也利于放射防护产品数据库的建设。

放射科年度总结篇(5)

2018年放射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523人次。全年门诊与住院业务收入18万元,完成年初医院下达的17.4万元收入的工作任务。查体收入约38万元,为局机关、物探队、水工队、测绘院、本院离退休、研究院、711、712、713、717、银母寺、震奥鼎盛矿业、二里河矿业,陕西有色部分矿山及榆林新材料等单位职工及部分家属查体,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扩大了医院的影响力。

    2018年放射科顺利完成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65岁以上老人及慢性病患者检查胸片2800人次。科室职工坚持每个月每人下社区一次。科室职工名下管理的慢病能及时做好登记、随访、查体等工作。按月积极完成家庭意识签约服务协议。

二、放射科医疗质量质量与安全工作:

1、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十八项核心制度的要求开展医疗活动,全体职工不断加强业务水平学习,参加继续教育及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定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对疑难病例患者的典型X线片进行讨论总结,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每月举行一次三基知识、技能的学习,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科室认真执行医学影像专业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重点防控措施,建立了各种质量安全制度文件,认真执行并做好记录。全年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

2、2018年科室按季度参与医院组织的追赶超越、节能降耗活动,认真总结制作追赶超越PPT课件,分析存在问题,完善改进方案。2018年前半年按照医院要求开展了大干50天任务双过半活动,放射科顺利完成了任务。后半年医院开展了精益5S管理活动,放射科认真执行活动方案,积极开展活动。

三、2018年放射科未开展新技术及新项目。

四、2018年放射科存在的问题:

1、放射科医技人员中缺乏初级职称医师。

2、放射科在辐射防护管理及环保管理方面重视不足。

3、放射科500MA的万东胃肠机,现已不能开展所有常规业务,目前只能开展透视与消化道透视。等新医疗大楼建成,希望医院考虑更新。

五、2019年放射科简要工作设想:

1、放射科2019的工作重点依然是配合医院的工作发展大局,提高科室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做好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影像检查工作;保质保量做好查体工作,注重查体细节管理,控制好查体质量,大力宣传医院。

2、2019年放射科计划招聘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一名,已经报医院人事科。

3、在医院领导的指导下做好放射防护及环保工作,积极迎接卫计局及环保局的专项检查工作。

4、提升科室医技人员的服务态度,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利用社区工作宣传医院,吸引更多患者来我院就诊。

 

放射科年度总结篇(6)

刘玉清的为人、做事、治学,一贯以“认真”著称。无论是在校的求学阶段,还是在漫长的工作生涯中,他总是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并注重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后再查阅文献以提高认识。这种学习、实践、查证、总结的循环治学方法贯穿于刘玉清的一生,形成了他独特而又严谨的治学精神。

读片是放射科医生的基本工作,刘玉清强调:每一次的读片分析,都要认真、细致,稍有疑问就要追根究底,力求诊断意见清楚、全面,决不能有半点粗心和怠慢。因为这关系到对患者的全面诊断,还将影响对治疗和预后的判断。他认为,要做出正确、全面的影像诊断,不能仅局限于影像学征象的分析,还要客观地探讨其内在生理、病理学基础,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尽量作出全面的诊断分析。因此,放射科医生除了掌握放射学的知识、技能外,还应不断学习、了解有关的临床及基础医学知识,必要时可直接检查病人。刘玉清经常告诫自己和同事:“放射科医生不是‘读片员’,也不是‘操作员’,而是医生!”他还总是引用一位国外学者所说的话:放射科医生不仅是患者的医生,也是医生的“医生”。

刘玉清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摸索中,注重分析实践材料和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这对丰富和发展其专业学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1957年至今,刘玉清、评论及学术演讲等28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编17部,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获卫生科技进步成果奖8项(部级2项,部级5项,医科院级1项)。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钻研精神,以及勤于总结、善于总结的学术研究个性是分不开的。

医德风范:爱岗敬业、真诚相待

刘玉清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认真负责,持之以恒。他长期担任过放射科主任职务,在他的带动下,科室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他本人也数次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1959年,他出席了北京群英会;1978年,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1985年,出席北京市劳模大会……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刘玉清认真仔细地完成读片和诊疗等基本任务,他始终保持对患者的热情与真诚,态度和蔼可亲。全国各地慕名前来求诊、求教者络绎不绝,刘玉清对他们均一视同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地真诚相待。当患者以各种“方式”要感谢他时,都被他婉言谢绝。他经常说,医生的天职就是为患者服务。

刘玉清还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为指导青年医师、研究生和进修医师等竭尽心力,言传身教,从实践中培养、锻炼了青年医师们的各种临床能力,也促进了学科的人才建设。他对教学工作严格要求,特别重视对影像学发展新趋向的把握,亲自审核研究生和青年医师们研究课题的各项进展。对于课题实践的各个步骤,任何一个微小细节、错误,他都不会放过。刘玉清同时也以自己严谨的治学精神感染着青年一代,这包含着他培养青年医师的良苦用心。1986年,刘玉清被评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

学科建树:开拓进取、不断求新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玉清倡导与病理科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X线与手术切除肺、食管标本的“X线-病理对照”研究,并逐步形成制度,建立了对照记录,定期进行分析总结,该合作一直坚持至今。这对深化多种胸肺、食管疾患病理基础的认识和提高X线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教研资料,推进了科室学术建设,填补了当时国内此项空白。

20世纪60年代,为提高心脏X线诊断水平,刘玉清一方面将“X线-病理对照”转变为“X线-手术对照”;另一方面,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意识到,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心电图和X线各有其作用和限度,于是他逐步创建了以X线为基础的“X线-临床-心电图”三结合的心脏X线诊断方法。这使放射科医师能够发现一些临床医师没有注意到的诊断问题,纠正了某些不当的临床印象,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这些以X线为主的全面分析方法,为创建心血管放射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放射科开展介入治疗工作做好了铺垫。

20世纪70年代,随着CT的问世,刘玉清敏锐地注意到,这是放射学向影像学发展的新动向。1974年前后,他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医学影像学”的学科新概念。1977年,他发表文章较全面地向国内评价了CT及其临床应用的概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相结合,共同形成了诊治兼备的现代医学影像学。刘玉清于1985年率先向国内介绍了这一新概念,并在国内首次提出“介入诊疗已成为同内科、外科治疗并列的三大诊疗技术之一”。同时,“介入诊疗技术及相关器械、器具的应用研究”被列为国家“九五”医学攻关项目,并与防治重大疾病以及我国相关器械、器具现状相结合,制定了15个攻关专题。刘玉清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了专题的评审、中期评估和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这一工作对推动和提高我国介入诊疗技术及相关器械、器具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随着影像学新技术的发展和传统X线诊断及其各种造影检查的成熟,逐步形成了具有多种成像技术的影像诊断学。与此同时,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也促使我国的现代医学影像学演进成为诊治兼备的学科体系。刘玉清自90年代初即倡导、推动这一新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并多次撰文或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演讲,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刘玉清当时提出,应加强影像科室介入专业人员的培训以及主要介入治疗技术的规范化问题。他强调,介入放射学应为医学影像科的组成部分,实现与影像诊断优势互补,这将更有利于其发展。他还提倡开展影像学综合诊断优选应用研究,即“各种技术综合分析,优选应用”。针对心血管疾病,他提出“三主轴”(超声、CT、磁共振)和“两翼”(X线平片及相应造影和核医学)的主要诊断进程,并应以患者诊治的“实际需要”为原则。临床和影像学医师应综合分析研究多种影像技术(新技术和普通X线检查)的诊断性能(优势及不足),从中优选出合理的检查技术,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影像诊断服务,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诊治效益。1996年,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开展大型诊疗设备临床应用规范化研究,由刘玉清负责医学影像组,他将他的这一思路落实其中,促进了影像学及相关专业的发展。

本世纪初,刘玉清组织放射学(含介入)、超声、核医学有代表性的专家,主持召开了“医学影像学前沿学术讨论会”,着重探讨了新世纪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我国的战略对策,并于2001年出版了专著《医学影像学展望及发展战略》,受到行业内人士的普遍重视。刘玉清提出,现代医学影像学科作为一个科室必须诊治兼备,由影像诊断(含CT和MRI)、超声、核医学和介入治疗(含超声、核素治疗)等分支学科组成。同时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又应划分为神经、心胸、腹部和骨关节影像学等亚专业,各有分工,协调发展,以适应临床学科如大内科及其呼吸、心脏、消化等分支学科的对等发展。因此,医学影像住院医师必须进行诊、治兼顾的全面培训,高年医师则应有所侧重、各有专长。他积极呼吁、推动组建“大影像”概念的新世纪现代医学影像学科,进而探讨向“宏观(即生态环境、心理等)和“微观”(即分子、基因水平等)方向发展的新趋势。

绸缪为国:学科统筹、协调发展

1981年至1983年,刘玉清历任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院长、所长;1987年至1992年,任该院、所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84年至1993年,任两届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放射学会主任委员;1993年,被授予“中国医科院、协和医大名医”称号;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院士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勤耕不辍,多年来对心胸放射-影像学医、研、教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还为我国的医学影像学学科结构建设呕心沥血。

关于如何组建我国现代医学影像学学科,刘玉清认为,根据我国国情并借鉴国外经验,可采取“两步走”的策略:一是先组建“独联体式”的医学影像学部,开展联合性学术活动;二是逐步组建统一的医学影像学学科。

在看到我国临床应用研究与国外相比并无明显差距,但是医学基础和实验研究领域却与国外水平相差甚远的状况后,刘玉清大力呼吁各个医疗单位和医学院校、科研机构等积极创建、开展基础和实验研究基地,积极推进相应研究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地区、各单位的专业、学术水平发展颇不平衡,设备条件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刘玉清极力提倡:向广大城乡基层居民提供有效且优质的影像学服务。尽管影像学新技术的应用率不断提高,但普通X线检查仍是影像诊断的基础,在某些方面如胃肠道、骨骼和胸肺疾病的检查方面仍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X线设备在我国乡镇单位已基本普及,因此,若能坚持提高与普及并重,针对影像学不同亚专业开展多中心的“影像学综合诊断优选应用研究”,制定出适当的“规范”,减少不必要的、高昂的、重复的检查,必将提高诊断效果和效率,直接造福于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乡镇居民。

国际交流:互动双赢、学术“外交”

1978年至1984年,刘玉清担任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咨询委员;1984年,受聘为美国哈佛大学放射学客座教授;1991年,当选为日本医学放射学会名誉会员;1970年,担任阿尔巴尼亚国立第二医院放射学中心顾问。多年来,他致力于拓展国际学术交流,为使我国放射学跻身于世界放射学之林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也为国际放射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放射科年度总结篇(7)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射疗法预后

Radiotherapyofpatientswithnon-smallcelllungcancer:areportof71cases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icacyandprognosticfactorsofradiotherapyin71patientswith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MethodsFromJanuary1994toDecember1998,71patientswithNSCLC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ccordingtothe1997UICCStagingsystem,12patientshadstageⅠdisease,16stageⅡ,38stageⅢ,5stageⅣ.Allpatientsweretreatedbyhistopathologyorcytopathology.Patientswouldreceive40Gyplusaboostof20~36Gy.ThetotaldosewasDt60~76Gyin6~8weeks.Allpatientswerefollowedformorethanfiveyears.ResultsTheoverall1-,3-and5-yearsurvivalrateswere57.75%,23.94%,7.04%,respectively.Thestageofthediseasewasprognosticfactors.ConclusionRadiotherapyisaneffectivetreatmentoptionfornon-smallcelllungcancer.

【Keywords】non-smallcelllungcancerradiotherapyprognosis

非小细胞肺癌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70%~80%,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环境影响近些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笔者总结我院1994年1月~1999年12月间收治的因各种医学上的或传统的原因未行手术治疗而仅行单纯常规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71例,现将其疗效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组病例71例,因合并有内科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或患者拒绝手术仅行单纯放疗。其中男49例,女22例,男女比例2.23∶1。年龄42~81岁,中位65.9岁。部位左肺44例,其中上叶28例,下叶16例;右肺27例,其中上叶9例,中叶4例,下叶14例。全部病例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其中鳞癌34例,腺癌29例,未分类8例。临床分期根据病史和影像学资料按照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肺肿瘤TNM分期标准进行重新评价,Ⅰ期12例,Ⅱ期16例,Ⅲ期38例,Ⅳ期5例。

1.2治疗方法放射源均采用6MV-X线,照射范围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纵隔;对原发灶应超过病变边缘1~2cm,纵隔野上界胸廓入口,下界依原发灶情况而定。原发灶位于上叶者,下界为隆突下5cm。原发灶位于下叶者,下界达膈面。如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则加照锁骨上区。采用常规照射,每次1.8~2Gy,每周5次,先用前后对穿野照射至40Gy后改斜野或侧野避开脊髓缩野照射,总剂量60~76Gy,锁骨上区转移灶60~70Gy,所有照射野均采用模拟定位机定位,照射肿瘤量未作肺校正。

1.3统计学方法生存率计算采用直接法,显著性检验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随访所有病例均随访至2004年12月,随访5年以上,6例失访(失访病例从失访之日起按死亡计算),随访率为91.55%。

2.2生存情况生存日期从放疗开始之日计算。临床分期与生存情况见表1,病理类型与生存情况见表2。

表1临床分期与生存情况(略)

表2病理类型与生存情况(略)

2.3死亡原因分析66例死亡病例中,除失访6例外,其余病例局部复发或失控者28例(46.70%),远处转移21例(35.00%),局部复发或失控者+远处转移6例。死亡原因不明2例,非肿瘤致死3例(心梗1例,脑血管意外2例)。远处转移以脑、肝、骨转移多见。

3讨论

我国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在过去10年中明显上升,已成为恶性肿瘤的首位死亡病种,其中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的发病率占肺癌总数的75%~80%。由于肺癌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因而临床所见多为中晚期患者,多失去手术机会,对于不适于手术的患者,放疗是并发症最少也是最有效的非外科治疗方法。NSCLC单纯放疗治愈率较低,其根治性放疗的5年生存率为5%~10%[1]。本组5年生存率为7.04%,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VanHoutte[2]指出影响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肿瘤细胞类型、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病期及患者的一般状况等,其中,肿瘤侵犯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程度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NSCLC临床分期的增加,其1年、3年、5年生存率逐渐下降,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细胞学分类中,腺癌与鳞癌之间的生存率差异不明显(P>0.05)。方德康等[3]也报道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类型不影响生存率。

本研究中,所有病灶均照射60~76Gy,但仍有46.7%的病灶复发或者未控,其原因在于Ⅲ、Ⅳ期患者较多,占总数的61%,而要使一个直径5cm的NSCLC通过单纯放疗消退则需要80~90Gy,甚至100Gy[4],而正常肺组织是放射中度敏感器官,其放射耐受受照射总剂量、照射体积等因素的影响,常规放射治疗是不可能达到80~90Gy这一高剂量的,否则将引起严重的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甚至呼吸功能衰竭。要提高NSCLC放射治疗的局部控制率,必须改进放射治疗的技术。近几年来,三维适形治疗及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在国内有了较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减少正常组织的受量,加大了对肿瘤的照射剂量,肿瘤剂量有可能达到80Gy以上,大大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但是因为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的设备过于昂贵,国内大多数医院尚不具备,而且大多数患者因为经济原因也无法支付过高的治疗费用,所以常规放射治疗设备仍将在很长时间内作为肿瘤患者的主要的治疗手段。

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原发性NSCLC放疗可采用超分割放疗,以提高疗效[5,6]。超分割放疗是指每天给予两次以上照射,每次照射剂量低于常规放疗剂量。常用肿瘤照射剂量为1.1~1.2Gy,每日2次,2次照射时间间隔6h以上,总疗程与常规放疗相似,但其总剂量较常规剂量提高10%~15%。由于超分割放疗每次照射剂量低时,后期反应组织耐受性增加,这样可以提高放疗总剂量以增加肿瘤杀灭[7]。贺盛光[8]等对超分割与常规放疗NSCLC疗效进行了前瞻性分析,超分割放疗组的肿瘤消退率为80%,常规放疗组的肿瘤消退率为48%,超分割放疗组中位生存期23个月,常规放疗组中位生存期18个月,研究表明超分割放疗组肿瘤消退率和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放疗组NSCLC。另外,近些年提倡对NSCLC放化疗综合治疗,Sause[9]等的随机研究表明放疗结合同期化疗组的生存期明显好于传统放射治疗组和超分割放射治疗组,而且放射治疗合并连续低剂量化疗的疗效好于放射治疗联合高剂量化疗的疗效。

综上所述,对于因各种原因未行手术切除而仅做放疗的患者,放疗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今后肺癌治疗中,对于仅拥有常规放射治疗设备的单位,应提倡采用超分割治疗,同时注重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谷铣之,殷蔚伯,刘泰福,等.肿瘤放射治疗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510-525.

2VanHoutteP.Postoperatireradiotherapyforlungcancer.LungCancer.1991,7:57-63.

3方德康,汪良俊,张大为,等.1471例肺癌切除术后的治疗结果分析.癌症,1999,18(4):435-436.

4FletcherCH.Clinicaldose-responsecurvesofhumanmalignantepithe-lialtumors.BrJRadiol,1973,46:1-12.

5刘泰福.现代放射肿瘤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331-347.

6JeremicB,ShibamotoY,AcimoricL,etal.Hyperfractionatedradiothera-pyforclinicalstageⅡnon-smallcelllungcancer.RadiotherOncol,1999,51(2):141-145.

放射科年度总结篇(8)

为观察各种原因所致无法行腔内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后的疗效,对45例宫颈癌患者,先盆腔前后野照射(40Gy/20次)后,再行三维适形照射,总剂量66~73Gy,其中23例联合氟尿嘧啶+顺铂化疗。结果45例患者近期总有效率77. 8%;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 1%、55. 6%;3年无瘤生存率(DFS)为44. 4%;其中放疗+化疗近期有效率及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P<0. 05)。治疗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急性消化道反应48. 9%(22/45);泌尿系反应11. 1%(5/45);远期直肠炎为20. 0%(9/45);骨髓毒性反应40. 0% (18/45);其中急性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放疗+化疗者高于单纯放疗者(65. 2% vs 31. 8%,P< 0. 05)。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肯定,同期放化+化疗疗效好于单纯放疗。

【关键词】 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化疗;并发症

宫颈癌的发病率为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约7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治疗措施中包括放射治疗[1],体外照射+腔内后装治疗具有成熟的经验,病期越早,疗效越好。随着治疗设备和技术的发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给各种原因致无法进行腔内后装治疗的宫颈癌又提供了一可选择的治疗方法。本文总结我院自2003年7月—2005年7月收治的45例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腔内后装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在行全盆腔照射后再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年龄28~67岁,平均50. 2岁,病理类型:宫颈鳞癌43例,腺癌2例;临床分期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1995)修订的标准[2],Ⅲ期7例,Ⅳa期2例,术后复发癌36例。

1. 2 治疗方法

45例均选用6MV-X线,盆腔前后野,常规外照射20次后(剂量40Gy),3DCRT推量至肿瘤区总量66~73Gy。其中23例在放疗的同时进行化疗,化疗方法是5-Fu 750mg/d,d1~d5;DDP 40mg/d,d1~d3,全身静脉化疗1周期,放疗结束休息1月再进行2~3周期静脉化疗。三维适形放疗:首先进行CT薄层增强扫描定位,再将CT资料输入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根据影像学所见肿瘤勾画靶体积(GTV)、治疗靶体积(CTV)、计划靶体积(PTV),设计4-7个共面或非共面照射野,95%的等剂量曲线包括PTV,选用10MV-X线,2~4. 5Gy/次,每日或隔日照射,共6~13次,生物效应剂量26~33Gy,肿瘤区总量66-73Gy。周围重要器官受量不超过其耐受量,直肠、膀胱50%体积<60Gy。

1. 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每周查血常规1~2次。放疗结束及结束后1、3个月分别行妇科检查、脱落细胞检查、B超或CT检查。近期疗效按放疗后3月检查结果进行评价,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疗效判断标准[3],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好转(MR)、稳定(SD)、病变进展(PD),总有效率(RR)=CR+PR。治疗副反应按照CTCAE3. 0毒副反应标准评价[4]。放疗后按宫颈癌标准随访。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 1 近期治疗疗效

所有患者随访均满3年,其中2例失访,随访率96%。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 1%、55. 6%;3年无瘤生存率(DFS)为44. 4%。

全组45例患者近期疗效总有效率77. 8%;其中23例同期行放疗+化疗的患者近期有效率及3年无瘤生存率(27. 3%)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60. 9%)(P< 0. 05),详见表1、表2。表1 近期疗效(略)表2 远期疗效(生存率)(略)

2. 2 毒副反应

治疗近期并发症中急性消化道反应发生率48. 9%(22/45),以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黏液便及腹痛为主。泌尿系反应发生率11. 1%(5/45),以尿道刺激症状为主。远期直肠炎发生率20. 0%(9/45),主要表现为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便血。骨髓毒性反应发生率40. 0%(18/45),表现为Ⅰ~Ⅲ度骨髓抑制,全组无Ⅳ度骨髓抑制发生。其中急性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放疗+化疗者高于单纯放疗者(65. 2% vs 31. 8%,P< 0. 05)。

3 讨论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常规放疗以腔内照射与体外照射配合应用。部分宫颈癌患者可能因各种原因致阴道狭窄、闭锁或术后复发丧失宫颈管,无法行腔内后装治疗,而单纯常规外照射时正常组织损伤大,难以达到肿瘤根治量,影响治疗效果。3DCRT因其适形度好、肿瘤剂量高、正常组织损伤小等特点,被运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Yamazaki A[5]等采用3DCRT对宫颈癌患者治疗的效果显示,侧野照射不但能达到肿瘤根治量,可减少直肠、膀胱的照射体积剂量,4个固定适形野照射较前后野照射能显著降低下肢浮肿、膀胱和肠道并发症。有报道[6]3DCRT治疗宫颈癌疗效与常规放疗疗效相同,并发症少,副反应小。本组45例患者近期总有效率达77. 8%;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 1%、55. 6%;3年无瘤生存率(DFS)为44. 4%。说明宫颈癌的放射治疗效果较为肯定。

放射治疗与化疗合用治疗恶性肿瘤的依据是放射治疗减少局部复发,而化疗降低了远处转移的发生[7],同期放化疗可提高放疗敏感性,改善放疗效果[8],本组23例放疗+化疗治疗患者近期有效率及3年无瘤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提示各种原因致无法进行腔内后装治疗的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肯定,联合化疗近期疗效好,3年无瘤生存率高。

治疗近期并发症中急性消化道反应以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黏液便及腹痛为主。泌尿系反应以尿道刺激症状为主。远期直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便血。骨髓毒性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本组虽然急性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放疗+化疗者高于单纯放疗者,但经对症处理后患者能够耐受。

总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疗效肯定,联合化疗近期疗效好,3年无瘤生存率高,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孙建衡. 妇科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19.

[2]乐杰. 妇产科学[M ].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8.

[3]连立娟. 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 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5. [4] 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 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4版.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353-1371.

[5]Yamazaki A,Shirato H,Nishioka,et al. Reduction of late complications after irregularly shaped four-field whole pelvic radiotherapyusing computed tomographic simulation compared with paralle loppose whole pelvic radiotherapy [ J ]. Jpn J Clin Oncol,2000,30 ( 4 ):629-637.

放射科年度总结篇(9)

放射工作人员,顾名思义就是医疗机构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这种类型人员随时可能暴露在电离辐射照射下,因此对这些放射人员进行定期的个人计量检测是保障放射人员生命健康的一个有效方法。本研究主要对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计量检测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更加客观的了解当前医疗结构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组成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区放射诊疗机构的120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对象所在的不同岗位分为介入组、治疗组、核医学组以及影像组四个研究组。每组成员30位。其中,男性有76位,女性44位。从2009年至2013年所有放射人员个人剂量检测总共有300次,其中男性216人次,女性84人次。

1.2方法选择的个人计量检测方法为当前临床医学最常使用也是效果最显著的热释光剂量法。采用的热释光元件其形状为粉末状,使用时将这些粉末状原元件放在聚乙烯塑料管内。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放射室内所有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需要将个人剂量计放在左胸口前面,全年均要进行检测,且每三个月需要进行一次总结[1]。另外,为了能够真正保障这些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真实性,需要对检测对象进行4年至5年的调查,然后再计算出平均值,得出最后的准确数。

1.3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2.0,计量资料主要是使用χ±s表示,组间对比则通过t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则以P

2结果

2.1不同岗位剂量检测结果介入放射治疗组的个人年均剂量数为4.53±0.75,放射治疗组个人年均剂量数为0.73±0.14,核医学组个人年均剂量数为3.13±0.33,放射影像诊断组个人剂量年均数为0.92±0.21,所有组别对比P=0.001。即,介入治疗组剂量明显要高于其他三个组(P0.05)。

2.2不同职业工作人员的人均年照射剂量医师、技师以及护师三种不同职业性质的放射工作人员中,医师和护师由于需要频繁的帮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因此其人均年照射剂量比较高,相对于这两种职业的人年均照射剂量而言,技师的人均年照射量比较低。总之,医师、护师人均年照射量与技师的人均年照射量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放射学在临床诊疗中得到广泛的性应用,并成为三大治疗学之一,其主要利用X线影像来进行临床诊疗。现阶段我国各大医疗机构已经开设放射学科室,并有大量医务人员参与到放射学诊疗工作中。但是由于工作人员长期处于X射线照射环境下进行诊疗操作,导致工作人员照射剂量偏高,对工作人员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医疗机构放射科室工作人员个人照射剂量进行有效的评估,加强放射防护措施,是减少放射危害的关键所在。

本研究对我院放射科室工作人员个人照射剂量进行监测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从事介入放射的工作人员X线照射剂量较高,是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照射剂量的很多倍[2]。所以,必须提高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意识,并在进行放射诊疗操作时,可使用具有防辐射作用的防护品。从研究结果来看,位于不同放射岗位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差异性来看,放射工作人员的操作场所都是非常安全的。同时从不同放射岗位工作人员5年个人照射剂量分布频数来看,放射工作人员及放射防护部门只要加强放射防护,并严格按照放射规程进行操作,就能降低放射工作人员个人照射剂量,并维持低剂量状态。本文对不同职务放射工作人员个人照射剂量进行分析,医生个人照射剂量明显高于技师,而护理人员与技师个人照射剂量则无差异性,表明只要严格按照X射线规程要求进行操作,并做好放射防护措施,选择科学合理采集方法,可减少X射线照射剂量。对暴露时间不同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照射剂量进行分析发现,由于工作资历较高的放射工作人员需要承担大量放射诊疗工作,照射暴露时间较长,所以个人照射剂量也相对较大。从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度照射剂量来看,表明我院通过采取有效的放射防护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意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照射剂量得到有效改善[3]。因此,在日常放射诊疗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放射防护规程要求进行正当化操作,把放射防护作为首要前提,并对工作人员的个人照射剂量进行严密监测和控制,以减少X线辐射对工作人员生命健康危害,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

总之,通过制定规范性的放射诊疗操作规程,加大放射防护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力度,尤其是介入放射、核放射岗位工作人员,能够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意识,降低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照射剂量。

参考文献

放射科年度总结篇(10)

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120__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来我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我科全体医务人员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使各级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全科人员同心同德圆满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年度的工作

总结如下:

一、加强科室管理

科室不断完善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全体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并有严格的奖惩制度。

科室各种资料管理有条有序、资料完整。各项设备仪器均有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检查。

二、努力钻研业务

科室全体员工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坚持每天早读片的制度,着重讨论疑难片的诊断,不断提高全科人员的诊断水平。

三、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全科人员努力文明礼貌服务,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不与病人争吵,做到耐心解释,尽量提前给病人发诊断报告,满足病人的需求。全科人员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互学互尊,团结协作,全年无一人收红包。

四、把好质量关,提高经济效益

自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放射科的工作量为摄片检查39795人次、特殊检查369人次,ct检查7178人次,体检透视135574人次。比年同期比较摄片,特检,ct检查,体检人次明显增长。增长率为5.83%,101.64%,13.85%,4.94%。总收入为532万,其中线收入为305万,ct227万人均创收为38万比年增长18万增长率为3.5%、

面对繁重的工作量,我们没有丝毫放松把好质量关,照片质量和诊断报告达到教学医院标准。这表明,放射科是一支技术精湛,作风顽强的队伍,在医院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全年无一例医疗责任事故发生。

放射科目前的问题:

1、书写报告不规范,各写各的,详简不一,没有统一认可的标准,漏症率较高,导致临床不信任放射报告。

2、摄片质量不高,许多体位不够标准,有责任心因素,有技术因素,有暗房及胶片因素。

3、部分医生服务态度较差,随意的趋向较多,显示不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2放射科20__年度全年在院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院两委的直接领导下。紧密围绕20__年的中心工作,狠抓落实,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不断简化检查流程,不断总结和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全面提高了全科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在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本年度院部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无一例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工作总结:

一、业务发展方面:

一年来,放射科着重质量建设,不断提高全员业务技术素质,提高诊断质量。制定了科室的业务学习计划,每月一次的读片评讲制度,疑难病例讨论会及影像质量讲评分析讨论会,每个人完成了两次业务串讲。

20__年5月飞利浦dr安装到位,使全科的影像质量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影像质量提高,患者辐射损害小,成像迅速快捷,网上传送功能更是实现了全院各科室之间的图像资料共享。借助pass系统的全面应用,不断的简化检查流程,缩短了患者的等候时间。图像资料数字化储存率也达到了100%。

按照五年发展规划要求,本年度我科引进人才两名,不断的完善了人才梯队建设,为科室今后的业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于20__年5月选派科室一同志到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并要求其学习结束后,把省人民医院先进的检查技术设备以及检查流程全面反馈到科室每一个人。

本年度我科也开展了新的诊断技术,如:全脊柱、四肢自动拼接成像及多部位的造影检查,增加了检查项目,扩宽了检查范畴。

20__年我科共接诊患者:dr检查3万余人次,cr检查1万余人次,fr检查共5000余人次,普通透视检查3000人次。全科总收入较20__年增长约20%。在此基础上,全科的卫生材料消耗与20__年相比持平或略有提高,在院部提出的增收节支方面也作出我科室的突出贡献。

全科40岁以下人员全部接受了急救技术知识的培训和实际操作及考核,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医德医风,劳动纪律方面

20__年全科人员先后重点学习了各项规章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执业医师相关法律法规。树立了良好的医德风尚,对待患者一视同仁,耐心接待每一位患者,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检查。我科室工作人员在为患者操作检查中耐心细心,通过每一位患者到我科的一次检查,使其深刻体会到我院是“一家负责任的医院”,是一个有温暖有爱心的医院,让患者体会到了工作人员发自内心的关怀和责任心。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帮助患者,关心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加强患者多部位的防护,免受不必要的辐射损害。谢绝任何患者的吃请要求,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

劳动纪律方面,科室也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把劳动纪律和医德医风患者投诉纳入到了全科质量考核指标中,逐步与每个人的效益工资挂钩。在全科逐步形成了自觉早上班,晚下班,常加班的工作秩序。

三、设备保养及安全管理工作

20__年我科制定了一系列设备保养制度、措施以及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应急预案。要求每台机器都有专人保养维护,并认真填写保养维护记录。如发生故障和问题,及时上报科主任及院部,确保了全科每台设备的正常运行。

20__年全科人员全部参加了市卫生监督所主持开展的每年一次的安全管理及防护知识培训,加强了对科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防护意识。

四、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

20__年全科人员在院部各部门的支持下,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业务总收入有了大幅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基本文化理念也有明显提升。机器设备运行正常,全员尽职尽责,团结上进,人才培养及新技术开展工作也稳步推进。全科无一例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展望未来,各项工作距院部要求和“三级医院”的标准仍有很大差距。

具体如下:

(一)责任心有待加强

(二)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引进人才的层次有待提高

(四)规范化建设方面有待加强

(五)合理开发pass系统功能有待加强

(六)科室内会诊制度应进一步落实和加强

(七)业务学习制度应认真落实。

总之,回顾过去,差距和不足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激励。在20__年的工作中,我科室将逐步克服不足,缩短差距,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大局。和院部保持高度一致,为医院的全面建设做出放射科的努力和贡献。

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320__年是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一年,也是卫生系统继“医院管理年”和“双优一满意”活动后创建平安医院和进一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提升医院质量关键的一年。回首,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规范医德医风

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和工作需要,本人一直把加强学习作为重要任务。

首先,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工作中能够讲大局、讲原则。

其次,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自觉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积极参加医患沟通技能培训,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病人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意识。工作中遵循医师规范,恪守职业道德,不以医谋私。

最后,严格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关心集体,团结同事,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

二、爱岗敬业,提高业务水平

对于一名医务工作者来说,如果满足于自己的现有水平,那他的医疗技术就会止步不前,更谈不上更好地服务于病人。现代医学进入到了技术领域和人文的深层次境界,优质的服务必然离不开优质的医疗水平,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技术过硬。本人爱岗敬业,事业心强,熟悉科内各种检查设备的操作使用。在科内能胜任主治医师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报告审核任务,晨会读片中勤于思考、积极发言,毫无保留地传、帮、带科室年轻同志成长,及时做好放射质控疑难病例的定期随访及手术追踪记录,参与课题研究和。同事之间团结协作,互尊互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业余时间通过各种媒体手段了解放射影像学的最新进展,积极参与网上影像学习、交流和疑难病例的讨论。定期参加继教充电,从而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用于本职工作。钻研业务,精益求精,诊断水平走在科室前列。今年在没有磁共振设备和未系统学习的情况下通过自学顺利通过了全国大型医疗设备诊断上岗证考试。我对畸形性骨炎、腹茧症和家族性骨干发育异常等疑难病例的确诊解除了病人多年的思想顾虑和无谓的奔波求医,给患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沟通交流,和谐医患关系

本人工作尽心尽责,始终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准则,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实处。接待病人热情主动、文明礼貌,不“生、冷、硬、顶、推”,不与病人争吵。站在病人角度换位思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配合医院绿色通道合理优化检查流程,尽量缩短检查及取片时间。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安全意识强,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规范操作每一次检查,仔细阅读每一张片子,认真书写每一份报告。加强医患交流与沟通,耐心解释,尽量满足病人需求,取得病人信任,多次协调和化解了几起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投诉,给科室和医院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遵守医德规范要求,坚决响应反商业贿赂,廉洁行医、严以律已,自觉做到“八不准”和“十个严禁”。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常找差距、找不足,从点滴做起,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独丝难以成线,独木难以成林。其实,我所做的一切都离不开领导们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正是有了“我们”这个大集体,让我对工作充满激情,更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深知服务无止境的道理,仍将一如既往地以务实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明年当以进修为契机,争取在德、能、勤、绩等多方面收获更多,做一名出色的白衣战士,为医院和广大患者多作贡献。

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4我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医学影像医生,兼负普放与CT的技术操作及诊断工作,责任繁重且琐碎。现将20__年—20__年这三年职责工作做如下报告。

一、放射工作。

在这三年里琐碎的事情很多,我的工作也像大家想的那样每天在重复着机械般的工作,但我没有简单去机械重复,对待每一个病人认真做好检查及诊断工作,最高限度要求自己,尽最大能力做到不误诊、漏诊,不出任何技术差错。同时也在不断贯彻院内的思想,工作不只是要把表面的东西做好,还要深入到里面去,看到真正的有内涵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够提高,才能把工作真正做好。工作之余认真做好科内相关器械的检修及保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因器械设备故障原因所引起的损失;随着设备不断更新替换,认真学习、钻研,以最快的时间适应新的环境。

二、CT室工作。

自CT机投入使用至今,为开展更多的检查项目、最大限度利用设备,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探讨CT机的应用及操作;为减少误诊、漏诊,定制不同影响杂志及书籍,工作中若遇到解决不了的主动请教老师及上级同仁;因CT机老化等原因,设备经常出现不同故障,为不影响正常机器运转及收入,在技术工程师技术指导下认真做好检修工作,实在处理不行最快速度请求现场维修。

三、进修工作。

20__年上半年我曾到医院放射科或CT室进修学习。在这期间我遵守各科室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疑难病症的诊断与鉴别。

放射科个人工作总结5今年以来,本人在医、科领导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院的发展大局,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履行了放射医生的岗位职责,现总结个人今年来的工作情况,从政治思想及职业道德、工作及业务水平几方面进行述职如下: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把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遵守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的条例和规章制度,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定期接受社会主义医德教育,培养个人高尚的医德品质,树立社会主义医德新风,全心全意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时刻以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作为指导个人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的准则。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前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和财产状况,都一视同仁。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廉洁奉公,不以医谋私,拒绝各种“红包”。对病人不出现“冷、硬、拖”等现象,自觉为病人保守医密。努力认真完成医院及科室布置任务。

同时,坚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原则,把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特别是通过日常医院及科室各项工作实践活动,对照先进找差距,查问题,找不足,自己在思想、作风、纪律以及工作标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疗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以病人为中心,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是医院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为此,我本着对医院负责、对患者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1、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

通过借阅及定购放射领域核心及重要刊物(如中华放射学杂志,介入放射学,实用放射学等)学习本学科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及坚持不懈地温习本专业理论知识(如临床ct诊断学,_线诊断学,新版影像诊断学等),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促进自己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2、认真履行放射科医师工作职责,在科主任及上级医师指导下,完善岗位工作程序,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两年来,完成_线片诊断4500例以上;透视及特殊检查500多例;ct的技术操作1000例以上与阅片1500例以上。认真进行病例追踪,保持影像与临床、影像与病理的密切联系性。熟练掌握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影像诊断,能独立处理本专业较复杂疑难技术问题,不断总结实践及理论经验,并不间断进行回顾性分析,使诊断符合率有效提高及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从而使自己业务水平迈向新的台阶。

3、努力完成带教工作任务,同时对实习生、进修生及低年资同事起到“传、帮、带”作用。

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医院的发展建言出力。

放射科年度总结篇(11)

关键词:放射性直肠炎; 炎性因子

【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044-01

女性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以及子宫内膜癌,经放射性元素镭、钴、铯等照射治疗后可造成放射性直肠炎。该病也是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在放射治疗期间,直肠粘膜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增高。在初期,直肠受损黏膜红肿、充血、小出血点,数月或数年后形成溃疡,甚至进一步形成直肠阴道瘘。放射性直肠炎分为急性、慢性,后者尚无明显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主要采取局部抗炎、对症治疗。保守治疗是放射性直肠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以收敛、解痉、消炎、保护肠黏膜、促进损伤修复和止血为主[1],仅有少数行手术。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我科患者应用美沙拉嗪灌肠液保留灌肠与蒙脱石散口服治疗急性期放射性直肠炎对比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根据放射性直肠炎的诊断标准确诊,患者病程在半年以内。

1.2 一般资料: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放射治疗患者86例,其中住院19例,门诊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年龄(45.60±0.87),病程(2.58±2.41);对照组年龄(47.30±0.96),病程(2.48±2.44)。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每日晚间给药1次,排出大便后,嘱患者取左侧卧位,充分暴露,臀部尽量抬高,取1支美沙拉嗪灌肠液,轻轻挤入,一次挤入直肠内嘱病人当日尽量少活动。 对照组: 将1袋蒙脱石散溶于50ml温水搅匀后口服,每日3次,每次1袋。治疗4周。

1.4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内镜下受损黏膜恢复正常; 有效: 症状减轻,内镜可见黏膜呈片状或点状出血; 无效: 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改善[2]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2 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对比(%)

3 讨论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分别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3]。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期患者在放疗7-14天左右即出现腹泻、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病情迁延最终出现便血加重、重度失血性贫血、直肠阴道瘘等。因初期肠上皮细胞增生受抑制,小动脉壁闭塞,导致肠壁缺血,粘膜糜烂。慢性期患者在放疗完成后数月或数年出现排便困难、便血甚至阴道流大便等症状。是因肠粘膜损伤加重,肠道内的细菌侵入使肠壁组织病损进展,晚期肠壁引起纤维化,肠腔狭窄或穿孔,腹腔内形成脓肿、瘘道和肠粘连等。该研究结果表明美沙拉嗪灌肠液在放射性直肠炎急性期多数患者可达到治愈,仅极少数患者无效。美沙拉嗪灌肠液药物直达病灶利用率大于9 0%,依赖药物与病变部位的局部接触抑制白细胞移行加快异常细胞因子产生加快,花生四稀酸代谢物的产生加快特别是白三稀4 B及自由基形成加快抑制炎性因子生成修复结缔组织.并稳定细胞D N A 模板从而降低结肠直肠癌的发生机率。美沙拉嗪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的活性和抑制结肠黏膜脂肪酸氧化、抑制某些炎症介质的生物合成和释放来改善结肠黏膜炎症[4]。而蒙脱石散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5];对消化道粘膜有覆盖能力,并通过与粘液糖蛋白相互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6]。急性期在服用该药后仅部分患者症状有所改善,无法达到治愈,且口服给药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和耐药性,用药时间长,尤其对于放疗期间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患者服药增加难度。而美沙拉嗪灌肠液仅直肠局部给药,用药简便、副反应小,直接接触炎症肠道组织,在肠道远端释放高浓度的美沙拉嗪,且全身吸收少,具有使用方便给药直达病患的特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