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腹腔镜手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2-14 10:14:10

腹腔镜手术论文

腹腔镜手术论文篇(1)

1.1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供收治5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经检查无一例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18~52岁,平均30.3±8.9岁;平均体重(53.3±14.1kg);25例干预组(患者的年龄在17~56岁,平均3(4.1±9.5)岁;平均体重(50.3±15.4kg)。其手术的种类主要是包括:异位妊娠手术,附件或卵巢肿瘤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盆腔包块等。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疾病的种类、手术的类型、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上并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因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临床护理学中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的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常规检查:血尿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肝功能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1)术前一天巡回护士访视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及手术室环境以减轻对手术恐惧心理。病房护士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患者身心的具体情况及病种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将腹腔镜手术前后所要注意的事项对患者进行讲解,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2]。(2)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讲解手术名称、手术过程及手术所需时间。(3)让患者与病房同病种手术后病友交流、沟通、消除顾虑。(4)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床上被动运动,尽早的下床进行适量的活动,有助于减轻术后腹胀,促进伤口愈合。(5)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饮食尽可能合理、多样化。(6)术前晚与患者进一步沟通,消除所有顾虑,保证睡眠充足。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有助于患者情绪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围术期患者的平静心理,更好的配合,促使整个手术过程顺利的进行。在手术前一天、手术当天、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至麻醉之前、手术之后的第一天,对患者的平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测量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1.3统计学的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平均值±方差)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比较

两组在手术前24h所测量的HR、SBP、DBP的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入手术室之后连续测量三次,取其中的平均值记录见表1,两组患者术后HR、SB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切口愈合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由表2得知,术后对照组甲级愈合20例(80%),并发症中肩痛4例、皮下气肿3例,高碳酸血症3例,腹胀5例,恶心、呕吐2例,共17例(68.0%),干预组甲级愈合25例(100%),并发症中肩痛1例,腹胀1例,恶心、呕吐1例,共3例(12.0%),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增加了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应变能力及对该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讨论

腹腔镜手术论文篇(2)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患者85例,其中,男47例,女38例,患者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48.3岁。手术原因:胆囊手术16例,胃肠手术24例,妇科手术20例,脾脏手术15例,肝脏手术16例,其他4例。ASA分级为Ⅰ~Ⅱ级。经患者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入室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路径的方式护理,术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护理路径护理。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

术前常规检查,确保患者可耐受手术,并排除手术禁忌症,建立访视单;进行必要的术前教育,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情绪,嘱患者密切配合。术前半小时查看所有手术所需仪器、设备,查对手术器械。

1.2.2术中护理

辅助患者上床,调整衬垫,并备好消毒用物。检查腹腔镜器械的齿、钳端、轴关节处与各零配件,小螺帽的完整性、内镜性能。常规消毒、铺巾。根据术者需求调节光源,对白平衡,进入腹腔后调节气腹机压力至12~15mmHg。手术配合:先递电源线、光源线、电子镜、气腹管吸引器并递2把巾钳分别固定。

1.2.3术后调节室温,注意患者保暖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去枕平卧、留置导尿,必要时静脉补液。患者在术后8h可进少量营养液。术后24h后可进行适当的轻微局部活动。术后头低臀高姿势可缓解肩部放射性疼痛。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待患者度过围手术期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腹腔镜手术论文篇(3)

1.1临床资料连续选择2004年1~10月在我科住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160名,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早期锻炼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法。两组患者所患疾病均为卵巢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原发不孕、继发不孕等。其他相关条件(年龄、手术范围、手术种类、内科疾病)亦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均于术前l日18:00遵医嘱行肥皂水清洁肠道;21:00遵医嘱口服安定7.5mg;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

1.2方法实验组:术后患者完全清醒后(约4小时),即进行床上早期锻炼,至排气、腹胀解除为止。1)上肢运动:未静脉输液的手进行握拳、松拳,反复5次:屈伸肘关节5次。2)下肢运动:屈伸左右膝关节5次,上抬双下肢5次。3)翻身运动:未输液的手捂住腹部小切口位置,左右翻身各5次。上述运动每2小时进行1次,直到排气为止。对照组:按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术后第2天早晨拔除留置导尿管、更改护理等级后,进行床旁活动。

1.3观察指标嘱两组患者和家属记住术后患者最早排气的具体时间,告诉护士并进行记录。

1.4统计方法用stata统计软件,对分类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检验水准α=0.01.

2.结果

检验结果显示,P<0.01,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提示:早期锻炼可以明显缩短术后最早排气时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体现了腹腔镜手术的优势。

3.讨论

手术前进行肠道准备作为妇科手术常规已沿用多年,目的是保证术中肠道空虚,保障医生术中视野清晰,预防麻醉和手术牵拉内脏导致患者呕吐和误吸。但术前肠道准备也影响了正常胃肠功能,减慢了肠蠕动速度,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变化。而术后胃肠道运动从抑制到完全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如何缩短这段时间,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

腹腔镜手术论文篇(4)

1.1.1腹腔镜手术

术前采取对所有患者进行复合麻醉,取头高脚低,控制患者气腹压力在14mmHg左右。从其脐部放入腹腔镜,在其左侧腋下肋骨边缘下端置入套管针,作为手术主操作孔,并在其肚脐上方偏左部分置入长度为5mm的套管针作为辅助操作孔,在相对应的右侧分别置入长度为5mm与10mm的助理操作孔。从患者横结肠左侧偏中部分离结肠系膜前叶,游离到患者结肠肝曲部分,并分离出其系膜前叶。沿结肠血管至其胰颈下段部分进行解剖,暴露肠系膜静脉结构,从胃网膜右端动静脉根部切断,并清扫淋巴结。切开患者胃胰襞,对胃部左侧血管根部两侧游离端进行解剖,暴露腹腔结构。从根部切断胃部左右两端血管,迅速清扫淋巴结。并从患者肝部下端部分出发游离至胃网膜右端,在超声指导下,裸化食道下端部分,延伸至肿瘤上端部分,并清扫对应组别淋巴。继续切断胃网膜左右及后端血管,同时清扫淋巴结。并在患者上腹部中部切口处进行缝合与保护处理。

1.1.2人体标本解剖

取标本仰卧,从其腹部大十字部分开切口,探入腹腔内部,悬吊前腹壁,暴露腹腔结构,在标本肚脐部分置入30°腹腔镜。重复模拟腹腔镜下胃癌患者进行胃癌根治术中的淋巴清扫步骤,并严格按照的解剖顺序。观察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需清扫淋巴组织的解剖关系。

1.2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对比进行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病变部位患者手术基本情况对比

所有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时间在140~220min之间,并无癌变组织残留。术中出血量在300mL以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在1~3d之间,所有患者均在3d内下床活动,4d内正常进食,术后恢复情况较好,无严重并发症产生。

2.2人体标本解剖结果

①14v,6组淋巴结:结肠中静脉为突出标志,汇入肠系膜上静脉部分,胃网膜右静脉临近右动脉,结扎静动脉即可完全清除淋巴结。

②12a,5组淋巴结:12d淋巴结位于胆总管及肝动脉间,起源于肝总动脉,分支入幽门,从其起始端出发即可切断淋巴结。

③7,9,11p,8a组淋巴结:沿胃部左端动脉朝其根部解剖即可清楚9组淋巴结,切断胃部左端动脉,可清楚7组淋巴结,沿腹腔动脉左右两端剪开肝总血管,可清除8a,11p淋巴结。

④4d,4sb淋巴结:会合于胃网膜左右血管弯曲部分,游走于大网膜表层,切除左动脉预切平面,即可清除。

⑤1,3组淋巴结:人体右侧肝胃弯曲中部,裸化胃壁即可完全清除。

3讨论

腹腔镜手术论文篇(5)

1.1腹腔镜器械清洗中的问题(1)清洗不充分:腹腔镜手术多,腹腔镜设备及器械数量有限,供需矛盾突出,故手术频繁没有足够的时间清洗,刷洗不到位。(2)刷洗工具不理想:医院不重视购置刷洗工具,刷子尺寸大小不符合要求,刷洗不彻底。(3)腹腔镜手术器械是精密器械,部分部位不能拆卸,无法清洗到关节部位及内脏,手术时反吸的血污较难清洗干净,极易残留污物和细菌。(4)用酶清洗浸泡器械前忽略用流水初洗。为了省时或图方便,使用后的器械直接用配置后的酶清洗液清洗,致清洗液被污染,影响清洗效果。(5)配置后的酶清洗液多次使用:酶清洗液价格较高,为节约反复使用,这易造成二次污染。

1.2腹腔镜器械浸泡消毒中的问题(1)浸泡消毒时间不足,腹腔镜手术多,腹腔镜设备和器械数量有限,供需矛盾突出。手术的器械浸泡时间缩短,只达到高水平消毒,未达到灭菌效果。(2)浸泡液的有效浓度达不到消毒灭菌效果。

2对策

2.1消毒隔离制度落到实处认真学习《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手术室护士、医生充分认识灭菌质量问题引起医院感染的危害性,提高执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自觉性。

2.2合理安排腹腔镜手术,缓解器械供需矛盾采用多种方法消毒腹腔镜器械,凡可耐高压的器械用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压的器械浸泡于2%戊二醛中不少于10h。合理安排每天的手术,这样既保证手术器械灭菌效果,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器械的供需矛盾。

2.3规范清洗掌握清洗灭菌的原则,先用流水擦洗器械外表污物,用注射器或高压水枪冲洗腔道,拆卸器械各关节及部件,将擦干后的器械置于多酶洗液中浸泡或超声清洗机洗10~30min,然后用流水冲洗并精细地刷洗各个关节缝隙,最后擦干并浸泡在2%戊二醛中不少于10h达到高水平灭菌。重视监测戊二醛的浓度,认真配置并使用前检测2%戊二醛的浓度,每周更换1次,以确保达到戊二醛的最低有效浓度。

腹腔镜手术论文篇(6)

实施精益管理后,我院从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共完成了90例腹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3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0例,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10例,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气修补术10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20例,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10例;以实施精益管理前90例腹腔镜手术作为对照组,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建立操作流程

具体的手术操作流程为:手术前将设备安置好,检查性能是否完好以及二氧化碳容量;粘贴负极板、安放脚踏;设置二氧化碳压力和流量以及电凝、电切功率;铺巾后连接导线,开机并对光源亮度和白平衡进行调节;确认腹腔镜进腹后打开二氧化碳开关;手术中对设备和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手术完成后关机,将二氧化碳余气排干净,透光孔回零位,导线分离后交给机械护士,负极板分离后再进行检查,脚踏进行回收;切断电源并整理好电源线,清洁设备后盖好防尘罩,并归位制动,最后在《使用维修登记本》上进行记录。

1.2.25S环境管理

(1)整理(Sort):根据院内手术量对设备进行申购申请,并进行分配;按照高清、三晶片、单晶片进行分类和编号,每台设备配备1名负责人、1台多层车和《使用维修登记本》。(2)整顿(Simplify):①建立腹腔镜设备管理小组,配备1名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负责对组员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流程以及日常保养维护组织学习、培训和考核。②腹腔镜设备规范放置:各设备在多层车上的顺序进行规范的放置并标志仪器的名称、编号等。③规范操作流程:从术前设备的常规检查到术中设备的顺利运行再到术后设备的整理规定并保证状态的完好等流程都要进行严格地规范。(3)清洁(Sweep):①环境:设备安放地的环境要保持整洁干净,各种导线和杂乱物品等都要处于合适的位置。②设备:术前巡回护士要对仪器的浮灰擦拭干净,术后清理完污渍后将仪器整理好并覆盖防尘罩,设备负责人员要对仪器进行整理、清洁和检查。(4)标准化(Standardize):工作中已经形成的设备使用、整理、放置、保养等方法护士要严格履行,护士长对于执行情况要不断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使管理制度规范化、标准化。(5)自律(Selfdiscipline):护士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并积极进行自查,出现问题要主动改正。

1.2.3四级质量控制

四级质量控制的人员分别为腹腔镜专科组长、组员、护士长、分管腹腔镜的副护士长,设备的维护负责人员为手术室护士长、医修组工程师和厂家工程师。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软件对记录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实施精益管理前后设备缺陷、操作失误以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精益管理前后设备缺陷和操作缺陷率比较

实施精益管理后,我院腹腔镜手术室设备缺陷率和操作方法缺陷率显著下降(P<0.05)。

2.2精益管理前后医生满意度比较

实施精益管理后手术医生满意度显著提升(P<0.05)。

腹腔镜手术论文篇(7)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趋成熟,以腹腔镜手术为核心的微创外科正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腹腔镜手术是集光学内镜与电子影像为一体的现代微创手术,它的动力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是高频电刀。电刀的使用贯穿于整个手术过程(如分离胆囊周围组织、剥离胆囊、止血)而它的使用对人体造成不安全的隐患,如使用不当可造成患者的皮肤灼伤,甚至肢体坏死、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正确而安全地使用电刀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67例,在手术过程中正确执行操作规程,安全使用电刀,无一例发生烧伤、灼伤现象。

1.2安全使用方法患者身体上所携带的金属饰物(如金戒指、项链、耳环)都应在术前取下,患者的体表部位应与金属完全隔开,输液的手与金属输液架分开,放置床边的手须用两层中单包裹好,患者需戴上帽子,防头发脱落接触金属头托。巡回护士在手术前要认真检查高频电刀的各个插头是否插好,将负极板紧贴在患者的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大腿外侧、臀部),接触面积不得少于70%。检查作用电极有无绝缘不良,并在术前调好电切、电凝的功率,原则上能使用小功率就不用大功率,更不要随意在术中加大功率。在手术过程中,术者应牢记电凝损伤可波及5cm的范围,故在使用电刀时,应注意保持与空腔脏器的距离>5cm,附近的空腔脏器如小肠、膀胱等要尽量先推开,电切时尽量靠近实质器官侧;电凝胆囊动脉时应防止损伤胆管;分离胆囊粘连时要防止损伤肠管;由于在手术中使用钛夹钳闭胆囊动脉、胆囊管,因此在使用电刀时远离钛夹>5cm,防止热传导波及肠管造成损伤。

2注意事项

腹腔镜手术论文篇(8)

1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目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适应证尚有争议,新版日本胃癌治疗规约[1]将胃癌D2根治术定为标准胃癌根治术,它的适应证为ⅠB期、Ⅱ期及部分Ⅲ期病例。腹腔镜技术用于治疗胃癌患者也必须遵循上述开腹胃癌手术的原则,惟有如此才能保证理想的长期生存效果,同时体现其微创手术的优势。目前已被认可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性手术的适应证为肿瘤浸润深度在T2以内的胃癌患者,而我国及欧美的一些学者[2]认为,由于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在手术方式及肿瘤根治彻底性方面是一致的,对肿瘤侵犯浆膜层面积

2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评估

2.1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近年来,日本、韩国临床报道早期胃癌采取腹腔镜根治性胃切除术的比例逐渐增多,结果显示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相当,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微创优点明显,很少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早期生活质量优于开腹手术,近期效果好,远期疗效尚需大宗病例的多中心临床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2.2腹腔镜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目前关于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能否达到对胃癌的根治性切除仍存在争议,但近几年来,临床报道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近期疗效。日本第4次腹腔镜胃癌手术调查显示,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微创优点明显,很少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早期生活质量优于开腹手术,近期效果好,但由于随访时间短,病例数较少,腹腔镜进展期胃癌手术术后远期疗效仍需大宗病例的多中心临床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3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并发症的评价

关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不一。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并发症除了与气腹有关的并发症以外,与开腹手术类似,主要有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等。多数文献报道,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主要与手术者腹腔镜操作技术及腹腔镜器械使用的熟练程度有关,与采取腹腔镜还是开腹手术方式无关。要成功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有熟练的开腹胃癌根治术经验基础以及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能熟练使用各种腹腔镜器械及各种胃肠吻合器,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4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术后生活质量的评价

关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文献报道,腹腔镜胃癌手术后早期生活质量高于开腹胃癌手术。为提高胃癌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一些保留胃功能的腹腔镜胃癌手术也被用于治疗早期胃癌。而远期生活质量,Yasuda等研究认为与开腹手术胃癌患者相当。

5 结语

微创外科是近20年来高速发展的新兴学科。以内镜外科为代表的微创外科已拓展到外科的各个领域。在胃肠领域,腹腔镜不仅已被大量运用于良性疾病,而且对早中期结直肠癌的手术也已广泛开展。大宗前瞻性对比研究结果报道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其复发率及长期生存率无明显差异。胃癌的腹腔镜手术发展明显滞后,主要与胃癌淋巴结转移途径多、解剖层面多、胃周血管多等诸多因素有关。随着腹腔镜胃癌手术经验的积累,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改进,国内外临床报道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患者日益增多。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胃癌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相对于开腹手术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但其远期疗效仍需大宗病例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资料随访才能得出结论。我们相信,随着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规范与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腹膜种植转移影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明确,外科医师只要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术中严格遵循胃癌手术的无瘤原则和标准的根治范围,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除了其⒋吹挠攀仆?也能够取得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同样的远期疗效。

腹腔镜手术论文篇(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83-02

腹腔镜是临床常用的肝脏疾病外科手术方式,主要分为气腹腹腔镜及无气腹腹腔镜两种手术两种类型。本文将对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78例腹腔镜肝脏手术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内悬吊技术在腹腔镜肝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8例肝脏疾病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3例,年龄19至83岁,平均年龄(49.10±1.17)岁,疾病类型:肝血管瘤21例、肝囊肿45例、肝癌12例。按照抽签方式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例数等)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研究组采用内悬吊技术实施腹腔镜肝脏手术;对照组采用气腹腹腔镜肝脏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预后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2 内悬吊技术 常规给予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指导患者取截石位(头高脚低),自脐下给予2cm横切口提出腹膜,在专用圆头穿刺棒上套悬吊法腹腔镜塑料套管,经切口旋入腹腔镜内,之后将圆头穿刺棒取出使套管留于切口内并固定作为腹腔镜放入通道。于脐下1cm处使用克氏钢针(1.2-1.5mm)向下沿腹中线皮下潜行4cm,将腹壁皮肤穿出后使用悬吊器(由Mizuho公司提供)悬吊并将皮肤外克氏针两端暴露,使腹壁吊起。将悬吊法腹腔镜专用套管针套于穿刺针鞘外并根据患者发病具体部位于下腹部两侧建立操作孔,待穿刺针将腹壁穿入后套管旋入腹腔作为手术操作通道,之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实施具体的手术操作,如肝囊肿切除术、肝癌根治术、肝血管瘤切除术等。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由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3 讨论

肝脏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腹部脏器病变,以往主要通过开腹手术治疗,将对患者造成较大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较多、疼痛剧烈,不利于其尽快恢复健康 [1]。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进步,微创外科技术以广泛应用于肝脏手术治疗过程中并取得显著效果。

研究表明 [2],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气腹法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需在患者腹腔中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气腹,但部分患者由于心肺功能异常等情况无法对气腹耐受,因此仍需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悬吊法原理为通过对腹壁及组织器官进行有效悬吊,从而获得足够的手术操作空间。有研究显示,悬吊法腹腔镜手术操作简单,术中打结、缝合、吸引等措施均与开腹手术接近,且由于避免建立人工气腹,因此扩大腹腔镜手术适应人群,是新型腹腔镜手术操作技术。有研究显示,气腹法腹腔镜手术操作完全通过腹腔镜观察腹腔内病变情况,悬吊法腹腔镜手术时,对于位置较深、较小的病变情况,在肉眼无法清晰判断情况下手术操作者可通过穿刺孔将手指进入腹腔,利用触摸准确分辨病变部位,显著提高腹腔镜手术操作准确性及有效性。但有研究显示 [3],患者病变部位位于右半肝表面边缘、脏面及左半肝时可选择内悬吊技术完成腹腔镜手术操作,若患者发生右肝表面膈面病变需在术中切断链状韧带,因此无需使用内悬吊技术。

本文研究可知,研究组肝脏疾病患者采用内悬吊腹腔镜肝脏手术治疗后,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且两种方法预后效果并无显著差异,与 Chen HJ[4]等人研究结果相符。综上所述,对肝脏疾病患者采用内悬吊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银风,刘建华,井坂惠一.妇科悬吊式腹腔镜手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2.

腹腔镜手术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55-01

由于科技的进步,医师的操作水平不断提高,腔镜技术日益成为妇科手术的首选,其中也不乏术中转开腹的病例,为探讨妇科腹腔镜乎术中转开腹原因及防治方法,现将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之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因各种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221例,年龄22~47岁,平均31.6岁,其中转开腹9例,中转率4.07%,平均年龄32.7岁,有腹部手术使3例,子宫肌瘤2例,子宫内膜异位1例,肿瘤1例,异位妊娠2例。

1.2 器械设备 我院妇科腹腔镜是采用日本奥林巴斯电视腹腔镜以及相应的各种手术器械及设备。包括全自动二氧化碳气腹机、摄像系统、单、双极高频电凝器;索尼公司生产的18英寸监视器;强生公司的超声切割刀。

1.3 方法 所有腹腔镜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手术常规操作包括:气腹、进镜、粘连分离、腔内打结、缝合,超声刀切割、止血,单、双极电凝止血等。腹腔镜观察孔选于脐轮上,操作孔取脐与骼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必要时在耻骨联合上方取第3操作孔。腹腔镜和第1操作孔的器械置入后常规探查盆腔,必要时全而探查腹腔,再行手术。

1.4 结果 所有221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9例,其中盆腔严重粘连3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子宫肌瘤2例,卵巢癌1例,异位妊娠出血2例。转开腹病人在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平均住院天数8.6天。

2 讨论

现代医学的发展一直把美观和微创作为追求目标,科技的进步使之成为可能,妇科腹腔镜技术日益成为妇科医师常规的培训项目,由于医师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不同,对器械操作熟练程度不一样,还受仪器本身条件的限制,存在不少局限性和危险性,适时把握中转开腹时机至关重要①,腹腔镜手术切口小,但是切口小并非创伤小,适时术中转开腹有利于减少手术创伤,避免发生不良后果②。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盆腹腔粘连、出血和术野暴露困难。盆腹腔严重粘连是中转开腹的首要原因。由于多次手术及女性特殊的盆腔解剖学特点,盆腔粘连发生率高③。本组9例中转开腹病人有腹部手术史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其中1例幼年曾因胃穿孔经腹行胃修补术,肠粘于脐下,行穿刺时损伤肠而转开腹)。盆腹腔严重粘连有盆腹腔的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盆腔的慢性炎症等。腹部手术后可致大网膜或小肠粘连至腹壁疤痕或原手术疤痕,盆腔广泛严重粘连,镜下视野不清,术野暴露困难,使各脏器的正常解剖关系遭到破坏、手术空间缩小,镜下分离、手术易出现并发症,是导致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在选择病例时要注意,若有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有多次盆腹腔手术史者,选择腹腔镜手术都要作好开腹手术的准备,若术中发现盆腔严重粘连,继续腹腔镜手术有困难较大的,此时应主动中转开腹手术。由于腹腔镜下止血及缝合均受一定限制,不如开腹手术那样自如,所以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在腹腔镜下不能马上止血的,都应中转开腹手。本组2例为镜下发现为宫角妊娠破裂、出血速度快而立即中转开腹,避免了因失血过多造成严重并发症。子宫肌瘤剔除术被形容是“在血海中的手术”,术中止血及关闭子宫和残腔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④。文献报道,肌瘤小于8cm,多发性子宫肌瘤少于4个较适宜镜下手术。其中2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止血困难中转开腹。其中1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示恶性肿瘤而中转开腹。

总之中转开腹不是腹腔镜手术失败,而是尽量减少并发症为患者着想,亦对术者负责,是术者对患者病情或手术难度估计不足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勤,惠宁,欧俊.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 [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6 11(6): 476- 478

[2] 陈静,杨岚,李立.妇科腹腔手术镜中转开腹40例分析[Jl .微创I学200$ 3 ( 2) : 163.

[3] 孙静 周晓梅.妇科电视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分析[Jl.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9( 2): 55-56

腹腔镜手术论文篇(11)

腹腔镜手术以其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微创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腹腔镜手术同样存在很多术后并发症。

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开展腹腔镜手术215例,其中出现并发症10例,现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

1.1腹腔肿物切除3例。

子宫肌瘤剔除术3例。

全子宫切除术3例。

子宫广泛切除加盆清1例。

215例手术患者中,既往有盆腹腔手术23例。

1.2研究方法:患者取膀光截石位,全身麻醉后,于脐孔上方纵行切开皮肤约1cm,气腹针穿刺形成二氧化碳气腹(气腹压力≤15mmhg),用10mm套管针穿刺置入腹腔镜镜头后改成臀高头低位,于左侧腹部髂前上棘内上2cm置入第二套管(5mm)该穿刺点与脐连线中点处置入第三套管(10mm),于右侧下腹部相当于麦氏点置入4个套管(5mm)。探察腹腔内病变,根据不同病种实施手术。术中切割多采用单极电刀、剪刀或超声刀,止血采用单双极电凝或缝合。

1.3并发症诊断标准 并发症指术中出现需要进行额外处理或术后出现需要进行保守治疗、手术处理或者延长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各类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病率:215例腹腔镜手术中有10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4%。从附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手术难度的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随之增加。

附表:各类手术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例

2.2各类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腹壁穿刺有关的并发症,皮下气肿为气腹针未穿透腹膜导致腹膜前脂肪内充气,主要发生在腹腔镜手术出血者的患者和肥胖患者;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下腹部局限性气肿,未行特殊处理自愈。腹壁出血表现为腹壁切口部位活跃性出血。还可以用套管将血管压迫于腹壁数分钟的出血停止。

二氧化碳的相关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高碳酸血症及术后较严重肩背痛,给予止痛对症后逐渐好转。

膀光损伤:主要为既往有剖腹产病史者发现后立即行膀光修补术,术后留置尿管7d~10d,均预后良好。

术后尿潴留均发生在宫颈癌广泛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均在术后14d拔除尿管后测残余尿>100ml,再次留置尿管,针刺对症治疗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

输尿管损伤既往有两次盆腔手术病史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盆腔粘连严重,术中发现右侧宫骶韧带外上方输尿管横断,立即改开腹行右侧输尿管端端吻合术及输尿管置管术,术后留置尿管一周后拔除,腹腔引流管在术后22天拔除,术后3个月于膀光镜下更换右侧输尿管导管,术后6个月取出输尿管导管。

肠损伤均发生在子宫重度肌腺症子宫后壁与肠管广泛致密粘连的全子宫切除患者。行腹腔镜下肠损伤修补术。如损伤较大改开腹行部分肠管切除及肠吻合术。

肠粘连肠梗塞多发生在全子宫切除和子宫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患者。术后3d~5d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拍X线片后诊断为肠梗塞,给予胃肠减压、补液对症等治疗后,术后7d~10d治愈。

还有其他并发症如:下肢活动受限、下肢明显肿痛、下肢发绀,经检查证实为深静脉血栓。

特发性腹水发生在子宫恶性肿瘤根治手术患者。术后一周左右患者腹腔饮流管突然出现大量渗液,腹水总量约1500~2600ml;经检查证实为渗出液后,于支持治疗3d~5d后腹水逐渐减少。

3讨论

随着手术难度的加大,镜下操作时间的延长,并发症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因此,术者应严格把握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及手术指征,做好术前讨论和准备工作,避免盲目推崇腹腔镜手术以及手术范围不适当的扩大。术前估计或术中发现膀光、肠管严重粘连的病例应及时改行开腹手术。此外,手术医生的腹腔镜操作经验十分重要,对手术者应实行严格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复杂由富有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医师完成,是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冷金花,郎景和,刘珠凤,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11(6);430

[2]冷金花,郎景和,黄荣丽,腹腔镜手术并发症34例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39(3):147.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