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货币银行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2-02 12:47:56

货币银行学论文

货币银行学论文篇(1)

一、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别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发展现代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和保证。

近几年来,各大学的校园网络建设趋于完善,电教设备和多种媒体的建设也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所以,随着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多渠道、多方面获取知识的欲望的增强,高校目前“数字化”学习态势业已呈现。但高校现有的硬件建设和管理模式还存在一些因素不利于“数字化”学习的开展因素。所以,研究、分析基于“数字化”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并构建学生终身学习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数字化学习的要素构成与特点

(一)数字化学习构成要素

1.数字化学习环境

数字化学习环境包括如下基本组成部分:(1)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因特网等;(2)资源,为学习者提供的经数字化处理的多样化、可全球共享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3)平台,向学习者展现的学习界面,实现网上教与学活动的软件系统;(4)通讯,实现远程协商讨论的保障;(5)工具,学习者进行知识构建、创造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

2.数字化学习资源

数字化资源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它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网络下载等方式获取。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切合实际、即时可信,可用于多层次探究,可操纵处理,富有创造性等特点。

3.数字化学习方式

数字化学习方式具有多种途径:(1)资源利用的学习,即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情境探究学习;(2)自主发现的学习,借助资源,依赖自主发现、探索性的学习;(3)协商合作的学习,利用网络通讯,形成网上社群,进行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4)实践创造的学习,使用信息工具,进行创新性、实践性的问题解决学习。

(二)数字化学习特点

1.学习内容和资源的获取具有随意性

事实上只要网络系统具有较理想的带宽,学生和教师就能够在网络和资源库上获得所需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不受时空和传递呈现方式的限制,通过多种设备,使用各种学习平台获得高质量课程相关信息,可以实现随意的信息传送、接收、共享、组织和储存。

2.学习内容具有实效性

通过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当前国内、国际现实世界中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并融入课程之中,让学习者进行讨论和利用。这种以现实为基础的信息利用,将有助于学生发现知识并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3.对学习内容探究具有多层次性

数字化资源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共享性,把数字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内容,对相同的学科主题内容,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难度水平进行探索。

4.学习内容具有可操纵性

数字化学习过程,既把课程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时又利用共享的数字化资源融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这些数字化学习内容能够被评价、被修改和再生产,它允许学生和教师用多种先进的数字信息处理方式对它进行运用和再创造。

5.学习内容具有可再生性

经数字化处理的课程学习内容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采用新颖熟练的数字化加工方法,进行知识的整合、再创造,并作为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数字化学习的可再生性,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三、学生自主学习货币银行学的困难与成因分析

1.学习需要不明确,学习动机有待进一步加强

少数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需要不明确或根本没有自主学习需要,在这种状况下,谈学习动机则缺乏基础。学习需要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少数学生本身就没有学习需要或者根本就不想学习。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家庭方面的占绝大多数,他们在学习上的盲动和无奈,我们从以往的一系列的座谈中就能明确体会到。(2)一部分学生本身有需要,但需要不明确,这也不能使学生产生大的学习动力。(3)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存在的,但学习需要不端正,这导致了学习动机的不端正,同样也不能产生学习动力,从而不能引发自主化学习的行为。

对现代教育和自主学习的认知和适应尚需提高

有少数学生对现代教育和自主化学习货币银行学的认知和适应程度不够。有调查显示,调查样本中有291人不太喜欢甚至不喜欢上网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占样本量的27.6%。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宣传和教育不到位。对自主化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和教育不够广泛、深入;(2)传统学习方式的禁锢和少数学生自主化学习素质低。师传生受、耳提面命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已经存在几千年,并且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要想在短时间内提倡和养成自主化学习习惯,不是件容易的事。

3.对资源的整合意识不强,利用效率应最大化

调查样本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自觉利用多媒体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而且利用的种类多、学习时间长。但是,仍有小部分学生自觉利用的多媒体学习资源种类少、学习时间也少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1)学生素质方面的原因。少数学生对新技术应用能力整体水平低,且存在着适应能力差的缺陷,这些学生不可能自觉地花费较多时间学习多种媒体;(2)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有些地区的学生还不具有自主化学习的起码条件;(3)自主化学习资源的数量和功能也影响了学生的使用。

4.学生间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不多

在参加现代教育学习的学生中间建立和重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调查样本表明,少数学生间交流、相互学习机会不多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原因有:(1)对交流和相互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传统思想认为学习基本上是个人的行为,没有必要去与同学就学习进行交流;(2)缺乏交流学习的一些基本条件。

四、自主学习货币银行学模式构建

针对货币银行学的教学特点,根据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网络教学要求,在金融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课程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以先进的校园网系统为依托,形成了Blackboard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和货币银行学课程网络教学平台(/college/jrxy/jing.asp)形成三位一体、相互补充、互相依赖的网络教学特色,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优势,弥补了课堂教学的某些不足。

参与安徽省教育厅教研课题《基于数字化的我省高校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2007jyxm287)和安徽财经大学教研课题《数字化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构建》(ACJYYB200609)的研究认为,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远程教育信息化进程迅速推进的要求,目前应加快校园网络以及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步伐,结合自身现有条件积极有效地开展“数字化”学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水平。

在今后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做到:

1.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积极引导,提高学生自主化学习货币银行学的认同感

从学生开始接触本课程的第一天起,就要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货币银行学的课程特征、学习形式、教学过程、使用的教学媒体和教学环节等。在此基础上,抓住时机,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强化其自主化学习观念,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货币银行学自主化学习习惯。

2.进一步加强货币银行学课程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引导学生自觉使用

在注意货币银行学课程资源建设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自觉使用适合货币银行学课程自主化学习的多媒体资源,使货币银行学课程资源建设发挥最大效用。

3.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侧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来自于知识的创造力。在货币银行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能力尤其是创造力的培养,而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播,还应进一步探索出更科学、更有效的货币银行学等课程教学模式。

4.增进学生与学生、学生和老师间的对货币银行学等课程的交流和沟通

教学双方的情感交流相对枯燥的说教而言,具有无抵抗性、直接感动等特征;同时,情感是培养学生对教师、现代教育和货币银行学自主化学习方式的归属感、认同感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增进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学习小组并使之良好地运行,从而更好地进行协作学习,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孙莱祥,张晓鹏.我国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1,(1).

货币银行学论文篇(2)

任何课程授课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善于用辩证和动态视角来学习,而不是一味死记硬背,这对于《货币银行学》课程更是如此。案例选取、设计一定要根据学生既有知识结构来进行,要按照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运行,案例最好多选取跟学生未来生活或工作紧密相关,这样学生才会迸发出更多激情,才会更多感觉情同深受,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才会踊跃发言,道出自己想法并与其它学生开展争论。比如当讲授到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就可以假设学生们是储户是如何看待并改革存款保险制度,这样可以深化学生们对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知识的掌握。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乃至设计案例能够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二)案例要能够和理论知识相融通

理论是案例的灵魂,案例是理论知识的形象载体,决不能脱离教材理论而人为瞎编乱选案例。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案例是否和理论相匹配,要就教材每一个理论章节都要准备一个案例,几个有密切关联的章节也要准备一个阶段性案例,比如当讲授到金融机构理论时,我们应该准备一个包括商业银行类金融机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中央银行机构知识点在内的案例,虽然商业银行类金融机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中央银行类金融机构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它们之间却是紧密联系,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因此也应该要选择一个包括具有密切关系的数个章节的案例,这样是非常有助于学生对《货币银行学》每一体系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改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观点。当《货币银行学》课程全部讲完以后,应该要准备数个能够综合教程每个章节理论知识的案例,这样做虽然工作量很大很复杂,但是很能提高学生们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利于他们从全局把握整个课程理论知识点,更有利于开阔学生们的宏观理论视野。

(三)案例教学要注意和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

传统的案例教学老师在课堂上大声朗读案例,学生边听边记,然后再讨论分析,这种教学方法只适合知识点浅薄、篇幅小、内容简单的案例,但对于稍微复杂、理论知识较为综合的案例就很不合适了。在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引入多媒体技术进入案例教学将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因为多媒体能够蕴含多种信息,比如声音、图像、动作、字体效果好等优点,案例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给学生非常形象而逼真的感觉,一改传统老师读案例学生听案例的那种索然无味感。所以,多媒体技术进入案例教学,既能够增加信息输送量,又能够强烈吸引学生听取案例和讨论案例,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四)案例教学应注意课前课中课后相互衔接

课前要指导学生预习,课中要让学生们主动发言并开展辩论,老师要掌控时间,并作出点评,课后要让学生们总结本次案例教学经验,并反思未来发展方向。纵观国内有些高校在讲授《货币银行学》案例之时,老师到课堂上才给学生案例,学生看完之后马上就进行讨论之后再点评,然后就算结束了,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案例教学的过程控制。案例教学绝不仅仅是课堂上的论战,更是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机衔接。传统案例教学重中间轻两头,使得案例教学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当然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二、教师在《货币银行学》案例教学法中要完成的工作

(一)角色转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是讲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双方是单项交流,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度强调教师的权

威角色。而案例教学中老师将学生引入特定事件进行感同身受分析,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以达到解决问题和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综合能力、运用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可以说,案例教学已经使传统教学模式重心重点发生根本性变化,教师应该由以前的讲授者变为引导者,由理论知识的灌输者变为知识的兴趣激发者,由“权威者”变为“教练员”和“裁判员”,更由传授知识的媒介者转变为学生创造力的激发者和引导者,由过去单纯的语言讲述者转变为讲授、表演、示范、引导等多行为者,使得课堂由单向传输转变为双向互动,案例教学下的课堂不再是沉默、乏味、枯燥和单调,相反却是活泼、愉悦、多彩和丰富,所以说要想将案例教学成功引入课堂,教师角色转换是前提。

(二)构建团队学习组织

案例教学模式下,并非要让每位学生都要发言表明观点,毕竟现在的课堂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上百人,如果让每位学生都发言讨论,那时间紧张程度可想而知,而且效率低效果差,所以,需要一种新型学习组织与案例教学相匹配。根据我国的高等教育现状,可将一个班级学生根据学号随机编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七到八人,这些小组成员应该固定化,以便能够长期在一起互动、交流。每个学生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课堂讨论,发言时,推选小组代表围绕案例讲述看法,而其他小组成员则为代表献言献策,充当智囊库,合理分工,杜绝“搭便车”。每进行一次案例讨论,就要更换小组代表,也即小组代表不可固定化,目的让每位小组成员都能有机会发言,都能有机会倾听其他小组观点,让每位学生都能有主人翁感,每一次案例谈论结束,小组要形成讨论小结,总结优点和缺点。另外,教师要充分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产开激烈争辩,掌握好节奏,注意调动现场气氛,以求实现百花齐放、百花争鸣。

(三)合理安排好教学进度

《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理论知识较为深刻的课程,案例的安排要注意好难度,比如在初始章节中,主要学习货币、信用等知识,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分析货币政策、金融宏观调控,效果可想而知。教师要首先把理论讲深讲透彻,遵循由浅入难,循序渐进,案例的准备也应该先简单后复杂,先零散后综合,特别是初始上课,最好要选择学生能够直接从教材上找到结果的案例,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和恒心,到后续深奥章节再准备较难较综合的案例,以此锻炼学生理解材料、加工材料和运用材料的目标,甚至还可以反馈教材理论知识的完善。总之,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好教学进度,引导学生慢慢步入案例教学情境,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积跬步致千里。

三、案例教学法在《货币银行学》授课中应用的步骤

(一)精编案例

案例质量优劣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和第一步。案例选择和整理首先要满足教学大纲要求,根据教学目的来设计和选择,为此这就需要吃透《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第二步,要选择能在教师掌握能力范围内的案例,这些案例教师绝对能够理解;第三步,尽量选择与国内外热点焦点相关的案例,这就需要教师多关心时事,比如世界经济最新动态、我国经济发展规划、政府工作包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其他重要事项,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感觉到案例是活生生的,不是认为捏造出来的。

(二)学生前期准备

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将课程案例基本情况给学生,以便学生提前预习,提前到图书馆、报刊室搜集并整理材料,找出案例中的相关知识点,并深刻剖析其原因和完善对策,写好发言提纲,明确自己看法,也可以做好PPT,到上课时可以按照这个阐明立场和见解,这些都是为上课小组与小组之间讨论提供铺垫。

(三)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应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生分组,每组学生选出一名代表发言阐明本小组基本观点、基本看法,发言完毕还接受其他小组代表的质询,如有不同看法,组与组之间展开激烈辩论,其他小组如果不同意该小组看法,就应该站出来阐明本小组观点,如果同意就应该进一步佐证该组立场,经过这样过程可以实现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二阶段,教师参与案例讨论,就每个小组观点进行点评,并指出不足,凝练症结进一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这个过程教师要做好气氛调动者和启发者,让学生继续围绕案例探索真谛,对案例的再挖掘是教师上课的重要职责之一。

(四)总结归纳阶段

课堂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应该就学生们对此案例的准备情况、讨论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并进行评价,评价不应该过度强度分数高低,而应该侧重学生提出方案的合理性、论证的严密性、语言流畅性、思考方式的科学性、团队合作水平等方面展开,比如说在谈到中国应该是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就不能一味强调建立的重要性,对持反对意见的学生注意倾听他们的理由和论证过程,有时候结果不是第一位,而过程和方式应该是第一位的。

货币银行学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116-03

对货币供给的理解是掌握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以及分析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前提,因此货币供给的在《货币银行学》教学中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货币供给问题也是一个难点,本文的目的是探计在《货币银行学》中货币供给部分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货币供给中的教学难点

在长期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实践中,通过问卷调查、课后交流、作业和考试等手段。我们发现在货币供给教学中,授课对象经常遇到的典型疑难问题有这样一些:存款派生模型比较抽象,授课对象对存款派生模型无限派生的假定难以理解,通过T型账户阐述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自债表的变化也比较难理解;存款派生模型和货币供给模型之间的关系理解不透;基础货币的本质难以把握。比如授课对象有这样的疑问: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的源泉,但基础货币的三个组成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现金和超额存款准备)中只有超额存款准备金具有存款派生的能力,这是否存在矛盾;对乔顿模型理解存在偏差。比如授课对象有这样的疑问: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但是当商业银行通过再贴现或公开市场业务获得资金时,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而货币供应量将增加,这是否存在矛盾。

经过梳理,我们认为存在这些疑惑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理解不清,通过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可以使得货币供给中的有关概念和理论更加清晰地展现给授课对象,以改善教学效果。

二、当前《货币银行学》课程货币供给的常见的讲授方法

目前国内《货币银行学》教学主要沿袭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开创的体系,货币供给教学主要围绕存款派生模型和乔顿模型展开。中央财经大学的《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中第十八章货币供给安排了这样几个部分: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中国人民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中则将有关内容分为两章。在第十二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中包括这些内容: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存款货币的创造,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在第十四章货币供给中安排了货币供给度其口径,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与控制工具,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超额”货币及其所反映的规律这几个部分。上海财经大学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中。第十一章货币供给是按这样的顺序展开的:货币的定义。货币总量及其构成,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乔顿模型,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理论。

上述安排代表了国内《货币银行学》主流的讲授思路。可以看出来讲授内容差别并不大,但是讲授顺序安排则有较大区别。而我们认为具体的讲授顺序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本文认为货币供给教学可以按下述顺序展开阐述:货币口径,T型账户与银行资产负债表。存款派生模型,货币供给模型,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下一部分具体讨论这样安排的原因,并对每一环节的教学难,董和教学方法设计展开讨论。

三、教学难点分析及教学方法的设计

1.货币口径。对货币不同口径的准确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存款派生和货币供给模型的理解,因此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对货币供给理论的讲授作知识准备。按照一般的《货币银行学》体系,货币口径的教学可能已经在“货币”一章完成。但本文认为有必要在货币供给理论之前安排货币口径的讲授或者回顾,原因有二:第一,在讲授完信用、利息、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等章后再阐述按照流动性的大小加以区别的不同货币口径更容易为授课对象接受;第二,从讲授时间上看更靠近货币供给理论,授课对象可以带着对货币口径的深刻的印象开始学习货币供给理论。

2.T型账户与银行资产自债表。本教学环节要借助T型账户解释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各种业务对它们的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这些业务包括:中央银行通过买卖证券等资产改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和还款,两个商业银行通过在中央银行的账户转移资金,商业银行发放和收回贷款,商业银行向非银行公众购买和出售证券。

安排这一环节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由于《会计学原理》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货币银行学》通常在第:学年以后开设,授课对象对会计基础知识已有陌生感,而且《会计学原理》的视角和《银行会计》的视角不同,如果授课对象没有学习过《银行会计》课程,它们对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可能缺乏准确的理解。虽然在一般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安排中,在“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两章已经讲授过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自债业务,然而在货币供给部分中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回顾仍然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如果在讲授存款派生时才开始通过T型账户解释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授课对象就会不断地转移精力去理解T型账户的变化。如果在这一环节另花时间先把这方面问题提前解决。则在后面教学中授课对象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分析存款派生问题。

3.存款派生模型。在某些《货币银行学》讲授体系中,存款派生模型与货币供给是分开讲授的,比如黄迭的《货币银行学》和人民大学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然而本文认为把存款派生模型和货币供给模型都放在货币供给这一章讨论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

货币银行学论文篇(4)

19世纪初,以大卫李嘉图为首的“金块论者”是早期外生论的代表。在其后的通货论争中,以奥维尔斯顿、英国首相皮尔为首的通货学派获得了胜利,他们主张“银行券的发行决定于黄金数量”,也就是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1844年开始在英国实行的《皮尔条例》,使外生性的货币供给理论为多数人所接受。凯恩斯本人也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货币数量决定于中央银行的行动。但坚持外生性货币供给最为有力的莫过于货币主义者。

根据MVPy的恒等式,货币主义者在货币流通速度V稳定、真实产出y长期内不受M变动影响的前提下,得出货币量(M)决定价格(P)或名义收入(Py)的因果关系。中央银行应当实行“不变增长率”的货币控制规则。因此,他们必须首先从理论上证明货币供给是能够被中央银行所控制的外生变量。货币主义者利用一般所公认的存款与货币创造模型Ms=MBm,在统计数据的支持下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基础货币(MB)与货币乘数(m1、m2)相互独立,互不影响;(2)影响货币乘数的各因素在短期内是稳定的,长期而言也常会起反向作用而相互抵消,因而货币乘数可看作是常数;(3)基础货币比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要大:(4)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工具,不但可以主动增减基础货币量,还可抵消货币乘数内某些系数变动的影响。由此,货币供给外生。

表面上看,货币主义者得出的这些结论可以很好地证明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但仔细分析可知,这些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考虑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国债以增加基础货币的行为,在基础货币增加的同时,利率下降,货币乘数的许多相关系数,如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都会发生变化,货币乘数与基础货币无法完全隔离;再者,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多因素中,如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等都取决于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在短期内是经常发生变化的,不可能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此外,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央行的货币量目标屡屡失准,也说明货币供给并非完全由央行决定。

二、早期的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

内生性货币供给的思想可追溯至早期的货币名目主义者詹姆斯斯图亚特。他在176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一书中指出,一国经济活动水平使货币供给量与之相适应。这一原理后来被亚当斯密加以继承,又被银行学派加以发展。马克思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在金属货币时代是商品和黄金的内在价值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从而又同流通的商品量共同决定了社会的“必要货币量”,因此也持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观点。

银行学派的代表人物图克和富拉顿认为,通货(银行学派的通货概念已包括了黄金、银行券、支票存款、汇票和账簿信用等其他信用形态)数量的增减不是物价变动的原因,而是其结果;通货的增减不是先行于物价,而是追随于物价。发行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既不能任意增加银行券发行的数量,也不能任意减少。银行学派区分了货币流通的三种情形对此点加以论述。(1)纯粹金币流通情况下,多余的金币可以通过其贮藏手段的职能加以解决;(2)银行券和其他信用形态与金币混合流通时,以贴现放款方式发行的银行券必因偿付贷款而流回。又因各种通货之间存在代替性,由某种原因引起减少的银行券会被支票、汇票、账簿信用甚至相消结算法所代替,所以通货的数量不能由银行任意增减;(3)不兑现纸币流通的情形下,若是纸币由银行以票据贴现或短期放款的形式发行,则会象银行券一样,随着贷款的偿还而回流;即使是由政府发行,只要为之安排好确实可靠的还流渠道,其发行也不至于过多。

瑞典经济学家米尔达尔打破了传统货币数量说所坚持的货币流通速度稳定的结论,将银行学派的货币供给内生论进一步加以发展,从而把纸币本位制下M与P(或PY)的单向前因后果重塑为双向的相互作用。在1939年的《货币均衡》一书中指出,“支付手段数量同物价水平之间的颇为复杂的数量关系,决不是可称为前者决定后者的关系,而宁可说是反其道而行的关系”,“因为支付手段的流通速度,在动态过程中不能被看成是固定不变的”。

三、货币供给的“新观点”

“新观点”这一用语是托宾在1963年首次提出的,它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是相对于传统的货币基数-货币乘数分析法而言的。“新观点”强调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同一性,以及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的同一性,主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对这一理论作出贡献的主要是英国《拉德克利夫报告》的作者、美国的格雷和肖以及托宾等人。

1959年的英国《拉德克利夫报告》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对经济有真正影响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给,而且是包括这一货币供给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决定货币供给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而且是包括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货币当局所应控制的应该是包括货币供给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在这一报告中虽然没有明确出现“内生货币供给”的字眼,但其内生观点与米尔达尔相一致。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格雷和肖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通过对原始和现代金融市场运行的比较研究,得出两个支持货币供给内生的结论:一是私人经济主体发行的“初级证券”可以向金融中介机构换取存款单、基金股份等“间接证券”,而这些间接证券在发达金融市场上已有不少种类与通货同样起着支付手段的作用;二是当货币当局承担了买进某种私人初级证券的义务(如再贴现)时,初级证券的发行可直接导致法定货币的增加。商业银行在货币创造过程中,会受到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于是货币供给不仅决定于商业银行本身,而且决定于其他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货币统计的口径越大,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越大。

托宾是当代货币供给内生论的最著名代表。他认为,货币当局与一般银行不是可以任意创造货币与信用,也不是每新增一笔准备金就得增加一笔或一连串的贷款,一切都得依据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来决定,其信用创造受其贷款边际收益与存款边际成本相等的制约。货币同其他金融资产一样,其供给和需求不仅取决于这种资产本身的价格和收益,且决定于其他所有资产的价格和收益。在托宾看来,若是各经济主体根据收入、利息率、风险等选择资产结构的结果是货币需求增加,则利率会提高,银行会千方百计解决准备金问题(如压缩超额准备、提高定期存款减少活期存款以释放部分准备金、借款等),从而以更多的货币供给来满足这一需求;若货币需求缩减,银行就无法强迫公众接受货币供给,多余的货币供给会被公众以还债等方式退回来。因此,货币供给与其他金融资产的供给一样,决定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过程本身,货币供给因受到货币需求的制约而内生。

四、后凯恩斯主义者的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

后凯恩斯货币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西德尼温特劳布和尼古拉斯卡尔多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内生货币理论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论证的,即中央银行不得不迁就市场的需要而使货币有所增加。

温特劳布认为,商品价格是在劳动成本及劳动成本之上的某种加成决定的。假定劳动生产率随时间的推移而提高的速度是相对稳定的,如果名义工资率(w)的相对增长率超过平均劳动生产率(A)的提高,物价(P)就会上升,从而社会名义收入(Py)也就增加,货币需求随之增加。如果此时中央银行拒不增加货币供给,就会导致利率上升,投资、真实收入以及就业量就要缩减,以使货币需求与供给在低收入水平上被迫相等。这当然是中央银行,特别是政府当局所不愿看到的。因此,只要货币工资在谈判桌上外生地决定,货币当局就最多只能保证货币的充分供给,以消除充分就业和增长的金融障碍。

卡尔多认为,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是作为最后的贷款人,通过贴现窗口,保证金融部门的偿付能力。中央银行为了防止信贷紧缩导致灾难性的债务紧缩,货币当局除了满足“交易需求”之外,别无选择,否则整个金融系统都将面临流动性不足的困难。该观点表明,在中央银行制定和维持的任何既定利率水平上,货币供给曲线的弹性都无限大,即货币需求创造自己的货币供给,供给因此而能满足经济对货币的需求,货币供给曲线呈水平。

80年代末,莫尔又将上述理论进一步推向深化,对金融运行机制变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莫尔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信用货币的供给内生。莫尔把货币分为三种,商品货币、政府货币和信用货币。商品货币是从各种实物演变而来,最后体现在黄金上的货币;政府货币是由政府发行债券而沉淀在流通中的货币,这两种货币都是外生的;信用货币是商业银行发行的各种流通和存款凭证,它们形成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而这又取决于公众对贷款的需求和贷款的期限,因而信用货币的供给并不脱离于其需求,具有内生性。

(2)基础货币内生。中央银行买卖有价证券的对象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它们通常已经将其资产用于有价证券或者商业贷款,一般不会有闲置的资金参与公开市场买卖。商业贷款在发放之前就有规定的偿还日期,企业的生产周期也限制它们提前还贷,因此商业银行很难提前收回贷款。商业银行是否出售手头持有的有价证券也取决于其自身的成本收益比较,只有政府证券的价格降低到一定程度从而使其收益率超过、或至少是相当于商业银行现有的有价证券,才会吸引商业银行购买,而这时利率之高又是政府所不能承担的。所以,中央银行不能顺利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决定基础货币量。在再贴现的运用上,中央银行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提高再贴现率虽可遏制商业银行的贷款需求,但它却不能阻止商业银行向贴现窗口寻求基础货币的补充。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讲,拥有拒绝提供贴现的权力,但这种拒绝不仅会形成沉重的政治压力,甚至可能危及银行系统的流动性。

(3)负债管理使基础货币自给。莫尔指出,60年代开始的金融创新,使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而无需等待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注入。商业银行已由原来的资产管理转向负债管理,其主要资金来源已由原来的吸引存款为主转变为直接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融资工具,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更加方便了商业银行从国际市场上筹集所需的资金。由于一家企业往往与多家银行建立业务关系,这样,处于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商业银行,为保持与客户的稳定关系,只能随时发行可上市的存款凭证来满足企业的货币需求。由于所有可上市的金融工具几乎都不受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这就使商业银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不依赖中央银行。

(4)银行角色转换传导的内生性。莫尔把金融市场分成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前者是商业银行筹集资金的市场,后者是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市场。在批发市场上,商业银行是贷款条件的接受者和贷款数量的决定者,而在零售市场上,商业银行则是贷款条件的决定者和贷款数量的接受者。这就是说,公众在零售市场上对于资金的需求将通过商业银行直接传导至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批发市场予以满足,货币供给因而由货币需求决定。

此外,莫尔还否定货币乘数的意义,认为它不能解释创造货币过程中的因素及其创造的过程,以往的货币供给等于基础货币乘以乘数的等式仅仅是对现象的描述,而不是对现象的解释。政府无法控制信用货币的供给。

五、对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的评价

从以上对货币供给内生论的介绍可以看出,它在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金融资产的作用、中央银行对政治压力的屈从、商业银行对负债管理的重要性方面的强调有过头之嫌,但它毕竟对传统的货币经济理论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货币控制上,不管是凯恩斯主义逆风向而动的相机抉择,还是货币主义不变增长率的固定规则,甚至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无效论,都以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作为其理论前提。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金融创新浪潮,使得传统的货币定义日益模糊,除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在信用创造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样,就使建立在传统外生性货币供给理论之上的货币控制的效果大打折扣。货币供给的内生论无疑使我们对此类问题的观察有了一个新的视角。它使得货币当局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要注意对公众货币需求的预测,研究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为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和精准度,中央银行还应采取措施合理引导公众预期,使之朝着合乎政策当局意愿的方向发展。中央银行也不应仅仅是对商业银行和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而要注意对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整个金融体系所创造的信用规模的控制。

我国过去在信贷规模控制下存在的“倒逼机制”以及1994年由于外汇储备规模急剧膨胀而导致的货币供给量激增都是内生性的表现形式。笔者曾撰文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要受制于经济增长、外贸等因素的变动。随着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金融资产种类的增多以及货币需求的变动都会加剧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剧的经济条件下,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将更为明显。这是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所必须认真对待的。

【参考文献】

1.陈观烈著,《货币金融世界经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胡海鸥著,《中国货币供给机制转轨机制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货币银行学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135-02

目前关于清末东北货币原始资料有东三省的通志:张柏英主编《黑龙江志稿》中的卷二十一,财赋志,钱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金毓黻主编《奉天通志》中的卷一百四十五,财政志(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清代长顺修、李桂林纂《吉林通志》卷四十,经制志五,钱法;此外还有专门关于清末东北地区的货币文史资料:黑龙江金融历史编写组编著《华俄道胜银行在华三十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和《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1964年编选)。

一、近代货币研究历史与现状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经济卷入世界体系范围内。清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东北尤甚。在货币流通方面,随着外国货币大量流入和流通,中国各省出现多种外国货币(以鹰洋和卢布流通最为广泛)并同清政府银两一起流通。错综复杂的货币关系逐渐引起清政府的开明官员对于本国货币问题的关注和初步探索。他们对货币问题的言论出现在奏章和一些典籍里。民国初期对其进行的专门整理体现在张柏英主编的《黑龙江志稿》、金毓黻的《奉天通志》和清代长顺修、李桂林纂《吉林通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于1964年编选的《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辑录了档案馆1840—1911年间的大量清代珍贵货币档案文献。

关于近代货币史的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主要著作有张家襄的《中华币制史》,论著从文献研究着手,按历史顺序阐述中国货币和其制度的发展过程,是中国第一部以近代学科史方法从事货币史研究的专著。1954年由彭信威编撰的《中国货币史》是中国货币史开山之作,他将旧钱币学发展成为具有现代的学科结构,并更多涉及货币的流通领域以及货币和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联系。初次把中国货币同世界各国货币进行联系并注意到相互的影响。紧随其后的经济学家杨端六主编《清代货币金融史稿》(三联书店,1962年版)通过银钱比价变动这一特殊问题研究货币整个发展过程中趋势以及外国资本侵略对中国货币制度影响。但在此后20余年间鲜有关于货币文章面世。对货币问题研究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文化研究复兴而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出现的专著非常之多,其中对近代货币史研究非常翔实的有魏建猷主编《中国近代货币史》(黄山书社,1986年版)、萧清主编《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史简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黑龙江金融历史编写组《华俄道胜银行在华三十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同时出现了专门研究东北地方货币的书籍如毕凤鹏主编《东北地区货币》(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年版)。此外有关货币的论文也多达几十篇。

目前关于东北货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清政府、沙俄在东北的货币体系以及卢布对东北金融的侵略。

清政府在东北的货币体系分成清末和清末以前。清末以前清政府沿用明朝的“银钱并用”作为货币制度。在东北,一般民众日常使用的只有制钱,大宗货物或者纳税用银。清末以前东北二百余年所有交易以现银、制钱为实币,以商号凭贴为纸币。只是到清末才出现官贴。清末东北地方政府鉴于外币肆虐分别铸造了小银元以抵抗。奉天在1886年设立奉天机器局并于次年试铸银币。1902年设奉天银元制造总局,铸造铜元和银元。1907年奉天、吉林两省银元局合并,改称东三省制造银元总局。清末东北地方政府发行货币主要为小银元和银元券。吉林于1887年设立宝吉局铸造制钱。钱庄清前期多在奉天,末期多在吉林和黑龙江。其主要业务是兑换金银,收入贴水。吉林和黑龙江的钱庄著名的有两家,一是吉林牛姓创办的升号,另一是河北刘姓在黑龙江开办的发号。1905年奉天官银号在奉天成立,1909年改组为东三省官银号。在东北各地甚至上海都设立分号初发行小银元票,又发行大银元票,均为银本位兑换券。后发行以银元为本位的大洋券、小洋券,并收回初发行的旧票。1898年成立吉林永衡官帖局发行官贴和官银。1909年官贴局和官钱局合并为官贴总局,发行官贴、吉大洋券、吉小洋券、哈大洋券。1904年黑龙江设立广信公司先后发行官贴、银两票、大洋券、四厘债券、汇兑券等多种票券,其中以官贴流通时间最长,大清银行、交通银行也于东北各地设立分行。

东北小银元于1882年开始铸造。清统治者为制止卢布入侵,一面取缔东北私贴滥发、一面铸造各种小银元,为补银元不足并发行官贴(小银元券)后又铸造铜元为辅币。毕凤鹏所著的《东北地区货币》详细介绍了东北各地官银号和发行的货币种类。此外还有一些论文就清政府发行的某种货币进行详细描述如黄成《清末铜元制度评价》(中国钱币,1993年第3期)、钱峰《黑龙江银元票考略》(中国钱币,1993年第3期)因为白银不易携带而且在清末白银大量流失造成金属货币稀少,并且发行私贴对商家有利可图。东北商户往往自己发行票贴,不但银号、商号等发行私贴,工厂、矿山等也发行私贴。现在还没有专门书籍对东北私贴进行阐述。但是王凤杰《清末民初东北私帖述论》(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2期)里对于东北私贴产生原因和各县流通额进行了详细论述。私贴在发行初期还能保持良好信誉,但由于经济环境恶化,一旦商家倒闭,私贴往往变成一堆废纸,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并直接造成物价飞涨。私贴的存在一方面使东北货币体系更加复杂,另一方面使得东北自己发行的省币不容易推行,阻碍了东北经济发展。清政府对私贴进行多次查处但收效甚微。进入民国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要求东北地方货币由多元化走向统一,因此在主政时期对私贴全面查禁,奉票逐渐变成东北主币。

随着中东铁路修建,卢布开始进入东北并对东北经济政治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为了便于对东北金融的侵略。华俄道胜银行在1895年成立于俄国的首都圣彼得堡,1896年华俄道胜银行的上海分行开业,随后在北京、汉口等地设立分行。极盛时期,道胜银行有分支机构50多个,遍及日本、印度、香港、英国及北美各地。其中16所分行和3所处设在中国。日俄战争后,营业委顿。1910年与另一家俄国银行北方银行合并,称为俄亚银行,中文仍沿用华俄道胜银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其国内部分被收归国有,但海外部分仍营业,直到1926年由于其股东在巴黎金融投资失利才宣布停业倒闭。

目前国内关于华俄道胜银行银行的研究专著仅有两本:一本是黑龙江金融历史编写组《华俄道胜银行在华三十年》。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详细叙述了华俄道胜银行在华三十年的具体历程,第二部分则为相关史料的选编。另一本是杨培新所著《华俄道胜银行和欧亚大陆第一桥——未透露过的沙俄侵华内幕》(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1992年)。文章用形象化的手法来重现历史,认为华俄道胜银行的历史,实际上就是20世纪初沙俄对华扩张主义的缩影。两书都集中阐述了华俄道胜银行协助沙皇俄国对华侵略扩张,侧重其侵略性、反动性一面。但黄丽巍硕士论文《华俄道胜银行在华货币发行研究》(吉林大学2004)对于华俄道胜银行和卢布研究最为全面。论文从华俄道胜银行历史说起到华俄道胜银行在华货币的发行和发行量及其对东北影响,最后又对发行的货币进行全面分析:论文从选取货币发行为切入点,对华俄道胜银行在华货币发行情况、流通情况及其对东北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卢布在东北所起作用评价较为客观。

二、东北近代货币研究存在的问题

针对近代东北货币的研究时间不长,但经过一些学者努力开拓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与任何其他新兴的研究领域一样,近代东北货币的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需要继续加以改进。

首先在东北流通的各种货币其错综复杂矛盾关系还没有彻底理清:如沙俄对清政府采用何种手段秘密进行货币渗透。卢布是如何打败了东北地方货币并逐渐被东北商民所接受。清政府不甘心货币旁落他人又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其次以往文章都是从侵略角度描写外国货币入侵。但是卢布除了压榨东北金融,剥削东北经济之外是否在客观上对于东北金融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而且东北在时代成为全国最早统一富强地区,卢布是否起促进作用。

最后要提高对近代东北货币研究学术意义和社会价值认可。金融兴亡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下一个战争将是金融的战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由于一些人的偏见,货币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并未被充分评估和认知。当前中国金融面临的挑战使得对近代货币的研究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可以对当前金融问题的调节与控制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

参考文献:

[1]彭信威.中国货币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毕凤鹏.东北地区货币[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

[3]杨余练.清代东北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4]张柏英.黑龙江志稿[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5]金毓黻.奉天通志[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

[6][清]长顺修,李桂林.吉林通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7]杨端六.清代货币金融史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8]黑龙江金融历史编写组.华俄道胜银行在华三十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货币银行学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229-02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是金融学最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课程知识为基础,研究有关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运行、宏观金融调控等经济金融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介绍了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及国际金融的创新与发展,课程涵盖内容广,信息量大。对于初次接触金融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学习上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非金融专业学生来说,前期专业课程知识衔接不连贯,同时没有后期金融类课程巩固货币银行学相关课程知识点,对货币银行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上较金融专业学生有一定差距。如何在有限的一个学期内将货币银行学课程知识内容教给非金融专业学生,让他们能用货币银行学知识解释社会生活中的金融现象,熟知社会融资方式是教师在针对非金融学专业学生授课时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经济类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性质决定了需要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以掌握相关金融市场运作、货币交易、国际金融市场等知识。在多年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的学情、考试成绩、课堂教学效果反馈情况等因素,认真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学内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我校属地方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通晓最新的国际贸易业务运作方式与基本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在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中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货币供需理论、货币政策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在外贸行业无直接应用性,上述教学内容又属于理论教学难点。因此,学生学起来有难度,教师讲解难以推进。同时,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上,货币银行学课程与宏观经济学同时开设,还存在上述内容重复讲解的问题。在已有的货币银行学教材中,权威教材均为针对金融学专业的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或货币金融学教材,课程体系完整,内容严谨,但其完整的课程体系内容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显得理论有余,应用性不强。

(二)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外贸行业前能够对一国乃至国际上金融市场的运行、金融机构体系运作方式有一定认识,从而为今后工作中的需要的融资、投资知识打下基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大多在学完货币银行学课程后再无其他金融学专业如商业银行经营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等课程,没有后续课程的衔接,学生就很容易将一个学期学习的知识忘记。并且,商业银行业务的运作流程、证券公司的交易业务、证券交易、外汇交易等教学内容无实验、实践教学的加入,宛如纸上谈兵,学生难以形成感性认识。现有的货币银行学的课程教学一般没有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训等实践课,对于该专业学生来说,学完所有教学内容,仍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对现在的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缺乏清晰的认识。

(三)教学方式单一

在现今的大学课堂教学中,已基本普及多媒体设备,普遍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师课堂讲课效率。但也出现了教师过度依靠多媒体,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货币银行学课程是一门金融学的入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为学生讲授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内容多、理论性强,实务性不足。该课程理论教学占据课程内容95%以上的时间,需要教师将各篇、各章间的逻辑关系讲解清楚,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多,“满堂灌”往往是最省时的教学方法。除了理论教学之外,利率及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金融衍生工具采用习题课的方法进行辅助教W,仅突出了学生的课程主动性,未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单一的教学方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能有效调动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效果差的重要原因。

(四)课程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在现有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中,仍采用“一考定成绩”闭卷考试的方法,学生通过一个星期甚至三天的复习,就能强制性的记下书上的重要知识点,从而通过考试。考试并不能达到督促学生学习,全面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目的。同时,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方式,使得学生期末考试同时应付几门课程学习,考试的负担较重。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没有其他金融课程衔接,学生对知识掌握欠牢固,假期过后对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就忘掉三分之二了。单一的考试模式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更不能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能力。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1.针对现有教材体系进行调整

现有货币银行学教材中,较权威有黄达主编的《金融学》简明版教材,中央财经大学李健主编的《金融学》教材有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复旦大学胡庆康教授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此类权威课程多针对具有一定金融学习基础及能力的金融学专业学生。为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需要,现采用的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编写的由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蒋先玲教授编写的《货币银行学》教材。此教材对金融学基础知识的表述较为浅显易懂,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完整。在此教材基础上,因与宏观经济学重复可对货币供求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知识点可作为选讲内容,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知识点可结合中国近20年来的宏观经济形势及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手段的实际状况进行讲解,要求学生能理解一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及货币政策目标。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仍会与金融机构有业务往来,将课程内容的讲解侧重于利率、信用及信用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国际金融危机等知识内容,注重金融原理与实务相结合。同时,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入金融时势热点及案例解读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去关注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2.使用自编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库

统一的教材内容不能适应不同的院校教学层次及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使用出版教材的基础上,应鼓励教师自行编写适应本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情的讲义,再整理成校内自编教材提供使用,自编教材时效性强,针对不同专业可在案例及教学内容编写上进行调整,也可成为学生课后复习的辅导资料。建设校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课后复习、课前预习提供网络资源库。

(二)建设货币银行学课程校外实践基地及课内实验室

积极与当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行业接触,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提供实地参观及业内交流的场所。通过货币银行学课程课内参观学习,让学生对贸易融资、国际结算、商业银行运行、证券交易操作形成感性认识,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今后就业选择提供行业参考。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增加实验软件购买,通过银行类国际结算软件的使用增强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对贸易结算的认识,利用证券模拟交易软件的演示让学生掌握证券交易的知识。

(三)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货币银行学课程的理论性教学内容,应采用案例法、研讨法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金融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思考金融理论在现实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应用,比如信用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的演变、商业信用形式等都可通过多样的实例吸引学生;针对利率理论、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危机等理论内容,可通过课前知识点拨,课后布置讨论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解决如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何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等问题,有了问题答案后可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教师再点评。通过研讨式教学,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应用性教学内容,如资金的时间价值、金融工具收益的计算、金融衍生工具风险规避、货币供给量的计算等内容,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布置作业方式进行学习,加强学生对金融基础计算能力的培养。

(四)采用多维度的课程考核方式

通过考试督促课程学习是取得课程学习效果手段之一,为考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货币银行学知识应用能力,对金融时势热点的分析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可将课程考核分为几个部分。第一,用平时成绩考查对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观测点包括出勤、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占期末总成绩的20%;第二,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课前知识进行金融知识或金融时势热点分享。通过此内容调动学生关注金融热点及现象的主动性,并通过向全班同学的陈述分享,交流金融信息,锻炼学生的陈述表述能力。此项占期末总成绩的20%;第三,期末个人知识展示。要求在学期课程结束后,每一位学生用5分钟PPT陈述自己最熟悉的货币银行学课程知识点,要求嵌入F实金融案例对知识点进行引证。通过此项内容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占期末总成绩的30%;第四,开卷考试。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课程开卷考试,主要考查习题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课程知识点,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计算能力,占期末总成绩的30%。通过以上多维度的货币银行学课程考试体系,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货币银行课程的积极性,力图真实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让考试过程成为督促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谢丽华,谢伟杰.货币银行学“学生参与型”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139-141.

[2]崔晓蕾,何婧.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0):73-75.

货币银行学论文篇(7)

 

一、经管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现状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普通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经济与管理类专业都把货币银行学作为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教与学,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货币、信用、银行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运用和方法等。

从普通高校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来看,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按先后顺序大致如下: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率、金融市场简介、金融机构体系简介、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国际资本流动等。教学中一般把重点发在货币、信用、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与供给、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章节上,教学内容主要限于货币与银行。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专业而言,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货币银行学按上述内容体系来安排教学存在很大的缺陷,特别是在我国银行以外的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已经基本建立的今天,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局限于货币与银行的教学内容更显得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也落后于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

二、经管类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专业区分度不够

目前,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的一个缺陷在于,在教学实践中对金融专业学生和经济管理类专业之间的教学内容上区分度不够。对于金融专业学生和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作为基础课程的货币银行学的地位有些共性,但也有不同的意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完货币银行学之后,还将进一步学习金融学专业的不同分支学科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完货币银行学课程以后,还会学习国际金融课程。而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专业等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完货币银行学之后,一般不会再学习金融学中的其他课程。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侧重于掌握与市场、单位和个人分配关系密切相关的金融实践的内容,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策,而对于金融理论的部分可不作太高要求。所以,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应该更全面一些,但深度要求却要比金融专业低一些,即应在教学中全面地了解现代金融体系及其运行的基本原理,使他们对货币银行学有清晰和较为全面的认识,而不应仅陷于货币与银行体系的运行。

究其原因,与我国的传统有关。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期,金融体系还不太健全,很多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没有建立或者是依附于四大国有银行,多种金融市场没有建立或者刚刚建立,社会融资基本依靠银行融资,其他融资渠道基本还处于萌芽状态。在这种状况下,金融问题基本上就是货币、银行和信贷的管理。所以,在我国传统上的货币银行学的教学中,就基本上是以货币、银行和信贷为主要内容了。

(二)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重复度高

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有许多重复的地方,特别是在宏观金融部分。例如,目前经济管理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中关于通货膨胀等内容与宏观经济学中的内容基本相同。再例如,均衡利率的决定及作用等内容,也与宏观经济学中的重复较多。

考察其中的原因,可以从传统的货币银行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大纲中找到答案,在上述两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都有相关内容,而且这些相关内容在两门课程中都属于重要的知识点。特别是近年来的教学评估,要求教师严格按照统一的大纲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自然会有相关内容的重复。

(三)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不够

主要体现在:一是传统内容所占比重过大。对于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学习货币银行学主要是了解各种金融市场和各种金融机构的作用、行为,以及金融投资的基本原理。而在目前的货币银行学内容中,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等内容所占篇幅过大,偏重于宏观金融,以及货币政策等,这在当前国外经管类专业的同类课程中,一般也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3~5]二是现代内容相对缺乏。比如利率理论部分忽视了利率的计算和结构;在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中缺乏现代金融中介基本理论分析,也缺乏对一些重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基本运行的分析;在金融市场部分缺乏资产定价基础和选择行为理论。

(四)教材建设的滞后

新教材建设和推广的滞后也是金融学教学内容调整滞后的原因之一。在对高校教学评估、专业评估中有一项内容就是使用优秀教材,但是各机构以前评出的优秀教材不一定随实践和理论发展进行调整,实际上,很多机构评出的“优秀教材”在内容上是过时的,“优秀”也只代表过去的优秀,并不代表现在和未来的优秀。其次是部分教师自身所接受的货币银行学教育就是传统的货币银行学教育对策,如果调整教学内容,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补足新的知识,而且要更换原有的教案,这就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这导致了教材建设的滞后。

(五)教学内容改革的动力不足

查阅相关教学改革的文献,大都是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也比较重视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则被或多或少地忽视了。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的量化考核中,每年必须完成的科研量化考核是一个硬约束,重科研而轻教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职称评审、各级人才项目资助中基本上都是以科研为导向。虽然这种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比如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但教学效果评价比较困难,取决于多种难以量化的因素以及难以由教师自己控制的因素因此,教师的选择大多是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以科研为重,而不愿意把太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研究中去,从而造成教学内容滞后于金融实践和理论发展的现状。

三、经管类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对策

(一)教学内容安排上区分不同专业

针对不同是专业,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有所侧重。如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言,金融市场的理论和应用,特别是国际经济市场的理论与应用,应该是重点内容,但这些知识往往建立在数学模型上。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现代金融理论与教学发展的需要。所以,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从学校来说,应该鼓励教师到知名院校、到国外学习。另一种解决办法就是通过优化教师的配置,对这些新的教学内容确实有困难的教师,应尽量避免安排这样的课程,而相应地安排能够胜任的教师承担本课程,尽量发挥所有教师的专长,扬长避短。

(二)依据学科发展规律和专业特性,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对于经济管理专业而言,在教授金融理论时,重点不是要强调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在知识点上可以相对全面,所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以不是很深奥的理论知识对策,而适当扩展金融知识面、增加贴近现实的案例等,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的金融意识。同时,在应用性方面,则应要做相应地加强。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是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货币理论部分涉及到货币的职能、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经济均衡。这些都是货币银行学的基础知识,在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都有所涉猎。在本门课程中,可以采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把这些知识点串起来,而不用陷于理论知识点的反复讲解。货币政策部分包括货币政策的功能定位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如货币政策工具、中间目标、最终目标等,我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主要关注现实中的货币政策的运用,如面对通货膨胀,该如何运用货币政策等。其次是删减传统内容,货币的起源、发展和货币制度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来说可以删除,只要在货币理论部分介绍货币职能就可以。

二是金融市场部分。金融市场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现代金融市场的基本结构及各类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和工具,教学内容必须涵盖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工具。第一,要增加货币市场及其子市场、资本市场及其子市场、黄金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的介绍,这样可以使学生对金融市场有更为具体的认识。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而言,外汇市场的介绍还应有所加强。第二,增加信用与风险的内容,特别是金融危机。

三是金融价格部分。针对经济管理专业的应用性特点,金融价格行为理论可以作为主要内容加以讲授,这些内容主要是与利率相关的计算和利率结构、各种有价证券的定价、资产选择行为等内容。从国外的教材来看,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特别予以强调。对于现代金融的金融期权和远期协议等内容,可以对其基本内容加以介绍,拓展知识面。而均衡利率的决定及作用等内容与西方经济学中的重复较多,可以适当删减。

四是金融机构部分。金融机构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各类金融机构的功能及基本业务,教学内容必须涵盖存款性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专业)银行、储蓄机构和信用合作机构)、非存款性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机构、养老基金、投资基金和保险公司)以及金融调控与监管机构。第一,增加金融中介的介绍,我国的银行业改革过程不过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目前我国银行中介机构已呈现多元化格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已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并有三家已经上市,城市银行中也有几家已经成为上市银行对策,如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这些都是新近出现的,在一般的货币银行学教科书中所涉甚少。而对于商业银行部分关于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等内容可以删除,商业银行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集中在其业务和功能定位上。第二,增加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介绍,特别是对证券公司、投资基金、储蓄与合作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基本业务的介绍,这一部分是目前的教学中普遍缺少的。

(三)加强教材建设

在教材建设中,一方面是紧跟理论发展的前沿,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和理论超前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和理论,因此,有必要紧跟发达国家的前沿理论,保持货币银行学教学的前瞻性,随着理论的发展不断作出相应的调整,吸收现代经济理论的新成果。另一方面是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要适当超前于我国的实践。我国正处于转型期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超前的理论作指导。因此,货币银行学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应该随实践和理论发展适时作出调整,适当超前于本国实践的发展。

(四)理顺教学改革的思路,加快教学改革

学校不仅要重视科研,也要从制度上建立推进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一是理顺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强有力支撑。学校可以设立相应政策,引导教师把科研融入到教学改革当中。二是加大教研教改支持力度。对于教研教改项目的立项及实施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三是依托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加快教学内容改革。

参考文献:

[1]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戴国强.货币银行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斯坦利G.埃金斯.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斯坦利.G.伊肯思.金融学——投资、机构与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货币银行学论文篇(8)

一、 引言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不断完善的金融体系,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周小川,2014)。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包括传统的“货币观点”和非传统的“信贷观点”,“货币观点”将利率以及利率影响的资产价格渠道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信贷观点”强调银行信贷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我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主导,“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从信贷供给的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进行研究,以加深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认识。银行信贷供给受到自身经营以及借款方信用水平两方面的影响,前者在理论上表现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Bernanke & Gertler,1995),对后者的解释现有理论包括资产负债表渠道以及金融加速器理论。

Bernanke和Gertler(1995)首次提出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他们认为货币政策变化会影响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从而影响银行的信贷供给,并进一步传导至实体经济。Bernanke等(1996)提出“金融加速器”理论,他们认为由于信贷市场存在信息摩擦,借款人的资产净值可以降低外部融资溢价,但借款人资产负债表具有顺周期的内生性变动,这导致最初的货币冲击通过信贷市场放大,表现出金融加速器机制所导致“小冲击,大波动”现象。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角度,资产负债表渠道理论和金融加速器理论具有相似性,两者都是从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角度观察货币政策冲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现有的理论研究显示,我国作为转轨经济体,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在经济中并存。国有企业由于存在政府的隐形担保以及更好的银企关系,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而民营企业在获取信贷资源时处于弱势地位(白重恩,2005、Firth et al.,2009、洪怡恬,2014)。由于我国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获取信贷资源时的不同地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可能表现出一定特征。本文从现有理论出发,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的有效性进行检验:一方面检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的存在性;另一方面检验我国资产负债表渠道所表现出的特征。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说

1. 文献回顾。Bernanke等(1988)提出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观点”,他们通过放宽传统理论关于债券和银行贷款完全替代的假设引入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为这一研究领域奠定理论基础。Bernanke和Gertler(1995)首次将信贷渠道划分为银行贷款渠道(Bank Lending Channel)和资产负债表渠道(Balance Sheet Channel)。银行贷款渠道从银行自身经营限制以及监管约束角度研究货币政策变化对商业银行贷款供给的影响,现有文献认为商业银行自身的规模、流动性、资本充足率、融资能力、外部的监管以及行业竞争水平等都会导致银行贷款供给的横截面差异(Olivero et al.,2011)。相对于银行贷款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从信贷需求方角度研究货币政策变化对银行贷款供给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信息经济学的兴起成为将各种金融市场摩擦融入经济周期波动分析框架的理论媒介和有力工具。在信贷市场中,信贷需求与供给方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信贷融资成本,导致融资方的外部融资溢价。Bernanke和Gertler(1995)认为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净值以及其他财务指标可以降低企业的违约风险,减少信息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外部融资溢价。由于企业的净值等财务指标与货币政策状态相关,比如对于重资产行业,货币政策紧缩期,利率上升会大幅降低企业资产净值,从而减少企业净值用于降低外部融资溢价的作用,导致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上升。因此货币政策变化会通过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状况影响银行对企业的信贷供给,从而传导至企业的资本支出。这一机制表现为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Bernanke等人(1996)提出的金融加速器(Financial Accelerator)理论与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Bernanke(1996)通过金融加速器理论揭示出信贷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所表现出的“小冲击,大波动”现象。金融加速器理论着眼于宏观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阐述了信贷市场不完美性导致货币政策变化通过信贷市场状态的改变被加剧和传递的机理。王立勇等(2012)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梳理,认为现有“金融加速器”理论研究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新凯恩斯理论为基础,从传统BGG模型出发对金融加速器理论与宏观经济波动相关性进行研究;第二类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从RBC模型出发对金融加速器效应进行检验;第三类主要采用不同计量方法研究金融加速器的具体效应。

在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方面,许多学者利用企业的微观层面数据进行实证检验。Bougheas等,(2006)采用英国企业的横截面数据对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渠道进行检验,他们的研究发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特征会影响不同货币政策环境下企业银行融资相对于其他外部融资以及总融资的占比。朱新蓉和李虹含(2013)采用我国2007年~2013年上市公司的横截面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与企业层面的资产负债状况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研究认为我国企业层面的现金流状况与企业的投资相关性受到货币政策变化的影响。

许多学者的研究显示,我国作为转轨经济体,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在经济中并存。国有企业由于存在政府的隐形担保以及更好的银企关系,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而民营企业在获取银行贷款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白重恩,2005;Firth et al.,2009)。洪怡恬(2014)采用我国上市公司样本研究发现我国上市企业表现出明显的融资约束问题。银企关系可以降低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但不能显著降低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

2. 假说提出。现有理论认为企业作为信贷需求方拥有个人信息,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这导致企业的外部融资溢价。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认为企业的资产净值可以作为抵押资产,降低企业的违约风险,减少外部融资溢价。

由于不同企业的资产结构不同,可抵押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比有差异,对于可抵押资产占比较高的企业,货币政策变动带来的资产净值变化可能大于可抵押资产占比较低的企业,这会导致货币政策调整对企业银行信贷影响的程度随企业的资产结构而变化。为了对这一货币政策传导过程进行验证,我们提出假说1。

假说1:企业银行贷款增速与货币政策指标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可抵押资产占比的提高而增强。

同时,在我国的转轨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由于政府的隐形担保存在融资软约束,资产净值对国有企业信贷融资约束的缓解可能并不显著,因此上述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效应对于国有企业并不明显;民企企业存在融资硬约束,资产净值变化对民营企业的信贷融资影响较大,上述过程对于民企企业可能更为显著,因此我们提出假说2。

假说2:由于国有企业的融资软约束,假说1中所表现的相关性对于民营企业的表现更加明显,而国有企业并不显著。

三、 数据描述与模型构建

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市A股2004年~2014年度间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按所有权性质的不同,将样本企业划分为国有企业组和民营企业组,以企业的最终控制权作为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划分标准。

企业微观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在样本中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剔除ST公司,删除相关变量数据缺失以及存在异常值的观察样本。货币政策指标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

2. 模型构建和变量定义。为了实证检验假说1和假说2,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渠道检验模型,并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构建如下GMM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

模型:Loanit=β0+β1Loanit-1+β2MPt-1+β3MPt-1*Ratioit-1+β4Liqit-1+β5Lnsizeit-1+β6LnInvestt+ui+εit

模型中被解释变量Loan为样本企业的银行借款增长率,采用t年度的银行借款期末增加额比t-1年度银行借款期末余额。解释变量包括可抵押资产占比(Ratio)与货币政策立场(MP),Ratio为企业可抵押资产与总资产之比,可抵押资产包括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存货科目;货币政策立场指标参考国内相关文献,选择银行间7日同业拆借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徐明东和陈学彬2011);MPt-1*Ratioit-1为货币政策立场与可抵押资产占比的交叉项,用于检验货币政策立场与企业的贷款增速负相关关系是否与企业的可抵押资产比例相关。控制变量包括流动比率(Liq),企业规模(Lnsize),以及衡量宏观经济投资水平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Lninvest)。

我们主要关注系数β2和β3,β2为负则表示货币政策立场与企业的贷款增速负相关,货币政策紧缩会导致企业的贷款增速降低;β3则用于检验货币政策立场与企业的贷款增速负相关关系是否与企业的可抵押资产比例相关。为了检验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差异,我们将总体样本划分成国有企业组和民营企业组分别检验。

四、 实证结果与分析

我们首先通过过度识别检验和干扰项序列相关检验对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进行检验,干扰项序列相关检验用于检验原始模型干扰项是否存在序列相关,过度识别检验用于检验工具变量的选取是否合理。

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立场指标MP的相关系数为负,说明企业的银行借款增速和货币政策立场负相关,在货币紧缩时企业的银行借款增速降低,宽松时银行借款增速提高。分组来看,民企组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且不同的货币政策指标下显著性水平都达到1%,而国企组的整体显著性水平并不高,这反映国企的银行借款增速受货币政策影响相对民企较低。

货币政策立场指标与可抵押资产占比交叉项系数为负,表明可抵押资产占比较高的企业银行贷款增速与货币政策政策立场的负相关性相对较强,企业银行贷款增速与货币政策政策立场的负相关性随着可抵押资产的占比提高而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假说1。进一步,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国有企业组交叉项的相关系数并不显著,而民企组的相关系数在不同货币政策指标下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显著性,在指标为贷款基准利率时在1%水平上显著。这一检验结果对假说2给予了较好的支持,国有企业组由于我国的转轨经济背景,信贷约束并不显著,银行的信贷供给受企业的资产净值变化影响较小,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负债表效应较弱,而对于民营企业,由于企业本身存在融资约束,企业资产净值为缓解企业信贷融资提供了较好帮助,而货币政策变化对企业净值的影响会传导至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供给,表现出明显的资产负债表效应。

在控制变量中,企业的流动性和规模都对企业的信贷增长有明显的相关性,流动性较好的企业在下一期的信贷增速相对较高,而规模较小的企业信贷增速也相对较高。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的信贷融资也有一定影响,国有企业组的表现相对显著,而民营企业组的显著性较弱。

五、 结论

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渠道理论和金融加速器理论都认为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会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产生影响,货币政策变化会传导至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从而影响银行的信贷供给。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民营企业存在明显的货币政策传导资产负债表效应,民营企业由于存在较为显著的融资约束,企业净值的变化会显著影响银行的信贷供给。国有企业由于其有较好的银企关系以及政府背景,银行的信贷供给受企业资产负债状况变化的影响较小,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资产负债表效应。

在政策建议上,我们认为由于我国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效应较为明显,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对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造成更大的不确定性,降低民营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效率,尤其在货币政策紧缩期,经营效率相对较低的国有企业会进一步压缩民营企业的信贷资源,降低整体经济的产出效率。因此我们建议,一方面应该适度降低货币政策的波动,减少企业融资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需要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减少国有企业存在的隐性信贷优势,尤其在货币政策紧缩期间,这可以有效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也可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刚.中国私营企业银行贷款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5,(3).

[2] 洪怡恬.银企和政企关系、企业所有权性质与融资约束[J].宏观经济研究,2014,(9).

[3] 王立勇,张良贵,刘.不同粘性条件下金融加速器效应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12,(10).

[4] 徐明东,陈学彬.中国微观银行特征与银行贷款渠道检验[J].管理世界,2011,(5):24-38.

[5] 朱新蓉,李虹含.货币政策传导的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有效吗――基于2007~2013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13,(10).

[6] 周小川.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变.清华大学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的演讲,2014.

[7] Bernanke,B.S.and A.S.Blinder.Credit,Money and Aggregate Demand[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78(2):435-439.

[8] Bernanke,B.S.and M.Gertler.Inside the Bla- ck Box: The 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9(4):27-48.

[9] Bernanke B.S,Gertler M.and Girlchrist S.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and the Flight to Quality[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6,78(1):1-15.

货币银行学论文篇(9)

一、引言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的是中央银行的政策冲击通过引起经济过程中各中介变量的反应,进而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发生变化的方式与途径。目前西方众多经济学者中,由于观察角度和强调因素的不同,使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出现了不同观点,主要是因为不同学派对货币、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职能等要素的强调不同而形成的。如果从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的角度来看,一般可以将货币政策传导分为货币渠道(包括利率途径、汇率途径以及资产价格途径等)和信用渠道两个主要途径,进而也就形成了“货币观”和“信用观”两种观点。

“货币观”是最早被西方经济学者提出并进行深入研究的,我们所说的传统金融理论,包括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都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仅仅是通过“货币途径”完成的(前者是货币价格-利率途径,后者是货币数量途径)。该观点将银行贷款归为债券的一种,认为金融资产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而且贷款和债券可以相互替代,货币政策通过利率传导机制影响投资水平和产出。这一理论至今仍然是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主流,但是这一理论建立在完全信息的金融市场假设上,忽视了实际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金融市场自身的结构缺陷。“信用观”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而提出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这一理论观点才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新一轮争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均衡信贷配给理论(Joseph E.Stiglitz与Andrew Weiss,1981)和CC-LM模型(Bernanke B.S与Alan S.Blinder,1998)。该观点将金融资产分为货币、证券、银行贷款三种形式,认为银行贷款是特殊的,债券不能与之相互替代,货币政策是通过信用影响局部投资水平,进而影响产出。但是信用渠道也存在局限性:信用渠道影响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主要是依靠外部融资来经营,而大企业的自我融资能力较强,银行信用规模的扩张与收缩对于大企业没有显著的影响。另外随着金融创新和信用工具的日益发达,出现了很多银行信用的替代物,信用渠道的作用也日益减弱。根据Bernanke和Gertler(1998)的研究,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又可以分为银行信贷渠道(Banking lending channel)和资产负债表渠道(Balance-sheet channel)两种路径。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研究综述

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一个摆在面前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货币政策及其变动进行量化,只有先找到了这个合理的变量,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果。

(一)量化货币政策研究

1.叙述性方法(Narrative Approach)

叙述性方法是指从中央银行实行的货币政策的历史事件中来确定货币政策的松紧态势,该方法最早被Friedman和Schwartz(1963)使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Romer夫妇(1989)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的会议记录中找出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时点,并将其认定为外生性的货币政策。不难看出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陷:一是这种方法必然会受研究者的主观影响;二是该方法得出的数据不连续,因为只包含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却没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三是政策的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无法区分---究竟是实际经济的变化引致了货币政策的变化还是货币政策的变化导致实际经济的变化,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叙述性方法遭到了很多批评。此外,针对缺陷二,Boschen与Mills(1991)提出了解决方法,他们将每个月的货币政策分为很紧的(very tight)、紧的(tight)、适中的(neutral)、松的(easy)、很松的(very easy)5种,这样就同时包括紧缩性和扩张性两种货币政策,但是这种划分方法依然无法避免另外两种缺陷。

2.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VAR方法

考虑到上述方法的不足,有些学者通过观察央行可以高度控制的一些变量如短期利率或是基础货币的变化来判断货币政策的变动。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Bernanke与Blinder(1992)选取M1、M2、国库券利率(Treasury Bill Rate)、债券利率(Bond Rate)与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作为实际经济活动的代表变量,同时使用货币总量指标和利率指标作为货币政策变化的变量,然后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以及预测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s)技术研究货币政策变量对于实际经济活动的预测能力。检验结果发现,联邦基金利率预测实际经济变化的能力最强,因此联邦基金利率是很好的外生货币政策指标,而且采用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指标这一做法在以后的研究中经常被采用。还有一些学者如Thornton(1988)、Christiano与Eichenbaum(1992)、Strongin(1995)使用非借入准备(Non-borrowed reserves)作为量化货币政策的变量。Cosimano与Sheehan(1994)采用借入准备(Borrowed reserves),Christiano,Eichenbaum与Evan(1996a)则同时采用联邦资金利率与非借入准备发现两者皆可以反应外生货币政策的冲击,后来Christiano,Eichenbaum与Evan(1996b)再利用Romer夫妇的数据来检验他们的政策变量是否稳健(robust),检验结果得到了肯定。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目前西方学者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文献分别从总体数据(Aggregate Data)和非总体数据(Disaggregate Data)两方面着手,使用总体数据可以分析货币量与信用水平以及实际产出之间的变化状况,使用非总体数据(主要是指二分的总体数据或者横截面数据以及面板数据(Pannel Data))探讨不同规模的银行或者不同的借款者面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有何不同的反应。

1.总体数据(Aggregate Data)研究

在使用总体数据进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方面,Bernanke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在1983年他指出美国经济在大萧条时期货币量大幅减少,同时信用创造也出现萎靡,后来Bernanke(1986)使用结构化VAR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信用渠道和货币渠道对于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预测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s)上发现信用、货币对于产出具有相近的解释能力,而在脉冲响应(Impulse Response)分析中得出信用对产出有强烈的影响,紧接着Bernanke与Blinder(1992)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了美国的相关数据,其研究结果显示银行借款在银行存款快速下降之后下降,这个结论与信用渠道中的银行借贷渠道具有一致性,以此说明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渠道是存在的。Cheng,Kevin C.(2005)采用VAR模型法研究肯尼亚1997-2005的货币政策对产出、价格以及名义汇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利率的增加会引起价格的下降以及名义汇率的上升,但是对产出的影响不大,同时也证实短期利率的波动能很好的解释名义利率以及价格的巨大波动但是无法解释产出的波动。

我们可以看出,上述的研究者们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这是因为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内外生变量的认定(Identification)。利用总体数据所做的实证研究结果绝大部分都认为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之后,信用总量会随之大幅下降,但是却无法根据这一现象来证明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是货币渠道还是信用渠道,因为货币与信用代表着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两边,信用有可能是被动的随着货币量的减少而减少,也就是说没有办法辨别信用量的减少是来自于银行放款供给的减少还是借款者需求的减少。

在实证研究中,一般采用寻找工具变量的方法来解决内生性问题,例如,Romer夫妇(1990)利用其1989年文中的数据来研究货币数量、银行放款、债券利率与经济产出之间的相关程度,以比较货币紧缩期间与紧缩期外是否有显著的不同。他们就是采用工具变量对期间内外分别估计,来克服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货币紧缩期间货币数量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较强,而信用以及贷款数量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在期间内外没有明显差异;而且货币领先产出变动的关系显著而信用量领先产出变动的关系并不显著,由此来支持货币观点。Kashyap,Stein与Wilcox(简称KSW,1993),对货币政策发生变化之后银行贷款以及商业本票的变化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之后,商业本票的数目会相应增加,这表示企业的贷款需求并没有改变,贷款的变动是因为银行贷款供给的减少,以此证明了银行信用渠道的存在。

但是商业本票多是大企业发行的,大企业由于规模和效益的优势,本身就存在着较强的直接融资能力,对于银行的依赖程度并不高,而依靠银行贷款间接融资主要是小企业,因此Qliner与Rudebusch(1996)对KSW的研究提出了质疑。他们将研究对象分为大企业和小企业(后文将要论述的非总体数据研究方法),并认为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得信用发生转移---从小企业转移到大企业,也就是说银行贷款的供给并不会改变,改变的是贷款对象。他们利用美国制造业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变化之后,几乎没有任何的证据表明大企业或小企业的银行和非银行的负债组成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与银行信贷渠道的货币供给会发生变化的结论不一致,因此认为信用渠道是不存在的。针对Qliner与Rudebusch(1996)对KSW的研究提出了质疑,Nilsen(2002)利用企业的应付账款(Trade Credit)代替KSW研究中的商业本票,他认为相对商业本票,应付账款多为小企业的行为,他采用KSW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也和KSW一致。

2.非总体数据(Disaggregate Data)研究

在使用非总体数据进行研究这方面,主要分为两分法、横截面数据以及面板数据。两分法又具体分为对企业分类或者对银行分类以及对贷款对象或者贷款时间分类。

对企业进行分类的文献在上文中已经提到了Qliner与Rudebusch

(1996)的研究,将企业分成大企业和小企业,得出的结论是银行的信贷渠道并不存在。而Huang(2003)依据银行借款占整个公司的负债比率来区分企业对银行的依赖程度,对英国非金融机构上市公司1975-1999的财务报表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GMM)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于高度依赖银行的企业(小企业)有显著的影响,然而大企业却不受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依据小企业的反应来证明银行信贷渠道的存在。

而Kashyap与Stein(2000)对银行进行分类,其对1976-1993美国本土商业银行使用2SLS的方法进行研究,选择证券资产比作为银行流动性比率,并以此指标来区分银行规模,与银行贷款变动率进行回归估计,将回归估计的拟合值当作第二阶段回归的因变量,并加入货币政策指标(货币数量变动率)以及产出变动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对货币政策的变动,小银行反应较快,以此说明银行信贷渠道是存在的。Kakes与Sturm(2002)采用另一种方法对银行分类,将银行划分为储蓄银行、土地银行、合作机构、私人银行、信用机构以及大银行6种类型,对1975年至1997年德国银行的季度数据采用VAR进行脉冲响应(Impulse response)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紧缩性货币政策时,信用机构(小银行)的贷款行为有明显的改变,其他银行不受货币政策的影响,以此说明德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银行借贷渠道存在于小银行之间。

还有一些学者将银行的贷款对象分类,Safaei与Cameron(2003)将银行贷款的对象分为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两种,利用SVAR模型来研究货币政策变化对银行信用的冲击乃至对产出以及其他变量的影响。在他们的研究中,采用基础货币与银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指标,发现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个人贷款的影响比企业贷款大,并依此确定货币政策信用渠道的存在。另外,Kakes(2000)将银行贷款分为对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两部分并进一步细分为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同时假设对于银行来说个人贷款存在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用荷兰的数据来探讨货币政策的变动是否会使得银行的借贷行为对这两个部门产生不同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当银行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银行会变卖其资产组合中的证券投资来保证贷款量;另外银行对个人的长、短期贷款都会减少,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增加、长期贷款减少,因此他认为银行信贷渠道是不重要的。该研究结果符合Bernanke(1994)“往品质迁移”(Flight to Quality)的假设,当银行面对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首先会紧缩银根在那些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严重的个人,而将这紧缩部分转移到信息不对称问题较轻的企业部门。

对于使用横截面数据研究的文献不多,Fazzari et al.(1988)将许多公司根据可能取得外部融资机会的条件(例如厂商规模、净值、信用评级以及制度因素)进行分类,采用横截面数据评估是否不同类别公司的投资水平受现金流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以此来判断金融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他们的研究没有说明因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会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产生何种影响。

最近几年,很多学者开始采用面板数据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Altunbas,Fazylov与Molyeux(2002)利用欧洲经济货币同盟(EMU)中的是11个国家(包括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纽西兰、葡萄牙以及西班牙)1991年至1999年各国各家银行的资料,将各国各家银行依据资产大小以及资本充足率大小进行分类,使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中的随机效果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进行银行信贷渠道的研究,发现银行信贷渠道在小国家(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除外)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中是存在的。Jérôme Creel与Sandrine Levasseur (2007)采用结构VAR模型的研究方法,使用中东欧国家(CCEC)(Czech Republic,Hungary与Poland3个国家)1993年1季度到2004年第3季度的季度数据对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研究,探讨利率渠道、汇率渠道以及信用渠道哪种传导渠道是相对重要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三个国家里,没有一种传导渠道是非常有效的,但是,最近几年,相对与Czech Republic和Hungary两个国家来说,Poland的汇率渠道和利率渠道会相对有效一些。Jose E.Gómez González与Paola Morales Acevedo(2009)使用哥伦比亚1995-2007年间大约4000个非金融机构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选择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变动指标,结果表明,银行信贷的比率随着利率的增加而减少,同时企业的总负债也随之减少。也就是说,当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银行信用渠道增加了传统的货币渠道的影响效果,从而导致企业总负债的减少,由此说明在哥伦比亚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是存在的。同时,该研究也证实企业的规模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用渠道有很大的关系:在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之后,小企业更有可能面临信用配给问题。

三、结论与评价

从西方经济学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争论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是多方面的,从资金需求者与资金供给者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了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不同的渠道发挥传导作用的条件和效应是不同的。

在实证研究方面,使用总体数据进行研究的结果出现了不同的结论,主要是由于在解决内生性问题上各学者使用的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即怎样将贷款供给效应和贷款需求效应区分开来,另外上述学者在使用总体数据进行研究时贷款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控制,因此其结果的可行性是值得怀疑的。后来大量的学者转向非总体数据的研究,将数据进行银行层面、企业层面以及贷款层面的分解,希望通过区分对银行借款的依赖程度来实现对银行贷款需求的控制,而这些研究也遭到了很多的批评:由于企业之间是异质的,来自总需求的波动可能会对这些企业的贷款需求产生横截性的冲击,所以使用两分法来分离贷款的供给冲击和需求变动显得不够充分。也正是由于两分法存在的缺陷,使得最近这几年的研究更多的倾向于使用面板数据,这种方法可能会相对全面和可信,但是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非总体数据的研究结论相对统一些,一般都会说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信用渠道是存在的。

另外上述文献有一个特点,都是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tig-

htening monetary policy)条件下讨论货币政策传导信用渠道的存在性的,并认为信用途径在扩张的货币政策(easing monetary

policy)时期作用较小。但Stephen D.Oliner与Glenn D.Rudebusch

(1996)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照比较了信用渠道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期的表现,实证结果表明信用渠道的主要作用是放大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应,同时在扩张性货币政策时期也有一定的影响。

这就为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后续研究指明了一个方向,究竟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整个经济体的影响更大一些,信用渠道的传导机制在货币紧缩时期和货币扩张时期的影响力是否是不同的?另外,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使用新的研究方法来探讨货币政策指标的变动与银行放款变动的关系,例如状态转换模型(regime switching model),也可以使用更符合经济现象的结构化自回归模型(SVAR);在数据的处理上,除了可以将贷款对象划分为个人贷款、企业贷款以及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以外,还可以将其按照地域进行划分;最后,寻找一个更适当的代表货币政策变动的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的争论,目前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货币观”和“信用观”并不排斥,只是强调对贷款和债券替代程度的认识不同,各自强调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同方面,即是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面还是负债方面,也就是说各国政府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既要重视传统的利率、资产价格等货币渠道,又要重视信用渠道的传导作用。

参考文献

[1]Altunbas,Y.,O.Fazylov,and P.Molyeux(2002),Evidence on the bank lending channel in Europ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anance,26,2093-2110.

[2]Bernanke,B,(1983),”Non-monetary Effect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Propagatio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pp.257-276.

[3]Bernanke,B.(1986),”Alternative Explanation of Money-Income Correlation”,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vol(25),pp.49-100.

[4]Bernanke B S,Alan S,Blinder(1988).“Is it Money or Credit,or both,or neither?Credit,money,and aggregate demand”[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PP.435-439.

[5]Bernanke,Ben S.and S.Alan.Blinder(1992),”The Federal Fund Rate and the Channels of Monetary Transmiss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pp.901-921.

[6]Bernanke,B.,M.Gertler and S.Gilchrist(1994),”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and the Flight to Quality”,NBER Working Papers No.4789,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Cambridge,MA.

[7]Cheng,Kevin C.(2005),”A VAR Analysis of Kenya's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Mechanism:How Does the Central Bank's REPO Rate Affect the Economy?“,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pp.1-26.

[8]Christiano,L.and M.Eichenbaum(1992),”Identification and Liquidity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shocks”,in A.Cukierman,Z.H.and L,Leiderman,eds.,Political Economy,Growth,and Business Cycles,Cambridge MA,MIT Press.

[9]Christiano,L.,M.Eichenbaum and C.Evan(1996a),”The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Shocks:Evidence from the Flow of Fund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78),pp.16-34.

[10]Christiano,L.,M. Eichenbaum and C.Evan(1996b),”Identification and Liquidity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Schocks”,in M.I.Blejer,Z.Eckstein,Z.Hercowitz and L.Leiderman,eds.,Financial Factors in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nd Growth,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36-74.

[11]Fazzari,S.M.,R.G.Hubbard and B.C.Peteraen(1988),”Financing Constraints ans Corporate Investment”,Brooking on Economic Activity,pp.141-195.

[12]Friedman,B.M.(1983a),”The Role of Money and Credit in Macroeconomic Analysis”,in Tobin (ed.),Macroeconomics,prices and quantities,Blackwell,Oxford.

[13]Huang(2003),”Evidence of a bank lengding channel in the UK,”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7,491-510.

[14]Jérôme Creel and Sandrine Levasseur(2007),”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in the CEECs:How Important are the Differences with the Euro Area?”,The IUP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007),I(1),pp.30-59.

[15]Jose E.Gómez González and Paola Morales Acevedo(2009),“Bank Lending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Evidence for Colombia, Using a Firms´ PanelData ”,Borradores de,Economia,num.545.

[16]Joseph E.Stiglitz,and Andrew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1981,Vol.71,No.3.s.

[17]Kakes,J.(2000),”Monetary Transmission in Europe-The Role of Financial Markets and Credit”,Edward Elgar,Cheltenham.

[18]Kakes,J.and J.Sturm(2000),”Monetary policy and bank lengding:Evidence from German Banking group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6,2077-2092.

[19]Kashyap,A.and J.Stein,andD.Wilcox(1993),”Monetary Policy and Credit Conditions:Evidence from the Composition of External Financ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3),pp.78-98.

[20]Kashyap,A.and J.Stein(2000),”What Do a Million Observations on Banks Say about the 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Polic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0(3),pp.407-428.

[21]Oliner,S.and G.Rudebusch(1996),”Monetary Policy and Credit Conditions:Evidence from the Composition of External Finance:Com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6),300-309.

[22]Rome,C.D.Romer and D.H.Romer(1989),”Does Monetary Policy Mater?A New Test in the Spirit of Friedman and Schwartz”,NBER Macroeconomics Anuual,vol(4),pp.121-170.

[23]Rome,C.D.Romer and D.H.Romer(1990),”New Evidence on the 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Brooking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Jan.1990,pp.149-213.

[24]Safaei,J.and N.E.Cameron(2003),”Credit channel and credit shocks in Canadian macrodynamics―a structural VAR approch”,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13,267-277.

货币银行学论文篇(10)

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即“劣币驱逐良币”法则(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 money),最初的含义是指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两种同时流通的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相符合时,实际价值高而名义价值低的良币将会在流通过程中被实际价值低而名义价值高的劣币所替代,最终充斥市场、充当流通手段的是劣币,而良币遁迹。这里金银的名义价值一般是国家或法律规定的价值,实际价值是在指国内或国外市场上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

随着讨论的展开,格雷欣法则被演化为不同的表现形式,[1][2]本文以两种典型的形式,即金银国内比价与国外比价的不同、法定比价和市场比价的不同,展开讨论。首先看第一种形式,即如果金银比价国内外不同,格雷欣法则的机制。以英国18世纪末的情况为例。当时,世界市场上的银价下跌,金和银的市场比价变成了1∶15.5,而英国法定的比价却是1∶15.2,显然,英国国内银币为劣币,金币为良币,银币的国内法定价值高过了国外市场上的银价,于是,白银大量流入英国,并要求货币机构代铸为银币,致使银币充斥于流通之中。金币则与此相反,由于法定价值低于市场价值,大量金币被熔为金块在市场出售和输往国外。[3]这样,英国国内发生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为格雷欣法则。

法定比价和市场比价的不同而表现出的格雷欣法则是这样的:比如,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0,如果此时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银的供给增长较快,金银的市场比价变成1∶12,那么,金的法定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为良币,与之对应,银的法定价格高于市场价格,为劣币。于是,如果人们用10单位银币按法定比价兑换成1单位金币,将其熔化成金块,按金块银块的市场比价交易成12单位银块,再将其铸成12单位银币,如此周转一次,则获得2单位银币的利润,这个过程不断循环下去,市场上的金币会不断被熔化,越来越少,直至完全退出流通,而银币则充斥市场,这与前述结果一样,也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是如此的简明、简洁,一经提出以后,流传甚广,然而,它引发的问题、疑问却同样广为人知(as problematic as it is well-known),[4]Velde说到,“劣币驱逐良币”法则中的每个词都迫切需要厘清,什么是“货币(money)”?如何理解“良(good)”和“劣(bad)”?“驱逐(driving out)”又意味着什么?还有,格雷欣法则是经验性的规律,还是理论命题呢?[5]当然,关于这些问题有许多文献讨论,但本文不力图综述有关文献中的讨论并加以评论,而着重就几个问题做些解读与引申。

一、格雷欣法则内含货币信用化、符号化及虚拟化的倾向和机制

格雷欣法则最初是用来说明金银复本位条件下两种货币的运行机制,却隐含了金属货币――依据不同语境,也用实物货币、商品货币与足值货币等概念来表述之――在商品流通及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信用化、符号化与虚拟化的倾向,也就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发挥和表现其职能时不必使用足值货币的特性,因此,“劣币驱逐良币”隐含着足值货币否定自身的基因,是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时对实物媒介进行扬弃的开始。

金属货币是一种实物货币或商品货币,更进一步地说,它是实物货币或商品货币的较为高级、完善的形态。作为商品,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它的使用价值反映了它的自然属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它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有用性,另一个是作为货币材料,发挥货币职能。从价值角度,金属货币是一种足值货币,是本身具有十足内在价值的商品,作为其他商品流通的媒介时,以其自身拥有的实际内在价值与其他商品进行等价交换,这是金属货币的基本特征。

不过,即使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人们卖出商品取得货币并不是为了追求金属货币的商品使用价值。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的是媒介作用,即流通手段的职能,人们获得货币是为了接着购买的支付。货币是交换的手段,不是交换的目的。人们卖出商品、换回货币,关心的不是流通手段本身有无价值,而是能否换回自己需要的与卖出的商品同等价值的物品。因此,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不足值的,也可以是无内在价值的符号。[6]

再来看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在商品流通中的特点。起初,富商巨贾、王公贵族为方便流通,省去称量手续,在自己的金锭银块上标注成色、重量、名号等,这些金锭银块凭其信誉就可以直接按标注的名义价值――也是实际价值――流通;再后来,国家铸币流通。无论是金属块还是铸币,在其流通过程中都会出现磨损,足值货币就变成了不足值货币,但仍按其面值流通,这时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逐渐分离,不足值货币也能充当足值货币行流通手段职能,也就是说,作为流通媒介的货币不必采用足值的实体商品形态。

格雷欣法则发生于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双本位制――条件下,双本位制的特征是,国家和法律规定金、银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两种铸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随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7]格雷欣法则的结果是不足值的劣币充斥市场,足值的良币退出流通。综上所述,不足值的劣币充当流通手段,媒介商品的流通,是商品流通发展和货币流通职能发挥的内在要求,也就是商品流通对货币媒介的符号化、信用化和虚拟化的内在要求和稳定趋势,后来信用货币的出现和不同信用货币形态的演变正符合这种趋势和机制。

顺便说一下,“货币媒介的信用化、符号化和虚拟化”中的中心词是“信用化”,它意味着存在某种外在的强制力量――如传统的、道德的和法制的力量,特别是法制的力量――维持着交易双方的信用关系,让卖方能够接受信用货币,能够维系“劣币驱逐良币”状况,否则,交易双方将按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

二、格雷欣法则是一种套利机制

所谓套利,是指在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上,当某种资产――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具有两个不相同的价格时,交易者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较高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收益的一种行为。如果该金融资产是外汇,则称为套汇。格雷欣法则反映出的市场套利机制有两种:一是利用金属货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价格差异低买高卖,从中获利;二是在国内市场上利用金属货币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的差异套利获益。对于前一种,利用金属货币在国内外市场价格上的差异进行套利活动与普通商品或资产的套利活动并无二致,这里只要我们把金银两种货币中的任一种理解成商品就可以了。如前述格雷欣法则机制的第一个例子中,假如我们把金当成商品,则金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高,而在英国便宜,这样就可以从英国购买金而销到世界市场上去,假设不必考虑交易成本,每1单位金就可获利0.3个单位银。

两国市场上的格雷欣法则反映出来的套利活动简单而直接,也就是金银各自按在两国市场上内含的实际价值进行交换,这里,不必考虑是金属块还是铸币,暗含的假设是两国市场上金银的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一致,无论金锭银块或铸币,在两国都按法定价值也就是实际价值进行交换或交易。如果要区分金锭银块或铸币进行交换或交易,则两国交易者都可持金属块无成本地向对方国家申请铸币。两国市场交易者具有关于金银在两国不同比价的完全信息,没有信息不对称现象。与利用国内外市场上金银差价套利相比,在国内利用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的差异进行套利的程序稍显复杂和转折,主要区别在于国内外之间的套利交易的假设条件在国内市场上都不存在。

首先,国内市场上金银货币之间严格执行法定比价而不是按市场比价进行交换,如前例,1单位的金币只可交换到10单位的银币,货币按面值交换,实际价值低的银币可以交易到实际价值高的金币,这样才能为套利活动埋下伏笔。其次,金或银作为商品进行交易时,即金币与银块、银币与金块、主要是金块与银块之间的交换或交易,遵循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

国内如果上述两步货币兑换与商品交换能够顺利运作,就能套利获益,可以看出,前提还有一个,那就是交易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否则,交易双方如果具有完全信息,不管法律规定如何严格,不会有人拿出良币去交换对方的劣币。不过,这样会出现另一种“劣币驱逐良币”机制,即在其他商品交易或债务支付中买者或债务人使用劣币支付,卖者或债权人被法定强制接受劣币,大家都如此操作,同样,良币遁迹,市场充斥劣币。

三、关于格雷欣法则的原因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与人们的直觉相矛盾,引发人们探讨其背后的原因,有的认为,货币的本性在于排他性和独占性,格雷欣法则产生的条件是金银复本位制,单本位制下没有金银两种货币的比价问题,所以,不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格雷欣法则的根源在于货币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实际上,这样的解释是经不住推敲的。首先,不必形而上学地理解货币这个概念,认为货币就是货币,品种单一,品质不变。货币史上虽然有单本位制这样的货币制度,但作为交易手段的货币从来不是排他的、独占的,只是在某个时期或某个地区,作为一种主要交易手段而已,除了货币以外,其他实物商品、信用工具都会充当交易媒介,充当货币;而且,即使是货币本身,主币之外还有辅币,有价值上的良和劣之分;同一种货币因供求变化、时期变化以及预期变化,也会发生升值或贬值,各种交易手段所媒介的商品数量每时每地都在变化,因此,格雷欣法则在市场上一直存在。

其次,即使市场上有两种材质的货币,也不必然会发生格雷欣法则现象,如在两种货币的法定比价与实际比价相等时就如此。只有在法定比价与实际比价不相等时,才有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而在现代信用货币下,却大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反格雷欣法则现象,这些说明,格雷欣法则的原因不在于货币的独占性和排他性。结合前面的分析,实际上,格雷欣法则的根源在于国家和法律关于货币制度的强制规定,以及市场套利机制本身。

参考文献

[1]彼得・伯恩霍尔兹,汉斯・格斯巴彻. 格雷沙姆法则:理论[A].彼得・纽曼,默里・米尔盖特,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第二卷)[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78-280

[2][4][5]Francois R. Velde. Gresham's Law[A]. Steven N. Durlauf, Lawrence E. Blume.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2nd edition volume 3[C].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8: 768-771

[3]王怀宁.金本位制的崩溃[A].中国大百科全书图文数据光盘[M/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货币银行学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F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1-0121-02

1引言

本文选取从我国存款货币银行的角度入手研究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问题。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货币金融学、比较金融学、管理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方法,并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先后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与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我国存款货币银行传导货币政策的现状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因素作了较深入而详细的研究,并针对我国存款货币银行自身存在的制约货币政策传导的因素,提出了采取措施逐渐消除或减少这些制约因素,改善我国存款货币银行传导货币政策现状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我国存款货币银行传导货币政策的现状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因素,能有助于解决我国银行业梗阻货币政策传导的体制性和制度性问题,为进一步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我国存款货币银行传导货币政策的现状

2.1作为货币政策传导中介,我国存款货币银行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

存款货币银行信用的授受活动依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于经济运行的主要传播途径。长期以来,在我国真正发挥作用的也是信用供给途径。这是由我国的经济背景决定的:首先,国有银行体系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枢纽,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及货币中介指标的运用主要通过国有银行体系的信用供给渠道来传导。国有银行体系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枢具有与央行“一脉相承”的优势,故其可控性较强,而其他金融机构贯彻落实货币政策的意识和动力不强;其次,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货币市场相对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来说居于次要地位,公众参与程度低。资本市场正处于不断规范和完善发展中,还不够成熟,而且资本市场规模不足,不能承担规模过大的融资活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使公开市场业务的直接调控缺乏载体,央行不得不采用贴现率、窗口指导、利率管制等其他调控工具,而且这些工具都要通过银行才能发挥作用,从而增加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对商业银行贷款的依赖性。

2.2存款货币银行传导货币政策的现状不理想

存款货币银行本身存在许多制约货币政策顺利传导的因素,使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存款货币银行层面出现传导“阻滞”,致使实体经济对货币政策信号反应不灵敏。首先,商业银行的“慎贷行为”,这一问题的出现有如下三个方面。

(1)占市场垄断地位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体制僵化,尚未形成以利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受历史的、经济的、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其经营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其二,商业银行过于谨小慎微,一方面由于“严”过其实的制度规定,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法人治理后,资金及贷款权上收,建立了严格的贷款审批程序,手续烦琐,影响了企业的贷款意愿,最终影响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商业银行的慎贷行为使中央银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商业银行这一环节受阻,形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一大障碍。

(2)国有商业银行、大企业、小企业之间的“畸形恋爱”关系。国有商业银行偏爱大企业,大企业获得信用的途径还可通过股票和债券方式。然而对商业银行更具依赖性的中小企业却难以得到贷款。在这状况下,通货紧缩时,中小企业生产恶化,抵御冲击的能力很差,此时扩张性政策操作无法灵活展开,政策目标难以实现。

(3)银行体系运作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机构臃肿、人员冗余,效率低下,人为增加货币政策作用的难度。

3促进我国存款货币银行传导货币政策效率提高的措施

针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特点、我国存款货币银行传导货币政策效果不理想的现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我国存款货币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效率,增加商业银行对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间接调控的敏感性,从而为实现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

3.1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商业银行应实行资产质量和利润目标的双向考核,把防范金融风险和增加赢利有机地结合起来。央行应尽快健全激励机制使之与约束机制对等,改变目前存在的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反应不充分、信贷配给和信息传导机制无力的局面;积极创新金融工具,增加替资品的数量,拓宽服务领域,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格局,促进金融竞争,健全金融法规,逐步改变商业银行利润主要依靠传统存贷利差的方式;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为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创建和疏通合适的融资渠道。原则上,近年来新兴的商业银行都要把中小企业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以切实解决金融体系无法覆盖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的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现行货币政策不能覆盖整个国民经济而削弱其政策效果的问题。

3.2培植社会信用环境

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证我国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信用按层次可分为国家信用、银行信用、企业间的商业信用以及个人信用。培植信用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着手。要建立起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信用秩序,最根本的还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要严格法律制度,规范法人行为准则,形成一种人人恪守信用的社会道德规范。①充分发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对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记录备案,每年对企业法人代表的信誉程度和企业总体的资信情况进行评级,实行动态管理。②建立并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对每个人都形成一种外部的约束力,让讲信用的人得到实惠和利益,使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无处藏身,促使人们珍惜和爱护自己的信用。③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努力降低信贷资产风险。要在进一步整治信用环境的基础上,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规范化的信用担保机构。这样有助于简化贷款流程和减少获得贷款的时间,增加良好信用企业的贷款意愿,有助于更好更快地落实我国货币政策。

3.3改革银行体制运行机制

商业银行应根据市场的需要,对自身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减少不必要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要对信贷人员提出明确的利润指标要求,鼓励竞争。考核标准不应只限于一笔或几笔贷款,而要考核一段时期内的总体业绩。对于资金运作卓有成效的,要给予适当奖励;对于达不到指标要求和有严重违规操作的信贷人员给予严厉的处罚。与此同时,还要对信贷人员制定合理的收益分享和风险共担制度,让基层信贷人员在信贷工作中承担的风险与其分享的收益相对称,坚决废除零风险观念,纠正信贷风险终身责任制的做法。要制定一种科学的收益―风险制衡机制,让信贷人员在放贷过程中既承担一定的风险,又要让其分享发放优质贷款带来的部分收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基层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挖掘新的信贷和效益增长点,促进贷款的增加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意图的实现。

4结论

本文从我国经济运行和金融体制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中介――存款货币银行传导货币政策的传导现状及其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上述结论。希望这些研究和提出的对策建议能有助于进一步弄清我国存款货币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间的联系,促进其改善传导现状,提高传导效率。

参考文献:

[1][美]卡尔・E.瓦什.货币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18-221.

[2][美]恩诺克,格林.银行业的稳健与货币政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110-112.

[3]王振山,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12):13-16.

[4]周峻,张中华.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49-54.

[5]萧松华.当代货币理论与政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314-315.

[6]赫国胜,曲昭光,等.赶超型国家金融体制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335-336.

[7]戴根有.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