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定位技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2-17 17:35:51

定位技术论文

定位技术论文篇(1)

1P2P技术简介

1.1概念及特征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是指:通过使用分布资源,借助于分布计算技术来完成关键任务的系统和应用的总称。这里的分布式资源包括计算能力、数据(包括存储介质和内容)、网络带宽和其它资源(如计算机、人力资源等);分布计算包括算法、数据、元数据等,或者是三者总体;关键任务包括分布计算、数据(或内容)共享、通信与协作,或者是平台服务等。

P2P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弱化服务器作用,甚至取消服务器,使分布式系统中的各个节点逻辑对等,这种技术出现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中所蕴含的潜在资源。与C/S模型不同,P2P模型中每个节点既可以是服务(或者资源)的提供者,也可以是使用者,充其量就是提供的服务(或资源)的类型不同。

1.2需求与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接入网络的主机增加,可用资源丰富,然而目前的互联网仍然是以C/S模式为主,尤其是Web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Web服务器成为信息的主要提供源,整个Internet系统依附于这些少量的服务器节点,而大量的个人主机中的资源却成了网络中的信息孤岛,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能否发挥这些闲散资源的使用效率(或者作用)构成了人们关注P2P的理由。

1.3P2P与网格的联系与区别

网格与P2P在技术上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在广域网条件下实现资源共享和分布计算。正因如此,全球网格论坛(GGF)与对等网络研究小组(P2PWG)已宣布合并。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区别。网格类似于电力系统,格点(或者节点)类似发电站,通过整个网络输送给用户,相对于P2P,更象是将一些大型资源组织起来,供社会共享,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生物研究网格和网络教育服务网格都可作为其辅证;P2P则泛指闲散资源的组织。

(1)应用面

网格较侧重于重大科学计算和大型专业性的协同,其一个或多个主要节点仍有较重的服务器色彩;P2P提供普通的信息、计算服务,每个参与者明显地兼有客户、服务器双重身份。

(2)访问对象

网格访问计算资源、数据资源、软件资源,相对来说,有较固定的目标;P2P完全是随机访问,随机使用。

(3)安全性

网格中每个节点都有身份鉴定、授权、防火墙保护的能力;P2P每个参与者不保证这些能力,甚至是匿名的。

(4)控制

网格在资源监视/分配和作业调度上仍有较多的集中控制;P2P仅有很少的或没有集中控制,主要靠自行组织。

(5)服务质量

网格确保可靠的服务质量;P2P只有部分的保证,某些参与者甚至是不可信的。以上这些区别是相对而言,随着不断发展和改进,这些区别会逐步缩小。

1.4P2P与C/S的联系

从某种程度上说,也许不应该将P2P和C/S模式完全的对立起来,就某项特定的应用,以及特定的时间,P2P网络也许是以C/S方式进行工作的。例如:如果每个用户都有一些软件资源(例如文字处理程序)或者硬件设施(例如:打印机),自然,可以采用P2P的方式进行可控共享,此时,提供打印机的客户(本地的某个进程)就临时充当了服务器的角色。再分析一下目前的Web工作方式,我们更多的应用是文件(或者资料)的查找,Web页面成为文件资源的目录,存储对应文件的主机成为提供者,原理上,该主机可以独立于Web服务器,这也可认为是P2P的一种形式。

2P2P资源发现与定位

目前P2P技术已在文件交换,分布式计算,搜索,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即时通信,网络游戏等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还有一些公司在开发基于P2P的平台。但是,无论是通信、P2P协作、分布式搜索引擎还是共享计算和交互式游戏等功能的实现,都只能以很好解决网内资源的迅速准确定位问题为前提。所以,P2P网络中资源发现是及其重要的。

目前,资源的定位一般采用的是“地址查询”的方法,即:每个资源有一个全局唯一标识符OID和一个包含其所在地址的指针P,系统将<OID,P>保存起来,当用户需要访问该资源时,根据OID来查询P,从而进行定位。定位机制有不同的实现方法。按照实现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可以分为两类:集中目录式、泛洪请求式

2.1集中目录式

在集中目录式(CentralIndexServer)中,有一个类似于服务器的节点集中提供资源索引信息。当用户共享资源时,需将资源的<OID,P>向索引服务器进行资源注册,索引服务器中保存着系统中所有资源的标识符和指针列表。当用户需要查找资源时,首先通过资源标识符查询索引服务器,服务器返回该资源的指针,用户通过该指针定位。当定位到资源的存储位置后,资源的下载在节点之间直接进行,与索引服务器没有关系。

集中式的优点是:简单、容易实现。大多数的分布式系统采用的都是这种方法,例如:三种分布式对象计算环境(CORBA,DCOM,JAVARMI)提供的分布对象名字服务、大量的通用目录服务(如X.500、LDAP和NIS)和一些实用分布式系统(如Napster)的资源定位方法等。

集中式的缺点很明显:类似于C/S模式,缺乏可扩展性和存在单点故障问题。

2.2泛洪请求式

与集中目录式不同,泛洪请求式(FloodingRequest)没有中央目录服务器,用户的请求通过所有连接的节点传递,这些节点或者响应该请求,或者在不能满足请求时,将该请求向与自己相连的其他节点广播,直到请求得到响应为止(泛洪)。为了减少广播带来的网络带宽浪费,一般将广播传递限制在7~8跳以内,即如果请求在经过有限的循环广播之后,仍不能得到响应,则发送请求的节点将得到一个错误信息。Gnutella是泛洪的经典之作,Gnutella协议设置了三种机制来控制消息数量的指数增长。

机制一:消息生存时间(Time-to-Live简称TTL)

消息生存时间主要是控制消息在网络中传播时能够生存的时间,是消息头中的一个字段,在消息生成时被赋予一个初始值。当消息被发送出去,其它主机结点接收到该消息时,首先将该消息的TTL值减1,如果为零,则将该消息丢弃掉。否则,发给它的邻居结点。TTL值越大,消息能传播的距离就越远,反之,就越近。机制二:消息的唯一标识符(UniqueMessageIdentification简称UID).

消息的唯一标识符是为了避免一个消息在同一个主机节点重复传播而设计的。UID也被包含在消息头中,每个消息的标识符都是不一样的。当消息被发送出去,其它主机结点接收到该消息时,取出它的消息头中的UID字段,同本地记录的UID列表相比较,如果该消息的UID己经在列表中,说明该主机结点己经看过这条消息,它将直接把这条消息丢弃掉。否则,如果该消息的UID不在本地列表中,该主机结点将储存这条消息的UID到本地UID列表,然后将该消息传播出去。

机制三:路径标识符(PathIdentification)。

路径标识符是为了防止消息循环的出现及指导返回消息按原路返回而设置的。路径标识符其实是一个地址列表,记录了该消息所经过的结点的地址。当一个主机结点接收到一条消息后,该主机结点会检查自己的主机地址是否在消息所经过的地址列表中,若在,说明该条消息已经到过该主机结点,则该主机结点会将这条消息直接丢弃。否则,该主机将自己的地址加入消息的地址列表中,然后发送出去。

以上三个控制机制保证了消息在网络中不会被无限制的扩散,从而确保Gnutella网络可以正常的运行。但是,这三种控制机制也不是尽善尽美,也会导致很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短路效应。

泛洪请求式由于通过广播方式进行查找和定位,因此一般扩展性差,但在小范围内效率高,可靠性好。此外如果在系统中存在一些所谓的超级节点(即该节点拥有大量的资源信息),则可以显著减少带宽的浪费。

目前第二代泛洪请求式的资源定位主要采用分布式Hash表算法:赋予系统中每个节点一个全局唯一标识符NID,通过一个哈希函数建立起资源唯一标识符OID和NID之间的对应关系:NID=HASH(OID),NID与OID是一对多的关系。将资源的定位信息<OID,P>保存到节点标识符为HASH(OID)的节点上。当用户需要查找对象时,首先通过OID和哈希函数计算出该资源定位信息所在节点的标识符HASH(OID),然后将该请求发送到该节点上,即可找到该对象。由于P2P中,任意两个节点可以通讯,并且各个节点上的哈希函数都相同,因此,只要知道对象的OID,用户可以从任何一个节点出发找到该对象。

根据节点的NID与OID之间的映射关系不同,分布式Hash表算法有许多不同的实现形式,如Chord、CAN、Pastry、Tapestry等。目前的最好效率是发现资源需要的路由表长度为logN(N为P2P网络总节点数),查询资源需要的通信量为logN。

2.3现有的问题与改进

如上所述,Gnutella中存在着短路效应。如图4所示,假设Gnutella网络上有A,B,C三台主机,当有消息M(TTL=t)由主机A发出,假设有两条路径可以到达主机B,一条路径是沿Ll(x1,x2,…,xp),路径长度为p;一条是L2(y1,y2,…,yq),路径长度为q。另有一条由主机B到主机C的路径L3(z1,…,zr),路径长度为r,其中有p+r>t且q+r<t。设从路径Ll传递的消息称为M1,把从路径L2传递的消息称为M2。按照Gnutella的传输协议及以上介绍的三种控制机制,从主机A发出的消息,应该能够到达所有的符合以下条件的主机:这些主机距离主机A的跳数小于初始TTL值(从一个主机到另外一个与它直接相连的主机的距离称之为一跳)。按照这条规则,从主机A发出的消息M也应该能够到达主机C,因为存在这样一条路径(y1,…,yq,z1,…,zr),该路径长度(q+r)小于消息的初始TTL值t。但是,由于网络异构延迟的影响,消息M却可能无法到达主机C。原因在于从主机A到主机B的传输过程中,假设从路径Ll传递的消息M1先于从路径L2传递的消息M2到达主机B,主机B在收到M1后,检查它的UID及TTL,发现此UID并不在本地的消息列表中,它的TTL值t-p也大于0,所以它会先记录M1的UID到本地的消息列表,然后将TTL值减去1,最后将M1发送给它的所有的邻居。但是M1肯定无法到达主机C,因为从主机A到主机C的跳数p+r大于消息的初始TTL值。在主机B处理过消息M1后,沿路径L2的消息M2也将到达该主机。因为M2和M1都是同一条消息的两个副本,它们的UID也必然相同,因而当主机B检查消息M2的UID时,会发现该UID己经存在于本地的UID列表中,按照控制机制二,主机B会丢弃消息M2。如此一来,便没有可以到达主机C的消息。这就是短路效应。需要说明的是,当网络规模大到一定的程度时,由于网络结构、带宽等的差异,异构延迟现象的存在是很正常并且是很普遍的。实验表明,在现在的Gnutella网络中,在异构延迟的影响下,消息的可达率一般在55%左右,即一条消息发出后,在应该收到该消息的主机中,约有一半数量的主机实际上收不到这条消息。这就大大降低了整个Gnutella网络的查询效率。

在原来的机制二中,主机结点在检查完消息的UID后,如果发现该UID已经在本地的消息列表中,则直接就将它丢弃了。从以上的分析知道,这是不合理的,因为该消息有可能到达比己经存在的那条消息更远的距离。因此,可以首先保存每一条消息的TTL值,当一个主机结点检查一条消息的UID,发现该UID已经存在时,再检查该消息的TTL值,如果新的消息的TTL值比原来保存的TTL值要大,则将用较大的TTL值替换较小的TTL值,并将该消息继续前传播。这里用较大的TTL值替换较小的TTL值,是考虑到如果后面还有另一个网络延迟更厉害但TTL值更大的副本到达时,主机不会把它丢弃掉。但是,这样改进之后还会引发另外一个返回结果的问题。如图4,当M1到达主机B后,如果它有主机A要查询的数据,则主机B会产生一条回应消息,沿着M1来时的路径传送到主机A。那么当消息M2到达时,主机B还会产生一条回应消息,沿着M2的路径传送到主机A。但是M2的回应消息己经没有必要,因为一是M2的路径延迟要比M1厉害,二是多发送的那条消息是重复的,白白占用了网络的带宽。因此做一个规定,当一个主机先后接收到相同UID的消息后,如果需要回应,只回应第一条消息,其它的在做完TTL及UID检查后,或丢弃,或只简单的传给它的邻居结点。

3结束语

虽然P2P的概念出现由来已久,但是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对其的研究和应用日益成为热点。目前Intel,SUN等多家国际IT企业都在投入相当大的力量研究适用的P2P计算模型及其实现。由于P2P技术在对等计算、协同工作方面的强大优势,今后肯定会在这两个方面迅猛发展;将P2P技术和C/S模式的互联网结合起来,在搜索引擎、文件共享方面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商业化产品投入使用,但由于P2P技术本身存在不易管理、安全性差等缺陷,造成P2P技术自出现以来,并没有大规模应用,而且这两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成为P2P技术在这两个方面发展的主要瓶颈。

参考文献

1.L.TassiulasandA.Ephremides,Stabilitypropertiesofconstrainedqueueingsystemsandschedulingpoliciesformaximumthroughputinmultihopradionetworks.IEEETransactionsonAutomaticControl,Vol37,No12,Dec.1992,pp:1936~1948

2.DanaMoore,JohnHebeler著.对等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AndyOram编.Harnessingthebenefitsfoadisruptivetechnolody.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Peer-to-PeerComputing[EB/OL].

定位技术论文篇(2)

在工程测绘中,运用GPS定位测量技术,就能够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如此便能够保证运动载体实现最佳的路线运行。对于工程测绘工作来说,定位非常重要,按照实际的测绘需求,假如基线没有超过50km,就应当采用载波相位观测量,以此保证静态相对定位。在工程测绘工作中运用GPS定位系统中的测技术,就能够实现1×10-6以及2×10-6的精度,假如基线达到了100km-500km,相对定位的精确标准就能够达到10-6以及10-7的范围内。随着GPS定位测量技术的不断革新,测量的精度也会不断的提升。

1.2操作简便且节省时间

在工程测绘工作中运用GPS定位测量技术,操作简便,且能够节省时间。例如在工程测量中运用经典的静态相对定位模式实现测量时,假如测量的基线在20km内,单频接受的观测时间大约为1小时,而双频接受的观测时间则为15-20分钟,假如采用实时动态定位,初始的观测时间则为1-5分钟,其他不同位置的观测时间为几秒,因此在工程测绘中运用GPS定位测量技术,就能够有效的缩短观测的时间,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目前,GPS定位系统已经分为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系统技术,在工程测绘中运用GPS定位测量技术,就能够通过智能型接收机进行观测,工作人员只需安装一些开关仪器,就能够通过仪器进行实时监控。由于GPS定位测量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工程的测量与卫星捕捉都能够通过GPS定位测量仪器来实现,操作较为简便。此外,GPS用户接收机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节约人力和物力,能够有效的节约工作成本。

1.3应用范围广

GPS定位系统的应用范围一般可从两方面来看,首先是运用于与各个行业中,人们最为熟悉的是车载导航,目前GPS导航系统目前已经成了汽车的基本配置。此外,GPS技术还广泛的应用于地质与矿产等行业中。其次,GPS定位系统还能够运用于环境条件中,GPS定位是借用卫星系统实现定位,一般不会受到天气与温度的影响,在对于工程测绘来说属于一大优势,因为工程测绘通常都是在野外工作,运用GPS定位系统能够克服恶劣的环境条件造成的影响,保证定位的精度。

2GPS定位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运用

2.1测量工程变形情况

通常工程建设涉及的范围较广,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为因素或是地质运动造成的建筑物变形以及位移,假如出现此种情况,会直接影响工程测绘工作,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受到影响。经过研究发现,造成工程变形的主要类别有大坝变形与建筑物沉降等,假如能够及时的对工程变形进行测量,就能够有效的减少工程变形对于工程测绘工作的影响。目前GPS定位测量技术已经开始广泛的应用与工程变形的监测工作中,例如运用高精度的三维定位技术,就能够对工程建筑出现的微小变化进行分析,提早做好防范准备,减少损失。

2.2大地测量控制网点

在大地测量网点工作中,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且精度较低,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在1991年开始建设大地控制网,目前这一工程已经结束,并且已经开始运用。大地控制网能够测量数千里或者数万里,而城市控制网测量的距离较近,一般在十公里左右,但城市控制网的使用频率更高,对于城市建设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借助GPS定位测量技术进行大范围的测量,为城市的发展做贡献。

2.3测量水下工程

在水下作业一般难度较大,需要考虑到水下压强以及流体力学等方面的问题,但随着资源的开发,这些资源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加,进行水下工程测绘目前已经是测绘领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GPS定位测量技术包括了三维测量技术,能够从纵向或者横向两个角度进行水下测量,同时还能够将测量的结果通过计算机分析软件与制图软件等直接呈现出来。例如在进行水下作业时,进行横线测量时应当选择差分GPS技术,如此便可有效的减少对于环境的影响,简化操作流程。而进行纵向测量时则应当选用探测仪,运用超声测量的方式得出具体的深度。

2.4测量矿井工程

目前我国已经将GPS定位测量技术运用于矿井工程的测量中,并通过GPS技术进行了测量演练,及时的对测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常规形式的测绘工作通常是由工作人员自行操作,人为操作较容易出现误差影响测绘工作的精准度,此外,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进行测绘工作,较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在矿井工程中运用GPS定位测量技术。采用GPS定位测量技术就能够高效的实现工程测绘中交互定位,且能够显示出最精确的测绘结果,同时还能够了解工程测绘工作的流程。为了保证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达到最佳效果,可在测量前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于需要测定的位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测量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做好防治措施,以此保证测量人员的安全,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定位技术论文篇(3)

(一)有信道的故障区段定位模式

有信道的故障区段定位模式是指在故障发生后,依靠各分段开关处具有通信功能的柱上开关控制器FTU(FeederTerminalUnit,馈线终端单元)之间或FTU同配电主/子站之间通过通信设备交换故障信息,判断故障区段位置。这种模式包括基于主/子站监控的集中(远方)判断方式和基于馈线差动保护原理的分散(就地)判断模式。基于主/子站的集中判断方式是以配电自动化监控主站/子站为核心,依靠通信实现整个监控区域内的数据采集与控制。基于馈线差动保护原理的分散判断方式是当故障发生时,各保护开关上的FTU利用高速通信网络同相邻开关上的FTU交换是否过流的信息,从而实现故障的自动判断与隔离。

(二)无信道的故障区段定位模式

无信道的故障区段定位模式是通过线路始端的重合器同线路上的分段开关的配合,就地自主完成故障定位和隔离功能,它包括重合器同过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开关配合、重合器同电压时间型分段开关配合以及重合器间配合等实现方式。重合器同过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开关配合的方式:过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器不能开断短路电流,但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记忆重合器备开断故障电流动作次数。重合器同电压时间型分段开关配合的方式:故障时线路出口处的重合器跳闸,随后沿线分段器因失压分闸,经延时后重合器第一次重合,沿线分段器依次顺序自动加压合闸,当合闸到故障点所在区段时,引起重合器和分段器第二轮跳闸,并将与故障区段相连的分段器闭锁在分闸位置,再经延时后重合器及其余分段器第二次重合就可以恢复健全区段供电的目的。重合器配合的方式:重合器方式延续了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原理,自线路末端至线路始端逐级增加启动电流和延时的整定值,实现逐级保护的功能。

(三)有信道集中控制与无信道就地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有信道集中控制与无信道就地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是结合前面两种模式的特点,对于以环网为主的城市配电网,当系统通信正常时,以集中判断方式为主,当通信异常时,可以在配电终端就地控制;对于农电县级配电网,一次网络既有环网供电,更多的是辐射型供电方式,因此放射形网络的故障定位选用无信道的就地判断方式,环路网络采用集中判断方式。

二、目前配电自动化中故障区段定位手段的特征比较

基于有信道故障区段定位模式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由于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正常情况下可以实时监控馈线运行情况,实现遥信、遥测、遥控功能及平衡负荷;故障情况下可以综合全局信息,快速完成故障的志别、隔离、负荷转移和网络重构,避免了出线开关多次重合对系统的影响,适用于配电网络结构复杂、负荷密集地区的配电管理系统。但它的缺点是故障的判断和隔离完全依赖通信手段,对通信速率和可靠性要求高,需投入资金较多;通信设备或主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故障紧急处理的全面瘫痪。

无信道的故障区段定位模式将故障处理下放到设备层自动完成,根本上消除了通信设备可靠性环节对定位功能的影响,具有原理简单,功能独立,封装性好的特点,并且投资比有信道的方式少。重合器同分段开关配合方式的缺陷在于判断故障所需的重合闸次数较多,故障产生的位置距离电源越远,重合闸次数和故障判断时间很长,难以达到馈线保护功能对故障处理快速性的要求;重合器配合的方式通过各开关动作参数整定配合判断并切除故障,无需出线重合器的多次重合闸,但由于配电网存在线路短,故障电流差别不大的特点,容易引起故障时的越级跳闸;并且越靠近出线侧的重合器故障后延时分闸时间很长,不符合故障处理快速性的要求。

有信道和无信道混合模式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可以根据地区配电网的时间情况进行有效组合;但它的缺点是存在着控制实现困难、结构复杂的问题,并且不经济。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无信道的故障区段定位模式由于减少了通信环节,在故障处理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方面都要优于有信道的模式;但故障区段定位过程需要多次投切开关的缺点限制了它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的能力。

三、基于暂态保护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目前配电自动化系统所采用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延续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电流保护的核心理念,其构成原理建立在检测故障前后工频或接近工频的稳态电压、电流、功率方向、阻抗等电气量的基础上,此领域的研究工作也是围绕着如何提高这种原理的性能展开的。实际上,由于输电线路具有分布参数的特性,当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线路在故障的初始时刻一般都伴随着大量的暂态信号,故障后的初始电弧以及在电弧最终熄灭前的反复短暂熄灭和重燃会在线路上产生较宽频带的高频暂态信号;行波由色散产生的频率较集中的高频信号发生偏移和频率分散,会产生频带较宽的高频信号。这些在故障过程中产生的暂态高频电流电压信号含有比工频信号更丰富的故障信息,如故障发生的时刻、地点、方向、类型、程度等。但由于故障暂态信号具有频带宽,信号幅度较工频微弱,且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受信号提取和分析手段的限制,在传统的保护方法里被当做高频噪声滤除掉。但是,随着信号提取及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暂态保护原理的故障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孙德胜,郭志忠,王刚军.配电自动化系统综述[J].继电器,1999,27(3).

[2]陈勇,海涛,叶正明.构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三种基本模式[J].电网技术,2002,26(2).

[3]林功平.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技术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4).

[4]孙福杰,王刚军,李江林.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模式的比较及优化[J].继电器,2001,29(8).

[5]吴敏,朱锡贵,徐为纲.无信道馈线故障处理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5(6).

[6]陈勇,海涛.电压型馈线自动化系统[J].电网技术,2000,23(7).

[7]焦邵华,焦燕莉,程利军.馈线自动化的最优控制模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6(21).

[8]哈恒旭,张保会,吕志来.边界保护的理论基础(第一部分):故障暂态分析[J].继电器,2002,30(9).

[9]刀哈恒旭,张保会,吕志来.边界保护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线路边界的折反射系数的频谱[J].继电器,2002,30(10).

定位技术论文篇(4)

各国政府都已认识到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不仅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也是决定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技术授权便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途径。例如,Kline(2003)指出美国每年的技术授权收益高达1千亿美元。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称2011年我国高新企业的技术交易规模达到4 764亿元。

一、 技术授权费用

技术授权费用包括固定费用、单位产出费和单位收益费。现实经济环境中各式各样的授权方式就是这三种授权费用的不同组合运用。下面分别对这三种授权费用予以介绍。

1. 固定费用。

如果技术拥有者采取固定收费方式授权技术,那么接受技术授权的企业需要一次性地向技术拥有者支付一笔与产量无关的固定费用。固定费用可以视为被授权企业的固定成本。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技术拥有者会将固定费用设置得足够高,以攫取被授权企业因接受技术授权而增加的全部利润。

2. 单位产出费。

单位产出费又称特许权费或版税。如果技术拥有者通过单位产出费授权技术,那么被授权企业每销售一单位的产品就需要向技术拥有者支付一定费用。单位产出费将转化为被授权企业的边际成本,技术拥有者可以通过单位产出费调节被授权企业的产量。技术拥有者的授权收益等于单位产出费与产品销量的乘积。

3. 单位收益费。

如果技术拥有者运用单位收益费方式授权技术,那么被授权企业需要将产品销售收益的一部分支付给技术拥有者,作为技术拥有者授权技术的补偿。因此,在单位收益费授权方式下,技术授权双方的利益正相关。

二、 不考虑讨价还价能力情况下的技术授权

研究技术授权的文献较多,分析重点关注授权方式的选择及福利影响等问题。授权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技术拥有者是否参与生产。研究生产性技术拥有者授权技术的经典文献Wang(1998)证明单位产出费授权方式优于固定收费授权方式,Erkal(2005),Kamien和Tauman(2002),李长英,宋娟(2006)都得出相同的结论;随后Wang(2002)将Wang(1998)的研究拓展到异质产品市场,指出固定收费授权方式与单位产出费授权方式的优劣比较取决于产品差异程度与技术创新程度。研究非生产性技术拥有者授权技术的文献Kamien和Tauman(1986)认为固定收费授权方式优于单位产出费授权方式,Kamien等(1992)将Kamien和Tauman(1986)的产品需求函数拓展为一般函数,分析得到相似的结论。但这一结论却受到Gallini和Wright(1990),Muto(1993),Sen(2005),Sen和Tauman(2007)的质疑。

上述文献对技术授权的研究虽然已经比较深入,但都未考虑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他们集中于讨论固定收费授权方式和单位产出费授权方式。然而,Bousquet等(1998)对法国的技术授权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高达74.9%的授权方式中包含单位收益费。在我国,众所周知的麦当劳、肯德基在向其加盟店进行授权时也都收取单位收益费。基于Bousquet等 (1998)的研究,Martin和Saracho(2010)讨论了生产性技术拥有者对固定收费授权方式、单位产出费授权方式和单位收益费授权方式的选择问题。证明了在双寡头横向市场结构中,单位收益费授权方式会导致授权双方的合谋,故技术拥有者最偏好单位收益费授权方式,但消费者利益却受到损害。

其次,上述文献都没有考虑讨价还价能力。然而,纵观世界各国的情况不难发现大多数技术授权事件都发生在具有讨价还价能力的寡头企业之间。例如,占据电脑芯片市场统治地位的英国ARM公司,先后将其专利技术授权给富士通、英特尔、IBM、SONY、三星电子等公司。再如,英伟达公司(全称为nVIDIA Corporation)将其全部专利技术授权给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因此,在研究技术授权问题时考虑讨价还价能力具有现实意义。从我们查阅到的资料看,这方面的文献较少,只有Din等(2011)在具有讨价还价机制的纵向市场结构中讨论了非生产性技术拥有者授权降低产品成本的技术问题。然而,Din等(2011)只讨论了固定收费授权方式和单位产出费授权方式。后文将分析单位收益费授权方式,并在横向市场结构和纵向市场结构中分别讨论技术授权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上下游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对技术授权的影响。

三、 考虑讨价还价能力情况下的技术授权

讨价还价能力经常在购买者势力的文献中讨论。例如,Dobson和Waterson(1997),Chen(2003)等在纵向市场结构中讨论大型零售商与供货商之间讨价还价行为的反垄断效应。

定位技术论文篇(5)

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论文四种研究方法分布Hannafin在分析1985年以前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时指出,"三种主要力量影响了1985年以前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即行为科学研究尤其是心理学研究传统、创新推广研究特性以及学术界对研究的态度".包括心理学在内的行为科学研究传统,尤其是心理学研究为新兴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方法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从我们的分析中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影响,即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主体.只是在近一些年,其他研究方法开始逐步增多,这说明心理学研究传统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影响稍有减弱,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完全移植和照搬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局面开始有所改善,其他研究方法逐渐被教育技术学研究主体所接受."最近,发现和证明知识的不同范式的概念,成为许多学科的主要讨论焦点."在我们的分析中,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定性研究占主流,这一点似乎与美国实证主义研究传统相背.这也许是由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形式具有特殊性,它是教育科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同时,这一结论也印证了Barbara B. Seels和Rita C.Richey的关于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变化的观点,"从学术的角度看,这些变化的范式包括了向接受定性研究方法的转移,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引入,以及建构主义心理学观点的转移.教学技术也感受到了许多相同的影响".

定位技术论文篇(6)

    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论文四种研究方法分布Hannafin在分析1985年以前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时指出,"三种主要力量影响了1985年以前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即行为科学研究尤其是心理学研究传统、创新推广研究特性以及学术界对研究的态度".包括心理学在内的行为科学研究传统,尤其是心理学研究为新兴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方法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从我们的分析中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影响,即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主体.只是在近一些年,其他研究方法开始逐步增多,这说明心理学研究传统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影响稍有减弱,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完全移植和照搬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方法的局面开始有所改善,其他研究方法逐渐被教育技术学研究主体所接受."最近,发现和证明知识的不同范式的概念,成为许多学科的主要讨论焦点."在我们的分析中,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定性研究占主流,这一点似乎与美国实证主义研究传统相背.这也许是由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形式具有特殊性,它是教育科学领域中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性质的学科.同时,这一结论也印证了Barbara B. Seels和Rita C.Richey的关于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变化的观点,"从学术的角度看,这些变化的范式包括了向接受定性研究方法的转移,现象学研究方法的引入,以及建构主义心理学观点的转移.教学技术也感受到了许多相同的影响".

定位技术论文篇(7)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受到各级社会和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育技术学在发展过程中的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学科内部,也是及其学科外部。因此,更深地了解教育技术学,并更好的解决教育技术学所存在的问题已成为教育技术科研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面临的问题

观瞻我国教育技术研究30多年的沧海桑田,我国学者在教育技术学方面做出了许多研究:南国农先生在电化教育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认为运用现代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在这方面下工夫就会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刘美凤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关键是对其理论知识和实践队伍的学科背景的研究以及素质教育的提高。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经济还不算发达,还不完善,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因此,在一些有关教育技术学的政策问题的认识上还比较模糊,不能给出精确的答案,在这里我们进一步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管理者的认知水平,教育技术研究队伍的建设问题以及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进行研究。论文大全,解决策略。

1管理者认知水平的不足

著名管理大师爱迪斯认为:“没有管理就失去了正确的指引,向荒唐的目标挺进,我们一事无成,回过头来才发现走得越远,越无知”[1]。不言而喻,管理对于教育技术学同样重要。由于受到外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影响,我国政府也已经认识到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以前,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使电化教育出现了大好的发展局面。但在以后的一段时间教育技术却停滞不前,究其原因,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干部的思想观念问题。由于我国没有对教育技术学得到充分的认识,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非常少,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教育技术只作为提供教室、电教设备、电教资料的服务机构,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受重视;教育技术的教学功能得不到发挥;大量的电教用房和设备在教学中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教育技术研究队伍的建设问题

教育的发展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会加快世界经济的竞争,因而也会激发教育发展内部需求。教育需求的增加会促使更多的有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关注“如何教育”的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这正是当前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趋势[2]。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陆续开始在中小学设置计算机的课程,目前,计算机信息教育又成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因此,未来的学校教育和教师将不再是“多媒体或先进媒体”盲;更多的其他学科人员也参与到软件制作过程中来等。其实,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技术学的专业人员已经感到了这种迹现象的存在,那就是,对于教育技术方面“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被定位于多媒体及其教育应用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优势正在不断减弱,而我们目前自己的弱势(心理学方面的训练)却在新的需求和形势下日趋明显。这样,目前的情况是:以多媒体作为定位的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优势在不断的减弱,而这个领域潜在的研究队伍却又分散在教育学院、心理学院、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或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各个地方[3]。如果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仍停留在媒体研究方面,而不在广义教育技术学定位上得以发展,那么,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危机就会就会更加凸显。因此,我们要避开这些误区去寻求教育技术学的更大发展。

3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

目前许多刊物、专著和论文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内涵和学科内许多术语的定义,有的还模糊不清,用法混乱。教育技术就出现许多称谓,如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教育信息技术、远程教育等,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混乱。同时各校教育技术单位隶属的领导单位也不同,有的属于教育科学学院、网络学院、远程教育学院,由于属性有异,也会使人们对学科的性质造成不同的体会。另外对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借用多,对特色的学科理论则论述少。再如对学科的培养目标太广泛,结合学科特点的课程体系还没完全建立。

二、上述问题的解决对策

1教育观念的转变

从心理学上讲,人们的意识决定他们的行为。对于教育技术学的管理者来说,只要他们能从过去的观念中得到一定的改变,那么,教育技术学就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教育观念作为人们通过教育活动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获得的教育认识或教育思想,对人们所采取的教育行动具有指导意义和决定作用。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还不先进,社会制度也不够完善,应试教育体系没被打破,现代教育观念就不可能会形成。比如,现在经常有人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只要管理者的教育观念得到一定的改变。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培养一支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队伍

由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知识涉及许多专业理论,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其知识的结构来调整教育技术学的课程设置,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鼓励性政策,吸引本专业与教育学、哲学、经济、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从事教育技术学相关领域的工作,使这些人员在实际的教学与研究中进行很好的合作,把教育成果进一步扩大,最终达到研究队伍的完美整合。

3理顺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培养目标

正确的定位是每个学科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他不仅影响到该学科当前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也影响到将来的健康发展[4]。论文大全,解决策略。首先,从发展历史上看,教育技术学是在视听教育及程序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引进,使教学手段不断得到更新和充实,促使教学方法不断变化和丰富,从而形成多媒体技术这一领域。因而可以认为,教育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从教学方法中独立出来的学科。其次,从教育技术的有关学科内容及相关知识结构来看,也属于教育学科的内容。论文大全,解决策略。再次,在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也是将教育技术学列入教育学科的分支学科。因此,可以将教育技术学列为教育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仍在形成和完善之中的新兴交叉学科,学科本身还缺乏完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框架[5]。

经研究发现,对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研究者从“电化教育”和“技术”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论文大全,解决策略。论文大全,解决策略。一部分学者认为媒体在教育当中的应用,就是他们给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比如,张楚廷先生的著作《教学论纲》是这样评定教育技术学的:教学中老师借助其他工具和手段,这是古之有之的。然而,近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当代高新科技的突飞猛进,使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多。一门新型的教育学科―教育技术学迅速兴起。另一部分学者则从“技术”的本质来对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进行定位。我们应当尽可能发展广义的教育技术学,既要运用媒体,也不能缺乏技术,应该吸取教育学,教育哲学,传播学,心理学,认知论,计算机科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精华作为自己的特色理论与实践方法。因此,我们并不能单独从电化教育或技术的本质来定位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性质,应从不同方面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学的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连接性的特性,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育最优化”为目标,来更好的来定位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

另外,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脱离实践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仅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此颇有微词,连教育技术科研工作者自己也感觉到这种危机。诚如我们所知,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一方面根据教育技术事业本身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另一方面,作为教育技术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他又要指导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技术实践的进步,并且在教育技术实践中受到检验。因此,对于这样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其理论脱离实际情况是不能任之长期存在下去的。只要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就会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这样不仅会使教育技术学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而且不会让教育技术的人才大面积流失。同时由于在这方面的研究人才增多,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水平就会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就会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

总之,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定位问题以及人们的教育观念也正经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给我们描绘出了教育技术学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美好前景。论文大全,解决策略。我们应该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教育技术学必将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参考文献

[1]爱迪斯.完美管理者[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2-13.

[2]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9.

[3]刘美凤.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3.(201).

[4]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

[5]赵宏,杨开城,李秀兰.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基本框架的思考[J].2003.(4)

定位技术论文篇(8)

 

1.引言

声纳按照工作方式一般分为主动声纳和被动声纳。对于被动声纳,由于它不发射声波,它具有很好的隐蔽性,且具有作用距离远、不容易被发现等优点,在军事领域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加紧了对被动定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被动定位技术受到广泛的重视。随着水中兵器作用距离和打击精度的提高,对被动声纳的定位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远程定位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出现了多种新型的定位方法。

2.传统被动声纳定位技术及面临的问题

2.1 传统的被动定位技术

传统的水声被动定位技术是六十年代研究开发出来的,这类定位技术利用沿不同距离路径传播的水下声脉冲间的时间差或相位差对水面、水中目标进行定位,其典型代表就是三子阵法和球面内插法。三子阵被动测距方法是己经实用化了的被动定位技术,它是六十年代后期出现的噪声测距方法。它利用时延估计技术求出到达三个基阵的相对时延,然后得到目标的方位和距离。但是,三子阵定位方法对水声信道进行了简化,三子阵系统是在同一平面内进行定位的,它不考虑信道声速的垂直分布,也不考虑信道的多途效应。,动目标分析。,动目标分析。不过这种定位方法算法简单,而且对近距离声源定位能达到较高的精度,目前在工程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2.2 传统被动声纳定位技术面临的问题

传统被动定位方法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2.1 远程定位精度不高

传统的被动定位方法,利用球面波或柱面波波前曲率的变化,通过测量各基元的相对时延,估计目标的距离和方位。测距精度与时延估计精度、目标距离、方位、基阵孔径、基阵安装精度等因素有关,其中时延测量精度是关键,然而对于有限的基阵孔径,随着声纳探测距离的增加,波前曲率的变化越来越小,加上信道传播起伏的影响,时延的精确测量以及距离信息的提取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传统的定位方法难以实现远程定位。此外,由于海洋中的声速分布是不均匀的,特别在远距离定位时,声速的不均匀分布使传统的定位算法存在较大的误差。为此,研究人员必须寻求新的被动定位方法。

2.2.2 定位效果受声场环境影响大

由于海水介质的不均匀性,在海水信道中由于温度、盐度、压力的不同,导致了海水介质中各点的声学特性差异很大,特别是不同深度层的声学特性差异很大,导致了声波在海洋中的传播非常复杂,声传播受海洋信道的影响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要提高声纳的探测效果,必须要充分研究海洋信道特点。

3. 匹配场被动定位技术

匹配场声源定位是国际上新兴的水声定位方法,它根据海洋声信道性,在声场建模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匹配场处理算法反演声源位置。匹配场定位技术充分利用了海洋信道特点来反演声源位置,因此它可以有效消除信道对定位的影响,它的定位精度比传统的被动定位精度高。

3.1 匹配场被动定位原理[1]

匹配场定位的被动原理图如图1所示。匹配场定位首先将水听器阵列接收到的数据经过傅立叶变换后计算频域协防方差矩阵。假设声场中某一位置有目标,已知海洋声场环境参数时,利用现有的声场模型可以计算出该目标声源产生声信号在接收水听器阵列处的声场值,通常称之为拷贝场向量。最后将拷贝场向量和测量信号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匹配运算从而输出定位模糊表面,如果实际目标位置与假设声源位置一致,则匹配处理器有最大值输出,这样从定位模糊表面上可以读出目标的位置。

图1 匹配场定位原理图。

3.2 匹配场被动定位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匹配场定位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拷贝声场的计算,二是匹配处理器的设计。拷贝声场可利用现有的声场模型计算得到。,动目标分析。现有的声场模型主要有简正波模型、声线模型、抛物方程模型等。其中,最常用的2种传播模型是射线模型和简正波模型。射线模型具有简捷、直观的特点,适用于描述深海声场。在浅海存在严重的多途和较强的海底散射,射线模型不再适用。简正波模型考虑了各种海底边界的影响,适用于研究浅海、低频的声传播问题。目前声传播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快速、高精度的声场模型的研究上。

匹配处理器就是将拷贝场与实测声场进行匹配运算的算法,从理论上来说,匹配场处理器是传统的阵列信号处理的波束形成概念的推广,因此,很多传统的阵列处理方法都可以用于匹配场处理,而且人们已经证明其中的很多方法是很有效的。按照匹配场处理器的权向量是否与测量数据有关,将其分为线性匹配处理器(CMFP)和自适应匹配处理器(AMFP)。常用的MFP处理器有线性处理器(Bartlett)、最小方差估计器(MV)和匹配模处理器(MMP)。随着人们对传播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阵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匹配场处理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近年来,匹配场处理技术逐渐走向实用阶段,宽带、稳健自适应[1]、高分辨率[2]的匹配场处理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以试验研究带动理论研究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动目标分析。

4.水下GPS定位

水下GPS技术的设计灵感来自于GPS,该技术可以用于潜艇定位,进行爆炸军火处理,还能用于水雷对抗许多领域。水下GPS利用空间GPS系统在海洋中布放一系列声纳浮标,形成网格,在水面用空间GPS,在水下用水声通信。法国的ASCA公司已经开发了用水下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搜索与救援的系统,它可以利用水下的GPS信号确目标的三维坐标。,动目标分析。该系统可以用于跟踪水下的飞机或潜艇中黑匣子的声波发器,从而找到目标。系统包括GPS浮标,控制站及声波发送器。浮标下有水听器,浮标通过水面上的三个天线与指挥、控制、通信等系统联系。利用目标发射的信号与浮标接收信号的时间延迟得到浮标和目标的相对位置,同时,利用分GPS接收机能精确测量出浮标的精确位置。空间GPS技术已相当成熟。,动目标分析。

5.结束语

由于传统的被动定位方法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一些问题,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新的被动定位方法,其中匹配场被动定位技术充分利用了海洋信道,在远距离复杂水文条件下,其定位精度较高,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项技术正逐步走向实用阶段,但匹配场的模型精确性,匹配算法的计算速度以及匹配场的定位的稳健性问题还急需解决。水下GPS技术系统使用条件相对苛刻,不适用于非合作被动目标的探测,工程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参考文献:

[1]杨坤德,等.水声信号的匹配场处理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06.

定位技术论文篇(9)

1.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2.工程设计与实施

3.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4.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5.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6.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

二,论文形式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研究论文.论文主要应包括以下部分:

1.中英文摘要

2.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3.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分析与综述

4.论文主体部分:研究内容,设计方案,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等

5.结论

6.参考文献目录

7.必要的附录

三,论文的质量要求

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3.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

4.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实际工作量一般不少于一年.

5.不同论文形式的要求:

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为主要内容的论文(不包括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论文),要求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并通过调试;

侧重于工程管理的论文(不包括工业工程领域的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和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

工程设计类论文要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符合规范.

6.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附表:论文评审参考标准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审评表(工程设计类)

评审项目

权重

评审内容

1.选题

10%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

2.文献综述

10%

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分析与综述水平

3.技术难度与工作量

20%

一定的技术难度,论文实际工作量不少于一年

4.设计内容与方法

20%

设计方案合理,设计结构正确,设计依据详实可靠,设计方法体现一定的先进性.附录完整.

5.知识水平

20%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水平

6.成果评价

10%

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论文写作

10%

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审评表(研究论文类)

评审项目

权重

评审内容

1.选题

10%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

2.文献综述

10%

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阅读量,分析与综述水平

3.技术难度与工作量

20%

一定的技术难度,论文实际工作量不少于一年

4.技术的先进性

15%

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新思想,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5.理论水平

15%

理论推导,分析的严密性和完整性;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工程硕士问题的水平

6.成果效益

15%

论文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成果的学术贡献

7.创新性或独立见解

5%

创新性成果或独立见解

定位技术论文篇(10)

二、“分模块”教学

基于数码技术在传统纸材书籍设计行业中的技术应用以及新数字网络媒体对书籍设计领域的延伸这两方面基础上的职业能力与岗位职责定位成为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教学内容重组的依据。书籍设计课程内容融合了书籍设计理论、印刷工艺理论、电子书籍设计规律、网页设计规律以及各类电脑软件技术的实践环节,理论内容与实践环节交叉出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学习目标不明、轻重不分的混沌状态,所以课程模块将书籍的概论性理论知识与设计理论、制作技术实践分成单元模块,从而组织课程教学。理论模块书籍设计主要包括了基础理论、设计理论与印刷理论三部分。基础理论以书籍设计的史论为主,它是对书籍历史与发展、数码技术对书籍产生影响的概括性认识与了解,也是汲取设计灵感的基础;设计理论包括传统书籍设计、数字化媒体版式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元素等理论知识,它是找到现代书籍设计的入口,是学生完成项目设计过程的理论依据;印刷理论包括印刷色彩、印刷开本开度、印前工艺制作原则等理论知识,是书籍制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与印刷行业标准衔接的理论模块。实践模块根据书籍设计行业岗位需求(要求),将排版技术、制作能力与数字艺术表现能力等实践技术能力划分为实践模块,在实践模块教学过程中切入相应的理论知识,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传统纸材书籍和数字媒体版面的设计、制作能力这一实践性教学过程与设计理论、印刷理论模块内容紧密结合,并用实践过程来体验、理解与认识基础理论的内涵,具体内容划分为8个模块。

定位技术论文篇(11)

【Abstract】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concept of professional title evaluation; the trend of professional title evaluation system; disadvantages of professional title evaluation in research institute at presen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tendency in aspect of breaking the thesis-oritented pattern in evaluation system and stressing on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 It is essential to set up a rational professional title evaluation system, thus, talents can be evaluated comprehens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Key words】Scientific research; Professional title; Development; Trend

时至今日,科技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水平。然而,科技创新离不开优秀的科研队伍,因此,这就需要一个能够保证选拔出优秀科研人才的机制。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学识、价值与能力的体现,与个人的收入和地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到专业技术人员的根本利益。这种机制给科研人员设定了一条相对稳定、看似公平的职业发展道路,所以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然而,这种评审机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对科研人员进行合理的社会认同是现有评定机制有待改进的关键所在。

1 职称评定制度的概念

职称评审是指已通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并经过基本技能考试〔如:称职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后,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提交评审材料,经由专业评委根据所提交的材料来确定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的资格。

国务院在《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专业技术职务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不同于一次获得后而终身拥有的学位、学衔等各种学术、技术称号。

2 职称评定制度的发展趋势

我国最初的事业单位职称评定的方式和方法,来自于建国初期、从前苏联学习和引进的计划经济那一套体系,即:上级下指标、定条件、设门槛,坐在办公室里看材料搞审批,这样才能彰显上级的威权;下级找关系、要指标、走后门、学文件、套条件。这种方法一方面容易助长政府主管部门的和腐败作风,另一方面也让被评者身心疲惫(张晓冰,2015)。

目前,大多数科研机构在职称评定上都采用“量化评定模式”,针对不同序列的职称,制定相应的“门槛”,这些“门槛”主要包括学历、任职年限、科研资历、科研成果、科研奖励等要素(彭立静,2006;李珂, 2012)。一位科研人员如果想获得更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称,就必须首先满足这些门槛中的各项硬性要求,在满足申报条件后,还要经过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审给予确认。同时,对不同职称的科研人员再下达硬性的科研指标,要求其在任职内必须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如承担各类各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等,定期对科研人员按照相应指标进行科研考核,考核结果反过来决定其福利待遇和职称的晋升。这种职称评定模式对科研人员提出了基本能力和工作业绩要求,具有标准固定、易于操作、能够有效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评审工作效率等优点,为激励科研人员、保证评审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目前职称评定制度存在的弊端

职称评定是事业单位科研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到了科研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切身利益,职称评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它一方面肯定了科研人员在科研领域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激发了科研人员对待科研工作工作的主动性。然而,我国事业单位技术职称的评定已经越来越成为知识分子的一块心病。

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在职称评价体系中,论文的比重过大,几乎就是一条硬杠杠,严重影响了职称评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危害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职称本身是对专业人才的一种外在评价,应当能够真正体现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但“唯论文”的考评机制,只重视写作型人才,而忽视了实用性人才,与职称制度的初衷相背离。其二,众所周知,由于职称评选的专业要求并不十分严格,职称论文的整体质量也令人不敢恭维,很多都是复制、粘贴甚至是抄袭之作,造成了大量的“垃圾论文”,浪费人力物力不说,也降低了职称评选的公信力。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是,人才的认定和选拔,应当是多元化,唯有如此,才能涌现方方面面所需要的人才。而“唯论文”的职称评定,则相当于跛足而行,不仅影响了人才的丰富性,也容易形成错误的导向。

另一方面,行政主导下的职称评定,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和客观标准,必然会很大程度上依赖论文、科研项目等量化指标,从而显得粗放而失之科学。反过来,以论文、科研项目为标准,也有利于行政化的管理。只是,这种外在的公平,导致了内在的不公平,因为人才多种多样,有人动手能力强,有人动笔能力强,用同一套标准来界定,难免有失偏颇。这种相对刚性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基础研究以及研究型人才,却不利于应用型的人才,因为其技术创新并不能通过论文或科研项目来体现,以至于出现了研究与应用相脱节、职称与人才评价无法匹配的问题。这种评价机制的最大受害者,就是那些处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型人才。那些在基层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几乎没有机会能够获得职称晋升,因为他们可能很擅长实际操作,而不专长于著书立说;或者可能他们习惯了踏实苦干,而苦于无法通过权威的形式予以表达。

4 职称评定制度的发展方向

“唯论文为王”的科技人员职称评定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目前,改革科技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已成为社会共识,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呼吁破解“唯论文为王”的职称评定“紧箍咒”。

打破“唯论文”式的评价机制, 突出技术成果转化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实际上就相当于承认市场的重要性,这是职称评定制度的一项非常务实的改革。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就是说科技必须为生产服务,不能为研究而研究,为论文而论文。再高端的研究再美妙的论文,如果最终无法转化为生产力,其意义也便大打折扣。多元化的职称评定机制,是对实用型人才的一种正向激励。

给职称评定“松绑”,赋予其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改变目前相对僵化的职称评定制度,以更宽松和灵活的姿态评价科技人才,一方面有利于改进人才,给人才以更大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的自主创新,为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创造更大的空间。

注重成果转化。对于能够证明取得较好业绩的,可以不用论文要求。如果一个技术人员有多个技术转让项目且交易额累计达到数百万元,并且能够撰写相应的技术报告,其就可以用技术报告代替论文,也不需要去申请科研项目,有利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技术研究和开发上,避免为如何发论文或跑科研项目而费心费力。

总而言之,对科技人才应该采用多方位、多要素、多方法的综合评价,这样才能提升人才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