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工程造价预算超支问题探讨

时间:2022-03-18 04:51:20

工程造价预算超支问题探讨

工程建设项目开始的第一步往往是做好工程造价工作,做好预算分析,让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施工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当前许多施工企业会开展预算、概算和估算等成本控制工作,但由于相应工作机制不完善,还是存在工程变更或施工重复的问题,导致工程造价超支,建设成本相应增加。针对工程项目预算超支问题的起因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化的解决办法,才能在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的同时做好成本预算控制,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受影响。

一、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造价管控在建筑企业的项目运行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做好项目的造价控制,合理使用预算,才能让整个工程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实际施工当中,由于建筑企业在工程质量把控、施工技术运用和工程资源调配等方面的不足,需要花费更多成本以保证施工周期和施工质量,相应也就造成了预算超支的问题。这样一来,不仅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影响,还可能引发工程内部矛盾,致使企业在行业内的声誉受损,不能更好地获得招投标机会。相反,如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避免预算超支问题的产生,则企业不仅能获得最大收益,还能形成自身口碑,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二、工程造价中预算超支问题的原因

(一)对工程项目情况了解度不够

工程预算人员在开展相应工作之前需对工程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掌握项目的规模、所需成本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不出现预算超支的问题。一些工程预算人员为方便自身工作,将现场实地勘察的步骤省去,仅凭借数据资料便进行预算编制,造成工程预算编制的盲目与不合理。一些则因自身专业水平有限,虽然进行了实地勘察,但只能观察到工程表面,未能作深入的了解,在工程前期隐蔽工程以及工作程序等方面把握不足,不能有效预测工程的实际支出,且在预算编制中存在疏忽项和缺漏项,施工部门没有及时发现漏洞,进而导致实际施工产生的费用与预算不符。经由审计部门的工程审计,最终支出往往严重超出预算。

(二)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不足

实际施工阶段,由于施工单位未能建立完善的监控机制,对于施工过程的工程造价缺乏把控,实际施工支出超出预算范围,造成施工单位的被动局面。尤其对于规模较大、涉及资金量较大、施工周期长的项目来说,需要更多专业、严谨的管理人员予以监控,如施工单位未能做好管理人员的配置工作,实际工程项目缺乏严格管理,实际施工就容易出现预算失控的问题。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不足,不仅会造成工程建设成本和资源的浪费,还会因成本超支导致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严重者可能背负相应债务。

(三)为获得中标缺乏项目规划

建筑企业要想获得工程项目,需要参加项目的招投标,利用自身企业的经验、优势以及针对该项目制定的施工方案等打动招标主体,获得中标。由于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进入行业当中,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为获得中标,一些缺乏实力优势的建筑企业采取降低价格的办法获得中标,再在实际施工中通过压缩建筑支出、更改施工计划等办法拿回收益差。这样造成的后果是,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计划上过于随意,后续施工逐步失控,造成工程成本增加。

(四)未能合理控制建设项目成本

工程项目成本主要包括工程设计成本和施工过程成本,工程设计成本需要有效把控,施工过程的成本更需要施工企业做好监控,避免出现预算成本超支的问题。一些施工企业正因为过分关注工程设计成本,忽视施工过程成本的控制。一些预算人员未将建设项目成本预算作为工程施工全程的重要内容,一旦出现相应问题无法及时处理,导致工程项目造价预算超支问题分析缺乏支撑,造成后期施工在工期与造价上的连环问题。

(五)受市场和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

工程项目的造价预算同样受到市场和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部分工程造价人员在预算编制之前未能进行市场价格趋势调查,没有对施工环境进行调研,未能将相应影响因素纳入预算编制考虑当中,导致预算编制潜藏了风险因素。具体来说,工程预算人员没有做市场价格趋势调查,对于施工材料价格浮动情况没做提前了解,待到工程进行阶段材料出现价格浮动时,实际材料支出就会超出预算。在施工过程中,自然环境与施工环境发生变化,尤其是复杂环境下,受地质因素或气象因素影响施工可能中断或遭受毁坏,不仅延误工期,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材料损失,造成工程预算超支。工程造价人员未提前做好市场、环境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可行性施工方案,就可能导致工程预算超支问题的出现。

三、工程造价中预算超支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合理应用工程计量清单,提升预算编制规范性、合理性

为避免建筑项目成本预算超支问题的出现,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施工企业应当合理应用工程计量清单,发挥其在工程预算编制中的作用。工程预算编制中,工程计量清单的运用能够为工程工作量、材料价格等要素的分析提供体系支撑,利用该计量清单便能套用于项目成本控制计算当中,让项目成本控制在最优范围内。首先,需要工程预算人员在编制预算之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不仅要对市场材料价格进行调研,还要对工程现场进行环境勘察,了解施工期间的天气状况、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等,还需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变化,把握一切可能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编制预算清单,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案将预算超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其次,工程预算人员还应从工程项目本身出发,结合项目的规模、难度以及设计图纸等,把握施工过程各个工序的内容、所需施工材料价格、人工与机械费用等,在掌握相应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合理套用工程定额清单。

(二)提升预算人员专业素质,打造专业化工程造价人才队伍

工程预算人员作为工程造价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专业素质水平决定了最终工作成果的好坏。为避免工程造价中预算超支问题的出现,需要工程预算人员本身有着足够专业的知识,具备完成工程造价工作、合理把控工程预算的职业素质。为此,施工企业应当做好工程预算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强化造价专业知识培训的同时,让其对项目设计、行业发展以及相应法律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不断拓宽其眼界与学识,让其成为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应变能力优秀的实干型人才。同时,应当鼓励工程预算人员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在运用专业理论充实自身的同时从实际项目中获取实战经验,关注施工过程,对市场价格与国家政策有提前认知和预判能力,为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的更好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准确把握市场环境情况,做好外部因素的监控与防护

就具体的工程项目来说,做好外部因素的监控与防护,避免包括市场和环境等在内的外部因素影响成本支出,造成预算超支问题。在强化工程预算人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基础上,要求工程预算人员时刻关注外部因素的作用情况。一方面,应在进行工程预算编制之前进行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当前市场行情,预判未来市场价格浮动情况;另一方面,强化与市场信息人员、工程施工人员以及业主等相关人员的交流沟通,更多地掌握必要信息,让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工程施工周期不受影响。

(四)控制工程造价审批标准,减少施工过程工程变更情况

工程造价预算超支问题的有效解决还依赖于工程造价审批和成本支出等方面的严格把控,控制工程造价审批标准,减少施工过程工程变更情况,才能更加有效地做好工程预算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对各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把控,按照施工设计严格执行,避免出现操作不当导致的成本失控,通过强化监督与审查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减少项目的不必要开支。尤其在存在工程量和施工材料价格虚报问题的组织人员上,应建立健全监察制度,落实相关责任,对重点项目和环节进行多重审核。同时,有效处理施工中市场价格浮动差价的问题,提前给出处理方案,结合施工图纸和实际施工情况确定造价预算,减少工程变更的情况,尽可能杜绝工程超量与超价的问题。

(五)加强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严格控制费用预算的使用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同样需要施工企业重点关注并落实。施工技术人员应当不断强化专业知识,结合业务知识和实践经验做好材料、价格和技术的融合,通过三者的有机调配合理把控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使用,让施工成本得以控制。同时,工程预算人员应当结合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作出预测,结合预测情况编制造价概预算,预算人员要在技术人员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用专业的工程建设知识和造价业务知识对相关费用进行合理的计算,保证材料、机械、人工与技术及价格进行有机结合。

四、结语

在建筑工程当中,虽然市场变更、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会造成项目成本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超过预算,但通过科学的防控机制仍能有效解决和控制。预算人员应该做好成本预算的编制工作,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预算,并通过分析市场信息和现场环境,就成本使用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调整,尽量避免项目成本预算超支,造成后期诸多负面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磊.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出原因及控制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31

[2]杨慧琳.建筑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山西建筑,2018,44(16):214-215

[3]康良春.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致因与控制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8):36

[4]马倩.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措施探讨[J].四川水泥,2017(10):197

[5]王怡宁.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4):165

[6]万里云.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支的缘由及控制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2):38-39

[7]韩晓寅.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J].工程经济,2015(01):13-17

作者:景进起 单位:河南省滑县投资评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