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学体育教育下建设融洽师生关系

时间:2022-04-26 10:55:14

小学体育教育下建设融洽师生关系

1.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构成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予学生承受挫折的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如何与他人沟通与交流的教育、培养竞争意识的教育等,是其他任何学科都给予不了的。因此,体育教育不完善的学校教育称不上是完整的教育。现代社会要求,学校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我们通常所说的全面发展,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方面面,缺一不可,而其中体育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体育教育又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其教学场地、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有本质区别。如何驾驭好体育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学生学校学习、生活、接受教育,师生关系是其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一面,是学校教育中最核心的一对关系。他们在学校待的时间甚至比在家里待的时间更长,在学校除了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之外,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老师。师生关系良好,可以使学生对学校产生积极的感情,有更好的学校适应,更愿意主动去学习,能够在学校过快乐的学习生活;而不良的师生关系师则容易使学生对学校产生一些消极的情感态度,更为严重的可能产生心理障碍,对学习失去兴趣,容易与老师、同学形成对立甚至产生冲突,催生厌学情绪,导致辍学甚至做出极端的事。鉴于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如何处理好体育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对于进行体育课堂管理、促进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成绩进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小学体育教育中为何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2.1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成绩进步

关于师生关系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许多专家、学者进行过研究和论证。王佳宁[1]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最大的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反之,则不利于学生成绩进步。马欢的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师生关系的亲密性维度、依恋性维度与学业成就、学校适应正相关;而回避性维度、冲突性维度与学业成就、学校适应负相关[2]”。张宝歌等人认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减少师生之间的冲突;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3]。”邹泓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亲密型师生关系的学生在学校态度、学业行为和社会行为方面均显著好于一般型和冲突型师生关系的学生[4]。”有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一个学生喜欢这个教师,那么他也会喜欢该教师所教的学科,其相关度高达95%以上,而如果学生不喜欢或不满意这个教师,那么他对该教师所教课程的不喜欢程度的相关性达80%[5]。上述研究成果充分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学校适应和学习进步,而不融洽的师生关系则不利于学生的学业进步。现实生活的许多事例也充分说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融洽,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

2.2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各不一样,有的文静,有的张扬;有的沉稳内敛,有的活泼外向。但无论是那种性格的学生,他们都比较希望获得老师的关注,因此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现在的学生大部分趋于早熟,他们心理上渴望成熟,但多数时候在言行举止上又表现的比较幼稚,具有幼稚与成熟并存的特点。时代不同,现在的学生的思想观念已不能和我们当年上学时同日而语,他们非常敏感,自尊心强,且容易叛逆。如果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机,而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不得不去强制学生学习,这样就容易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甚至出现对立与冲突。因此,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有序、高效的进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意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最佳渠道之一,也是学生成绩进步的有力保障。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更乐意与老师打成一片,教师则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内心想法,了解学生的特长与弱点,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

3.小学体育教育中如何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3.1恩威并施,张弛有度

小学生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加之体育课通常在室外进行的独特授课特点,学生更容易“撒野”。我刚入职时,就有同事对我说,一定要从一开始上课就抓好课堂常规,保证课堂纪律,否则到了高年级后不好管理。诚然,此话不假,我也亲身经历过课堂常规不好的班级上课时的痛楚。亲眼目睹了部分同事在体育课上将学生管理的服服帖帖、规规矩矩。我也思考过,究竟要不要向他们那样去要求和管理学生。经过多次思考后,我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认为体育课的氛围本来就应该是活泼好动的,而不应该是一潭死水,师生之间也可以像朋友和亲人一样和谐共处。体育课大多在室外场地进行,室外空间大,学生容易“野”,容易收不住心,如果用在室内上课一样的标准去要求学生,似乎不太合适,不但不利于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体育成绩的进步,有可能适得其反。我经常鼓励学生在体育课上要积极参与,与默守陈规相比,我更希望学生调皮捣蛋一点。因此,在我的体育课上,学生都比较活跃,但这种活跃并非没有限度。体育课本就应该气氛活跃一点,但是得有限度,当老师在讲解和示范时,每个人务必要认真听讲;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只存在单纯的师生关系,没有任何其他关系,但课后师生之间可以是好朋友。所以对待学生,该温和的时候要温和,该拿出态度的时候一定要有态度,对学生好不代表没有原则,不代表学生可以无组织无纪律。但这个度如何去把握,需要老师根据自己和学生各自的实际情况而定。

3.2以诚相待,提升魅力

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放得下自己的身段,一定不要抱有“我是老师,你是学生,你什么都得听我的”这种思想,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当作自己的朋友一般去看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少责备。其次,要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要有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本领,让学生对你产生“崇拜”之情。可以偶尔开开玩笑幽默一下,调节一下课堂氛围,而不需要一整节课都绷着脸安排练习。第三,要多鼓励少批评,尤其要注意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学生。现在的学生都比较好面子,自尊心极强,当众批评会让他们觉得抬不起头,免不了对老师心生怨恨,更别提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了。若有必要,尽量在课后和学生单独谈话,而且要放下教师的架子,心平气和地和学生谈,少一点呵斥和责备。一次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碰撞,远比十次大声呵斥的效果要好。第四,打铁还需自身硬。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他们知道的很多东西老师不懂甚至闻所未闻都很正常。要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得有真本事。就拿我所教的姜同学来说,特别喜欢篮球,而且喜欢自吹自擂,觉得自己的篮球技艺相当了得,打遍全校无敌手。为了让他彻底服我管教,有一次特地在篮球课上让他和我单挑篮球,没给他留任何机会,直接10:0将他打败,从此以后,在我的课堂上再也不调皮捣蛋了,而且经常找我请教篮球方面的事,各项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

3.3精心准备,增强趣味

有两种教育现象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第一,我们的孩子从上学起就开始上体育课,九年义务教育下来上了九年的体育课,但到头来大部分学生却什么技能也没学好,远不如在校外培训班收到的效果好。如果用九年的时间自始至终去做一件事,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练习技能,我相信每个学生都应该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作为体育教师,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其中的原因。第二,绝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运动,但有一部分学生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原因何在?在于很多体育课内容枯燥、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于体育老师教育教学方法一成不变或过于呆板,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在于老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把握不当,导致部分学生反感喜欢说教的体育老师,逃避体育课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试想在考试改革的大环境下,体育越来越受重视,有的初中学校有招收特长生的政策,有体育特长的小学毕业生就有机会去这样的学校施展自己的专长。要让体育成绩不拖学生的后腿,教师必然要从上好每节体育课做起。如何才能让学生既喜欢体育运动也喜欢体育课呢?精心准备每一节课,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变换课堂练习形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还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乐意向老师请教,进而乐于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良性循环。

4.小结

作者在工作之前,曾以为上课就应该是令行禁止的,既没有考虑到现实大环境,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特点。但等真正走上教师之路后才发现,老一套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了,要想在体育课堂上有效教学,一定要和学生搞好师生关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特点,切忌讽刺或挖苦学生。实践证明,体育课不一定非要令行禁止,不一定要学生规规矩矩、默守陈规。如果体育课上学生完全慑于老师的威严,就会让体育课变得死气沉沉,缺乏体育课应有的生气和活跃氛围。只要学生不太过分,能够完成课堂练习,达到既定课堂教学目标就行。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能更加活跃一点,有利于学生加强体育技能练习,促进学生体育成绩的进步。当然,并不是说体育课可以放手不管,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度,恩威并施,做到收放自如,让学生对你又爱又恨。处理好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师高效教学,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方便课堂管理,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是对学生未来负责、对学生前途负责的表现。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时,学生方可“亲其师,信其道”。

参考文献:

[1]王佳宁,于璐,熊韦锐等.初中生亲子、同伴、师生关系对学业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32(06):1439-1441.

[2]马欢.初中生师生关系、学业成就、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7,5.

[3]张宝歌,姜涛.初中生师生关系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04):1015-1017.

[4]邹泓,屈智勇,叶苑.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与其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04):77-82.

[5]时蓉华.教育社会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25-29.

作者:吴海艳 单位:山湖花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