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旅行社年终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10-26 19:41:35

旅行社年终总结

旅行社年终总结篇(1)

转眼间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旅行社的业绩有了质的飞跃,业绩比去年同比增长的一倍多,这是我们全体员工的集体努力换来的,这是需要我们继续按照这个方针工作下去的根本。

虽然今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们国家的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可是我们旅行社却在这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实现了旅游业绩大大发展,逆势而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而这种奇迹就是建立在我们全体员工辛勤努力的情况下实现的,这是十分值得我们总结的地方。

我们的旅行社是XX年10月成立的,真正的做业务是从XX年4月15日开始至今已有三年半有余,在各位领导的关怀鼓励下,不断学习,自己加压,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旅游发展新路。

旅行社成立之初,我们便确立了一切从游客利益出发,“无投诉、零缺陷,打造xx旅游绿色通道”的理念。起点高、严要求,要做到让游客全程满意,树立xx旅游形象,需要从房、餐、门、车、导服各个环节入手,首先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敢于承担责任,取得组团社及来承游客的信任,更好的开展旅游业务。

在旅游业务过程中,最让人怵头的事就是游客对旅游过程中某个环节的投诉,“一票否决”,从不在责任问题上推诿,互相指责,而是敢于承担责任,不给组团社找麻烦,深刻的认识到组团社与地接社间“责任”与“利益”的一致性,用诚信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巩固了业务合作成果,人脉,人气不断上升!

我们注意到旅行社企业需要赢利,但忽略过程中的某一环节,甚至于急功近利“一槌子买卖”势必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办法是不可取的。

二.立足长远,把工作落到实处,从细节上做文章。

保证高标准严要求,从根本上做到让游客满意为宗旨的服务理念,“无投诉,零缺陷,打造旅游绿色通道”不是空洞的,是每一个游客都能感受到的,不把“游客是上帝”作为口号,而是真正的让游客找到做上帝的感觉,进而树立品牌,树形象,扩大影响。回顾一年半的历程,截至目前接待游客23247人,组团700人次,达到了无投诉,零缺陷,收到游客表扬信500多封,锦旗四面,固定客源及友好协作单位不断增加,发展趋势良好,达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目前,我社有业务人员8名。计调2名,固定团队导游员14名,散客导游10名,职责分工明细,全体人员牢固树立不给xx旅游摸黑,不给xx丢脸的思想,各尽其责,各司其职每人上岗之初先交质量保证金XX—5000元不等,保证其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为避免各部门利用职务方便,做出损害游客利益的事件发生,游览过程分段负责,互相监督,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开展外联活动,参加全国大中小旅游促销会议10余次,发放各类旅游宣传品XX0余份。业务的良性开展为形成合力,巩固公司品牌效应,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积极开展电子商务。

随着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不断普及,使旅游信息的流转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旅游资源的经营者和最终的旅游消费者之间能够建立起更直接的关系。

我国网民人数的增加为计算机网络信息交流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的旅行社担负着组合旅游产品、并直接向旅游消费者推介和销售的职能,同时又担负着向旅游产品供应企业及时反馈旅游市场需求的功能。旅行社的这一中介地位决定其收集信息、传递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重要性。因特网将旅行社推向变革的大潮之中。因特网所引发的学习革命必将会对旅行社产生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旅行社可以从网上轻而易举地获得超大量的信息,可加强旅行社与旅游供应商和旅游者之间的联系,也可使旅行社的传统经营运作方式信息化、简单化、科学化,促进旅行社经营管理现代化;另一方面,因特网也会把旅游供应商和旅游消费者聚集在一起,互通信息,以致抛开旅行社中介机构,不必依靠旅行社所提供的信息,就可以直接进行买卖活动,旅行社传统的市场将被其他类型的竞争者分割。

四.抓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经常化。

导游是旅游的灵魂。导游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经过培训考核确立自己的固定导游队伍。从思想上业务上严格要求,使大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谁也不愿成为第一个被投诉的导游员,设立委屈奖,鼓励优质服务标兵,奖罚分明,例如:凡我社导游员获得客人表扬信者,免除此导游员所带旅游团的全部人头费,以此作为奖励,让导游和旅行社利益双收、风险共担。每年抓淡季组织导游员进行政策法规,景点的讲解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大量的引用我社导游员旺季带团中所遇到的大大小小问题,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并本着合理合法的原则,结合客人当时的心理变化分析出最周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以供大家分享,从而使得每个导游员可以在别人实战带团中,汲取工作经验,为今后更好的为客人服务、巩固与组团社间互信的关系,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导游业务培训过程中,不光要突出讲解内容精彩,更要强调对《旅游心理学》、《市场营销》、《旅行社管理概论》、《公关礼仪》相关知识的培训,因为做为一名合格导游员在带领好客人进行观光游览的同时,还要合理的适当的激发客人的消费动机,从而促进我市经济的发展,拉动我市绿色gdp增长。针对组团社,导游员更是代表着地接社的形象与接待能力,强化导游员对《旅行社管理概论》的学习其意义在于使导游员了解旅行社经营过程中各部门工作内容,充分认清地接社、宾馆、酒店、以及组团社之间的利害关系及利益分配,使得导游员在工作过程中,在满足对客人服务同时,能够配合好所在旅行社各部门的工作,更能照顾到组团社的利益,全陪的利益,从而使自身的工作能够顺利展开,从根本上避免了因导游员不了解旅行社业务原因,造成客人投诉或为我社砸掉老客户等事情的发生。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20天,使所掌握的知识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也激发了我社导游员的学习热情,更为来年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思想上的保障。年终组织优秀导游员外出旅游,既作为奖励,又作为一次与异地同仁学习交流的好机会。

五.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保证通道畅通无阻。

与我社合作的宾馆、酒店、都经过我们实地考察,听取游客的意见和建议保质保量的为游客提供服务。旅行社总经理和各协作部门经理经常往来了解情况,我社通过举办“xxxx旅游联谊会”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巩固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关系,对旺季的工作做出总结,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社各部门外联过程中的工作透明化,从根本上杜绝了计调吃房差,导游吃餐差现象的发生。让游客真正感受到通道的舒适、温暖与畅通。落实财物制度,不过分给宾馆,餐厅压价,不欠合作单位一分钱。树立了在协作单位中的良好形象,使协作单位领会xx文化,融入绿色通道,为游客提供绿色优质服务。

旅行社年终总结篇(2)

纵观xx全年,企业已基本完成培育期的初建工作,3月初按照旅游企业申报程序顺利完成企业筹建工作;完善了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组建工作,并顺利开展各项旅游业务,上半年,在市旅游局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进一步规范了企业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以及旅游企业经营应急预案,使企业内外部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使企业能够规范合法经营。

旅行社年终总结篇(3)

1、接团前要了解一些客人当地的资料(如:有名的旅游点、人物、特产等等)。以便和客人有共同语言,使他们对我有一种亲切感。

2、和全陪要提前沟通,多发几个表示友好的信息,为以后的合作做好铺垫。

3、游客到站后,要表现出非常热情的样子。因为游客看到地接导游后,心里首先会产生安全感,紧跟着是好奇和猜想。所以我们要趁热打铁,给客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对于导游来说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4、客人入住宾馆后去每个房间走一走或打电话问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有便可及时解决,如等到客人来找,那么小问题就变成大问题了。

5、团队到来的第一餐一定要用好,用餐前我会给客人介绍清楚团队餐所含的内容。用餐当中去问候一至二次,有问题及时调整。

6、公司的礼品充分发挥他的作用,用的恰到好处,对自己和公司都有好处。

7、讲解内容我会根据客人的层次、兴趣、繁简适度,有计划性的算时间。比如走什么路,多长时间、应讲什么;怎样的客人适合搞什么娱乐活动等等。

8、开场白非常重要。上车后我不会急着自我介绍,因客人初来乍到对陌生的地方会很好奇,我就等个几分钟,让他们看看窗外的景色。等他们回过神来肯定会有人说:“导游,你姓什么?给我们介绍一下吧!”这时全车人的注意力就集中在我的身上了,这样介绍的东西他们也就会印象深刻了。乘机还可以跟刚才说话的人开句玩笑,来达到活跃气氛的目的。刚才说话的那个人肯定很爱出风头,那么行程中很多地方都可以利用他了。不过一定要恰到好处,反之就会是个定时炸弹。

9、跟客人拉近距离有个小技巧,就是迅速、准确的记住客人的名字或称呼,在不经意时叫他一声,他会觉得我总是在注意他。就会有一种优越感,各个方面他就会配合我了!最起码他不会是第一个反对我的人。

10、我认为送团总结不可忽视,行程即将结束时,我一定会总结一下整个旅游行程,里面所有的景点都要说到,帮客人回忆一下,以免回去以后他们忘记了,反到会说有的景点没去,这样就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再介绍一下他们没去过的地方,希望他们或亲朋好友以后再来。虚心的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设法让他们说出心中的不满,就算有一点小问题,他们回去也不会再提了。最后怀着感激之情。谢谢他们的支持与配合才使这次行程圆满结束,表现出依依惜别期待重逢的愿望。

旅行社年终总结篇(4)

一、引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更加密切的依存关系。尽管人们对发展旅游业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已经形成广泛共识,但是如何对旅游业影响力进行合理评估,准确计量旅游产业对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却是困扰学界与业界多年的难题。近年来,一种采用宏观旅游统计核算方法,即旅游卫星账户的分析方法正在方兴未艾。该方法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旅游统计核算体系。本文以江苏省旅游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最新出版的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旨在通过基于旅游卫星账户的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广义旅游业的最终消费、诱发系数以及产业影响力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从不同角度揭示江苏旅游业对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江苏省旅游业“十二五”深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研究意义,从理论上讲,是对旅游业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方面的产业功能及其理论模型进行分析,有助于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理论指导。就实践发展而言,通过实证检验江苏省旅游业扩大内需功能的大小,具有现实的借鉴作用。

(二)相关文献回顾

国外对旅游经济效应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文献极其丰富。需要指出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投入产出法和旅游卫星账户法为代表的数学模型的研究和运用趋于普遍。1998年,参与创建加拿大国家旅游卫星账户的核心人物之一,加拿大学者史密斯第一次将旅游卫星账户统计方法介绍到中国。此后,国内学者陆续开始对国外研究进展进行跟踪并对旅游卫星账户进行了基础研究。李江帆、李美云(1999)在《旅游产业与旅游增加值的测算》一文提出,旅游增加值的概念和旅游消费剥离系数的测算方法,这是最早定量分析我国旅游经济效应的文献。刘益(2006)在《广义旅游业产业贡献测算方法研究》和(2010)《旅游业对扩大我国最终消费的影响评估及对策分析》论文中,对旅游消费剥离系数进行了分析,并围绕旅游业在最终消费中的作用进行了必要的阐述。相关研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总体上看,国内对旅游经济效应的研究缺乏客观的量化分析和个案研究,关于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与旅游业的产业功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并不多见。本文以投入产出法和旅游卫星账户法为研究视角,以江苏省旅游业为研究对象,尝试对旅游经济效应进行一个初步探索,为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二、研究方法说明

本文研究的立足点在于认识最终消费和旅游消费之间的关系,旅游消费和扩大内需的关系以及旅游业的区域产业影响力。一般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投入和产出都可以从供给角度来衡量,而最终消费等指标都可以直接进行计算。但由于旅游业不像传统的工业部门一样总是生产同质的产品,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旅游业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而存在的,无法对旅游业的产业功能进行科学的计量。所以首先必须确定旅游消费剥离系数,对现有国民账户重新进行调整和归并,建立一个虚拟的广义旅游业部门。在此基础上,再对广义旅游业的最终消费贡献、生产诱发系数和产业影响力进行测算,这就是基于TSA的投入产出模型。

三、实证研究

(一)旅游业最终消费贡献力分析

1.数据来源说明

由于我国的投入产出表5年才编制一次,因此,本文采用2011年公布的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作为基础数据。此外,旅游业收入数据来自于《2007年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统计公告》

2.最终消费的测算方法

一般认为,最终消费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最终消费可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居民消费是居民为了个人最终消费需求而购买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全部支出。政府消费指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和政府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提供的消费货物和服务所承担的净支出。

根据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2007年最终消费贡献水平最高的5个部门是教育事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房地产业、卫生事业和农业。从表中无法对旅游消费在拉动全省最终消费方面的作用做出判断。因为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中,不存在一个独立的“旅游业”经济部门,所以无法直接通过投入产出表对旅游业进行测算和分析,必须把旅游消费从122个部门的最终消费中剥离出来。

首先,根据旅游卫星账户的原则界定广义旅游消费所涉及的各行业。这里的广义旅游业是指由各种提供能够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产品的企业所构成的集合,包括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相关企业,具体包括旅游观赏娱乐业、餐饮住宿业、旅行社业、交通通讯业、旅游购物品经营业等其他旅游相关行业。在以上8个主要的旅游特征产业及相关产业中,餐饮业、酒店业和旅行社业直接对应国民账户中的餐饮业、住宿业和旅游业,显然这三个部门的类型划分比较明确,可以直接利用投入产出表中对应数据对其进行分析。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景区游览所涉及的最主要的部门是环境资源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本文的归并方法是,假定游客在景区的游览消费均发生在环境资源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这个部门当中。因此,广义旅游消费范围如下,见表1。

其次,需要测算旅游消费剥离系数。具体步骤如下:

一是根据江苏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求出以上涉及的对应产业部门的增加值率(增加值占总产出的百分比)。

二是根据2007年旅游统计调查,在全省2508.3亿元国内旅游收入中,长途交通费收入363.7亿元,占14.5%;住宿费收入429.67亿元,占17.13%;餐饮费收入451.74亿元,占18.01%;景点游览费收入266.13亿元,占10.61%;娱乐费收入170.56亿元,占6.8%;购物费收入647.14亿元,占25.8%;市内交通费收入62.96亿元,占2.51%;邮电通信费收入27.84亿元,占1.11%;其它花费收入88.54亿元,占3.53%。

三是求出散落在各部门中的旅游增加值(各旅游收入乘以相对应的增加值率);

四是求出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旅游增加值占部门增加值)。见表2。

在采用这一方法的时候也会遇到困难,测算出来的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有时会大于1(比如住宿消费和餐饮消费),这主要是由于产业范畴划分和统计技术不同造成的。本文的解决方法是扩大统计范围(全国范围)进行处理,不仅增加数据可靠性,而且测算的结果也趋向于符合实际状况。见表3。

最后,测算旅游消费最终消费贡献力。根据表格中各行业的旅游消费剥离系数,分别乘以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中对应产业部门的最终消费,再将结果相加,得出了广义旅游业的最终消费水平,并与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中122个部门的最终消费水平进行排序比较,得到如下结果。见表4。

3.最终消费的测算结果

根据计算,2007年江苏旅游最终消费水平在122个产业部门中排在第6位。如果排除受政府消费影响较大的教育事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以及卫生事业,那么旅游业对江苏省国内居民消费的拉动水平则排在第三位。从综合影响角度看,成为拉动消费的第三大产业。

(二)旅游业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分析

1.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的概念

某产业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是指当国民经济系统中的最终消费额增长时,通过产业间的波及效应所激发该项产业的全部生产额,其功能在于可以认识经济系统内各最终消费项目对诱发各产业生产的作用力大小。最终消费对某一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等于该产业的最终消费项目的生产诱发额除以国民经济各产业对应的最终消费项目合计数额所得的商,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实际上也就是最终消费对某一产业生产的推动效果的乘数。某产业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越大,表明国民经济的消费需求对该产业部门生产的推动作用越大。运用逆向思维来思考,一个具有较高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的产业,对国民消费需求的感应力比较强,也即是说具有扩大内需的功能。所以可以将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作为考察一个产业扩大内需功能大小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2.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的测算方法

关于生产诱发系数的具体计算问题,其理论根据是著名的列昂惕夫静态投入产出模型。简化的投入产出表模型如下图表5。

最终产品与总产品之间可以用一个特殊的矩阵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列昂惕夫逆矩阵。假设

那么,Y=(I-A)X ,其中I是单位矩阵,(I-A)就是列昂惕夫逆矩阵。计算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的方法是:某产业最终消费栏的数据分别乘以(1-A)-1 系数表上该产业纵列的数据,然后加总。生产诱发系数等于生产诱发额除以全部产业该项最终消费的合计。

3.旅游业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测算结果

根据江苏省旅游局公布的2007 年旅游消费构成数,将各个相关部门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中由于旅游消费引发的部分产出根据旅游消费系数剥离出来,再归并到虚拟的广义旅游业部门中,则可以计算出2007年江苏省旅游业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额为2897463.82万元人民币,除以全部产业最终消费的合计48115460万元人民币,得到广义旅游业的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为0.060218978,在投入产出表的122个产业部门中排名第11位。

(三)旅游业的产业影响力分析

1.产业影响力的测算方法

为了进一步探究旅游业对国民经济体系中其他产业部门的拉动作用,本文运用产业影响力这个指标分别对住宿业、餐营业和旅游社这三个旅游特征产业进行分析。产业影响力反映的是某一个产业的最终产品的增加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产出的波及程度。比如某产业的影响能力为2.8,表示该产业每增加1个单位的最终产品,就会推动国民经济2.8个单位的产出。某产业J的影响力的计算方法是,在上文提到的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的列昂惕夫逆矩中,纵列第J列的数值之和,即为J产业的产业影响力。

2.旅游产业影响力测算结果

根据上述方法对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中的122个产业部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计算产业影响力,特别关注住宿业、餐营业和旅游社这三个主要旅游特征产业的产业影响力,计算结果如下。见表6。

从表6的计算结果看,2007年江苏省三个旅游特征产业的影响力排名总体来说处于所有产业的中下游,但在第三产业排名中旅游社排第八处于上游,餐营业次之排20处于中游,住宿业排名则比较偏后。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上文对旅游业的最终消费贡献力、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和产业影响力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旅游业是综合性的最终需求型产业。从最终消费贡献力看,表明旅游业刺激消费能力较强,拉动内需效果明显。但是如果对构成旅游产业的各个部分进行单独分析,则推动效果不明显,因此,旅游业是综合性的最终需求型产业。

第二,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方面具有显著的产业引领功能。旅游业最终消费生产诱发系数在江苏省122个产业部门中排名第11位,在34个第三产业部门中排名第6位,均处于上游位置,这表明旅游业与其它产业部门相比具有较强的促进内需作用。

第三,构成旅游业的各特征产业影响力不平衡。研究表明,旅行社业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推动能力最为突出,餐营业次之,住宿业较弱。

(二)建议

第一,政府管理部门必须充分重视旅游业对于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地位和作用,加快区域内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改善提升旅游产业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刺激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消费能力。

第二,在制定旅游发展政策时,必须运用系统思维,完善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政策制定者需注意各个旅游特征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不同特点和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不同能力,政策要具有针对性,努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

第三,促进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是增强旅游业扩大内需功能的重要途径。由于疫情等原因,目前旅游餐饮业倍受打击,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更为艰难。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使当地旅游产业的供给体系更加完善,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史蒂夫·史密斯. 旅游产业及旅游卫星账户[J].研究与探索,2003.

旅行社年终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4)01-0047-08

一、前言

如马休(Massieu)所言:“旅游是人们在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移动,是现代社会人对时间和空间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无论从哪个地域级别上讲,旅游都是一种值得专门进行研究的相关经济活动。”[1]而旅游这一值得研究的新型经济活动,因其独特的非标准性和非具象性,各界研究的视角、方法和结论常常大相径庭,甚至一些引进式的方法研究因缺乏对方法本源性经济含义的了解而不乏谬误。如依照联合国SNA93的核算体系从供给的角度探讨旅游业总体经济规模的测算方法时,往往只介绍方法而止步于计算过程。或者一厢情愿地认为从最终需求角度测算旅游业GDP更为合理,如此一来采矿等原材料产业因为不涉及最终需求而无法核算出自身产业的GDP,实质上着眼需求角度的统计核算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大旅游”对GDP的完全贡献[2]。也有一些研究运用投入产出模型X=(I-A)-1Y测算旅游消费对某地GDP的完全影响[3],殊不知该模型仅反映最终产品与总产品(最终产品加中间产品)之间对应的数量关系,所谓的GDP乘数永远为1,根本不能据此推算对GDP的完整影响(数学证明详见笔者《对旅游业几个重要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一文)[4]。国内还有研究通过调查所得旅游相关产业需求与总产出表示的供给之间的比例,作为相关产业中属于旅游的份额而构造出厦门市旅游卫星账户,这种处理方法虽然总体上符合旅游卫星账户的编制流程,但是细节上仍然有失偏颇[5]。毕竟总产出是包含中间消耗、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的综合性指标,除非以相关旅游投资和旅游消费之和与各相关产业总产出的比值作为旅游份额系数,否则得出的比例势必明显偏小。

笔者认为,如果不了解一个国家旅游业生产总值(或称旅游业GDP),就无法摆脱产业统计数据杂乱无章的困境,更无法获知旅游业全貌和在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的应有地位。旅游卫星账户,正是解决旅游业宏观统计缺失的国际通行方法。自旅游卫星账户问世,特别是世界旅游组织编制的《TSA(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基本理论框架》成为旅游业GDP核算的国际标准以来,法国、美国、西班牙、新加坡、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陆续进行了延续性的编制实践,并涌现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然而在这一国际通用研究范式下,由于国内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不高,相关的学术研究也大多浅尝辙止,有欠连续性和系统性。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厦门、广西、陕西、上海、江苏、浙江、北京等地都进行了通过编制旅游卫星账户测算地区旅游业GDP的相关尝试,反响较好,但大多也没有很好的延续。应该说,我国各省市编制TSA的方法和流程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使得横向的可比性也大打折扣。国家旅游局与国家统计局也曾进行过初步的研究与合作,但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没能全面、系统地推进。应该说,缺乏一套符合我国旅游发展特点的TSA核算标准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完全贡献测算,是我国旅游统计的缺憾,更是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的缺憾。

二、中国旅游卫星账户2007延长表(CTSA-2007)核算算法与数据预备

1.编制CTSA-2007的可行性及技术路线

严格意义来说,编制中国旅游卫星账户需展开专门的问卷调研,借此达到详细了解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的平均停留(旅游)天数、人均天花费及构成,出境游客行前及行后相关旅游花费及构成,以及剔除非旅游目的的入境游客(既有的入境游人次基于海关通关人次获得,不区分入关目的)等统计要件的目的。然而,组织实施此项调研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一项典型的“公共物品”,可以预见到的是,如表1所示,通过旅游卫星账户测算出来的旅游业GDP占全国GDP的比重,必然明显较目前广为使用的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国GDP的比重低,使得这项“公共物品”的供给始终限于短缺,中国旅游业也就难以摆脱萨缪尔森所称之为的缺乏宏观统计之困。

国家旅游局与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按季度展开的关于国内游电话调查,及与各省旅游局合作按年度展开的入境游客问卷调查,足以揭示国内游客和入境游客平均停留(旅游)天数、人均天花费及构成、国内游平均出游率等关键统计信息,加之每年通过与约100家旅行社围绕约1850个旅行团展开的入境地接团费去向调查,能基本保证入境游客花费构成的精度。这些统计数据,构成了通过旅游卫星账户法,按照特征产品、有联系产品和非特定产品几个主要类目,了解境内旅游产品消费量的主体。与此同时,投入产出表则可提供对应的旅游特征产品、有联系产品和非特定产品的总供给数据。两方面数据相较即可获得旅游卫星账户所构架的“合成旅游业”。这一核算思路学界鲜有涉及,本文愿潜心尝试。只是有两个问题需要提前说明。

(1)关于核算精度。诚然,缺少旅游卫星账户专项统计调查会一定程度上削弱本文所述方法的准确性,如非旅游目的入境游客没能被剔选,但是目前既有调研能基本满足旅游卫星账户核算的要求,如果因为一成的误差而否定九成的准确是非常不可取的。国内外学术界其实早有共识,即模型都是错误的,但都是有用的。任何统计数据亦是如此,都是不精确的,但都是有用的。而且在正负误差的共同作用下,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有更可观的参考价值。

(2)关于销售价格和生产价格。以上所述思路中,游客消费调查为销售价格,而投入产出表数据则基于生产价格(成本加利润,税收不包含在内),两者最主要的差别即为税收,在第二产业上表现为17%的增值税及其12%的附加税(总和为17%×112%=19-04%),以及企业所得税。而在第三产业上则主要表现为5%的营业税及其12%的附加税(总和为5%×112%=5-6%),以及企业所得税。为使通过旅游产品消费除以相应供给获得旅游业份额基于同样的价格水平,核算中将针对旅游产品消费数据分别扣除以上两种税收。

2.CTSA-2007核算算法

传统意义上而言,一组企业群是否构成一个“产业”,往往需要满足3个标准,即生产相对同质性的产品、使用基本相同的技术、企业数量及其产出价值达到必要的规模。虽然这一传统理解不适用,也不妨碍社会对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的认可,但确实直接指出了旅游业宏观统计的原因所在。旅游卫星账户作为一种隶属于国民账户体系基本原则的一种新方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测量旅游对国民经济影响的标准模型。这个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将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活动领域来测量,并可以与传统产业进行有效比较。一言以蔽之,旅游卫星账户是一种将传统产业中生产旅游商品的各部分结合起来的方法,进而得以形成一个“合成”的旅游产业,其核算算法如图1所示。

篇幅所限,本文将不对学界已经频繁探讨的旅游卫星账户相关概念和内涵进行重复梳理,只是按照图1的算法逻辑推算中国旅游卫星账户延长表中的主要表式。之所以称之为延长表,是借用逢0和5年份编制投入产出表延长表的称谓方式,也就是说,不通过专项调查数据编制卫星账户,而依据既有调查和统计数据推算中国旅游卫星账户。另外,推算过程中涉及的资料准备和合理化处理将在推算的过程中一一阐述。后文将以目前可得的最新投入产出表——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进行旅游业完全经济价值的测算,因此,本文所截面数据统一限定为2007年度,推算所得的中国旅游卫星账户2007也简称为CTSA-2007。

3.数据预备及处理

《2008年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列明了对约42000名入境游客抽样调查所得人均旅游花费及其构成,见表2。根据《2008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7年我国共接待入境一日游客和过夜游客分别为7715-35万人次和5471-98万人次。用这两个人次指标分别乘以表2中相应的人均花费,所得的全年旅游外汇收入仅为132-44亿美元,与公布的当年超过400亿美元的入境外汇收入相去甚远,也与国家外汇管理局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372亿美元的旅游服务贸易贷方(也就是所谓的旅游外汇收入)差距明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和国际头寸手册》(第六版)的规定,旅行贷方包括非居民在访问某经济体期间(一年以内)从该经济体处购买自用或馈赠的货物和服务[7]。理论上,由国际收支获得的旅游服务贷方统计数据较花费抽样乘以人次得到的旅游外汇收入数据更为准确。虽然由表2计算的旅游外汇收入绝对水平误差明显,但所提供的入境一日游客和过夜游客花费对比和各自构成的相对数据却值得信赖。因此,以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372亿美元的旅游服务贸易贷方数据为全年外汇收入总值,按照表3列示的相对构成,可得2007年我国入境游客消费数据见表3。

《2008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分别列明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国内散客旅游的平均花费和支出构成。理论上而言,虽然旅游产品购买及支付方式不同,但散客花费构成与团队游客的花费构成应该较为类似,即便结构上的略微差异,也不会对本文即将分析的宏观统计结论造成明显影响。因此,本文以散客花费构成代替全体游客支出构成,从而计算合并出国内游客旅游花费见表3。

三、CTSA-2007核心延长表编算及前提假定

1.CTSA-2007核心延长表编算

为了将表3列明的关于旅游产品的消费额对应至相关产业,就需要借助2007年135部门投入产出表。为研究的方便和对与旅游关联紧密的产业进行重点考察,本文将135部门投入产出表归并调整为41部门表

限于篇幅,调整后41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未在文中列示,需要者可通过以下邮箱向作者索取:。。按照《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案》释义,投入产出表中的旅游业指为社会各界提供商务、组团和散客旅游的服务。包括向顾客提供咨询、旅游计划和建议、日程安排、食宿和交通等服务,还包括导游活动。因此,归并所得41部门投入产出表中的旅游业实际内涵基本限定于旅行社业。而在由产品向产业关联对应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表3中多达2485-94亿元的其他项旅游消费(表3中其他项合计)的产业取向。同时由表3可知,作为最为纯粹的旅游业所属行业,旅行社业从游客总消费中分得的份额没能得到体现。虽然旅游业的产业边界较为模糊,但至少现阶段而言,缺少旅行社的旅游业必定是不完全的。根据《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07年全国各类旅行社共实现营业收入1639-30亿元,而2007年的全国投入产出表列明旅游业,也即附表说明的旅行社业总产值为1623-23亿元。由于两组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略有差异,不到0-1%的差距属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因本文研究以投入产出表为基准和纽带,此处以1623-23亿元作为游客对旅行社服务的消费购买,并从其他项产品支出中提扣。进一步根据德尔菲法,将剩余的862-71亿元其他项旅游消费按照2∶3∶5的比例分别归入保险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业和公共服务、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

其次,按照《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案》中的旅游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汇总表的核算原则,旅行社营业成本中的交通费,也即旅游产品中的包价的机票、火车票等的采购费用中,40%应计入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因为这部分费用虽然由航空公司、客运公司等企业主体收取,但需要转付给燃料生产部门。另外,文娱费按照2∶8的比例剥离给文化艺术业和娱乐业。本文将按照以上比例分解相关旅游消费,结果见表4数据首列。

再次,虽然表4第三列数据为旅游相关产业的总供给,也即投入产出表中包含中间消耗、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的总产出。但表4首列旅游消费数据来源于住户电话调查,很大程度上仅反映居民的旅游消费,政府旅游消费基本不含在内。如前文所述,以旅游消费与总产出的比值作为旅游份额系数得出的比值必然偏小。而仅仅从总产出中简单扣除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作为计算旅游份额系数的分母也值得商榷,因为分母数据也包含了用于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的中间消耗。因此,本文将先从最终使用中扣除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再利用X=(I-A)-1Y计算不包含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以及生产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需要的中间消耗的调整后的总产出(见表4第四列数据),使得作为分子的表4首列旅游消费(需扣除税收)与作为分母的调整后的总产出同属一个范畴,因而具有符合经济意义的可比性。

最后,由于表4第一列消费数据以销售价格为统计口径,而第三列数据以生产价格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为税收,即前文所述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或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主要以会计利润为税基;增值税虽然是价外税,但终究由消费者买单,且税基为生产活动的增值部分;营业税为面向服务业的税收,税基为营业收入。根据2007年投入产出表,当年全行业营业盈余率为9-80%,旅游消费额乘以营业盈余率再乘以25%(企业所得税率),即可扣除销售价格所包含的企业所得税部分。同样,根据2007年投入产出表,当年石油及核燃料加工、炼焦与化学原料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为18-76%,游客对于石油及核燃料加工、炼焦与化学原料制造产品的消费额乘以18-76%,再乘以19-04%(增值税17%及其附加12%),即可扣除石油及核燃料加工、炼焦与化学原料制造业产品销售价格所包含的增值税部分;至于运输、餐饮等旅游相关产业,因隶属服务业,销售额乘以5-6%(营业税5%及其附加12%),即可扣除销售价格所包含的营业税部分。最终各相关产业的扣税比例见表4第二列,而表4第一列扣除第二列比例部分,可得以生产价格计量的旅游消费,从而与第四列中总产出数据处于同一价格口径。

依据以上数据处理方案,按照图1的编算流程,可获得CTSA-2007核心延长表(如表4)。

2007年投入产出表显示所有产业增加值合计为266043-81亿元,如此算来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67%。美国2004年测算的该比值为2.6%,挪威2005年的测算结果为3.1%,澳大利亚2005年的测算结果为3.9%,加拿大2005年的测算结果为2.0%,台湾2007年的测算结果为2.2%,本文测算的比值与以上国家的旅游卫星账户专项测算值相当。对比表1可知,这一比例与美国、加拿大等具有较强可比性大国的旅游业GDP占比处于同一数量级。进一步利用表4第四列的旅游份额数据对41部门投入产出表进行行列调整,得到包含“合成”旅游业的投入产出表限于篇幅,包含广义旅游业的投入产出表未在文中列示,需要者可通过以下邮箱向作者索取:。。由该表可以知,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例在41个行业部门中排名位于农林牧渔、批发零售业、建筑业、运输及仓储业、通信设备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不含保险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教育及卫生业、煤炭和石油开采业、金属制品及通用设备制造业、电热水气生产和供应业、服装制造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之后,居于第15位。进一步利用包含“合成”旅游业的投入产出表,借由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可以测算旅游消费或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完全贡献。或者通过投入产出价格影响模型式(1),测算石油价格上涨对旅游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以及旅游产品价格变动对其他各产业或CPI的影响程度。通过式(1)初步测算,旅游产品价格上涨10%,可使CPI上涨0-76%。对以上两方面的问题,笔者将另行著文详细探讨,在此仅想表明本文通过从抽样数据到旅游卫星账户编算,再到包含“合成”旅游业的投入产出表调整,切实开启了分析旅游业完全经济影响和产业价格关联的研究窗口。

2.CTSA-2007核心延长表编算暗含的前提假定

CTSA-2007核心延长表编算过程实质上是将旅游抽样调查及统计数据逐步刻画于投入产出表的过程,因此同样需要遵循投入产出技术的两项基础性假定,一是同质性假定,也就是假定每个产品部门只生产一种同质产品,不同产品部门的产品之间不能相互替代。二是比例性假定,也即部门的产出量和投入量成正比例关系。除此之外,以上编算过程还需要遵循以下假定:

(1)同一性假定。即旅游投资占全社会资本形成的比例和构成与旅游消费占全社会最终消费的比例和构成一致。理论上来说,调查得到旅游相关产业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份额的合计数,除以相应产业的总产出才能准确获得各旅游相关产业中的旅游份额。但因结构性投资数据缺乏,其中对于旅游的投资数据更加难以分辨并获取,也就只能将旅游消费占比视作各产业中应归入旅游业的份额。当然,这一假定并不违背经济现实,毕竟投资的最终目的在于提供消费,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2)相似性假定。即假定政府旅游消费与居民旅游消费构成相似。国内游客抽样调查资料依赖的住户调查难以获得不可忽视的政府旅游花费及构成,虽然居民旅游消费构成与政府旅游消费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政府旅游花费中机票、住宿和餐饮的比例较高,而景区游览的占比则较低,但以居民旅游消费构成作为全体游客的支出结构不失为一个次优选择,而且对本文最后计算的旅游业GDP总量值影响应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需要强调的是,存在前提假定并不表示模型算法不切实际。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作为对经济社会进行抽象研究的学科,其任何量化方法的起点均源自前提假定,如统计调查不但需要假定受访者真实表达,还需要假定受访者的回答彼此不会受到影响。宏观经济学的所有模型都是建立在经济人、投资等于储蓄、完全竞争市场、对称信息等各种与社会现实差距甚远的假设之上。只要前提假设是进行抽象理论分析时对经济现实尽可能少的剥除,就不该否定模型算法的现实价值。

四、结语

近年来,旅游发展成就和形势喜人,但我国旅游业“大产业,小统计”的发展现状依旧没有出现实质性改善,这与缺乏旅游业宏观经济价值的统计指标不无关系。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一方面,旅游业不但自身缺乏统一的自我认识,外界的了解和肯定更为缺乏。而对行业外的非专业人士而言,统计数字(特别是可以用于横向比较的宏观数字)才是其认识旅游业的最有效媒介。另一方面,可比性统计数字的缺乏,也使旅游业本身难以“摸清家底”,并对旅游研究融入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主流研究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本文以旅游卫星账户和投入产出技术为基础构建的旅游宏观统计体系,既是帮助了解旅游产业规模的有利手段,更加有助于以此为基础探究旅游业与国民经济产业体系间

的价值关联。非专项抽样调查所得数据的准确性或多或少存在,但在核算方法体系正确的前提下,与其因不可避免的数据误差而畏手畏脚,不如在建立国家层面的旅游卫星账户调查长效机制上更加果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assieu A. A System of Tourism Statistics (STS) Scope and Content [M]. London: Continuum, 2001-3-13.

[2]Song Ziqian, Zheng Xiangmin.On some theoretical pondering over the industrial status of tourism industry [J].Tourism Tribune, 2001,16(4):27-30.[宋子千,郑向敏. 旅游业产业地位衡量指标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1,16(4):27-30.]

[3]Yang Bingduo, Mi Hong, Wu Xun.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2002 in Beijing [J]. Statistics & Information Forum,2006,21(2):71-76. [杨炳铎,米红,吴逊. 北京市旅游卫星账户2002[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6,21(2):71-76.]

[4]Ma Yiliang. Economic analysis to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J].Economic Geography, 2011,31(5): 852-856.[马仪亮. 对旅游业几个重要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地理, 2011,31(5): 852-856.]

旅行社年终总结篇(6)

虽然甘肃省主要的资源是矿产及能源,但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人文积淀,存在着发展旅游产业的相对优势。旅游产业,因其对环境和资源的破环性较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发展模式的要求。因此对于甘肃省来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其最优选择。而产业要发展,首先应该对产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产业结构是产业经济分析的基础,然而,没有规模就没有结构。因此,对于甘肃省旅游业的产业经济分析,本文选择从分析甘肃省旅游业的规模入手,进而分析甘肃省旅游业的结构,在对产业的规模和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甘肃省旅游业的产业集聚情况,最后,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展望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

一、甘肃省旅游产业规模分析

在全国各地区加快发展大旅游的进程中,甘肃省的旅游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2005年到2011年的七年时间里,甘肃省旅游产业实现全年旅游收入由62.51亿元到333.69亿元的巨额增长。对甘肃省旅游产业的规模进行分析,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展开:(1)全省旅游收入呈现逐年上涨趋势。甘肃地处中西交通要道,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成为甘肃省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础。自2005年至2011年,甘肃省旅游业的总体收入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统计年鉴中关于旅游收入的统计数据被分为国内旅游收入与国际旅游收入两个部分,而旅游业总体收入逐年上涨的趋势在这两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体现。就国内旅游收入而言,确实呈现出了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虽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个别年份出现了增长率的下降,但是就绝对数而言,旅游收入的逐年攀升趋势是十分明显的。2005年国内旅游收入为57.68亿元,而2011年上涨为332.57亿元;而随着“丝绸之路”研究热潮的再一次兴起,作为其开端的甘肃省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国际旅游者的青睐。虽然前几年的金融危机对甘肃省的入境旅游产生了近乎灾难性的影响,但是总体而言,甘肃省的国际旅游收入也是逐年上升的。(2)全省接待游客人数呈现逐年增加态势。与旅游收入类似,在接待游客人数方面逐年增加的态势,也体现着甘肃省旅游业规模的不断扩大。2005年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207.85万人次,而2011年接待国内游客人数达到5826.48万人次;在入境游客方面,实现了增长率从2005年的21.84%到2011年的29.77%的上涨。(3)全省旅游业收入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从一些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三产业在甘肃省国民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在不断的提高,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更是逐年上升。就甘肃省的旅游产业而言,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也在逐年不断的加大,已经从2005年的7.90%增长为2011年的18.36%。通过上述描述性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金融危机作为一个客观因素对甘肃省的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甘肃省旅游业已经构建起了初具规模的产业形态。不论是全省旅游业的总体收入,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量还是旅游收入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贡献方面,甘肃省旅游业已经小有规模。因此,我们可以对甘肃省旅游业作出进一步的结构分析。

二、甘肃省旅游产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对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而这种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因此,对甘肃省旅游产业的结构进行分析,同样可以从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及旅游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视角展开。

1.甘肃省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主要是指旅游产业的六大要素,即:吃、住、行、游、购、娱,能够实现基本协调,不会出现明显的供求不平衡的问题,同时各个部门之间实现良好衔接,促进产业之间的内部联系。通过对甘肃省旅游业规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旅游产业在甘肃省已经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旅游产业各部门的发展也十分迅猛。但是,在旅游产业及其各部门高速发展的同时,它的产业结构内部却隐含着不合理的因素。就旅游产业的六大要素而言,甘肃省的旅游产业收入主要来自于餐饮、住宿、交通及购物部门,也就是六要素中的吃、住、行、购四个方面,众所周知,除了购物部门以外,餐饮、住宿、交通等部门的需求弹性都比较小,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甘肃省旅游产业的总体的发展。因此,要实现甘肃省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就必须实现旅游产业六大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注重游、娱、购等需求弹性较高的产业部门的发展,以确保产业的整体进步。

2.甘肃省旅游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对于旅游产业而言,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旅游产业六要素所涉及的产业部门的水平不断的提高,增强它们的创新能力,并在不断吸收世界新技术革命成果的同时,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旅游产业发展的差距;其次是提升国内旅游的水准,使其逐步向国际旅游迈进,并最终消除两者水平上的差距。由于甘肃省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对于旅游产业的科技投入较少,使得高新技术对于旅游产业的介入程度偏低,加之旅游法律法规的不够健全,造成甘肃省的旅游产业总体上仍然处于低水准的发展模式。因此,要实现甘肃省旅游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在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科技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此外,还应该对旅游产业中的非物质要素,即:旅游产业技术、管理、信息、服务等软环境因素,加以重视,促进旅游产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就甘肃省旅游产业的结构而言,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的实现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正如上文所说,对旅游产业的结构进行分析,是为了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只有将合理化与高级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最终实现以旅游产业的合理化促进其高级化,以旅游产业的高级化带动其合理化,并且达到在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过程中实现其结构高级化,在结构高就化的进程中实现结构合理化的调整。

三、甘肃省旅游产业集聚分析

对产业集聚进行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是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展开的,本文对甘肃省旅游产业的产业集聚的分析,拟从定量方面出发。而目前,从定量方面分析产业集聚的使用最为普遍且最为简易的指标是区位商,其计算公式为:LQik=Xik/Xk÷Xi/X,其中Xik是指地区i的行业k的产值,Xk则是行业k在全国范围内的总的产值,Xi是地区i所有行业的总产出,X则是全国所有行业的总产出。如果计算所得的LQik>1,则说明行业k在地区i的集中程度较高。运用上述公式,选取2005年到2011年的各项数据,可以最终得到甘肃省旅游产业的区位商,如表1所示。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到,近年来,甘肃省旅游产业的区位商值都是大于1的,且其七年来的平均数也是大于1的,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甘肃省旅游产业的地方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甘肃省旅游产业的集聚现象明显。

四、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要发展甘肃省的旅游产业,就应该科学的制定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的知识告诉我们,一个完整的产业发展战略应该包括产业战略目标的选择以及产业战略途径的选择两个基本层面。

结合上述三个部分的分析,可以从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产业集聚两个方面,结合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产业发展的战略途径两者来分析甘肃省旅游产业的发展。

1.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最终战略目标,是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经济系统。而结合甘肃省旅游产业的现实状况,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所需解决的中心问题,除了以科学技术为突破口,加强高新技术在旅游产业中的介入以外,还需要实现旅游六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而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在旅游产业集聚的大环境下实现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最终完成和谐的生态经济系统的建设。

2.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1)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作为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不损坏现有和潜在的旅游资源,在环境,社会,经济三效合一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开发行为。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考虑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存在的文化以及经济方面的差异,并努力使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基本素质得到提高,从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从旅游目的地内部获取发展的动力,实现解决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差距的目的。同时,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应该综合分析本省旅游产业自身的六要素以及相关产业的基本情况,从而制定一个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旅游发展规划,使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保持适度的发展规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程。(2)以政府主导、企业积极参与的模式提升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更是促进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对于甘肃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来说,要实现旅游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必须提高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科技含量。由于运用高新技术需要企业投入较高的人力、物力,要实现产业科技介入的提高,最好的办法是由政府出面提倡,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保证企业的积极参与。(3)以打造旅游知名品牌为根本策略,促进旅游产业集聚。甘肃省在实现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应该在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前提下,加强旅游品牌的策划和运作,努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品牌、旅游产品品牌、旅游企业品牌等一系列品牌,通过著名旅游品牌的培育和鲜明旅游形象的塑造来保障区域旅游的快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杨钢.我国旅游业的产业经济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5):73~76

[2]甘肃省统计局.甘肃省统计年鉴2005~2011年

[3]龙茂发,马明宗.产业经济学概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4]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抹英明.中国产业集群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0~35

[6]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8)

旅行社年终总结篇(7)

我国旅行社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在行业法规、行业制度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自身的特征:从我国旅行社业的类别结构[1]来看,三类社占压倒优势;从我国旅行社业的规模结构来看,小规模旅行社占绝对多数;从地理分布情况来看,我国旅行社在全国的分布基本合理;行业利润逐年下降,我国旅行社业正逐步成为一个低利润行业。

我国旅行社业现行经营体系是行业政策法规、传统经济体制和现行市场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这一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就我国旅行社业发展的实践和趋势而言,其最大弊端是造成下述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和不断恶化:

(1)大型旅行社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其规模优势得不到发挥。

大型旅行社在经营中具有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采购、旅游市场拓展、旅游接待以及资金、信息、人才和抵御风险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易于实现规模效益,而在我国旅行社行业中,大旅行社的规模效益并不明显,优势也远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我国旅游业近几年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市场持续扩大,旅游收入尤其是国际旅游收入增长很快。而在此情况下,一些大型旅行社的业务发展缓慢,在竞争中面对众多新的商业机会,自身却处于保市场或无奈于市场份额下滑的困境之中。②大旅行社未能在旅游市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即未能平抑市场的过度竞争,未能起到引导和稳定市场的作用,致使市场的混乱无序成为困扰我国旅行社业发展和造成旅行社资源浪费的顽症,大社自身也未能避免这种市场混乱所带来的负面效应。③在旅行社的内部管理方面,一个突出现象是一些大社内部普遍实行部门承包或变相部门承包,强化部门权益,使得部分大型旅行社实际上成为一些业务上相对独立的小旅行社的集合体,在这种格局下,大旅行社当然发挥不了应有的优势,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2)中小旅行社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发展可谓举步艰难。

就目前我国中小旅行社的总体情况而言,其特点集中表现为有限的接待数量和低下的利润水平。在接待数量方面,近年来我国许多小旅行社处于发展无望而又能勉强支撑的境地。自1995年1月国家旅游局在旅行社行业实施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以来,很多小型旅行社不堪重负,纷纷退出行业。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众多小型旅行社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业主对行业和自身未来发展的理性预期。在利润率方面,我国以经营国内旅游业务为主的众多中小旅行社多为二类社和三类社。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资料,1994年这两种类型旅行社的平均利润率不足8%,1995年约为5.4%,而为数众多的三类旅行社1995年的平均利润率更是下降到4.24%。这些资料反映的还只是税前利润,如果再扣除所得税,则这些旅行社所剩净利润更是微乎其微了。

有限的接待量和低利润率现象的并存充分说明了当前中小旅行社经营的艰难局面。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从旅行社自身因素来看,绝大多数中小旅行社人、财、物力有限,而其经营活动却涉及从产品设计开发到旅游接待的各个环节。这种经营的多环节必然造成每一经营深度的不足。浅层次的产品开发直接影响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促销的乏力使得很多国内游客对旅行社的服务缺乏了解,对利用旅行社能获得的价格实惠及其它便利半信半疑,最终使得国内旅游者对旅行社的利用率偏低,市场范围狭小;接待的不周更是造成或强化了社会公众对旅行社的不良印象,减少了回头客和其它顾客来源。旅行社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求生存,必然举步艰难。

(3)旅行社业恶性价格竞争盛行,市场秩序混乱。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1985年对旅行社类别的划分和对旅行社业务范围的规定,其初衷或许在于通过这种形式的分工来起到规范市场和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而在我国旅行社业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二类社比例失调造成二类社业务量明显不足,致使许多二类社为谋求生存而违反国家规定超范围经营,直接在海外招揽客源。在此期间,国家主管部门在执法方面的乏力,使得这种现象迅速蔓延,而部分一类社贪图蝇头小利,通过为二类旅行社代办签证通知赚取不义之财的做法无疑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致使许多三类社也开始从事外联和国际旅游接待业务。除此之外,这种现象的出现和普及无疑也包含着旅行社实业界对我国以水平分工为基础、以各种特许经营权为特征的旅行社人为市场分工模式的否定。1996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条例》,对我国旅行社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调整,但单就对旅行社类别进行的调整而言,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说这只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即只是取消了曾经对我国旅行社市场秩序干扰最大的二类社,然后根据剩余两类旅行社的业务分工情况更名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水平分工的基础和特许经营权的特征并未改变,其未来的运转结果很可能会重蹈历史覆辙。如此看来,人为的市场分工模式未被也难被业者所接受,行业中某种有效的自然分工体系又难以形成,加之为数不多的几个行业组织极其有限的约束力及其在管理权威方面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出现当前这种市场混乱的现象自然也是难免的。

旅行社市场混乱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以削价竞争为主的旅行社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削价竞争是行业市场机制不成熟、同时行业内缺乏有效的规范准则的集中反映,它使参与者大伤元气,非参与者经营更加困难。竞争的结果不会刺激产品质量的改进,而是导致质量被忽视,无意保证质量或无力保证质量,使旅行社卷入另一种形式的恶性循环。

除以上几个问题与我国当前旅行社的经营体系直接相关之外,行业内许多其它问题的存在也与目前的经营体系有很大的联系。如旅行社产品的重复雷同,旅行社促销能力尤其是海外促销能力薄弱和旅行社总体接待能力低下等。其中,旅行社产品的重复雷同是我国旅行社业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旅行社产品由于缺乏诸如商标权、专利权这样的进入限制[2],又无太多技术障碍可供保留和垄断,使得一些有开发能力的旅行社一旦开发出某种能够迎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众多中小旅行社便一哄而上,竞相模仿或参与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有实力的旅行社向深度开发和促销产品的积极性,而一些既缺乏必要的硬件设备,又不具备藉以保证接待质量的“软件”基础的中小型旅行社的存在必然会降低旅行社的总体接待力量。

二、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

如前所述,我国现行的旅行社经营体系造成了众多难解的问题,而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也已经得知,目前我国旅行社业的行业特点是以三类社为主体的小规模旅行社占绝对多数,但我们并没有否定少数大规模旅行社的存在。事实上,正是为数有限的大规模旅行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上升,但它们却不能改变行业利润率逐年下降和我国旅行社业正逐渐成为一个低利润行业的事实。此外,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其基本合理的地理分布特点。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势在必行,考虑到行业当前的现实,同时考虑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旅行社业将要面临的国际竞争态势,我们认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方向是通过对现有旅行社的改造、分化、组合以及增设等方式实现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和小型旅行社通过制形成网络化的目标模式。

(1)大型旅行社集团化。

在我们设想的目标模式中,大型旅行社所要解决的重心问题是规模经济问题。根据这一构思,我们应使目前约占旅行社总量1%强的规模较大的旅行社通过合并、兼并或其它方式重新组合,形成一定数量人、财、物一体化的紧密型旅行社集团。旅行社集团的构架可以承袭现行一些大社采用的总社和各热点地区分支社的形式,但总社和各分支社在人、财、物等资源上应是一体的,组织管理采用集团企业的管理方式。从微观角度讲,这种旅行社集团有利于真正发挥其在采购、预订、营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获得规模经济;从宏观角度讲,这些有限的大型集团企业的存在可以引导和稳定市场,克服旅行社市场因过度分散和紊乱造成的问题。

在我们讨论建立的目标体系中,大型旅行社在实现集团化之后,其基本业务包括3方面,即产品(特别是适合大众旅游市场的标准化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和旅游接待,而销售业务(这里限指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则主要由数量众多的中小旅行社。这些举足轻重的旅行社集团把全部资源集中于三块相互联系的旅游业务中,势必会提高自身和整个行业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的力度,提高总体接待质量,同时还会因为避免了很多分散的重复劳动和相应的不规模竞争而减少资源耗费。

旅行社年终总结篇(8)

1.1方法体系构建传统意义上而言,一组企业群是否构成一个“产业”,需要满足三个标准,即生产相对同质性的产品、使用基本相同的技术、企业数量及其产出价值达到必要的规模,这一传统理解直接指出了旅游业宏观统计缺失的原因所在。史蒂夫·史密斯(2003)指出,旅游卫星账户(TSA)作为一种隶属于国民账户体系基本原则的新方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测量旅游对国民经济影响的标准模型。这个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将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活动领域来测量,并可以与传统产业进行有效比较,是一种将传统产业中生产旅游商品的各部分结合起来的方法,进而形成一个“合成”的旅游产业,而如果将这一“合成”的旅游产业在投入产出表中予以体现(目前学界还无相关的尝试),就可以在相对完整的旅游业视野下,考察其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产值波及、价格影响等方面的关联关系。以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旅游卫星账户核算框架为基础,本文构建了基于旅游卫星账户和投入产出的旅游业价格影响研究方法体系(见图1)。其中,虚线部分为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旅游卫星账户核算算法体系(世界旅游组织,等,2001),实线部分为本文搭建的研究框架。

1.2数据预备及处理由于我国2010年投入产出表还未公布,本文以目前可以获得的最新表——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进行相关分析,因此,基于旅游卫星账户方法的相关产业旅游份额核算也采用2007年的截面数据。根据《2008年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列明了对约42000名入境游客抽样调查所得人均旅游花费及其构成(见表1),以及《2008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统计,2007年我国共接待入境一日游客和过夜游客分别为7715.35万人次和5471.98万人次。用这两个人次指标,分别乘以表1中相应的人均花费,所得的全年旅游外汇收入仅为132.44亿美元,与国家外汇管理局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372亿美元的旅游服务贸易贷方(即旅游外汇收入)差距明显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的规定,旅行贷方包括非居民在访问某经济体期间(一年以内),从该经济体处购买自用或馈赠的货物和服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可见,理论上而言,由国际收支获得的旅游服务贷方统计数据,较花费抽样乘以人次得到的旅游外汇收入数据更为准确。

图1基于旅游卫星账户和投入产出的旅游业价格影响研究框架

表12007年入境游客人均花费及构成入境一日游客人均花费(美元/人)44.14入境过夜游客人均花费(美元/人)179.79构成(%)1.交通16.32.餐饮143.景区游览8.84.娱乐7.75.购物34.66.邮电通讯4.37.其它14.3构成(%)1.长途交通28.9其中:飞机22.8火车2汽车1.8轮船2.32.住宿15.43.餐饮8.54.景区游览3.95.娱乐4.86.购物24.27.市内交通1.88.邮电通讯1.69.其他10.9数据来源: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2008年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据上述分析,本文以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372亿美元的旅游服务贸易贷方数据为全年外汇收入总值,按照表1列示的相对构成,可得2007年我国入境游客消费数据(见表2)。《2008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分别列明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国内散客旅游的平均花费和支出构成。理论上而言,虽然旅游产品购买及支付方式不同,但散客花费构成与团队游客的花费构成应该较为类似,即便结构上的略微差异,也不会对本文的宏观统计结论造成明显影响。因此,本文以散客花费构成代替全体游客支出构成,计算合并出国内游客旅游花费(见表2)。

借助2007年135部门投入产出表,将表2列明的关于旅游产品的消费额对应至相关产业,同时,为重点考察与旅游关联紧密的产业和研究的方便,本文将135部门投入产出表归并调整为41部门表(具体部门分类见附表)。在由产品向产业关联对应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表2中2485.94亿元的其他项旅游消费(表2中其他项合计)的产业去向。同时由表2可知,作为最为纯粹的旅游业所属行业,旅行社业从游客总消费中分得的份额没能得到体现,赵丽霞、魏巍贤(2001)对这一问题也未给予适当的重视和处理。根据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07年全国各类旅行社共实现营业收入1639.30亿元,而2007年的全国投入产出表列明的旅游业(即附表说明的旅行社业)总产值为1623.23亿元。由于两组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略有差异,但不到0.1%的差距属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因此本研究以投入产出表为基准,以1623.23亿元作为游客对旅行社服务的消费购买,并从其他项产品支出中提扣。进一步根据德尔菲法,将剩余的862.71亿元其他项旅游消费按照2∶3∶5的比例分别归入保险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业,公共服务、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按照《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法》中的旅游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汇总表的核算原则,旅行社营业成本中交通费(即旅游产品中包价的机票、火车票等)的采购费用中,40%应计入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由于这部分费用虽然由航空公司、客运公司等企业主体收取,但需要转付给燃料生产部门)。另外,文娱费按照2∶8的比例分劈给文化艺术业和娱乐业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法[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本文按照以上比例劈分相关旅游消费,结果见表3数据首列。表3第二列数据为旅游相关产业的总供给,即投入产出表中包含中间消耗、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的总产出,但由于表3首列消费数据来源于住户调查,很大程度上仅反映居民的旅游消费,政府旅游消费基本不含在内。如前文所述,以旅游消费与总产出的比值作为旅游份额系数得出的比值必然偏小,而仅仅从总产出中简单扣除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将其作为计算旅游份额系数的分母也值得商榷,因为此分母数据也包含了用于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的中间消耗。本文从最终使用中扣除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利用X=(I+A)-1Y计算不包含政府消费、资本形成、生产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需要的中间消耗,调整后的总产出(见表3第三列数据),使得作为分子的表3首列旅游消费与作为调整后的分母的总产出同属一个范畴,因而具有符合经济意义的可比性。依据以上数据处理方案,可获得各相关产业部门旅游份额如表3第四列。

旅行社年终总结篇(9)

莫跃明:建国60年来,中旅总社与共和国一同成长。中旅人历经风雨,将一个外交部下属的小型外事接待机构,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国际旅行机构。纵观这60年,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与转变,我主要有三点感触:一.“以人为本”是我们经营的基础。60年来我们所培育的忠诚而优秀的旅游人才队伍,成为中旅总社乃至整个中国旅游事业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最宝贵财富。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用忠诚和汗水为中旅总社演绎着一幕幕精彩,实现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跨越。二.“诚信经营”是我们壮大的根本。60年来所积淀下的深厚企业文化底蕴,是中旅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始终坚持“内求团结、外求发展、优化管理、强化服务、重视人才、珍惜商誉、努力实干”的方针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三.“改革创新”是我们发展的动力。这60年中我们的每一次角色转换,都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为了发展,中旅人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始终以成为行业领先者作为中旅总社奋斗的目标。

记者: 自2007年起,中旅历经了一系列的重组。现在的中旅总社在国内旅游业堪称“中国旅游第一社”了。您认为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重组对中旅总社业务是否达到了当初设想的促进作用?

莫跃明:2007年港中旅与中旅集团实施重组,合并为中国最大旅游产业集团。中旅总社、港中旅和招商国旅合并为中国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构成了集团核心旅游业务板块。完成重组后,我们拥有24家海外旅行社、港澳地区43家旅行社和门市,54家内地旅行社,成为全国网络体系最完善,规模最大的国际旅行机构,而且集团在产业链上的完善也提高了中旅总社的资源掌控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从目前情况看,我总的感觉是,港中旅集团旅行社板块迎来了千载难逢的良好发展机遇――平台宽了,机会多了,前景广了,实力强了,网络全了,后劲足了。但与此同时,也深深地感到肩上的责任重了,压力大了,期望高了。但我深信,只要假以时日,我们一定会实现1+1+1>3的理想效果。

记者:据说在重组之前,您对重组的前景还是多少有一些担忧的,能谈一下当时的心情吗?

莫跃明:这其实是被一些媒体演绎的说法,似乎是源于当时我手机彩铃的内容。重组工作正式展开后,集团将旅行社业务板块置于总体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并为旅行社业务板块重组制定了缜密的计划,提出了长远发展规划,明确了以中旅总社为核心业务品牌,逐渐将三个品牌的资源融合到一起。到2010年,我们要在全球范围内建成8个区域公司、150家分公司、500个直营门市的发展格局。集团要求我们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将中旅总社打造成为“中国第一、亚洲最佳、世界一流”的世界级旅行社品牌。这种支持力度,这种发展宏图,只会让人振奋!何来担忧之说呢?

记者:刚才一讲到中旅总社重组后的发展目标,明显感到您是非常激动和渴望的。您和您的团队是否有信心?又如何来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呢?

莫跃明:我与全体员工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同时也有信心让中旅总社成为亚洲最佳的旅行社。集团方面将会给我们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和政策支持,自开展业务重组以来,我们虽然经历了奥运会特殊政策、全球性金融危机、H1N1流感大爆发以及内部调整带来阵痛等因素的影响,但我们的营业收入依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入境游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在推行的在总部统一管控下,“以区域公司为中心、以前后台分离为手段、以控制资源为目标、以网络布局为重点、以天地联网为方向“的总分式体系,并通过品牌整合、机构重组、流程再造、模式重塑,逐步实现中旅总社“战略目标一体化、企业品牌一体化、业务运作一体化、财务管理一体化、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和信息管理一体化”的全方位一体化战略,是旅行社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必经之路,谁起步早、推进快、决心大,谁就将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记者: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让国际旅游业受到重创。正经历重组的中旅总社,将此视为“危”还是“机”呢?

莫跃明:在百业萧条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家以组织中国公民旅游及商务活动为主的旅行社,业务受到波及在所难免。然而我们还是抓住了国内旅游市场出现两升一降(国内升、出境升、入境降)趋势的机遇,保持了总体收入的平稳。危机的出现也从某种意义上为我们的重组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外部环境,让我们以最小的代价解决业务上的冲突,而且没有被竞争对手所超越。

从客观上讲,金融危机也为中国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市场会因此得到净化、企业内部的问题和矛盾得以暴露并加以解决、大型企业集团有机会优化经营体系并开展行业整合,这些都将有利于中国旅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记者:一直有消息称中旅有在A股市场整体上市的计划,您在这里是否可以透露一些信息呢?

莫跃明:按照集团的统一战略规划,随着旅行社板块整合的有序推进,旅游资源将实现全面的对接。这将使港中旅旗下各企业资源实现有机结合,真正让港中旅集团成为一个庞大的航母舰队。到那时我们在资本市场的运作空间和选择余地会更大,既可注入“中旅国际”(0308.HK),也可以选择A股上市。无论怎样操作,都可以肯定的是,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将为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让广大股民得以分享中旅发展的成果。

记者:去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旅总社成为国内唯一的奥组委指定旅游合作机构,负责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非官方记者团的接待工作,并承办了“中国残奥无障碍旅游”项目。您认为这些工作对中旅总社乃至中国旅游业的意义何在?

莫跃明: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终于在2008年得以实现,中旅总社能够来承接奥运接待任务,我们深感骄傲和自豪。北京奥运是我们中国、中华民族对全世界最完美的一次展示,她在全面提升中国形象的同时,也将深层次、全方位地拉动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我们作为旅游接待机构不仅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更是在服务意识、人员素质、软硬件水平以及经营观念上得到大幅提高。尤其是承办“中国残奥无障碍旅游”项目,更让我们开阔了思路,以实际行动去关注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旅游需求,用我们的努力让社会更增添了一份和谐。

记者:从总体上感觉中国的旅游业,尤其是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并不尽人意。您怎么看待目前的市场现状?

莫跃明: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旅游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中旅总社也是在这个阶段才真正地发展壮大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旅行社普遍从最初的政府接待机构逐渐涉足市场,旅行社数量也急剧增多。到90年代后期,旅游市场全面放开以后,旅行社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从30年前的数百家达到了目前的数万家,出现了市场总量增长与行业机构增长严重不匹配的局面。大家占山为王、各自为政。为了生存和发展,旅行社采取以价格为手段的非理性竞争,从而出现了竞争混乱无序,经营缺乏诚信,整体社会形象差等现象。外界评价中国旅行社行业没有形成国际通行的批发、零售、的产业格局,如今是小、散、乱、差。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行业进入门槛太低,政策监管的不到位,旅游者消费的不够理性以及个别旅行社的不洁身自好,这些将严重妨碍中国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

中旅总社作为行业中的重要成员,有责任肩负起改变行业现状的重担。而且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开创新的经营策略,转变经营模式,协调各方资源,设计新产品,完善产业链条,为推动中国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贡献着力量。

旅行社年终总结篇(10)

我国旅行社业现行经营体系是行业政策法规、传统经济体制和现行市场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这一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就我国旅行社业发展的实践和趋势而言,其最大弊端是造成下述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和不断恶化:

(1)大型旅行社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其规模优势得不到发挥。

大型旅行社在经营中具有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采购、旅游市场拓展、旅游接待以及资金、信息、人才和抵御风险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易于实现规模效益,而在我国旅行社行业中,大旅行社的规模效益并不明显,优势也远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我国旅游业近几年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市场持续扩大,旅游收入尤其是国际旅游收入增长很快。而在此情况下,一些大型旅行社的业务发展缓慢,在竞争中面对众多新的商业机会,自身却处于保市场或无奈于市场份额下滑的困境之中。②大旅行社未能在旅游市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即未能平抑市场的过度竞争,未能起到引导和稳定市场的作用,致使市场的混乱无序成为困扰我国旅行社业发展和造成旅行社资源浪费的顽症,大社自身也未能避免这种市场混乱所带来的负面效应。③在旅行社的内部管理方面,一个突出现象是一些大社内部普遍实行部门承包或变相部门承包,强化部门权益,使得部分大型旅行社实际上成为一些业务上相对独立的小旅行社的集合体,在这种格局下,大旅行社当然发挥不了应有的优势,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2)中小旅行社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发展可谓举步艰难。

就目前我国中小旅行社的总体情况而言,其特点集中表现为有限的接待数量和低下的利润水平。在接待数量方面,近年来我国许多小旅行社处于发展无望而又能勉强支撑的境地。自1995年1月国家旅游局在旅行社行业实施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以来,很多小型旅行社不堪重负,纷纷退出行业。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众多小型旅行社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业主对行业和自身未来发展的理性预期。在利润率方面,我国以经营国内旅游业务为主的众多中小旅行社多为二类社和三类社。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资料,1994年这两种类型旅行社的平均利润率不足8%,1995年约为5.4%,而为数众多的三类旅行社1995年的平均利润率更是下降到4.24%。这些资料反映的还只是税前利润,如果再扣除所得税,则这些旅行社所剩净利润更是微乎其微了。

有限的接待量和低利润率现象的并存充分说明了当前中小旅行社经营的艰难局面。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从旅行社自身因素来看,绝大多数中小旅行社人、财、物力有限,而其经营活动却涉及从产品设计开发到旅游接待的各个环节。这种经营的多环节必然造成每一经营深度的不足。浅层次的产品开发直接影响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促销的乏力使得很多国内游客对旅行社的服务缺乏了解,对利用旅行社能获得的价格实惠及其它便利半信半疑,最终使得国内旅游者对旅行社的利用率偏低,市场范围狭小;接待的不周更是造成或强化了社会公众对旅行社的不良印象,减少了回头客和其它顾客来源。旅行社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求生存,必然举步艰难。

(3)旅行社业恶性价格竞争盛行,市场秩序混乱。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1985年对旅行社类别的划分和对旅行社业务范围的规定,其初衷或许在于通过这种形式的分工来起到规范市场和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而在我国旅行社业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二类社比例失调造成二类社业务量明显不足,致使许多二类社为谋求生存而违反国家规定超范围经营,直接在海外招揽客源。在此期间,国家主管部门在执法方面的乏力,使得这种现象迅速蔓延,而部分一类社贪图蝇头小利,通过为二类旅行社代办签证通知赚取不义之财的做法无疑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致使许多三类社也开始从事外联和国际旅游接待业务。除此之外,这种现象的出现和普及无疑也包含着旅行社实业界对我国以水平分工为基础、以各种特许经营权为特征的旅行社人为市场分工模式的否定。1996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条例》,对我国旅行社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调整,但单就对旅行社类别进行的调整而言,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说这只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即只是取消了曾经对我国旅行社市场秩序干扰最大的二类社,然后根据剩余两类旅行社的业务分工情况更名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水平分工的基础和特许经营权的特征并未改变,其未来的运转结果很可能会重蹈历史覆辙。如此看来,人为的市场分工模式未被也难被业者所接受,行业中某种有效的自然分工体系又难以形成,加之为数不多的几个行业组织极其有限的约束力及其在管理权威方面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出现当前这种市场混乱的现象自然也是难免的。 

旅行社市场混乱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以削价竞争为主的旅行社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削价竞争是行业市场机制不成熟、同时行业内缺乏有效的规范准则的集中反映,它使参与者大伤元气,非参与者经营更加困难。竞争的结果不会刺激产品质量的改进,而是导致质量被忽视,无意保证质量或无力保证质量,使旅行社卷入另一种形式的恶性循环。 

除以上几个问题与我国当前旅行社的经营体系直接相关之外,行业内许多其它问题的存在也与目前的经营体系有很大的联系。如旅行社产品的重复雷同,旅行社促销能力尤其是海外促销能力薄弱和旅行社总体接待能力低下等。其中,旅行社产品的重复雷同是我国旅行社业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旅行社产品由于缺乏诸如商标权、专利权这样的进入限制[2],又无太多技术障碍可供保留和垄断,使得一些有开发能力的旅行社一旦开发出某种能够迎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众多中小旅行社便一哄而上,竞相模仿或参与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有实力的旅行社向深度开发和促销产品的积极性,而一些既缺乏必要的硬件设备,又不具备藉以保证接待质量的“软件”基础的中小型旅行社的存在必然会降低旅行社的总体接待力量。

二、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

如前所述,我国现行的旅行社经营体系造成了众多难解的问题,而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也已经得知,目前我国旅行社业的行业特点是以三类社为主体的小规模旅行社占绝对多数,但我们并没有否定少数大规模旅行社的存在。事实上,正是为数有限的大规模旅行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上升,但它们却不能改变行业利润率逐年下降和我国旅行社业正逐渐成为一个低利润行业的事实。此外,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其基本合理的地理分布特点。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势在必行,考虑到行业当前的现实,同时考虑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旅行社业将要面临的国际竞争态势,我们认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方向是通过对现有旅行社的改造、分化、组合以及增设等方式实现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和小型旅行社通过制形成网络化的目标模式。

(1)大型旅行社集团化。

在我们设想的目标模式中,大型旅行社所要解决的重心问题是规模经济问题。根据这一构思,我们应使目前约占旅行社总量1%强的规模较大的旅行社通过合并、兼并或其它方式重新组合,形成一定数量人、财、物一体化的紧密型旅行社集团。旅行社集团的构架可以承袭现行一些大社采用的总社和各热点地区分支社的形式,但总社和各分支社在人、财、物等资源上应是一体的,组织管理采用集团企业的管理方式。从微观角度讲,这种旅行社集团有利于真正发挥其在采购、预订、营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获得规模经济;从宏观角度讲,这些有限的大型集团企业的存在可以引导和稳定市场,克服旅行社市场因过度分散和紊乱造成的问题。 

在我们讨论建立的目标体系中,大型旅行社在实现集团化之后,其基本业务包括3方面,即产品(特别是适合大众旅游市场的标准化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和旅游接待,而销售业务(这里限指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则主要由数量众多的中小旅行社。这些举足轻重的旅行社集团把全部资源集中于三块相互联系的旅游业务中,势必会提高自身和整个行业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的力度,提高总体接待质量,同时还会因为避免了很多分散的重复劳动和相应的不规模竞争而减少资源耗费。

(2)中型旅行社专业化。

大型旅行社在整个市场内通过重新组合实现集团化之后,市场上一些中等规模的旅行社(不排除一小部分小型旅行社)应相应调整其经营方向,避开其在经营标准化产品方面的比较劣势,实现专业化经营,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特定细分市场旅游者的需求。中型旅行社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所经营的产品上。与旅行社集团凭借自己实力通过经营标准化产品达到规模经济的指导思想不同,中型旅行社应针对某些细分市场,对某些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形成特色产品或特色服务。在我们的目标体系中,中等规模旅行社的专业化发展是一种必然的理性化选择:专业化经营集成本优势与产品专业化优势于一身,解决了这类旅行社因规模较小形不成规模经济、因而也难以直接与旅行社集团竞争的问题。而对行业来说,专业化的特色经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中型旅行社的专业化开发会使旅游产品更加多样化,从而增强旅游产品的总体吸引力。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专业旅行社可以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实现联合。联合以前,各单体连锁社可能规模不大,但连锁经营是把这些中小规模旅行社的力量集中起来,使其可以像旅行社集团那样拥有在产品开发、采购和促销等方面的优势,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符合利用规模经营提高低利润行业经济效益的原则。当然,由于受单体旅行社规模的限制,连锁社所经营的产品类型不可能太多,而只能是专业化和特色化的旅游产品。 

(3)小型旅行社通过实现网络化。

与大型旅行社实现集团化、中型旅行社实现专业化和连锁经营相适应,我们设想的目标模式对众多小旅行社的调整是通过内部改造或增设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网络化,成为旅行社业面向旅游者的窗口。旅行社的网络化实际上是由旅游需求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在我国也将日益普及,其结果是旅游需求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产生,为了便于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旅行社营业的场所必须广泛设立于消费者便于购买的所有地方,即所谓的网络化布局。

我国旅行社的网络化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与制联合起来,即通过制来实现网络化(这里的网络化还包括旅行社之间的业务联系这层含义)。制的实现要求将绝大多数的小旅行社改制为社,社不从事产品开发,也基本不拥有其它接待设施,其业务是专门从事旅游产品的销售,因为网络化的意义实际上等同于旅行社把销售触角伸向产生旅游需求的每个角落。前述高度集中的集团化经营方式无疑会满足这一要求,因为旅行社集团如果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广泛布点无疑会大幅度提高其经营成本,而且会加大控制难度和经营风险。

现有众多小旅行社如果能够实现向社的转变,就可以避免原先“小而全”的建制和业务上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位的矛盾,使其彻底摆脱举步艰难的局面。与此同时,社销售旅行社集团和专业社的产品还可以让那些被的旅行社集中资源,专心致力于产品的开发、促销和旅游接待业务,进而达到通过这种专业化分工和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旅行社业规模经营的目标。

社可以只销售某一旅行社集团的产品,但更常规的做法是社根据自身和市场情况选择销售多个旅行社集团和专业旅行社的多种产品,这实际是一种超级市场式的销售方式,它便于旅游者的充分选择和购买。这样,除了在佣金和销售提成的制度下社本身具有较高的销售动力之外,还可以有效促进被社之间的竞争。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旅行社经营体系存在许多难解的问题,众多的旅行社在这种经营体系下呈经营维持状态,已挣扎了多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的加快,旅行社将面临更为成熟的竞争者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旅行社的经营体系向着更有利于竞争和发展的模式调整已成为必然。另一方面,我国现行旅行社业的基本特点,即大、中、小旅行社并存,大型旅行社数量少而规模和市场份额大,中小旅行社数量多、比重大而又有着合理的地理分布,为旅行社经营体系朝着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和小型旅行社网络化的目标模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注释:

旅行社年终总结篇(11)

我国旅行社业现行经营体系是行业政策法规、传统体制和现行市场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这一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就我国旅行社业发展的实践和趋势而言,其最大弊端是造成下述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和不断恶化:

(1)大型旅行社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其规模优势得不到发挥。

大型旅行社在经营中具有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采购、旅游市场拓展、旅游接待以及资金、信息、人才和抵御风险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易于实现规模效益,而在我国旅行社行业中,大旅行社的规模效益并不明显,优势也远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我国旅游业近几年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市场持续扩大,旅游收入尤其是国际旅游收入增长很快。而在此情况下,一些大型旅行社的业务发展缓慢,在竞争中面对众多新的商业机会,自身却处于保市场或无奈于市场份额下滑的困境之中。②大旅行社未能在旅游市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即未能平抑市场的过度竞争,未能起到引导和稳定市场的作用,致使市场的混乱无序成为困扰我国旅行社业发展和造成旅行社资源浪费的顽症,大社自身也未能避免这种市场混乱所带来的负面效应。③在旅行社的内部管理方面,一个突出现象是一些大社内部普遍实行部门承包或变相部门承包,强化部门权益,使得部分大型旅行社实际上成为一些业务上相对独立的小旅行社的集合体,在这种格局下,大旅行社当然发挥不了应有的优势,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2)中小旅行社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发展可谓举步艰难。

就我国中小旅行社的总体情况而言,其特点集中表现为有限的接待数量和低下的利润水平。在接待数量方面,近年来我国许多小旅行社处于发展无望而又能勉强支撑的境地。自1995年1月国家旅游局在旅行社行业实施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以来,很多小型旅行社不堪重负,纷纷退出行业。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众多小型旅行社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业主对行业和自身未来发展的理性预期。在利润率方面,我国以经营国内旅游业务为主的众多中小旅行社多为二类社和三类社。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资料,1994年这两种类型旅行社的平均利润率不足8%,1995年约为5.4%,而为数众多的三类旅行社1995年的平均利润率更是下降到4.24%。这些资料反映的还只是税前利润,如果再扣除所得税,则这些旅行社所剩净利润更是微乎其微了。

有限的接待量和低利润率现象的并存充分说明了当前中小旅行社经营的艰难局面。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从旅行社自身因素来看,绝大多数中小旅行社人、财、物力有限,而其经营活动却涉及从产品设计开发到旅游接待的各个环节。这种经营的多环节必然造成每一经营深度的不足。浅层次的产品开发直接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促销的乏力使得很多国内游客对旅行社的服务缺乏了解,对利用旅行社能获得的价格实惠及其它便利半信半疑,最终使得国内旅游者对旅行社的利用率偏低,市场范围狭小;接待的不周更是造成或强化了公众对旅行社的不良印象,减少了回头客和其它顾客来源。旅行社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求生存,必然举步艰难。

(3)旅行社业恶性价格竞争盛行,市场秩序混乱。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1985年对旅行社类别的划分和对旅行社业务范围的规定,其初衷或许在于通过这种形式的分工来起到规范市场和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而在我国旅行社业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二类社比例失调造成二类社业务量明显不足,致使许多二类社为谋求生存而违反国家规定超范围经营,直接在海外招揽客源。在此期间,国家主管部门在执法方面的乏力,使得这种现象迅速蔓延,而部分一类社贪图蝇头小利,通过为二类旅行社代办签证通知赚取不义之财的做法无疑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致使许多三类社也开始从事外联和国际旅游接待业务。除此之外,这种现象的出现和普及无疑也包含着旅行社实业界对我国以水平分工为基础、以各种特许经营权为特征的旅行社人为市场分工模式的否定。1996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条例》,对我国旅行社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调整,但单就对旅行社类别进行的调整而言,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说这只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即只是取消了曾经对我国旅行社市场秩序干扰最大的二类社,然后根据剩余两类旅行社的业务分工情况更名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水平分工的基础和特许经营权的特征并未改变,其未来的运转结果很可能会重蹈覆辙。如此看来,人为的市场分工模式未被也难被业者所接受,行业中某种有效的分工体系又难以形成,加之为数不多的几个行业组织极其有限的约束力及其在管理权威方面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出现当前这种市场混乱的现象自然也是难免的。

旅行社市场混乱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以削价竞争为主的旅行社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削价竞争是行业市场机制不成熟、同时行业内缺乏有效的规范准则的集中反映,它使参与者大伤元气,非参与者经营更加困难。竞争的结果不会刺激产品质量的改进,而是导致质量被忽视,无意保证质量或无力保证质量,使旅行社卷入另一种形式的恶性循环。

除以上几个与我国当前旅行社的经营体系直接相关之外,行业内许多其它问题的存在也与的经营体系有很大的联系。如旅行社产品的重复雷同,旅行社促销能力尤其是海外促销能力薄弱和旅行社总体接待能力低下等。其中,旅行社产品的重复雷同是我国旅行社业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旅行社产品由于缺乏诸如商标权、专利权这样的进入限制[2],又无太多技术障碍可供保留和垄断,使得一些有开发能力的旅行社一旦开发出某种能够迎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众多中小旅行社便一哄而上,竞相模仿或参与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有实力的旅行社向深度开发和促销产品的积极性,而一些既缺乏必要的硬件设备,又不具备藉以保证接待质量的“软件”基础的中小型旅行社的存在必然会降低旅行社的总体接待力量。

二、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目标模式

如前所述,我国现行的旅行社经营体系造成了众多难解的问题,而通过前面的我们也已经得知,目前我国旅行社业的行业特点是以三类社为主体的小规模旅行社占绝对多数,但我们并没有否定少数大规模旅行社的存在。事实上,正是为数有限的大规模旅行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上升,但它们却不能改变行业利润率逐年下降和我国旅行社业正逐渐成为一个低利润行业的事实。此外,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其基本合理的地理分布特点。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势在必行,考虑到行业当前的现实,同时考虑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旅行社业将要面临的国际竞争态势,我们认为我国旅行社经营体系调整的方向是通过对现有旅行社的改造、分化、组合以及增设等方式实现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和小型旅行社通过制形成化的目标模式。

(1)大型旅行社集团化。

在我们设想的目标模式中,大型旅行社所要解决的重心问题是规模问题。根据这一构思,我们应使目前约占旅行社总量1%强的规模较大的旅行社通过合并、兼并或其它方式重新组合,形成一定数量人、财、物一体化的紧密型旅行社集团。旅行社集团的构架可以承袭现行一些大社采用的总社和各热点地区分支社的形式,但总社和各分支社在人、财、物等资源上应是一体的,组织管理采用集团的管理方式。从微观角度讲,这种旅行社集团有利于真正发挥其在采购、预订、营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获得规模经济;从宏观角度讲,这些有限的大型集团企业的存在可以引导和稳定市场,克服旅行社市场因过度分散和紊乱造成的问题。

在我们讨论建立的目标体系中,大型旅行社在实现集团化之后,其基本业务包括3方面,即产品(特别是适合大众市场的标准化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和旅游接待,而销售业务(这里限指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则主要由数量众多的中小旅行社。这些举足轻重的旅行社集团把全部资源集中于三块相互联系的旅游业务中,势必会提高自身和整个行业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的力度,提高总体接待质量,同时还会因为避免了很多分散的重复劳动和相应的不规模竞争而减少资源耗费。

(2)中型旅行社专业化。

大型旅行社在整个市场内通过重新组合实现集团化之后,市场上一些中等规模的旅行社(不排除一小部分小型旅行社)应相应调整其经营方向,避开其在经营标准化产品方面的比较劣势,实现专业化经营,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特定细分市场旅游者的需求。中型旅行社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所经营的产品上。与旅行社集团凭借自己实力通过经营标准化产品达到规模经济的指导思想不同,中型旅行社应针对某些细分市场,对某些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形成特色产品或特色服务。在我们的目标体系中,中等规模旅行社的专业化是一种必然的理性化选择:专业化经营集成本优势与产品专业化优势于一身,解决了这类旅行社因规模较小形不成规模经济、因而也难以直接与旅行社集团竞争的问题。而对行业来说,专业化的特色经营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中型旅行社的专业化开发会使旅游产品更加多样化,从而增强旅游产品的总体吸引力。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专业旅行社可以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实现联合。联合以前,各单体连锁社可能规模不大,但连锁经营是把这些中小规模旅行社的力量集中起来,使其可以像旅行社集团那样拥有在产品开发、采购和促销等方面的优势,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符合利用规模经营提高低利润行业效益的原则。当然,由于受单体旅行社规模的限制,连锁社所经营的产品类型不可能太多,而只能是专业化和特色化的产品。

(3)小型旅行社通过实现化。

与大型旅行社实现集团化、中型旅行社实现专业化和连锁经营相适应,我们设想的目标模式对众多小旅行社的调整是通过内部改造或增设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网络化,成为旅行社业面向旅游者的窗口。旅行社的网络化实际上是由旅游需求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随着经济的和人们受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在我国也将日益普及,其结果是旅游需求可能在任何一个地方产生,为了便于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旅行社营业的场所必须广泛设立于消费者便于购买的所有地方,即所谓的网络化布局。

我国旅行社的网络化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与制联合起来,即通过制来实现网络化(这里的网络化还包括旅行社之间的业务联系这层含义)。制的实现要求将绝大多数的小旅行社改制为社,社不从事产品开发,也基本不拥有其它接待设施,其业务是专门从事旅游产品的销售,因为网络化的意义实际上等同于旅行社把销售触角伸向产生旅游需求的每个角落。前述高度集中的集团化经营方式无疑会满足这一要求,因为旅行社集团如果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广泛布点无疑会大幅度提高其经营成本,而且会加大控制难度和经营风险。

现有众多小旅行社如果能够实现向社的转变,就可以避免原先“小而全”的建制和业务上面面俱到而又面面不到位的矛盾,使其彻底摆脱举步艰难的局面。与此同时,社销售旅行社集团和专业社的产品还可以让那些被的旅行社集中资源,专心致力于产品的开发、促销和旅游接待业务,进而达到通过这种专业化分工和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旅行社业规模经营的目标。

社可以只销售某一旅行社集团的产品,但更常规的做法是社根据自身和市场情况选择销售多个旅行社集团和专业旅行社的多种产品,这实际是一种超级市场式的销售方式,它便于旅游者的充分选择和购买。这样,除了在佣金和销售提成的制度下社本身具有较高的销售动力之外,还可以有效促进被社之间的竞争。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旅行社经营体系存在许多难解的,众多的旅行社在这种经营体系下呈经营维持状态,已挣扎了多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的加快,旅行社将面临更为成熟的竞争者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旅行社的经营体系向着更有利于竞争和发展的模式调整已成为必然。另一方面,我国现行旅行社业的基本特点,即大、中、小旅行社并存,大型旅行社数量少而规模和市场份额大,中小旅行社数量多、比重大而又有着合理的地理分布,为旅行社经营体系朝着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和小型旅行社网络化的目标模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