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西方建筑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1-26 14:38:20

西方建筑论文

西方建筑论文篇(1)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洋务运动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3.2沈阳火车站

    这座火车站由杨廷宝先生(河南南阳人, 1901年-1982年)回国设计,杨廷宝先生的留学经历使得这座建筑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整体以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成,造型简洁有力。

    在细部比例、开间大小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另外刻意强调水平和垂直线条也有其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中国的许多着名建筑,都可以看出师法于它的痕迹,包括建国初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新的建设条件的结合,也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其特点可以用外西内中,大体上西化局部上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  3.3西南大学第一教学楼

    在建筑上争取中西合璧是很多建筑设计师的追求,但能够珠联璧合者少,貌合神离者多。上世纪50年代初建于现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校内,是原川东行署办公旧址,属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这座建筑是一种传统风格和西方风格比较生硬的结合,整体结构采用砖石建造,长方体的体量感和墙体的存在感都比较强,但是加在建筑顶部的传统式样屋顶比较生硬,虽然其线条对于缓和纯粹几何体的冷酷感有一定作用,但整体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其特点可以用上西下中概括,使人产生上中下西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感觉。

    3.4上海有利大楼

    1922年,旧屋拆除后建新楼。系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的大楼,据说钢框架是向德国着名的克虏伯工厂订制。大楼高6层,正立面仿文艺复兴风格,外装饰为巴洛克式,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式柱,外墙用花岗岩贴面。整座建筑开间大,楼层高。这种位于街道转角处的建筑在近代史时期比较多见,这种建筑一般沿街道方向以长方体布置,同时在转角处做倒角处理,设置建筑的入口,这种方式更好地利用了街角的空间,同时在中国现存近代建筑中并不多见。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拷贝。如果用西欧人的审美眼光看这座楼,也许相当不错,但并非像欧洲人的基督教堂和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堂那样非要突出西方文化或者阿拉伯文化不可的建筑。在当时的中国国土上,与东方文化差距甚远,这也许就是后来仿效者不多的原因。

    3.5云南陆军讲武堂

    这座建筑的正立面处理是典型的西方风格,整个立面轴对称,力量感非常强。立面做得非常丰富,各种窗户,廊等构成了层次丰富,比例和谐的造型。在西方建筑经常对某一个面做强化处理的方法,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并不是十分流行。作为军事学校,设计者追求雄健阳刚的军人气魄,这无可非议,殊不知在中国有多少行伍中人以“儒将”自诩,具有儒家风度的将才才是最受人青睐的。

    3.6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

    1923年建成时,这座建筑前身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建筑规模比较大,达到了3.2万平方米。建筑的地基是正方形,四面临街,整体是一个大正方体,四个立面的比例均按照典型的古罗马三段式设置,在中间由一个穹顶立于建筑之上,这种造型在一些文艺复兴风格的近代建筑中也比较常见,有一些采用传统屋顶代替这种建造元素,但效果并不协调。其次,以此作为汇丰银行无可非议,后来居然作为国民政府的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多有不妥。

    以上6例,1、4、5为一类,属于“全西方化”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以开埠(1840鸦片战争以后)为起点,中国建筑开始了主动或被动的“西方化”过程,社会思想、生活方式、城市风貌、建筑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西方人在华的生活区内,主要由西方人设计完成。具体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在西方人的生活区域内建筑风格由殖民地式转为正规西方样式,人们在接受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同时,这些建筑形式也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完成了对西方建筑的社会心理上的转变。

西方建筑论文篇(2)

一、总述

1、建筑与时代精神

贝聿铭曾说:做建筑一定要有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可以从建筑的技术层面,设计理念,甚至材料以及形式形态等方面去表述出来,它的涵义可以很广泛。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时代精神”必然是和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风气习俗一脉相承的。一个失去了相应的时代精神品质的建筑,仿如2世纪的思想家回到古罗马帝国的时代,又或者是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人来到2l世纪那样,必然与整个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2、哲学与思想;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形成相比起艺术,宗教甚至建筑都要晚,这大概因为哲学是一门总结的学问,是一个涵盖所有的总的体系,它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和静思。但是思想的存在就一贯有之,从人的存在开始就有了的。从哲学发生的时候,它就代表着时代精神。

3、建筑与思想;建筑与哲学

或许建筑的一开始是没有思想的,即使有那种遮风避雨的观点,大概也还不能称之为思想。建筑中的思想是在美学或者艺术作为一种纯目的表达而加入到建筑中的时候才产生的。从古希腊的建筑开始,建筑的美或者说建筑的艺术实际上就是雕塑美的体现,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建筑有了最原始的思想。希腊的柱式就是很典型的文化现象,它只是曲折的反映了当时的哲学和审美情趣。

二、历史的印迹

西方建筑到底与哲学之间发生了怎么样的关系,它们之间有过怎么样的对话和接触,只有通过回溯历史才能找到答案,或者通过分析过往的历史种种能给予今天的时代精神一个启发。

结束了长久的黑暗便是光明的时期,当欧洲的人们重新从拉丁的古籍中寻找到被沉睡了多年的古希腊文化,人们因见到竟然有那种面向人生的光辉灿烂的古典文明而欣喜若狂,从而也揭开了一个崭新的产生天才的时代——文艺复兴时代。从十四世纪开始到十九世纪中叶法国大革命可以称为近代,在大的时期哲学和建筑领域的划分并没有不同,但是在具体各自体系的发展中有各自的特色。

文艺复兴是一个融百家思想于一炉的时代,相对于旧的经院知识体系,从古代亚里士多德那里传承下来的大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无疑是一个知识的急速膨胀,而当时的各个知识技术领域并没有严格完全的分工开来,每个学科都有相对的联系和依存的可能,建筑和雕塑可以“混为一谈”,天文和数学可以有同样的理论,不过这正是出产全能天才的时代,同时这也是关系人本身的人文主义时代。所以许多建筑师本身也是哲学家,各种思想之间的共融性非常明显。

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虽然是来自古希腊文明,但它绝对不是复制的文化,古希腊的文明对于它只是一种启发,这是一个在时代的共性中显现个性的时代。对于建筑来说有几个方面是受这个思想开放的时代精神而影响深远的。其一是建筑师的正式分工独立,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而开始存在,这是以后建筑师专业化的良好开端。其二是建筑理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分支在这个时期开始细化和专业化,各种建筑专业的理论指导书陆续发行,这个和整个社会的文化开放风气密切相连。其三是建筑形式和布局的自由和清新,为以后建筑的自由发展而不需要遵照一定的定式开辟的道路。

当时的建筑师多数都是在各个领域都精通的天才大师,虽然他们的个人风格有所不同,但是介绍其中一个也大概可以反映当时的概况。当中比较突出的当算达芬奇了,这里选择介绍他是因为他在哲学史上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的人物。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因为他的人文主义观念,他从人体的分析中总结出最典型最美好的比例和几何形状,以此来论证美,因为他同时一是一个建筑师,这种美的原则也被运用到建筑中来。达芬奇还是一个机械学家和建造专家,他设计了新的大型机械以帮助建设水利建筑,并设计了一些水利建筑专门的构件。当时的建筑就是在这样一些通才的把知识融合运用的情况下把建筑技术,建筑理论,建筑文化深深的结合在一起提高的,这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一种建筑精神。

西方建筑论文篇(3)

一、总述

1、建筑与时代精神

贝聿铭曾说:做建筑一定要有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可以从建筑的技术层面,设计理念,甚至材料以及形式形态等方面去表述出来,它的涵义可以很广泛。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时代精神”必然是和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风气习俗一脉相承的。一个失去了相应的时代精神品质的建筑,仿如2世纪的思想家回到古罗马帝国的时代,又或者是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人来到2l世纪那样,必然与整个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2、哲学与思想;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形成相比起艺术,宗教甚至建筑都要晚,这大概因为哲学是一门总结的学问,是一个涵盖所有的总的体系,它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和静思。但是思想的存在就一贯有之,从人的存在开始就有了的。从哲学发生的时候,它就代表着时代精神。

3、建筑与思想;建筑与哲学

或许建筑的一开始是没有思想的,即使有那种遮风避雨的观点,大概也还不能称之为思想。建筑中的思想是在美学或者艺术作为一种纯目的表达而加入到建筑中的时候才产生的。从古希腊的建筑开始,建筑的美或者说建筑的艺术实际上就是雕塑美的体现,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建筑有了最原始的思想。希腊的柱式就是很典型的文化现象,它只是曲折的反映了当时的哲学和审美情趣。

二、历史的印迹

西方建筑到底与哲学之间发生了怎么样的关系,它们之间有过怎么样的对话和接触,只有通过回溯历史才能找到答案,或者通过分析过往的历史种种能给予今天的时代精神一个启发。

结束了长久的黑暗便是光明的时期,当欧洲的人们重新从拉丁的古籍中寻找到被沉睡了多年的古希腊文化,人们因见到竟然有那种面向人生的光辉灿烂的古典文明而欣喜若狂,从而也揭开了一个崭新的产生天才的时代——文艺复兴时代。从十四世纪开始到十九世纪中叶法国大革命可以称为近代,在大的时期哲学和建筑领域的划分并没有不同,但是在具体各自体系的发展中有各自的特色。

文艺复兴是一个融百家思想于一炉的时代,相对于旧的经院知识体系,从古代亚里士多德那里传承下来的大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无疑是一个知识的急速膨胀,而当时的各个知识技术领域并没有严格完全的分工开来,每个学科都有相对的联系和依存的可能,建筑和雕塑可以“混为一谈”,天文和数学可以有同样的理论,不过这正是出产全能天才的时代,同时这也是关系人本身的人文主义时代。所以许多建筑师本身也是哲学家,各种思想之间的共融性非常明显。

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虽然是来自古希腊文明,但它绝对不是复制的文化,古希腊的文明对于它只是一种启发,这是一个在时代的共性中显现个性的时代。对于建筑来说有几个方面是受这个思想开放的时代精神而影响深远的。其一是建筑师的正式分工独立,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而开始存在,这是以后建筑师专业化的良好开端。其二是建筑理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分支在这个时期开始细化和专业化,各种建筑专业的理论指导书陆续发行,这个和整个社会的文化开放风气密切相连。其三是建筑形式和布局的自由和清新,为以后建筑的自由发展而不需要遵照一定的定式开辟的道路。

当时的建筑师多数都是在各个领域都精通的天才大师,虽然他们的个人风格有所不同,但是介绍其中一个也大概可以反映当时的概况。当中比较突出的当算达芬奇了,这里选择介绍他是因为他在哲学史上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的人物。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因为他的人文主义观念,他从人体的分析中总结出最典型最美好的比例和几何形状,以此来论证美,因为他同时一是一个建筑师,这种美的原则也被运用到建筑中来。达芬奇还是一个机械学家和建造专家,他设计了新的大型机械以帮助建设水利建筑,并设计了一些水利建筑专门的构件。当时的建筑就是在这样一些通才的把知识融合运用的情况下把建筑技术,建筑理论,建筑文化深深的结合在一起提高的,这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一种建筑精神。

西方建筑论文篇(4)

在近代以前,中国和西方城市无疑遵循着不同的发展道路,不仅形成了各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而且也形成了各自的城市规划风格和建筑风格。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以及文化的传入影响,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西方城市文化,开始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中国城市文化,也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的转型。

当今,在我国的建筑理论和创作活动中,人们喜欢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等一类建筑文化问题和现象进行比较和争论,这是必要的。但是争论这些问题应该明确它的目的,那就是它应当促进一种文化的发展和建构,推动它的进步,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依据对这些文化现象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如:在讨论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的问题时,许多人热衷于从风格、形式或技术等方面去争论它们的高下、文野,却不是从它们与现代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根本联系上去探讨它们的意义。在讨论中西方建筑文化时,人们在对中西方空间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等等进行详尽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出中国人同西方人建筑观念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进而在创作和理论中充分强调和体现这种特点,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却较少从人的存在状态的角度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的建筑做出更进一步的价值判断。于是,“传统”“现代”“继承”“革新”“中国”“西方”等等本身变成了目的。建筑文化的比较和争论因此就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不可能导致建筑文化的真正进步。

长期以来,在建筑史研究领域中,存在着一种“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即认为西方城市建筑是历史传统,东方建筑是非历史传统。在弗莱彻尔的《比较建筑史》上刊有一幅“建筑之树”的插图,树的中心主干标明是希腊、罗马、罗蔓式,上端的6根主分枝分别是欧美一些国家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和近代建筑。却把埃及、印度、墨西哥、中国等都摆在下面一些纤弱的幼枝上,把美国放在这棵树的中心主干的顶端,极为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建筑“西方中心论”思想。无可否认,西方城市建筑在近几个世纪以来确实发展迅速,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科技和理论上、美学形态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西方中心论”的观点无疑是有问题的,世界建筑历史的发展,决不只此西方而别无殿堂,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建筑文化史家的共识。①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文化理论家佛朗普顿认为:传统建筑特别是民俗建筑是在特定地点形成的建筑体系,具有功能和结构上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具体因素,如通风、采光、保温等方面具有优良的特点。所以,不能简单否定依地点、体具体的地理情况和人文文化环境发展起来的地方风格。

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是为了在理论层面上开拓一条中国建筑的健康发展之路。建筑文化学并不局限于解释各种建筑文化现象,它是要为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因此,建筑文化应该是批判的与实践的。要提供价值导向,先要作出价值评判,所以必须树立一种价值观。不同的人类都各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建筑事件也都有一定的建筑文化影子。然而文化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任何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即便是精华,也往往离不开具体的时空条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既可能成为一副沉重的十字架,扼杀现代人的创造潜能,也可以成为一座智慧的宝库,丰富我们的想象,扩大我们思维的尺度。

西方建筑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总体来说中国当代的建筑市场更像是西方建筑设计师展示自己设计理念与才华的试验基地。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就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全球化的世界发展模式必然包括了建筑领域的交融。而在这个阶段中国更多的是对外来文化的吸纳,由于长时间以来中国建筑理论的停滞与断层,必然导致外国设计思想的流入,对外学科、边缘学科的消化吸收。可是现实却是更多的照搬照抄西方建筑理念,中国建筑师自我健全中国的文化体系却是表现的极其不成熟。

二、原因

提到原因,我们有必要提一下当今中国的建筑现状,大量雷同的现代高层建筑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复制粘贴,大众对物质的高度追求,对精神生活世界的忽视。现在的这种状态更像是西方国家现代建筑状态的复制。诚然,经济的发展会促使建筑也需要模数化的材料设计,高技术的声光环境设计,舒适的室内环境设计来迎合高品质的物质需求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的需求。由于中国建筑领域文化的部分缺失,政府对城市建筑景观形态的长期忽视,我们的建筑创作理论体系不够完善,不够地域性,过于玩弄形式主义,过于依赖外国建筑设计师的并不一定适合本土文化的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的理论受基本理论(本体论、价值论、创作论等);应用理论(方法论、工具论、设计原理等);跨学科理论(建筑史学、建筑美学、建筑教育学、建筑技术、哲学、技术等)以及建筑评论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里边最重要的因素应该属人们的观念世界,人们的价值体系以及人们的认知体系。武汉大学赵冰教授曾经总结中国当代的建筑理论――“在我看来,中国近现代从西方输入的建筑理论,其中包括设计理论,在基本形态上保持了西方的特征,它伴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冲击,在文化理智上中断了中华文化八千年承传发展的易的设计理论,象我们通常说的风水理论等。一般的中国建筑师几乎对中华的易的设计理论一无所知,因而中国近现代的建筑根本上是和中国本土相冲突的。而随着殊相文化的中华主义的发展,我们越加感到了中华主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必要。”

而他提出的太极理论,营造思想,语言与书写的设计联想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建筑创作的进步

时下外国建筑师的先进设计理念对我国当代的建筑领域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例如SOM建筑设计事务所、雷姆.库哈斯、安德鲁以及最近较为流行的“建筑女神”扎哈.哈迪得。我们以扎哈为实例来研究一下,扎哈推崇的是一种前卫艺术,她坚信建筑具备一种力量,可以从重力中解脱出来,让身入其中的人们获得解放,感受自由。无疑扎哈的作品充满着动势,流畅的线条让人震撼。扎哈的数学学习经历给她的设计具有深厚的结构到功能的设计能力。尽管人们对她的建筑设计作品褒贬不一。但是扎哈对自己建筑设计理论的深入探讨与执著追求也影响着很大一批中国的建筑师。我国对这类建筑师才华的吸纳也是建筑领域的进步。对处于全球化的中国,对外来文化有选择的吸收与自我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同等重要。

说到这里我们很容易想到提倡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设计理念的设计师――贝聿铭。贝聿铭有着丰富的西方留学经验,有着对中国文化的热忱,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公司经营管理经验。他成功的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建筑设计中去,为业主和更多人接受。这应该算是中国建筑创作的又一进步了。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贝氏的人生经历,他的早期作品偏密斯风格,继肯尼迪纪念图书馆之后寻求了新的出路――柯布式雕塑风,后来当他接手台湾省台中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的设计便开始寻求中国式建筑的出路。贝氏认为中国的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他援引自然,试图为中国的现代建筑寻找新方向。北京香山饭店借鉴古典园林与江南民居,是对中国式建筑的成功探索。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殊技法运用得淋漓尽致,随着贝氏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与发觉,他成功的为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提供了典范。

四、当代建筑创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王澍的“业余建筑”是对中国建筑师职业“专业”但却商业的运作的反驳。国内专业领域中有很大一部分崇洋的心理成分。同时方圆大厦、福禄寿大厦以及新建成的广州铜钱大厦可识别性很强但显得过于商业化肤浅化,当然侧面也能体现出中国人对于本族文化浅层次尊崇。毕竟中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状态,而我们的建筑理论体系在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断层之后必然呈现对外来建筑理论体系的崇尚与偏好。当然我们当代有很大一批建筑师正在努力寻找本土建筑的出路并有了显著的成效。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状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文化很长一段时间被外来文化侵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缺失导致当代建筑师失去了一部分最重要的文化建筑理论指导。其次,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当代紧张高效的生活状态中,我们似乎忘却了中国人温文尔雅的生活特质,更多的呈现出了对物质与金钱的过度追求以及对精神文化生活、个人修养的缺失。物质与精神,享受与品位同样重要。中国的建筑教育体系有待完善与提升。再者,中国的建筑大潮风生水起,开发商和业主要求的是高效,是利益,更多的建筑师为了生计会妥协于这个现状,缺乏创新性,忽视建筑环境与场所性精神。但我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对艺术的追求愈加强烈,中国的建筑创作之路会愈加成熟。

五、结语

西方建筑美学讲求比例、尺度、色彩、空间、视错觉等分析,追求理性至上主义;而中国本土建筑理论讲求实用理性精神和中国建筑文化中物我一体的环境理论及营造理念,空间与实体并重,钟情于空间与意境的塑造。我们应该树立起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较为清醒地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立性,与更新中传承,与传承中更新。

【参考文献】:

[1] 邹德侬 《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解困――五谈引进外国建筑理论的经验教训》 [J] 华中建筑 1988.09.16

[2]刘林 《活的建筑:中华根基的建筑观与方法论――赵冰营造思想评述》 [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12.30

西方建筑论文篇(6)

西方世界科学知识不可避免地要和西方神学中的宇宙论、生命起源论等发生直接冲突,而中国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却不是和科学处在尖锐对立的地位。中国认定价值之源虽出于天,而实现则落在心性之中,所以对于“天”的一方面往往存而不论,至少不十分认真。中国的科学/理性和信仰不但不对立,还大有附会的余地。对待科学的态度积极开放自古有之;早先的第一代建筑师面对现代建筑思想,迅速“拿来”,在使用现代材料和建筑学语言创作的同时即开始摸索中国建筑之路。

但是,第一代的中国建筑师绝大多数自西方接受完整西方建筑教育归来;一方面,原有师徒相承的传承体系几近断绝,另一方面,完全引入西方建筑学思想,使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新的建筑设计景象犹如手持油画刀,蘸着油画颜料,开始用焦点透视方法在并不堪承其重的传统山水长卷上作单帧的静物画。

2 中国现代建筑之发展

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使得无法对其驻足长思,有效掩盖了存在的问题:

首先,移植的建筑观。西方建筑学关注建筑单体,二元对立的自然观使得建筑往往与自然环境对峙。且往往于有限的范围之内关注建筑本身。东方的建筑只是体形环境的一部分,讲求与自然相融的放松设计。而我们现今的建筑教育尚未引入本国建筑观基础,直接以西方建筑学教育为起点,继续着移植。我们学习西方建筑学,但由于没有西方传统文化、理性精神、批判精神的素养,无法认清作为实体存在的建筑背后的价值基础,难免论于“摹写”。而相当程度上的重西方理论而轻本国传统甚为可怕。如若没有本国修养,水平再高也只能是以“华裔”的身份参与竞技。

其次,方法论。中国的逻辑――知识论的意识素不发达。表现在建筑上,是设计的非理性与不批判。时下热衷探讨“中国的”,但对于什么才是“中国的”,恐怕也难以说清。笔者以为,真正的民族属性还是来自于深层次的价值之源。数十年来国内建筑尝试过通过形式、符号、风貌来延续传统,创造新的中国建筑;但在内核上,未能有效地对继承的价值内核作精准的再阐释与建筑表达,这也当是中国现代建筑未能为世人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同为引入现代意义建筑学的日本,其在形式上已相当现代和自由,但所传递出的气韵则有深刻的日本气息。传统与现代的设计都与现代生活融合得很好。

再者,职业精神。比照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对于西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建筑领域同样面临一个类似的问题:建筑师群体的伦理、价值判断与行业的发展是否存在某种重要联系?西方古老世界的建筑师是建造活动的最高领导者。在构筑是空间的同时更在和上帝、终极存在对话。而今日中国的建筑师,还仅是建造活动流水线上的一员。“中国的建筑师以十分之一的数量,用十分之一的时间,设计着十倍于欧洲建筑师的建筑。”Rem Koolhas谑称中国建筑师的效率是欧洲建筑师的1000倍――但是,若从所取得建筑水平和艺术成就而论――相差甚远。尽管对自己的设计底气不足,问心小愧,但巨大的建设量容易使得建筑师易于满足、小富即安;而且当下标榜个人价值,并无宗教的、精神的内在价值之源敦促建筑师作不断的自我拷问和求索。用略微夸张的话讲:中国大地正在花巨资兴建混凝土垃圾,此话相当不为过。

西方近代俗世化的历史进程中,所谓由灵返肉、由天国回向人间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首先建立起“人的尊严”的观念。但由于西方宗教和科学的两极化,人的尊严似乎始终难以建筑在稳固的基础之上。外在超越的价值作为强大的外在力量,要通过个体人,来实现它自己的价值;而人在其面前只有感到无可奈何。伴随经济利益驱动的日益发展,宗教驱动利益的日益衰落,近代社会中,人们开始迷失和怀疑存在的价值。建筑也失去了统一的价值评判,随之而起纷繁复杂的设计都在表达自己的声音,都企图用各自的哲学解释世界和解释建筑,使得今日呈现百花齐放、甚至芜杂难辩的局面。

但是,西方社会中,尽管制度化的中古教会权威在近代科学冲击下彻底崩溃,但是作为价值来源的基督教精神仍弥漫在各个文化领域。外在超越型的西方文化不能完全脱离它,否则将会无所依托。发展至今,纷繁复杂的西方建筑仍存有对价值之源的肯定,并且理性和批判的精神贯穿对建筑 “正确”建造的探究,换言之,仍在试图追寻建筑中的终极存在。

而中国文化也许并不适应西方文化外倾精神所建立的系统的建筑科学,其内倾精神似乎并不积极鼓励人去对外在世界寻求系统地了解。表现在用学来的方法警醒建造上,一、是延续重实用科技、轻基础研究的偏向;二、不够理性、不够批判。三、价值体系本身的传承也如西方一样,日益不明而面领危机。以庄子“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对天道存而不论的态度,对于超越源头只做肯定而不去穷究,注重个体内心的评判与修养,在逻辑――知识论的持续不发达下学习西方进行建筑设计。

3 发展之未来

安定静止。科技发展和经济成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物质上的进步正在与精神上的堕落恰成比例。今天西方的危机正在“动”而不能“静”、“进”而不能“止”、“富”而不能“安”、“乱”而不能“定”。而在关于前进的态度上,“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的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人类的智慧并没有增加多少。”2此话也许稍过,但“安定静止”的价值观念在现阶段,确是极富意义。中国传统中对价值之源“天”的追问与和谐,将为建筑指明方向。

与基督教认为自我应完全托付给上帝不同,中国人相信价值之源在与一己之心而外通于他人及天地万物,可以翻来覆去强调“自省”、“自反”、“反求诸己”、“反身而诚”。而自我修养的最后目标仍是自我求取在人伦秩序中与宇宙秩序中的和谐。只有在中国思想史上,个人修养才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这种“依自不依他”的人生态度固然有其弊端,但在今日,方向上是最富于现代性的。

核心,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师作为舶来的职业,与传统的工匠相差甚远。作为建造活动的全程,今日的建筑师有责任拿出统领的魄力来向更好的方向前进。韦伯论证加尔文教派“入世苦行”的伦理对经济发展中的个体人具有重要联系。而建造行动的主体――建筑师,必须有完善的内心世界。中国建筑未来之路还是要靠内在超越的价值之源。新的知识人是由传统的“士”转变而来的,余英时先生论述近世儒家思想中同样属于“入世苦行”的一型,并且对明清商人精神贡献甚大3。笔者认为:能创作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建筑的,也必是拥有“士魂”,拥有深厚传统积淀和宽广内心世界的建筑师群体。

参考文献

西方建筑论文篇(7)

教育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学思想和教学法构成的,因此关于教育和教学的讨论多半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讨论。对于大多数学科来说,学科本身的定义是清晰的,如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历史学等;但建筑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和上述学科一样,建筑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和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并不是非常明确,如建筑是艺术、建筑是建造、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以及建筑是符号象征等,因此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既包含了造型艺术的法则又包括了工程技术的知识。从历史发展来看,建筑学学科最初是在艺术院系里,后来又全球性地移至工程学院,接着又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建筑学的基础知识也由于自身概念的拓宽而不断增加。虽然建筑教育和建筑实践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建筑学的含义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由于建筑学的学科概念的含混,对其研究对象的讨论一直是建筑理论讨论的重点之一,每一次对建筑学的大讨论都引发了对建筑教育的重新思考。

我国建筑学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并且是在西方建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又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发展,走出了和西方不一样的道路。在当今信息交流十分频繁的年代,建筑教育之间的交流当然也日趋频繁,作为交流和学习的基础应当对建筑教育的特点作一次深刻的探讨。

一、传统建筑概念与建筑学

中国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建筑己有4000多年的历史,并在世界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然而,把建筑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和与其相应的建筑教育在中国只有不到80年的历史,其中缘故值得思考。

如果我们认真读一下中国历史和中国建筑史,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发展脉络,就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现在的概念之间存在着差异。首先,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建筑的角色是“器”,主要存在的价值是“功用”。作为器的建筑产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内部空间,也就是说,建筑仅是建造活动的客体,内部空间才是整个建造活动的目的。因此,建筑的外形仅是一个媒介或载体,通过载体达到“功用”的目的。其次,作为“器具”的建筑有等级之分,而划定等级的原则取决于“器具”使用者的社会、政治地位。这个等级是建筑形式、类型的基础,通过建筑的平面、屋顶样式、建筑用材和用色等方面体现出来。再者,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为主,建造者主要是木匠。由于建筑形式预先由建筑类型而定,类型直接取决于主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因此,所谓“设计”工作也就是选择类型和解决建造问题。这样的“设计”工作与西方传统概念上的设计工作是不同的。因此,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没有建筑师这个角色,起主要作用的是木匠中的大师傅。工地上的参照物是由大师傅根据建筑的类型和所备的建筑材料制作的建筑木构模型;建造过程中如遇问题,现场解决。此外,中国传统建筑的彩画画幅主要取决于结构构件的形状,表现的和西方建筑室内的绘画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的画面和结构构件合二为一,后者绘画具有自身的独立性。

综上分析,从建筑学的意义上看,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和西方建筑的概念存在本质的差异。建筑在西方是西方艺术三大门类之一,即绘画、雕塑和建筑;而中国的传统建筑本质上是“器”不是“艺”,没有获得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同等的地位而成为艺术的一个分支。造房子所需要的“技能”没能作为“学问”,“建筑形式”的美主要源自于技术和构造,而不是源自于以形式为目的的设计,建筑物本身并没有向西方建筑那样成为美学讨论的对象。几千年来直至上个世纪初,中国没有建筑师,因而也就没有为此而专门设立的学校和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式的传授体系。中国传统建筑业没有产生出建筑师这个职业,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建筑本身落后,而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上对建筑的定位不足以产生建筑师。20世纪初,随着国门的打开,许多新事物和新学科也随之进来,“西学东进”是当时的潮流;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也包括了建筑师的职业和建筑设计的概念。因此,尽管中国建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建筑学仍是一个新的学科。

二、回顾建筑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第一所建筑院系正式诞生于1927年,即现在的东南大学建筑系,其教员和系主任都是由回国的留学生组成[1]。上世纪初,清政府有组织地派送中国留学生出去学习,建筑学也是其中之一。据史料记载,在出国留学生中学建筑的有55人;其中40人去了美国[2]。学成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返回祖国,开办了事务所,成为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师,并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建筑院系。显然,由于所受建筑启蒙教育的原因,对建筑学的理解一开始就是以西方传统建筑学的观念为基础,以理解西方古典建筑的方法去理解建筑事物,并且以此解释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建筑。因此,第一代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以及“民族特征”的解释和西方建筑师的理解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地道”与否的差异。这一观点无论从他们的作品中或对中国建筑形式的分析上都明显反映出来[3]。

这样,建筑的概念由“器”而转成“艺”,成了学问的对象。建筑是艺术的地位在建筑院系里得到普遍承认,这和西方传统建筑学是一致的。作为艺术的建筑,其形式(外观)就变得尤其重要,所以对形式的研习就成了设计训练中的中心内容,也成了建筑教育的主要内容[4]。由于对建筑概念的理解是西方的,因此学习建筑、认知建筑的手段也是西方的。例如建筑设计初步课,对建筑的理解和学习方法基本上是西方传统建筑学的方法,从研习古典建筑开始,学习的方法是渲染,目的是通过长时间的描绘领会古典建筑精髓的几何关系和形式美的原则。西方古典建筑学由于阿尔伯蒂(Arberti)和帕拉蒂奥(Pladio)的贡献,形成了一整套形式美的生成方法作为设计的原则。然而,有意思的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习也使用了相同的办法,但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产生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图纸上看到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立面是木构件搭接中空间关系的平面投形,“立面”本身并不存在。因此,所谓立面的比例、几何关系等没有实质意义,这种作为认知的学习方法导致了对中国传统建筑认知的形式化和表面化;也直接导致了建筑设计中对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化的设计方法。这种以渲染为基础的形式训练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其间虽然渲染的对象—建筑形式发生了不少变化,但以渲染作为训练的手段并没有变,从“古典”建筑一直渲染到“现代”建筑[5]。表面上看,渲染作为训练工具并没有影响对新建筑形式的接受,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以这样的方法去理解“现代”建筑和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知,都存在着对“形式”的误解。这种事实道出了在建筑教育中对建筑学的理解和对建筑形式的认识和理解有偏差。以渲染为基础的形式训练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影响很大,而且根深蒂固。它已不仅仅是训练方法,而且直接影响到了对建筑形式认知和对建筑学的理解。教学体系统一化、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等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因此,在中国建筑教育的教学模式普遍大同小异。仔细分析,在建筑教育发展过程中似乎缺少了在建筑学中国化之后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的讨论,知识体系和教授方式存在问题。

三、建筑学与建筑教育

建筑教育应该建立在建筑学学科的基础之上,建筑教育模式应取决于对建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就西方建筑学而言,自维特鲁威(Vitruvius)开始试图回答建筑学的基本问题,阿尔帕蒂开始把建筑设计纳入学术领域,最后在巴黎美院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科理论和体系。事实上西方建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建筑事物的本体论和建筑设计的方法论,几千年来西方建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在回答“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同时也不断讨论“怎样做”的方法。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最初延生在法国巴黎路易十四皇家学院,首先建筑是被作为艺术门类之一而被学院接受,并要求其有能阐述自身审美原则的理论,即必须有可用于直接教授的理论。巴黎美院是学术型机构,因此,对建筑学也要求要把它纳入可以接受的学术规范[6]。在巴黎美院里,建筑教育被分为两个部分: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设计训练。这两种不同的训练来自不同的教授群体,学院内的教授和学院外的建筑师。学生们在学院内学习文学、历史、哲学和美学以及数学,同时要到建筑师工作室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通过设计竞赛获得设计成绩。在学院内,建筑设计理论的美学基础是建筑艺术的普遍原则,即以阿里斯多德的美学原则为基础,形式美被提纯到美的定律,如对称、韵律、和谐和比例等。其中占统治地位的优秀建筑的标准是固定的形式美的原则和范例,它建立在意义利文艺复兴文学和艺术作品之上。根据阿里斯多德形式美的普遍原则把美术从匠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把建筑师从工匠的地位提升到哲学家的地位[6]。

巴黎美院的教学模式之所以在19世纪80年代之后直至1939年逐渐成为美国建筑教育的主流,正是由于它具备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7]。当中国大批建筑学留学生前往美国的时候,正是美国建筑教育盛行巴黎美院模式的时期,而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又是以杰出的巴黎美院模式而著称。中国在美国的建筑学留学生中,比较集中的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2]。尤其是宾大建筑系的建筑设计课,有着完整的训练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了巴黎美院的设计原则。当时是帕尔·克瑞主管建筑设计教程,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学院派建筑设计师和教师。帕尔·克瑞对建筑形式构件分析的态度实际上是坚信古典的、无时间性和延续性,尽量避免认真地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要学生分析古典建筑的形式构件,并不重视形式的历史意义[7]。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教育模式对中国建筑教育模式的影响较大,严格地说,奠定中国建筑教育基础的是源自美国巴黎美院式的教育模式。

然而,巴黎美院的教学模式通过强调一般的、抽象的理论而不是特殊的、具体的实践,把建筑设计活动理论化,奠定了建筑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构成了建筑学的知识主体。这一点作为西方学术传统的一部分始终保留在建筑学的学科之中。建筑理论作为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是建筑设计思想源泉,也主导了建筑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但是,作为知识主体的建筑理论始终没有在中国建筑学的学术框架中占有相应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形式”“、风格”和“手法”。因此,也就造成了建筑形式构件的组合成了建筑设计的主要方法,对形式的敏感和反应成了主要的设计能力。形成了重视建筑设计(形式设计),忽视建筑理论的风气,甚至认为建筑理论形同空话,或把设计想法和设计手段与建筑理论混同起来。据此,可以这么说“中国的建筑教育源自巴黎美院”的看法有其不完全性,实际上是建筑“形式”的研习手法源自巴黎美院,但巴黎美院设定的关于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和学术规范并没有真正被中国建筑教育所接受。

所不同的是,美国的建筑教育自1939年以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朝着现代建筑的方向发展,原先巴黎美院古典建筑的研习手法被放弃了,但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学术规范依然保留下来。

这种对建筑学知识主体理解的差异是中国建筑学和西方建筑学本质上的差异,虽然这种差异并不一定反映在建筑物的形式上,甚至也不反映在学院中设计课教学的成果上,但却反映在建筑教育的理论框架上和学术规范上。最终,形成了所谓建筑设计的学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一点是中国建筑教育和西方建筑教育最大的不同点,也就是对建筑学认识的不同点。

四、结语

在中国,当建筑学作为一门学问在大学里教授之时,就已经打破了中国传统上对建筑事物的认识,建筑学不是建筑,建筑学的知识主体也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也就是说,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和其他学科一样,有相应的学术规范和理论基础,这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虽然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建筑教育也已放弃了古典学习方法,但并没有开始建构规范的建筑学体系;由于最初对建筑学理解的偏差,导致了思维方式和认识论上的偏差。以这样的视角看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就很容易理解成是一部“风格”变换的历史;用同样的视角去看欧洲的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以及美国的后现代建筑等,就只能感兴趣其形式的差异,或从形式的差异去理解名词的差异,并不能认真地去研究其根源。

因此,当务之急是健全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建立自己的建筑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为建筑学真正的中国化打下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定邦.国内早期建筑教育的开创.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4

[2]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1992.2,18,19

[3]中国建筑史.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0年7月版.182~185

[4]最初建筑作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在教学大纲里还有许多数学、力学和工程技术等不少课目。张镛森.关于中大建筑系创建的回忆.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3

西方建筑论文篇(8)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思维的混沌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混沌式的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维,它不仅关注人的理性要求,而且重视人情感的寄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混沌有三个基本属性:整体性、本原性、模糊性。

①整体性:强调混沌的整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一中国哲学认为混沌是非线性的立体态,所以注重自然事物的整体性,在具体处事原则上, 表现重“合”轻“分”;重“和”轻“争”,追求矛盾双方的和谐统一,强调“天人合一”,建筑空间强调“虚实相生”。非线性的有序,是混沌的基本状态。

② 本原性:混沌是一种“原”。从庄子回归自然的观点看,“混沌”可以理解成自然世界的本质状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这种本原性就是强调从事物本身的体验中去认识其本质。

③ 模糊性:指其模糊的外在形象的内部包含着有规律的内在本质。混沌的模糊性正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含蓄美的原动力。

混沌思维的特征在于重直觉与体验;注重对认识对象的“意会”、“领悟”和直观把握, 强调非理性的“体验”和“直觉”。不太关心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

逻辑思维是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定量精确思维,已由牛顿、 拉普拉斯等西方先哲们奠定了雄厚的数理基础。被当代人认为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源于西方文化中的宇宙是一个实体世界。西方人的宇宙观是重视实体,在认识上将“实”与“虚”截然分开,实体与虚空的分离既是物质与空间的分离,也含有己知和未知的对立统一,在对未知的不断探索中,就导致了西方文化在对立统一中不断前进,其宇宙认知图式始终处于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运动中,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和精确化就是抽象为形式,因此,以形式为研究的对象, 并走向科学化的逻辑性和实验性。

二、中方建筑文化特征及要素

从传统文化的研究,可以获知,无论东方文化或西方文化受古代哲学观、自然观、宇宙观、美学观影响甚大,这种影响也波及建筑文化。“天圆地方”是影响中国建筑的特殊因素,尤其以礼制、玄学、中心论影响最甚,使建筑成了官府意志的图解,或建造者审美情趣的体现,只有少量的私家苑囿或民居,设计手法显得比较轻松、随意、灵巧。从古代都城的建筑、宗教寺庙及民居的创意、构思、选址、设计布局、轴线关系及型制、体量上都可以看出这一点,甚至施彩用色都有严格规定,大一统的集权统制,抗变排外的思想意识,一直在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这是中国建筑文化重传统轻变革的主要原因。传统主义和抗变保守是儒家思想中消极的一面,而儒家的经典说教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主要思想武器,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很高的地位,鄙视建筑创作的观念也一直延续了数千年。“天不变、地不变,祖宗之法不可变”,这种“恪守祖制”的建筑思想不可能对先前的建筑形式有很大的触动,也就不会发生西方那种风格特变和流派纷呈的局面。

封闭的古典轴线关系、院落形制和较为明确的空间界定,注重自然环境“天人合一”,建筑融于环境并强调人与景观的转换等等,所以中国古建空间层次较为含蓄,且多为纵横向展开,以奇、巧、智在有限创作空间内创造光辉的建筑艺术。

三、西方建筑文化特征及要素

西方建筑文化史,同时也是西方的哲学、伦理、宗教、艺术等学科的发展史,在西方人看来,建筑是思想智慧的凝集,是美的化身,是重要的艺术门类,在中国制订《考工记》、《营造法式》及《工程做法则例》的时候,西方则早已开始建筑理论的研究,从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完成《建筑十书》提出适用、坚固和美观到大建筑师斐地设计雅典卫城,创造影响世界的“希腊古典柱式”,从15世纪阿尔伯蒂的《论建筑》到20世纪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等反映了西方心理――文化机制中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变革的探索精神。

应该指出西方哲学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超脱自然的观念对建筑思想和文化体系的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成了美的化身,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与建筑艺术结合更为紧密,甚至许多建筑构件也被拟人化或情感化,以展示对人性美和神的意志的歌颂,这种意念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创意、构思和设计。

西方的建筑艺术含有较多的理性、浪漫和情感色彩,特别是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及至后来的拜占庭建筑、中世纪建筑、巴洛克、哥特式等,建筑艺术被赋予较多的宗教或伦理意念,有着深刻的涵义,即便建筑的空间也因理念的需要而设计成虚无、梦幻或超脱,并形成了完整的形式美法则和古典柱式,技术、艺术、观念几乎同步的发展进程,是西方善于学习、比较,并创造的文化心态的最好注脚,在建筑上,它兼收并蓄,不拘泥于某一形式,从而形成多变的风格。

四、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

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来探讨形式的本体内涵,我们发现形式背后必有反映相应文化理想的事实。西方从实体出发,通过逻辑和分析极大地发展了建筑的形式范畴;中国从 “ 气”的宇宙观出发,用整体思维,以 “ 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建筑的永恒之道。西方长于思辨、分析科学;中国长于兼容、包含、善汲取他人之长的人文价值。

1 中西方城市空间之差异

中国古代城市特色:①城市整体性强,以南北轴线定位,主次分明,对称排列,道路呈方格网状,布局较规整。②市中心突出位置设王城、衙署或钟鼓楼,十字街口,无公共广场,呈封闭式布局。③建筑呈平面展开,不仅实体的个性突出,而且以庭院与建筑组群的出现,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市中心无高耸建筑物,高塔多建在郊区和山丘上。

西方古代城市特色:①无一定的轴线,道路结构呈环形辐射状,布局较自由。②市中心为宗教式市政建筑,有公共广场,呈形式开放式格局。③高耸建筑常在市中心,逐步向周围降低高度,市中心常有不高的山丘。④城市建筑具有尺度雄伟、体量宏巨,呈外张感,与自然对立的外观形式。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见于《周礼》“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规划思想一直是后人建造都城所遵循基本模式,并且随着历史礼制的强化,皇权一统地位的升高,祭祀的繁复,使得规划设计必须按主次布置,礼制序列在空间布局上更趋于复杂,于是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对称、规整、轴线等布局手法。与中国统治阶级推崇的“王权至高无上”相反,西方认为“神权至高无上”,神人同形的使宗教建筑在城市中始终占据显著位置。如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教堂位于城市的中心。其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教堂广场是市民集会、狂欢、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中心场所。城市道路网常以教堂为中心呈放射状,并形成如同蛛网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这符合城市向外扩张和发展的要求。

2. 中西建筑之差异

西方的建筑原形――古希腊神庙,不强调内部空间,却以外部空间为主。四周开敞的柱廊形成心理上的外向社会离心空间,人们的活动主要在户外广场上,西方人把广场称为城市客厅,表明了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是一种开放的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四合院,外部有界限分明的围墙,入口以照壁和影壁屏障,呈现出内向保守的心态,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与外无涉的封闭特点。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知道,由于文化思想构架体系的差异,东西方建筑具有明显的不同:东方重组群,西方重单体;东方重布局,西方重造型(这从米开郎琪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可见一斑);东方重意念,西方重情感;在环境、空间的把握与创造上,东方传统建筑较封闭,西方则较开敞(公共意识较强);建筑界面处理及轮廓线方面,东方较柔和,西方较直硬;东方重平面视觉艺术在建筑上的表达(如紫禁城等),西方则重空间艺术(如雕塑、绘画、曲面、壳体等)。

越是地方的、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探索,应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的基础上,透过形式的现象看到西方建筑师们在建筑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中的求真的理想的本质。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建筑文化的价值所在,找到结合点,吸收西方建筑文化的思想精华,为我所用,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贵祥.中西建筑文化比较.见:王化君,顾孟潮主编.建筑•社会•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2] 黄国红. 中西方城市空间特色比较.新建筑, 1997(1)

西方建筑论文篇(9)

一、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一)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词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二)轴线的空间艺术

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再如中国古代寺庙中,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调轴线空间布局的实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将主殿大雄宝殿放在轴线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后左右。“左阁右藏”、“左钟右鼓”等。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表现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尊卑差别。

(三)“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

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亘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是持着与大自然对立的态度,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环境;相反,乃是持着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使建筑和谐于自然之中的环境态度。例如东晋大官僚石崇在洛阳近郊修建河阳别业(金谷园):“其制宅边,却阻长堤,前临清渠,柏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石崇《思归引·序》);佛教高僧慧远在庐山经营东林寺:“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栽沟。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于寺内别墨禅林,森树烟凝,石迳苔生。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高僧传·慧远传》)。诸如此类的描述,文献记载中屡见不鲜。从此以后,那些建置在城市以外的山水风景地带的佛寺、道观、别业、山村聚落都十分重视相地选址,目的不仅为了满足各自功能的需要,还在于如何发挥建筑群体横向铺陈的灵活性而因山就势、臻合于局部的山水地貌、谐调于总体的自然环境。它们无异于点染大地风景使其凝炼生动、臻于画境的“风景建筑”,这正是中华民族在建筑与大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所体现的独特的环境意识,虽非完全自觉,但却十分明显。历来的山水“画论”,对于这种环境意识都曾作过部分的美学和科学的阐述。

二、西方古建筑的特点

(一)立体感官,单一布局

与中国的古建筑相比,西方古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的建筑体系,它的建筑风格也是一脉相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便是“立体感官,单一布局”的突出表现。这些柱式结构的建筑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有些柱式的柱头是简单而钢挺的倒立圆锥台,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有的则是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带有婀娜潇洒的两个漩涡,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虽然以柱式为构图的原则所展示出的是单一布局,但其所蕴涵的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带给人们的却是立体感观的视觉冲击与震撼。

(二)神亿陛和宗教性

西方古建筑多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的特点。这是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文化一支独秀,深深地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而正是在这种影响之下,出现了西方古建筑中最具有宗教与神化气息的崭新建筑风格——哥特式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建筑。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它直接反映了中世纪新的结构技术和浓厚的宗教意识。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是基督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高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只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作为富有浓厚神化性与宗教性代表的哥特式教堂,其内部结构全部,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帅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每当阳光从布满窗棂问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时整个教堂的空间便弥漫着迷离与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此种气氛已尽显了基督教的精神,其中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便是哥特式建筑典型代表,他们也因此把西方古建筑的神话性与宗教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古建筑所体现的东西方文化特征

(一)古建筑体现的中国文化特征

1、务实精神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的若干特征及其建筑概念都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实用理性的务实精神。中国古典建筑体系一直坚持着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始终以人体尺度为出发点,不求高大永恒,无论什么类型的建筑都很少像西方教堂那样超尺度的东西。中国建筑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落,不断有规律地衍生而产生的。不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论建筑群有多么庞大,人在其中活动,所感受到的永远是与人相亲和的尺度。这种设计取向,正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想性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特点,迥异于西方在神学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

2、恒久变易观念传统的中国式房屋设计原则采用通用式设计思想,房屋就是房屋,不管什么用途都希望合乎使用。因此,久而久之,使人们形成了恒久变易的观念。中国建筑不注重外在直观的形象,而注重人在其中的序列安排。随着道路穿过一道道大门,便会有一个院落,使人一次次豁然开朗,。建筑序列犹如一轴长卷,且走且思,道不尽则思不尽,一直达到高潮有豁然醒悟之感,这一点在园林设计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古典建筑在重领悟、重层次、重气氛等方面极下功夫,反倒对单座建筑淡然处之。古人对感受与领悟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于建筑本身的注视。建筑以恒久的构件和不变的院落,通过无限衍生,便能演绎出无穷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恒久变易的内涵。超级秘书网

3、中庸思想中国建筑往往把高潮和精华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前面则是质朴的墙,庭院深深深几许,精彩之处全在这一层层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化解之中,农耕文化内向型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必然要选择这种重感悟、重内涵的建筑布局方式。

正因为如此,体现了中国人基本精神之一——中庸,“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中国建筑造就了人们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

(二)古建筑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1、独立与自由

古代西方建筑往往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度强调建筑艺术的永恒与崇高,他们常常具有严密的几何性,古代西方建筑在一套独立的建筑体系上,形成独特的方格,他们布局单一,似乎根本不需要多余的建筑来衬托。西方的建筑师们巧妙地把西方人的思想融于建筑,并形成迥异的风格。因此,正是由于那些极力表现人性的建筑使人们更加渴望去追求独立与自由。

2、思维的缜密与创造力

从古代起,当西方建筑师们设计建筑时,他们不仅关注建筑的构造与精度,通常还在策划时考虑到它的功能,功效及其防水、防火性,是否拥有便利的交通等。而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发展,西方古建筑的风格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拜占庭,从哥特式到巴洛克、洛可可式,建筑师们始终以高度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工作,而处于这些建筑之中的人们,就难免不受到建筑风格的感染,形成良好的创造氛围,这也是西方文明更加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原因。

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是具体的政治制度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的哲学理论,其中儒家传统的礼治思想是指导古建筑创造的主要思想,中国的古建筑处处体现着秩序、实用、中庸。而在西方,无论是古希腊建筑中的宙斯庙,还是古罗马建筑中的斗兽场,无论是拜占庭风格中的万神庙,还是哥特风格中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建筑都独立的耸立于那里,直接,一目了然,没有旁物的修饰也自成一体。这是偏重于对个人的颂扬和物质生活的享受的直接表现。古文化影响了建筑风格而古建筑又影响着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文化和建筑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谱写着中西方辉煌灿烂的文化史诗。

参考文献:

[1]陆志宝.Touris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付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3]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

西方建筑论文篇(10)

在近代以前,中国和西方城市无疑遵循着不同的发展道路,不仅形成了各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而且也形成了各自的城市规划风格和建筑风格。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以及文化的传入影响,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西方城市文化,开始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中国城市文化,也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的转型。

当今,在我国的建筑理论和创作活动中,人们喜欢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等一类建筑文化问题和现象进行比较和争论,这是必要的。但是争论这些问题应该明确它的目的,那就是它应当促进一种文化的发展和建构,推动它的进步,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依据对这些文化现象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如:在讨论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的问题时,许多人热衷于从风格、形式或技术等方面去争论它们的高下、文野,却不是从它们与现代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根本联系上去探讨它们的意义。在讨论中西方建筑文化时,人们在对中西方空间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等等进行详尽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出中国人同西方人建筑观念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进而在创作和理论中充分强调和体现这种特点,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却较少从人的存在状态的角度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的建筑做出更进一步的价值判断。于是,“传统”“现代”“继承”“革新”“中国”“西方”等等本身变成了目的。建筑文化的比较和争论因此就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不可能导致建筑文化的真正进步。

长期以来,在建筑史研究领域中,存在着一种“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即认为西方城市建筑是历史传统,东方建筑是非历史传统。在弗莱彻尔的《比较建筑史》上刊有一幅“建筑之树”的插图,树的中心主干标明是希腊、罗马、罗蔓式,上端的6根主分枝分别是欧美一些国家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和近代建筑。却把埃及、印度、墨西哥、中国等都摆在下面一些纤弱的幼枝上,把美国放在这棵树的中心主干的顶端,极为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建筑“西方中心论”思想。无可否认,西方城市建筑在近几个世纪以来确实发展迅速,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科技和理论上、美学形态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西方中心论”的观点无疑是有问题的,世界建筑历史的发展,决不只此西方而别无殿堂,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建筑文化史家的共识。①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文化理论家佛朗普顿认为:传统建筑特别是民俗建筑是在特定地点形成的建筑体系,具有功能和结构上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具体因素,如通风、采光、保温等方面具有优良的特点。所以,不能简单否定依地点、体具体的地理情况和人文文化环境发展起来的地方风格。

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是为了在理论层面上开拓一条中国建筑的健康发展之路。建筑文化学并不局限于解释各种建筑文化现象,它是要为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因此,建筑文化应该是批判的与实践的。要提供价值导向,先要作出价值评判,所以必须树立一种价值观。不同的人类都各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建筑事件也都有一定的建筑文化影子。然而文化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任何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即便是精华,也往往离不开具体的时空条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既可能成为一副沉重的十字架,扼杀现代人的创造潜能,也可以成为一座智慧的宝库,丰富我们的想象,扩大我们思维的尺度。

现实及未来生活的复杂要求,远非机械地搬用某一种传统方法、途径,就可以得到满足的,必须博采所长,取我所需。另外,对于本特色的创造仍然是一个严肃的课题,需要结合具体地点、条件,对设计要求作具体分析。在创作方法上,采用“抽象继承、迁想妙得”的原则,可能会找到一条新途径。吴良镛提出所谓“抽象继承”是指从建筑传统中,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并且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予以新意,以启发当前设计创作形式美的创造。同时应当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挖掘出传统建筑艺术的时间和空间内涵,首先是要重视和恢复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功能,不能只把建筑艺术作品当作工业产品和生活用品,更不应当只抓其眼前的物质功能。这样的继承,并非形式的抄袭或旧零件的排列组合,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使设计既求神似,也不排斥某种程度、某一细节的形似,关键是根据地点、条件的需要。而“迁想妙得”,“迁想”是将自己的想象力深入到对象的形象中去,“妙得”是指把握对象的真正神情。②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建筑文化也是同样。我们应不仅从形式的角度,而且从文化的深度来理解传统,譬如:属于第一层面的,传统建筑中古典美的屋顶、斗拱、柱廊的造型特征,诗文、书画与工艺结合的装修形式,以及各式门窗菱格、装饰纹样;第二层面的,庭院式布局的空间韵律、自然与建筑互补的环境设计,诗情画意、充满人文精神的造园艺术,形、数、画、方位的表象与隐喻的象征手法;第三层面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注重环境效应的“风水”思想,阴阳对立、互动、相应的哲学思维和“身、心、气”合一的养生观,等等。它们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深邃的哲理和智慧。③这些都阐明,传统对现代的价值还需要我们在新建筑的创作中去发掘,去感知。

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去寻找传统的现代价值,在保存和发扬其传统精华的同时,摒弃其落后的,不适应现展的东西,寻求传统建筑文化和现展的结合点,体现传统建筑文化尊天地、重人本、讲亲和的唯物辩证思想。弘扬传统建筑文化还可从传统建筑的设计原理、空间组合、构图手法、意念表达等方面有所启迪、有所继承和运用、有所发展创新,不断探索传统建筑思维与现代建筑思维、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把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结合到现代建筑文化之中。

注释

①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142页

②吴良镛,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第65—66页

西方建筑论文篇(11)

大自然在中国和西方人的眼中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但是对于自然神性的理解却是泾渭分明的。在中国哲人的视域中,大自然是天地造化的自然规律和生命孕育的世界秩序,这种力量理应得到人类的敬畏和折服,并且受到超越自然之外的意志的掌控和支配。儒家学派认为,人类应该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它,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充分地利用它,并生生不息繁衍下去。而自然在西方世界中,则是作为人类之外的物质存在,人类应该征服和支配自然。中西方的建筑哲学观念深受本国传统自然观的影响,“建筑哲学是关于建筑根本的观点,研究怎样认识建筑、揭示建筑的本质,把握建筑的根本性原则与方法。它是建筑观的理论形式,应以建筑自身得出。”

建筑最初的功用是缘于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抵御自然中暴雨猛兽,人类能够在无常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建筑的防御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这种自然观在《易传》、《系辞上》、《老子》和《庄子》中都有过精彩的表述。《老子》一书中是这样阐述对与自然理解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指自然是天地万物自然生发的规律,天道也不是有意为之的一种秩序。庄子更进一步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后人称庄子的这种自然观为“齐物论”,其哲学内涵是指人与自然应该是不分彼此的关系。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对当时的建筑环境中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古代建筑居住的建造中,大多是依据自然环境的地貌走势、气候变化和建筑材料的选择而进行规划的。中国建筑环境的营造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熏染和灌输,个体与环境之间、群体与环境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都能够融洽地相处,建筑环境是自然环境的子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有机构成,意图追求人文环境和建筑环境的完美结合。从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中,可以明显地窥见到人们竭尽全力地想渴望达到的一种人与自然的理想存在状态。从中我们发现,在中国人的建筑思想中,建筑与自然相遇的时候,并没有向自然发起挑战,力图使自然环境为人类所奴役,而是怀有与自然平等对话的愿景,使人类置身于自然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古典西方哲学一直都主张主客观对立,战胜自然,为我所用的观点。因此,西方建筑中的哥特式教堂、古罗马斗兽场、宫廷建筑和歌剧院都回避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这些西方建筑共同的风格是体积庞大、进身幽长、层高宽阔,而且这些建筑与外界接触的窗户面积都非常狭小,意在缩小与自然的范围。西方建筑中花园的设计格局也体现出这样的观念,从花园总体设计全貌到喷水池、园艺的栽培、小品雕塑和装饰的花盆都秉承着几何对称的设计原则,其中包括树木和花草都刻意按照严谨的图形比例修剪。为了更好地表达出这种与自然相对抗的意念和建筑恒久存在的设计理念,古典的西方建筑很在意建筑的独特品格,每一座建筑的设计都考虑到封闭性和独立性,往往具备超人想象的体积感和异乎寻常的大尺度,这种设计理念已经超出人们使用功能的范围,而是直接地想表达一种与自然远离的建筑观念。建于城郊或临海的建筑,也总是展现出一种与自然相隔绝,傲然独立的空间感。

中国建筑的传统思想中,建筑如其他的日常用品一样,并无明显的区别,也需要不断的维护和自我修复,要与自然环境保持一致的节奏。正如梁思成在其著作《中国建筑史》中所阐述的,他认为中国建筑观念与西方有着显著的不同,西方世界中建筑房屋应该是恒古不变的,而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建筑与自然相制约的意识比较薄弱,自然与建筑和谐相融才是中国人心中渴望的澄明之界。中国建筑的整体风格和规划布局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与西方古典建筑追求凸曲线的造型设计、独特张扬的个性有着迥异区别。中国古典建筑以虚实相间、群落庞大、内收曲线和与自然为邻、横向展开的布局折射出与天地亲和、与大地贴近的建筑哲学内涵。木结构的建筑设计恰如其分地体现出这种设计思维。木结构的房屋构造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来自房屋上方建筑材料的压力,可以随意设计房屋的窗户坐落。中国南方房屋通向院落的位置,通常是成排的落地窗点缀。中国古典建筑中回廊的设计也是这种建筑思想的体现,许多庭院中多采用回廊缠绕的方式,廊的两边分别是房屋和庭院,其实廊的作用就是房屋与外部环境的过渡,是建筑与自然保持沟通和对话的桥梁。

西方古代建筑的房屋内部空间与外部自然环境是截然分开的,这种设计布局试图表达出观念上的对自然世界的抵制。古希腊和古罗马用来祭祀神灵的庙宇的墙上没有可以看向外部空间的窗户,只有一个个细小的通气孔。而同一时期的住宅和神庙的设计也是如出一辙,房屋内部只留有狭小的缝隙,有的房屋甚至采取全封闭的方式。庞贝古城保存有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古罗马时代的居民住宅和市井街道。庞贝古城的居民住宅没有窗户,为了解决这种困扰,人们在室内画了很多颜色鲜艳、视域辽阔、具有很强透视感的建筑,所有这些设计的深意就是用来突破室内窘迫和压抑的空间感,用心理上的幻象来打破空间设计的局促。

在西方世界战胜自然的观念从未停歇,在西方的大工业时代更是高潮迭起。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就是达尔文“适者生存,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培根更是明确地宣称“理智的法则不是从自然界得来的,而是理智给自然界规定的”。在西方世界中,与自然竞争和抗衡的观念一直都是存在,并根深蒂固的,直到近代西方社会才受到和接受东方的和谐自然观。

综上所述,中国建筑的核心思想是尊崇自然,顺应自然的法则和规律,在审美趣味和哲学构建上努力达到“师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中国古典建筑始终与自然处于平等对话的状态。西方建筑是将房屋作为与自然抗衡和支配自然的手段。现代西方建筑理念也受到东方建筑哲学的熏陶,其自然观发生着深刻的转变和动摇。从主张“适者生存”与自然竞争的思维方转向关注自然生态健康和平衡发展,吸收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精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方式,从直线发展的进化逻辑转向螺旋发展的进化模式。

二、宗教对中西建筑环境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西之间的宗教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折射到建筑理论上自然有着天壤之别。即中国古代社会为帝王将相建造的宫殿和廊宇与西方社会为宗教祭祀而准备的建筑形成显著的差异,这种不同缘于建筑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子系统,人类与宗教中诸神的冲突和较量是其不变的永恒主题。

宗教的存在是一种跟随社会演变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宗教总体呈现何种样态与社会的演变是如影随形的。人们是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想象来完善他们的创造物――神。宗教世界并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依据当时的社会文化情境来构成特定的宗教现象,对神的顶礼膜拜就在宗教建筑中被体现出来的。

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儒教、道家和佛教,常见的宗教建筑文化包括道教建筑文化、伊斯兰建筑文化和佛教建筑文化。中国古代社会的这几种宗教文化在互相角力中,儒家学派的思想成为统治阶级强大的政治工具。与西方社会相比较,中国历史以来与宗教文化一直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由此,使中国传统的宗教建筑一直采取低调的姿态,尽可能遮蔽神的光芒,而彰显人的光辉。以儒家伦理为其统治基础的中国古代阶层在其建筑上也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上层阶级的宫殿在平面上基本采取中轴对称的建筑格局,这种建筑模式始终占据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统领地位,儒家文化所渲染的“礼”在建筑文化中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其中典型的代表建筑如:秦朝的阿房宫、唐朝的大明宫和明清时期的紫禁城。这些古代建筑之所以显露着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归结于在当时的世俗文化中掺杂着某种神性的力量,是帝王将相至高无上的权利神性的象征在建筑上的体现。

神的拟人化是有其深层涵义的,是不以宗教追随者和创造者的意愿为初衷的。人们意图通过建筑来膜拜自己拥戴的神灵时,其内心深处并不是为了凸显自身,恰恰相反,人们认为神是不可撼动的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把自己提升为神的同等高度。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世界中就把本民族的祖先安排在神的队列中,基督教中更是宣扬造福之人死后升入天堂,佛教教化人们摆脱世俗的纷争,从而踏入纯净的极乐世界而修身成佛。这些宗教思想也毫不例外地在建筑中被反映出来。最为能折射这种宗教观念的建筑就是古代的墓地,不管是中国远古时代的皇陵还是充满神秘气息的埃及法老墓群,都大相径庭。

中国社会从古至今都把“人”放在首要的位置。与此相反,西方社会确是一个彰显“神”的形象的世界。中国社会从未出现过神的权威超过人的地位的现象。在宗教这个领域,中国人发扬一贯的中庸的哲学态度,始终将人与神放置在相同的高度去爱戴和尊崇。西方社会与之相反,可以夸张地说,西方社会的建筑历史其实就是教堂和庙宇的记载历史。为此,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发展贯彻了这种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不是去获得某种神秘、紧张的灵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 尽管在中西宗教建筑中对“人”和“神”的侧重有所不同,中国古代建筑中是以“人”的感受为其出发点的,而在西方则把“神”的作用放在醒目的位置来强调。但是中西方共同的特点是一致认为“神”是恒古不变的存在,而“人”的存在终究是稍纵即逝的。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中国建筑中对木质材料的选择总是情有独钟,而西方世界却独独青睐于石质材料。这样木质建筑的短暂和石质建筑的稳固性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古代埃及埋葬法老的金字塔以其孤寂清冷,吸引着数以万字人们的眼球,巍峨肃穆的建筑群落无声地表达了对自然和神的敬畏与遵从。身处广袤的大漠身处,金字塔建筑群落的错综复杂和庞大体积充分展现了金字塔不可超越的地位。金字塔在展现古埃及人卓越的想象力同时,使人在自然和神明面前显得异常渺小和卑微。古希腊对人和神的态度是非常包容和宽泛的,在希腊人眼里,人和神是同样值得尊敬和膜拜的。于是我们看到古希腊的神庙建筑中,尽管是宗教建筑,却采用了人的标准为其尺度的。在古罗马那里,人的地位则明显超越神的位置,他们把人与神放在比肩的地位来考量,认为人具备神所拥有的巨大力量,现实中的君王就是神的化身,对人的尊崇其实就是对神的敬畏。而彻底打破这一格局则是基督教盛行的中世纪,基督教完全拒绝人性的彰显,把尘世的一切荣耀都归功于无所不在的神明。其结果就是动摇人类对自己的信心,怀疑自身的力量。在中世纪中人是微不足道的个体,而神则是万物的尺度和统领。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独自矗立于欧洲荒野千百年,以其坚硬的石结构建筑、独特的建筑风格、冷艳的色彩搭配和直指苍穹的尖顶设计让人们心生敬畏与恐惧,以致心甘情愿地匍匐在上帝的脚下。由此,神与人,此岸与彼岸永远有着无法跨越的鸿沟。

西方社会对于人与建筑的关系在不同时代采取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在古希腊人眼里“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这同时也是西方古典文化思想的精髓。在古罗马的建筑中,由于当时出现了更为先进的拱券结构技术,古罗马人的建筑中体现了人超越于神的理念。在基督教的建筑观念中,则完全颠覆了古希腊和罗马人对人和神关系的理解,认为神是万物的主宰。这种局面直到文艺复兴的到来才有所改观,西方人在文艺复兴思想的感召下,对古典建筑观作出全新的诠释,使得古典建筑思想得以重建辉煌,重新肯定人的尺度和作用。中国在古代社会对建筑的设计则体现在对房屋功能使用上的舒适性、空间利用上的弹性和自然与人之间的亲密互动与相融性。如古代民宅中天井的设计、回廊的巧妙安排、庭院的人性化设计以及风水的考虑,使室内空间延伸至室外,巧夺天工并非常适宜人居。体现出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人与建筑的彼此相溶,建筑是为人的生活服务的,人与整个建筑相得益彰,水乳相溶。

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理念的梳理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社会更是着意营造一个适宜居住的建筑环境,而不是追求庞大的体积感和空旷肃穆的内部空间。而西方古典建筑则非常重视体积和比例关系的设计。综上所述,中国人更关注建筑中人的尺度的实践,也能更好反映出人本思想在建筑环境的体现。

三、中国和西方建筑环境理论的差异

西方传统哲学思想自柏拉图以来对宇宙万物本源的探索从未停止,与中国古代哲学追求虚无的宇宙观相比较,西方哲学更强调事物是一个有机的实体,而非是虚空的存在。西方哲学将宇宙万物的始初追溯到一个实在的物体形态上,人与世界是处于一种虚无与实在、有和无的状态之中。把虚空和无理解为绝对不存在,没有物体存在的空间场域。而有和实体才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本,才是世界的原初状态。与虚空相比,实体才是世界的本源和至关重要的因素,西方哲学的这种宇宙观念是实体主义产生的源头。

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观念是在重视、强调和发展“虚空”的哲学理念,与西方哲学有着显著的不同。例如老子和庄子哲学思想内涵中都是虚实相间的整合、有与无的和谐发展。在这样统一和协调运作下,宇宙万物才能蓬勃发展、源远流长。“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老子著作《道德经》中流传百世的至理名言。这种美学观点也成为建构中国建筑哲学的重要原则和基础,认为艺术想象在虚实相生中才能真正彰显生命的存在感。

其次,中国人非常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对于外部环境的感应和表达。建筑意境的营造应该能打动和震撼让人们的心灵,体现出天地的气势和庄严巍峨,依托自然河山的壮丽和伟岸来提升和荡涤人们的情感。而西方人一直承袭着形式逻辑思维的偏好。基于此,几何图形的物体符合西方人的普遍审美认知,因此,西方的建筑造型对具有逻辑思辨特性的几何图形的运用非常兴盛。优美的建筑艺术必须具有明晰可辨的几何图形比例关系和确定的数量和体积关系,这些明晰的几何图形所构成的自足的物质实体是建筑造型艺术的基石和根本。所以,在欧洲教堂、园林乃至民居中,随处可见几何图形的组合与搭配。

与西方建筑偏重几何图形的思维模式有所不同,中国人更偏爱玄思的哲学思维模式。这种哲学思维方式是将整个物质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存在。体现在建筑造型上,中国人更喜欢整齐划一的空间布局,而刻意避开几何图形的设计。例如历朝历代都城的坐落都是位居天下的中心,而皇室成员居住的宫殿则是处在都城的中心;其中宫殿又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又位居宫城的中心位置。次要的殿堂廊宇环绕在正殿的周围陪衬,而市井民居又围绕着宫殿错落而建,都城的四周则簇拥着不计其数的城镇村落。这种井然有序的建筑分布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宏观的宇宙观念模式,这种建筑设计观念几乎浸入到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大到显赫的王宫,小到普通的民居都是这种正殿在中心位置,其他从属建筑围绕在四周的设计格局。

中西建筑之间这种明显的差异,探究其深层次的根源是长期实践和思维方式的迥异背景造成的。西方人在建筑设计上倾向整体和细节的同时把握,而中国将侧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层面上。这种不同,表面上看似是方法论选择上的差异,实则却是中西放更为本质的问题的彰显。中国社会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对于感性的追求胜于对理性的探索,所以在对问题的分析上缺乏逻辑分析的陈述。中国传统文人一直很看重对自身情绪的营造和身心愉悦的实现,很少去涉足理性逻辑的建构,这种传统沿袭下来的思想也对建筑领域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建筑学领域,人们倾向于直觉和感性的的理论建构,而缺少逻辑分析的方法诠释。中西方建筑理论是各有千秋的,中国在建筑形式上注重意象化的诗意表达,而西方则是强调理性逻辑的建筑思维。不管在建筑实践中采用何种思维方式,“人”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唯有注入人文内涵的建筑,才是建筑精神的价值体现和意义所在。

在国内建筑领域中一直都存在着两个比较明显的理论倾向:其一是对建筑艺术的本体性研究处于相对真空的阶段,没有形成对建筑艺术的深层探究意识,鲜见将建筑造型艺术置于人类生命存在意义的角度去理解,关注和评判。由此在国内的建筑艺术活动理念中,始终没有建立对人类终极生命状态的同情和重视,缺乏建筑理念中人文意识的构建,由此直接导致对建筑造型艺术中对先进思潮和理论的吸收、判断和思考的淡漠和缺失。其二是对建筑实践活动缺少深入细致的自觉研究意识,在实践层面或是理论层面,都极少关涉日常生活的具体细节,忽视平时最为常见的生活场域,却把“艺术风格”、“形式内容”等抽象的观念视为重要的建筑要素,而现实生活场景的打造和建设则常常被忽略和遗忘。这就折射出国内建筑领域存在的缺陷和弊端,以急功近利的心态来看待建筑活动艺术,过分关注对形式的设计,从而使看似标新立异的建筑缺乏深邃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的积淀。以上两方面问题的出现,归结于既缺少高屋建瓴的理论阐释,又没有足够的实践方面的积累。而经历现代化阵痛的西方人则深刻地认识到主体生命状态的重要性,具备更为自觉的自我意识和生命意义的追问。于是,与日常生活接触最为紧密的建筑艺术就成为主要的关注对象,因此,西方建筑艺术中对于日常生活细节的重视和考虑较之我们更为充分和深入,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