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拓展运动心得体会大全11篇

时间:2022-11-07 13:03:06

拓展运动心得体会

拓展运动心得体会篇(1)

初中阳光体育运动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在学校内掀起一场体育锻炼热潮,营造了浓厚的体育运动气氛,是体育教学发展的基础和强劲动力。拓展训练作为体育课程素质教育的新时尚,有着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符合初中阳光体育运动的素质教育要求,在初中体育课程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初中阳光体育运动中引入拓展训练,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初中体育素质教育。

一、拓展训练教学目标

在初中阳光体育运动中引入拓展训练的教学目标,要遵循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目标。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学习领域目标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拓展训练在满足初中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两大目标上有着更大的教学优势。在初中阳光体育运动中引入拓展训练,帮助学生树立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理念,在拓展训练中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进取、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体育心理健康教学目标。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转型关键期,多数初中生有着叛逆心理,在拓展训练中让学生参与团队合作,体会人的发展离不开团队,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也是拓展训练教学的一大优势。

二、拓展训练教学模式

初中阳光体育运动中引入拓展训练实行“体验―感悟―分

享―经验―应用”教学模式,经过循环式五大环节才能真正完成拓展训练项目。在体验阶段,学生亲身体验拓展训练项目,锻炼身体素质,参与体育运动;在感悟阶段,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成败,感悟自己体育运动收获;在分享阶段,学生结合自身感受,倾听其他学生的感受,分享体验、感受,深化对拓展训练的理解和感悟;在经验阶段,学生经过相互交流分享感悟,分析成败原因,获得拓展训练经验,升华体育运动思想和方法;在应用阶段,学生结合拓展训练所得,总结经验教训应用于体育运动和生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力求在一节课内完成拓展训练项目,做好准备活动,注重过程分享,教师要适当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场地和学生特点,适当调整拓展训练项目难度。

三、拓展训练教学内容

结合初中阳光体育运动条件、初中生特点,选择合理的拓展训练内容。初中生性格叛逆,对社会、父母、学校较敏感,可能会出现孤僻、自卑等心理问题。因此,可以选择合适的拓展训练项目,如无敌风火轮、信任背摔、齐眉棍、驿站传书、盲人方阵、众志成城、解手链、七彩连环炮、十人九足、袋鼠跳、链接加速、搭桥过河、心心相印、地雷阵、盲人足球、电网、人椅、珠行万里、疯狂的设计、高空飞蛋等,增强学生间的信任、合作,增加学生自信心。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发育期、个性叛逆期,有一些拓展训练项目并不适合初中阶段,需要体育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场地、设施情况,改编合适的拓展训练项目。

四、拓展训练教学评价

初中阳光体育运动中引入拓展训练要遵循“科学性、发展性、可行性、安全性、全面性”原则。在拓展训练科学评价中,要合理、明确地评价,切忌依靠经验评判。在拓展训练发展性评价中,要关注预设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关注拓展训练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而非学生是否完成拓展训练项目。拓展训练必须是切实可行的,对拓展训练实施激励指导和调节反馈,确保预期目标的实现。在拓展训练中,安全是生命,需要在拓展训练项目中将安全置于第一位,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在拓展训练评价中,要ξ宕蠼萄Щ方诮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在拓展训练中的全程表现和感悟分享,实行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实现阳光体育运动拓展训练评价目的。

初中阳光体育运动中引入拓展训练是必要的,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符合阳光体育运动要求,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养成体育运动习惯。将初中阳光体育运动和拓展训练相融合,让学生在体育课堂参加拓展训练,学习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增强体育运动趣味性和实用性,实现初中体育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为初中体育教学指明课改新思路。

拓展运动心得体会篇(2)

一、前言

2016年10月,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需求日益增长,消费方式逐渐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消费转变,健身休闲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意见指出,发展健身休闲产业需要分类推进,融合发展,分层分类、区别对待,保障大众基本健身休闲需求,促进健身休闲产业多元化发展;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全局,促进产业各门类全面发展,统筹协调健身休闲产业与全民健身事业,推进健身休闲与旅游、健康等产业融合互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拓展运动作为一项介于健身休闲与体育运动之间的项目,其开展的意义不容小觑。

二、拓展运动的起源

拓展运动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拓展运动又称外展训练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二战时期,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使许多人葬身海底,但仍有极少数的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磨难后仍然得以生还,人们惊奇的发现那些能够活下来的并不是身体最强壮、游泳技术最好的人,而是那些有着顽强的意志和强烈求生欲望以及有着较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生存技能的人。[1]

在这样的背景下,1942年劳伦斯在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环境下,以年轻的海员为训练对象,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训练学校,这就是拓展训练最早的雏形。

二战结束后,海上训练学校的利用价值就大大降低,但是拓展训练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住了人们关注的目光,一批有识之士发现然后挖掘它最有价值的方面,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于是将推展训练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特将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以及发展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融入其中,成为了最早的拓展运动的涵义。

1995年,拓展运动开始走进中国,于1999年,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率先将体验式培训引入到MBA、EMBA的教学体系中,随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浙江大学、暨南大学等学校的MBA、EMBA教育中也纷纷把拓展训练作为指定课程内容。短短几年的发展,拓展运动的开展不断得到推崇与发展,后逐渐被列入国家机关单位、高校体育、外企和其它现代化企业的工作人员的培训日程。[2]

总之,拓展运动在二战时期得到认可与发展,之后随着时代的进步,它并没有滞后,而是将企业管理与之相结合,成为一种可以促进意志品质发展和团队意识的一项运动,后期又将心理学运用其中,结合了身体与心理的互补的空间,提升层次感,增强人们面临不同的场景解决不同的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拓展运动开展的意义

1、拓展运动的开展可以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

大学生是祖国发展未来的希望,而健康的体魄又是大学生发展的希望。“手机”时代的来临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低头族”,体育课程中也出现越来越多的“见习生”,许多的学生宁愿坐着玩手机,也不愿参与到老师的体育课程中去。这样的发展显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拓展运动将团队协作和趣味性带到学生身边,抛开体育课中的“放羊式”模式,为学生设置不同的障碍,让学生在跨越障碍的过程中体验克服障碍的喜悦感以及团队配合的集体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运动起来、活跃起来,从而真正的促进他们的身体素质的发展,增强他们的体能。[3]

2、拓展运动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科技也名列世界前茅,但是经济科技的发展为人们提供多彩生活的同时,也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心理素质层面。当下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增多,生活条件逐渐优越富裕,在生活中几乎没有遇到挫折,当真正面临困难时就会缺少承受能力,因此,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更是需要同样的发展和提高。拓展运动,设置障碍,结合室内与室外的空间,增加一定的难度,学生亲身体会,在运动的过程中向自己的能力发出挑战,跨越自己的“心理极限”,增强心理承受能力。[4]

3、拓展运动的开展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拓展运动的开展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挑战与探索,也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种全新的尝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体育课程内容一直以竞技性运动项目如田径、体操、游泳、球类项目、武术为主,虽然教学的改革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直没有停歇,亦有些许非娱乐性运动进入体育课程中,但是它们的发展收到了重重障碍,内容无创新,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拓展运动与普通的体育项目不同,它的开展可以与素质教育的发展相呼应,项目也不再是以竞技为主,它结合了运动的娱乐性与竞技性,也以与众不同的姿态将户内与户外不同的空间结合起来,与教学改革相适应,设置符合时展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生参与运动的浓厚兴趣,从而真正解决高校体育课程与课改脱节的问题,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4、拓展运动的开展可以更好的体现现代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是育人为本,使每一个人的全面性与个性得到共同发展。课堂的开展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更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适应教学理念的发展。目前的一些学校体育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自行练习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自主发展的追求。拓展运动更多的是强调让学生本人去感受学习,而不仅仅在课堂上“满堂灌”,它揉合了高挑战低挑战的元素,即可陪养学生面临困难的心理承受力,也可以在一些低挑战中找到自我满足感,在这个过程中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运动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时代的变化与变迁,了解时念,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四、小结

拓展运动的不同项目,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有团体运动项目,还可以建立团队意识、营造信任的氛围,可以从不同的层次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化的发展,拓展运动的开展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开展的,它的开展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可以更好的体现现代教学的理念,还是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有效的途径。总之,高校开展拓展运动项目是时展的需求,是现代教学理念的体现,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创新,也是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必要。

【参考文献】

[1] 黄海.拓展训练―高校体育课教学发展新方向[J].山东体育科技,2004(1).

[2] 张凡涛,宋金美.将拓展训练引入普通高校体育课的初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4(3).

[3] 郭建平.体育拓展运动的内容和分类[J].湘南学院学报,2005,26(5).

[4] 金鹏.将户外体验式培训引入高校体育选项课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拓展运动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 拓展运动 学校体育 教育教学 团队精神

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始终把传授知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体育教学也是如此,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的进步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激烈的竞争的需要。体育教学在培养人的冒险、创新、挑战极限方面的能力有别的课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课与拓展训练运动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密切的联系,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运动的内容,既丰富了课的内容,又没有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怎样将拓展运功融入体育课教学中已成为一个体育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拓展运动的内容和形式

拓展运动目前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还很短,是一项十分年轻的运动。它的内容与形式十分的广泛,主要由场地、水上、野外定向等三类组成。涉及到室内与室外。既有专业的场地练习,又有布局一格的野外练习等形式。既可以借助专业的专门的各类器材来进行练习,又可以因地制宜的在任何一个环境下开展。既有针对个人的专门性练习,又有熔炼团队的集体练习内容。因此,它的练习形式、内容与方法是十分多样化的。同时,这也说明在拓展运动的内容与分类上有着多样性。

二、拓展运动使学生全面发展

拓展运动涉及包涵了心理学、行为学、管理学、领导学、教育学等多门现代学科的理论,并将其融入每个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在内容设置和活动形式上别具一格,弥补了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上的缺陷与不足,开辟了体育教学的新天地。拓展运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拓展运动以综合体能活动为引导,在一定的基础上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在实践活动中,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最重要的是拓展运动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人的团队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通常,拓展运动教学必须有部分时间是用于交流、讨论和思索的,这样会促进拓展运动教学效果的形成。与一般《体育与健康》教学相比,拓展运动更需要学生身体的参与和团队合作、交流,并突出的是强调学生的心理体验,要求思想上的参与。最后总结和分享交流阶段则表现出与传统的教学很大的不同,体育教师要有丰富的相关的理论知识储备,语言要轻松活跃,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讨论交流环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由心理体验上升为思想境界的一种感悟。因此,拓展运动在促进学生自我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是显然的。

三、学校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运动的意义

体育教学一般是通过一定的体育活动手段,即一定的身体素质练习和体育游戏,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和发育,增强并保持最好的体质,特别是增进并保持最适宜的身体素质水平,发展实用的身体技能,发展良好的社会风尚,发展有益的娱乐活动的技能,发展丰富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的才能,提高学生的表现自我形象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协作吃苦耐劳等的精神。体育课与拓展运动在目的和手段上有许多相似部分,都是通过一定的身体活动,获得一些身体上和精神上的能力。在环节上也非常相像,体育教学的环节一般是准备活动相当于拓展运动中的团队热身,个人与集体运动项目相当于个人项目与团队项目,课的总结相当于拓展运动中的回顾总结。学校教育中再也没有别的课程像体育课那样与拓展运动这样相仿与殊途同归。在教学中,也有为了将一般的体育教学变得更加活泼有效而从中蕴育而生的拓展运动。例如在理科、语文以及社会等课堂中都有引进拓展运动的实例。此外还有在“特殊学校”中进行拓展运动的实例,这些都是拓展运动应用于教育的经验

四、将拓展运动引入体育课堂的分析

拓展运动创造了一种非常态的情景模式,让学生从这样的情景中发现自身平时意识不到的缺点、盲点和潜力,使人强烈地体验到个人奋斗的成就感和团队作战的愉,这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将起着很重大的作用,尽管体育教学中也有培养拼搏上进团结协作的功能,但是,体育课与拓展运动相比较对人的心理影响较小,体育教学内容如田径、体操、球类等也包含着一定的拓展运动的因素,但缺乏情景的设计。用拓展运动的模式,补充和延伸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功能,这样的运动必将受到重视,其发展空间也时非常大的,也符合当前健康目标的要求,即身体、心理与适应能力全面地发展。但是体育课不完全是拓展运动课,不能把体育课变成地地道道的拓展运动课,这在场地器械方面也勉为其难,但体育课根据拓展运动的要求与内容,把一些拓展项目与体育课程交叉渗透,在体育课上把易于开展的拓展项目进行推广,像拓展训练中的游戏、跳水、攀岩、障碍跑、跳跃等项目移植到体育教学中,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孙辉.谈拓展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J].中国学校体育.2003(6).

[2] 李国岩.从拓展运动的特点和功能谈其普及和发展前景[J].山东体育科技.2005(5).

拓展运动心得体会篇(4)

摘 要:随着我国普通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满足学生对课程的实际需求,已成为课程改革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从课程改革的视角去审视拓展运动在体育院校开展的可行性并加以分析,为体育院校课程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拓展课程;体育院校;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2-1693-03

An Analysis of Feasibility of Setting Outward Bound Training Course in Universities of Sports

HANG Ti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ese general universities, making the curriculum meets the students" actual requirem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o be solv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re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outward bound training course in universities of sports and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to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sports universities.

Key words: outward bound course; universities of sports; feasibility

随着“以人为本”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确立,学校体育原有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逐渐表现出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学功能的单一化;体育教学过程只注重技术性;体育管理缺乏科学化和民主化;体育教学只注意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忽视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高校体育教学也应顺应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拓展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在我国方兴未艾,把拓展训练列入体育院校课程体系,不仅是对体育院校教学内容的丰富,而且也是对体育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创新与探索,对体育院校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1 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源于英文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战。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上有很多船只遭遇不幸,许多年轻缺乏经验的船员不幸遇难,只有少数船员得以生还,究其原因,竟是得益于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于是德国人库尔特 汉恩提议,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那些年轻的船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活动项目,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其后劳伦斯成立了一所海上训练学校,以年轻的船员为训练对象。这便是拓展训练最早的雏形。

此后,这种新颖独特的训练模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船员扩大到军人、师生、工商业人员等各类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2 在普通高校开设拓展课程的意义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高校体育课程应“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新《纲要》突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并将体育课的性质定位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标,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并将课程目标体系拓展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领域。[1]鉴于此种情况,我国多所高校都在尝试将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列入到教学课程中。

拓展运动项目蕴涵的特定功能与价值,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多元化的实际需求,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行动能力,充分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稳定的体育价值观的养成,对培养其生理、心理和适应社会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2.1 拓展课程的开设符合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

拓展训练不仅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可以向学生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它的引入将纠正以往只重视身体素质、体育技能和思想品德教育而忽略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教育的缺撼,很好地弥补旧的体育课程体系在改善学生心理素质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不足,符合新《纲要》精神。

2.2 拓展课程的开设为学校体育教学增添了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课模式由于受到课堂和校园的局限,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大学生表示,自己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体育课枯燥单一,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兴趣发展。拓展训练中包含了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挑战极限,集体育、探险、旅游于一体,新颖刺激,神秘莫测,符合青年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拼搏精神、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发展学生个性等方面都会所有帮助。

2.3 拓展课程的开设有益于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在高校开展体育课程的第一要务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拓展运动作为一种训练,需要一定的体力和智力,与普通体育课程相比,拓展训练更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普通体育课所不能比拟的特点。拓展运动通常在户外进行,很多训练都需要进行攀爬、跳跃等身体的基本行动,这就对学生的体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户外优美的环境和新鲜的空气对于长期缺乏与大自然接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调节学习和生活的好方法。由此可见,拓展运动同样具备着一般性体育活动所能达到的强身健体的作用。[2]

2.4 拓展课程的开设有益于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学校体育观思想的逐步确立,传统的体育课程设置己逐渐呈现出不能满足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缺陷,而拓展运动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个不足。拓展训练中大部分项目都是针对提高人的心理素质而设计的,尤其表现在对心理的考验上,如:独木桥、空中单杠、断桥等,这些都需要学生挑战极限,并超越极限。它采用实际操作的“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法,在不经意间,挖掘出参与者自身的潜能。在活动中,学生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自我,克服心理惰性,直面困难,磨练自己的毅力。在克服困难并顺利完成训练任务后,学生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通过拓展训练,学生们的自我潜能得以开发,他们将会以务实的精神去迎接社会挑战。与此同时,他们会正视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的差距,拥有较强的挫折承受能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使其的社会化在其自我认识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得以顺利实现。

2.5 拓展课程的开设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代的高校体育教育,不仅要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使学生受益终身,更要考虑到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需求。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拓展训练的众多项目中,有不少项目都是针对提高这两方面能力而设置的,如:破冰类项目、盲人方阵、海上逃生等。学生们在完成此类项目时,会强烈地感受到信任与被信任的感觉,并会切身体会到在团队协作时沟通的重要性。通过完成这些项目,学生们会逐步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沟通能力,这对于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除此之外,拓展课程的开设还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项目中有些项目是没有固定唯一的解决方法的,这就需要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突破思维定式,大胆想象,从而获得成功。

3 在体育院校开设拓展课程的特殊意义及优势

体育院校开设各种体育专业课程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将来能从事各种体育教学的体育人才,这就要求体育院校在设置教学课程时,既要考虑到体育课程的基础性,更要紧随时代步伐,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努力完善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3.1 有利于体育师资的培养

将拓展运动中的理念融入到常规体育教学中,使常规型的项目不再常规化,更具有时代特色,这就是未来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高校作为体育师资培养的主阵地,应在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上紧跟时代潮流。

拓展运动中每个项目如同一个游戏,体育游戏早已成为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院校学生具有多年从事体育运动的实践经历,很容易掌握拓展项目的布置和规则,能顺利地组织他人学习,并且能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据不完全调查,社会上现有的拓展训练培训师中有很多是大学和中学的体育教师,很多体育教师在拓展学校做兼职培训师。[3]因此,体育院校应针对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学生不同的专项特质,以自身的优势条件提前迈入拓展运动的教学与训练领域。

3.2 有利于拓展训练项目的开发与创新

拓展训练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灵活多变,对培训师的领悟力和创新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体育院校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加之学生自身的运动经历带来的对运动项目独特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这些都为其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今后拓展项目的开发与创新提供了后备人才。

3.3 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体育院校的场地资源

拓展运动中不同的项目对场地有着不同的要求,有的只需要平坦开阔,而有些则需要有专业设施。作为体育教师培养的摇篮,体育院校的硬件设施是其他普通高校无法比拟的。各种类型的训练场,多种多样的训练器械,无论是直接使用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作修改,都十分便利快捷,并能达到预期要求的标准。

4 体育院校开设拓展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拓展课程并不像一般的体育课程只是传授,它具有独特的引导和回顾过程。所谓引导,就是在学员完成项目过程中,给予学员适当的指引,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心理指导。学员在高空项目培训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如何有效地帮助学员度过心理难关,保证学员的心理安全,关键在于培训师的指引。这就要求培训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加强心理学课程普及,对培训师的专业能力提高,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拓展训练具有独立的回顾时间。所谓的回顾过程就是将课本知识延伸到了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延伸到与之相关的知识领域,这就对教授拓展课程的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就很难组织好学员进行有效回顾。

所以拓展师,或是从事拓展课程的体育教师,必须拥有专业且全面的拓展知识与运动技能。优秀的培训师应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和培训经历,具有良好的人文知识背景,这些都将直接关系到安全保护的科学到位和培训效果的积极产生。为了能够向社会积极输送合格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出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培训师,体育高校应严把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在开设原有的各个体育专项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或是加强人文、管理等综合性知识方面的学习。

5 结 语

拓展训练不仅符合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且丰富和完善了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它将人的身心能力中最卓越的、最出色的部分升华到可能达到的顶巅,使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对集体参与意识与责任心的培养;改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习欣赏、关注和爱护自然, 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体育院校中开设拓展课程是体育院校课程改革和创新的一种新尝试,它不仅可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方向,而且对为社会输送优资质的拓展培训师开辟了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邓维.拓展运动在高校体育开展初探[J].新西部,2007,(16):246.

[2] 苏云志,王振.从人文视角对高校拓展运动教学价值的审视[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2):70-72.

[3] 吴秀美.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运动的重要性及可行性[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80-81.

[4] 李国岩.从拓展运动的特点和功能谈其普及和发展前景[J].山东体育科技,2005,27(4):48-49.

[5] 郭建平.体育拓展运动的内容与分类[J].湘南学院学报,2005,26(5):110-113.

[6] 王文平,符灵荣,付朝琦,等.高校开展拓展运动可行性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7,72(5):117-119.

拓展运动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拓展课程;体育院校;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2-1693-03

An Analysis of Feasibility of Setting Outward Bound Training Course in Universities of Sports

HANG Ti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ese general universities, making the curriculum meets the students' actual requirem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o be solv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re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outward bound training course in universities of sports and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to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sports universities.

Key words: outward bound course; universities of sports; feasibility

随着“以人为本”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确立,学校体育原有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逐渐表现出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学功能的单一化;体育教学过程只注重技术性;体育管理缺乏科学化和民主化;体育教学只注意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忽视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高校体育教学也应顺应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拓展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在我国方兴未艾,把拓展训练列入体育院校课程体系,不仅是对体育院校教学内容的丰富,而且也是对体育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创新与探索,对体育院校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1 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源于英文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战。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上有很多船只遭遇不幸,许多年轻缺乏经验的船员不幸遇难,只有少数船员得以生还,究其原因,竟是得益于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于是德国人库尔特•汉恩提议,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让那些年轻的船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活动项目,以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其后劳伦斯成立了一所海上训练学校,以年轻的船员为训练对象。这便是拓展训练最早的雏形。

此后,这种新颖独特的训练模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船员扩大到军人、师生、工商业人员等各类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2 在普通高校开设拓展课程的意义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高校体育课程应“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新《纲要》突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并将体育课的性质定位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健康为主要目标,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并将课程目标体系拓展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领域。[1]鉴于此种情况,我国多所高校都在尝试将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列入到教学课程中。

拓展运动项目蕴涵的特定功能与价值,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多元化的实际需求,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行动能力,充分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稳定的体育价值观的养成,对培养其生理、心理和适应社会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2.1 拓展课程的开设符合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

拓展训练不仅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可以向学生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它的引入将纠正以往只重视身体素质、体育技能和思想品德教育而忽略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教育的缺撼,很好地弥补旧的体育课程体系在改善学生心理素质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不足,符合新《纲要》精神。

2.2 拓展课程的开设为学校体育教学增添了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课模式由于受到课堂和校园的局限,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大学生表示,自己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体育课枯燥单一,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兴趣发展。拓展训练中包含了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挑战极限,集体育、探险、旅游于一体,新颖刺激,神秘莫测,符合青年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拼搏精神、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发展学生个性等方面都会所有帮助。

2.3 拓展课程的开设有益于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在高校开展体育课程的第一要务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拓展运动作为一种训练,需要一定的体力和智力,与普通体育课程相比,拓展训练更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普通体育课所不能比拟的特点。拓展运动通常在户外进行,很多训练都需要进行攀爬、跳跃等身体的基本行动,这就对学生的体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户外优美的环境和新鲜的空气对于长期缺乏与大自然接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调节学习和生活的好方法。由此可见,拓展运动同样具备着一般性体育活动所能达到的强身健体的作用。[2]

2.4 拓展课程的开设有益于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学校体育观思想的逐步确立,传统的体育课程设置己逐渐呈现出不能满足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缺陷,而拓展运动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个不足。拓展训练中大部分项目都是针对提高人的心理素质而设计的,尤其表现在对心理的考验上,如:独木桥、空中单杠、断桥等,这些都需要学生挑战极限,并超越极限。它采用实际操作的“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法,在不经意间,挖掘出参与者自身的潜能。在活动中,学生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自我,克服心理惰性,直面困难,磨练自己的毅力。在克服困难并顺利完成训练任务后,学生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通过拓展训练,学生们的自我潜能得以开发,他们将会以务实的精神去迎接社会挑战。与此同时,他们会正视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的差距,拥有较强的挫折承受能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使其的社会化在其自我认识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得以顺利实现。

2.5 拓展课程的开设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代的高校体育教育,不仅要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使学生受益终身,更要考虑到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需求。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拓展训练的众多项目中,有不少项目都是针对提高这两方面能力而设置的,如:破冰类项目、盲人方阵、海上逃生等。学生们在完成此类项目时,会强烈地感受到信任与被信任的感觉,并会切身体会到在团队协作时沟通的重要性。通过完成这些项目,学生们会逐步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沟通能力,这对于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除此之外,拓展课程的开设还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项目中有些项目是没有固定唯一的解决方法的,这就需要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突破思维定式,大胆想象,从而获得成功。

3 在体育院校开设拓展课程的特殊意义及优势

体育院校开设各种体育专业课程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将来能从事各种体育教学的体育人才,这就要求体育院校在设置教学课程时,既要考虑到体育课程的基础性,更要紧随时代步伐,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努力完善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3.1 有利于体育师资的培养

将拓展运动中的理念融入到常规体育教学中,使常规型的项目不再常规化,更具有时代特色,这就是未来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高校作为体育师资培养的主阵地,应在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上紧跟时代潮流。

拓展运动中每个项目如同一个游戏,体育游戏早已成为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院校学生具有多年从事体育运动的实践经历,很容易掌握拓展项目的布置和规则,能顺利地组织他人学习,并且能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据不完全调查,社会上现有的拓展训练培训师中有很多是大学和中学的体育教师,很多体育教师在拓展学校做兼职培训师。[3]因此,体育院校应针对运动项目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学生不同的专项特质,以自身的优势条件提前迈入拓展运动的教学与训练领域。

3.2 有利于拓展训练项目的开发与创新

拓展训练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灵活多变,对培训师的领悟力和创新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体育院校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加之学生自身的运动经历带来的对运动项目独特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这些都为其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今后拓展项目的开发与创新提供了后备人才。

3.3 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体育院校的场地资源

拓展运动中不同的项目对场地有着不同的要求,有的只需要平坦开阔,而有些则需要有专业设施。作为体育教师培养的摇篮,体育院校的硬件设施是其他普通高校无法比拟的。各种类型的训练场,多种多样的训练器械,无论是直接使用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稍作修改,都十分便利快捷,并能达到预期要求的标准。

4 体育院校开设拓展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拓展课程并不像一般的体育课程只是传授,它具有独特的引导和回顾过程。所谓引导,就是在学员完成项目过程中,给予学员适当的指引,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心理指导。学员在高空项目培训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如何有效地帮助学员度过心理难关,保证学员的心理安全,关键在于培训师的指引。这就要求培训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加强心理学课程普及,对培训师的专业能力提高,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拓展训练具有独立的回顾时间。所谓的回顾过程就是将课本知识延伸到了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延伸到与之相关的知识领域,这就对教授拓展课程的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就很难组织好学员进行有效回顾。

所以拓展师,或是从事拓展课程的体育教师,必须拥有专业且全面的拓展知识与运动技能。优秀的培训师应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和培训经历,具有良好的人文知识背景,这些都将直接关系到安全保护的科学到位和培训效果的积极产生。为了能够向社会积极输送合格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出符合要求的高素质培训师,体育高校应严把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在开设原有的各个体育专项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或是加强人文、管理等综合性知识方面的学习。

5 结 语

拓展训练不仅符合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且丰富和完善了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它将人的身心能力中最卓越的、最出色的部分升华到可能达到的顶巅,使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对集体参与意识与责任心的培养;改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习欣赏、关注和爱护自然, 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体育院校中开设拓展课程是体育院校课程改革和创新的一种新尝试,它不仅可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方向,而且对为社会输送优资质的拓展培训师开辟了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邓维.拓展运动在高校体育开展初探[J].新西部,2007,(16):246.

[2] 苏云志,王振.从人文视角对高校拓展运动教学价值的审视[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2):70-72.

[3] 吴秀美.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运动的重要性及可行性[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80-81.

[4] 李国岩.从拓展运动的特点和功能谈其普及和发展前景[J].山东体育科技,2005,27(4):48-49.

[5] 郭建平.体育拓展运动的内容与分类[J].湘南学院学报,2005,26(5):110-113.

[6] 王文平,符灵荣,付朝琦,等.高校开展拓展运动可行性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7,72(5):117-119.

拓展运动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 拓展训练 体育教学 意义 发展趋势

为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体育教育的教学改革在高校教育中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作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训练方式,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得到发展和重视。大学教育中拓展训练的引入使得大学体育教学扩展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育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同时也揭开了素质教育的新篇章。

一、拓展训练的内涵及特点

拓展训练是最初用于战争中对军队的训练,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拓展训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拓展训练的引入起初主要是用于企业员工的培训,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拓展训练开始走进校园,与传统的体育教育相结合,并逐渐成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一种主要教学方式。但是,不管拓展训练如何发展,其本质还是基于对生存技能和参与者身体素质的训练,其核心是一项体验式学习。拓展训练的目的在于让个体充分参与到训练过程中,获得个人体验,与团队成员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和相互配合,共享信息和经验,最终达到自身素质的提升。这是一个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它主要是在特定的情景环境下,以游戏为载体,通过学员之间的共同参与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随着拓展训练的不断发展,拓展训练的形式也是越来越多,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行军野营训练、野外穿越训练、攀岩和探险训练等。但是不论何种形式的拓展训练,都要求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首先,拓展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它主要是通过参与者身体的运动来完成规定的任务。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员去了解和感受事物,从而获得经验和真理。另外,拓展训练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拓展训练是对体力、心理和智力的考验,这些项目的完成需要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挑战自己和团队的极限。训练中加入的游戏成分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使得学员能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满足。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应用价值

(一)拓展训练扩展了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体育教育的需求。拓展训练的出现让传统的体育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对某个体育项目的不断优化和发展,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参与其中,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而扩展了教学内容。拓展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不是所有的拓展项目都适合大学体育教学的,体育教师在选取拓展项目的时候应考虑本班学生的总体数量、男女比例的构成、所学专业、训练时间以及培训场地等实际情况。将拓展训练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水平来选取适合本班级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并且要选择适合本项目的体育器材作为辅助手段。在训练方法的选取上,不要拘泥于现有的教学方法,要用于创新,大胆尝试,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拓展训练丰富了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

拓展训练本身的表现形式很多,每个拓展训练项目的训练方式也很多,所以包含着很多的教育方式。因此,拓展训练被引入大学体育教学后可丰富其教学方式,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实践已经明显的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效果。拓展训练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强化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一系列的拓展训练,让学生既得到了锻炼,又释放了心情,体会到了成就感和满足感。例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信任大考验的拓展训练方式,通过这种带有一定刺激性的拓展训练活动可增强队员之间的团体协作精神,帮助学生战胜内心的恐惧,勇敢的面对挑战。体育教师应合理借助拓展训练,引入一些新型的训练方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三)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在进行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去和团队成员合作去完成一些极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去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让学生的挑战意识得到增强,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从而充分的突破自己的潜能。尤其是当今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是90后,没有经历过任何的困难的挑战,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手足无措,拓展训练让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还帮助学生建立起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质

大学时代是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所以,大学体育拓展训练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重要衔接。拓展训练的合理使用使大学生树立起较强的体育精神,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提升学生的意志力,能够勇敢、积极的面对出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为以后从学校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提高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拓展训练的整个过程中,要求参与者充分的融入团队,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同时还要分享个人心得与体验,从而使自己获得自我认识与进步。拓展训练最初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成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使个人的意志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和团队都获得了一定的收获。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由于其受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意识还不够成熟,导致其不懂得与他人相处,无法妥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拓展训练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学生的困扰,使得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他们要以大局为重,学会协同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能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角色,并且与团队成员互帮互助。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体能,还帮助学生树立了团队合作精神,从而达到了素质教育教学的目的。

三、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教育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社会对各种新型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与综合素质人才匮乏的情况相矛盾,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可以为给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另外,拓展训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授和学生模仿的固有模式,而是一种新型的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将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课程相结合可以使课程变得更加活跃和有趣,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调查显示,目前环境下,拓展训练并未在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中得到广泛普及,甚至可以说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并合理利用的并不多。在引入拓展训练的大学校园内对参加过拓展的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体育教育中引入的野外生存训练,目前的开展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拓展训练也越来越受到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视,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课程的设置不够成熟、师资力量缺乏、没有专门的训练场地、培训设备不够健全等。有的学校甚至把拓展训练当成是一种游戏,虽然娱乐了学生,却未能起到训练的目的,这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初衷。所以,为了更好的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使拓展训练能发挥其作用,应对其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解决以上问题。

(一)拓展训练与传统大学体育课程有机结合

拓展训练与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的传统课程有机结合,这也是未来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让前沿课程与传统课程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教育水平和层次,也符合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要求。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引入具体的拓展项目,比如说在球类比赛加入小组竞赛,在田径项目中加入越野赛。让拓展训练项目充分的融入到传统的体育训练项目中,让学生全面的参与到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合作,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大学体育教师也应当注重自身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课程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以必修课的方式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

大学体育教学的另外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提高拓展训练的教学地位,将拓展训练项目以必修课的方式引入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的课堂。由于拓展训练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展了教学方式,将拓展训练以必修课的方式引入到大学体育教学可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学习这门课程。通过必修课的方式给拓展训练以教育地位,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技术指导。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的长远发展也需要有更多的能够面对困难和挑战、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性格的员工,员工的这些良好的素质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源泉。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正好培养了学生的这些精神,为他们走上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运用多种方式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引入拓展训练

当前高校运动会中的项目设置到运动员的选拔大多沿用了竞技体育运动会的方式。参加运动会的学生大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后挑出的项目骨干,而大部分的学生则只能作为观众来参加运动会。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对运动会的热情不够高,这与学校运动会提高全民素质的目标相违背。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将某些团队项目引入大学运动会,让更多的学生来参与,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拓展训练项目便是团队项目的典型代表之一,拓展训练项目的引入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意识到团队的力量,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也起到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运用于大学体育教学中,不仅扩展了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了体育教学的方式,还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引起了社会人士的重视。虽然在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中普及并不是很广泛,但是在未来的体育教育教学中却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大学体育教育应当注重拓展训练的引进,提高拓展训练的地位,使其与传统体育教育相结合,从而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帕力哈提・达吾提.大学体育教育中拓展训练的发展趋势分析[D].教育学论坛.2015.

拓展运动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

拓展训练;健康;体育;心理;小学

引言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运动知识、运动技能进行讲解,还应重视调节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增强小学生的体质及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如自信心、自尊心、坚强意志、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及挫折承受能力等[1]。为达到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双重教学目标,可在课程中融入心理拓展训练。心理拓展训练属于先行后知型学习方式,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生活性及多样性等特点,可以让学生在团体流及互动中重新认识自我,激发自身潜能。为了全面开展心理拓展训练,应从理论、实践两方面认识心理拓展训练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开展要点

在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首先,应根据校内的体育运动器材、校园环境等制订心理拓展训练课程计划,在教学中合理安排心理拓展训练,确保其有计划性、有组织性地开展,使体育锻炼与心理拓展训练实现有机结合。其次,在设计心理拓展训练项目时,应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场地设施情况、教学标准,保证设计出的训练方案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心理。另外还可以对传统训练项目进行合理创新,保持训练项目的新鲜度。例如,可以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盲人足球、地雷阵、背夹球、信任背摔等项目开展心理拓展训练[2]。此外,应采用合理的训练流程。教师应提前安排好训练场地,并向学生讲解训练任务、训练规则及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例如,采用连环手开展拓展训练时,教师先将学生组织到平整场地中,介绍训练任务与规则:每组学生在场地上围成一个圆圈,圆圈对面的人相互抓住彼此的双手,且不能松手;随后想办法解开连环手组成的乱网,并形成相邻组员互相手拉手的大圆圈。训练结束后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倾听与交流,并体会到团队协作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学生对心理拓展训练产生感悟后,教师可让学生归纳感悟,并在课堂上分享交流。

二、开展价值

1.实现课程目标

增强体能、培养运动习惯、提高保健意识及发展健康心理品质是体育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一方面,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有助于锻炼个人品质和意志,协调发展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同时能增强班集体的创新力与凝聚力,让学生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下成长,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因此,在教学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另一方面,多样化的心理拓展训练活动,包括协作项目、挑战项目、信任项目及融冰项目等还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在体育课程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可同时实现社会适应领域的学习目标与心理健康领域的学习目标。例如,协作项目主要包括连环手、小火车、孤岛求助及联体足球等,这些项目不受器材、场地、性别或年龄的限制,在一年级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均可使用。开展协作项目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与同伴合作更容易解决困难,并重新定位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从而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有效对抗孤僻及不合群心理[3]。再如,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开展卧式传递及信任背摔等项目,可以让学生在挑战身体极限、身处险境时学会与同伴建立信任关系,消除因恶性竞争、定式思维产生的怀疑心理,重新信任教师或同学。此外,在刚入学的新生中开展我是记者、盲人走路、推手游戏与直呼其名等融冰项目,可以增进沟通与增强认同感。

2.丰富课程内容

一方面,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受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竞技运动如游泳、球类运动、体操及田径运动等通常被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竞技体育虽然包含了部分心理拓展训练内容,但其教学情境多为培养个体运动技能的常规情境,由教师在课堂中反复讲解与示范,学生则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教学内容具有重复性、单一性的特点。另一方面,设计教学内容时还存在过分追求完整的体系或系统等问题,这就会造成教学内容单调、机械化,难以满足社会、心理、身体三合一的时代健康观。心理拓展训练的引导方式为体能活动,操作方法简单,无需进行复杂演练,具有不确定性与新颖性的特点,能够将小学生的交往活动、意志活动、情意活动及体能活动融为一体,且训练形式多样化,教育价值极高,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教育性与趣味性[4]。因此,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能够丰富社会适应领域、心理健康领域、身体健康领域、运动技能领域及运动参与领域的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水平,还能让体育课堂重新焕发生机。

3.构建高效课堂

在体育课堂中开展拓展训练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案,同时为学生营造训练环境与训练条件,整个教学过程以学为主,学生能够在心理拓展训练中发展动手能力与创造思维,教师在心理拓展训练中的作用仅限于诱导或启发。因此,开展心理拓展训练能够转换师生的地位,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进而构建高效体育课堂。例如,在体操、球类运动及田径运动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引导学生判断运动时横杆与空中身体的距离,跨栏与起跨点的距离、自己与终点的距离、对手与自己的距离等。在训练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建立空间知觉,根据空间距离、空间方位及空间大小等调整动作,及时矫正错误的运动姿势,同时在协调听觉、视觉与动觉的过程中调整心理。这样,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教学内容并掌握运动技巧,从而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结语

心理拓展训练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有诸多裨益,能够让小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减少逞强、自负、逆反、焦虑、孤僻、嫉妒及恐惧等心理障碍,有效塑造积极的人格。在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时应坚持因地制宜与循序渐进的原则,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如野外训练、团队比赛、团队熔炼等,确保训练内容具有可操作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可以在心理拓展训练中切身体验训练情境,主动参与训练活动,直接感受自我存在与自我价值。

作者:周守明 单位:睢宁县岚山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斌.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变迁、冲突及其整合——基于价值论的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3):88-94.

拓展运动心得体会篇(8)

拓展训练课程是一门与传统体育教学截然不同的新型体育课程,其主要是以培养个人的群体意识和进取精神为主题,并增加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挑战性以及趣味性。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效果显著。如何将拓展训练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并且完成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再造过程,获得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应是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拓展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国。在当时英国的商运队和舰艇屡屡遭受德国纳粹潜艇袭击的情况下。大量的水兵。船员丧生于大海,然而总有少数人能够在灾难中成功的自救或者坚持到援军的到来。人们慢慢的发现,这些幸存者并不是那些体力最为强悍的人,而他们存活的关键是他们都有顽强的生存意识。之后从中得到启发,创立了一所生存训练学校,为了训练人们的求生本领。战争结束后,这种训练方式被保存下来,并扩展到管理学、心理学及成功学等诸多方面。

二、拓展训练的内容和分类

因为拓展体育运动的内容十分广泛形式十分多样,涉及到室内与室外。.既有专业的像:场地练习,又有不拘一格的像:野外练习等形式。在体育拓展运动的内容与分类上有多种的分类方式。

1.根据拓展训练的练习场地分类

因为体育拓展训练在练习场的分类上既有室内的又有室外的。因此,可以把体育拓展训练区分为室内体育拓展运动、户外体育拓展运动以及专业场地体育拓展类。

1.1室内拓展运动

主要包括有破冰流程、信任背摔、牵手、团队建设解扣等等。因为它主要的运动场地是在室内。既可以在教室、体育馆、会议室等环境中进行。因此,组织手段十分的简便,而且安全也很有保障。而具体场地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开展拓展运动的目的和人数。

1.2户外拓展运动

其主要包括野外生存、穿越丛林、漂流、定向越野等等。其主要是以室外活动为主。因户外的灵活性比室内大的多,而且不受任何场地、器材以及道具的限制。而且参与者可以非常直观的融入大自然,因而大受好评。然而其也有着一定的危险。它的安全系数相对来说就比较小了。因此,在进行户外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

1.3专业场地拓展

主要包括断桥、天梯、空中单杠等等的活动项目。它主要是在专业的拓展体育场地内进行。其与其他拓展运动相比,更具有激发参与者潜力的能力,它能够有条理的进行,是可以增加团队合作精神的体育拓展训练,与其他训练相比更加容易达到所锻炼的目的。但因为它的投资相对较大,危险系数也相对较高,缺少一定的灵活性。当然,很多的拓展运动一起开展,这样可以更好的完成体育拓展训练目的。

2.根据拓展训练的目的进行分类

而拓展训练与其他运动项目的区别在于:它更能彰显其目的性。它可以更好地激发参与者的个人潜力。也可以更好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因此,拓展体育训练的任务和目的可分为激发潜能类以及熔炼团队类。[3]

2.1个人潜能类。主要包括断桥、单杠、独木桥等,它是通过给予受训者不同的身体体验来产生强烈的刺激参与者,并达到激发个人潜能的目的。例如:如果我们要培训参与者的勇敢和顽强精神,那么可以用断桥来进行锻炼。

2.2熔炼团队类。其主要包括过河、求生、信任背摔等等项目。因为团队项目多有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因此对于改善参与者的合作意识、参与团体的集体精神以及凝聚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高校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

1.对传统教育观念和方式有促进和改善作用。虽然近些年一直在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上以学生为辅教师为主的传统教育方式始终没有很大改变。而传统教育与拓展训练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

2.拓展训练的引进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对于素质教育来说其本质就是要保证受教育者的权力并要对社会长远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全体学生,既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拓展训练的特点是"先行后知",其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将对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3.帮助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成为了素质教育中的重点。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成为了重中之重。而拓展训练的拥有激发学生潜能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特点。从而拓展训练给了学生一个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一个激发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去处。

4.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因此从小他们就受到了像公主,王子般的待遇,从小娇惯和纵容惯了。这也使他们养成了任性、孤立、自私、没有爱心等等的不良习惯。而通过拓展训练,学生可以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意义。学会如何与别人合作,如何与同伴间相互关爱和信任。这些都对于学生的良好人生观,价值观意义重大。一件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而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些都能让学生受益良多。他们能在团队中在共同的目标下一起体验胜利喜悦,失败的伤痛,分享快乐同时体会辛酸,。在这种特殊的气氛中每一个学生都更加容易敞开心扉。建立彼此的信任、理解、关爱,懂得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就是在帮助自己。

5.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促进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培训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高是现代化人才的基础,心理素质完善有利于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拓展训练对人才就像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性训练场,挑战自我。从而塑造果断、冷静、坚韧不拔的优良意志品质。所以,参加体育拓展训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拓展运动心得体会篇(9)

1 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课开展的意义

1.1 体现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2002年8月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要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课开展拓展训练能够使学生体验挖掘自身潜力,激发对运动的兴趣与爱好,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拓展训练中有许多涉险的情景需要学生自身习得保护经验,然而这些经验习得能够使学生在遇到紧急危害的情况中得到自救和救助他人的能力;拓展训练中攀岩、搭木过河、托举、跨越等动作对于体能的要求很高,能够有效的快速提高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预防和保证身体的健康;拓展训练中的心智类挑战能够使学生提高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培养良好的心理品格起到很大作用;拓展训练还能使学生养成团队合作共赢的精神,改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处理竞争中的不良因素,从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1.2 体现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社会就业高强度压力是学生迈出校园步入社会的首要障碍。拓展训练在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可以按照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来培养学生完善自己去符合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人才需求,不仅看学生自身专业知识能力的价值,还要考量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例如,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些在普通体育课程中无法体现。拓展训练的项目有很多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学生通过不断遇到困难到解决困难,内心经历自我挣扎困惑到成功克服,这个过程体现出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特有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人才需求考量的一个重要标点。

1.3 体现多元的体育观

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课不仅弥补对传统体育课的不足,而且对传统体育课程发展带来新的生命力。拓展训练课不局限于某个固定场所,它是将传统的体育课堂搬入真实社会以及自然的纽带中。拓展训练的方式灵活多样,从高空到低空、从地面到水上、从团队竞技到个人心智挑战,它的这种方式打破高校传统体育课封闭的固守,丰富高校传统体育课开展教学的空间,从而真正从体育课展开的实际出发完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随着信息数据的不断扩大,现如今传统的体育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学生所需求的体育运动不只是学会单一的运动技能,而是能够在体育运动中寻找更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各种能力。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课开展,不仅能够给传统体育课带来生机,而且还可以利用学校自然环境与地理优势,因地制宜的将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课中。既丰富了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也满足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更符合现代多元体育观。

2 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课开展的作用

2.1 对学生个人的作用

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课开展对学生的作用:一是拓展训练设计能够使学生参与训练时处于心理的极限情景中,迫使学生挑战自己,这是从体验训练过程到人内心自身感悟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从心理方面得到改善。所谓心理极限情景,就是把学生最大心理承受负荷设计在拓展训练情景中,让学生感受并且跨越心理最大负荷。心理极限的大小,因人因事而异。所以,拓展训练的心理极限情景设计能够很好的衡量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学会跨越心理极限,完善提高自己心理素质。二是拓展训练的设计中不单单需要个人去面对挑战,而是通过个人与团队协调共同完成挑战。共同完成挑战过程中,有个人与团队意见的赞同,也有不同,不管意见相同还是相反,个人与团队之间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联系,这个联系就是个人与团队共同完成挑战的意愿。在这个想实现的意愿中,学生会积极的参与抒发自己的见解使其让团队得到赞同,各抒己见会无意识的把学生自身强调在社交的过程中,而这个过程是交流、是合作、是学习,学生会被某一个建议或者行为而触动,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是因为人特有的优秀品质会释放、会影响他人去学习,从而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社交,学会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2 对教师的作用

拓展运动心得体会篇(10)

一、引言

作为一项全新的运动形式,拓展训练不是简单地把体育与娱乐糅合在一起,而是通过训练与体育的各种联系,对传统体育教育进行有效的综合补充及全面提炼。体育运动项目繁多,其要求和锻炼重点不尽相同,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的各方面体能均衡发展,并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尚不具备完善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这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进拓展训练。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作用

教学僵化,模式单一,是传统体育教学的突出缺陷。拓展训练立足于素质教育,全面改革教育模式,重体验,重实训,以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对教师而言,首先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其次要在上课前对学生详尽讲解课程的实际内容和目的,提出训练的具体要求及必要的安全意识要求。学生作为拓展训练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整体教学效果有着影响。教师需要在课堂设计上下功夫,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对拓展训练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体验效果并加以认真总结。从初中体育教学实际效用来说,拓展训练的作用主要体现如下。

第一,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学功能的全面发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它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第二,拓展训练最大限度地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增强了学生体育运动的信心,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体育运动对身心的正面影响。

第三,教师在进行拓展训练时,对各项活动要充实安排,使活动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教师引进多维模式,在信心建立、正确理解竞争合作、形成团队观等方面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体能训练强化自身素质,并能与同伴一起完成各种任务。在组织得当、措施有效的前提下,拓展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拓展训练活动使得学生勇敢面对各种挑战,以饱满的信心解决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拓展训练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感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团队意识得到了全面发展,实现了终极教学目标。

三、初中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的依据

第一,体育教育通过有效的训练,提高了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社会上的拓展训练大多是以俱乐部形式存在,以提高培训者综合素质为训练目的。这里所说的综合素质包括认同、创新、心理控制、合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由此可见,在目标设置上,体育教育的主体内容与拓展训练相同,拓展训练融入教学的可行性得以验证。

第二,拓展训练的内容、原理转化途径与体育教育相类似。拓展训练所采用的内容原理原则符合体育教学的宗旨,无论其形式怎样多变,其根本目的还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综合发展。实践中,许多拓展训练项目都来自各种体育内容,有些经过改进后增加了体育游戏内涵,所不同的是教学侧重有所区别。体育教学是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达到一定的健身效果,拓展训练不违背这一原则,只是在某些内容上融入了强化综合素质与团队精神的内容。体育教育与拓展训练相吻合,其中心理念与课题计划相一致。

初中体育教学大体上由三个组成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准备部分要求教师备足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保证施教过程避免空洞的说教和僵化的指导,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带领学生进入到体验佳境中去感悟。基本部分则以引导为主,教师要以观察者身份去观察每个学生的行为举止并加以正确引导,对学生表现出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好记录,这样有利于在最后总结时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帮助学生回忆当时情境中自己的具体表现。当学生处于某一误区时,要把握时机给予提示,使每一位学生都不失去体验时机。结束部分重点是总结回顾,这时候要让学生大胆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思想与感受,让学生针对不同的难点自由交流,大家共享各自不同的心得体会,最终达到深刻理解本节课任务的目的。拓展训练体验式学习过程有五个阶段:引导、体验、感悟、总结、分享。

四、中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方法

(一)拓展训练的课程设计和课程设置

作为初中体育课新兴的一种教学方法,拓展训练在教学模式及经验上还不够完善,这一新课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与创新,使其更成熟,更科学,更合理,真正体现出它的教学意义与价值。比如冬季要适当增加学生户外体育活动,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大的拓展训练内容,增强学生的耐寒能力;夏季高温状态下人的体能消耗较快,学生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因而可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游戏开展拓展训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尽量避免选择运动强度大的游戏,否则会使学生身体能量消耗更大,并有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由于各种自然环境的制约,许多初中校园的面积相对较小,可用于体育教学的场地更显得捉襟见肘。拓展训练教学恰好弥补了学校这方面的不足,使用学校闲置的书桌板凳就能满足拓展训练的基本需求;师生还可以一起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训练器材,以满足体育教学需要。拓展训练要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去完成教学目的。

(三)培养优秀的拓展训练专业师资队伍

要使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教学得以正常开展,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从学校长远发展角度出发,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清除各种阻碍拓展训练的不利因素,努力丰富教学经验。学校要对初中体育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大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和打造一支专业化很强的拓展训练师资队伍,以保证拓展训练教学得到广泛深入开展。

五、结语

拓展训练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新体验,它是一种动态式的教学方式,参与者能够通过自身体验对拓展训练理论进一步加深理解。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拓展训练作为突破传统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体育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拓展运动心得体会篇(11)

在一期的中心制运行过程中,素质拓展中心工作有喜有忧,其一,喜在一期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绩,首先本中心非常重视对我院学生文体方面的培养和锻炼,组织了一系列这 方面的运动,如:积极组织我院运动健儿参与我校第十六届体育文化艺术节;与百事公司成功合作举办了百事盖世群英音乐会,协助统一冰红茶成功举办“冰力先锋校园歌手”大赛等;然而素质拓展中心也非常注重我院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技能

的掌握程度,因此由中心学习部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