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2-08 09:47:09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篇(1)

1.幼儿园德育

幼儿园德育教育是指根据社会要求以及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目的促进社会化及良好道德品质形式的活动总称。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覆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每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关系中,社会公德是每位儿童必须习得的技能之一。心理学的研究报告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学龄前儿童,开始初步发展是非观念和行为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也明确指出“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可见幼儿园德育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2.信息技术

20世纪末,随着电子信息业的突破与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全面渗透,人类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全球化日益加深,突破了时空界限,物流、信息流、知识流呈现全球流通的态势;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在教育行业,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始转变,逐步趋向开放知识、多元需求、自主探究、合作型的教育;再者,知识与创新成为时代的关键点,知识将成为了财富与权力的源泉,信息被认为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在大信息流的冲击下,如何收集、分析、处理、利用与共享信息,如何利用信息创新与求进成为信息时代的关键。信息技术使得教育具有了崭新的特点,该特点也为幼儿园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

二、信息技术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活力

幼儿的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发展与形成的,环境的熏陶与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幼儿添置与提供了一个更多维度、更深广度的认知与体验的空间,为德育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1.新型可拓展的现代化支撑环境

幼儿园教育与环境密不可分,信息技术为幼儿园德育增添了更多可选的支持环境。

(1)音视频环境音频和视频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音视频环境是指以音视频技术为支撑的传播声音、画面或者声画同步传输的系统。幼儿园内的全园广播系统、影音播放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数字视频系统以及班级互动多媒体系统构成了幼儿园校园音视频应用环境。①全园广播系统全园的广播系统在幼儿园里的利用率非常高,大型的活动宣传、每周的升旗仪式、每天的公开播音(如小小广播站、正面新闻信息的讲述简析、陶冶性情的音乐播放等),很多幼儿园利用了校园广播建立起正能量的宣传阵地,成为宣传的窗口,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②影音播放系统VCD或DVD+电视机或投影等构成了幼儿园简单的教学光盘播放系统,几乎应用于所有幼儿园当中。③闭路电视系统幼儿园的闭路电视系统已经逐步普及,应用于监控视频和广播视频。监控视频主要面向幼儿一日的生活与活动记录,可作为个案的分享与分析;广播视频主要是电视或教育教学的统一筛选与播放。④数字视频系统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数字视频也开始在幼儿园中逐步推广,数字视频系统中的资料源主要通过自制、购买和网络下载等途径获得,自制通常是拍摄后加工处理的相片和视频,能够提供实时的记录或幼儿园外的有用记录。⑤班级互动多媒体系统大部分幼儿园基本每个班都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麦克风、便携性音响、投影幕、实物展台、幼儿电脑、IBM等幼儿软件,一些有条件的幼儿园还配备了互动式的电视机、交互智能平板等等。完善的多媒体系统满足教师日常教学的需要,并为师友互动、人机互动、自主个性化学习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2)校园网络信息环境网络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平台得以应用与推广。幼儿园内常用的网络信息系统主要包含物理网络设施(如多媒体计算机、校园网络、因特网等)、网络资源(如可为教学提供支持的资料或音乐视频等、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学具等、可供幼儿学习的软件素材等)和互动网络(如家园沟通使用的校讯通、电子邮箱、QQ、微信等)。

2.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课程的创新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篇(2)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十所幼儿园进行调研,制订了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该标准从3个维度提出了8条要求,具有科学性以及幼儿师范院校培养的可能性,能满足幼儿园的需求。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标准;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134-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研究”(批准号:BHA110056)的子课题“基于职业准入标准的幼师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培养研究”(项目编号:BHA110056-11)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保障,而完善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又是保障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的基础。因此,国家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幼儿园职业准入标准,以此保障幼儿教师的发展、幼儿的健康成长。

21世纪是以现代化教育手段为载体的信息时代,各国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也对幼儿园教学产生了根本的影响。信息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教育手段不断更新,各种多媒体软件的不断开发,随之而来的是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需要不断的更新和提高,制订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准入标准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现状调查

1.调查对象与方法。研究以湘潭市幼儿园的性质和质量等级(示范园、民办园),分层随机抽取10所幼儿园的一线教师为调查研究对象,对象职称、年龄不等。主要通过三种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分别是:问卷、访谈和观察法。

2.调查结果。

(1)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来源与获取态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7份,其中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达到90%以上。调查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对幼教工作前沿信息的态度、幼儿园信息化环境建设情况、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情况、教学软件的制作与运用方法等方面。整套问卷以封闭型问题为主,回答问卷内容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基层幼儿教师绝大部分时间都陷于琐碎而繁杂的日常工作中,因此,他们的教育知识和信息技能70%主要来源于个人实践经验及其反思,这是一种自下而上、日积月累而成的个人知识;其次,30%是来自同事间的观摩和交流。

(2)幼儿园信息设备资源配置与教师应用能力现状。随机选取了30位教师作为结构访谈对象, 35%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的信息化资源程度不丰富,只有65%的教师认为园里的信息化资源是丰富的。可见,湘潭市大多数幼儿园对幼儿信息化教育所作的投入还不是很大,多数一线幼儿教师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硬件环境。在前期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中,全程参与观察六位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除了在公开课或教研观摩活动上,平常幼儿教师上课时基本上不使用课件,大部分教师对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几乎为0,对于信息化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Word、PowerPoint、Flash等+简单工具,能熟练应用的分别只占25%、17%、5%。

三、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

课题组提出了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的3个基本理念,从3个维度提出了8条要求。

1.基本理念。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满足和保证教育的基本功能及科学的儿童观、幼儿课程观、幼儿教师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营造良好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平台的3个基本理念。

2.基本内容。针对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必须达到的信息技术目标,幼儿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培养准入标准归纳为以下几点:(如表1所示)

四、准入标准的可行性

1.标准的科学性。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知识维度,通识性知识领域提出的 “幼儿园教师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为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提供了依据。信息素养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信息时代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应用信息的能力──信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科学理解信息内容的能力──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融入信息社会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从3个维度提出的8条要求,符合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

2.幼儿师范院校培养的可能性。信息技术课程是幼儿师范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因此,幼儿师范院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一学期课时安排一般不少于18周,周课时不少于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按照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的思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典型的项目中,整合知识点,精选案例,由浅入深安排教学内容。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重点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证明,幼师生只要完成幼儿师范院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达到教学目标,就能达到课题组提出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中的8条要求。

3.幼儿园需求的满足。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正在逐步走进幼儿园。幼儿教师在备课时选用最适当的探究方法或检索系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检索在线信息,进行网上教学交流,并独立使用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制作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学中把知识内容以一种更灵活、更具变化的方式呈现给幼儿。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集中注意力,增强幼儿学习时机。提高实际的教学效率,优化教学的结构,有利于突破教育活动的重点、难点,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涵盖了“利用软件制作精美的课件,浏览网页,采用各种方法收集文字图像等信息,进行查阅与比较”等基本要求,该标准能够满足幼儿园的需要。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134-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研究”(批准号:BHA110056)的子课题“基于职业准入标准的幼师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培养研究”(项目编号:BHA110056-11)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保障,而完善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又是保障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的基础。因此,国家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幼儿园职业准入标准,以此保障幼儿教师的发展、幼儿的健康成长。

21世纪是以现代化教育手段为载体的信息时代,各国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也对幼儿园教学产生了根本的影响。信息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教育手段不断更新,各种多媒体软件的不断开发,随之而来的是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需要不断的更新和提高,制订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准入标准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现状调查

1.调查对象与方法。研究以湘潭市幼儿园的性质和质量等级(示范园、民办园),分层随机抽取10所幼儿园的一线教师为调查研究对象,对象职称、年龄不等。主要通过三种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分别是:问卷、访谈和观察法。

2.调查结果。

(1)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来源与获取态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7份,其中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达到90%以上。调查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对幼教工作前沿信息的态度、幼儿园信息化环境建设情况、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情况、教学软件的制作与运用方法等方面。整套问卷以封闭型问题为主,回答问卷内容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基层幼儿教师绝大部分时间都陷于琐碎而繁杂的日常工作中,因此,他们的教育知识和信息技能70%主要来源于个人实践经验及其反思,这是一种自下而上、日积月累而成的个人知识;其次,30%是来自同事间的观摩和交流。

(2)幼儿园信息设备资源配置与教师应用能力现状。随机选取了30位教师作为结构访谈对象, 35%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的信息化资源程度不丰富,只有65%的教师认为园里的信息化资源是丰富的。可见,湘潭市大多数幼儿园对幼儿信息化教育所作的投入还不是很大,多数一线幼儿教师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硬件环境。在前期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中,全程参与观察六位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除了在公开课或教研观摩活动上,平常幼儿教师上课时基本上不使用课件,大部分教师对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几乎为0,对于信息化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Word、PowerPoint、Flash等+简单工具,能熟练应用的分别只占25%、17%、5%。

三、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

课题组提出了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的3个基本理念,从3个维度提出了8条要求。

1.基本理念。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满足和保证教育的基本功能及科学的儿童观、幼儿课程观、幼儿教师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营造良好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平台的3个基本理念。

2.基本内容。针对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必须达到的信息技术目标,幼儿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培养准入标准归纳为以下几点:(如表1所示)

四、准入标准的可行性

1.标准的科学性。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知识维度,通识性知识领域提出的 “幼儿园教师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为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提供了依据。信息素养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信息时代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应用信息的能力──信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科学理解信息内容的能力──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融入信息社会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从3个维度提出的8条要求,符合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

2.幼儿师范院校培养的可能性。信息技术课程是幼儿师范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因此,幼儿师范院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一学期课时安排一般不少于18周,周课时不少于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按照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的思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典型的项目中,整合知识点,精选案例,由浅入深安排教学内容。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重点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证明,幼师生只要完成幼儿师范院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达到教学目标,就能达到课题组提出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中的8条要求。

3.幼儿园需求的满足。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正在逐步走进幼儿园。幼儿教师在备课时选用最适当的探究方法或检索系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检索在线信息,进行网上教学交流,并独立使用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制作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学中把知识内容以一种更灵活、更具变化的方式呈现给幼儿。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集中注意力,增强幼儿学习时机。提高实际的教学效率,优化教学的结构,有利于突破教育活动的重点、难点,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涵盖了“利用软件制作精美的课件,浏览网页,采用各种方法收集文字图像等信息,进行查阅与比较”等基本要求,该标准能够满足幼儿园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12.4

1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的整合理论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我国在教育中,也顺应了发展趋势,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来,强调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课堂教育的辅助工具,强调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教学体系。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要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幼儿学习思维的启发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收集和共享优势,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学习等学习模式,实现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自主课堂。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不只局限于中小学教育领域,在学前教育中也有良好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和计算机辅助学习(Computer Aided Learning)的运用,教学水平明显提高。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利用计算机智能化运算、高速化运算、图形化运算等技术,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这体现了信息技术和教师教学的良好整合。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让幼儿受教育个体成为教学关系中的主体,教育发展中心由教师转移到了幼儿,这对传统的信息教育整合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辅助学习也就因运而生。

我国幼儿早期教育起步较晚,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也就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现阶段绝大多数引入了信息技术整合机制的幼儿园,也多处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阶段,也就是停留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体系中。说到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无非就是简单的课件制作,动画展示等浅层的计算机技术应用,通过观察和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单纯的认为使用到了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说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整合起来,这样的做法是片面的。这也正反映了现阶段幼儿园办学对信息技术整合内涵理解的不深入,对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方案也是一知半解,简单来说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没有一个良好的指导方针,使得教育整合工作缺少有效性。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实质是传统教育体系和思想的革新,单单引入计算机技术是不足以提升教育水平的。随着计算机辅助学习概念的引入,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学的整合要以“整合”为工作重点,学科教学目标作为探究的方向,通过研习幼儿教育及幼儿学习的特点,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途径整合,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利用的整合等,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每个教学环节,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整合。

2 信息技术助幼儿园教育一臂之力

2.1 幼儿园信息化管理整合

(1)要实现幼儿园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完整整合,要从信息化管理办学入手。在幼儿园管理层实现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帮助管理人员更加高效的管理园内事务,后勤工作,教师联系,家长沟通,视屏会议等多项工作;与此同时,建立园内数据库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教育工作资源数据库,学生情况数据库,办学班级数据库,课堂教学内容共享平台,幼儿成长档案数据库等,这些大数据存储手段能够让幼儿园办学信息更加有效的储存和利用,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根本要素。

(2)幼儿园教育还可以通过网络通讯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良好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触摸设备,视频会议平台等展示途径,向学生家长展示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家长通过实时动态交互式展示平台了解幼儿园的特色课程,教学活动,体育保健等优势。另外,幼儿园网站的建设和网络博客的开设,能向家长打开更多的交流沟通平台,力求实现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办学,有效沟通。

(3)教学环节的数字化与现代化。为了保障信息技术和幼儿园教育的有效整合,幼儿园办学体系的优化形成变得很有必要。以院长,教育管理主任,幼儿教学科研主任为核心,以年级班级教师为整合研究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整合网络。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确立了“德、智、体、美、劳”五维一体的教育研究组,设立专门的信息技术支持队伍,幼儿园的网络建设,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支持都能得到专业的指导。数字化与现代化的幼儿园教育需要引进多种技术支持设备,可以开设独特的幼儿教育课程,如以触摸屏为主的电子绘画课堂,以体感运动感应器为主的电子舞蹈课堂等。诸如电子白板,网络覆盖设备,便携式平板电脑等基础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也能够很好的改善日常课程的课堂效果。

2.2 幼儿园信息化教育整合

(1)幼儿园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最主要的是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现代化信息化幼儿教育,课堂教育重点从教师的教育方法转移到幼儿的学习方法;教学关系中以教师为重点转变为幼儿为重点;教学目标由教师教什么转换到学生要学什么。教师不再是幼儿课堂教育的“控制者”,幼儿的主体地位要得到根本上的提高,幼儿的需求才是课堂的需求,幼儿的感受才是幼儿园办学的重要目标。

(2)幼儿教育设计上的形式转变。幼儿在教育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的领导者和构造者。幼儿园教育要以幼儿感受为办学重点,幼儿想要在学中玩,教师就要想办法根据教学内容创建学生喜欢的活动,最重要的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幼儿想要在学习中看的更明白,教师就要选择更加清晰的教学资料,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主要目的;幼儿希望在课堂上能够更好的表达,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幼儿在学习中希望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师可以引入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多媒体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有更好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幼儿园教育要实现教育信息化,首先要认清信息技术的辅助要点。幼儿通过信息技术更好的学习,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更好的教。信息技术主要通过思维,表达,观察等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技能,通过模拟环境,视听说多媒体,放大细节等方法辅助教师教学。电子白板和多媒体电教设备,能够达到传统幼儿教育达不到的效果,电子幻灯片展示,数字动画演示,以及白板互动演示,幼儿视听说软件等,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感悟,教师也能通过更多样的方式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信息化教学不单单是将信息技术生搬硬套,更不能为了要用而用,这样是没有目的的用,没有效果的用。信息化教学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为了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而用,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怎样有效的用。所以信息化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教学活动安排和教学目标,将幼儿学习能力考虑在内,制定适合幼儿发展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策略。

教室多媒体设备中,聚光灯和放大效果技术,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视听说多媒体设备,能够为幼儿提供三维立体模拟环境,学生的眼、耳、口得到更加有效的刺激,从而提高学生观察、理解和表达能力;网络,能够为课堂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实现动态教学课堂,满足幼儿的多种学习要求;照片和视频,是良好的记录介质,课堂活动中让幼儿的成果可以展示出来,幼儿再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时,可以很好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实现了课堂教育以幼儿成果为中心的目标。

(4)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整合的有效策略。幼儿园教学改革中,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为重点开展工作研究,进一步总结出有效性教学模式。首先,幼儿园教育活动准备阶段,要良好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收集充足的活动资料和信息,并且从教师的角度,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些教学资源和信息,实现符合实际条件的教学安排;其次,教学活动中,要突出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也就是活动重点,往往要突出针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启发和培养,让幼儿在活动中有目标的学习;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幼儿兴趣的激发,可以通过动画,互动软件等方式,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之后,再通过相关性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表达也是幼儿学习思维的体现;课堂教学中还要重视幼儿对知识的感悟,视听说三维感官刺激是很好的选择;最后,教学活动完成后,要让幼儿进行及时的反馈,“喜不喜欢这样的活动呀?”“大家从动画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呀?”这样的问题有利于总结教学经验,经验分享的过程也让幼儿更好的学习。

利用多媒体焦点作用,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这样的突出不同于教师语言强调,信息技术的突出作用更加直接,思路也更加清晰明了,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利用多媒体交互功能,让重难点内容得以巩固,触摸交互设备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幼儿通过过程的感悟,更有针对性的锻炼。比如通过拼图软件,或者“对对翻”的游戏,让幼儿动手完成,记忆和逻辑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强化。

3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整合策略探究的过程中,要做好分析与决策结合工作,这个教学理念要向“知识教育-信息反馈”看齐,不断深化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理解,让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更有价值,做到“有的放矢”,如果信息技术的使用没有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又何谈教育有效性呢?所以在新时期幼儿园教育,要从教育理论和教学思维改革做起,不断探索信息技术的正确运用策略,实现更加有效的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的整合。

参考文献:

[1]梁慧琳.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赵楠.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牟晓峰.幼儿园数学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研究[D].鲁东大学,2012.

[4]秦英.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

[5]李卫利.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中的巧妙整合[A].中国名校卷(湖南卷)[C],2013.

[6]杜君楠.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学的影响[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4).

[7]潘克明.建设数字化幼儿园,为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贡献力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8).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篇(5)

笔者将互联网技术与幼儿教育融合的实践模式分为优化课堂教学、营造幼教文化、促进幼儿园与家庭共育三个方向,每个方向有着不同的实践主体与技术方法,以满足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需求。

一、互联网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应是丰富多彩的,应该始终流淌着欢声笑语、充溢着蓬勃朝气。为此,必须改变单一的、固定的教学形式而采用多元化的、活泼的教学形式才能实现这样的效果。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媒体是优化教学的关键。一般来说,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认事物、讲故事、想办法、做游戏和听音乐等教学形式。结合这些教学形式的优缺点及呈现方式有针对性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搜索到不同的教学媒体,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对于全面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认事物、讲故事的教学环节中,可以通过实时搜索的互联网媒体为幼儿呈现事物的具体形状,通过比较几种物体的异同点启发幼儿进行观察与思考,或者为幼儿呈现几组图片,启发他们结合画面编一个小故事等;在想办法、做游戏的教学环节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并利用多媒体能放大、缩小、暂停、再现等功能,充分发挥幼儿听觉、视觉、感觉等多种器官的作用,启发他们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互联网信息资源营造幼教文化

幼儿园教育文化对幼儿成长至关重要,充分发掘互联网信息资源优势,有助于营造丰富多彩的幼教文化。在建设幼儿园教育文化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幼儿园校园网、网络广播站、网络电视台等互联网应用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开展各类幼儿教育、游戏、活动,以此形成高效、和谐的教育氛围。以幼儿园网络广播站为例,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幼儿园可以实时更新在线音乐取代传统一成不变的音乐氛围,让丰富多彩的园内音乐营造新颖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掘互联网信息资源优势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幼儿教育节目,建立幼儿科普知识普及园地、幼儿童话王国,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幼儿增加知识、扩展视野、形成兴趣。除此之外,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工具有助于分享幼儿形成活动的广泛参与感,如在幼儿园内举办小小记者、小小主持人活动,将幼儿表现通过自媒体工具保存、分享、展示,使每位儿童都有亲身参与活动的体验以及展示自身优势的渠道。

三、互联网交流促进家园共育

传统的幼儿园与家庭合作模式典型代表是召开家长会以及教师家访,需要家长与教师预约参与,对时间和地点的一致性要求较高,教师和家长有任何一方不能满足时间或地点安排都会使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大打折扣。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实时交互系统解决了这一幼儿园――家庭互动难题。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72-01

网络时代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也在各领域被人们广泛运用。当网络之风吹进幼儿园,也给幼儿园的管理、教学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班班通网络、机机能共享,实现了网络资源在幼儿园的灵活运用。

一、网络资源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教育工作面对的是学龄前儿童,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中,要正确选择适合幼儿园工作的途径,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结合幼儿园工作的实际,充分挖掘网络资源的潜能。首先是网络资源与幼儿园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其次,幼儿园如何通过开设网站来展示自己;再次,教师如何运用网络搭建交流的平台;最后是园领导如何利用局域网全面管理幼儿园。信息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根据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需要,使信息技术融入幼儿园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教师因材施教,幼儿自主创新学习,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网络资源配合教学活动

首先,幼儿园教学蕴含了很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要求教师们要有丰富的知识,而通过网络恰恰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更多的知识。例如小朋友可能突然问你:“老师,早上来幼儿园的路上,我看到天上有白白的气,我都看不到路了,这是为什么呀?”这时,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找到科学合理的解释,从而使孩子们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识积累,网络资源在这时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利用网络找到需要的知识点。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电脑进行资源共享。幼儿园各教室中的电脑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共享,打印文本,传输文件。在经常开展的课件制作比赛中,教师们的技能得到了锻炼,能够熟练掌握幻灯片、FLASH等的制作和播放,针对一节课的内容,能很快制作出相应的课件。配合教学活动的进行,课件广泛而灵活的应用代替了以前教学中的范画、图片等固定的难以突破的模式,更加生动、精美地展现出所教学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兴趣,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此外,将网上下载的课件运用到教学中,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受到教师们的好评和推崇。再次,网络能帮助教师们摄取到更多的教学信息,可以在网络上和教育界的同行们交流教学经验,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困惑在网上向有经验的教育界前辈请教。电脑的网络资源就像一本百科全书,让教师的思想在网上有了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从而丰富了教学的经验,促进了教育的良性发展。利用信息资源,除了应用适宜可行的课件外,还应该在活动过程中注意与多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做到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切实发挥它的作用,优化教育过程和课堂结构。只有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教学课件,扬长避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网络资源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三、创设网站,共建交流平台

我园创设了以幼儿园名字命名的网站,自从走上了网络,受到了教育同行的关注,并拥有了很高的点击率。由专门的网管员精心设计网站的内容,并按月更新,把最新的教育信息通过网络的触角传递到四面八方。“说我想说的,听我没听说的”是所有教师的口号。评选先进班级等所有园内的新消息都及时在网上,增加了办园的透明度,让幼儿园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的评论,这对于完善幼儿园的管理,更新教育的理念,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寄语、论文、教育反思在网站上,既给了教师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为教师之间提供了交流教育经验的机会。自从建立了网站,教师的视野拓宽了,知识丰富了,吸收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无论是从宣传幼儿园的角度,还是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幼儿园网站的设立,都会带动幼儿园走在幼儿教育的先进行列。

四、利用局域网,全面管理幼儿园

幼儿园各科室,包括园长室、财会室、校医室等各部门都通过构建的局域网络实现了互联。园长在园长室就可以检查各部门最新的工作情况,并做出及时正确的指导。局域网络在幼儿园成功的运用,加强了幼儿园的管理,并为各部门的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班班通网络,室室连电脑”的宏大的局域网络中,幼儿园各部门在园领导的领导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运作,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着各种信息,为幼儿园的稳步发展创下了先决条件。

五、结束语

文章通过事实论证、理论论证、因果论证等方法,从多方面阐述了信息资源在幼儿园教学和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教师生存于网络时代,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网络给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宣传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幼儿园管理依赖网络,教学活动利用网络,网络又给了幼儿园展示自己的平台,信息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与管理中得到了最大程度运用。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篇(7)

作者简介:王甜(1989-),女,新疆巴里坤人,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赵冬晓(1988-),女,吉林梨树人,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49-02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1]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面对中小学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引入教学活动,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和方向。教育部2000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提倡信息技术在各科教学中的普遍应用。”[2]在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实现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幼儿园的教学实际也亟须信息技术的参与和推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幼儿教学是幼儿能力素养得到培养的当务之急。因此,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已成为幼教界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幼儿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有学者提出“技术在教育中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结果,不能为了突出技术而使用技术,技术最好用在那些没有了它就难以进行的教与学活动中。”[3]换句话说,教学与信息技术有着天然的相互促进的联系,注重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是事半功倍的。尤其在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更是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就是要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幼儿教育的整个体系中,在营造园本文化、促进家园共育、优化课堂教学等各方面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4]总之,幼儿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其鲜明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能够多样化幼儿园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前教育的教学模式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学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师或家长更是包揽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细节,幼儿多数情况下只有被动地听从老师和家长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幼儿能够全感官地全面参与和体验学习;能够有机会利用这些技术进行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同时也改变了教师和家长的角色,使他们从单纯的施教者转化为幼儿学习的指导者和设计者。

2.信息技术能够丰富幼儿园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参与下教学的优势总的来说是可以帮助教师在视觉上给儿童一种提示和吸引。如果只是声音的传授,儿童很容易疲惫和转移注意力,但多媒体课件、音视频、网络资源的加入、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色彩、悦耳的声音能够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能够更加容易内化体验到的知识或情感。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学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这种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单调、枯燥的教学生活变得可听、可看、可感,且内容丰富多彩,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与需求。

3.信息技术能够创新幼儿园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纸张、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的主体地位正逐渐受到来自电视、计算机、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威胁,在幼儿园教学中也体现出这点,利用这些新兴媒体手段可以将幼儿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新奇神秘的自然景象、心弛神往的卡通世界一一展现在眼前。

4.信息技术能够优化幼儿园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源让幼儿园的课堂变得充满活力。利用信息技术,在非富多彩、多渠道的知识传输下,幼儿可以愉快、自然、主动地学习,逐渐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锻炼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为幼儿园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情景,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这种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的教学方式可以优化教学环境。

承上所述,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能够实现教学信息的集成,能够实现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声音的结合,这对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的改善与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应避免的误区

1.忽视学习内容的特点,盲目选择信息资源

教学中进行轰轰烈烈的信息化改革使得教师容易产生一种曲解,即只要在活动中运用到了先进的媒体或手段就等于整合了信息技术。实际上,信息技术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更提供了无限的教学理念。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活动设计和实施是需要教师深刻理解、参透的。教师应避免在教学中盲目崇拜教学手段,而忽视教学内容的特点,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适合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另外,混杂的网络资源也需要教师选择和再加工,结合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进行有选择的利用。

2.师幼互动水平下降,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活动中的另一个表现,即教师误认为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增加活动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培养幼儿的能力。于是,教师更多的是依赖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源,变主动的设计为被动的拼凑,单纯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也转变为幼儿与机器的互动。实际上,幼儿的学习是自我主动建构和内化的过程,如果不适当、不经设计的选择信息资源教学或不利于幼儿思维发展,或加重幼儿的负担。

3.教师信息素养不高,不求提升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素养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5]在教学设备和技术日趋成熟的情况下,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是最关键的。从目前的情况看,几乎没有教师反对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但教师在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却是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幼儿教师来自中等师范学校的幼师班和幼儿师范学校,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的幼教班,教师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接触和学习使用一些简单的多媒体设施,如幻灯、投影、录音机、电视等。如果不是上公开观摩课,教师很少有机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更谈不上课件的使用和开发。另外,幼儿园常常注重硬件设备的配备,忽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教师还是多以师范教育阶段获得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为支撑,缺乏教育软件资源的积累。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只有教师成为课程的设计者、信息技术的能手,信息技术成为教学的辅助者,相辅相成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幼儿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途径

1.明确目的

在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单纯地为使用新技术才使用,而是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此,就要在备课的时候进行全盘的考虑,既要备教材也要备方法和手段。对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或网络教学,首先是要明确如何围绕教学的整体目标,怎样为整体目标服务。特别是要考虑运用信息技术对幼儿的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提高会起到什么作用,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

2.合理设计

无论是单一课件的制作还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设计都要做好事先的准备,把设计工作做得科学而合理。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实用性原则,要能够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要简明清晰,而不是繁琐;图像不要模糊不清;录像不宜冗长拖沓;音视频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等。每一设计都应该考虑到实际操作时所用的时间,注意把握幼儿的学习特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呈现有效的信息。

3.综合运用

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也没有一种教学技术是万能的,重要的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信息技术参与的教学不应成为各种多媒体手段的“大熔炉”,也不应该对幼儿进行“满堂灌”,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与常规的、甚至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等)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体现出整体的功效。

4.调动幼儿

信息技术的运用要能够尽可能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任何有效的活动设计都要经得起幼儿的考验,要能适合幼儿的接受水平和年龄特点,要能成为拓展幼儿思维的重要媒介。

5.教师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不能由于使用新的技术手段而削弱,更不能被取代。相反,技术越是先进,手段越是新颖,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就越重要。因为教师不仅要驾驭教材,还要驾驭这些技术和手段,并且能够控制技术和手段的实际操作以及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到活动中。从教学理论层面上讲,在教学关系上,幼儿、教材、教具、教师等这些教学要素中教师的作用是关键性的。所以,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更要加强教师的引导、指导和辅导。

总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即使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西方的教师教育研究表明,大多数教师是按照他自己当初学习时教师教学的风格进行教学的。正如有学者说,我国教育信息化走过了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阶段、教师和有关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阶段、软件资源建设阶段,目前正在走入应用能力建设的阶段。[6]故而,现阶段如何将信息技术能力建设与幼儿园教学发展相结合是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实现幼儿园教学中运用和整合信息技术,就要从教师教育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开始,科学有序地结合有利于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与运用能力的提升及发挥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Z].

[2]陈至立.陈至立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陈至立部长在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2001,(2).

[3]徐晓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1).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篇(8)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现代化、信息化的教育,学前教育也逐步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在诸多教学媒体的运用中,信息技术整越来越被广泛的运用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幼儿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将信息技术融入幼儿教育环境中,能够起到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家校共育、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内涵

(一)幼儿教育的内涵。

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重要作用,幼儿的年纪普遍偏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道德情感、加强幼儿的身心以及认知发展需要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在进行幼儿教育时,应加强对“大教育”理念的认识,即不把幼儿教育限定在一个实体幼儿园领域内,须突破课堂教育的诸多限制,把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当做是幼儿教育的良好平台,把社会、家庭等都纳入幼儿教育的系统中来,从而使幼儿教育得以在一个更加广阔的环境中进行。

(二)信息技术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是实现幼儿教育效果的最优,在达到这一目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是非常有效的工具及手段,美国著名学者Frick指出:“在教学中技术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它发挥作用的地方应该是在学校的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 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应坚持通过幼儿教育教学获得强化幼儿教育及促进其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二者整合的内涵。

在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中,信息技术应坚持实效原则,对具体实践服务时注重信息技术的实效、稳定性,而不必追求技术的复杂及尖端,当传统的手段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在正确选择、使用信息技术后,则会其表现出便利高效以及合理科学的特性,理解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是在幼儿教育体系中灵活有效地融合信息技术,并在实际实践中,如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加强家园共育、营造幼儿园文化等方面充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幼儿教育中的幼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适宜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二、幼儿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探究

(一)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幼儿园区文化。

1.利用校园网络的信息资源,加强园区文化建设。建设园区文化时,可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等平台开展幼儿乐于参与的节目和活动,创造一个幼儿成长的和谐、活跃环境。如可以在幼儿院内举行歌唱、跳舞比赛,选出歌唱的好或者舞跳得棒的幼儿给与语言上或者实际行动(如给幼儿小红花)的表扬,锻炼幼儿能力;在校园广播站内进行科普知识、幼儿新闻的广播,组织幼儿定时收听,增加幼儿见识等。

2.将校园广播站、校园网、校园电视平台进行整合,增强联动教育效果。 把上述几种资源进行整合,联动教育则发挥重要作用。当对幼儿进行专题教育时,实现校园节目广播宣传、在线收看电视节目等,如把园区内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的视频、图片等资料在网上,可以起到宣传的效果,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分析教学中科目的特性来进行教学媒介的选择。在幼儿教育中,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每一领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都不尽相同,所以在选择教学媒介时应依据科目特性而定。由于幼儿接收科学课程内的知识的水平是有限的,学校可根据幼儿对直观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的特点,利用电子计算机等多媒体为幼儿建立了一个浅显简单的世界,幼儿可以直观的接受课程内科学事物的声音、图像,这可以为幼儿带来愉快的教学体验。

2.合理选择教学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幼儿教育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形式包括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认识事物等,应该让愉快的、朝气蓬勃的氛围包围着幼儿。根据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媒介的选择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上作用事半功倍。如利用计算机媒介进行听音乐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幼儿在音乐的深入中不自觉地跟着学唱起来;在认知事物环节中,通过把事物的具体形态以及与其他事物比较的异同以图片等形式在计算机等媒介中展现,可以让幼儿构成思考和获得启发。

三、结语

在幼儿教育中,依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灵活有趣,从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提高幼儿认知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上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171-01

在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中,游戏是可有可无的,它的地位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关注与尊重。家长与社会一直注重幼儿的学习,而忽视幼儿的游戏活动与游戏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通常充当了配角,有的甚至被完全忽视。然而,近现代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向人们证明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 游戏教育在国内外幼儿园教育的历程

日本在创建幼儿教育初期,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主要受福禄倍尔教育思想的影响。但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日本教师在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渐渐形成了自有的幼儿教育理念与培养体系,也成了儿童游戏的“世界中心”,它的游戏活动也是自成体系与独具一格的。

中国幼儿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陈鹤琴先生,中华民族的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的先驱者。陈鹤琴提出了儿童游戏的理论,它奠定了我国游戏教育研究的框架与基础,并在幼儿园的教育课程中逐渐融入了游戏。尽管自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的幼儿教育法规就提出了游戏必须作为幼儿园的一种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幼儿园更多地关注幼儿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游戏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二 游戏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容不断丰富与实效,社会、家长与幼儿教育工作者逐渐地认识到知识至上的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的局限,从事幼儿教育研究的学者们纷纷提出了游戏的教育功能、游戏的认知功能等教育理论。游戏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体现如下:

1.寓教于乐的学习体验

从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中,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活动。它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与体验过程,并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师幼之间的教学关系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2.自主学习的活动状态

幼儿天性喜欢游戏,玩是幼儿发自于内心的一种自主活动。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游戏,幼儿能在其中自主地进行活动与学习。

3.生活体验的认知手段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游戏内容和游戏方法,给予幼儿不同的认知进程。受到幼儿家庭和周围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与周围同伴之间的交往和认知行为,往往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实现。

三 开展游戏教育的手段

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新时期的变化,转变幼儿教育的理念,推行幼儿教育的新模式,充分发挥游戏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教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首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社会变化的日新月异,使得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了。它融合了家庭资源、社会资源、信息技术资源与人力资源,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把游戏与教育有机结合,创设游戏的良好氛围,探索幼儿教育的游戏模式与方法。

其次,信息化技术要逐步引入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上的优势,有利于拓展幼儿的活动情景,有利于优化幼儿的教育内容,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但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必须合理与适度。它并不是幼儿教育的唯一手段,应与其他的教育手段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再次,幼儿园游戏活动场地的规划与建设是幼儿教育中不可忽略的,它肩负着幼儿园教学的重要职责。然而,当前的幼儿园的游戏环境普遍存在区域狭窄、功能单一、私密性不足与防护设施简陋的弊端。游戏场地不能充分提供幼儿教育的吸引、刺激与激励的作用。

最后,传统的游戏活动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所以才会经久不衰。传统玩具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制作简单,充满童趣。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需要发掘传统游戏与玩具各自的优点,彼此有机结合,促进儿童在游戏中快乐、健康与聪明的成长。然而,任何事物具有正反两面性,幼儿教师要引导儿童辨识游戏的积极与消极因素,使得儿童能自觉抵制一些游戏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四 结论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游戏与教育的角色肩负着同等重要的责任,任何一方都不可或缺。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游戏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实现游戏与教育的融合,从而推动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英、努尔沙拉.从历史角度看游戏在日本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J].外国教育研究,2004(10)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篇(10)

幼儿园信息化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资源浪费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打字、上网、查资料,这些对于教师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而作为幼儿教师,若能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材料,重组教学素材,那将大大提升教学水平。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编辑、录音、绘图、动画等功能,制作恰当的多媒体素材进行教学,其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幼儿的兴趣,活跃气氛,提高教学效益。而这样的信息技术技能很多教师尚不具备,甚至连计算机有这样一些功能都无从知晓。

2.重复劳动

在传统教育环境下,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状态基本是“单兵作战”,虽然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作为指导,但在课程计划的制定和内容的选择上,教师没有正式的文件作为依据,从制定班级计划、各领域的目标到班级各项活动的策划,都由教师独立完成,每一位教师的设计几乎都是从“原点”开始,即每位教师都要考虑设计这一活动的几个相同要素,无法形成团队智慧的积累、递进乃至成果,从团队来看,大家只是做着初级的“重复”劳动,团队水平提升速度缓慢。

3.信息沟通不畅

幼儿园工作,存在很多需要沟通的环节,如与上级部门、家长、幼儿园内部各部门之间需要沟通,还有幼儿的学习、教师的专业引领、优质教学资源的分享等,都需要适当的沟通。对于家园联系,以往基本采取填写《家园联系手册》,电话沟通,后来发展到QQ、飞信等,幼儿园与家长沟通渠道单一,不利于家园关系的和谐。内部管理部门之间所需要的数据,往往需要准备若干份,常常出现不一致的现象,给管理的精细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使教师感觉繁琐、费时。虽然,不少幼儿园在很多单项管理中使用了相关管理软件,提高了效率,却由于各种软件各自为政,数据还不能在同一个平台上运作,每个系统都需要重新输入原始数据,这样大量的输入工作,也着实让管理人员感到头疼。

4.资产管理环节疏漏多

传统意义上“以人管人、以人管物”,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是人力的浪费。要充分利用网络,做好教学资源的管理工作。通过对教学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和评价,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我国大量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多停留在低水平的自治共享上,众多资源成为离散、孤立的“信息孤岛”,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对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及时性,处理师幼互动、人境互动、情知互动、生生互动、上下级互动、各部门互动、园内外互动等互动关系缺乏支撑。

问题的解决策略

1.理清管理思想,构建科学决策

园长应具有民主法制、科学创新意识,重视为被管理者参与到幼儿园管理中来创造条件,形成民主的管理氛围,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幼儿园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也应掌握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积极实践为幼儿园教学活动服务。具有创新思想,同时合理配置幼儿园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幼儿园人、财、物、时诸因素的最佳功能。园长只有理清管理思路,才能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再依据管理机制进行系统数字化的设定。

2.硬件建设与人员培训并行

(1)硬件建设与人员培训并行。在建构幼儿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时候,必须坚持在硬件建设的同时,人员培训并行的原则。否则,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就有可能在人员培训完成之后,之前投入的硬件又要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造成硬件资源的浪费。

硬件建设主要是完成一个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包括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存储器、操作系统、数据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安全系统等。根据摩尔定律硬件成本会逐渐下降,所以,完成它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人员培训主要是针对教师信息技术技能而言的,我们可以将教师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分层,对处于不同层次的教师,采取分层培训的方式,熟悉一些常见软件的运用,逐步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整体水平,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资源库,完善平台构建,边建边用。在完成上面的工作之后,就要开始对各类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建立信息资源库。对于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应重视流程的设置。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使工作变得高效,符合高效性的原则,而流程顺畅正是实现高效的核心内容,也是软件开发的重点部分。构建科学规范的教学与管理平台。在一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下,建立功能相对完善的教学与管理平台,实现信息与数据方便、快捷与准确地进行交换和共享。

利用幼儿园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让资源效益最大化。我们将实物(教玩具等)资源的状态(形状、数量等)进行归类、拍照、存档,使用人员查阅之后,根据库存量与物品管理员进行预约,预约成功之后获得随机密码,凭密码领用物品,归还时,由管理员在系统中登记。这种管理,节约了人力物力,程序简单,记录清晰,特别适合集团化的幼儿园运用。

(3)建立相关制度,保持长效状态。幼儿园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开发完成后,需要维护其正常运转。为了保证幼儿园信息的共享和管理平台系统的维护,需要制定幼儿园信息管理平台和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其中需要包括管理员职责要求、保密要求、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系统安全与维护、应急措施、文件的共享归档等内容,规范信息管理平台的操作流程,保障管理平台系统运行的安全。同时,要将信息平台的使用与日常考核挂钩,鼓励大家多使用,让信息系统发挥最大效益。

3.构建管理六大平台

幼儿园信息化管理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幼儿园进行最优化的管理。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

幼儿园信息化管理通过整体上的网络化、数字化办公,规范成员之间的工作流程,促进交流与协作。通过建立六大平台组成的统一用户管理平台,各类用户按权限实现一站式的登录。保证幼儿园办公和管理决策稳定、高效的运行,有利于幼儿园教育与管理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物质资源。

(1)教学资源平台

该平台包括电子教材、教学素材、教学案例、动画课件、课程资源中心、图书快速浏览、教学测评等。通过对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以及教育政策等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资源分类、强大的资源检索、互动的资源评价交流,实现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共享。

(2)电子备课平台

该平台包括常用的教学助手工具、备课空间、资源展播、课程快速筛选、科学研究等。教师通过平台上传自己的备课资料及课后反思,领导可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也可将教学过程以视频加文字的形式在平台上,供评课的教师观看,并可对该课直接添加文字评价。教师按级组或学科分类共同组成的一个交流和共享空间,教师在组内可以组织网络教研活动,学习常规科研文本要求、了解课题规范整理,实现组内资源共享,成员之间讨论交流。例如,备课说课、网络评课、撰写教学反思、点评教学案例、解答教学问题、积累学科资源、评写教育叙事等。并通过教师博客、主题论坛等多种形式,拓展教师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记录教师科研过程,展示教师科研成果,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促进团队的共同提高。

(3)个人资源平台

该平台包括收集自己需要的档案、建构自己的课程体系、个性化教学、教师自我成长。教师可以在专业发展平台上创建“工作室”,系统性、规范性的记录整理教师职业生涯中个人的教育心得、教案、论文、教学反思、课题、工作计划、成果荣誉、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通过将教师个人的资源上传到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更有条理性、系统性的存储、读取和展示。

(4)信息交流平台

该平台包括家园互访、部门沟通、远程学习、教学指导、幼儿学习、资源整合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园互动的理念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家长与教师理解、重视。在管理系统中设立专门的家园互动渠道,将教学内容、幼儿活动照片、食谱等上传到相应空间,供家长阅读、下载。通过“宝宝在家”、“宝宝在园”,沟通宝宝的成长状况。该交流平台还包括与上级部门、幼儿园内部各部门、与家长的信息沟通。通过教师个性化博客,专家工作室,聚合优秀的教育资源,完成远程教学、专家指导,解决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困惑。幼儿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相关的学习。

(5)日常管理平台

该平台包括考勤管理、物品管理、资产流通、档案归整等。通过校园网建立网上资料信息系统、厨房物品储存采购系统、资产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设备安全检修系统、门禁安全管理系统等,实现安全、快速的服务效能。将幼儿园的资产、物品进行规整、入册,需使用者根据权限随时查看物品状况,并在网络上进行借用手续的相关办理。设置相关模块,将幼儿园的日常活动资料进行归档,按照预设的分类在平台的后台进行,这样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就将资料分类归放,需要用时,只需按照相关评估要求输入关键字调取即可。这样,减轻了各种检查评估带来的困扰,避免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6)教师评价平台

该平台包括同伴互助成长、各种数据在后台进行整合、综合评价工作质量的好坏。在网络平台上,建立教师专业评价平台,对教师进行多维度的评价,激励、引导教师的专业成长。各种数据在后台进行整合、综合评价工作质量的好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立起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人员引领的“三位一体”的学习交流机制。构建教师网络学习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学习考核制度,重视教师个人评价,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在教育评价过程中,重视评价对象的主体性,重视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重视自我评价,让教师用积极的态度评价自己,从而增强网络学习的成功体验。同时,将园长从繁琐的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腾出精力投身于教育教学中。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的水平越来越高。通过建立网络硬件、软件应用、数据管理、信息交流数字化校园,构建幼儿园信息化管理的各种系统和平台,有利于促进幼儿园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培养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规范和完善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也提高了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积极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幼儿园建立起稳定、有序的社会关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净化幼儿园的内部环境,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逐步实现管理思想先进化、管理体制合理化、管理人才专业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手段自动化,不断提高管理效能,才能使幼儿园管理向现代化迈进。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篇(11)

一、问题提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多媒体与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新兴的技术手段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新的教育手段与教育方法,不仅使教育信息在世界上快速的传播,而且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球教育资源的共享,对于学前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当今教育理念认为,幼儿时期的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的个性化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经作出了明确的表述:“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对幼儿教育的预期目标中,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水平能力,在充分满足其兴趣、需要基础上,对幼儿进行适当学前德育与学前智育的教学,这种学习就是个性化学习。但是,在目前的学前教育的现状中,幼儿园是最主要也是最传统的教学坏境,但传统的教学环境中很难找到一种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方法,而且通过观察,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对幼儿本身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就注定了个性化学习的在传统教学环境中实现是非常困难的。针对如上问题笔者经过对附近的幼儿园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利用当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来实现幼儿的个性化学习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能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二、理论依据

互联网教学虽属于新生事物,但是通过多元智能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可以看出互联网教学对于学前儿童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更具有优势。

(一)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者。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发现学习者的个性差异,为学习者提供满足个性化需要的学习环境、内容,可以促进不同学习个体在自我头脑中进行有效的意义建构。

(二)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把人的智力分为九种智力,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以上可进一步说明,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潜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不赞成让所有的学生都用同一的方法和同一的内容来进行学习,主张在尊重与了解学生智力特点和差异的基础之上通过互联网等新式手段进行个别化教育,从而使每一个学生获得个人的最优发展。

三、社会中互联网环境下的幼儿园的管理

幼儿园的网络环境注重“大网络”的信息收集整理与“小网络”的合理应用:网络环境可以分为互联网(大网络)和局域网(小网络),幼儿园的内部网络环境是指局域网,即是幼儿园内部信息的交织与获取外部信息的渠道,它保留了班级授课的形式,不会受到外部网络的干扰,又是幼儿个性化学习的主要园地。但优秀的资源从哪里得到呢?这就需要去 “大网络”——互联网上寻找了,互联网作为教师的“资源库”,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教师根据筛选与分析,将收集后的信息编译为局域网上的资源,这是因为幼儿自制力较差,年龄小,不识字,很难在“大网络”下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所采取的办法。但也存在个别差异,特别有些在大班的幼儿学会了简单汉字的读写,教师可依据部分儿童的经验水平,与他们在互联网上进行收发邮件等进行简单的互动。总体来说,互联网的最佳作用是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优良的信息支持,幼儿园网络学习多半是在局域网环境下进行的。

四、幼儿园网络环境的特点

(一)幼儿园的网络环境不仅注重虚拟学习环境的设置,更注重幼儿情感的维护

中小学的网络环境常常设立一些虚拟的情景来促进学习,如PPT幻灯片指导教学,视频辅助语文教学等等。

幼儿园网络环境同样也可以为幼儿创设相同的虚拟环境,如宽阔的马路,浩瀚的太空等在幼儿园内无法实现的场景,这些虚拟的场景是培养幼儿想象力、提升幼儿学习兴趣的关键。如幼儿园的安全常识普及课程《幼儿园校车乘坐安全常识》,课件PPT中宽阔的大马路、来来往往的车辆、宽敞明亮的幼儿园校车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后幼儿知道了在校车上注意安全。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园网络环境更注重幼儿情绪、情感的维护,尤其当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比如某幼儿园小班的思维活动《填方块》,当幼儿找出空缺空间的方块的时候,课件会给予积极的评价,如给一个笑的声音,笑脸,或者小红花等提示;而当幼儿所选物体无法对应相应的空缺空间的时候,课件也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给予幼儿积极的回应,如:“换一个呢?”等提示语。这不但通过及时的反馈让幼儿快速改正错误,而且对心里承受压力弱的小班幼儿来说,可以避免因为失误而导致的不安和难过的负面情绪的影响,给予呵护与慰藉,更积极地进行学习与娱乐活动。

(二)幼儿园网络环境注重视觉听觉的双向结合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园地,自然幼儿园的网络环境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不提倡教学的课件有过多的文字,而应该是一幅幅的有趣的图片。如某幼儿园的PPT课件《可爱的熊猫》,幼儿可以欣赏到成都大熊猫繁殖基地周围优美的景色,一片翠绿的竹林,雾隐雾现的山峰,还有各种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同时,图片与声音的结合也是幼儿园网络环境的特点,也比如幼儿园通过在线视频欣赏五彩缤纷的张家界风景,让幼儿对张家界风景产生了兴趣,再结合语音介绍又知道了张家界风景区的植被的种类、地貌等知识,这是视觉与听觉共同发挥的作用。

五、思考与启示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让学前教育与互联网充分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南京鼓楼区幼儿园成立的幼儿园网站以及相关的幼儿园虚拟社区就是当今幼儿园互联网发展的最好实例,它将相关幼儿教育信息以及家长与幼儿园联络信息整合选择,及时的进行沟通与交流,既促进了幼儿学习方法、内容等的改革,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但是凡事皆有两面性,幼儿在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教师难以对其过程进行监控,幼儿自己由于能力有限,也难以对自己的进行控制,所以这种监控应该由网络监视软件系统来完成,但从目前幼的情况来看,这方面还是比较缺乏的,想要真正实现还需要段时间。一旦克服了这个缺点,教师和幼儿的两个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就会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从进幼儿的个性化学习,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使互联网环境下的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