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学毕业数学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2-12 20:46:03

小学毕业数学总结

小学毕业数学总结篇(1)

1.1江苏省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学历与专业分布情况截至2011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统计公布江苏省有体育专业的学校21所,2012年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专科),共计22所.这22所院校中,本科学校15所(其中3所独立学院),专科7所.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③五个体育专业均有招生.体育学特设专业运动康复(2012年目录)和工商管理类专业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12年目录)由南京体育学院开设.招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2012年目录)的学校有11所,招收社会体育专科专业的学校有1所.招收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2所,招生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的学校有3所.招收运动训练本科专业的学校有3所.招收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学校有11所,招收体育教育专科专业的学校4所.其中拥有体育硕士学位点的高校9所,共18个点,设体育教育训练学学位点的高校8所[1],拥有博士授予权单位2个.

1.2江苏省高校三届体育专业学生毕业与就业综上统计,江苏省高校体育本科专业招生涵盖了教育部公布的所有体育专业本科目录,且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多达9个,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个.无论是区域布点,还是学历培养层次都极为丰富,堪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大省.某届毕业生人数是该届学生入学招生人数的直接体现.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研究生、本科生每年江苏省的体育专业招生均持续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大.截至目前基本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总量.体育专业专科生招生人数持续下降,这与江苏体育专业办学单位的办学层次和社会需求情况大致相当.从就业情况看,本科生的就业率最高.各学历层次的就业率基本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但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而专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2江苏省008、2010、2011三届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就业去向本文采取几个大的职业范围,设定为机关、事业单位④、企业⑤和其他⑥.

2.1江苏省2008、2010、2011三届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总的就业职业情况从图1反映出一个总的趋势:即学历层次低的毕业生企业就业人数越来越多.研究生毕业生就业重要集中在事业单位(第1)和企业(第2),机关就业人数极少(三届共37人,占总毕业人数的4.5%);本科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企业(第1)和事业单位(第2),机关就业人数微乎其微(三届41人,占总毕业人数的0.8%);专科毕业生就业主要去向为企业(第1)和事业单位(第2),机关就业三届只有1人.

2.1.1三届体育专业研究生就业职业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研究生逐年的就业趋势:机关就业人数越来越少;事业单位就业人数逐年下降;企业就业呈逐年上升态势;其他类的就业也呈上升态势.从就业的主要去向来说,研究生的就业重点仍然在事业单位,但企业就业也逐渐成为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就业去向.

2.1.2三届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职业情况从图3中反映出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趋势:企业和事业单位就业为主体,其他类型的就业为辅助,机关就业微乎其微;本科生事业单位就业呈逐年下降,企业和其他类型就业成逐年上升态势;企业就业成为本科生就业的主要就业去向,占到每年毕业就业人数的50%左右.

2.1.3三届体育专业专科生就业职业情况由图4中可以看出专科生的就业去向:企业就业占到每年毕业就业的50%以上,并有逐年上升势;事业单位就业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在总的就业人数所占比率也在逐年下降;其他类型的就业所占比例极小,且也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3江苏省2008、2010、2011三届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各就业职业分布

3.1三届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事业单位就业情况

3.1.1三届研究生事业单位就业情况在所有研究生就业的事业单位中(图5),高等教育单位就业逐年下降,中初教育事业单位逐年上升,其中县以下行政区域就业人数甚少,但有增加趋势.2011届研究生毕业生中初教育事业单位就业人数超过高等教育事业单位就业人数,达到事业单位就业半数以上,成为事业单位就业主要去向.

3.1.2三届本科生事业单位就业情况本科生的事业单位就业情况(图6)为:中初教育事业单位一直是该学历层次就业的主要去向,且占每年总的事业单位就业比例有逐年降低趋势,但均占到当年事业单位就业的70%以上.高等教育事业单位就业一直维持在一定人数,所占事业单位就业比例5~10%之间.其中在县以下区域就业的人数和就业比例均成逐年缓慢增加,近两年一直保持在20%以上.

3.1.3三届专科生事业单位就业情况体育专业专科生事业单位就业情况为:中初教育事业单位为该学历层次重要的就业去向,但所占当年事业单位就业比例均在20%左右.其中2011届毕业生在事业单位总的就业人数为58人,其中中初教育事业单位就业人数为52人,考虑到此点因素,实际的事业单位就业专科生还是下降的.县以下行政区域就业人数保持较为稳定的态势,且占事业单位就业比例的50%以上.

3.2三届体育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情况

3.2.1三届研究生企业就业情况图8显示:研究生企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例逐年增加,且企业就业人数中80%以上在中小企业就业.

3.2.2三届本科生企业就业情况图9显示:本科生企业就业无论是人数还是占总就业的比例均逐年增加,其中中小企业就业占企业就业人数的94%以上.

3.2.3三届专科生企业就业情况图10显示:专科生企业就业所占总就业的例逐年增加,但这其中中小企业就业占企业就业比例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这是个值得关注的地方.

4分析

4.1江苏省三届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通过以上相关数据分析,可以总结这样的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总的去向:以事业单位和企业就业为主,学历层次越高事业单位就业占该学历层次总就业的比例越高,学历越低企业就业占该学历总就业的比例越高,即学历与事业单位就业呈正比,与企业就业呈反比;在事业单位就业中,中初教育成为主要的就业去向,且越来越趋向于县域以下就业;企业就业中,中小企业成为主要的工作就业去向.

4.2事业单位就业分析

从现有数据看体育各专业、各学历培养的毕业生毕业后首先选择的就业取向为事业单位,而且是教育部门.这种情况与我们现行的培养体制和施行培养方案有很大关系.目前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较为单一,就职领域表述较为模糊,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有相互混肴的现象,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未能充分体现学科发展的规律和职业发展变化的特点.这是其一.其二,随着高校扩招、合并、升格等发展之后,带来的就是教育学历的不断攀升,毕业生人数年年猛增,就业压力陡然增加.然而各类教育单位招聘职员受到体制约束和学校自身发展的制约,不可能无限地、持续地招收新的教育工作人员,于是各个单位就设立招聘的学历门槛,学历高的毕业生也就开始由高向低地由高校流向中初教育单位就业.作为本、专科毕业生在中初教育单位就业压力增大.之所以现在江苏省专科生有一部分在中初教育单位就业,是因为各地出台相应的地方保护政策:招聘条件中就规定了本地籍专科毕业生可以报考部分岗位.

4.3企业就业分析

体育专业毕业生无论学历高低中小企业就业均成为主流的就业去向.这一方面说明毕业生就业取向开始灵活,不再集中于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就业.另一方面也说明体育专业毕业生本身的专业素养不太适合大中型企业的发展,也可以说是专业能力不太符合这些企业的要求.同时也可以这样分析,我国的体育产业尚不完善,可供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岗位并不多,特别是成熟的大中型体育企业在社会中还是极少,所以体育专业毕业生只能就业于中小型企业,当然包括一部分小微型体育企业.除了上述分析以外,我们还从数据中看出每年无论哪个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均只有个位数的自主创业人数,这也说明体育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能力较差.

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取向

综上所述,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个或某些岗位,而是更多地谋求个人的生存,不再以专业对口作为就业衡量标准.但也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初教育岗位将成为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重点取向,而且学历层次越高此类取向越明显.对于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是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尽管2012年麦可思研究显示:“就业满意度最低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民营企业/个体(本科为33%,高职高专为28%)”,不论愿意与否,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本专业毕业生的现实问题.这也就提出了一个新的人才培养问题,到底体育专业培养什么样的毕业生?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从2008届、2010届、2011届江苏省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情况分析,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为:以事业单位和企业就业为主,学历层次越高事业单位就业占该学历层次总就业的比例越高,学历越低企业就业占该学历总就业的比例越高,即学历与事业单位就业呈正比,与企业就业呈反比;在事业单位就业中,中初教育成为主要的就业去向,且越来越趋向于县域以下就业;企业就业中,中小企业成为主要的工作就业去向.而今后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大致可以这样描述:就业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个或某些岗位,而是更多地谋求个人的生存,不再以专业对口作为就业衡量标准.但也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初教育岗位将成为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重点取向,而且学历层次越高此类取向越明显.对于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将是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2建议

2.1教育管理部门合理布控各体育专业,调控学历层次对于江苏这样的教育大省,体育教育专业更应适时调控专业布点和区域布点,减少招生人数,以本科及以上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为主.

小学毕业数学总结篇(2)

一、时间安排

年6月10日(星期五)六年级语文、数学新授课结束,同时结束常识技能科的考查;6月13日(星期一)毕业班进入期末总复习。

年6月17日(星期五)一至五年级语文、数学结束新授课,6月20日(星期一)开始期末总复习。

年6月24日(星期五)一至五年级期末考试,上午9:30开考语文,下午2:00开考数学。具体考务工作另文安排。

年6月25日(星期六)六年级毕业考试。

幼儿离园时间为6月24日,6月26日—6月30日为各园期期末结束工作时间。

年6月26日—30日期末工作。7月1日(星期五)暑假开始。8月29日暑假结束,教师报到。8月30—31日学生注册,9月1日(星期三)正式上课。

二、关于期末考试考查安排

1、各校认真做好毕业生毕业考试报名工作,按时组织学生填写《小学毕业生登记表》一式二份,其中一份于6月29日前交初教室,一份留学校存档。

2、学期末一至六年级质量监测科目为语文、数学,其它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给予评定。

3、语、数学科期末考试试卷由县局组织人员统一命题,统一印制。

4、毕业考试采取就近集中方式设置考点组织考试。考务工作由基层学校负责,考生坐位按期初学生花名册顺序,采取单人单位(另见毕业考试考务安排)。坐位顺序号于6月4日前通过电子文本发初教室(表格式样由初教室统一设计)。阅卷工作由初教室统一组织。

5、县局负责对中心小学,城区小学1—5年级语、数学科质量监测。考务工作由学校负责,原则上考试坐位按学期初学生花名册顺序单人单座或不同年级交叉。考生坐位名册6月20号前以电子文本方式报初教室(表格式样由初教室统一设计)。初教室组织人员统一阅卷。

6、村级小学及教学点质量监测工作由各中心小学自行负责组织。

7、农村中小于6月23日上午安排人员领取一至五年级质量监测试卷。

8、各校组织完成期末各科成绩统计工作,并填写好“县小学期末各科成绩统计表”。城区以学校为单位,农村以中小为单位在期末结束前将各科成绩统计表报初教教研室。

三、其它工作

1、期末期间要注意做好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愉悦的心境下参加复习考试。

2、主动关心随班就读和留守儿童,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参加期末复习和考试。

3、组织人员做好招生片区内适龄(六周)儿童的摸底造册工作,特别要对在外就读的片区内适龄儿童入学情况进行摸底造册(注明入学时间和学校);按照前三残儿少残疾类别编造名册;扎实抓好前三残儿少随班就读及推荐到市特教学校就读工作。

4、认真整理毕业生档案资料。①填写并整理:义教卡、学籍卡、毕业生登记表、毕业生花名册、毕业生毕业证发放名册、毕业生毕业考试卷。②根据学生升入中学实际情况造册,并将义教卡送学生升入中学。

小学毕业数学总结篇(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紧密的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联系在一起。分析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状况,对于预判未来一段时期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发展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长春大学2010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数据和相应用人单位提供岗位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

一、供需数量

长春大学为吉林省属综合型大学,涵盖工学、文学、管理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农学、医学、法学九个学科门类,2010届共有本科毕业生3003人。

2010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逐渐消除,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也呈现复苏态势,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提供的岗位数量较2009年增量明显,净增招聘岗位3883个。

二、招聘渠道

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渠道:通过校园就业信息网招聘信息、召开小型专场招聘会、参加区域性及行业性中型专场招聘会。2010年,723家用人单位通过就业信息网招聘信息,提供6245个就业岗位,占需求总量的51.5%; 910家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提供5872个就业岗位,其中通过小型专场招聘会提供招聘岗位3289个,占需求总量的27.1%;通过区域性及行业性中型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583个,占需求总量的21.3%。

三、学科供需

为分析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与长春大学九个学科门类之间的供需关系,将用人单位提供的12117个岗位信息按学科进行分类、统计,得出各学科岗位供需关系比。具体公式如下:

学科岗位需求比例=学科岗位需求数量/岗位需求总量*100%

分析结果显示:就业市场对各学科毕业生需求呈现不平衡态势,部分专业毕业生数量性矛盾依然突出。工业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具有较多的择业机会,个别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呈现供大于求和就业对口度不高的问题。

四、有效供需

为深入分析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之间的匹配度,本报告通过公式:有效转化率=成功转化岗位数/岗位总数*100%,计算出毕业生有效岗位供需比。

在用人单位所提供的12117个需求岗位中,共有2317个岗位转化为实习(见习)岗位,有效转化率为19.1%;共有1346个岗位转化为就业(签约)岗位,有效转化率为11.1%,占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48.7%。

根据与用人单位的意见交流与信息反馈,就业市场中有效供需比相对较低的成因如下:

1.毕业生知识储备不够,实践能力不足。近几年,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但由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本身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在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高节奏快变化的社会需求面前,专业设置、课程更新、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相对滞后。

2.毕业生社会经验缺乏,就业稳定性不强。目前,大部分学生还生活在“从校门到家门”的田园生活模式当中,没有将职业诉求、职业定位、职业规划同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很好的结合,导致毕业生在就职阶段面临着缺乏社会经验的尴尬局面。而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是以民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人才价值最大化、人才培养成本最小化等特点,决定了选择录用的标准更倾向于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毕业生。同时,毕业生在就业初期的不稳定性,导致用人单位在后备储备干部培养等方面持谨慎态度,使部分毕业生失去部分就业机会。

3.毕业生就业准备不足,就业期望值不合理。就业过程中,部分毕业生“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对于就业的积极主动性,即使在校院两级就业指导结束后,仍有一部分学生不做任何的就业准备和求职尝试。凸显了这些毕业生职业意识的滞后。同时,部分毕业生就业理念仍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存在不合理现象。

4.部分用人单位岗位质量不高,仍然存在部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质量偏低,不能与毕业生能力及学历水平很好匹配的问题。同时,部分企业不能完全按照相关劳动法规要求提供劳动保障、提供薪酬不能满足毕业生最低期望等岗位仍然存在,使部分需求岗位成为无效需求。

5.违约造成部分有效就业机会的浪费。2010年长春大学共有179人次的毕业生办理违约手续,其中97%的违约原因为毕业生违约,3%为用人单位违约。因学生违约后,大部分用人单位将采取内部人员调配和从其它渠道招聘等方式,解决企业年度招聘空岗的问题。不再就空缺岗位专程来校招聘,事实上造成有效就业岗位的资源浪费。

五、区域容量

1.通过对2010届与2009届毕业生地域就业人数比例进行对比,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对比增量明显。从地域就业质量上看,显示这些地域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有效需求表现出较为强劲的态势;西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对比差量不明显,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对比基本持平。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对比差量为较大负值,显示2010届毕业生更多的选择在其它区域就业。综上所述,东北地区、西南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的就业市场表现,基本反映了从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到2010年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复苏态势,恢复和补偿性的增加了东部地区的就业吸纳能力。

2009届、2010届毕业生区域就业人数比例比较图

2.吉林省内就业毕业生所占比例最大。除去16.02%的户籍档案托管毕业生,吉林省内实际就业137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5.72%,其中长春市内就业1078人。这一特征,一方面直接说明了该校人才培养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特点;另一方面吉林省经济建设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岗位和较为适宜的工作、生活环境,吸纳了毕业生在省内就业。长春市作为省内经济相对发达城市,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文化、生活环境,加之同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较低的生活成本,都成为大量毕业生选择在长春就业的重要原因。

3.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成为毕业生就业的发动机。非吉林省就业毕业生中,中西部省份吸纳毕业生数量总和不到四成;东部省份中,北

京、上海由于严格的户籍政策限制和较高生活成本的双重压力,阻碍了未来毕业生流入的进一步增大;通过数据对比,在中西部省份中,黑龙江、山西、陕西、江西、内蒙古五省吸纳毕业生数较多,且近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在未来就业市场开发中应予以关注。

【参考文献】

[1]GB/T4754―2002,三次产业划分规定[S]

[2]GB/T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S]

[3]麦可思研究院编著.大学生求职决胜宝典:本科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

[4]麦可思研究院编著.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

小学毕业数学总结篇(4)

考核科目:小学生毕业水平考核科目主要有语文、数学、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书面考核。

考核分值、时间:语文、数学、外语学科考核分值均为120分,其中外语考核听力测试占30分。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考核时间均为100分钟,外语学科为90分钟。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自然等课程的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第。

2、小学生毕业水平考核的组织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毕业水平考核由县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自然等学科的考核由各小学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实施。

3、语文、数学、外语学科考核的实施

(1)组织命题

方式:小学生毕业水平考核由县教育局组织命题,命题过程实行全封闭管理。

原则:小学生毕业水平的考核依据《*年全市小学生毕业水平评价(语文、数学、英语)指导意见》中关于书面评价的要求,重基础、重能力。命题范围不超越国家课程标准的规定,强化小学毕业水平考核的质量监测功能,重在面向全体。

(2)组织考试

全县小学生毕业水平书面考核的时间为*年6月20日。上午考核科目为语文,考核时间:9:00—10:40;下午考核科目为外语和数学,外语考核时间:2:00—3:30;数学考核时间:4:00—5:40。考核地点设在相关中学。

考核按“中考”规格进行。各校要建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中学校长担任“考点主任”。领导小组下设保卫保密组、考务后勤组、卫生保健组、巡视检查组,确保考核工作严密有序地进行。县教育局将派出巡视人员,督查各校的考核工作。所有毕业班教师和有子女参加毕业考核的老师均不得参与考核的命题、监考、阅卷、录分等各项与考核有关的工作,不得进入考核。对于在考核工作中、违反纪律者,将予以严肃处理。

(3)阅卷统计

小学毕业水平测试,教育局统一组织阅卷。时间6月21日,地点设在城区学校。

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各中心小学组织,主要评价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等非统一考试科目中的实际表现,以及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各个方面情况。综合素质评定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毕业时进行总体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第。综合素质总评价在6月15日前完成。所有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考核结果以中心小学为单位6月22日前报教育科。

5、关于小学生毕业水平考核结果的运用

学生毕业的依据。学生学完规定课程,综合素质评定结果达合格及以上等第,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毕业考核成绩及格、体育及其他考查学科成绩合格者,允许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语文、数学、外语考核成绩和体育成绩及其他考查学科成绩未达到合格等第的,由学校组织补考,经补考合格后可发给毕业证书。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不合格,以及语文、数学、外语、体育经补考后成绩仍有不合格的,发给小学六年义务教育证书。

质量监测与评价的依据。小学生毕业水平考核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测的重要手段,考核结果是教育局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通过小学生毕业水平考核,重点评价学校的学额巩固率、学科及格率、学生合格率;重点评价学校课程建设、开设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情况。通过考核找出学校教学工作薄弱环节,加以整改。各学校要通过小学生毕业水平考核,对教师、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对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诊断,找出存在问题,找出薄弱学科,找出薄弱环节,找准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毕业数学总结篇(5)

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国内的热点问题,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快速增长,提高平均国民素质的呼声越发高涨的环境下,不少大学成功实现扩招,但出乎意料的是,在看似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国内经济和政策下,却出现不少大学生难以就业,甚至出现“毕业等于失业”的势头。

目前关于研究中国大学生就业的文献,大多围绕着中国产业转型、大学生自身素质、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等角度入手分析,本文章则主要从探求大学生的现实起薪点与GDP和大学生本科毕业生人数的联系,并调查大学生平均期望起薪点,比较大学生期望起薪点与现实起薪点,通过了解其差距的大小,归纳分析大学生期望起薪点对其就业行为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和行为提出建议,指导大学生建立合理的期望起薪点,降低其就业的苦难性,从而达到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目的。

1.相关理论回顾

大学生严峻的就业情形已成为中国近年来的热点问题,最近,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的周凯、吴婷、朱杭军、单莉丽几位学者,通过研究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和国内生产总值对平均大学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点的影响和联系,建立了一个多维统计分析的大学生就业研究模型:

yn=c1×GDP■■+c2×GDP■■+c3×rn+c4

其中,yn为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起薪,GDP为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rn为当年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

根据模型,有目的地收集相关的数据,如2004年~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2004年~2010年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起薪点、2004年~2010年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整理和分析数据后,通过软件绘制出散点图,找出所求表达式的特性,拟合出数据图像,建立统计回归模型,得出具体表达式,预测得出2011年大学生平均起薪,并对此预测做出显著性评估。

2.模型的分析和预测结论

毕业生起薪点、毕业生人数、国内生产总值和年份数据查询如图1。

年份n与本科毕业生人数的曲线图如 图2所示。

年份n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曲线图如 图3所示。

根据图2和图3我们可以看出年份n与本科毕业生人数、年份n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线性关系,对于模型

yn=c1×GDP■■+c2×GDP■■+c3×rn+c4

通过R软件,我们输入数据发现得到以下结果:

Call:

lm(formula = y ~ x1^2 + x1 + x2, data = new)

Coefficients:

(Intercept) x1 x2

8.727e+02 3.999e-03 -9.133e-05

> summary(new1)

Call:

lm(formula = y ~ x1^2 + x1 + x2, data = new)

Residuals:

1 2 3 4 5 6 7

94.052 70.526 -155.134 -204.490 209.426 3.734 -18.114

Coefficients:

Estimate Std. Error t value Pr(>|t|)

(Intercept) 8.727e+02 2.987e+02 2.922 0.0432 *

x1 3.999e-03 8.739e-04 4.576 0.0102 *

x2 -9.133e-05 1.518e-04 -0.602 0.5799

---

Signif. codes: 0 ‘***’ 0.001 ‘**’ 0.01 ‘*’ 0.05 ‘.’ 0.1 ‘ ’ 1

从以上各项系数的P值可得,当我们设定P值小于5%时为显著时,系数C4和X1(即国内生产总值)对模型影响较大,而系数X2(即毕业生人数)对模型影响较小,不显著。模型拟合效果可从以下结果得到:

Residual standard error: 176 on 4 degrees of freedom

Multiple R-squared: 0.8454, Adjusted R-squared: 0.7681

F-statistic: 10.94 on 2 and 4 DF, p-value: 0.0239上面的R可决系数和修改的R可决系数都比较大,接近于1,表明模型拟合的还不错。F检验也表明P值小于5%,模型显著。

另外当我们去掉C4时,模型的显著性结果如下:

Coefficients:

Estimate Std. Error t value Pr(>|t|)

x2 0.0001894 0.0001861 1.018 0.35545

x1 0.0052522 0.0012058 4.356 0.00732 **

---

Signif. codes: 0 ‘***’ 0.001 ‘**’ 0.01 ‘*’ 0.05 ‘.’ 0.1 ‘ ’ 1

从以上结果发现X1的P值见效了,显著性提高了。

Residual standard error: 278.7 on 5 degrees of freedom

Multiple R-squared: 0.9832, Adjusted R-squared: 0.9765

F-statistic: 146.4 on 2 and 5 DF, p-value: 3.652e-05以上的可决系数、修正的可决系数都变大了,而且F检验的P值见效了,由此可见模型的拟合程度也提高了,起薪点拟合数据和拟合图如图4和图5所示:

根据模型的拟合,我们可以估算出2011年本科毕业生人数和国民生产总值GDP(如图6):

进而进一步估算出2011年本科毕业生的起薪点为2583.378元。

3.应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期望起薪点和实际平均起薪点对比结论

根据德国著名的调研机构trendence与GTI Media联合一项调研结果,调查始于2010年9月份,对象为大三、大四学生、研究生以及毕业不足一年的毕业生。报告重点调研了2010年中国毕业生对于第一份职业工资的预期,称每月工资期望值为4379.5元,男生为4700元,女生则为4100元。

根据多元统计分析的大学生就业模型预测,2011年的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仅为2583.378元,由此对比可知,中国应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期望起薪点和实际平均起薪点相距较大。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应届毕业生在寻找工作时,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期望起薪点与实际相距过大,导致大学生在本来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给自己再增添了一道栅栏。

我国目前现状是,GDP每年快速增长,但产业转型始终未完成,我国还处于以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因此,企业对大学生的需要虽然持续增加,但始终跟不上高校扩招的速度。从1999年实现的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每年以60~70万增加。

并且,随着国内物价的上涨,我认为,应届毕业生的期望起薪点将不断提高,实际起薪点和期望起薪点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将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与企业正式签约,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下降。

4.根据结论得出的提高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的几点建议

4.1从多元统计分析的大学生就业模型中我们可以得知,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实际起薪点与国内生产总值和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相关,因此,我认为,大学生应在制定期望的起薪点时,应参考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应届大学生毕业人数,通过详细分析数据后,再得出合理的起薪点,这将有利于应届毕业生在寻找工作时不会因过高期望的起薪点而失去良好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

4.2大学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不妨先在低起薪点的职位就业。根据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10内薪酬提升速度远高于没有就读大学的人,因此,在一个低起薪点的职位开始,有利于大学生先解决就业这一燃眉之急的问题,保证自己的生活所需,并且,从基层做起,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深入了解自己所就任的职位技能和企业架构,为将来大学生的职位升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3政府应颁布一些政策保障物价的稳定。应届大学毕业生期望起薪点地快速提升,有相当一部分源自于我国目前持续高涨的物价水平,倘若政府再不及时颁布稳定物价的政策,将会导致应届毕业生的期望起薪点与现实完全脱节,从而导致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材,大量岗位空缺,大学生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应届毕业生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下降等不利情况的发生。

4.4大学生可转变思维,变就业为创业,近些年来,政府对大学生创业颁布了许多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改善,将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但我国大学生普遍的创业意识较薄弱。因此学校应当在常规教育中向学生渗透相关的市场信息,及相关融资、法律等知识,并通过开设专门的创业课程,解剖案例,让学生慢慢树立起自主创业的意识与信心。

5.展望

本文基于大量的调查数据分析,根据模型的求解预测出实际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点,通过与现实应届毕业生的期望起薪点的对比,从而发现应届毕业生关于起薪点的期望值和实际值的脱节将会恶化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为此,我提出了缓解这一现象的几点建议,本案例的调查研究将有利于大学生更透彻地了解自身所处的就业环境和指导大学生合理的就业计划制定,从而有效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

我认为,在进一步分析中,我们可以从本模型研究出发,深入分析全国各地不同城市的起薪点和大学生就业率,从而为指导大学生流向需要的城市和地区,有效地进行全国各地大学生人才分配和流动,从而为保障大学生就业,平衡这个国家人才分配,促进全国各地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凯、吴婷、朱杭军、单莉丽.《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大学生就业模型研究》

小学毕业数学总结篇(6)

一、学校的进步,我倾注了心血。

小学毕业数学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15-03

广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个少数民族聚集区,经济落后和民族发展不平衡导致广西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低下和分布不均衡。为切实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广西教育发展重点工程和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2010—2012年)》等文件的有关要求,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推动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民族地区迫切需要实施本科层次的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公费定向培养措施。

一、民族地区落实国家免费师范生培养政策的需要

为了支持基础教育改革和落实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培养大批优秀教师到基层中小学任教,《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2007]34号])提出实行免费师范生培养政策,在部属师范大学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往后逐步扩大,分步实施,鼓励和支持地方师范院校相应地跟进,最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师范生公费教育。在当今,上大学普遍要交纳学费和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情况下,免费师范生培养总计上亿元的中央专项资金的投放,凸显了国家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政策导向。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江西等相对发达的地区相继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师范生公费教育措施,而广西在这一块还没有取得任何的突破。广西地处西南边疆,远离部属师范大学,本地师范院校在空间距离上离农村比较近,具有服务于本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的优势。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是民族地区落实国家免费师范生培养政策的需要。

二、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前,素质教育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使全体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不仅要学会学习,而且要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康、学会社交。幼儿园阶段和中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教师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因此,素质教育对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的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师范院校必须培养高素质的、能够实行素质教育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当前,素质教育还要求师资队伍有进行更新换代的必要,因为当前大多数幼儿园和中小学在校老师多是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封闭的思想文化环境里、清贫的生活条件中成长起来的,相当多的老师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对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所表现的依赖性、自主性、开放性不适应,他们习惯于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教育观念和生活方式来衡量和要求自己的学生。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师生之间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标准上的冲突,从而影响到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何况,幼儿园和中小学生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开始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启蒙阶段,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逐渐形成的阶段。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自己行动的楷模,是自己心灵的镜子,如果继续让这些习惯了应试教育的老师来实施素质教育,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迫切需要与学生年龄更接近的优秀教师。

三、广西民族欠发达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地处西部民族集聚区的广西,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区内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悬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也存在很多差异,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区域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平衡,农村和西部山区特别是一些条件艰苦的地区,幼儿园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中小学教师数量更是严重不足,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农村教师待遇普遍较低,生活、工作条件差,很多人不愿到农村和偏远山区任教。相反,农村少数优秀教师想方设法向条件好的学校流动,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的大量流失最终导致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中小学师资紧缺,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普遍较低,这样的师资现状根本无法实施素质教育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幼儿园和小学师资分布的不平衡状态更加突出。而实施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正是根据广西各县市区农村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队伍紧缺的现实需要,统筹安排各县市区招生来源,对口定向培养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做到县市区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我们就为县市区培养什么样的教师。所以,这种培养模式能与社会需求有效地结合,培养公费师范生成长为农村当地教育的骨干力量,并带动周围的教师不断的成长,可以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教育质量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稳定当地教师的队伍结构。

四、改变广西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数量紧缺、素质低劣现状的需要

广西是一个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都相对欠发达的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学期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教师队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农村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缺口很大。据统计,2009年我国学前教育平均师生比是24∶1,而广西学前教育平均师生比是812018∶28922,即28.1∶1,广西农村地区超过这个比例,达到457412∶5296,即86.37∶1。2010年广西学前教育平均师生比是1185337∶37329,即31.8∶1,农村地区超过这个比例,达到358154∶8922,即40.14∶1。如果按照学前教育平均师生比28.1∶1的比例来计算,广西农村幼儿园教师需要16278人,大约缺口11000人,这只是针对在园幼儿的统计数据,不包括大量有待入园的幼儿。如果把有待入园的幼儿统计进来,师生比缺口之大恐怕更加惊人。与初等教育规模相比,目前学前教育比重相对较小。广西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更少,招生规模也不大,因此,师范院校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加大面向农村高层次幼儿教师的培养力度,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推动农村学期教育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迫切的需要。从农村中小学师资来看,广西缺口也很大。据统计,2010年广西全区小学专任教师220183人,其中,农村小学专任教师143432人,占总数的65.14%之多;中学专任教师160840人,其中,县镇和农村中学专任教师合计135240人,占总数的84.1%之多。由于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贫困地区农村的师资严重短缺,尤其是骨干教师的短缺,这无疑给贫困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带来沉重的打击;农村中小学供给和补充又极为困难,不少新分配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地区任教,有的即使去了,也很快就走了。据统计,2008年广西农村小学教师缺编严重,小学师生比超过了1∶20。其次,教师队伍出现老龄化结构性问题,断层现象严重。由于教师进口渠道前宽后窄,正规师范毕业生难以下到农村,新鲜血液补充不足;又由于财政编制人数有限,在老教师没有退休的前提下,年轻教师很难进入到教师行列中来;更因为农村教师生存压力巨大,待遇不高,生活条件艰苦,导致骨干和年轻教师向城镇流动,以致农村呈现“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局面。教师队伍的年龄老化导致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死板、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这些又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再次,教师学历层次较低,素质较差。据《2011年广西教育年鉴》统计,农村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学历层次普遍较低,职称也较低。从农村幼儿园现有6593名专任教师学历来看,研究生毕业的没有,本科毕业的有123人,占总数的1.87%;专科毕业的有1744人,占总数的26.45%;高中阶段毕业的有3929人,占总数的59.59%;高中阶段以下毕业的有797人,占总数的12.09%。从农村幼儿园专任教师职称来看,中学高级的只有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0.06%;小学高级的有130人,占总数的1.97%;小学一级的有241人,占总数的3.66%;小学二级的有411人,占总数的6.23%;小学三级的有102人,占总数的1.55%;而未评职称的却有5705人,占总数的86.53%之多。从143432位农村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来看,研究生毕业的只有2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0.016%;本科毕业的有14157人,占总数的9.87%;专科毕业的有82672人,占总数的57.64%;高中阶段毕业的有44882人,占总数的31.29%;高中阶段以下毕业的有1698人,占总数的1.19%。从23425位农村普通中学专任教师的学历来看,研究生毕业的只有2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0.11%;本科毕业的有13516人,占总数的57.70%;专科毕业的有9382人,占总数的40.05%;高中阶段毕业的有493人,占总数的2.1%;高中阶段以下毕业的有9人,占总数的0.038%。这还包括相当部分工作后通过函授提高学历层次的部分教师。这些足以体现农村教师学历层次之低和素质之差。如果跟东部省份相比,这种差距就更明显。

总之,作为民族落后地区,广西迫切需要实施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公费定向培养。广西地方师范院校熟知本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熟悉本民族的经济生活、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对本地区人们的社会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交往方式、人际关系等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这种本土化特征使广西地方师范院校培养本地基础教育师资有着得天独厚的情感优势,培养的毕业生更能够下到基层去,更能扎根在当地农村。地方师范院校从师范生一入学就培养他们对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树立将来走上幼儿园或中小学教师第一线工作岗位的职业信念,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训练,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使学生坚定自己长期从事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工作岗位的信心和决心。广西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师资队伍数量的稳定和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公费定向培养的师范生去保障,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有赖于高素质的师范生去推行,推行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措施已成为迫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09年广西教育年鉴[Z].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小学毕业数学总结篇(8)

一、时间安排

年6月10日(星期五)六年级语文、数学新授课结束,同时结束常识技能科的考查;6月13日(星期一)毕业班进入期末总复习。

年6月24日(星期五)一至五年级期末考试,上午9:30开考语文,下午2:00开考数学。具体考务工作另文安排。

年6月25日(星期六)六年级毕业考试。

幼儿离园时间为6月24日,6月26日—6月30日为各园期期末结束工作时间。

二、关于期末考试考查安排

1、各校认真做好毕业生毕业考试报名工作,按时组织学生填写《小学毕业生登记表》一式二份,其中一份于6月29日前交初教室,一份留学校存档。

2、学期末一至六年级质量监测科目为语文、数学,其它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给予评定。

3、语、数学科期末考试试卷由县局组织人员统一命题,统一印制。

4、毕业考试采取就近集中方式设置考点组织考试。考务工作由基层学校负责,考生坐位按期初学生花名册顺序,采取单人单位(另见毕业考试考务安排)。坐位顺序号于6月4日前通过电子文本发初教室(表格式样由初教室统一设计)。阅卷工作由初教室统一组织。

6、村级小学及教学点质量监测工作由各中心小学自行负责组织。

7、农村中小于6月23日上午安排人员领取一至五年级质量监测试卷。

8、各校组织完成期末各科成绩统计工作,并填写好“县小学期末各科成绩统计表”。城区以学校为单位,农村以中小为单位在期末结束前将各科成绩统计表报初教教研室。

三、其它工作

1、期末期间要注意做好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愉悦的心境下参加复习考试。

2、主动关心随班就读和留守儿童,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参加期末复习和考试。

3、组织人员做好招生片区内适龄(六周)儿童的摸底造册工作,特别要对在外就读的片区内适龄儿童入学情况进行摸底造册(注明入学时间和学校);按照前三残儿少残疾类别编造名册;扎实抓好前三残儿少随班就读及推荐到市特教学校就读工作。

4、认真整理毕业生档案资料。①填写并整理:义教卡、学籍卡、毕业生登记表、毕业生花名册、毕业生毕业证发放名册、毕业生毕业考试卷。②根据学生升入中学实际情况造册,并将义教卡送学生升入中学。

小学毕业数学总结篇(9)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沟通企业可以通过合作获得更多的收益。对于企业来说,通过“校企合一”培养的人才,熟悉本企业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流程,他们的实际技能较强,到企业后便可立即上岗工作,节省了企业培训的时间,减少了企业的培训成本。而且这部分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成长较快,很快便可成为企业的骨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新鲜血液。

学校可以争取到企业的多方面支持。通过合作企业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实验、实训的场所和师资,这也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结合的主要模式。因为实验实训设施和场所需大量的投资,而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实力还不雄厚,社会集资的难度也较大,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借助有关企业的条件完成或部分完成实验实训任务,就成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最佳选择。高职院校应制定政策,组织和鼓励教师为企业服务,采取有力措施,调动教师承担企业研究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一项内容,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生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独立、系统地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它是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步骤;是培养良好的思维、分析和创新能力并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写作为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毕业论文同时也是衡量、评估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部专家组于2007年对我系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评估,专家们通过调阅毕业论文文件和检查、阅读学生的毕业论文,一致认为我系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管理规范、过程细致、要求严格、格式统一。专家们对一部分学生在论文中的创新观点表示了肯定。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决定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性,它是保证毕业论文写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带来了大量的相关教育问题和严峻的社会压力。加强对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本科教学和管理的现实需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把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研究列为重点课题。在我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大部分高校已经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现代质量管理学的“产品质量”观认为人才的教育培养与传统的生产制造过程非常相似,其基本环节包括招生(采购原料)在校教育(加工生产)毕业考核(产品检验)毕业就业(投放市场)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质量跟踪)。要提高学生的质量,就要严格控制每一阶段的培养质量。我校教务处为了实施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专门成立了教学质量控制科,用科学的质量管理学理论指导教学各个环节的工作。我系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中以现代质量管理学理论为指导,积极配合学校教务处的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

一、系级毕业论文管理组织体系最高管理者是指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组人,他们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他们负责制定目标,指挥、组织、协调整个质量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起127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7月着质量管理工作的保证作用。我系成立了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小组。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按照教务处的安排和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工作的目标、计划,确定组织结构和操作模式,传达和督促执行教务处的有关文件,负责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小组,审定指导教师的资格等,审批上报的各类文件,确认每一环节的有效性,督促检查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流程的进展情况和导师指导情况。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负责把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目标、计划、过程具体化并将任务和要求分配和传达给导师和学生,如负责编写毕业论文指导书、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指导和审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规定进度安排、制定论文的规范和标准格式以及组织毕业论文评阅和答辩工作。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指导小组要总结经验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写出毕业论文工作总结。我系毕业论文管理组织体系从组织上保障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规范化的指导性文件为了质量方针的最终实现,质量方针的制定者必须要将它传达到学校内部各层次的有关人员,使它们相互沟通和充分理解质量方针的内涵。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根据学校教务处下发的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指导性文件、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管理指标体系,以及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目标、计划等,编写毕业论文指导书,它是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手册。指导教师和学生通过阅读指导书来了解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意义、目标、计划、工作流程、规范化文件格式,明确自己在该项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自己承担的工作在整个流程中的质量要求。毕业论文指导书是安排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保障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以及最后形成的毕业论文文件(任务书、开题报告、论文评阅意见书、毕业论文等)的规范性。

三、基于“戴明环”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流程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专家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戴明环)的概念,它是全面质量管理采用的一套科学的、合乎认识论的办事程序。PDCA由英文的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它反映了质量管理必须遵循的四个阶段。该循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个基本的质量工具。我系运用“戴明环”概念设计出了“外语系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流程图”。该流程图清晰地标明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从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到师生见面下达任务书的过程标志着计划阶段;学生调研、撰写开题报告、整改、指导和撰写论文初稿、修改完善、定稿、评阅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等过程属于执行阶段;中期检查属于检查阶段;验收自评以及总结属于处理阶段,在该阶段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结出来,对原有的制度、标准进行修正,巩固已取得的成绩。整个流程按照每一环节的发生先后设计,规定如果某一环节不合格,必须退回到上一环节重新循环直至合格再进入下一环节。一个循环周期是一届毕业论文的写作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下一轮循环是下一届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每一轮循环都建立在总结上一轮循环的经验和教训、解决了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质量在不断循环过程中逐步提高。

四、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措施质量控制即高校为达到质量目标而在教学、辅助过程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监控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消除教学和其他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为保障毕业论文质量,我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要求,建立了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该措施对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中参与的从上至下的所有成员能否各尽其责,对指导教师的资格、培训、指导人数、次数,对学生的考勤管理、学术道德等方面都作了具体的约束规定;把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工作表现作为该年度群众评价领导班子成员成绩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把导师、论文指导小组、答辩小组成员的工作表现与本人年度考核挂钩,并作为来年是否具备该项资格的参考依据;把毕业生的整体表现作为取得答辩资格以及毕业论文成绩的重要参考。具体做法是发放教务处设计的《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动态管理指标体系》系列表格,由参与的各方对有直接联系的各方客观打分,平均成绩作为评价有关各方的重要依据。在质量控制措施中还规定了质量审核环节,它是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已经制定的质量方针、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达到预定目标的、系统性的、独立的检查活动。质量审核环节就是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检查环节。检查队伍的成员由具备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素质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等与教学有关的各方面组成。检查工作能及时鉴定和评价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进展情况和阶段完成质量,便于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五、毕业论文工作的验收和总结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按照学校教务处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的要求,根据论文验收指标体系,从毕业论文文件、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毕业论文质量等方面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验收自评,并将自评结果和依据等材料上报教务处以备全校性的验收。为客观地反映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情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之后,论文指导小组要根据验收自评结果写出工作总结。所谓总结就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错误,提出新的问题以利再干。这是戴明循环之所以能上升、前进的关键。如果没有将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纳入有关制度和规定中,就不能巩固成绩,吸取教训,也就不能防止同类问题的再度发生。

以上从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管理组织体系、指导性文件(质量手册)、管理流程、质量控制措施、验收和总结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我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过程和流程。我系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只进行了短暂的四届循环,仍具有较大的提高潜力。随着我们对现代质量管理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以及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经验,我系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会更加科学、规范,从而更好地实现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小学毕业数学总结篇(10)

1. 前言

小学毕业班的数学总复习指的是数学教师指导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和内容进行再次学习的过程。在数学总复习的过程当中,数学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将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整体性与系统性的总结与归纳,并对数学学习当中所存在的缺漏和疑问进行弥补和解决,将小学所有学过的数学知识变得系统化以及条理化,以便于全面且熟练的掌握数学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数学总复习质量的优劣和复习成效的好坏,与数学教师对教学大纲的了解,数学教材的熟练程度,复习内容的罗列以及复习方法的选择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2. 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的教学策略

不同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总复习当中有着不同的复习方法,但是每位数学教师的复习效果都是不一样的,以下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数学复习教学策略。

2.1突出教学重点,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1.1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数学总复习当中所学习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所以,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减少复杂与困难的计算、加强逆向思维知识的练习及学习,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生活作为学习的前提,数学复习要面向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实际生活。除此之外,要重点突出重点知识的复习,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猜想能力,更深层次的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创新能力。因此,数学总复习的最初阶段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复习,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

2.1.2加强方法、知识与能力之间的交叉与渗透

每一节数学总复习课都要达到最大的效率,只有将每一节课的功能充分的体现出来,才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加强思想方法的融合及交叉。为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发展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师在数学总复习的过程中要有效的结合教学内容,将比较和类比、对应与转化、分析与综合等思想方法渗透到数学复习的教学策略当中,以加深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的理解。

2.2分类整理数学知识,加强数学复习的系统性

2.2.1建立科学的基础知识教学体系

数学教师应该以教学的系统原理为指导,帮助学生将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理,把较为分散的数学知识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2.2.2引导学生区分清易混淆的概念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当中存在着一些很容易产生混淆的概念,数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分清楚,抓好概念的具体意义。比如:比与比例,质数与质因数,合数与偶数的比较,质数与奇数的比较等等。对于类似这样易于混淆的概念,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以避免概念混淆对学生的数学复习产生干扰。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解题方法也要进行详细的比较,充分的明确解题的正确方法。

2.3抓紧课堂的数学复习

在数学的复习课当中,数学教师应该将各个知识点合理的划分为几个学习板块,每一个学习板块都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以有助于数学教师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复习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辅导,确保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在数学总复习得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避免采用题海战术的复习策略,以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呆滞和逆反心理的产生。数学教师要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解题过程当中,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数学学习上的不足,以有效的改善不足,从而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进度。

2.4重视数学知识的训练,加强复习效果的反馈

2.4.1及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检查

在进行数学总测试的时候,数学教师应该选取一些灵活度较高,并且能够真实的体现学生解题能力的测试题,以便于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及时的对学生复习的不足之处和遗漏之处进行处理。

2.4.2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与评价的习惯

小学毕业数学总结篇(11)

一、样本选择

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时间较短,尤其是这一段时间中研究生招生政策,培养政策,分配政策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1998年全国不再对大学生直接进行分配以后相关政策才逐渐稳定下来,如果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有用的样本较少,不利于进行分析。因此本文采用了不同省、市、自治区报名人数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在针对不同省份报名人数的分析中,考虑了如下的几个变量: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考虑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又会影响到其科学文化水平,进一步对当地的教育水平和受教育的理念产生影响。同时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生活水平又会带来高的消费水平,进而使大学毕业生的生活负担加重,促使他们继续深造。从直观上来理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会使得对研究生学历的需求增加,以表现为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增加。2.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是总报考人数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所以预期毕业生人数也会对报考人数产生正的影响,由于大学生考研报名往往在大四上学期,因此这里选用的是报考后一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3.城镇登记失业率。历届报考的部分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失业人口,而且失业率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形势,恶劣的经济形势会刺激大学毕业生选择继续学业而不是立刻投入职场。因此预期失业率的上升会使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增加。在模型的选择上,由于缺乏先验信息,因此采用简单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α+βX1+γX2+λX3+u其中:Y--2004年各地市报考研究生人数,LnY为其自然对数X1--为2004年按现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元,LnX1为其自然对数X2--为2005年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单位人,LnX2为其自然对数X3--2004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百分比,LnX3为其自然对数

二、模型的估计与分析

首先对初始设定的简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得到以下结果:^Y=14078.75+2.007095X1+0.205802X2+8213.762X3在这一模型中,失业率系数并不显著,而且从以下的相关系数矩阵(表一)中看出不显著并不是由于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因此决定舍弃这一因素,重建模型。表1 相关系数矩阵

新模型为Y=α+βX1+γX2+u,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估计的模型为:^Y=-20648.34+2.195504X1+2.195504X2(8313.646)(0.407914)(0.063473)t=(-2.483668)(5.382277)(3.210072)R2=0.645886R20.620592F=25.5353DW=1.683079从模型中可以看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与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均会使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加,这符合之前的推断,也符合人们直观上的感受。经过检验,认为上述方程可以较好的说明研究生报考人数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的影响情况。但是模型调整后的可绝系数为0.620592,说明模型的拟和效果并不好,因此改用双对数模型建模,即:LnY=α+βLnX1+γLnX2+λLnX3+u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估计后得到的模型如下:L^nY=-9.220741431+0.568086206LnX1+1.243153039LnX2-0.2767271816LnX3可以看出,调整后的可绝系数为0.882956,比之前的0.620592已经大有改进,对于有无改用双对数模型的必要,因为两类模型的解释变量量不同,为了方便比较,这里先用Box-Cox变换对被解释变量进行变换,通过比较两个模型RSS的大小来进行判断。首先求Y序列的几何均值记为Y,3再生成序列Y1,其中,Y3=exp(1nΣYi),Y1i=YiY3。再对序列Y1,LnY1分别进行回归,取统计量12nInRSS2RSS1=51.041227.344435=6.9496,这一统计量服从自由度为一的开方分布,此时,在显著性水平为5%时,x20.05(1)=3.8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