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老年人健康档案大全11篇

时间:2022-05-07 01:26:52

老年人健康档案

老年人健康档案篇(1)

国家虽然明确了对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但却没有对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进行相应的规范,导致很多退休老干部依然存在着就医难的问题,并且管理部门也没有对老干部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和落实,这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本文中,将对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进而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提出关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档案管理是一个需要长期的信息搜集、更新的过程,这一特点在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中格外突出。由于老干部普遍年纪偏高,也较为容易出现健康状况。由于档案管理工作条件的落后和工作的疏忽,很多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的管理缺乏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致使档案管理出现了漏洞。下面就对常出现的档案管理问题进行总结和阐述。

1、老干部健康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

在进行档案管理时,缺乏对老干部健康状况的实时追踪调查,不能做到档案信息收录的完整和及时,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干部健康档案的统一管理。信息记录的不完整,也会影响后续的档案参考价值,不能直接的体现出老干部真实的健康状况,对将来的医疗服务造成很大的困扰。

2、健康档案资料归档不及时

档案信息收纳不完整,也会影响档案归档的不及时。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一种较为分散的档案管理现象,不利于档案的统一规划和整理,也丧失了档案管理的及时性,统一性。同时也体现出档案管理中对健康信息连续性、现代化的管理要求,也对老干部现实的健康情况造成一定程度的盲区,不利于材料的有效整合。

3、档案管理人员业务不熟,档案管理制度执行差

在档案管理制度和规范上面的不足,对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困扰。很多档案管理着的普遍年龄偏大,还惯用传统的档案管理办法,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全新的档案管理措施,在管理方法上发生了本质上的冲突,产生矛盾,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低,成果不明显;还有一些管理者学历很高,但却没有经过相关的档案管理培训,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对档案管理的实际意义不能够参透,往往是理论高于实际,不能产生真实有效的管理效益;还有个别的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对档案的管理比较松散,对于档案的转入、调出环节不按照规定执行,擅自做主调动档案,最终造成档案的丢失或者影响档案内容的真实性。

二、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对策

关于老板不健康档案管理的具体办法和对策,还要从根本出发,完善好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严格把关,对突发事件也要提前准备好应对预案,才能够解决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的具体对策做如下总结:

1、建立健全老干部健康档案资料

首先,要意识到建立健全老干部健康档案资料是档案管理的基础。通常情况下,老板不健康档案的内容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老干部的基本个人资料,其中包含老干部的姓名、性别、年龄、出身日期、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②老干部的基本健康状况,主要体现老干部的身体是否健康,有无疾病等情况;③老干部的患病状况,要表明患病的时间,患病的种类,以及病情深度,采取何种治疗手段,术后的康复情况等等;④要对档案中的其他信息进行完善和补充,需要对老干部处的问难和问题进行解答和解决,并对档案中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核对和检查,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是改善对老干部健康档案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随着信息化的管理,过去手工管理会给查询档案资料带来不便,易出差错。为了适应新时期老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不断提高老干部档案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水平,必须建立老干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老干部档案个人基本信息的计算机检索和查询,必要时更新个人健康信息内容,不断扩大老干部档案信息的内涵,实现现代化手段管理和利用档案,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3、加强老干部健康服务管理

每年一次的老干部健康服务。①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心脏、肺部、腰部、口腔、视力、运动功能等。②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CT等。③生活方式与健康评价。通过随访了解老干部基本健康状况,如体育锻炼、饮食情况、吸烟、饮酒既往所患病情况、治疗与用药,目前存在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

4、开展老干部健康干预

对发展已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二型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疾病患者管理档案,对存在危险因素和其他疾病进行定期随访记录,每次随访中询问病情、测量血压、用药、饮食、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并告知或预约下次健康服务检查时间;正确发挥老干部管理科的作用。

5、提高老干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严格制度,

推行责任追究制由组织部门,每2年~3年组织培训一次业务知识,使工作人员了解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增强责任心。掌握如何收集、鉴别归档材料、整理、装订档案的技术,知道如何把档案做好。为了避免档案的丢失、改动,必须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严格手续,做到转入、转出、接受材料有登记,查阅、借阅档案有登记,利用方便,提供准确信息。

三、结束语

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我们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和方法开展这项工作,不断改进和学习才能实现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步入科学、规范、标准化,从而不断提高老干部管理科的服务水平,更好地为老干部们服务。■

老年人健康档案篇(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占主导地位,综合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医生不仅要关心病人的躯体(器质性疾病),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心理,老年人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更显突出。特别是离异丧偶和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在老年人健康档案建立中,建等测评方法,进行心理评估,获取更多老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资料,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积极进行干预和随访。运用个案、小组及养护的专业技巧,为养老院老人提供老年人健康素质捉升、压力缓解及情绪辅导、人际交往、家庭关系改善以及康娱活动等服务,帮助老人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提升养员的幸福感,使其更好地融入养老院大家庭,增进大家庭和谐。

2.定期体检档案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二级预防的基本原则。定期进行老年人健康体检,根据体检结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下一步管理方向,全程质量控制,最后及时建立和更新健康档案。健康档案是以个人健康为核心,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其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的生活习惯、过敏史、既往病史、诊断治疗情况、家庭病史及历次体检结果等。它可以让医生更仔细、全面、准确地了解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从而更有效地诊断治疗或指导老年人自我保健康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老年人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凸显。

3.慢性病管理档案

慢性病诊疗档案是老年人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因素有年龄、吸烟情况、体质量指数、精神状况、体育锻炼等,干预或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地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欧盟各国实施了干预慢性病危险因子的联合行动后,慢性病死亡率减少了77%,慢性病经济负担减少了60%。老年慢性病档案包括预防、治疗、护理和随访管理的全部资料。在慢性病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已经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慢性病亚健康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尚未诊断为慢性病,但其有慢性病的生活方式,站在慢性病的边缘。卫生工作人员也要给予建立健康档案,及时干预,定期随访,把相关材料整理入档。

二、老年群体健康档案的应用

1.心理慰藉关怀

有调查显示,失独老人最大的问题是心理问题。失独者在遭遇丧失唯一子女这样的恶性事件后,将经历事实的否认期、痛苦的承受期、平缓的恢复期这样一个阶段化的过程。因此需要针对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干预,比如在否定期主要应给予足够的支持与陪伴,此时要警惕“幻觉现象”的时间和程度,如果“幻觉”出现频率超过正常范围,就属于病态模式,要注意扭转和制止。在承受期,主要是难以适应没有子女的世界,难以恢复原先正常的社会功能,比如不想出门,不想与认识的人说话等,陷入痛苦绝望的境地,此时需要重点关注包括其日常生活状态及社会交往在内的社会功能。同时,在老年心理健康当中也包括个人心理健康的原始调查问卷,评估结果,老年人心理问题及随访记录等。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有利于向老年人提供完整、迅速、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有利于老年人预防和及时治疗常见病症,提高生命质量,有利于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准确获取各类疾病信息,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

2.老年人养老和医疗保险档案

养老保险档案和医疗保险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已逐渐趋于成熟。但需要指出的是,老年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档案除了纳入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中心集中管理外,还应实行和其他老年档案的集中管理,以利于全面掌握人口老龄化信息、老年人养老金及医疗保障状况,有利于分析统计老龄事业发展情况,科学制定老龄相关政策,推动养老事业长足发展。

3.个性化服务满足管理

老年人健康档案篇(3)

(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根据《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工作方案》要求,在区卫生局统一部署下,我院于今年3月份开展了2010年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搞好综合协调。为迅速落实建档工作,我院多次向办事处 居会等基层管理组织单位进行协调与沟通,得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领导亲自组织召开协调会,亲自安排部署,使居委会对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十分重视,每个辖区都安排专人负责协助建档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站专门成立了由站长任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整个街道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建档工作小组和居民健康体检小组相互积极配合采取进入户调查统一体检服务的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为提高我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我站大力宣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让每一名社区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积极主动配合我院建档工作小组顺利完成居民建档工作。

四、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保质保量完成,我站对每一名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建档程序。

截止2010年11月底,我站共为七社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纸质档案3974份,并把纸质居民健康档案完善合格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根据《包头市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区卫生局要求,我院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一、结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我街道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并对所有登记管理的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测试,并提供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二、开展老年人健康干预。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进行定期随访,并告知该居民一年后进行下一次免费健康检查。

截止2010年11月,我院共登记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220人。并按要求录入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根据《包头市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区卫生局要求,我院对我社区居民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随访管理、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街道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死亡和现患情况。

1、高血压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随机血糖测试)。

截止2010年11月,我站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204人。并按要求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2、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空腹血糖测试)。

截止2010年11月,我站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的糖尿病患者为125人。并按要求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四)、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区卫生局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采取了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宣教、设置宣传栏的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我苏木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今年共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15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2200余份,更换宣传栏内容48次。

(五)、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工作

一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二是定期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我街道社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传染病防制知识的知晓率。

三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如下困难: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基本卫生服务的发展。

(二)、人才缺乏,全科医师人员不足,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进度。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四)、居民基本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强化职能,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

(二)、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社区居民的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来。

(三)、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老年人健康档案篇(4)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搞好综合协调。

多次向办事处居会等基层管理组织单位进行协调与沟通,为迅速落实建档工作。得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领导亲自组织召开协调会,亲自安排部署,使居委会对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十分重视,每个辖区都安排专人负责协助建档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站专门成立了由站长任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整个街道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建档工作小组和居民健康体检小组相互积极配合采取进入户调查统一体检服务的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

为提高我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我站大力宣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让每一名社区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积极主动配合我院建档工作小组顺利完成居民建档工作。

四、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

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保质保量完成,我站对每一名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建档程序。

截止月底,我站共为七社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纸质档案3974份,并把纸质居民健康档案完善合格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根据《包头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区卫生局要求,我院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一、结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我街道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并对所有登记管理的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测试,并提供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二、开展老年人健康干预。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进行定期随访,并告知该居民一年后进行下一次免费健康检查。

截止月,我院共登记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220人。并按要求录入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根据《包头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区卫生局要求,我院对我社区居民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随访管理、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街道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死亡和现患情况。

1、高血压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建立

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随机血糖测试)。

截止月,我站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204人。并按要求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2、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空腹血糖测试)。

截止月,我站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的糖尿病患者为125人。并按要求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四)、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区卫生局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采取了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宣教、设置宣传栏的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我苏木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今年共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15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2200余份,更换宣传栏内容48次。

(五)、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工作

一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二是定期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我街道社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传染病防制知识的知晓率。

三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如下困难: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基本卫生服务的发展。

(二)、人才缺乏,全科医师人员不足,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进度。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四)、居民基本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强化职能,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

(二)、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社区居民的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来。

(三)、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老年人健康档案篇(5)

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定义了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为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1]。

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于2009年,建立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主要包括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免疫接种、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等九大部分,其中居民基本信息是通过居民医疗保险数据库中个人信息部分整合而来,通过身份证信息、参保信息、参合信息进行比对来进行有效识别,建立了自动档案"因需建档,随诊随建"的机制,把居民健康档案建成"活档"。笔者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与同行们对健康档案管理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问题

1.1准确率低 健康档案前期输入的基础数据错漏较多,使用范围小,部分为死档。

1.2完整性差 健康档案对老年人、妇女及慢性病人以前的健康状况不甚了解,而且目前我国的医疗保健工作体制和工作方式也无法完整、详细地记录和保留一个完整的健康档案。

1.3查阅人次少 如何利用健康档案提供的基础信息,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服务还存在许多障碍,医务人员不习惯利用档案,仍然凭经验看病,居民个人不知道利用档案向医生提供病历,健康档案几乎成了死档。

1.4居民知晓率不高 根据对社区服务中心所辖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别从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免疫接种、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等方面对居民进行调查,发现总居民知晓率仅为53.2%。其中对的知晓率健康档案、传染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等知识仅达到分别是30.4%。

1.5信息采集难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前提是需要深入居民家庭,逐项核实,逐一登记,采集健康信息和收集相关材料。但居民的居住情况十分复杂,如人户分离,留守老人居多等,对信息采集中涉及的问题只能得到模糊的解答,准确性欠缺;对精神病疾患等健康信息,很多居民更是讳莫如深,有的还存在抵触情绪。

2对策

2.1提高准确性 首先保证身份的准确性,确保健康档案数据采集建立在唯一身份识别基础上进行,确保相同个体在不同机构和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准确汇总到同一份健康档案,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其次,数据尽量从业务系统中采集,尽量从客观数据上采集,减少手动填写、人工转录等方式,减少数据上报的差错性。

2.2确保完整性 健康档案内容不仅包括基本信息,还要有医疗服务信息、儿童保健信息、妇女保健信息、慢病管理信息、计划免疫信息和健康体检信息等,确保居民登录健康网站时,能够看到自己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机构和不同系统中的健康信息,真正形成以个人为中心,以健康活动为半径,以生命历程为周期的全面覆盖网络。

2.3做到及时性 将上述数据通过专用网络及时上传到信息平台健康档案当中,可以通过定时或者实时传输两种方式,使居民可以及时查阅自己的健康信息。同时,对于已经迁走或去世的居民要及时合理销毁个人档案,减少储存空间。

2.4活页装订整理档案 为了方便查阅和扩充健康档案,要对健康档案打孔活页装订,并使用不同颜色和样式的纸张做好目录,有利于档案检索。另外,保证档案案卷整齐,对于特殊载体材料,要做好编号,分类管理。

2.5使用居民健康卡 一方面通过健康卡的身份识别、信息采集和跨业务系统协同功能提高健康档案数据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将健康卡的管理信息和账户信息上传到健康档案,使居民可以登录健康网站查看卡的账户信息,如总额、消费额和余额信息。

2.6加强宣传、广泛参与 一方面以政府公信力为基础,向全人群推广社区卫生服务,尤其是对那些知晓率低的(如健康档案等)免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予以公示,提高居民知晓率;另一方面,对重点人群的需求做出有效判断[2]。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积极宣传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提高居民的建档意识,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建档工作,努力提高建档质量。

3体会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Healthcare Records/Archives)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3~5]。动态健康档案管理是完善档案的重要工作。定期对居民做好健康检查工作,利用家庭调查等方式,认真填写居民健康档案,并将居民平时就诊资料进档,逐渐完善居民健康档案。要加强居民健康档案动态性管理,对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做好跟踪调查工作,及时调整健康档案内容。

规范社区健康档案网络化管理。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的兼容性使居民在不同部门接受到的卫生服务信息与健康信息均记录在电子健康档案内,使卫生服务中心内各部门、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共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提高了居民健康信息的利用率,减轻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6]。

实现健康档案的基本信息资料等信息共享。要统一信息化规划,合理利用信息资源,实现健康档案的基本信息资料等信息共享,各个相关部门之间也要实现信息共享。做好相同地区档案信息的交换和共享目的。

最后,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实现复合型专业化管理人才,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有效方式加强工作人员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加大专业化人才的培训力度。只有技术过硬、素养合格的全科医生才能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才能更大更全面发挥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若艳,郑振俭.福州市某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医学与社会[J].2010,23(9):53-54.

[2]张成勉,孙永发,吴华章.我困社区卫生服务中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难点和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4):570-572.

[3]沈伟珍,龚幼龙,王光荣,等.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作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8):519-521.

老年人健康档案篇(6)

在闸北区,小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被列入到健康信息系统,从生命的培育、生命的保护到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三个阶段,社区卫生将关怀生命全过程的健康。“从生到死的全过程关怀,具有延续性和主动性,这就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在信息化的支撑下,社区卫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市闸北区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助理彭德荣说。

上海市社区卫生改革探索起步比较早,脱胎于地段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模也比其他城市的大。从2000年开始,各服务中心相继完成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医疗检验化验信息系统(LIS)、医技辅助检查信息系统(RIS)等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

2003年到2004年,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进入改革新阶段,从以医生为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实现了医疗信息系统与居民健康档案互联互通,融医疗与卫生保健于一体。如长宁区仙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HIS与CHSS(社区居民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互通,闸北区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信息系统“多档合一”的健康信息系统。从而实现了“从生到死”的数字医疗保健,社区卫生服务开始进入“以人为本”的时代。

“三长一短”变“三短一长”

1月30日下午,李妈妈来到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在总服务台前,她把医保卡交给护士,便进入了病人选医生的“电子候诊系统”。李妈妈要了一个“内科8号”的预检卡,就坐在大厅里等候。不久,电子显示屏上显示出李妈妈的姓名、候诊诊室和候诊医生。看完病后,化验、拿药李妈妈都不需要反复排队了,她只需要在最后一个环节取药时划卡结账。

在传统的诊疗过程中,李妈妈至少需要排四次队(挂号、候诊、付费、配药),付三次费(挂号费、药费、辅助检查费)。而在优化门诊流程后,在这种“诊疗等病人”的模式下,三次付费变为离院前一次结算,平均时间缩短30%~40%。

1月31日中午一点半,医院刚刚上班,记者在闸北区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厅内看到已有近20位患者排队,5分钟之内全部挂号完毕。在挂号处,病人刷医保卡的时候就已经被分诊到各个科室,病人的健康和诊疗资料也已经进入到医生的个人工作站。当吴凤英老人坐在医生面前时,医生就已经知道老人已来医院看过八次急性支气管炎,她还是结核病人库的随访对象,每一次的X光检验、处方记录都一清二楚。

彭德荣告诉记者,高峰时期,服务中心的日门诊能达到2000多人,门诊信息系统建立以后,以前“三长一短”现象变成了“三短一长”: 排队挂号时间从8分钟减为2分钟,收费时间由10分钟减至4分钟,取药时间由10分钟减为4分钟,医生接诊时间则由平均每人每次5分钟延长至8分钟。

“信息化要以病人为中心,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往往会有偏差。”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江一民研究医疗信息化已有20多年,有着深刻的体会。早在2000年,服务中心就逐步上线HIS、LIS、RIS,建立完善的医疗信息系统。“HIS是根据传统的门诊流程设计的,方便了医生,却没有方便老百姓,究意怎样才能给百姓带来实惠?这需要转变工作流程,需要管理者换位思考。”江一民说。

2004年,服务中心实施“先诊疗后埋单”的“贵宾式服务”,建立“电子候诊系统”,重建网络管理,为每位医生配置“医生网络信息工作站”,医生书写病史后,在工作站上开具电子处方和电子检查申请单。在药房、B超等辅助检查科室也建立“网络信息工作站”,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这次流程转变对于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来说是很痛苦的,江一民却认为,信息化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流程转变必须紧紧围绕着病人受益进行。

“死档案”变“活档案”

2000年,上海市各社区服务中心开始尝试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长宁区仙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输入电脑。可是很快,医务人员们发现这些数据既不能被实时调用,也不能更新,“死档案”一睡就是好几年。

“早期积累的健康档案从本质上说是为了应付防保‘条线’系统而建立的,并没有以居民健康为核心。”长宁区卫生局副局长池捷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各国家卫生保健的最终落点,各条防保系统都要从服务中心取数据。以前是计划免疫要上交数据,服务中心就赶紧搜集数据; 妇女保健要交数据,就再采集一遍。为了避免重复工作,各服务中心想到了建立健康档案的方法。

这种应付“条线”的健康档案很快显现出弊端,江一民将其归纳为“三难”: 一是采集难,健康档案五花八门,近十万社区居民,采集时间长; 二是更新难,“健康档案不输入电脑废纸一堆,输入电脑废铁一堆,怎么更新?”三是共享难,服务中心之间不能共享,区与区之间更达不到。“以往的健康档案是为了各条防保系统画‘曲线’用的,对老百姓没有任何用处。”江一民尖锐地说。

2003年,卫生部在《全国卫生信息发展纲要》中指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要突出“以人为本”,如何唤醒这些沉睡的档案成了各服务中心的焦点。那时,医疗信息系统日臻完善,打通医疗信息系统和居民健康档案,融医疗保健于一体,以系统整合激活“死档案”成了各区探索的重点。

长宁区建立了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系统(CHSS),覆盖全区38万居民,建立1+NX模式,包括基本信息、补充信息、门诊信息、住院信息,以每个居民生命全过程为核心,涵盖了六位一体; 并实现CHSS与HIS互联互通,以临床诊疗信息实时更新健康档案。

79岁的杨柄兴老伯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在仙霞社区服务中心的CHSS系统里,他在高血压专项库里被列为二组(好转组),每一季度必须随访一次。在糖尿病专项库里,杨老伯被列在一组(血糖控制不佳组),每月随访一次。在CHSS系统的界面下,还连接着HIS系统,点击链接,界面马上出现杨炳兴每一次在服务中心的就诊记录。HIS与CHSS每天一次交换数据,随着门诊与上门随访,病人的健康档案每天都在更新,杨老伯的血糖趋势图就融合了门诊与上门随访的所有测量数据。

从以“条线”为中心,变成以居民健康为核心,“死档案”就这样变成了 “活档案”。目前,仙霞社区服务中心已建立54589份居民健康档案,并围绕六位一体建立了11499份老年人专项库,620份高血压专项库等6项专项库。

生命全过程关怀

以个人生命周期为主线,彭浦卫生服务中心也以居民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一体化为突破口设计健康信息系统。在社区信息系统中,有儿童保健、计划免疫等十余个数据库,这种“多档合一”的转变激活了健康档案,更为服务中心以居民为主体实施“从生到死”的生命全过程保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彭浦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童保健科里,记者看到了一本精美的儿童保健记录册,冯博辰小朋友从2000年出生起就在彭浦服务中心接受疫苗接种,到他三岁从儿童保健科“毕业”时,已经接种过10次疫苗了。保健科的医生为他做了这本精美的小册子,里面有他每次来打针时的照片,身高、体重变化,还有医生的温馨寄语。

在我国,目前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18.8%,由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而高血压的发现率却不足千分之一。建立健康信息系统后,彭浦社区服务中心建立高血压专项库对高血压患者展开监控。从2005年11月开始,中心要求临床医生对35岁以上就诊居民进行血压测量,实行高血压首诊负责制,经过3个月门诊电子信息化筛检,新发高血压患者14142名,报道开头的那位马培成大爷就是在首诊中被“筛”出来的。

按照传统做法,高血压患者是由防保医生上门随访,测量血压的,然而在“多档合一”的模式下,医疗与保健合二为一,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需要经过三个流程: 门诊医生实行门诊管理流程。80岁的姜汉文多年患有高血压,被列入危险组,他每次来服务中心就诊时,门诊医生必须为他测量血压,并提供健康建议; 预防保健医生实行社区管理流程,按规定,列入危险组的病人每月需测量一次血压,防保医生带着PDA上门随访,记录血压值后,导入健康档案; 家庭病床医生执行家床流程,家庭病床医生定期随访,除了对姜汉文进行护理外,也需测量血压。

这三个流程分别在门诊、社区和家庭,按全科医生运作方式实行信息共享,三个流程的信息在同一患者身上体现,姜汉文老人在不同时间、不同流程中由不同医务人员测量的血压值,能体现在同一张血压动态变化曲线图上,医务人员能随时监测老人病情,防患于未然。

在上海各区,从新生儿出生到老年人保健,在医疗与健康档案融为一体的基础上,信息化实现了健康档案的更新与共享,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专项数据库则能让医务人员针对特定人群实施健康干预,“从生到死”的社区卫生服务就这样体现出来。

服务中心“下沉”

与其他城市不同,上海市社区服务中心的规模较大,要服务的居民往往在5万到10万人之间。服务中心模式成熟了,如何将其“下沉”到各个服务站,与居民贴得再近些?现在,社区服务“下沉”已经成为上海市各区的新课题。

嘉定区是上海的远郊区,在安亭镇的梅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卢箴劬告诉记者,社区一共有1280户,共3414人,站里有三名全科医生、一名防保医生、一名护士。医生除了接待上门看病的居民外,更重要的是走进居民家,进行健康保健。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梅园社区服务站,信息系统从HIS到CHSS,一样不少。病人看病,医生在HIS系统里输入身份证号,就能看到病人所有的诊疗和健康信息,CHSS和HIS实现配对。服务站每天两次向服务中心传送数据,并接收服务中心传送下来的更新数据。现在嘉定区已实现了区、服务中心、服务站三级数据联通,数据中心集中在区卫生局。

何大妈去年10月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被确诊为胸腺癌并做了手术,回家休养后,何大妈手术后的康复工作由服务站进行,并在肿瘤病人专项库中进行管理。现在何大妈已经被列入康复组,半年上门随访一次,每次快到随访日期,系统就会自动提示。在上次的随访中,高凤医生在PDA中这样写道: “病患没有转移,心情良好,大部分生活能自己料理。”在梅园社区,像何大妈这样被服务站重点“跟踪”的居民还有几十位。

老年人健康档案篇(7)

一、服务项目落实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搞好综合协调。为迅速落实建档工作,我院多次向办事处 居会等基层管理组织单位进行协调与沟通,得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领导亲自组织召开协调会,亲自安排部署,使居委会对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十分重视,每个辖区都安排专人负责协助建档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站专门成立了由站长任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整个街道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建档工作小组和居民健康体检小组相互积极配合采取进入户调查统一体检服务的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为提高我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我站大力宣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让每一名社区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积极主动配合我院建档工作小组顺利完成居民建档工作。

四、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保质保量完成,我站对每一名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建档程序。

截止XX年11月底,我站共为七社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纸质档案3974份,并把纸质居民健康档案完善合格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根据《包头市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区卫生局要求,我院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一、结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我街道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并对所有登记管理的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测试,并提供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二、开展老年人健康干预。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进行定期随访,并告知该居民一年后进行下一次免费健康检查。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

1、高血压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随机血糖测试)。

2、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空腹血糖测试)。

(四)、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区卫生局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采取了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宣教、设置宣传栏的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我苏木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五)、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工作

一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二是定期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我街道社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传染病防制知识的知晓率。

三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二、服务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如下困难: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基本卫生服务的发展。

(二)、人才缺乏,全科医师人员不足,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进度。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四)、居民基本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强化职能,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

(二)、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社区居民的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来。

(三)、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四)、配套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五)、落实各项服务规范、强化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

老年人健康档案篇(8)

社区卫生服务站中的六位一体标准,要求服务站必须将居民的健康作为服务的中心,以家庭作为单位,在社区范围之内,把居民的实际需求作为导向,因此,针对社区居民的家庭、身体状况等构建出科学健康档案至关重要。本卫生院主要以孕期妇女、老年人、儿童、慢病患者以及残疾人等居民作为重点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逐步往建立全社区人员档案的方向发展,档案由各个科室人员进行构建与管理,如孕期妇女的档案由妇科进行管理,儿童的档案则交由预防保健科室管理,慢病患者档案由慢病科室管理等[1]。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方式比较多样化,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六位一体服务过程中,就可以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例如,在预防、医疗门诊服务中,对老年人的保健指导、残疾人的康复指导以及其他的健康教育中,在对社区慢性病进行筛查、于社区内进行义诊以及开展社区宣教活动时,都可以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收集居民的信息资料,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实现筛查、义诊、建档、健康教育以及指导等多种服务同时进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2]。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与慢病防控对策

2.1构建社区居民健康电子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运用市卫生局统一使用的系统软件,把社区居民原有的纸质档案输入到标准的电脑健康档案表格中,构建出完整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制出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卡片,要求社区居民每一次到院就诊时,都必须携带健康信息卡、医疗保险卡以及身份证等,以便提取居民的电子档案,让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对该次就诊中出现的问题与实际的处理效果进行记录[3]。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可以使用双向转诊系统平台,通过平台与上级医院进行患者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为患者的远程医疗创造条件,达到医患双赢的目的,并以此实现社区慢性病档案的动态性监控与管理。

2.2科学管理社区居民纸质健康档案

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构建完成之后,社区服务站应该对纸质档案的书写和记录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将档案资料保存于专室、专柜中,安排专门的人员对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完善、补充以及归类。正常情况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不同类型以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如普通的健康居民档案,无颜色;老年居民的健康档案,以绿色标记;高血压患者档案,以红色标记;糖尿病患者的档案,以黄色标记;高血压与糖尿病合并患者的档案以红色与黄色标记;老年高血压伴随糖尿病患者的档案,则以红、黄以及绿三种颜色标记。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将社区健康居民与慢性病患者的档案分开存放,并依据档案号上面标注的顺序,放置于对应的档案柜里,以便日后查找[4]。

3构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

3.1提高社区慢病管理的人数与管理率

本中心卫生院社区辖区内的常住居民在10874人左右,医务工作人员共有3个服务队,主要是由责任医生与护理人员构成,以分片方式进行管理,每个星期入户建档与随访,且定期进行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从2014年至今,本卫生院共建档约9839份,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人数累计为936人,发现的高血压患者1048人,糖尿病患者372人,健康档案的完成率为90.4%,明显高于2013年的83.2%。

3.2提高社区慢病的防控效率

老年人健康档案篇(9)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搞好综合协调。为迅速落实建档工作,我院多次向办事处 居会等基层管理组织单位进行协调与沟通,得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领导亲自组织召开协调会,亲自安排部署,使居委会对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十分重视,每个辖区都安排专人负责协助建档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站专门成立了由站长任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整个街道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建档工作小组和居民健康体检小组相互积极配合采取进入户调查统一体检服务的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为提高我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我站大力宣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让每一名社区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积极主动配合我院建档工作小组顺利完成居民建档工作。

四、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保质保量完成,我站对每一名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建档程序。

截止2012年11月底,我站共为七社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纸质档案3974份,并把纸质居民健康档案完善合格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根据《包头市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区卫生局要求,我院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一、结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我街道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并对所有登记管理的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测试,并提供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二、开展老年人健康干预。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进行定期随访,并告知该居民一年后进行下一次免费健康检查。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

1、高血压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随机血糖测试)。

2、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空腹血糖测试)。

(四)、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区卫生局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采取了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宣教、设置宣传栏的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我苏木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五)、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工作

一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二是定期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我街道社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传染病防制知识的知晓率。

三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如下困难: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基本卫生服务的发展。

(二)、人才缺乏,全科医师人员不足,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进度。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四)、居民基本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强化职能,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

(二)、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社区居民的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来。

(三)、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四)、配套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老年人健康档案篇(10)

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有很多居民不理解,甚至对我们的身份产生怀疑,不愿意配合调查。特别是涉及姓名、联系方式、工作、既往病史时,大家都会比较避讳。有人说,单位每年都会组织体检的,不用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也有人说,自己年轻,没必要;还有人觉得自己本来就有保险的,用不着,而且他们觉得在社区建立的个人健康档案会威胁到个人的隐私安全。

我想,这些居民应该还不太了解这项国家政策,并且,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职责和工作不熟悉,缺乏医与患的基本信任,觉得小卫生站没什么用,看不了病,一定得去大医院才能心安,其实,这是不必要的。 当然,也有许多居民非常热情,很积极地配合我们的调查。当我们无数次的敲门、解释,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支持时,那种感激和兴奋是难以言表的。因为,他们的认可让我们相信:我们的所做的事情是对的,医生的奉献是有意义的、是社会需要的,而作为医学生的我们也会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敬畏和向往。

不论大家的态度怎样,我们每次敲门总会面带微笑,重复同样的内容:“你好!我们是竹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在为社区的常住居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请问方便打扰你几分钟,配合我们填一下调查表吗?谢谢!”“姓名、年龄、职业、既往病史······”虽然枯燥,我们依然热情饱满。 我们去调查时,很多都只有老人在家,儿女都不在身边,老人很孤独,我们给他们做调查时也聊些其他的。比如,我们去的时候也会特别叮嘱老人:饮食尽量清淡点,平时少食多餐,苦瓜是解暑好菜,夏季可以煮食绿豆粥,尽量不吃剩菜剩饭,注意个人卫生等等。他们非常高兴,觉得好久都没人这么关心过自己了!最后,老人甚至还会 对我们说“谢谢!”,我们心里不禁有些心酸和怜悯,老人们真的很缺乏关爱!

另外,我自己在调查中也作了反思,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 准备工作:

需要提前与各个小区物管联系、沟通,将事情提前通知到位,并按人员合理分配工作任务

二、 关于居民健康知识的普及:

2、以病人为核心,病历是医疗工作的全面记录,客观地反 映疾病病情、检查、诊断、治疗及其转归的全过程,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字、数据、图表、影像等资料的有机整合。电子病历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病人的病历汇集到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获得病历的有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规范化的信息。

3、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信息的系统化文件, 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收集、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 重要工具;是社区顺利开展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满足社区居民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及提供经济、有效、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

4、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原则:

1)逐步完善的原则;

2)资料收集前瞻性原则;

3)基本项目动态性原则;

4)客观性和准确性原则;

5)保密性原则。

5、居民健康档案基本内容: 全科医疗健康档案在内容上分为3个部分,即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在全科医疗中应用十分频繁,使用价值也最高。

6、居民健康档案的特点和意义:

1)内容更全面充分,不仅能记录病史、病程、诊疗情况, 还可以完成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信息集成;

2)居民健康档案使用更广泛,电子健康档案和计算机信 息系统的应用,将使医生会诊的时间大大缩短,质量大大提高,上下级医院的信息交流更可以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

3)居民健康档案使用更方便,其特有的数据格式和集中 的存储,有利于快捷输入,迅速检索查询、调用处理各种诊疗信息,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大量集成资料,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同时也是统计分析、卫生管理的全面可靠的资料,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4)档案存储更简易,能实现大量存储和实时存取的统一, 占用空间小,保存容量大,能永久保存;

5)居民健康档案可以直接、快速、准确的为突发性、传 染性、多发性病提供资料。

三、 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落实:

1、日常工作时,态度热情,服务周到,注意健康小知识 的宣传普及;

2、定期分批次组织社区常住居民进行常规体检,并注意 通知到位;

3、每次居民体检结束以及看病后,做好相关记录;

4、社区可以就近与泸州医学院联系,组织医学生志愿者 定期在社区为居民量血压,宣传实用健康小知识、急救知识等,增强居民卫生意识。

当然,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也收获了许多

一、 团结就是力量。

以两人为一组,小组之间精诚合作,互相交 流,相互帮助,团队任务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前进,高效完成。随着工作的进行,我们相互也越来越熟悉,大家也收获了友谊。

二、 团队效率有赖于正确有效的指导。

指导老师刘部长每天都会关 心我们的工作业绩,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出一些建设性指导和建议,使全队工作顺利完成。

老年人健康档案篇(11)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2.210

社区全民建档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在使用居民档案过程中, 了解居民的健康情况, 针对居民的健康条件, 进行健康教育, 使居民了解成人接种疫苗重要性, 改变成人接种疫苗的旧观念, 从而提高成人接种率, 特别是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接种率, 以达到降低社区传染病传染途径, 显著减少社区居住老人因肺炎或者流感住院的风险和死亡的危险。本中心在2013年2月开始全民建档, 并对其在提升成人预防接种率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在本中心下辖区内小区中的居民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同时收集所有居民2012年2月~2013年2月疫苗接种相关资料。

1. 2 方法

1. 2. 1 建档前准备 ①组织全体项目工作人员, 学习本科研项目的研究目的、实施程序、工作目标等, 让全体工作人员对该项目有总体认识;根据各工作岗位, 分批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与任务布置;派相关人员外出培训;②搜集资料, 现场调查及访谈, 了解社区居民对传染病的认识, 收集医生和专家意见和建议, 形成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方式。③将初步架构的理念融入到实际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 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通过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有效接触, 多种途径根据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工作, 医生与居民健康教育中, 注重传染病防治的宣传[1]。并检验居民对成人接种疫苗的认知度。④统计分析及得出结论。

1. 2. 2 研究方法 ①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外地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并启用金仕达系统进行管理, 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每年1次的健康体检和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 除了根据患者的健康情况做出慢性病控制的健康指导, 根据患者的年龄、慢性病症状等适应证给出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的好处。②社区需要给≥65岁老年人进行每年1次的体检以及健康指导。体检时间安排在每个星期有3 d, 在与老年人面对面的体检时, 派发宣传单张, 海报宣传, 老年人接种流感、肺炎疫苗的好处。③在社区全民建档基础工作下, 动员辖区内的环境资源和行政资源, 促使全居民自愿建立健康档案, 并及时更新管理居民健康档案。通过辖区内街道办、居委为居民举行讲座;到辖区的单位内举行讲座, 特别是老人托养机构。邀请居民成立小组面对面座谈, 在妇女保健工作中对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加入预防疾病的内容, 在上门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的过程中宣传预防传染病的知识使他们知道预防疾病, 有部分使用疫苗是非常重要, 不仅是儿童因为要入学需要接种疫苗。印发预防疾病接种疫苗知识的册子发给居民, 参考一些儿童接种的小册子, 更加通俗易懂。在社区六位一体的服务中宣传预防疾病, 管理疾病[2, 3]。即是利用在为居民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都有意识的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和宣传预防疾病知识。更为部分居民提供免费的检验和检查时建立健康档案和宣传预防疾病, 提高成人接种乙肝、流感、肺炎、麻腮风等疫苗的知识, 进而提高依从性。

1. 3 观察指标 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以及2013年2月~2014年2月两个时间内居民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 同时调查两个时间段内居民对疫苗接种认知度, 并将结果进行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建档情况 截止2014年4月, 多宝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健康档案建档28142本, 取用核拨人口数29784例, 建档率为94.49%。

2. 2 两个时间段内居民疫苗接种情况 2012年2月~2013年

2月流疫苗感接种70例, 肺炎疫苗接种6例;2013年2月~

2014年2月流感疫苗接种93例, 肺炎疫苗接种15例,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12年与2013年疫苗接种情况比较(n)

年份 流感接种 肺炎接种

2012年2月~2013年2月 70 6

2013年2月~2014年2月 93a 15a

注:与2012年2月~2013年2月比较, P>0.05

2. 3 两个时间段内居民对疫苗认知度 启动项目后设计了成人接种疫苗认知度的问卷, 共调查250例, 2013年4月与2014年3月调查例数中的疫苗认知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启动项目后进行成人疫苗认知情况比较[n, n(%)]

年份 调查例数 疫苗认知情况

2013年4月 119 84(70.59)

2014年3月 131 121(92.37)a

注:与2013年4月比较, P

3 讨论

随着现今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物质生活均有一定的提高, 且相关的疾病预防保健意识有较好的提高, 人们对于免疫接种相关知识的重视越来越高。但尽管WHO建议所有的老年人均需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 不过世界各国远远做不到, 在2006年的研究中, 我国的流感接种率仅为0.3%。

据2013年的29个国家流感疫苗使用报告当中看, 流感疫苗接种率在美国最高, 大概每1000人当中有270人使用, 接种率达到27%[4]。而欧洲国家接种率则一直维持在7.8%~17.7%。而在中国仅仅是2%~3%。因此, 通过利用居民健康档案, 掌握居民健康状况, 对全人群进行大面积的健康教育覆盖, 有助于提高成年人疫苗接种率。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份流疫苗感接种70例, 肺炎疫苗接种6例;2013年流感疫苗接种93例, 肺炎疫苗接种15例。虽然调查结果不具有差异性, 但居民接受疫苗接种的人数有所上升, 呈现出良性发展, 且居民对疫苗的认知度明显上升, 更有利于预防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作者认为, 针对糖尿病患者来说, 其并发症发生率非常高, 发生各类感染的几率也非常高, 因此, 进行疫苗接种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尤其是针对吸烟的患者来说, 其罹患肺部感染的几率要高于常人, 因此, 更有必要接受肺炎疫苗接种。

综上所述, 通过社区全民建档, 将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和健康档案利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同时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提高了成年人疫苗接种率, 完善基层社区的管理, 完善社区全民建档率, 降低社区传染病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陈瑞金. 浅析社区全民建档条件下成年人预防免疫接种率的提高方法. 中国处方药, 2014, 12(11):121-122.

[1] 刘民, 刘改芬, 王岩, 等.北京市老年人群流行性感冒疫苗免疫效果及成本效益评价.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6):41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