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专业素养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1-31 20:03:08

专业素养论文

专业素养论文篇(1)

(1)具有一定的文学基本理论,包括创作理论、鉴赏理论等;

(2)掌握一定的文学基本常识;

(3)能够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

(4)能够具有良好的文学作品阅读感悟能力及习惯;

(5)能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自己见解、观念的能力等。作为高师院校所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学生而言,在具备以上文学基本素养的同时,还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凸显学前儿童文学的阅读对象心理特征、接受能力以及儿童文学的教育理论等,才能建构起适应专业需要的文学素养。为此,他们还应该具备以下一些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文学素养。掌握学前儿童对文学的接受心理。学前儿童文学主要是以婴幼儿为阅读对象,然而,他们的心理还处于成长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首先,他们生活经验不丰富,心理机能发展不完善,在接受文学作品时主要靠的是视觉和听觉,甚至是借助动觉即演示来接受和理解文学,因此,作为未来的教师就要了解他们特有的接受心理。其次,他们注意力不够集中或集中时间短暂,容易受外在事物干扰,在教学中就要了解这一特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以吸引他们注意力,保证教学顺利实施。第三,他们思维形式主要是一种直觉性思维、形象性思维,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通过创设丰富情境,尽量将文学作品内容进行再次创编,以诉诸于他们感官体验,增强动感。第四,他们的心理还具有幻想性特征,那些夸张的、超现实的形象和故事更易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只有了解学前儿童的这些心理特征,才能在儿童文学教学中真正发挥其教育功能。具备基本的艺术表演素养。由于学前儿童对文学的接受具有视和听的特性,儿童文学作品中很多内容是通过形象直观的表演形式才能让他们接受和理解,基于此,在一定意义上儿童文学也是“听”的文学,“看”的文学,“演”的文学,所以,作为我们培养的学生,就要具备一定的艺术表演素养,才能适应未来教学需要。比如做游戏,是学前教育中最常见的教学形式。游戏作为人类的一种原始本能,也是婴幼儿的一种天性,最为学前儿童所喜爱,那么如何实施游戏教学,就离不开教师的艺术表演能力,通过游戏来引导学前儿童感受生活、体验情感、理解社会。再如,儿歌、童谣等都是儿童最早接触的、也是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一教学实施也是伴随表演而被学前儿童所接受。

能够进行儿童文学二次创编能力。由于学前儿童特有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能力,他们对文学的接受缺少直接的领悟和感受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具备对文学作品进行二次创编能力。教师通过自己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感受,然后用优美动听、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声音,以及适度的夸张表情传达出真挚的情感,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领学生自己走进儿童文学世界,实现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对文学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作品的二次创作和改编就理应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的文学素养之一。因此,我们在培养未来学前教育师资过程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创作和改编能力,促进学前儿童文学教学更加贴近儿童本位,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性和儿童性,提早实现由单纯的知识教学向职业需要转变。具备对儿童文学语言的感受能力。儿童文学具有自身的语言特色,这也是学前儿童语言心理机制决定的。由于学前儿童生活经验不多,知识词汇较少,作品中的语言简单易懂,明白浅显,生动逼真,力求能够有助于儿童直觉感知和思维想象。无论写人写事还是写物,都具有形象直观性,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大多具有色彩鲜明、形态活泼、声音清晰、富有动感等特性。同时形象描绘上多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此激起学前儿童的丰富想象。语言表达上还注重音乐性,节奏明晰,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有时候,还通过重章叠句、反复排比等形式增强语言的童趣。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就要掌握学前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才能让儿童所喜闻乐见。

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路径

儿童文学是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该专业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或教学资源,同时,在幼儿园目前开设的语言、常识、计算、美术、音乐等五大学科课程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儿童文学,可以说,儿童文学是一门基础性、奠基性课程。但毋庸置言,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开设还存在着很多瓶颈,比如学科建设滞后、师资力量匮乏以及职前职后脱节等问题,不可避免地制约了高师院校培养具有适应未来学前教育专业需要的、具备较高文学素养的师资需求。根据目前高师院校实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中儿童文学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越来越规范有序,但由于在我国高师院校中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大多借鉴中文专业而来,而忽视了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儿童文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沿袭中文专业重视理论研究的特点,而忽视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教学具有较强实践应用的性质。第二,重视学科理论建设而忽视了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显然,沿袭中文专业而来的儿童文学教学体系不能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更不能适应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需要。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必须紧密围绕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职业需要等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体系。

专业素养论文篇(2)

2提高研究生导师文化素养的方法

2.1严格遴选导师条件

近年来高等院校研究生不断扩招,有些大学的研究生人数甚至超过本科学生人数。为保证有足够的师资,研究生导师的队伍也随之不断扩大。但对于导师的遴选,一定不能因为数量缺乏而降低标准,必须在学位、职称、临床经验、科研成果、论文质量、研究经费等方面严格要求,保证每一位导师都名副其实,具有较高的学科文化素养。暂时不具备条件的教师因为导师遴选的高标准,则会不断努力提高自我素质和水平,优秀的后备力量是导师队伍优化的有力保障。

2.2加强岗位培训

由于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高校教师素养训练,教学能力相对较弱,这就要求研究生培养管理部门加强对导师的岗位培训。通过举办导师教学能力培训班,邀请教学名师进行教学方法讲座,推荐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书籍并进行考核,举行各级教学比赛,使导师们更好地掌握教学艺术,提高教育文化素养。

2.3自觉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现今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医生的任务不仅是治疗疾病,还要开展预防、保健、康复及心理干预等各方面工作,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必然的要求。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每日繁忙的医疗工作结束后,专业书籍的阅读必不可少,同时也要自觉重视人文知识的学习。通过阅读中国文化经典和西方文化经典,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认识和思考[5]。读书对于文化素养的提高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多读书、读好书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专业素养论文篇(3)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相关概念的操作定义

素养,指修习涵养,也有平素所供养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行为道德的词语。文化修养总的来说,是对人文文化、科技文化中的部分学科有了解、研究、分析、掌握的技能,可以独立思考、剖析、总结并得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能力〔1〕。体育教师接受的是师范教育,带有双专业特点,如运动生理教育、教育学教育、体育心理教育、运动训练教育、运动营养教育、体育保健学等,这些分别是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营养学、康复学组成的一个复合专业。这些专业的最大特点就是两个或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学科的结合越巧妙,越一体,并形成自己的专业特点,其专业化程度也就越高。因此,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以综合性和多元化的学科教育为基础的,并要求其在体育实践教学中随着授课的技术特点、学生特点熟练运用多元知识转化的一种综合能力。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体现在教师个人专业化和教师职业专业化两方面,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在道德情操、专业理论知识、技术体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收集信息能力、艺术鉴赏等诸多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依据自身的文化知识结构、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及教育教学能力整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与创造实施较深远的影响。体育是一种肢体运动文化的综合表现,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的技术体系群,才能较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及要求。杨玲认为体育教师文化素养在教学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中体育知识的融入,使学生掌握健身方法和领悟体育文化内涵;二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培养良好品质;三是引导学生健康生活,教会其做人做事〔2〕。

2.2教师专业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构成

体育的宗旨在于健身育人。上世纪50年代马约翰就提出:体育的功效最重要在于培养人格,补充教育不足。在体育教学中无一不要求体育教师积淀健身与人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备参透与传承这些知识与文化的能力。比如教育学、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保健知识、教学方法、营养知识、健身知识、专业理论知识、采集信息的知识等,这些可以理解为体育教师内炼的层次,借用杨玲老师“内炼”的含义,内炼是指通过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夯实文化知识基础,储备课堂教学能源,是合格的体育教师必备的基础素质,属隐性素质〔3〕。外展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付诸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直接感知并获取利益,换句话说,这取决于体育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属显性素质。

2.2.1道德情操———内炼与外展的根基

道德情操(moralsentiment)通常指道德情感和操守的结合,是构成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4〕。体育教师的道德情操是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是师德,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教书育人、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等综合表现。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事业,监管与培育着未来接班人的体质健康,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兴旺的大事,这对中国伟大的复兴将有着非凡的意义。拥有这样的职业道德,将会逐渐杜绝所谓“一个班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放任自流的体育课现象。在教师专业成长中,道德情操的培养比技能培训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干一行爱一行,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才能自觉提高抵制社会负面影响的免疫力,在功利主义浓厚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才能“出淤泥而不染”〔5〕。

2.2.2专业理论知识———隐性素质

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结构由教育学、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保健知识、教学方法、营养知识、健身知识等理论知识所组成。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的实施者和组织者,也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指导者〔6〕。因而,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在体质健康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位优秀的体育教师在实施体育授课的过程中,会将所有的知识结构融会贯通在一节体育课中,将会引起学生的崇拜与尊敬,而这种带有倾向性的崇拜将会逐渐影响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确立和发展。掌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会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效调动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并加以引导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而相关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保健学、营养和健身方面的知识,除保证体育课程顺利实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群体,开设不同的运动健身处方,指导科学的体育锻炼,达到生态体育锻炼的意境。

2.2.3扎实的技术基本功,丰富多彩的技术体系———显性素质一

基本功是各行各业的根基,基本功扎实,其技术会随着实践越加精湛。不管是球类、田径运动项目,还是武术、跆拳道、健美操项目,都要求“手眼身法步”的功力,武术还要求“精神气力功”〔7〕。比如篮球项目,篮球手上的基本功是指对球的感应能力、控制球能力和手指、手腕的集中爆发用力能力,表现为接、传、投、运球时手指、手腕、翻腕粘球的技巧。腰是控制身体平衡和影响身体重心转移的能力,脚的基本功是指身体重心、变化速度和脚部的控制能力;眼需要视野开阔,对全场情况判断及时;步型步法要稳健、有力且灵活。体育基本功不外乎是手、眼、腰、步等在实践中的操作和运用,有了基本功的根底,跟随技术动作的隐形转移特点,一个体育教师就能构建其体育项目技术群。体育教师隶属师范类教师,球类、田径、武术、健美操、体操都是学习内容。球类的熟知田径,武术的可以承担跆拳道、健美操的课程。“一专多能”型师资,或“多专多能”型师资是较受欢迎的对象。

2.2.4科研能力———显性素质二

俗话称“教学科研是一家”,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发现问题,要勤于动手动脑,带着学术严谨性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我科研能力,教中寓问题,解决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能力。

2.2.5创新能力———显性素质三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议:“以人为本、以素质提高为核心的理念指导下,逐渐重视了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发展”。重视学生身心的个性化、身心化、终身化的内容体系,进一步突出了体育课程的娱乐性、游戏性、观赏性和表现性。很多学校随地域文化,开辟了很多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增进了许多新型时尚的体育项目,如定向越野、拓展、轮滑、瑜伽等。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要求体育教师具有创新能力、再学习的能力〔8〕。这种创新能力同时表现在针对原有的体育课程内容,有着对课程内容重新构建与选择、组合的能力,对课程的设计开发多形式化的能力,使老课程内容花样层出不穷,新课程内容新颖刺激。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师应该确立自我持续性学习观与专业个性化的观念,以及终身学习的态度与能力,要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与创造力等,使体育教师教育的全过程真正满足其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从而推动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2.6收集信息能力———显性素质四

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体育教师来说,掌握新的知识,吸收和借鉴别人的经验、优点和长处,弥补自身思维和知识缺陷,不仅可以不断完善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可以在授课过程中传递学生思想信息,增加讨论的亮点。体育教师掌握收集分析信息的方法:一是建立收集、传递、沟通信息的网络组织系统,一般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在加强同兄弟院校联系的同时,重视相关教育类报纸传递的信息,以及政府部门和领导的决策等。其次,做好信息分析、处理和储存。处理的过程要去伪存真,弄清其形成的原因,处理好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因果分析三个环节,这样才能使信息的根系做到比较客观、全面、准确。

2.2.7组织教学能力———显性素质五

体育教学工作本身是一个结构复杂、组织严密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学的场地、器材、教材内容、学生特点、教师个性、教学组织的方法和手段,课程各部分之间的衔接,练习的密度、强度,及天气变化等因素,都决定着体育课的质量和效果。而且各因素之间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因此,为保障一节课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实践操作前首先完成四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学法、“备安全”,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可以说,体育教学不愧为一门艺术,不仅需要简明扼要、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同时需要体育教师在拥有正确、漂亮、帅气的示范动作的同时,还得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以愉悦、主动的心态积极获得体育运动知识和技术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石。总之,体育活动中的组织教学能力是衡量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

专业素养论文篇(4)

二、高职旅游专业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策略

1.积极开展旅游职业意识的养成教育活动

要培养学生的旅游职业素养,首先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要通过有效手段,使学生对旅游行业所需要的具有的职业素养有所了解,这样,学生才能根据旅游服务的需要自觉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作为学校,在学生刚刚进入高职院校开展旅游专业学习活动之前,就需要对学生加强职业意识的培养工作。学校可以聘请一些旅游行业的专家或者是旅游企业家到学校向学生介绍作为一个合格的旅游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对旅游行业人才标准的了解,同时,学校要与旅游企业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参观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旅游行业职业人需要具有的职业素养的深入了解。在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首先要重视学生的仪容仪表训练,加强学生的站姿、走姿、坐姿训练,使学生逐渐形成规范的仪容仪表,满足旅游行业对人才的外在要求。另外,学校也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引导学生行为,使之更为文明,礼貌,重视培养学生的刻苦精神和敬业精神。能够把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通过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2.把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去

在旅游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同时还需要把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这对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旅游行业而言,其工作强度和难度都很大,不仅需要消耗旅游服务人员的巨大的体力,更需要旅游服务人员能够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克服工作中的一个个问题,才能有效完成旅游服务任务。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强大的爱岗敬业精神,才能在旅游服务行业中做出大的的成就。因此,在旅游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把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贯彻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理论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爱岗敬业的精神的可贵,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发挥爱岗敬业精神。比如,在教师把学生带到优秀的旅游企业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引导学生关注旅游产业的发展,认识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好前景,不断坚定学生的献身旅游业的决心,激发学生对所要从事行业的热爱之情。

3.加强实习教学,在实习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专业素养论文篇(5)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概念

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1996年,美国学院和学校协会南部学院委员会下的定义是“具有确定、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被人引用最多、最经典的信息素养定义,是由RobertBurnhein在《信息素养———一种核心能力》一文中的概括: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其中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处理创新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身处网络时代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信息素养不仅应包括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由此可见,信息素养的内涵基本覆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对信息进行有效检索;能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能批判性地评价、鉴别信息及其来源;将所获得信息和自己从事的专业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英语专业学生论文写作中信息素养的缺失

21世纪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进程,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2006大学评价报告》,超过80%的高校开办了英语专业。目前,大部分高校英语专业的发展定位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削弱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能力,即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逻辑论证能力、科学研究方法等综合能力。总体看来,英语专业学生论文写作水平、学术与研究能力不容乐观,其原因,信息素养的缺乏是重要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道德的缺失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信息道德,主要包括信息使用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与规范和学术研究活动相伴而生,只要有学术创作,就必须遵循相应的学术行为准则和规范。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范畴,自然应该遵守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但笔者在毕业论文的批改、评阅和分析中发现,不少学生错误引用或随意改变引文内容,文献引用格式很不规范。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信息素养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欠缺,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信息类课程,但是对于信息素养教育还局限在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文献检索课和怎样利用图书馆等的专题讲座这样狭窄的纯技术性范畴内。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很可能会把这种作风带入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工作作风,后果不堪设想。

(二)信息获取能力的缺失根据抽样调查,目前大多高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或者举办了文献检索讲座,但很少与英语学科相联系,缺乏现场操练,学生感觉抽象或缺乏兴趣,结果仍对信息检索一知半解。此外,不少学生仍习惯于利用传统纸质文献,对电子文献的利用知之不多。部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较低,不了解图书馆馆藏结构和检索方法,不能正确地运用图书馆为其提供的检索工具获取信息,尤其是网络电子信息,不能“广、准、新、精、全、快”地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信息检索手段单一,论证资料匮乏,论证过程中缺乏有说服力的文献材料。根据路文军对五所高校468名英语专业毕业生所作的实证研究: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来源于图书馆的占78%,主要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只有10%(44人),参阅相关论文的只有10%(46人)。研究还表明:2/3以上学生的参考文献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图书馆纸质资料,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使用率还很低。而对另一常用的查阅参考文献的方法———滚雪球(snowballing),也只有10%的学生使用,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同学还没有掌握这一查阅参考文献的方法。这样,英语专业学生缺乏参考文献来源并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进行深入思考,更谈不上思维火花的迸发了。

(三)信息处理的创新能力缺失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和论证过程中,缺乏发散思维,很少能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写作思路狭窄。在写作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仅限于对现有知识的梳理与重组,对语言现象或教学过程的描述上,内容缺乏深度和新意。他们思维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思维,主要原因在于不能充分利用和检索各种信息进行广泛阅读和批判性思考。此外,他们不能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得体地论证自己的观点。究其原因,与他们合理利用、检索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不无关系,即信息素养匮乏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三、培养英语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提高毕业论文水平

(一)将知识与能力培养渗透到学科论文写作教学中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适应“基于资源的学习(resource-basedlearning)”,即以信息社会存在的各种现实的信息资源作为学习工具,并利用这些工具进行信息的存取访问、组织和评价等,从而实现学习的目标。英语专业学生处于国际化前沿的学习环境中,面临着更丰富的多元化信息选择。但他们在信息检索和信息选择中,往往不加分析和筛选,或者不能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因此,应将信息素养教育和具体学科论文写作结合,现场操作,为他们创造信息实践的机会,指导他们开展信息实践活动,使他们成为信息活动的主体,培养他们自己动手的能力,从而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信息素养培养。根据问卷调查,学生对学校统一开设的文献检索课不太满意,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能结合具体学科,缺乏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把信息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学科论文写作教学之中并进行操作实践,能让他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正确、合理利用信息资源特别是电子数据库资源,最终达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二)培养学生文献信息检索能力除论文写作教学课外,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还可以结合自己指导方向的实际情况,给所指导的学生“开小灶”。指导教师把信息检索与获取、信息评价和鉴别的方法渗透到论文指导的各个环节如开题报告、文献查阅、文献引用、论文结构、论证方法、论文格式的要求等。与此同时,指导教师自己也应在教学之余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探索出适合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师自身也要加强信息素养的修养,把自己的信息检索方法与所指导的学生共享。其次,定期召集所指导的学生进行讨论,把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检索工具、方法和思路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共同进步。

(三)借助图书馆培养学生自主利用信息的能力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摇篮,是提供文献资源检索、文献信息服务、信息素质教育等全方位的信息中心。因此,图书馆是培养信息素养意识和能力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在信息检索课程中应该增加计算机检索内容,将电子资源检索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培养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图书馆应加强与本校院系之间的合作,要有专业教师的参与和介入。图书馆界的信息素养教育应该借鉴其他学科理论与实践的成果,让信息素养融入整个教育体系之中,而其他学科也要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认识到唯技术论、唯计算机论等观点的片面性,把信息素养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共同勾画出信息素养教育的新体系。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英语学科论文教学教师的合作与联系,定期举办相关的现场指导和培训,充分利用其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信息环境优势以及信息技术优势,对培养学生自主、合法、规范地使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根据已有知识和所获得的经验,构建个人理解,也即是将认识与本体结合,最终实现创新与突破,这也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应渗透到英语学科教学之中,也即是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论文评阅及分析中找到学生缺乏的信息素养因素,然后在论文指导和写作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培养并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必然会提高他们的写作与研究能力,从而提高其论文写作质量。对英语专业论文写作中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对其他语种和其他专业学生论文的改进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张厚生,袁曦临.信息素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路文军.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调查与建议[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1).

[4]卜友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1).

[5]张进良,张克敏,何高大.从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谈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3,(8).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6]马桂花.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3).

[7]符绍宏,夏方,李宁.国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动向[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3).

[8]刘春静.浅谈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9]王守仁.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8,(3).

专业素养论文篇(6)

二、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文、史、哲等人文知识的兴趣与追求例如,在《国际商务单证》课程首次导入课上,教师通过师生介绍环节向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的风土民俗及名胜古迹来激起学生对文学、历史及人文伦理的兴趣。然后邀请同学也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如果学生知之甚少或说不出来,教师可以加以补充,如介绍扬州时,可联系唐代诗人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与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诗词;在介绍杭州时除了介绍西湖苏堤白堤及其来历外,还可以让学生介绍著名的“东坡肉”的由来,了解唐宋家之一的坡如何在逆境中生活、做人的,学习他那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处世哲学,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各种渠道查漏补缺,丰富自己对家乡风土民情、名胜古迹等人文知识及人文精神的了解。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比较艰深枯燥[4],但专业知识的背后或专业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材,这就需要专业教师能够就地取材,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尽量突出人文精神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实现[5]。比如,在《国际商务单证》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在介绍外贸单证员的能力素质要求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加以适当引申与拓展,通过案例或讨论让学生明白作为外贸从业人员要具备的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品质,那就是“责任与诚信”。在信用证的审核与改证这一环节,针对信用证中存在的与合同不符的条款,让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哪些条款需要改、哪些条款不需要改、哪些条款可改可不改,并给出原因和解决的策略来,从中体会经商之道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三)营造充满和谐与人文关怀的教学环境中国人自古追求和谐美,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营造宽松的、开放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美好的人文教学环境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创新思维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主动关心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充分调动班团干部的带头作用及学生的团结友爱与互助精神,“不让一个人学生掉队”,争取全班同学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待个别同学的不懂事行为,教师要以包容的心态,给予谅解,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予学生成长的时间与空间。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布置一些开放式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在充分的学、做体验中,去发现、去寻找,并最终与老师在思想与心灵上产生沟通与碰撞,达成统一。因而,营造包容、尊重、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还成功地践行了“传道”的育人目标。

(四)加强教师自身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思想教育和责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核心[2]。要树立学生的崇高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敬业精神不是靠老师在课堂上泛泛而谈、空口说说的,教师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行给学生树立榜样。教师通过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在专业教学中能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及现代化的教学条件,结合岗位实际不断更新、补充课程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力求教学过程的完美呈现。一堂设计合理、内容充实、举止优雅、充满激情的教学示范会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享受与自觉追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所流露出来的对学科知识的不断钻研与进取精神,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及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以及对工作的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是对学生最好的理想与责任教育。

专业素养论文篇(7)

由于焊工在焊接时要与电、可燃及易爆气体、压力容器等接触,在焊接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烟尘、电弧光的辐射、焊接热源的高温、高频磁场、噪声和射线等,有时还要在高处、水下、容器设备内部等特殊环境中作业。为此我国明确规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是特种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者—焊工属特种作业人员。如果焊工不熟悉有关劳动保护知识,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就可能引起触电、火灾、爆炸、金属飞溅烫伤等工伤事故及焊工尘肺病、中毒、电光性眼炎、皮肤病等职业病的产生。这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影响焊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是传统的焊接专业课程内容往往过多注重焊接工艺与技能操作技术,对于本专业安全素养教育仅停留在绪论课及各技能操作中简单提及的一点安全技术内容中,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教学过程相对分散不集中。通过对焊接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内涵比较模糊,对职业病知识比较欠缺,对急救常识掌握不够,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有哪些危险有害因素了解不透彻,对可能造成的伤害也知道的不多,这说明在中职学校开展专业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焊接专业安全素养课程建设思路

为确保焊接专业安全素养教育的开设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我们经过多次研讨,首先将安全素养教育纳入了课程体系并用一定的课时保障,同时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评价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课程建设的构建。

2.1师资、教材、课时三落实

2.1.1师资建设。职业学校开展专业安全教育效果如何,师资是关键。近几年来,我校通过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结对子方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步向一体化教师模式转变。同时,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全省技能操作资质认证,并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参与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安全教育理念,强化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目前我校已有两名焊工高级技师,两名焊工技师,这为顺利实施本专业安全素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2.1.2教材建设。目前,我校主要选用员工特殊工种安全培训用书《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学生用书《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及《焊工技能训练》三本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授课,同时我们已经完成了本专业安全教育读本编写及题库建设,并借助于我们组织学生拍摄的“安全双述”(岗位描述及手指口述)视频综合进行安全素养教育授课。

2.1.3课时。为了保证教育的效果,我们已将焊接专业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列入学校正常的教学体系,开设专业素养课程,每周2课时,一学年至少保证30课时。一年级以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为主,二年级以专业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为主。

2.2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及可能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掌握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应具备的劳动卫生知识及防护措施,并具备一定的事故急救常识。使学生树立主动安全意识,掌握专业安全知识,具备安全操作技能。

2.3优化设置教学内容。根据焊接专业岗位特点,设置安全素养教学内容如下:焊接与切割劳动卫生与防护;焊接与切割安全用电、焊接与切割防火防爆、各种焊接与切割方法安全操作技术(焊条焊与电弧切割、气体保护焊、气焊与气割、特殊焊接与切割作业)、各种事故安全急救常识及典型焊接与切割事故案例与事故原因分析等。在合理设置本专业教学内容的同时,完成了相应内容教学大纲的编制。

2.4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模式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现场实习为辅,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将焊接专业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学生的未来职业、岗位紧密结合在一起。注重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专业安全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该专业对应的职业病以及职业伤害的特点,我们以课堂讲授为主,将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多媒体光盘模拟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通过案例再现、情景启发、视频解说等模式让学生领会“懂安全是前提,会安全是基础,能安全是关键,不出事是本事”的安全理念内涵,体会“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安全观转变的意义。实习教学不放松。现场教学是解读安全生产、实施安全素养教育的主阵地。结合校实习车间焊接作业环境、焊接设备及焊工劳动防护及焊接作业体会开展针对性教学,更容易充实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直观效果。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去各单位工厂见习,熟悉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使学生及早预见未来职业岗位特点,利于调动学生主人翁参与感意识,在理———实一体的教学氛围中让安全知识深植于学生身心中。丰富实践活动。组织实践活动是开展专业安全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通过主题班会或主题实践活动宣讲相关知识,并聘请了一些企业焊工师傅现身说教。同时借助于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等载体宣传安全知识,定期组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急救演练等活动,通过开展融教育与趣味性一体的多项实践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安全知识的兴趣。

专业素养论文篇(8)

二、重视第二课堂的组织和开发

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要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各种类型的英语讲座、讲演。讲座、讲演内容包括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学艺术修养,介绍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及其研究方法,追踪前沿科学的新进展,介绍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介绍当今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发展机遇等等,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通过系列课外读书学艺活动,向学生推荐应读、应知、应看的中外各类名著、名曲、名画、名剧等目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通过各种媒体(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录像、网络等)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形势政策、道德修养、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鼓励学生不失时机地踊跃参加,积极接受英语交际应用的实践锻炼,如参加学校的英语角、节日晚会、英语演讲比赛等,在观看英语方面的电视、电影、录像等娱乐节目时也可以提高英语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精心设计、组织与第一课堂有关的其他英语交际应用的互助学习活动。这样,不仅复习巩固了学生课堂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大大的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从而在有形或无形中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永无止境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修养,提高了学生的科技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教育,加强校规校纪建设

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自身素质)必不可少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也是英语教育的责任之一。主席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主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就抓住了素质教育的灵魂。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完善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扎根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对不良因素的抵抗力。

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关键,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教师再学习、再深造,各高校、科研机构的学术往来、教学经验互补,学生教学、管理等工作研讨等),利用一切机会,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做出表率。在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中,渗透综合素质教育,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不仅把扎实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也要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以及思想作风、治学态度、生活态度、优良的道德品质传授给学生。作为高校教职工,要努力为“全面培养人,培养全面的人”做出贡献,努力为每一个在校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

总之,加强我国护理教育尤其是英语护理专业的教育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加强英语护理专业的教育,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护理事业未来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英语护理专业学生护理和英语两大主体素质的提高是根本的解决途径护理专业素质是其首先要具备的,而英语素质也是新世纪护理事业从业人员不可或缺的必备素质,只有将其英语素质提高到一定水平,才能使其随时了解国外护理事业的发展态势、紧跟世界护理事业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而在英语护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护理专业和英语课程的教学的相互结合又是极具必要性和可行性的。

参考文献:

[1]《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21卷16期.

[2]李金奎,浅谈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英语辅导报,2003(7).

专业素养论文篇(9)

1.引 言

人文素质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特征,是当今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强化大学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是高等教育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塑造和培养体育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和思想基础。人文科学所强调的是帮助人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使人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健康发展。它对于提高人才素质、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活跃思维有重要作用,并对人的创造性劳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何全面提升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已成为诸多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类大学生阅读书刊文献的倾向性

据调查了解可知,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日常的闲暇时间经常阅读诗词散文占10%;中外名著占6.4%;武侠言情占21.8%;休闲刊物占15.6%;学习培训刊物占12.6%;体育类刊物占33.6%。调查结果显反映出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科学认识上的偏差,大多数学生着重于阅读休闲类刊物和体育类刊物,相对于学习和人文方面的刊物阅读量较小,尚未形成良好的人文知识学习习惯,处于被动盲目的学习状态。

2.2体育类大学生参与校园社团实践活动的

据调查了解可知,体育专业大学生经常参与校园社团实践活动的人数不足三分之一,而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大多数课余时间都用于专业训练和体育休闲活动。导致学生出现除专业技能外,其他方面知识面较狭窄,人文方面素质相对偏低。

2.3体育类大学生掌握人文知识及实际应用

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写字较为规范,能清晰加以辨认;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写字基本功差,不规范难以辨认;具备一定书法功底,书写流畅的人寥寥无几。从整体情况分析,体育类大学生文、史、哲、艺等学科知识贫乏,尤其是文学素养,写字等示范技能没有达到基本要求,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究其原因:(1)理念的偏差。"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素养";(2)科学文化基础薄弱。体育考生虽参加统一高考,但文化课录取分数较低,加上入校后对人文学科学习的偏废进一步增大了落差;(3)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功利性的蔓延以及教育价值取向的偏斜。

3结论与建议

3.1加强对体育类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让学生走出思想认识误区,树立现代人才观。充分认识到,仅具备专业技术与知识距离社会对一个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同时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艺术修养和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化知识层面要尽可能广泛的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社会和组织管理等多门学科。

3.2 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对体育类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全面贯穿人文教育。发扬人文教育的意义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以育人为中心,美我们需要的体育人才应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美好的人性、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精神;具有马克思主义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世界优秀学术思想素养、自然科学素养;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评价、批判地吸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学术思想精华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这种人才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体育专业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专业技能;既有高度的科学素养,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

3.3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与完善知识结构

课程改革是培养体育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的"内核",是把教育思想、理念、宗旨等转变为教育的实践中介。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课中要适量加大人文知识比例, 融入人文素养内容, 补充科学知识,要以大学科逐步缓解现有专业的局限性, 加强人文学科群建设。广泛增开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相应提高人文学学分,使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操, 从而获得心灵的启迪、道德的升华。

3.4 优化校园文化育人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环境的陶冶相对一些强制性的教育手段更为有效,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陶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体育院系的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直接影响学生的观念、价值观、个性、能力等的发展。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专业素质和责任感直接影响到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努力完成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这也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可靠保证。

3.6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实施分层次的人文素养培养

3.7构建完整科学的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胡移山,张晓红,曹继红.对体育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的再探讨[J].现代教育管理,2007(12).

专业素养论文篇(10)

1 概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职业教育要给社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一味地追求专业素养而忽视人文素养教育,应逐步构建现代职业人文素养教育和专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使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有机融合,真正实现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素养教育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 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育人为本,面向人人,强调人的终身发展,即注重人文素养、尊重人的尊严、关注人的发展。通过人文素养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培育其民族精神。此外,通过人文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丰富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其情感智慧得到升华。如果缺乏人文素养教育就会导致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不关注社会,责任感不强,功利思想严重,难以融入社会。因此,人文素养教育对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来说意义重大。

3 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融合的必要性

人文素养亦称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对应,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人文素养是在广泛涉猎人文知识基础上,使社会的文化积淀在学生个体身上的内化与体现。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在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环境中长期积累,慢慢养成的。专业素养是科学素养的一个分支,可以理解为在专业训练和实践中所获得的掌握和运用专业技术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非常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大学应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这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而有些职业教育院校在实施教育功能的时候只注重专业素养教育,一味强调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人文的关怀与人文精神的培育,据有关调查显示,学生单凭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是难以融入社会的。这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育人为本”的根本任务是不相符的,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相当于文化素养的左右手,它们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因此,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在学生走出校门就能直接上岗,与工作岗位零对接,实现“人人成才”之目标,就必须将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素养教育相融合。

4 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融合的途径

4.1 搭建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知识、技能的承载体,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就会有与之相应的知识结构。因此完善课程架构、充实课程内容是推动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融合的重要阵地。

在课程体系的架构上,要充分考虑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以及关联性,丰富课程的种类和形式,在课程中体现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专业思维与人文思维的和谐统一,专业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人文思维和人文精神,在人文课程教学中体现专业思维和专业精神,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的深度融合,比如可以增加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相互渗透的综合性项目,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内涵,人文课程中的专业思维,引导学生在面对专业发展中的人文社会问题和人文发展中的专业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而有深入的分析。

4.2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培养人才,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相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教学模式的得当与否决定了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可能,因此,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大大制约了“以人为本”“人人成才”目标的实现。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生源特点及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选择得当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的作用也会不同。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人文教育效果。如,通过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情景互动式、案例分析式、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4.3 创设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

社会实践是锻炼人、是检验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融合的主要渠道。实践并不只是单一职业技能的练习,也是学生丰富人生阅历,形成基本思想意识的基础。在社会实践中可以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建立科学的知识结构,优化大学生的各种技能和素养,增强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的互动与融合。

例如,通过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课外人文阅读活动,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培养大学生对人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在实习中,接近社会、接近行业,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知识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事”与“做人”的过程也就是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相融合的过程;在专业课、文化课中渗透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形成对于行业、企业的正确认知以及归属感,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后,通过对知识的构建,并与工作过程中的行动相融合,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促进职业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5 结语

人文素养教育和专业素养教育相融合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两种教育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职业院校应该在大力发展专业教育的同时重视人文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婧.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37-38.

[2]傅文轩.大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融合的实现途径探究[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2(2):77-79.

[3]李雷鸣,张在旭.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98-100.

专业素养论文篇(11)

比较文学是一门跨域民族、跨越语言、跨域学科和文化的世界性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社会转型,文化多元,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比较文学的教育与研究作为能够促进民族文学发展,推动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学科,具有更加广阔的视域。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素质的“三要素”。比较文学教师肩负传播中西文学学术思想的重任,学科性质决定其面临巨大挑战。

1.政治素质

文学的内容涉及所在国别与文化的意识形态。在传播中西先进文明与文化的同时,教师要把握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尺度,在洋文学引入比较文学课堂的同时,引导学生合理、正确地借鉴和吸收其精华思想。盲目自大不可取,全盘西化亦不可取,要避免进入意识形态的误区而不能自拔。

2.知识结构与教学方法

在一些高校,比较文学课程被看做是边缘学科,不能得到校方的重视,仅能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现有的比较文学课程设置多锁定为“比较文学概论”,对文学功底尚未深厚的本科生来说,抽象的概念、方法论、研究对象和学科联系脱离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范围,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积极性不高。教师自身学习层次和知识结构单一,教学理念跟不上,教学方式方法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满意度差,教学效果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这也造成现有比较文学教师的身份焦虑。

3.科研水平

教学和科研是衡量教师水平的重要内容。高校部分教师对此存有错误认识,认为只要讲好课程,完成教学任务就是一名合格教师。殊不知,脱离了科研的教学完全是无水之花。比较文学教师往往受限于惯有的文科科研经费紧缺的现实,逃避科研任务,造成科研与教学的脱节。

4.语言功底

比较文学作为跨语言的学科存在,要求教师具备多语种的学习能力和功底。在英语日益成为通用语种的全球化的今天,不具备流利的英语水平,难以写出一流的国际学术文章,教学上也难以令学生信服。另外一种情况是:教师的英文水平是过关的,而中文功底恰恰不足。在分析中西方文论时,对中文古文的理解往往不到位。

全面提高比较文学教师的综合专业素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学科定位与理论体系的建构

比较文学以世界文学的差异性和统一性为研究对象。我们在进行学科定位和理论体系构建时要正确处理其同中西方文论、马克思主义学说等理论体系和世界文学史、比较文学原理、比较诗学、跨文化研究等架构板块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包括:学科范围、性质、特点、理论、方法、体系等主体观念;人文关怀、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对文学和文化的促进的价值观念;对全球人类友好合作、平等对话、共享、共建全球多元文明的学科宗旨,等等。

2.跨文学、跨文化、跨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

文史哲不分家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共同特点。从事比较文学的教师在练好文学基本功的同时,要有跨学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比较文学自身就借鉴了渊源学、媒介学、主题学、符号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等的研究方法,同时与宗教学、哲学、戏剧学、古典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的关系也极密切。深谙多学科领域,对扩大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视野、激发学术创造力必然是有益的。

3.夯实并不断更新教育学、国学和语言功力

高校教师应当既是自己所教学领域内的专家,又是教育家。因此,大学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要有教育科学理论和技能的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全球化语境下,教育教学亦呈现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深刻地理解并不断更新教学活动的规律、教学和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只有掌握教育科学理论与方法,并把这些理论与方法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使教学和教育工作富有成效。在语言学习方面,向大师和一流研究院所看齐。纵观国内外的比较文学大师,如林语堂、季羡林、张隆溪等,多语言的功力都极其深厚。当前国内比较文学界泰斗曹顺庆先生在培养博士生时,要求每位学子入学后进行系统的古文功底训练,系统学习《十三经》,背诵中国古代经典文论,奠定坚实的国学基础。这对于当前的比较文学教师来说也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目前哈佛大学的比较文学系也在倡导和鼓励原文阅读,将英文作为备选语种。

4.科研创新思想

科研创新非一日之功。在正确认识科研与教学关系的同时,比较文学必须定期关注并研究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如《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等的前沿成果,参与各种学术训练、集体讨论、会议交流、课题和书籍的申请和编写等,在与国内外同行的切磋和交流中勇敢提出新观点和新见解,积极发表自己在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比较文学是参与和更新世界文学建构的重要途径,全球化的发展对比较文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新要求。教师素质决定了学科教育质量,为此,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更要具有一种贯通古今中西的全球文学史观,教学同时辅以丰硕学术成果的推出,在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中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方汉文.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定位于体系建构[J].北方论丛,2004,(6).

[2]胡铁生.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教师的素质建设[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