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呼吸的作用大全11篇

时间:2022-05-08 05:12:42

呼吸的作用

呼吸的作用篇(1)

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生物体内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又称为细胞呼吸。无论是否自养,细胞内完成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呼吸作用。真核细胞中,线粒体是与呼吸作用最有关联的胞器,呼吸作用的几个关键性步骤都在其中进行。

(来源:文章屋网 )

呼吸的作用篇(2)

1.以气体变化探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①以CO2为指标分析(如图丙):

A图表示线粒体释放的CO2直接释放大气中,即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图表示线粒体释放CO2一部分进入叶绿体中,一部分释放到大气中,此时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仍释放CO2。

C图表示线粒体释放的CO2全部进入叶绿体中,但没有从大气中吸收CO2,说明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所以表现为既不吸收CO2,也不放出CO2。

D图表示线粒体释放的CO2全部进入叶绿体中,同时还从大气中吸收CO2,则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②以O2的释放或吸收为分析指标(如图丁)

A图表示线粒体需要的O2直接从大气中吸收,即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图表示叶绿体释放O2一部分进入线粒体中,一部分从大气中吸收,此时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仍释放需要从大气中吸收O2。

C图表示叶绿体释放O2全部进入线粒体中,但没有从大气中吸收O2,说明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所以表现为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O2。

D图表示叶绿体释放O2全部进入线粒体中,同时还向大气中释放O2,则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1)物理误差的校正

由于装置的气压变化也可能会由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为使测定结果更趋准确,应设置对照实验,以校正物理膨胀等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此时,对照实验与呼吸装置相比,应将所测生物灭活,如将种子煮熟,而其他各项处理应与实验组完全一致(包括NaOH溶液,所用种子数量,装置瓶及玻璃管的规格等)。

(2)细胞呼吸状况的实验测定归纳

欲测定与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两套呼吸装置中的单一变量为NaOH与蒸馏水,即用等量的蒸馏水取代实验组的NaOH溶液,其他所有项目均应一致,加蒸馏水的装置内气压变化应由CO2与O2共同决定。两套装置可如下图所示,当然,此时仍有必要设置另一组作误差校正之用。

结果与分析

①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动,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有氧呼吸产CO2量与耗O2量相等)。

②若装置1液滴不动,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因无氧呼吸只产CO2,不耗O2)。

③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该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④装置1与装置2液滴均左移,则呼吸过程中O2吸收量大于CO2释放量,呼吸底物中可能有脂质参与。

a.为使实验结果精确,排除实验误差还应设置如图装置3,以便校正。

b.进行结果与结论的描述时应“先结果后结论”,而不是“先结论后结果”,如上。

(3)探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三)、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计算:

1、光合作用速率表示方法:通常以一定时间内CO2等原料的消耗或O2、(CH2O)等产物的生成数量来表示。但由于测量时的实际情况,光合作用速率又分为表观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

2、在有光条件下,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实验容器中O2增加量、CO2减少量或有机物的增加量,称为表观光合速率,而植物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如图所示:

3、呼吸速率:将植物置于黑暗中,实验容器中CO2增加量、O2减少量或有机物减少量,即表示呼吸速率。

4、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用CO2量表示)可用下式表示:积累量=白天从外界吸收的CO2量-晚上呼吸释放的CO2量。

5、判定方法

①若为坐标曲线形式,当光照强度为0时,CO2吸收值为0,则为真正(实际)光合速率,若是负值则为表观光合(下转第13页)(上接第53页)速率。

②若所给数值为有光条件下绿色植物的测定值,则为表观光合速率。

③有机物积累量一般为表观光合速率,制造量一般为真正(实际)光合速率。

注:实际计算时可依据提供的条件分别用下列某一关系式

①光合作用实际产O2量=实测O2的释放量+呼吸作用耗O2量。

②光合作用实际 CO2 消耗量=实测的CO2消耗量+呼吸作用 CO2释放量。

③光合作用葡萄糖的净生产量=光合作用葡萄糖的实际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的消耗量。

将上述装置置于不同光照强度(可用不同功率的灯泡实验或同一功率灯泡通过改变光照距离进行控制)条件下,被研究生物应为绿色植物。

结果分析:

呼吸的作用篇(3)

第一轮复习,必须紧依大纲,建立牢固的章节内部知识体系,同时填补知识漏洞,将该补充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补足。另一方面,以各种生活、生产等方面出现的相关问题为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高考中基于能力立意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在复习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复习思路及方法

对于光合作用生理,主要涉及光合作用过程、条件、反应式、细胞学基础、意义等内容;而呼吸作用生理主要涉及呼吸作用的类型、过程、条件、细胞学基础、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方式、意义等内容。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尤其是绿色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更显复杂。所以,可以采取“先分后合”教学思路,即先分别复习两个生理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再探讨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分析综合问题,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复习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讲解法、观察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模式:多媒体直观教学与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2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展示过程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展示,是教学过程的关键,是学生从中获得“效益”的关键。应当符合学生心理顺应过程,即让学生学得自然,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换句话说,教学过程应当具有逻辑性。怎样做到这一点呢?可如下组织和展示:

(1) 复习光合作用生理过程

首先,演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图像(或动画),可以提取出学生原来建立的光合作用过程的表象,巩固所学知识,并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接着,从图中分析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以及限制和影响光反应、暗反应两个过程的各种条件;

然后,分析并总结出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最后,通过提问设疑,建立与其他章节之间的横向知识联系和提醒必须注意的细节。

(2) 复习呼吸作用生理过程

首先,分析教材中的有氧呼吸过程图解,并通过设问理解有氧呼吸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H2O的利用和产生阶段、O2的消耗阶段、ATP的产生阶段、各阶段所进行的场所等内容;

接着,投影有氧呼吸过程的三个阶段,并总结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然后,投影无氧呼吸过程的反应式及过程,并与有氧呼吸加以比较;

最后,分析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生物现象,达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3) 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针对代谢类型、进行部分和场所、条件、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等区别及联系以表格的形式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另一方面,提醒学生针对绿色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分析CO2和O2的变化、有机物的变化,外界条件和原料发生不同改变时的相应变化等比较复杂的问题。

3 教学主要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建议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多方面的优点:

第一,直观形象,如果设计动画,效果会更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第二,节省时间,这里的“时间”是指教学时间,不是备课时间(备课时间可能多得多),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容纳更多的信息量;

第三,缩短差距,因为多媒体直观性较强,可以将深奥的知识浅显化,便于差生理解和掌握。

第四,很容易建立“超级链接”,可以将不同内容进行多维联系,这是其他手段很难实现的。等等。

最大的不足:备课艰苦,所花时间很长,这是一般人难以接受的。但有一个办法――就是网上“下载”。

4 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

【例一】将某一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不给光照,CO2的含量每小时增加8mg;如给予充足的光照后,容器内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36mg。据实验测定上述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时能产生葡萄糖30mg。请回答:

(1) 上述条件下,比较光照时呼吸作用的强度与黑暗时呼吸作用的强度是的。

(2) 在光照时植物每小时葡萄糖的净生产量是mg。

(3) 若一昼夜中先光照4 h,接着放置在黑暗的条件下20 h,该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是。

【分析】

光合作用强度大小的指标一般用光合速率表示。由于绿色植物每时每刻(不管有无光照)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只在有光条件下才能进行。也就是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还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而呼吸作用释放的部分或全部二氧化碳未出植物体又被光合作用利用,所以人们把在光照下测定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称为表观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如果我们在测光合作用速率时,同时测其呼吸速率,把它加到表观光合速率上去,则可得到真正光合速率。即:

真正光合速率(总光合)=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具体可表达为:

真正光合作用CO2的吸收量=表观光合作用CO2的吸收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

同样也可将上述公式推广到氧气和葡萄糖,则得相应的计算公式,这里不再一一列出。

【求解】

根据上面的分析和题意可知,光照时葡萄糖净(表观)生产量是光合作用每小时产生的真正的(总的)葡萄糖量减去呼吸作用每小时消耗的葡萄糖量。而葡萄糖量与CO2量求解有直接关系,可通过CO2量的变化推测有机物(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1)先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时真正产生30mg葡萄糖需要消耗的CO2量。

从上面计算结果可知,植物真正产生30mg的葡萄糖,需要44mg的CO2,而实际上容器内CO2的含量每小时只减少36mg,还有8(44-36)mg的CO2来自光照条件下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与题目交待的不给光照时(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相等。所以在该条件下,光照时呼吸作用的强度与黑暗时呼吸作用的强度是相等的。

(2)由呼吸作用每小时产生的CO2的量是8mg,计算出消耗的有机物葡萄糖量。

根据题意,植物每小时真正

(总的)能产生葡萄糖30mg,呼吸作用消耗5.5mg,则净生产量为24.5(30-5.5)mg。

此问题,还可以根据CO2的实际减少量来计算,题目交待在光照条件下容器内的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36mg,这是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无关的,减少的CO2已作为光

合作用的原料合成了葡萄糖,也就是净产生的葡萄糖,具体计算如(1)。

(3)根据上述(1)(2)的计算结果,可知一昼夜(24 h)中,4 h制造的葡萄糖总量为4×30=120mg,消耗总量为24×5.5=132mg,两数说明该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减少。或者先计算4h产生的葡萄糖量为4×24.5=98mg,再计算20 h黑暗(只有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量为20×5.5=110mg,然后再比较这两个数据,可得出同样结论。

二、 围绕必修本,讲解选修本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构建背景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

选修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C3植物和C4植物、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生物固氮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在必修本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和加深的,在讲解时注意以下几点:

1 依据大纲,注意讲解的层次与深度,不要讲得过宽、过多、过深;

2 注意与必修本的相关内容加以比较学习,建立知识联系;

3 尽量用多媒体以图表等形式概括相关内容,简化记忆内容与形式;

4 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表达的简洁性、逻辑性与严密性;通过图表识别与判断,训练抽象概括能力、提取有效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教育,以学生为本;注意情感与反应,提高学习兴趣;根据学生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然,这不是仅在此章节才需注意的。应当说,所有的教学过程中都应贯穿教育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了兴趣,教师只能唱单簧戏,等于没上课,就不可能建立所谓的知识体系和培养能力啦。在教育与教学之间,我有以下观点:

1 不一定要有专门时间才能进行教育,教育可以在课堂的讲解过程中,也可以是在课堂的提问、设问、解答、辅导中,甚至是在不经意的一两句话语中。

2 教师本身应有热情、激情。教师走进教室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决定着一节课的整体效果,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情感是风向标,可让学生感受着上课的阴晴雨雪,学习的轻松与凝重。那么,教师的激情从何而来?可能来自责任感、事业成就感和外界环境氛围的感染,但有一点还得来自对课的精心准备。

呼吸的作用篇(4)

中图分类号:J8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46-01

一、呼吸、发声器官

(一)呼吸器官。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廓、相关肌肉和膈肌等。

肺:处在胸廓的内侧,胸腔之中,分为左右两部分。

胸廓:是由胸骨、肋骨及胸椎骨所组成的,形状像一个圆顶形鸟笼样支架。扩腔时,帮助我们吸气;放松胸腔时,帮助我们呼气。

呼吸肌:分为吸气与呼气两大类。

呼吸器官对发声起到了动力作用。所以,正确认识呼吸器官对我们运用呼吸进行有效发声训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发声器官。“发声的振动器官,声源之所在,在解剖学上称之为喉。”喉,兼有通气与发声的双重功能。喉肌的松紧对共鸣、音量大小都会有影响。声带本身是不能发出声音的。它需要通过呼吸器官的动作,使气流通过迅速开闭的声门才能发出声音。

二、生活呼吸与舞台呼吸

(一)生活呼吸。生活中,正常的呼吸状态是上下进行的,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其中,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胸式呼吸又称为浅呼吸;腹式呼吸又称单纯横膈式呼吸;胸腹联合式呼吸又称深呼吸。

(二)舞台呼吸。舞台上的呼吸属于一种技巧类的呼吸,也就是要锻炼自己养成胸腹式联合呼吸的习惯。这样,不仅能使气息通畅不费力气,而且也不会对声带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还会让发声铿锵有力,持久达远。胸腹式联合呼吸的特点是吸气快、进气量大、部位深。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因情因景、因实际需要而自如地调节用气,可派生出快慢、松紧、长短、上提下松等多种气息状态,清晰生动地传情达意。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

1.吸气时,两肋扩张,膈肌向下移动,胸腔扩展,小腹微收,双肩放松。

2.吸气要深,但不宜过饱。

3.发声时两肋尽力保持吸气状态,小腹肌肉紧缩,后腰挺立;后颈挺直,解放喉部;上颚用力提起,打开槽牙,下颏放松。

4.发声时要有气息支持,并且要节约用气。

5.换气时用鼻自然轻吸。

三、呼吸对舞台发声的作用

作为话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台词,它是以生活语言为基础,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的语言。它不仅要在一个相对空旷的环境下让对手听得见,还要让观众听得清,并且还要传递剧本主题思想,展现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这需要通过上述的呼吸技巧进行有计划的训练。

发声活动一定要建立在气息之上。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所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在语言艺术发声活动中,气息是声带富于弹性的来源,语句连贯的基础,吐字清晰有力的动力,感彩变化的依托。

(一)支撑发声。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被气息包裹着,气动则声出。气息在口腔里或有流动感,或有循环感,根据发声的口腔的变化而变化。气息的推动减少了声带的摩擦,并且在气息的强弱之下发出强、弱、高、低、虚、实各异的声音。共鸣腔体也在气息的带动下随之打开。

适度吸气才能更好控制住气息以及根据发声的需要进行有必要的调节。但有时,又要求演员对所说的台词进行特殊的处理。例如,在舞台上进行悄声说话时,就需要运用大量的气息对声音进行支撑,才能营造出窃窃私语又能让观众听清的效果。

(二)气随声动,声随情动。感情是连接气息和声音的丝带,感情的传递直接反应气息和声音,气息也会随着感情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呼吸的变化。人在急促时,呼吸频率会随之加快,语速也会随着呼吸的加快而加快。在高度紧张的情形下还有可能出现“屏住呼吸”的现象。气息作为声音和感情的载体,一定要在真实感情的基础上运用气息,这样才能将三者发挥出最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平.话剧舞台语言基本功的基础理论[A].教学理论与实践[C].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3.

[2][on line]http:///q/1405113098720006,2014-07-10.

[3]王璐,白龙.语言艺术发声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0.

呼吸的作用篇(5)

【中国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019-02

【Abstract】Objective: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spiratory training in reducing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 on those who received cardiopulmonary bypass surgery.Methods:We perform operation to 187 heart disease patients unde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during the 2009.12-2010.2. W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is given to the respiratory training at the time of admission. Including smoking cessation, abdominal breathing, cough training, respiratory expectorant, Et cetera. Both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examination, and heart surgery unde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ompare the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observed differences in the project, Carry out Analysis of variance.Results: Two deaths in 187 patients. The remaining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19 patients of them had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between the groups ofrespiratory training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s significantly i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postoperative antibiotics time,hospital stay,tracheotomy,atelectasis,ARDS,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Conclusion:Giving respiratory training strictly before cardiac surgery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ould reduce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Cardiopulmonary bypass; Respiratory training;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肺炎、肺不张和术后的呼吸功能不全是心脏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的免疫功能与正常人均有明显差异,处于易感染状态中[1];同时心脏手术需经过体外循环过程、术中肺泡处于萎陷状态、围手术期各种侵入性操作多,术后切口创伤大疼痛明显,均大大增加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除了手术的因素,这些并发症与病人的呼吸功能和排痰能力也有很大关系。现将2009年12月- 2010年2月我科187例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探讨探讨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前行呼吸功能锻炼,对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收集2009年12月- 2010年2月行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187例, 其中男性101例,女性86例,年龄3~74(35.5±8. 1)岁,187例患者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7例、心脏瓣膜手术(包括瓣膜置换术或修补术)55例 、先天性心脏病直视矫治术111例、Bentall术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本组病例已将术前有感染或可疑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等)的病例排除在统计范围外。

1.2 方法

对全部187例患者于入院后即进行宣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入院当天即给予系统呼吸功能锻炼,包括戒烟、腹式呼吸、咳嗽训练、呼吸训练器的使用、呼吸道解痉祛痰。(1)即护士在病人人院后第1天开始,对吸烟者劝其戒烟,反复耐心解释戒烟的重要性:吸烟增加支气管黏液分泌,降低支气管纤毛运动的能力,从而增加术后呼吸道的并发症。术前2 周应停止吸烟,以改善供氧及分泌物的清除能力。(2)告诉患者做好有效咳嗽及排痰对手术效果的重要性, 协助并指导其做腹式呼吸及有效咳痰的训练。腹式呼吸训练时患者取坐位或卧位, 屈膝, 以放松腹部肌肉, 双手放在腹部中的外侧, 经鼻吸气, 使上腹部向外膨胀,由口呼气, 并收缩腹肌, 将气体排出。(3)咳嗽训练嘱病人取坐位,四肢放松,深吸一口气后关闭声门,胸腹肌骤然收缩,用力将气体冲出。此法对帮助排除呼吸道分泌物,促使术后肺复张起着重要作用[2];指导病人利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几种方法交替进行。(4)同时每天两次给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静脉推注沐舒坦。从入院第1天起到术前1天,手术日停止。术前行呼吸功能锻炼不少于4日,其间护士对其训练过程进行指导。全组病人均在浅、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取胸骨正中切口入路,术中预防性使用抗菌素。

收集187例患者术后临床资料, 包括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应用抗菌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气管切开、肺不张、ARDS、医院获得性肺炎例数共7项观察指标。

1. 3统计学处理

对所获取资料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并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187例患者术后死亡2例,2例均于术后出现严重的低心排综合症,多器官功能障碍后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其中19例患者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肺不张8例,医院获得性肺炎11例,ARDS 2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

(气管切开P值用Fisher's确切概率计算法计算)

3 讨论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手术创伤大, 对心肺功能都有很大影响,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以及呼吸机的应用, 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患者术前有肺动脉高压等疾患均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肺不张,甚至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及增加患者住院费用。往往我们对于患者术后心功能有足够的重视[3],但患者呼吸功能的监测也应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在目前大多数医院心脏外科,呼吸系统功能大家比较重视的,多是术后的呼吸道管理,但实际上术后呼吸功能与术前的呼吸功能储备是有紧密联系的。

心脏手术后,呼吸肌肌力减弱, 导致术后咳嗽、咳痰无力, 自主排痰能力降低。不能有效地清除分泌物,导致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4]。我们所提出的呼吸功能锻练包括了腹式呼吸锻炼及咳嗽训练,以及呼吸道的雾化,腹式呼吸是一种低耗高效的呼吸模式, 它通过增加隔肌活动度及其功能, 使肺泡充分膨胀, 增加气体交换, 提高通气功能, 降低呼吸肌耗氧量, 增加潮气量,改善肺功能,促进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效果显著。而雾化吸入可以气道,稀释分泌物从而有利于病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氧气直接进入肺泡,从而提高吸氧质量,改善患者通气功能[5]。表1显示, 实验组肺部感染率、肺不张发生率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提示系统呼吸功能训练可以增加呼吸肌肌力, 使病人呼吸功能及自主排痰能力增加,促进肺复张, 减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目的。

通过本组对照观察发现,术前行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在术前排除肺底部潴留的分泌物, 增加呼吸肌肌力, 使病人呼吸功能及自主排痰能力增加,呼吸道在术前进入最佳状态 ,全麻插管时能减少气道的损伤,减少带菌机率,术后患者可以根据术前的咳痰训练方式进行有效咳痰。综上所述,我们所提出的术前行呼吸功能锻炼能够有效地预防心脏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促进了术后的康复,应该和心脏术后的呼吸道管理一样,在临床上进一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罗爱林,田玉科,金士翱,等. 心内直视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改变与感染性并发症的关系[ J ]. 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5, 15 ( 9 ) :424 - 425.

[2]郭加强, 吴清玉. 心脏外科护理学[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657-658.

呼吸的作用篇(6)

二、自然呼吸与艺术呼吸

呼吸是人的“生命线”,通过自然呼吸促使心脏跳动、血液流通,这是维持生命得以存在的根本因素。

而艺术呼吸则是舞蹈的“动力线”,它给予舞蹈语汇以内涵,赋予舞者肢体以生命。使观者和舞者之间真正达到最大程度上的共融。

“呼吸”是人体的一种客观现象,在舞蹈中它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西方的芭蕾舞还是我国的古典舞对于呼吸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运用。在我国的各民族舞蹈中,对于“呼吸”的处理各有不同,尤其是在朝鲜族舞蹈中,对于“呼吸”的处理和运用更是复杂多变,也正是因为这样,朝鲜族舞蹈的韵律才有其特有的风格。由此可见,“呼吸”在朝鲜族舞蹈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将选取几个具有鲜明特点的节奏作以阐述,分析一下他们的特点以及其对于朝鲜族舞蹈的意义。

三、朝鲜族舞蹈的呼吸特点

在朝鲜族舞蹈的呼吸中有长呼吸和短呼吸之分,但也可以按作品的需要,划分为内在呼吸、外在呼吸、心理呼吸等。长呼吸意味着呼吸的持续,一般是在一个节奏中用一次呼吸做动作而形成的呼吸;短呼吸是在一个节奏内经几次呼吸段落而形成的呼吸,并将几次呼吸作为统一体而有机地相连接;内在呼吸是指以极为短促而静的呼吸颇有连接性地处理含蓄感情的呼吸;外在呼吸是指从视觉上体现的十分明显的呼吸;心理呼吸是在塑造特殊形象时用于造成精神紧张或集中精神为目的的呼吸,因为这一呼吸通常是艺术性地处理生理性的呼吸,所以也称艺术性呼吸或形象性呼吸。除此以外,还有顿呼吸、连呼吸、浅呼吸、脆呼吸、跳呼吸、浮起呼吸和抑制呼吸等等。在朝鲜族舞蹈中,呼吸的长短快慢、抑扬顿挫都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例如:古格里柔韧优美、情绪饱

满;安旦欢快活跃、意气风发;沙尔普里安静典雅、节奏抑扬;晋削深沉缓慢、庄重刚毅等等。

四、“呼吸”在朝鲜族舞蹈作品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朝鲜族舞蹈端庄稳静、柔美典雅、轻盈含蓄、潇洒飘逸的风格特点主要体现为动和静两个方面。“动如柳丝、静如鹤立”是其风格特点的形象描述。如何将动与静在舞蹈中融会贯通,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呢?这就要靠内在的呼吸与动作相结合,由呼吸来带动身体的起伏在不同长短节奏中,形成柔韧性律动、含蓄性律动、顿式律动和弹式律动,其中最基本和最典型的则是柔韧律动,也可以说成“粘劲儿”和“连贯性”。“粘劲儿”是构成朝鲜族舞蹈韵律的核心,是一种柔韧的力量,由呼吸带动,既彼此粘接,又彼此对抗,是由内发于外,又由外回收于内。这种动律将温顺、细腻、优雅、祥和、缓慢、持重等诸多情感内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围、拧、含、曲、圆的形态上体现出和谐、起伏、张弛、谦让和含蓄的审美特征。呼吸与舞蹈者的意念是紧密相连的,在呼吸的同时,通过舞蹈者大脑高级神经的活动用“呼吸”去指挥动势完成动作,动作必须听从舞蹈意念的支配。也就是说,表演者把曾经经历或感知积累起来,以联想的方式,借助于想象,根据舞蹈动作的要求和情绪的需要,在自身内心形成特定的呼吸,用呼吸控制节奏、把握节奏进而展现出动作的舞姿、气质、情感,形成优美的韵律风格。从最传统的朝鲜舞到今日活跃在舞台上的优秀剧目,“呼吸”在朝鲜舞表演中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

五、呼吸在朝鲜族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呼吸的作用篇(7)

在教学中,调整课本中直接给出“呼吸作用”这一概念的教学角度。以“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有何作用”为出发点,以直观的实验现象层层深入,逐步形成“呼吸作用”这一概念,突破呼吸作用的实质这一教学难点。通过课外探究实验视频和课内探讨实验改进等环节,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的呼吸作用的概念。

本课需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根据实验,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归纳呼吸作用的公式;

3.举例说出农业和生活中与植物呼吸作用原理的有关措施;

4.说出动物体内也进行着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

1.学习体验探究实验的过程,提升实验设计能力; 2.提升运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呼吸作用的过程。难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从知识储备来看,学生已学完光合作用相关内容,可与本节呼吸作用知识进行比较以深化理解;从生活和情感体验角度,学生对现实生活中涉及呼吸作用的一些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便于教学中适当调用;从学习能力角度,经过近一个学期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已具备初步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在本节教学中都是可利用资源。但初一学生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并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需注重这一规律,帮助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概念构建过程。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1.充分调用与呼吸作用有关的概念如细胞中有机物中含有能量,学生已有的知识点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等,对本课进行设计,逐层深入,从直观现象到理性抽象构建呼吸作用这一概念。

2.以“提问―实验―结论”的方式逐层推进教学,贯穿呼吸作用过程内容的教学。

3.以“激趣―探究式”拓展实验内容,变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教学,拓展呼吸作用部位和呼吸作用时间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呼吸作用本质。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演示实验器具(种子呼吸时放出热量的实验装置一套,种子呼吸时吸收氧气的实验装置一套,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实验装置一套),澄清石灰水,吸管、洗耳球、火柴等。

教师协助兴趣小组学生拍摄完成芥菜菜叶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实验视频。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附后

七、教学评价设计

1.课堂问答采用积分制度,答错不扣分,答对每题加1分,按比例记入期末总评。

2.实验设计采用小组捆绑式评价,以书面设计方案作为小组评分依据,组长标注小组成员贡献比例。

3.学生完成课堂检测练习,教师根据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每个学生课堂知识点掌握程度,以同桌互相批改分数方式体现,并发还学生订正。

呼吸的作用篇(8)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092-01

在物质生活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逐渐提升,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越来越重视。舞蹈作为一项传承久远的艺术形式,可以有效地表达情感,陶冶情操,是一种肢体语言,也是一种情感艺术,受到越来越多推崇和喜爱。而要更好的学习舞蹈,真正在舞蹈表演中融入情感,必须要掌握舞蹈的精髓,也就是呼吸。

一、舞蹈呼吸的概念

我们所说的舞蹈中的呼吸,与普通概念上的呼吸是截然不同的。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呼吸,是指为了维持人们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而进行的一种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一种简单的生理现象,无需学习的自然本能。而舞蹈中的呼吸,则是对于生理呼吸的一种高层次的延伸,可以称之为艺术呼吸,是专属于舞蹈动作中的一种换气方式,通过正确的呼吸换气方式,可以实现对于舞蹈节奏、速度、风格、情感的完美把握和高度统一,进一步提升舞蹈的表现效果,可以说是舞蹈表演的灵魂所在。

二、呼吸与舞蹈的联系

首先,呼吸是舞蹈的灵魂。舞蹈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并不仅仅是由动作和姿势组成的肢体语言,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其侧重在于对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呼吸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舞蹈动作相互结合,通过对呼吸节奏的调整,可以实现舞蹈动作的连贯性和优雅性,而舞蹈对于情感的表现同样需要呼吸的贯穿和连接。

其次,呼吸可以影响舞蹈的表现效果。舞蹈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不同舞蹈的动作对于力度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动作幅度的波动要求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结合不同的呼吸方式来进行掌握和记忆。呼吸有着属于自身的长短、轻重、缓急变化,这就隐藏着节奏的性质变化,可以通过改变呼吸来实现对与舞蹈动作的支配和影响。简单的举例说明:在表现忧伤、宁静的感情时,舞蹈动作一般比较柔和,节奏平缓,可以用平稳的呼吸;在表现欢快、愉悦的情感时,可以用快而短小的呼吸;而在表现愤怒、不屈的情感时,可以配合急促、沉重的呼吸。通过对呼吸的调节,可以有效表达舞蹈所要传达的情感和内容,更加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三、呼吸对于舞蹈的重要作用

作为舞蹈的灵魂,呼吸对于舞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正确的呼吸节奏可以使舞蹈演员更好地进入舞蹈状态。其实不只是对于舞蹈而言,很多艺术表演,如演唱、器乐演奏、话剧表演等,在上台之前,表演者都会存在一定的紧张情绪,这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缓解紧张心理,尽快进入状态,表演者通常都会进行深呼吸,使自己的心情逐渐平缓。在舞蹈表演过程中,正确的呼吸节奏可以保证舞蹈表演者的心理稳定,不至于出现紧张和憋气的情况。因此,良好的呼吸状态可以帮助舞蹈者更好的进入状态,使得表演更加协调优美。

其次,呼吸是一种塑造舞蹈形象的重要手段。舞蹈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十分严格的,甚至可以说关系着舞蹈表演的成败。舞蹈演员可以通过对呼吸的节奏、轻重、长短等的细微调整,完美地表现出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有助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使得舞蹈表演者更好地融入所要表现的舞蹈形象,使舞蹈的表演更加生动,更加真实,也更容易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最后,舞蹈中的呼吸与舞蹈的表演动作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对呼吸的调整可以促使舞蹈表演者对于自身各个部位与神经的协调和控制,从而完美地表现出舞蹈的动作和姿势,使得舞蹈成为表演者内心世界的展现,可以使舞蹈表演者充分融入舞蹈之中,通过自身最为真实的情感,表现出对于舞蹈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层次上的升华,使得舞蹈不仅仅作为一种表现形式而存在,更是对于舞蹈表演者自身情感的表露和展现。

结语:对于舞蹈而言,呼吸是必须关注和强调的问题。呼吸赋予了舞蹈鲜活的生命力,与舞蹈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推动着舞蹈表演的顺利进行。舞蹈因为呼吸而获得发展和成功,呼吸则可以在舞蹈中得到升华。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呼吸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以磨练,使得呼吸与舞蹈可以达到高度的统一。

参考文献:

呼吸的作用篇(9)

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强烈地影响着气候变化,并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全球土壤呼吸年碳排放量为80.4Pg,是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量的10倍多[12]。土壤呼吸是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碳储量约为140~170Pg,占全球陆地碳储量的10%[3]。在自然因素和农业管理(耕作、施肥和灌溉等)的双重作用下,农田生态系统受到强烈的人为干扰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进行碳库的调节,进而影响全球的碳循环[45]。可见,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CO2的排放,对于减缓大气CO2浓度的增加有重要意义。 秸秆直接还田是当今秸秆资源利用的主渠道[6]。秸秆的施入对农田土壤CO2排放通量动态具有显著影响[7],同时通过改善土壤含水量、有机碳水平、水稳性团聚体等土壤性质可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810]。施肥作为农业土壤的一个主要干扰因素,不仅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而且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进而影响土壤的碳循环[11]。但已有研究主要单一集中于秸秆[12]或者是肥料的施用量[1315]对CO2排放的影响,关于秸秆施入方式对土壤CO2排放影响的研究则很少见报道,而有关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配施不同类型氮肥(有机氮和无机氮)对CO2排放影响的研究则更少。因此,以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对秸秆还田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肥料的应用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碳库水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关于秸秆还田对农业生态土壤原位CO2排放的试验资料还相对较少,且研究秸秆还田方式的影响对预测未来土壤CO2排放规律和农业减排措施也非常重要。因此,开展田间试验以评价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CO2排放过程的影响,探讨黄淮海平原秸秆还田方式、氮肥类型以及施氮量与夏玉米土壤呼吸的关系,可为综合评价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和施肥的农田生态效应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该地区秸秆还田方式和施肥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河南省封丘县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国家试验站(北纬35°01′,东经114°32′)。该地区属半干旱半湿润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615mm,67%的降水集中在6—9月;平均气温为13.9℃,最低月均气温出现在1月,为1.0℃,最高月均气温27.2℃,出现在7月。该区域土壤发育为黄河冲积物潮土,农田耕作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 1.2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0年6—10月进行,试验设计见表1。通过处理NSFR、SFR、ISFR的比较,可以得到常规施肥条件下小麦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通过处理ISOM1、ISOM2、ISOM3之间的比较,可以得到小麦秸秆行间掩埋还田的情况下,配合施用有机氮肥(鸡粪)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通过处理ISF1、ISF2、ISF3比较,可以得到小麦秸秆行间掩埋还田的情况下,配合施用无机氮肥(尿素)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各处理在整个玉米生育期总施氮量均为210kg(N)•hm2,施磷量157kg(P2O5)•hm2,施钾量105kg(K2O)•hm2,各处理N、P和K施用量见表2。每处理设4个重复,共有36个小区,每个小区均设为5m×8m。还田秸秆为上一季晒干的小麦整秆,其养分和含水量见表3。秸秆施用量7500kg•hm2。播种前,在玉米行间开沟20cm深,均匀放入小麦秸秆,并在秸秆上施用鸡粪(或化肥)后进行掩埋,鸡粪的养分含量见表3。试用玉米品种为“郑单958”,种植密度68034株•hm2,玉米行距和株距分别为60cm和30cm。2010年6月23日翻地、埋秸秆、施基肥,2010年6月24日播种,7月15日—8月15日玉米从拔节进入灌浆期,8月16日—9月5日为灌浆期,9月6日—10月5日为逐渐成熟阶段,10月5日收获。追肥时间为2010年8月1日和8月17日,分别为玉米拔节期和灌浆期,追肥方式为行间挖穴点播,基肥和追肥的施用量见表2所示。 1.3土壤呼吸作用的测定 土壤呼吸测定采用动态气室法,通过密闭交换式的采集气体系统(LI-COR-6400-09土壤气室)连接红外线气体分析仪(IRGA)对气室中产生的CO2进行连续测定,系统同时测定10cm深土壤的温度。测量气室放置在事先已经放入土壤中的PVC环上进行测量,为减少安置PVC环对土壤系统的破坏,第1次测定在安置24h后再进行,以避免由于安置PVC环对土壤扰动而造成的短期呼吸速率的波动[16]。PVC环直径11cm、高10cm,在2010年6月24日玉米播种后立即安置在两行玉米的中间,即掩埋秸秆区,PVC环埋入土壤后2cm露出地表以保证测量气室的密闭性,同时去除环内的一切活体,每个小区安置1个环,每次测定3次重复,仪器自动记录。在整个玉米生长季的测定过程中一直把PVC环保留在土壤中,于早晨09:00—12:00定期测定土壤呼吸[17],从玉米拔节初期,即7月24日开始测定,之后间隔5d测定1次至9月18日。 测定时密闭PVC环的土壤呼吸通量计算公式为:Q(μmol•m2•s1)=(C/t)×V/A=(C/t)×h(1)式中,C为时间间隔t(s)的密闭PVC环内CO2的浓度差(μmol•m3),h为环高(m)。在测定土壤呼吸速率的同时,使用便携式土壤水分测定仪(Hydrosense,Campbell,美国)测定5cm土层的土壤湿度,表示为容积含水量,通过计算换算成土壤孔隙含水量(WFPS),计算公式为:WFPS(%)=[含水量(%)×土壤容重(g•cm3)/土壤总孔隙度(m3•m3)]×100(2)式中,土壤总孔隙度(m3•m3)=1土壤容重(g•cm3)/2.65(g•cm3),本研究中,土壤容重按1.48g•cm3计算。降雨量和大气温度通过试验区内的气象站自动采集。试验期降水和大气温度见图1。 1.4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PSS16.0和Excel2003软件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玉米生长季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变化 玉米整个生长季,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土壤孔隙含水量(WFPS)变化范围为34%~82%,平均为66%。方差分析表明,9个处理之间,玉米生育期平均WFPS没有显著差异(P>0.05)。土壤温度最高29.52℃,最低20.84℃,平均24.91℃,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平均温度亦没有显著差异(P>0.05)。#p#分页标题#e# 2.2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就玉米整个生长季看(图3),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依次表现为秸秆行间掩埋(ISFR)>秸秆移除(NSFR)>秸秆覆盖(SFR)。ISFR处理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209.22±75.63)mg(C)•m2•h1,显著高于NSFR处理的(169.51±45.50)mg(C)•m2•h1和SFR处理的(161.14±26.32)mg(C)•m2•h1。NSFR、SFR、ISFR处理在整个玉米生长季的土壤呼吸速率波动范围分别为:91.30~302.26mg(C)•m2•h1、78.84~242.78mg(C)•m2•h1和72.38~416.23mg(C)•m2•h1。由以上可知,玉米整个生育期秸秆行间掩埋措施对土壤呼吸有显著影响,大幅度增加了土壤呼吸。具体到玉米生长的某一阶段来看,玉米拔节期(7月15日—8月15日),ISFR处理的平均土壤呼吸也总是显著高于NSFR和SFR处理(图3),灌浆后期到成熟期(8月24日至收获),随着气温的降低,土壤微生物活动减弱,土壤呼吸逐渐减小,3个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2.3氮肥施用对土壤呼吸变化的影响 2.3.1配施有机氮肥下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 随季节变化,秸秆行间掩埋配合基肥施用鸡粪的不同处理间土壤呼吸速率高低变化基本一致(图4a)。对整个玉米季土壤呼吸的监测发现,鸡粪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十分显著。秸秆行间掩埋配合施用33.6kg(N)•hm2鸡粪处理(ISOM2)平均土壤呼吸速率最高,为(208.08±31.54)mg(C)•m2•h1,波动范围为41.37~415.30mg(C)•m2•h1;配合施用16.8kg(N)•hm2和50.4kg(N)•hm2鸡粪处理(ISOM1和ISOM3)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135.07±21.97)mg(C)•m2•h1、(171.43±43.31)mg(C)•m2•h1,显著低于ISOM2处理,其波动范围为70.49~395.78mg(C)•m2•h1和50.66~349.42mg(C)•m2•h1。秸秆行间掩埋配合施用鸡粪的氮高于和低于33.6kg(N)•hm2时,土壤呼吸减弱,说明配合施用33.6kg(N)•hm2鸡粪的C/N比最适宜微生物代谢活动。玉米拔节期(7月15—8月15日),3个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先增加后逐渐减小,灌浆前期(8月16日—8月27日)降到最低,之后又升高,说明秸秆行间掩埋配施鸡粪时,秸秆和鸡粪中大部分易分解的物质在施入土壤后1~2个月左右大量分解,并且追施化学氮肥可以促进土壤呼吸作用。 2.3.2配施化学氮肥下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 秸秆行间掩埋基肥配合施用化学氮肥的各处理间土壤呼吸高低变化基本一致(图4b)。玉米整个生育期,平均土壤呼吸速率秸秆行间掩埋配合施用16.8kg(N)•hm2化学氮肥处理(ISF1)为(148.67±35.07)mg(C)•m2•h1,配合施用33.6kg(N)•hm2化学氮肥处理(ISF2)为(124.11±23.18)mg(C)•m2•h1,配合施用50.4kg(N)•hm2化学氮肥处理(ISF3)为(178.85±46.60)mg(C)•m2•h1,其波动范围分别为55.89~363.82mg(C)•m2•h1、47.45~384.91mg(C)•m2•h1和43.62~452.52mg(C)•m2•h1。ISF3处理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ISF2处理(P<0.05),峰值显著高于ISF1和ISF2处理(P<0.05)。玉米不同生育阶段,3个处理土壤呼吸速率7月27日均出现峰值,之后逐渐减小,灌浆期(8月16日—9月5日)呈升高下降升高的趋势,成熟期下降。追施氮肥之前,即在玉米拔节初期(7月27日之前),ISF3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最高,ISF1处理土壤呼吸速率最低;3个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峰值均出现在第1次追肥之前;第2次追肥后,各处理土壤呼吸速率均略有上升;灌浆后到成熟期,由于降水较多、气温较低(图1),各处理土壤呼吸速率下降,但差异不显著。表明秸秆行间掩埋配合施用化学氮肥,其施用量显著影响土壤呼吸。 2.3.3秸秆行间掩埋配施氮肥对夏玉米碳累积排放量的影响 从玉米整个生长期看,ISFR处理CO2排放累积量最高,达502.14g(C)•m2,比SFR和NSFR高115.41g(C)•m2和95.31g(C)•m2,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SFR和NSFR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ISF1、ISF2、ISF3处理的土壤CO2排放累积量分别为356.80g(C)•m2、297.86g(C)•m2和429.25g(C)•m2,ISF3处理比ISF1、ISF2高16.88%和30.61%,ISF3与ISF2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ISF1与ISF2、ISF3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图5)。ISOM1、ISOM2、ISOM3处理CO2排放累积量分别为324.16g(C)•m2、499.39g(C)•m2和411.43g(C)•m2,ISOM2处理比ISOM1和ISOM3高35.09%、17.61%,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图5)。ISOM2处理的CO2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ISF2处理。 3讨论与结论 3.1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秸秆还田可以调节土壤物理环境、促进环境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转化[18],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19],增加土壤总孔隙度[20],以促进土壤中CO2向空气中扩散,从而增加土壤CO2的释放速率。雷宏军等[19]对黄淮海平原7个独立施肥长期定位点的土壤有机碳动态进行模拟,发现有机物料还田量是决定耕层土壤CO2年排放通量大小的直接原因。众多研究结果认为,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呼吸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中,玉米季秸秆行间掩埋区平均土壤呼吸速率高于秸秆覆盖和秸秆移除的措施,可能是因为秸秆行间掩埋于表层20cm土壤,导致土壤中C/N比变大,增强了微生物活性,翻埋入土的秸秆在7、8月高温下,一方面促进了被掩埋秸秆和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另一方面增强了土壤微生物的呼吸。 3.2秸秆行间掩埋配施有机肥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中潜在矿化分解的有机碳含量,增大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常数,而且能增强土壤呼吸的强度,使土壤有机质中的无机养分循环加快,显著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提高土壤质量[21]。有机肥自身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能源,从而为微生物提供更多的降解底物,显著提高微生物活性[22],特别是刚施入后,施有机肥的处理土壤呼吸显著高于没有施用有机肥的处理[23]。#p#分页标题#e# 本研究中,玉米整个生长期,ISOM2处理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和累积碳排放量显著高于ISOM1和ISOM3处理,表明ISOM2处理的C/N比最适宜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秸秆行间掩埋配合施用鸡粪土壤呼吸速率峰值均出现在第1次追施化学氮肥之前(7月28日),表明施用有机肥能促进微生物的活性,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施用有机肥的3个处理中,ISOM2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峰值最高,表明秸秆行间掩埋配合施用有机肥,微生物活性提高的程度受有机肥施用量的影响,配合施用量高于和低于33.6kg(N)•hm2时土壤呼吸速率下降;第2次追施化学氮肥10d(8月27日)后,3个处理土壤呼吸速率有所上升,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气温回升所致[2425],另一方面有研究者认为,施氮肥的时间影响土壤呼吸,在玉米地的施肥试验表明,晚施肥比早施肥土壤呼吸要高[26]。化肥对土壤呼吸过程的影响主要依赖于土壤有机质的水平,在施用有机物料的情况下,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高,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明显;而在不施有机物料的处理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且新鲜的土壤有机物质数量少,土壤有机质稳定,化肥对土壤呼吸速率过程的影响不明显。配合施用有机肥的土壤呼吸速率高于不施有机肥的处理,这主要是由于施入有机物料提高了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同时改善了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保水性能,从而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高,也为作物根系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增加了根系的生长量和活力,进而增加CO2的排放量[2728]。 3.3秸秆行间掩埋配施化学氮肥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土壤呼吸作用的氮肥施用效应较为复杂。有研究认为,化学氮肥能促进土壤中容易降解的有机碳的分解[29],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呼吸作用增加,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不敏感[15,23,30]。玉米生育期长期施用高量氮[540kg(N)•hm2•a1]、磷肥[135kg(N)•hm2•a1]明显影响到土壤释放CO2的量[31]。也有研究表明,施氮与未施氮处理下大麦田具有相似的土壤呼吸速度[32]。化学氮肥能抑制土壤有机质中一些高分子化合物的分解[33],因此对土壤呼吸作用影响的大小并不显著[34],甚至可能抑制土壤呼吸作用[30]。杨兰芳等[35]盆栽试验表明,施氮对裸地土壤呼吸影响不显著,有作物条件下,施氮300kg•hm2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施氮150kg•hm2的处理。以尿素形式施入的氮在短期培养试验中表现出增强微生物呼吸作用[36],而在长期培养试验中发现抑制微生物呼吸[37]。氮的供应不足有可能会限制在提高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3839]。Poorter等[40]研究发现,营养状况低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由于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的促进。 本研究中,秸秆行间掩埋配合施用化学氮肥,玉米整个生长季平均和累积的土壤CO2排放量配合施用16.8kg(N)•hm2时高于配合施用33.6kg(N)•hm2,但二者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不显著;配施量增加到50.4kg(N)•hm2,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和累积CO2排放量显著升高,这表明秸秆行间掩埋配合施用高量氮肥促进了土壤呼吸。播种时秸秆行间掩埋配合施用化学氮肥,虽然小麦秸秆的C/N值较大,难于分解,但微生物可利用施肥土壤中的有效态氮以掩埋的秸秆为碳源维持自身生长,增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来分解有机物质。因此,3个处理在第1次追肥前土壤呼吸就出现了峰值(7月28日);第2个峰值均出现在第2次追施氮肥之后(8月28日)。宋文质等[25]观测中国冬小麦田施用氮肥前后CO2通量变化的结果也表明,施肥后农田CO2排放量增大。本试验中,掩埋秸秆区土壤呼吸属无根呼吸,该区土壤CO2排放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呼吸、掩埋秸秆和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基施配合施用不同水平的化学氮肥对CO2排放的影响与土壤中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41]。因此,秸秆还田基施化学氮肥施用量至关重要,应同时满足作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吸收利用。

呼吸的作用篇(10)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33-01

呼吸是人体发声的动力,是歌唱艺术的基础。发声方法正确与否呼吸起决定性作用。在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论述。在我国民族传统唱法中,也认为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气为声之本,气乃声之帅”,并强调:气催声发,声靠气传,无气不发声,发声必用气。说明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

歌唱的呼吸与日常说话不同,它需要把日常说话时自然的气息再进一步深化,组织成一股集中的有力度的气息,使歌者在歌唱时达到精神和身体之间的平衡。我们日常说话时呼吸比较浅,不须用很大的肺活量,而歌唱的呼吸运动就不同了,吸气动作很快,呼气的动作很慢,如果遇到较长的乐句,一次呼气可长达十几、二十秒钟。许多声乐家将歌唱发声的呼吸方法分为四种:锁骨呼吸法、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由于大多数生理学家和声乐家认为个别的孤立的呼吸方法是不存在的,都主张在歌唱时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我国民族传统声乐理论所说的“丹田之气”的呼吸方法,即“气沉丹田,头顶虚空,全凭腰转,两肩轻松。”也就是在歌唱中用胸腔、横膈膜和腹肌互相配合进行呼吸和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

有人将这种呼吸方法形象地比喻成打气筒或注射器,人体的胸腔、腹腔管筒、横膈膜就像活塞、打气筒或注射器,是利用活塞向下运动而获得空气,通过活塞向上运动来挤出空气。胸腹式的呼吸法就类似这种运动过程,如在吸气时,不仅依赖于横膈膜的下降,还要依赖于肋骨的运动,引起胸廓扩张将气息吸入肺部;呼气时,不仅依靠横膈膜的上升,还要依靠腹腔的压力,将肺吸入的气息呼出;而且呼出的气息是能够保证在声带之下获得适度的均匀的空气压力,才能有利于歌唱发声。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及对歌唱的好处是:

1、吸气: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息到肺的底部。胸部和两肩要放松,切忌抬着。吸气量不能过深,过深容易造成人为地下压,使声音僵硬;也不易过浅,气吸得太浅就会憋在胸部,造成声音的单薄、发漂,还会引起喉头和颈肌的紧张。气必须吸下去,只有下得去,声音才上得来。

2、呼气:歌唱用气时,要保持吸气的状态,横膈膜在呼气时仍要保持吸气时下沉的状态,不能一下放松,要逐步放松,努力控制气息徐徐地吐出,做到有控制地呼气。气息应该和声音同时发出来,要避免气息单独流出来时发出的声音。这种有控制的呼吸,需要长期锻炼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3、支点:横膈膜属于吸气肌肉,小腹是呼气肌肉,当横膈膜下降控制气吸的时候,小腹有一种推气的作用,如果只有横膈膜的控制,没有小腹的推动,气息就出不来;如果只有小腹的推气,没有横膈膜的控制,气息很快就会跑光。所以,必须有控制,这种控制就与呼气形成一种对抗的作用,即气息的支持点,又称支点。在歌唱用气时,要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做支点,使气息呼出时有节制而均匀有力。掌握了在呼吸控制中所产生对抗而形成的支持点的感觉,当我们歌唱发声时,便会感到声音仿佛落在我们所控制的气息上,也就是说声音是用呼吸来支持的,这就产生了有支持点的声音,这种声音不但响亮悦耳,而且能够强弱有致,收放自如,可唱出音色上多种变化。

4、用气方法:不同的用气方法是根据所唱歌曲(或乐句)的不同要求而有所不同。一般规律是,唱低音区声音放松,不需要很强很多的气息。唱中声区应用近于说话那样的气息;高音区的对抗性强,气息的压力也比较强;唱连贯的音和长音时,气息输送平稳、均匀。唱音程跳动较大的音时横膈膜的操纵力必须随着音的升高而增强。唱气势较强的音或断音时,呼气要凝聚集中、快速呼出。唱八度跳音时,要用横隔膜和小腹的抽缩动作收缩腹肌一下唱出等。

呼吸的作用篇(11)

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的学习应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而其中的科学知识和科学观念是构成科学素养的基础,科学概念则是组成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关键的科学概念,才能进行科学的思考,才能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因而,在科学教育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建立和发展。然而,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思维认知能力等差异,就会造成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和认知的不同,从而产生学生头脑中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此谓之“迷思概念”。

镜头一:在比较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有些学生认为“人和其他动物在进行呼吸作用时,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会呼出氧气。”

镜头二:有的学生在学习呼吸作用时提出“呼吸作用就是气体的进出”。

镜头三:题目“动物和人呼吸作用在______内进行。”很多学生选择了“肺”。

在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学生经常对一些概念理解不正确或产生混淆,譬如上述镜头中对呼吸作用的理解。有些教师对学生自发形成的迷思概念很抵触,觉得如果没有这些干扰,教学会更顺利。而事实上,学生的头脑不是一块白板,可以任由教师在上面勾画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图景。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会迁移至新知识的学习中,产生或促进或干扰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学生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同时通过顺应和同化两方面的统一,建构自我的概念系统,形成自身的认识。

要矫正学生的迷思概念,就要先了解其形成。形成迷思概念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教师两方面的因素。学生的日常经验、已有知识是迷思概念主要的来源。例如,从生活经验中,学生都知道人和其他动物会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会释放氧气。他们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呼出氧气的。而教师对概念引入的简单化处理、讲解的不详细、不透彻,都会使得学生头脑中的迷思概念有孕育的土壤。如在讲解呼吸作用时,若不加以比较及详细讲解,常会有部分学生将呼吸作用等同于呼吸运动。而当发现学生没有接受时,教师往往采取简单的反复机械强化,认为只要把正确的概念传授给学生,学生的错误认识就会自然地被纠正过来。可事实上,学生的迷思概念大多是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的,只靠一、两堂课的灌输很难使他们转变过来。其结果会使得学生表面上记熟了概念的陈述语句,而碰到异常情况时还是会沿用原先的迷思概念。

那么该如何进行矫正呢?其中较好的方法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再由其主动地转变已有概念。波斯纳等心理学家提出了概念转变需要满足四个条件:①对现有概念的不满;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③新概念的合理性;④新概念的有效性。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实现其概念转变。

1、事先弄清学生的前概念

讲授新概念前,教师可通过课前提问、课前预习作业等方式弄清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学生对所要讲授概念或与之相关内容的认识,并找出其中片面的、错误的认知,从而使得后续的矫正有的放矢。如学习呼吸作用前,可先了解学生认识中的“呼吸”。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会将呼吸运动和呼吸作用混淆。教师在讲解时,就有必要将概念的含义讲解透彻。

2、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讲解植物的呼吸作用之前,安排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盆植物用塑料袋套住,放在黑暗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学生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可知道植物的呼吸作用也是呼出二氧化碳。科学的研究对象从宏观到微观,许多内容相对比较抽象。通过演示实验、多媒体呈现等方式将原来肉眼不可见的现象展示出来,或通过讨论、对话,可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陷入认知失衡状态,察觉自己原有认知的不合理之处。教师再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顺应建构,习得概念。

3、鼓励学生应用概念,反思内化

在学生习得概念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他们运用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方法,真正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可让学生通过比较“呼吸作用”和“呼吸运动”,在知识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中获取正确信息,形成正确的知识。还可让学生编织概念网络,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使概念间形成网络结构,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建构起自身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总之,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整合优化各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认知的顺应与同化,实现迷思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