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水利信息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2-16 00:24:54

水利信息化论文

水利信息化论文篇(1)

(一)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相对滞后

水利工作的三大任务是防治洪涝灾害,解决干旱缺水和治理改善保护水环境。主要表现在未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及信息化的质量还不能适应水利现代化的需要。

(二)对信息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水利系统的干部和职工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有一部分员工对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机制,水利信息化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甚至部分单位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三)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

当前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表现为:(1)从事水利信息化规划的相关人员对IT技术发展把握不够深,大量信息化应用建设刚刚完成就成了落后产品。此外,整体性规划的不完善或实施不利而导致各个系统的兼容性差,信息流不畅,致使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所建设的仅是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2)从事水利信息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相关机构对行业应用理解不够深,造成了水利信息化产品的易用性、实用性差,甚至无法推广或交付使用。(3)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条件不足。水利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本身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在水利系统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

二、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数字水利”是一个以空间信息为基础,融合各种水文模型和水利业务的专业化系统平台,是对真实水文水利过程的数字化重现,它把水活动的自然演变搬进了实验室和计算机,成为真实水利的虚拟对照体。它是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三、水利信息化的实施

(一)数字水利应用系统组成

数字水利应用系统主要由采集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表示层、接口层、支撑层七个部分组成。1、采集层。水利信息化系统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之上的,而这些信息的获得需要通过不同手段和措施;这些获得信息的手段和措施以及相应的采集点就组成了采集层。2、网络层。网络层为信息共享和数据传输提供基础,网络的建设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公网和专网相结合的方式。3、数据层。数据层通过建立所有与水利相关的数据的模型或结构,使应用层能够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得各种水利信息,产生各种水利应用。4、应用层。应用层建立在数据层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各种应用模型如洪水演进模型、排水模型等,提供水利行业的各种应用功能。如水利信息服务、统计分析、虚拟仿真、预报决策等。5、表示层。表示层以浏览器为载体,直接向从事水利的各级人员提供其所需要的相关功能或信息服务。6、接口层。接口层通过向各级水利系统提供网络接口、数据接口和系统接口使各类信息得到充分共享,各级水利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形成“数字水利”。7、支撑层。支撑层通过相关的标准体系以及最新的技术,保证整个系统安全、稳定、有效的运行。

(二)决策支持系统

根据水利工作的实际情况,水利决策支持系统包括:

1、防汛决策支持系统。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是保障防汛抗洪工作有效和科学的前提条件,可以利用遥测数据、遥感图片等进行相应的暴雨预报、洪水预报、洪水调度等工作,提前为防汛抗洪工作做出指导性的预报、预警措施。洪水不仅是灾害,其调度使用已成为水资源研究的新课题,是“资源水利”的重要组成。2、抗旱决策支持系统。抗旱决策支持系统有两类数据源,一是遥感数据源、另一类是旱情监测站采集的旱情信息数据。抗旱决策支持系统在遥感图片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得同一时期内大范围的土壤含水量信息以提供第一手的辅助决策资料,同时,也可以根据地面旱情固定、流动监测站采集的地下水埋深、土壤含水量、土壤温湿度等数据,作为区域遥感数据校正的参考。

3、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是在水资源数据库及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评价水资源量、预测水资源量、对水资源进行优化管理和科学调度。

4、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是在水环境数据库及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评价水质、预测模拟水质变化、计算水环境容量、控制规划污染物总量。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将成为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重要依据。

5、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是建立在水土流失数据库和地理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水土流失评价及治理数学模型技术,采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思想建立水土流失模型库,为水土流失的评价及预测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该系统与实时水保监测系统的集成将为保障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科学性,并指导水保工程的规划和实施。

6、水利综合会商系统。水利综合会商系统集中展示上述各种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的关于防汛、抗旱、水资源、水环境、水土保持等数据,为水利部门主管领导提供集成的会商环境,便于会商人员迅速地作出科学决策,下达会商命令,以预防或尽量减少未来可能造成的各种损失。

水利信息化论文篇(2)

主要把社会水循环过程作为主要监控对象,这个过程由“取水-输水-供水-用水-排水-回用”等环节构成。在监控时,通过监测点——包括取用水户、入河排污口、水源地、地下水监测井等,以及对线包括河流、水功能区等的信息,进而掌握面包括行政区、水资源分区以及地下水分区等的情况。接下来,通过把取用水户的取水和排水数据和行政分区的入境水量和出境水量数据以及地下水数据等进行互相校核,再加上数据信息(包括统计信息、监测信息、流域及区域水循环模型等)的互相校验,可以为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进而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精细管理。应用物理网技术,有助于水利行业准确掌握水资源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水循环过程(包括取水-输水-供水-用水-排水-回用)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天然水循环过程(包括降雨-蒸散发-产汇流-入渗)之间的合理匹配,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并优化其配置以做到科学保护,实现经济、自然及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1.2防旱防风防汛决策管理方面

主要是分别针对这三类信息的采集系统(主要是工情信息采集系统、水雨情信息采集系统以及灾情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信息采集,网络、数据库将作统一建设。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防旱防风防汛的预警,主要是以计算机网络、监测技术、信息处理及多媒体技术为支撑,在深入研究防汛抗旱监控特点的基础上,使流域内及相关地区的水情、工情、旱情、雨情、灾情等要素可以构成一体化数字集成平台、虚拟环境,可以做到在可视化条件下为预警提供决策支持,以增强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如在防洪预警预报中,主要包括两个系统:前端水雨情采集系统和预警信息系统。前端水雨情采集系统主要通过应用基于物联网M2M通信技术的无线RTU实时采集现场的水雨情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单位时间内的降雨强度和降雨量,河流水速,水库放闸水速、水量以及河流水库的水位等各种水文数据。然后通过GPRS/CDMA网络将这些信息传输到预警主控中心,以便为主控中心提供原始的水文数据。预警信息系统的设备主要包括喇叭、LED显示屏以及无线预警广播等设备。无线预警广播设备接收预警信息有三种通信方式:一,通过GPRS/CDMA网络保持与控制中心的链接,以实时侦听控制中心发出的预警通告;二,通过语音通道为紧急灾害情况提供直接的语音通告;三,通过短信通道控制中心及移动电话的终端,向预警广播设备及时预警信息。对于没有GSM/GPRS/CDMA网络的那些区域,预警信息则可以通过调频网络得以传到预警现场。

1.3在传统农业及灌溉方面

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土壤养分以及水质的检测,以实现对水文环境及水生态的监控,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应。

水利信息化论文篇(3)

信息资源建设初见成效。已建成大东口、明山电排、茅草街船闸等防汛重点区域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全市工情信息数据库录入任务已完成过半。

建成防汛会商大屏幕投影室、电子水情显示屏。按省定标准建设了网络中心机房,添置了较为先进的网络设备,建成了现代化的防汛会商室。

公众服务信息系统初步建成。由市防汛办负责实施的市局信息网站建设工作基本完成,水利信息网站现已开通。

组织开发了“益阳防汛”应用软件,实现全市防汛重要点位雨情、水情自动汇总、累计贮存、分析比较。

各区县(市)信息化建设也取得很大的成绩。如南县组建县局域网、购置了电子水情显示屏、雨量自动测报仪、电子投影仪等现代设备。自主开发了南县防汛指挥系统软件、电子投影仪等现代设备。自主开发了南县防汛指挥系统软件,能通过拨号方式接入南县本地气象台、长委的网络获取信息。

二、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加大投入

由于水利行业战线长、信息量大,相当多的信息源分布在穷乡僻壤,信息的采集有相当难度,因而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要求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所以要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投入机制,充分利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洪保安建设”等途径,加强信息化建设,逐年投入,逐步积累。

2.认真做好规划

规划工作是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极其重要。鉴于规划工作一直是益阳市信息化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应将编制信息化规划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按照《全国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规划》和水利部的统一要求,结合益阳的本地实际情况,加强深层次的调查分析研究,综合考虑,长远规划,科学地编制好信息化规划,杜绝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

3.加强人才培训

水利信息化论文篇(4)

信息化建设理念是近些年才被提出来,并运用于实践中的新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切实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在人们对自然的探索不断深入,各种新的理念和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人类逐步迈入了信息化时代。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的依托下,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各个地区之间传递。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也因此而加快,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也因此而不断提升。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水利工程也逐步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在近些年,全球资源和环境形势不断恶化,水利工程行业必须能够在利用尽可能少的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充分发挥出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我国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

1.2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地位的提升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大国,水利工程在我国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当中的地位也不可忽视。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人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大肆掠夺时,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尽管近些年来,相关的环保措施和发展战略陆续被提出,各个地区也加强了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但许多巨大的自然灾害时常发生,给人们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正常进行造成了巨大的阻碍。现代水利工程不仅仅具有灌溉农田、便利交通运输、发电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影响着排洪、抗灾等工作的进行。随着现代水利工程规模的扩大,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也会对周围的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还有效的降低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不利影响,保障了水利工程工作的稳定系、安全性、可靠性及使用寿命,促进了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因此,近些年来,人们对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这有利于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发展。

2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

2.1相关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尽管我国水利工程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在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上也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方面,仍旧缺乏相应的技术和经验。许多水利工程在向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尽管所采用的都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技术和设备,但由于企业内部相关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许多问题,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造成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质量和效率的低下,给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同时,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的背后,还引发了许多骇人听闻的事件。一些工程企业的内部人员,利用管理上的漏洞以及职位上的便利,挪用公款,贪污受贿,这些丑闻的曝光,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人们在进行水利工程信息化投资建设时更为审慎,这也给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2.2相关技术和设备的落后

在日益增长的社会生产需求和人们生活需要的推动下,现代水利工程在规模、性能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特别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理念提出后,水利工程的建设成本进一步提升,工程运行和维护的成本也变得十分巨大。一些水利工程建设企业在进行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所采用的技术比较落后,所建成的信息化系统自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漏洞,其运行的质量和稳定性难以保障。尽管一些水利工程已建立和建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但在这套系统运行和对其进行维护时,由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技术上的缺陷及相关设备的落后,使得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对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稳定系、可靠性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另外,一些水利工程周围往往存在着很多依赖于此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和居民区,一旦水利工程由于技术和设备上的落后而出现问题,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运行,就会给周围企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正常进行造成严重的损害。

3促进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推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在水利工程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对水资源和周围气候条件等大量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判断和储存。信息化技术和水利工程的结合,有力提升了对这些信息采集的精度、分析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对提升决策的力度和发挥水利工程的性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有效推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根据各个水利工程运行时所需要采集的数据和所需要发挥的作用,设计编制出简洁高效的软件,并将这些软件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系统故障率和出错率。同时,在信息化系统运行时,要设置相关的部门对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并根据市场发展的动向及人们工作和生活需求的变化方向,对系统进行及时的升级改造。

3.2重视专业人员的培养

现代水利工程的职能相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调整,并且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其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因此,对相关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为了满足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加强对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专业人员的培养工作。水利工程部门也要对在岗的人员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和思想品质的考核,在平常的工作过程中也要加强与工作人员技术和经验上的交流,并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提升员工技术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推动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发展。

水利信息化论文篇(5)

2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的技术特点

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拥有三个方面的技术性特点,分别是:具有实时性,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和其信息系统上的资源共享性。而其中实时性则是指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里所有的数据和图文能够通过一定的双向性通信方式进行手动和自动两种拨号,并能够通过其智能性以自动化的方式对水情信息进行采集和传递。而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为了能够使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更加便捷的计算和查询出相关信息,还将通过实时性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数据分类和数据存储等方式进行处理。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在水情的控制上通过智能性的自动化将水情各方面的进展控制和监控。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还能够在计算机系统的人工智能方面得到一定的信息掌握,将其中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智能化的安排,由此体现出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的智能性。同样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还能够通过实现水利工程信息的资源共享,来令其中的有关工作者快捷方便的获得资源,这是由于水利工程信息化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种模式来加以完善的。不仅能将各类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上体现出自动化,而且能够将水情预警也实现自动化的实时监控,由此可以说明,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完善和改革,更能够提高其工作量缩短其工作时间。

3现代信息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

《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金水工程”规划)》中表示,现代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中的作用表现在其信息的综合体系中。而且,水利信息的基本框架是由其基础的设备,业务的应用和其能够保障安全的环境所组成的。其中更是涉及了方方面面的技术,在水利信息的综合表现中连接了各个方面的层次,其技术还能够通过探究和了解在其水利工作中起到一定的有利作用。

3.13S技术

水利信息化存在三个信息采集方面的技术,也是其重要的技术,分别是:遥控感应技术,即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服务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由此就不得不分别介绍其中的技术,第一是遥感技术。这是一种利用释放电磁波来收集各种物体反射出的电磁波的差异的技术,通过获得相应水情中所需物品的特征和状态来实现遥控感应的功能的技术。它不仅可以通过空间信息的采集和地面信息的接收这两方面来获得所需资料,更能通过对地面的实况调查和一定的智能性信息分析来获取其中信息量极大的周期短的重要信息,水利信息能够在水灾和旱灾中做出损失的评估和相应的应对政策。另一方面来说在水体和水质方面的检测中,由于灾情的紧急、环境破坏而导致的不稳定性,遥感技术更能够通过各个方面对降水和洪灾进行相应的评估和事后的急救,因此更能够发挥出在各种业务中的作用。现在,由水利信息组织研究并开发了相应的水利应用和平台数据系统,能够向各个行业的每一名用户都提供相应的水利服务,而在不久的将来,更是能够通过科研人员的研究,来合理并完整的开发出卫星遥感的植物指数模型和地表温度特征的空间模型以及有关水利的模型。其中卫星和航空遥感在中国历史中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对地震后地区湖泊方面的水利检测发挥出重大作用。遥感技术能通过大局观形成高效的实时性的特点,成为调查途径中的重要信息来源,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各类遥感技术探查出的水土流失情况,能为我国的水土治理方面的工作埋下基础,而且由不同时间段的土壤分析对比来说,水利工作的发展更加能够成为水土方面的一大保障。将地理空间数据库作为基础,采用多种地理模型的分析方法及时提供更多的空间性的和动态性的信息,这就是地理信息系统。它具有多因素综合分析、多区域空间分析以及动态性预测的功能,是分析相关管理信息的强有力的工具。地理信息系统有很多子系统,例如:空间数据输入、数据分析与处理以及输出等。地理信息系统在多种情况下有着突出作用,例如: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水利部构建了全国的1:25万水利基础电子地图,向相关部门如省级水利部门或部分直属单位进行发放,使水资源的综合规划等重大项目实现资源的共享。目前,全国1:5万水利基础电子地图正在建设中,水利部牵头已经建成的长江干流、鄱阳湖、洞庭湖等水域的水下地形图为其相关的水文预报和湖泊演变等信息分析做了良好的前期技术铺垫。对于很多流域或地方来说,已经建成了l:5万、1:l万的水利基础电子地图,有的更细化了三维电子地图,这些为水利信息的管理和应用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方向。对于防汛减灾、水情测报以及水资源的实时监控,包括水土的保持监测与安全监测等方面,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很多优势。包括:定位的高灵活性和高精度、实现了三维坐标、全天候作业、其简单的操作和全球的覆盖性更是大有裨益。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由空间段、控制段、用户段这三部分组成,所以其精确性比无线电导航系统更高。GPS定位技术能够精确的定位危险地点,与指挥中心的联动也能通过辅助通信技术得以实现。在水利业务中单一的某种技术往往不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需求,因此经常将3S技术集成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前面提到的防汛减灾、水下地形测量以及水土流失监测等应用都是综合性的使用了3S技术。

3.2通信与网络技术

水利系统依托于水利信息网络将相关信息进行和收集,已实现将种类繁多、信息量大并且地理分散的水利信息相互连接,以保证数据、图像等信息能够安全的、准确的进行传输和交换。“75.8”大洪水的发生更快的推进了水利通信系统建设的进程,受到当时通信和网络的局限,水情无法及时传递给指挥调度中心,从而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洪灾泛滥,人员伤亡,财产收到了巨大的损失。之后,水利部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决定加强相关通信和网络的建设,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利通信网络已经先后采用了多波段、多设备的通信技术。直到现在为止,全国已建成了重点防洪地区微波通信电路一共15条;在公众电信网络覆盖有障碍之处,也使用了大量短波和超短波电台;在重点的易发生洪灾之处尤其是大中型的水库一共建立了200多个自动测报系统。目前一个结构较为完整、功能较齐全的防汛通信卫星网络系统已经建成,由水利部卫星通信主站和北京网络管理中心以及600多个卫星通信小站共同组成。由此来看,防汛通信网的构建,已经在山洪、泥石流等恶性自然灾害中的减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水利信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行业各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分为政务外网和政务内网。水利信息网按照网络层次可以分为广域网、部门网、园区网和接入网。在这4个层次中,广域网又能够分为骨干网、流域区网和地区网三种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水利信息中心已经具有相对的雏形,其前身之一就是水文水利调度中心,在当时,江苏省、辽宁省等等个别先进单位在其单位内部建设了Decnet或NOVELL的局域网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以及水利业务应用的不断增加的需求,1994年,水利信息中心为发展拓展其相关业务,依托X.25公用分组交换网,建设了在当时最先进的全国实时水情计算机广域网,这一举措,为实现全国雨水实时信息收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从2003年以来,根据国家对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大力扶持,水利信息化也在飞速发展,而且水利部已经组织建设了水利信息网的骨干网。目前,水利信息网已经实现了所有省级以上水利部门的全覆盖,与地市水利部门相互通联的比率也大大增加,达到了63.1%,部分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已经实现了区县级水利部门的全覆盖,与此同时,依托水利部门电子政务项目的不断壮大,已建设了连接水利部以及7个流域的水利电子政务外网。

水利信息化论文篇(6)

1 水利信息化发展分析 水利行业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同时也是信息十分密集的行业,其信息化工作开始于“七五”期间,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1.1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相对滞后 水利工作的三大任务是防治洪涝灾害,解决干旱缺水和治理改善保护水环境。主要表现在未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及信息化的质量还不能适应水利现代化的需要。 1.2对信息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水利系统的干部和职工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有一部分员工对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机制,水利信息化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甚至部分单位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1.3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 当前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表现为:(1)从事水利信息化规划的相关人员对IT技术发展把握不够深,大量信息化应用建设刚刚完成就成了落后产品。此外,整体性规划的不完善或实施不利而导致各个系统的兼容性差,信息流不畅,致使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所建设的仅是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孤岛”。(2)从事水利信息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相关机构对行业应用理解不够深,造成了水利信息化产品的易用性、实用性差,甚至无法推广或交付使用。(3)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条件不足。水利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本身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在水利系统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 2 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数字水利”是一个以空间信息为基础,融合各种水文模型和水利业务的专业化系统平台,是对真实水文水利过程的数字化重现,它把水活动的自然演变搬进了实验室和计算机,成为真实水利的虚拟对照体。它是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3 水利信息化的实施 3.1数字水利应用系统组成 数字水利应用系统主要由采集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表示层、接口层、支撑层七个部分组成。 (1)采集层 水利信息化系统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之上的,而这些信息的获得需要通过不同手段和措施;这些获得信息的手段和措施以及相应的采集点就组成了采集层。 (2)网络层 网络层为信息共享和数据传输提供基础,网络的建设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公网和专网相结合的方式。 (3)数据层 数据层通过建立所有与水利相关的数据的模型或结构,使应用层能够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得各种水利信息,产生各种水利应用。 (4)应用层 应用层建立在数据层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各种应用模型如洪水演进模型、排水模型等,提供水利行业的各种应用功能。如水利信息服务、统计分析、虚拟仿真、预报决策等。 (5)表示层 表示层以浏览器为载体,直接向从事水利的各级人员提供其所需要的相关功能或信息服务。 (6)接口层 接口层通过向各级水利系统提供网络接口、数据接口和系统接口使各类信息得到充分共享,各级水利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形成“数字水利”。 (7)支撑层 支撑层通过相关的标准体系以及最新的技术,保证整个系统安全、稳定、有效的运行。 3.2决策支持系统 根据水利工作的实际情况,水利决策支持系统包括: (1)防汛决策支持系统 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是保障防汛抗洪工作有效和科学的前提条件,可以利用遥测数据、遥感图片等进行相应的暴雨预报、洪水预报、洪水调度等工作,提前为防汛抗洪工作做出指导性的预报、预警措施。洪水不仅是灾害,其调度使用已成为水资源研究的新课题,是“资源水利”的重要组成。 (2)抗旱决策支持系统 抗旱决策支持系统有两类数据源,一是遥感数据源、另一类是旱情监测站采集的旱情信息数据。抗旱决策支持系统在遥感图片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得同一时期内大范围的土壤含水量信息以提供第一手的辅助决策资料,同时,也可以根据地面旱情固定、流动监测站采集的地下水埋深、土壤含水量、土壤温湿度等数据,作为区域遥感数据校正的参考。 (3)水资源

水利信息化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TN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383-01

随着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建设管理开始由传统型的经验管理逐步转换为现代化管理。各级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在抓紧骨干性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非工程性措施的建设,并着手利用通信、计算机、程控交换、图文视讯和遥测遥控等现代技术,配置相应的硬、软件设施,先后建立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信息采集和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采集,水工建筑物的自动控制,作业现场的远程监视,工程视讯异地会商及办公自动化等。

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发展

全面实现我国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发展,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水利现代化建设计划方案,做好水利的管理工作,流域管理部门要重视管理人员的选拔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人才的培养。规范管理体制,健全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采用先进的流域管理技术,重视综合治理流域的管理思路,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策略,最终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这都要求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回归自然,人与河流和谐相处,大力宣传人与流域和谐共处的观念,使流域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平衡;强化技术规范,大力发展先进的水利技术,更新水利修复设备,不断提高水利建设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水利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监督机制,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由于当前我国正加快经济发展,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也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防为主、治为辅、防治相结合的策略。根据地域的不同,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水利现代化计划方案,分阶段综合治理,提高效率,加大资金的投入,发展我国水利事业,实现人类社会与水域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处。

二、现代化管理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工程建设管理虽具有相应的国家管理规定和基本建设程序,但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却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具体标准,也缺少现成的经验借鉴。如何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特点,制定临时(建设期)与永久(运行期)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十分关注和急需的课题,也是涉及水利信息化建设战略实施的关键。根据长期的工程实践,我们认识到工程建设管理应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基础,结合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并应用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择优配置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构成一个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系统开放、扩展灵便和实用的综合业务现代化管理操作控制平台,提供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网络服务环境,将是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发展方向。现代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解决方案拟借助于现代的通信、计算机、遥测遥控、图文视讯等先进技术,建立专用的通信传输链路、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实时的信息采集网络、动态的远程监视监控网络和实用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配置和研制开发相关的应用软件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监测、水工建筑物的远程监视监控、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工程建设管理办公自踊和工程管理视讯异地会商等综合业务的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管理。鉴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特点,系统中通信传输链路的建设拟采用有线、无线兼容,多链路迂回的基本原则,其骨干性传输链路拟选择技术先进成熟、性能稳定可靠的光纤、卫星或数字微波等通信方式,以确保通信畅通、传输可靠和安全运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拟根据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客户终端和网络管理等硬件和应用软件,并研制开发相关的工程建设管理专用软件,完成工程建设管理局域网络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做好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计算机网络的汇联,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工程建设管理广域网络。

三、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在水利防汛的应用

目前在全国各省市基本上都建立了本地的局域网,通过卫星线路连接到国家水利部,构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水利专网,为当前的水利防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根据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可划分为5个分系统,即信息采集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天气雷达系统。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总体结构由两个网络组成:一个是分中心以下的星型报汛网,一个是分中心以上的互联互通的计算机网络。两个网在分中心汇接。利用多种通信信道组成的报汛网和众多的报汛站、采集点一起组成了信息采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基于国家公众通信网组成,它为各级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工作平台的相互间交换信息的通路。

四、现代化、信息化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促进水利新理论的产生

水利信息化论文篇(8)

1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

所谓信息化是相对于工业化而言的,它是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大多数学者则认为,信息化是指在人类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信息化可以给企业带来诸多的竞争优势。企业通过生产的信息化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通过营销的信息化可以把握市场的最新动态,通过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将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企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因而全面、公正和客观地评价国有企业信息化水平也就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目前如何正确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没有权威的规范和模式,尤其是在定性的基础上定量评价是管理界函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并不乐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企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低,信息技术装备落后。我国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不足10%。作为企业信息化核心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占我国工商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中,有一半的还没有配备计算机,(2)社会网络化程度低,信息流通不畅。截至2002年底,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到5910万,同时上网计算机总数达到2083万台。这个绝对数字虽然大,但我国上网人口的比例还很低。2003年春夏之交在我国广东、香港和北京等局部地区爆发的非典型性肺炎则充分说明一了我国公共信息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存在公共服务部门信息不畅的瘤疾;(3 )人员素质低、管理方式落后、信息系统成功率低。我国企业职工队伍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68 %,这是制约企业信息化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企业大多还是采用粗放式管理,管理方法落后,因此体现现代管理思想和理论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在中国的成功率很低,以致于业界中产生了“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的悲观观点。

我们认为,以上种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大家容易忽视的间题,那就是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信息化措施。否则,盲目进行信息化投资只能使企业陷人歧途,使信息化投资产生不了回报或者达不到预期的投资目标。

2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理论模型及可借鉴的方法介绍

应该说信息化测评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早在1962年马克卢普就在其《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就考察了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研究了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比例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测评信息经济规模的理论与方法。1977年,美国学家波拉特在《信息经济:定义与测量》一书中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信息化的测评方法,并利用美国国家统计数据具体地测评了美国信息化的gnp值和就业人数,第一次使人们对美国的经济结构和性质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其理论核心是将信息部门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逐个识别出来,然后将信息部门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进而建立了一套可以量化的测评体系。其中一级信息部门又称第一信息部门,包括所有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或产业),这个部门提供信息处理与信息传递所需要的技术性的基础设施,销售作为商品的信息;二级信息部门又称第二信息部门,包括民间和政府的管理部门,此类部门涵盖了经济领域中行使计划、决策、管理活动的有关机构。1965年,日本经济学家小松畸清介首次提出了信息化指数法,又称信息化指数模型。信息化指数法主要是从邮电、广播、电视新闻等行业中选取信息量、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系数四个要素来体现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四个要素具体又细分为11个变量,将这些指标与某一基准年相比得到的就是信息化指数。这种方法即可以从时间序列上研究发展趋势,也可从截面上考察不同国家信息化发展程度的差别。1998年,钟义信等提出了一种测评信息化水平的新方法,取名为“信息化的综合指数法”。

这些方法成为我国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指导性理论和方法。如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国家统计局于1995年采用六个要素指标来测度国家信息化水平。这六个指标分别是: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化人才和信息化政策法规,每个要素指标又包含若干个子指标。现有的这些信息化水平测评模型和方法几乎都是立足于社会和国家等宏观层次的,因此往往以产业部门为基础数据输人单元。但如果把社会信息化水平测评模型和指标体系直接应用于微观层次的企业时,往往会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企业信息化一般都是由企业信息化战略驱动的,信息化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时应该包括信息化战略规划的水平;②社会信息化水平在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是渐进式的,而企业信息化水平可以是跳跃式,例如我国很多企业在没有任何信息化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直接投资建设erp系统或cims系统照样取得了成功,而我们不能说这种信息化过程是渐进式的;③在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软件开发、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等方面的投资占有绝大部分的份额,同时硬件和网络的投资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而在社会信息化测评指标中,硬件和通信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显然这与微观层次的企业信息化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别;④企业不能从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模型和指标体系中得到有关企业信息化过程的信息,而企业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了解了其信息化水平如以后,往往更关心其下一步应该如何干的问题。

虽然这样说,我们还是认为社会信息化水平测评方法仍然可以作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参考标准。在目前还没有十分成熟的和大家普遍能接受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模型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描述企业信息系统发展进化的诺兰(nolan)模型、描述软件开发过程管理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cmm),以及描述企业信息技术创新的技术一信息卓越度模型都可以用来作为信息化水平测评的指导模型。对此本文作者已另出过专门讨论。

3建立合理的指数测评模型时应重点考虑的几个方面

3.1企业的发展战略及信息化战略

任何企业都有自身的发展战略计划(规划),而不管这种战略是存在于企业领导人的头脑中还是被记录了下来。在企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信息化战略必然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说缺少信息化战略的企业发展战略是不完全的。而信息化战略是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有了它,企业才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信息化,也才能使信息化与企业的其他相关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满足客户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服务。没有了信息化战略的企业只能着眼企业当前的局部利益,缺少通盘的考虑,结果会导致信息化投资收益的短期性,不利于长期的发展。因此,在测评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考察企业是否有一个长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计划),并且这个规划是否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相协调和一致,为实现企业的任务和使命服务。

3.2企业信息化的组织保障和cio

在我国企业界有一种共识,那就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这就说明了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是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目前,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大多由企业的信息中心等相关机构来执行,而信息中心自身的称谓也是林林总总,颇具内涵,如计控室、电脑室、信息科技部、管理信息中心等,而这样部门的负责人往往被冠以首席信息官(cio)的头衔,当然这样准cio要想成为真正的cio除了自身要具备一定的实力以外,组织保障是不可或缺的条件。我国的信息中心和准cio们往往是临时性的,而且也缺少相应的调配企业资源和权利,这就严重地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试想在一个信息化部门可有可无的企业中,其信息化水平一定高不到哪里去。为了保障企业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建立稳定的企业信息化组织机构势在必行,也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实践案例也能说明这一点。因此,在测评企业信息化水平时,是否建立了有效的信息组织机构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3.3信息技术的投入产出绩效

提高生产效率是所有企业进行信息化的目标之一。企业在其信息化的不同阶段,信息技术投入引起的产出效率往往是不同的。在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企业往往关注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如投资建立企业的通信网络和进行企业信息的标准化工作等。这些工作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本身不会有回报。这正如联合服务汽车协会(usna)高级副总裁兼cio唐纳德·r·沃克(donaldft. walker)所说的“在信息基础架构用于商业化应用之前,不会有投资回报”图。在信息化的中高级阶段,企业才会从信息技术的投资中得到应用的回报。这也可以从美国学者在20世纪80-90年代中期从实证研究发现信息技术投资存在生产率悖论(pm_ductivity paradox),而90年代中后期至今又发现悖论不存在的事实中得到证明叫。因此,加强对信息技术投资产出绩效的考评也应该成为衡量一个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一点已经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重视。

3.4信息化的墓础标准建设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除了架设通信网络和开发应用信息系统以外,还有相应的一些信息化基础标准工作必须同时完成。这些标准不仅包括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标准,也包括企业管理、员工操作和质量等方面的标准化。例如,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在上马erp系统之前,就已经通过is09001质量认证、中国轮胎认证委员会认证、美国交通部dot认证、欧共体eoe认证等认证过程,提高了企业信息标准化工作。这些工作为该公司顺利erp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5业务流程皿组、组织结构变革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除了包含架设一个通信网络和开发一套信息系统这种大家熟知的概念以外,还牵涉到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和决策权结构等众多方面的变革。企业的信息化与业务流程重组以及组织结构变革之间是一种互动性的关系。因为,信息化要求打破企业传统的基于劳动分工理论建立起来的业务流程,建立面向客户需求的新业务流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会引起组织职能的重新分工和组织结构的变革。因此,信息技术被称为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变.革的“使能器(enabler) "。另一方面,只有经过重组后的合理的新业务流程才能使得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效用。我国很多企业实施erp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传统业务流程与erp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相冲突。因此,测评企业信息化水平时,如果把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是否重组了其传统的业务流程和组织决策权结构作为指标之一,就能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

3.6倍息安全和信息伦理道德

信息安全和信息的伦理道德问题是近年来逐步凸现出来的一种社会间题。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的存储安全和信息传输的安全。现在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和电子商务网站。企业为.了保证局域网免受非法的网络攻击,可以从两方面保证信息的安全。在技术层面上,企业可以建立良好的防火墙系统和必要的数据备份机制;在管理层面上,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信息安全保证制度,以避免人为的失误造成的信息破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的措施,都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企业员工的信息伦理就成为很重要的补充措施。信息的伦理问题是国际上信息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主要研究从业人员是否有浪费和失误、计算机犯罪的类型和影响及其防范措施、个人隐私权和知识产权问题等。无论是信息安全问题也好,伦理道德问题也罢,都要求企业建立一种良好的信息文化。很明显,如果一个企业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得当并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那么其信息化进程将会顺利地进行,所以信息安全和信息的伦理道德问题从长期来看必然成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标准之一。

4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框架模型

根据上面的论述,我们建立如下图1所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框架模型。

在这个框架模型中,

水利信息化论文篇(9)

[分类号]G201

关于农民信息行为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笔者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和维普数据库分别以农民、农村、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传播等作为检索词进行关键词检索和题名检索,发现近10年我国对农民信息行为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利用等几个方面:

1 对农民信息需求的研究

1.1 信息需求类型

近1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农民的信息需求类型主要集中在农业农村信息、科技信息、市场、政策信息等。1999-2000年,赵立桢等撰文将农民的信息需求归纳为7类:宏观决策信息、农村科教信息、良种开发信息、农业新成果新技术信息、特种经营技术信息、各种政策法规信息、市场营销信息。2001年,高春新等将农民需求的信息总结为以农业科技信息和农业政策信息为主:同时。农民对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气象与灾害预报防治信息也有较大需求。2006年,彭超根据调查提出农民最关注对自己收入有直接影响的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和政策信息;后来李习文等对宁夏农民的调研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结论。2008年,唐锟撰文提出,农村需要的信息资源是关于农业农村的各种理论、方针、政策、新品种、新科技、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及其价格、农村劳动力及世界经济情况、气象变化信息、防治病虫害信息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刘冬青等则将农民需要的信息归纳为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信息,并且指出,农民还需要与其自身发展相关的信息,如科学文化知识、保健知识、休闲娱乐信息等。

1.2 信息需求程度

大多数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农民最需要的信息类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其生活相关的信息,而对于休闲娱乐、医疗卫生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信息需求较少。向平等人的调研结果显示,农民最需求的信息是农业科技信息,其次为农产品市场信息。贺文慧、邹奎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农民最需要的信息类别排序,第一是科技信息,第二是市场信息,第三是政策法规。谭瑛等发现农民最需要的信息按照重要程度依次为实用技术、农业政策和市场信息。可见,农民最需要的信息类型主要集中在科技、政策和市场三类信息。然而,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极其不均衡,中西部和东部贫富差距悬殊,农民对信息需求的表现也不同。胡晋源提到:“我国幅员辽阔”,“数量众多的农业信息用户广泛地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空间”,“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与途径亦不相同,因而决定了农民对信息需求表现出地域差异性和多层次性”。可见,地域差异性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信息需求的类型、需求程度都会有所影响,需要研究人员根据地区发展水平对不同地区进行深入的研究。

1.3 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及满足情况

关于影响农民信息需求的因素,谢坤生认为:“主要有外部因素和个人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指社会因素、信息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包括文化水平低和经济能力两个方面”。原小玲等认为:“影响农民信息需求的因素有农民收入水平,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状况和农民信息素质”。

目前,农民的信息需求普遍得不到满足。耿劲松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农民比过去任何时候更迫切需要信息的引导和服务,以指导自己的生产和经营。卫建强认为,我国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决定了农民对信息的需求十分迫切。李建军、倪莉的研究显示,当前我国农民的信息需求基本没有得到满足,农民在利用科技致富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技术供给不足、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有限、基层技术推广部门功能薄弱等。

2 对农民信息获取行为的研究

2.1 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

信息传递主要有大众模式、组织模式和人际模式。其中大众传递模式以电视、广播、电话、互联网、图书和期刊等为代表;信息的组织传递是指政府部门或相关组织直接干预或参与的信息传递方式。李枫林和徐静认为:“农民实际获得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自身经验和政府行政机构,广播电台、电视台、企业次之,农业科研机构和图书馆最少。在信息供给形式上,以广播、电视、报纸、会议、文件、广告和口头传达等传统渠道为主;新型的农村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卓有成效,但很难被农民获取利用”。雷娜、赵邦宏和谭英等通过各自的调查,均发现电视是农民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其次为邻居亲戚朋友、书刊科技小报和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介。农村网络信息平台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还是难以被广大农户获取利用。可以看出,虽然农民可以选择的信息渠道是多样化的,但是农民对于渠道的选择却存在偏向性,主要集中在电视、亲戚朋友和政府机构,很少选择网络与图书馆。

2.2 农民选择以上途径的原因

农民偏向于通过电视、亲戚朋友等途径获取信息而较少利用网络,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农民自身因素的限制,包括农民文化程度、信息意识较低。路剑、蒋冠和徐雪高都指出,农民获取外部信息的主动性不强,缺乏主动查找和利用信息的意识,因而偏向于从简单方便的电视、亲戚朋友等渠道获取信息,而对于其他渠道的应用较少。农民文化程度较低也是内因之一,徐雪高和安玉荣都认为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直接限制了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限制了对信息的分析、理解和应用能力。

外因是指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人才非常匮乏。刘婧在研究中指出,农民很少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原因主要是农村中网络设备不普及,信息传播成本较高,同时农村能够利用网络查找信息的人才非常匮乏。

2.3 帮助农民获取信息的措施

针对外部因素,李剑等提出,农村要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手段送信息进村入户。各地应从当地农村的现实条件出发,采用高科技信息技术,结合农村、农民的需求和习惯,逐步摸索出一个便捷、廉价、实用的送信息入户的途径。蒋子春等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认为:“应该根据农民信息类型的利用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传递方式,多采取农民容易接受、习惯应用、传递效果好的方式提供信息”。严亮认为:“要从加大政府对农村信息事业的投资和农户增加信息接收装备两个方面来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熊晓元则认为信息资源的整合及传递模式是帮助农民进一步利用多种信息传播媒介的关键。而对于内部因素,徐仕敏提出可以采用以下途径提高农民信息意识:①发展农村教育事业;②改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③规范农村信息市场;④加强农村信息服务。马赛平等提出应该通过各种方

式加强对农户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对于促进农民使用图书馆获取信息,李瑛等指出图书馆要为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市场流通提供信息服务,为农民提高科技素质提供信息服务以及为农民多方寻找就业门路提供信息服务等五条建议。吴冰芝认为,图书馆应该承担起为农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重任,并且从农民、图书馆和政府三个角度提出建议,农民要提高图书馆意识、转变观念,图书馆把农村用户作为服务的重点,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政府要加大对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

3 对农民信息利用行为的研究

3.1 农民信息利用行为的现状

用户获取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因此,农民能否高效率地利用信息是关键。然而,学者们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农民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信息利用率较低。杨博指出,农民对于信息的理解能力有限,导致他们运用信息水平下降。同时,农民情报嗅觉迟钝,对网络信息这种新生事物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认识不到信息的巨大作用,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还有,农民缺乏对有价值信息的分析能力和对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能力,不能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这些都阻碍了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可见,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民对于信息的利用偏低,尤其体现在农民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低利用率上。

3.2 农民利用信息较差的原因

农民利用信息较差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原因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和信息意识不强。有研究提出“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导致农民对信息的真伪难辩,信息的敏感性、捕捉能力不强、理解能力不高,信息利用行为效率较低”;“文化水平低直接制约了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限制了农民理解、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使农民的信息素质低下,信息意识淡薄”。马九杰等认为:“农民自给自足的传统思想限制了农民的思维,造成了农村相对封闭的环境,导致农民寻求外部信息的主动性不强,进而导致其不能主动充分利用各种大众媒体获取信息”。

农民利用信息较差的客观原因包括缺少信息服务机构、信息服务人员、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和农民收入较低等。路剑等根据长期观察结果发现:“我国信息服务人才匮乏,而拥有高素质的信息开发和信息服务人才是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陈枚香认为:“目前,政府对农村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足,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同时,网络利用率较低”。

3.3 提高农民利用信息水平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提高农村信息利用率,研究人员纷纷建言献策。吴建强认为:“要想促进农业信息利用,必须要加强农业网络信息服务。主要包括:增强农业网络信息服务意识、切实抓好农业网站建设和强力推进农民上网”。刘小平建议从农业信息化的长远目标出发,制定详细的规划,采取具体措施,有步骤、分阶段,踏踏实实地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农民的智力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民的信息利用能力。徐仕敏建议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民获取信息的机会和利用信息的水平。刘冬青等提出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

4 简评

4.1 现阶段研究的主要成绩

近10年国内学术界从理论上对我国农民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进行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重视研究农民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农村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方面,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众多的研究方向中,农民信息需求与行为研究是农村信息化研究的“牛鼻子”,只有把握各地农民的信息需求,熟悉其信息行为,才能为构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国内学术界近10年的研究,为推进我国农村信息化的进程作出了贡献。

・立足实际调查研究。近10年的研究成果大都是在对我国农村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真实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农民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农民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的调查研究,为各地选择科学、合理和适用的信息化模式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4.2 现阶段研究的不足

近10年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总体来说,研究的理论层次还有待深入,对实践的指导还有待加强。具体体现在:

・缺乏对农民信息行为的系统的理论阐释。

・对农民信息行为,特别是农民信息利用行为的研究成果相对不足。

・没有诞生逻辑上严密、实践上有指导价值的理论体系或模型。

・缺乏有代表性的论文和作者,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村信息化建设实践的需要。

4.3 未来的研究重点

水利信息化论文篇(10)

1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现状

1.1部分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企业信息化测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

1.1.1刘凤勤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吉林大学刘凤勤于2001年2月在《情报学报》《机械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提出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综合力度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中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信息装备力;信息化信息利用力;信息化发展潜在力。该指标体系对企业信息化测评研究具有独到新颖的见解。

但是,指标体系中一些指标并不贴切,如:指标体系中的“每百人函件数”,在电话、电子邮件十分发达的今天,函件已经不是人们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该指标值已经不能反映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说,指标数据的下降反而可以说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另外指标“信息技术经济效益值”的计算采用企业信息技术使用前后的年收人和年成本进行计算,虽然可以说这是一种思路,但其做法是十分不科学的,因为,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具有滞后性,而且,企业的“产出”或“利润”的增加,也不能都归功于企业信息化,所以,以此来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不合适的。

1.1.2梁滨的企业信息化基础理论与评价方法。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梁滨1999年5月的博士论文《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测评方法》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论文从人本管理的思想出发,认为企业信息化包括以下5个方面:生产过程信息化;流通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体现人本理念);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根据这5个方面,梁滨第一次提出了具有20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对各具体指标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并首次使用“企业信息化水平与企业经营相关度”测算企业信息化效益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开创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并没有完全体现他在理论分析时所提出的5个方面,没有设置反映企业管理信息化、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的具体指标。另外,整个指标体系的指标测算绝大部分都是以投人的经费为基点进行测算的,这样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就是经费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就越高。而实际上,经费的投人多少,只能说明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而且过多的经费投人,可能导致过度信息化,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改变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态度。因此,这一套指标体系的运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1.3唐志容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研究。天津科技信息研究所唐志容于2002年3月在《科学与科学管理》杂志上《企业信息化指标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5个一级指标是:信息技术投人及设施水平;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营销信息化水平;人员素质。

这一套指标体系明确的将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作为2个独立的一级指标提出来,说明作者意识到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用“生产过程自动化”作为一级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并不太合适,因为,“生产过程自动化”不能等同于“生产信息化”;在一级指标“管理信息化”中,虽然提出了4个非常精彩的二级指标,但是对信息化对管理变革中的组织机构变动、流程再造等并没有作出反映。

1.1.4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川。2000年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测评中心推出“企业信息化基本测度指标试行方案”,该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战略地位;基·础建设;应用状况;人力资源;安全;效益指数。这一套指标体系剔除了企业特点和行业特征,是一种通用型的指标体系,使得不同行业能够在除去行业特征的情况下测评共有的信息化特征水平,如果指标能够很好地推行、应用,可以大大地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的发展。

1.1.5唐小我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2001年6月侯伦、唐小我等人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文章《企业信息化及其指标体系探讨》,文中提出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组织建设评价指标;信息化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应用信息系统评价指标。

但是,该指标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一级指标中没有考虑到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我们知道,无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多么好,没有与之匹配的信息资源,信息化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就像无论公路修得多么好、车速多么快,但是没有货运就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一样。其次,指标体系中定量与定性指标显失平衡,定性指标太多,定量指标太少。第三,指标体系没有给出具体的指标测算方法,使得这套指标得应用受到限制,缺乏可操作性。

对企业信息化述评测度理论研究成果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很多,在此文章不再赘述。

1.2综合评述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为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作者认为,现有的成果中存在以下一些共同的不足之处:

1.2.1操作性不强。通过文献查证,我国众多企业信息化研究成果中,大多是一些描述性、介绍性的文章,虽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缺乏可操作性;对企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要么测度不全面,要么指标体系过于庞大,指标无法准确测算,缺乏操作性。

1.2.2定量研究不足。多数文章在研究时定量分析工具使用较少,这种从定性到定性研究,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企业信息化研究应该尽量多使用定量研究方法,从具体指标的定量研究到企业信息化定性结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当然,指标体系中有一些十分重要但又很难进行定量的指标,如,“信息化效益”指标在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对持续建设企业信息化的作用很大,但是,该指标量化的难度较大,这也给我们继续进行研究留下一些课题。

1.1.3研究角度单一。在现有的文献中,对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企业信息化静态现状着眼,强调、侧重企业信息化的现有数量、规模,研究角度十分单一,所以无论怎样顾此轻彼、顾彼轻此的指标体系研究都不能改变研究的先天性不足。因此,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应该从信息化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质量、信息化发展能力多个角度着手,进行立体的研究。

1.1.4指标测算缺乏科学性。在现有的成果中,多数学者对信息化指标测算都使用“投人法”或“产出法”。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投人法”,其结果是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越高,这将违背“适度信息化”原则;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产出法”或“利润法”,因信息化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测算方法缺乏科学性。

2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新方法

2.1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与方法

我国一些企业在早期信息化发展阶段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信息化格局较好,但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于是在新的一轮竞争中逐渐落伍,最后与企业期初信息化目标相差甚远;一些企业信息化高标准、高投人,最后企业负债累累、举步为艰。导致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不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的指导,不能确保正确树立“适度信息化”的企业信息化理念,于是我们在充分考虑到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企业信息化测度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3个角度立体测度,以改变现有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先天性不足,提出新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数量与规模)、企业信息化发展质量测度(效益和稳定性)、企业信息化发展能力测度(可持续能力)。

通过研究确定,企业信息化内容都具有“信息化组织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信息系统”四大属性要素,因此,建立以这4个要素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与质量指数,建立以“信息化系统”和“信息化环境”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

发展水平:主要指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即信息化要素的数量和规模,建立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EIDI)。

发展质量:主要测重信息化系统结构和经济效益,建立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EIQI)。

发展能力:是指信息化系统中的可持续建设能力,建立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EICI)。

企业信息化测度方法:以投人法为主,兼顾信息化效益和发展潜力。

2.2企业信息化测度的综合指数模型

建立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EISI):

α,β,γ分别为企业信息发展指数、质量指数和能力指数指标权重。

其中:

Ei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反映信息化发展现状水平。

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二级指标权重;dy为三级指标权重;f(Aij)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具体指标。

Ei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反映信息化的效益体现程度,包括稳定性和持续性。

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二级指标权重;qij;为三级指标权重;f(Bij)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具体指标。

Ei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二级指标权重;cij为三级指标权重;f(Cij)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具体指标。

2.3指标的处理

水利信息化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2-0073-05

从中小企业经营的情况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但他们数量众多,经营方式也更加灵活,是经济转型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市场经济活力的主体。而中小企业由于不具备完整的财务信息披露体系,管理机制也并不健全,存在着巨大的信用风险,这是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重要原因。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困扰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根据现有的国际经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从金融体系建设的角度看,建设多层次的银行体系也需要实现多层次的信贷投放。现阶段的信贷投放主要集中于信息透明度高的大型企业和房地产等行业,过于集中的信贷资产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无论是从银行信贷投资需求的角度还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角度来看,实现对中小企业融资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

一、相关文献综述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现有的理论文献主要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角度来讨论。Stiglitz和Weiss(1980)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不容易获得银行信贷配给的现象,他们认为银行的信贷配给原因是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当利率水平高于低风险企业收益率水平的时候,对银行来说低风险的企业就会退出信贷市场,只剩下高风险的企业参与信贷,银行如果预期到了该逆向选择问题,那么就会对中小企业惜贷。这就是信贷配给的原因。后续的相关研究都是以这篇文献为基础,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进行讨论。Sharpe(1990)也讨论了类似的问题,指出了信贷总额、银行体系的结构与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程度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随着信贷总量的上升,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会提升,但是信贷总量进一步上升的时候,银行业会表现出惜贷的特征,无论中小企业支付多高的利率水平。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看,实证的文献研究除了讨论上述惜贷现象之外,还进一步讨论了银行体系与中小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关系,Berger等(2001)发现英格兰银行兼并重组之后中小企业信贷获得性减少,提出的小银行的比较优势假说。这一假说获得了Berger和Udell(1998)、Berger,Klapper和Udell(2001)、Berger和Udell(2002)等文献的支持。文献中在讨论小银行优势的时候,主要从规范分析的方法指出小银行优势来源于小银行组织结构、小银行信息可获得性和关系积累。

现有文献在理论研究上缺乏相应的深度,没有从银行的角度采用理论方法来仔细讨论这个问题。本文的目标就是要提出相应的理论模型,完善上述问题以弥补现阶段研究相应的不足。

二、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比较分析

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路径来看,我国的银行体系是一家独大逐步走向大中小银行并存的银行体系。因此,本文在分析过程中也从现实出发,城市商业银行以后进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信贷市场的竞争,比较城市商业银行“跟随策略”和“差异化策略”的优劣。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

1. 企业类型的设定。假定经济中存在两类企业,第一类企业是大型企业,大型企业的特征是具有完整的财务信息和生产信息,并且信息透明度较高。它的生产函数为:

Y=G with p0 with 1-p(1)

其中,Y表示生产的产出,产出是一个带有风险的随机变量。如果生产获得成功,将获得收入为G,但是成功的概率为p。如果生产失败,那么收入将为0,并且失败的概率为1-p。大企业需要投入资本I才能进行生产。由于企业自身的资本不足,必须向银行贷款进行生产。

除了大企业之外,经济中还存着大量的小企业,这类企业的分为两类,第一类企业记为H,占比为?棕,它的生产函数为:

Y=GH with pH0 with 1-pH(2)

第二类企业记为L,占比为1-?棕,它的生产函数为:

Y=GL with pL0 with 1-pL(3)

在(2)式和(3)式中,GH和GL同样表示生产成功后可以获得的收益,pH和pL同样表示成功的概率。小企业同样需要资本投入才能进行生产。我们假定每一类企业所需要的总资本投入同样为I,并且也需要从银行借贷才能获得。

在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来看,我们假定如下关系成立:

pH>p>pL,GH

(4)式的含义是说类型为H的企业在成功的条件下,获得的期望收益会低于类型为L的企业,但是类型为H的企业获得成功的概率更大。这也对应着金融学中高风险高收益的基本假设。从pHGH=pLGL来看,类型为H的企业期望收益水平和类型为L的企业期望收益水平相同。但是对于银行来说,H型的企业由于活动成功的概率更高,还款的概率也更大,对银行来说是优质企业。我们将类型为H的企业记为优质中小企业(High Quanlity Firm),他们的比例为?棕;类型为L的企业记为劣质中小企业(Low Quanlity Firm),他们的比例为1-?棕。因为对银行来说,贷款给优质中小企业更加安全。

从中小企业整体与大企业的关系来看,它们的期望产出水平关系如下:

pG=?棕pHGH+(1-?棕)pLGL(5)

从概率关系来看:

?棕pH+(1-?棕)pL=p(6)

(5)式的含义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期望产出与大企业的期望产出是相当的,如果信息完全对称,优质中小企业应该优于大型企业获得贷款。(6)式是为了方便进行比较设定的条件。

2. 银行类型设定。本文假定社会资本总额为I,银行都只能以利率rf的利率吸收存款,然后通过贷款贷给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贷款利率为rL,其中rL>rf。为了计算的方便,我们假定银行不需要资本金,吸收的存款都能够参与放贷。在本节中,同样为了方便,我们假定企业都采用信用进行借款,不采用抵押借款的方式。

如果经济中存在着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大企业具有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无论是大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都能够充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在本文中体现为能够知道生产函数。但是对于中小企业,大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只了解中小银行作为一个整体的生产经营状况,了解优质企业和劣质企业的比例以及他们的生产函数,但是并不知道每一家中小企业具体的生产函数。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具有信息优势,他们是能够充分识别每一家中小企业,能够知道每一家企业的生产函数。

(二)银行经营策略的比较研究

银行的信贷经营行为集中体现为银行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本文假定银行通过选择贷款利率rL来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1. 大银行独家经营时的经营策略分析。首先本文分析在城市商业银行出现以前的情况,这种情况也适用于某个地区并没有其他相应的城市商业银行的进入,形成的大型银行垄断的情况。本文将这种情况作为分析的起点和比较的基准。

大银行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它首先需要比较贷款给不同类型的企业的收益状况。为了进一步突出本文的重点,我们假定银行只能选择贷款给某一类企业,而不能将资金I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进行分配。

如果大银行将资金全部贷给大企业,那么,对大银行来说期望的利润水平∏1b的表达式为:

银行和企业参与信贷行为的激励相容条件为:

那么,我们假定商业银行具有完全的议价能力,企业被动接受银行的信贷利率rL。在这种条件下,银行确定的利率水平为rL=■,利润水平∏1b(max)为pG-(1-p)I-rfI。

如果大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由于不知道具体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只能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随机挑选,那么,大银行获得的期望利润∏1S的表达式为:

在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过程中,我们同样假定银行具有绝对的议价能力。但是,根据Stigilize和Weiss(1980)论文中的定理二:当银行利率高于某个水平的时候,会导致优质的中小企业推出信贷市场,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本文中,如果银行将利率提升至■之上后,优质企业会退出市场,只剩下劣质企业参与信贷活动。因此,此时银行的激励相容条件转变为:

与前面类似,我们假定大银行具有绝对的议价能力,会将贷款利率设定为rL=■,最优利润水平∏1S(max)为?棕[pHGH-(1-pH)I]+(1-?棕)[pLGH-(1-pL)I]-rfI。

银行需要在两种不同利润水平之间进行比较:

∏1S(max)=?棕[pHGH-(1-pH)I]+(1-?棕)[pLGH-(1-pL)I]-rfI

=?棕pHGH-?棕(1-pH)I+(1-?棕)GLpH-(1-?棕)(1-pL)I-rfI

=pG+(1-p)I-I-rfI

=∏1b(max)(11)

(11)式中倒数第二个等号成立的原因是我们利用(5)式和(6)式中小企业产出函数与大企业产出函数的关系。

从(11)式的结果可以发现,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的期望利润低于贷款给大企业的利润。因此,在大型商业银行垄断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最优策略是贷款给大企业,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此时,社会总福利水平W1为:

W1=∏1b(max)+rfI(12)

2. 城市商业银行参与竞争时的经营策略分析。如果经济中加入了城市商业银行,并且城市商业银行更加了解当地的经济情况,更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那么我们假定城市商业银行能够识别具体每一家企业,并且充分了解他们的生产函数。除此之外,由于城市商业银行以同样的利率rf吸收存款,对社会资金I具有分流的作用,假定大银行能够吸收到资金?准I,城市商业银行能够吸收到(1-?准)I。

从上一节分析可以知道,此时大银行的最优贷款策略仍然是给大企业贷款。此时获得的最大利润水平∏2b(max)为:

∏2b(max)=?准[pG-(1-p)I-rfI](13)

(1)城市商业银行采用跟随策略。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存在着贷款给大企业和贷款给小企业两种策略。如果贷款给大企业,由于大银行已经具有先行一步的优势,剩余资金需求量正好是小银行吸收到的存款量,所以小银行的最大利润水平:

∏2b(max)=(1-?准)[pG-(1-p)I-rfI]

(2)城市商业银行采用差异化策略。如果城市商业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具备信息优势,能够进一步识别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如果它会贷款给优质的中小企业。那么它的问题转变为:

银行和企业参与信贷行为的激励相容条件为:

rf≤r≤GH∏2S≥0(15)

最大化的利润水平∏2S(max)此时为:

∏2S(max)=PHGH(1-?准)I-(1-pH)(1-?准)I-rf(1-?准)I(16)

类似的,如果贷款给劣质的中小企业,那么最大收益水平∏2S(max)为:

∏2S(max)=PLGL(1-?准)I-(1-pL)(1-?准)I-rf(1-?准)I(17)

显然,根据(5)式PHGH=pLGL=pG可知:

∏2S(max)>∏2b(max)>∏2S(max)(18)

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来实现差异化的发展,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福利水平W2为:

W2=∏2S(max,LowRisk)+∏2b(max)+rfI

>∏2S(max,follow)+∏2b(max)+rfI

=∏2b(max)+rfI

=W1(19)

这也意味着城市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能够有效的增进社会的产出水平和福利水平。这个结论从理论上论证了林毅夫(2001)等文献中提出发展多层次的银行金融体系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观点。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势来源分析

我们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具有信息优势应该选择优质中小企业作为贷款对象,采取与大型商业银行不同的贷款策略。但是,这种信息优势产生的原因仍然值得进一步的分析。在现有文献中,Berger和Udell(1998)、张捷(2002)等文献都相继猜想: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内部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具有决策处理的优势,并且这一点在相应的实证文献中得到了证明,而对应的理论分析却仍然停留在猜想阶段。

笔者认为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小商业银行的信息优势表现为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从对外的方面来看,由于具有对当地中小企业地理关系近,对优质企业的搜索成本和监督成本都低于大型商业银行;从对内的方面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由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甚至采用事业部的组织形式使得信息传递更加通畅,对于信息的处理更加有效率,这一点与Berger和Udell(1998)等文献的观点一致。与传统文献不同,本文采用更加严格的理论分析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优势进行论证。

(一)城市商业银行扁平化的结构是产生信息优势的原因

为了能够更准确地对城市商业银行信息优势的比较,我们假定无论是大型商业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在贷款决策的时候都是有最高决策层来进行决策的,关于中小企业生产函数的信息是通过逐层传递来实现的。为了简便,假定大银行的组织层次为n层(n>1),小银行的组织层次为1层。信息每传递一次,会受到噪声?浊i的干扰,其中?浊i的分布如下:

?浊i=1 with q0 with 1-q(20)

如果是优质企业H,大银行的决策层将他判定为YHobs,或者劣质企业为L,大银行的决策层将他判定为YLobs,那么我们称这种决策为正确判定。反之,如果是优质企业H,大银行的决策层将他判定为YLobs,或者劣质企业为L,大银行的决策层将他判定为YHobs,那么我们称这种决策为错误判定。我们需要分析不同类型的银行决策层贯彻到的YHobs和YLobs的分布情况,以便分析城市商业银行信息优势的来源。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y)证明YHobs和YLobs都依分布收敛的,具体证明过程如下:

也就是说,决策者看到的经过传递的两类企业的极限分布是相同的。那么决策者就不能在这两类企业中进行判别,最终导致大银行决策层没有任何判别能力。这就是大银行在局部地区上不具有信息上的比较优势的原因。

从上述论述可以知道,造成本文第二节中大型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决策方面缺乏信息的主要原因是大型商业银行具有多层的组织结构,这种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导致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存在的噪声对信息的干扰,导致最终决策层决策失真。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较小的层级关系形成了城市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的比较优势。

在现实经济中,城市商业银行采用事业部制度代替了传统的分支行制度,实现了贷款的专业化调研、审批和监督,减少了信息传递的环节,实现了上下层的有效沟通。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在城市商业银行所在的城市和区域内能够保持足够的信息优势,但是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和跨区经营,城市商业银行也应该密切注意信息专递中的效率损失问题。

(二)城市商业银行信息优势是成本优势的基础

城市商业银行除了具有信息传递优势之外,在信贷资产投放过成中,利用这种信息优势就可以降低贷款前的搜索成本和贷后监督成本。因为在实际贷款的过程中,贷款包括贷前调查、贷中检查和贷后审查三个环节,每一个环节中都存在着信息在不同决策层之间的沟通问题。

从上可以看出,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收到噪声干扰,决策层在极限状态下并不具备判断能力。如果从贷款动态的角度来看,反复地请示和沟通会存在着贻误商业时机、决策不准确、事后监督无力等问题,这也是大型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造成不可操作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在鲁丹和肖华荣(2008)中有明确的比较。他们认为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信息处理的成本函数是不同的,可以用图1表示出来。

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在信用分析技术和数据收集方面更具备优势,当企业的信息透明度更高的时候,大型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发挥信用分析等技术方面的优势,信贷成本比较低。但是,随着信息不透明升高,城市商业银行随着对当地经济的了解程度更深、与当地关系更加紧密,在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方面更加具有优势。因此,在信息不透明的时候表现出比较优势,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成本函数比大银行的信息成本函数更加平坦,形成了信息不透明的比较优势。这也是城市商业银行立足于本地经济、服务本地经济进行差异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启示与建议

本文从理论的角度比较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跟随策略”和“差异化策略”,结果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比较优势,应当采用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形成与大型商业银行在不同市场分层次发展的战略。

(一)研究启示

第一,本文的核心结论表明:城市商业银行应当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定位于本地区的经营活动。第二,本文认为形成信息比较优势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扁平化的管理体系,使得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更加通畅,受到噪音的干扰更少。第三,从外部关系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在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方面更加具有优势。

本文的结论,为实证研究提供了可验证的素材。第一,从核心结论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策略选择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Berger和Udell(2001,2002)认为中小银行的发展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但是在现实中也出现了德国和日本的全能银行。从结论来看,我们可以首先对比分析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采用策略的比较,分析这种策略在经营效率、资产收益水平、资本回报水平以及不良资产贷款率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验证本文的结论。第二,本文的议题是银行的组织结构与信息传递的关系。这一点可以参考Berger(2004)针对中小银行在并购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验证:如果本文的结论成立,那么并购之后,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和层级的增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数量逐步减少,比重逐步降低。与此相类似,我们还可以比较银行在拆分、剥离之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重。第三,本文还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在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笔者认为,从搜寻成本方面来看,搜寻时间是成本的重要表现方面,如果时间越长,搜寻成本越高,可以根据银行资产周转率来间接度量这个问题。监督成本越高的银行,通常对抵押品的要求也越高,从抵押的比率可以来衡量监督成本的大小。我们推断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周转的速度更高,抵押的比率更低。

(二)政策和实践建议

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来看,本文建议城市商业银行需要服务本地企业,与大型商业银行寻求差异化发展,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差异化。从银行体系的构建上来看,不同层次的银行会定位于不同的市场,竞争的效率使得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从全社会的福利水平来看,当城市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进入银行市场之后,资源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对我国发展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的进一步分析了信息优势的来源,我们发现,城市商业银行较少层级的信息传递是形成信息优势的主要原因。在现实中,城市商业银行一般立足于本地经济,服务本地企业,即使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这类逐步开始跨区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都也是伴随它所在当地企业跨区拓展业务展开的。这一点更加类似于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海外扩张情况,也是伴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进行大量的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而逐步在海外布局的。

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来看,随着信息技术提高,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噪音就越小。城市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也会不断的减弱,这也是为什么大型商业银行也开始向中小企业市场渗透的原因。当然,从城市商业银行的架构上来看,事业部制度能够更好的保持这种信息优势和专业优势,这也是战略转型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寻求差异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Berger Allen N., Miller N. H.,Petersen M. A.,Rajan R. G., Stein J. C. Does function follow organizational form? Evidence from the lending practices of large and small bank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2):237-269.

[2]Berger,Allen N, Gregory F Udell. 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s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1998,(6)::613-673.

[3]Berger,Allen N.,Leora F. Klapper, Gregory F. Udell. The ability of banks to lend to informationally opaque small businesse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1,(12):2127-2167.

[4]Berger,Allen N., Gregory F. Udell. 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J]. The Economic Journal,2002,(12):F32-F53.

[5]Durrett,Rick. Probability:theory and exampl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6]Sharpe,Steven A. Asymmetric information,bank lending,and implicit contracts:A stylized model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s[J]. 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0,(4):1069-1087.

[7]Stiglitz,Joseph E.,and Andrew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3):393-410.

[8]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0):1.

[9]王兆宁.商业银行市场利率风险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