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田水利工程研究3篇

时间:2022-12-29 15:03:49

农田水利工程研究3篇

农田水利工程篇1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如果不对水土进行保护,很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这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使得河道产生断流问题,还会使得农田土壤的蓄水量持续降低,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通常情况下,在山区的农田水利工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如果遇到暴雨天气,就会造成较大面积的径流,甚至可能形成山洪,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水土流失对农田水利工程造成的危害

水土流失会对水利工程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如遇干旱季节,水量十分匮乏,会出现水源枯竭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使得河道出现断流问题。水源通常会存在于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位置,因此当水流动的时候,土壤也会随之一起流动,使土壤蓄水量进一步降低。从水文角度来看,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会导致干旱季节水源枯竭,在多雨季节水量还会急剧增大进而引发洪水问题。除此之外,水土流失问题还很可能引发水塘和梯田等流通渠道出现淤积现象,进而导致蓄水容量不断降低,同时也会引发干旱季节的枯水问题和多雨季节的洪灾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过度砍伐植被的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最为严重,特别是在部分山区,如果植被覆盖率过低,在短时间内出现强降雨的时候,地面的实际坡度就会增大,进而使得地面对水流的截流效果急剧降低,由于土壤本身的含水性能较差,很容易产生大规模径流问题,甚至因此爆发严重的山洪。洪水和暴雨同时发生,泥沙会随着猛烈的水流向地势较低的地区涌动,形成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导致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

2农田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2.1因地制宜制定专门的水土保持方案

为了避免水土流失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影响,有关部门就要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在进行水土保持工作之前,需要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并且结合实际需要来制定水土保持方案,找出工作的重点和核心,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水土流失的类型通常包括线状和点状两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有关人员需要对当地的土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且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地面建筑的特征,同时依托科学和合理的评价体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适用性和有效性更强的水土保持工作方案。在实际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时候,还需要密切关注开挖区和土方回填区体现出来的特征,对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和优化。因地制宜地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水土保持方案,不仅能够提高土壤的水土保持功能,还可以有效增强土壤的抗腐蚀性,维护周边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

治理能力在农田水利实际施工的时候,难免会对周边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为了避免因此而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有关单位和人员需要在施工地合理的设置排水渠和截水渠,同时,还可以通过挡土墙来达到减少山洪和滑坡影响的目的。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坡面进行有效的调整,确保坡面回填工作的质量,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能力,提高水土保持的性能。

2.3推进水利工程施工环

节水土保持指标监测系统的建设在制定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时候,设计人员应该以水土保持特定指标为基础,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要对水土保持实际效果进行有效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来找出农田水利施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一经发现,就必须将其列为重点处理对象。同时,检测出来的数据结果也可以作为方案制定的可靠依据,进一步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水土保持监测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林草覆盖率、水土流失面积以及当地的气候和土质条件等。除此之外,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的实际原因也是主要的检测内容。现阶段,部分检测人员容易忽视对水土流失危害的检测,但其实水土流失危害也是非常重要的检测内容,包括水土流失可能对项目安全造成的隐患、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环境遭受污染的实际情况等。为了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其有效发挥出自身作用,就需要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把控,对整治面积覆盖率以及挡土墙的尺寸等进行检验,确保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实际检测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检测指标进行修订和完善,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指标监测系统,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2.4重视运行管理方法

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尤其是处于山区的县级政府部门,要确保水土保持工作落到实处。为此,政府可以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地区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同时要加强和当地农民的合作,组成和农民共同负责的领导小组,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能力,提高水利以及农业等工作的专业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政府需要安排专门人员不定期的到水土保持现场考察实际情况,如果发现存在管理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高效开展。

2.5加强宣传,提供相关服务

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也是导致农田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部分地区起步较晚,相关设施不够完善,再加上部分农民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意识,对水土保持工作不够理解和支持,导致水土保持工作进度缓慢,实际效果不够理想。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利用网络、电视以及现场宣传的方式,对农民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使农民意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宣传的时候,需要说明水土保持工作在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难点,让农民更加清晰和深入的了解水土保持工作是如何开展的,以便获取农民的支持,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除此之外,有关部门需要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和指导,教会农民如何使用更加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避免因为灌溉方式不当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思想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宣传工作需要长期落实下去,并且要通过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形式培养农民科学利用水土资源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确保水土保持系统工作能够持续稳定的运行,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形成良性循环。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因为灌溉方式不当,还是因为过度采伐,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对农民的收入和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水土保持工作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水土流失问题,维护周围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还能提高土地的水渗量。在遇到暴雨天气时,可以对洪峰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蓄,有利于防洪工作的快速开展,减少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胡其林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红崖子水管所

农田水利工程篇2

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在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中还衍生出了不少限制因素:一是抵御自然灾害;二是促进农民增收;三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必然会对农业发展脚步产生较大的阻碍。所以,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期间,一定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对其质量加大把控力度,了解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手段,从而促使该工程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本文从多个维度对农田水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1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

针对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其实际上是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建设的水利工程。一般而言,农田水利工程通常为农田提供以下几种服务:一是浇灌服务;二是除涝服务,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提升农民收益水平。该工程项目的建设通常涵盖以下几种:一是浇灌渠道;二是渠道衬砌;三是排水沟道;四是泵站;五是涵洞;六是水闸;七是农田桥;八是机电井;九是灌排设施;十是输电线路等。从客观上讲,该工程存在着诸多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占地面积广阔;二是工程总体资金投入较多;三是建设工期长;四是施工条件艰苦;五是公益性显著等。

2影响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的因素

2.1自然环境

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分析后可知,其存在着较多的特点,比如项目繁琐、时间跨度大等,在具体施工期间很多项目均是基于露天环境下实施的,很容易受到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地质条件;二是水文情况;三是气候条件等,因为自然环境存在不确定性的特点,所以在对该工程项目进行建设应当对自然因素的影响予以高度重视,这是确保施工进度的关键基础。

2.2人为因素

一般而言,人为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者;二是施工人员。针对管理者来说,其质量控制意识以及管理水平的优劣会对施工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从施工人员的角度出发来讲,其综合能力的高低也会影响到施工水平,倘若没有结合施工要求开展施工,那么必然会增加质量问题发生的频率。所以,在加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实现对人为因素的全面管理,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工程质量等风险,继而切实确保工程施工整体水平。

2.3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作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质量的优劣会对工程整体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实际施工期间,应当科学把控好材料质量,保障其质量与施工要求相吻合。众所周知,农田水利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施工材料质量的科学把控,关系到施工水平。倘若施工材料无法满足相关要求,那么必然会增加返工等问题发生的次数,继而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

2.4施工设备

施工设备的性能针对工期、施工水平等方面均存在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在实际施工期间倘若选择不适宜的设备,那么不单单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还会影响到施工水平。

2.5技术方法

针对技术方法来说,其是影响施工水平的主要因素,以下几点均与施工水平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一是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科学;二是施工技术方法是否可行;三是施工工艺安排是否合理等。

3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从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角度出发来讲,其通常存在以下几种功能:一是灌溉;二是排水,结合该工程的功能特征,能够科学合理的调整一些区域的水资源分布,优化生产所需的水资源,预防干旱、洪涝等诸多自然灾害,推动农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继而确保农作物的顺利生产。基于该工程的重要价值,在实际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不但与工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密切相关,针对工期以及工程造价也存在直接影响,所以做好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针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提高施工设计质量管理水平

(1)科学编制施工方案。针对施工方案的编制环节来说,需要在开始施工的前期阶段对以下几点加以明确:一是施工组织管理体系;二是施工部署,并在此基础上选用基础施工方法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科学编制:一是施工总进度计划;二是施工前准备工作计划;三是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四是材料需要量计划等。当工程正式动工后,还要分阶段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比如装饰阶段、主体结构阶段等,应当引起广泛关注的是针对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以及各项需求量的调整等。就施工方案的编制流程来说,一定要交由专业人士全权负责,同时还要确保每一个部门均参与其中,旨在最大限度地让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不仅如此,在编制施工方案期间,还应当将动态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旨在让其规范性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2)广泛关注施工图设计。通常情况下,施工图应当严格结合以下标准进行科学设计:第一,尽可能地选择那些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这样做的目的是促使工程在达到排灌效果的基础上还可以降低占用农田情况出现的次数;第二,在施工图上要对灌溉片区沟、路等地方做好相应的标记工作,旨在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同时还要对其展开规范地裁弯取直,确保其满足相关建设标准;第三,对沟渠灌溉面积等参数进行全面、细致地计算,并在充分结合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实现对其纵横断面的有效完善。

3.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加大施工管理工作开展的力度。倘若想要将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加以提升,那么就要将目光放在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之上,同时还要强化对施工过程的监管程度。对现阶段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后可知,在开展施工作业期间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这就导致相关管理者不能真正地行使自身的权利,导致该工程的整体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证。所以,为了保障施工项目的质量把控,相关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前期阶段,应当全面、细致地排查承包单位,明确其是否存在切实可行的施工质量监管体系。对相关管理者进行分析后可知,其任务通常是指引承包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与之相匹配的问题保证机制,并对项目的质量水平加大管控力度,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违规操作等情况发生的次数。针对施工管理工作来说,相关人员应当对每一个流程加大管理与控制的力度。在具体工作期间,倘若相关管理者无法端正自身工作态度,那么必然会严重影响到项目的整体质量,甚至还会衍生出混乱不清的现象,继而阻碍到施工工作开展的脚步。

(2)对环境勘测予以高度重视。施工环境的优劣会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这种背景之下,在开展施工的前期阶段,一定要全面、细致地勘测工程所在地的环境因素,其中涵盖以下几点:一是地质情况;二是水文状况;三是植被等,紧接着对环境因素做好相应的评估工作,旨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施工,在确保施工水平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维护周围生态环境。

(3)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和水平。众所周知,相关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环节中扮演着执行者的角色,其综合能力的优劣会对施工整体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对其加大培训力度是充分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方式。从施工部门的角度出发来讲,应当定期或是不定期地对这些人员的技能以及安全意识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促使他们可以构建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继而构建一支技术水平过硬、综合能力强的施工团队,旨在将存在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4)对所需原料进行严格把控。针对原材料来说,其在正式投入使用的前期阶段需要提前向有关部门提供以下材料:一是材料检验报告;二是原材料质量合格书等。从承包单位的角度出发来讲,其应当在全面了解施工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提供与之相匹配的报告单,直到相关监管者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方可投入到施工当中。针对原材料存储环节来说,相关管理者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手段科学管理与把控好原材料的整体质量。一些工程在实际施工期间所采用的原材料,比如水泥、防水性原材料等,这些材料极易受到以下几种因素而出现变化:一是外界天气;二是气温环境等。鉴于此,相关施工人员在采取原材料开展配制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将调试工作落实到实处,保障原材料质量不受影响,可以顺利地投入到施工作业后才可以将其真正地应用于工程施工当中。

(5)灵活运用各种机械设备。现阶段诸多现代化机械设备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推崇,为高质量施工作业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持,让作业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益于生产效益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全面了解作业所需要求以及管理要求的基础上,需要提前准备好足够数量的设备,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把以下几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一是设备管理工作;二是设备维护工作,旨在确保施工作业的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在常规作业期间,应当将目光放在对机械设备的保养之上,旨在从源头上保障作业水平。

(6)加大施工监理以及质量监督力度。从监理单位的角度出发来讲,其应当切实履行自身的责任与义务,采取针对性的手段把控好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投资以及进度等相关目标,禁止徇私舞弊为施工方的鱼目混珠做包庇,也不允许碍于发包方的压力做有损于工程质量以及群众切实利益的事情。一定要对以下几点做好检验以及确认工作:一是施工原材料;二是半成品;三是隐蔽工程等,要秉承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切不可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向任何一方倾倒。

(7)引入信息化技术。结合工程施工管理的需求分析,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为每一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应有的保障,在具体实践期间,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早已得到了充分论证,可以为各项工作的正常实施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保障。总之,可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智慧工地,把信息化技术手段渗透到施工场地的管控当中,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发挥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各类技术,旨在快速实现对质量以及安全管控的充分覆盖,尽可能减少施工风险的发生。结合智慧工地理念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于施工场地中,建设相应的监控系统,让相关管控者可以对施工场地实际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施工人员是否存在不当行为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命令其加以整改,继而实现对质量以及安全的科学把控。相关管理者可对管理终端设备进行充分利用,基于信息化平台之上收集以及录入一系列信息,旨在为有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让其可以熟知施工作业的整体状况,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控制力度:一是财务;二是业务。通过确保施工作业的整体质量,将造价以及成本控制质量加以提升,继而充分确保项目效益目标得以顺利实现。通过对数据做好比较以及研究工作,熟知其和设计方案存在的区别,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问题情况发生的概率。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升,企业方面还应当对其加大研究与分析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管控平台,旨在让工程建造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4结语

农田水利工程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应当紧紧围绕质量控制做好科学合理的控制,本文通过探讨影响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的因素,提出加大施工管理工作开展的力度、对施工项目所需原料进行严格把控、加大施工监理以及质量监督力度、引入信息化技术等相关措施,通过做好全方位严格的控制来打造高品质工程。

作者:田银霞 单位:梁山县水务局

农田水利工程篇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渠道渗漏易导致水资源浪费问题,易引发土壤盐渍化问题,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合理运用防渗技术,减少或杜绝渠道渗漏,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目的。

1渠道防渗施工技术概述

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渠道防渗施工技术,能够增强渠道工程的抗渗透能力,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大部分温度较高地区的农田灌溉渠道,水分很容易渗透或蒸发,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同时,大部分农民仍采取传统的灌溉方式,不但无法避免水资源浪费问题,还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破坏耕地,破坏土壤环境的稳定性。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用渠道防渗技术,符合节能环保发展理念和实现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能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导致农田损坏、盐渍化的主要原因与渠道渗漏密切相关,同时渠道渗漏会导致农户的负担加大,无法保证灌溉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渠道防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渠道防渗技术有助于地下水位的合理调控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降低渠道后期维护成本。

2农田水利工程中渠道渗漏原因分析

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保障农作物高产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渠道渗漏降低了农田生产能力,影响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导致渠道渗透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4点。

2.1地质环境原因

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基本以沙砾区为主,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基本在周边调取,沙砾质量差、密度小会降低施工质量。受地下水反渗的影响,土壤的粘结性降低导致其附着力下降,同时形成了水位差,导致出现渗漏等问题[1]。

2.2建设管理原因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不科学、不合理的施工造成的渗漏现象较为常见。如由于施工设备的选择不合理,导致无法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同时,大多数水利渠道建设时期较早,使用过程中维护、养护不到位,导致其排水系统老化、损坏,出现了渠道渗漏问题。

2.3生物、人为原因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工程建设位置一般位于生物活动之地,鼠虫打洞较多,导致渗漏问题时有发生。建设渠道时受施工技术的限制,难以有效处理渠道接头处的孔隙渗漏问题。

2.4施工隐患因素

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于山区,道路崎岖不平,使得灌溉难度加大,且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未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与要求,施工质量存在安全隐患。例如,部分水渠接口处深入到地下,属于隐蔽类工程,检查时难以及时发现渗水问题;部分水渠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未进行施工后的清扫工作,地基上的杂物堵塞了洞口部位,使得地基平稳性受到影响,易发生垮塌等问题,不利于水利工程的投入使用。

3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土料、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

土料防渗是应用较为普遍的技术,该技术所用材料成本较低,可直接就地取材,且施工工序简单。施工单位在应用混凝土防渗技术时,首先要彻底清理水渠中的杂物,结合水渠及周边环境、水文地质等情况,按合理的配比配置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时,要把控好强度,确保符合施工标准。其次,浇筑时要以分层的方式进行,防渗施工结束后技术员应对防渗能力进行严格检测,严把工程验收关,避免返工。最后,渠道后续维护与保养极为重要,渠道如果出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解决,不能拖沓,以保持良好的防渗效果[2]。

3.2膜料防渗施工技术

以铺贴塑料膜进行渠道防渗施工,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常见措施。与混凝土、土料等防渗技术相比,膜料防渗技术所选用的膜料主要由塑料材料制成,常应用于北方寒冷地区。膜料材料防水性能好,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且施工操作简单,运输与管理难度低,在较艰难的施工环境下都能快速施工。其缺点为易损耗,稳定性较低。施工单位在进行膜料防渗施工时,要仔细检查施工膜料,确保膜料完整且无任何质量问题。由于防渗膜极易破损,运输管理环节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防渗膜处于完好状态。若发生问题,可用粘补方式修补。

3.3沥青材料防渗施工技术

以沥青材料进行防渗施工时,施工前可选择埋藏式沥青膜施工方式对渠道进行平整处置,清除渠道内及周围的杂草。热沥青需进行人工或机械洒水作业,使其表面形成水膜,从而避免沥青老化,保持其性能。对沥青进行保护时,可选用素土,以避免外界原因和机械破坏影响沥青性能,导致破损问题。选用沥青混凝土材料进行防渗施工时,沥青加热后要进行混合搅拌,把沥青中的砾石、碎石等材料进行充分混合,提高其防渗漏性能。防渗施工时,为了充分发挥沥青的稳定性、耐久性,基础厚度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若采取沥青席材料施工,可在沥青中加入苇席、油毡,制作成沥青卷,进行搭接式铺设,如果在搭接中存在对接缝隙,需用热沥青进行粘结,形成沥青层,保证防渗效果[3]。

3.4灌浆防渗施工技术

灌浆防渗施工技术可显著提升渠道抗渗效果,施工前需充分勘察渠道和当地的地质情况,技术人员要了解相关情况和数据,合理设置灌浆孔洞位置。灌浆防渗技术的优势在于所需材料少、人力少、工时短,但对机械设备和资金的要求较高。施工人员可选择高压喷射方式进行灌浆,灌料须在灌浆口灌入,尽量减少喷漏的情况发生,提高渠道防渗效果。

3.5地下管网施工技术

采用地下管网施工技术时,需要技术人员结合施工地点,确定沟槽宽度和深度,并在施工前清除管道中的杂物,保证管道处于水平状态。施工中要注意管道转弯处的控制,保障施工效果。安装管道时,要对接头位置进行打毛处理,打毛长度为5~10cm,同时要去污、刮水。

3.6补砌施工技术

在农田水利渠道防渗施工中补砌施工技术的应用十分常见,其主要施工材料为混凝土,稳定性与可靠性较高,能够为工程支护结构提供有力支持。补砌施工技术的工艺较为成熟,成本低,能够保障渠道的稳固性,也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及资源损耗。当前常见的施工技术为以下几种:一是砖石混凝土衬砌。此项技术的应用时间较早,由人工完成,可保证施工效果,但如果衬砌缝隙较大,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仍然存在渗水问题。二是片石混凝土衬砌技术。此项技术的应用也十分常见,施工效果好,能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品质优良的施工材料,如碎石与片石,随后按照比例与混凝土进行调制。三是钢筋混凝土衬砌。此项技术与以上2种施工方式不同,但防渗效果显著,成本低廉,可增强水利工程的抗震性能与抗压性能。四是模筑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此项技术在新渠道中的加固应用更为常见,可保障渠道结构的稳定性,农田灌溉工程中此项技术的应用需要专门的机械设备。

4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质量的对策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极为重要的,能够为后续施工打下良好基础。相关人员要做好现场勘察工作,结合实际环境和地质条件,获取地质条件相关数据,并进行施工图纸设计。施工负责人还要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当地环境情况,提高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4]。施工单位也应充分了解地质条件,做好地基夯实作业,提前准备好材料,分配好工作任务,推动农田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稳步开展。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制定现场施工管理制度,实现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模板制作完成后要进行严格验收,仔细检验模板的规格与尺寸,确保模板质量符合施工标准,确保模板投入使用后具有较为良好的严密性,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支持。规范材料采购,制定高质量采购和存储管理制度,严格进行材料性能检测,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环节。混凝土是常用且主要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施工效果,须确保水泥性能符合施工标准。首先,要积极完善采购制度,确保严格按照采购流程采购材料,同时要指明负责采购工作的工作人员,明确具体责任,并留存好采购资料与凭证,确保一旦材料质量出现问题可及时溯源追因。其次,落实材料管理制度。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第一步要检测材料质量,检测结果符合标准后才可登记入库,入库后的材料也要落实仓库管理制度,安排专人定期开展检查。

5结束语

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关系着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若因施工不当造成渗漏情况,会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建设效果造成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勘察好当地地质情况,选择适宜的防渗技术,严格把控施工工序和施工作业,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龙聪彬.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技术浅谈[J].水电水利,2021,5(1):130-131.

[2]杨满爱.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区域治理,2019(11):209-210.

[3]邹晓丹.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及衬砌的设计施工[J].砖瓦世界,2020(2):235.

[4]郑海将.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9,246(6):168.

作者:张廷武 单位: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