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8-23 09:13:19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1)

儿科护士述职报告1尊敬的领导: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紧张中伴随着充实,忙碌中伴随着坚强,团结中伴随喜悦。在院领导、科领导的正解带领下,在同志们的互相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20____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思想道德方面

热爱祖国,热爱医院,热爱科室,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认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涵养,完善自己的政治基础。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专科理论知识学习,认真学习做好笔记,为工作服务病情观察提供理论指导。

二、临床工作方面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年轻的专科护士,无时无刻都在高标准、严要求自己,虚心向他人请教,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工作能力,提高专科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岗位职责和护理理念。一年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领导尊敬服从,对同事团结爱护,对患儿呵护倍加,并克服一切困难,较好完成科室指派的各项特护任务,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认可。始终铭记‘细节决定成败’,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任何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无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严格执行学生带教,全力配合科室带教任务。

三、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方向

(1)提高护理技术,争取做到‘一针见血’,减轻患儿痛苦;

(2)观察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全力配合抢救工作;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工作中不慌不忙,井然有序;

(4)认真学习专科知识,为专科工作提供理念依据;

以上是本人20____年的工作总结,希望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各领导、同志们对我的工作一如既往给予指导和支持,在以往的工作生活及其他方面做得不妥之处请给予原谅和理解。在新的一年里,我相信我会有更大的进步!

儿科护士述职报告2流云系不住,清风带走了岁月。20____年已是岁末,在这一年里,在科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作为一个儿科护士,我收获很多,进步很多,感触也很多,结合工作实际及所见所想,现汇报如下:

一、思想情况

在这一年里,我遵守院纪院规,以严格的标准要求我自己,服从院里的各项安排,在科主任及护士长的领导下,认真工作每一天,以患儿的利益为中心,以高度的责任心要求我自己,保证我自己所分管的护理工作扎实到位,以优质服务理念指导我自己的工作,让患儿及家属满意。

儿科是一个容易产生医患矛盾的地方:目前多数儿童是独生子女,一人生病全家总动员,儿童打针要求技术高,一针不中家长就跟你急;发热儿童入院2天不退热家长就跟你吵;不愿意行相关检查却要你给他一个解释:我孩子到底是什么病?

将心比心,我把每一个孩子都当做我自己的亲人,为他们提供的护理。可有时候还是有很多家属不配合和理解,越干越感觉,责任巨大。

二、业务情况

在这一年里,我虚心向老护士请教,认真锻炼和提高临床业务水平,特别是小儿头皮针穿刺的水平,危重患儿的抢救护理,各种抢救设备的应用,患儿病情变化的及时观察发现等等,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儿科是一个很复杂的科室,也比较难干,责任巨大,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的未来,他们不会用语言表达疾病的临床表现(甚至不会说话),儿科所以又叫“哑科”,这就需要儿科医护人员要有全面的医学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去判断,这是其他成人内科难以相比的,儿科在用药情况更是要“斤斤计较”,少一分则影响疗效,多一份则产生毒副反应。对护士的加药、注射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只有付出百分之二百的认真和努力,才能把工作做好。

三、个人修养素质情况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感觉我自己越来越成熟,个人修养和素质在不断提高,我认真做到在工作时间仪表端庄、着装整洁、礼貌待人、态度和蔼、语言规范,时刻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工作,踏实做人,我相信:没有,只有更好。积极参加院里的一些活动,全力支持主任和护士长的工作。

想想来到妇幼保健院这个大家庭已经六年了,在这里我得到各位同仁的帮助和护士长的业务指导,回顾六年的工作历程,有劳累,辛酸,无奈和痛心,也有成功的喜悦和欢笑和成就感。

目前我院的发展速度迅速,医院水平日新月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的努力要求我自己,适应快节奏的工作要求,为我院的发展壮大贡献我自己的一份力量!

儿科护士述职报告3尊敬的____医院领导:

20____年全体护理人员在院长重视及直接领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完成了20____年护理计划90%以上,现将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在儿科,没有过硬的穿刺技术是不行的,“一针见血”在儿科更显突出,尤为重要,因为患儿都是爸妈的心头肉,打在儿身上,痛在爸妈身上嘛!因此我们勤学苦练,多总结多摸索,“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在这里得以体现。我们下苦工夫,多学多看多练,头皮穿刺也是容易一次成功的,而能做到“一针见血”在儿科干护理工作也容易多了,轻松多了。

工作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事,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同时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

作为普通儿科在职护士的我,在工作当中,逐渐体会到需要不断的累积自己的护理经验,这样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才可以得心应手。其实护士作为一个帮助者,有责任使其护理工作达到积极的、建设性的效果,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护患关系也就成为治疗性的关系。

常说护理工作又苦又累,这话的确不假,但是也会带来很多快乐,你只有亲身投入其中才会对它有深深的体会。在儿科的护理当中,每个患儿都牵动着我们的心,碰到大一些的孩子,心里护理是很重要的,刚入院的孩子,只要我们进入到病房他们就开始哭。我们想办法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才能让他们配合治疗。

面对的是小儿的时候,无论从穿刺、注射到各种用药,都跟大人有很大的区别!在护患关系上也有变化,小孩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所以在每一个治疗上,我们都会跟家长们沟通好!让他们放心,他们才能安心!

年来,在院护理部及相关职能科室的领导下,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严格管理,具体落实。通过更新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理管理,使儿科的护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病人满意度也日渐上升,经济收入也有了相应的增长,但仍然存在着太多的不足,如业务学习缺乏自觉性,穿刺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态度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等。

今后我们将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更好的服务质量、加倍地努力工作,创儿科特色护理,攀护理质量高峰,换儿科护理新面貌。

述职人:______

20____年____月____日

儿科护士述职报告420____年即将结束,一年来在院领导、护理部、科主任的领导、帮助和指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次就医,终身为友”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确保护理安全质量

1.响应护理部号召,明确了各班职责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治疗班、护理班各尽其责,杜绝了病人喊换液体、自拔针头等现象。

2.坚持查对制度,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护士长参与查对,每周大查对两次,并登记记录。

全年未发生大的差错。

3.认真落实儿科常见病、专科病护理常规及中医护理操作规范,坚持床头交__制度及晨晚间护理,预防各类并发症发生。

二、注重细节,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1.坚持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根据制定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检测实施结果,以便开展工作。

2.积极参加院周会,护士长例会:将全院、护理部会议精神做到上传下达,并安排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及时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资料。

3.各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4.不断组织护理业务学习讲座,扩大每位护士的知识面。

三、利用各种渠道提高护士业务素质

1.对新上岗护士进行三基三严培训,并一季度组织一次理论考试。

2.积极组织护士参加“西学中”培训,一月一次,以提高中医护理技能。

3.认真落实护理部布置的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共四十余次。

4.加强危重病护理,坚持床头交__及晨晚间护理。

5.坚持护理业务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全年共组织护理业务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四十余次。

6.坚持护理业务学习,全年共组织业务学习四十余次,要求每位护士轮流讲课,以不断提高大家授课能力。

7.积极鼓励大家参加专升本考试,全年共有五位同志升入本科学习。

四、加强院感控制与管理

1.严格执行院内感染控制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尤其对新生儿监护室,治疗室,隔离监护室等定期空气培养,均做到了一次培养成功。

2.病房做到终末消毒,并登记记录。

五、积极响应护理部倡导的亲情式健康教育活动

自9月份开展亲情式健康教育活动以来,儿科积极响应并组织实施,并相继开展小儿推拿、小儿捏脊、__位贴敷、耳__压豆、新生儿抚触等项目,共开展240人次,覆盖率达100%,大大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得到患儿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六、完成年终目标情况

全年共收治了住院病人500余人次,其中核心技术近200人次,治愈率达97%。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全年共收到锦旗6面,撰写护理论文2篇,工作简报近20篇。

七、存在问题

事件是儿科的耻辱,将作为血的教训时刻警示大家。

2.个别年轻护士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穿刺水平达不到理想效果。

3.病房管理尚不尽人意,尤其是晨晚间护理尚不十分到位。

4.个别护士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有被投诉现象。

5.离医院制定的年终目标尚有一定距离,有待下一年提高。

儿科护士述职报告5尊敬的领导、同事们你们好:

20____年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主任以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做到严以律己、奋力进取,积极响应院及护理部对各项工作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努力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圆满的完成了组织交待的各项工作任务。

为了更好地做好明年的护理工作,我按照护士长工作职责,作如下述职报告,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理念

一、严抓核心制度的落实,确保护理安全

核心制度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最重要的保障,尤其在人手少工作繁忙的时期,更要加强核心制度的掌握及执行。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确保抢救设备的完好,抢救药物无过期。

坚持执行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大查对2次,并有日查、周查的记录,保证用药的准确性。护理安全教育与管理仍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检查中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通过检查,提高了各护理环节的工作质量及每位护士的质量控制能力。

二、完善各项工作,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合理排班,培养护理人员的全面素质,使她们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基础护理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患儿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护士长每天深入病房,检查指导护理工作,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不足,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三、坚持经常不断的业务知识学习,严格进行“三基”培训。

按要求进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不间断学习,强化素质,提高业务能力。适时抓好科室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手把手地对新进科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好传、帮、带工作。虽然护理工作很忙,还是能按时组织业务学习及培训

四、以身作则,恪尽职守,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在工作当中,我时刻按照护士长职责,严以律己,勤恳做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求护士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护士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6月初带领科室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护理管理知识,制定出了新生儿护士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措施以及各级护士的分层培训计划和措施。

五、12月医院任命我为五官科护士长,负责五官科的筹建工作,暂时在护理部工作。

与护理部主任共同完成了五官科病区的初步规划和病床的申请;协助护理部完成了儿科新生儿室工作制度的制定和新生儿室各种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全院职工的年终考核登记、上报等工作。

成绩的取得,来源于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科室同志们的不懈努力,我决心明年在新的工作当中继续保持和发扬。同时也应该看到:成绩面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在实际工作当中,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现象,如健康宣教和沟通方面,这是我们今后该加强的地方。

2、工作中大多只是简单的执行任务和做好常规性的工作,创新精神和争先意识不够。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人员培训,熟练专业技能。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2)

(一)确立

先秦居于主流的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在固定的贵族家庭中选拔官吏,职位世代承袭。两汉时,世卿世禄制被察举征辟制所取代,这为中小地主出身的贤良人才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但是,这种进步是有限的,没有改变官员选拔由某一社会阶层所操控的局面,任职中的任人唯亲现象没有完全被打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九品中正制”。隋朝统一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九品中正制,确立考试取士制度。

(二)兴起

隋文帝规定要以考试取士,由吏部主管考试,并把九品以上官员的选任权收归中央。其意义就在于为官员的任免制定了一个严格的选任系统,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作为一种考试任职制,虽然有众多的考试科目,但并未定期化,而且应试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不允许士人“投牒自应”,所以,这时科举制并未真正兴起。

唐高宗时,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评取标准、录取程序等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使科举制走向了真正的定期化、程式化,科举制真正兴起。“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新唐书•选举志》)由此,科举制基本形成。

(三)发展

唐朝科举名目繁多,致使许多教育资源白白浪费,所以王安石变法时曾对科举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创造了八股文的前身―四股文。元朝承接宋朝,并首次以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明初,理学最终借助科举制确立了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明朝弘治九年,在会试作文要求中,八股文正式完善于世。由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注重死记硬背,束缚了学术思想的发展,败坏了学风和士风。“”使科举制以改革的名义发生了部分变化,废除了八股文这种文体,采用策论考试,同时增加经济特科,注入了全新的考试内容。“戊戌”后,所有这些改革内容宣布取消。清末新政时,科举改革再次提上日程,1901年开始经济特科考试,同年再次宣布废除八股考试。

(四)终结

1903年,张之洞等提出递减科举,计划用十年时间逐渐废除科举。1905年,清政府发表上谕:“从丙午(1906)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在中国实行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正式废除。

二、科举制的利弊

科举制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创举,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第一、打破了魏晋以来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扩大了选贤的范围,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政权基础。科举制之下选拔人才不问家族出身,只要能治国安邦,用兵打仗,有特长的,都可以应试,及格的可以得到重用。唐朝的高级官员从宰相,到地方官员,多半是科举出身。宋初规定,考生不论财富、年龄、声望,只要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被国家录用。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到全国包括边远省区,还规定各省区录取人员的比例,全国士人产生了拥护朝廷的向心力。定期考试使后备人才不断地补充到中央,不忧人才匮乏。考试立法详明,执法严峻,主考官舞弊的,重的可判死刑。考试取得“功名”即可得到社会的尊重。其“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特性,是中国封建社会较为公平的考试制度。

第二、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科举制创立早期考查的范围相当广阔,想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拥有渊博的知识是必须的。科举制对及第者的优待和荣誉是打动千万读书人乃至社会上人们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无数个漫漫长夜中,学子们为了追寻自己中举的梦想而“头悬梁,锥刺骨”。同时也有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些描写读书人读书时写照的传世诗句。

第三、选拔官吏有了文化作为依据,提高了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比如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大类。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法律、文字、算学等五十多种。各科考试的内容、方式和录取标准都不相同,如秀才科试方略策五道,及第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明经科先帖文,后口试,经文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及第亦四等。

第四、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首先,科举制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地传承下去。其次,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如果没有科举制也就没有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如令今人赞叹不已的唐诗、宋词以及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许许多多的精神财富。

第五、对世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等国都曾仿照中国实行科举制。在西方,有人称它是西方现代文官制度的起源,是“人类所发展出的选择公仆的方法中,最奇特最令人赞赏的方法”。

(二)消极影响

第一、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为指导来写文章。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乾隆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也有固定的程式,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意是用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知识分子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

第二、科举考试重伦理轻技艺,严重桎梏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儒家历来重纲常伦理而轻贱技艺,以此为核心的封建教育极其缺乏对自然知识的学习,在它影响、引导下的封建教育培养出来的是一批批封建社会的卫道士和满腹诗词文章的学者。

第三、导致官场腐败。随着历史的演变,出现了科举制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人称“朋党”。

总之,科举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其作用总的来说应该是积极性大于消极性。余秋雨在考察了希腊、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古文明遗址后,在《千年一叹》一书中认为,中华文明没有衰落的重要原因是:“中国古代通过科举取仕而组建文官体制的办法实行了一千三百余年,有效地维持了中华文明的秩序。”

参考文献: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3)

您好!

新年将至,回顾过去一年,我科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护理质量与安全

过去一年,我科在护理部、科护士长的督促下严抓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科室认真落实护理部的护理质量管理,每周、每月坚持自查、抽查,对自查及抽查的结果及时反馈,及时主动向护理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在护理部的整改下,及时改进了护理措施,大大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此外,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实行科学的弹性排班,根据护士能级合理排班,并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和其他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了护理安全。

二、加强三基培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针对科室常见病、多发病每月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并不断完善科内护理常规,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加强技术操作的练习,每月有计划的对科内护士进行护理技能考核均合格,另外还加强护理科研和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

三、加强临床带教

实习生由具备资格的护士带教,并由带教负责人和科内骨干护士定期开展教学讲座、教学查房和技术操作标准示范,加强专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出科前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圆满完成了带教计划。对我科今年新定科护士针对个人素质不同制定了培训计划,使新定科的护士在初次进科的一个月目标性强,尽快的融入到科室工作中,同时每月重点检查低年资护士自我学习的情况,督促低年资护士加强专科学习。

四、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

针对科室护理疑难病例、危重症病例,开展查房,全科护士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提高了护士对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水平,同时又将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想在前头,提高了对护理问题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

五、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塑造医院形象

我科成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来,认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科室还召开了会议,将相关的精神传达到每一名护士,向大家说明,为什么要开展这项工作,取得科室护士的认可。同时,科室也积极组织起来,先是在工作安排上做了调整,施行扁平化排班,将科室人员组成责任组由有一名组长和2名责任护士组成。重新规划了各班职责,由责护全权负责患者的一切处置、病情观察、健康宣教等。护士长、治疗护士在病房工作高峰时参与到各组的护理工作中。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全面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了护士责任心,优化了护理人力资源的调配,是护理工作更加井然有序,真正做到了把护士还给病人。

六、院感与消毒隔离

在过去一年里我科重点加强了院感与消毒隔离工作,指派一名护士专职进行院感工作,每月组织全科护士进行院感理论知识的学习,所有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原则,按六步洗手法勤洗手,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手、治疗室桌面、和病房内空气进行细菌培养,对呼吸机管路等定期消毒灭菌,一人一用,按规定定时更换,较前年大大减少了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在过去的一年里,经过我们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很多的不足,在下一年里,我们将继续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和学习,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鼓励发展护理科研。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

2020年护士述职报告

尊敬的领导:

您好!

20xx年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儿科科室主任以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做到严以律己、奋力进取,积极响应院及护理部对各项儿科工作的要求,积极完成儿科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婴幼儿护理技术水平,实行优质的护理服务措施,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交待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了更好地完善明年的儿科护理工作,我就护士长的工作情况,作如下述职报告。本人一年来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理念。

一、严抓核心制度的落实,确保护理安全

核心制度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最重要的保障,尤其在人手少工作繁忙的时期,更要加强核心制度的掌握及执行。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确保抢救设备的完好,抢救药物无过期。坚持执行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大查对2次,并有日查、周查的记录,保证用药的准确性。护理安全教育与管理仍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检查中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通过检查,提高了各护理环节的工作质量及每位护士的质量控制能力。

二、完善各项工作,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合理排班,培养护理人员的全面素质,使她们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基础护理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患儿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护士长每天深入病房,检查指导护理工作,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不足,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三、坚持经常不断的业务知识学习,严格进行“三基”培训

按要求进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不间断学习,强化素质,提高业务能力。适时抓好科室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手把手地对新进科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好传、帮、带工作。虽然护理工作很忙,还是能按时组织业务学习及培训。

四、以身作则,恪尽职守,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在工作当中,我时刻按照护士长职责,严以律己,勤恳做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求护士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护士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x月初带领科室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护理管理知识,制定出了新生儿护士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措施以及各级护士的分层培训计划和措施。

五、工作成绩和不足

x月医院任命我为五官科护士长,负责五官科的筹建工作,暂时在护理部工作。与护理部主任共同完成了五官科病区的初步规划和病床的申请;协助护理部完成了儿科新生儿室工作制度的制定和新生儿室各种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全院职工的年终考核登记、上报等工作。

成绩的取得,来源于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科室同志们的不懈努力,我决心明年在新的工作当中继续保持和发扬。同时也应该看到:成绩面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在实际工作当中,还存在管理不到位现象,如健康宣传教育和沟通方面,这是我们今后该加强的地方。

2、工作中大多只是简单的执行任务和做好常规性的工作,创新精神和争先意识不够。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人员培训,熟练专业技能。

2、进一步加大科室管理力度,抓好基础护理、健康宣教、护患沟通等全面工作。

3、五官科对于我是一个全新的科室,自己知识有限,需要进一步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与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开展护理延伸服务。希望在科室医护人员协助下将科室的护理工作做好。

以上报告,请各位领导和同事们批评指正。

此致

敬礼!

2020年护士述职报告

尊敬的院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时光如白驹过隙,20XX年已匆匆走过,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在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各位同事的大力配合支持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述职如下:

一、努力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增强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理论学习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我一直将理论学习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自觉做到勤学多想,努力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并荣获了本年度院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政治上的进步,为我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立足本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作为一名年轻的护士长,我深知自己在护理管理岗位上经验还很欠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使自己尽快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护士长。因此,我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例如参加了xx手术室护理学术年会、医大四院主办的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培训班、加入了全国手术室护理之家微信群,购买了多本手术室护理最新书籍,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敬业爱岗,勤奋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勤勉敬业是对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我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总是想方设法、竭尽所能予以解决,始终能够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在我院备战“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巡查”工作期间,不分昼夜与节假日,带领同事们加班加点,完善各类指标,手术室作为多个检查组的必检科室,经受住了考验,赢得了专家的好评。我认为,一个人苦点累点没有关系,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在于奉献。

四、尽职尽责,扎实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20XX年手术室护理人员与外科医生共同配合完成手术共计例,无一例差错事故,全年手术切口无感染发生,赢得了外科医生的好评。手术配合及感控工作,是手术室的工作重心。8月份,我院接受了省卫生监督所执法队的一次突击检查,手术室一分未扣,检查人员给予我们的评语是“管理非常到位”。

经历了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巡查,手术室在护理部的正确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护理工作。包括科室制度的健全、岗位职责的完善、操作规程的规范、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以及手术部位标识制度的落实,优化了病理标本管理流程。更加深化了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五、不断改进作风,无私奉献,注重廉洁自律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4)

当年读书人的最底层是“童生”,童生每三年有两次机会参加省学政主持的“院试”。一个童生考上举人的概率,其实只有600分之一。科举既然是条独木桥,也就不免有人动起歪脑筋。历朝历代的科举舞弊案件可谓是事不绝书。到康熙五十年(1711年),科场舞弊之风故态复萌。

苏州秀才大闹府学惊动康熙

这年秋天,江南辛卯科乡试循例在江宁举行,担任此次考试的正主考是副都御史左必蕃,副主考是翰林学士赵晋。九月九日榜发,录取的举人中,素无名望、文理不通的扬州盐商子弟占了较大比例,而素有人文荟萃之称、历年录取举人最多的苏州府,此科录取人数大失水准,只有区区十三名而已,占总录取人数(120人)的比例仅勉强超过了十分之一。这在当时是极不寻常的,因为有清一代,苏州府总录取举人1712人,只以微弱差距逊色于常州府而居于江南乡试各州府第二位,比扬州府更是要多出近三分之一(500多人)。

甚至当时就有路边社传闻,苏州府的这13位中举者中竟有5人是通过行贿登榜的,更令落榜者咬牙切齿,一帮平时斯斯文文的苏州秀才,顿时怒不可遏,集会苏州玄妙观,大闹苏州府学,这一闹,甚至惊动了紫禁城。

九月二十四日,苏州全城士子一千余人聚集在玄妙观,抬着财神泥像浩浩荡荡地进入府学,将财神塑像锁在夫子庙的明伦堂上,高声演说,声称不服所发榜文,并竞相作诗词写对联,有的还写成歌谣,到处张贴,讥讽嘲骂科考情弊。其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左丘明双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以此影射主考官左必蕃对科考中的舞弊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副主考赵晋胆大妄为,受贿赂卖举子。

江南士子的愤怒之情,一时难以平息,康熙帝派到江南的坐探,苏州织造李煦把士子们张贴的诗词对联以及歌谣一同抄呈皇帝主子,康熙帝阅后批示,“纷纷议论,京中早已闻知,可羞之极矣”,立即指派户部尚书张鹏翮和侍郎赫寿两位大臣到扬州按治,会同江苏巡抚张伯行(汉人)及他的上司两江总督噶礼(旗人)一起审理此案。

案子其实并不复杂。被人举报“平日不通文理”却中举的吴泌和程光奎二人被押到扬州复试。尽管复试试题并不算难,无奈这两位确系草包,其复试结果可想而知,考得驴唇不对马嘴,严刑拷问之下真相很快大白。

原来,徽州府歙县考生吴泌系扬州盐商吴宗杰的独子,家产百万,当铺、钱庄遍布江淮。然而吴泌却不愿当商人,一心一意想做官,可惜满肚子肥油却无墨水,于是便企图花钱买个举人的功名。另一个新科举人程光奎也是如此。本来就认识赵晋的扬州考生程光奎更懒,连卷子也懒得做,干脆雇请文章高手做出范文,请担任考官的淮阴府山阳县(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知县方名事先将文章带入闱内,埋藏起来,到时取出便轻松金榜题名。如此肆无忌惮地打通各个关节,也是令人瞠目。

督抚互参的闹剧

科考结束之后,吴泌和程光奎二人都自称托人转送副主考赵晋15锭共300两黄金,但是在扬州的审案中,赵晋只承认总共收到了300两黄金。结果牵扯出了作为中间人的安徽巡抚叶九思的家人李奇,李奇w案后老实承认,还有15锭金子,听说是留给总督大人的。

这就很尴尬了,这位两江总督噶礼大人此时正坐在审案台上。眼看法官就要变成被告,噶礼面色如灰,拍案怒吼:大胆刁民,竟敢当堂诬陷封疆大吏,快拉出去乱棍打死!旁边的张伯行急忙制止说:犯人口供尚未录全,岂能轻易棒杀,大人心无芥蒂,何必怕人诬陷?公堂之上,督抚相争,几乎撕破脸皮。

这在清代官场上是不太寻常的事件。按体例,江苏巡抚是两江总督的下属,以下犯上素来是官场大忌。不过江苏的情况却有特殊之处,其巡抚品阶虽然低于总督,却独自开府苏州,不受江宁的总督掣肘,加上江苏巡抚所辖江南四府一州(松江、苏州、常州、镇江及太仓直隶州)乃是整个帝国最为富庶的土地,自然底气十足,张伯行素来以清正廉洁著称,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这样事情就搞大了。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二月底,噶礼、张伯行二人几乎同时向康熙帝呈递了奏折,相互参劾。张伯行参奏噶礼抗旨欺君,营私坏法,“通同舞弊,于科场索银五十万两”。然而,噶礼毫不示弱,决不相让,上奏札反咬张伯行弄死了陈天立(在狱中神秘死亡),且罗列包庇曾为戴名世《南山集》(康熙帝钦定的文字狱)作序的好友方苞等人的七宗罪名。

两份完全不同的奏章,同时送到康熙皇帝手上。一时间,弄得康熙皇帝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下诏:张伯行、噶礼一并革职解任。一时间,围绕总督、巡抚的去留,江苏的兵、民形成鲜明的对垒阵营。“兵为总督者多,秀才为巡抚者多”,也就是支持噶礼以士兵居多,而支持张伯行的以秀才为多。有一次,张伯行与噶礼曾在衙门大庭上争吵起来,走出衙门时,二人竟然还发生了争殴摔打。噶礼身躯雄壮,张伯行身体也很魁梧,噶礼因身子太胖,行动不灵活,被张伯行踢倒在地,一番乱滚,上演了一出极为罕见的官场闹剧,斯文扫地已极。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5)

作者简介:单晓惠,扬州大学研究生。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人力进行适当的组织和协调,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进行诱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便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等几个模块。本文正是结合这几个模块进行阐述。

二、明代官吏管理制度及启示

(一)人力资源规划与明代官职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是通过规划帮助组织预测预计未来的人员需求数量及基本素质构成。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人员供给需求分析;人力资源制度的制定;组织机构的调整与分析等。明代中央朝廷设中书省(于胡惟庸案后,朱元璋罢中书省),明朝内阁,六部,五寺,都察院,通政司,翰林院,国子监,六科等官职,并且对官职人数、品级、所属部门都有相关规定。

六部中吏部掌管官吏任免、考绩、升降、调动等事务,本文笔者以明代吏部为例,简要介绍明吏部代官职规划。明代吏部尚书一人,吏部左右侍郎各一人,总掌天下官吏铨选、勋封、考课之政令。吏部下设四清史司:文选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明代吏部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分工明确,朱元璋的一度精简机构,更是很好的避免了职能冗余的扩大。然而由于朱元璋独揽用人大权,吏部尚书职权有限且频繁更换,吏部职权的独立行使难以进行。永乐以后吏部职权逐渐得到加强,但是依然受到皇权限制。自英宗开始出现的宦官、内阁擅权局面,使吏部在现实中的权力大大的被剥夺。武宗以后,明朝皇帝多听凭于宦官或内阁宠臣,当权者任人唯亲,吏部权力旁落,基本形同虚设或者完全依附于宦官。

人力资源规划就像即将航行的船舶,临行前要找到合适的方向,即最适合本组织的制度、结构和职权。明代吏部由兴而衰是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封建社会即使每个部门或者官职规划的再完美,最后也只是皇权的附属品,并不能真正完全的享有应有的职权。当今社会,不论是在哪个组织内,在规划组织结构的时候应当防止独权的出现,并注重对权力的监督,同时使每个参与到组织中的人都应当明确自己的岗位职权,各司其职。

(二) 人力资源招聘与明代官吏选拔

人力资源招聘就是要求把优秀、合适的人招聘进来,并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明代与之相对应是官吏选拔和人才举荐制度,据明史记载,明朝的人才“ 选举之法大略有四:曰学校, 曰科目,曰荐举,曰拴选。”四种方法中, 科目(即科举)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明代的人才选拔方法由多元化向一元化转变。明太祖使用科举、荐举等多种方法选拔人才。进入明中期,科举考试成了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科举制度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其一,科举考试在形式上使所有考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让很多寒门子弟看到了希望,安心的参加科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其二,科举能选拔出具有较高素质的考生,提高官员的整体素质。但是,明代科举制度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束缚了考生的思想。考生只是背诵考试内容,以便获取功名利禄,阻碍了当时社会的科学创新。

考试作为一种人才选拔方法具有客观性、公平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它为广大没背景的人提供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热情。然而,单纯的考试不能全面的反应一个人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人才选拔时应当注意进行全面的人员素质测评,采用多种方法的结合,可以在进行笔试的同时注重面试所占的比重,并且适当运用心理测验,了解求职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与明代翰林院庶吉士制度

人力资源培训指组织通过学习、训导的手段,提高人员的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和潜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使人员的个人素质与工作需求相匹配,进行促进工作绩效的提高。《明史・选举志》载:“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

明洪武初设庶吉士,让新进士历练办事。永乐时期,开始从新科进士中通过考试选出年轻才俊,安排进文渊阁读书。由国家补并贴培养这批人才。明朝中叶后官场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明代庶吉士制度是明代官员职前培训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庶吉士制度对当时的吏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庶吉士经过特殊培训后,能迅速成为高级官员。庶吉士在其学习期间可以议论朝政,极大的锻炼了他们的行政才能,这样到任后能够更快的适应。明代庶吉士制度还是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庶吉士从挑选到培养都过于强调诗赋文雅;其次,内部缺少竞争,一旦被选为庶吉士,实际上已内定为日后必升高官,在这种情况下,庶吉士便失去学习动力;最后,庶吉士选拔程序不完善,新科进士只要交出数篇诗文即可。但是,诗文可以是。同时,对诗文的优劣评价难以做到客观公正,这样就容易被以权谋私的人钻了空子,从而选拔不到真正人才。

一个组织想要发展,并保证持续的发展能力,就必须做好人才的培训工作。首先,对所有入职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帮助他们顺利地适应组织环境和新的工作岗位,尽快进入角色;其次,从现有的人才中,通过一定方式,选拔出具有较好潜质的人才,形成人才开发的机制。对人才的培养一定要科学、合理,符合组织用人的素质要求。 (四)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与明代官员考课制度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人员过去的工作行为及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用评估的结果对人员未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明代也有与之相似的考课制度,朱元璋统治时期就建立了考满考课制,为明朝官吏考课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之后经过几代人的奋斗日渐完善,但是随着张居正改革的失败,官吏考课制度便日渐走向了衰亡。

自朱元璋建立明朝到建文年间明政府多次定立官吏考课法。洪武初年,朱元璋颁布诏令,试建官吏考课制度。洪武十四年、十九年分别颁布考课法,使其进一步完善。明朝官吏考课制度在永乐至弘治年间日益完善,建立了京察制度、御史巡视考课制和军政五年一考制。自洪武至弘治年间,经过几代人的奋斗,明朝的官吏考课制度终于完善起来,成为后世遵循的宪纲。随着张居正改革既失败,官吏考课制度江河日下,走向衰亡。明末,各级官吏彼此勾结,相互庇护,在考课中颠倒是非,考课成为了权力的附庸,只能流于形式。

明朝官员的考课制度在初期有助于及时了解官员的业绩,赏优罚劣,也有利于预防官吏职务犯罪。到了明末,官吏考核制度名存实亡,甚至成为打击报复的工具。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好的考核制度, 人力资源的赏罚升降就难做到公平合理,必然会产生队伍作风散漫,人浮于事的现象。不利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明代考课制度经验告诉我们考核制度必须要使考核办法、标准等科学化,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不能一层不变。其次,考核必须讲求民主化,对于高职管理人员应当建立360度的考核标准,才能保证考核的公正。

(五)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管理与明代俸禄制度

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管理是根据所做的贡献而付给的相应的回报和答谢。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能够让人发挥出最佳的潜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明代官员的俸禄是典型的薄俸制, 历代官吏俸禄之薄莫过于明朝。明代的薄俸制,影响了明代的政治生活,造成部分官员为了生活铤而走险,贪风不息的恶果,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明代俸禄以品级制度为基础,其共分为十八等,实行年俸、月俸双轨制。明代官员俸禄制度的确定最初始于洪武四年。明代官俸制度的最终确定是在洪武二十五年。根据官制按月发放官俸,规定:“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从一品至正三品,递减十三石至三十五石,从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四石,从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十六石,从五品十四石,正六品十石,从六品八石,正七品至从九品递减五斗,至五石而止。”官员的俸禄本来就不是很高,加上政府的俸禄折支政策再次变相的降低了俸禄。明代的薄俸制,在初期对缓解国家财政困难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对政治、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明中期以后,加深了吏治的腐败和政治的腐朽。迫于生活的压力,不管大官小官都贪污腐败以救贫而后致富, 造成“贪风不息”的局面。俸薄如此,官员普遍贪污受贿,欺压老百姓,从而引发大规模的群众不满,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6)

“张大胆”背后的故事

张勤修是个多梦的人。儿时最想当兵,初中时则最想成为一名教师,高中时又幻想成为科学家,结果稀里糊涂考入重庆医科大学,大一新生时曾一心想要当一名眼科医生,为盲人重启光明。大学毕业后,他却被阴差阳错地分配到了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既来之则安之,张勤修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之路也就由此开始。

上世纪8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完成了耳鼻喉科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大学科的转变,而国内至90年代初期才开始兴起。1994年,时任总住院医师的张勤修为跟上世界发展趋向,“擅自”开始了头颈外科的研究,不长时间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他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做甲状腺切除术、第一个做小脑脓肿切除术、第一个做下颌骨切除术、第一个做鼓膜修补术、第一个独立进行气管异物取出术……

一天清晨,医院还没到上班时间,突然来了一名被花生米卡住气管的3岁男孩,奄奄一息,生命游弋在分秒之间,等待有更高职称的主刀医生来抢救根本就来不及,此时,正好提前上班的张勤修见此情景,挺身而出,在无任何帮手的情况下径直到手术室,果断实施了主治医师才能施行的支气管镜手术。正当大家对此惊愕不已,议论纷纷的时候,张勤修带着憨厚笑脸手拿一粒带血的花生米、陪伴着脱离危险的孩子回到了科室。科内同志都不得不从心底佩服他,笑称他为“张大胆”。

张勤修对此却有自己的看法。大胆不意味蛮干,一切以“救死扶伤”为准绳,这是医生的天职。在那种紧急情况下,如果患得患失,按部就班,一条鲜活的生命很可能就此遭遇不测,这是在考验一个医生的良心啊!

1995年1月,张勤修要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按照医院规定,本可以请假专门复习应考,可由于患者多而医生少,他毅然决定一边坚守临床岗位,一边准备考试。临考前的晚上又逢张勤修值守夜班,为了准备次日考试,在处理完所有临床工作后他10点钟就早早地入睡了。凌晨1点,突然一阵呼天唤地的救命声打破了寂静的病房走廊。“医生,快点,我儿不行了”!张勤修一下子跳起来冲出门外,只见一名中年妇女拖着一名20来岁的男性青年双双倒在护士办公室门口。张勤修一眼就判断出那是自杀刎颈。当医生4年多来,他已经遇到不下10多例自杀刎颈的患者,但是像今晚这样严重的刎颈患者张勤修还是第一次碰到。由于刀口很深伤及了颈内静脉,气管被切断,患者的血液大部分已经失去。“快,建立双通道”,“快点准备气管切开包”,“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张勤修一边嘱咐护士,一边迅速施救。手术室里灯火通明,时间过去了5个多小时,张勤修终于进入最后缝合阶段。至7点35分抢救手术才告结束。张勤修拖着疲惫的身子在单身宿舍挨家敲门找咖啡,这可是他第一次“品尝”咖啡的味道。8点,张勤修带着满口苦涩的浓浓咖啡余味一溜烟跑到了教室参加研究生英语考试,中午休息1小时后又参加下午的考试。或许是感动了上帝,如此状况下,他居然从60多名考生中以第一名成绩被上海医科大学录取,师从吴雯教授,并得到我国当代最杰出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家王正敏院士指导。

硕士毕业后的他本可留在上海,然此时他的工作导师任正心教授亲自写信给他,希望他能回去。为了家乡的医学事业,学有所成的他还是回到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并决心尽快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建立起来。经过艰辛努力,2000年下半年,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四川省内三级甲等医院中第一个正式成立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在张勤修职业生涯中,最让他难以忘怀的还是无数患者无助的目光。2003年7月,在张勤修调入三六三医院担任耳鼻咽喉科主任时,一天,一名患巨大颈动脉球体瘤、在多家医院求治无果的患者来到了三六三医院。张勤修根据患者情况很快制定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方案。然而,当患者看到张勤修那张年轻的脸时,始终无法信任,最终闷闷不乐地离开了。想到患者那无助的眼神,张勤修心里非常难过,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她解除疾苦。结果两周后,患者及其家属转了一圈仍然返回三六三医院,找到张勤修说:“张医生,我们只有依靠您了。”张勤修感谢患者的信任,为了手术成功,他查阅了国内外能查到的所有资料,亲自设计了颈动脉压迫器,历经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最终成功切除了患者颈部的“定时炸弹”。

除了这些高难度疾病惊心动魄救治场面外,张勤修还遇到了很多令他感动的事情。一次,病房来了一名在工作中被砖头打断下颌骨50多岁的患者。经X线诊断为下颌骨线性骨折,只需进行简单的齿间固定,辅以其他手段让其愈合就可。可患者不干,坚持要张勤修进行手术治疗。张勤修耐住性子反复解释不需要手术处理,患者仍不依不饶,并认为一定是建筑方老板“买通”了张勤修,为了“节约”治疗费张勤修才故意不手术,又招来了很多亲属围攻吵闹。这让张勤修哭笑不得,做手术既可让医院创收,个人又得奖金,我何乐而不为?可没有这个必要啊,医生怎能赚这种昧心钱呢?然无论张勤修怎样解释,患者及家属情绪都非常激动。突然,在混乱中患者竟爬上窗户要往楼下跳。刹那间,张勤修不顾个人安危一把拖住患者,用全身力气硬是把患者安全拽了下来。尽管发生了许多事,张勤修仍处处为患者着想,坚持正确的治疗方案。结果三周后患者完全痊愈出院,避免了一次不必要而创伤又极大的手术。

事实教育了患者和家属,出院时他们一再向张勤修道歉,而张勤修只是微微一笑,这样的“委屈”他已经习惯了。

天道酬勤。2004年9月,年仅36岁张勤修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全国知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刘世喜教授,同时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成为四川省内当时最年轻的耳鼻咽喉科专业正高级专家。他开展的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巨大颅底肿瘤切除术、改良颈动脉球体瘤切除术等填补了四川省内空白,负责的2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勤修中西,修成“张五官”

2006年5月,张勤修职业生涯发生了一次重大转折,在时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钟森教授的引荐下,他作为高级人才被引进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担任科副主任。

由一个纯西医专家跨入中医行列,对张勤修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而张勤修骨子里就是个最喜欢挑战的人。面对一大堆古文传统医学书籍,深谙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半路出家的他从调入那一天起,便开始大量研习中医理论并虚心向老专家请教,从《医古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典籍,到《喉科指掌》《重楼玉月》等中医耳鼻喉科学专业知识,他在浩瀚精深的祖国医学大餐中细嚼慢咽,用心体会祖国医学的文化精髓。

中医和西医理论建构不同,哲学思维大相径庭,因而治病的手段和方式存在很大差异。而张勤修正由于西医理论功底的扎实和深厚,也才能从更高层面认识到西医在某些方面的欠缺和不足,而这恰恰又是中医最为擅长的。比如,西医最高的治疗就是手术,可张勤修发现临床中总有一些患者手术效果不甚理想,有的甚至根本无法用手术治愈。随着对祖国医学的了解与掌握,张勤修想,这些长期困扰着西医们的问题能不能用中医来解决呢?在同行老专家的指导下,他逐渐学会了中医的基本知识并试着用中医药来治疗患者并不断总结经验。渐渐地,张勤修集国内西医及各流派中医专家所长,勤修古训,博采众长,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咽喉炎、鼾症、声带疾病、鼻炎鼻息肉、过敏性鼻炎、耳聋耳鸣、中耳炎、眩晕以及头颈肿瘤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与疑难疾病积累起丰富的临床经验。

一次,一名老者来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向医护人员打听一个叫“张五官”的大夫。原来,由于过去数年张勤修突出的临床业绩,患者亲切地为他取了个外号“张五官”。正当大家疑惑时,恰巧张勤修来到门诊部,患者一眼就认出了他,大声喊“张五官”。原来,这是张勤修5年前曾成功救治过的一名患者。这名老者患有恶性浆细胞瘤,被时任三六三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的张勤修采用内镜结合柯陆氏手术,不仅完整切除肿瘤,还基本保持了面部五官的完整,使患者非常满意。这次这名患者是又专门找他来复诊的。于是,张勤修已日渐成熟的中西结合的理论和技术派上了用场,他仔细问诊,了解情况后,大胆采用中药治疗以期提高患者免疫力,有效防治了肿瘤复发。从此,“张五官”也在成都中医院叫开了,几乎成了张勤修的代名词。

5.12地震发生后,身处救灾一线的张勤修及所有医护人员,经受住了更大的考验。地震发生的当天傍晚,呼啸而至的救护车就一辆接一辆地冲到门诊部大厅,张勤修与所有医护人员绷紧着心弦,紧张有序地接诊着一批又一批患者。一位满身淤泥与鲜血浸湿、身体多处受伤的老妇始终无法被抬下救护车。此时,身为教授、科主任的张勤修一把推开其他人,三步并着两步直接奔向车内救治,由于抢救及时伤者终于转危为安。就是这样,连续72小时,张勤修几乎未能闭上一次眼,一大批伤者得到及时救治。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7)

科举考试的复试起于唐宋,明代沿袭并有所发展,而其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则创建于清代。 作 为一项制度的复试是指乡、会试发榜后,对已经中式的举人、贡士进行的再次考试,其实质 是对录取工作的再次认定。复试制度是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光绪《大清会典 事例》卷三五一即为《复试》,这足见其重要程度。毫无疑问,科举复试制度的建立, 不仅完善了科举制度,而且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考察科举复试制度的内容、产生 原因与实施效果,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与研究清代的科举制度,同时对于我们当今研 究生招生考试中的复试制度亦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一、清代科举复试制度的确立

自唐至明的复试,为清代复试制度的确立提供了仿效的先例。清代复试制度正是继承前代的 做法,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与完善而最终形成的。

清代复试制度包括乡试复试与会试复试两部分。清代的乡试复试始于顺治十五年(1 658), 会试复试则始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但直至嘉庆四年(1799)乡、会试复试才“乃著为 令”,实际上乡试复试直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始为定制”。由此算来 ,从始行复试至 成为定制,其间经历了百余年;百余年间,复试内容、要求与处罚措施等具体规定处于不断 变化之中。从复试确立时间的漫长以及内容等具体规定的变化可以看出,清政府对复试意 义与作用的认识处于不断加深之中。

1.乡试复试制度的确立之分析

乡试复试从开始实行到成为定制,其间反反复复,时断时续,这反映了政府对复试重要性的 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乡试复试最初是由于放榜后因有“情弊”而被“指参”。如作为乡试复试之始的顺治十五年 (1658)复试之原因即为中式举人“多有贿买情弊”而致“物议沸腾”。史料载:“顺治十 五年,帝以顺天、江南考官俱以贿败,亲覆试两闱举人,是为乡试覆试之始。”[1] (卷一O八,《选举三》) 此次复 试结果是:除罚停会试两科者外,还有22人被除名;对此,史料载:“取顺天米汉雯等百八 十二名,准会试。江南汪溥勋等九十八名,准作举人。罚停会试、除名者二十二名。”[1](卷一O八,《选举三》)

又如康熙三十八年(1699)乡试复试原因亦是北闱取士不公,有情弊为人指参。史料载:“ 康熙三十八年,帝以北闱取士不公,命集内廷覆试。”[1](卷一O八,《选举三》) 并规定:“列三等以上 者许会试,四等黜之。”[1](卷一O八,《选举三》) 雍正七年(1729)顺天乡试奉 特旨复试也是此种类型。

经过对复试的多次实践,清政府终于认识到“欲清科场之弊,莫如复试一法”[2](卷 二二三) 。在乾隆 九年(1744)乡试前顺天府府尹蒋炳疏陈:“顺天乡试,业派亲信大臣、监同御史严行搜检 。至外省积弊,未能肃清,请于放榜后,令巡抚会同学政,当面复试。”[2](卷二二 三) 旨意是“如所 请行,下部知之”[2](卷二二三) 。本次复试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是第一次在放榜之 前事先决定榜后进行 复试,是政府的主动行为,而不是因“指参”而被动采取的措施。本次复试乾隆帝还特颁谕 旨:“今应令中式之人填写亲供时,在巡抚衙门内严行防范,该抚会同学政,出《四书》闲 冷二题,不在拟议之内者,当面考试,听其尽一日之长。试毕,即将原卷与中式卷一并解部 ,听候磨勘。”[2](卷二二三) 但是,这种有计划的复试只推行了一科,乾隆十二 年(1747)便宣告停 止。其原因是乾隆九年(1744)顺天乡试搜检严格,效果显著,乾隆帝因此认为只要严格搜 检,就可严防弊端。史料载乾隆帝称:“著各该临监等官,临时加意搜检,不许携带片纸只 字,务令诸弊悉除,使场规整肃,以收得人之效。至上次复试,原因场期已近,不及严查。 今既一体严行搜检,其复试之处著停止。”[3](卷三五一,《礼部贡举复试》) 实际情况并非乾隆帝断定的那样,科场积弊 在短暂收敛后又重新抬头。因此,在随后的时间里,乾隆帝针对不同省份的具体情况,对某 些 省份采取了复试之法。如乾隆五十三年(1788)顺天府府尹吴省钦“奏请将江苏、安徽、江 西、浙江、广东、山西六省丙午以前三科由俊秀报捐贡监生中式举人者俱行复试,下部议行 ”[4](卷四一,《何汝霖传》) 。乾隆五十八年(1793),由于顺天等省补行复试 的举人问题颇多,有些复试卷与原 中卷“如出两手”、“情弊显然”,这促使乾隆帝在徘徊了五十年之后又回到乾隆九年乡试 复试的起点,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反复,而是对乡试复试认识逐步加深的结果。此次规定要 求:“各省如督抚同在一处者,仍令巡抚监临,著于榜后交与总督严扃复试,其止有巡抚省 份,著派布政使会同邻近提镇一员监临,榜后交与巡抚复试。”[3](卷三五一,《礼 部贡举复试》)乾隆五十九年(1794),因严行会试复试,乡试复试又告停止。

嘉庆四年(1799)奏准,乡会试复试著为令,亦即“乡试复试,自道光甲辰科后,始为定制 ”[5]。自此之后乡试后进行复试未再反复,一直坚持到清末。道光二十三年(18 43),清 政府为保证复试质量又做出新的规定:“嗣后各省新中举人,与会试年二月初十日前全行到 京,取具同乡京官识认印结送部,听候复试。”[3](卷三五一,《礼部贡举复试 》) 并规定复试于二月十五日在贡院举行。对逾期到达者如何复试作了规定,对未复试者 的处罚也作了规定:“其道远逾期到者,归顺 天府补行复试。其逾补试期者,归下三科办理。三科内未复试者,永远不准会试,亦不准截 取铨选。”[4](卷二八,《吴省钦传》) 至此,新科举人于会试年进京参加复试成 为定制,清代的乡试复试制度也已 经定型。咸丰以后,乡试复试原则再没有改动过,变的只是复试要求、复试内容等具体的条文。

2.会试复试制度的确立之分析

清初会试中式贡士并无复试之说,其原因可能是会试在“天子脚下”的京城举行,其考场管 理比在地方上举行的乡试要严许多。清代会试复试始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是年,顺 天 解元查为仁因传递之事被发现而逃跑,康熙帝怀疑中式者中或许有令人顶替者,于是在畅春 园亲加复试。复试结果是五人被革去进士,保留举人,所缺名额从“各省考试不中落卷内选 择取中”[6](卷二四九)。史载:“(康熙)五十一年壬辰,顺天解元查为仁以传递事觉而逸,帝疑新 进士有代倩中式者,亲覆试畅春园,黜五人。会试覆试自是始。”[1 ](卷一O八,《 选举三》) 显然,会试复试借鉴了乡试复试的做法,二者的目的是一样的:严防弊窦。  二、清代科举复试制度得以确立的原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清代科举复试从清初沿袭前代偶一为之,到摸索时期的经常举行,再 到最终形成定制,其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清代科举复试能够最终确立,是有其内在原因 的。从科举复试发展的过程看,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严防弊窦,保证科举取士的公平性

针对科场弊端,通过复试以确保科举考试制度公平取士,是清代实行复试制度的一个重要原 因。这在清初复试沿袭前代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事实确实如此,清初乡会试的复试,主要 针对的便是科场案与各种舞弊行为。清初的复试,都是在科场舞弊案发生后进行的,因为要 保证取士公平,除了对违法者实施严厉处罚外,还要鉴别发生舞弊案的考场的考生是否应该 被录取,这自然就需要对考生进行复试。如陈康祺即把乡试复试之始的原因归于顺天、江南 科场案:“乡试复试,自道光甲辰科后,始为定制。其实始于顺治十四年是也。是科丁酉, 因顺天、江南科场事发,诏令复试。”[5]事实也确实如此,顺治十四年(1657) 科场案导 致的顺治十五年(1658)乡试复试的原因与结果前文已述及,此不再赘述。不久后的江南科 场案,原因同样是“中式举人,情弊多端”,致使榜发后“口有烦言”,顺治帝“照京闱例 ”,“亲加复试”[3](卷三五一,《礼部贡举复试》) ,复试结果是:“江南 汪溥勋等九十八名,准作举人。罚停会试、除 名者二十二名。”[1](卷一O八,《选举三》) 清初的几次复试都与科场舞弊案有 关,正如文献所载:“士子与考官 勾通关节,国初有问拟腰斩者,立法甚峻。康熙己卯顺天乡试、壬辰会试,雍正己酉顺天乡 试,俱奉特旨复试。”[9]

科场案中有一种舞弊即为考生“冒籍跨考”。“冒籍跨考”现象指的是在科举考试体制中, 由于录取的“分区定额制”,导致考试竞争激烈地区的考生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进入考试竞争 相对不太激烈的地区参加选拔性考试。“冒籍跨考”在宋代出现,至明清时已愈演愈烈,且 童生试、乡试以及会试中均有发生。很显然,“冒籍跨考”也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因 此,清代科举复试也有针对此弊端的。如康熙五十一年(1712)会试即有江南、浙江士子冒 籍中式,康熙帝因此令中式者复试,并谕旨大学士:“迩来浙江、江南人,冒直隶等处北籍 ,及代人考试者甚多。十三省语音,朕悉通晓,观人察言即可识辨。著出示遍晓中式进士等 ,其中冒籍、替代等项,俱赴部实首。复试之日,朕前亦许面奏。倘隐蔽不发,朕一查出, 悔至无及。”[6](卷二四九)

2.平息社会舆论,笼络人心

清初在全国局势尚未稳定的情况下即仿明制开科取士,其目的就是要笼络人心,得 到世人的 颂扬。在此情况下,一旦出现对科举不利的舆论,清政府总是想方设法予以扭转。复试便是 平息舆论的一种有效方法,自然也可以很好地笼络人心。

清初关于科举制的舆论中,最让清政府感到苦恼的便是对科场弊端及由此导致的取士不公的 指责。而且这种舆论还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如康熙三十八年(1699)乡试即出现了“北闱 不公,士子鼓噪,作檄讨主试官,以革人为主考,百千为群,押往柴市街杀之”[10]的情况 。又如康熙五十年(1711)辛酉科江南乡试,由于主考左必蕃“目不识丁,任副考赵晋所为 ”[10]而导致榜发后士论哗然,数千士子云集玄妙观,其后更是抬着五路财神像入 府学,锁 于明伦堂,有人作诗“左邱明有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以嘲讽二主考,更有甚者,有人 将“贡院”用纸糊改为“卖完”。这虽然是两个极端的例子,但类似士子对科场舞 弊不满的 舆论并非罕见,清廷不会无视这种情况的存在。出现此等情况,除查明真相严惩舞弊考官、考生外,还要通过复试平息世人的舆论,以彰显公平,笼络人心。如针对康熙三十 八年(16 99)顺天乡试科场案,康熙帝便令“将所取举人通行齐集内廷复试。如有托故不到 者,即行 黜革”[6](卷三五一,《礼部贡举复试》) 。另一典型事例是充 任福建乡试监临的王恕请旨为一个举人举行复试而得旨予以 举行的一场复试,史载:“(王恕)任江安粮道,整饬漕务尤有声。充福建乡试监临,武生 邱鹏飞以五经举第一,士论不平,奏请覆试。寻察出实使其弟代作,吏议降调,上特宽之。 ”[1](卷三O八,《王恕传》) 由于“士论不平”而为一个举人举行复试,其目的显 然是要平息社会舆论,笼络人心。

3.验证当政者对科场案的怀疑,查明实际情况

清代科举考试在很多乡会试后,都有朝臣、言官弹劾考官、考生,士子议论取士不公的情况 出现。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考官、中式者是否真有问题,又没有足够的证据加以证明。复试 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因为作弊考生大多没有真才实学,复试定会使他们露出真面 目。因此,复试可以验证当政者对科场案的怀疑,查明实际情况,并进而鉴别出被录取者的 优劣,决定是否录取考生。当然,由对考生是否作弊或作弊情况的判断,也可以查明考官是 否舞弊以及如何舞弊。如康熙三十九年(1700)复试后,康熙帝讲述的本次复试的原因便是 一个很好的例证:“此科中式举人,因有情弊为人指参,朕亦闻外议纷纭,故行复试,以验 其实。”[6](卷一九七) 又如作为会试复试之始的康熙五十一年(1712)会试复试 亦是此种原因,是年 ,顺天解元查为仁因传递之事被发现而逃跑,康熙帝怀疑中式者中或许有令人顶替者,于是 在畅春园亲加复试,即“(康熙)五十一年壬辰,顺天解元查为仁以传递事觉而逸,帝疑新 进士有代倩中式者,亲覆试畅春园,黜五人。”[1](卷一O八,《选 举三》)

为验证当政者对科场案的怀疑,查明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复试,无非两种结果:要么发现考试 存在问题,要么验证应试者并无问题。但不管怎样,复试总归打消了当政者的怀疑,让当政 者对此次考试放心了。乾隆九年(1744),乾隆帝对此作了很好的总结:“本省巡抚会同学 政在抚署内当面出题复试,真伪可以立分。”[3](卷三五一, 《礼部贡举复试 》)

4.选拔真才实学之人,维护科举制度的权威性

从清初采取复试之法到复试制度的确立,其间不管具体的内容如何变化,但复试目 的始终未 变:选拔有真才实学之人。如顺治十五年(1658)顺天乡试时顺治帝即强调:“朕非好为此 举,实欲拔取真才,不获已尔。”[6](卷一一四)又如乾隆五十四年(1789),乾 隆帝在下令会试复试 时指出:“必须严行复试,方可甄拔真才,创惩亻进, 是复试一事竟不可少。”[2](卷一三二六) 因此,让科举考试选拔具有真才实学之人一直是复试的出发点与目的。

而现实情况是,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科举制度的弊病也日益明显。朝政腐败导致 的科场 腐败、束缚思想的八股文等使科举制慢慢地走入了死胡同。入清以后,对科举制的批评也日 渐 增多。如乾隆三年(1738)就出现了科举存废的一次大争论,时任兵部侍郎的舒赫德奏言: “科举之制,凭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况积弊日深,侥幸日众。”[1](卷一 O八,《选举三》) 虽然在当国 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且夫时艺取士,自明至今殆四百年,人知其弊而守之不变者,非不 欲变,诚以变之而未有良法美意以善其后”[11]的反驳下科举制得以不废,但仅从 其反驳 的原因就可以看出科举制确实存在弊病。在此情况下,为了选拔对朝廷真正有用的人才,为 了维护科举制,清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复试制度即是这众多措施中的一个。如果说清初采 取复试之法主要是为了保证取士公平、平息舆论以维护科举制的声誉的话,那么复试制度确 立后其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录取质量,以便巩固科举考试制度的地位。因为复试制度 确立后,不论有无舞弊行为,每科乡会试后都要进行复试,以对中式举人与贡士资格进行重 新认定。而复试内容一文一诗中需审查:八股文是否抄袭程文、是否违式;诗是否出粘、出 韵,诗句是否粗率;学问是否平常。这显然是为了考察士子的真才实学。士子必须参加复试 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与殿试,也才有可能入仕做官,这样的复试无疑具有维护科举制的作用 。 三、对清代科举复试制度的评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论从复试制度建立的漫长过程,推行复试制度的复杂原因,还是从 复试制度的许多具体条例与内容看,复试制度所包含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清代科举复试制 度是大规模选拔考试的一笔宝贵财富,因此,对其应该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1.复试制度的建立体现了慎重选拔的原则

清初的被动复试与以后的主动复试都表现出了这一点。首先,复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惩罚了 考试舞弊行为,使滥竽充数、蒙混过关者暴露在阳光之下。前述复试后对考生的罚科、除名 与对考官的惩罚是最有力的证明。其次,复试还使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士子得以展露才华。 如乾隆五十九年(1794),乾隆帝突然亲临会试复试考场,“询有完卷者否,时无一完卷者 ,惟一人以已完卷未誊真对,命取其稿呈览,御笔为改诗一韵,其人竟以此获首列”[ 12](高宗临幸复试场) 。

又如同治十三年(1874),年逾六十的举人谢焕章复试时情况是:“甫捷乡闱,入 都会试 。 其复试之文,理境深奥,阅卷者李某几不能句读,以为文理欠通,竟坐褫革。谢固滇中名宿 ,有及门八人,同上公车,咸愤不与试,群起揭控,事闻于朝,特派大臣复阅,谢得开复。 ……然谢之文名,由是盛传日下。”[12](谢焕章复试革举人) 同治帝还为此特别颁 旨承认“谢焕章试卷 ,用意艰深”,“非文理不通”[3](卷三五一,《礼部贡举复试》) 。复试慎 重选拔的原则从以上两例中可窥见一斑。

2.复试制度的建立使复试主要目的从保证取士公平演变为保证取士质 量

这是清政府对复试作用与意义认识不断加深的必然结果,这种转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出: 首先,复试发展的过程。清初是“士子被言者,必再试”,复试在放榜后临时决定,被动举 行。乾隆九年(1744)改为提前决定复试,复试成为政府主动的行为。嘉庆四年(1799)乡 会试复试著为令。道光二十三年(1843)乡试复试改为各省新中举人与会试年全行到京听候 复试。复试发展过程说明复试的目的从单纯打击科场舞弊以防止取士不公演变为对所有中式 者进行资格认定,这也充分说明复试主要目的从保证取士公平演变为保证取士质量。其次, 违反复试条例,如复试列四等或不入等,不论此前乡试或会试是否作弊,一律罚科或除名。 这种规定更明显地说明复试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取士质量。因为复试对于那些学问不扎 实,靠背诵陈文等方式投机取巧的士子来说是一道难关。如乾隆三十年(1765)顺天乡试第 一名吴光槐头场制艺即为“全录旧文”,经人举报后被革除举人。而道光二十三年(1843) 乡试复试定各省新中举人与会试年全行到京听候复试之原因即为“中式者多抄袭陈文,遂定 斯例”[13]。伴随复试从单纯防舞弊转变为保证录取质量,对复试卷的评阅也从判 断是否“ 考不入等”转变为寻找试卷中的“疵缪”,如八股文抬写错误,诗失粘、出韵等,一旦出现 ,就会停科甚至除名。因此,复试定制后的嘉庆道光以后,复试对士子来说是又多了一次 选拔考试,这无疑增加了入仕的难度,自然也就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清政府所要求的质量。

3.从实施效果看,复试制度没有根除科场弊端

无论是保证取士公平还是保证录取质量,复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在清前期表现 得尤为明显,这从我们上述分析中罚科、除名的处罚中不难看出。因此,我们说复试制度是 大规模考试中的一种成功的和可供借鉴的制度。但清代复试制度并没有根除科场中的所有弊 端,如光绪十九年(1793),北闱倩作、顶替中式者数十人,复试后只将学渊、树声、万航 三人斥革,其余复试无一黜者,监临各官均免议便是一个典型例子。

一项好的制度何以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呢?这里面有深刻的历史教训。首先,政治腐 败导致复 试中出现舞弊行为。复试本来是用来防止科场舞弊的,而政治的腐败使其本身成为科场舞弊 染指的目标,这就不难理解复试效果为何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乾隆帝在注意到有些中式士 子因有舞弊行为而在复试时继续贿赂考官这一问题时强调:“复试一事,秉公详慎为之,切 不可复蹈因循之弊。”[2](卷二二三) 嘉庆二十五年(1820)御史陈鸿奏称每次复 试前都有人向认识的 大臣分送自己的试片,希望暗中关照,请求嘉庆帝饬令各大臣不能收阅试片,嘉庆帝因此颁 布谕旨:“每逢考试,私送试片,朕所素知,此即系营求嘱托,自应严行禁止。复试、朝考 、散馆在迩,倘有私送试片之人,立即指明参办,以杜钻营。”[3](卷三五一,《礼 部贡举复试》) 其次,复试过程中本身 出现问题,存有弊端。如康熙三十八年(1699)顺天乡试,士子议论不公,为平息舆论,清 政府对北闱举人复试,其结果是中式者“复试皆不黜,只房官降革有差,副考姜宸英毙死于 狱,流主考李蟠于沈阳”[10]。既然复试没有人黜革,为何还要流放主考。这说明 复试本身 出现了问题或弊端。最后,清末复试制度执行不严格也是其实施效果不好的原因。因为再好 的制度都要靠严格的执行达到其原始目标。咸丰至光绪时期,特别是同治光绪时期,乾隆嘉 庆朝关于复试的谕旨已经被遗忘殆尽,即“洎末造益趋宽大”[1](卷一O八,《选举 》) 。光绪十九年(1793)作弊数十人,复试只褫革三人即是一个典型表现。

四、对当今硕士生招生考试复试的启示

1.清代科举复试与当今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的异同

清代科举复试与当今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相比,两者有诸多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首先 ,清 代科举复试是一次独立的考试;而研究生招生复试是整个考试的一部分。与乡会试相比,科 举复试是一次独立的考试,其成绩不与之前的乡试或会试成绩累加比较,仅是一次资格认定 性的合格考试;而当今研究生招生复试是整个研究生考试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成绩与初试成 绩折 合累加后得出考生的成绩,其成绩对考生最终是否被选拔产生影响。其次,清代科举复试是 一种过关性的资格认定考试;而当今研究生招生复试具有选拔性。清代科举复试只要复试一 文一 诗符合规定即可过关,而当今研究生招生复试由于其成绩与初试成绩累加后计算考生总成绩 ,因 此具有选拔性。第三,清代科举复试由国家统一组织,统一阅卷,实行统一标准;而当今研 究生招生复试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自行阅卷,在国家政策范围内自行制定考试标准。

当然,对两者相似性的分析对我们的启示更大。主要表现在:首先,二者都体现了慎重选 拔人才的原则。不论是清代科举复试还是当今研究生招生复试,都使人才的选拔变得更为 谨慎,毕竟增加了一次考试使人的才能多了一次被考察的机会,蒙混过关、滥竽充数者更有 可能 暴露。其次,二者都力图使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得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二者都具有严防弊 窦的功能,也都提升了人才选拔的质量。这无疑保证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公平性。第三 ,二者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证所选拔人才的质量。清代复试制度建立后其主要目的由保证 取士公平变为保证取士质量,当今研究生招生复试的目的也是使所选拔的考生在专业方面有 更高 的质量。正是由于两者所拥有的诸多相似乃至相同之处,我们才可以从清代科举复试中得 到诸多的启示与教训。 2.清代科举复试对当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的启示

虽然我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制度对选拔真实人才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当前复 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第一,复试的重要性没有从思想认识上得到足够重 视。第二,复试工作的程序不够规范。第三,复试工作的管理不够规范。第四,复试过程缺 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对于如何解决研究生招生复试中的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这是一 个逐渐深入的相对长期的过程,切忌急躁冒进。结合清代科举复试中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 以下三种策略:

(1)具体性策略,即通过制度性调整与加强,在短期内可以达到目标的措施。主要包括: 第 一,规范复试程序。清代科举复试有一套程序,并且其具体执行措施不断得到调整和完善。 我们的硕士研究生复试要制定出科学规范的流程,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编制统一的 记录表格和评分表格。毫无疑问,灵活的复试方式只有在规范的程序保障下才能发挥出积极 的作用,特别是在差额复试的要求下,如果没有规范的程序保证,不仅考生的利益得不到保 障,导师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第二,科学地安排复试内容。清代科举复试内容从最初的为 防止科举舞弊检查文不对题到最后为保证质量而找疵漏,这适应了其复试的要求。既然我们 复试的重点是对学生能力、素质及潜力的考察,那么试题的形式就应灵活多样,其难度应在 初试试题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力求避免具有标准化答案的考题。面试须提前准备供考生 选择的面试试题,以避免问题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外语能力的测试内容也应该区别专业,不 同对待。此外,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应成为复试的重要内容。第三,建立有效的复试监督机制 。清代科举复试制度在一定情况下也允许举人表达意见,如上述同治十三年云南举人谢焕章 被褫革,其上公车后得以参加复试就是一个例子。我们的监督机制应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 是公示制度。招生单位要积极利用网络、电话等各种渠道对初试成绩、复试基本分数线、复 试办法、复试名单、复试成绩、录取名单等招生全过程进行公示。要确保社会监督发挥效力 ,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考生的监督作用。二是监察制度。招生单位必须加强校级管理,实行 集体领导,规范复试工作,成立以主管领导任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及专门监督小组,联 合相关纪检、监察部门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三是评价制度。复试实施成效的评 估是对复试品质的检验。因此复试实施应成立评估小组,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评估报告,以 作为及时修正或改进的参考。四是复议制度。成立复议工作小组,公布举报电话及联系方式 ,保证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的畅通,及时处理解决复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调试性策略,即通过制度上与思想上的调整,在中期内可以达到目标的措施。主要包 括 :第一,制定严谨合理的复试组织方式。清代科举复试组织方式相对单一,但对科举考试是 适合的。组织方式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证,研究生复试方式具有灵活多样和判定标准非 单一性的特点,要保证其公正和高效,严谨的组织方式不可或缺。招生单位应成立以主管研 究生工作的校长为组长的复试领导小组,成员由各有关专家、研究生招生管理人员、督导员 和纪检人员等组成。各学科、专业成立至少五名教师组成的复试小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还应当安排外校的老师。在复试之前,复试教师首先要接受考前培训,明确复试的意义,了 解复试的要求,熟悉复试的程序。第二,加强管理,规范复试工作的各 个环节。清代科举复试对考试时间、地点、主考及阅卷都有严格的规定,其对各个环节的把 握较为严格。当今研究生复试一般应实行学校和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 组负责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通常是在校长领导下,由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副校长、研究 生处处长、各分管研究生教育的院系负责人和学校纪委监察部门组成。各院系应成立以分管 负责人或学科点负责人为组长、多名导师参加的复试工作小组。研究生处负责整个复试工作 的组织安排,确保各个环节能够在既定程序下有条不紊地进行。院系作为政策的实施者,要在 复试管理规定的指导下,规范操作,确保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第三,进一步规范复试过 程中心理素质考察。硕士研究生的扩招直接导致了硕士研究生强大的就业压力,高层次人才 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不可忽视。复试的心理素质考察的意义在于在复试阶段掌握学生的心理 健康状况。最好由学校专门的机构在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跟踪引导、特别关注,从培养人才、保护人才的角度,最大程度上避免 心理问题带来的不良后果。

(3)根本性策略,即不仅从制度上,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调整,在长时期才可以达到目标 的 措施。主要有:第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正确认识复试工作的重要性。只有重视复试,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清代科举复试前期与后期实施效果的差异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研究生初 试和复试在研究生入学选拔中承担的任务和功能各不相同,初试考察考生掌握的基本知识, 复试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研究生选拔考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能考察考 生科研潜力和创新能力。复试只走过场有可能满足该招生单位在数量上的要求,但不利 于 质量的提高,更影响学校声誉。要提高学校的声誉,促进学校的发展,必须重视研究生教育 的发展,选拔优秀的人才,向社会输送合格的高质量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是提高 高校声誉的最主要的途径,而声誉在学校事务中常常被首先考虑,它直接巩固本科的领域 。

因此,要做好研究生复试工作必须转变“重初试轻复试”的旧的思想观念,从思想认识上切 实重视起来。第二,逐步探讨建立复试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考察。招生单位在 没有任何政策依据的情况下,很难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察给予否定,如何让 这项内容的考察回避形式主义的嫌疑,将是复试工作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但无论如何, 以下问题值得探讨:如何在复试的几十分钟内考察一个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通过一纸政 治审查表证明一个学生的道德品质?如果因学生考试作弊受到过记过处分,而剥夺他读硕 士研究生的权利是否合理?第三,在复试过程中探索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之路。研 究生复试过程中,为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逐步扩大招生单位的自主权、增大复试比 重;而招生单位,也在探索加大导师在复试中的自主权,更多地通过面试(包括专业知识、 专业前沿、实验动手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口语听说能力等)来选拔综合素质较 好的学生。因此,如何做好面试过程中的量化考核体系及评分标准是招生单位面临的主要问 题。在保证分科目面试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加大分科面试权重,才能更好地考察考 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清史稿[C].北京:中华书局,1976.

[2]清高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光绪大清会典事例[C].北京:京师官书局,光绪二十五年石印本.

[4]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C].北京:中华书局,1987.

[5]陈康祺.乡试复试之始[A].郎潜纪闻初笔(卷六)[C].北京:中华书局,199 7.

[6]清圣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钦定科场条例[C].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78 年(1989年). [8]沈德符.科场复试[A].万历野获编(卷一六)[C].北京:中华书局,1959 .

[9]吴振木.养吉斋丛录(卷九)[C].北京:北京 古籍出版社,1983.

[10]缪荃孙.记国初科举[A].艺风堂杂钞(卷一)[C].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 .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8)

(一)护理人员情况全院护理人员总数157人,其中正式在编护士149人,合同护士8人,护理员1人。执业资格结构:执业护士137人,注册XX年度医院护理工作总结?儿科疾病护理常规护士132人。归属护理部业务管理的护理人员129人,占全院卫技人员38%.分布在临床一线126人,其他护理岗20人,非护理岗11人。学历结构:大专39人,占24%,中专113人,无学历5人,大专在读13人,本科在读3人。职称结构:主管护师73人,护师51人,护士33人。年龄结构:全院护士平均年龄36.75岁,临床一线护士平均年龄34.06岁。按计划床位数295计算,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为1:0.32.聘请临时护士18人。

(五)外出参加短训班及学术交流9人次,外出学习人员回院后向护理部进行了口头或书面的学习情况汇报,并安排科内、院内学习传达6次。但年初的培训计划未完成。

9、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合格率95%;

(五)护士“三基”训练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做好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的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

加强了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建立内部如实登记报告制度,对故意隐瞒不报者追究当事人及护士长的责任。护理部对每起护理缺陷及投诉,组织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责任其深刻认识,限期整改。科室护理问题与科室护士长月、年终考核挂钩。

12、一人一针一管一灭执行率100%;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二)午间、傍晚、凌晨只有一名护士值班,在安全管理上有顾此失彼的隐患。

(二)健全护理质控体系网,注重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各科室明确了护理质控小组的职责及工作方法,各质控小组每月进行信息交流,而且质控员都有各自的质控点。此举措较好的促进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意识,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对抓好环节质量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八存在的不足

七积极配合医院做好其他工作

(一)护生带教存在安全隐患,发生一起护生打错针的差错,暴露出实习生带教中老师安全责任不够明确,护生操作时放单飞现象。

(一)建立了护理质量检查与考核制度,护理部人员不定期的深入科室检查、督促、考评,每季度组织全院护士长交叉大检查,促进了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有效的促进了全院护理质量的统一和提高。

二、加强了护理管理,努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8、护理工作满意度94.9%

(二)其次开展服务理念教育,强化一个转变,即服务理念的转变,倡导多主动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衣、食、住、行、治方面提供舒适与安全的照顾。如产科病房为方便产妇哺乳提供靠背凳;责任护士做病人的贴心人,每天利用为病人做治疗后的空闲时间亲切的与病人交谈,为他们传授疾病康复知识,送去亲人般的安慰。护士又如腈雨表,晨间问候时及时告知病人天气冷暖,提醒增减衣服,每逢新年、教师节、建军节、老人节、儿童节,护士都不忘问候病人,有的送贺卡,有的科护士还亲手为病人折叠千纸鹤,表达美好的祝愿。儿科护士在治疗之余,还为小患者讲故事,辅导作业等等,家长深受感动,内科还为出院病人发放连心卡,将亲情服务延伸。正是护士亲切、贴心的话语、周到的服务使病人感到家的温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许多病人在征询意见表上留下了发自肺腑的赞誉,急诊科一病人还在护士节期间为全科护士送上一束花表达他对护士的敬意。今年收到表扬护士的表扬信4封,根据民意测验结果统计,被点名表扬的最满意护士达50多人次。经统计病人最满意的科室前三名是:中医科、五官科、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科(并列)。最满意的护士前十名是:×××

1、基础护理合格率97.7%;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9)

(一)护理人员情况全院护理人员总数157人,其中正式在编护士149人,合同护士8人,护理员1人。执业资格结构:执业护士137人,注册XX年度医院护理工作总结?儿科疾病护理常规护士132人。归属护理部业务管理的护理人员129人,占全院卫技人员38%.分布在临床一线126人,其他护理岗20人,非护理岗11人。学历结构:大专39人,占24%,中专113人,无学历5人,大专在读13人,本科在读3人。职称结构:主管护师73人,护师51人,护士33人。年龄结构:全院护士平均年龄36.75岁,临床一线护士平均年龄34.06岁。按计划床位数295计算,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为1:0.32.聘请临时护士18人。

(五)外出参加短训班及学术交流9人次,外出学习人员回院后向护理部进行了口头或书面的学习情况汇报,并安排科内、院内学习传达6次。但年初的培训计划未完成。

9、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合格率95%;

(五)护士“三基”训练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做好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的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

加强了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建立内部如实登记报告制度,对故意隐瞒不报者追究当事人及护士长的责任。护理部对每起护理缺陷及投诉,组织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责任其深刻认识,限期整改。科室护理问题与科室护士长月、年终考核挂钩。

12、一人一针一管一灭执行率100%;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二)午间、傍晚、凌晨只有一名护士值班,在安全管理上有顾此失彼的隐患。

(二)健全护理质控体系网,注重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各科室明确了护理质控小组的职责及工作方法,各质控小组每月进行信息交流,而且质控员都有各自的质控点。此举措较好的促进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意识,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对抓好环节质量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八存在的不足

七积极配合医院做好其他工作

(一)护生带教存在安全隐患,发生一起护生打错针的差错,暴露出实习生带教中老师安全责任不够明确,护生操作时放单飞现象。

(一)建立了护理质量检查与考核制度,护理部人员不定期的深入科室检查、督促、考评,每季度组织全院护士长交叉大检查,促进了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有效的促进了全院护理质量的统一和提高。

二、加强了护理管理,努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8、护理工作满意度94.9%

(二)其次开展服务理念教育,强化一个转变,即服务理念的转变,倡导多主动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衣、食、住、行、治方面提供舒适与安全的照顾。如产科病房为方便产妇哺乳提供靠背凳;责任护士做病人的贴心人,每天利用为病人做治疗后的空闲时间亲切的与病人交谈,为他们传授疾病康复知识,送去亲人般的安慰。护士又如腈雨表,晨间问候时及时告知病人天气冷暖,提醒增减衣服,每逢新年、教师节、建军节、老人节、儿童节,护士都不忘问候病人,有的送贺卡,有的科护士还亲手为病人折叠千纸鹤,表达美好的祝愿。儿科护士在治疗之余,还为小患者讲故事,辅导作业等等,家长深受感动,内科还为出院病人发放连心卡,将亲情服务延伸。正是护士亲切、贴心的话语、周到的服务使病人感到家的温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许多病人在征询意见表上留下了发自肺腑的赞誉,急诊科一病人还在护士节期间为全科护士送上一束花表达他对护士的敬意。今年收到表扬护士的表扬信4封,根据民意测验结果统计,被点名表扬的最满意护士达50多人次。经统计病人最满意的科室前三名是:中医科、五官科、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科(并列)。最满意的护士前十名是:×××

1、基础护理合格率97.7%;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10)

[作者简介]赖晨。福州大学阳光学院人文系教师,史学硕士,福建福州350015

[中图分类号]K2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12008)03-0124-03

春秋战国以来,幕僚问题一直是中国的一种典型而有特殊意义的政治现象,尤其是天下大乱、军阀割据之时。太平天国之后的近代中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军阀或者军政集团,也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幕僚群体,目前学术界着重研究近代四大幕僚群体――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四人的幕僚以及其他著名人物的幕僚,如刘建强的《曾国藩幕府》,梁勤的《曾国藩幕府》,朱安东的《曾国藩幕府研究》,欧阳跃峰的《人才荟萃――李鸿章幕府》,牛秋实的《李鸿章幕府》,黎仁凯的《张之洞幕府》,张学继的《袁世凯幕府》,阎团结的《试论冯玉祥幕僚的特点》。这些著述为研究陈宦的幕府提供了较为清晰的借鉴思路,也成为本文的写作起点和基础。本文针对陈宦主政四川期间的幕僚群体的两个特点及其影响进行一些探讨,以推进对陈宦和近代幕僚群体的研究。而值得指出的是,陈宦1915年2月20日被袁世凯内定为四川军政负责人后,他就开始组织自己的幕僚团队――建立会办行营的五大处:参谋处、军务处、秘书处、军需处、副官处,其聚集的有名字记载的幕僚就有50人之多,到1916年7月他被各方政治势力赶出四川之后,其近百人的幕僚团队解体了,所以本文选取1915年2月-1916年7月这段时间来研究陈宦幕僚团队的特点及其影响。

首先,陈宦幕僚的成份复杂,新旧杂糅、进步势力与落后势力并存,具有异质性。

从职业与出身看,陈宦的幕僚中既有从各种新式学堂毕业的人员,甚至留学归国人员,又有取得一定科举功名的人员。从各种新式学堂毕业的人员有:张联菜(1880―1966),字馥卿,山东淄博人,先后就读于北洋武备学堂(1903―1905)、北洋保定陆军大学第一期炮兵科(1906―1908)。胡鄂公(1884―1951),字新三,湖北江陵人,先后就读于郝穴预备中学堂(1906―1908)、北京江汉学堂(湖北旅京中学堂)(1908―1909)、保定高等农林学堂林业科(1909―1911)。邓汉祥(1888―1979),字鸣阶,贵州盘县人,先后就读于昆明高等师范学堂(1905―1906)、贵州陆军武备学堂(1906―1909)、湖北陆军中学(1909―1911)。季自求(1887―1944),字天复,江苏南通人,曾经先后就读于南通中学堂(1902―1903)、江南将备学堂(1903―1906)。李炳之(1882―1968),字彪臣,河北正定人,先后就读于北洋保定武备学堂(1903―1905)、北洋保定陆军大学第一期(1906―1908)。雷飙(1873-?),字时若,湖南邵阳人,曾经就读于湖北武备学堂(1903―1905.8)。刘郁芬(1880―1943),字兰江,河北清苑人,先后就读于直隶省陆军小学、保定陆军速成学校步兵科。孔繁锦(1881―1951),安徽合肥人,毕业于清末陆军讲武堂。其他如王彭年、张庆云、刘延杰、赵锡龄等人均接受过新式学堂教育。留学归国人员有:刘一清(?一?)。字杏村,湖北武昌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四期步兵科(1906.7―1908.5)。熊祥生(1880―1942),字吉安,湖北孝感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四期炮兵科(1906.7―1908.5)。王炳坤(1876―1926),字寿乾,安徽肥东人,曾经在日本留学了五年(1904―1909)。刘虎臣,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1906―1908)。取得一定科举功名的人有:骆成骧(1865―1926),字公辅,四川资中人,1893年中举、1895年中第一名进士(状元),陈宦的老师――他曾经担任过陈宦母校京师大学堂第一提调。他还是陈宦在四川期间的幕后高级政治参谋,曾经在日本考察过两年(1906―1908)。何积祜,湖南道县人,清末举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曾祖父何凌汉为探花,其祖父何绍基为进士(1836)、翰林编修,书画家,学者,其叔祖父何绍业、何绍祺、何绍京均为书画篆刻家。邓文瑗,蓝天蔚岳父,举人,河北著名书法家,尤其擅长于钟鼎文。楼蔷庵,浙江诸暨人,书法家。修承浩(1875~1953),字翰青,湖南沅陵人,1902年举人,曾经担任过广西宜山县、富川县知事,广东阳江厅同知,云南都督府副秘书长。张之江(1882―1966.5),字子姜,河北盐山县人,1899年考取了秀才。

从政治立场看,陈宦的幕僚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派:“帝制派”(旧派、北派)和“反帝制派”(新派、南派),两派围绕支持袁世凯还是支持护国军这个政治立场问题进行了剧烈的斗争。“帝制派”(旧派、北派)以张联菜为首,包括冯仲书、李炳之、熊祥生、刘虎臣、张庆云等人,大部分是北方的北洋派。“反帝制派”(新派、南派)以刘一清为首包括胡鄂公、邓汉祥、雷飙、王彭年、冯玉祥等人,大部分有过反清革命历史。曾任陈宦成武将军公署军务处参谋的张之江回忆说:“陈的左右分新旧两派,旧系以参谋长张联菜为首,是倾向拥袁世凯的;新系以总参议刘一清为首,是同情护国军的。”曾任陈宦成武将军公署军需处参谋的王彭年在1960年7月回忆道:“及筹安会起……凡筹安会傀儡场合,皆不令我参加。我等积极密谋,如何反袁,一时帝制派,反帝制派形成两大壁垒,暗斗颇剧。”1916年4月20日晚,“反帝制派”“集会于邓汉祥宅,讨论进止”。“反帝制派”采取各种措施推动陈宦宣布四川独立反袁,如屡次向陈宦分析时局、以轻重利害向他进言,最终促成陈宦决策宣布四川独立并和袁世凯断绝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四川独立反袁统一战线;担任反袁联络官,东进南下秘密联合其他反袁政治势力,为四川独立创设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以张联菜为首的“帝制派”除了游说陈宦拥护袁世凯之外,还狂热地与护国军激战于泸州、綦江,如熊祥生和李炳之就与蔡锷部激战于泸州,导致护国军收复的泸州得而复失,损失惨重。刘虎臣与戴勘激战于綦江,曹锟说他“率领全团分赴合川、垫江防剿土匪,匝月以来,勤劳卓著”。熊祥生还在1916年3月27日致电袁世凯反对袁世凯退皇帝位:“忽奉撤消帝制之电,全体官兵同深愤懑……早歼巨憨,仰慰圣怀。我军休养数日,锐气全复,骤闻帝制撤消

之命,官兵心无凭依,颇滋疑虑。乞诸公竭力耸动,勿轻听人言,遽变大计。务恳收回成命,以给人民之望,而系天下之重……副司令熊祥生叩。”李炳之在1916年5月10日得到陈宦在5月3日致电北京劝袁世凯退位的电文之后,马上发表《拥护中央决不听鼓(蛊)惑电》表示效忠袁世凯:“陆军部段总长,参谋部王总长钧鉴,借用唐次长定密。顷阅陈将军通电,恳求主座(即袁世凯一引者)退位,殊深骇异。吾辈始终以拥护中央为心,断不听信鼓惑谣言,现职旅第一团驻扎在重庆,其第二团之两营虽驻成都,军心可靠,请勿为念。惟此后本旅一切行动……仍恳钧座指示方针,俾资循率。毋任叩祷。李炳之叩。”尽管如此,“帝制派”还是没有阻挡住四川独立反袁的步伐。

陈宦幕僚成份复杂,新旧杂糅、进步与落后并存,具有异质性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民国初期的社会是一个处于新旧交替的转型期社会,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仍然是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但是政治层面与器物层面上出现了西方近代化因素。比如军队开始利用西洋、东洋的操典、器械。第二,这和陈宦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有关,久经官场的陈宦为了减少政治风险、左右逢源、进退有据,特意在幕僚中既安排拥袁的“帝制派”,又安插同情蔡锷的“反帝制派”。正如刘一清所说:“其他调用人员,亦夹杂有不少民党分子,如修承浩、雷飙等系蔡锷所荐。陈处处含有两套手法,能说他无所容心,是偶然巧合吗?”第三,这和陈宦的经历、背景、嗜好、情趣、价值取向有关。陈宦接受过几十年的儒家经典教育,并且考取过秀才、廪生、拨贡,但他又曾经就读于新式学堂,如湖北武备学堂、京师大学堂,而且追随锡良推行新政达8年之久,1911年初曾经到德国考察军事。可见,他本身就是一个新旧杂糅的人物。

其次,陈宦的幕僚具有浓郁的地缘与业缘色彩,体现了其地域主义与任人唯亲的用人特点。曾国藩、李鸿章的幕僚团队具有浓郁的血缘、地缘、业缘色彩,陈宦的幕僚也具有浓郁的地缘、业缘色彩。

血缘关系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是一种最悠久、最亲密和影响最深远的人际关系,政治人物往往把血缘中的忠诚、团结带人政治领域,用人首选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员。但是血缘关系有限,况且因为地缘和血缘具有密切的联系――正如费孝通指出:“在稳定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两者是不可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与地缘的因素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所以政治精英选拔人才之时,也会考虑地缘关系。同省的人相对于他省的人更具有紧密的地缘关系,长期生活于同一环境的人,其大致相近的语言、风俗习惯,使彼此有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他们的情感容易沟通,有较强的乡土认同感。在中国的地缘关系中,省界观念最为强烈。戴季陶指出:“某省者,某省人之某省也。此省界存在于国民心脑中,实一牢不可破之怪物也。中国之国民,其爱省之心实较爱国为切……然知中国人省界之深也。试以政治之分野观察之,某省而忽出一显吏,则其相援引者,必以半以上为同省之人。太平天国战后,曾国藩执政。湘人掌权,于是国内湘人同时为督抚者十五人,其它之幕僚属员无论矣。此一事也,湘人至今以为美谈而自负焉,省界现象也。合肥李氏执政中枢,而皖人附骥登龙者复盛焉。即日之政界,其若干省有执权者居枢要,则若干省之人皆得簧缘以进,而其它省无执政者之若干省,则群嫉而忌之焉。此亦有省界之现象也。”

陈宦的幕僚团队也有这种省界现象,其幕僚中两湖同乡很多,如刘一清、胡鄂公、熊祥生、王彭年、王芗臣、马贶生、修承浩、雷飙、何积祜、王奎楼等人。

五官科护士年终总结篇(11)

部队士兵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报告一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一年的工作已经结束。回想这一年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在工作中能够奋发进取,为队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全年工作进行总结。

一、思想方面

(一)刻苦学习政治理论,希望要求自己做到政治上合格。转改士官以来,学习我们党的各类思想著作,认真学习党的精神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自觉与党中央、中央军委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一致。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及时完成上级规定的理论学习计划,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运用辩证唯物观点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平时注重对政治理论的积累,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政治思想教育,加强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改造。针对近年来军队出现的各种政策多,能够克服个人家庭各种矛盾,思想稳定,热爱军队,安心服役。加强了献身国防,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三)关注国内外形势,关心军队建设,在大事大非面前能够正确地坚定自己的革命信念,拥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认真学习中共“_”精神,使我更加明白作为一名革命军人应该努力发展的方向,解开了对当前社会存在问题的迷惑。

二、工作方面

(一)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并做到忠诚于国防事业,牢固树立以连队为家,当兵尽义务的思想,始终坚持在部队这个大学校中摔打磨练自己,不断给自己加压,刻苦训练,努力学习,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改造,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思想端正,上进心强,作风正派,工作扎实,任劳任怨,为人忠诚,谦虚谨慎,团结协作精神好。

(二)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一心扑在工作上,扎实工作;视事业为生命,积极进取。对待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且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干工作。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上,做到以集体利益为重,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合理安排时间,采取科学的工作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从没有因工作多,任务重而产生消极抵触情绪,自始至终保持了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工作干劲。

三、作风方面

(一)平时自身要求严格,作风严谨;品德优良,作风过硬。始终以党性原则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工作中能以普通一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生活上不给组织讲价钱谈条件。献爱心,助人为乐,作为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准则,严格要求,遵章守纪,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尊敬领导,团结同志。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和生活作风,认真履行一名士官的职责,能够事事想在前,干在先,不折不扣地完成好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具有忘我的奉献精神。

(二)能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控能力,注意作风纪律养成,努力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发挥好骨干模范带头作用,自觉抵制“灯红酒绿”的影响,并从反面教材中汲取教训,不到地方营业性舞厅、录象厅等不该去的场所,不抽烟不酗酒。

(三)关心时事政治,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无违法违纪行为,并模范执行国家的法律法令和军队的条令条例。时刻把自己置身于组织监督之下,能虚心向其他同志学习,并诚恳地接受批评意见,时刻注重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求自己保持团结、学习的良好工作作风。时时事事把自己置于法纪约束之下,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党和军队纪律的严肃性,一丝不苟地执行军队的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从细微处严于律己,养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忠诚老实,令行禁止的作风。

四、存在的问题

(一)对政治理论学习,尤其是需要从思想深处去认识,领会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下功夫还不够,用心不足,浅学辄止,笔记体会也不够认真扎实。

(二)对平时的学习时紧时松,不够全面扎实,自己工作学习中取得成绩后有自满的心理。

(三)工作中还有放松要求的现象,对新知识的学习钻研上下的功夫还不够。

以上是我的工作总结,为了促进下一步工作上台阶,我一定加强自己的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发扬能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

部队士兵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报告二

连队的后勤工作坚持认真贯彻落实支队《二0_年后勤工作安排》的通知,不断开拓创新,完善中队硬软件建设;不断地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后勤服务意识,以管理为主体,提高后勤人员的自身素质建设,实现后勤管理规范化、专业化,进一步提高后勤为“中心”的工作保障能力。

一、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自身和后勤人员整体素质。

把加强后勤人员的作风和后勤人员自身素质作为后勤工作的重点来抓,着眼于部队的长远建设,从提高整体的素质入手,向素质建设要效益,努力造就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的后勤队伍。

(一)围绕保障有力的目标,着眼灭火、抢险救援任务需要,把好后勤人员选配关,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先后选调人员参加司务长、炊事员、卫生员培训集训,保持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敢抓善管的后勤队伍,后勤综合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二)加强后勤人员的工作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后勤人员为部队服务,为官兵服务的意识,教育后勤人员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并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实践中去。

(三)牢固树立后勤就是服务的思想,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面向官兵、服务官兵。

二、加强经费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经费管理始终坚持规范化、制度化,我中队力争经费管理达到了“三好五无”。

(一)首先,坚持抓住“预算管理”这个龙头,正确把握资金的流向和报量,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其次要求在标准经费管理上多下功夫,强化预算管理的首位意识,强化预算的性。并积极与地方财政联系保证每年业务经费10%的递增,限度的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

(二)把好经费的开支审批关,把一切开支控制在预算总量之内,大项经额坚持支部研究审批,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的原则,有效地避免不合理开支。

(三)认真做好达标建设中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积极的向总队、支队和地方财政部门争取经费,使中队的俱乐部、综合娱乐室、电子阅览室进一步的完善。

三、推进伙食标准化管理制度,使官兵吃饱吃好。

在伙食管理工作上中队始终认真贯彻我军“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原则和“双增双节”方针,严格落实伙食管理五项制度,全面实行分餐,科学调剂伙食,安排好执勤人员、伤病员的饮食,尊重少数民族官兵的生活习惯。使我中队的伙食管理形成规范化,不断提高中队官兵的生活质量。中队立足现有条件,大力发展“双增双节”活动,要求炊事人员做到“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严格财务监督管理,做到帐目清楚,按时公布,在财务开支方面,达到了“三好五无”的标准,切实把钱花在刀刃上。坚持经委会对采购物验收制度,积极改善官兵生活,坚持每天对餐具进行消毒,保证饮食符合卫生要求。同时,加强后勤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后勤人员素质,发挥经委会作用,积极改善官兵生活,很好的发挥了后勤保障的有力作用。

(一)根据后勤工作意见、坚持落实好每人每天一个鸡蛋、一杯牛奶的同时,还做到日有水果的标准。

(二)教育炊事人员树立为兵服务的奉献意识,严格要求炊事人员精打细算,做到粗粮细做,细粮精做,力求符合伙食标准。

(三)伙食管理做到日有计划、周有安排,合理调剂主副食花样,坚持每周一小汇,每月一大汇的汇餐制度

在中队官兵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我中队被总队评为为“先进食堂”,原司务长汪科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

四、加大器材装备的配备管理力度,保证器材的完整好用。

在加强器材装备的管理上,不断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在管理环节上下功夫,坚持建管并举,以管为主的方针,向管理要效益。认真实行“目标管理”制度,把器材装备的管理同使用者的自身利益挂起钩,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实行计价挂帐的管理办法,在使用中因责任心不强造成丢失或人为原因造成损坏的使用者必须根据相应比例予以赔偿。从而增强了人员的责任心,保证了装备器材的完整好用。灭火执勤工作的顺利开展,灭火执勤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后勤人员对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精心维护保养,搞好卫生,保证了厨房设施的完整好用。

五、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卫生防病工作。

坚持每月开展防病教育,严把食品采购关,坚决杜绝采购腐烂变质的食品或未经检验的食品,对买回的食品在操作之前进行认真的消毒和清洗,对厨房餐具坚持餐后消毒,有效地防止了病毒细菌的传染。保证了饮食符合卫生要求。落实卫生管理和疫情报告制度,上好卫生课,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定期组织官兵体检,对伤病员及时送诊。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检查卫生,保持环境整洁,有效的防止了传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同时,中队加强与县政府、县财政的联系,拓展渠道,争取经费。今年中队业务费预算272600元,截止11月份中队已向县财政争取拨回252600元经费,积极拓展中队的后勤工作坚持认真贯彻落实支队《二0_年后勤工作安排》的通知,不断开拓创新,完善中队硬软件建设;不断地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后勤服务意识,以管理为主体,提高后勤人员的自身素质建设,实现后勤管理规范化、专业化,进一步提高后勤为“中心”的工作保障能力。

部队士兵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报告三

20_年的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本人在连队首长的领导下,认真按照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半年来,不管在工作、生活、学习上,还是在训练管理上都取得较大的进步,下面我就半年来的工作、学习、生活、管理等情况作以下述职:

一、政治思想一年来,本人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连为家的思想,保持高度的稳定,团结在党支部的周围,积极搞好全班人员的思想工作,我个人作为党员,在营连组织的“三讲”正面教育和“三个代表”的教育中。各级参加,并且从中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确体政治上合格,通过“三讲”和“三个代表”的专题教育,使我在思想上提高了认识国,作为党员要真正的把江主席的“三个代表”落到实处。一年来,我带领全班积极参加连队的政治教育和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积极学习高科技知识,我自身自学电脑,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全班人员的思想基本上保持稳定,没有任何事故的苗头,真正做到了连队所提出的要求,本人也能够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把握住人员的思想状况,了解本班战士想什么,做什么,在哪里,需要什么,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一年来,在连队首长的领导下,带领全班完成了及自己的职责去要求自己,堵塞了自身在服从管理上的漏洞,保证了管理的正规化。通过近一年的管理情况来看,确实也反映出自身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全班人员在服从管理上也是摆在我班长面前的现实问题,在连队搬回之后,在全班人员的管理上引发了我个人的思考,针对人员思想消极悲观,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我认为,我班长的管理能力应该反_反_,要确实的把全班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之更好的为连队服务。

五、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有放松现象,在大项任务面前,有畏维情绪,(主要表现在工作多,任务重的情况下)

2、履行职责上缺乏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存在老一套的思想

3、在学习理论和高科技知识上,只求表面的学习,而没有深入的探索,没有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在班长的组织指挥上,缺乏坚定性,存在手软现象,

5、在党员发挥作用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6、工作积极性有待于加强

7、对全班人员的管理上在漏洞,没有真正深入战士中去。

以上的我一年来的工作述职,取得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在明年的工作中,我将吸取经验教训,争取把各项工作完成得更圆满、更彻底。以及自己的职责去要求自己,堵塞了自身在服从管理上的漏洞,保证了管理的正规化。通过近一年的管理情况来看,确实也反映出自身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全班人员在服从管理上也是摆在我班长面前的现实问题,在连队搬回之后,在全班人员的管理上引发了我个人的思考,针对人员思想消极悲观,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我认为,我班长的管理能力应该反_反_,要确实的把全班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之更好的为连队服务。

五、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有放松现象,在大项任务面前,有畏维情绪,(主要表现在工作多,任务重的情况下)

2、履行职责上缺乏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存在老一套的思想

3、在学习理论和高科技知识上,只求表面的学习,而没有深入的探索,没有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在班长的组织指挥上,缺乏坚定性,存在手软现象,

5、在党员发挥作用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