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英语翻译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2-09-05 15:18:49

英语翻译教学

英语翻译教学篇(1)

一、前言

翻译教学已经成为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将英语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工作当中能用到的技能。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来看,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等待着老师去挖掘。翻译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有着深远的意义。大学英语老师应该从教学思想、教材、教学方法、课程改革以及文化意识这几个方面来重点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翻译能力的重要性

(一)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

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人才的硬性条件,学生的翻译能力得到提高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学生英语成绩,对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首先,英语翻译结合了英语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四个方面,即听、说、读、写,通过翻译教学能将这四个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整体的提升。例如,老师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放一小段英语的内容“Ifpeoplehavetopaymore,hesaid,theymightdecidetostopsmok-ing.”这是听的部分,学生将听到的内容重复一遍,这是说和读的部分,然后将翻译的结果写下来,这是写的部分。其次,英语翻译的训练重点并不是让学生将听到或者看到的内容简单进行语言的转换,而是通过相应的语言环境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从而能将英语的内容更加贴切地翻译过来,也能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西方文化,并将这些文化与知识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充分的运用。

(二)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各个国家的交流也逐渐频繁起来。我国有很多的经济业务与政治往来都需要大量的英语翻译方面的人才,这样的发展趋势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英语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语言之一,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高不仅能提升我国人才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还能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桥梁。

三、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途径

(一)充分认识到培养大学生翻译能力的重要性

翻译能力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双语翻译因其复杂性,加之具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在进行翻译教学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强化学生意识的着手点:第一,翻译有利于学生提高词汇以及语法的理解能力。第二,翻译练习的过程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第三,翻译练习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外国文化,从而增强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因此,老师在进行翻译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向学生渗透翻译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对英语翻译学习产生兴趣。

(二)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优势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老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工具,老师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合适的内容进行翻译教学。翻译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实现的,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由易到难,一步步进行渗透,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知识正好具有这样的特点,与翻译教学存在着非常大的契合度。老师在讲解教材中的课文时,可以先为学生播放课文的音频,让学生进行复述,学生复述的过程也是知识理解检索的过程,从大脑中找到相对应的解释表达出来。

(三)创新翻译教学的方法

传统的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方法太过死板,并且大多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质的教学的意义,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教学的发展。大学英语老师在进行翻译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多媒体设备可以将翻译的过程直观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也可以将翻译的资料变换成不同的形式。在多媒体教学的背景下,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的模式进行翻译教学,比如小组合作学习、自主独立探究、分层次教学以及情景教学等。

(四)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

目前,大学翻译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时间较短,教学任务较重,这样的教学情况对大学英语老师开展教学活动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翻译教学标准,老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按照教学目标对翻译课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例如,老师按照大学全部的英语翻译课时将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基础知识巩固,老师主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理解上。第二个阶段为技能提升,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要求为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翻译内容供学生去学习。

(五)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英语翻译教学离不开文化背景的渗透,这一点是老师在进行翻译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意识到并传达给学生的。很多的大学生翻译能力无从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对外国文化缺乏一定的了解,很多的翻译内容需要结合语言环境和文化来理解的,因此,老师在翻译教学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为学生渗透外国的民俗文化,比如外国寓言故事、外国谚语以及一些风俗习惯等,让学生在一种专业性强的氛围中提高英语翻译的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阶段的英语翻译教学应该引起英语老师的高度重视,老师应该意识到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重要性,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的目标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是一种英语的综合能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翻译能力的培养。通过本文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的研究,希望能为提高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万莎.试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199-200.

英语翻译教学篇(2)

现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外活动和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各行各业接触和使用英语日渐增加,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不单需要对单纯英语专业翻译的基础技能型人才,更多的是需要掌握各种行业知识,同时又有着过硬的英语翻译能力的专业人才。这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意味他们有更大的显示自身价值的领域和空间,但同时也要求他们有更强的英语能力,特别是专业英语翻译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培养高素质人才,翻译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影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教材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各种英语能力考试的导向和学生的学习态度等。笔者拟从教育方法方面探讨翻译教学的改革。

二、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是一个示范(刺激) ―模仿(反应) ―重复(强化)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的基础上的。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句型,词组,单词的强化,但却割裂了“教、学、译”,使学生不能将翻译理论和技巧与翻译实践联系成为统一的整体,导致在翻译能力提高上出现僵化。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以此为中心建立的翻译教学模式,是强调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建构“译”的概念,把“译”作为一个学习的整体。在掌握翻译的理论、规则和技巧时不能停留在模仿和强化的阶段,而是要进一步的建构翻译的最重要一个阶段――实践。使学生感受到整个翻译过程的整体性,从而达到发展翻译能力的目的。任务语言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是基于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直语言教学法,以计划和操作为其中心内容。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使用这一教学法,设定翻译教学计划,并以任务实施操作,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译”的整体建构。

相较而言,以构建主义为基础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无疑优于行为主义教学模式。

三、实验说明

为验证不同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作用,笔者在梧州学院2009级非英语专业本科新生班级中,选取了3个英语水平相仿的班级(其中一个对照班,两个实验班)进行分组授课,进行翻译教学实验。让三组学生分别接受不同教学模式的培训,以比较不同的翻译教学模式对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影响。一年后对三个班学生进行统一翻译测试,对最终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定量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一)模型与假设

1.三个班分组授课,接受不同教学模式下的翻译技能培训。相关假设如下,

假设1:三个班的英语翻译能力出现差异。

2.对照班按照教学计划上课,即只做书本附带的翻译练习;实验1班增加翻译教学(使用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实验2班增加翻译教学(使用任务型教学法)。相关假设如下

假设2:实验1、2班翻译能力优于对照班

假设3:实验2班翻译能力优于实验1班。

样本选择

笔者选择了梧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2009级机械设计制造1、2、3班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为了保证实证研究的可信度和客观度,笔者选取的三个个班级学生人数均超过30人,同时在实验研究前对学生入学时的高考英语成绩进行了统计,以确认三个班英语水平相仿。

四、统计结果和数据分析

(一)实验前三组实验对象的英语水平

(二)一年后统一翻译测试成绩分析

实证进行一年后,对三个组的学生进行统一的翻译测试,使用SPSS 软件对各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班和实验1班的翻译测试成绩有着显著的差异(t=-3.165, df=74, p<0.05)。实验1班的翻译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的翻译水平。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班和实验2班的翻译测试成绩有着显著的差异(t=-6.486, df=76, p<0.05)。实验2班的翻译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的翻译水平。

由以上两个检验结果可以得出,假设2成立。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1班和实验2班的翻译测试成绩有着显著的差异(t=-3.734, df=74, p<0.05)。实验2班的翻译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的翻译水平。假设3成立。

从以上分析结果来看,假设1的成立说明,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翻译技能的培训明显的起着不同的作用,

假设2的成立说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只做书本的附带练习,翻译训练只占很小的比例,学生进行翻译练习的量和度都是不够的。增加专门的翻译训练可以使学生的翻译能力有显著提高。

假设3的成立说明,增加翻译教学的情况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效果。与运用行为主义的模式相比,运用建构主义任务型教学能使学生的翻译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五、结论

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综上所述,对教学模式做出调整和改革是有其实际意义的。同时,为使学生的翻译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大学英语过程中增加翻译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单单是增加翻译教学,还没能完全的是学生的翻译能力得到最好的锻炼和提高,还要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加以辅助。构建主义任务型教学相对行为主义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看文献:

[1] 韩宝成. 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 [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 李芦生. 刍议加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英语翻译教学篇(3)

大学英语和中文一样,有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而“译”又是作为一门单独能力而存在,学习一门外语,要学会翻译成国语,才能使得这门外语的学习更有意义和价值,反过来还能懂得如何去学习这门外语,所以翻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从考试上来看,不管是期末考试还是cet国家考试,翻译题都只占5%左右,明显把翻译的地位给降低了,而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则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以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重为主要教学内容。作为一门外语,英语的知识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很多教师也意识到了翻译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还缺乏良好的翻译教学方法。所以本文就此讲述了一些翻译技巧,希望能对师生有所帮助: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教材和测试的局限性

?对于目前很多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都没有翻译的基础理论,也没有常用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就算很多教材课后有几个翻译句子,但那也是为了巩固或强调课文中的单词、短语、语法、句型等知识,并不是而了训练翻译能力而训练,所以,这样的翻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只能算是单词、短语、语法、句型的综合练习题而已。?

大学英语的覆盖面很广,范围很宽,在96年以前的cet过级考试没有翻译这个题型,完全忽略了翻译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导致英语教师和学生对英语翻译的轻视。目前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是以四、六级为学习目标,单纯的为了考试而学习,也导致很多高分学生没有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1]?。

?(二)翻译的理论知识传授得不够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者,翻译需要良好的翻译理论作为基础保障,也只有具备较深的翻译理论基础,翻译才可能会有声有色,但是学校却忽略了对学生传授翻译的理论知识,进而导致教师很少给学生讲授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只是教学生“直译法”,所以就算学生拥有很大的词汇量和大量的语法知识,翻译出来的的结果也是非常生硬,没有情感。?

目前,很多人都把外文翻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认为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国际之间的一种交际手段,这拓宽了翻译的边界,无形增加了翻译的对象。有学者指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当前翻译存在的严重问题,而对于正在求知的大学生更甚把翻译理论和实践混为一谈,不能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或是不能找到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切合点,所以面对翻译,他们表现出了手无足措。

?(三)教学模式的落后

?大学的课时相对较少,而翻译基本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上也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布置几道脱离实际语境的翻译作业,然后进行批改点评,这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没有多大的帮助,最多也就让学生多记得一些词汇或短语,收获少之又少,而学生觉得这种翻译没有多大用处,从而对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产生误解,阻碍了英语翻译教学的正常进行[2]?。

?(四)针对性不够强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了翻译的三个层次要求,其中,最一般的要求是相当于大学英语的四级水平,较高要求指的是能够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而最高要求是能够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同时,也对翻译速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五)不注重英汉的语序差别和表达习惯

?中西的语言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在表达方式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学生长年累月受到中文表达习惯的影响,以致他们在语言表达习惯性的套用中文格式,导致翻译出现别扭状态或者是不符合逻辑。

?比如说叫学生翻译:“河的两岸都长满了灌木丛”,有的学生就“对号入座”的翻译为“both of the rivers banks grow fully bush”,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翻译后的句子,both of是介词短语,the rivers banks则是整个句子的主语,grow是谓语,后面的fully bush是宾语, 初看似乎主谓宾都齐全,可是我们看一下,主语和谓语是否能够构成主谓关系,the rivers banks 是“河岸”,是没有生命的东西,而grow是有生命的物体才能发出的动作,很明显不符合逻辑关系,所以这个翻译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译为“both banks of the river were covered by bushes”[3]?。

?再比如说叫学生翻译:“街上人山人海”,有的学生直截了当的就翻译为“on the street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这个翻译真的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是学生根据汉语格式用一个词一个字词的像拼图一样拼出来的,这很明显的不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句子里没有谓语,前面的介词短语on the street和后面people没有任何连接词就放在一起,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正确的翻译应为“the street was crowded with people”。

二、翻译的技巧

?(一)中英对比法

?我们中文有主谓宾,英语也一样,但是英语经常会出现倒置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倒装句,就像用wha引导的感叹句一样,“what a beautiful girl she is!(好漂亮的一个女孩呀)”而正确是顺序应该为“she is a beautiful girl(她是一个漂亮女孩)”,那为什么要倒装呢,因为倒装以后的语气更深,对漂亮做一个强调,强调这个女孩真的很漂亮,表达程度远比不到装的要高。我们中文喜欢重复,因为在我们看来,重复可以起强调作用,但是在英语中,他们不喜欢重复,而是喜欢简洁,比如我们中文是说“我们必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中为了避免重复,就把重复的一个“问题”给省略了,变成“we must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他们只用一个“problems”就代表了两个[4]?。

?(二)懂得词类的转化

?在中文里,也出现了很多词类转化的,特别是古文,词类的或用更为明显,再加上现在思想的潮流,很多词在表达的时候都被转化了,所以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判断词性。比如现在很流行的话“你好牛啊”,“牛”本来是名词,但是在这个地方就充当了形容词的角色,而在英语中也一样,have a rest(休息一下),rest本来是名词,在这里却转化成了动词。?

在英语中,词类转化的情况通常有名词、介词、形容词在翻译时转化成动词,还有作为表语的副词翻译时也常常转化为动词。例如说“she is familiar with english”,如果直译的话就是她熟悉英语,很明显不符合逻辑,应该翻译为“她懂得英语”才是合情合理;再举例,“she is out”,直译就是她是外面,同样不符合逻辑,应该把副词out译为动词出去,“她出去了”;再举例说,“she is up”,如果直译就是“她是上面”,这样的翻译也是明显不符合常规,应该把副词up翻译为动词起床,句子就译为“她起床了”。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一定不能太过僵硬的去直译,要懂得词性的巧妙转化,使得翻译后的句子具有逻辑性,这样可以避免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

三、结语

?英语是世界上较为普及的一门语言,学好英语可以让学生的未来有着更光明的前景。翻译是英语能力的重要部分之一,良好的翻译技能可以使学生流利的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实现学习英语的真正用处。所以大学师生应该分析目前的翻译教学现状,掌握翻译技巧,使得英语的学习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李 君,顾 楠.探讨如何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英语翻译教学篇(4)

关键词:翻译教学、大学英语、翻译现状、翻译技巧

对于目前很多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都没有翻译的基础理论,也没有常用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就算很多教材课后有几个翻译句子,但那也是为了巩固或强调课文中的单词、短语、语法、句型等知识,并不是而了训练翻译能力而训练,所以,这样的翻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只能算是单词、短语、语法、句型的综合练习题而已。

大学英语的覆盖面很广,范围很宽,在96年以前的CET过级考试没有翻译这个题型,完全忽略了翻译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导致英语教师和学生对英语翻译的轻视。目前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是以四、六级为学习目标,单纯的为了考试而学习,也导致很多高分学生没有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1]。

一、翻译的理论知识传授得不够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者,翻译需要良好的翻译理论作为基础保障,也只有具备较深的翻译理论基础,翻译才可能会有声有色,但是学校却忽略了对学生传授翻译的理论知识,进而导致教师很少给学生讲授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只是教学生“直译法”,所以就算学生拥有很大的词汇量和大量的语法知识,翻译出来的的结果也是非常生硬,没有情感。

目前,很多人都把外文翻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认为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国际之间的一种交际手段,这拓宽了翻译的边界,无形增加了翻译的对象。有学者指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当前翻译存在的严重问题,而对于正在求知的大学生更甚把翻译理论和实践混为一谈,不能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或是不能找到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切合点,所以面对翻译,他们表现出了手无足措。

1.教学模式的落后

大学的课时相对较少,而翻译基本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上也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布置几道脱离实际语境的翻译作业,然后进行批改点评,这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没有多大的帮助,最多也就让学生多记得一些词汇或短语,收获少之又少,而学生觉得这种翻译没有多大用处,从而对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产生误解,阻碍了英语翻译教学的正常进行[2]。

2.针对性不够强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了翻译的三个层次要求,其中,最一般的要求是相当于大学英语的四级水平,较高要求指的是能够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而最高要求是能够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同时,也对翻译速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二、翻译的技巧

1.中英对比法

我们中文有主谓宾,英语也一样,但是英语经常会出现倒置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倒装句,就像用wha引导的感叹句一样,“What a beautiful girl she is!(好漂亮的一个女孩呀)”而正确是顺序应该为“She is a beautiful girl(她是一个漂亮女孩)”,那为什么要倒装呢,因为倒装以后的语气更深,对漂亮做一个强调,强调这个女孩真的很漂亮,表达程度远比不到装的要高。我们中文喜欢重复,因为在我们看来,重复可以起强调作用,但是在英语中,他们不喜欢重复,而是喜欢简洁,比如我们中文是说“我们必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中为了避免重复,就把重复的一个“问题”给省略了,变成“We must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他们只用一个“problems”就代表了两个[4]。

2.懂得词类的转化

在中文里,也出现了很多词类转化的,特别是古文,词类的或用更为明显,再加上现在思想的潮流,很多词在表达的时候都被转化了,所以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判断词性。比如现在很流行的话“你好牛啊”,“牛”本来是名词,但是在这个地方就充当了形容词的角色,而在英语中也一样,have a rest(休息一下),rest本来是名词,在这里却转化成了动词。

在英语中,词类转化的情况通常有名词、介词、形容词在翻译时转化成动词,还有作为表语的副词翻译时也常常转化为动词。例如说“She is familiar with English”,如果直译的话就是她熟悉英语,很明显不符合逻辑,应该翻译为“她懂得英语”才是合情合理;再举例,“She is out”,直译就是她是外面,同样不符合逻辑,应该把副词out译为动词出去,“她出去了”;再举例说,“She is up”,如果直译就是“她是上面”,这样的翻译也是明显不符合常规,应该把副词up翻译为动词起床,句子就译为“她起床了”。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一定不能太过僵硬的去直译,要懂得词性的巧妙转化,使得翻译后的句子具有逻辑性,这样可以避免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

三、结语

英语是世界上较为普及的一门语言,学好英语可以让学生的未来有着更光明的前景。翻译是英语能力的重要部分之一,良好的翻译技能可以使学生流利的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实现学习英语的真正用处。所以大学师生应该分析目前的翻译教学现状,掌握翻译技巧,使得英语的学习学以致用。(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李 君,顾 楠.探讨如何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英语翻译教学篇(5)

(一)外部问题1.CET4和CET6指挥棒的作用。四六级考试出现翻译题型始于1996年,但是此部分所占分值少,难度较小,因此没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9]久而久之,在四六级考试指挥棒的误导下,教师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教翻译,学生也缺乏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令人欣慰的是,2013年12月CET4和CET6进行了改革,首次将段落翻译作为一个专门的题型进行考查,翻译材料选材广泛,牵涉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此次改革明确了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必将推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和发展。2.缺乏专门的翻译教材。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未为非英语专业学生订购专门的翻译教材。非英语专业学生多数只有读写和听说教材,教材很少对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系统的讲解,翻译部分基本以课后题的形式出现,且多是简单机械地巩固已学的词汇,因而并不能称之为翻译。

(二)内部问题1.教师方面。一是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欠缺。他们未系统学习过翻译理论知识,而且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实战经验不足,因此翻译教学只能照本宣科,不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二是教学方法陈旧。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但教师很少给予理论指导,而是偏重词汇、语法和翻译技巧的讲授。课堂上,教师一般要求学生做口头翻译,或给出译文让学生自己检测,但学生的翻译能力并未因此得到较大提高。此外,课后翻译作业也往往强调无语法和词汇错误,很少关注语篇连贯、逻辑清晰等因素。2.学生方面。一是对翻译不够重视。很多学生认为听说读写是关键,翻译无关紧要。因此,在翻译学习中,部分学生缺乏兴趣,处于被动地位,从不主动探索。二是缺乏跨文化和语用意识。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翻译就是字对字、词对词的转换,因此只要掌握语法和词汇就足够了。但是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如果只重视语言形式的对应,翻译出来的句子可能佶屈聱牙。同样,在不同的语境中存在一词多义现象,需要学生多积累、勤思考,才能译出准确的译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不足之处如此之多,引入有效的翻译理论对其进行指导,从理论高度设计出合理的教学体系刻不容缓。

二、语用翻译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解释力

作为一种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理论,语用学不仅关注说话者对信息的传达,还关注受话者对信息的理解和转化。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既关注译者理解原文的过程,也关注译者在译文中表达原文意义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看,两者具有共同的关注对象。[10]正如吕俊所说,语用学与翻译结合,让译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翻译中的问题,从而为翻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11]将语用学理论,指示语、语用预设、会话含义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引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将从一个新的角度为教学提供指导,从而克服以往教学中的各种不足。

(一)指示语与翻译教学言语交际涉及两个过程,说话者对信息的传达和听话者对信息的理解,指示语在这两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语境、说话者、受话者等因素,推理出指称与所指的关系,同时注意文化、社交的适当性。例如,ShortlybeforeCongressmanJamesLangevincasthisvotelastmonthtorelaxfederalrulesonfundingofstemcellre-search,theRhodeIslandDemocratstoldhiscolleges…。原文中的theRhodeIslandDemocrats根据上下文指的是前文的JamesLangevin,翻译时若将其作为他人处理,译文将与原文相悖。指示语的意义离不开语境,教师应启发学生关注语境的意识,切不可过分注重字面意义而造成译文对原文的偏离。

(二)语用预设与翻译教学语用预设对翻译过程有重要影响。从翻译角度看,预设对语境具有敏感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坚守以前实践中形成的预设,而应该考虑到当前的语境因素,形成恰当的译文。例如看到game这个词,译者首先会利用之前形成的预设将其翻译为“游戏、比赛”,但是在新的语境中game可形成新搭配,从而具有新的外延。如,“Gametheoryisthescienceofstrategy”,应当译为“博弈论是有关策略的科学”。

(三)会话含义理论与翻译教学会话含义理论要求翻译时,译者始终忠实于原文的会话含义。具体说来,合作原则对翻译规定了特殊的要求:量的准则规定译者不得毫无根据扩充或节减原作内容;质的准则表明译者应忠实传达原作信息,切忌错译、乱译;关联准则强调译者应注重两方面的关联:原文上下文的关联和译文与译文读者的关联;方式准则规定译者用精炼清晰的语言传达原文内容,不允许隐晦难懂。[2]但是,有时为了修辞的需要,说话者常常有意地、巧妙地偏离合作原则,从而产生言外之意。在此情况下,如果原文背离了合作原则,译者翻译时也需要相应地背离,至于语用意义则留给读者去推理,译者无需代劳。如:A:昨天晚上吃的什么?B:就吃了些东西。B的回答明显背离了“量的准则”,因为其传递的信息显然不足,语用意义是B不愿意告知A相关信息。翻译此对话时,译者即使知道乙晚上吃的是什么,也应把乙的话直译过来,切不可画蛇添足。

(四)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教学言语行为理论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努力透视一定语境下的言外之力,进而用明晰或隐晦的方式构造表达同样言外之力的译文。例如:“Saturdaymeantmostadultswereathomeontheroute.Sowereschool-agedchildren.IthoughtthismightmeanmoreexchangesasImadetheroundstoday.”文段描述的是垃圾工人的心理活动,从上下文信息可知这是垃圾工人苦中作乐的美好想象。“madetherounds”、“moreexchanges”可分别翻译为“挨家挨户收垃圾”、“搭上几句话”,从而将原文的意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五)礼貌原则与翻译教学礼貌原则提出了交际者应遵循的六条小的规则。但是中西文化的不同致使人们对礼貌的领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中国人被夸奖时,很自然地会回答:“惭愧,惭愧!”如果直译成“Ifeelashamed”,英美读者将稀里糊涂;如选用归化策略意译为“Thankyou!”,则变得规范地道。礼貌原则对翻译教学的借鉴意义为:教师课堂上应适时引导学生弄清中外表达礼貌方式的差异。分清哪些礼貌信息是原文的重点,因而译文中必须很好地体现出来;哪些不是原文的核心,并且直译会让读者不知所云。前者通常选用异化策略,而后者多选用归化策略。

(六)关联理论与翻译教学假设S是译者对原文的解读,T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解读。根据关联理论,成功的翻译应是T=S,但是实际翻译中译者是没法做到这一点的。[12]翻译要考虑两个层面关联性的对应:原文和译文的关联以及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关联,尤其后者是译者努力的方向,即使译文读者付出较少的努力获取与原文读者一样的语境效果。为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把英语学习当成认知过程,还要鼓励学生寻找关联,并把此当做学习的目标。[13]例如,翻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译者不仅要通过认知推理得知它的真正含义———化词汇的形象与语用含义关系不大。如果把“瓜、豆”的形象传达出来,将让读者无法理解。所以,译文应把原文的暗含信息翻译出来,即,“Asyousow,youwillreap.”

(七)顺应理论与翻译教学从顺应理论出发,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语要顺应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翻译的动态过程,且这一过程是有意识的。[2]语境关系顺应强调,译文读者有着与原文读者不同的文化心理、社交规范等,因此翻译时要选择顺应译文读者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表达。语言结构顺应强调,译语与原语在语码、语体、词汇等方面存在差异,翻译要选择符合译语语言结构的表达。动态顺应强调,译语不能只顺应语境关系或语言结构,而应实现二者之间的动态顺应。

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体系是当务之急。结合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不足,在语用学翻译理论指导下,现提出如下教学体系。

(一)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水平传统重词汇、语法和翻译技巧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翻译教学的要求,刻板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为了更好地驾驭翻译课堂,教师必须先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即扎实的翻译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水平缺一不可。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成立翻译研讨小组,每周至少开一次研讨会,互相交流翻译教学和科研心得,提高理论修养。其次,积极寻找机会,从事翻译实践工作,丰富实践经验。

(二)传授语用知识,增强语用能力语用学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脱离了语境,翻译这种输出型活动的正确性和得体性就无法实现。所以,教师在翻译课堂上应有意识教授学生语用知识和能力。正如冉永平所说,语用能力或知识是可教的。[14]首先,教师不仅要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要有意识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鼓励他们在翻译中自觉掌握和运用指示语、语用预设、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等语用翻译理论,避免产生误读和交际失败。例如,公司每年生产10万只玩具。译文1:Thecompanyturnsout100,000toyseveryyear.译文2:Theannualoutputofthecompanyis100,000toys.此例教师可启发学生关注语境因素。根据顺应翻译理论,为了得体,译文需要追求语境关系顺应。如果是日常语境,译文1较为合适,但如果是商务场合等正式语境,译文2则更合适。其次,创造合适语境,组织互动式活动,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理解和掌握目的。例如,miss这个单词可有不同的含义。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创设语境,如在等车的场合,“Imissthebus”,表达的是“错过”的意思。

(三)输入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意识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不容忽视。在运用礼貌原则、关联论、顺应论等理论指导翻译时,译者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合理采用归化和异化策略。首先,教师应积极向学生输入西方文化知识,并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其次,鼓励学生课下看一些英文读物或电影,要求以读书报告的形式比较中西文化差异。最后,启发学生用目的语思考,发展学生的移情,引导他们主动去了解西方的文化,从而避免母语的干扰。例如,“望子成龙”,直译过来是longtoseeone’ssonbecomeadragon。但是这一译文无法为外国人接受,因为龙虽在中国是吉祥物,在国外却被视为凶恶残暴之物。根据关联翻译理论,译文要能使译文读者在付出较少的努力的情况下得到一样的语境效果。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归化的方法翻译此句,即toexpectone’ssontobecomeanoutstandingpersonage.

(四)检测语用文化知识,规范评价尺度测试形式和内容易影响包括翻译教学在内的语言教学,但是语用知识和语用能力以及文化知识等很少出现在外语测试中。为了更好的评价学生的翻译水平,并用评价结果来指导翻译教学,在考试中应加入语用社交等方面的内容,检测学生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可给出原文,让学生在各种语境中选出或给出准确的译文;也可考查案例分析题,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化冲突。

英语翻译教学篇(6)

对于目前很多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都没有翻译的基础理论,也没有常用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就算很多教材课后有几个翻译句子,但那也是为了巩固或强调课文中的单词、短语、语法、句型等知识,并不是而了训练翻译能力而训练,所以,这样的翻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只能算是单词、短语、语法、句型的综合练习题而已。

大学英语的覆盖面很广,范围很宽,在96年以前的CET过级考试没有翻译这个题型,完全忽略了翻译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导致英语教师和学生对英语翻译的轻视。目前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是以四、六级为学习目标,单纯的为了考试而学习,也导致很多高分学生没有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1]。

一、翻译的理论知识传授得不够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者,翻译需要良好的翻译理论作为基础保障,也只有具备较深的翻译理论基础,翻译才可能会有声有色,但是学校却忽略了对学生传授翻译的理论知识,进而导致教师很少给学生讲授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只是教学生“直译法”,所以就算学生拥有很大的词汇量和大量的语法知识,翻译出来的的结果也是非常生硬,没有情感。

目前,很多人都把外文翻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认为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国际之间的一种交际手段,这拓宽了翻译的边界,无形增加了翻译的对象。有学者指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当前翻译存在的严重问题,而对于正在求知的大学生更甚把翻译理论和实践混为一谈,不能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或是不能找到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切合点,所以面对翻译,他们表现出了手无足措。

1.教学模式的落后

大学的课时相对较少,而翻译基本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上也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布置几道脱离实际语境的翻译作业,然后进行批改点评,这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没有多大的帮助,最多也就让学生多记得一些词汇或短语,收获少之又少,而学生觉得这种翻译没有多大用处,从而对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产生误解,阻碍了英语翻译教学的正常进行[2]。

2.针对性不够强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了翻译的三个层次要求,其中,最一般的要求是相当于大学英语的四级水平,较高要求指的是能够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而最高要求是能够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同时,也对翻译速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二、翻译的技巧

1.中英对比法

我们中文有主谓宾,英语也一样,但是英语经常会出现倒置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倒装句,就像用wha引导的感叹句一样,“What a beautiful girl she is!(好漂亮的一个女孩呀)”而正确是顺序应该为“She is a beautiful girl(她是一个漂亮女孩)”,那为什么要倒装呢,因为倒装以后的语气更深,对漂亮做一个强调,强调这个女孩真的很漂亮,表达程度远比不到装的要高。我们中文喜欢重复,因为在我们看来,重复可以起强调作用,但是在英语中,他们不喜欢重复,而是喜欢简洁,比如我们中文是说“我们必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中为了避免重复,就把重复的一个“问题”给省略了,变成“We must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他们只用一个“problems”就代表了两个[4]。

2.懂得词类的转化

在中文里,也出现了很多词类转化的,特别是古文,词类的或用更为明显,再加上现在思想的潮流,很多词在表达的时候都被转化了,所以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判断词性。比如现在很流行的话“你好牛啊”,“牛”本来是名词,但是在这个地方就充当了形容词的角色,而在英语中也一样,have a rest(休息一下),rest本来是名词,在这里却转化成了动词。

在英语中,词类转化的情况通常有名词、介词、形容词在翻译时转化成动词,还有作为表语的副词翻译时也常常转化为动词。例如说“She is familiar with English”,如果直译的话就是她熟悉英语,很明显不符合逻辑,应该翻译为“她懂得英语”才是合情合理;再举例,“She is out”,直译就是她是外面,同样不符合逻辑,应该把副词out译为动词出去,“她出去了”;再举例说,“She is up”,如果直译就是“她是上面”,这样的翻译也是明显不符合常规,应该把副词up翻译为动词起床,句子就译为“她起床了”。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一定不能太过僵硬的去直译,要懂得词性的巧妙转化,使得翻译后的句子具有逻辑性,这样可以避免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

三、结语

英语是世界上较为普及的一门语言,学好英语可以让学生的未来有着更光明的前景。翻译是英语能力的重要部分之一,良好的翻译技能可以使学生流利的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实现学习英语的真正用处。所以大学师生应该分析目前的翻译教学现状,掌握翻译技巧,使得英语的学习学以致用。(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李 君,顾 楠.探讨如何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英语翻译教学篇(7)

一、引言

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对外语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外语的交际应用能力方面需要大幅度的提高,翻译能力无疑是交际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翻译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目前现有的几套高职英语教材都没有系统介绍翻译基础知识,教师又缺乏系统的翻译培训,课堂上不注意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导致学生翻译能力较差。在我们还没有条件开设专门的翻译课程的情况下,融翻译教学与英语教学之中无疑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翻译教学现状及翻译的作用

由于长期以来翻译教学一直受到“冷遇”,翻译在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中未能占有一席之地。加上英语课时有限,不可能单独开设翻译课。许多教师只重视听、说、读、写方面,无暇顾及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即使有些教师顾及了“译”,也只是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造成学生在英译汉时汉语“洋化”,甚至是不符合汉语习惯的汉字的堆积而已,让人不知所云;汉译英时又“汉化”,造就中国式的英语。导致许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无法胜任,连翻译简单的商业信函都无从下手。另外,在英语教学中由于一些人对母语的排斥,强调采用全英语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营造了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然而,几乎摒弃母语和对翻译教学的不重视,不仅使学生英语没学到位,而且母语也受到了影响。从而导致学生翻译时往往出现文理不通,思维混乱的现象。

狭义上讲,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在翻译过程中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准确地理解原文是翻译的前提,只有正确地理解原文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英语水平,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可谓是一箭双雕,英语、母语双提高。

三、加强翻译教学的策略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翻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我们应立足于“精讲多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翻译效率。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母语进行翻译有助于促进英语教学。教学实践证明,通过翻译训练使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学生的语法知识,扩大词汇量,提高写作水平及汉英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让他们彻底摆脱母语的影响而用英语思维是不现实的。他们写英语作文时往往先用汉语构思,然后再译成英语,无形中训练了学生的翻译和翻译能力。

(二)翻译训练与阅读理解相结合

由于英语课时有限,不可能系统介绍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只能将翻译实践与阅读理解相结合,在讲授英语课文时,挑选课文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让学生练习翻译,然后对学生的翻译进行修改和讲评,介绍翻译的标准,严复的“信、达、雅”及现代翻译家推崇的“忠实与通顺”,并简单介绍相应的翻译知识和技巧,介绍直译、意译、词义的选择、引申和褒贬、词类转移译法、增词法、重复法、省略法等等。例如:Shedidn’trememberhismotherwhodiedwhenshewasfiveyearsold.先让学生翻译此句,许多学生由于句中的who、when而搞不清各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次序,结果译成:“她记不起当她五岁时就死了母亲。”这个译文层次不清,时间顺序混乱。如果将此句改译为:“她五岁就死了母亲,所以记不起她了。”这样一目了然,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因此,在讲授英语课时适当融入翻译教学,进行翻译训练,必定会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加强学法指导,加大课后练习的力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推进,开展素质教育,学会学习已成为我们研究和关注的焦点。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加快,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我们应充分重视“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当今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教育的任务必然要由使学生学到知识转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教师要完成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训练是根本不可能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老师,最大限度汲取知识,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但是,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不可能被学生全部理解,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来自己理解、消化、吸收,掌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教师要布置课下翻译作业,将学生分成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使他们亲身体验翻译,通过译文比较和讲评能领悟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欣赏鉴别能力。

(四)注意文化差异

翻译是将一种文化环境里产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环境里,是跨文化的传播活动,翻译离不开文化。只有了解中英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思想。然而,有些人将翻译理解为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过程,就是母语与英语的互译,忽视了语言形式后的文化差异、语境等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美国语言学家EdwardSapir所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由于各国、各民族的生态环境、社会制度、历史背景、语言习惯、风土人情和思想观念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特性,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国家、民族也就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含义。例如:“白象牌”电池在英国遭到冷遇,因为在英语中whiteelephant是指“不实惠,无用的而常指保管昂贵的东西”。由此可见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又如:Heistheblacksheepofthefamily.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译成:“他是家中的黑羊。”英语中blacksheep是指“害群之马,败家子”。此句应译为:“他是家里的败家子。”再如:英语“Youarealuckydog.”意为“你是一个幸运儿。”而在汉语中与狗有关联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仗人势”、“狗嘴吐不出象牙”等。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得知孩子考不及格会说:“你再考不及格,我打断你的腿。”若译成:Ifyoushouldfailagain,Iwouldbreakyourleg.在西方人眼里过于暴力了。不妨译成:Ifyoushouldfailagain,Iwouldteachyoualesson.更贴切、恰当,不易造成误解。

可见,只有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通过大量实践才能获得较强的翻译能力。我们要将翻译教学与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向学生传授基本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着眼于社会长远发展的需求,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实用型英语人才,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运用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辛献云.翻译教学中的译文比较教学法[J].外语与翻译.2001(2)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魏令查.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J].外语教学.2001(3)

英语翻译教学篇(8)

1.引言

目前,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相对英语的听、说、读、写教学来说,翻译教学是较为薄弱的环节,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界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关注翻译教学,有关专家学者认为翻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翻译教学区别于纯正意义的语言教学,翻译教学需要进行专门的翻译训练。目前,翻译早已从相关学科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翻译教学也已从和语言教学有关的翻译行为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语言转换角色的翻译人员日趋增多,中国各大高校逐渐将英语翻译课设为必修或者选修,以便发掘并培养出一批英语翻译的高端人才。我们可以从覆盖面比较广的大学四六级考试改革上看出英语翻译的重要性。在1996年前的考试题中并没有涉及翻译这个重要的检测标准,而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我国英语教学中影响深远的专业测试,它的指挥棒作用非常明显,其结果直接导致师生追求英语过级率,对于翻译教学非常不重视。为改变“高分低能”现象,大学英语四、六级题型进行了改革,从1996年1月增加了英译汉新题型,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部分的英文原文中把指定的几句话译成汉语。从2007年开始,英语四、六级考试新改革全面实行,此次改革实行710分计分体制,增加了汉译英的题型。虽然这十多年来国家和教育部愈加重视英语翻译教学,但怎么让其在高校中得到有效推广与教学还是个难点,现今大学里的英语翻译教学可以说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2.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1翻译教学未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目前高校翻译教学覆盖面不广,其设置的翻译课主要针对学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对于此类学生,教授翻译课的老师上课时大多偏重讲理论知识,而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做课后练习或者进行翻译实践,但结果是学生没有自觉性去进行翻译练习,导致所学的翻译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脱节。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翻译实践的监督,定期抽查学生作业。同时,由于如今网络技术的发达,学生可能会借助其他方式完成翻译作业。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每节课讲授翻译理论的同时,留一定时间让学生们互动,通过课堂互动提高翻译练习的趣味性。另外,高校应该重视英语中的翻译教学,使非英语专业学生也能有机会学习这门课。教师们应该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采用切合非英语专业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和设计锻炼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未来的经济社会中,使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和素质。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系统学习一些原理和技巧,又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翻译理论,培养技能,并进一步总结出经验。

2.2翻译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目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涉及的内容主要为文学作品或文章的翻译,学生受到此倾向的驱使,便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文学类词汇及作家的了解上,而在日后对职业影响比较多的领域上的翻译则感到特别棘手。文学类与非文学类翻译的要求与侧重点不同,这里引用王佐良的话:“非文学文体主要传递信息功能,翻译的语言要求准确、平实、逻辑性强;而文学文体除了传递信息功能以外还有情感功能、审美功能,因而翻译语言的要求多样化,或是平实、自然,或是精练、洒脱。”可以看出,文学类翻译强调语言优美及感情表达,而非文学类翻译强调精准性与对专业背景的了解。大学教育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方向,在现今多元化国际环境中,我们需要的翻译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方案应该涉及各个领域,既应有培养学生语言驾驭能力的文学翻译教学,又应有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各类专业领域翻译教学,最终改变高校翻译教学内容单一的现象。

2.3翻译教学缺少了对语言背后文化背景的介绍

一些语言学家认为只有充分了解英汉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真正理解话语和文章所隐含的文化内涵,进而从表面意义深入到语言所要传达的真正的隐含意义。现在学生翻译遇到的“瓶颈”即是无法理解一些语句的意思,并非因为对词意本身的不理解,而是对于英语一些地道的习惯表达缺乏了解。如“Achilles’s heel”――阿喀琉斯的脚踵,代表一个人的致命弱点。这个典故出自于希腊神话,阿喀琉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伟大英雄,他有着超乎普通人的神力和刀枪不入的身体,最后却遭太阳神阿波罗悄悄一箭射中了他唯一的弱点,即他的脚后跟。原来在他还是婴儿时,他的母亲曾捏着他的脚后跟,把他浸在能使身体变得刀枪不入的斯提克斯冥河中,可那个被母亲捏着的脚后跟由于浸不到水,成了阿克留斯全身唯一的弱点。当我们遇到这样的词汇语句时如果不知道其出处就根本无法做到准确翻译。因此在大学翻译课堂上,教师要适当加强对学生西方文化背景的教育培养,做到让学生至少知道这是出自于哪里的文化,在翻译时需要进行查阅,而不是一概而论。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由于平日已经有这类文化课程,因此可适当减少对此类知识的介绍,但需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语言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3.结语

在英语翻译教学中,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但教师在课堂中主要扮演组织者、促进者、监管者、引导者等角色。教师既是翻译理论的研究者,又是实践者,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深谙翻译理论,善于从翻译的实际操作中厘清和归纳出翻译理念,并最终给学生讲清为何如此翻译之道。学生要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翻译作为英语技能的全面展现,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准确理解,提高掌握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学习翻译不仅是对英语学习水平的巩固与提高,更是对中文能力的检测,好的英语翻译者也是好的中文掌握者,他们能在这两种语言中应对自如。高校的英语翻译教学应该加长教学时间,让同学们尽量多地进行翻译锻炼。许多同学会抱怨说这样会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然而,随着中国的国际化进程加快,英语已经涉及各个行业。要想成为某项领域的专业人士,英语的学习尤其是英语翻译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高校加大英语翻译教学的同时,应尽量弥补以上的不足之处,相信中国未来的翻译人才会逐渐增多,我们会告别目前高端翻译人才短缺的状态。

参考文献:

英语翻译教学篇(9)

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在表达习惯上,英语、汉语的句子结构和顺序不同;英汉语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之间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根据表达习惯,对句序及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要求,翻译部分测试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所占分值比例为5%。翻译部分为汉译英,共5个句子,每句为一题,每句只涉及15个左右的英语单词,需翻译的部分也只有3―8个单词,要求考生根据括号内的中文表达译成英语。考试时间为5分钟。翻译须符合英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要求用词准确。

作为改革后的新题型,汉译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试的难度。这部分题型测试学生在核心语法、短语句型和常用表达层面的翻译能力,要求学生从词汇的正确拼写到词义掌握和灵活运用都要恰当,还要考虑句子的时态、语态,以及用地道的英语来表达句子,这对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和语言输出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近年来翻译部分的分值统计来看,阅卷老师普遍认为汉译英考题并不难,但考生分数却并不理想,译文问题也很多,甚至有考生放弃作答。总结问题如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单词拼写错误,混用时态人称;漏译;翻译技巧使用不当、粗心大意或是对句子理解错误;语法使用错误,反映出对虚拟语气、倒装句、比较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主谓一致及时态一致、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及独立主格等知识没有系统地掌握。

学生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方法、技巧,平时要注意英语知识的积累,在考试过程中尽量透彻理解原文含义,理解出题人想考查的语法或搭配。注意事项如下:

1.确定语法点。如虚拟语气、倒装、不定式、分词、情态动词、各种从句等,如:“_____(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首先)use nuclear weapons.”首先,回忆短语“under any circumstance”,其次,考虑到否定词提前需倒装,因此应填“Under no circumstance will China first...”。

2.确定搭配组合。如动宾搭配、介宾搭配等,如:“_____(不管是什么种族,),we are all equal.”这句考查短语“不管”,因此填“Regardless of race and religious belief...”比较贴切。

3.确定译文句子的时态、句型、结构和用词,如“_____(我刚刚到家)than the telephone rang.”很明显这个句子考查的是“no sooner...than...”(表示“一……就……”)句型,所以“I had no sooner arrived home/No sooner had I arrived home...”。

4.检查译文是否正确地转述了原文内容,是否有错译和漏译,检查是否有语言上的明显错误,如时态、语态、单复数、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等。发现错误,及时改正。

以上为学生考试时应对英译汉题型需要注意的地方,平时应该多注重语法结构和句型的积累,多做语法专项练习,有语法的盲点,应该通过练习和查阅语法书及时扫清;对于词汇、短语和句型,要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反复地练习充分消化吸收。作为教师,我们要精心讲解知识点和语法点,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增加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重视,普及基本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语序调整法、增译、反译、仿译、省略转移法、转换法等,在课堂实践中讲练结合帮助学生形成和培养翻译能力、总结翻译技巧和方法,对翻译从理论上形成一个初步的理性认识进而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效率。

翻译技能是语言学习的基本功之一,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翻译教学有机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真正使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主要考查学生熟练掌握英语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系统而清晰地把考查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并适当地讲解一些实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与此同时,在课堂上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知识灌输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教材及课外材料相结合进行课堂实地翻译实践练习,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当然,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也可以在课外通过举办翻译擂台赛、口译比赛等活动将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转换为实践应用技能,丰富课外生活的同时,翻译能力得到长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郭士香.有关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思考[J].沈阳大学学报,2002,(1).

[3]李芦生.新四六级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

[4]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Z].上海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6:2-10.

[5]王治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J].长春:长春大学学报,2000.

[6]魏志成.英汉比较翻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杨慧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十五年回顾[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

英语翻译教学篇(1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起来,那么,商务英语翻译便成为沟通中外经济、文化等的手段,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何搞好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引言

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是为了满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作者发现在实际的英语翻译教学中却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在岗位需求调研中,我们发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无法胜任实际工作,主要原因就是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欠缺。21世纪的职业商务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一般性的基本翻译能力,如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查找资料获取相关信息与专业知识的能力等,更需要具备从事职业商务翻译工作必须具备的个人心理素质,包括团队工作中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为主要目的,没有实际的或模拟的翻译情景,使用的翻译材料也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社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不能真正适应岗位的需求,胜任他们的翻译工作。这样的教学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调动教师的教学激情。翻译教学变成了简单的译例分析、讲解,然后模拟练习的过程。因此,这样的翻译教学急需改进。而改进的关键首先在于改进教师的教,然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合适的教材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商务英语翻译改革浅谈

1.改进教师的教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应鼓励教师向双师型的方向发展,鼓励教师进修商务知识,担任商务方面的课程以及深入企业了解商务活动的全过程,这样才不会造成教师知识片面,对商务活动一知半解。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或是一缸水,要把商务英语翻译讲精讲透,必须掌握充足的商务知识。因此,作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的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训进修,不断提高自我。

应运用任务法、项目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求。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翻译实践,向学生演示工作中遇到的翻译难点。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更多的翻译实训实践机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翻译教学中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牢记这一点,对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一味地讲解翻译的基本理论、翻译的基本技巧或是相关的商务知识,都不能使学生的翻译水平得到提高。

可以让学生先搜集一些翻译资料,找出文化色彩对翻译的影响,再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或那样译,然后让学生翻译一些商务资料,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其中的文化信息。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在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纯粹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是枯燥而乏味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也为了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商务翻译活动的情景,创造一些活动情景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须了。在模拟或仿真的情景中,学生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协商完成一定的任务,从而把翻译贯穿其中。学生既可以了解真实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又可以体会翻译工作的不易,同时为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从课堂教学的方法入手,改变现状。首先,更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翻译活动。如采取一些激励手段,如把翻译得好的句子、段落张贴在教室里,或成立班级翻译网页,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翻译作品上传;或鼓励学生大胆修改他人的译文,只要提出更好译文的,全班同学共同探讨,获一致好评的,作为范例公布在班级里或网页上,并在平时成绩中予以表现。其次,除课堂教学外,可建立模拟翻译实验室,或是联系校外翻译工作室或校外的实训基地,零距离地接触翻译实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有很大的触动。

英语翻译教学篇(1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起来,那么,商务英语翻译便成为沟通中外经济、文化等的手段,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何搞好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引言

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是为了满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作者发现在实际的英语翻译教学中却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在岗位需求调研中,我们发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无法胜任实际工作,主要原因就是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欠缺。21世纪的职业商务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一般性的基本翻译能力,如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查找资料获取相关信息与专业知识的能力等,更需要具备从事职业商务翻译工作必须具备的个人心理素质,包括团队工作中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为主要目的,没有实际的或模拟的翻译情景,使用的翻译材料也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社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不能真正适应岗位的需求,胜任他们的翻译工作。这样的教学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调动教师的教学激情。翻译教学变成了简单的译例分析、讲解,然后模拟练习的过程。因此,这样的翻译教学急需改进。而改进的关键首先在于改进教师的教,然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合适的教材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商务英语翻译改革浅谈

1.改进教师的教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应鼓励教师向双师型的方向发展,鼓励教师进修商务知识,担任商务方面的课程以及深入企业了解商务活动的全过程,这样才不会造成教师知识片面,对商务活动一知半解。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或是一缸水,要把商务英语翻译讲精讲透,必须掌握充足的商务知识。因此,作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的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训进修,不断提高自我。

应运用任务法、项目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求。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翻译实践,向学生演示工作中遇到的翻译难点。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更多的翻译实训实践机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翻译教学中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牢记这一点,对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一味地讲解翻译的基本理论、翻译的基本技巧或是相关的商务知识,都不能使学生的翻译水平得到提高。

可以让学生先搜集一些翻译资料,找出文化色彩对翻译的影响,再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或那样译,然后让学生翻译一些商务资料,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其中的文化信息。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在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纯粹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是枯燥而乏味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也为了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商务翻译活动的情景,创造一些活动情景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须了。在模拟或仿真的情景中,学生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协商完成一定的任务,从而把翻译贯穿其中。学生既可以了解真实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又可以体会翻译工作的不易,同时为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从课堂教学的方法入手,改变现状。首先,更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翻译活动。如采取一些激励手段,如把翻译得好的句子、段落张贴在教室里,或成立班级翻译网页,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翻译作品上传;或鼓励学生大胆修改他人的译文,只要提出更好译文的,全班同学共同探讨,获一致好评的,作为范例公布在班级里或网页上,并在平时成绩中予以表现。其次,除课堂教学外,可建立模拟翻译实验室,或是联系校外翻译工作室或校外的实训基地,零距离地接触翻译实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有很大的触动。

3.合适的教材

现有的商务英语翻译教材大多是只专注于翻译理论及技巧的讲解,不重视学生实际工作中应用能力的训练。这就严重地限制了教师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要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和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教材。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有能力的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自编教材,为本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量体裁衣地编写一套翻译教材。无论是自编教材还是购买已有教材,必须坚持教材内容新颖全面,以商务知识为主体,重点突出且有针对性,难易程度能适合本校的学生水平。

四、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国际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深化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加强商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提高课堂效率已是势在必行,而做到这几点就必须首先从教师入手,从学生入手,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符合高职工作岗位需求的教学模式。同时,改进商务英语翻译的教材、教学方法;加强商务英语翻译教师的专业素质;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培养出更多能适应岗位需求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国新.职业教育 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08,2

2.宋兴崎.试论我国高校商务英本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商场现代化,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