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6-17 02:01:44

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

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篇(1)

生物化学是利用物理和(或)化学方法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揭示生命现象的一门科学,又称生命的化学。分子生物学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农学、医学和食品科学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手段,推动了这些学科的长足发展。

生物化学作为医学基础学科,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广泛用于其他医学学科,是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医学相关国家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医学相关的主要国家考试生物化学科目所占比例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口腔临床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口腔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约占3%、临床医学和基础硕士研究生西医综合考试约占15%、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西医综合约占15%。虽然一些考试生物化学所占比例不高,但也容易丢分,因为生物化学是学生公认的难学学科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教学以适应国家考试,值得教师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研究国家考试大纲和学校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教学的纲要,是教师执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对一门课程而言,不同的学校大纲要求不尽相同,没有全国性的标准,一般根据教材改版情况进行修订,相对稳定。另外,各学校使用教材不一致,因此教学的侧重点亦不尽相同。而国家考试大纲是依据的国家规划教材,内容要求相对统一,每年约有微调。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对每年各类考试大纲进行认真研究,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和学校自己的教学大纲要求进行融合,再确定授课内容。

2研究考试考点

不管是哪一类型考试,都不会脱离考试大纲,而且有些考试题目在同一考点反复出现,只是出题的形式不同而已。如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部分,关于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相关考试题从1992~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出现了12次,几率为50%;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动力学特点出现了4次;Km的概念及意义出现了4次;Chargaff规则相关内容亦出现多次;基因信息传递章节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出现4次。这些内容在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中同样经常出现,根据考试大纲和考点知识,授课时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阐释和重点强调,尤其是出现频次较高的知识点。

3研究考试题型

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型为A、B、X型题三类,A、B型为单选题,相对容易些,X型题难度较大,错选漏选均不得分,考查学生知识牢固程度,要求学生对题干相关知识较熟悉。执业医师考试题型为A1、A2、B1、A3、A4型题等,A1、A2为单选题,不同的是A1型题以知识点为题干,A2型题以简要病历为题干,B1型题为配伍题,A3型题叙述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情景,然后提出2个~3个相关问题,A3型题一个以单一患者或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情景,然后提出3~6个相关问题,执业医师资格考核临床题目更多,基础题目相对要少。根据不同的考试题型,对一些知识点进行课堂设计,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比如针对B1型题,代谢途径的细胞定位,在教学时应进行必要的总结,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根据下表,学生掌握后,很容易选出合适的答案,见表1。

4帮助学生记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学生学习难度大,记住所学知识更难,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适应考试,也是值得教师下工夫的地方。做法如下,以供参考。

4.1列表总结比较相关知识点 在总结物质出入线粒体的方式时,列表如下,将出现在不同章节的知识点汇总,学生更容易理清思路,容易记忆,见表2。

4.2记字头 熟悉内容记住第一个字即可,这种方法记忆简便,省时省力。如酶的分类记为"氧转水裂异合"六个字,代表六大类酶;"丝甘色组"代表能产生一碳单位的四种氨基酸等等。

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篇(2)

在高三化学总复习期间,教师应对照化学学科《考试说明》的内容和课本的重点知识,正确处理好《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即考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依据。现行课本是依据大纲编写出来的教科书。因此,引导学生搞清“纲”与“本”的关系,对搞好高三总复习尤为重要。高考总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应依赖于课本。在总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大纲》和考纲,对照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找出知识点和考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教师应抓重点、抓规律,抓知识的归纳小结,抓知识点和考点的联系,不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内容,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师要明确考试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力求抓住五点:①知识点;②考试点;③能力点;④德育点(爱国主义、科学史);⑤实际点(联系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环保知识的实际)。近几年高考化学的命题思路是“守纲不守本”,即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课本。因此,教师不要随意拓宽知识范围。

二、立足教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本学科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考化学内容可大体归结成以下六块。学生在复习时应按“块”复习训练,适当选些题做,特别对当时做错或不会做的题,认真分析一下,查漏补缺,会有很好的效果。

1.基本概念“块”。

这一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线、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

2.基础理论“块”。

这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

3.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块”。

这一块是化学的基石,可划分为金属线和非金属线,统一在周期系中。

4.有机物“块”。

这一块的核心是烃及其衍生物线,重点是结构和化学性质,而结构又是官能团和与官能团直接相关的化学键。

5.计算“块”。

这一块纵贯化学各部分,学生要掌握基本类型、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6.基本实验“块”。

这一块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它含仪器、基本操作、制备、鉴别(定)、提纯、定量实验、试剂存放、事故处理等。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学生在复习时应以教材为主体,使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三、经常联想,善于总结,使教材知识网络化。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些学生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学好化学的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学生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地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只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学生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讲究方法,归纳技巧,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勇于号脉高考。

1.多选做中等难度的题。

学生应以考纲为基本框架,以课本为“血液”,以教师的讲解和点拨为“营养”,对课本知识进行扫描式清点,多选做一些中等难度的题,尤其要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

2.复习先考虑主干重点知识。

复习到最后阶段,学生在全面系统地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应该做到重点突出,尽可能与高考试题接轨。猜题、押题是不可行的,但分析重点、琢磨重点、强化重点、变通重点却是完全必要的。学生一定要避免盲目地追赶时髦、花较多时间去找热点材料和热点题目的做法。

特别提醒的是,学生除了要留心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不变的内容才是基础,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对于考试内容的覆盖面,学生首先要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考虑其它。

3.关注常考的热点知识。

在一轮复习时,学生要全面浏览教材章节,熟悉教材内容,在二轮复习时学生要按专题构建复习体系,形成“考纲、考点、教材、知识点”的网络。

近三年高考常考的热点知识如下:(1)阿伏伽德罗常数;(2)氧化还原;(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4)溶液、离子浓度及其转变;(5)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电子式;(6)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特点;(7)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9)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大小的比较);(10)离子共存;(11)溶液的pH值及计算;(12)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13)原电池、电解池;(14)有机化学思想、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体、同系物;(15)四大反应;(16)有机聚合体和单体的相互转化及计算;(17)实验仪器的洗涤、实验装置、基本操作;(18)混合物的计算;(19)化学史、环境保护、能源材料;(20)新信息、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

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篇(3)

中考总复习是初中毕业生特别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能找到好的学习方法、解题技巧在考试时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几年来在指导学生中考物理总复习阶段的一些做法从五个方面做一下阐述。

一、仔细研读考试说明,着力辨清中考方向。考试说明特别重要,每当考试说明一下来,我会将其整理后复印给每位学生,让他们做到有的放矢,不做额外功,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考生拼命做题,陷入题海,造成盲目复习,效率不佳的困境。考试说明是由广西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召集有关专家和一线资深教师,即中考命题人将今年中考命题详尽要求加以说明的重要文件。包括内容有:1.考试目的2.命题的指导思想3.命题的基本原则4.考试范围5.考试内容及要求6.考试形式与时间7.试卷结构。简单概括就是:中考考什么?怎样考?考试范围是什么?考试难度怎样?难题出在什么地方,因此研究考试说明对于每位任教老师和考生都应该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同学们要认真学习中考说明,对大纲中158个知识点的层次要求(99个知道、37个理解、22个会,各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可从大纲中找到)同学们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复习时就能

二、吃透物理课本,打牢基础知识。 课本是复习的根本,中考试题有很多的题目都源自课本,因此认真阅读物理课本,对于提高中考成绩非常关键。分析近年来物理中考试卷各大小题的得分情况,发现学生中认真阅读物理课本的人不多,课本是知识的源泉,考题中不少题目都来自课本,有的是把课后习题重新包装一下,有的是用课本上的插图。尽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试题在历年中考占整卷的70%之多,但许多同学在这里失分还是相当严重的,因此,认真梳理课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梳理知识就是要作好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公式的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这三大环节。

1. 抓住主线,知识连网 初中物理可分为五条主线:力学、热学、电学、声学、光学。这五条主线都是由点、线连成的知识网络。

2. 同类知识,归纳成线 对同一类的知识要善于比较归纳、分析,起到复习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面的效果。如复习物质的密度时,可总结出如下规律: (1)通常固体的密度最大,液体的密度次之(水银除外),气体的密度最小,固体中,金属的密度一般比非金属的密度大。 (2)同一种物质,由于状态不同,密度也会不同。 (3)每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都有一定大小的密度,但有些不同的物质的密度值是相等的,如铝和大理石等,鉴别这些物质时,仅凭比较物质的密度并不是绝对可行的,还必须结合物质的其它特性来进行辨别。(4)物质密度的大小与其温度的高低有关。固体、液体的密度均已指明是在常温常压下测得的结果,而气体的密度指明是在0℃和标准大气压下测得的结果,气体的密度除与气体的温度的高低有关外,还跟气体的压强有关。(5)表中所列均为物质的密度,不是物体的密度,两者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6)密度的单位是复合单位,有kg/m3 、g/cm3 ,要知道通过这样的归纳小结,可加强对密度概念的理解,提高应用与计算能力。物质的比热、晶体的熔点、燃料的热值、液体的沸点都可用类似的方法归纳、总结。

3. 相似知识,分析比较 对于相似的知识,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尤其是名称相近的概念,如压力和重力、内能和热量、像和影??,同学们极易混淆,区别它们的关键不是分别进行复习,而是应进行比较,只有这样的多方面比较,才能对它们理解更准确、更深刻。

4. 相反知识,对比复习 对于相反的知识,也可以将它们放到一起进行对比复习,只要你掌握了其中一个过程的性质,就会通过对比掌握另一个过程的性质。

三、学会分析归纳,善于总结解题方法规律

解题是物理学习过程及中考复习的重要环节,不解题只看书是学不好物理的;当前应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应付各种考试,导致“题海泛滥”,认为做题越多见识越广,越能应付中考,这是很片面的。其实,平时每位同学都曾做过大量的习题,复习阶段主要不是重复做多少道题,重点应放在多分析、多思考,认真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总结解题的规律上。

四、精做考题训练,增强解题技能。

1.打破程序来解题,明确难题的位置,采用“先易后难,先大后小,先低后高,先同后异”的方法做题,中考题难题位置是固定的,命题人不会任意改变,选择题倒数1、2题,填空题倒数1、2题,实验探究题的表述题,计算题。遇到难题或估计会较费时的题目先不做,绕过去,将中低档题做完,再攻克难题,我们的原则是先抱西瓜,后捡芝麻,先要大分,后取小分,实在想不出可以以第一感觉作为答案。

2.解题过程:“审题要慢,做题要快”审题慢是指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隐含条件、限定条件等信息要认真捕捉加工,找出思路,认真解题,会做的题必须拿到分,在明确题意的情况下,加快做题速度。

3.考试题做完后,必须认真检查。检查顺序是选择题、计算题、实验探究题、填空题、作图题,确保会做的题不丢分。

要想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没有一定量的训练是不可能,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熟能生巧,见多才能识广,在做题过程中,寻找方法,总结规律,摸清思路,提高能力,这是通向成功的必经桥梁。 通过训练、测试,一方面能检测自己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找到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从而让训练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总之,物理知识内容多、复习时间短,初中物理总复习成为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如何采用有效的策略,指导学生复习,提高初中物理总复习效率成为广大教师要深入研究与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肖晨.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初中物理总复习课效率[J].课件与教材,2012.

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248-02

一、做好基础的复习

每年的7道选择题均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以课改后的《化学必修1》、《化学必修2》和《化学反应原理》为蓝本,考查同分异构体,阿伏伽德罗定律,同位素、核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有机物的结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有机反应类型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及其有关计算,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及有关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有关内容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离子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化学键类型,弱电解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等。常考常新,抓好这些内容的复习,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42分的答题。会对后面的做题节省好多时间。因此,在三轮总复习中要针对以上内容要求学生加强理解和记忆,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分析点评、总结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达到理解掌握和应用。

二、注重对几年高考试卷的解读

几年来高考化学试卷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在总复习综合提高方面要做好以下几点:

1.突出学科内综合。学科内综合是每次高考试题的最大亮点,Ⅱ卷试题没有纯知识点试题或模块试题,大多数试题把实验、计算、用语、概念、性质等知识交叉,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和应用能力。考查内容有:如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方面重点考查Na、Mg、Al、C、Si、N、S、Cl及过渡元素的Fe结构、性质、用途等。化学反应原理方面重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状态、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原电池的电极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化学电源电解原理的应用等。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6、27题表现突出。

2.试题突出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近几年新课程下的高考化学试卷中实验题和以实验为载体的探究性试题比重加大,在物质制备、提纯、含量测定、环保和物质性质探究等过程中,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化学观。高考化学试卷加大实验试题分析,在考查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体现了“新课标”中强调的“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用技能,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高考中不仅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有效考查了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因此,在总复习中要注重既要抓好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试剂的保存,常见气态的制备、净化、干燥和收集,实验安全,仪器的洗涤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基础知识的复习与掌握,还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做好以上知识的综合应用。

3.重视和强化化学计算能力,确定了化学计算的基础地位。几年来高考理综卷中并未单独设置化学计算题,而是将无机、有机、实验和简单计算相结合来强化学科内综合。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对量的概念有所淡化,对化学计算教学重视不够,导致许多考生遇到和量有关的简单计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4.注重体现新课程关注社会生活实际的理念。

5.注重在整合的基础上创新。在化学反应原理考查时总是以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热及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常数为基础,加以整合创新加工成15分的一道大题进行考查。

三、做好选修模块的复习

在选修模块的高考考查以多量给题,限量做题的方式。我校从“新课标”实行以来,一直选择《物质结构》和《有机化学》两个模块。在这两个模块的教学和复习中。一定要抓好基础知识点的教学,教学生弄清基本概念。配合综合训练,就能够较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例如:物质结构部分的知识的有:(1)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价电子构型。(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同周期、同族半径递变规律,电离能、电负性及其递变规律、最高氧化物水合物的酸碱性的递变规律、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还原性的递变规律。(4)共价键、共价键的形成及其本质、共价键的类型、共价键的特征。(5)等电子原理。(6)分子的立体结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理论。(7)分子的性质: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及其关系。(8)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9)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0)溶解性。晶体与非晶体:概念、分类。晶胞:定义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方法:立方晶胞对质点的占有率配位数以及体积、密度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关系。常见的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总复习中要抓好烃和烃的含氧衍生物,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及高分子化合物,具体包括有机物的分类、命名、分子式的确定,烃和卤代烃的性质,烃的含氧衍生物(醇、酚、醛、酮、羧酸、酯)性质及其联系,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及高分子化合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通过以上基础知识及其联系的综合训练,学生就能很好地把握有机模块。

四、高考预测与展望

1.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五个方面。在高考中强调基础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侧重基础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可能在命题形式、命题角度方面进行创新,力求基础知识的同时,关注基本技能。

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篇(5)

高三物理后期的复习重点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及其应用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研究、分析近几年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的走向,研究、总结多年来复习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制定出贴近高考并且符合我们学生实际的方法。通过多年高三物理教学,我对高三物理后期教学有如下体会:

一、加强对大纲、教材特别是对考试说明的学习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广度和深度的准绳。因此,高三的老师要深入细致的学习《考试大纲》。特别是《考纲》中“样题”是最权威有最具有启示性价值的信息,高三物理教师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明确高考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从考纲的学习中,掌握高考主要对学生几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善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了解物理学科高考内容包含的131个知识点。通过题型的分析,掌握高考题是怎样考查学生的物理知识和能力的,即什么样的题考什么样的能力,以便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选好题,做到针对性练习。我们有必要对近三年的考试说明的学习研究,对照分析、掌握考试的变化,分析高考难、易趋势,以便更好把握教学的度。另外,通过前期的复习和多次模拟考试,对学生的复习情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包括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现状、应试技巧和心理状态都要进行全面了解和认识,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距,为后一阶段的复习,提供重要依据。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的掌握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决不是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考试说明》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考试说明》时,最好的做法是:把《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逐条分解,对每一内容、每一能力要求都精选相应的近年的高考试题或题型示例中的样题来进行诠释,让学生真正明确考试的内容与难度要求。同时要求学生限时完成附录中的高考试题,明确自己的差距。在总复习过程中,要时时对照考试说明的知识要求,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情况。在总复习后阶段,更要回到《考试说明》中,进行自我检测,查缺补漏。在通读《考试说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采用尝试回忆的方式,对每一条内容做回忆。

二、编织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

通过第一轮复习掌握了物理基本知识、基本规律,构建章节内容知识网络,而后期的复习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建立章节间的知识联系,把整个高中的物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实现知识系统化,从而使学生更容易记忆。我们可以按以下几个专题进行复习:静力学专题:以共点力平衡为主,包括电场中的平衡,磁场中的平衡问题;动力学专题:主要是力和运动的关系,将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圆周运动、振动和波各知识点联系起来;电磁学专题:将电场、电路、磁场、电磁感应各章节联系起来,找到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区域型知识网;实验专题:在复习21个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加强实验操作步骤、数据处理、故障查找、误差分析、结论叙述、创新拓展等方面的复习;功能专题:理解功与能的含义及关系,并通过具体实例来体会运用功能关系解决问题的要点。

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认识到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掌握知识点间的联系,这样当碰到问题是就能通过知识网络了解问题的背景、出题意图、知识间的联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高三复习的一个重要目标,近几年高考考查中综合能力考查又是重中之重,而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是提高综合能力的第一步,必须让同学们重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便于记忆、理解、检索和应用。就物理学科而言,只有将各个单元知识纳入物理知识的整体结构之中,形成整体性的"认知框架",才能显示出其应有的活力。而学生学习各个单元知识时,只是对各单元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认识还是肤浅的,难以形成整体性的"认知框架",也难以形成综合驾驭整体知识的能力。因此,物理总复习时就不应是把已经学习过的物理知识简单地重复一遍,而是要在对知识整体和各个单元知识部分之间的关系作了仔细的探究后,按物理的逻辑结构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的各个单元的、各章节的知识及解题的物理思想、方法和规律进行纵横联系,“以线串珠”的方式,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物理知识的结构体系,形成整体性的"认知框架",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完善认知结构,形成综合驾驭整体知识的能力。

三、后期复习中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复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专题复习与一轮复习不同,专题复习主要选择物理学中的主干、重点知识建立板块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属于较高要求的能力,在高考物理试题中,主要体现在区分高分段学生的能力,将进入高校的学生再进行一次的区分。分析综合能力是考查考生能否够独立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和有关条件,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给问题。分析综合能力的强弱也体现在对“生题”的处理上。“生题”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颖的试题,设问角度和情境的设置可能是学生没见过的,但处理这类问题所用的规律都是学生学过的,甚至是很熟悉的,这就要求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强些,才能独立、灵活、创造性地处理此类问题(成绩差的学生在这方面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篇(6)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的第一阶段应该注重考纲中所有知识点的全面回顾与再现;课本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提升能力的必备条件;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部分教师采取照本宣科的形式按照课本章节次序进行分段介绍,再根据现成的辅导资料与试题进行随意训练,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复习的效果欠佳;物理教师可以对所学物理知识点进行重新构建,将所学物理知识化解为相互联系的若干考点,结合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的要求,确定各个考点所需的考查目标,以及考查的重点与难点,根据这些目标创设合适的训练题组(此法称为:考点目标训练法),在题组的设计中可以安排由易到难的不同层次的训练题组,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训练,从而实现物理知识与规律的灵活运用;由于是复习的初始阶段,应该注重物理知识体系的全面性,防止知识的空缺与遗漏,对于训练题组的配制不可贪图多而杂,应该注重精益求精; 实践证明,考点目标训练法的合理运用能够让学生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之上,实现物理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强化,进而提升了学生物理学习的思维能力.

二、梳“线”――注重课本教材中物理知识与规律的集中提炼,实现联珠串线,有效实施专题训练

众所周知,学业水平测试是基础过关型考试,注重课本基础题型及简单变形题的考查,多数题型均源于课本习题或典型例题;在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的第二阶段,应该针对于课本教学中的物理知识与规律进行“梳理主线”,提炼、总结出知识专题和题型专题进行有效训练;所谓知识专题就是将课本中各个章节的知识点,按照物理概念、规律和实验为线索进行串联,从而实现物理知识的有机融合,将课本物理知识铭刻于学生的头脑之中.例如在以电流强度知识点为线索创设的专题复习如下:

考试说明中要求:(1)掌握的物理概念为“电流、电流的方向和电流强度”;(2)理解电流强度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3)理解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强度的特征.

其实对于知识专题的设置可以从教学编排体系或者学生易错点进行,物理教师借助于考试说明与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设计恰当的题目,放手给学生进行小组专题讨论,学生在讨论和辩论中点燃主动学习的激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思、有所议、有所获”.

题型专题主要是指根据学测考试说明和近年来真题题型,结合需要考查的物理知识点进行融合,编制出具有针对性的题目,采取“分层练习、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等灵活多样的手段进行处理,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合适的解题模式,减负增效,快速提升解题能力.

三、成“面”――对课本教材中内容进行总结,按照章节进行合理划分成面,从而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高中物理问题的高效处理离不开物理知识的结构化和网络化,仅仅依靠单一化的物理知识难以解决;在高中物理的学测总复习中,物理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对课本教材进行适当的优化处理,将物理教材按照“力、能、热、电、磁”五大部分划分开来,再将其按照概念、规律和方法进行归纳、整理,构成相互关联的系统性的知识网络.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进一步把握物理知识的结构,理解物理知识间的异同,沟通物理知识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结构向认知结构的有效转化,进而活化所学的物理知识,提升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于“概念图”进行知识梳理和理解;如图2所示是“磁场”这一章节复习的概念图,采取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学生理解和运用程度,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55

从2014年开始,本人所从教县区将生物与地理在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进行分卷合考,以各自总分的20%计为生物、地理的会考成绩,并将会考成绩计入学生参加中考后的总成绩,由当地各所高中量分录取。细算学生考得的1分只相当于0.2分,但从学生的生物学科整体成绩来看,有些学生成绩是18、19分之多,大多数能达到15分左右,但也有些竟然不到10分。如何做好生物学的复习,掌握方法是很重要的。

一、让学生了解生物试题题型及考试范围

(一)八年级生物试题题型

从本县区2016届初中毕业会考八年级生物试题来分析,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地理100分,考试时间60分),试题共分两卷,第一卷: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第二卷:非选择题(技能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填空题(共34分),简答题(两小题共6分)共50分。

(二)考试范围

生物学在七八年级开设,每学年分上下册共4册。知识点多,范围广,从2016届八年级生物试题来看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为高中生物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选择题1、2、4、5、8、10、18、22,填空题1、2、3、4、5分别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食物链、先天、血液的成分、关节的组成、艾滋病的可传染性、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植物的分类特征、人体的系统、人体的三道防线、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等基础知识;考查的基本技能如非处方药的简称、急救电话、识别细胞的结构及三种血管出血的判断方法等。当然也有能力提升题,如填空题6(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首先将表格数据转在坐标系内表示出来,并连成一条直线,然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回答酒精对心率的影响,从而通过探究我们得到什么启示。让学生既能基本合格,又能体现层次性。

二、整理与构建知识网络,切忌片面地讲

八年级的课程较多,学生又认为生物是小学科因而不重视。因此,生物总复习的目标要明确,任务要具体,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与整理,从而更加清晰地构建知识网络,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重视章节联系、知识点联系,在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使学生慢慢构建起知识的网络和系统,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能走出课本,较熟练地归纳本节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复习中有所构建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而简单地讲解一些题目,如配套练习题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在以往的复习中,我们总是讲练结合、以讲为主或以练为主,毫无目标,更无线与网,从而导致学生无大的提升。学生经常抱怨付出的很多,回报却很少。因此,在做复习时,我们要把课本知识与对应练习结合起来,把让学生打好基础知识放在首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三、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重视实验与结构图

生物是实验学科,让学生重视已知实验(课本中的大量图片信息),借助图片的直观信息帮助学生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2016届初中生物会考的试题来看,图像和图表分析题都占有一定的比重,选择题有4个图共占8分。填空题有一个结构图题共占4分,有一个图表题共占5分,而这些图像又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课本。所以,我们在上课与复习时应特别重视课本图片材料。但是,在教学与复习过程中,师生往往忽视图片,而只是学习与熟记课本中的文字基本知识,因图片学生难以解读所以经常放弃。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学生技能一般。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合作之下,学会重做实验,会做试验,这样不会让学生感受到灌输的感觉,产生怀疑的态度,使学生通过自身观察,彻底地验证实验结果。

四、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很多学生记忆能力较强,也喜欢记忆,这是基于人机械记忆的延续,也是习惯的长期养成,而能力培养需要转换与过度,具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数教师往往认为生物学的内容大多属于记忆性的,只要学生的记忆功夫就行了。结果学生在考试中,稍微遇到灵活一点、陌生一点的题目,便感到无从下手。就像2016届初中生物会考八年级生物试题填空题的第6小题: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中的第(1)问将以上表格中数据转在坐标系内表示出来,并将其连成一条曲线便能说明这一点。分析其原因,并不是学生没有记住知识本身,而是缺乏数学知识与生物知识的联系与交汇,缺乏灵活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知道饮酒过量会有害健康,但到生物问题上就不会迁移了。

五、学会做题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答题,试题有容易题、小题和难题、大题之分,在试卷设计上也往往从简单题开始,沿阶梯性设计,一般容易题和小题偏重于打基础,考查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难题、大题是知识点的综合与技能的应用,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从生物会考试题来看,选择题占了整个试题的一半分值,再加上填空题,小题占的比重就更大了。分析原因:一方面,小题考查知识范围广,覆盖面广,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增加试卷的客观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会做题不仅有助于平时的学习,更为学生对知识的检测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两全其美。

总之,教学面对的是学生,作为教师要善于钻研,勤于思考,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从方法中走出来,用活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

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篇(8)

进入高三总复习以后,随着测验与模拟考试次数的增多,讲评试卷成了高三任课教师日常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要演好这台“戏”,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教师多些耐心、细心、信心和决心,摸索出适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讲评形式,将得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高三生物课堂试卷讲评谈几点做法。

一、有“备”而讲

讲授新课要备课,高三试卷讲评课更要认真备课。教师只有经过充分的课前准备,把握学生答题情况,讲评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加以剖析。那么,备什么呢?

1.备试题

在讲评试卷前,我们要对试卷进行认真全面的分析,分析试卷覆盖的知识点、试题考查的能力要求、考题的来源,哪些是高考题或类似高考题,一一进行归类整理。我们还可结合试卷批改的情况,精心备题,将课上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存在问题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释疑,做到有的放矢。

2.备学生

在将试卷下发到学生手里之前,我们要对学生的试卷仔细地翻阅查看,认真诊断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在理解概念、原理以及掌握规律上存在的“症结”,从审题、知识遗忘、思维方式以及解题方法等方面全面分析存在的缺陷,这样的讲评才会击中要害。另外,还要注意集体引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试卷讲评中有所收获,从而增强复习的信心。

3.备思维

对试卷中出现的新问题,疑难题目教师可先不讲解,鼓励学生去尝试“攻克”,此间教师可依据试题的相关信息和内在的知识考点,搜集资料对试题进行改编,通过“一题多变”的方法打通学生的思维障碍,深入浅出、步步推进,以不变的知识灵活应对多变的题目,让学生在思考与探讨中获取知识和方法,比我们直接的传授更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二、依“法”而讲

试卷的讲评也讲究技巧,讲什么,怎么讲,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招法。其中,自然存在一定规律,如能总结出适宜的方法进行试卷讲评,对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能力都大有益处。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1.有侧重,强能力

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讲评只有把准学生知识与能力不足的“脉搏”,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那么,有侧重、有针对性的试题讲评就显得尤为重要。

(1)侧重难点知识。试卷中有些题目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悟就能弄明白的,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更正的题目可以不讲;对于一些具有普遍性失误的“关节”问题,为了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应该讲解;对于出现的典型性错误的“代表”问题,我们可结合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分析,准确把握难点,重点讲解。总之,无论怎么讲,力求针对性和有效性,给学生的疑惑一个满意的答复。

(2)侧重解题技巧。高考理综试卷的设置不仅注重知识的考查,更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解题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评时不但要讲清楚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和目标要求,更要讲清楚解题的基本思路,使学生逐步掌握解答各种试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如解答选择题,可引导学生找“题眼”来审题,学会直接法、排除法、推理法、图示法等解题方法;解答综合分析题,可重点指导学生从材料或图表中“抓”关键词,获取有效的生物信息,确定答题方向;针对学生的弱项――实验题,我们可要求学生通读课本上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生物科学史上经典实验,弄懂课本实验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归纳总结实验题的基本思路,做到有备无患。

(3)侧重生物能力。生物教学最后阶段已由重视基础知识转移到综合能力训练上来。对试卷内容的分析除知识点外,更加注重从生物学科的能力角度进行试题分析。对于学生能力结构的欠缺点,如审题能力、科学规范答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应试能力等,都需要教师无论是在平时的讲课中,还是在每次的测试中,都要特别强调,并在试卷讲评时不断地进行集体或个别分析和指导,以加强学生的解题习惯,提升解题能力。

(4)侧重错误原因。每次测试后,我们应引导学生总结失分的原因。是基础不扎实(如答不出或答错)还是能力欠缺(如分析不透或表述不清);是审题不仔细(如未看清题意或草率决定)还是生物学科的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尚未形成。通过错误原因分析,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主要缺陷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把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的试题收集在“错题集”中,做好答错原因的分析说明,并详细写出正确解答的思路。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每次的测试前一定翻阅自己的“错题集”,以提醒自己这次测试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也增强学生复习的针对性,避免机械的重复,提高复习效率,增强学习信心。

2.有拓展,活应用

试题由于受考试卷面、考试时间等的限制,试卷不可能涉及所学知识的全部。命题者往往以点带面来考查学生的生物知识与能力,讲评时我们除了帮助学生组织答案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讲评时可从“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尽可能地构建知识间的广泛联系。还可有意识地通过“节外生枝”“无中生有”提出新问题或热点问题,多角度发散引导,拓展思考问题的广度,强调思路、方法的变通,从而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三、激励而评

每一次考试之后,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黄冈中学曾经总结出试卷讲评的“四为主”中就提到了“以激励为主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评价策略。可见,试卷讲评不只是传授本领,更要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那么,在试卷讲评时,我们也要以激励为主,合理评价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之处,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尤其对成绩失利或不理想的学生,我们应该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帮助他们克服焦虑和急躁的情绪。尽可能发现他们独到之处的解答,并加以赞赏,予以鼓励,给其自信。

总之,只要我们用心研究试题,细心了解学生的答卷情况,精心准备,全心全意做到“不备不讲”“有讲有评”,使我们学生的每一次测试都有收获,使我们教师的每一次讲评都有效果,这样的“双赢”,我们乐此不疲!

参考文献:

[1]刘水明.谈高三生物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策略[J].生物学教学,2006,31(05).

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篇(9)

高中学生在进入物理总复习之前,虽然也完成了高中物理的全部内容,但是在知识,方法.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距离高考的要求甚运。因此,我们认为,高中物理总复习应该是新的,在教学过程,要在高中物理总复习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参加高考的综合素质,是学生在自习,方法,能力。心里素质等方面都要得到提高,而不能是重自习,轻能力..重记忆.轻理解.重结论.轻过程.重积累.轻运用.重物理.轻心理。

物理总复习包扩三个方面:

1. 指导学生全面复习和梳理高中物理复习,做到加深理解,自习并使知识系统化。

2. 在上述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物理的主干知识及其联系,能够综合运用各部分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物理应试能力。

在上述三个反面中,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能力是主要的任务,贯穿在高中物理总复习的各个阶段。

二.高中物理总复习既要以不变应多变,又要以多变应不变。

1,以不变应多变。

从物理学科本身来看,高考考查的是解决物理问题的知识.技能和方法,高考备考人员为了考得更好,在复习时都会将以考过的高考题做为范例研究,而高考出题人员为了考出考生的真正水平,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每年的高考题都在寻求变化,双方都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水平。

以全国高考广西用卷为例(本文中的试题都是指广西用卷中的试题),2005的第23题考查了系统的动能定理;2006的全卷中都没有动量守恒;2007的第22题靠吃了示波器,24题考查了弹性碰撞;2008第22题和第24题考察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上述所考察的事实内容都是全国高考广西用卷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可见每年的高考题的而已咯特点都是在寻求变化,这正是很多物理老师所说高考题是猜不着,想不道的。

但是高考人员强调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点事不变的。

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坚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很方法复习

物理的基础知识包括物理的基本感念.规律,只有全面的掌握了高中物理的这些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较好的运用这些物理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高中物理复习要设法落实每一个高考知识点,强化物理学科的双基复习,也只有强化双基才谈得上提高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归纳。要使学生认识到,由现象.概念很规律组成的物理知识体系,主干知识和非主干知识的能力,好比一棵大树的主干和分支.叶子的关系。在主张.逐节复习全部高考知识点时,要注意建立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使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有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

中学物理知识分为树干知识和非主干知识,主干知识包括:力学中质点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机械能等;电学中的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等。非主干知识包括: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以及力学中的振动和波等。主干知识反映了中学物理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而非主干知识则是学生到高等院校继续学习 物理必不可少,这些知识都是高考题要考查的内容,而且特别注重对物理主干知识的考察。

我们在总复习事对《考试大纲》中的考点做全面的知识,其中重点加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同时又不放弃对非主干知识的复习。

(2)注重提高学生的各重能力

高考物理学科非常重视交差能力,这是高考的性质.任务和物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学生参加物理高考需要的能力包括《考试大纲》中的物理部分的“五种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很实验能力)。在广西这几年高考物理试题中,试题对这“五种能力”的要求都有十分明显反映。

在上述的“五种能力”中,理解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只有理解能力提高了,其他能力才能够得道发展。在复习的具体环节上都要注意这一点。

在2007年的第22题中,给出了高中物理知识从无设计道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公式,要求考生利用这一信息完成解题过程,这在实际上还是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我们在屋里总复习的教学中,注重利用通过让学生讨论.探究等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各阶段的测试中,通过艰辛设计试题以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以及运用物理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理解的能力。

(3)创造机会和培养和提高实验能力

实验在高考物理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实验的过程隐含了丰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既包括了使用仪器.操作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包括思辨性猜想和假设,逻辑性的思考和论证,准确测量和数据的分析,严密的推理和清晰的表述,应此,实验能力是一种比较全面的综合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虽然做实验题的得分率一般偏低,因在屋里总复习时,一是开放实验室,让学生重新亲自做不会的实验,二是放实验的录像等,同时适当增加做一些实验题,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真正提高实验的能力和水平。

(4)抓好学科内综合题的训练

在高考中为了考察学生的能力,综合题是一种较为常见.也较为有效的方式。综合题要求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要能够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问题,然后综合应用多方面的知识和可以利用的方法解决问题。综合题在考试时区分度较大,复习时要加强训练

在复习时特别注意到包含有物理几个不同部分知识的题型,以及需要数形结合、图表结合、需要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的题型,复习时作为范例讲,每次测试时都要有这些类型的题,再有意识的增加联系实际的物理题,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答综合题的能力。

2、以多变应不变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物理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每年的高考题都在寻求变化,但是重在考查能力,高考题的这一特点是不变的。在复习中要着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能力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只要是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有效的,可行的,都在复习中尝试。较多采用各种小专题的形式或者是进行各种专项练。

(1) 热、光、原、波专项训练

热学、光学、原子核、振动和博士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他们属于非主干知识,但是,这几部分内容知识点多,知识有一顶的特殊性,与其他物理知识比较相对独立,偏重于对知识的识记,但是几乎年年必考复习时除了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和记忆以外,要在高考前专门做热、光、原、波的选择题训练,以求更熟悉,增加解题的正确率。

(2) 综合能力训练

(3) 分析综合能力是一种相对较高的能力要求。遇到一个问题,能否独立的对问题进行分析,做出与问题的各种因素,分清各个因素所起到的作用,从自己的“知识库”中找出此问题的相干知识,调动各种手段包括必要的数学工具解决问题,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高考的性质决定了在高考中关于分析综合能力考查的尸体必定占有较大的比例。

在复习中除了重视关于分析综合能力的考察的试题的一般教学以外,还常常采用以题多变获知一题多解得方法,让学生拖过自己的思维过程,提高分析综合的能力。

三、高中物理总复习要抓薄弱环节。

近两年高考试题加强了对论述能力的考查。目前主要体现为对推导论证的考查。如去年高考及今年北京地区春季高考都增加了推导证明题,但这几道题都源于课本。因此,复习中应注意课本中某些重要命题的论证过程。还应该加强对物理问题的表述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求解计算题,不仅仅能够计算出结果,还应能够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述。即不仅会说出是这样,还要会说明为什么会这样。

四、高中物理总复习要抓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去年高考试题的特点之一是大量的题目紧密联系实际,物理理论原本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际,但结果是有不少同学反倒对这类题感到生疏,这是很不正常的。在总复习阶段,应善于把物理基础理论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与物理有关的实际结合起来。可以说力、热、电、光各个分支,都有大量的事实能与高中物理结合,要学会用物理基础理论解释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提高应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高中物理总复习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高中物理总复习的最后效果体现在考试上,在整个复习全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样才可以使复习所付出的努力和考试的结果有正相关的关系。

(1)注重培养审题能力,减少审题错误

审题能力属于理解能力,审题的目的是要把题目的文字等信息还原为一个屋里的情景,审题时正确解题的关键,审题的失误,不仅解题错误,还浪费了考试时间。复习时一定要把身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对待。

学生审题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是看题太快,指导学生审题时,改“看题”为“读题”,可以有效的减少因看题太快引起的审题错误。

对于文字较多信息量较大的题目,要要求学生分三步读题:先是粗度,对题目的表述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再细读,弄清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等。最后选读,弄请物理过程,排除干扰条件,找出隐含条件、边界条件、零界条件等等,一边弄清各物理量的关系。

(2)训练解选择题的策列,高效准确解题

对于不同的选择题,可训练分别选用直接判断、定性分析、定量计算、估算试探、图象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求解,还可以用较为特殊但却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排除法、极端假设法、特指简算法、特例判断法等。

(3)加强计算题规范答题,从细节求成功

高考对计算题有明确要求:“计算题必须有必要的明确说明、方程式及重要演算步骤。”高考评分标准一般围绕“与题目有联系的基本原理式”给分。考生因为写出的步骤过于简单、原理式不清或叙述不清、符号混乱等等原因失分现象十分普遍。因此考生在开始复习时,就应认真斟酌计算题答题的规范答案,然后在复习中坚持这些规范答题的样式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明确考试时得分第一,速度第二的思想。

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篇(10)

一、有针对性地研究提高复习效率

1.针对高考的考点有备而战

高考是高三化学复习的终极目标,要想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效率就有必要对高考的考点进行深入仔细地研究。对于高三化学复习来说,对历年的真题进行研究和试做是认知高考试题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历年高考化学真题的试做与研究,才能通过试题了解高考化学考试的考点和出题难度以及透过试题把握出题者的意图,进而纠正自己的复习思路,避免复习知识深度过深或过浅,同时寻找自己的知识盲点。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历年高考试题的研究,高考试题的特征比较明显,考题不偏不倚,不超纲不片面,总体命题风格稳定,考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同时又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高考试题与教材和大纲的联系紧密,却又不照搬教材,因此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当全盘掌握,牢牢抓住大纲中的核心知识点,并将知识的发散,同时要融会贯通,灵活应用教材中的知识点,要体现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

2.钻研教学和考试大纲,提高化学复习效率

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三化学复习的根本依据,高考命题也紧紧围绕考试大纲,要想把握高考化学考试的脉搏,就要钻研考试大纲及教学大纲,体会高考命题的趋势和命题要求,明确复习要点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提高化学复习备考的效率和考试成绩。教师和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当结合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寻找大纲中要求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体现,教材是化学学习的根基,通过根基深挖相关内容,以教材为依托,把握全面知识,把握各个知识考点。教材作为传递知识的主要载体,即承担着传递基本知识的功能,又承担着知识考查的载体和联系的功能。高考作为综合性的知识考查体系,要求比较全面,对知识体系的考查也比较全面,因而在复习过程中,依托两纲与教材的结合,不沉溺于题海战术,结合考试大纲对教材进行融会贯通,对教材中的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相关例题、实验和实验方法、现象等深入研究、理解,了解高考考题的出题思路,结合考题与大纲的测试方式,才能从容应对高考考题中的测试,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丰富课堂结构,提高复习效率

1.通过情境学习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传统的化学复习课程中,老师总结教材内容,学生忙于做笔记、做课堂练习、做考试卷或做题,不仅复习过程枯燥无味,复习效率也不高,学生往往兴趣不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低,甚至对化学复习课堂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导致课堂复习效率很低。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灌输式的授课方式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通常只能集中8分钟,8分钟后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学习效率也会降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将学生的精神集中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和问题中。教师通过预留独立的思考时间,提高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获得了知识的巩固和记忆的加深,教师在情境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的知识盲点,因此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讲授,同时学生在情境课堂中减轻了化学复习的压力,化枯燥为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笔者根据自身实际经验,在复习课程中通常会结合考点、教材、大纲及日常生活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提问。例如:在讲授化学平衡课程中向学生抛出如果你作为化工厂的负责人,面对合成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你如何解决,如何提高工厂的综合经济效益?学生通过思考、辩论加深了对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平衡移动的理解与复习。

2.引导学生养成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高三化学课程中,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等需要记忆和掌握的知识点较多,如果学生死记硬背,不仅记忆不牢固,而且在实际应用和高考考试中,因为时间、压力等因素不能很好地运用知识点。因此,教师在高三学生的化学复习中,应当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引导学生总结化学课程中的规律,归纳知识分类,总结解题的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的总结、归纳和思考,使学生的知识体系连贯起来,成为一个系统的知识构架,而不是一盘散沙似的知识点。当学生能够将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时,在考试和实际应用中就能予取予求,才能充分发挥化学知识点,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得心应手。总结和归纳的学习方法需要在长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才能形成系统、形成体系。如:在复习金属铝、铁化合物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铁三角、铝三角引导学生对化合物方程式的书写总结相互之间的规律、联系,比较相互之间的不同,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完善而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其他如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的记忆上,学生可以自行总结,总结常见化学性质,比较不同物质间化学性质的区别,在日常学习和做题、考试中不断完善和补充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

总之,在高三的化学复习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复习方法,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重视应用能力和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有针对性地加以思维训练和解题训练,必然能在高考和知识的掌握上取得主动。当然,本文介绍的一些提升高三化学复习效率的对策只是抛砖引玉,更好、更多的方法需要教师、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断研究、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篇(11)

每年的11月份,学业水平测试便进入复习阶段。如何把握复习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获得A级水平,笔者认为,应着重在“三轮”上下功夫。

第一轮:对照考试说明,梳理知识要点

每年的考试说明,一般在年底(即12月份)才能分发到复习教师手中,而进入总复习一般又常在11月份。为了针对性地组织有效复习,此时可先参照去年的考试说明,对必修课本先行梳理。一轮复习一般安排在11月份至第一学期结束。

对必修1内容,主要从分类的角度去总结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化学反应分类(包含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物质分类(包含Na、Al、Fe、Si、Cl、N、S的单质与化合物及分散系等);化学实验分类(包含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物质的制取装置、物质的验证装置);化学计算分类(包含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化学方程式等方面的计算)。对必修2内容,主要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去总结,其中包括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化学键的类型;物质的结构与能量变化、电子的转移与原电池、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单质的结构及活泼性与金属与非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当复习选修内容时,新的考试说明一般已到学校。此时,则要求结合当年的考试说明及近三年的考试知识点,针对性地强化选修内容中的必考知识点,而不能像必修内容那样面面俱到。一是分值不高,二是时间有限,三是考题知识点明显。

第二轮:对照历年试卷,把握解题方法

第二轮复习一般安排在第二学期开始的前三周,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归纳出解题方法。如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技巧为三看:即一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否正确或拆分是否正确;二看方程式两边电荷是否守恒;三看方程式两边原子个数是否守恒;再如离子共存题分析技巧,先看共存条件,如,无色、强酸性、强碱性,后逐项分析。

一般来说,学业水平测试的题型具有连续性,复习迎考不在于猜题押宝,而在于把握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有部分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如,考查选修1(化学与生活)内容的第24(A)题、考查物质用途的选择题等。此类试题在复习时,教师必须将相关的知识总结出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第三轮:对照学生弱点,加强针对训练

第三轮复习一般为考前2~3周,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找出薄弱环节,并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此时训练试题主要来自于一、二轮中的常见错误题型。为了让学生准确认清易错点,教师还应将相关知识归类列出,逐点使学生弄清。

有关22.4 L方面的试题是学业水平测试的热点题型,此时要

让学生明确,当题中出现22.4 L时,其一要注意温度、压强(即是否为标准状况);其二要注意物质的状态,对标准状况下,22.4 L非气体(如水、苯、SiO2、SO3等),其物质的量不是1 mol。又如,化学能与热能,既要让学生知道常见的吸热反应:CO2+C 2CO(化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