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8-23 14:30:31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总结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总结篇(1)

在班级管理中我模范履行教师职责,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我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总结篇(2)

为了能切实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生活的状态和态度,本研究选取了来自基础教育3个学段的6位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访谈。交流后我们分析得出一线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问题的认识可归纳出5个关键词,即学科地位、学科发展、教师地位、个人能力、工作量。综上,本研究将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划分为学科情感认同、职业价值认同和个人能力认同3个维度,并且进一步细化出6个指标。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调查问卷》,共32题。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试的基本情况,由10题构成,包括性别等9个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是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由6个指标共32题组成,每题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其中正向题23个,计分方式为1~5分,分别代表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之间的5个等级,反向题8个,计分方式与正向题相反,测谎题1个,分析数据时不计入总分。研究的对象是南京市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区级以上的教研活动中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共发放问卷122份,其中有效问卷113份,有效率92.6%。本研究采用了SPSS19.0软件对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和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

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

从表1可知,在最高分为5分的标准统计下,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处于中等稍偏上水平,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各指标的认同中,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认同水平最高,教学信念次之,对学科地位的认同最低。

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分析

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分析主要从性别、学段、教龄、工资水平、学历、专业、职称、工作经历以及在校所承担的除教学以外的工作等9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性别、工资水平、专业和先前工作经历等4个方面,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认同在总体水平和各指标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如下页表2所示。

(1)不同学段的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差异

不同学段的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除了教学能力指标外,其他5个指标都存在显著差异。为了进一步分析每个学段之间的差异情况,我们对这5个指标进行多重比较检验。由下页表3结果可以看出,小学和初中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高中组和小学、初中两组之间在每个指标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并且高中组在均值上都低于小学和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师。

(2)不同教龄的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差异

从下页表4中可以发现不同教龄的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在总体上差异不显著,除在归属感、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这3个指标上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从表5可以看出,在这3个指标上,教龄在6~10年之间的教师与其他教龄教师存在显著性差异。

(3)信息技术教师职业认同的学历差异

职业认同总体均值在学历上的差异不显著。但是在教学信念指标上差异显著,进行多重比较检验后结果如表6,在本科和硕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硕士学历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信念上显著低于本科学历的教师。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总结篇(3)

课程设计理念

以印刷行业企业的需求为逻辑起点,以平版印刷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以平版印刷工职业活动过程为导向,以平版印刷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结合平版印刷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学生能力形成规律与课程系统化、学做一体化相结合,形成“产教结合的一体化车间式”工学结合课程模式。

课程设计思路

在上述课程设计理念指导下,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思路,展开本课程的具体设计。

对接平版印刷工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目标

在对印刷企业进行深入的职业岗位调研后,通过与江西华奥印务有限公司、江西日报集团印务有限公司、鹤山雅图仕印务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杭州印务有限公司、顶新集团杭州分公司6家知名印刷、包装企业进行合作,组建课程开发小组分析平版印刷操作岗位典型工作过程,明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职业岗位任职标准。依据职业岗位任职标准,结合平版印刷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确立课程目标。

平版印刷工岗位活动过程导向的“三融通、一系统”课程内容

“三融通”指的是:一是“课岗融通”。本课程内容以平版印刷工工作内容和职业活动过程为导向,高度对接平版印刷工职业岗位。二是“课证融通”。 本课程以国家职业资格考核内容标准为参照,有效对应平版印刷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三是“理实融通”。 本课程内容以平版印刷工操作技能为主线,融入支撑技能的关键知识点和职业素养要素,实现知识、技能与素养的深度融合。“一系统”指的是:课程内容打破学科式知识体系,高度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系统化形成。

“产教结合、学做一体、印刷车间式“课程教学模式

我们依托印刷合作企业和校内印刷实训教室、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创建了“产教结合、学做一体化的印刷车间式”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综合采用引导文、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示范引导、案例实战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学做一体,实现课程学习与岗位工作的有机统一。

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多元互动式课程考核评价

为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监控课程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本课程采用任务过程性考核、综合项目任务考核、期末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办法,注重任务过程性考核和综合项任务考核,任务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综合项任务考核占总成绩的30%,期末结果性考核占总成绩的20%。期中任务过程性考核又包括学生自评(20%)、组内互评(30%)、教师评定(50%),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学做一体化”五步教学法

本课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根据平版印刷操作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注重课程知识、技能、素质的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融合,建立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各项目按“任务导入教师示范学生实操任务检查与评价教师点评与总结”的五步完成项目任务过程。具体如下:

① 任务导入

利用“项目任务引导文”提出本次课的问题与任务,分析问题与提出思路,介绍相关知识与关键步骤,并对任务实施做出相应要求。学生从教师所提供的各种任务资料(设备)中获得任务信息。

在此教学步骤中,教师主要是准确介绍任务及相关知识与关键步骤,为学生准备好任务材料,与学生交流互动,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任务疑问。

② 教师示范

在学生实操前,教师结合“项目任务书”进行项目任务操作示范,主要向学生展示项目所用设施仪器的使用,任务关键步骤及其技术要领和操作规范,提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及注意事项。

③ 学生实操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为组,每组3~5人,每组设一名组长。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制订计划方案,并经教师审核后实施。

(2)学生按“引导文”的要求进行分组实训,各小组要经常进行交流,边工作边检查。

在此教学步骤中,老师作为咨询者的身份出现,巡视学生实操情况,随时接受并正确处理学生任务执行的反馈。

④ 任务检查与评价

学生对实训结果进行自我检查,并做好记录,填写学生自评表。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结果进行检查并填写教师评价表,合格进入下一个工作任务,否则整改。

⑤ 教师点评与总结

教师对整个过程做全面的评价和补充,总结学习效果、小组合作成果的质量、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

2. 灵活多样的工学结合教学形式

① 综合贯通:开展校内工厂生产性实境教学

课程教学情境综合性高、实践性强,安排在学院引进企业内进行。教学安排在引进企业的生产淡季或假期(3天集中授课),由学院2名教师和厂方1名技术骨干组成教学小组交替进行一体化车间式实境教学。

② 工进课堂:聘请印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或讲座

根据学院实际和课程教学需要,尤其是平版印刷操作中的一些技术难点,如墨色控制、印刷疑难故障各种技术前沿问题等,我们聘请了印刷企业生产管理者、技术骨干来校授课或进行专业技术讲座,使课程教学与企业及技术发展接轨。

③ 学在企业:组织学生赴印刷企业顶岗实习

利用业余时间,尤其是寒暑假,安排学生到印刷企业顶岗实习10―15天,使学生企业真实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中学习、工作,增强职业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3. 以赛促学:为学生展示专业技能创造广阔平台

开展每年一度的全校性印刷操作技能竞赛,鼓励、组织学生参加部级、省级印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以赛导教,以赛促学,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为学生展示专业技能提供广阔平台。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总结篇(4)

1、高等职业院校的岗位设置要以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比例为根本依据,再结合各自学校的专业特点和人员情况进行设置。设置时应以学科(专业)为基点,以教学科研、管理任务为依据,以合理配置教育人才资料、优化队伍结构、促进学院发展为目标。

2、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应本着总量控制、按需设岗、分步实施的原则,同时兼顾各学科、专业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分布情况设置。

3、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要本着统筹兼顾、适度倾斜的原则,根据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建设任务,对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分类、分档、分级管理。

4、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应坚持科学合理、精简效能、优化配置的原则,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前提,保证岗位的满负荷工作,做到岗位的责、权、利相统一,发挥岗位的最佳效能。

二、高等职业院校岗位设置的依据

根据《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实行结构比例管理的通知》文件要求,对高等学校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依据。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特点、办学理念、专业技术干部队伍的特征、考核及晋升导向等方面都与普通高等学校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高职院校的岗位设置除了要遵循高等学校的设置原则外,还应体现自身的特点设置岗位。

1、正高级岗位设置依据

(1)高职院校中起到学科示范带头作用的重点学科的负责岗位;

(2)具备重点专业对应的实践领域的实践指导岗位,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已形成实践特色的负责岗位。

2、副高级岗位设置依据

(1)学院级重点学科的重要岗位;

(2)“双肩挑”的院校主要负责岗位,系、教研室、研究室,主要业务管理部门的负责岗位和承担重要管理职能的重要岗位;

(3)负责主持指导系和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岗位;

(4)承担学科重要实习实训指导的岗位;

三、高等职业院校高级职务岗位比例设置

1、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比例:

高职院校教师高级职务占教师定编总数的20%―30%,教授与副教授之比约为1s7。

2、教师以外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比例:

教师以外专业技术人员的高级职务和中级职务、初级职务岗位设置比例应为2s5s3。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所占比例应略低于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高级比例,一方面是考虑到教师系列是学院的主干系列,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以外的专业技术系列中有很大一部分专业系列不设置正高级。

四、高等职业院校目前专业技术职务分布存在的问题

1、副高级职务在高级职务中所占比重过大,但教学实践经验相对较低。

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引进了大量的高学历层次人才补充进教师队伍,博士毕业生占了引进人才的很大一部分比例,他们在教师岗位上满两年即可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由于他们的专业学术水平高,副高级职务评审的一次通过率基本可以达到100%。但是由于他们从事教师专业岗位工作时间较短,教学经验及实践指导教学能力整低偏低,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另一方面,从副高级职务向正高级职务晋升,受到年限、学术要求、科研要求等因素的制约,正高级职务的通过率相对较低。因此造成了副高级职务在高级职务中所占比重过大,给副高级职务的岗位聘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教师以外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中,高级职务与中级职务比例过大。

大部分教师以外专业技术职务存在于“双肩挑”的管理人员中,他们大部分是工龄长、学历偏低的老职工,没有严格的晋升导向他们基本就保持在中级职务状态,造成中级职务比重过大,不利于学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3、正高级职务在整个专业技术职务中所占比重过小

由于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特点,很多现有的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几所中等专业学校合并、升格而成,教师队伍的构成中由于原中等专业学校不设立正高级职务,大部分现有专业技术人员都存在着学历低、学术水平不够的问题,因此晋升正高级职务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造成了正高级职务人数过少,影响了整体师资队伍的水平。随着职院校的不断发展,需要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正高级教师带领学院的专业建设、学术水平提高层次,正高级职务比重过小制约了高等职业院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4、中级职务中具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不够

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区别就在于职业实践技术方面。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实践环节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人才的侧重点,这就要求高等职院校的教师要具备“双师型”的要求。所谓的“双师型”教师是指高职院校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校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以培养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因此在中级职务教师中要以培养双师教师为导向,提高具备双师能力教师的比重,才能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五、建立适合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岗位设置的几点探索

1、建立合理的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的比例结构

高职院校首先要从整体上控制各级别的结构比例,可以适当调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高、中、初级比例为了3:5:2。一方面,高级职务占到30%,缓解了目前副高级职务人员较多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高级职务中正、副高级的比例建立晋升正高级的政策导向。

2、各级岗位通过档次分布比例建立良好的档内晋升导向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总结篇(5)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按需设岗、自由择岗、竞争上岗的原则;

(二)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三)坚持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

(四)坚持循序渐进,逐步与事业单位改革接轨的原则。

三、主要内容

从20*年开始,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实行评聘结合,将原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改为学校按岗直接评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指标控制转向结构比例制约,由单纯行政审批转向用人单位自主评聘,建立符合我县中小学特点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改变过去“一评终身制”为以岗位变动为前提的动态式评聘与管理,实行以岗定薪制度,努力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四、评聘范围

这次改革的范围是全县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具体评聘范围:凡在我县中小学工作的在编在岗,并持有相应层次教师资格证书,20*年8月31日前符合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身体健康的专业技术人员。

小学以中心校为单位组织竞聘;中学以各校为单位组织竞聘;教育局直属单位,由教育局参照教师竞聘人员总数和拟聘岗位总数的比例设置竞聘岗位数额,并组建聘委会组织竞聘。

五、方法步骤

(一)准备阶段。

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定编定岗。一是对现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聘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其数量及结构,为制定竞聘岗位提供依据。二是根据20*年底经省编办审核的编制总数,由编制部门核定各学校(单位)编制。三是依据新核定的教师编制,人事部门按照《吉林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办法》确定各单位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比例和数量,教育局会同人事局确定聘任计划。

(二)实施阶段。

1.各聘任单位组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以下简称聘委会),成立聘任领导小组,报县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办公室审批。

2.各聘任单位制定竞聘工作方案及具体实施办法,经全体教职工大会讨论后,报县中小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办公室审查、备案。

3.各聘任单位公布拟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岗位和竞聘人应具备的条件。

4.应聘人员向学校聘委会提出个人申请,并向聘委会提交与聘任条件相关的材料。

5.聘委会对竞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确定竞聘人选。

6.聘委会组织竞聘。对竞聘人员的评定要按基本素质条件(赋分比例占20%)和各项竞聘结果(赋分比例占80%)两方面进行。在同等条件下20*、20*年已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可优先聘任。

7.各聘任单位对竞聘结果进行公示。

8.将公示后无异议的拟聘人员报教育局、人事局审核、备案。

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由校长与拟聘人员签订聘任合同,颁发聘书。

(三)总结验收阶段。

评聘工作结束后,各聘任单位要将开展此项工作的程序、步骤、措施等情况,特别是要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的解决办法,形成书面材料报教育局和人事局。人事局和教育局将对聘任单位的评聘工作进行检查验收,采取多种形式征求专业技术人员对评聘工作的意见、建议和看法,形成书面材料报县中小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领导小组。

六、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县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副组长:*县政府副县长

成员:*县人事局局长

*县教育局局长

*县财政局局长

*县人事局副局长

*县监察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人事局职称科和县教育局人事科,主任由姚忠俊兼任,副主任由孙克锋兼任,县人事局职称科科长王海龙、县教育局人事科科长卢丽华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业务指导组,由县人事局职称科和县教育局人事科人员组成;下设监督检查组,由县监察局有关领导和县教育局纪检监察人员组成。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确保按期完成改革工作。

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是我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各校要成立聘委会,组织抽调业务骨干开展工作。各学校要组建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在广泛征求广大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改革方案及具体实施办法。

(二)坚持标准,保证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校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依政策、按程序稳步推进。各校在核定编制、岗位设置和制定改革范围、程序等原则问题上要坚持标准,不得随意突破。

(三)明确职责,认真研究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县人事局负责学校人员编制、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数额的核定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确认及备案。教育局负责教师职务聘任改革的组织指导和聘任程序的监督检查工作。人事局、教育局要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协调好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四)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总结篇(6)

基金项目:2019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协同视角下职教师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JGB397)

作者简介:曹晔,男,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20)12-0082-06

按照师范类专业实行的三级五类认证要求,2018年,我国教育部门启动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研制工作。2019年10月10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公布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和《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这两个专业认证标准与2017年教育部已印发的《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建构维度基本一致,分为相互衔接、逐级递进的三个层级,同时也突出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特殊教育各自的专业特色[1]。因此,为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有必要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研制作一番解读。

一、研制《标准》的现实性

(一)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的根本保证

对教师和教师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2013年以来,站在“好教师是民族的希望”的高度,就“怎样成为一名好教师”等问题,先后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三个牢固树立”“四个相统一”和争当“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等殷切期望,希望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在“如何培养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上,提出:“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指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指导,为适应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综合育人水平的新目标、新需求,《标准》把提升师德修养、育人意识和能力作为认证标准研制的核心目标,引导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培养乐教适教、践行师德、会教学、会育人、会发展和德技兼备的“双师型”新师资。

(二)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现状的客观需要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更加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党的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党和国家如此密集的政策,体现了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然而,职教师资是当前职业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培养职教师资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存在制度建设滞后、院校体系不健全、培养能力有所弱化、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对培养院校支持不够、职业院校教师吸引力不足、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进入职业学校的渠道不畅等问题。这些因素皆极大地制约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客观上反映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需要加快改革、完善体系、提升质量的必要性。

(三)突出类型教育特色的内在要求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篇就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不同于普通师范教育的一类特殊师范教育。与普通师范教育相比,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此外,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还体现了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职业院校的技能教育及师范院校的师范教育等特色,其人才培养方式还要统筹兼顾“三教”改革和跨界协同的要求,人才培养难度大。因此,《标准》的研制坚持了“以问题为导向”,把当前存在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办学规范缺乏长效监管机制、师范生培养质量标准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对接不够、人才培养中没能很好地体现“三教”统筹、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质量不高、培养院校专业师资队伍薄弱、培养质量提升动力不足等问题作为《标准》研制的主要任务。

二、《标准》的命名、定位与特点

(一)《标准》的命名

《标准》与其他四类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的名称及表现形式不同。2012年,教育部新修订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包含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三个教育类专业。中学教育没有专业目录,因此其培养专业采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化学、物理学的专业标准来培养中学教师。按照《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逻辑,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认证标准应命名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然而,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包括文化课教育和专业教育,教师包括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命名很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普通师范院校也可以培养文化课教师,且现实中也有大量的中职文化课教师来源于普通师范院校,这是《标准》命名的一个现实原因。此外,《标准》的命名还考虑了一定的历史因素,因为早在1995年11月6日,教育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就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类〉(试行)》这一文件,更为重要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均提出要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基于种种因素,《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命名,一是基于振兴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国家使命,二是传承了历史,三是凸显了师范教育的类型特色。

(二)《标准》的定位

《标准》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紧扣长期制约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培养质量的短板和软肋,着力在提高规范上下功夫,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实施分级监测认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标准》的总体定位是:以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师培养质量为主线,强化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促进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内涵建设,增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服务职业教育的能力。

一是强化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质量保障。《标准》致力于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质量监测认证体系,进一步推动认证标准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相衔接、专业认证与教师资格制度相衔接、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相衔接。

二是促进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内涵建设。为推动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综合改革,破解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教师培养的突出问题,以评促建重规范,《标准》通过分级认证,以评促改上水平,以评促强创一流,切实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师培养质量。

三是增强专业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能力。通过认证,《标准》引导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主动建立社会评价反馈机制,积极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用人需要,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和课程教学,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树立标杆,引领职业教育发展。

(三)凸显“三性”要求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形成了“三性”办学特色[2],但“三性”办学特色究竟为哪“三性”,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这一认识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学术性、技术性、师范性[3];(2)學术性、职业性、师范性;(3)技术性、职业性、师范性。有的学者还提出“学术性、技术性、职业性、师范性”“职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师范性”等四性[4]。长期以来,师范院校一直存在着学术性和师范性之争,而且也没有定论。然而,随着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师范教育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学术性”和“师范性”之争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根据国外教师教育依托高等院校专业教育开展师范教育的改革发展趋势,结合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自身就是依托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开展教育活动的现实,我们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三性”办学特色聚焦在“专业性、职业性、师范性”上,即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师范院校的师范教育,且“三性”之间客观上还存在着密切联系。我们用“一体两翼”来表达“三性”之间的关系,“一体”就是专业教育,“两翼”是教师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翼”既相对独立,又与专业教育存在交叉融合。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性”之间的关系,是制定和把握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三、《标准》研制的依据

(一)培养现状调研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既要考虑现实,也要面向未来,而且把握现实也是面向未来的基础。坚持点面结合原则,在全面掌握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家底”的基础上,紧扣“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我们重点对12所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独立设置院校6所、综合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6所)的42个专业培养方案,分产业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课程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我们调研了第一产业的3所学校、11个专业培养方案,第二产业的7所学校、15个专业培养方案和第三产业的8所学校、16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调研结果表明,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在三次产业中差异性并不明显,这为制定统一的认证标准提供了依据,也为认证标准中的各类课程和实践教学比例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政策、标准依据

从政策依据来看,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为标准研制指明了方向。这些政策主要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等部门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

从依据的标准来看,由于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三性”办学特色的特殊性,许多适应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的标准并不完全适合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不能直接应用,只能作为参考。例如,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标准是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教师教育课程开设的重要依据,主要适合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类课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只能把其作为参照标准。2016年教育部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虽然适合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但其中的“师范生教育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学期”这一要求,在《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没有对此作硬性规定。究其原因,主要是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双实践”,包括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因而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涉及面较广,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不同产业的专业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所需的时间不同;二是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面向两类生源——普通高中生和职业院校生,两类生源的专业技能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双实践”的时间规定了不低于36周(即一年),其中的教师实践只对教育实习规定了不低于8周的要求,充分考虑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复杂性,更多地由培养院校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学生来源和师范生培养的要求来确定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的具体时间。

四、《标准》的框架与内容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实行三级认证制度,一级认证定位于专业办学基本监测要求,引导各地各校加大投入;二级认证定位于合格要求,引导各地各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保证专业教学质量达到合格要求;三级认证定位于卓越要求,促建促强,追求卓越,树立质量标杆,建设一流师范专业。

(一)一级认证标准

一级认证标准是定量指标,定位于专业办学的“三基”监测要求,是国家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办学的基本条件、基本管理、基本质量的监测要求,旨在促进各地各校加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基本建设。《标准》包括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四个维度。

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在对目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方案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标准》确立了不同类型的课程结构比例。在教师教育课程方面,《标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必修课必须大于等于8学分,总学分必须大于等于12学分。在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方面,《标准》规定教师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必须大于等于8学分。在专业课程方面,《标准》规定教师专业课程(不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必须大于等于总学分的1/3。

在合作与实践方面,《标准》规定实践总学时要求不低于36周,即累计一学年。其中,教育实习不低于8周。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标准》突出三个方面。一是专业教学法教师的培养。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这类教师队伍严重不足,开设的课程名称五花八门[5],因此,《标准》突出培养专业教学法教师这方面的要求。二是“双师型”教师占比。按照“职教师资12条”的要求,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的“双师型”教师可以到职业院校任教,为此,培养院校需要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来培养“双师型”的职教师范生。三是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比例。国家多次提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与大中型企业共同培养教师,师范专业认证也要求建立多元协同的培养机制,加强院校教师、企业人员、职业学校教师之间的双向流动。参照《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标准》提出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5。

在支持条件方面,《标准》突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生均专业类和教育类的纸质图书。除了纸质图书规定的数量外,要求每班配备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材4套,教材的选用需符合职业技术师范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二是专业技能实习实训场所。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所以培养院校必须建立实习实训场所,满足师范生专业实践的要求。

《标准》共有18个专业办学的核心数据监测指标,比《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多了3个监测指标,分别是实习学生数与企业实践基地的比例、“双师型”教师与专业教师的比例和专业技能实习实训场所。

(二)二级认证内容

二级认证标准定位于专业教学质量的合格要求,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并以定性指标为主,旨在引导各地各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保证专业教学质量达到合格标准。与《中学教育认证标准》的8个维度、38个指标相比,《标准》的维度数量和大多数名称没有变化,但指标数变为42个指标,增加的4个指标分别是工匠精神、专业实践能力、职业指导、“双师型”教师。两者的大多数指标名称相同,但内涵发生了变化。如“一践行三学会”毕业要求中体现了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和劳动教育等新要求,尤其是在合作与实践方面,体现了“双基地、双实践、双评价、三导师、多方协同”等特点。

(三)三级认证内容

三级认证定位于专业教学质量的一流要求,以定性指标为主,是在二级认证内容的基础上要求标准内涵递进,以评促强,追求卓越,打造一流质量标杆,包括8个维度和46个指标。其中,42个指标与《标准》的二级指标相同,在增加的4个指标中,对毕业要求增加了创新创业、自主学习、国际视野;在学生发展中增加了持续支持。与《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相比,除了二级标准中增加的四个指标外,增加了创新创业这一指标。

五、《标准》体现的特色

在充分吸收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认证和师范类专业认证试点的实践经验、借鉴国际工程教育和师范教育专业认证的有效做法、结合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实际和中等职业教育特殊性的基础上,《标准》体现了以下四方面特色。

一是体现了职业教育特色。《标准》注重职业技术师范生培养的特色。第一是在整个监测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上,体现专业性、职业性和师范性“三性”办学特色及“一体两翼”培养特点。第二是重视“双实践”培养,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和职教师资培养特色,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实践教学既包括教育实践,又包括专业实践;既有教育实践基地,又有专业实践基地。第三是“三导师”制。为培养具有“双师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标准》要求实行“三导师”制,即高校教师和产业导师共同指导师范生专业实践,高校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制度。第四是在所有认证监测指标内涵上突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特色。虽然许多认证监测指标名称与《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相同,但在认证监测指标内涵上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总结篇(7)

“职业教育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座谈会上,这样的观点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

国家旅游局人事司副司长余昌国以旅游行业为例指出,30多年来,旅游职业教育一直服务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为我国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国向旅游产业强国的跨越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余昌国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2年,全国开设旅游相关专业的院校共计2236所,其中高等院校1097所(高职招生973所),中等职业学校1139所。旅游专业在校生共计107.34万人,其中,中、高职院校在校生总数为85.31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9.48%;2012年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生总数为32.51万人,其中中、高职院校毕业生总数为26.82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2.49%。旅游院校专职教师总数为4.44万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职教师数1万余人。余昌国说,我国每年都有大批旅游职业院校毕业生进入旅游行业工作,他们构成了我国旅游从业队伍的核心。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李晓松举了两个例子说明职业教育发展对现代服务业的贡献:一是在北京市汽车维修服务企业中,70%以上的管理及技术骨干是职校生;二是2009年,北京地铁四号线开通时,400个行车司机、100多个值班站长是从北京市交通职教集团培训上岗的。“可以说,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北京交通行业的发展。”

艺龙旅行网是国内领先的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其代表表示,在公司用人结构比例中,本科生占28%,高职生占58%,中职生占14%。职业院校毕业生是公司发展最大的支撑力量。

以下相关数据佐证了代表们的观点。《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到的重点产业相关的专业中,有135个中职专业,占中职总专业数的42%;有443个高职专业,占高职总专业数的38%。中职共有29000多个与服务业相关的专业点,在校生数达750多万人;高职专业点共有1900多个,在校生数达560多万人。2011年,我国中职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6.69%,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平均就业率为89.6%。这其中,53%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由服务业吸纳就业。

另有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5.8万亿元。3年间,职业院校为第三产业输送了1640多万名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信息服务等行业一线新增从业人员,职业院校毕业生占七成以上。交通运输类专业毕业生从2010年的3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20万人;旅游服务类专业毕业生从2010年的3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17万人。

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

与会代表在肯定职业教育对现代服务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夏杰长指出,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将上升5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人数将增加4027.68万人,服务业将成为我国吸纳第一产业转移人口的最重要产业。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

余昌国指出,我国旅游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四点:一是招生人数存在下行风险。如2012年旅游管理类专业高职招生人数为115495人,比2011年减少了14%。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旅游高职院校中最多的是湖北,达75所,而青海、宁夏、分别只有6所、6所、3所;旅游中职学校最多的四川,达212所,而天津、青海、宁夏、还不足5所。教育资源丰富的北京、上海等地,其职业院校数和旅游专业招生人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旅游职业教育资源分散。2012年全国旅游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198139人,平均每个学校只有174人。2012年旅游高职院校中旅游类专业800人以上招生规模的只有12所院校,500人以上招生规模的院校仅占2.4%,200人以上招生规模的也仅占17%,1/3院校的招生数量不足50人。四是新设专业缺乏影响力。如2012年高职旅游管理类14个专业中,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招生人数均超过4.7万人,占82.3%,而历史文化旅游、休闲旅游、英语导游、邮轮服务与管理、旅游传媒5个专业招生人数均不足100人。而有的专业恰恰是旅游新业态所需要的人才。

全国民政行指委秘书长,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院长邹文开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为例指出,与巨大而迫切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相比,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仍然非常滞后,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院校数量少,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规模小,难以适应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目前我国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仅有32所、中等职业学校仅有25所,总计年招生数约2500人;同时在职养老服务人员中2/3左右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约5万人,而我国养老护理员的潜在需求约1000万人。面对上百万养老护理员的巨大市场需求,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的供给捉襟见肘。二是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层次较为单一,科学的人才培养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我国除了个别中、高等职业院校设有老年服务与管理、护理、家政服务、社区康复4个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外,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均未设有专门的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层次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基地更是稀缺,严重制约了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三是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参次不齐,不能适应规模巨大的养老服务人才需求。目前在我国的中高职院校中,多数开设养老服务专业的职业院校普遍面临着“招生难、培养难、就业难”等困境。

安徽演艺集团总经理张居淮以艺术职业教育为例指出,艺术职业教育结构不尽合理,与市场需求脱节。他说,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层教育不尽合理。如在各类中等艺术职业学校纷纷升格的同时,各类专业也纷纷追求高学历化,分别设为本科专业和高职专科专业,同时,都忽视了中专艺术职业教育的独有特点。二是分类教育不尽合理,目前,艺术职业教育院校在专业设置中,表演技能型的专业设置较多,而市场需求较大的文化创意、文化经纪、宣传推广、市场营销等专业设置不够甚至没有。

对此,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表示,职业教育虽然为服务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今后要进一步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和服务产业的深度融合。

职业院校要着力完成六项重点任务

面对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新情况、新挑战,职业教育要如何应对?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邬宪伟提出“以改革为动力,助力经济发展”。一是改革专业结构,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是改革教学机制,助力中国经济升级版。邬宪伟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人才支持,还可以助力技术技能的积累。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薛茂云指出,职业院校要全方位构建良性、互动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其一,提升能力是关键。除了学校的综合实力,教师的“教、学、研、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其二,平台建设是基础。要大力整合校企合作资源,提升职教集团层次,做大、做强、做实。要真正树立“大职教”的理念,彻底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瓶颈,建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其三,政府支持是动力。政府要加大力度,出台更多的支持校企合作的政策、法律,更好地实现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使得职业教育较好地满足现代服务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艺龙旅行网代表提出三点建议:希望民营企业可以向国有企业那样举办自己的职业学校,并且是现代职业学校;希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能够更加完善,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特点形成长效机制;希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步伐能更快些。

积极应对,主动出击,方能获得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发言中指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职责,今后一个时期,各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需要。”

她要求,职业院校要着力完成六项重点任务:

一是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职业院校要积极联合服务产业,组建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推动产教融合发展、校企紧密合作。同时,还要增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现代服务业赛项的比重,根据产业发展步伐,及时调整比赛的项目、内容和标准,提升技能大赛与产业发展相同步的水平。

二是调整专业布局结构。要紧密结合区域主要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现代服务业专业体系。要依据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布局形态,对本地职业院校服务类专业分布进行合理布局,形成与区域现代服务业分布相吻合的专业布局。同时,要根据区域现代服务业结构,以及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

三是改革创新课程教材。在课程开发上,要对接职业标准,根据现代服务业技术和知识密集等特点,加大复合型教学内容,建设新的专业课程体系。特别要注重英语、语文、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程开发,以适应现代服务业对从业人员较高文化素质的要求。在教材编写上,要更新教材内容结构,创新教材呈现方式,着力开发出体现产业发展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教材。在教学方式上,要遵循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和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加快信息化改造传统教学步伐,大力推行模拟、仿真、情景、案例等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022-06

作者简介:雷海艳,女,硕士,副教授,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教学及高职教育;魏宇,男,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教学及高职教育。

所谓郴州“两城”建设是指郴州建设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是郴州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心。在《郴州市建设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资源和特色产业,推动职业教育义务化,大力发展特色职业教育。为此,职业院校一方面要主动适应郴州经济的发展,提升对社会的贡献率,从根本上改革教育模式,以社会为中心引导教育行为,通过有效的运营,形成对社会需求的快速反应机制;另一方面要主动引领郴州经济的发展,从实际出发,明确办学定位,突出职教特色,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努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型人才,为促进“两城”建设服务。

一、郴州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对接的现状

1.专业体系主体上适应郴州产业发展的需求。《纲要》中指出,郴州“十一五”期间要培育形成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能源、建材、医药食品、机械化工等六大优势产业,发展包括旅游业、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现代商务业、房地产业、商贸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养老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在内的服务业。以郴州A职业学院为例,A学院是以制造、经贸、旅游和建工为主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目前设有7个系3个教学部。开设了机械制造、机电电子、会计金融、经营管理、旅游酒店、信息技术、建筑装潢、矿山安全等专业群,共开设市场营销、机电一体化、会计等31个专业,其中市场营销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由此可见,学院的专业体系主体上适应郴州产业发展的需求。

2.人才供给数量与就业岗位基本上符合郴州产业发展的需求。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致力于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近三年,学院有3652名毕业生走向社会,进入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基本实现了“零”距离就业。具体就业情况如表1。

由上表可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1%,对口就业率达到84.5%。而且每一年的就业率、对口就业率是逐年递增的,就业岗位基本上符合郴州产业发展的需求。

3.人才培养环境、师资基本上满足郴州产业发展的需求。

(1)人才培养环境持续改进。郴州市委、市政府根据教育强市的战略,从整合教育资源、做大做强职业教育、促进“两城”建设的高度出发,大力支持A学院新校区建设。2009年9月学院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办学,学院总面积500余亩,总规划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形成了七大相对独立的校前区、教学区、实训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绿化休闲区、教工生活区。

(2)师资结构大体上符合郴州产业发展的需求。《郴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郴州“十一五”期间要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A学院按照“充实数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打造名师”的方针,通过“内培外引”等一系列措施,着力建设了一支由名师领衔、教授带动、“双师”素质、专业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青年教师为后备、专兼结合的金字塔式师资队伍,构建了与职业教育相匹配的师资高地,学院共有专兼职教师224人,国家高校名师1人,省高校名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6名,省青年骨干教师5人。具体分配如表2、表3。

从表2可知,正高级5人,副高级99人,中级72人,初级46人,无职称的 2人,各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2%、44.2%、32.1%、20.9%和0.9%。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共有 126人,占教师总数的56.3%。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5人,副高级职称的76人,中级职称的35人,各占教师总数的2.23%、33.9%、15.6 %。

从表3可知,具有硕士研究生或硕士学位45人(含在读23人),占教师总数的 20.6%;具有本科学历的209人,占教师总数的93.3%;具有专科毕业的 7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3.4%;具有专科以下学历的1人,占教师总数的0.4%。由此可见学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双师结构、学历结构符合郴州产业发展的需求。

4.科技服务符合郴州产业发展的需求。学院遵循职业教育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面向社会,为企事业单位举办岗前职后培训班,专业技能培训班,并运用学院的国家技能鉴定站向社会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及其鉴定工作。

从表4可知,学院为社会培训2458人,其中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扶贫培训、中企小业职工技能培训、雨露计划培训、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分加为35%、29.7%、11.4%、3.6%、20.3%。充分发挥了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和专业特色,为郴州产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5.科研成果为郴州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通过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全院教师的科研活力,催生了一批国家、省级优秀科研成果,部分科研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为郴州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1000多篇其中获各级优秀论文奖30余个,拥有省级精品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3项,部级精品课程1项,部级精品教材2本特别是帅先开发的10余门高职高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六位一体”创新型系列教材(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得到同行一致好评。

由表5可知,高职院校从2009年到2012年申报立项课题68项,其中部级2项,占2.9%;省级项目20项,占29.4%;市级项目7项,占10.3%;院级项目39项,占57.4%;已结题项目40项目,占58.8%。

二、职业教育服务郴州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郴州市相邻的广东省韶关市建有高职院校1所(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赣州市建有高职院校2所(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相比,A学院服务当地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差距,如表6。

由表6可知,郴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教师编制严重短缺,教师总量不足,队伍结构有待改善。

2.培养的学生郴州留不住,大部分流向外地区。江西环境工程职院、江西应用技术职院、广东松山职院均有自己的校办实体或与当地企业签订了定单培养协议或采用与当地企业进行工学交替等方式,学生毕业后就能零距离上岗,大部分毕业生留在本地工作,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从表7可知,每年留在本省就业的毕业生不足7%,能够留在郴州的则更少,到郴州基层艰苦岗位的几乎为零。大量的毕业生尤其是优秀毕业生都到了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带经济发达地区,究其原因,一是年轻人向往大城市,二是珠三角、长三角、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收入高。

3.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和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专业和课题建设都明显体现出地质矿藏和林业特点,已形成了

以项目带动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考虑课程设置的良

性发展模式。郴州是有色金属之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冶炼、矿产品开采和加工。作为服务于郴州经济发展的职业院校,相关专业设置比较少,而且力量也显得非常薄弱,导致产业发展中出现的许多技术问题难以在当地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得到解决。

从表8可知,我院特色专业、省级示范专业、重点专业、教育部人才培养试点专业的建设差距较大,没有充分应用当地经济发展特色进行特色专业建设。

4.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依靠教学系部人才、科技资源优势,采用“公司+专业+项目”的模式,利用公司已有的11项资质证书,承担地勘行业和地方产业的生产、科研和技术服务项目103项,实现年产值1000余万元。A学院虽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教科研人员不在生产第一线,对当地企业需要不是很了解,导致许多科技成果只停留在论文或报告上,成果转化率不高,没有取得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科研成果与当地经济发展关联性不强,导致企业急需的科研成果不足,出现科研成果被大量闲置的怪圈。

5.产学研融合度有待提升。A学院在产学研结合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没有建立自己的校办实体。而江西两所职院,都成立起了校办实体,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基本上每个系部都有自己的实体公司,年收益近千万。

6.实习、实训基地有待扩建。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设有68个实验实训室,其中电工电子实训基地被列为国家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有设有65个实验实训室,有117个校外实验中心和生态实验基地,包括14000亩的林业科技实验中心和1000亩的生态实验基地。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拥有多媒体教学中心、网络中心及其他实验、实训室128个。而A学院校内各种实验、实训室只有58个,校外实训基地则更少,不能满足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需求。

三、职业教育服务郴州“两城”建设的途径

1.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产业全面融通。在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过程中,努力从专业建设、培养模式、教学制度、实践基地等方面,实现与产业的全面融通,大力培养生产、管理、服务、建设第一线高技能型人才。

(1)建立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设置模式。在《郴州市建设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战略规划研究》第六章第4节规划(加快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建设,加速有色金属博物馆、交易中心、期货交割库等平台建设,形成有色金属的“全产业链”模式。)第5节规划(积极规划建设小埠村高尔夫球场、汝城热水镇直升机场、飞天山别墅区等高档休闲项目,吸引高端游客)。为此,高职院校要根据地方产业特色和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创建本校的特色专业。为此,职业院校要积极引进师资,开设金属冶炼专业、高尔夫球、民航服务等专业,为郴州“两城建设” 提供急需的人才。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对口式的培养模式。职业院校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把职业技能作为培养的核心内容,努力把专业培养、服务当地、促进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对口式的培养模式。具体做法:一是开设校企合作班。在招生简章上注明学生顶岗实训的安排以及毕业生就业的工资待遇,让学生在专业选择时有明确的方向;新生入学教育时带他们到企业参观,让他们及早了解企业,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对企业的感情;专业技能课程从企业选派部分主管、工程技术人员到校上课,将工艺技能直接引入课堂,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社会和岗位需求;学生到企业实训,进行现场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岗位工作,实现教学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企业再次选派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毕业前的实训可以直接到企业就业,达到就业的“零距离”。二是,采取订单式培养。学院在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引入。一是把企业文化教育列入课程,二是邀请企业家直接向学生宣讲企业精神,三是在组织学生进企业观摩学习、顶岗实习的时候,注重企业文化的熏陶;四是在建设生产性实践基地时,突出企业文化的氛围营造。

(3)推进教学制度改革,积极实施“双证”培养制度。高职院校要积极实施“双证”人才培养制度,教育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密切合作,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努力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改革课程设置与学习时间安排格局,建立弹性学习制度,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给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以发展空间;积极探索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教学制度,推行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开发职业教育资源库和多媒体教育软件,为受教育者提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4)校企共建共享生产型的实践教学基地。职业院校应积极主动的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建共享生产型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机会。一是,与企业共建专业性实习、实训基地。二是,与企业合作,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

2.创新社会服务机制,与产业全程融合。

(1)创新科技服务方式 ,拓宽科技服务渠道。①打造科技服务平台,建立科技服务网站;②利用媒体、报刊、广告加大科技宣传力度;③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为社区、农村、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活动。

(2)成立产业技术联盟,进行技术攻关。在《郴州市建设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战略规划研究》第九章第1节规划中提出:“推出产学研合作,建立联合研究、联合培养或培训基地。”为此,职业院校就应积极主动成立产业技术联盟,进行技术攻关,服务郴州“两城”建设。①职业院校要引进符合郴州产业发展需求的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入驻,并结合学院的科研力量为郴州两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攻关服务;②职业院校可在市场上建立技术服务所,把科研机构、高校、民间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汇集起来,为企业牵线搭桥,开展科技服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③职业院校可发挥整合作用,上引下联,将一批企业、农户、个体工商业者吸引到自己周围,建立技工贸、产学研联合体,为知识、技术的利用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④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积极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的研究,达到校企共赢目的;⑤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引导高新技术企业、骨干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研发机构,促进企业在关键技术上实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机制。

(3)创建培训示范基地,进行社会培训。在《郴州市建设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战略规划研究》第九章第2节规划中指出:要将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郴州技师学院建设成为湘粤赣区域职业技术人才培训主阵地,建设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为此,职业院校应发挥自身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创建培训示范基地,加大社会培训力度,为郴州两城建设培养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①返乡农民工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启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富民行动,大力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职业院校可联合县级职教中心、乡镇成教中心等建设一批农民培训学校,积极实施返乡在乡农民技能提升工程。针对农民培训存在时空上的矛盾也可采用半工半读、远程教育、教师下乡指导等学习形式,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创业能力;②对待岗人员开展技能提升或转岗培训。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精品专业、示范专业、实训场所、创业创新基地等的资源优势,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大力开展待岗人员技能提升或转岗培训,把职业院校办成企业职工培训部和劳动力资源库;③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④退役士兵免费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根据退役士兵转业后的就业岗位或自主创业的方向提供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由于退役士兵基本素质比较高可采用现场培训或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不断提升退役士兵的职业能力;⑤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采取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努力做好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

3.争取市委市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和扶持,解决职业院校发展瓶颈。

(1)建议政府按规定核定学院编制,满足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争取到市委、市政府和编制管理部门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两城建设这个大局着眼,立足地方需求和学院实际,按照湘编办[2009]21号、湘编办[2009]22号文件精神重新核准学院编制,以满足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2)建立职业院校研发人员走进企业的引导机制。以高等院校为基础的研究成果,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大量高校研发人员的存在及其研发活动融入企业,是地方经济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政府的职能部门应制订有关政策,建立院校研发人员走进企业的引导机制,支持企业与院校进行研发力量融合。一是,政府要资助校企合作。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资助将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院校研发人员的研究课题或者院校将其实验室和试验基地设在企业或联建;二是,政府要鼓励企业就近引入人力资本,将企业的研发项目委托给院校或合作进行研发活动;三是,建设院校研发人员融入企业的良好环境。

(3)构建高职院校提供科技服务的保障体系。政府应出台和制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并与相关组织和机构共同努力,统一组织、实施、协调和管理科技服务业的各项活动,建立起综合性的科技服务保障体系,加大对高职院校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以保障高职院校在提供科技服务的同时,不受到科技和资金的制约。

(4)增加财政投入建立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开出率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效果至关重要。因此,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建设一批适合产业发展方向、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各种大型的、功能齐全的公共实训基地,并免费向高职院校开放,加大高技能人才和急需人才的培养力度。

(5)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①大力宣传技能人才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作用,树立“技工也是人才”的观念,营造“重技术、重能力”的氛围;②建设技能人才“示范工程”,树立能工巧匠典型,对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实行重奖,形成让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在经济上有实惠、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的导向。

(6)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增加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机会。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就业准入政策法规,增加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用人单位在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劳动保障、人事和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情况的监察执法力度,对不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追究企业法人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7)采取激励措施,鼓励职业院校优秀毕业生长期服务郴州“两城”建设。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很少能够留在郴州就业,到郴州基层艰苦岗位工作的几乎为零。为此,政府应该采取激励措施,鼓励职业院校优秀毕业生长期服务郴州“两城”建设。①比照《湖南省2012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公告》中选聘“村官”的办法,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为职业院校学生到基层艰苦岗位任职指明出路并提供政策保障;②对合作办学培养郴州“两城”建设中急需的艰苦岗位基层技能人才的用人单位和学校给予适当减免税收等政策鼓励。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78-02

社会服务职能是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学校彰显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2011年,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①

1 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现状

1.1专业设置对接地方产业不够紧密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设置备案结果》,高职专业共有19个大类、78个二级类、1150种专业,专业设置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专业的需求。然而,分析四川省的情况发现,高职专业设置比较集中,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据初步统计,截至2012年底,四川省共有高职高专院校55所,其中,公办高职院校39所,占高职高专院校的 70.9%。39所院校开设的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大类、制造大类、土建大类的专业布点数均在100个以上,总计达到700个,占据 39 所公办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总数的 69%。专业设置与三产业结构相关比例为2.8:36.1:61.1。

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精神,今后五年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业比重提高,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到2015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

10.2:50.8:39”。

显然,四川省公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还不能全面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满足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对接第一产业的专业还很薄弱,第三产业过快过量增长,第二产业相对不足。

1.2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够强烈

四川省公办高职院校多由中专升格而来,在管理中还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科研服务的观念,还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关系。加之,目前高职院校职称评定以发表文章作为主要评价标准,所以教师对纵向教改课题青睐有加,对横向科研课题不闻不问。导致教师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的热情不高,意识不强。

1.3服务地方经济的运行机制不够灵活

从高职院校机构设置来看,部分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来统一领导、管理和组织全校的社会服务工作;没有将教师和部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内容。

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在技术服务、管理咨询等方面的需求,多数通过人脉关系与高职院校对接,高职院校因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服务机制只能被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在与企业合作和服务社会方面缺乏长远规划,没有整体性、连续性,没有形成长期和系统的服务,不能树立具有良好声誉和较大影响力的服务品牌。

1.4科研力量较为薄弱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教学任务普遍比较繁重,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从事科研;新引进的青年教师缺乏工程项目实践经验,科研转化率很低。此外,高职院校,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导致科研条件较差,严重影响科研成果水平提高。

2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和实绩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3年由原内江财贸校、原内江工业校、原内江农校、原内江水电校等五所中专校合并组建而成,是内江市政府举办的唯一综合类高职院校。学院以“立足内江,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宗旨,依托地方经济和产业升级,走出了一条地方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之路。

2.1准确办学定位

学院在三线城市、散点办学的艰苦条件下,不懈努力,形成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三位合一”的办学模式;提出了“立足内江,面向成渝经济区,培养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

2.2优化专业布局

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以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为指向。内江职院按照“重点专业引领产业,一般专业推动产业”的专业建设思路,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专业内涵。

内江正加快建设区域五大现代农业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学院围绕“三农”办专业,相继开设了畜牧兽医、兽药生产与营销、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8个涉农专业,涉农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21%,形成以农林专业为核心,工管艺为补充的服务“三农”专业群。

内江市已初步形成冶金建材、电力能源、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内江职院对接内江支柱产业开设建筑类、电气类、食品加工类、机械类专业;面向内江特色文化产业开设艺术设计专业;为推进“宜居宜业宜游”大城市建设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又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学院重点建设的7个专业“紧密贴近区域、深度对接产业”,更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打造了内江特色文化品牌。

学院依据产业需求开设专业对照表

2.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内江职院将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内江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逐步形成了学院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畜牧兽医专业的“5+1模式”(学校5天+企业1天);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技能训练+创新训练”模式;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堂+基地+研究所+市场”四方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的“四环节渐进+六项基本技能+课证融合”模式,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培养服务“三农”人才:学院与企业和乡镇村社携手,把涉农专业办在农田、办在养殖场、办在农技站,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住进养殖场所,开展农技服务,为三农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下得乡,用得上,吃得苦,留得住,发展好”的现代农业专业人才、农业经营人才、农业创业人才和新型农民。

(3)建立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学院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专业带头人由校内专业带头人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成,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培育人才,同时搭建校企深度合作桥梁,共同开展项目研发和技术服务。仅2012年,该院国内外送培教师110人,聘请86名行业、企业的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到校任教和指导实训和讲座,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队伍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狠抓教学质量,近三年学院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获得国家、省市奖励177项;学院呈现出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势头,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42%的毕业生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

2.4校企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学院充分发挥重点专业在师资、实验室、实训基地方面的优势,将重点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内江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教师的研究与地方经济联系起来:依托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立了内江汽车零配件生产、研究、培训基地和曲轴研究中心,研究“内齿牌”曲轴、“天视”车镜等的工艺改进;依托畜牧兽医专业成立内江本土畜牧养殖业研究中心,重点对内江猪、隆昌猪和隆昌鸭等品种的保持和改良;依托艺术设计专业建立夏布艺术设计研究所,注重夏布产品的开发;依托会计专业建立产品成本核算研究所,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对中小企业产品的成本核算研究。学院以这4个院级科研组织为平台,开展落地项目研发,解决内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升了学院服务社会的功能。

2.5服务区域经济

(1)服务“三农”,引领“一村一品”。学院让教师亲临农林业生产第一线,通过技术研发、改良品种、技术培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杨永德老师与内江市残联市中区金马村共同承担起“内江市残联百村千亩食用菌推广技术”项目;吴俊老师在市中区太平寺村创办的内江市江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专业养殖白乌鱼;王治明老师为市中区新房村指导葡萄种植技术;王少农教授的夏布画项目,促进隆昌周兴镇、石碾镇苎麻种植基地发展。形成了村镇种养殖的规模,带动一方致富,呈现了引领“一村一品”的特色。

(2)对接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学院利用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六昭老师为内江四海锻压机床有限公司设计了Y26-100精冲机电气控制系统、开式双点压力机电气控制系统,为企业创造价值近千万元;为内江鸿强机床有限公司设计了JH21-315数控高性能压力机电气控制系统。王治明老师为内江市退耕还林、长防工程、天堡工程、内江成渝高速公路绿色经济走廊等项目作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为内江市林业经济创收18.47亿做出了贡献;为内江市星座种植园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使该园在2011年累计产值达到2000万元,成为四川乃至全国先进的标准化高产优质柑桔示范园;为内江市植保植检站指导稻飞虱病虫害防治,取得了3000万元的经济效益。陈友贵老师作为四川恒通动物制药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以来,作讲座报告近200场,培训15000余人,该公司年销售额逐年翻番,他主持内江市奶协科技推广,指导发展132户奶牛专业户脱贫致富,养殖户日增值12200元,年纯增值375万元,奶牛生产总值从250多万元经三年增长到2334万元,约增长10倍。杨永德老师与内江市残联共同承担起“内江市残联百村千亩食用菌推广技术”项目,为当地经济带来了约300万元的经济收入。谢泽学、扶振新等老师为四川满绝热工程技术公司、内江科源医疗有限公司等企业做技术指导。王治河老师长期为内江丰池顺铸造有限公司进行模具、工艺设计。学院为内江市培训农村经纪人、家政服务人员、会计人员等等,累计培训各类短期专业技术人才2万余人,为内江市各乡镇培训村党支部书记1598人。

3 结语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还指出: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向新农村建设,提供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等服务。作为地方高职院校,要坚定不移地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之路。在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有“为”才有“位”,唯有此,它的吸引力才会更大,它前进的步伐才会更稳健。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Z].2011。

参考文献: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总结篇(10)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了解重庆市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对于调整与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制定切实有效的师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至关重要。为此,笔者对重庆市6所独立设置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调查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重庆市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笔者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涪陵职业技术学院6所高职院校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调查,了解到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教师队伍数量情况截止到2005年底,被调查统计的学校共有专职教师1327人,其中公共基础课教师372人,专业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725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230人,占专职教师的比例分别为28.1%、54.6%和17.3%,在校生为23972人,生师比为18.1:1。

专职教师分布情况

专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情况专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分布情况为副高级、中级、初级、无职称教师各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8.9%、42.2%、22.5%和6.4%。其中专任教师中,副教授(高级讲师)、讲师、助讲、无职称教师各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8.7%、40.1%、19.3%、5.6%(见表1)。

专职教师职称与年龄结构分段情况专职教师的年龄分布情况为:30岁以下320人,31~35岁270人,36~40岁315人,41~45岁194人,46~50岁81人,51~55岁70人,56~60岁77人,各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4.1%、20.3%、23.8%、14.6%、6.1%、5.3%和5.8%,平均年龄为35.9岁。其中,40岁以下的副教授、高级讲师108人,41~50岁的副教授、高级讲师183人,51岁以上的副教授、高级讲师93人(见表2)。

专职教师学历结构情况专职教师学历分布情况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85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6.43%;具有本科学历的986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74.25%;具有专科毕业的185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13.97%;具有专科以下学历的71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5.35%(见表3)。

专职教师来源情况专职教师中,毕业后直接任教的963人,由其他高校调入的62人,科研机构调入的9人,企业调入的124人,其他单位调入的169人,各占专职教师总数的72.6%、4.7%、0.7%、9.3%及12.7%(见表4)。

“双师”素质教师基本情况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共有354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6.7%。其中,具有副高级职称的237人,中级职称的117人,各占教师总数的66.9%、33.1%;30岁以下的15人,30~40岁的127人,41~50岁的194人,51岁以上的18人,各占教师总数的4.2%、35.9%、54.8%、5.1%;具有硕士学位的75人,学士学位的205人,其他74人,各占教师总数的21.2%、57.9%、20.9%(见表5)。

转贴于

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师资队伍的“双师”特点不明显一是双师型教师人数不足。被调查的6所重庆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仅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6.7%,数量上远远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评估基本合格(30%)的比例,缺乏师资尤其是缺乏“双师型”师资已经成为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践经历不够,经验不足。调查显示,重庆市高职院校中,专职教师由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及由其他高校调入的占专职教师总数的77.3%,相当一部分任课教师基本上是由以前的中专升格而来的,他们大多是从学校走向学校,从课堂走向课堂,实践经历不够。三是教师或者说学校,对学历提升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兴趣浓厚,但对“双师”素质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以上诸多因素导致学校师资队伍的“双师”特色不明显。

教师数量有待增加,学历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从数量上看,被调查和统计的学校中共有专职教师1327人,在校生23972人,生师比为18.1∶1,存在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教师数量不足,专职教师超负荷工作,无暇顾及业务提高、进修和实践锻炼,从而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人才市场上一些长线专业和非热门专业的教师过剩,而一些与经济建设联系紧密、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的教师很难引进,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效能目标未能很好实现。

教育经费投入有限,人才流失较大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的专项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培训的费用主要由学校自己筹措。同时教师的待遇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了教师队伍的人员稳定。人才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热门专业的教师流失严重,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主城区以外的学校教师流失严重。

加强重庆市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将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常年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院、系、处、室的政治学习,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深入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活动,把教师师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建立表彰、奖励优秀教师的制度,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三育人”典型,把师德教育作为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教师素质的中心议题,使师德建设成为一项系统工程。

加强培养与引进,改善学历结构高职院校应在改善待遇、创造环境等方面加大力度引进高学历人才,积极采取措施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发挥他们在提高整体效能中的作用。近年来,我院加大“引进、培训、特聘”的力度,积极引进生产单位、企业的“双师型”教师,精心组织在职研究生培训,对4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鼓励在职攻读和参加定向培养来提高学历,引导教师从事科研,加强科研意识,使科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鼓励教师千方百计到地方、到行业、企业中找项目,在科研项目中培养教师。

拓宽教师来源渠道,改善来源结构引进毕业生时,应在满足专业需要的基础上尽量做到源自“五湖四海”,积极拓宽教师来源渠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时,制定相应政策吸引、引进那些乐于从事教育事业,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符合高职院校教师任职条件的工程师、工艺师、会计师、工程技术人员等充实教师队伍,改善来源结构。

完善管理模式,建立激励机制要建设好教师队伍,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模式、管理规划、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以及积极的激励机制。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结合本院实际,制定了《教学事故、教学失误考核管理办法》、《教师工作规范》等各类管理规程、办法,严格考核教师的教学行为。学院通过质量考核,引入了竞争机制,激励了教师。制定了《骨干教师选拔标准》、《学术带头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还设立了优秀教师奖、优秀教学成果奖、教书育人奖等各种奖项,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重视学术梯队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通过以老带新、生产实践、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来督促、指导青年教师过好“三关”——教学关、实践关和育人关。通过拨出专项经费,用以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课程进修”、“在职攻读学位”、“产学研合作”、“专题讲座和研讨班”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的学历和学术水平。我院除选派30多名优秀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外,还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科学技术研究,为三峡库区经济建设、移民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服务。近年来,承担各级产学研合作项目就有14个。在开展产学合作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双师”队伍,又培养了一批学术带头人。

重视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面向社会从工程技术人员中选拔教师和兼职教师;利用带队下厂实习、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及实验室建设等,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定期安排专业课教师顶岗工作,使其掌握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核等,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我院要求每一个专业教师必须掌握1~2门专业应用技术,支持教师到工厂、企业、农村、酒店等生产第一线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

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学校应在出版、科研、学术活动、进修提高等方面给予教师支持和帮助;在晋级、分配等方面予以倾斜;给崭露头角、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教师“开小灶”,给予特殊培养,破格提拔。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条件,努力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机制留人”,留住本校优秀教师,吸引其他单位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曾绍元.中国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M].北京:航天工业出版社,1996.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总结篇(11)

1 “五合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彰显特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质量,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之本,而没有办学特色的专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我院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以形成办学特色为指导思想和定位,通过科学分析社会需求、准确估价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来实现正确定位,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制订出切合实际的专业发展目标,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五合一”是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了“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弟、理论与实践、操作与维修”“五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独立完成汽车检测与维修任务,实现岗位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同步,提高对实际工作岗位的综合适应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1.1 制定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适应汽车服务行业需要的、熟练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依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汽车服务行业需要,以“实用、前沿”为原则构建本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岗位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突出特色,教学内容应特别注重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与核心技能的培养。

首先,打破学科体系,进行课程开发与整合,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组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与素质教育体系。一是建设具有职业特色的6大专业核心模块课程。通过企业调研,确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将能力进行分解,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建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与修复》、《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诊断》、《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与维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测与修复》、《汽车整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具有职业特色的六大核心模块课程体系。二是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素质教育课程。其中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有:习教礼仪、汽车文化等;课外素质教育课程有: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通过素质课程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学会做人。三是注重精品课程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六大核心模块课程,教师上课有教学录像、课件;学生学习有任务工单、技术资料等。在此基础上建设了5门省级精品课程、和50GB的教学资源库。 四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学年修订一次。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行业技术标准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证书的考核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毕业前取得相关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就业竞争力。

1.2 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以现有的院级教学团队为基础,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能力提升和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强化教师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过程设计、实施能力,着力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本专业现有教师36名,其中专任教师18名,兼职教师18名。专任教师中有院级教学名师2人;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6人;硕士学位10人;5人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6人具有技师职业资格;兼职教师都是区域内高校、汽车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并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6人、高级技师4人、技师5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其教学团队也被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1.3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已成规模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约4500m2,建有汽车检修技术实训基地、汽车电控系统检修实训基地、汽车检测维修服务中心3个实训区、30个一体化教室,设备总价值236万元。并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在校内建立大学生“汽车美容”创业基地。本专业与12家汽车生产、维修企业、工程机械维修企业合作建立了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在“订单式”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就业及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1.4 专业社会服务颇具影响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担负烟台市汽车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任务。近3年,为高职院校及中职院校举办汽车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师资103人;为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进行汽车技术培训160人。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作为市属的技能鉴定所、山东省高级汽车修理工仿真考试基地,承担汽车维修工、汽车电工、汽车钣金工等工种的职业鉴定工作,年均鉴定量达到600人次;与烟台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作,承担了汽车修理工二级(技师)职业资格培训工作,年均培训量到达120人次;专业骨干教师为烟台电视台《靓车无疆》栏目进行技术讲座1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