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学习图书管理员大全11篇

时间:2022-08-15 04:27:09

学习图书管理员

学习图书管理员篇(1)

下面是我对科学发展观理解的三点体会:

第一,发展是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科学也无所依托,无所体现,没有现实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随着新馆落成的脚步日益临近,我们图书馆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作为图书馆人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千方百计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作贡献。

第二,科学是前提。发展的途径有许多条。有短期行为的发展,有片面追求速度的发展,有破坏人文环境的发展等等,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告诉我们,不科学的发展不仅求不到发展,反而阻碍社会进步。因此,科学这个前提不能丢。图书馆要实现科学发展,我认为: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馆员和读者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读者。二是要坚持全面发展,以“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总体要求为中心,全面推进教学、科研、服务、文化氛围的建设,实现社会化服务和经济效益的全面发展。三是要坚持协调发展,推进科研、服务、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四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走加强图书馆内涵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加强学术研究、提升服务层次与水平的科学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第三,理念是关键。实现科学与发展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关键在理念,也就是我头脑中的思想观念。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首先要真正转变观念,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上下功夫。要摒弃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自觉遵循图书馆发展规律。其次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正确运用科学发展理论,指导自身的工作。三是要坚持与时俱进,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下功夫。适应图书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谋划岗位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推动本职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作为支部书记要结合支部工作实际,从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取得实效。一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支部工作服务理念的“两个转变”,着力于更新观念,着眼于满足基层党员需求,实现由单纯管理向管理服务并举的转变,实现由单纯的支部工作向积极配合本部门工作目标实现的转变。另一方面,在探索和完善支部工作新机制的实践中,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客观规律,解决突出问题,务求取得实效,逐步摸索并形成一套既满足现实要求、又符合又好又快发展的支部工作新机制。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图书馆工作者,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图书馆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为师生服务结合起来,着力提升自己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创新力、融和力和组织力,提高优质服务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提高,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 我不仅要深入学习理论业务知识,用理论业务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我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当学习型职工,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读者的本领。新形势下我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有“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要树立热情服务的宗旨,为广大读者提供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随着新馆即将落成,图书馆工作将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工作任务将会越来越繁重,难度将进一步加大。要使图书馆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我必须提高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政事,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

四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形象。我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和图书馆的形象。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树立良好的形象。要着力规范服务行为,强化岗位责任和自律制度,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总之,时代要求我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有好的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对照上述要求,我感觉自身差距很大:到馆时间不长,专业基础差,锐意进取精神不强,这些都是制约我个人发展的瓶颈。因此,不断地加强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塑造图书馆人特有的人格魅力,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和推动工作的落实,是我当务之急。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这就是我学习科学发展观最大的收获。

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者,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要不断解放思想,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推动自己热爱的图书馆事业健康科学的发展。

学习图书管理员篇(2)

二、加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关措施

(一)应当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来源规范化

第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立严格的招录制度,制定具体的,符合本校图书资料管理的招录章程。招录具有图书资料管理专业的工作人员,避免从不同途径进入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并且招录具有高文凭的人员,他们不仅学习和接受图书资料专业化管理比较快,而且对于图书资料管理工作非常热爱。第二,对原有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并且组织结业考试,对于符合要求者,继续任用,不符合要求者应当驱除出队伍。第三,定期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思想开导,确保工作人员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上进心。

(二)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思想上应当树立崇高的敬业精神

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和“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一方面,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当从新定位自身的价值,不仅是知识的储蓄方面,还是管理方面,这对于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利于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另一方面,社会应增强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价值认同感,从而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自豪感,管理人员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荣耀,不仅能够为读者服务,而且还能够为中国的文化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

(三)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并督促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自身学习职业道德

第一,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不定期地组织学习和交流,并且对于培训和学习的内容进行考核,综合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第二,规范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言谈举止。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因此,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当学会文明用语,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营造安静、优雅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科研环境。第三,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当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以个性化的服务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以真诚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对待他们,塑造为读者主动服务的工作形象。

学习图书管理员篇(3)

1引言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通过对知识的捕获和共享.是实现将知识转化成创造力的重要过程,其目的是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于组织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做出最恰当的决策。所谓个人知识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帮助个人有效地管理最重要的、且将成为个人知识库的知识框架,它为那些零散的、随机的知识转换可系统利用的和扩展的个人知识提供了一种策略。它注重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共享、利用和评价的过程。目前,关于图书馆员个人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相关技术来实现知识的科学管理:张良图研究了图书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的模式、框架及实施途径;冯亚萍等研究了图书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的主要技能与管理战略及其管理的潜能;王勃研究了图书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构架;王琼研究了图书馆员的基本素质及学习型图书馆中的图书馆员;石建等研究了学习型图书馆对馆员“应变”能力的培养。这些研究对图书馆员个人知识管理建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是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它描述了组织中知识分布情况并贯穿整个知识管理过程中,它用于帮助知识用户方便、快捷地找到相应知识.其实质是利用知识管理相关技术生成的组织中所有知识的导引及知识之间的关系的一个综合体,是组织中进行知识管理协调和知识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于知识地图的研究中,王君等人研究了基于知识地图的知识共享框架;薛求知等研究了企业运用知识地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及应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知识地图为工具,探讨塑造学习型图书馆员及其途径。

2学习型图书馆员的界定

图书馆员是向人们提供信息、获取知识的服务执行载体,其业务素养和知识结构将直接影响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信息环境下,学习型图书馆员应有效地组织知识、控制和传递知识信息,建立自己知识管理系统,提高知识信息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专业素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1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个体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最早是美国教授Forrester提出的一种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他在《A New Corporate Design))中提出的一种组织形态《第五项修炼》中,并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组织成员不断突破能力上限,培养全新而开阔的思考方式,不断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来构建。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必须不断学习,以求精进。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可细分为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组织学习。只有个体的学习和全面提高,才能确保组织的创新发展。

2.2学习型个体——图书馆员

据调查表明:对管理工作影响最大的管理理念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成为得票最高的选项。学习型图书馆员实际上就是在学习型图书馆的基础上,通过学习逐步适应组织的价值观,使图书馆工作者具有前瞻性、全面性、系统性的思考方法,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建立与组织一致的共同愿景,创造性的工作,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学习型图书馆员是指把图书馆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通过采用系统思考为核心的五项修炼方法,促进自身的创造性学习,并获得不断创新的能力,从而增强图书馆工作的活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怎样界定,学习型图书馆员都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学习型个体,其核心是“学习”,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有它特定的涵义,即强调终身学习、全过程学习与团队学习。

总之,学习型图书馆员不只注重个人的学习,还要通过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的信息平台.以获得持续的学习资源。

3学习型图书馆员的知识地图构建

根据前述,塑造一个信息时代的学习型图书馆员,需运用知识地图作为工具来进行个人的知识管理。

3.1学习型图书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针对图书馆员的工作性质与特点,主要承担着向读者提供知识、技术、信息等服务,因而其个人的知识管理系统(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KMS)作为知识管理的实施平台,对知识管理的成功实施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KMS不仅是一个具有知识管理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的软件系统,而且是一种融管理方法、知识处理乃至决策和组织战略规划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知识发现和学习,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进行知识发现和学习,我们需把知识挖掘的技术融人到知识管理框架中。因此,知识管理系统应该包含两大块:第一块是知识的利用包括知识的检索和知识的重组。知识的重组是指当知识发生改变时生成新的知识地图;第二块是知识的挖掘,可以利用知识挖掘技术来发现隐性知识。

3.2学习型图书馆员的知识地图构建

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是以概念图来表示知识库。它包含描述概念属性与描述概念关系的概念阶层.能清楚揭示组织中知识的类型、属性、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而图书馆员的个人知识地图实际上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其自身知识共享的工具,它是对个人知识的一种描述方式,以及知识、属性及其之间的关系。

图书馆员不仅向人们提供知识和信息等基本服务职能,而且还要在浩繁的信息中发现知识、过滤知识、阐释知识,更要在各类信息资源中采集、存贮、组织、控制及提供利用的综合职能。因此,学习型图书馆员的个人知识地图应体现其多维的知识结构属性和特征。

如图2所示,结合图书馆员的工作内容,在提供服务的不同环节针对知识需求的不同特点,如果将上述综合服务职能的知识进行多个维度展开,可以分别建立起能够反映其业务素养和技能的能力型知识地图;为规范图书馆员服务流程,所需组织安排知识的流程型知识地图;体现其借助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信息技术型知识地图;反映其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技术运用手段的技术型知识地图;表现其核心服务内涵与外延的理念型知识地图;针对服务对象(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完成信息、技术、知识等汇集和整理加工的集成型知识地图;面对现代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趋势,具有对图书馆资源、设施、服务等要素组成为一个有机综合体而具备的整合型知识地图;以及能够反映知识门类,帮助读者快捷地搜集到所需知识的概念型知识地图。这个多维的知识地图能够适用学习型图书馆员在服务工作中的不同知识需求,提高自身知识管理的效率。

为确保图书馆员应用知识地图的效果,按照其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框架结构,针对图书情报服务各环节的知识需求特点,确定完整的图书馆员专业服务构成。例如,可选构成图书馆员综合服务的集合记为,满足不同服务需求的子集为:信息采集,信息存贮,信息组织等等。左边文字表示图书馆员服务要素名称,右边集合表示满足读者需求的要素子集知识点,集合中图书情报服务提供过程中,图书馆员职能要素组合与要素衔接,需要图书馆员的各种知识与技能资源的配置,才能完成完整的图书情报信息服务。同时.为满足读者对信息情报服务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将提供服务的各要素进行任意的组合.并运用ANP方法对不同的组合进行评价,确定最优的图书馆员知识与技能的要素组合。

4学习型图书馆员塑造的主要途径

众所周知.图书馆的服务包括三大领域:文献资源、图书馆组织布局与服务传递。图书馆员是提供服务的主要执行载体.塑造学习型图书馆员,必须以个人知识管理为理论依据,以知识地图为主要手段,且自始至终将服务作为学习型图书馆职业的核心理念。以下我们将以“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为分析对象,并结合图书馆员服务意识、质量、行为、方式等方面,提出塑造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型图书馆员的主要途径。

4.1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

图书馆员只有在博学多才,一专多能的情况下,个人的知识管理才变得有意义。因此.馆员只有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当今数字图书馆的蓬勃发展给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员所掌握的知识要从传统的图书馆学知识为主,转变为网络时代的集图书馆学知识、信息知识和网络知识以及过硬的外文知识于一身的新型知识结构。因而,图书馆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例如:采编人员必须掌握《中图法》,关注文献采购方面的媒体的新信息、新动向,及时了解时代热点,并利用人际交流、网络、媒体、专业网站等途径进行学习;参考咨询馆员必须加强信息检索、数据库维护知识技能的培训;学科馆员必须要学有所专,成为某一学科或某类学科的文献信息专家,等等。

4.2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图书馆服务取决于馆员与读者,二者之间的互动影响服务结果。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需要在职业道德层面达到较高的层次。具体表现在图书馆员自身的道德操守和职业信念.对图书馆组织的高度的责任性与对事业的自觉性与能动性。因此,图书馆员的职业观应是“读者永远是对的”的信条,以及对图书馆组织的忠诚与服从的精神境界。此外,信息化时代的数字图书馆.对馆员的工作标准也有了新取向,表现为更注重能力型、智慧型、精专型图书馆员。这些新特点和要求反映出了社会对图书馆工作的重新认识,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者以正确的学习观去迎接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员就要培养不断学习、热爱学习的职业习惯.应把善于学习看作是与自身修养、能力培养、学识提高等方面密切相关的性格特征之一.并能自觉将其内化到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

4.3终身学习,不断超越自我

学习图书管理员篇(4)

高校图书馆自习室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为莘莘学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自习室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当前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管理状况不一,自习室的功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如何优化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的管理,对于自习室功能的充分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管理现状

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从整体情况看,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一)重视程度不够

(二)管理员专业素质偏低

据了解,一些高校图书馆的自习室管理工作是聘用临时工或者大学生志愿者、义工等来进行,其图书馆管理专业素质偏低。首先,他们对自习室的管理难以做到从图书馆的视角出发去处理自习室发生的事情,其处理方式比较粗糙。其次,一些临时工的责任心不够强,大多只求工作过得去,完成基本工作任务。再次,由于是临时工,且自习室工作人员的作息制度与图书馆其他工作人员不一样,图书馆难以像对待正式职工一样对他们进行约束,全凭他们的自觉性。

(三)设施设备有待完善

图书馆不仅是书籍借阅的地方,其优美安静、通风良好、灯光充足、设施设备齐全的环境也是读者所向往的。然而,许多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的设施设备并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某高校图书馆有几间自习室是由旧书库改进而成,其门窗老化,空气不流通,存在安全隐患。许多自习室没有安装空调,冬冷夏热的自习室,很难吸引读者前来学习,因而座位使用率不高,无法充分发挥自习室的作用。此外,一些高校图书馆没有安装门禁系统,校外人员和读者随意进出,加之自习室内没有安装摄像头,容易造成个人或公共财物的损失。

(四)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高校图书馆对自习室管理员和读者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其一,图书馆对自习室管理员的基本要求、监督、考核以及奖惩等方面的规定还不明晰,这直接导致管理员的管理动力不足。其二,自习室读者管理制度缺乏或执行不到位。一些图书馆对自习室管理松懈,自习室张贴的读者规章制度一贴就是多年,甚至很多自习室都没有张贴任何规章制度,这导致自习室工作人员在纠正和规劝读者不良行为时无章可循。

(五)自习室存在一些不良现象

由于读者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有些读者只顾自己方便,做出有违自习室管理和利用的不良行为,导致自习室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如占座、在自习室内乱扔果皮纸屑、随意挪动桌椅、接打电话、朗读、吸烟、使用大功率电器等。这不仅破坏了自习室的整洁、美观和舒适,降低了自习室的利用率,还增添了自习室管理员的管理压力。

二、优化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管理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自习室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3]。面对目前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和自习室日益受追捧的现状,抓好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管理迫在眉睫。

(一)重视自习室管理

高校图书馆自习室是读者理想的学习场所。为读者提供整洁、安静、舒适的自习环境,是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也是图书馆的软实力。高校图书馆领导应从思想上重视自习室的管理,派专人管理,加大自习室的管理力度。只有领导重视,自习室管理员才更有管理动力。

(二)提高管理员素质

自习室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提高自习室管理员的整体素质[4]。高校图书馆要注重提高自习室管理员多方面的素质。首先,高校图书馆自习室管理工作要求管理员具有基本的业务素质和沟通能力。自习室管理员对图书馆各部门的业务有所了解,能为自习室的读者提供更满意的服务,进一步增强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也更能获得读者的尊重和信服。其次,还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在自习室日常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读者,其素质参差不齐,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读者,这就需要管理员摆正心态,牢记服务育人的理念,拥有一颗宽容而豁达的心。再次,自习室管理员还得注意工作方法,灵活变通。特别是在面对一些读者的不文明行为时,要进行人性化的劝诫和纠正,其次才是通过规章制度给予处罚。

(三)完善设施设备

高校图书馆要加强自习室的建设,配备和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可以根据馆舍布局和自习读者数量来规划自习室,自习室内除了放置合理的桌椅数,还应安装净化水系统,为读者提供安全饮用水;还可以安装空气净化系统,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减少疾病在室内的传播;对自习室内的水、电、门、窗等设备,应经常检查与维护并定期清洁,保证完好与好用[1]。还应该在自习室安装监控系统,防止盗取等不良行为发生。

学习图书管理员篇(5)

引 言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各种知识的需求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都有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新,快,准的要求更加迫切。作为高校图书管理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以满足高校对个性化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作为图书管理部门致力于把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是提高图书管理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1、高校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素质

1.1 良好的服务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高校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信息的征集、订阅、采编、上架、录入、管理。其服务对象是高校师生和社会人员,也包括学校各级行政与教学部门。是教师新课程改革、知识更新、充电的源泉,是学生课外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是学校以及各教学、行政部门的智囊,也为社会提供各种知识服务。因此,作为服务者的高校图书管理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图书管理员应该爱岗敬业,以热忱的微笑面对每一位读者。树立“为读者服务”的观念,把服务从“书本位”转变到“人本位”。了解读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料的需求,把握采购方向,确保馆藏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和完整,满足读者需求。

制定图书管理员职业规范和道德行为准则。作为图书管理员应该对自己高要求、严要求,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有些图书管理员认为自己奉献多、获取少,得到与付出不成正比,从而导致工作马马虎虎、没有热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图书管理管必备素质。

1.2 综合的业务管理水平

促进业务管理的信息化。随着网络时代、数字时代的到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图书管理员应该适应时展需要。图书管理员应该学会使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网络、移动平台、网站进行综合管理,使自己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图书管理工作。

制定创新管理机制,为了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综合业务管理水平。应该制定一些激励机制:比如,通过专业知识竞赛、信息技术竞赛来激励图书管理员。对于获奖者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在评先评优中进行适当的倾斜。而图书管理员则需要自觉地在图书管理中运行新技术、新方法。

2、良好的服务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2.1 为师生服务

服务师生,首先要有服务意识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为师生服务包括:与师生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师生需求。增进图书馆与师生之间的交流,认真听取师生心声,与师生互动,想师生之所想,实现师生与图书馆之间的高效互动,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组织图书管理员到二级院系调研,就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

图书馆让课堂不断走向信息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师生对信息检索的要求不断个性化,作为图书管理员应该具备超前的服务意识,将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加工,使之成为有序的可以直接使用的资料,并将这些资料以网络的形式、数据库的形式呈现出来供师生直接使用。

图书馆作为知识的载体,应该成为师生再学习的基地。随着知识更新换代的加快,学校所学知识显然不能满足师生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作为知识的存储的传播的主要阵地,图书馆应该承担举办讲座,信息的作用。而作为图书管理员正是举办讲座、传播知识的组织者。

2.2 为社会服务

图书馆的功能之一是为社会服务,作为图书管理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具有为社会服务的服务意识。为社会服务包括对社会开放,在收取一定费用的前提下,为社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图书借阅服务。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以注册为会员的形式为社会用户提供资源下载服务。为社会提供讲座、培训、检索服务。主要包括人文学科领域知识讲座、文献检索培训等等。

3、提高图书管理员素质的措施

3.1 加强图书管理员道德素质培养

热爱本职工作,恪守职责。充分认识图书管理员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图书管理员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发自心底地喜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并能为之奉献自己的青春。图书管理员要在工作中要礼貌待人、微笑服务、换位思考,把工作做细。

3.2 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业务水平

图书馆应该经常组织图书管理员进行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图书管理员的学习不仅包括管理类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简单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互联网、信息技术、数据库等等。鼓励员工参与各类继续教育的学习,为管理员提供各种培训的机会。

3.3 建立合理的竞争和考评机制

根据图书管理员的平时表现,师生和社会的综合评价进行综合测评,对于优秀管理员,可以进行年终奖励,甚至在评先、评优和职称评定中给予政策倾斜。对于工作不积极、人浮于事、消极怠慢的图书管理员可以进行轮岗、培训等措施,甚至可以在年终考核中采用一票否决。

4、结语

良好的服务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高校图书管理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综合的业务水平是高校图书管理员必备的素质,是图书管理员的专业和职业素养与能力,是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对图书故管理员提出的新的要求。高校图书管理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提高高校图书管理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具体包括:提高图书管理员的道德素养、业务水平,而建立合理的竞争和考评机制则是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艳冰.研究・学习与中学图书馆[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3(4).

[2]陈峰.谈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J].中小学图书馆通讯,2002(2).

[3]沈艳.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浅析[J].中小学图书馆通讯,2003(1).

学习图书管理员篇(6)

要想建设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学习型图书馆,需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知识管理和学习型图书馆的认识。需要提高对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图书馆的认识。要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对图书馆中的文献资源信息进行知识管理,要建立流程管理方法科学的知识库,数据库中的知识信息要与当前的发展的环境相适应,要确保不同种类的知识能够相互转化,促进知识有效流通,要发挥出知识管理积累、转化、共享与保护等基本职能。同时要在图书馆内部适当开展与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图书馆理论相关的专题学习活动,让图书馆员了解到学习型图书馆的真正含义与特征,使其认识到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重要性,逐步探索与掌握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有效方法。积极引导广大图书管理者把以文献为本的理念转变到以知识为本的高度上,要注重对知识、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从以往的收藏、借阅图书,转变到信息资源与知识库的建设,重视图书馆在建设研究型高校中的作用;从传统的服务与封闭式管理;转变到现代化服务与开放式管理;注重对新知识、新观念与新技能的吸纳与掌握。

(二)依托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图书馆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学习型图书馆的建设中要重视对数字数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知识数据库的建设中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网络等技术,能够极大提高知识的编码、传输、储存以及扩散的速度,降低成本。注重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图书信息描述、管理与服务的网络一体化,通过对元数据的大力应用与普及,加强对网络资源的组织研究,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数据库系统。数字图书馆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因此,要依托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构建数字图书馆,使数字图书馆更好发挥出提供知识的增值服务。

(三)推行学习交流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高校学习型图书馆是一个知识型的组织,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图书馆建设与管理中,图书管理人员承担着巨大的责任,知识管理与服务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建设学习型图书馆,需要在相关管理部门与服务团队中推行学习交流机制。一方面,促进图书馆的内部知识文化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一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与共享利用,提升学习型图书馆知识价值量与价值。另外,由于人员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想要建立起现代化的学习型图书馆,需要拥有一流的管理人才。因此,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知识、信息素养,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与知识的创造者。高校在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同时,要注重对管理人员培养,加强管理人员终身学习与岗位培训的力度,提高他们的管理、知识获取和知识创新的能力。

学习图书管理员篇(7)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图使馆的管理工作十分的重要,必须要适应学习型社会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同时,管理者也要及时革新管理观念,向受众提供出更加丰富、更加有用的知识。现阶段下人类已经全面的进入了学习型社会,在学习型社会下,图书管理工作是面向每一位读者,只有加强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才能够提升整个图书馆组织的灵活应变能力,才能够满足每一位读者的需求,下面就针对学习型社会下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学习型社会的本质与内涵

1.1 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趋势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一个趋势,早在2002年的十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就提出了关于学习型社会的理念,目前,构建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共识,学习型社会是一种知识经济社会与信息社会,要构建学习型社会,必须构建出相应的社会基本结构,实质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并非是抽象孔洞的概念,而是由学习型高校、学习型政党与学习型政府有机组成。从这一层面而言,学习性社会的改变也意味着社会组织细胞与社会基本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对传统社会的颠覆,也是对传统社会的飞跃、提升和创新,要构建学习性社会,图书管理工作就需要进行创新性的变革。

1.2 学习型社会的本质与内涵

学习型社会下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性与学习型社会的本质和内涵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学习型社会的形式而言,其形式就是创造一种终身学习与全民学习的现代化社会,就学习型社会的本质而言,就是要创造一个以学习来求发展的新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内涵包括几种:以个体学习促进个体的发展、以组织学习促进组织发展、以国家学习来促进国家发展、以终身学习促进终身发展、以灵活的学习来促进全面的发展,为此,必须要将全民学习看做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

学习型社会是一个有着持续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创造未来的社会组织,在这个组织之中,个人、组织和团队能够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知识,这种学习不仅会导致个体与组织的信念、知识与行动发生变化,也能够提升个人与组织的成长能力与革新能力,学习型社会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学习型社会下,个人与组织拥有共同的愿景,这种愿景源之于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愿景,但是也高于个人愿景,从整体而言,这种愿景是组织中成员共同理想的一种具体表现,这种愿景能够将不同的个体融合在一起,鼓励他们朝着共同的目标进行奋斗。在这种模式下,全体的成员要善于进行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学习包含几个含义,即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个人和组织通过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可以很好的产出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障碍,这样就能够促进个人与团体的全方位

发展。

其次,学习型社会是一种以地方为主的结构,这种结构包括决策层与操作层两个层面,中间相隔的层次很少,同时,这种结构强调最下层的自,因此,学习型社会是一种以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

最后,学习型社会强调自主管理,即组织成员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并将工作与学习进行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模式下,不同组织的边界也得到重新的界定,边界界定就建立在外部环境要素与组织要素的互动基础上,这就超越了传统组织的法定边界,在这种模式下,组织中的领导人员需要负责督促组内成员的学习,以便实现共同愿景的实现。

二、发展学习型社会对于图书管理工作的要求

学习型社会对于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工作行为、工作方法等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模式下,图书馆管理方式与体制较为落后,资源陈旧、知识老化,这种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学习型社会的发展了,在现代化的社会下,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科技水平发展情况也日新月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必须要创新图书管理工作。发展学习型社会对于图书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丰富图书馆资源

在学习型社会之中,人们对于知识有着更加广泛的追求,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变革之下,对于图书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了一些大规模的国家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大型的图书馆的资源较为丰富以外,一些基层单位虽然也建立了图书馆,但是却存在资金匮乏、资源不足的情况,这些小型的图书馆虽然满足了部分群众的阅读要求,但是在各种因素的限制下,难以实现全面的发展。同时,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专业的数据库中虽然收录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使用费用却相对较高,大多数小型的图书馆都难以承担这种高额的使用费用,数字化的资源也较为匮乏。此外,现阶段下知识的更替水平十分的迅速,花费大量费用购买的书籍用不了几年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这就对图书馆的资源变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必须要解决以上的问题,丰富图书馆的各项资源。

2.2 提升信息化水平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时期中,图书馆管理工作必须要提升信息化的水平。近年来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水平十分迅速,这些技术也已经全面的应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领域之中,在图书管理工作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在下一阶段下,图书管理工作必须要抓住这一机遇,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服务知识化、传输网络化、应用个性化、管理智能化、资源数字化,此外,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服务方式与管理理念也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不仅是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学习型社会下图书管理工作创新的趋势。此外,图书管理工作必须要将信息技术充分的利用起来,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程度,促进图书资源的更新,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

2.3 改革传统管理体制

在学习型社会下,图书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改革传统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工作的成效,为了实现这一点,图书管理人员就要用敏锐的观察力来观察整个行业的变化,改革管理模式,适应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就现阶段来看,图书管理工作主要存在几个问题:管理观念滞后、服务模式落后、数据库标准不统一、图书管理人员综合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制度落后,以上的种种问题都直接制约着图书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学习型社会下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3.1 创新管理理念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学习型社会倡导个人的主导学习、自我学习与个性学习,要求个人和组织都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主动的来补充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竞争的优势。此外,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树立起服务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努力的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为人们的发展提供学习的机会。

要创新管理理念,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需要将管理工作从一般管理模式转化为信息化管理模式,现代化社会是信息时代,图书馆肩负着为人们传递知识的重要功能,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图书馆一定要推行信息化建设,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求。

其次,要将常规管理模式转化为特色管理模式,在学习型社会中,图书馆一定要站在整体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将资源建立在合作基础上,各个图书馆之间也要加强协作,注重特色化发展,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

再次,要从封闭化的管理模式转化为协作化的管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树立起协作和竞争的意识,克服传统、封闭、独立的管理模式,加强协作,建立好图书馆联盟,实现共同发展。

最后,从适应性管理模式转化为创造性管理模式,学习型社会对于图书馆的职能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管理人员必须要探究新型的管理方式,为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这样才能够满足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求。

3.2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对于资源的配置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模式优化资源的配置,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为此,必须要树立协调共享、动态发展、虚实结合的发展观念。图书管理的类型包括网络信息资源、印刷资源、电子资源,这几种资源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性质也有所不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必须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优化不同类型资源的比率。同时,对于信息资源要进行多层次、全方位、联合式的开发,适应不同个体与组织的学习需求,在开发信息资源的过程之中,要加强网络信息资源与脑力信息资源的开发,重视学术性资源的利用,注重生活性与实践性资源的协调。此外,要注意到,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十分的重要,为了提升资源的利用率,管理人员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完善搜索方式,适当的融入一些新型的信息资源,对其进行标引、分类,为使用者提供完善的查询服务,保证在短时间内为用户传递出最为全面的信息,这样才能够适应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与知识化发展趋势,才能够引导读者进行新的学习与研究。

3.3 创新图书管理体系

制度是保障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前提条件,为了创新图书管理体系,应该建立其综合性的管理制度,对业务部门与管理机构进行整合与设计,对工作内容、管理权限、职责范围、管理责任进行重新的限定,同时,还要建立好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制定好完善的奖惩措施和管理原则,此外,还要创新业务工作制度,制定好完善的管理规范,这一规范应该涵盖到整个文献管理工作的采、编、阅、咨询等等,并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建立好相应的读者服务规范,明确读者的权利与义务,体现出图书馆服务第一的原则。只有创新图书管理体系,才能够将管理工作中的活力挖掘出来,提升出整个图书馆的综合管理水平,发挥出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改善整体的服务环境,才能够满足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求。

3.4 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建设

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与服务意识与管理工作的成效息息相关,在学习型社会的模式下,必须要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图书馆必须要建立好完善的培训机制,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水平与责任意识。从管理人员自身来看,必须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认清楚自己的责任,努力的成为复合型、专业型的图书管理人才。此外,图书馆还要建立好完善的选拔培养与竞争机制,根据馆内的实际情况,划定管理人员的重点服务对象,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形成一种完善的人才梯队。学习型社会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判断力、创造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与责任感的要求都较高,为此,需要鼓励内部的管理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及时的把握好社会以及读者需求的变动情况。

四、结语

人们已经全面的进入了学习型社会,为了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须要创新图书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对管内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图书管理工作定可以实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丽.论学习型社会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期刊论文].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11(26).

[2]刘永强.学习型社会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1(25).

[3]天晓.高校图书馆要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作贡献[期刊论文].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4]韩进军.高校图书馆为“学习型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9) .

[5]侯集体.高校图书馆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服务的思考[期刊论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03) .

[6]吕素梅,陈雷.浅谈系统论视角下的图书管理工作[期刊论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15).

学习图书管理员篇(8)

一、初级指挥院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员综合素质的定义

作为部队初级指挥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初级指挥院校承担着为基层部队培养优秀初级指挥管理人才的重任,其图书馆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是指图书管理员的军政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以及业务能力、创新精神、工作效率、工作态度和工作执行力的综合反映。

(一)军政素质

初级指挥院校属军事院校,而作为军人,政治素质永远是第一素质,政治要求永远是第一要求。故此,初级指挥院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就应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必须得培养和锻造合格的政治素质和过硬的军事素质,可谓“政治合格,军事过硬”、“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不断锤炼优良的政治品格、思想道德、军事技能、纪律作风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二)心理素质

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工作,而图书管理员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人(师生、读者)。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的科学。作为图书管理员,只有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才有可能在面对平凡、枯燥、乏味的图书管理服务业务时,做到及时调整心态,随时自我调适、解压,才能有效培养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以便开心工作、快乐生活。

(三)专业素质

图书馆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初级指挥院校图书馆的业务工作,主要包括:书看得编目、排架、流通和优秀图书推荐、解答业务咨询,以及策划、组织和开展学术交流等相关业务活动。此外,图书管理员还应当熟悉本校专业设置、学科分类、教学科研及师生的研究方向、学习需求与阅读兴趣等情况,具备胜任从事图书馆内某一项或多项业务工作的业务素质和图书管理专业技术能力。

二、初级指挥院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员综合素质现状及原因

(一)初级指挥院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员的基本情况

初级指挥院校图书馆建设起步一般都比较晚。目前,多数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在10-20名之间,馆藏资源非常有限,图书管理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还很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图书管理水平和借阅服务方式正处于由传统到现代的过渡阶段。近年来,多数院校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积极挖掘驻地高校图情资源,多途径、多渠道、多方式强化在岗学习培训,有效提高了图书管理员队伍整体业务水平。

(二)初级指挥院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员综合素质现状及原因分析

1.图书管理员队伍成分复杂,构成多元

目前,初级指挥类院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员队伍的构成比较复杂,主要有现役(干部、士官、义务兵)和外聘的非现役人员(合同制)构成。这主要是由体制编制及院校特定的历史原因形成的。每个图书管理员的成长经历、身份背景,以及对图书馆建设和图情服务业务工作的认识、理解也不尽相同。

2.图书管理员队伍职称结构不合理,层次不高

由于受初级指挥院校初期建设阶段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图书管理员队伍的职称结构很不合理,职称等级普遍偏低,多数图书馆几乎无高级职称人员,工作人员多由初级职称人员和非专业技术人员构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图书管理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图书馆的图情服务水平和文献资源保障能力。

3.图书管理员队伍专业结构不科学,学历偏低

初级指挥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整体文化素质和受教育程度偏低。专业结构很不合理,持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甚少。图书管理专业人才匮乏,曾有图书馆专业学习经历和任职背景的图书管理员很少。这一情况,在事实上导致了“让外行人员,干内行工作”的现象。

4.图书管理员队伍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动力不足

由于受部队及院校体制编制等因素所限,初级指挥院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仍然存在“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特别是在福利待遇、奖励惩处、晋职晋衔、评优评先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管理员普遍缺乏自我学习、自我加压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和动力。

三、提高初级指挥院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员能力素质的对策及建议

(一)准确定位,摆正角色,切实提高图书馆的地位

俗话说:“有为才有位”。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认为,劳动价值决定劳动报酬。院校领导层应高度重视、达成共识,从根本上克服只重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忽略图书馆建设的思想观念。注意准确定位,摆正图书馆的角色和位置,不断改善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积极营造一个拴心留人、风清气正和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致力于实现初级指挥院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及消防指挥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方面做出重要的创造性价值。

(二)抢抓机遇,立足长远,强化军政理论素养

初级指挥院校图书馆要结合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新一轮军队及现役院校改革的历史机遇,切实摒弃保守和过时的观念,牢固树立现代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院校要注重对图书馆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充分考虑部队和院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本院校所承担职责使命,科学调整发展战略,将传统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和借阅服务的职能转变到学习中心、研究中心、知识管理和知识分享服务中心的定位上来,逐步增强图书管理员的责任心、使命感和奉献精神。

(三)加强合作,增进交流,搭建业务交流平台

学习图书管理员篇(9)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B-0061-02

当今社会的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学校图书馆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需求变化,转变服务模式和职能。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模式如今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一的教学模式已向着独立思考、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转变。学校图书馆作为师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场所,如何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更好地为在校教职工及学生服务,是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许多中职学校图书馆存在图书管理员素质达不到新时期的要求等问题,对此,中职学校图书馆应立足于信息时展要求,致力于提升图书管理员的素质。

一、中职学校图书管理员素质现状

(一)学历普遍不高

在20世纪,我国公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图书馆也没有实现现代化,因此许多中职学校在招聘图书管理员时通常不考虑图书管理员的学历。这就导致了目前中职图书馆人员配备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不论是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还是职称结构等各方面都不够合理。学校忽视了图书管理员的继续教育及能力素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中职学校开始对图书馆进行升级改造,但是长期以来对图书管理员工作的忽视使得图书管理员的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变。因此,现阶段来看,其素质依然整体偏低,学历依然普遍不高。

(二)缺乏现代化知识技能

图书管理员整体素质偏低,学历普遍不高,这其实也就意味着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学习能力偏弱。加上长期以来学校对图书馆工作的不重视,使得多数图书管理员认为图书管理工作是一份闲散、轻松、无聊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热情就会受到打击,学习劲头就会消失。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迅猛,要想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然而因为当前图书管理员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原有的知识早已无法适应新时期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加上自身学习能力偏弱,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一些基本的外语知识他们又无法快速地学习和掌握。

(三)缺乏自我学习提升的意识

现代社会对知识的要求,已经不能依靠你教我学的模式来满足,而是通过自学来满足,即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及专业技能。目前图书管理员普遍缺乏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意识,原因主要是图书馆管理员自身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完整以及自学能力相对不足。此外,学校不重视,没有专门对图书管理员进行培训也是导致图书馆管理员缺乏自我学习提升意识的原因之一。

(四)服务素质偏低

图书管理人员的态度、作风素质直接影响读者服务工作。中职学校图书管理员的态度普遍不好,服务意识差,这与新时期图书馆发展的要求不相符,也与科学发展观以及以人为本的要求不相符。图书管理员的态度是影响图书馆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提升中职学校图书管理员素质的意义及必要性

(一)提升中职学校图书管理员素质的意义

当前,学校图书管理日益呈现出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的特点,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图书馆要发挥其引导及传播知识的职能,以及满足读者求知欲、对读者进行思想教育等作用。这与图书管理员的服务质量密不可分,而服务质量又与图书管理员自身的素质息息相关。如果图书管理员没有熟练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缺乏对教职工和学生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过去的借还书服务的层面上,将难以适应和胜任现代图书管理工作。因此,图书管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全面提升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成了当务之急。

提升中职学校图书管理员素质的意义还体现在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竞争实力、综合素质上。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高质量人才是评判一所学校是否具备较强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标准。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中职学校应重视人才的培养。一所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学校不但要拥有优秀的教师团队、硬件设备还要拥有高水平的图书馆。而图书馆最直接的管理者就是图书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的素质直接体现了图书馆的水平。

(二)提升中职学校图书管理员素质的必要性

1.是向广大师生传递最新知识信息的需要。图书馆是广大师生了解国际最新动态、国内时政要闻、国内外最新科技知识、课外知识等的重要场所。提升中职学校图书管理员素质旨在吸引广大师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藏书资源获取国内外最新的动态信息、国家政策以及课外知识等,从而提高学校的综合素质。因此,提高中职学校图书管理员素质是向广大师生传递最新知识信息的需要。

2.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活动、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是学生素质提升、能力开发的重要来源,但在新时期,只有课堂教学及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这些则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才能获得。图书馆的藏书丰富,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涉及,能够满足学生不同方面的需求。

3.是提升学校整体实力的客观要求。一个学校的整体实力取决于这个学校的教职工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与知识密切相关,因此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素质,让教职工和学生更加愿意走进图书馆去学习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素质,是学校提升整体实力的必然要求。

三、提升中职学校图书管理员素质的策略

(一)提高招聘要求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中职学校图书管理员学历普遍不高的现状,应从人才准入条件方面入手,即提高招聘要求,如将图书管理员的准入门槛提高为大专或以上学历。大专毕业生或者本科毕业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较为完整,学习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较强,能够快速地接受新事物、新科技并且能够利用现代互联网等工具学习新的知识,能够快速地熟悉并且掌握现代化图书馆系统的操作,等等,因而能够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二)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活动

由于图书管理员岗位对知识要求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应定期对图书管理员进行培训教育,帮助那些学历偏低、自学能力不足的老图书管理员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以适应时展的需求。对于新进的高学历图书管理员来说,定期培训则能够更为系统更为全面地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新老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就能够更好地建设现代化图书馆,图书馆也将能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更充分地发挥其传播知识的作用。

(三)增强图书管理员的服务意识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是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服务行业的发展意味着对服务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对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作为传播知识文化的前沿阵地,更应该深知其中的意义。服务意识的提高能够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增强图书管理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学校应重视图书管理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告别过去服务差、态度恶劣的服务状况。学校应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强调服务的重要性,提高图书管理员整体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

(四)建立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多数中职学校不够重视图书管理工作,导致图书管理员被边缘化,因而缺乏成就感。学校因此也很难调动图书管理员的积极性。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没有热情,导致管理水平难以提高。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通过评比奖励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例如设立服务奖,对那些想方设法为师生阅读提供方便、师生满意度高的馆员给予奖励。通过不同形式的奖励激发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水平、服务热情,全面激发图书管理员的活力。

激励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激发图书管理员的创造力、创新力,创造出新的服务模式、新的管理模式等,从而提升图书管理员整体的素质。

(五)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是提高图书管理员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图书管理员各方面绩效进行综合评定,对绩效低的图书管理员进行再培训,对绩效高的图书管理员进行奖励,如发放奖金、提高津贴等,以此达到激励作用。绩效考核还能有效地督促图书管理员自觉地进行自身素质素养的提升,既提高效率又节约大量的成本。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能从内部激励图书管理员的斗志,形成良性的循环。

【参考文献】

[1]曾启萍.中职学校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素质[J].考试周刊,2012(28)

[2]杜竹莲.浅谈学校图书管理员的素质[J].中国保健营养,2013(3)

[3]钟光辉.浅谈如何提高中学图书管理员的素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

[4]覃静倩.浅论信息时代中职学校图书管理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J].大众科技,2012(7)

学习图书管理员篇(10)

2 中学图书馆管理的重要作用

2.1 知识的积累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对中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的限制,导致他们在很多事情上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他们正处于可塑性较强的年龄阶段,需要多加引导和教育。图书馆就像是知识的海洋。其庞大的知识库能解决他们遇到的部分难题。在他们成长的路上,也是一位良师。图书馆的知识库可以引导他们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就是中学时期,在这个成长阶段,知识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学生阅读大量的信息使得知识面扩大,同时通过知识的积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奠定基础。

2.2 良好的阅读环境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在图书馆里学习和阅读,就如同在充满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的遨游。图书馆图书资源丰富一方面能让学生接触到许多新鲜的事物,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爱思考、爱探索的精神。通过书籍中的描述,探索事物的进一步发展。不但使他们的眼界得到开阔,还让他们的思维方式的到进一步的提升。为他们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2.3 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

图书馆是一个相对安静且适宜学习的地方,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能有效地减少外界的影响,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下,学生认真学习的心态受到激发,不自觉中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

2.4 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

中学生正处于对事物有着强烈求知欲以及好奇心的年龄阶段。他们兴趣爱好广,且喜欢探索一切新鲜事物。有限的知识致使他们不能理解许多问题,这个时候,查阅资料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包含各种各样的书籍,资料多样化,涉及面广。一方面能满足学生对于各种事物的求知,另一方面也利于他们的知识积累。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

3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说,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此基础下,图书馆管理建设也取得了一定得成效,但其管理水平不高,在现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情况如下:一、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类资源都比较丰富,学生在互联网上就可以看到各种资料。但图书馆资源更新较慢且资料陈旧。使得学生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上,从而忽略了图书馆的资源。因而出现被利用率较低的情况。二、大部分中学图书馆管理人员在采购图书馆文献资料时,由于采购目标不明确,有的管理人员甚至会依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采购,还有的管理人员由于对其他学科知识不了解,采购文献书籍的种类往往单一化。这就导致当前中学图书馆信息结构安排不合理,无法满足师生对信息知识的需求,限制了中学图书馆的发展。三、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投入的资金力度不够,图书馆信息化系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数字化、信息化程度较低。使得工作强度增大,降低了中学图书馆管理工作效率。四、就目前来说,中学图书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的现象,他们不端正的服务态度以及工作态度影响了学生对于图书馆的满意度,阻碍了图书馆发挥其“知识殿堂”的职能。

4 新课程改革下提高中学图书馆管理的有效策略

4.1 加强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实施

将“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引入图书馆管理模式中,倡导人文服务。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加强自身的导读素质和职业素质,为中学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除此之外,中学图书馆管理人员还要注意听取师生对图书管理以及管理人员的意见,以便完善管理模式,拉近管理人员与阅览者的距离,进一步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地顺利进行。最后,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的积极性,让工作人员保持热情为阅览者提供服务。最后,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开展导读服务、专题讲座、网上咨询等多种图书馆服务,介绍图书馆资源。

4.2 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只有拥有较高的知识储备量,才能保证采购的书籍具有知识文化涵养,能为满足中学师生的需求。第二,图书馆只注重对书籍的收藏和整理,而忽视了书籍信息传播的效率,致使文献资源无法得到很好的利用,很多资源都被浪费掉。为此应该要让图书管理人员掌握相应的管理知识理论,丰富自身的管理经验。第三,提高自身服务意识。通过调查分析中学年龄阶段喜爱的书籍以及合适阅读的书籍。推荐学生选书,提高服务质量。第四,中学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充分利用当今的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图书管理,建立并完善图书管理方式。

4.3 有关部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中学图书馆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经费有限,使得许多图书馆的要求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考核标准。建议有关部门给学校读书馆建设投入一定的经费,建立比较完善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实现图书馆管理由传统的管理趋向现代化管理。

4.4 主动加强建设数字化中学图书馆

学习图书管理员篇(11)

[作者简介]谭玉萍,广西大学校友总会馆员,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0-0234-0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科学、技术、生产三个环节日益一体化,知识的生产、学习、创新将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处在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高校的图书馆(包括学校内各学院、系、部的图书资料室),正面临着重大挑战:一是作为传统意义的图书馆,将被日益普及的网络化、数字化、电子化图书馆所替代;二是现代管理手段的引入和运用,将使传统图书馆电脑化,信息贮存、处理、传递更加科学、方便、快捷、高效。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应从传统信息载体单一、信息处理慢、服务周期长、手段单调等束缚中解脱出来,尽快更新观念,转变运行方式,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优质服务。为此,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就是当务之急。

一、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分析

本文所指的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包括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以及学校内部各学院、系、部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

英国图书馆专家哈里森说:“即使是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如果没有能够充分挖掘馆藏优势、效率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也难以提供广泛有效的读者服务。”由此可知,要充分挖掘图书馆及图书资料的功能,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是关键所在。新时期的图书馆将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中心,同时也是广大师生员工终身学习的教育中心,更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以上说明,新时期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造就一支思想素质好、开拓能力强、科技知识面广、业务技能精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队伍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

然而,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队伍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由于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特殊性,使得高校图书馆及图书资料室管理人员的进入门槛低。更深层的原因是,人们的观念陈旧,认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只是一批借书还书、守书库的工作人员,这就使得安排或招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时,忽略了许多关键的条件要求,结果是使得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性别结构极不合理。以前多是照顾安排具有初、高中学历的教职工配偶或家属,后来对学历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即大专或本科生。但真正学过图书馆学或情报信息学专业的人员很少,大多没有受过图书馆学专业正规教育或培训,普遍缺乏相关图书馆专业管理知识。更为关键的是,相当部分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只熟悉传统文献资料的处理和加工,而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浩如烟海的科技、人文信息却束手无策,观念陈旧。

总而言之,当前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学习、提高迫在眉睫。所以,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是更新知识、增长能力的必由之路。

二、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培训的必要性

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竞争日益加剧。国与国的竞争,表面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竞争胜负的关键是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而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全靠营造一种全社会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因此,培训教育就成为全社会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由之路。

众所周知,人才是构成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最具能动性的要素。当然,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制约高校图书资料能否发挥最大功能的关键因素。随着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外部环境、管理手段和服务范围、内容的变化,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技能也将要随之适应这种全新的要求。当今时代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没有终身学习意识、不会学习、不善学习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将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如何加强培训,实现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转型,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及资料室亟需解决的问题,这就使我们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有更深层的思考。

现代高校师生员工对图书资料乃至各类信息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要求的服务更加周全迅速,如果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不加强学习不加强培训,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不随之提高,就应付和满足不了读者对知识与信息的需求,知识与信息需求者与提供者之间的矛盾将会激化。因此,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将会大大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资料以及各类信息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教职工服务的功能将得到极大发挥。

图书资料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是有其岗位标准和任职要求的。图书资料管理在未来的信息环境和网络环境下起的作用将变得更为重要和突出,要做好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保证有一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适应的高素质的图书资料管理队伍,就必须要加强终身学习和终身培训。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现代图书资料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适应时展和科技发展,更新知识,不断改善自己的智能结构与知识结构,提高技能水平和业务能力。因此,建立一个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终身培训教育的体系并实行终身培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三、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培训中应遵循的原则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涉及有效开展培训活动的程序、计划、内容、教材、技术与方法等各个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成效,是培训的核心。经笔者调查,当前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培训中存在着三个问题:第一,缺乏程序化、系统化的制度安排,不能根据不同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实际状况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活动策划、培训教材选用、培训方法手段选择以及培训效果评价等各项工作。第二,培训调控不力,效果评价滞后,结果在培训计划执行过程中不能根据信息反馈来及时纠正产生的偏差,进行有效的培训调控,也不知道培训最终达到的效果和效益。第三,培训方式落后,实践性差;大部分培训仍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方法,在教室由讲师照本宣科,没有针对性和实际案例,没有提供培训中的实践机会。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由于对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培训的组织机构没有得到落实,培训计划自然无法得到执行。第二,缺乏胜任的培

训师资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有实践经验的图书资料管理专家作为老师却缺乏课堂讲授的技巧和艺术,有教学经验的图书馆学或情报学人员作为老师却缺乏图书资料管理实践经验,因此,只能是照本宣科,从理论到理论。不少培训老师不了解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不懂成人学习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不注意培训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因而造成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使培训工作真正收到实效,在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培训和教育中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1)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培训原则。要根据不同的培训需求分析,针对不同的受训对象以及要达到的培训目标,制订培训计划,定期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将培训方式、费用、教材等以规章制度形式确定下来,使之规范化、程序化。

(2)针对性培训原则。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是以增加新知识新技能、增强技术业务能力,使受训者适应和胜任新时期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为目的的一种继续教育。因此,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接受培训应根据社会需求、高校教学与科研需求、读者群体需求和图书资料管理的需要,力求尽快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3)战略性培训与战术性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根据高校图书资料管理适应教学与科研的需求,在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中要做到战略性与战术性培训相结合。既要有培训的长期项目和计划,又要有中期项目和计划,还要有短期项目和计划。如年培训计划、季培训计划、月培训计划、周培训计划等等。这样才能使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真正做到持续性、终身性。

(4)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原则。要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理论培训中用实际案例作为支撑以加强理论掌握,在实践培训中用理论指导并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5)终身性培训原则。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信息在不断更新,知识在不断更换。因此,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是长期的事业。因此,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将是终身的培训。

四、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培训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培训计划的制订是培训实施的第一个步骤,其质量直接决定培训绩效。培训计划的管理从纵向、横向来看都是一个系统运作过程。制订一个良好的培训计划的前提首先是确定一个良好的培训目标。良好的培训目标必须具备三个特点:具体、可量度和可观察度。由于培训是针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所以一个良好的培训目标就应该能够准确描述受训者接受培训的行为表现。一旦培训目标确定,就可以着手编制培训计划。一个良好的计划应该能够使受训者真正学有所获,而且能激起受训者学习的渴望,愿意并乐意接受培训,从而促进培训过程的良性循环。同时,一个成功的培训计划应该能使广大的受训者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和所能达到的目标。因此,制订培训计划是培训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培训计划制订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培训计划结构的规划、培训课程的编排以及培训方法的选择。

培训计划的实施是体现计划执行力的关键,也是培训工作的主要阶段。为了能够使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卓有成效,在实施培训中要根据目标和计划,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调整,以便控制整个培训过程的顺利发展,力图使培训计划得以实现。无论培训计划制订得多么成功,如果实施工作做不到位,仍然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培训实施工作的好坏,对培训项目的成败具有关键性影响。根据实际调查,笔者认为,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培训实施中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具体的工作:

(1)确切通知参加培训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培训的时间、地点和日程安排,以上通知要做到人手一份。

(2)安排好培训设备设施,确保培训使用的设备设施能够正常运行,保证培训按计划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