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美学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2-06-03 03:16:23

美学教育

美学教育篇(1)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既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又是美育自身的发展方向。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美育仍是学校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这与对美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和把美育实施途径局限于艺术课程这一狭窄范围有关。针对这一现象,丽湖学校率先出台了《美育工作管理规章制度》《美育、体育教学规章制度》和《美育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方案,旨在把美育和体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加强音乐、美术和体育等学科的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将美育渗透进各个学科、各个环节乃至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以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基础,丰富美育内涵

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丽湖学校以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为突破口,把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用美的教育塑造美的灵魂,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1.通过“两个机制”与“家校合作”全面推进文明礼仪教育

首先,丽湖学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真正达到育人目的。其次,建立健全全员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管理作用,在教育管理中形成学校领导、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的局面,使教师成为文明礼仪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岗位责任制、值周责任制,让学生在管理工作中得到锻炼,进一步树立“自主管理”的意识。最后,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丽湖学校利用“网上家长学校”“校园网”等形式与家长联系、合作,从而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既统一又互补。

2.通过“校本课程”共同奏响文明礼仪教育的欢歌

学校围绕“行为讲文明,待人有礼貌,做事守规矩”这十五字,将美育与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和校园文化相结合,将文明礼仪教育课程开发为“校本课程”,并培训教师、编写教材,将文明礼仪教育课程纳入课表。教师以良好的道德素养影响学生,学生认真掌握个人礼仪和社交礼仪,做优雅、大方、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学校通过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台,举办“文明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美德好少年”绘画比赛,开展文明礼仪之星等评选活动,引导学生在家里孝敬父母、热爱劳动,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社会上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学校还聘请对文明礼仪颇有研究的教师为学生量身定做文明礼仪操。每天的课间操时段,千人同做文明礼仪操成为丽湖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

3.通过“一站”“两报”和“一台”的引领与文明礼仪同行

红领巾广播站、《丽苑报》《丽人书苑》和丽湖学校电视台作为文明礼仪教育的辅助阵地,在固定时间开辟专栏报道各种体现文明、渗透美德的先进事迹,并及时播报有关文明礼仪教育的班队活动,以舆论的力量促进学生发展,净化学生心灵。这既让先进班级更有动力,又使有待提高的班级找到奋斗目标,还令文明礼仪在校内蔚然成风。

二、以艺术教育为核心,拓宽美育的实施途径

丽湖学校重视艺术教师的精神成长,力求增强艺术教师的职业自豪感。为了加强艺术教育,丽湖学校将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学科作为艺术教育的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为了达到“以美育美”的教育目的,学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使教师充分感悟艺术教育的意义,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藉此,学校从三方面探索美育的有效途径。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首先,优先解决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学科的师资问题。以往,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学科无论是在教师、教学方面,还是在考核、评价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学科歧视。因此,丽湖学校大力发展艺术教育,重视艺术专业的教师。于是,艺术专业的教师在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学科的教学中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较好地解决了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学科的师资问题。其次,规范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学科的教学行为,摒弃以往教学中自由、散漫和应付的陋习,明确上课环节,规范教师言行,以“理论+技能”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充分调动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学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2011年6月,丽湖学校成为“鲁东大学艺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开创了招远市义务教育学段与高校联合的教育先河,既为丽湖学校提供高效、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又为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学科的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广阔的平台,还为丽湖学子提供艺术成长的摇篮。

2.落实课程计划,以教研促进发展

丽湖学校具体落实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丽湖学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和体育课程的课时,并将艺术课程、体育课程与文化课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确保每个艺术学科的教学有教室、有场地、有教材、有教师和有相应的考核与评价。丽湖学校大力主张:坚决不得挤占艺术课程和体育课程的时间,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其次,为了全面提升艺术学科教师、体育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的文体生活,丽湖学校成立了“艺体中心教研组”,打破分学段的教育模式,将九年义务教育的艺术课程和体育课程进行“一体化”规划,以提高艺术课程和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最后,丽湖学校制定了艺术学科教师和体育学科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既使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学科与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学科获得同等地位,又对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学科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与评价。

3.开展特色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美的情操

丽湖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兴趣和爱好,丽湖学校成立了合唱团、舞蹈队,组织了声乐、器乐、绘画、剪纸、手工制作、书法、围棋和山东快书等兴趣小组,并大力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切实做到艺术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序列化和规范化,大力推进学校的美育工作,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锻炼,充分展现学校“尊重差异,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精彩”的教育理念。

三、将“做人”教育与美育相结合,获得良好的美育效果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校强化美育实践,将“做人”教育与美育相结合,使学生不断提高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此,丽湖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

1.以彰显特色的校园文化树立学生的美育意识

(1)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阅读经典、欣赏美文

首先,营造读书的校园文化氛围。丽湖学校的校园内有读书标语、文化长廊和电子阅览室,教室里设立图书角,并倡导和读书相关的班级文化。其次,每天有固定的晨读和午读时间。早晨,学生诵读《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华经典书目;中午,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欣赏各种美文。最后,每个学生都摘录优美词句、撰写读书笔记和抒写读后感,旨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充实班级图书角,增长学识、陶冶情操

为了充实班级图书角,学生主动、自愿从家里带书,定期更新图书角。下课后,每个学生都可借阅图书角的书籍。既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又使学生在阅读中增长学识、陶冶情操,还令学生在图书更新中,互通有无、增进友谊。

(3)创建文化长廊,展示自我、树立自信

丽湖学校校园内的书法、绘画作品展示区、传统节日区和礼仪之星展示台等均凝聚着学生的心血,他们在自我设计、自我更新的过程中,展现艺术造诣,提高审美能力,发展特长,增强自信。

(4)打造学习平台,提高素养、增强能力

丽湖学校积极打造校园网络平台,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审美能力。例如丽湖学校为学生建立电子图书馆、书香校园网等学习平台,积极开创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审美能力。

(5)重视写字教学,提升修养、健全人格

丽湖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写字教育领导小组,将“一笔一划学写字,一言一行学做人”作为写字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严谨的学习态度。既提高学生的修养,又健全学生的人格,还使美育理念充分渗透在每个学生的发展中。

2.以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美育素质

(1)通过艺术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首先,丽湖学校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给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二是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使学生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树立竞争意识。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灵之美

丽湖学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阳光般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达到以美辅德的教育目的。例如“环保小卫士”小分队到社区、街道宣传绿色环保知识,捡拾“白色垃圾”,为保护环境奉献一份爱心。又如“寻找最美的心灵”小分队去刘盛兰(“感动烟台”2004年度获奖人物)老人家慰问,帮老人收拾房间、打扫庭院,还聘请刘盛兰老人为“丽湖学校校外辅导员”。还有“学雷锋见行动”小分队在少先队大队长的倡议下学习雷锋的事迹、阅读有关雷锋的书籍和争做雷锋的接班人……

(3)通过艺术夏令营让学生感受生活之美

2011年和2012年8月,丽湖学校成功组织了两次艺术夏令营活动(鲁东大学主办),既使学生体验了艺术学院的高雅艺术,又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更让学生学会自立和感恩。

3.以家校携手的教育合力打造和美、融洽和共赢的教育

美学教育篇(2)

二、语言美教育

语言的使用是一门艺术,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这门艺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美感教育是非常有益的。对课堂教学效果也无疑会起到良好的效应,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出口六月寒”。语言作为人类学习知识的第二信号,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地艺术得使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的调动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语言美,生动形象、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用词确切、口齿清楚、口令清晰,而且语言要文雅、和气、谦虚,带有启发性,鼓励性,充分发挥语言生动形象的直观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例如:“请×××同学出列为大家做一下示范”,就比说“你出来做一下,让大家看一下是什么样子”的效果要好得多。这样会使他感到你是尊重他的。学生做完示范动作后说“谢谢,请归队,”比“你回去吧”要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使用正诱导语言,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存在的缺点,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更加积极的去进行练习。而使用副诱导语言,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讨厌练习。所以教师在课堂中所讲的每句话,都应该充满信任和鼓励,即使是对那些不能按要求完成动作的同学,也应使用带有肯定进步和鼓励的词语,决不能话中带刺,恶语伤人。如:对完成动作好时应使用:“对”,“好”,“漂亮”,“不错”,“可以”“就这样做”,“更快一点”“更高一点”等等。对未能完成动作要求的同学也不能说:“不对”“不行”“真笨”“傻瓜”“你别做了”“你完了”等等,而应该指出应该怎样去做,比如说:“你应该再快点,再高点”“放轻松”“别紧张”告诉学生“你该怎样去做”或“再努力一下你肯定会完成的”而不该说:“你不应该怎么做”。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并没有因自己动作失败而嫌弃自己,从而会更加努力的进行练习。

“精讲多练”是体育教学的原则之一,因此,不论是在讲解动作要领,要求,还是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都应该避免叠叠不休口若悬何的长篇大论,应以精练的语言,做到声情并茂,对某些专业术语要加以解释,归纳,编写成口诀,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学生易学易掌握。如:排球双手垫球技术要领可归结三句:“一夹、二插、三抬”。

三、形态美教育

形态美(仪表美和教态美)是对学生最直接的审美教育。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学生审美的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上课时,衣冠不整,形体粗俗,举止笨拙,生见其师容,顿失之恭敬,导致厌烦承教。所以,教师首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举止文明礼貌,仪表端庄,服饰打扮得体,待人接物廉逊大方,教态自然,和蔼可亲,成为学生精神美的典范。

体育教学是一种直观教学,教师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不是“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而是通过其形象,优雅,和谐,准确有力的示范动作,使学生的知觉,意向产生连锁式的心理反射,通过欣赏羡慕向往实践,从而获得审美教育的效果。

和谐,指事物和现象的各个方面的配合和协调,多样化殊的统一。把“不协调的东西协调一致”。示范动作的和谐,也应该表现为把各个动作有机地相互联系在一起,把不协调的动作做得协调,美观。不仅要做得正确,准确,而且要做的具有美感,轻松熟练,协调有力。如果教师的动作马马虎虎,无精打采,面红耳赤,气喘吁吁,就必然会使学生也提不起精神。产生畏难情绪,激发不起他们跃跃欲试的心理,就难以掌握正确动作,也就更谈不到美的享受了。但也不能故弄玄虚随意加大动作幅度、难度,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技术水平,来做出恰如其分的示范动作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上一年级学生的双杠课时的支撑摆动,就应同二年级的示范动作有所不同,一年级学生由于参加紧张的高考,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文化课上,拼搏了一年甚至几年,加之刚入校不久,身体素质尚在恢复阶段,如果示范动作做得幅度过大,对他们要求提的过高,就会使他们在赞叹之余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即使是硬着头皮去做也往往会因力量不足而出现伤害事故。因此对他们的支撑摆动只要求两腿并拢伸直,脚尖绷紧,前后摆出杠面即可。二年级学生因在校已经一年,身体素质等均比一年级好,就应提出稍高的要求,即前摆和后摆,均应摆至水平位置。这样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出的动作就可和谐了,“美即和谐”,动作和谐了美也就在其中了。当然,每一项运动都有其本身的美,如果把体操中的绷足,挺胸用在篮球的三步上篮中去,就会给人以“抬头,挺胸,绷脚背”之感。显得不伦不类,就失去了篮球上篮的那种快速有力的美感,从根本上违背了篮球运动动作的规律。

体育教学是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保证他们健康成长的教学,是塑造学生正确形态,姿态,行为能力的课堂之一。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鉴别、欣赏人体美,正确的常态美,让学生知道站立时的探头、歪脖、抠胸、耸肩、驼背、塌腰、撅臀等,都是不正确的,而且也是不美的。让学生消除对人体美的各种误解,例如把肥胖当成丰满的一种误会,把纤弱当成苗条的一种错误,把粗野当成勇敢是一种颠倒,把无病当成健康则是一种无知。使学生舍弃自己的偏见,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美,因为人体的形态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我们的身体不失去人类的常态,就可根据人体美的规律去追求适合于自身体态特点的美,即瘦长的人苗条而不纤细;体胖的人丰满而不臃肿;身材高大的人魁梧而不单薄;矮小的人灵巧而不瘦小;就会使学生感到美就在自己的身旁,只要正确的去追求就会得到的。

四、环境美教育

心理学告诉我们:心理状态中感知,回忆某些情景的引起,也随情景场合的改变,由一种心理状态缓慢地转变为另一种心理状态。所谓“心随境迁”,就是心理状态的情景场合性。体育课教学对环境美的处境,对学生进行锻炼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直的跑道,清晰的线条,明显的标记,图形的新颖醒目,都会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技能,技巧进行回忆再现,增强他们对新内容的兴趣,达到使其自觉进行锻炼的目的。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从教材内容和教法上去进行钻研,探讨,而且也应该注意课堂中所使用的器械的排列,周围颜色的使用,音乐的选择等去加以考虑,使学生来到运动场后顿感“心旷神怡”,使之“荣辱皆忘”,一心一意的投身于体育活动中去,这样才能提高课堂锻炼的效果。

在器械布置上,不仅可使用上课所用的器材、设备,还可以使用某些辅助器材来改变环境,如:在上短跑课时,用呼啦圈按等距离直线放在跑道上,即美化了课堂环境,还可使学生按要求来限制步幅或提高步长,让学生做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跨步跑,等,每步都落在相应的圈内。

音乐走进体育课堂,是当今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对我们向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这里指的音乐走进课堂,不光是指艺术体操教学,而是指在所有的体育课内,广泛使用音乐来辅助教学。如:在课的准备活动中选用一些明快,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来代替体育教师的口令或哨声,不仅把教师从费力的口令叫喊中解脱出来,随节奏同学生一起做出准确的镜面示范,加深学生对体育正确动作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使学生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对其审美对象(教师),随音乐节奏做出的动作节奏,符合于他们生理的自然节奏,他们就会感到和谐和愉悦,在形体和心灵上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在课的结束部分采用一些平缓,轻松的音乐来做放松活动,可使学生从高度兴奋和伴有疲劳感中平静下来,促进疲劳感的消除。

总之,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内容,极为丰富,它对促进人的身心协调发展存在着巨大的作用和魅力,因此,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体育家和美学家都大力提倡体育与美育的相结合,以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如:蔡元培先生、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都十分强调德,智,体,美相结合,目的在于达到身心既善且美,这样就要求体育教师充分运用美学理论来指导教学,不仅对学生心灵的陶冶,行为的完善,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且对体育教学的效果,都将起到不可轻估的作用和影响。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就一定会使体育教学成为发展学生形态美,创造学生心灵美的广阔课堂,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皆全的人才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铺锦叠锈。

参考文献:

[1]金雁群主编.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第一版,山西: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803-820

美学教育篇(3)

一、美渗透在各科教学中

在中学各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同样蕴藏着各种美。如:语文的语言流畅美,字、词、句结构美,文章的叙事、写景、抒情美;数学的公式严谨美、几何图形美、论证推理美;物理的力的平衡美,运动轨迹美、能量守恒美;化学的物质丰富美、变化多姿美;历史的社会发展波澜壮阔美,祖国的历史悠久文明美;地理的海陆浩荡美、景观多样美;生物的物种繁杂美、生态平衡美;音乐的旋律美,美术的色彩美,建筑的造型美等等。正如上所述,在我们看来单调枯燥、简单复杂的中学教学活动中,处处含有美。美是客观存在的,无处不有,既有形又无形,就看你是否善于捕捉、善于寻觅、善于挖掘、善于欣赏。知识原野开遍美的花朵,不管你驾驶形象思维之车或是抽象思维之舟都可以采摘到美的奇葩。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教学领域更是尚待开垦的美学荒原,还需园丁们勤奋努力。

二、化学美展示了世界本文由收集整理的丰富多彩,灵活多变、阔远无际

艺术美以各种形式来反映世界面貌和美化人间——文学美、色彩美、音响美、造型美。科学美则以各种概念来揭示世界本质——丰富、深刻、繁杂、严密、有序、守恒等。化学美就是科学美的一种。的确,化学是一门描述性和理论性很强的自然科学,无景无情,只有单调的元素符号,枯燥的化学式,繁杂的物种及其性质,复杂、离奇的反应方程式,还有玄妙莫测的化学理论。我们又知道,世界是物质的,而至今三千万种物质都是由112种元素组成的。化学是一门研究元素和物质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既是极小微粒如电子、原子和分子,又是浩瀚无际的大干世界里的各种物质。化学变化虽变幻无穷,却有规可循。掌握了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并操纵化学变化,可极大丰富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我们的世界面貌,从这一点来讲,化学又有其生活美和创造美。居里夫人说过:“科学探讨研究,其本身就包含着至美”。化学就在于它以抽象的形式展示着浩渺宇宙博大精深的和谐之美,化学语言是由化学变化和抽象思维编织而成的彩带,它把微粒和宏宇溶为一体,描绘了一个多姿多彩、生机蓬勃的化学美原。

三、化学教育中的美育

1.化学物质美、自然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类自古以来就制造并利用各种饰物来炫耀财富,美化生活。如彩贝、珍珠、宝石、白银、黄金等,一顶王冠之所以价值连城是由于镶满了各式宝物。不论是金壁辉煌、富丽堂皇的古代皇宫,还是精美豪华、气势恢宏的现代楼馆,不仅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象征,也是化学原料的有效聚集。现在,科技高速发达,人类认识的物质已经有三千万种。其中,新、特、奇、绝的装饰材料千姿百态,美化世界。各种新型合成材料如塑料更是奇光异彩,粉墨登场。自然界里的石灰石更是千形百状、各具特色。风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正是石灰石溶岩地貌的典型代表。由于长时期的地表化学变化,使石灰石形状变异,或平地究兀,或直立清波,或静卧旷野,或倒挂幽洞,如巨钟,似雄狮,像淑女,同巨笋,神工鬼斧,景态迷人。还有那人工矿石雕塑的雄浑与纤巧,节日焰火的绚丽多彩,化妆品的细腻与芳香,调味品的美味与馨香,家居饰物的光滑与柔和等等,充分显示了化学的物质美与自然美。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奇妙无比的化学物质丰富美的世界里,是化学物质不断点缀和美化着我们的世界和生活。

2.化学实验美、变化美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化学实验是洞察物质世界的窗口,首先揭开物质世界内部殿堂帷幕的是科学实验。一项好的化学实验,体现着人类对真美的追求,不仅给人以智力思维上的满足,而且给人精神情感上的陶冶,不仅宣告着创新劳动的收获,还给人以赏jb悦目之感。当年化学大师诺贝尔的发明炸药的带有浓厚悲剧色彩的实验,不仅是科技史上一大壮举,而且充分显示了化学实验的创造美,可以说至今延续百年的全球最高科学大奖诺贝尔奖的源头是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仪器美、装置美、现象美、变幻美。化学实验仪器是晶莹透明、小巧玲珑,堪称上等工艺品。酒精灯焰状如翠叶、焰色纯青、焰温高昂、焰形柔软、焰味醇香,展示了高洁美。还有五颜六色的焰色反应,色态各异的沉淀反应,各种气味的气体逸出,五光十色的显色反应,变化莫测的化学魔术等等灿烂光辉的无数化学实验现象,都不很好地证明了化学实验编织了一副斑驳陆离、五彩绚烂的绝美图景吗?还有干冰的升华使艺术舞台薄雾袅袅,也不证明了艺术美源于化学美吗?

3.化学理论美、结构美

“仰望太空、异想天开,凝神自然、触发灵感”。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万变有律,运动守规。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律,使繁冗复杂的物质变化显示出有序和谐的守恒美;化学平衡理论,展现了化学运动的动态平衡对称美;氧化还原理论,揭示了电子转移的神奇功能美。又如分散系理论包容了整个天宇,显示了高远美;元素周期律只排列百余种无素,却包含了大干世界,体现了凝聚美和发散美。物质世界繁纷却有序,化学理论艰深却有趣,完全可以说化学理论既象汪洋大

转贴于

海一样有深广美、坦荡美,又象奇峰峻岭那样有高大美、概括美。化学理论是美的想象、美的表述,是美的图形、美的音符,体现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探索的智慧结晶美。

美学教育篇(4)

1.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 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 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 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每个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人只分辨红、橙、黄、绿、青、紫、黑、白等简 单的色彩,而画家和经过绘画训练的人就能表现出事物的丰富色彩的色彩变化和色彩与色彩之间的互相关系。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 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2.审美情趣的培养。

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美术课要 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 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 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 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 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 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 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 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学教育篇(5)

体育活动拥有众多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审美对象,不管是亲自参加体育活动,还是观赏体育运动,都能由此获得美的享受、美的启发、美得教育。我在实际教学中,努力挖掘体育教学中内在的健美因素和审美情趣,从而将审美教育有机地渗透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体育与审美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体育教育与审美教育尽管在教育目标、教育媒介和教育途径上各有特点,但两种教育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互为手段、互为目的,审美教育与体育教育作为完善人格结构的整体进程中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的培养,以塑造情感和心灵,皆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融合教育。

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健美观念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个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塑造学生健美的体魄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当前独生子女娇惯懒惰的现象尤为普遍,我常常利用阴雨天室内课,通过讲解图片资料和有关运动员的实例,帮助广大学生弄清什么是“健美”,什么是“健美”的体魄。青春是美丽的,这美丽无论如何不能同健康分开,健与美有着天然联系,体格健壮,体型匀称,充满了青春活力,这才是真正的美。使学生知道健美体格的形成,必须靠持之以恒的锻炼,养成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是形成健美体格的基础。另外,中学生都比较注重衣着打扮,美观大方的穿戴能给人以美感,然而没有健壮匀称的体格支撑,服饰再新颖别致也很难达到理想的美。在体育教学中,要结合女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对女生进行健美教育,从而使女生形成正确的健美观念。

三、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美的享受

优美的音乐、舞蹈,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速度和耐力等身体素质,而且还可以锻炼健美的形体,提高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表现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在教学时结合具体内容与音乐老师密切配合,使体育教学与音乐教学协调一致。当学生在某些活动时,尽量能随音乐节奏进行。将体育与音乐有机结合使学生不仅在生理上得到锻炼和放松,心理上也得到美的享受,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美的教育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及对美得感受力、鉴赏力。培养学生心灵的行为的健康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体美、运动美以及美得创造力;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美学教育篇(6)

在中学各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同样蕴藏着各种美。如:语文的语言流畅美,字、词、句结构美,文章的叙事、写景、抒情美;数学的公式严谨美、几何图形美、论证推理美;物理的力的平衡美,运动轨迹美、能量守恒美;化学的物质丰富美、变化多姿美;历史的社会发展波澜壮阔美,祖国的历史悠久文明美;地理的海陆浩荡美、景观多样美;生物的物种繁杂美、生态平衡美;音乐的旋律美,美术的色彩美,建筑的造型美等等。正如上所述,在我们看来单调枯燥、简单复杂的中学教学活动中,处处含有美。美是客观存在的,无处不有,既有形又无形,就看你是否善于捕捉、善于寻觅、善于挖掘、善于欣赏。知识原野开遍美的花朵,不管你驾驶形象思维之车或是抽象思维之舟都可以采摘到美的奇葩。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教学领域更是尚待开垦的美学荒原,还需园丁们勤奋努力。

二、化学美展示了世界的丰富多彩,灵活多变、阔远无际

艺术美以各种形式来反映世界面貌和美化人间——文学美、色彩美、音响美、造型美。科学美则以各种概念来揭示世界本质——丰富、深刻、繁杂、严密、有序、守恒等。化学美就是科学美的一种。的确,化学是一门描述性和理论性很强的自然科学,无景无情,只有单调的元素符号,枯燥的化学式,繁杂的物种及其性质,复杂、离奇的反应方程式,还有玄妙莫测的化学理论。我们又知道,世界是物质的,而至今三千万种物质都是由112种元素组成的。化学是一门研究元素和物质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既是极小微粒如电子、原子和分子,又是浩瀚无际的大干世界里的各种物质。化学既探究细微之粒,又展示浩大之宇,既有精细美、微观美,又有阔远美、宏观美。广泛世界,纷纭繁杂,包罗万象,千变万化,但最根本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虽变幻无穷,却有规可循。掌握了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并操纵化学变化,可极大丰富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我们的世界面貌,从这一点来讲,化学又有其生活美和创造美。居里夫人说过:“科学探讨研究,其本身就包含着至美”。化学就在于它以抽象的形式展示着浩渺宇宙博大精深的和谐之美,化学语言是由化学变化和抽象思维编织而成的彩带,它把微粒和宏宇溶为一体,描绘了一个多姿多彩、生机蓬勃的化学美原。

三、化学教育中的美育

1.化学物质美、自然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类自古以来就制造并利用各种饰物来炫耀财富,美化生活。如彩贝、珍珠、宝石、白银、黄金等,一顶王冠之所以价值连城是由于镶满了各式宝物。不论是金壁辉煌、富丽堂皇的古代皇宫,还是精美豪华、气势恢宏的现代楼馆,不仅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象征,也是化学原料的有效聚集。现在,科技高速发达,人类认识的物质已经有三千万种。其中,新、特、奇、绝的装饰材料千姿百态,美化世界。各种新型合成材料如塑料更是奇光异彩,粉墨登场。你若进入一个大型超市,货架上各式各样的塑料包装真是五彩斑斓、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宛如进入一个百花齐放、景观迷人的大观园中。自然界里的石灰石更是千形百状、各具特色。风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正是石灰石溶岩地貌的典型代表。由于长时期的地表化学变化,使石灰石形状变异,或平地究兀,或直立清波,或静卧旷野,或倒挂幽洞,如巨钟,似雄狮,像淑女,同巨笋,神工鬼斧,景态迷人。还有那人工矿石雕塑的雄浑与纤巧,节日焰火的绚丽多彩,化妆品的细腻与芳香,调味品的美味与馨香,家居饰物的光滑与柔和等等,充分显示了化学的物质美与自然美。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奇妙无比的化学物质丰富美的世界里,是化学物质不断点缀和美化着我们的世界和生活。

2.化学实验美、变化美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化学实验是洞察物质世界的窗口,首先揭开物质世界内部殿堂帷幕的是科学实验。一项好的化学实验,体现着人类对真美的追求,不仅给人以智力思维上的满足,而且给人精神情感上的陶冶,不仅宣告着创新劳动的收获,还给人以赏Jb悦目之感。当年化学大师诺贝尔的发明炸药的带有浓厚悲剧色彩的实验,不仅是科技史上一大壮举,而且充分显示了化学实验的创造美,可以说至今延续百年的全球最高科学大奖诺贝尔奖的源头是化学实验。

3.化学理论美、结构美

美学教育篇(7)

一、深入认识美育的价值

美育能够培养人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引导人们平衡物质和精神生活,追求人性的完满,同时达到促进其他教育的良好效果,如有助于德育塑造人的内在品质和外部言行,有助于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的冲动,培养和发展创新人才等。古今中外有关美学价值的理念大概如此。虽然美育的价值深入人心,但是美育的实施却并没有真正到位。

学校是人类文化摇篮,肩负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更是美育的重要基地,然而美育在教育中的缺失现象非常普遍。学生普遍存在审美能力不足、审美趣味低下等问题,原因多为学校美育实践中存在领导体制缺失、课程建设落后、师资匮乏等。这首先反映出人们对于学校美育观的认识偏差,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能够认识到美育的价值,但是往往对美育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很多不足和误区,要么将美育视作德育或情感教育,要么把美育等同于美学理论的教育或艺术教育。美育与道德教育、艺术教育、情感教育、美学教育等范畴之间的关系一直纠缠不清。1987年,教育理论家滕纯先生正式提出“大美育”这一术语,他认为在所有的课程中,在一切的教育教学生活中,都有美育的因素,可以说美育是无时、无处不在。所谓“大美育”,是指着眼于教育整体的美育化,这种大美育观将美育视为整个教育的一种境界,把美育当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最终使教育达到一种自由创造的境界。

“大美育观”是在美育概念经历了“艺术教育”、“美感教育”、“情感教育”和“全面育人的教育”等发展演变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美育观念,具有新的特征。以前一提到美育,就以为是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的事情,“大美育观”主张把美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和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从而达到美育普及的效果。树立“大美育观”,以新的理念指导美育实践,必将推动学校美育的创新和发展。

二、将美育与小学数学结合

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还很基础,在打好基础的过程中将美育渗透到数学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都用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中,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及发掘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蕴藏的重要思想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最有用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的思想和数学的意识。因此,我们应当在数学教学中地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

但是作为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展示它的简单过程和所运用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为追求真理而勇于探索的精神。掌握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的有效结合点,明确每个数学知识应渗透那些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时,应以学生现有的思维发展水平为依据,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展开主动探索活动,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更好的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同时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数学修养,掌握数学方法论、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知识,不断更新观念,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研究,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数学教学,也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完成数学美育教育。

相信在新课标的前提下,小学数学美育教育的提出会使其教学有所改善,是教学质量从根本我所改变。

三、 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

20世纪最后的20、30年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要求国家的经济、政府人员不仅要有经济政治的眼光,还要具有美学的眼光和文化的头脑。

(1) 60年代以来,商品的文化、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其使用、交换价值。

(2) 21世纪最大的产业有两个:信息产业(高科技)和艺术产业。

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一个极好的契机。21世纪中国的复兴,要使人民发挥原创性和智慧;而哲学、史学、艺术的教育,正是可以激发人的原创性的教育。美育可以使我们民族在新的世纪为世界贡献一批大师。为在高科技、数字化社会中保持精神的平衡和社会安定,为使经济持续增长,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蔡元培先生,提倡美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时代呼唤的积极回应。

四、学校教育应加强美育

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育对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水平和整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学校师范教育,对美育更有着特殊的要求,因为它是“教师的摇篮”。

(一)有利于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基础教育者的素质。目前在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等功利化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给广大未成年受教育者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其中有体制缺陷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基层教育者自身素质低下的原因。

学校教育的美育研究和实践能够提高师范生的审美能力、水平和整体素质,他们将大多从事中、低等教育或其他教育工作,从而直接影响更多的收中、低等教育者的审美能力、水平和整体素质,有利于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二)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

很多学校教育者有着这样的感慨:如今的学生不好教了,因为他们在踏进大学校门之前,就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气,突出表现在审美趣味低下和审美功利化不能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这与其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受到很好的美育有很大关系。基础教育阶段是人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是人的一生发展中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模仿能力强,极易习久成性,如果教育不当,则会荒废一生。

总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完美人格。美育的任务就是塑造审美的人生境界,培养和谐完美的人格,这与教育、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在学校教育中,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使德、智、体。美等教育并列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身心和谐发展、人格完美的高素质人才。

美学教育篇(8)

“隋唐的文学艺术”是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中的一节文化课。介绍了我国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由于文化课在考试中的比例少,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常常被教师忽略。众所周知,隋唐时期,我国处于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积极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风气开放,民族文化融合,中外交往频繁。这就为文化和艺术的繁荣创造了条件。随让时期的文学和艺术史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璀璨明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教育素材,对于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基于以上认识,我依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突出对学生的美育教育。

一、新课导入

通过学情分析,我发现学生对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导入新课时,我以唐朝典型的音乐“霓裳羽衣曲”为背景,展示了一组学生熟悉的隋唐时期的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相关的精美图片。古典的音乐加上精美的图片,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将学生带到了特定的历史情境中。给学生留下了强烈的“美”的震撼。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触摸“美”。

二、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部分,我将它分成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诗歌的黄金时代

首先,展开一个男女同学之间的小竞赛,引导学生吟诵积淀的唐诗名句。在这种紧张积极的竞赛氛围中引出本节课的第一个板块-----诗歌的黄金时代。

诗歌的黄金时代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先引导学生分析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为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做到集思广益,我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展开讨论,在学生给出答案的基础上,我再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详细的讲解。突出政治、经济与文艺的关系。

然后我和学生一起来了解唐代诗人中的3位杰出代表。在课件中我搜集大量的图片和诗歌,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吟诵中感受盛唐时期李白的豪迈奔放,社会剧变时期杜甫的忧国忧民意识,晚唐白居易对黑暗社会的猛烈抨击。结合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作品中反映的人生态度和追求,引导学生共同探究青少年应该如何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树立积极人生态度。

【设计意图】通过小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吟诵诗歌时进一步感知文学“美”,了解诗人的人格“美”,树立“美”的人生态度。

第二板块书法和绘画

这是本节课的另外一个重点。在对颜真卿、柳公权做简要介绍后,我在屏幕上导出颜真卿、柳公权书法作品的代表作,然后让学生拿出纸和笔临摹二人的书法作品。并从学生中选出6幅优秀作品,让学生发表各自看法。让我们的中学生更多的接触国学,感受国学的伟大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个情感的升华:“字品即人品”,引导学生做好人,写好字。

接下来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张旭和怀素的草书,并谈谈从中悟出的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绘画能较为准确的反映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我先请两个同学分别说说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所反映的具体内容,然后再进行总结。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请10个同学表演《步辇图》中的场景,同时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设计意图】学生临摹书法和表演其实就是创造“美”的过程,进一步加深“美”的体验。

第三板块敦煌莫高窟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首先我简要的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发展历史,让学生对这一名胜古迹有个基本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参与其中,共同解决基本知识点。接下来我用大量的图片资料从不同角度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塑像和绘画,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切身感受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的魅力,从而激发其爱国主义强情怀。

为了更好的突破难点,我采用材料题的形式。启发学生共同探讨敦煌莫高窟出现和保存至今的原因。在材料中我着重应用了两则材料,即敦煌莫高窟当今的沙化现象严重和小学生积攒零花钱支持敦煌莫高窟的文物保护,着重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文物的意识。

【设计意图】敦煌莫高窟的现状令人堪忧,在分析其现状和寻找出路时就是对学生行动“美”的积极暗示,培养学生保护“美”的意识。

第四板块音乐和舞蹈

这个知识点要求理解的知识不多,我安排了一位善于舞蹈的学生课前做好准备,配以“霓裳羽衣曲”款款而舞,学生近距离欣赏美。

【设计意图】学生现场舞蹈,是直接创造“美”的过程,通过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同学对“美”的创造,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在生活中创造“美”的积极性。

(三)课堂小结

美学教育篇(9)

Li Debin

【Abstract】Chemical that door there is a natural subject objectively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beauty of science in chemistry, a special performance. ①Chem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can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knowledge; ②Chemical aesthetic education can help students under the laws of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cre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③Chemical beauty can be a good student motivation for students; ④Aesthetic impact of scientific creativity through intuition.

【Key words】Inquisition; Esthetic化学这门自然学科中客观存在美,是科学美在化学中的特殊表现。在化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化学的、以及其他各种美的事务,把化学只是教育与审美教育融为一体,在促进学生学习掌握化学只是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促进他们良好的人格品质行为、智力、能力、身体素质等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化学审美教育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在各种学习过程中,对注意的重视的都有大概一致的倾向。有意注意是一切知觉活动的前提,但每一对象能引起不同主题注意的程度是不同的,且同一主题对象在不同时候。其注意程度从经验上讲也有区别。而无注意有更大的吸引力,心理学认为,原因在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个体倾向性与内部状态。我认为化学中进行化学审美就可以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这种转化有助于加深知识理解和加强知识的记忆。

对于化学语言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理解符号的化学意义,并能规范地使用这些符号表达化学事实。这可借助于学生对化学至关美的审美感受,在由符号联想到相美的化学事实经验时,就会给回忆提供合适的线索,从而加强记忆和回忆的速度和准确性。

2化学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根据美的规律美进行创造

化学中的“真”“善”“美”是统一的,化学审美教育可以是哦学生建立起社会化的审美意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判断力。化学中按美的规律进行创造,包含两层含义:其一,符合美的规律进行化学理论的创造;其二,应用美的规律为社会创造丰富多彩的物质产品。

化学中的美育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进行创造,也可以广泛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化学实验室的洁净、整齐、实验记录的真实,元素命名的爱国主义表现等,都可以对学生树立良好的,健康的思想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

3化学美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动机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对学习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在化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兴趣和动机,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直接帮助的。化学审美教育,是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以化学美具体表为中介,引导学生分析其审美素质,从而共同达到审美感受的过程。化学中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事实,就是因为其中含有与其经验相符的审美要素,而能获得愉快的审美感受,只不过这种感受的审美原因未被意识到而已。那么,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讲授化学时或之前或之后,分析其审美要素,而这些审美要素也就算学生感兴趣的事物骨架,是与事物与本质相联系的。所以通过审美中介,使学生的兴趣由自发的暂时情绪体验,转化为一种透过被主体同化的审美要素来认识事物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就是学习动机的雏形。逐渐地,通过化学审美中介,学生就会产生对化学执着的追求、探索化学运动本质的内在机动。

4美感可以通过直觉影响科学创造

4.1直觉是科学创造的契机:在自然科学发展史中,直觉创造的例子更多,科学都每每以此为契机开拓新的方向和领域。凯库勒梦见到直到现在都有争论的苯环结构,门捷列夫猜想原子按期原子量系统化的原则,以及彭加勒自述发现福克斯级数的经过,都是典型的直觉或顿悟或员感为契机的创造性发现。

美学教育篇(10)

美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校外美术教育相比,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更为长久,无论是理论还是经验方面,学校美术教育都超过了校外美术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教育的理念也不断发生改变。接受美术基础教育的大多是在校的青少年,这一群体接受校外普及教育对自身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校外美术教育对于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有重要的作用,部分青少年选择在校外美术培训班接受美术教育,不仅可以放松身心,也可以消除紧张心理。许多知名艺术家小时候都参加过少年宫美术小组活动。经过长时间的锻炼,许多学生在校外美术活动中增长了见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校外美术教育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青少年学习美术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学校美术教育与校外美术教育的定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多,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国内也出现出了多种类型的教育形式。文章主要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美术教育和校外美术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按照教育的时间、场所将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划分为学校美术教育和校外美术教育,对两者的概念进行分析,指出两者的区别。

1.从时间的角度分析

学校教育一般为全日制,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白天。参照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的规定,初中生在校活动时间不得超过7小时,小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春夏季与秋冬季的作息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春夏季定为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秋冬季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校外美术教育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教育活动,一般在双休日及周一至周五的晚上。具体的时间表根据校外美术教育机构的情况制订。

2.从教学地点的角度分析

学校美术教育一般发生在学校美术课堂上。校外美术教育一般发生在校外美术教育机构的美术活动教室。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3.从概念的角度分析

课本中所定义的学校美术教育是指,在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体系背景下,聘请持有美术教师资格证的教师,面向全体中小学生进行的正式的美术学科教育。而校外美术教育是指,青少年在学校以外的地理区域或者服务机构,通过个人或者某个团体组织一定的科学技术活动、公益活动、文化娱乐活动进行美术知识宣传,在校外的一些固定机构接受美术知识教育。

二、学校美术教育和校外美术教育的区别

1.教学活动组织方式的差异

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乐于接受自己喜欢的教学活动,如果教学活动的组织模式是自己喜欢的,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学模式因人而异,不同的教师会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不同的组织也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多种,主要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授课制等。学校美术教育主要采取的教学模式为班级授课制,而校外美术教育往往会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

2.教学内容的差异

学校美术教育内容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带有法规性质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规定,教材首先要经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家审查,然后才可以出版。校外美术教育的内容不受教学计划和教科书的限制,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兴趣性,具有资源的互补、理论与实践的互补、共性化与个性化的互补等优势。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美术相关知识更新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学校教育系统难以通过课程标准的改变,随时随地地调整教学内容,但是校外美术教育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的更新。对目前的美术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可知,现代校外美术教育似乎更能全面体现信息时代的要求,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

结语

学校美术教育与校外美术教育同为学生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接受素质教育的平台,两种不同模式的教育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两者可以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为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最大限度地促进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美学教育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32-01

我们常常提起审美,倡导审美,那么什么是审美呢?"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美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做出一个评判的过程。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使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做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而在新的教育改革体制下,对于美育的教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着重美育的教育。那么,美育教育在新的教育改革中到底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呢?

1.美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美育又可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通过审美活动,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最后得到艺术美的润泽和熏陶。

2.美育教育存在的阻力

2.1社会对美术课仍存在轻视心理。素质教育在今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倡,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普通民众,都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如何看待美术教育的问题上,观念还是有所偏差,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美术教育成为了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开展得最为艰难的阶段,除了升学率之外,除此之外的一切活动都被看作是没有意义的,偶尔的诸如跑步、听音乐等时间很短的活动,也是为了让学生们换换脑子,然后继续钻进书山题海之中,学校-课堂-家庭,三点一线的生活使学生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和涉及文化课以外的任何活动,其中就包括美术教育。 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几所学校之中,如何改变长期以来的对于审美教育的漠视,真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整个中国教育界一个需要持续思考和努力的大问题。

2.2对美术课的认识不端正。长久以来,人们对美术的认识就是在上美术课时美术老师在黑板上随意画一幅简单的画,然后要求学生照着画,或者在讲台上放一个简单的物体,让同学们照着画下来。但是一些美术常识、美术的基本技能,常人也应当有所了解和掌握。记得台湾知名女作家三毛在自传中曾有这样的叙述:她想要换一个板凳,在平面里画出了三条腿之后,不知道第四条腿应该画到哪里,为此感到十分惭愧。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绘画尝试,只是涉及到了立体方面的初步知识。相信不仅仅是三毛,我们很多人想要描述一个物体的时候,也会常常觉得自己的绘画水平实在是欠缺太多。所以说,素质教育已经是一个趋势和必然,应试教育观念下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适合综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和一定的艺术技能,已经成为了人们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2.3学生对美术课的不重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所学学科的重视程度。长期以来美术的"小科"地位导致家长也对美术学科存在偏见,认为学习美术耽误了主科的学习,只有学习不好的,升学希望不大的孩子才去学习美术,所以不允许学生学习美术。至于孩子的美术学习状况,他们根本不关心。许多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学生都因为家长的这种轻视的态度,而放弃了最初的理想。记得学生填《成长手册》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对美术的态度这样写道:"我要好好学习文化课,如果实在不行了,我就去当画家。"笔者不知道这位学生填《成长手册》的时候是什么心态,但作为美术老师,看了这段话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么短短的一段话,让老师感到伤心,但同时也折射出当今社会上对美术的不重视,对美术的不了解。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美术本身也是一门学科,对于个人完善和个人发展有着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主观认识上尚且如此,实际行动则更不会有什么作为,在这种心态下是不可能开展好美术教育的,更难以让学生接受到艺术美的润泽和熏陶。

在大力进行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倡导审美教育新观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这必将为课程改革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家长、社会都应深思。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许多历史的遗留问题和理念的转变也绝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一个没有文化和艺术素养的民族,将无法立足于21世纪的世界强大民族之林,而真正的文化素养则必须通过真正的艺术教育才能达到。今天,在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时候,美术教育也将开拓出一片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