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大全11篇

时间:2022-10-05 18:31:55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1)

在这三个月的工作时间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大学生社区工作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2)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这次的活动让我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社区服务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服务,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为社区服务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参加这类实践活动,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是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这也是这个活动开展的初衷;二是增加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使得学生不再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的所在;三是让学生们学会感受社会,体验社会,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让我们自觉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去感受更广阔的人生。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意愿,它已经不符合现代高中生的追求,如今的高中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希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下,此类活动正逐渐壮大,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然,这种活动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学生更趋向于全方面发展。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

看到了成绩,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学习也一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而且我们都努力的去做了。在曲折中前进,在挫折中成长,相信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我们每一天都是有收获的,我们总是在进步。

拿着水桶,抹走桌上的尘埃,擦亮窗户。拿起油漆桶,刷走墙上的涂鸦。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很久没有做过了,趁着寒假,我有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通过此次社区服务,我不但享受了劳动的快乐,而且体验到了为人民服务的满足感。墙上,那些各式各样的涂鸦,硬生生地挂上的图画和办证,让人看了很不是滋味,环境是靠大家来保护的,可是大家却不以为意。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3)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是,我觉得个别惭愧,都怪自己不够争气,不珍惜这好的时间和机会去好好读书,整天都无所事事,在家里一点事也不会做。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对自己产生,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我相信,自己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范文二】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劳动。xx曾在八荣八耻中明确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通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

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而且我们都努力的去做了。我们做了将近半天的活,包括拖地、扫地、擦窗等。最后当事情全部完成的时候,我们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

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工作也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果。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这次劳动并不是很难,想想父母每天都要工作,辛苦挣钱供我们读书,而我们只要坐在教室里学习,没有负担,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

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想到父母小时候连吃都吃不饱,更别说读书,比起父母来,我们幸福多了。或许赚钱这么辛苦,甚至比这样更辛苦。一想到父母,我真的觉得好愧疚。因此,我在心底暗暗的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让父母以我为骄傲。

从这次劳动中,我还明白了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一次劳动对我的身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想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得认真负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这样所得到的和所收获的经验和价值是值得学习和珍藏一辈子的。

【范文三】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着、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

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

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

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我相信,自己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范文四】

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的里程碑,作为基层党组织,xx社区党总支从抓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入手,抓班子,强队伍,注重基层党支部的管理、教育和培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创先争优工作的开展,促进了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提升了社区的工作水平。我们通过调研提出承诺、宣誓承诺、公开承诺、认真践诺,对不符合实际、达不到标准的承诺事项,进行调整和修改,坚决杜绝了走过场、流行式的不良现象。

今年4月份以来,社区按照区委、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全面深入地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全体党员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

创先争优活动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行动迅速。按照上级要求,我社区党总支部于4月16日召开了“创先争优”动员大会,制定了实施、安排与,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以“增强服务意识,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为主题的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以为民服务为核心,为争创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目标明确,特色突出。社区党总支部根据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实际,以当前的中心工作为目标,从社区维稳、计生、矛盾纠纷、困难救助、下岗失业人员服务、小区物业管理及处理空发事件等为民办实事工作着手,将创先争优工作逐步推向深入,突出了争创活动以社区服务为主的争创特色,通过开展“五关爱五帮助”、实施“五心”工程活动,引导社区党员争做“五个模范”(勤奋学习的模范、服务群众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争创佳绩的模范、促进和谐的模范)。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打造平安型和服务型社区,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

三、党组织和党员认真履行承诺。社区组织党员完成了承诺公开并上墙公示。对不符合实际、达不到标准的承诺事项,进行调整和修改,坚决杜绝了走过场、搞行式的不良现象。社区党支部将辖区内的重点纠纷、棘手矛盾、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因人因支部进行了分解,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承诺事项,填写《党组织公开承诺书》。党员根据自身承诺的内容,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履行承诺,在争创活动中,每名党员都很好地践行承诺,起到“五带头”的作用。

四、创先争优活动初见成效,党员群众关系更和谐。

社区利用板报、宣传栏、社区博客、党员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性,扩大群众知晓率。积极调动社区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加入到创先争优队伍中,发挥集体的智慧。

【范文五】

在假期里,我参加了许多社区活动。我非常喜欢参加,因为参加社区活动会给我许多知识,让我们了解外面大千世界的新鲜事。

我们参加过许多活动,在社区看过电影,发过传单,学过剪纸,当过小巡逻员,还慰问过老人。这些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慰问老人的那件事。

那天我们许多同学一大早就知道社区,老师说:“今天,我带你们去慰问一位以前曾经当兵打仗的老人。我们安排一些节目给他。”我们这些同学可是多才多艺啊,有的会吹笛子,有的会拉小提琴,有的会唱歌,有的会跳舞。老师还给我们精心准备了一首歌,让我们大合唱,这首歌的名字叫《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练了一遍又一遍,终于练熟了。大家都高兴的去了。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4)

一、牢固树立为民意识。做为党员就要立足本职岗位,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牢固树立为民意识,尤其是作为社区工作人员,必须坚持把维护群众的生活保障、根本利益作为活动宗旨。要一心一意“为民”,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权益。要尽职尽责“护民”,做到决策体现人民意志,过程维护人民权益,结果落实人民利益。要实实在在“利民”,坚持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现实问题、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5)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和深化医药改革文件,更加明确了我们今后的目标和途径。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卫生工作者,我要更加知道卫生工作是一项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居民健康的问题。胡总书记报告强调了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有健康才有小康。这使我们对人民健康的理解放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的高度。同时弘扬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好我们的卫生服务工作,使各项工作有新思路、新突破、新举措。

作为中心副主任、党员、社区卫生工作者,我认为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要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谋划好今后的社区卫生工作和人民身体健康结合起来;着力提升我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要提升我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自身素质。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有目的,有方向,多思考、系统安排。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今年我中心继续开展“三卡一岗”创优质服务窗动和积极开展“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活动”活动,我们要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通过学习,从而使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才能更好地为蕉北社区居民服务。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增强为社区群众服务的本领。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个为群众服务的窗口单位,它的服务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群众的热情。我们要在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热情服务的宗旨,做到廉洁办事,为蕉城区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6)

一、一年来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的回顾

一年来,我区社区建设工作在区委领导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社区主办,形成了巨大的工作合力,使我区社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社区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态势。各街道党工委和有关部门推进社区建设工作的力度普遍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社区办公经费和社区干部补贴标准得到普遍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社区活动丰富多彩,社区功能得到比较充分体现。具体表现在:

一、理清思路,确定重点,社区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区委、区政府把社区建设列入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之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社区建设情况汇报,不断理清和完善社区建设思路。通过组织召开全区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和社区干部座谈会等形式,把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贯彻到基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深化城市管理、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基础工程,是促进社会稳定、维护安定团结的重要载体,是加快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大任务。区委、区政府每年都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提出有关深化社区建设的意见和要求,并以刚性指标的形式纳入“一把手工程”加以推进。提出了高标准整合社会资源、高效能管理社区、高质量服务居民的理念。不断探索社区建设新途径,巩固社区建设成果,通过建立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开展“一站式办公、一门式服务”、与居民群众建立连心桥开展聊天活动等手段,有效推进了社区建设进程。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感到现行的服务模式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我区实际,确定了2003年重点抓好以改善“一站四室”条件为主要内容的硬件建设也就是物质文明建设;2004年重点抓好以居民服务呼叫中心为龙头的社区服务软件建设,也就是精神文明建设;2005年重点抓好以社区居委会换届为契机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区民主自治进程,也就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具有我区特点的社区建设阶段性目标。通过先进的现代化手段,创建数字化社区,实现社会化服务。建成了集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社区服务呼叫中心、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特困职工帮扶中心、行政投诉受理中心“五位一体”的**区公共服务中心。从而更好地转变了政府职能,为驻区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居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全方位全天候服务。形成了具有我区特点的以无线技术为主的社区服务网络。各街道办事处也抓住有力契机,乘势而上,实施了社区建设“五大工程”:一是以完善社区服务为主题的民心工程;二是以加强社区低保工作为重点的兜底工程;三是以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为依托的基础工程;四是以建设社区综合信息网为手段的数字化工程;五是以强化组织领导为保证的保障工程。公共服务中心的建成和“五大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全区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社区建设基础不断完善

社区建设工作内涵丰富、覆盖面广,是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必须创新思路、提高标准、完善功能、培养人才、规范发展,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 2、引进市场机制,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社区建设应该而且必须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才具有生命力。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确定了运用市场机制建设“数字社区”的工作思路。结合今年全区开展的创建服务型人文社区活动,运用三种方式解决居民生活难题。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向市民提供行政事务类服务;二是政府提供公共运营成本,使社会资源与政府工作实现有效对接,无偿为市民、企业提供信息与社会服务;三是政府搭台运用市场化手段创建新型载体,建立信息网络为民服务。整合域内闲置资源,建成了2200平方米的“**区公共服务中心”一期工程,与辽宁凯希达网络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建立起以“96777”为核心的辐射全市的信息呼叫中心,并与街道、社区联网,实现社区教育电教化、社区服务网络化、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区公共服务中心包含“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社区服务呼叫中心、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特困职工帮扶中心、行政投诉受理中心”五个服务系统。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就是将具有公共行政职能和行政许可权限的部门纳入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形成一站式办公格局。社区服务呼叫中心是通过建设以无线信息平台为载体,建成全国领先的集因特网、热线电话、单键呼叫为一体的区、街、社区三级智能呼叫中心,为179名社区干部配备了移动信息接收机,为20名残疾人安装了六功能的单键呼叫器,24小时全天候为居民提供完善、快捷优质服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负责全区失业人员日常求职登记、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用工洽谈、就业培训等工作。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组织针对生活困难的职工家庭进行帮扶救助的载体。行政投诉受理中心负责受理对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和接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投诉的分办、答复的机构。中心启动一个月以来,已接到各类求助咨询投诉电话近千个,就业信息500多条,为100多人找到就业岗位,40多户居民通过96777接受了家政保洁服务,分办行政投诉11条,全部由区内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在区政府网站上反馈。真正实现了民思我想,民意我行,民权我护,民生我助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三、明确职责,齐抓共管,社区建设合力不断增强 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2004年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区公共服务中心的正式启动,受到了省、市领导的热切关注和高度赞誉,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与会领导到现场进行参观,宏伟区、弓长岭区等先后到中心参观学习。我区社区建设经验在全省社区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做了中心发言。**区人民政府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社区建设示范区;武圣街道、襄平街道被命名为市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安居社区等6个社区被命名为市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孙杰等11名社区干部被命名为市优秀社区工作者;徐龙军等5名同志被命名为市社区建设先进工作者;市交警支队等4个帮扶单位被命名为市优秀社区建设帮扶单位;高志峰等4名同志被命名为市优秀社区志愿者。

二、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发展我区社区建设成果,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按照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的目标和学习型、服务型、自治型、数字型、生态型社区的要求,把每一个社区都建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服务型人文社区,全面构筑城市基层管理、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平台,推动我区社区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条件。我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几年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满足居民群众服务和活动的要求还有距离,还要进一步改善社区工作条件。要通过这次大会,促进社区工作规范化建设。按照市里要求,到2006年底,全区社区“一站四室”面积要有85%达到省级标准400平方米以上,至少不得低于300平方米。为实现这个标准,各街道办事处要编制好建设规划,要把社区“一站四室”建设纳入全年工作总体目标之中,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拓宽投资渠道,确保“一站四室”建设目标按时完成。社区居委会是群众自治性组织,禁止一些部门向社区搞摊派,增加居委会负担。除政府部署的任务外,凡是需社区协助的,要征得社区同意,确保社区干部有足够的时间,管理居民事务。

(二)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社区组织和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组织和优化社区干部队伍是建设服务型人文社区的重要组织保证。2005年上半年全区将进行第六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各街道办事处要抓住这个契机,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要从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下岗失业人员等人员中多渠道选拔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岗位。要组织社区干部认真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进行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宗旨教育,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广泛开展“无假日社区”、“走千家、进万户”和“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要加大社区干部培训力度,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搞好理论知识、业务技能和微机操作的培训,实现教育培训制度化。逐步在社区干部中实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等级评定制度,建立奖罚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对侵害群众利益、以权谋私、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社区工作人员,街道办事处、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有权提出罢免建议,交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依法履行罢免程序。

(三)充分发挥社区综合功能,搭建城市基层服务管理平台

一是社会保障功能。社区的首要事情就是构建社会保障基础平台。要把民政部门的社会福利、城市社会救助、双拥优抚等工作纳入社区服务之中,使所有的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城市困难群体都能得到及时救济和帮助。社区要发挥优势,协助民政部门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调查和初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认定社区中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对象,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和就业提供方便;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积极开展职业介绍,要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形式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使社区成为全方位、广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的载体和平台。

二是便民服务功能。即面向全体居民的生活需求,借助96777平台大力开发托幼、托老、配送、家政、保洁等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使居民从社区服务中得到便利和实惠。进一步完善和扩展**区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将特服电话、网络信息、中介服务、救助服务、配送服务等服务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培育与规范社区服务市场,推动社区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三是城市管理功能。做好卫生保健宣传,提高居民预防疾病能力。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要求,继续做好社区重大疫情的预防和报告,提高全社会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防护能力;组织社区居民大力治理脏、乱、差,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建立健全社区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网络,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流动人口的管理教育,及时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文化教育功能。各社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组织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教育、娱乐等活动,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率、增强居民群众的参与率,赢得社区居民的满意率。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崇尚先进、团结互助的社区道德风尚,提高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四)加强民主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社区民主自治规范发展。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社区民主自治体制建设,不断完善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在第六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要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开展社区干部直选工作,把那些能办事、会办事的人选上来。按照十六大提出的“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要求,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开展争创“标兵街道党工委”、“标兵社区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双争”活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建立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居务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一步明确社区职责,赋予社区民主自治权利,广泛开展居务公开活动,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要创造性开展社区“双评”工作,由社区居民民主评议社区工作,社区居委会民主评议驻社区单位工作。2005年,我区社区“双评”工作覆盖面达要到80%以上。发挥社区自治组织办理公共事务、发展公益事业的社会职能,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使社区自治组织能够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保稳定,推进社区的全面发展。社区组织在依法自治的同时,要协助政府做好低保救助、教科文体、司法治安、消防城管、卫生计生、双拥共建等工作。对协管的工作,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转变职能、重心下移的要求,做到“费随事转、权随责走”,把工作经费落实给社区。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7)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社区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强社区建设,改进社区服务,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社区服务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我们的社区就处在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前沿。因此,我们必须站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密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破解社区服务工作中的难题,通过更加完善、更加贴心、更加务实的社区服务工作为群众解决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

2.加强社区服务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社区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只能是一句空话。要建设和谐社区,就必须服务群众、造福居民,使社区居民安居乐业、幸福美满。因此,做好社区服务与建设和谐社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区服务通过帮扶弱势群体体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弘扬社会公德,通过组织互帮互助营造良好社会风气,从而有力促进社区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实践表明,社区的服务水平越高,社区的社会秩序就更安定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和谐。

3.加强社区服务工作是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现实需要。社区是居民生活最重要的场所,社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要做好社区服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社区服务,同时对服务的需求也日益丰富多样。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社区服务工作,要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努力为居民营造舒心、安心、顺心的社区生活环境。只有社区服务工作做好了,才能增强广大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激发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的社区工作也才能有更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准确定位,全面推进社区服务工作

服务居民、方便居民、造福居民,是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根本任务。因此,我们要将社区居民的需求作为社区服务定位的风向标,以居民呼声为第一信号,以居民利益为第一追求,以居民满意为第一标准。通过努力,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1.要为社区居民提供“心连心”的服务。社区是党委政府与居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社区服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的社区服务工作要切实发挥好“连心桥”的作用,对上为党委政府分忧,对下为居民群众解难,让居民深切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使居民加深对党委政府的感情。要做好衔接器。协助政府做好社区公共服务,以社区事务工作站和社区服务中心为载体,承接政府延伸到社区的各类服务职能,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社区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以及医疗卫生、计生、文化、教育、体育、安全等服务工作。要做好转换器。及时为居民提供“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服务,既要向居民传达好党委政府有关政策精神,使党委政府的意图转化为居民群众的意愿;又要把居民的呼声真实反映给党委政府,使居民的需求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

2.要为社区居民提供“手牵手”的服务。社区内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的多样化,要求社区必须发挥好组织和协调作用,积极为有服务意愿者和有服务需求者牵线搭桥,实现居民的自我服务,达到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目的。要搭建邻里互助平台。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倡导社区居民开展社会捐赠、互帮互助,为区内弱势群体提供应急服务和辅救助服务。要搭建民间组织平台。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慈善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服务的组织,使社区居民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实现自我服务。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优化整合志愿者队伍,指导志愿组织和志愿人员以“一帮一”结对子、生活帮扶等方式,开展社会救助、优抚、助残、老年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要搭建社会化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社区内或周边单位服务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引导和管理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建立社区商业服务网点,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社会化服务。

3.要为社区居民提供“情系情”的服务。我们的社区居委会是民选出来的自治组织,社区干部必须时刻心中装着居民,要用真情投入服务工作来回报居民群众的信任、赢得居民群众的爱戴。要加强主动服务。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群众多沟通、多了解居民的迫切需求,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真正体现便民、利民、为民、惠民。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积极的宣传引导,培养居民参与社区自我服务的意识,增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认知及认同感,从而提高居民的参与热情。

三、强化措施,确保社区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近年来,我市社区服务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提升水平的新阶段。要把新阶段的社区服务工作做好,取得党委政府满意、群众满意、自身满意的实效,使社区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关键在于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扎实工作。

1.加强领导发挥合力是关键。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加强领导发挥合力是推进社区服务工作的关键。要坚持党的领导。在社区服务中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群策群力、共同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的良好局面。要弘扬新风正气。以社区互助服务、爱心服务、志愿服务等为载体,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发挥其强大的号召力和向心力,深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要健全领导机制。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志愿者、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保证社区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要形成整体合力。各镇(区)要将加强社区服务工作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帮助社区解决开展服务工作所需资金、场所和人员等实际问题。市社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业务指导,进一步落实推进社区服务工作的具体举措,形成整体合力。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8)

一、一年来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的回顾

一年来,我区社区建设工作在区委领导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分配合,社会参与,社区主办,形成了巨大的工作协力,使我区社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社区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态势。各街道党工委和有关部分推进社区建设工作的力度普遍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社区办公经费和社区干部补贴标准得到普遍进步,社区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社区活动丰富多彩,社区功能得到比较充分体现。具体表现在:

一、理清思路,确定重点,社区建设水平不断进步

区委、区政府把社区建设列进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之中,纳进重要议事日程。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社区建设情况汇报,不断理清和完善社区建设思路。通过组织召开全区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和社区干部座谈会等形式,把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贯彻到基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深化城市治理、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基础工程,是促进社会稳定、维护安定团结的重要载体,是加快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重大任务。区委、区政府每年都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提出有关深化社区建设的意见和要求,并以刚性指标的形式纳进“一把手工程”加以推进。提出了高标准整合社会资源、高效能治理社区、高质量服务居民的理念。不断探索社区建设新途径,巩固社区建设成果,通过建立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开展“一站式办公、一门式服务”、与居民群众建立连心桥开展聊天活动等手段,有效推进了社区建设进程。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进和城市治理水平的不断进步,我们感到现行的服务模式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通过外出考察、学习,鉴戒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我区实际,确定了20*年重点抓好以改善“一站四室”条件为主要内容的硬件建设也就是物质文明建设;20*年重点抓好以居民服务呼唤中心为龙头的社区服务软件建设,也就是精神文明建设;20*年重点抓好以社区居委会换届为契机的基层*政治建设,推进社区*自治进程,也就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具有我区特点的社区建设阶段性目标。通过先进的现代化手段,创建数字化社区,实现社会化服务。建成了集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社区服务呼唤中心、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特困职工帮扶中心、行政投诉受理中心“五位一体”的*区公共服务中心。从而更好地转变了政府职能,为驻区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居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全方位全天候服务。形成了具有我区特点的以无线技术为主的社区服务网络。各街道办事处也捉住有力契机,乘势而上,实施了社区建设“五大工程”:一是以完善社区服务为主题的民心工程;二是以加强社区低保工作为重点的兜底工程;三是以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为依托的基础工程;四是以建设社区综合信息网为手段的数字化工程;五是以强化组织领导为保证的保障工程。公共服务中心的建成和“五大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全区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社区建设基础不断完善

社区建设工作内涵丰富、覆盖面广,是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人民生活质量进步的重要标志,必须创新思路、进步标准、完善功能、培养人才、规范发展,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

1、整合社会资源,奠定社区发展基础。区委、区政府从社区建设实际出发,始终坚持把社区建设纳进街道办事处纲性目标考核,不断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进。通过建立“政府拨进一点、街道承担一点、社区张罗一点、政策争取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帮扶单位资助一点”的资金投进方式,拓宽社区建设资金投进渠道。截止目前,各方累计投进近500万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使社区“一站四室”建设和服务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等硬件建设迈上跨跃式发展轨道,为实现社区建设分步走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年相比,社区办公用房均匀面积由40.12平方米进步到现在的307平方米。达到5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有4家;达到400平方米以上的有5家;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的有9家,200平方米以下的有16家。往年新建成的15处社区办公用房全部建立了居民事务受理中心,实现柜台式服务,进步了社区与居民的亲协力。为进一步深化社区建设,进步整体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引进市场机制,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社区建设应该而且必须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才具有生命力。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治理和服务模式,确定了运用市场机制建设“数字社区”的工作思路。结合今年全区开展的创建服务型人文社区活动,运用三种方式解决居民生活困难。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向市民提供行政事务类服务;二是政府提供公共运营本钱,使社会资源与政府工作实现有效对接,无偿为市民、企业提供信息与社会服务;三是政府搭台运用市场化手段创建新型载体,建立信息网络为民服务。整合域内闲置资源,建成了2200平方米的“*区公共服务中心”一期工程,与辽宁凯希达网络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建立起以“*”为核心的辐射全市的信息呼唤中心,并与街道、社区联网,实现社区教育电教化、社区服务网络化、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区公共服务中心包含“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社区服务呼唤中心、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特困职工帮扶中心、行政投诉受理中心”五个服务系统。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就是将具有公共行政职能和行政许可权限的部分纳进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形成一站式办公格式。社区服务呼唤中心是通过建设以无线信息平台为载体,建玉成国领先的集因特网、热线电话、单键呼唤为一体的区、街、社区三级智能呼唤中心,为179名社区干部配备了移动信息接收机,为20名残疾人安装了六功能的单键呼唤器,24小时全天候为居民提供完善、快捷优质服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负责全区失业职员日常求职登记、政策咨询、职业先容、用工洽商、就业培训等工作。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组织针对生活困难的职工家庭进行帮扶救助的载体。行政投诉受理中心负责受理对政府工作职员依法行政和接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题目进行投诉的分办、答复的机构。中心启动一个月以来,已接到各类求助咨询投诉电话近千个,就业信息500多条,为100多人找到就业岗位,40多户居民通过*接受了家政保洁服务,分办行政投诉11条,全部由区内有关部分和街道办事处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在区政府网站上反馈。真正实现了民思我想,*我行,民权我护,民生我助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3、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工作有序运行。一是健全各类社区自治组织。全区34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居民代表大会、议事协商会和社区保障、法律、卫生、文化、体育、环境、就业等工作组织,充分发挥其自我治理、自我服务、自我监视、自我教育的职能作用。二是优化社区干部队伍。把竞争激励机制引进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中,使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年富力强的优秀职员充实到社区。目前全区179名社区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82名,占46%,均匀年龄33岁。中*员63人,占35%。通过连续两年的双十佳竞赛活动有效地进步了社区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三是进步社区干部待遇。在保障社区干部补贴及时发放的基础上,两次调整社区干部补贴,主任、副主任、委员将分别达到500元、420元、340元。今年将出资5万多元对107名符合养老保险条件的社区干部实施养老保险。四是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社区治安、卫生、环境建设、便民利民等服务,特别是组织了城市低保对象家庭中有劳动能力暂未就业职员参与了社区服务。目前全区建立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119支,志愿者人数达到2607人,开展了17000多人次的服务。五是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全区机关普遍建立了联系社区制度,明确深进社区调研、解决实际题目的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组织技能培训等形式,为社区内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开展就业服务。出资61万元购买了740个公益岗位,安置“4*0”职员就业。积极开展就业培训,近年来共培训2500人次,实现就业10000人,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三、明确职责,齐抓共管,社区建设协力不断增强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9)

一、一年来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的回顾

一年来,我区社区建设工作在区委领导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分配合,社会参与,社区主办,形成了巨大的工作协力,使我区社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社区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态势。各街道党工委和有关部分推进社区建设工作的力度普遍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社区办公经费和社区干部补贴标准得到普遍进步,社区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社区活动丰富多彩,社区功能得到比较充分体现。具体表现在:

一、理清思路,确定重点,社区建设水平不断进步

区委、区政府把社区建设列进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之中,纳进重要议事日程。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社区建设情况汇报,不断理清和完善社区建设思路。通过组织召开全区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和社区干部座谈会等形式,把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贯彻到基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深化城市治理、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基础工程,是促进社会稳定、维护安定团结的重要载体,是加快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重大任务。区委、区政府每年都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提出有关深化社区建设的意见和要求,并以刚性指标的形式纳进“一把手工程”加以推进。提出了高标准整合社会资源、高效能治理社区、高质量服务居民的理念。不断探索社区建设新途径,巩固社区建设成果,通过建立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开展“一站式办公、一门式服务”、与居民群众建立连心桥开展聊天活动等手段,有效推进了社区建设进程。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进和城市治理水平的不断进步,我们感到现行的服务模式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通过外出考察、学习,鉴戒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我区实际,确定了2003年重点抓好以改善“一站四室”条件为主要内容的硬件建设也就是物质文明建设;20*年重点抓好以居民服务呼唤中心为龙头的社区服务软件建设,也就是精神文明建设;20*年重点抓好以社区居委会换届为契机的基层*政治建设,推进社区*自治进程,也就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具有我区特点的社区建设阶段性目标。通过先进的现代化手段,创建数字化社区,实现社会化服务。建成了集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社区服务呼唤中心、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特困职工帮扶中心、行政投诉受理中心“五位一体”的*区公共服务中心。从而更好地转变了政府职能,为驻区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居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全方位全天候服务。形成了具有我区特点的以无线技术为主的社区服务网络。各街道办事处也捉住有力契机,乘势而上,实施了社区建设“五大工程”:一是以完善社区服务为主题的民心工程;二是以加强社区低保工作为重点的兜底工程;三是以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为依托的基础工程;四是以建设社区综合信息网为手段的数字化工程;五是以强化组织领导为保证的保障工程。公共服务中心的建成和“五大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全区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社区建设基础不断完善

社区建设工作内涵丰富、覆盖面广,是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人民生活质量进步的重要标志,必须创新思路、进步标准、完善功能、培养人才、规范发展,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

1、整合社会资源,奠定社区发展基础。区委、区政府从社区建设实际出发,始终坚持把社区建设纳进街道办事处纲性目标考核,不断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进。通过建立“政府拨进一点、街道承担一点、社区张罗一点、政策争取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帮扶单位资助一点”的资金投进方式,拓宽社区建设资金投进渠道。截止目前,各方累计投进近500万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使社区“一站四室”建设和服务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等硬件建设迈上跨跃式发展轨道,为实现社区建设分步走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2000年相比,社区办公用房均匀面积由40.12平方米进步到现在的307平方米。达到5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有4家;达到400平方米以上的有5家;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的有9家,200平方米以下的有16家。往年新建成的15处社区办公用房全部建立了居民事务受理中心,实现柜台式服务,进步了社区与居民的亲协力。为进一步深化社区建设,进步整体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引进市场机制,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社区建设应该而且必须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才具有生命力。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治理和服务模式,确定了运用市场机制建设“数字社区”的工作思路。结合今年全区开展的创建服务型人文社区活动,运用三种方式解决居民生活困难。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向市民提供行政事务类服务;二是政府提供公共运营本钱,使社会资源与政府工作实现有效对接,无偿为市民、企业提供信息与社会服务;三是政府搭台运用市场化手段创建新型载体,建立信息网络为民服务。整合域内闲置资源,建成了2200平方米的“*区公共服务中心”一期工程,与辽宁凯希达网络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建立起以“96777”为核心的辐射全市的信息呼唤中心,并与街道、社区联网,实现社区教育电教化、社区服务网络化、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区公共服务中心包含“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社区服务呼唤中心、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特困职工帮扶中心、行政投诉受理中心”五个服务系统。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就是将具有公共行政职能和行政许可权限的部分纳进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形成一站式办公格式。社区服务呼唤中心是通过建设以无线信息平台为载体,建玉成国领先的集因特网、热线电话、单键呼唤为一体的区、街、社区三级智能呼唤中心,为179名社区干部配备了移动信息接收机,为20名残疾人安装了六功能的单键呼唤器,24小时全天候为居民提供完善、快捷优质服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负责全区失业职员日常求职登记、政策咨询、职业先容、用工洽商、就业培训等工作。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组织针对生活困难的职工家庭进行帮扶救助的载体。行政投诉受理中心负责受理对政府工作职员依法行政和接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题目进行投诉的分办、答复的机构。中心启动一个月以来,已接到各类求助咨询投诉电话近千个,就业信息500多条,为100多人找到就业岗位,40多户居民通过96777接受了家政保洁服务,分办行政投诉11条,全部由区内有关部分和街道办事处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在区政府网站上反馈。真正实现了民思我想,*我行,民权我护,民生我助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3、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工作有序运行。一是健全各类社区自治组织。全区34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居民代表大会、议事协商会和社区保障、法律、卫生、文化、体育、环境、就业等工作组织,充分发挥其自我治理、自我服务、自我监视、自我教育的职能作用。二是优化社区干部队伍。把竞争激励机制引进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中,使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年富力强的优秀职员充实到社区。目前全区179名社区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82名,占46%,均匀年龄33岁。中*员63人,占35%。通过连续两年的双十佳竞赛活动有效地进步了社区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三是进步社区干部待遇。在保障社区干部补贴及时发放的基础上,两次调整社区干部补贴,主任、副主任、委员将分别达到500元、420元、340元。今年将出资5万多元对107名符合养老保险条件的社区干部实施养老保险。四是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社区治安、卫生、环境建设、便民利民等服务,特别是组织了城市低保对象家庭中有劳动能力暂未就业职员参与了社区服务。目前全区建立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119支,志愿者人数达到2607人,开展了17000多人次的服务。五是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全区机关普遍建立了联系社区制度,明确深进社区调研、解决实际题目的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组织技能培训等形式,为社区内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开展就业服务。出资61万元购买了740个公益岗位,安置“4*0”职员就业。积极开展就业培训,近年来共培训2500人次,实现就业10000人,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三、明确职责,齐抓共管,社区建设协力不断增强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10)

社区公共服务是社区服务主体。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为了满足社区的公共需求,为全体社区居民提供的以公共物品为内容的社会公共服务。社区公共服务的主体是政府、非营利组织、志愿者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社区公共服务的目标是满足社区公共需求,社区公共服务的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社区公共服务的内容是提供公共物品,社区公共服务的理念是以社区居民为本,社区公共服务的属性是社会公共服务。

2000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通知》(内党办[2000]28号),自治区民政厅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包头市昆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进行社区建设工作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及时总结经验,并为进一步完善我区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和《关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内党发[2008]18号),紧紧围绕“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建设目标,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取得初步进展。2008年以来,全区各级财政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每年投入2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社区建设。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区城镇社区居委会达2101个,建立社区服务中心104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72个,社区文化服务站1118个,办公、活动场所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达1020个。截至2011年末,全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32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125个,比上年增加79个。形成了以街道服务中心为龙头、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多种服务组织和社区志愿者队伍为基础的服务网络。

二是社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各地采取选取、公开招考、居民选举产生和聘用等方式,充实和优化了社区工作人员。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居民走上社区工作岗位。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区共有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17199人,注册登记和备案的志愿者人数达10万人。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为例,从2008年起,连续3年向社会公开招聘178名大学生充实到社区工作。自2008至2010年底,全区共有3200余人报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其中,210人获得部级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2011年度,呼和浩特市举办并评选出呼和浩特地区优秀志愿者候选人21名、优秀志愿者组织候选单位11个、优秀志愿服务活动支持单位候选单位5个,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对社区公共服务的补充作用。

三是社区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得到拓展。服务对象已从传统民政对象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逐步扩展到全体社区居民及社区内的一些机构;服务内容从社会救助延伸到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社区治安、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政府信息咨询、图书阅览等便民利民服务。2012年9月,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西落凤街社区打造社区为民服务新品牌——“四点半托管中心”,切实解决小学生放学管理难、家长接送放心难的问题。

四是社区服务形式不断创新。如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设施服务和互助服务相结合等。社区服务方式、方法得到改进,方便便捷的生活服务圈开始出现,社区邮政缴费一站通业务、社区服务热线、社区公共服务站、社区网络服务平台等新型服务方式日趋显现。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区共有530个社区实现了三级联网,469个社区基本建成了综合性的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2011年11月15日,由呼和浩特福源社区服务信息中心平台提供的呼和浩特市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信息中心正式启动。此外,一号通8989966社区综合服务热线、一键通居家养老智能求救求助呼叫系统、电子保姆和福源300等服务方式进驻呼和浩特四大区。

目前,内蒙古有4个区、8个街道办事处、13个社区居委会被中央有关部委授予“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单位”荣誉称号,31个社区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和谐社区”荣誉称号。

二、内蒙古城镇社区公共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欠缺

政府主导的社区服务体系,强化了社区服务的“行政化”色彩。各地居委会干部普遍反映,他们工作的重心不在社区服务方面,而是承担区、街政府分派的大量行政事务性工作,其工作的重心向行政工作倾斜,演变为政府深入社区的一条“腿”,而不是居民自治的“头”。例如,兴康社区作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试点社区,每年应付来自市、区、街政府的观摩、视察、指导、评比检查,任务过多,负担过重,社区居委会与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能混淆,基本上成了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扭曲了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形象。社区规模偏大,社区管理缺位。再以兴康社区为例,社区总面积0.38平方公里,社区总户数有2758户、总人口7224人,驻区单位6家,商业网点187个,从事社区工作干部只有8人,公益性工作岗位7人。由于社区规模偏大,社区管理人员相对偏少,给社区管理和服务带来很多困难和问题。

(二)社区公共服务缺乏相应资金支持

在我国,绝大部分的社区公共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难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社区公共服务的推进将受制于资金的缺乏而难以得到迅速发展。从社区办公经费来看,呼和浩特市各社区平均每年的办公经费只有1.5万元。而在加强社会管理的新形势下,社区公共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没有一定的财力支持,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的开展将受到严重影响。从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来看,在呼和浩特市,社区干部实行事业编制,和同一级别的公务员月薪相差1000元左右,社区民生志愿者的工资只有1180元。没有相应的待遇不能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更无法吸引专业人才进入这个领域。从“权随事走,费随事转”的落实情况来看,目前各职能部门通过街道相关部门把工作推向居委会,但只派任务不给钱,存在敷衍了事、应付差事,“有事无费,有责无权”的现象。

(三)社区公共服务与居民需求脱节

根据2011年4月,前自治区副主席连辑《在全区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仍有12%的社区租借或没有办公服务场所,52%的社区办公和居民服务场所没有达到300平方米。从全国范围来看,社区服务设施总量供给不足,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缺口达49.19%。要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从呼和浩特市“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社区管理模式看,政府是社区服务的主导者,不论从横向联系还是从纵向联系看,政府都位于社区服务体系的中心,形成了“一元化”的管理体系。为了达标、出政绩、造亮点,社区服务项目的确立大多由政府根据工作的需要而不是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设立。而一些居民群众急需要办的项目往往因其“小”、不易“出彩”而得不到及时办理,导致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脱节,产生政府管理与居民需要的矛盾。以桥华社区文化建设为例,大多是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主持、主管、主导。很多居民并不知道社区开展过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再者,社区活动大多不是自主开展的,基本上是形式的需要,并不是居民自发组织或按照居民需求开展的。

(四)社区服务队伍需进一步加强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居民的服务需求为导向,把居民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目前,一些社区从硬件设施到位程度来衡量社区服务水平,一些服务设施条件差的社区存在着无所作为,没有从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办好事的角度去考虑和工作,缺乏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意识。社区人员工作方法单一,工作效率不够理想。以社区志愿者为例,社区志愿者在具体的活动中,存在盲目活动、重复活动的现象,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比较单一,方式比较雷同,导致活动质量不高,社会影响力低,而且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决定着社区服务的水平。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在不同程度存在着年龄结构老化,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比例偏低,学历层次整体不高等问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偏少,社会工作人员兼职现象比较普遍。以社区妇联干部为例,很多社区妇联主席同时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职务,时间、精力难以集中,造成工作被动应付。另外,一些年轻妇联干部虽然受过良好教育,但工作经验不足,导致妇联工作效率不高。

三、加快内蒙古城镇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社区里,社区又是组成社会的细胞。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稳则社会稳,社区安则社会安。针对内蒙古城镇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以起到对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指导作用。

(一)推动社区居委会职能归位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的任务是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强化社区居委会的服务职能,也就是社区居委会角色回归本位的问题。现阶段必须切实明确社区职责,对社区承担的工作进行认真、全面、细致的梳理,严格实行行政事务进社区“准入制”。对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不必进社区和可进可不进社区的,一律不得进入社区;对于必须进入社区的,一律实行“准入制”。在批准行政事务进社区的同时,按照“权随事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明确工作经费的数额、拨付期限等具体事项。对于未经批准而进入社区的工作,社区居委会可以拒绝承担。

合理设计社区规模。根据城市发展变化,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优化社区布局,加强社区居委会的组织建设。推进社区管理体制,可以成立社区公共服务站和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方式支付费用,社区居委会则主要开展居民自治活动和居民服务工作。

(二)加大社区经费投入

为顺利推进社区公共服务,把社区公共服务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加大政府财政对社区公共服务的资金保障,每年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公共设施建设项目补助、社区服务工作经费支出和开展社区服务活动项目补助。采取提高社区工作者报酬,完善各项社会保障,解除其后顾之忧,还要建立和完善社区工作者激励及约束机制,激发社区管理人员积极性。同时,严格贯彻“费随事转”的原则,拨付专项资费,不能再占用居委会的工作经费。

建立多元化的社区公共服务资金筹集机制。建立社区服务发展基金,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各方给予赞助支持,社区服务设施的有偿服务收费为补充的社区服务发展资金筹集机制,变单一渠道为多方筹集资金渠道。争取驻区单位的支持,鼓励社会各方面以资金、设备、房产、信息、劳务、技术等形式投入社区服务项目,通过高质量的社区服务赢得社会的支持。

(三)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前提,拓展社区公共服务领域

解决社区居民生活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提供不对称的问题,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重视居民要求,不断探索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内容及形式。优化社区服务内容,推动社区公共服务广覆盖,群众性互助和志愿服务制度化,社区专业服务和商业服务规范便利,建立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服务有效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为满足社区不同群体的需要,为居民提供周全周到的服务,探索多样化的服务形式,通过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社区共享共建与政府支持相结合,专业服务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面向老年、鳏寡孤独残等弱势群体和特困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就业保障和其他社会保障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广大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等,逐步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现代化。

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社区社会救助服务,社区卫生、计划生育和文化、教育、体育服务,社区法律服务,社区安全服务,美化社区环境服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企业离退休职工管理等。切实改变政府职能,鼓励和支持具有公益性、服务性的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

(四)进一步加强社区队伍建设

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大力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基本形成一支专业素质较高、服务能力较强、社区居民满意的社区服务队伍。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篇(11)

一、一年来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的回顾

一年来,我区社区建设工作在区委领导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社区主办,形成了巨大的工作合力,使我区社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社区建设呈现出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态势。各街道党工委和有关部门推进社区建设工作的力度普遍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社区办公经费和社区干部补贴标准得到普遍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社区活动丰富多彩,社区功能得到比较充分体现。具体表现在:

一、理清思路,确定重点,社区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区委、区政府把社区建设列入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之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社区建设情况汇报,不断理清和完善社区建设思路。通过组织召开全区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和社区干部座谈会等形式,把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贯彻到基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深化城市管理、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基础工程,是促进社会稳定、维护安定团结的重要载体,是加快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大任务。区委、区政府每年都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提出有关深化社区建设的意见和要求,并以刚性指标的形式纳入“一把手工程”加以推进。提出了高标准整合社会资源、高效能管理社区、高质量服务居民的理念。不断探索社区建设新途径,巩固社区建设成果,通过建立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开展“一站式办公、一门式服务”、与居民群众建立连心桥开展聊天活动等手段,有效推进了社区建设进程。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感到现行的服务模式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我区实际,确定了2003年重点抓好以改善“一站四室”条件为主要内容的硬件建设也就是物质文明建设;2004年重点抓好以居民服务呼叫中心为龙头的社区服务软件建设,也就是精神文明建设;2005年重点抓好以社区居委会换届为契机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区民主自治进程,也就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具有我区特点的社区建设阶段性目标。通过先进的现代化手段,创建数字化社区,实现社会化服务。建成了集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社区服务呼叫中心、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特困职工帮扶中心、行政投诉受理中心“五位一体”的**区公共服务中心。从而更好地转变了政府职能,为驻区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居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全方位全天候服务。形成了具有我区特点的以无线技术为主的社区服务网络。各街道办事处也抓住有力契机,乘势而上,实施了社区建设“五大工程”:一是以完善社区服务为主题的民心工程;二是以加强社区低保工作为重点的兜底工程;三是以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为依托的基础工程;四是以建设社区综合信息网为手段的数字化工程;五是以强化组织领导为保证的保障工程。公共服务中心的建成和“五大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全区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社区建设基础不断完善

社区建设工作内涵丰富、覆盖面广,是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必须创新思路、提高标准、完善功能、培养人才、规范发展,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

1、整合社会资源,奠定社区发展基础。区委、区政府从社区建设实际出发,始终坚持把社区建设纳入街道办事处纲性目标考核,不断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通过建立“政府拨入一点、街道承担一点、社区筹措一点、政策争取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帮扶单位资助一点”的资金投入方式,拓宽社区建设资金投入渠道。截止目前,各方累计投入近500万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使社区“一站四室”建设和服务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等硬件建设迈上跨跃式发展轨道,为实现社区建设分步走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2000年相比,社区办公用房平均面积由40.12平方米提高到现在的307平方米。达到5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有4家;达到400平方米以上的有5家;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的有9家,200平方米以下的有16家。去年新建成的15处社区办公用房全部建立了居民事务受理中心,实现柜台式服务,提高了社区与居民的亲合力。为进一步深化社区建设,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引进市场机制,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社区建设应该而且必须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才具有生命力。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确定了运用市场机制建设“数字社区”的工作思路。结合今年全区开展的创建服务型人文社区活动,运用三种方式解决居民生活难题。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向市民提供行政事务类服务;二是政府提供公共运营成本,使社会资源与政府工作实现有效对接,无偿为市民、企业提供信息与社会服务;三是政府搭台运用市场化手段创建新型载体,建立信息网络为民服务。整合域内闲置资源,建成了2200平方米的“**区公共服务中心”一期工程,与辽宁凯希达网络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建立起以“96777”为核心的辐射全市的信息呼叫中心,并与街道、社区联网,实现社区教育电教化、社区服务网络化、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区公共服务中心包含“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社区服务呼叫中心、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特困职工帮扶中心、行政投诉受理中心”五个服务系统。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就是将具有公共行政职能和行政许可权限的部门纳入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形成一站式办公格局。社区服务呼叫中心是通过建设以无线信息平台为载体,建成全国领先的集因特网、热线电话、单键呼叫为一体的区、街、社区三级智能呼叫中心,为179名社区干部配备了移动信息接收机,为20名残疾人安装了六功能的单键呼叫器,24小时全天候为居民提供完善、快捷优质服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负责全区失业人员日常求职登记、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用工洽谈、就业培训等工作。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组织针对生活困难的职工家庭进行帮扶救助的载体。行政投诉受理中心负责受理对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和接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投诉的分办、答复的机构。中心启动一个月以来,已接到各类求助咨询投诉电话近千个,就业信息500多条,为100多人找到就业岗位,40多户居民通过96777接受了家政保洁服务,分办行政投诉11条,全部由区内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在区政府网站上反馈。真正实现了民思我想,民意我行,民权我护,民生我助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3、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工作有序运行。一是健全各类社区自治组织。全区34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居民代表大会、议事协商会和社区保障、法律、卫生、文化、体育、环境、就业等工作组织,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职能作用。二是优化社区干部队伍。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中,使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年富力强的优秀人员充实到社区。目前全区179名社区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82名,占46%,平均年龄33岁。中共党员63人,占35%。通过连续两年的双十佳竞赛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社区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三是提高社区干部待遇。在保障社区干部补贴及时发放的基础上,两次调整社区干部补贴,主任、副主任、委员将分别达到500元、420元、340元。今年将出资5万多元对107名符合养老保险条件的社区干部实施养老保险。四是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社区治安、卫生、环境建设、便民利民等服务,特别是组织了城市低保对象家庭中有劳动能力暂未就业人员参与了社区服务。目前全区建立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119支,志愿者人数达到2607人,开展了17000多人次的服务。五是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全区机关普遍建立了联系社区制度,明确深入社区调研、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和组织技能培训等形式,为社区内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开展就业服务。出资61万元购买了740个公益岗位,安置“4050”人员就业。积极开展就业培训,近年来共培训2500人次,实现就业10000人,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三、明确职责,齐抓共管,社区建设合力不断增强

为保障社区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全区建立了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包街责任制,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等8个指导组,协力推进社区建设。区文明办、城建、环保等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生态社区”活动,增强了社区居民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区公安分局积极开展警务进社区活动,社区民警通过居民选举兼任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建立了80人的夜间巡防队,有力地保障了社区治安。卫生部门建立了社区医疗服务网络,已建成的16所社区卫生医疗站(所)覆盖人口14.3万余人,占城区人口总数的80%以上。宣传、教育、文化、体育、法律等部门,以“四进社区”和“爱祖国、爱**、建设新家园”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亲合力。全区建成的一大批文体设施和组织居民开展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去年以来,全区广场文化活动达到220多场,参加演出5300多人,观众达5万多人次。襄平街道的社区老年大学、母亲学校已成为省、市社区教育工作的典型。群团组织主动深入社区开展工作,有效地拓展了社区工作领域。许多民营企业家积极进入社区,为社区待业人员和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等。这些工作的开展,强化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参与意识。经过积极努力,全区基本形成了党政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区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工作新格局。

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2004年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区公共服务中心的正式启动,受到了省、市领导的热切关注和高度赞誉,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与会领导到现场进行参观,宏伟区、弓长岭区等先后到中心参观学习。我区社区建设经验在全省社区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做了中心发言。**区人民政府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社区建设示范区;武圣街道、襄平街道被命名为市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安居社区等6个社区被命名为市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孙杰等11名社区干部被命名为市优秀社区工作者;徐龙军等5名同志被命名为市社区建设先进工作者;市交警支队等4个帮扶单位被命名为市优秀社区建设帮扶单位;高志峰等4名同志被命名为市优秀社区志愿者。

二、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发展我区社区建设成果,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按照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的目标和学习型、服务型、自治型、数字型、生态型社区的要求,把每一个社区都建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服务型人文社区,全面构筑城市基层管理、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平台,推动我区社区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条件。我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几年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满足居民群众服务和活动的要求还有距离,还要进一步改善社区工作条件。要通过这次大会,促进社区工作规范化建设。按照市里要求,到2006年底,全区社区“一站四室”面积要有85%达到省级标准400平方米以上,至少不得低于300平方米。为实现这个标准,各街道办事处要编制好建设规划,要把社区“一站四室”建设纳入全年工作总体目标之中,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拓宽投资渠道,确保“一站四室”建设目标按时完成。社区居委会是群众自治性组织,禁止一些部门向社区搞摊派,增加居委会负担。除政府部署的任务外,凡是需社区协助的,要征得社区同意,确保社区干部有足够的时间,管理居民事务。

(二)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社区组织和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组织和优化社区干部队伍是建设服务型人文社区的重要组织保证。2005年上半年全区将进行第六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各街道办事处要抓住这个契机,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要从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下岗失业人员等人员中多渠道选拔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岗位。要组织社区干部认真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进行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宗旨教育,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广泛开展“无假日社区”、“走千家、进万户”和“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要加大社区干部培训力度,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搞好理论知识、业务技能和微机操作的培训,实现教育培训制度化。逐步在社区干部中实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等级评定制度,建立奖罚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对侵害群众利益、、、弄虚作假的社区工作人员,街道办事处、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有权提出罢免建议,交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依法履行罢免程序。

(三)充分发挥社区综合功能,搭建城市基层服务管理平台

一是社会保障功能。社区的首要事情就是构建社会保障基础平台。要把民政部门的社会福利、城市社会救助、双拥优抚等工作纳入社区服务之中,使所有的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城市困难群体都能得到及时救济和帮助。社区要发挥优势,协助民政部门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调查和初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认定社区中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对象,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和就业提供方便;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积极开展职业介绍,要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形式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使社区成为全方位、广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的载体和平台。

二是便民服务功能。即面向全体居民的生活需求,借助96777平台大力开发托幼、托老、配送、家政、保洁等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使居民从社区服务中得到便利和实惠。进一步完善和扩展**区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将特服电话、网络信息、中介服务、救助服务、配送服务等服务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培育与规范社区服务市场,推动社区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三是城市管理功能。做好卫生保健宣传,提高居民预防疾病能力。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要求,继续做好社区重大疫情的预防和报告,提高全社会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防护能力;组织社区居民大力治理脏、乱、差,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建立健全社区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网络,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流动人口的管理教育,及时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文化教育功能。各社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组织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教育、娱乐等活动,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率、增强居民群众的参与率,赢得社区居民的满意率。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崇尚先进、团结互助的社区道德风尚,提高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